瀛寰志略/歐羅巴英吉利國

瀛寰志略
英吉利國
作者:徐繼畬

英吉利(英機利/英圭黎/膺吃黎/訡厄利/英倫的/及列不列噸),歐羅巴強大之國也。地本三島,孤懸大西洋海中。迤東兩島相連,南曰英倫(一作英蘭),北曰蘇格蘭(一作斯哥西亞,又作師古泰),兩島南北約二千餘里,東西闊處五六百里,狹處三四百里。迄西別一島,曰阿爾蘭(一作耳蘭,又作壹爾蘭大),南北約七八百里,東西約五六百里。英倫南境與荷蘭、佛郎西皆相近,舟行半日可達。距佛尤近,海港狹處止六七十里,兩岸可以相望也。

其地古時爲塞爾達土番部落,後爲北狄峩特族所據。漢宣帝五鳳三年,羅馬大將愷撒(一作人畧塞薩爾)畧定西北諸番,渡海平英倫,建爲別部,屬意大利者數百年,至今猶有羅馬城闕遺址。前五代時,羅馬衰亂,峩特族卑勒敦人據英倫,後爲據蘇格蘭之斯各多、比德斯兩部所攻,孤弱不能自立,求援於安各羅。安各羅者,亦峩特種,寄居撒遜、比利時界內,兵素強,而逼仄無立國地,既爲卑勒敦人所邀,則大喜,悉衆渡海破走蘇格蘭兩部,因脅降卑勒敦人,陳後主元年,據英倫立國。後分爲七部,如列國小侯,時相攻伐。有厄伯德者,娶佛郎西王之女,奉天主教,招教師來其國,爲制禮儀,由是其國漸強。唐德宗貞元十六年,滅六部歸於一。是時大尼國(即嗹國)方劫掠海上,突以兵船入英倫、據都城。英人以厚賂緩兵,尋以計焚其船,自是大尼寇抄不已,居民逃竄,田野荒蕪。王子有亞腓烈者,智畧過人,幼時嘗兩赴羅馬,與文士遊。方嗣王位,而大尼以大衆來攻,王乃僞爲樂工,抱琴造敵營請奏。伎侑酒,因得縱觀虛實,進兵決戰,破其連營。是時佛郎西已陷北地,大尼迭侵擾,王枕戈寢甲,五十餘戰而外患平,乃墾田勸農、招徠商旅,開學堂以譯異書,立保約以弭盜賊,境內大治。

王卒於唐昭宗年間,嗣王孱弱,大業遂衰。先是,英倫以尚天主興之。久之,教師擅大權。王娶后,教師禁不合同室。王不聽,教師劫其后,以鐵烙毀其容,尋斃之,王噤不能仇。由是王僅守府,國勢不振。大尼復來侵擾,許以歲賂。始給銀一萬七千觔,後增至二萬四千觔,而兵不止。宋真宗十九年,大尼一舉來伐,破倫敦都城,遂兼英。其王曰駕奴特,立治粗有條理,英人安之。其子嗣位,苛斂好兵。先是英北族(英倫北部)有酋曰威廉(一作給列爾美),常仕佛郎西,守西北大郡。大尼既滅英,威廉欲圖興復,請於羅馬教王。教王以英土封之。宋英宗治平年間,威廉率舟師伐英。大尼王御之,兵敗被殺。威廉進攻,據倫敦,遂王英。北族凌英民,英民多反側。王怒,驅英民十萬衆於林中,皆凍餓僵死;以其田宅賜北族,既而悔恨卒。王顯理第一嗣。

宋高宗二十七年,王顯理第二立,有志謀。時天主教魁參預國事,王有所拔擢,教魁輒阻撓之。羣臣怒,殺教魁。王懼教王之加罪也,自守齋拜其墓乃也。附近有伊琳大洲(即阿爾蘭),王征服之。其世子剛猛好戰,欲伐居猶太之回回族,先往聘修好,歸途爲他國所虜,以金贖回,後戰死。其弟約翰嗣位,性強狡,好田獵,百姓疾之。又侮天主教師,羅馬教王怒,棄絕英民,息禮拜、閉殿堂、廢其婚葬、禁飲酒食肉剃鬚,民皆怨恫咎王。王不得已,納貢教王。由是權遂下移,民自擇薦紳議政,不復關白。王憤甚,欲誅諸紳。諸紳欲招佛郎西世子爲王,會王歿,華義都第三(一作義都亞爾多)嗣立,有權畧,平內難,與佛郎西搆兵累年,互有勝負。其子嗣位,權復紳民所侵。英有別部之酋,忽起兵攻王,奪其位。明建文帝元年,國人立顯理第四。募兵恢復,滅僭位者,國乃定。顯理第五立,伐佛郎西勝之。顯理第六立,年尚幼,大臣涉政。時王宗分二派,一曰紅玫瑰派,一曰白玫瑰派(因初分之宅第植此兩種花而得名)。兩宗爭欲據王位,自相屠攻,國大亂者數十年,藩屬皆叛。明憲宗成化年間,顯理第七嗣位,削平內亂,四境又安。王性機敏,長於吏治,稱爲賢王。顯理第八立,性強傲,尚豪華,喜怒不常。娶西班牙女王爲后,因助西班牙伐佛郎西。后無子,出之,再娶少艾;已而失寵,殺之,再娶,又殺之。王有佞臣,委以大權,偶迕意,立賜死。忠言至計如充耳。四國皆稱爲無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