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四庫全書本)/卷170

卷一百六十九 玉海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七十
  宋 王應麟 撰
  宫室
  門闕
  唐䖍化門
  髙祖紀十一月丙辰克京城甲子入京師封唐王以武徳殿為丞相府視事于䖍化門大極殿左
  唐𤣥武門
  㑹要武徳二年正月一云五年正月辛丑賜羣臣大射於𤣥武門在紫宸殿之北貞觀十六年九月九日又賜五品以上射於𤣥武門十八年二月十七日辛酉召三品以上賜宴於𤣥武門賜飛白書顯慶元年正月御𤣥武門餞葱山揔管權知節神龍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改𤣥武門為神武制勝樓貞元五年正月十九日班宏修𤣥武樓八年新作𤣥武門實録髙祖武德元年十一月甲子宴旋師及骨咄禄於𤣥武門四年四月壬寅宴北討將士八年三月丁酉宴羣臣太宗貞觀十一年正月戊申宴長安父老十四年正月己酉宴羣臣及吐谷渾王十八年正月丙戌宴蕃使二月辛酉宴三品以上髙宗永徽五年四月癸巳宴羣臣並於𤣥武門 通鑑貞觀七年正月癸巳宴三品以上及州牧蠻夷於𤣥武門奏七德九功舞太宗作詩見御製蠻夷十餘種自請率舞 蘓世長𫝊髙祖授玉山屯監引見𤣥武門 兵志貞觀十二年始置左右屯營於𤣥武門領以諸衛將軍 中宗紀景龍三年二月己丑幸𤣥武門
  唐旌門
  蘓世長𫝊從獵涇陽大獲帝入旌門詫左右曰今日畋樂乎 儀衛志太和初有司奏命將征討有大功獻俘馘樂作至御樓前陳兵仗于旌門外二十歩樂工歩行兵部尚書介胄執鉞于旌門中路前導協律郎執麾門外分導奏樂畢太常卿退樂工立於旌門外引俘馘入獻及稱賀俘囚出乃退
  唐京城皇城門
  見城類 百官志門下省城門郎四人掌京城皇城宫殿諸門開闔之節武徳五年置門僕八百人番上送管鑰 六典城門郎掌京城皇城宫殿諸門開闔之節奉其管鑰而出納之明徳等門為京城門朱雀等門為皇城門承天等門為宫城門嘉德等門為宫門太極等門為殿門通内等門並同上閤門開則先外而後内闔則先内而後外所以重中禁尊皇居也𠉀其晨昏撃鼓之節而啟閉之凡皇城宫城闔門之鑰先酉而出後戍而入開門之鑰後丑而出夜盡而入京城闔門之鑰後申而出先子而入開門之鑰後子而出先卯而入若非其時而命啟閉則詣閤覆奏奉㫖合符而開闔之 㑹要至德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改安上門曰先天門及坊門有安字者悉改俄復舊
  唐立德門
  㑹要貞觀三年三月三日賜羣臣大射於立徳門唐𢎞教門 崇明門又見元㑹及儲官類 金液門
  㑹要貞觀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皇孫生宴官寮於𢎞敎門東宫 六典云在紫宸殿左孝敬為太子改為崇敎門長慶二年十二月册皇太子御紫宸殿故事御宣政是日備宫縣於殿廷列内仗於兩閤門内羣臣辨色序立於宣政門外俄就外廊食訖始入自月華門列位於正衙辰後一刻方入閤太子歩自崇明門以官寮翼從進至龍墀東面再拜受册乃歸崇明門幕殿羣臣退詣崇明門謁太子大和八年十月十七日皇太子與太師相見前一日開崇明門舊史大和八年十月皇太子見太師路隋於崇明門開成三年四月敕師保賓客詹事每朔望詣崇明門莊恪太子傳開成三年詔宫臣詣崇明門謁朔望 太宗紀貞觀二十三年三月丁卯命皇太子聽政于金液門禮志皇太子加元服設賓次於重明門外 武徳九
  年六月改東宫𢎞禮嘉徳門為重光宣明門
  唐司門式 門籍見符節類
  百官志司門郎中掌門闗出入之籍 顔真卿傳太宗勤勞庶政其司門式曰無門籍者有急奏令監司與仗家引對不得闗礙防壅蔽也置立仗馬二須乘者聽此其平治天下也 會要景雲二年六月敕南衙北門及諸門進狀及降墨敕皆晝題時刻夜題更籌
  唐章武門
  段志𤣥𫝊與宇文士及勒兵衛章武門太宗夜遣使至二將軍所士及披戸納使志𤣥拒曰軍門夜不開使者示手詔曰夜不能辨比明太宗歎曰真將軍周亞夫何以加 吕温賛風謐霜凝嚴扃達晨天子之使駐車軍門
  唐北門
  兵志貞觀初擇善射者百人為二番於北門長上 官志乾封以後始號北門學士 元萬頃𫝊武后諷帝召諸儒論譔禁中朝廷疑議表疏皆宻使參處以分宰相權故時謂北門學士 張昌齡𫝊奏豫北門修撰 桓彦範𫝊時中宗每北門起居因得謁陳秘計
  唐北闕
  實録貞觀二十年十月司空𤣥齡及將作大匠立徳大營北闕制顯道門觀並成
  唐承天門
  實録太宗貞觀十七年四月丙戌立太子御承天門大赦睿宗景雲元年七月己巳御承天門皇太子詣朝堂受册二年十一月戊子御承天門宴突厥𤣥宗開元元年九月庚辰一云己夘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門二年六月丙寅吐蕃獻盟書御承天門樓引見六年十一月丙申謁太廟廻御承天門賜文武官有差武宗㑹昌五年正月辛亥郊御承天門大赦 睿宗紀安國相王即位於承天門景雲元年六月甲辰 六典承天門蓋古之外朝元正冬至燕㑹受朝則御以聽政見宫類 儀衛志承天門内則左右衛挾門隊列東西廊下門外則左右驍衛挾門隊列東西廊下天子升路黄門侍郎前奏請發鑾駕動警蹕鼔傳音駕出承天門 李朝隠𫝊遷長安令宦官干請曵去之睿宗後御承天門對百官及朝集使褒諭其能王琚𫝊從帝至承天樓下誅蕭岑
  唐安福門
  實録髙宗永徽三年二月甲寅上御安福門樓觀百𭟼乙卯謂侍臣曰昨登樓欲觀人情及風俗奢儉非為聲樂已焚鞠杜胡人窺望之情睿宗太極元年正月辛未朔御安福門宴突厥延和元年太極元年七月庚申御安福門宴羣公卿士設太常九部樂𤣥宗先天元年延和元年九月乙亥上皇御安福門賜羣公卿士射 睿宗紀先天元年正月辛卯幸安福門觀酺七月己卯幸安福門觀樂二年正月望夜燃燈帝御延喜安福門縱觀 㑹要先天元年九月九日御安福門賜公卿射二年三月三日太上皇御安福門觀百寮射至八日乃止 列傳郭子儀自涇陽入朝御安福門待之樓上朝見及薨御安福門哭之見舊史武元衡為西川節度使憲宗御安福門慰遣之 杜
  元頴為西川節度使長慶三年正月帝御安福門臨餞安福門在皇城西門之北
  唐京師九門觀又見城類
  髙宗紀永徽五年十月癸卯築京師羅郭起觀于九門㑹要永徽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用雍州夫四萬一千
  人修京師羅城郭三十日畢九門各施觀明徳觀五門工部尚書閻立德為使開元十八年四月一日築京城九十日畢 六典工部郎中京城左河華右隴坻前終南後九𡽀南面三門中曰明德左曰啓夏右曰安化至徳三年正月改安化為達禮東面三門中曰春明北曰通化南曰延興西南三門中曰金光北曰開逺南曰延平北面無門
  唐肅章門
  蕭德言𫝊以經授太子髙宗立乘輿至肅章門太極殿右引見禮遇隆重由是晉府及東宫舊臣子孫並增秩賜金通典冊内命婦三品以上設冊按使次於肅章門外
  唐光順門
  實録兼本紀髙宗龍朔三年十月辛巳詔皇太子五日一至光順門在紫宸殿右監諸司奏事小事决之肅宗乾元三年正月丙寅外命婦朝皇后於光順門内殿代宗永㤗元年九月庚寅觀浮屠象於光順門穆宗元和十五年七月乙巳詔今月六日是朕載誕之辰奉迎皇太后於宫中上壽其日百寮命婦宜於光順門進名參賀朕於光順門内殿與百寮相見永為常式舊紀敬宗長慶四年二月乙巳上率羣臣詣光順門册皇太后舊紀文宗太和元年十一月甲申日南至宰臣率百僚詣光順門朝賀皇太后二年正月戊申朔百僚赴光順門起居七年正月己丑朔𠲒元朝畢百僚赴光順門賀皇太后代宗女𫝊嘉豐公主與普寧公主同降有司具册禮光順門 韋綬傳穆宗時綬建白帝誕日先詣光順門賀皇太后然後上皇帝壽藝文志大明宫光順門外東都明福門外皆創集賢書院百官志開元十一年光順門外置麗正書院十二年東都明福門外亦置 韓愈論舉選詣光順門奏狀
  唐章善明福門 明徳門
  㑹要文明元年九月五日令五品以上清官日於章善明福門待制證聖元年以員半千王劇為𢎞文館學士與著作路敬淳分日於明德門待制傳作顯福門
  唐定鼎門
  㑹要長壽元年九月神都改造文昌臺及定鼎上東等城門修築外郭並鳯閣侍郎李昭德所制 列傳李昭德武后營神都規創文昌臺及定鼎上東諸門標置華壯 張柬之還襄州中宗賦詩祖道詔羣臣餞定鼎門外 武攸緒神龍元年歸嵩山令京官五品以上餞於定鼎門外隠逸 蕭嵩開元十四年以兵部尚書領朔方節度使既赴軍有詔供帳餞定鼎門外𤣥宗賦詩勞行後漢志雒陽東城門名鼎門九鼎所從入 文選謝𤣥暉詩驅車鼎門外注帝王世紀曰成王定鼎郟鄏其南門名定鼎門蓋九鼎所從入也
  唐顯福門洛陽
  員半千傳為𢎞文館學士與路敬淳分日待制顯福門下
  唐上東門洛陽
  𫝊魏元忠神龍二年為右僕射謁告上冢詔宰相諸司長官祖道上東門賜錦袍給騎四人侍賜銀千兩 張嘉正為定州刺史帝賦詩詔百官祖道上東門
  唐芳林門
  徐齊𣆀𫝊髙宗時為崇文館學士侍皇太子講修書于芳林門禁苑門也 唐末芳林十哲自北門入 舊紀中宗令學士自芳林門入集梨園 實録元和三年四月甲寅御芳林門張樂 㑹要元和十二年四月詔右神策軍一千築夾城自雲韶門過芳林門西至修德里以達於興福寺又置新市于芳林門南
  唐通化門
  舊紀景龍三年八月乙未𫝊云二年秋親送朔方揔管張仁旦於通化門外門在京城東面之北上製詩傳云賦詩祖道 列𫝊李義琰致仕公卿以下悉祖餞通化門外時人比漢疏廣哥舒曜討李希烈帝祖通化門 裴度元和十二年宣慰淮西帝御通化門臨遣 李光顔長慶初將伐鎮州復還鎮忠武宰相百官班餞帝御通化門臨送 李吉甫為淮南節度帝為御通化門祖道
  唐延喜門
  𤣥宗先天二年正月望上皇御延喜門觀樂門在皇城東門之北㑹要貞元三年一云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戸部侍郎班宏
  奉敇修延喜樓築夾城龍紀元年二月上御延喜門受俘乾寧二年十一月上御延喜門受俘馘舊紀貞元四年二月築延喜門北複道屬於永春門復修延喜門觀 通鑑宣宗大中初吐蕃大亂三年二月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闗來降以太僕卿陸躭為宣諭使詔涇原靈武鳯翔邠寧振武皆出兵應接六月涇原節度使康季榮取原州及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磐石峽六闗秋七月丁巳靈武節度使朱叔明取長樂州甲子邠寧節度使張君緒取蕭闗鳯翔節度使李玭取秦州八月乙酉改長樂州為威州河隴老㓜一本作髙年又作耆老千餘人詣闕下巳丑上御延喜門樓見之歡呼舞躍解胡服襲冠帶觀者皆呼萬歳十月西川節度使杜悰奏取維州紀云吐蕃以維州歸於有司十二月山南西道節度使鄭涯奏取扶州紀云吐蕃以扶州歸于有司五年春二月壬戌沙州刺史一本云首領張義潮來降以為沙州防禦使十月定𤓰伊西甘肅蘭鄯河岷郭十州遣其兄義澤奉十一州圖籍入見於是河湟盡入于唐紀云十月義潮以𤓰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歸於有司十一月置歸義軍以義潮為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咸通七年二月義潮奏克西州北庭輪臺清鎮等城十月生擒論恐熱吐蕃𫝊僕固俊斬恐熱吐蕃自是衰絶 公主𫝊岐陽公主下嫁帝御延喜門止主車 儀衛志皇太子鹵簿太傅乘車訓導少傅乘車訓從出延喜門
  唐朱雀門
  六典隋文立制士庻不得雜居朱雀門皇城正南之内故宗廟官寺兵衛悉在焉 直街自南亘北南為朱雀街
  唐東都城門
  六典東都城南面三門中曰定鼎左曰長夏右曰厚載東面三門中曰建春南曰永通北曰上東北面二門東曰安喜西曰徽安皇城在西北隅南面三門中曰端門左曰左掖門右曰右掖門東面一門曰賓耀西面二門南曰麗景北曰宣耀東城在皇城之東東宣仁南承福望宫南三門曰應天興教光政其内曰乾元門上陽宫東面二門南曰提象門即正衙門北曰星躔門 㑹要顯慶五年九月改東明門為賔耀西明門為宣耀 舊紀天寳二年十二月己亥東京應天門改為乾元
  唐閶闔闕
  兩京記東都城有閶闔闕在映日堂東隔城之上闕北及南皆有觀象臺女史仰觀之所晉宮閣名曰洛陽城閶闔門
  唐順天門 太極門
  禮志皇太子加元服設文武官門外位於順天門即承天門外道東西賔賛入立於太極門外道東西面元正戸部以諸州貢物陳於太極門東
  唐通乾觀象門 宣政門又見下 閤門
  儀衛志百官序班于通乾觀象門含元殿東西南入宣政門文班自東武班自西入至閤門亦如之皇帝歩入東序門放仗 李華含元殿賦羲和弭節於通乾望舒停景於觀象 㑹要穆宗元和十五年七月修日華門通乾門及朝堂廊舍
  唐歸仁納義門
  禮志元正冬至受朝賀大府帥其屬受諸州及諸蕃貢物出歸仁納義門執物者隨之
  唐和門
  禮志仲冬之月講武於都外建旗為和門如方色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
  唐開遠門 𠉀
  吐蕃傳初太宗平薛仁杲得隴上地虜李軌得涼州破吐谷渾髙昌開四鎮𤣥宗繼收黄河磧石宛秀等軍中國無斥𠉀警者㡬四十年輪䑓伊吾屯田禾菽彌望開逺門揭𠉀署曰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無萬里行也六典京城西面北門曰開逺 元稹樂府注開逺門外立𠉀云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㑹要天寳九載安西節度使髙仙芝奏石國王蕃禮有虧請討之其王約降仙芝使部送至開逺門為俘獻於闕下斬之又見兵㨗類貞元中盟平凉邠寧節度韓遊瓌遣使叩開逺門奏 舊紀天寳八載五月辛巳於開逺門外作振旅亭以待兵廻應德二年十一月丁未郭子儀自涇陽入覲詔百寮迎於開逺門大厯八年八月辛未幽州防秋兵五千騎至由皇城南面出開逺門赴涇州行營有司大置酒開逺門宴遣之
  唐提象門
  吐蕃𫝊開元中上寳器詔置提象門東都上陽宫南示羣臣盧懐慎傳應天去提象纔二里所
  唐春明門 建福門
  實録開元十七年五月丁卯侍臣以下燕於春明門外寧王憲之園池帝御花蕚樓邀其廻騎更令坐飲逓舞班賜有差 嚴郢傳長安人遮建福門訟郢寃 㑹要故事建福望仙等門昏而閉五更而啓建福門在大明宫丹鳯門外至徳中勑晚開元和二年六月令有司各據班品置待漏院於建福門外
  唐應天門
  舊紀開元一十年五月戊辰信安王禕獻奚契丹之俘上御應天門受之洛陽宫南門也二十三年正月戊寅藉田畢大置酒於應天門以㑹羣臣天寳二年十二月己亥應天門改為乾元門
  唐宣政門又見上 宣耀門
  文粹孫樵讀開元雜報云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寮廷諍十刻罷 儀衛志宣政左右門仗分三番而立號曰交番仗 文苑有駕幸宣耀門觀試舉人賦
  唐金光門事見上
  韓朝宗𫝊天寳初為京兆尹分渭水入金光門 劉𢎞基𫝊次長安故城振隊金光門 李石𫝊中人自邊還走馬入金光門
  唐丹鳯門事見太清宫
  紀𤣥宗天寳元年正月甲寅陳王府參軍田同秀言𤣥元皇帝降於丹鳯門通衢丹鳯門大明宫正南門也至徳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改為明鳯門尋復舊 李華賦丹鳯啟途遐矚荆吴十扇開閉隂陽睢盱穆宗元和十五年閠正月即位二月丁丑幸丹鳯門觀俳優 順宗實録貞元二十一年二月甲子御丹鳯門大赦 舊紀憲宗元和二年正月辛卯郊御丹鳯門大赦 韓愈聖德詩序外斬楊恵綝劉闢以收夏蜀東定青徐積年之叛詩云幸丹鳯門大赦天下
  唐鳳凰門
  長安志太極宫東面一門曰鳳凰門隋曰建春門後改通訓天寳中帝再幸左藏庫班賚百官出納判官魏仲犀言鳳皇集通訓門門直庫西有詔改為鳳凰門進仲犀殿中侍御史
  唐集賢門
  見院類 百官志永㤗時勲臣罷節制皆待制于集賢門
  唐光範門
  舊紀廣德二年十二月戊辰郭子儀於都省領副元帥事宰臣百寮送仍令射生五百騎戎服自光範門大明宫含元殿西送至省門 含元殿賦瞵光範之掲揭 通典公主受册設册案便次於光範門及長樂門外 韓愈上宰相書伏光範門外
  唐月華門
  兩京記徳宗復置廐馬隨仗於月華門外 含元殿賦其西延載筆之良史俯月華之峻扉 㑹要天寳十年八月二十七日勅白獸日華叡武等門令宫苑通管
  唐左右銀臺門
  㑹要貞元十二年四月左右十軍使奏鑾駕去冬幸諸營於銀臺門外立碑記聖迹碑立于亭門外髙二丈二尺大和九年九月幸右銀臺門觀門樓興工大中二年正月修右銀臺門樓 錢徽𫝊憲宗戒有貢獻毋入右銀臺門以避學士
  唐延英門
  舊史兼㑹要陽城以諫議大夫率拾遺王仲舒等數人守延英門上疏論裴延齡張萬福聞諫官伏閤諫趍往至延英門大言賀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 㑹要太和七年十月中書奏以十月十日為慶成節是日羣臣請延英門奉觴上千萬壽見殿類 宋申錫𫝊望延英門以笏叩額
  唐紫宸門
  紀順宗貞元二十一年即位二月癸卯朝羣臣於紫宸門即殿南門 舊紀敬宗長慶四年二月辛巳朔上見羣臣於紫宸門外一本云受羣臣謁見于紫宸門西之外廊
  唐興安門
  實錄元和六年七月戊申御興安門大明宫西觀樂十二年十四年御興安門受俘詳見兵捷獻功類 㑹要元和元年十月平西蜀擒劉闢以獻上御興安門觀之三年十月平浙西擒李錡至闕下上御興安門親詰其反狀十二年十一月平淮西擒吴元濟以獻上御興安門大陳甲士旌旗十四年二月斬李師道上御興安門受俘太和三年五月斬李同㨗丁亥御興安門受俘㑹昌四年八月平澤潞梟劉稹𫝊首京師十八日御興安門受獻程宗楚入自延秋門苑西門也
  建隆明德門
  建隆四年乾德元年五月乙丑修大内丁丑明德門成大内南門即宣徳門也先是同州節度張美進材木及成命學士陶穀為之記十一月甲子御門大赦改元本梁建國門後改咸安晉曰顯德
  太平興國丹鳯門 祥符正陽門 景祐宣德門
  明德門興國三年七月庚戌改丹鳳九年七月壬子改乾元祥符八年六月甲子改正陽景祐元年正月一云明道二年十二月甲寅改宣德政和八年十月六日改為太極之樓重和元年正月復舊名 胡宿正陽門賦冠廣内以凝中標正陽而定名寳篆鸞飛榮簷虬聳麗譙横亘磴道階升煌煌特闈 汴都賦南有宣徳北有拱宸延亘五里百司雲屯兩觀門峙而竦立罘罳遐望而相吞太平興國東京城門 乾徳大内諸門 祥符拱宸門改𤣥武為今名
  東京舊城南門曰朱雀崇明東門曰麗景望春西門曰宜秋閶闔北門曰景龍安逺天波太平興國四年戊子更名祥符五年作保康門于朱雀門東凡十門新城南門曰南薫普濟宣化廣利安上東門曰上善通津朝陽寅賔後復名含輝西門曰順天大通開逺金耀咸豐北門曰通天景陽永㤗安肅皆興國四年九月戊子賜名 實録云興國四年九月戊子詔改京城内外門名二十有五外城十七門内城八門無開逺朱雀若東之善利則改於天聖初西之宣澤則創於熙寧十年之九月乙丑北之永順則創於熙寧十年之十月凡二十一門大内南三門宣徳改於景祐元年正月左右掖賜名於乾德六年正月戊申東西曰東華西華則改於開寳四年舊名寛仁神獸北曰拱宸則改於祥符五年十一月梁曰厚載後名𤣥武宣徳門内正南門曰大慶則隨殿名而易東西横門曰左右昇龍則乾徳六年正月賜名東西兩廊門乾德四年八月改為日華月華舊名金烏玉兎祥符八年六月甲子改為左右太和右昇龍西北曰端禮門則賜名於熙寧十年八月凡三門各列㦸二十四文徳殿兩廊門曰左右嘉福則更名於明道元年十月甲辰舊名勤政又有東西上閤門内正南門曰左右長慶北曰左右嘉肅熙寧十年八月改次北門曰左右銀臺大慶殿後北門曰天光祥符八年六月甲子改大寧明道元年十月改宣祐 祥符七年名福寧殿東西門曰左右昭慶真遊殿西門曰延真若安樂景耀賜名於天禧五年三月含和賜名於熙寧十年八月 東華門外次西左承天祥符門乾徳六年正月名左承天祥符元年正月乙丑天書降戊辰改名增葺十二月庚子命學士李宗諤撰碑因瑞檢之文著璇題之號謻門始標額於熙寧十年西華門内次西右承天門賜名於乾徳六年正月次北引見門而通極臨華二門賜名於熙寧十年八月次北内東門而進食門曰㑹通則元豐三年五月十三日所名也 開寳元年即乾徳六年正月乙巳大内營繕畢戊申賜諸門名上坐寢殿令洞開諸門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見之 太祖修大内命諸門皆對啓
  雍熙東郊殿門
  見前
  景德太極門
  西京 景徳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戊子詔曰緬惟烈祖嘗幸舊都其明堂殿即太極殿也前三門改為太極門隋曰永康唐曰通天乾元一云太平興國三年改太極門諸殿名令崇文院詳定 祥符中又改𤣥武門為拱宸 西京宫城周九里三百歩南三門中曰五鳯樓東曰興教西曰光政東一門曰蒼龍西一門曰金虎北一門曰
  拱宸京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歩南三門中曰定鼎東曰長夏西曰厚載東三門曰羅門建春上東西一門曰闗門北二門曰安喜徽安坊百二十宫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東二門曰賔耀啓明西二門曰金耀乾通皇城周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歩南三門曰端門左右掖東一門曰宣仁西三門曰麗景開化應福
  祥符保康門
  祥符五年七月戊辰二日新作保康門京城南門于朱雀門之東詔曰重城陽位通門肇開時將建觀以奉五嶽故闢此門 嘉應昭福門見㑹靈觀
  祥符重煕頒慶門
  祥符七年建南京宫城周二里三百十六歩門曰重熙頒慶殿曰歸徳京城周十五里四十歩東二門曰延和昭仁西二門曰順成囘鑾南一門曰崇禮北一門曰静安中有隔城有門二曰承慶祥輝坊十八東有闗城周二十五里八十三歩東南北各有門一
  天禧景暉門
  在右銀臺門之北天禧五年三月戊戌奉安門額
  明道迎陽門
  在延和殿西北祥符七年建名宣和明道元年十月改開曜十一月改迎陽俗號苑東門召近臣入苑由此門門内後苑苑有太清樓慶厯四年二月丙辰御迎陽門召輔臣觀圖畵八年三月癸亥御迎陽門召知制誥以下至臺諫問得失
  明道藉田諸門
  見藉田類
  慶厯順豫門
  慶厯二年建北京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歩即真宗駐蹕行宫南三門中曰順豫東曰省風西曰展義東一門曰東安西一門曰西安順豫門内東西各一門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東西門二曰凝祥麗澤次時廵靖方慶寧殿時廵殿前東西門二曰景清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六歩門十七坊二十一
  宋朝朱雀門
  李誡纂重修朱雀門記以小篆書有㫖勒石朱雀門下皇祐二年明堂行禮前一日移仗南陳自宣徳門至
  朱雀門内填街宿設
  紹興宫殿諸門號
  皇城司掌之 建炎四年改造紹興二年正月更定其制入禁衛黄綾八角殿門黄絹方宫門黄絹圓皇城門黄絹長三年十一月更宫門號以緋紅絹方皇城門以緋紅絹圓 臨安府城十八門 紹興二年九月癸未新作行宫南門成十八年三月壬申十四日名内門南曰麗正北曰和寧
  歴代闕名
  後漢
  蒼龍 𤣥武 朱雀 建章
  六朝
  蒼龍石闕
  丹臺新録所載
  龜 髙清 紫
  歴代門名
  周
  乾祭王城北門
  前漢
  閶闔 金馬 宣平 萬秋 宣德 禮城 青綺章義 仁壽 壽成 章成 真成
  後漢
  上東 開陽 廣陽上西 崇賢 金商 宜秋神龍 九龍 宣平 平城 鴻都 廣義 司馬濯龍 飛兔 含章 敬法 廣德 明禮 望鍾神仙 含徳 建禮 却非 㑹福 萬春 千秋神獸 銅龍 金馬 小苑 止車 南端 白虎蒼龍 春興 長秋 青瑣 金音 雲龍 泰夏閶闔 西華 東華 丙福 丙舍 永巷 金牙不老 章臺 定鼎
  前魏
  延秋 長春 宜明 顯陽 順德 崇禮 承明金明 止車 閶闔 神龍 朱華 建春
  西晉
  清明 平昌 津陽 西明 閶闔 大夏 廣莫  雲龍 開陽 東陽 建春 宣陽 長春朱明 青陽 承明 崇禮
  後魏
  建春 東陽 清陽 開陽 西明 西陽 閶闔承明 大夏 廣莫朱明思賢平昌 宣陽朱華 乾明 千秋 長夏 光極 仁壽 啟夏望春 上秋 招徳 厚載 納義 止車 雲龍神虎
  後周
  肅章 青城
  
  建國 上春 上東 建陽 永通 長夏 定鼎厚載 徽安 嘉寧東西太陽  左右掖左右延福  則天 順天 永㤗 建明 宣仁東明 西明 端  寳成 由儀 咸安 興㤗麗景 永康 光政 凌度 閶闔 𤣥武 東華西華 蒼龍 金虎 乾陽 㑹昌 章善 景運顯福 光福 乾元 欽明 崇華 義和 大業永巷 永安 莊敬 宣和 昇德 榮光 渌波交㤗 隆業 觀文 正義 麗日 宣道 至静嘉蘭 通善 龍光 明華 雕綺 嘉猷 芳輝花光 含光 温玉 繁靈 花梁 儀鸞 芳音重璧 光華 懷芳 璧月 文綺 輝景 山齊臨華 和義 太和 重光 安寧 承福 嘉豫上陽 望春 遊義 禦寒 進食 進馬 和春春華 懷風 景陽 白虎 圓璧 曜儀 明福修文 方諸 成象 廣陽 金光 顯陽 含嘉興敎
  
  順天 承天 則天 昭陽 雲霞 應天 金華神龍 光順 元英 南風 嘉禮 永光 𢎞禮嘉福 重光 宣明 𢎞敎 崇教 元化 興安雲韶 芳林 日華 通乾 望仙 延喜 宣仁重明 興教 長樂 光政 光範 乾化 宣政敷政 延福 月華 萬壽 興善 含章 膺福金清 延義 金鑾 千秋 延和 章善 安上開逺 延興 金明 春明 明德 啟夏 安化通化 金光 延平 朱雀 光化 定鼎 長夏厚載 建春 永通 安喜 徽安 廣運 永春永安 嘉徳 恭禮 安仁 歸仁 納義 太極𤣥武 安禮 元徳 通明 嘉猷 延明 永福嘉善 丹鳯 奉化 延政 建安 興福 觀象崇明 含曜 昭訓 紫宸 昭慶 太和 嘉豫安寧 萬春 㑹昌 景運 提象 星躔 觀風垂豫 上陽 望春 延秋 靈光 遊義 籠烟靈溪 朝陽 靈圃 望冬 賓曜 宣曜 麗景承福 含嘉 宿章 安福 景福 乾元
  五代
  萬歳 萬春 千秋 迎春 麗景 清景 景風薫風 元化 𤣥化 建國 啓運 中興 昇龍賓天 應天 天福 膺福 崇明 乾明 宣明昭明 金烏 玉兔 金鳯 鳳明 朱鳯 神獸崇禮 興禮 德陽 明德 顯德 寛仁 宣仁興仁 仁和 厚載 元德 廣運 廣政 通政章善 興善 興教 應順 崇元 韶和 延清通逺 永耀 永芳 太平 靜安 宣陽 金明金義 廣義
  三十六國
  西明 大夏 宣陽 上東 廣陽 平昌 西陽建春 鳯陽 金明 朝陽 平朔 光範 廣夏青角 萬春 朝宗 𢎞光 南景 朱明 青陽凉風 中陽
  六朝
  南陽 宣陽 朱雀 開陽 津陽 清明 延喜東陽 建春 建陽 廣莫 北㨗 𤣥武 宣平大夏 南陽 閶闔 東華 萬春 承明 平昌千秋 西華 雲龍 鳯𧚌 鸞飾 神武 太陽中華 延明 承華 崇賢 青陽 昇賢 公車蒼龍 六通 大航 陵陽 年華 安陽 則天衆妙 西明 止車 温德 敬親 臨硎 彎碕
  北齊
  鳳陽 雲龍 五龍 朱華 進賢 朱明 啟夏長夏 仁壽 望春 昭德 上秋 厚載 納義
  春秋時列國
  渠  純  時  將  閠  皇  鄟墓  師之梁   桔柣 雩  雉稷  萊  鹿  子駒争 吏 耏桐  盧  曹  蒙  澤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桑林 垤澤 閱  蓋獲雍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鹿  稷  胥 脩 夷
  重門備豫始自黄序四門咸闢見于姚虞 乾坤寓闢闔之象重坎垂設險之文艮為門闕節謹户庭 重門取諸豫 説卦艮為門闕 備豫之意蓋本於易 金樞玉鍵 君門九重王宫五雉




  玉海卷一百七十
<子部,類書類,玉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