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禎農書/卷十三

 王禎農書/卷十二 王禎農書
《農器圖譜》之三、四
王禎農書/卷十四 
本作品收錄於:《王禎農書

農器圖譜

编辑
卷十三  【農器圖譜 之三】

○钁鍤門

编辑

钁、鍤,起土具也。太公《六韜·農器篇》云:“钁、鍤、斧、鋸。”蓋钁鍤,農所必用,墾劚、疏決之事,皆不可闕者,因以名篇,冠其類也。又有鑱、鐴等器,雖略見“犁”譜,終未詳備,乃複表出之,次於「耒耜」之後,就附「钁鍤」之內,庶無遺逸。仍係之“梧桐角”,以起東作云。

△钁(居縛切)

编辑
 
《農器圖譜》:钁

劚田器也。《爾雅》“謂之,斫也。又云魯斫。《說文》云:欘(陟玉切)也。《玉篇》云:欘,亦作劚。又作”钃,誅也,主以誅除物根株也”。蓋钁,劚器也,農家開闢地土,用以劚荒。凡田園、山野之間用之者,又有闊狹大小之分,然總名曰钁。

詩云:銎柄為身首半圭,非鋒非刃截然齊。淩晨幾用和煙劚,逼暮同歸帶月攜。已斫靈苗挑藥籠,每通流水入蔬畦。更看功在盤根地,辦與春農趁雨犁。

△鍤(楚洽切)

编辑
 
《農器圖譜》:鍤

顏師古曰:“鍬也,所以開渠也。” 或曰:“……削,有所穿也。”《唐韻》作“疀”,俗作“𠚏”,同作“臿”。《爾雅》曰:“𠝡謂之疀。”《方言》云:“燕之北東、朝鮮、冽水之間謂之𠝡,宋魏之間謂之鏵,或謂之鍏(音韋),江淮、南楚之間謂之鍤,……趙、魏之間謂之喿(七俏切)。”皆謂鍬也。鍬、銚,𠝡,音同。銚,𠝡,《唐韻》又“吐彫反”。亦謂“鋘鍬”。然多謂之鍤。蓋古謂鍤,今謂鍬,一器二名,宜通用。

《淮南子》曰:“禹之時,天下大水,禹執畚臿,以為民先。”《前漢·溝洫誌·白渠歌》曰:“舉臿為云,決渠為雨。”以此見水利之事,皆本於鍤也。

詩云:有鍤公耶私,與畚曰為伍;荷去應官徭,歸來事田圃。起土作堤防,決渠沛霖雨。但恐農隙時,又趁挑河鼓。

△鋒(孚逢切)

编辑
 
《農器圖譜》:鋒

古農器也。其金比犁鑱小而加銳,其柄如耒,首如刃鋒,故名鋒,取其銛利也。

地若堅垎(胡格切),鋒而後耕,牛乃省力,又不乏刃。古農法云:鋒地宜深,鋒苗宜淺。《齊民要術·耕田》篇云:“速鋒之,地恒潤澤而不硬。”注曰:“刈穀之後,即鋒茇(蒲達切)下令突起,則潤澤易耕。”《種穀》篇云:“苗高一尺則鋒之。”《黍穄》篇云:“苗生壟平,……鋒而不耩(公項切)。”《農書》云:無鐴而耕曰耩。既鋒矣,固不必耩,蓋鋒與耩相類。今耩多用歧頭,若易鋒為耩,亦可代也。

近世農家,不識此器,亦不知名。茲特錄其功用,知為不可廢也。

詩云:鋒也古農器,於今用不同。初緣耒耜製,遂助犁鋤功。利取根茇斷,堅攻土脈通。兼材宜不廢,圖象付良工。

△長鑱(士杉切)

编辑
 
《農器圖譜》:長鑱

踏田器也。镵比犁鑱頗狹,製為長柄,謂之長鑱。杜工部《同穀歌》曰:“長鑱長鑱白木柄”,即此也。柄長三尺餘,後偃而曲,上有橫木如拐,以兩手按之,用足踏其鑱柄後跟,其鋒入土,乃捩柄以起墢也。在園圃、區田,皆可代耕,比於钁劚(竹足切)省力,得土又多。古謂之蹠鏵,今謂之踏犁,亦耒耜之遺製也。《淮南子》曰:“伊尹之興土工也,修腳者使之蹠(音隻)鏵。”注:長腳者蹠鏵,得土多也。夫鏵與鑱同用,即長鑱也。

詩云:拐橫柄屈踵微伸,替腳犁耕壟上春;足一踏來同耜舉,手雙按處與鍬均。杜陵托命歌《同穀》,伊尹興工自有莘。我亦從今事茲器,東皋甘作力田人。

△鐵搭

编辑
 
《農器圖譜》:鐵搭

四齒或六齒,其齒銳而微鉤,似杷非杷,劚土如搭,是名鐵搭。就帶圓銎,以受直柄。柄長四尺。南方農家,或乏牛犁,舉此劚地,以代耕墾,取其疏利;仍就𨫒𨨯塊壤,兼有耙、钁之效。嚐見數家為朋,工力相助,日可劚地數畝。江南地少土潤,多有此等人力,猶北方山田钁戶也。

賦云:有器與耙钁而各殊,用與耙钁而無別。自夫段煉而鋒,乃有銎柄之楬。獨擅力乎田園,嚐始見於江浙。銳比昆吾之鉤,利即莫邪之鐵。舉巨爪兮爬抉,具疏齒兮噬齧。憑爪牙兮汝藝是施,假肘臂兮我力欲竭。不耕而種,且寬牛畜之租;既劚而鎪,似覺耙功之拙。每破陌上之晨煙,幾荷江邊之明月。彼杜甫長鑱而豈托我生,又堯民擊壤而焉知帝力。必能審察其異同,方達彼此之緩急。願編圖譜,附搭也於農書,使貧窶者得之,用普及於稼穡。

△杴(虛嚴切)

编辑
 
《農器圖譜》:杴

鍤屬。但其首方闊,柄無短拐,此與鍬鍤異也。煆煅鐵為首,謂之鐵杴,惟宜土工。剡木為首,謂之木杴,可㩍(初責切)穀物。又有鐵刃木杴,裁割田間塍埂。以竹為之者,淮人謂之竹揚杴,與江浙颺(去聲)籃少異。今皆用之,因附於後。

鐵杴詩云:  非鍬非鍤別名杴,柄直銎圓首利銛。毋謂土工能事畢,剗除荒穢要渠兼。

木杴詩云:  柄頭掌木侭寬平,穀實抄來忌滿盈。苗夏耰鋤方用事,幾回高閣待秋成。

鐵刃木杴詩云:杴頭利刃擬風斤,裁割畦田爾策勳。莫謂等閒農事了,人間經界要平分。

竹揚杴詩云: 竿頭擲穀一箕輕,忽作晴空驟雨聲。已向風前糠秕盡,不勞車扇太忙生。

△鑱(仕杉切)

编辑
 
《農器圖譜》:鑱

犁之金也。《集韻》注:銳也。吳人云犁鐵。長尺有四寸,廣六寸。陸龜蒙《耒耜經》曰:冶金而為之者曰犁鑱,起其墢者也。負鑱者底,底實於鑱中,謂之鱉肉。底之次曰壓鑱,皆貤然相戴。(貤,以豉切,物之相連次也。)若剜土既多,其鋒必禿,還可鑄接,貧農利之。夫鑱之體用,又見“鏵序”。

△鏵(胡瓜切)

编辑
 
《農器圖譜》:鏵

《集韻》云:耕具也。《釋名》:鏵,鍤類,起土也。《說文》鏵作䒩,兩刃鍤也。從木,象形。宋魏作䒩(互瓜切)。《集韻》䒩作鏵。或曰削,能有所穿也。又鏵,刳地為坎也。《淮南子》曰:“故伊尹之興土功,修腳者使之蹠(音隻)鏵。”(長腳者蹠鏵,得土多也。今謂之踏犁者,舊用鏵,亦用鑱。)

鏵與鑱頗異:鑱狹而厚,惟可正用;鏵闊而薄,翻覆可使。老農云:“開墾生地宜用鑱,翻轉熟地宜用鏵。”蓋鑱開生地著力易,鏵耕熟地見功多。然北方多用鏵,南方皆用鑱。雖各習尚不同,若取其便,則生熟異器,當以老農之言為法,庶南北互用,鑱鏵不偏廢也。

詩云:惟犁之有金,猶弧之有矢;弧以矢為機,犁以金為齒。起土鍤刃同,截荒劍鋒比。緬懷神農學,利端從此始。

△鐴(蒲狄切)

编辑
 
《農器圖譜》:鐴

犁耳也。陸龜蒙《耒耜經》,其略曰:冶金而為之,曰犁鐴。起其墢者,鑱也;覆其墢者,鐴也。鑱引而居下,鐴倚而居上。鐴形,其圓,廣長皆尺,微橢。(徒果切,狹長也。)背有二乳,係於壓鑱之兩旁。鑱之次曰策額,言其可以捍其鐴也。皆相連屬,不可離者。夫鐴形不一,耕水田曰瓦繳曰高腳;耕陸田曰鏡面,曰碗口,隨地所宜製也。

詩云:犁以耜為齒,耜以鐴為耳;背盎作雙樞,面深停偃水。覆墢翻若雲,起畎直如矢。裁成輔相間,厥功深可倚。

△剗(初簡切)

编辑
 
《農器圖譜》:剗

平土器也。俗又名鎊。(上聲)《周禮》:“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鄭元謂:“以耜測凍土而剗之。”其刃如鋤而闊,上有深袴,插於犁底所置鑱處。其犁輕小,用一牛或人挽行。

北方幽冀等處,遇有下地,經冬水涸,至春首,浮凍稍甦,乃用此器,剗土而耕。草根既斷,土脈亦通,宜春種麰麥。凡草莽汙澤之地,皆可用之。蓋地既淤壤肥沃,不待深耕,仍火其積草而種(去聲),乃倍收。斯因地製器,剗土除草,故名剗,兼體用而言也。

詩云:製器相地宜,剗名良有義;起土與耜同,除荒過鉏利。既能耕墾兼,仍取播殖易。面看功施(去聲)何,春麥已交翠。

△劐(呼鑊切)

编辑
 
《農器圖譜》:劐

《農桑輯要》云:“燕趙之間用之。”今燕趙迤南又謂之“種金”,耬足所耩金也。如鑱而小,中有高脊,長四寸許,闊三寸,插於耬足;背上兩竅,以繩控於耬之下桄。其金入地三寸許,耬足隨瀉種粒,其種入土既深,田亦加熟。劐所過,猶小犁一遍,如古耦耕之法,即一事而兩得也。

詩云:種耬如耦耜,足木履雙金;製比耕鑱小,功惟入土深。發生資爾後,利用見於今。苗壟雲平日,嗟無跡可尋。

△梧桐角

编辑
 
《農器圖譜》:梧桐角

浙東諸鄉農家兒童,以春月卷梧桐為角吹之,聲遍田野。前人有“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後山前白菜花”之句,狀時景也,則知此製已久。但故俗相傳,不知所自。蓋音樂主和,寓之於物,以假聲韻,所以感陽舒而蕩陰鬱。導天時而達人事。則人與時通,物隨氣化,非直為戲樂也。

天台戴式之賦之云:“鳳簫鼉鼓龍須笛,夜宴華堂醉春色;繁聲緩響蕩人心,但有歡娛別無益。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時人知稼穡。村南村北聲相續,青郊雨後耕黃犢;一聲催得大麥黃,一聲喚得新秧綠。人言此角隻兒戲,孰識古人吹角意?田家作勞多怨諮,故假聲音召和氣。吹此角,起東作;吹此角,田家樂。此角上與鄒子之律同宮商,合鍾呂。形甚樸,聲甚古,一吹寒穀生禾黍。”

  ↑返回頂部
卷十三  【農器圖譜 之四】

○錢鎛門

编辑

錢鎛,古耘器,見於聲詩者尚矣。然製分大小,而用有等差。揆而求之,其鋤、耨、鏟、盪等器,皆其屬也;如耬鋤、鐙鋤、耘爪之類,是其變也;至於薅馬、薅鼓,又其輔也。儻度而用之,則知水陸之耘事,有大功利在矣。

△錢(子踐切)

编辑
 
《農器圖譜》:錢

《臣工》詩曰:“庤乃錢鎛。”注:“錢,銚……也。”(銚,七遙切)《世本》:“垂作銚。”《唐韻》作“𠝡”。今鍬與鍤同此。

錢與鎛為類,薅(呼豪切)器也,非鍬屬也。茲度其製,似鍬非鍬,殆與鏟同。《纂文》曰:“養苗之道,鋤不如耨(力豆切),耨不如鏟(楚簡切)。鏟,柄長二尺,刃廣二寸,以剗地除草。”此鏟之體用即與錢同,錢特鏟之別名耳。

△鎛(布各切)

编辑
 
《農器圖譜》:鎛

耨別名也。《良耜》詩曰:“其鎛斯趙,以薅荼蓼。”《釋名》曰:“鎛,迫也,迫地去草也。”《爾雅》疏云:鎛、耨一器,或云鋤,或云鋤屬。

嚐質諸《考工記》,凡器皆有國工,粵獨無鎛,何也?“粵之無鎛,非無鎛也,夫人而能為鎛也。”荊州之田第八,而賦第三,揚州之田第九,而賦雜出第六者,“人功修”也。以人皆趨農,故耕耨之器,手熟目稔,不須國工而自能也。竊謂鎛,鋤屬,農所通用,故人多匠之,不必國工、今舉世皆然,非獨粵也。

王荊公詩云:“於《易》見耒耜,於《詩》見錢鎛。百工聖人為,此最功不薄。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萊惡。願因觀器悟,更使臣工作。”

△耨(力豆切)

编辑
 
《農器圖譜》:耨

除草器。《易·繋》曰:“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呂氏春秋》曰:“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間稼也。”高誘注云:“耨,耘苗也,六寸所以入苗間。”《廣雅》又云:“定謂之耨。”《爾雅》云:“斪(巨複、古候二切)(丁錄切)謂之定。”郭曰:“鋤屬。”《淮南子》曰:“摩蜃而耨。”(“蜃,大蚌也。摩令利,用耨。”此古農器也。)

《呂氏春秋》曰:“先生者米,後生者為秕。是故其耨也,長其兄而去其弟。……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養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此失耨之道也。《纂文》曰:“養苗之道,鋤不如耨。”古農法云:苗生葉以上,稍耨壟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此耨之功也。詩云:創物各有名,薅器即云耨。壅厚破蟻封,啄深過鳥咮(竹救切)。護苗如養賢,去草同擊寇。曾聞傴僂翁,功毋求速就。

△耰鋤

编辑
 
《農器圖譜》:耰鋤

古云斪劚,一名定,耰為鋤柄也。賈誼云:“秦人……借父耰鋤”,即此也。《釋名》:“鋤,助也,去穢助苗也。”《說文》:鋤,立薅也。

《齊民要術》曰:“苗生馬耳則鏃(初角切。諺曰:‘欲得穀,馬耳鏃。’)鋤。稀豁之處,鋤而補之。凡五穀,惟小鋤為良。……勿以無草而暫停。春鋤起地,夏鋤除草。故春鋤不用觸濕;六月以後,雖濕亦無嫌。”夫鋤法有四:一次曰鏃,二次曰布,三次曰壅,四次曰複。諺云:“鋤頭自有三寸澤。”言鋤則苗隨滋茂。

其刃如半月,比禾壟稍狹,上有短銎,以受鋤鉤。鉤如鵝項,下帶深袴,(皆以鐵為之。)以受木柄。鉤長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陸田,舉皆用此。江淮間雖有陸田,習俗水種,殊不知菽、粟、黍、穄等稼耰鋤鏃布之法,但用直項鋤頭,刃雖鋤也,其用如劚,是名“钁鋤”,故陸田多不豐收。今表此耰鋤之效,並其製度,庶南北通用。

王荊公詩云:“鍛金以為曲,揉木以為直;直曲相後先,心手始兩得。秦人望屋食,以此當金革;君勿易耰鋤,耰鋤勝鋒鏑。”

△耬鋤

编辑
 
《農器圖譜》:耬鋤

《種蒔直說》云:此器“出自海壖,號曰耬鋤。”耬車製頗同,獨無耬斗,但用耰鋤鐵柄,中穿耬之橫桄,下仰鋤刃,形如杏葉。“撮苗後,用一驢帶籠嘴挽之,初用一人牽,慣熟不用人,止一人輕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過鋤力三倍。所辦之田,日不啻二十畝。”

今燕趙間用之,名曰劐(呼鑊切)子。劐子之製,又少異於此:劐子第一遍即成溝子,穀根未成,不耐旱;耬鋤刃在土中,故不成溝子,第二遍加擗土木雁翅,方成溝子,其土分壅穀根。(擗土:用木,厚三寸,闊三寸,長六寸,取成三角樣,前為尖;中作一竅,長一寸,闊半寸,穿於鐵鋤柄上,壓鋤刃上。)

《韓氏直說》云:“如耬鋤過,苗間有小豁不到處,用鋤理撥一遍。”即為全功也。

詩云:器惟名劐柄如耰,一樣田家獨腳耬。擁土欲深添雁翅,為苗除穢當鋤頭。朝來暮去供千壟,力少功多限一牛。“無田甫田”休盡信,驕驕惟莠並無憂。

△鐙(多鄧切)

编辑
 
《農器圖譜》:鐙鋤

剗草具也。形如馬鐙,其踏鐵兩旁作刃甚利,上有圓銎,以受直柄;用之剗草,故名鐙鋤。柄長四尺。比常鋤無兩刃角,不致動傷苗稼根莖。或遇少旱,或熇苗之後,壟土稍乾,荒穢複生,非耘杷、耘爪所能去者,故用此剗除,特為捷利。此創物者隨地所宜,偶假其形,而取便於用也。與前代儀仗“鐙棒”無異。嚐見江東農家用之。

詩云:茲鋤以鐙稱,惟鐙與鋤異,鋤乃擬鐙形,鐙也取鋤利。借用有實材,互名非本器。物兮多變通,執一豈云智?

△鏟(楚簡切)

编辑
 
《農器圖譜》:鏟

《釋名》曰:“鏟,平削也。”《廣雅》云“簽”。《纂文》曰:“養苗之道,鋤不如薅,薅不如鏟。柄長二尺,刃廣二寸,以剗地除草。”此古之鏟也。

今鏟與古製不同:柄長數尺,首廣四寸許;兩手持之,但用前進攛之,剗去壟草,就覆其根,特號敏捷。今營州之東,燕薊以北,農家種溝田者,皆用之。

詩云:古鏟惟製小,頗逾鋤耨功。今與古製異,用亦差不同。溝田壟欹仄,他刃誠難攻;製器度地宜,創物須良工。長柄加闊首,圓枘投直銎。畎畝耀吐月,肘腋淩輕風。務進同撞戈,再前遂換蹤。覆茇易反掌,剸地深潛鋒。已令土膏潤,旋(平聲)看蔓草空。要處薅薙外,不離耘耔中。養苗成此稼,去穢利吾農。無田非力闢,有具致時豐。嚐見燕趙北,亦傳遼池東。遠近或未識,《圖譜》容相通。

△耘盪(徒浪切)

编辑
 
《農器圖譜》:耘盪

江浙之間新製也。形如木屐而實,長尺餘,闊約三寸,底列短釘二十餘枚,簨其上,以貫竹柄。柄長五尺餘。耘田之際,農人執之,推盪禾壟間草泥,使之溷溺,則可精熟,既勝耙鋤,又代手足。(水田有手耘、足耘。)況所耘田數,日複兼倍。嚐見江東等處農家,皆以兩手耘田,匍匐禾間,膝行而前,日曝於上,泥浸於下,誠可嗟憫。真西山言《豳》詩農事之敘,至耘田則曰:“暑日流金,田水若沸,耘耔是力,稂莠是除;爬沙而指為之戾,傴僂而腰為之折。”此耘田之苦也。今睹此器,惜不預傳,以濟彼用。茲特圖錄,庶愛民者播為普法。

詩云:“稻人”掌稼須下地,秧壟年年勤插蒔。適當盛暑見薅人,手足爬沙泥浸漬。伊誰製器代爪耘,長竹柄頭如木屣(所綺切);底列短釘為鐵齒,盪草入泥俱膿死。速比耰鋤用處功,(謂殺草與耰鋤等速也。)粒食由來同所致。舉世誰非穀腹人,智力取之寧有異?至若執筆公署間,但仰廩支供口費;又若持戈征戍徒,尤藉貲糧遠輸饋;世間亦複多挾藝,作計無非謀此食。試將茲器示於人,由此致食應不識。便當獻送政事堂,穀祿使知從我得。願將製度付國工,遍賜吾農資稼穡。

△耘爪

编辑
 
《農器圖譜》:耘爪

耘水田器也,即古所謂“鳥耘”者。其器用竹管,隨手指大小截之,長可逾寸,削去一邊,狀如爪甲——或好堅利者,以鐵為之——穿於指上;乃用耘田,以代指甲,猶鳥之用爪也。陸龜蒙《鳥耘辯》謂:“耘者去莠,舉手務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耘。”然嚐觀農夫在田,傴僂伸縮,以手耘其草泥,無異鳥足之爬抉,豈非鳥耘者耶?今述耘爪,故因辯之,庶識者有所取也。

詩云:惟農有鳥耘,爪田仍去莠;劖竹貫十指,耨禾牽兩肘。假借以為功,疏剔乃能久。羨彼城府人,安居長袖手。

△薅馬

编辑
 
《農器圖譜》:薅馬

薅禾所乘竹馬也。似籃而長,如鞍而狹,兩端攀以竹係。農人薅禾之際,乃寘於跨間,餘裳斂之於內,而上控於腰畔,乘之。兩股既寬,又行壟上,不礙苗行(胡郎切),又且不為禾葉所𦂍,故得專意摘剔稂莠,速勝鋤薅。此所乘順快之一助也。餘嚐盛夏過吳中見之,土人呼為“竹馬”,與兒童戲乘者,名同而實異,殆若秧馬之類,因命曰薅馬。乃作詩道其梗概云:

嚐見兒童喜相迓,抖擻繁纓騎竹馬;今落田家薅具中,仿佛形模懸跨下。頭尻微昂如據鞍,腹脅中虛深仰瓦;乘來壟上斂褰裳,借足於人寬兩髁。初無鞭轡手不施,隻有叢荒常滿把。昔聞坡老歌秧田,以木為軀名我假;雖云製度各殊工,不出同途趨稼野。豈無燕市騏驥材,千里馳驅汗如瀉;亦有尚廄麒麟姿,路乘一鳴何似啞。爭如寓器午同宮,芻秣不煩殃咎寡?又如畫幅出龍媒,過目徒教費摹寫。尤疑鐵騎響風簷,聒耳胡為勞鑄冶?豈知創物利於民,獨有老農真智者;朝騎暮去有常程,暑月奔忙非夏庌。荼蓼朽止方告勞,杳不聞嘶馴裏廈。回看所曆稼如雲,擬賀豐穰奏《豳雅》。功成翻為一長嗟,控禦由人多用舍。

△薅鼓

编辑
 
《農器圖譜》:王禎

曾氏《薅鼓序》云:薅田有鼓,自入蜀見之。始則集其來,既來則節其作,既作則防其笑語而妨務也。其聲促烈清壯,有緩急抑揚而無律呂,朝暮曾不絕響。悲夫!田家作苦,綺襦紈袴不知稼穡之艱難,因作《薅鼓歌》以告之:

“炎風灼肌汗成雨,赤日流空水如煮;稚苗森森茁方乳,田家長養過兒女。稊根稗實藏深土,得水滋萌疾機弩;老農憂煎走旁午,子汲婦炊具雞黍。百端勸相防莽鹵,尚恐偷忙貪笑語。長椌刳桐三尺許,促烈軒轟無律呂。雙手俱胼折腰膂,朝走東皋夕南畝。錦堂公子調樂府,終日靈鼉緩歌舞。庖人擇精揮鳥羽,小槽真珠色勝琥。歸來醉飽月停午,囊甕猶嫌不勝貯。萬錢棄擲在盤俎,厭飫台輿腯鼯鼠。老農此時獨淒楚,長鑱為命鋤為伍。歸見梧椌音不吐,隻有呻吟滿環堵。但得一甌置龜腑,敢較人間異甘苦!籲嗟公子還知否,請聽薅田一聲鼓!”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