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侍中集
袁顯思兄弟爭國,王仲宣為劉荊州遺書苦諫,今讀其文,非獨詞章縱橫,其言誠仁人也。昔穎考叔一言能感鄭莊,使母子如初,仲宣二書疾呼泣血,無救鬩墻。袁氏將喪,頑子執兵,即蘇、張復生何益哉!子桓、子建,交怨若仇,仲宣婉孌其間,耦俱無猜。身沒之後,太子臨喪,陳思作誄,素旗表德,頌言不忘彼,固善處人骨肉,亦繇其天性宿深,長於感激,不但和光宴詠,為兩公子樓護也。孟德陰賊,喜殺賢士;仲宣詠史,託諷黃鳥。披文下涕,幾秦風矣。高平上胄,世為漢公,遭時流離,依徙荊許。以《七哀》之悲,為顯廟之頌,擇木而窮,雅誹見志。世謂其詩出李陵,今觀書命,亦相近也。
婁東張溥題
內文
编辑賦
编辑乘菌桂之輕舟,浮大江而遙逝;翼驚風以長驅,集會稽而一睨。登陰隅以東望,覽滄海之體勢,吐星出日,天與水際,其深不測,其廣無臬,尋之冥地,不見涯洩。章亥所不極,盧敖所不屆。懷珍藏寶,神隱恠匿。或無氣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葉而無根,或能飛而無翼。鳥則爰居孔鵠,翡翠鷫鸘;繽紛往來,沈浮翱翔;魚則橫尾曲頭,方目偃額;大者若山陵,小者重鈞石。乃有賁蛟大貝,明月夜光;蠵鼊瑇瑁,金質黑章。若夫長洲別島,旗布星峙,高或萬尋,近或千里;桂林藂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羣犀代角,巨象解齒。黃金碧玉,名不可紀;洪洪洋洋,誠不可度也。處嵎夷之正位兮,同色號於穹蒼;包納污之弘量,正宗廟之紀綱,總眾流而臣下,為百谷之君王。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濟深。
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
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
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循堦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丘之高澨。泛洪櫓于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建眾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樹藝。於是迅流興潭渨,濤波動長瀨。鉦鼓若雷,旌麾翳日。飛雲天迴,蒼鷹飄逸。滂沛洶溶,遞相競軼。飛驚波以高騖,馳駭浪而赴質。加丹徒之巧極,美榜人之閑疾。白日未移,前驅已屆。群帥按部,左右就隊。舳艣千里,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蔕芥。濟元勳於大舉,垂休績乎遠裔。
違世難以迥折兮,超遙集于蠻楚。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賴皇華之茂功,清四海之疆宇。超南荊之北境,踐周豫之末畿。野蕭條而騁望,路周達而平夷。春風穆其和暢兮,庶卉煥以敷蕤。行中國之舊壤,實吾願之所依。當短景之炎陽,犯隆暑之赫曦。薰風溫溫以增熱,體燁燁其若焚。
濟漳浦而橫陣,倚紫陌而並征。樹重罝於西址,列駿騎乎北坰。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勸助乎農圃。因時隙之餘日兮,陳苗狩而講旅。相公乃乘輕軒,駕四駱,拊流星,屬繁弱,選徒命士,威興竭作,旌旗雲擾,鋒刃林錯,揚輝吐火,曜野蔽澤。山川於是乎搖蕩,草木為之摧落,禽獸振駭,魂亡氣奪。興頭觸絲,搖尾遇撻,陷心裂胃,潰頸破頟。鷹犬競逐,奕奕霏霏。下鞲窮緤,搏肉噬肌。墜者若雨,僵者若坻。清野滌原,莫不殲夷。
登城隅之高觀,忽臨下以翱翔。行遊目於林中,睹舊人之故場。身既沒而不見,餘迹存而未喪。滄浪浩兮廻流波,水石激兮揚素精。夏木兮結莖,春鳥兮愁鳴。平原兮泱漭,綠草兮羅生。超長路兮逶迤,實舊人兮所經。身既逝兮幽翳,魂眇眇兮藏形。
惟皇天之賦命,寔浩蕩而不均。或老終以長世,或昏夭而夙泯。物雖存而人亡,心惆悵而長慕。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愬。求魂神之形影,羌幽㝠而弗迕。淹徘徊以想像,心彌結而紆縈。晝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
既僥倖兮非望,逢君子兮弘仁。當隆暑兮翕赫,猶䝉眷兮見親。更盛衰兮成敗,思情固兮日新。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饋兮恪勤。君不篤兮終始,樂枯荑兮一時。心揺蕩兮變易,忘舊姻兮棄之。馬已駕兮在門,身當去兮不疑。攬衣帶兮出户,顧堂室兮長辭。
闔門兮却掃,幽處兮髙堂。提孤孩兮出户,與之歩兮東廂。顧左右兮相憐。意悽愴兮摧傷。觀草木兮敷榮,感傾葉兮落時。人皆懐兮歡豫,我獨感兮不怡。日掩曖兮不昏,明月皎兮揚暉。坐幽室兮無為,登空牀兮下幃。涕流連兮交頸,心憯結兮增悲。
惟天地之普化,何產氣之淑真。陶陰陽之休液,育天麗之神人。禀自然以絕俗,超希世而無羣。體纖約而方足,膚柔曼以豐盈。髮似玄鑒,鬢類刻成,質素純皓。粉黛不加。朱顏熙曜,曄若春華。脣譬含丹,目若瀾波。美姿巧笑,靨輔奇牙。戴金羽之首飾,珥照夜之珠璫。襲羅綺之黼衣,曳縟繡之華裳。錯繽紛以襍桂,佩熠爚而焜煌。退變容而改服,冀致態以相移。稅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儀。揚娥微盼,懸眇流離。婉約綺媚,舉動多宜。稱詩表志,安氣和聲。探懷授心,發露幽情。彼佳人之難遇,真一遇而長別。顧大罰之淫愆,亦終身而不滅。心交戰而貞勝,乃回意而自絕。
夫何英媛之麗女,貌洵美而艷逸。橫四海而無仇,超遐世而秀出。發棠棣之春華,當盛年而處室。恨年歲之方暮,哀獨立而無依。情紛拏以交橫,意慘悽而增悲。何性命之奇薄,愛兩絕而俱違。排空房而就衽,將取夢以通靈。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驚。
惟林鍾之季月,重陽積而上升。喜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或赫熾以瘴炎,或鬱術而燠蒸。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豈含血而能當。遠昆吾之中景,天地翕其同光。征夫瘁於原野,處者困於門堂。患衽席之焚灼,譬洪潦之在床。起屏營而東西,欲避之而無方。仰庭槐而嘯風,風既至而如湯。氣呼吸以怯短,汗雨下而霑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沃涊而不凉。體煩如以於悒,心情悶而窘惶。於是帝后順時,幸九嵕之陰岡。託甘泉之清野,御華殿於林光。潛廣室之邃宇,激寒流於下堂。重屋百層,垂蔭千廡,九闥洞開,周帷高舉,堅冰常奠,寒饌代敘。
帝女儀狄,旨酒是獻。苾芬享祀,人神式宴。辯其五齊,節其三事。醍沈盎泛,清濁各異。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于三軍。致子弟之孝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賔。既無禮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因?賊功業而敗事,毀名行以取誣。遺大恥於載籍,滿簡帛而見書。孰不飲而罹茲?罔非酒而惟事?昔在公旦,極茲話言。濡首屢舞,談《易》作難。大禹所忌,文王是艱。
(粲《投壺賦序》附:「夫注必銳志,自求諸身,投壺是也。」)
(粲《彈碁賦序》附:「因行騁志,通權達理,六搏是也。」)
(粲《圍碁賦序》附:「清靈體道,稽謨玄神,圍碁是也。」)
遊大國以廣觀,覽希世之偉寶,總眾材而課美,信莫臧於瑪瑙,被文采之華飾,雜朱緣與蒼阜。於是乃命工人,裁以飾勒,因姿象形,匪雕匪刻,厥容應規,厥性順德。御世嗣之駿服,表騄驥之儀則。
侍君子之宴坐,覽車渠之妙珍。挺英才於山岳,含陰陽之淑貞。飛輕縹與浮白,若驚風之飄雲。先清朗以內曜,澤溫潤而外津。體貞剛而不撓,理條達而有文。雜玄黃以為質,似乾坤之未分。兼五德之上美,超眾寶而絕倫。
惟遐方之珍草兮,產崑崙之極幽。受中和之正氣兮,承陰陽之靈休。揚豐馨於西裔兮,布和種於中州。去原野之側陋兮,植高宇之外庭。布萋萋之茂葉兮,挺苒苒之柔莖。色光潤而采發兮,似孔翠之揚精。
昔我君之定武,致天届而徂征。元子從而撫軍,植佳木于玆庭。厯春秋以踰紀,行復出於斯鄉。覽茲樹之豐茂,紛旖旎以修長。枝扶踈而覃布,莖森梢以奮揚。人情感於舊物,心惆悵以增慮。行游目而廣望,觀城壘之故處。悟元正之話言,信思難而存懼。嘉甘棠之不伐,畏取累於此樹。苟遠跡而退之,豈駕馳而不屢。
惟中唐之奇樹,禀天然之淑姿。超疇畆而登殖,作階庭之華暉。形褘褘以暢條,色采采而鮮明。豐茂葉之幽藹,履中夏而敷榮。既立本於殿省,植根柢其弘深。鳥明栖而投翼,人望庇而披襟。
白翎禀靈龜之修壽,資儀鳳之純精。接王喬於暘谷,駕赤松於扶桑。飡靈岳之瓊蘂,吸雲表之露漿。
步籠阿以躑躅,叩眾目之希稠。登衡幹以上干,噭哀鳴而舒憂。聲嚶嚶以高厲,又憀憀而不休。聽喬木之悲風,羨鳴友之相求。日奄靄以鹵邁,忽逍遙而既冥。就隅角而斂翼,倦獨宿而宛頸。
惟茲鶡之為鳥,信才勇而勁武。服乾剛之正氣,被淳駹之質羽。愬晨風以羣鳴,震聲發乎外㝢。厲廉風與猛節,超羣類而莫與。惟膏薰之焚銷,固自古之所咨。逢虞人而見獲,遂囚執乎縹纍。賴有司之圖功,不開小而漏微。令薄軀以免害,從孔鶴於園湄。
覽堂隅之籠鳥,獨高懸而背旹。雖物微而命輕,心悽愴而愍之。日奄靄以鹵邁,忽逍遙而既冥。就隅角而斂翼,眷獨宿而宛頸。厯長夜以向晨,聞倉庚之群鳴。春鳴翔於南甍,戴鵀集乎東榮。既同旹而異憂,寔感類而傷情。
書
编辑天降災害,禍難殷流。初交殊族,卒成同盟,使王室震蕩,彝倫攸斁。是以智達之士,莫不痛心入骨,傷時人不能相忍也。然孤與太公志同願等,雖楚魏絕邈,山河逈遠,戮力乃心,共獎王室,使非族不干吾盟,異類不絕吾好,此孤與太公無貳之所致也。功績未卒,太公殂隕,四海悼心。賢胤承統,以繼洪業,遐邇屬望。宣奕世之德,履丕顯之祚,摧嚴敵於鄴都,揚休烈於朔土,顧定疆宇,虎視河外,凡我同盟,莫不景附,咸欲展布旅力,以投盟主,雖亡之日,猶存之願也。何悟青蠅飛於竿旌,無忌游於二壘,使股肱分成二體,匈膂絕為異身!初聞此問,尚謂不然,定聞信來,乃知閼伯、實沈之忿已成,棄親即讎之計已決,旃旆交於中原,暴尸累於城下。聞之哽咽,若存若亡。
昔三王五伯,下及戰國,君臣相弒,父子相殺,兄弟相殘,親戚相滅,蓋時有之。然或欲以成王業,或欲以定霸功,或欲以顯宗主,或欲以固冢嗣,皆所謂逆取順守,而徼富強於一世也,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崇業濟功,全於長世者也。昔齊襄公報九世之讎,士匄卒荀偃之事,是故《春秋》美其義,君子稱其信。夫伯游之恨於齊,未若太公之忿於曹也;宣子之臣承業,未若仁君之繼統也。且君子違難不適讎國,交絕不出惡聲,況忘先人之讎,棄親戚之好,而為萬世之戒,遺同盟之恥哉!蠻夷戎狄將有誚讓之言,況我族類,而不痛心邪!
夫欲立竹帛於當時,全宗祀於一世,豈宜同生分謗,爭校得失乎?若冀州有不弟之傲,無慚順之節,既已然矣,仁君當降志辱身,以濟事為務。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為高義邪?今仁君見憎於夫人,未若鄭莊之於姜氏;昆弟之嫌,未若重華之於象敖。然莊公卒崇大隧之樂,象敖終受有鼻之封。願捐棄百痾,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今整勒士馬,瞻望鵠立。
表頓首頓首。
將軍麾下勤整六師,芟討暴虐,戎馬廝養,罄無不宜。甚善甚善!河山阻限,狼虎當路,雖遣驛使,或至或否,○使引領,告而莫達。初聞郭公則、辛仲治通內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協,姦釁並作,聞之愕然,為增忿怒。校尉劉堅、皇河、田買等前後到荊,得二月六日所起書,又得賢兄貴弟顯雍及審別駕書,陳敘事變本末之理,乃知變起辛、郭,禍結同生,追閼伯、實沈之蹤,忘棠棣死喪之義,親尋干戈,僵尸流血,聞之哽咽,若存若亡。乃追案書傳,思與古比。昔軒轅有涿鹿之戰,周公有商、奄之師,皆所以翦除穢害而定王業,非強弱之爭,喜怒之忿也。故雖滅親不尤,誅兄不傷義也。
今二君初承洪業,纂繼前軌,進有國家傾危之慮,退有先公遺恨之負。當唯曹是務,不爭雌雄之勢,唯國是康,不計曲直之利。雖蒙塵垢罪,賤為隸圉,析入汙泥,猶當降志辱身,方以定事為計。何者?夫金木水火,以剛柔相濟,然後剋得其和,能為人用。若使金與金相忤,火與火相爛,則燋然摧折,俱不得其所也。今青州天性峭急,迷於目前,曲直是非,昭然可見。仁君度數弘廣,綽然有餘,當以大苞小,以優容劣,歸是於此,乃道教之和、義士之行也。縱不能爾,有難忍之忿,先當先除曹操,以平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議兄弟之怨,使記注之士、定曲直之評,不亦善乎!
且初天下起兵,以尊門為主,是以眾寡若喁喁,莫不樂袁氏之大也。今雖分裂,有存有亡,嚮然景附,未有革心。若仁君兄弟,能會前之缪,克己復禮,以從所歡,則弱者自以為強,危者自以為寧:誠欲戮力長驅,共獎王室,雖亡之日,猶存之願,則伊、周不足參,五霸不足六也。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況我同盟,復能戮力為君之役哉!則是太公墳壠,將有汙池之禍,夫人弱小,將有滅族之變。彼之與此,豈可同日論之哉?且行違道以自存,猶尚不可,況失義以自亡,而遣敵之禽哉?此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昔齊公孫竈卒,晏子知子期之不免也,故曰「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姜氏危哉。」表與劉左將軍及北海孫公佑共說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
今整勒士馬,憤踴鶴立,冀聞和同之聲,約一舉之期,故復遣信并與青州書。若其泰也,則袁族其與漢升降乎?若其否也,則同盟永無望矣!臨書愴恨,不知所言。
劉表頓首。
檄
编辑故使周曜、管容、李恕、張涉、陳光勳之徒,將帥戰士,就渤海七八百里,陰習舟楫。四年之內,無日休解。今皆擊櫂若飛,回柁若環。
七
编辑潛虛丈人違世遁俗,恬淡清玄,渾沌淳穙,薄禮愚學,無為無欲,均同死生,混齊榮辱。於是大夫聞而歎曰:「蓋聞君子不以仕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今子深藏其身,高棲其志,外無所營,內無所事,邯鄲才女,三齊巧士,名唱秘舞,承閑並理,七盤陳於廣庭,疇人儼其齊俟,翩飄微霍,亂精蕩神,巴渝代起,鞞鐸響振,農功既登,玄陰戒寒,乃致眾庶,大獵中原,植旌拊表,班授行曲,緪綱連置,彌山跨谷,弦不虛控,矢不徒注,僵禽連積,隕鳥若雨,麗才美色,希世特立,豐膚曼肌,弱骨纖形,鬒髮玄髩,修項秀頸,紅顏照曜,曄若苕榮,戴明中之羽雀,雜華鑷之葳蕤,珥照夜之雙璫,煥焴爚以垂暉。聖人在仕,時邁其德,先天弗違。稽若古則,叡哲文明,允恭玄塞,登俊乂於壠畆,舉賢才於仄微。置彼周行,列於邦畿。九德咸事,百僚師師。於是四海之內,咸變時雍,普天率土,比屋可封。是以棲林隱谷之夫,逸迹放言之士,鑒乎有道,貧賤是聇。」
記
编辑有漢荊州牧劉君,稽古若時,將紹厥績,乃曰:「先王之為世也,則象天地,軌儀憲極,設教導化,敘經志業,用建雍泮焉,立師保焉。作為禮樂以作其性,表陳載籍以持其德。上知所以臨下,下知所以事上,官不失守,民聽無悖,然後太階平焉。夫文學也者,人倫之守,大教之本也。」乃命伍業從事宋衷所作文學,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贊之,降嘉禮以勸之。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闔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於是童幼猛進,武人革面,總角佩觿,委介免冑,比肩繼踵,川逝泉湧,亹亹如也,兢兢如也。遂訓六經,講禮物,諧八音,協律呂,修紀厯,理刑法,六路咸秩,百氏備矣。
天降純嘏,有所底授,臻於我君。受命既茂,南牧是建,荊衡作守。時邁淳德,宣其丕繇。厥繇伊何,四國交阻。乃赫斯威,爰整其旅。虔夷不若,屢戡寇侮。誕啟洪軌,敦崇聖緒。《典墳》既章,禮樂咸舉。濟濟縉紳,盛茲階宇。祁祁髦俊,亦集爰處。和化普暢,休徵時敘。品物宣育,百糓繁蕪。勳格皇穹,聲被四宇。
論
编辑古者之理國也,以本為務;八政之於民也,以食為首。是以黎民時雍,降福孔嘉也。故仰伺星辰,以審其時,俯耕藉田,以率其力,封祀農稷,以神其事,祈穀報年,以寵其功,設農師以監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則喜而受賞,田不墾則怒而加罰,都不得有游民,室不得有懸耜。野積踰冬,奪者無罪;場功過限,竊者不刑。所以競之於閉藏也。先王藉田以力,任力以夫,議其老幼,度其遠近,種有常時,耘有常節,收有常期,此賞罰之本。種不當時,耘不及節,收不應期者,必加其罰;苗實踰等,必加其賞也。農益地辟,則吏受大賞也;農損地狹,則吏受重罰也。夫火之焚人也,甚於怠農;慎火之力也,輕于耘秬。通邑大都,有嚴令則火稀,無嚴令則燒者數,非賞罰不能濟也。
湘潛先生,江濵逸老,將集論雲夢玄公豫焉,先生稱曰:「盖聞戎不可動,兵不可揚。今劉牧建徳垂芳,名烈既彰矣,曷乃稱兵舉衆,殘我波靈。」逸老曰:「是何言與?天生五材,金作明威,長沙不軌,敢作亂違。我牧覩其然,乃赫爾發憤,且上征下戰,去暴舉順,州牧之兵,建拂天之旌,鳴振地之鼓,玄胄曜日,犀甲如堵。以此衆戰,孰能嬰御?劉牧之懿,子又未聞乎?履道懐智,休迹顯光,洒掃群虜,艾撥穢荒,走袁術於西境,馘射貫乎武當,遏孫堅於漢南,追楊定於折商。」
聖莫盛於堯,而洪水方割,丹朱淫虐,四族凶佞矣,帝舜因之,而三苗畔戾矣,禹因而防風為戮矣,此三聖古之所大稱也,繼踵相承,且二百年,而刑罰未嘗一世而乏也。然則此三聖能乎?三聖能乎,則何世能致之乎?孔子稱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者丹朱、四凶、三苗之謂也。當紂之世,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周公遷殷,頑民於洛邑,其下愚之人,必有之矣。周公之於三聖,不能踰也。三聖有所不化矣,有所不移矣。周公之不能化殷之頑民,所可知也。苟不可移,必或犯罪,罪而弗刑,是失所也,犯而刑之,刑不可錯矣。孟軻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有大而言之者,刑錯之屬也,豈億兆之民,厯數十年而無一人犯罪?一物失所哉,謂之無者,盡信書之謂也。
士同風於朝,農同業於野。雖官職務殊,地氣異宜,然其致功成利,未有相害而不通者也。至乎末世,則不然矣。執法之吏,不闚先王之典;縉紳之儒,不通律令之要。彼刀筆之吏,豈生而察刻哉?起于几案之下,長於官曹之間,無溫裕文雅以自潤,雖欲無察刻,弗能得矣。竹帛之儒,豈生而迁緩也?起於講堂之上,遊於鄉校之中,無嚴猛斷割以自裁,雖欲不迂緩,弗能得矣。先王見其如此也,是以博陳其教,輔和民性,達其所壅,祛其所蔽,吏服雅訓,儒通文法,故能寬猛相濟,剛柔自克也。
依律有奪爵之法,此謂古者爵行之時。民賜爵則喜,奪爵則懼,故可以奪賜而法也。今爵事廢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奪之,民亦不懼,賜之,民亦不喜,是空設文書而無用也。今誠循爵,則上下不失實,而功勞者勸,得古之道,合漢之法,以貨財為賞者不可供,以復除為賞者租稅損滅,以爵為賞者,民勸而費省,故古人重爵也。
又
编辑爵自一級轉登十級而為列侯,譬猶秩自百石轉遷而至於公也。而近世賞人皆不由筭級,從無爵封為列侯,原其所以,爵廢古也。《司馬法》曰:「賞不踰時,欲民速觀為善之利也。」近世爵廢,人有小功,無以賞也,乃積累焉,頒事足乃封侯,非所以速為而及時也。上觀古比高祖功臣,白起、衛鞅,皆稍爵為五大夫、客卿、庶長,以至於侯,非一頓而封也。夫稍稍賜爵,與功大小相稱而俱登,既得其義,且侯次有緒,使慕進者逐之不倦矣。
葢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存政,存政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宜其交而後行。然則動者,吉凶之端也;語者,榮辱之主也;求者,利病之幾也;行者,安危之決也。故君子不妄動也,必適於道;不徒語也,必經於理;不苟求也,必造於義;不虛行也,必由於正。夫然,用能免或擊之凶,厚自天之祐。故身不安則殆,言不順則悖,交不審則惑,行不篤則危。四者存乎中,則憂患接乎外矣。憂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興於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欲者不能濟其欲,理之至也。
末世之吏,負青旛而布春令,有觀農之名,無賞罰之實。
古者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十五入大學,學君臣朝廷王事之紀,則文法典藝,其存於此矣。
連珠
编辑臣聞明主舉士,不待近習;聖君用人,不拘毀譽。故呂尚一見而為師,陳平烏集而為輔。
臣聞記功忘過,君臣之道也;不念舊惡,賢人之業也。是以齊用管仲而霸功立,秦任孟明而晉恥雪。
臣聞振鷺雖材,非六翮無以翔四海;帝王雖賢,非良臣無以濟天下。
臣聞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行不累乎身。
頌
编辑太廟頌三首
编辑(操為魏王,加九錫,始立宗廟,令粲作此頌,以享其先,始名曰《顯廟頌》,後更今名。)
思皇烈祖,時邁其德。
肇啟洪源,始燕我則。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顯丕欽,允時祖考。
緩庻邦,和四宇。
九功備,彝樂序。
建崇牙,設璧羽。
六佾奏,八音舉。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純祜。
於穆清廟,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懷想成位,咸犇在宮。
無思不若,允觀厥崇。
賛
编辑恂恂正父‧應德孔盛‧身為國卿‧族則公姓‧年在耆耋‧三葉聞政‧誰能不怠‧申慈約敬‧饘粥予口‧傴僂受命‧名書金鼎‧祚及後聖‧
君子亮直.不柔辟.友賤不恥.誨焉是益.我能發蹤.彼用遠跡.一言之賜.過乎璵璧.末世不敦.義與茲易.而言匪忠.退有其謫.
銘
编辑侍中、關內侯臣粲言:奉命作《刀銘》,及示以其叙二報誠必朝氏之刀,而張常為工矣。輙思作銘,謹奉陋,不足覽。
相時陰陽,制茲利兵。和諸色劑,考諸濁清。灌襞以數,質象有呈。附反載頴,舒中錯形。陸剸犀兕,水截鯢鯨。君子服之,式章威靈。無曰不虞,戒不在明。
昔在皇頡,爰初書契。以代結繩,民察官理。庶績誕興,在世季末。華藻流淫,文不為行。書不盡心,淳朴澆散。俗以崩沉,墨運翰染,榮辱是若。念茲在茲,惟玄是宅。
有魏匡國,誕成天功。底綏六合,纂定庶邦。承民靡戾,休徴惟同。皇命孔昭,造兹衡鍾。紀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允嘉,氣齊允淑。表聲韶和,民聴以睦。時作㽔賔,永享遐福。
有魏匡國,成功允章。格于上下,光于四方。休徴時序,人悦時康。造兹衡鐘,有命自皇。三以紀之,六以平之。厥量孔嘉,厥齊孔時。音聲和協,人徳同熙。聴之無斁,用以啟期。
惟魏四年,歳在丙申,龍次大火,五月丙寅,作㽔賔鐘,又作無射鐘。建安二十三年七月,始設鐘簴於文昌殿前。歳月并銘,各鑄於鐘之角。
祭文
编辑歲旻秋之仲月,從王師以南征。濟河津而長驅,踰芒阜之崢嶸。覽首陽於東隅,見孤竹之遺靈。心於挹而感懷,意惆悵而不平。望壇宇而遙弔,抑悲古之幽情。知養老之可歸,忘除暴之為仁。潔己躬以騁志,愆聖哲之大倫。忘舊惡而希古,退採薇以窮居。守聖人之清槩,要既死而不渝。厲清風於貪士,立果志於懦夫。到于今而見稱,為作者之表符。雖不同於大道。含尼父之所舉。
樂府
编辑(魏文帝云:「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也。」《詩品》云:「粲詩,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辭,文秀而質□,在曹劉間,別搆一體,方陳思不足,比魏文有餘。□□云:「真實有餘,澄瀘不足。」《竹林詩評》云:「王粲之作,如楩柟杞梓,輪囷離竒,夫豈細材哉。」)
太廟頌三章
编辑(建安十八年,曹操為魏王,加九錫,始立宗廟,令粲作此頌,以享其先祖,名曰《顯廟頌》,後人更今名。)
思皇烈祖,時邁其德。
肇啟洪源,始燕我則。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顯丕欽,允時祖考。
其二
编辑緩庻邦,和四宇。
九功備,彝樂序。
建崇牙,設璧羽。
六佾奏,八音舉。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純祜。
其三
编辑於穆清廟,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懷想成位,咸犇在宮。
無思不若,允觀厥崇。
漢初建國家 匡九州
蠻荊震服 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備武樂修
宴我賓師 敬用禦天 永樂無憂
子孫受百福 常與松喬遊
烝庶德 莫不鹹歡柔
材官選士 劍弩錯陳
應桴蹈節 俯仰若神
綏我武烈 篤我淳仁
自東自西 莫不來賓
武力既定 庶士鹹綏
樂陳我廣庭 式宴賓與師
昭文德 宣武威
平九有 撫民黎
荷天寵 延壽屍
千載莫我違
神武用師士素厲 仁恩廣覆
猛節橫逝 自古立功 莫我弘大
桓桓征四國 爰及海裔
漢國保長慶 垂祚延萬世
詩
编辑翼翼飛鸞,載飛載東。
我友云徂,言戾舊邦。
舫舟翩翩,以泝大江。
蔚矣荒塗,時行靡通。
慨我懷慕,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亂離多阻。
濟岱江行,邈焉異處。
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人生實難,願其弗與。
瞻望遐路,允企伊佇。
烈烈冬日,肅肅淒風。
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苟非鴻鵰,孰能飛飜?
雖則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東路,慘愴增歎。
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遷于時。
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贈行?言授斯詩。
中心孔悼,涕淚漣洏。
嗟爾君子,如何勿思!
(「追」,《五臣》作「進」。)
天降喪亂,靡國不夷。
我暨我友,自彼京師。
宗守盪失,越用遁違。
遷于荊楚,在漳之湄。
在漳之湄,亦克宴處。
和通篪塤,比德車輔。
既度禮義,卒獲笑語。
庶茲永日,無愆厥緒。
雖曰無愆,時不我已。
同心離事,乃有逝止。
橫此大江,淹彼南汜。
我思弗及,載坐載起。
惟彼南汜,君子居之。
悠悠我心,薄言慕之。
人亦有言,靡日不思。
矧伊嬿婉,胡不悽而?
晨風夕逝,託與之期。
瞻仰王室,慨其永歎。
良人在外,誰佐天官?
四國方阻,俾爾歸蕃。
爾之歸蕃,作式下國。
無曰蠻裔,不虔汝德。
慎爾所主,率由嘉則。
龍雖勿用,志亦靡忒。
悠悠澹澧,鬱彼唐林。
雖則同域,邈其迥深。
白駒遠志,古人所箴。
允矣君子,不遐厥心。
既往既來,無密爾音。
翩翩者鴻,率彼江濱。
君子于征,爰聘西鄰。
臨此洪渚,伊思梁岷。
爾往孔邈,如何勿勤?
君子敬始,慎爾所主。
謀言必賢,錯說申輔。
延陵有作,僑肸是與。
先民遺跡,來世之矩。
既慎爾主,亦迪知幾。
探情以華,睹著知微。
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董褐荷名,胡寧不師?
眾不可蓋,無尚我言。
梧宮致辯,齊楚構患。
成功有要,在眾思歡。
人之多忌,掩之實難。
瞻彼黑水,滔滔其流。
江漢有卷,允來厥休。
二邦若否,職汝之由。
緬彼行人,鮮克弗留。
尚哉君子,于異他仇。
人誰不勤?無厚我憂。
惟詩作贈,敢詠在舟。
穆穆顯妣,徳音徽止。
思齊先姑,志侔姜姒。
躬此勞瘁,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遭世㒺寗。
烈考勤時,從之于征。
奄遘不造,殷憂是嬰。
咨于靡及,退守祧祊。
五服荒離,四國分爭。
禍難斯逼,救死於頸。
嗟我懐歸,弗克弗逞。
聖善獨勞,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于兹九齡。
緬彼行路,焉託予誠。
予誠既否,委之于天。
庶我顯妣,克保遐年。
亹亹惟懼,心乎如懸。
如何不弔?早世徂顛。
於存弗養,於後弗臨。
遺愆在體,慘痛切心。
形景尸立,魏爽飛沈。
在昔蓼莪,哀有餘音。
我之此譬,憂其獨深。
胡寗視息,以濟于今。
巖巖叢險,則不可摧。
仰瞻歸雲,俯聆飄回。
飛焉靡翼,超焉靡階。
思若流波,情似坻頹。
詩之作矣,情以告哀。
(前「顯」字,《初學記》作「皇」;後「顯」字,一作「剛」。)
日暮遊西園,冀寫幽思情。
曲池揚素波,列樹敷丹榮。
上有特棲鳥,懐春向我鳴。
褰袵欲從之,路險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爾形。
風飈揚塵起,白日忽已㝠。
回身入空房,託夢通精誠。
人欲天不違,何懼不合弁。
吉日簡清時,從君出西園。
方軌䇿良馬,竝驅厲中原。
北臨清漳水,西看柏楊山。
回翔遊廣囿,逍遥波水間。
其二
列車息衆駕,相伴綠水湄。
幽蘭吐芳烈,芙蓉發紅暉。
百鳥何繽翻,振翼羣相追。
投網引潛魚,强弩下髙飛。
白日已西邁,歡樂忽忘歸。
其三
聯翻飛鸞鳥,獨遊無所因。
毛羽照野草,哀鳴入層雲。
我尚假羽翼,飛覩爾形身。
願及春陽會,交頸遘殷勤。
其四
鷙鳥化為鳩,遠竄江漢邊。
遭遇風雲會,託身鸞鳳間。
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閑。
邂逅見逼迫,俛仰不得言。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迴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其二
编辑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崗有餘暎,巖阿增重陰。
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迅風拂裳袂,白露霑衣衿。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其三(見《古文苑》)
编辑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
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
登城望亭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返,出門與家辭。
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
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自古無殉死,達人共所知。
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
結髮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臨歿要之死,焉得不相隨?
妻子當門泣,兄弟哭路垂。
臨穴呼蒼天,涕下如綆縻。
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
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
黃鳥作悲詩,至今聲不虧。
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
涼風撤蒸暑,清雲卻炎暉。
高會君子堂,並坐蔭華榱。
嘉肴充圓方,旨酒盈金罍。
管絃發徽音,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樂,但愬杯行遲。
常聞詩人語,不醉且無歸。
今日不極懽,含情欲待誰?
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
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
願我賢主人,與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業,奕世不可追。
從軍有苦樂 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 焉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 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 再舉服羌夷
西邊收地賊 忽若俯拾遺
陳賞越秋山 酒肉踰川坻
軍中多飫饒 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 空出有餘資
拓地三千里 往返速若飛
歌舞入鄴城 所願獲無違
晝日處大朝 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 內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 良苗實已揮
竊慕負鼎翁 願厲朽鈍姿
不能效沮溺 相隨把鋤犂
熟覽夫子詩 信知所言非
其二
编辑涼風厲秋節 司典告詳刑
我君順時發 桓桓東南征
泛舟蓋長川 陳卒被隰埛
征夫懷親戚 誰能無戀情
拊衿倚舟檣 眷眷思鄴城
哀彼東山人 喟然感鶴鳴
日月不安處 人誰獲恒寧
昔人從公旦 一徂輒三齡
今我神武師 暫往必速平
棄餘親睦恩 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 報我素餐誠
夙夜自恲性 思逝若抽縈
將秉先登羽 豈敢聽金聲
(「恒」,《善本》作「常」。)
其三
编辑從軍征遐路 討彼東南夷
方舟順廣川 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 桑梓有餘暉
蟋蟀夾岸鳴 孤鳥翩翩飛
征夫心多懷 淒淒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 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寢 此愁當告誰
身服干戈事 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 茲理不可違
(「悽」,《善》作「惻」。)
其四
编辑朝發鄴都橋 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 左右望我軍
連舫踰萬艘 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 將定一舉勳
籌策運帷幄 一由我聖君
恨我無時謀 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 微畫無所陳
許曆為完士 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 誠愧伐檀人
雖無鉛刀用 庶幾奮薄身
其五
编辑悠悠涉荒路 靡靡我心愁
四望無煙火 但見林與丘
城郭生榛棘 蹊徑無所由
雚蒲竟廣澤 葭葦夾長流
日夕涼風發 翩翩漂吾舟
寒蟬在樹鳴 鸛鵠摩天遊
客子多悲傷 淚下不可收
朝入譙郡界 曠然消人憂
雞鳴達四境 黍稷盈原疇
館宅充鄽裏 士女滿莊馗
自非賢聖國 誰能享斯休
詩人美樂土 雖客猶願留
(「猶」,《善本》作「獨」。)
附錄
编辑本傳
编辑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進以謙名公之冑,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謙弗許。以疾免,卒于家。
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賔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旣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脫,不甚重也。表卒。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太祖置酒漢濵,粲奉觴賀曰:「方今袁紹起河北,杖大衆,志兼天下,然好賢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儁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車即繕其甲卒,收其豪傑而用之,以橫行天下;及平江、漢,引其賢儁而置之列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願治,文武並用,英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後遷軍謀祭酒。魏國旣建,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闇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觀人圍棊,局壞,粲為覆之。棊者不信,以帊葢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校,不誤一道。其彊記默識如此。性善筭,作筭術,畧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從征呉。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時年四十一。粲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後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