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長慶集/卷070
卷六十九 ◄ | 白氏長慶集 卷七十 銘志贊序祭文記辭傳〈凡十八首〉 |
► 卷七十一 |
酒功贊並序
编辑晉建威將軍劉伯倫嗜酒,有《酒德頌》傳於世。唐太子賓客白樂天亦嗜酒,作《酒功贊》以繼之。其詞云:麥麴之英,米泉之精,作合為酒,孕和產靈。孕和者何?濁醒一搏;霜天雪 夜,變寒為溫。產靈者何?清醑一酌;離人遷客,轉憂為樂。納諸喉舌之內, 淳淳泄泄;上音諄,下音裔。醍醐沆瀣,沃諸心胸之中。熙熙融融,膏澤和 風。百慮齊息,時乃之德。萬緣皆空,時乃之功。吾常終日不食,終夜不寢; 以思無益,不如且飲。
唐故武昌軍節度處置等使正議大夫檢校戶部尚書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賜紫金魚袋贈尚書右僕射河南元公墓志銘並序
编辑公諱稹,字微之,河南人。六代祖岩,隋兵部尚書,封平昌公。五代祖弘, 隋北平太守。高祖義端,魏州刺史。曾祖延景,歧州參軍。祖諱誹,南頓縣 丞,贈兵部員外郎。考諱寬,比部郎中、舒王府長史,贈尚書右僕射。妣榮 陽鄭氏,追封陳留郡大夫人。公即僕射府君第四子,後魏昭成皇帝十五代孫 也。公受天地粹靈,生而跌然,孩而嶷然。九歲能屬文。十五,明經及第。 二十四,調判人四等,署秘省校書。二十八,應制策,入三等,拜左拾遺。 即日獻教本書,數月間,上封事六七,憲宗召對,言及時政。執政者疑忌, 出公為河南尉。丁陳留大夫人憂,哀毀過禮,杖不能起。服除之明日,授監 察御史。使於蜀,按任敬仲獄,得情。又劾奏東川帥違詔條過籍稅。又奏平 塗山甫等八十八家冤事。名動三川。三川人慕之,其後多以公姓字名其子。 朝庭病東諸侯不奉法,東御史府不治事,命公分台而董之。時有河南尉離局 從軍職,尹不能止。監察使死,其樞乘傳入郵,郵吏不敢桔。內園司械繫人 逾年,台府不得知。飛龍使匿趙氏亡命奴為養子,主不敢言。浙右帥封杖杖 安吉今至死,子不敢訴。凡此者數十事,或奏、或劾、或移,歲余皆舉正之。 內外權寵臣無奈何,咸不快意。會河南尹有不如法事,公引故事,奏而攝之 甚急。先是不快者,乘其便,相噪嗾;坐公專達作威,黜為江陵士曹椽。居 四年,徙通州司馬。又四年,移貌州長史。長慶初,穆宗嗣位,舊聞公名, 以膳部員外郎徵用。既至,轉飼部郎中,賜絆魚袋,知制誥。制誥,王言也, 近代相沿,多失於巧俗。自公下筆,俗一變至於雅,三變至於典漠,時謂得 人。上嘉之,數召與語,知其有輔弼才,擢授中書舍人,賜紫金魚袋,翰林 學士承旨。尋拜工部侍郎,旋守本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既得位,方將行 己志,答君知。無何,有憸人以飛語構同位。詔下按驗,無狀。上知其誣, 全大體,與同位兩罷之,出為同州刺史。始至,急吏緩民,省事節用,歲收 羨財千萬,以補亡戶逋租。其餘因弊制事,贍上利下者甚多。二年,改御史 大夫、浙東觀察使。將去同,同之耆幼鰥獨位戀如別慈父母,遮道不可遏。 送詔使導呵揮鞭,有見血者,路辟而後得行。先是,明州歲進海物,其淡蛐, 非禮之味,尤速壞;課其程,日馳數百里。公至越,未下車,趨奏罷。自越 抵京師,郵夫獲息肩者萬計,道路歌舞之。明年,辯沃瘠,察貧富,均勞逸, 以定稅籍;越人便之,無流庸,無逋賦。又明年,命吏課七郡人,冬築陂塘, 春貯水雨,夏溉旱苗:農人賴之,無凶年,無餓殍。在越八載,政成課高; 上知之,就加禮部尚書,降奎書慰諭,以示旌寵。又以尚書左丞征還。旋改 戶部尚書、鄂岳節度使。在鄂三載,其政如越。大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遇暴疾,一日裹於位,春秋五十三,上聞之軫悼,不視朝;贈尚書左僕射, 加膊贈焉。前夫人京兆韋氏,懿淑有聞,無祿早世。生一女曰保子,適校書 郎韋絢。今夫人河東裴氏,賢明知禮,有輔佐君子之勞,封河東郡君。生三 女,曰小迎,未笄;道衛、道扶,齠。一子,曰道護,三歲。仲兄司農少 卿積,侄御史台主簿某等,銜哀襄事。裴夫人、韋氏長女泊諸孤等,號護廧 翣。以六年七月十二日,袝葬於咸陽縣奉賢鄉洪讀原,從先宅兆也。公著文 一百卷,題為《元氏長慶集》,又集古今刑政之書三百卷,號《類集》,並 行於代。公凡為文,無不臻極。尤工詩,在翰林時,穆宗前後索詩數百篇, 命左右諷詠,宮中呼為「元才子」。自六宮、兩都、八方、至南蠻、東夷國, 皆寫傳之。每一章一句出,無脛而走,疾於珠玉。又觀其述作編纂之旨,豈 止於文章刀筆哉?實有心在於安人活國,致君堯舜,致身伊皋耳。抑天不與 那?將人不幸那?予嘗悲公始以直躬律人,勤而行之,則坎而不偶;謫瘴 鄉凡十年,發斑白而歸來。次以權道濟世,變而通之,又齟齬而不安;居相 位僅三月,席不暖而罷去。通介進退,卒不獲心。是以法理之用,止於舉一 職,不佈於庶官;仁義之澤,止於惠一方,不周於四海。故公之心不足也。 逢時與不逢時同,得位與不得位同;貴富與浮雲同。何者?時行而道未行, 身遇而心不遇也!執友居易,獨知其心,以位濡翰,書銘於墓。曰: 鳴呼微之!年過知命,不謂之夭;位兼將相,不謂之少,然未康吾民,未盡 吾道;在公之心,則為不了。嗟乎哉!道廣而俗隘,時矣夫!心長而運短, 命矣夫!嗚呼微之!已矣夫!
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並序
编辑唐有通四科,達三教者,曰惟崔公。公諱玄亮,字晦叔,其先出於炎帝,至裔孫穆伯,受封於崔,因而命氏。漢初、始分為清河、博陵二祖,故其後稱 博陵人。曾祖悅,洛州司戶參軍,贈太子少保,祖光迪、贈贊善大夫。考抗,楊州司馬、兼通事舍人,贈太子少師。妣,太原王氏,贈晉陽郡大夫人。公 即少師季子。解褐,補秘書省校書郎。從事宣、越二府,奏授協律郎、大理 評事。朝庭知其才,征授監察,轉殿中,歷侍御史,膳部、駕部員外郎,洛 陽令,密州刺史。公既至密,密民之凍餒者賑恤之,疾疫者救療之,胔骼未 殯者命葬藏之,男女過時者趨嫁娶之,三月而政立,二年而化行。密人悅之, 發於謠詠。換歉州刺史,其政如密。先是,歙民畜馬牛而生駒犢者,官書其 數,吏緣為好。公既下車,盡焚其籍,孳息貨易,一無所問。先是,歙民居 山險,而輸稅米者,擔負跋涉,勤苦不支。公許其計斜納緡,賤入貴出,官 且獲利,人皆忘勞。農人便之,歸如流水。朝庭聞其政,征拜刑部郎中,謝 病不就。俄改湖州刺史,政如密、欲。加之以聚羨財而代逋租,則人不困; 謹茶法以防黠吏,則人不苦;修堤塘以備旱歲,則人不飢。罷氓賴之,如依 父母。人為秘書少監,改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謝病不就。拜太常少卿, 遷諫議大夫。屢上封章,言行職舉。上召對,加金紫以獎之,假貂蟬以寵之。 未幾,朝有大獄,人心惴駭,勢連中外,眾以為冤。百辟在庭,無敢言者。 公獨進及雷,危言觸鱗,天威赫然,連叱不去。遂置笏伏陛,極言是非,血 淚盈襟,詞竟不屈。上意稍悟,容而聽之;卒使罪疑唯輕,實公之力。既而 真拜,因旌忠臣。由是正氣直聲,震耀朝右,搢紳者賀,皆曰:國有人焉! 國有人焉!公以為名不可多取,退不必待年,決就長告,徑遵歸路。朝庭不 得已,在途、拜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公濟源有田,洛下有宅,勸海子弟, 招邀賓朋,以山水琴酒自娛,有終焉之志。無何,又除虢州刺史。蓋執政者 借其去,將欲馴致而復用之。大和七年,七月十一日,遇疾,薨於貌州廨舍。 天子廢朝一日,贈禮部尚書。周行士林,聞者相吊;宗族交友,靡不出涕: 遺直遺愛,公兼有焉。嗚呼!公之將終也,遺戒諸子,其書大略云:「吾年 六十六,不為無壽。官至三品,不為不達。死生定分,何足過哀?自天寶已 還,山東士人,皆改葬兩京,利於便近。唯吾一族,至今不遷。我歿,宜歸 全於滏陽先塋,正首丘之義也。送終之事,務從儉薄;保家之道,無忘孝悌。 吾玉磐、琴,留別樂天,請為墓誌」云爾。夫人范陽盧氏,先公而歿。有子 九人:長曰熅,通事舍人;次曰芻言、罕言,舉進士;次曰緩,中牟尉,其 下皆幼稚。溫等哀毀孝敬,號護轜翣。以九年四月二十八日,用大葬之禮, 歸窆於磁州昭義縣磁邑鄉北原,遷盧夫人而合袝焉,遵理命也。公之了少師憂也,退居高郵,其地卑濕,泣血臥苫者三載,因病痹其兩股焉,逮於終身,竟不能趨拜。從祖弟仁亮,竄謫巴南,歿而無後,公先命長男熅護喪歸葬, 後命幼子聽繼絕承桃、自宗族及朋執問,有死無所歸,孤無所依者,公或祭之葬之,或衣之食之,或婚之嫁之,侯齊二家之類是也。故閨門稱其孝,群 從仰其仁,交遊服其義:可不謂德行乎?公幼嗜學,長善屬文,以辭賦舉進 士,登甲科;以書判調天官,入上等。前後文集凡若干卷。尤工五言、七言 詩,警策之篇,多在人口。其餘制述,作者許之,可不謂文學乎?公之典密、 歙、湖也,理化如彼,可不謂政事乎?居大諫騎省也,忠攪如此,可不謂言 語乎?公夙慕黃老之術,齋心受篆,伏氣鍊形,暑不流汗,冬不挾纊,膚體 顏色,冰清玉溫,未識者望之如神仙中人也。在湖三歲,歲修三元道齋,輒 有彩雲靈鶴,迴翔壇上,久之而去。前後致齋七八,而鶴來儀者凡三百六十, 其內修外感也如此,可不謂通於大道乎?公之晚年,又師六祖,以無相為心 地,以不二為法門。每遇僧徒,輒論真諦;雖耆年宿德,皆心伏之。及易簀 之夕,大怖將至,如入三昧,恬然自安。仍於遺疏之未,手筆題云:「暫榮 暫悴敲石火,即空即色眼生花。許時為客今歸去,大曆元年是我家。」其解 空得證也又如此,可不謂達於佛性乎?總而言之,故曰通四科,達三教者也。 居易不佞,辱與公游者三十餘年,年老分深,定為執友。況奉遺札,托為斯 文;且慚鄙陋,不敢辭讓。銘曰: 滏水之陽,鼓山之下。吉日吉土,載封載樹。鳴呼!博陵崔君之墓。
唐故溧水縣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銘並序
编辑公諱季康,字某,太原人。秦武安君起之裔胄,北齊五兵尚書建之五代孫也。 曾祖諱士通,皇朝利州都督。祖諱志善,尚醫奉御。父諱,楊州錄事參軍。 公即錄事府君次子,歷華州下邦尉、懷州河內丞、徐州彭城令、江州尋陽令、 宿州虹縣令、宣州傈水令。歿於官舍。明年某月某日,歸葬於華州下邦縣某 鄉某原,享年若干。鳴呼!公為人溫恭信厚,為官貞白嚴重;友於兄弟,慈 於子侄,鄉黨推其行,交遊讓其才。自尉下邦,至宰溧水,皆以潔廉通濟, 見知於郡守,流譽於朋寮。才不偶時,道屈於位;而徒勞於州縣,竟不致於 青雲。命矣夫!哀哉!公前夫人河東薛氏,先公若干年而歿,生二子、一女。 女號鑒虛,未棄出家。長子某,杭州放潛尉。次子某,睦州遂安尉。後夫人 高陽敬氏,父諱某,某官。生一子、二女,女皆早夭。子曰敏中,進士出身, 前試大理評事,歷河東、鄭滑、邠寧三府掌記。夫人在室,以孝敬奉親,為 淑女;既嫁,以柔和從夫,為順婦。及主家,以慈正訓子,為賢母。故敏中 遵其教,飭其身,升名甲科,歷聘公府,以文行稱於眾,以祿養榮於親。雖 自有兼材,然亦由夫人海導之所致也。夫人以大和七年,正月某日,寢疾, 終於下邦別墅,享年若干。明年,某月某日,啟溧水府君薛夫人宅兆而合袝 焉,禮也。時諸子盡歿,獨敏中號泣襄事,托從祖兄居易,志於墓石。銘曰:繄我叔父,溧水府君:治本於家事,施政於縣民。繄我叔母,高陽夫人:德 修干室家,慶積於閨門。訓著趨庭,善彰卜鄰;故其嗣子,休有令聞。
序洛詩
编辑序洛詩,樂天自敘在洛之樂也。予歷覽古今歌詩,自《風》、《騷》之後, 蘇、李以還,李陵、蘇武始為五言詩。次及鮑、謝徒,迄於李、杜輩,其間 詞人,聞知者累百,詩章流傳者巨萬。觀其所自,多因讒冤譴逐,征戍行旅, 凍餒病老,存歿別離,情發於中,文形於外:故憤憂怨傷之作,通計今古, 什八九焉。世所謂文士多數奇,詩人尤命薄,於斯可見矣。義有已知理安之 世少,離亂之時多,亦明矣。予不佞,喜文嗜詩,自幼及老,著詩數千首, 以其多矣,故章句在人口,姓字落詩流。雖才不逮古人,然所作不啻數千首,以其多矣,作一數奇命薄之士,亦有餘矣。今壽過耳順,幸無病苦;官至三品,兔罹飢寒,此一樂也。大和二年,詔授刑部侍郎。明年,病免歸洛,旋 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居二年,就領河南尹事。又三年,病免,歸履道里 第,再授賓客分司。自三年春至八年夏,在洛凡五周歲,作詩四百三十二首。 除喪朋哭子十數篇外,其他皆寄懷於酒,或取意於琴,閒適有餘,酣樂不暇; 苦詞無一字,憂嘆無一聲,豈牽強所能致耶?蓋亦發中而形外耳。斯樂也, 實本之於省分知足,濟之以家給身閒,文之以臨詠弦歌,飾之以山水風月: 此而不適,何往而適哉?茲又以重吾樂也。予嘗云:治世之音安以樂,閒居 之詩泰以適。苟非理世,安得閒居?故集洛詩,別為序引;不獨記東都履道 里有閒居泰適之叟,亦欲知皇唐大和歲,有理世安樂之音。集而序之,以俟 夫采詩者。甲寅歲七月十日云爾。
畫彌勒上生幀贊並序
编辑南贍部洲大唐國東都城長壽寺大苾芻道嵩、存一、惠恭等六十人,與優婆塞 士良、惟儉等八十人,以大和八年夏,受八戒,修十善。設法供,舍淨財, 畫兜率陀天宮彌勒上生內眾一鋪,眷屬圍繞,相好莊嚴。於是嵩等曲躬合掌, 焚香作禮,發大誓願:願生內宮,劫動生生,親近供養。按本經云:可以除 九十九億劫生死之罪也。有彌勒弟子樂夭同是願,遇是緣,爾時稽首,當來 下生慈氏世尊足下,致敬無量,而說贊曰: 百四十心,合為一誠,百四十口,發同一聲。仰慈氏形,稱慈氏名。願我來 世,一時上生。綉西方幀贊 並序 西方阿彌陀佛與閻浮提有願,此土眾生與彼佛有緣,故受一切苦者,先念我 名,祈一切福者,多圖我像。至於應誠來感,隨願往生;神速變通,與三世十方諸佛不侔,嗜,佛無若干,而願與緣有若干也。有女弟子弘農郡君,姓 楊號蓮花性,發弘願,舍淨財,綉西方阿彌陀佛像,及本國土眷屬一部,奉 為故李氏長姊楊夫人滅宿殃,追冥祐也。夫范銅設繪,不若刺繡文之精勤也。 想形念號,不若睹相好之親近也。即造之者誠不得不著,感不得不通;受之 者罪不得不滅,福不得不集。爾時,蓮花性焚香合掌,跪唱贊云: 金方剎,金色身。資聖力,福幽魂。造者誰?弘農君。受者誰?楊 夫人。
祭崔相公文
编辑維大和六年,歲次壬子,十月,庚申朔,二十四日癸未,中大夫、守河南尹、 上柱國、晉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白居易,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故相國、吏部尚書、贈司空崔公敦詩:惟公德望事業,識度操履, 為時而生,作國之紀,岩廓匡輔,藩部政治,父母黎元,股肱天子:斯皆談 在人口,播於人耳;今所敘者,眷知而已。嗚呼!自古及今,實重知音:故 《詩》美代木,《易》稱斷金。始愚與公,同入翰林:因官識面,因事知心。 獻納合章,對揚聯襟;以忠相勉,以義相箴。朝案同食,夜床並衾。綢繆五 年,情與時深。及公登庸,累分閫鎮;愚亦去國,出領符印。徐、宣遠部, 忠、杭遐郡:雁去寄書,潮來傳信。無由會合,抵望音問;未卜後期,但敦 前分。余大和之初,連征歸朝:公長夏司,愚貳秋曹。玉德彌溫,松心不調。 南宮多暇,屢接游遨。竹寺雪夜,杏園花朝;杜曲春晚,潘亭月高:前對青 山,後攜濁醪。微之、夢得、慕巢、師皋,或征雅言,酣詠陶陶;或命俗樂, 絲管嘈嘈。藉草蔭松,枕曲糟。曾未周歲,索然分鑣。公又授鉞,南撫荊 蠻;報政入覲,復總天官。愚因謝病,東歸澗瀍;方從四皓,旋守三川。時 蒙問訊,日奉周旋;豈無要約,良有由緣。洛城東隅,履道西偏:修篁回合, 流水潺湲。與公居第,門巷相連;與公齒髮,甲子同年。兩心相期,三逕之 間;優遊攜手,而終老焉。嗚呼!易失者時,難忱者天:既奪我志,又殲我 賢。丘園未歸,館舍先捐。百身莫贖,一夢不還。鬱鬱佳城,茫茫九原;凄 涼蕭鼓,慘淡風煙。祖奠遲遲,位涕漣漣。平生親友,羅拜柩前。賢人已矣! 天地蒼然。鳴呼哀哉!敦詩尚饗。
祭崔常侍文
编辑維大和九年,歲次乙卯,二月丙午朔,七日壬子,中大夫、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白居易,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故秘書監、贈禮部尚書崔公:惟公之世祿家行,文華政事,播於時論,此不復云;今但敘舊好,寫衷誠而已。嗚呼!居易弟兄,與公伯仲,前後科第,同登者四五;辱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與公同聲塵之游,定膠漆之分。兩家不幸,十年已來,哀亹所鍾,零落殆盡。我老君病,唯余二人。天不憗遺,公又即世。不登大位,不享永年。夙志莫伸,幽憤何極!居易方屬疾恙,不遂執紼,遣侄阿龜,往展情禮。此如不祭,永痛奈何!嗚呼重易!平生知我;寢門一慟,可得而聞乎?嗚呼重易!平生嗜酒;奠筵一酌,可得而歆乎?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磐石銘並序
编辑大和九年夏,有山客贈余磐石,轉置於履道里第,時屬炎暑,坐臥其上,愛 而銘之云爾。 客從山來,遺我磐石:圓平膩滑,廣褻六尺,質凝雲白,文拆煙碧;毒苔有 斑,麋鹿其跡,置之竹下,風掃露滴。坐待禪僧,眠留醉客。清泠可愛,支 體甚適。便是白家,夏天床席。
東林寺白氏文集記
编辑昔余為江州司馬時,常與廬山長老於東林寺經藏中,披閱遠大師與諸文士唱 和集卷。時諸長老請余文集,亦置經藏。唯然心許他日致之,迫茲餘二十年 矣,今余前後所著文,大小合二千九百六十四首,勒成六十卷。編次既畢,納於藏中。且欲與二林結他生之緣,復曩歲之志也,故自忘其鄙拙焉。仍請本寺長老及主藏僧,依遠公文集例,不借外客,不出寺門,幸甚!大和九年夏,太子賓客、晉陽縣開國男、太原白居易樂天記。
聖善寺白氏文集記
编辑中大夫、守太子少傅、馮翊縣開國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太原白居易,字樂天,與東都聖善寺缽塔院故長老智如大師有齋戒之因,與今長老振大士 為香火之社。樂天曰:吾老矣,將尋前好,且結後緣;故以斯文置於是院。 其集七帙、六十五卷,凡三千二百五十五首。元相公先作集序,並目錄一卷 在外。題為《白氏文集》,納於律疏庫樓。仍請不出院門,不借官客;有好 事者,任就觀之。開成元年,閏五月十二日,樂天記。
看題文集石記,因成四韻以美之
编辑中散大夫、守河南尹、賜紫金魚袋李紳。寄玉蓮花藏,緘珠貝葉扃。院閒容客讀,講倦許僧聽。部列雕金膀,題存刻 石銘。永添鴻寶集,莫雜小乘經。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銘並序
编辑公姓皇甫,諱鏞,字和卿。始封祖,微子也。周克殷,封於宋,九代至戴公。 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字命族為皇父氏。至秦徙茂陵,改父為甫。及漢,遷安 定朝那,其後為朝那人。五代祖珍義,資、建二州刺史。曾祖文房,高陵令。 祖鄰幾,贈汝州刺史。考愉,累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太保。妣、洛陽賈氏, 贈姑臧郡太夫人。公由進士出身,補夏陽主簿,試左武衛兵曹,充宣歙觀察 推官,轉大理評事。詔征授監察御史,改秘書郎、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始 賜朱紱銀印,充鳳翔節度判官、營田副使。旋又征還,真拜殿內,改比部員 外郎、河南令、都官郎中、河南少尹;歷太子左右庶子,並分司東都。俄又 證拜國子祭酒。未幾,謝疾,改太子賓客,轉秘書監分司。又就拜檢校左散 騎常侍、兼太子賓客。轉秘書監分司,始加命服正三品。又遷太子少保分司, 封安定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始立家廟,享三世。公先娶博陵崔氏,後娶 范陽盧氏,二夫人皆有淑德,先公而歿。有二子:曰璥,曰珧,一女,適太 原王諲 。以開成元年,七月十日,寢疾,薨於東都宣教里第,享年七十七。 皇帝廢朝一日。是歲十月三日,用大葬之禮,歸全於河陰縣廣武原,從太保 府君先塋,以盧夫人合袝焉。公自將仕郎,累階至銀青光祿大夫;自武騎尉, 累勛至上柱國。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廟饗祖考;封爵被乎身,褒贈 及乎先,官品蔭乎後;大其門,肥其家,儒者之榮無闕焉,皆求己稽古之力 自致耳。公為人器宇甚弘,衣冠甚偉,寡言正色,人望而敬之。至於燕遊觴 詠之間,則其貌溫然如春,其心油然如雲也。初,元和中,公始因郎官分司 東洛、由是得伊嵩趣,愜吏隱心。故前後歷官八九,凡二十有五年,優遊洛 中,無哂笑意,忘喪窮達,與道始終,淡然不動其心,以至於考終命。聞者 慕之,謂為達人。當憲宗朝,公之仲,居相位,操利權也,從而附離者有之: 公獨超然,雖貴介之勢不能及。及仲之失寵得罪也,從而緣坐者有之;公獨 皦然,雖骨肉之親不能累。識者心伏,號為偉人。公好學,善屬文,尤工五 言、七言詩,有集十八卷。又著《性言》十四篇。居易辱與公游,迫二紀矣: 自左、右庶子,歷賓客,訖于少保、傅,皆同官東朝,分務東周,在寮友間, 聞知最熟,故得以實錄志而銘曰:賢哉少保!令問令儀;金壁其操,鸞凰其 姿。德如斯,壽如斯,位如斯。嗚呼!人爵天爵,實兼有之。廣武之原,大 河之湄;龜告筮從,吉土良時。封於茲,樹榦茲。嗚呼!少保之墓,百代可 知。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曲江縣開國伯贈禮部尚書范陽張公墓志銘並序
编辑公諱仲方,字靖之,其先范陽人。晉司空茂先之後。永嘉南遷,始徙居於韶 之曲江縣,後嗣因家焉。唐朝贈太常卿諱弘愈,公之曾祖也。嶺南節度使、 廣州刺史、殿中監諱九皋,公之王父也。贈尚書右僕射諱抗,公之皇考也。 贈潁川郡太夫人陳氏,公之皇妣也。郡昌令仲端以下四人,公之兄也。監察 御史仲孚以下二人,公之弟也。博陵郡夫人崔氏,公之夫人也。右清道率府 曹胄景宣、進士茂玄、明經智周,公之子也。監察御史里行楊澥、校書郎陸 賓虞,公之婿也。公即僕射府君第五子。貞元中進士舉及第,博學選登科。 初補集賢殿校書郎,丁內憂,喪除,復補正字。選授咸陽尉。邯坊節度使辟 為判官,奏授監察御史里行,俄而真拜。歷殿中、轉侍御史、倉部員外郎、 金州刺史、度支郎中。駁宰相諡議,出為遂州司馬,移復州司馬,俄遷刺史。 改曹州刺史,河南少尹、鄭州刺史。入為諫議大夫、福建觀察使兼御史中丞。 征還,為太子賓客,再為左散騎常侍、京兆尹、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秘書 監;勛至上柱國,階至銀青光祿大夫,封至曲江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開成二年,四月某日,堯於上都新昌里第。詔贈禮部尚書。以某年八月某日,歸葬於河南府某縣某鄉某原,袝僕射府君之封域焉。公幼好學,長善屬文,俯取科第,如拾地芥。著文集三十卷,藏於家。纂制詔一百卷,行於代。尤工五言章句,詩家流稱之。嘗撰先僕射府君神道碑及丞相文獻始興公廟碑,由文得禮,秉筆者許之。文獻始興公九齡,即公之伯祖,開元中以儒學詩賦, 獨步一時;及輔弼明皇帝,號為賢相。餘慶濟美,宜在於公。公沿其業,襲其文,而不嗣其位。惜哉!矧公為人溫良沖淡,恬然有君子德;立朝直清諒,肅然有正人風;在官寬重易簡,綽然有長吏體。為子弟孝敬,為伯父慈 和,與朋友信。寵辱不驚其心,喜慍不形於色。入仕四十載,歷官二十五,享年七十二。才如是,祿如是,壽如是,宜哉!居易與公少同官,老同游, 結交慕德,久而彌篤。故景宣等以論撰先德,見托為文。式序且銘,勒於墓 石。銘曰: 在唐張氏,世為儒宗;文獻既沒,郁生我公。我公渢渢,學奧詞雄;緣情體 物,有文獻風,慶襲於家,道積厥躬;駿足逸翩,天驥冥鴻。始自筮仕,迄 於達官:六刺藩部,再珥貂蟬。大諫選重,尹京才難,賓於望苑,寵在蓬山。 凡所踐歷,皆有可觀。終然允臧,已矣歸全。嗚呼!洛郊北陡,邱阜西原: 佳城一閉,陵谷推遷;所不泯者,令名藹然。
齒落辭並序
编辑開成二年,予春秋六十六,瘠黑衰白,老狀具矣,而雙齒又墮,慨然感嘆者 久之!因為《齒落辭》以自廣。其辭曰。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豐吾膚革,滋吾血髓。 從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輔車,非無斷;胡然舍我,一旦雙落?齒雖無 情,吾豈無情?老與齒別,齒隨涕零。我老日來,爾去不回。嗟嗟乎雙齒! 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為君口中之物,忽乎六十 餘年。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今君之老矣,血衰齒寒。輔車斷,日削月 朘:上參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聽哉:女長辭姥,臣老辭主; 發衰辭頭,葉枯辭樹:物無細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獨不聞諸道經:我 身非我有也,蓋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聞諸佛說:是身如浮雲,須臾 變滅。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順萬化,胡為乎嗟嗟於一牙一齒 之間?吾應曰:吾過矣!爾之言然。
醉吟先生傳
编辑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鄉里、官爵,忽忽不知吾為誰也。宦遊三十載,將 老,退居洛下。所居有池五六畝,竹數千竿,喬木數十株,台榭舟橋,具體 而微,先生安焉。家雖貧,不至寒餒;年雖老,未及耄。性嗜酒,耽琴,淫 詩。凡酒徒、琴侶、詩客,多與之游,游之外,棲心釋氏、通學小中大乘法。與嵩山僧如滿為空門友,平泉客韋楚為山水友,彭城劉夢得為詩友,安定皇甫朗之為酒友。每一相見,欣然忘歸。洛城內外六七十里間,凡觀寺、丘墅, 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鳴琴者,靡不過;有圖書、歌舞者, 靡不觀。自居守洛川洎布衣家,以宴遊召者,亦時時往。每良辰美景,或雪 朝月夕,好事者相過,必為之先拂酒罍,次開詩篋。酒既酣,乃自援琴,操 宮聲,弄《秋思》一遍。若興發,命家僮調法部絲竹,合奏《霓裳羽衣》一 曲。若歡甚,又命小妓歌《楊柳枝》新詞十數章。放情自娛,酩酊而後己, 往往乘興,履及鄰,杖於鄉,騎游都邑,肩異適野。異中置一琴、一枕,陶、 謝詩數卷。舁竿左右,懸雙酒壺。尋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興盡而 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間日賦詩約千餘首,日釀酒約數百斛。而十年前後賦 釀者不與焉。妻孥弟侄,慮其過也,或譏之,不應;至於再三,乃曰:凡人 之性,鮮得中,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設不幸,吾好利,而貨殖焉;以 至於多藏潤屋,賈禍危身,奈吾何?設不幸,吾好博弈,一擲數萬,傾財破 產,以至於妻子凍餓,奈吾何?設不幸,吾好藥,捐衣削食,煉鉛饒汞,以 至於無所成,有所誤,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自適於杯觴諷詠之間,放則放矣,庸何傷乎?不猶愈於好彼三者乎?此劉伯倫所以聞婦言而不聽,王 無功所以游醉鄉而不還也。遂率子弟,人酒房,環釀瓮,箕踞仰面,長吁太 息曰:吾生天地間,才與行,不逮於古人遠矣;而富於黔婁,壽於顏回,飽 於伯夷,樂於榮啟期,健於衛叔寶:幸甚幸甚!余何求哉?若舍吾所好,何 以送老?因自吟《詠懷》詩云:「抱琴榮啟樂,縱酒劉伶達。放眼看青山, 任頭生白髮。不知天地內,更得幾年活?從此到終身,盡為閒日月。」吟罷自哂,揭瓮撥酪,又引數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復醒,醒復吟,吟復飲,飲 復醉:醉吟相仍,若循環然。由是得以夢身世,雲富貴,幕席天地,瞬息百 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將至,古所謂得全於酒者,故自號為醉吟先 生。於時,開成三年,先生之齒,六十有七,須盡白,發半禿,齒雙缺;而 臨詠之興猶未衰。顧謂妻子云:今之前,吾適矣;今之後,吾不自知其興何 如?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
编辑千佛堂轉輪經藏者,先是,郡太守居易發心,蜀沙門清閒、矢謨、吳僧常敬、弘正、神益等僝功,商主鄧子成、梁華等施財,院僧法弘、惠滿、契元、惠 雅等蕆事。大和二年秋作,開成元年春成。堂之費,計緡萬;藏與經之費,計絡三千六百,堂之中,上蓋下藏;藏蓋之間,輪九層,佛干龕,彩繪金碧 以為飾,環蓋懸鏡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門,丹漆銅鍇以為固,環藏敷座 六十有四。藏之內,轉以輪,止以柅,經函二百五十有六,經卷五千五十有 八。南閻浮提內大小乘經凡八萬四千卷。按:唐開元經錄,名數與此經藏同 於閻浮大數二十之一也。藏成經具之明年,蘇之緇白徒聚謀曰:今功德如是, 誰其屍之?宜請有福智僧越之妙喜寺長老元遂禪師為之主,宜請初發心人、 前本部守白少傅為之記。企曰:然。師既來,教行如流,僧至如歸,供施達 ,隨日而集。堂有羨食,路無飢僧,游者學者,得以安給:惠利饒益,不 可思量。師又日與芯芻眾升堂焚香,合十指,禮千佛,然後啟藏發函,鳴健 椎,唱伽陀,授持讀諷《十二部經》。經聲洋洋,充滿虛空。上下近遠,有 情識者,法音所及,無不蒙福:法力所攝,鮮不歸心。佻然巽風,一變至道。 所得功德,不自覺知,由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經之用,信有以表旌覺路也, 脂轄法輪也,示火宅長者子之便門也,開毛道凡夫生之大竇也。亶其然乎? 又明年,院之僧徒,三詣錐都,請予為記。夫記者,不唯紀年月,述作為, 亦在乎辨興廢,示勸誡也。我釋迎如來有言:一切佛及一切法,皆從經出。 然則法依於經,經依於藏,藏依於堂。若堂壞則藏廢,藏廢則經墜,經墜則 法隱,法隱則無上之道幾乎息矣。嗚呼!凡我國土宰官支提上首暨摩摩帝輩, 得不虔奉而護念之乎?得不保持而增修之乎?經有缺必補,藏有隙必葺,堂 有壞必支。若然者,真佛弟子,得福無量,反是者,非佛弟子,得罪如律。開成二年,二月一日記。
蘇州南禪院白氏文集記
编辑唐馮翊具開國侯、太原白居易,字樂天,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千 四百八十七首。其間根源五常,枝派六義,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則多矣。然寓興放言,緣情綺語者,亦往往有之。樂天,佛弟子也,備聞聖教,深信 因果,懼結來業,悟知前非,故其集,家藏之外,別錄三本:一本置於東都 聖善寺缽塔院律庫中,一本置於廬山東林寺經藏中,一本置於蘇州南禪院千 佛堂內。夫惟悉索弊文,歸依三藏者,其意云何?且有本願,願以今生世俗 文字,放言綺語之因,轉為將來世世贊佛乘,轉法輪之緣也。,三寶在上,實聞斯言。開成四年,二月二日,樂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