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四庫全書本)/卷137

卷一百三十六 玉海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三十七
  宋 王應麟 撰
  兵制
  兵制
  漢南北軍屯 五營五校
  刑法志髙祖躬神武之才行寛仁之厚總擥英雄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國京師有南北軍之屯 高后紀又外戚𫝊以吕祿為上將軍居北軍吕産為相國居南軍太尉勃欲入北軍不得入襄平侯紀通尚符節乃令持節矯納勃北軍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勃既將北軍然尚有南軍丞相平召朱虚侯章佐勃勃令章監軍門令平陽侯告衛尉衛尉掌宫門衛屯兵即所謂南軍也毋納相國産殿門産不知禄已去北軍入未央宫殿門弗納 文紀帝入未央宫夜拜宋昌衛將軍領南北軍一云鎮撫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二年十一月詔罷衛將軍軍 百官表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續志北軍中𠉀一人掌監五營中興省中壘但置中𠉀典領之官則太尉上將軍衛將軍分掌之吏則中壘校尉中𠉀僚屬之員則軍正與丞 如中壘校尉軍丞使者中𠉀北軍所掌見于漢史而南軍尠聞 史記武帝使任安䕶北軍安為北軍使者䕶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門外召安與節令發兵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漢書劉屈氂傳戾太子召監北軍使者任安發北軍兵安受節不肯應 列𫝊江充為直指使者貴戚子弟令各以秩次輸錢北軍凡數十萬舉劾貴戚近臣令身持北軍擊匈奴 胡建武帝天漢中監軍御史穿北軍壘垣為賈區守軍正丞建斬之師古曰南北軍各有軍正又置丞建兼守之 劉向𫝊注漢儀注北軍尉一人主上書者獄 張安世罷車騎將軍屯兵更為衛將軍兩宫衛尉城門北軍兵屬焉史記張次公武帝時為將軍將北軍 黄霸守京兆尹發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劾乏軍興 北軍錢官史記任安辱北軍錢官小吏公孫敬聲擅用北軍錢 天文志元鳯五年六月發三輔郡國少年詣北軍 後傳吳漢發北軍五校 臧宫建武十九年將北軍及黎陽營圍原武賊 中山王焉𫝊北軍胡騎便兵善射弓不空發中必决眥 唐六典南軍若今諸衛也北軍若今左右羽林也通典同 李揆曰漢以南北軍相制 補兵志南軍則衛士是也北軍在未央北為軍壘垣置中壘校尉以一校守之有事屯兵其中事已輒罷武帝時有諸校尉則常屯矣漢宫城門内為南軍宫衛屯兵屬焉衛尉主之京城門外為北軍京輔兵卒𨽻焉中尉主之二軍衛士皆調發郡國材官騎士為之自武帝増八校胡越騎皆屬中尉而北軍始有召募之兵又于光禄勲增羽林期門而與衛尉同掌宫門而南軍始有長從之兵又發中尉卒征西羌而京師之兵始逺調昭宣以來禁旅列屯有警則發雖金城之逺羽林胡越騎亦從中而遣自是之後募外兵以從軍如始元二年募吏民擊益州本始二年選伉健習騎射者從軍而更代之法寖弛據未央之掖勢亦危矣而北軍足以制之發長樂武庫之兵事亦亟矣而三輔之卒足以制之 自武帝増校尉而事征伐而京邑始輕自宣帝發衛兵以詣邊郡而禁旅始疎 南軍有郎衛有兵衛掌出入宫禁為宿衛彼北軍止於䕶城耳故宣帝光武時霍光吳漢之喪皆以北軍䕶送故注曰不以南軍重之也 選取則民年二十三而用五十六而退更休則一嵗為衛士一嵗為材官閱習則西京曰都肄東京曰乗之秦之軍制内有屯衛外置材官漢南北軍之屯葢因秦之屯衛而更其制也 葢寛饒傳衛卒願留更一年是郡國畨上於南軍之制黄霸為京兆尹發騎士詣北軍是三輔畨上於北軍之制南軍猶調于郡國北軍苐調于京輔猶為近古也古者前朝後市王宫在南故漢衛宫之兵在城内者為南軍衛城之兵在城外者為北軍中興置北軍中𠉀以監五營始謂五校為北軍 太㣲中居紫垣外布環以鉤陳翼以羽林北落天垂象聖人則之奠都建極雄據勝勢鳩天下重師宿屯皇京所以壯本根嚴主威控萬邦也黄帝盛兵師之衛蒼姬衆虎賁之旅炎劉定憲屯分南北衛列東西
  南軍漢期門 虎賁郎 官騎 佽飛射士
  百官表期門屬郎中令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僕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少府有佽飛水衡有輯濯列𫝊東方朔傳建元三年㣲行始出北至池陽西至黄山南獵長楊東游宜春㣲行常用飲酎已八九月中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 霍光廢昌邑王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太后盛服坐武帳中期門武士陛㦸陳列殿下 甘延夀以良家子善騎射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倫嘗超踰羽林亭樓由是遷為郎試弁為期門 𫝊介子傳有期門郎遂成 董忠有材力給事期門 上官桀為羽林期門郎 譙𤣥後漢𫝊永始二年成帝始作期門𤣥以警衛不修上書諫
  宣紀神爵元年三月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羌騎詣金城注服䖍曰周時度江越人在船下負船將覆之佽飛入水殺之漢因以材力名官如淳曰吕氏春秋又見淮南子荆有兹非得寶劔於干將渡江中流兩蛟繞舟兹非拔劔赴江刺兩蛟殺之荆王聞之仕以執圭後世以為勇力之官兹佽音相近臣瓉曰本秦左弋官也武帝太初元年改曰佽飛官有一令九丞在上林苑中結矰繳弋鳬鴈嵗萬頭以供祀宗廟詩曰決拾既佽師古曰取古勇人以名官熊渠之類是也亦因取其便利輕疾若飛故號佽飛趙充國𫝊將兵伐先零子右曹中郎將卭將期門佽
  飛羽林孤兒胡越騎為支兵賜璽書曰已詔中郎將卭將胡越佽飛射七歩兵二校益將軍兵 馮奉世𫝊為右將軍永光二年秋西羌反發越騎迹射佽飛彀者羽林孤兒 西都賦期門佽飛列刃攅鍭 西京賦陳虎旅於飛亷正壘壁乎上蘭
  續志虎賁中郎將主虎賁宿衛注蔡質漢儀曰主虎賁千五百人無常員戴鶡冠次右將府 第五倫言虎賁中郎將典司禁兵左右僕射主虎賁郎習射左右陛長主直虎賁朝㑹在殿中虎賁中郎虎賁侍郎虎賁郎中節從虎賁皆無員掌宿衛侍從自節從虎賁久者轉遷才能差髙至中郎注虎賁舊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賁故名焉孔安國曰若虎賁獸言甚猛 列傳銚期拜衛尉帝常輕與期門近出期頓首車前曰臣聞古今之戒變生不意誠不願陛下㣲行數出帝為之回輿而還 隂興建武二年守期門僕射典將武騎從征伐操持小葢率先期門 馬成為期門從征伐 東海王彊建武二十八年賜虎賁旄頭 中山王焉永平二年冬就國從以虎賁官騎注漢官儀騶騎王家名官騎焉辭顯宗報曰今五國各官騎百人皆北軍胡騎便兵善射所以重蕃職也 竇武將虎賁羽林廐騶都𠉀劔㦸士千餘人屯朱雀掖門 袁紹𫝊被以虎文注續志曰虎賁將冠鶡冠虎文單衣襄邑嵗獻織成虎文衣 國語叔孫穆子曰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諸侯有旅賁禦菑害也衛武公在輿有旅賁之規大夫有貳車備承事也士有陪乗告奔命也
  漢羽林 羽林令 巖郎 建章營騎 六郡良家
  百官表羽林屬郎中令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車騎将軍安世將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秩二千石羽林令中興省 竇固𫝊遷中郎將監羽林士 地理志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六郡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趙充國李廣隴西馮奉世上黨甘延夀北地董卓隴西 匈奴𫝊賛文帝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 天文志虚危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軍西為壘晉志羽林四十五星在營室南 功臣表許瘛以漢三年用趙右林將史記作羽林將初擊定諸侯師古曰林將猶言羽林之將也 宣紀見前佽飛注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林喻若林木之盛羽羽翮鷙擊之意故以名官焉漢儀注羽林從官七百人師古曰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宣帝出羽林監任勝諸領胡越騎悉易以親信許史子弟代之 燕王傳將軍都郎羽林 枚乗𫝊上吳王書曰不然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頭循江而下注蘓林曰羽林黄頭習水戰者也 趙充國𫝊以六郡良家子善騎射補羽林為人沉勇有大畧師古曰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是也 馮奉世𫝊元帝永光二年隴西羌彡姐旁種反發三輔越騎佽飛羽林孤兒擊之 儒林𫝊期門羽林之士悉通孝經 校獵賦羽騎營營昈分殊事 續志羽林中郎將主羽林郎竇章為羽林郎將 桓典為羽林中郎將掌宿衛侍從常選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子補本武帝以便馬從獵還宿殿陛巖下室中故號巖郎荀綽晉百官表注曰言其嚴厲整銳也案此則為巖郎與志不同蔡質漢儀曰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郎 和帝紀注漢官儀曰羽林郎出補三百石丞尉羽林左監一人六百石馬廖任隗為之主羽林左騎八百人羽林右監主羽林右騎九百人丞一人永元中來厯為侍中監羽林右騎曹褒監羽林左騎 建初元年拜耿恭騎都尉軍吏之人皆補羽林 後紀安帝永初元年九月壬午詔太僕少府減黄門鼓吹以補羽林士注左監主八百人右監主九百人三年四月丙寅令吏人入錢穀得為虎賁羽林郎緹騎營士而營衛之選衰矣順帝使虎賁羽林士屯西北宫諸門 桓帝延熹四
  年七月賣虎賁羽林緹騎營士錢各有差五年八月庚子減虎賁羽林不任事者半奉則京師之兵益弱矣 𫝊清河慶王永元十五年冬從祀章陵詔假諸王羽林騎各四十人 在永平則將羽林禁兵屯西河者馬嚴也永元六年將左右羽林討叛胡者鄧鴻也永初元年將左右羽林擊羌者鄧隲也任尚將羽林緹騎屯三輔則元初二年也馬賢屯漢陽張喬屯三輔何進屯都亭皆將左右羽林則永和五年六年中平元年也 宋朝至道元年張洎奏曰炎漢開基髙帝云吾㠯羽檄召天下兵未有至者又孝武云初即位不欲出虎符發兵郡國則知甲兵在外唯有南北軍期門羽林扈從天子
  北軍漢七校 八校 五校 北軍五營
  百官表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内外掌西域中壘掌北軍則知八校皆北軍也 後漢省中壘但置北軍中𠉀掌監五營 中尉有中壘令丞則知北軍之統于中尉 屯騎校尉掌騎士後漢初改為驍騎建武五年復舊 劉般永平十一年兼屯騎每行幸郡國常將長水胡騎 班雄遷屯騎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成帝時任宏永平中閻章 晉阮藉 隋屬鷹揚府越騎校尉掌越騎注如淳曰越人内附以為騎也晉灼曰取材力超越也劉昭曰越人非善騎所出晉灼為允光武紀建武九年改為青中校尉十五年復舊 霍山奉車都尉領胡越兵 地節三年十月罷車騎右將
  軍屯兵諸領胡越騎羽林及兩宫衛將屯兵者易以親信許史子弟代之越騎尤重率以所親信領之也 金涉成帝時為侍中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注師古曰胡越騎在三輔者若長水長楊宣曲之屬 馮奉世永光二年壐書勞曰今發三輔河東𢎞農越騎迹射佽飛 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注師古曰長水胡名宣曲觀名胡騎之屯于宣曲者釋名長水載用船之事韋昭辨曰主典胡騎不主水戰也其廐近長水故以名官長水葢闗中小水名 劉屈氂傳持節發長水及宜曲胡騎師古曰長冰校名宣曲宫胡騎所屯今鄠縣東長水鄉即舊營校之地 趙充國傳長水校尉富昌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注師古曰胡騎之屯池陽者後漢并長水 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注服䖍曰工射者㝠㝠中聞聲則中之因以名應劭曰頒詔所命而射王尊𫝊傅剛為校尉將迹射士千人逐捕南山羣盜師古曰迹射言能尋迹而射 建武四年射聲校尉王賞擊李憲 丁鴻以侍中兼虎賁掌輕車後漢并射聲凡八校皆武帝初置秩二千石有丞司馬秩皆二千石北軍壘門内尉一人 中壘射聲虎賁屯騎當在城中餘在城外 刑法志武帝元鼎六年平百粤内増七校外有樓船皆嵗時講肄修武備注晉灼曰百官表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凡八校尉胡騎不常置故此言七校 李陵𫝊漢遣貳師伐大宛使陵將五校兵隨後 霍光𫝊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 趙充國𫝊伐先零子右曹中郎將卭將期門佽飛羽林孤兒胡越騎為支兵至令居神爵元年三月虜並出絶轉道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間虜以書敕充國曰已詔卭將胡越佽飛射士步兵二校尉益將軍兵 元紀永光二年七月西羌反八月以太常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别將五校並進
  續官志北軍中𠉀一人張蒼任人為中𠉀本注舊有中壘校尉領北軍營壘之事中興省但置中𠉀以監五營漢官曰中𠉀員吏七人中𠉀自得辟召有屯騎員吏百二十八人領士七百人越騎員吏百二十七人領士七百人步兵員吏七十二人領士七百人長水員吏百五十七人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射聲員吏百二十九人領士七百人校尉皆掌宿衛兵秩比二千石本注司馬各一人千石鄭衆為越騎司馬惟長水又有胡騎司馬一人胡騎并長水虎賁并射聲安帝紀注漢官儀曰長水領士千三百六十七人屯騎越騎步兵射聲各領士七百人 紀建武九年三月辛亥置青巾左校尉七年省長水射聲二校尉十五年六月庚午復置屯騎長水射聲三校尉改青中為越騎順帝紀永建元年注謂長水步兵射聲車騎胡騎五校 與志不同 𫝊吳漢𫝊發北軍五校輕車介士劉般永平十一年兼屯騎時五校官顯職閒府寺寛
  敞輿服光麗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 馬嚴顯宗拜將軍長史將北軍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屯西河美稷衛䕶南單于 耿恭建初二年秋遷長水校尉將五校士三千人討西羌明年監營謁者奏恭云云鄧鴻永平中將兵長史率五營士屯鴈門 耿秉副竇憲發北軍五校擊匈奴則永元元年也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宫則四年也行車騎將軍鄧鴻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郡國積射緣邊兵討叛胡則六年也劉尚發北軍五營征西羌則七年也鄧隲將北軍五校擊涼部叛羌則永初元年之夏車騎何熙將五校營士擊烏桓則永初三年注四營各領士七百人長水領士千三百六十七人羌入河東使北軍中𠉀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則五年之春屯騎班雄將五營兵屯長安三輔則元初二年之秋十月中郎將任尚將羽林緹騎五營子弟代雄調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習戰射則永建元年十月庚寅又永和五年征西馬賢將左右羽林五校士屯漢陽明年十一月執金吾張喬將以屯三輔延熹六年十二月太尉楊秉言吏職非人請下城門五營校尉北軍中𠉀各實覈所部竇武入步兵營召㑹北軍五校士屯都亭中郎將張奐率五營士何進率五營士屯都亭 紀和帝永元十一年四月己巳復置右校尉官東觀記曰置在西河鵠澤縣 靈帝中平五年八月置西園八校尉上中下典助軍左右左右凡八 西京賦五軍六師千列百里李善注漢官儀漢有五營五軍即五營也 東京賦總輕武於後陳綜曰謂北軍五校兵在後陳列 漢官儀大駕鹵簿五營校尉在前名曰填衛五校各有鼓吹 魏書漢十月幸長安水南門㑹五營校士為八陣 晉志五校魏晉逮于江左猶領營兵五校尉去漢之中壘胡騎虎賁也羌騎校尉元鳯四年詔范明友以羌騎校尉將羌王侯君長以下擊益州虜 輕騎校尉衛青傳郭成
  南軍漢衛尉八屯城門八屯與此不同
  西京賦虎威章溝嚴更之舍徼道外周千廬内附衛尉八屯警夜巡晝植鎩垂⿰用戒不虞注八校尉諸屯皆衞尉掌之 注引八校尉非也校尉北軍衛尉南軍宫門四面皆有公車毎門各有二司馬凡八司馬故曰八屯 元紀初元五年司馬中注師古曰衛尉有八屯衛侯司馬主衞士徼巡宿衛每面各二司馬故謂宫之外門為司馬門 西都賦周以鈎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總禮官之甲科羣百郡之亷孝虎賁贅衣閹尹閽寺陛㦸百重各有典司周廬千列徼道綺錯注宿衛之廬周于宫 史記秦紀衛令曰周廬設卒甚謹 衛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宫城門擊刁斗周廬擊木柝 周禮宫正注次諸吏直宿若今郜署諸廬南軍漢郎衛 衛士 南北宫衛士 臨饗衛士戶衛
  百官表見後 續志光祿勲掌宿衛典謁署郎更直執㦸衛士八十一人五官中郎將主五官郎更直惟議郎不在直中左右中郎將主左右署虎賁中郎將本期門主虎賁宿衛羽林中郎將主羽林宿衛守門户充車騎若今環衛出為導從 楚環列之尹趙左師之子願補黒衣之缺衛王宫 髙紀二年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闗中者為衛劉辟疆為長樂衛尉 劉澤同姓疏屬世為衛尉 髙后紀二年齊王遣弟章入宿衛諸侯子宿衛三代之制也髙后紀云謁者持㦸衛端門 列𫝊董仲舒言選郎吏以富訾未必賢宜使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吏民賢者嵗貢二人給宿衛 司馬遷曰奉薄技出入周衛之中 霍光宿衛武帝三十餘年 張安世為右將軍宿衛忠慎魏相言安世子延夀重厚可為光禄勲領宿衛馮參為黄門郎給事中宿衛十餘年 蕭望之以親
  屬犯法者不得宿衛龔勝以王國人不得宿衛 彭宣以有司奏諸侯國人不得宿衛 王商子弟為諸曹郎吏者皆出補吏莫得留給事宿衛者 後𫝊光武擢郭涼子為中郎宿衛左右 竇融在宿衛十餘年建武二十三年行衛尉事與弟友並典禁兵 東平王蒼薦吳良宜備宿衛
  古者宿衛有二宫伯掌士庶子宫正掌官府之人民漢有衛郎光禄勲衛兵衛尉亦此制與舊儀曰殿外門舎屬衛尉殿内門舍屬光祿勲内外相闗即宫正宫伯之職也周統于大宰漢别為兩卿雖大司馬㠯三公都試羽林而丞相不與知血脈於是乎不相闗矣劉向封事云並交㦸之内注謂宿衛者 郎選以明經孝亷賢良方正及衣冠子弟充之劉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皆執㦸宿衛而光禄勲府實在宫中三代遺制也左右前後之臣皆正人端士則動作起居隂化黙移可養成君徳比及武帝入財者補郎郎選始衰其後又𨽻之以期門羽林以武士參錯宿衛于是有遺恨矣三王世家陛下虧膳貶樂損郎員即天子之侍衛也減損侍衛亦薄于自奉 惠帝紀謁者執楯執㦸武士騶比外郎秦法師中執兵皆陳殿下又陛楯即然則執㦸宿衛葢秦制也 虞延傳有陛㦸郎 神爵元年出郎以擊羌 公孫戎位在充即選繇麾頭建武中杜詩上疏曰使公卿郡守出于軍壘則將
  帥自厲士卒之復比于宿衛則戎士自百言士卒得比於郎則人百其勇永建元年賜百官隨輦宿衛者布有差
  百官表衛尉掌宫門衛屯兵南軍為宫城兵而主之以衛尉屬官有衛士令丞胡廣云主宫闕之門内衛士于周垣下為區廬區廬若今之㐲宿屋矣長樂建章甘泉衛尉皆掌其宫 續志衛尉卿掌宫門衛士宫中徼循事衛士六十人南宫衛士令掌南宫衛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宫衛士令掌北宫衛士四百七十一人左右都𠉀主劍㦸士徼循宫及天子有所收考左都𠉀衛士三百八十三人右都𠉀衛士四百一十六人宫掖門每門司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宫南屯司馬衛士百二十人北宫蒼龍司馬衛士四十人𤣥武司馬衛士三十八人北屯司馬衛士三十八人北宫朱爵司馬衛士百二十四人朔平司馬衛士百一十七人太官令衛士三十八人蔡質漢儀曰凡中宫漏夜盡鼓鳴則起鐘鳴則息衛士甲乙徼相𫝊甲夜畢𫝊乙夜相𫝊盡五更衛士𫝊言五更未明三刻後雞鳴衛士踵丞郎趨嚴上臺𠉀朱雀門外守𫝊雞鳴于宫中雞鳴歌也光禄勲掌宿衛宫殿門户典謁署郎更直執㦸宿衛門户考其徳行而進退之衛士八十一人 髙紀二年五月漢王屯滎陽蕭何發闗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注孟康曰古者二十而附三年耕有一年儲故二十三年而後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疇官各從其父疇學之髙不滿六尺二寸㠯下為罷癃漢儀注民年二十三為正一嵗為衛士一嵗為材官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陳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為庶民就田里 武紀建元元年七月詔曰衛士轉置送迎二萬人其省萬人衙士守宫闕本無二萬併轉置送迎者漢初未有養兵之制材官問嵗畨上為衛士而執㦸宿衛出充車騎皆取公卿二千石子弟為之郎衛多至千人 宣紀元平元年即位十一月長樂宫初置屯衛 元紀初元三年六月罷建章甘泉宫衛令就農貢禹言諸離宫及長樂宫衛可減大半以寛繇役元帝下其議省建章甘泉宫衛卒減諸侯王廟衛卒省其半魏相𫝊相為河南太守後人有告相賊殺不辜事下
  有司河南戍卒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將軍自言願復留作一年以贖太守辠注師古曰來京師詣官府為戎卒若今衛士上畨分守諸司 韋𤣥成𫝊祖宗廟在郡國百六十七所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 後𫝊隂興永平元年為衛尉詔典領禁兵 馮魴永平十五年東巡留魴衛南宫東觀記敕魴將緹騎宿𤣥武門復道上領南宫吏士朱暉明帝幸長安欲嚴宿衛故以暉為衛士令又賈逵 北宫衛士令譙瑛楊仁 趙熹横劍殿階嚴門衛内外肅然永平元年冬為衛尉八年行太尉事内典宿衛外幹宰職 丁鴻永元四年和帝㠯鴻行太尉兼衛尉屯南北宫十五年太尉張禹兼衛尉留守北宫 周禮注宫正若今時衛士填街蹕䟽漢儀大駕行幸使衛士填塞街巷㠯止行人備非常建武十六年開陽門𠉀何湯將衛士鉤洛陽令車 賈山至言減外繇衛卒文二年罷衛將軍軍詔曰飭兵厚衛 王尊傳正月行幸曲臺臨饗罷衛士丞相
  衡與中二千石大鴻臚賞等㑹坐殿門下注如
  淳曰諸衛士更盡得代去故天子自臨饗之
  葢寛饒𫝊寛饒初拜衛司馬未出殿門斷其禪
  衣令短離地冠大冠帶長劍躬按行士卒廬室視其飲食居處遇之甚有㤙及嵗盡交代上臨饗衛卒衛卒數千人皆叩頭自請願留共更一年以報寛饒厚徳 禮儀志饗遣故衛士儀百官㑹位定謁者持節引故衛士入自端門衛司馬執幡鉦䕶行行定侍御史持節慰勞以詔恩問所疾苦受其章奏所欲言畢饗賜作樂觀以角扺樂闋罷遣勸以農桑周禮府史以下則有胥有徒鄭康成注曰此謂民給繇役若今衛士矣 漢舊儀衛士初至未入君侯到都國外賜勞吏士君侯丞相也 東平王蒼𫝊建初三年帝饗衛士于南宫因從皇太后周行掖廷池閣 和熹鄧后紀舊事嵗終當饗遣衛士大儺逐疫太后以隂陽不和軍旅數興詔饗㑹勿設戯作樂注舊事得代歸者上親饗焉 周禮外饔饗士庶子注衛王宫者若今時饗衛士 功臣表郭𫎇以戸衛起薛許盎以說衛入漢 許后𫝊掖庭户衛 列
  𫝊江充移劾門衛 楊惲傳召户將尊注師古
  曰戸將官名主户衛屬光禄 王嘉為郎坐户殿門失闌免注守殿門前五行志門衛户者 馮衍後漢與隂就書願備東平山陽王門尉 西京賦門衛供帳官以物辨
  北軍漢中尉兵 緹騎
  表中尉掌徼循京師武帝更名執金吾左右京輔都尉尉丞兵卒皆屬焉自孝武増置八校而北軍之兵始衆恐中尉之權大重迺又于光禄勲置羽林期門而後南北二軍之勢始均北軍為京城兵而主之以中尉 紀髙帝十一年七月發中尉卒三萬人為皇太子衛軍霸上文三年幸甘泉發中尉材官屬衛將軍軍長安武元鼎六年發中尉河南河内卒征西羌 蕭望之𫝊大常發執金吾車騎 續志執金吾掌宫外戒司非常緹騎二百人緹赤黄色注漢官曰執金吾緹騎二百人五百二十人輿服導從斯最壯矣胡廣曰衛尉巡行宫中則金吾徼於外相為表裏擒姦討猾 補兵志曰三輔之兵中尉主之有大事發兵屯衛事已輒罷其征伐四夷不輕用也 安紀永初二年四月丙寅令吏民入錢穀得為闗内侯虎賁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緹騎營士各有差注營士謂五校營士馮魴𫝊為執金吾永平十五年留宿衛南宫注東觀記曰敕魴車駕發後將緹騎宿𤣥武門複道上領南宫吏士 西羌傳任尚為中郎將羽林緹騎屯三輔詳見官制
  北軍漢城門屯兵 八屯 平樂屯兵
  表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𠉀注八屯各有司馬 衛尉自有八屯與此不同衛尉主宿衛此主城門 蔡義覆盎門𠉀 蕭望之小苑東門𠉀武紀征和二年七月初置城門屯兵環濟要畧城門校尉髙帝置從
  緹騎百二十人武帝始増屯兵 劉屈氂𫝊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長安諸城門 孔光為太師領城門兵黄圖主𠉀時謹啓閉 表有丁望劉岑 甘延壽為城門校尉 來歴傳有城門司馬徐榮 張安世傳為衛將軍兩宫衛尉城門南北軍兵皆屬焉 元后𫝊陽朔中王譚譚不受城門職王商王立皆以特進相代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如將軍王商得舉吏如五府 史記丞相自將兵使司直田仁主城門 揚雄有箴 張放𫝊為侍中中郎將監平樂屯兵置幕府儀比將軍 續志城門校尉秩比二千石掌雒陽城門十二所諸葛豐張奮曹褒馬防竇武朱雋趙典臧平羊涉皆為城門校尉司馬一人千石毎門𠉀一人六百石漢儀曰門𠉀見校尉執板下拜 周禮司門干寶注如今校尉毎門下士二人如今門𠉀公車誰長
  漢步兵 步士 緣邊步兵
  列𫝊晁錯言兵事兵法曰山林積石經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中國之長技五趙充國屯田奏罷騎兵留淮陽汝南步兵分屯要害處步兵九校一部為一校吏士萬人留屯為武備因田致穀今留步士萬人屯田地勢平易多髙山逺望之便部曲相保為塹壘木樵校聮不絶 李陵將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武紀元狩四年春大將軍將四將軍各五萬騎步兵踵軍數十萬天漢四年正月發天下七科讁吏有罪一亡命二贅婿三賈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及敢勇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杅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鴈門游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强弩都尉路博徳步兵萬餘人與貳師㑹 百官表有步兵校尉元始五年執金吾王駿為步兵將軍 順紀永建元年十月庚寅告幽州刺史令緣邊郡増置步兵列屯塞下教習戰射 度尚𫝊為中郎將將幽冀黎陽烏桓步騎二萬六千人救零陵 何進𫝊中平五年講武平樂觀列步兵騎士數萬人結營為陳 吳桓將軍說王曰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 魏張遼李典合肥之役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 左𫝊有徒兵荀吳崇卒魯頌公徒貝胄朱綅烝徒増増
  漢郎中三將
  表郎中令屬官有郎掌守門户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中郎有五官左右二將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車戸騎三將如淳曰主車曰車郎主户衛曰戸郎漢儀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車騎主左右車郎左右户將主左右户郎 續志中興省車户騎三將及羽林令
  車郎 藝文志張豐 戸衛 功臣表下同郭𫎇以戸衛起薛 騎郎 魏其侯周止定三秦 公孫敖 張釋之 郎中騎 其石 楊喜 靳彊以郎中騎千人中郎騎 王翥 丁禮以中涓騎史記毛澤以中涓騎 郎騎毛釋之 單究 吕馬童 常侍騎 楊懌
  戸將 功臣表蟲達以西城戸將三十七人從起碭至霸上為執金吾合𫝊胡害以越戸將從破秦 葢寛饒傳舉方正對策髙第遷諌大夫行郎中戸將事師古曰戸將主戸衛也 儒林傳蔡千秋為郎中户將尹更始為長樂戸將 楊惲𫝊召戸將軍
  騎將 功臣表傅寛召歐嚴不職丁義丁禮陳倉為騎將吕馬童以郎騎將王吸為騎郎將楊武以郎中騎將樊噲為郎中騎將張瞻師以趙騎將傅寛從入漢中為右騎將張越人為髙祖騎將李廣為騎郎將 史記魏其侯周定為郎中騎將又吕馬童
  中郎將 列𫝊季布孝惠時為中郎將 袁盎衛綰司馬相如張騫 楊惲為中郎將罷山郎移長度大司農以給財用其疾病休謁洗沐皆以法令從事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名曰山郎移病盡一日輒償一沐
  郎將 功臣表杜得臣 史記表毛澤煑棗侯赤 車騎將軍 功臣表張越蔡寅 史記云靳歙灌嬰 𫝊灌嬰西收軍于滎陽楚騎來衆漢王迺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乃拜嬰為中大夫令必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于滎陽東大破之三年受詔將郎中騎兵東屬韓信擊破齊軍於歴下以御史大夫將軍騎别追項籍以車騎將軍從擊燕王荼又受詔并將燕趙齊梁楚車騎擊破胡騎於硰石 靳歙為車騎將軍并將梁趙齊燕楚車騎别擊陳豨 文帝紀十四年冬匈奴寇邊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乗騎卒十萬人上親勞軍勒兵申教令
  漢騎都尉 車騎都尉 驍騎都尉 駢隣說衛 職志 執盾 執矛 長鉟 城將廐將 重將 弩將 車司馬 門尉 武騎塞路
  功臣表靳歙張越楊武季必為騎都尉齊受驍騎都尉唐厲為東部都尉陳濞陳平使參乗典䕶軍為䕶軍中尉盡䕶諸將為亞將屬韓王信董渫孔藂陳賀郭𫎇合傅胡害揺母餘蟲達戎賜郭亭劉到戴野丁禮陳夫乞爰類陳遫室中同留肹秦同魏遫戚鰓翟盱王虞人王兢朱濞革朱吕它宋昌以都尉孔藂陳賀左司馬陳胥陶舍右司馬齊受以家車吏許盎以駢隣從起昌邑以說衛入漢師古曰二馬曰駢駢隣謂並兩騎為將軍翼也說讀曰稅衛謂軍行初舍止之時主為衛也周昌為職志擊秦如淳曰官名主旗幟陽城延以軍匠韓信為票客孔藂閻澤赤繒賀棘丘侯襄張說為執盾史說張說以執鈹朱進為執矛東方朔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㦸 恵帝紀執楯執㦸周竈為長鉟都尉師古曰長刄兵也為刀而劍形 史記作長鈹 說文云鈹者劒刀裝也張良以廐將陳豨以特將將卒五百人為游擊將軍郭𫎇為城將師古曰將築城之兵宣虎以重將主將領輜重一曰持重之將史記云亞將室中同秦同為弩將耏跖為門尉陳涓以二隊將戎賜以三隊將唐厲以左司馬亞將爰類以慎將以謹慎為將許瘛用趙右林將將士林猶言羽林將袐彭祖中廐令丁復為樓煩將項羽𫝊漢有善騎射曰樓煩髙色為上隊將蟲達二隊將王虞人騎司馬吕馬童司馬一云騎司馬王競車司馬郭亭為塞路師古曰主遮塞要路以備敵寇 文紀云塞疏戴野衛母擇申屠嘉為隊率 漢初軍制主閑廐而名廐將主輜重而名重將將如林之師而名林將將築城之兵而名城將弩則有弩將射則有樓煩將騎則有郎騎將謹畏則謂之慎將勇特則謂之特將並兩騎為軍翼而謂之駢隣衛軍行之止舎而謂之說衛掌軍門則有門尉掌旗幟則有職志掌蔽遮則有塞路執矛執盾各有其職車司馬騎司馬各効其用長隊將二隊將三隊將各因其才而游擊將軍以游擊為事長鉟都尉以長鉟為職皆見于楚漢未決之時 史記功臣表蔡寅以車騎都尉破龍且 官表宣帝令騎都尉監羽林 地理志天水郡豲道騎都尉治密艾亭又見官制 列𫝊馮唐拜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韓昌景䕫亦為之 李廣為驍騎都尉 李陵武帝拜騎都尉李尋平當馬武劉昆景恭 趙充國𫝊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合 金涉為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 甘延夀使西域都䕶騎都尉 司馬相如事景帝為武騎常侍 梁丘賀以能心計為武騎 衛青𫝊為特將者十五人 武紀太初三年夏四月强弩都尉路博徳築居延 表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闗都尉秦官農都尉屬國都尉皆武
  帝所置 郡國凡百有三置都尉者九十山西
  自三輔而外郡纔十有三而置都尉乃三十其
  餘郡國乃八十有七置都尉者止六十其不置者葢四十有三也 續志典兵禁備盜賊景帝更名都尉武帝又置三輔都尉各一人譏出入邊郡置農都尉又置屬國都尉中興省諸郡都尉建武六年初罷郡國都尉官并職太守無都試之役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稍有分縣治民比郡安帝以羌犯法三輔有陵園之守乃復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漢官儀衛士材官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陳八月太守都尉令長相丞尉會都試課殿最 紀和帝永元三年十二月復置騎都尉官十六年十二月復置遼東西部都尉官 安帝永初四年二月初置長安雍二營都尉官扶風都尉居雍縣虎牙都尉居長安 順帝陽嘉二年四月復置隴西南部都尉官 耿弇傳弇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詳見牧守 武猛都尉何進𫝊 軍門都尉周亞夫𫝊 齊欲發兵非有虎符而遽止膠西因發兵無虎符而自殺都試不詣試所者必免都試而僣上者必誅故外無擅兵之憂 蜀志諸葛亮上言有賨叟青羌散騎武騎
  漢衛將軍
  功臣表程黑以趙衛將軍王恬啓以衛將軍擊陳豨文紀帝入未央宫夜拜宋昌衛將軍領南北軍二年十一月詔罷衛將軍軍此軍又在南北軍之外三年五月發中衛材官屬衛將軍軍長安十四年冬中尉周舍為衛將軍軍渭北 張安世𫝊宣帝時拜安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數月罷車騎將軍屯兵更為衛將軍兩宫衛尉城門北軍兵屬焉蕭由為衛將軍掾 紀地節三年十月詔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漢戊己校尉
  表元帝初元元年置有丞司馬各一人𠉀五人秩比六百石注師古曰校尉鎮安西域無常治處亦猶戊己四季寄王故以名官一說戊己居中校尉處三十六國之中故曰戊己漢官儀曰戊土中央填䕶四方又開渠播種以為厭勝故稱戊己 王氏曰校尉為都䕶之屬官専主屯田葢戊己土也屯田以耕土為事故取戊己為名既専主屯田于車師前王庭則有常居矣非寄治也况車師王庭亦非西域居中之地諸說皆非西域𫝊屯田車師前王庭 元紀建昭三年秋陳湯甘延夀矯發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單于延夀部勒行陳益置陽威白虎合騎之校引兵分行别為六校 段㑹宗𫝊陽朔中為都䕶發戊己校尉兵隨衛司馬受康居太子降以擅發贖論元延中復遣叚㑹宗發戊己校尉諸國兵誅烏孫太子畨丘 西域𫝊徙已校屯姑墨注師古曰有戊己兩校兵此直徙已校也徐氏曰兵有兩校校尉或有二員而亡戊己分置之證 耿恭𫝊永平十七年永平十八年始置西域都䕶戊己校尉以恭為戊己校尉屯後王部金蒲城謁者闗寵為戊己校尉屯前王栁中城屯各置數百人 章帝紀建初元年正月罷戊己校尉 和帝紀永元三年十二月復置西域都䕶戊己校尉官和帝初馮豹數言邊事奏置戊己校尉城郭諸國率復舊職 後西域𫝊自敦煌郡西出玉門陽闗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餘里自伊吾北通車師前部髙昌壁千二百里自髙昌壁北通後部金滿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門戸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 戊己校尉史陳良終帶 永興元年有戊部候嚴皓戊校尉閻祥建寧三年戊己司馬曹寛 廣成頌甲乙相伍戊己為堅注戊己為中堅 魏志黄初二年張恭拜西域戊己校尉三年二月鄯善龜兹于闐内附置戊己校尉 晉咸寧元年有校尉馬循
  漢䕶羌校尉
  續志䕶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主西羌注應劭漢官曰擁節長史一人司馬二人皆六百石 光武紀建武九年復置䕶羌校尉官注漢官儀曰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節䕶西羌王莽亂遂罷時班彪議宜復其官以理寃結帝從之以牛邯為䕶羌校尉都于隴西令居縣 西羌𫝊武帝征伐四夷開地廣境北郤匈奴西逐諸羌乃渡河湟築令居塞屬金城初開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門隔絶羌胡于是障塞亭燧出長城外數千里時先零羌與封養牢姐種解仇結盟與匈奴通合兵十餘萬共攻令居安故遂圍枹䍐漢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將兵十萬人擊平之始置䕶羌校尉持節統領焉建武九年司徒掾班彪上言今涼州部皆有降羌與漢人雜處舊置益州部置蠻夷騎都尉幽州部置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䕶羌校尉皆持節領䕶理其怨結嵗時循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驛通動静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今宜復如舊以明威防光武從之即以牛邯為䕶羌校尉持節如舊及邯卒職省永平元年以謁者竇林領䕶羌校尉居狄道後郭襄免復省建初元年吳棠領之永元元年鄧訓十四年侯霸元初元年龎參招以恩信二年降七千餘人參始還令居通河西道馬賢代之馬續皇甫規西羌𫝊有䕶羌從事 列𫝊温序建武六年拜謁者遷䕶羌校尉 鄧訓章和二年公卿舉訓為校尉湟中諸胡皆言待我以恩信訓撫養其少年勇者數百人為義從 龎參元初元年遷䕶羌校尉畔羌懐其恩信明年燒當降始復得還都令居通河西路第五訪拜䕶羌校尉邊境服其威信順帝時 段熲延熹二年遷䕶羌校尉擊破八種羌六年冬復以為校尉上言昔先零作寇趙充國徙令居内煎當亂邊馬援遷之三輔始服終叛至今為鯁 前漢趙充國𫝊詔舉可䕶羌校尉者四府舉辛湯充國奏不如湯兄臨衆詔更用之後有辛通 班勇傳元初六年上議曰舊敦煌郡有營兵三百人今宜復置䕶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郡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長史將五百人屯樓蘭于是復敦煌郡營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郡延光二年夏勇為西域長史將兵五百人出屯栁中西域副校尉李恂 使匈奴副校尉蕭育蕭由 續志䕶烏桓校尉比二千石主烏桓胡李膺為烏桓校尉注應劭漢官曰擁節長史一人司馬二人并領鮮卑客賜質子嵗時胡市馬晉書漢置東夷校尉以撫鮮卑 烏桓𫝊武帝置秩二千石擁節監領之 和紀永元十四年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將兵長史官闕駰十三州志居日南郡又有將兵司馬去雒陽九千六百三十里 晉志武帝置南蠻校尉于襄陽西戎校尉于長安南夷校尉于寧州元康中䕶羌校尉為涼州刺史西戎南蠻為雍荆州刺史江左省南蠻校尉尋置于江陵改南夷校尉曰鎮蠻校尉 安帝于襄陵置寧蠻校尉魏鄧艾領䕶東羌校尉
  漢黎陽營 漁陽營 度遼營 雍營 虎牙營 緣邊兵
  列𫝊臧宫建武十九年遣宫將北軍及黎陽營數千人圍賊 馬武顯宗初西羌寇隴右拜捕虜將軍與監軍使者竇固右輔都尉陳訢將黎陽營三輔募士涼州諸郡羌胡兵及弛刑合四萬擊之 鄧訓建初中三年上谷太守任興欲誅赤沙烏桓怨恨謀反詔訓將黎陽營兵屯狐奴以防其變漢官儀曰中興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下故于黎陽立營光武置以謁者監之領兵騎千人復除任重謁者任輕各放情態訓撫接邊民為幽部所歸六年遷䕶烏桓校尉黎陽故人多㩦將老幼樂隨訓徙邊狐奴縣屬漁陽鮮卑聞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訓發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擊迷唐章和二年 竇憲發黎陽騎士以破匈奴 西羌傳永元九年秋迷唐寇隴西遣劉尚將北軍五營黎陽雍營三輔積射討之 鮮卑𫝊元初五年秋代郡鮮卑入寇發緣邊甲卒黎陽營兵屯上谷以備之冬鮮卑入上谷復發緣邊諸郡黎陽營兵積射士步騎二萬人屯列衝要六年秋鮮卑入馬城塞度遼將軍鄧遵發積射士三千人出塞追擊順帝紀永建元年十月鮮卑犯邊庚寅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告幽州刺史其令緣邊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調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教習戰射 度尚傳延熹八年將幽冀黎陽烏桓步騎救零陵
  安帝紀建光元年十一月甲子初置漁陽營兵伏侯古今注曰置營兵千人
  明帝紀永平八年三月初置度遼將軍屯五原曼栢冬十月丙子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辠繫囚減罪一等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注昭帝以范明友為度遼將軍至此復置焉以中郎將吳棠行度遼將軍 百官志明帝初置度遼將軍以衛南單于衆新降有二心者後數不安遂為常守注應劭漢官儀曰明帝十八年行度遼將軍事安帝元初元年置真銀印青綬秩二千石長史司馬六百石東觀書云司馬二人 耿國𫝊匈奴奥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欵塞稱藩願扞北虜議者以為不可許國獨曰宜如孝宣故事受之帝從其議遂立為南單于由是北虜逺遁又上言宜置度遼將軍左右校尉屯五原永平元年卒官顯宗追思國言遂置度遼將軍左右校尉 南匈奴𫝊永平八年遣越騎司馬鄭衆北使而南部欲叛衆伺得之上言宜更置大將以防二虜交通由是始置度遼營以中郎將吳棠行度遼將軍事副校尉來苗左校尉閻章右校尉張國將黎陽虎牙營士屯五原曼栢十六年大發緣邊兵北征吳棠出髙闕坐不至涿邪山免以騎都尉來苗行度遼將軍建初元年以征西大將軍耿秉行度遼將軍元初元年鄧遵始為真將軍 耿秉𫝊建初元年拜度遼將軍視事七年匈奴懐其恩信南匈奴𫝊永元元年耿秉為征西將軍與竇憲率騎
  八千與度遼兵及南單于衆三萬騎出朔方擊北虜破之六年降胡反畔遣行車騎將軍鄧鴻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郡國積射緣邊兵討之七年正月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罷羌胡兵 鮮卑傳元初六年秋鮮卑入馬城塞度遼將軍鄧遵發積射士三千人追擊大破之又發積射士三千人馬三千匹詣度遼營屯守 皇甫規𫝊拜度遼將軍至營數月薦張奐自代從之規為使匈奴中郎將 李膺傳為度遼將軍聲震逺城 橋𤣥𫝊四府舉𤣥為度遼將軍假黄鉞 烏桓𫝊陽嘉四年冬烏桓圍蘭池城發積射士二千人度遼營千人屯上郡討之張奐𫝊延熹九年秋拜奐䕶匈奴中郎將以九卿秩督幽并涼三州及度遼烏桓二營
  伏隆𫝊建武二年檄張步曰今虎牙大將軍屯營十萬已拔睢陽 葢延𫝊光武以為虎牙將軍 安帝紀永初四年二月乙丑初置長安雍二營都尉官注扶風都尉居雍縣虎牙都尉居長安如西京三輔都尉故事 竇憲𫝊拜車騎將軍耿秉為副發北軍三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漢官儀曰扶風都尉部在雍縣以涼州近羌數犯三輔將兵衛䕶園陵故俗稱雍營光武省都尉之官而營兵未嘗省 西羌𫝊永初四年春置京兆虎
  牙都尉于長安扶風都尉于雍如西京三輔都尉故事志安帝以羌犯法三輔有陵園復置京兆虎牙都尉 京兆虎牙都尉在長安故稱虎牙營南匈奴𫝊光武十三年左部轉居塞内増緣邊兵郡數千人大築亭𠉀順帝永建元年單于求復朔方以西障塞順帝從之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増置緣邊諸郡兵别屯塞下教習戰射 祭彤𫝊益増緣邊兵遣諸將分屯障塞建武十七年拜遼東守厲兵馬廣斥𠉀永平元年偏何破赤山威暢北方胡夷皆内附野無風塵乃悉罷緣邊屯兵 馬成𫝊建武十四年屯常山中山備北邊併領朱祐營 鄧晨傳為常山太守光武追銅馬于冀州晨發積射士千人積與迹同 西域傳延光二年張璫陳三策今以酒泉屬國吏士二千餘人集昆侖塞先擊呼衍王此上計也尚書陳忠上疏曰孝武開河西四郡云云方今邊境守禦之具不精内郡武衛之備不修敦煌宜置校尉按舊增四郡屯兵以西撫諸國乃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將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 西羌𫝊安帝永初五年詔魏郡趙國常山中山繕作塢𠉀六百一十六所永初二年冬召龎參拜謁者使西督三輔諸軍屯三年冬發緣邊十郡兵二萬餘人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内通谷衝要三十三所皆作塢壁二年虞詡說任尚罷諸郡兵各令出錢數千二十人共市一馬元初二年武都太守虞詡占相地勢築營壁一百八十所明年秋築馮翊北界𠉀塢五百所 順帝陽嘉元年二月海賊攻㑹稽詔緣海縣各屯兵戍永和四年馬賢將湟中義從兵及羌胡萬餘騎擊燒當五年九月發京師近郡及諸道兵討羌又于扶風漢陽築隴道塢三百所置屯兵六年遣侍御史督錄征西營兵存恤之詔趙冲督河西四郡兵湟中月氏胡七種勝兵九千餘人分在湟中令居號義從鄭秦𫝊義從八種
  髙紀吳芮從百粤之兵以佐諸侯亡諸身帥閩中兵以佐滅秦十年上曰吾以羽檄召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計唯獨邯鄲中兵耳楚懐王以沛公為碭郡長將碭郡兵 陳豨以趙相國將監趙代邊兵 韓王信𫝊上以為信壯武北近鞏雒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也 武紀建元三年七月遣嚴助持節發㑹稽兵浮海救東甌元狩三年秋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平帝紀元始二年九月戊申晦使謁者大司馬掾四十四人持節行邊兵遣執金吾𠉀陳茂假以鉦鼓募勇敢吏士 史記索隠孔文祥云邊郡有屯兵後因置將屯將軍傅寛為代相國將屯 將屯將軍王恢
  北胡有變則置度遼官南蠻或叛則置象林兵羌犯三輔則置長安雍二尉鮮卑入㓂則置漁陽營永建元年緣邊増步兵陽嘉元年緣海各屯兵而扶風漢陽三百塢魏郡恒山六百一十六塢
  漢六軍
  紀建武三年帝自征赤眉親勒六軍大陳戎馬大司馬吳漢精卒當前中軍次之驃騎武衛分陳左右赤眉震竦乞降 竇憲傳永元元年七月理兵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 馮緄𫝊延熹五年拜車騎將軍將兵十餘萬討蠻㓂詔䇿曰將軍素有威猛是以擢授六師 趙充國頌整我六師是討是震
  漢禁兵
  通典漢氏重兵悉在京師四邊但設亭障又移天下豪族輳居三輔陵邑以為强幹弱枝之勢或有四夷侵軼則從中命將發五營騎士六郡良家貳師樓船伏波下瀨或因事立稱畢事則省雖衛霍之勲髙績重身奉朝請兵皆散歸斯得其宜也 𫝊隂識守執金吾帝每巡郡國識常留鎮守京師委以禁兵識弟興永平元年詔曰衛尉興典領禁兵從平天下 耿秉為執金吾帝每巡郡國常領禁兵宿衛左右
  漢兵簿 尺籍伍符見符節
  周禮小宰聴政役以比居聴師田以簡稽注比居謂伍籍也簡稽士卒兵器簿書國語曰擁鐸拱稽大司馬茇舎羣吏撰車徒讀書契注以簿書校録軍實之凡要 李廣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自便注文簿大將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 趙充國𫝊上田數及器用簿 吳漢𫝊至幕府上兵簿諸將人人多請之注軍士之名帳 溝洫志河平元年率治河者為著外繇六月注師古曰著於簿籍
  魏虎賁
  志黄初二年張遼朝洛陽宫以遼從破吳應募步卒皆為虎賁文帝以許褚為武衛將軍都督中軍宿衛禁兵許定都督徼道虎賁 張郃𫝊明帝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
  魏五兵
  通典魏置五兵尚書謂中兵外兵騎兵别兵都兵也晉太康中乃有五兵尚書而又分中兵外兵各為左右宋五兵唯領中兵外兵二曹後魏為七兵尚書北齊為五兵統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五曹後周置大司馬其屬有兵部中大夫小兵部下大夫隋乃有兵部尚書統兵部職方駕庫部四曹葢因後周兵部之名兼前代五兵之職
  晉六軍 魏武衛營
  職官志䕶軍將軍案本秦䕶軍都尉官也漢以陳平為䕶軍中尉魏武為相以韓浩為䕶軍史渙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䕶軍為中䕶軍蔣濟領軍為中領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等營 魏畧曰中領軍漢之北軍中𠉀也文選曰𠉀府王肅為之魏初置䕶軍將軍主武官選𨽻領軍元帝永昌元年省䕶軍并領軍明帝太寧二年復置領䕶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别領營總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䕶軍猶别有營也前後左右驍衛等營即領軍之任也左右衛將軍案文帝初置中衛及衛武帝受命分為左右衛以羊琇為左趙序為右驍騎將軍游撃將軍並漢雜號將軍也魏置為中軍及晉以領䕶左右衛驍騎游撃為六軍 武紀泰始元年咸熙二年十一月初置四䕶軍以統城外諸軍十二月戊辰置中軍將軍以統宿衛七軍 中䕶軍羊琇 淮南王允中領軍羊琇遷中領軍統宿衛入直殿中 泰始三年義陽王望太尉中領軍置軍司一人騎五人増置官騎十人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屯龍陂 輔國大將軍王濬 左將軍咸寧初秦王柬拜左將軍領右軍將軍武帝幸宣武場以三十六軍兵簿令柬料校譙王承領左軍將軍 右衛毛安之東安公縣 左衛劉超王濟 陳光為左衛遠近聞之名為殿中之軍 前將軍明帝加温嶠中壘將軍進號前將軍隴西王秦⿰𠂎⿱一丰 -- 拜游撃將軍太康初入為前將軍領鄴城門校尉 後軍將軍王濬 材官將軍張光 衛將軍羊祜給本營兵 驍騎將軍王濟鍾雅 游擊譙王承 毛安之以游撃督城門諸軍事 賈模車騎司馬將中騶三百人殿中將軍王遜 左積弩將軍李儉 積射將軍咸寧中樊震為
  西城牙門 票騎王沉統城外諸軍事 荀顗以太尉都督城外牙門諸軍置司馬親兵百人 馬隆為平虜䕶軍給牙門一軍屯西平太康初 王祐為北軍中𠉀領禁兵太康十一年六典注魏武為丞相有武衛營
  晉四軍 二衛 三部 五督
  志左右前後軍將軍案魏明帝時有左軍則左軍魏官也至晉不改武帝初又置前軍右軍泰始八年又置後軍是為四軍後省左右前後軍為鎮衛軍其左右營校尉皆中領軍統之二衛始制前驅由基强弩為三部司馬各置督史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二衛各五部督其命中武賁驍驃游擊各領之又置武賁羽林上騎異力四部并命中為五督其鎮衛四軍如五校各置千人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文王初啟晉臺始置二衛有前驅養由之弩及設三部有熊渠佽飛之衆武帝龍飛乗兹奮翼武紀泰始元年十二月戊辰置中軍將軍中軍將軍羊祐嘗為左僕射二年八月丙辰省右將軍官三年正月丁未罷武衛將軍官八月罷都䕶將軍四年二月庚子罷中軍將軍置北軍中𠉀三月己亥罷振威揚威䕶軍官置左右積弩將軍五年六月罷鎮軍將軍復置左右將軍官八年四月置後將軍以備四軍六年十二月戊辰復置鎮軍官七年六月詔公卿以下舉將帥各一人十二月罷中領軍并北軍中𠉀九年七月置五官左右中郎將 唐官志晉武帝始置左右中三衛將軍 六典注泰始元年
  領軍北軍中𠉀中領軍將軍羊祜統二衛前後
  左右驍騎等七軍營兵 志四征興於漢代四
  安起于魏初四鎮通于柔逺四平立于喪亂其
  度遼凌江輕車强弩式揚遐外用表攻伐當塗尅平諸夏初有軍師祭酒參掌戎律青龍二年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
  晉五校
  志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校尉是為五校 屯騎太興初譙王承 李儉 步兵咸寧初燕王機阮籍 王濬 越騎元康初王浚 咸寕三年淮南王允 長水下邳王晃 射聲東安公縣 翊軍校尉唐彬 王濬𫝊拜輔國大將軍領步兵校尉舊校唯五置此營自濬始詔依征鎮増兵五百人為輔國營給親騎百人官騎十人置司馬 温嶠𫝊上疏曰先朝使五校出田今四軍五校有兵者及䕶軍所統外軍可分遣二軍出屯要處春秋時入作卿輔出將三軍宜省軍校無兵者唐武徳元年廢越騎步兵二校尉
  晉北府兵 君子營 元戎禁營
  𫝊太元二年十月謝𤣥為兖州刺史監江北諸軍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號北府兵敵人畏之東晉謂京口兵可用故北府兵最精唐亦用宣潤拏手平淮甸 成帝初劉超遷射聲校尉時軍校無兵義興人多義隨超因統其衆以宿衛號君子營超自義興太守拜中書侍郎越有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潘岳賦靈臺四有元戎禁營𤣥幙緑徽谿子巨黍異絭同機礟石雷駭激矢蝱飛以先啓行曜我皇威注元戎兵車也禁營謂五營也陸機洛陽記五營校尉前後左右將軍府在城中不言所處 馬隆為武威太守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立標簡試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因請自至武庫選仗太康元年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山濤言不宜去州郡武備
  魏六軍 府兵
  後魏書西魏大統八年宇文泰倣周典置六軍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統之分屬二十四軍開府各領一軍大將軍凡十二人每一大將軍統二府一柱國統二大將軍凡柱國六員復加持節都督以統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材力者為府兵初孝文太和十九年八月乙巳選武勇之士十五萬人為羽林虎賁充宿衛 隋以府𨽻于左右十二衛及東宫率府置衛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即開府之位也梁領軍䕶軍與左右衛驍騎游騎為六軍將軍
  東南兵
  漢髙祖用閩越兵孝景用東甌兵武帝用㑹稽兵光武用江夏兵周瑜以江上之師破操于赤壁謝𤣥以淮堧之衆蕩氐于肥水虞潭以東方兵共平僣叛劉牢之以北府兵屢挫强敵臨霸上入長安又皆吾水軍步騎未嘗募之西北也 呉中子弟荆楚劍客宣潤弩手班班見史籍皆天下勁兵處也漢置都尉九十而九江臨淮會稽丹陽豫章財各一尉唐府兵六百三十餘所江淮兩道不過八九




  王海卷一百三十七
<子部,類書類,玉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