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181

卷一百八十 皇朝文獻通考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一
  兵考
  禁衛兵
  八旗步軍營
  順治元年設提督九門步軍統領統轄八旗歩軍營及九門官兵其巡捕營别以兵部職方司漢主事一人督之康熙三十年始定歩軍統領兼管提督九門巡捕三營歩軍統領一人左右翼歩軍翼尉協理三營事務每翼各一人順治元年設歩軍總尉乾隆十九年改名翼尉八旗歩軍協尉每旗各三人順治五年設歩軍副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協尉每旗滿洲䝉古漢軍兼用共二十四人餘倣此歩軍副尉每旗各三人雍正四年設歩軍叅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副尉歩軍尉每旗滿洲二十一人䝉古漢軍各八人捕盜歩軍尉每旗滿洲三人䝉古漢軍各一人捕盜歩軍尉康熙三十四年歩軍委署歩軍尉每旗滿洲五人䝉古漢軍各二人委署歩軍尉康熙三十四年設即於歩軍内選委領催共二千二十八名歩軍共一萬八千一百四名各官養亷兵糧六百八名即在數内捕盜歩軍三百二十名歩軍統領所屬文職員外郎二人初制設一人康熙六十一年増一人主事二人司務一人司務雍正十三年増設筆帖式十二人初制設四人康熙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内城九門每門城門領各二人初名城門尉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門領外七門同城門吏各二人初名城門校乾隆十九年改名城門吏外七門同外城七門每門城門領各一人城門吏各一人内外城門千總每門各二人初設指揮千户順治四年改為門千總城門驍騎共三百三十名門軍共六百四十名門軍初制召募民人充補雍正二年改用八旗養育兵乾隆四年定於歩軍内撥補礮手每門各二名初制惟設内九門礮手乾隆七年外七門増置
  中南北左右巡捕五營中軍副將兼管中營㕘將一人原設叅將乾隆四十六年改設副將南北左右四營叅將各一人原設二人乾隆四十六年増二人每營遊擊各一人原設三人乾隆四十六年増二人都司各一人乾隆四十六年増設守備共十八人康熙三十年初設守備十七人五十一年増一人雍正元年又増一人乾隆四十六年裁一人凡中營四人南營五人北營三人左營三人右營三人千總共四十六人康熙三十年初設千總七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七人乾隆四十六年増三十一人凡中營十人南營十二人北營八人左營八人右營八人把總共九十二人初制設十人順治四年増五人康熙三十年増六人五十一年増二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十二年増六人乾隆四十六年増六十二人凡中營二十人南營二十四人北營十六人左營十六人右營十六人外委千總共四十六人外委把總共九十二人馬兵共四千名戰兵共三千名守兵共三千名原設馬兵一千五百名歩兵三千六百名共五千一百名乾隆四十六年増設兵四千九百名共一萬名凡馬兵四千名戰兵三千名守兵三千名
  巡捕營之制順治元年設南北二營十四年増設中營康熙三年始令歩軍統領兼管原設三營叅將三人遊擊三人守備十九人千總十五人把總三十人兵五千一百名
  乾隆四十六年
  諭京師輦轂重地向來歩軍統領所管營務止分中南北三營地方本屬廣濶又西北昆明湖一帶離城較逺稽查巡緝更覺耳目難周所有額設官兵不敷𣲖撥且營制亦有叅差未協之處其應如何添設兵丁酌安營汎並管兵員弁及一切事宜著歩軍統領衙門㑹同各該部詳悉妥議具奏尋議准増設左右二營増副將一人叅將一人遊擊二人都司五人千總三十一人把總六十二人兵四千九百名共為五營二十三汎額兵一萬名
  
  諭現今京城巡捕三營已改為五營每營俱應添設官兵但此等馬歩兵缺向例招募民人挑選今既添兵甚多著於八旗漢軍鄂爾布歩甲閒散内擇其年壯漢仗好者充補著交歩軍統領遵旨挑選
  凡城守之制内九門城門領城門吏以八旗滿洲外七門以漢軍内外城門千總並以漢軍内九門城門驍騎門軍以八旗滿洲䝉古外七門以漢軍康熙三十八年増定正陽門城門領城門吏驍騎等由八旗充補母庸議調其崇文等八門官向係各按本翼旗分管轄或致瞻徇應對調看守崇文門以鑲黄旗宣武門以正黄旗朝陽門以正白旗東直門以鑲白旗阜成門以正紅旗西直門以鑲紅旗安定門以正藍旗徳勝門以鑲藍旗其兵丁等仍按旗守門
  凡内外城門啟閉城門領司之轄以歩軍統領其非時啟閉者順治初年定每月逢五常朝日由禮部咨兵部轉行歩軍統領於黎明啟正陽門遇
  御門聴政日外城居住官員應早入者由兵部行文於
  曉鐘後啟正陽門遇
  壇
  廟祭祀日内外城陪祀官有應早入城出城者由太常寺先期咨兵部轉行於五鼓後啟門内務府遇有祭祀出城取水預期行文或早啟或遲閉其餘各部
  院八旗有應早出入者均預具印文移咨兵部核明應行者轉行啟門如無兵部印文概不准啟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行幸駐蹕
  暢春園雍正元年以後遇 駐蹕圓明園制同城内各衙門按日前赴奏事𫝊知西直門徳勝門西便門遇
  駐蹕南苑𫝊知正陽門永定門均酌量早啟遲閉其尋常行人仍於黎明放行雍正四年於正陽門西直門各頒隂文合符一扇𫝊諭歩軍統領如遇夜有奉
  㫖差遣及𦂳急軍務應即時啟門者俟
  大内持出陽文合符該城門領即取隂文合符騐明啟鑰仍報知統領其餘各門遇陽文合符至門即報統領親齎隂文合符至門與陽文合符比騐乃啟均於次日具奏平時啟閉仍遵例行
  凡門禁順治初年定
  午門外朝㑹坐班行禮處一應閑人交歩軍尉等驅逐雍正年間増定凡遇
  朝㑹之期委歩軍協尉四人副尉四人歩軍尉十六人歩軍酌量差撥於
  午門外
  大清門内
  御道兩旁巡警禁止喧譁又於
  長安左右門外每門委捕盜歩軍尉二人阻逐閑人其内九門外七門官兵各按分管之處晝稽出入夜守扃鑰以為常凡越城者有禁依城搭蓋席棚及閑雜人等近門歇宿者均有禁凡送𦵏者禁出正陽門遇夏至祭
  地壇春秋祭
  日壇
  月壇安定門於祭前十日朝陽阜城門於臨祭日禁亦
  如之
  凡歩軍營汎守之制
  皇城内各汎専𨽻八旗滿洲共分汎九十列栅一百十六鑲黄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北東自
  地安門箭亭城牆起西至
  地安門甬路分中接正黄旗界北自火藥局城牆起南至三眼井接正白旗界中設歩軍尉二人後各旗同分汎十每汎設歩軍十二人後各旗同栅欄十八每座設歩軍三人後各旗同附近汎者或即以汛兵兼管
  景山後設歩軍尉一人管理街道灑水兼管河道後各旗歩軍尉職掌同歩軍百二十人後各旗歩軍數同正白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東北東自内府庫東口東牆起西至
  景山東牆止北自三眼井起南至銀牐風神廟接鑲白旗界分汎十一栅欄十於
  景山東門設歩軍尉歩軍如前鑲白旗滿洲界在紫禁城東東自騎河樓東牆起西至北池子止北自宣仁廟起南至北池子南口並望恩橋北接正藍旗界分汎十栅欄十三於北池子街設歩軍尉歩軍如前正藍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東南東自
  東安門東城牆起西至南池子街止北自北池子街並望恩橋起南至菖蒲河城牆止分汛十一栅欄九於南池子口設歩軍尉歩軍如前正黄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北東自
  地安門甬路分中起西至西什庫止北自侍衛教場城牆起南至𢎞仁寺分中接正紅旗界分汎十二柵欄十六於
  地安門設歩軍尉歩軍如前正紅旗滿洲界在紫禁城西北東自
  景山西門起西至
  西安門城牆止北自𢎞仁寺分中起南至
  西安門甬路接鑲紅旗界分汎十二栅欄十七於景山西門設歩軍尉歩軍如前鑲紅旗滿洲界在紫禁城西東自大高元殿門分中起西至
  西安門城牆止北自
  西安門甬路分中起南至大石槽城牆止分汎十二栅欄二十四於大光明殿後設歩軍尉歩軍如前鑲藍旗滿洲界在
  紫禁城西南東自
  西華門起西至西苑門止北自慎刑司起南至南府城牆止分汎十二栅欄九於
  西華門外設歩軍尉歩軍如前
  皇城外各汎分𨽻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内九門城上設汎八十七所遇  駐蹕圓明園増八旗驍騎汎四十八所與歩軍相間看守遇巡幸方岳將歩軍撤下分防大街巷口城上汎守悉易以驍騎大城内共分汎
  六百二十五列栅一千一百九十九鑲黄旗滿洲界在大城北䝉古旗同東自新橋起西至舊鼓樓大街接正黄旗界北自安定門城根起南至紅廟後接正白旗界中設歩軍尉五人後滿洲各旗同分汎五十三每汎設歩軍十二人後各旗歩軍數同栅欄九十四每座設歩軍三人後各旗同䝉古旗界東自東直門北小街口接本旗漢軍界起西至新橋西接本旗滿洲界北自北城根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汪家衚衕西口接正白旗界中設歩軍尉二人後䝉古漢軍各旗同分汎二十二栅欄二十九漢軍旗界在大城東北東自東直門城根起西至新橋東接本旗䝉古界北自角樓迤西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南水闗接正白旗界分汎十七栅欄二十七正白旗滿洲界在大城東䝉古漢軍旗同東自朝陽門北城根起西至
  地安門大街分中接鑲黄正黄旗界北自汪家衚衕西口起南至大市街接本旗䝉古界分汎五十一栅欄九十䝉古旗界東自拐棒衚衕東口接鑲白旗界起西至
  皇城牆止北自兵馬司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豹房衚衕接鑲白旗界分汎二栅欄三十五漢軍旗界東自朝陽門城根起西至雞鵞市接本旗滿洲界南自南小街口接鑲白旗界起北至何家口接本旗滿洲界分汎十四栅欄三十一鑲白旗滿洲界在大城東䝉古旗同東自東城根起西至
  皇城牆止北自炒麪衚衕西口接正白旗界起南至金魚衚衕東口接本旗漢軍界分汎四十六栅欄八十䝉古旗界東自城根中心臺起西至
  東安門止北自小石槽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小街口接本旗漢軍界分汎十三栅欄三十五漢軍旗界在大城東南東自東城根起西至王府大街院府衚衕口止北自金魚衚衕東口起南至就日坊三條衚衕接正藍旗界分汎十二栅欄十八正藍旗滿洲界在大城南䝉古漢軍旗同東自城根起西自
  皇城牆轉西至
  長安左門止北自三條衚衕起南至小豹房衕衕西口接本旗䝉古界分汎四十五栅欄八十七䝉古旗界東自城根起西至敷文坊東口接本旗漢軍界北自小豹房衚衕起南至城根止分汎十九栅欄四十五漢軍旗界東自敷文坊東口起西至碁盤街分中接鑲紅旗界北自兵部街北口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城根止分汎十五栅欄十五正黄旗滿洲界在大城北北自徳勝門城根起南至
  皇城牆西北角止東自
  地安門分中接鑲黄旗界起西至水闗橋止分汎五十五栅欄九十一䝉古旗界在大城西北漢軍旗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官園口止東自横橋起西至西直門止分汎十八栅欄三十漢軍旗界北自北城根起南至臭皮衚衕接正紅旗界東自水闗接本旗滿洲界起西至横橋接本旗䝉古界分汎十八栅欄四十一正紅旗滿洲界在大城西䝉古漢軍旗同北自臭皮衚衕起南至丁字街止東自大市街分中起西至馬石橋接本旗䝉古界分汎三十八栅欄七十九䝉古旗界北自朝天宫前起南至武衣庫衚衕止東自石馬橋起西至阜城門止分汎十四栅欄三十六漢軍旗界北自倉夾道北起南至
  西安門分中止東自
  皇城牆起西至大市街分中接本旗滿洲界分汎十栅欄十四鑲紅旗滿洲界在大城西南北自按院衚衕起南至南城根止東自瞻雲坊分中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汎四十八栅欄九十六䝉古旗界在大城南漢軍旗同北自絨線衚衕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宣武門止東自六部口起西至大濠止分汎十二栅欄二十三漢軍旗界北自刑部門分中起南至南城根止東自碁盤街分中起西至六部口接本旗䝉古界分汎十栅欄三十九鑲藍旗滿洲界在大城西䝉古旗同北自丁字街接正紅旗界起南至瞻雲坊接鑲紅旗界止東自
  皇城牆起西至河漕沿止分汎五十栅欄九十七䝉古旗界北自武衣庫衚衕接正紅旗界起南至按院衕衕止東自河漕沿起西至西城根止分汎十五栅欄二十四漢軍旗界在大城南北自灰厰接本旗滿洲界起南至刑部門分中接鑲紅旗界止東自
  長安右門起西至瞻雲坊接本旗滿洲界分汎十栅欄三十四以上各汎均按分轄地界防守稽察夜則擊柝每汎設更籌自初更起上下汎徃來𫝊送至黎明乃止其
  圓明園附近處汎守之制雍正元年定設八旗歩軍汎五十以歩軍協尉四人歩軍尉十二人分轄之每汎設領催三名歩軍十名晝夜巡警
  凡巡捕營汎守之制外七門城上設汎二十五所初制設十八所乾隆十年増七所每汛設歩兵三人共以千總一人把總二人轄之其大城外各汎分𨽻中南北三營中營所屬馬兵汎五十四歩兵汎五十五列栅一百九十三南營所屬馬兵汎六十二歩兵汎八十二列栅一百四十五北營所屬馬兵汛四十九歩兵汎四十列栅一百有二各統以叅將游擊轄以専汎守備中營叅將駐抽分厰游擊駐猪市口南營叅將駐南海淀游擊駐廣寧門大街北營叅將駐海鉢寺街游擊駐安定門外大街三營守備分駐外城以内者六康熙三十年中營東南守備駐蒜市口一人西南守備駐棉花衚衕一人南營東南守備駐東小市一人西南守備駐菜市口一人北營内北東守備駐東河沿一人内北西守備駐延夀寺街一人其三營守備分駐郊外者十康熙三十年中營守備駐朝陽門外一人駐廣渠門外一人駐左安門外一人又南苑牆守備駐永定門外一人南營守備駐西直門外一人駐右安門外一人駐廣寧門外一人北營守備駐安定門外一人駐徳勝門外一人駐東直門外一人凡中營外正東汎内所轄至䨇橋止外東南汎内所轄至北鹿司邨止北營外東汎内所轄至大王莊觀音堂止均接通州界俱在東中營南苑牆守備轄南海子圍牆外正南汎内所轄至南海子北牆止南營外南二汎内所轄至西紅門三官廟止均接舊州營界俱在南南營外南三汎内所轄至大井村止又外南一汎内所轄至田村府君廟止均接拱極營界俱在西北營外北汎内所轄至清河利水橋河沿止接鞏華營界外東北汎内所轄至羊房村止接沙河汎界俱在北每守備汎守之處各以千總把總佐之亦有但以千總把總分駐者又南營分防
  暢春園附近地方守備一人分防
  圓明園附近地方守備一人又分防
  静明園
  静宜園附近地方守備各一人康熙三十年南營設暢春園守備一人五十一年増一人雍正元年設 圓明園守備一人乾隆九年以後増設 静明園 静宜園營汎移南營額設守備分駐
  圓明園附近處汎守之制雍正元年定設巡捕營馬兵汎十五歩兵汎五十二乾隆九年増定
  静明園附近處設巡捕營歩兵汎十二
  静宜園附近處設巡捕營馬兵汎一歩兵汎十西山小屯村及冷泉附近處各設巡捕營馬兵汎一歩兵汛四每汎設兵三四人或四五人凡遇
  駐蹕以叅將一人於清梵寺前駐劄各汎守備在通衢千總把總等在僻巷嚴加稽察晝夜巡警
  凡隨時増設汎守者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車駕行幸
  皇城内外要地増置汎守每旗増歩軍協尉一人直宿其分汎列栅官兵及捕盜歩軍尉等亦加嚴防正陽崇文宣武三門外令巡捕營叅將游擊各率該管守備千總把總直班看守并増八旗歩軍汎二十於三營兵汎中交界處相間看守委歩軍尉十六人轄之協尉四人更畨稽察其餘各門外守備在各門䕶城河橋相近直班千總把總等在闗廂直班加謹守衛俟
  駕囘乃撤乾隆十二年定遇
  郊祀先一日
  駕宿齋宫歩軍統領於附近城門内直宿翼尉一人協尉副尉四人於祀所直宿外垣以内八旗歩軍營共設汎二十四以歩軍尉十六人分轄之每汎領催一名歩軍六名竟夕巡警外垣以外巡捕營共設汎四十每汎歩兵四名每十汎以千總把總各一人轄之以守備二人徃來稽察叅將游擊各一人在要路防守
  凡扈從之制康熙三十一年定遇
  車駕恭謁
  陵寢奏委歩軍總尉即今翼尉一人副尉即今協尉一人捕盗歩軍尉八人守備千總把總各一人健歩官十人分𣲖畨役捕盜歩軍馬兵等隨徃如
  駕幸木蘭亦令總尉以下各官兵從
  皇子未分封者奉
  差奏委捕盗歩軍尉二人千總一人酌撥歩軍畨役捕
  盗歩軍馬兵隨行
  凡潔除之制
  大清門
  天安門
  端門並以歩軍司灑掃初制三門皆以歩軍守衛雍正七年守門改用䕶軍其歩軍惟司灑掃
  朝㑹之期酌撥歩軍於
  午門外
  御道左右巡警掃除其大城内各街道遇
  車駕出入令八旗歩軍修墊掃除大城外街道為京營
  所轄令歩軍及三營兵掃除凡
  乘輿經由内外城均由歩軍統領率所屬官兵先期除
  道設幛衢巷以蹕行人
  凡防火之制偶有不戒於火者官兵各按營界即時赴救遇外城失火報知歩軍統領即率所屬啟正陽門徃救兩翼歩軍翼尉親督官軍於城門防守
  凡緝捕之制滿洲八旗每一旗分界為三令滿洲捕盗歩軍尉三人分管䝉古漢軍八旗每旗各以捕盜歩軍尉一人轄之専司巡緝盗賊稽察奸宄其餘凡京城内外如有强竊横惡負罪潜逃私鑄私銷賭博鬬毆一切違禁不法之事均責成歩軍營廵捕營専汎兼轄等官督率屬兵隨時緝獲按名叙賞徇隠不報逾限不獲及軍捕受財縱放者皆論如法凡緝獲人罪止笞杖者即時斷結徒罪以上送刑部審擬其八旗官軍耽於優劇及内外城闤闠侵占街塗送死用火化三冬風髙演放起火均有禁如畨役捕役人等擅設白役偵探部院事擾害良善者則嚴治其罪
  凡夜禁内外城均於起更後閉栅欄自王以下官民人等皆禁行走惟奉
  㫖差遣各部院𫝊事民間䘮事生産問疾延醫祭祀嫁娶燕㑹均詢明聴出若無故夜行者分别官民察議責處其弁兵疎縱與非時妄拏故為留難勒索擾累行人者責罰有差
  白塔信礮官附載
  順治十年置白塔礮臺設信礮官漢軍左右翼各二人領催二名每旗驍騎二名雍正二年改今制乾隆八年定歸歩軍統領管轄
  信礮總管一人司信礮官漢軍八旗每旗各一人礮手八名領催四名步軍十六名
  信礮之制順治十年兵部尚書噶洪達等奏前在
  盛京凡遇有警急則鳴鼓集衆及入北京因京城遼濶設礮於煤山以為信後復停止無慿集衆
  詔㑹議尋議定於白塔山及九門各設礮五座後定内九門各設礮十外七門各設礮五竪旗杆五遇有警急聲礮為號杆上晝則懸旗夜則懸燈白塔鳴礮則九門皆應之各旗官兵聞礮聲皆披甲於應集之處齊集其白塔礮臺有
  上諭遣人持金牌至則舉礮金牌書鳴礮字様藏於
  禁中
  内府三旗
  順治初年設内府鑲黄正黄正白三旗初制惟設佐領内管領後以次増設各員𨽻領侍衛内大臣康熙十三年改𨽻内務府總管三十四年又𨽻領侍衛内大臣雍正元年仍𨽻内務府總管
  内府䕶軍營三旗䕶軍統領各一人雍正元年䕶軍叅領各五人康熙十六年副䕶軍叅領各五人康熙三十六年每旗設侍衛委署叅領三人四十三年改名副叅領雍正十三年裁鳥搶䕶軍營又以每旗裁缺委署叅領二人編入舊營䕶軍校委署䕶軍㕘領各三人委署䕶軍叅領康熙二十年設即於䕶軍校内選委䕶軍校共九十九人順治十八年設三旗䕶軍校滿洲朝鮮佐領下各二人旗鼓佐領内管領下各一人康熙二十一年改定各佐領内管領下合九十六人二十三年酌裁三十六人雍正十三年裁鳥鎗䕶軍營又以裁缺䕶軍校六十人編入舊營新舊共一百二十人内以九人為委署叅領乾隆十三年又選撥六人署前鋒叅領六人為前鋒校别入前鋒營筆帖式共三十人䕶軍委署䕶軍校共十五人委署䕶平校康熙二十年設即於䕶軍内選委䕶軍共一千六十五名初制滿洲九佐領朝鮮一佐領下各十五名旗鼔十二佐領下各十名三十内管領下每二管領合設十五名順治十八年滿洲朝鮮佐領下各増置五名旗鼓佐領内管領下各増置十名康熙二十一年改定各佐領管領下每䕶軍校一人領䕶軍十名合九百六十名二十三年酌裁三百六十名雍正十三年裁鳥槍䕶軍營又以裁缺䕶軍六百名編入舊營新舊共一千二百名定滿洲十五佐領朝鮮二佐領下各二十五名旗鼓十八佐領下一佐領十九名餘各十八名三十内管領下各十五名内以十五名為委署䕶軍校乾隆十三年又選撥一百二十名為前鋒别入前鋒營臣等謹按康熙十六年定遴選三旗佐領正黄旗朝鮮佐領及内管領下甲兵共為六百名停其一應差遣専令學習鳥槍雍正九年分設鳥槍䕶軍營三旗設兼管䕶軍叅領各二人侍衞委署叅領各二人䕶軍校委署叅領各五人䕶軍校各十五人䕶軍各二百名十三年以侍䘙委署叅領及䕶軍校䕶軍編入舊營餘缺悉酌裁故不另列
  内府前鋒營乾隆十三年設即於 内府三旗䕶軍校内每旗各簡選二人為委署叅領二人為前鋒校於䕶軍内撥一百二十名為前鋒仍屬䕶軍統領管轄三旗前鋒校委署前鋒叅領各二人前鋒校各二人前鋒委署前鋒校各二人即於前鋒内選委前鋒共一百十四名
  内府驍騎營三旗掌闗防驍騎叅領各五人康熙十六年乾隆十六年以司官兼攝副驍騎叅領各五人康熈四十三年設雍正十三年停止補授乾隆十六年復改設滿洲佐領各五人初制各三人康熈三十四年毎旗増二人旗鼓佐領各六人初制各四人康熈三十四年每旗増二人内管領各十人内副管領各十人正黄旗朝鮮佐領二人朝鮮佐領初制設一人康熙三十四年増一人正白旗囘子佐領一人回子佐領乾隆二十五年驍騎校共三十六人康熙十六年設三旗驍騎校每佐領下各一人三十四年定正黄旗十三人鑲黄正白二旗各十一人雍正五年各佐領下増設領催委署驍騎校一人十三年停止補授乾隆二十五年増設回子佐領下驍騎校一人領催共二百六十四名初制每佐領内管領下各領催六名康熙四十三年各酌裁二名乾隆二十五年増設回子佐領下領催四名驍騎共五千二百五十名初制滿洲朝鮮佐領及内管領下每二丁設驍騎一名旗鼔佐領下不論丁每佐領設驍騎五十名康熙二十三年改定各佐領管領下均三丁設驍騎二名其滿洲佐領等户下人每佐領下各設驍騎十二名每内管領下各設驍騎十名每旗鼓佐領下各設驍騎八十名四十年又定户下人充驍騎者每佐領下額限五十名管領下額限十五名四十二年各佐領管領下各酌裁一名雍正三年又定每佐領管領下均額定驍騎五十名其户下人充驍騎者俱停止九年増設三旗訓練兵二千名别分為二營十三年以訓練兵二千歸入舊營更定滿洲十五佐領朝鮮二佐領三十内管領下各八十九名旗鼓十八佐領下各五十九名餘額五名以丁多之佐領匀補乾隆二十五年回子佐領下亦一體増設驍騎
  凡宿衛之制
  景山正門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山内左右門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九人順治十年
  慈寧宫正門内管領一人内務府所屬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順治十年設初制尚有司官一人乾隆元年酌裁又康熈二十七年停止䕶軍改用驍騎乾隆元年復舊制左右門䕶軍叅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九人乾隆元年増定
  永康左右門䕶軍校各一人䕶軍各九人順治十年設康熈二十七年改用驍騎乾隆元年復舊制
  慈祥門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
  寧夀宫正門内管領一人雍正元年増設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設五十六年減䕶軍五人改用驍騎雍正元年復舊制
  履順門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二十八年設五十六年改用驍騎雍正元年復舊制
  蹈和門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康熙四十四年用八旗驍騎營官一人領催一人驍騎九人乾隆二十二年改用䕶軍
  順貞門䕶軍統領一人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二人䕶軍十八人初制用八旗䕶軍營叅領一人䕶軍校三人䕶軍十二人雍正元年改用内府䕶軍乾隆十二年令西北門亦用内府䕶軍三所正門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一人䕶軍九人三所門初以散秩等官輪直乾隆十九年改設䕶軍
  官禁外圍地方均各佐領内管領下遴選領催輪班直宿
  紫禁城内
  夀康宫角門後鐵門兆祥所
  武英殿
  南薰殿瓷器庫等處西苑門
  淑清院公主府及慎刑司豐益倉等處均令散秩官驍騎校輪直
  紫光閣蕉園門南府
  豐澤園
  先蠶門収貯帳殿庫等處均委各内管領下有頂帶領催輪直再織染局花爆作吉安所郡主府三眼井官房租庫石作等處均委各佐領下有頂帯領催輪直乾隆十六年増定
  凡專司防火者曰防範兵别為一班雍正五年定於守衞
  寧夀宫正門
  履順門䕶軍内各撥二人
  順貞門䕶軍内撥四人禁城内直班三旗驍騎内撥二十人各處直班之執事服役人内選二十人於歩軍營内選歩軍尉二人歩軍四十人鑾儀衞直班校尉内選十人共以百人合為一班令其更番防範屬
  慈寧宫正門直班内管領等統轄仍令直班之内務府總管䕶軍統領司鑰長公同稽察如有應用齊集之處令直班内務府總管或領侍衞内大臣散秩大臣率直班之内管領等並添調
  太和門直班之侍衞什長及親軍
  左翼門等處之八旗䕶軍協同前往定於
  咸安宫前設班房輪直乾隆三年移於
  夀康宫西牆外令直班驍騎叅領管轄
  凡扈從之制毎
  乘輿出入設馬上引燈五班每班燈六以䕶軍校二人庫使七人庫使及庫守皆内務府所屬䕶軍二十一人執之委司官等稽察
  躬祀
  太廟
  社稷則
  午門外兩旁列燈四十以庫守二十人䕶軍二十人司之祀
  南北郊及各
  壇廟除
  午門列燈外照馬上燈之例増設引燈五班均於
  駕出之門兩旁恭候遞行交代至
  壇廟門而止展拜
  堂子則街門紅柱兩旁増列燈二十以庫守十人䕶軍十
  人司之均委司官等稽察遇
  皇太后
  皇后
  妃嬪出入均設豹尾班以内府總管一人如總管奉差則以領侍衞府散秩大臣一人内府䕶軍統領一人䕶軍叅領二人率䕶軍校䕶軍從以十人執搶十人佩儀刀翊衞由
  宫至
  圓明園委司官八人以四人恭候於
  順貞門外歩行引導至
  景山西門外四人屬櫜鞬乗馬接引至
  圓明園如由
  圓明園進
  宫乗馬司官引導至
  景山西門外歩行司官接引至
  順貞門止後從䕶軍統領一人䕶軍叅領二人率豹尾班䕶軍校䕶軍二十人從再以䕶軍十人前導三十人兩翼巡邏十人後扈遇恭奉
  皇太后巡幸
  皇后
  妃嬪隨往則以䕶軍統領一人䕶軍叅領二人䕶軍校三人委署䕶軍校一人䕶軍三十六人沿塗扈從其
  皇子福晉公主出入引導及下嫁外藩公主來京隨從守衞亦均用内府䕶軍叅領䕶軍校䕶軍等有差
  等謹按内務府官兵除在京城分備宿衛扈從外其各處守䕶
  行宫京東路為盤山為燕郊為白澗為桃花寺為隆福寺為大興荘為了髻山等七處京西路為黄新莊為秋蘭村為梁家莊為半壁店等四處京北路
  為石槽為三家店為密雲縣為瑶亭為羅家橋為懐柔縣等六處各設千總一人委署千總一人兵自四人至四十九人有差分𨽻盤山黄新荘總管口外熱河
  行宫設千總七人委署千總十三人兵二百七十人有竒自熱河以南為喀喇河屯為王家營為常山峪為兩間房為巴克什營自熱河以北為釣魚臺為黄土坎為中闗為什巴爾臺為波羅河屯為張三營為濟爾哈朗圖為阿穆呼朗圖各處
  行宫分設千總及委署千總或一人至二人三人兵自六人至九十八人有差𨽻熱河總管皆内務府所屬謹附載於此
  又按
  盛京捕牲烏喇設總管一人並協領佐領驍騎校等員統轄打牲兵丁凡採珠者為珠軒設有頭目副頭目又有參戸蜜戸漁戶獵戸鷹戸狐戸獺戸鸛户於吉林境内専司採捕諸役皆兼𨽻於在京内府三旗亦附載於此
  南苑守衛官兵附載
  南苑總尉一人防禦八人領催十名驍騎九十名康熙二十四年
  凡守衛之制於康熙二十四年定苑内原有大紅門小紅門南紅門東紅門西紅門共五門又増設正國寺門黄村門迴城門䨇橋門合為九門大紅門設四品總尉一人領催二名驍騎十八名其餘八門每門各設五品防禦一人領催一名驍騎九名
  等謹按
  南苑守衛官兵𨽻於奉宸苑為内務府所轄謹附載於内府三旗之後
  火噐營
  總統六人初制無定員由  特簡大臣總理雍正年間定為六人以王公或領侍衛内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兼任八旗掌闗防營總毎旗各一人乾隆二十九年鳥槍䕶軍叅領各一人初制設鳥槍䕶軍叅領十六人毎旗各二人均以旗員兼任雍正三年裁察哈爾八旗䕶軍叅領改補火器營鳥槍䕶軍叅領為専設官乾隆二十九年酌裁八人副鳥槍䕶軍叅領各二人初制設鳥槍驍騎叅領二十四人乾隆二十九年酌裁驍騎叅領増設副䕶軍叅領管礮叅領各一人管礮叅領乾隆二十九年増設即以旗員兼任鳥槍䕶軍校委署鳥槍䕶軍叅領各四人委署䕶軍叅領乾隆二十九年増設即於䕶軍校内選委管礮章京各五人管礮章京以旗員兼任鳥槍䕶軍校毎旗滿洲二十人䝉古八人初制設鳥槍䕶軍校一百十二人毎旗滿洲十人𫎇古四人設鳥槍驍騎校如䕶軍校之數乾隆二十九年裁驍騎校并入䕶軍校内管礮驍騎校各五人管礮驍騎校以旗員兼任筆帖式各二人雍正九年設即於䕶軍内選用仍食原餉鳥槍藍翎長毎旗滿洲二十人䝉古八人食䕶軍餉之筆帖式十六人及鳥槍藍翎長二百二十四人均在兵數内八旗滿洲䝉古毎佐領下鳥槍䕶軍七名礮驍騎一名火器營之制於康熈三十年設定鳥槍䕶軍毎人各給鳥槍一八旗各給子母礮五専司教演火器乾隆三十三年増兵二千名
  圓明園八旗䕶軍營
  總統無定員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六年定以一人掌印亦由  特簡八旗營總每旗各一人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隨印協理事務䕶軍叅領各一人䕶軍㕘領雍正十年乾隆十六年定以二人隨印協理事務副䕶軍叅領各二人䕶軍校委署䕶軍叅領各四人即於䕶軍校内選委䕶軍校各十六人初制設八十人雍正十年増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増十六人十六年定以四人隨印副䕶軍校各十六人雍正七年初設七十二人十年増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増十六人即於䕶軍内選用筆帖式共四十人雍正十年設即於䕶軍内選用仍食原餉乾隆十六年定以八人隨印䕶軍共三千八百名初制設三千名乾隆十二年以京城䕶軍八百名移駐每旗各四百七十五名所有副䕶軍校一百二十八人及食䕶軍餉之筆帖式四十人均在數内四十三年裁䕶軍三百名改設披甲三百名五十年仍増䕶軍三百名養育兵共四百八十名初制設九十六名乾隆三年増三百八十四名毎旗各六十名
  圓明園八旗䕶軍營之制於雍正二年設在
  禁苑周圍建營房八所選京中八旗官軍按旗駐劄
  初定
  圓明園門汎警蹕共百處日以營總四人副䕶軍叅領八人署䕶軍叅領十六人䕶軍校䕶軍千人入直夜𫝊更籌十六遇
  駕至
  圓明園及還
  宫自
  圓明園至紅橋以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四人䕶軍校䕶軍八十人於路旁兩翼清蹕如
  駕由水路自
  暢春園西南門經聖化寺至長春橋以營總三人副䕶軍㕘領署䕶軍叅領十六人䕶軍校䕶軍二百四十人於長河兩岸清蹕乾隆四年恭奉
  皇太后駐蹕
  暢春園於
  圓明園改設門汎共七十六處日以營總二人䕶軍叅領二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十五人䕶軍校䕶軍七百六十人守衛
  暢春園増設門汎十九處日以營總一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四人䕶軍校䕶軍一百九十人守衛夜𫝊更籌八八年定遇
  駕駐静宜園設門汎五十一處日以營總二人䕶軍叅領一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十三人䕶軍校䕶軍五百十人守衛夜𫝊更籌十
  車駕徃還均以營總三人䕶軍叅領三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二十人䕶軍校䕶軍五百二十人於經由之路左右清蹕遇
  駕詣黑龍潭大覺寺行禮以營總三人䕶軍叅領三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十四人䕶軍校䕶軍七百人沿路清蹕十年増設
  長春園門汎二十處日以䕶軍叅領一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四人䕶軍校䕶軍二百人守衛夜傳更籌八十八年増設
  清漪園門汎六處日以副䕶軍叅領或署䕶軍叅領一人䕶軍校䕶軍六十人守衛又定
  駕幸静明園等處以營總三人䕶軍叅領三人副䕶軍叅領署䕶軍叅領九人䕶軍校䕶軍二百四十人沿路清蹕
  圓明園内府三旗
  營總一人雍正十年三旗䕶軍叅領各一人副䕶軍叅領各一人䕶軍校委署䕶軍叅領各一人即於䕶軍校内選委䕶軍校各三人副䕶軍校各一人雍正七年設委署䕶軍校每旗各一人後改為副䕶軍校即於䕶軍内選用筆帖式四人即於䕶軍内選用仍食原餉䕶軍共一百二十名副䕶軍校三人及食䕶軍餉之筆帖式四人均在數内披甲三十名乾隆五十年増設
  圓明園内府三旗䕶軍營之制於雍正二年設備禁苑諸處𣲖委由
  圓明園總統八旗事務王公大臣掌其升選僉補仍𨽻於内務府
  健鋭營
  總統無定員以公侯大臣兼任左右翼翼長各一人八旗前鋒叅領每旗各一人副前鋒叅領各一人前鋒校委署前鋒叅領各二人委署前鋒叅領乾隆十八年増設即於前鋒校内選委前鋒校共五十人副前鋒校共四十人副前鋒校乾隆十八年増設即於前鋒内選用筆帖式四人即於前鋒内選用仍食原餉藍翎長共五十人前鋒共一千名副前鋒校四十人及食前鋒餉之筆帖式四人藍翎長五十人均在數内委署前鋒一千名委署前鋒乾隆十八年増設養育兵一百名乾隆十七年増設上三旗五十名下五旗五十名前鋒軍演習水師教習漢侍衛十人乾隆十八年増設把總十人由天津及福建水師營選送天津四人福建六人水手七十二名初制設水手四十八名亦由天津福建選送附内府正黄旗旗鼓佐領下十八年増設江蘇省戰船水手七十二名二十三年酌栽四十八名
  健鋭營之制於乾隆十四年設奉
  諭去嵗金川用兵朕思我滿洲兵向用雲梯攻城因命八旗於前鋒䕶軍内擇年壯人才健勇者千人特命大臣監視操演所選兵各奮勉學習不數月間皆已精練隨征金川功成凱旋如令仍回本營隨行行走則伊等前功徒費且我滿洲舊日技藝仍至廢弛若將伊等専設一營演習均可為精鋭兵於緩急之用更有禆益遇有行幸令伊等隨徃圍獵學習行走更得嫻熟竢回軍之日不必令回本營専令大臣數人管轄特簡大臣一人總統其如何設營伍操演遇行幸隨蹕再如何施恩使得升轉之途著大學士公同管轄操演之大臣等詳議具奏尋議准雲梯兵一千名原委翼長四人前鋒叅領十六人前鋒校四十人管轄今既専設一營應將雲梯兵千名分為兩翼每翼設翼長八旗各設前鋒叅領副前鋒叅領設前鋒校五十鑲黄旗九人正黄正白二旗各八人正紅等五旗各五人以上各官不能兼任均應専設至健鋭營總統以公侯大臣兼理請
  㫖特簡其雲梯兵千名上三旗五百鑲黄旗一百六十六名正黄正白二旗各一百六十七名下五旗五百每旗一百名専習雲梯鳥槍馬歩射馳馬躍馬舞鞭舞刀諸技又於昆明湖設趕繒船初制設八船十六年増二十四船二十一年減八船二十三年又減八船以前鋒軍習水戰駕船駛風之技三十三年増兵一千名
  凡守衛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日以叅領一人前鋒校前鋒十人守衛
  静宜園宫門遇
  駕幸静宜園則以侍衛守門而移叅領等駐碧雲寺孔道十八年又定新増官兵内以署前鋒叅領二人副前鋒校每旗各一人署前鋒每旗各十五人駐紅石山
  凡扈從之制乾隆十五年定每遇
  巡幸以健鋭營官軍分撥十分之四隨徃十七年又定
  健鋭營操演事繁嗣後隨
  駕撥官軍十分之二
  恭載乾隆十四年平定金川
  御製實勝寺碑記
  去嵗夏視師金川者乆而弗告其功且苦酋之恃其碉也則創為以碉攻碉之説將築碉焉朕謂攻碉已下䇿今乃命攻碉者而為之築碉是所謂借㓂兵而資盗糧者全無䇿矣為之懣然因憶敬觀
  列朝實録開國之初我旗人躡雲梯肉薄而登城者不可屈指數以此攻碉何碉弗克今之人猶昔之人也則命於西山之麓設為石碉也者而簡佽飛之士以習之未逾月得精其技者二千人更命大學士忠勇公傅恒為經略統之以徃且厚集諸路之師期必濟厥事頼
  天之佑大功以成此固經畧智勇克兼用揚我武酋長畏威懐徳厥角請命是以敵愾以往者率中道而歸竊恨未施其長技有餘怒焉記不云乎反本修古不忘其初雲梯之習猶是志也而即以成功則是地者豈非綏靖之先聲繼武之昭度哉因命擇向庀材建寺於碉之側名之曰實勝夫已習之藝不可廢已奏之績不可忘於是令成功之旅立為健鋭雲梯營並於寺之左右建屋居之間亦依山為碉以肖刮耳勒歪之境昔我
  太宗皇帝嘗以偏師破明十三萬衆於松山杏山之間歸而建實勝寺於盛京以紀其烈夫金川蕞爾窮畨豈明師比然畧昆明而穿池勝僑如而名子其識勿忘一也漢書訓碉作雕碉為石室而雕則若雕鶚之棲云者皆非是葢西南夷語彼中呼樓居其音為碉云爾乾隆二十六年平定西域
  御製實勝寺後記
  嵗己巳建實勝寺於西山之下其縁起已見前記不復綴今頼
  昊天垂佑
  宗社篤祐平凖噶爾囘部拓地伊犁喀什噶爾葉爾羌一帶二萬餘里其外覊縻附屬如哈薩克布魯特安集延㧞達克山等部不與焉凡乗機决計信賞必罰奉
  天討罪藉衆集事諸大端俱見太學之碑開惑之論西師之詩亦不復綴兹記者寺左近健鋭雲梯營實居之營之兵是役効力為尤多故不可不旌其前勞以勸夫後進先是呼爾璊霍斯庫魯克之戰我師以少敵衆而賊據險伺隙故凡行陣參伍彌縫之際略覺旗靡鼓餒處得健鋭兵數十立其間則屹如堅城整而復進遂乃斬將搴旗用成殊績盖索倫兵馬射雖精以之馳突乗勝破陣無不如志而知方守節終不如我滿洲世僕其心定其氣盛夫出萬死一生為國宣力而為之君者事成而忽若忘獨何心哉朕豈為之哉自己巳設此營而辛巳即収其效不啻樹樹十年之得報故潜移黙運有若
  天授予亦有所不知其然而然者而敬繩
  祖武丕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國烈瞿瞿惴惴惟盛滿之是懼猶初志也是用重勒碑記之且肖喀喇烏蘓襲迫之狀築堡其側嵗時幸香山閱健鋭兵用寓尹鐸晉陽之意不亦可乎等謹按健鋭營之設始於乾隆己巳年厥後平定凖噶爾回部雲梯兵宣力為多仰見
  睿略周詳修明武備用能儲材於十載之前而程功於
  二萬餘里之外敬録
  御製前後碑記以表兹營縁起之始及收效之逺焉
  三旗虎槍營
  總統一人以公侯領侍衛内大臣兼任三旗總領各二人初制設每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各増一人以内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統侍衛簡用虎槍長各七人初制設毎旗各一人雍正元年増定即於虎槍人内選用虎槍副長各七人雍正元年増設即於虎槍人内選用筆帖式六人乾隆三年増設虎槍人共六百名於親軍校親軍前鋒校前鋒䕶軍校䕶軍驍騎校驍騎領催及閑散人内選用初制設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二百名内為虎槍人四百八十名學習虎槍人一百二十名
  虎槍營之制於康熙二十三年黑龍江將軍進精騎射善殺虎新滿洲四十人至京分𨽻上三旗初設虎槍營
  凡扈從之制遇
  車駕蒐狩虎槍總統總領率所屬從日以十人携虎槍於前導侍衛前行安營後偵虎豹出入備伏弩箭犁刀
  行田遇大獸則列槍從之奉
  㫖殪虎或尋山追踪得實具奏有
  㫖則殪虎以獻以首先刺虎一二人名奏
  聞如差徃畿輔或口外殺虎量地逺近奏請
  簡總統或總領酌帯虎槍人以前
  盛京内府三旗
  順治三年
  盛京内府鑲黄旗正黄旗佐領八年設正白旗佐領初制給佐領總管
  盛京内府事務闗防奏簡一人掌之乾隆十七年特設
  盛京内務府總管令三旗佐領皆歸統轄
  三旗佐領各一人順治三年設二人八年設一人内管領一人乾隆三十年増設驍騎校三人康熙十七年司庫一人初制設三人乾隆十九年改補主事一人三十年改補内管領一人仍食原俸主事一人乾隆十九年増設委署主事一人乾隆三十年於筆帖式内改補筆帖式十五人初制設十六人乾隆三十年改補委署主事一人仍食原俸庫使十六人初制設十人即在驍騎數内乾隆九年改為定額又増六人頭目及執事人六十七名頭目及執事人初制即在驍騎數内乾隆九年改為定額催長八人初制設九人乾隆三十年酌裁一人定食俸四人食餉四人領催十八名驍騎委署領催二十四名驍騎六百八十四名初制每佐領下驍騎各二百三十共六百九十名乾隆九年定驍騎額内庫使及頭目執事人等為専設之缺實存驍騎六百十三名又増設十七名定為每佐領下各二百十共六百三十名十二年除各項専差打獵驍騎三十名看倉驍騎六名委署領催驍騎二十四名之外共存五百七十名又増設七十八名
  凡守衛之制順治初年定三旗官率所屬驍騎輪班守衞
  宫殿初制設班房六座乾隆九年増設宫内班房三座定驍騎分七班輪直每九十人為一班每班房十人十二年増設兩掖班房三座合新舊班房十二座改定驍騎分六班輪直每一百八人為一班毎班房九人其餘官兵並分職掌酌𣲖齎送貢物及圍獵各差並屬於
  盛京内務府總管仍由在京内務府掌其升選等謹按
  盛京内府三旗守衞
  留都宫闕非駐防地方之比敬載入禁衞兵中其三將軍所屬官兵俱入直省兵内
  守衞
  陵寢官兵
  陵寢守衞各總管一人翼領二人惟   昭西陵孝東陵専設防禦驍騎校各員騎都尉雲騎尉等世職無定員防禦十六人驍騎校二人所屬驍騎均八十名
  園寢守衞各防禦八人惟   景陵皇貴妃園寢設防禦四人驍騎校一人所屬驍騎均四十名
  
  陵寢守衞之制天聰八年
  永陵設散秩官一人順治五年
  福陵
  昭陵設散秩官各一人十三年
  福陵
  昭陵設總管各一人翼領各二人防禦各八人康熈二年孝陵設總管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十六人八年
  三陵散秩官改為司工匠官各一人九年
  永陵設總管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八人十三年
  三陵増防禦各八人十九年
  仁孝皇后後恭易   尊謚為孝誠仁皇后陵寢今 景陵  設總管
  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十六人二十年
  妃園寢設防禦八人二十七年
  暫安奉殿今  昭西陵 設防禦十六人五十七年
  孝東陵設防禦十六人乾隆元年
  泰陵設總管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十六人二年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設驍騎校各二人
  景陵妃園寢設驍騎校一人三年
  泰陵妃園寢設防禦八人驍騎校一人八年
  景陵皇貴妃園寢設防禦四人驍騎校一人九年端慧皇太子園寢設防禦八人十八年
  孝賢皇后陵寢設總管一人翼領二人防禦十六人驍
  騎校二人
  妃園寢設防禦八人驍騎校一人四十二年
  泰東陵設防禦十六人驍騎校二人領催四人馬甲七十
  六名
  王公府屬官兵
  親王設長史一人散騎郎四人䕶衞二十人典儀六人親軍校無定員世子設長史一人散騎郎三人䕶衞十七人典儀五人郡王設長史一人散騎郎三人䕶衞十五人典儀四人長子設長史一人䕶衞十二人典儀三人貝勒設司儀長一人䕶衞十人典儀三人貝子設䕶衞六人典儀三人鎮國公輔國公各設䕶衞四人典儀二人五旗内王公府屬叅領毎旗各五人佐領毎旗各七人驍騎校每佐領下一人王貝勒貝子公等府佐領各設甲兵多寡不等固倫公主府本佐領額兵内設守門甲兵十五名和碩公主府十名郡主府八名縣主府六名
  凡王公府屬守衞之制於順治八年詳定官數至康熙十八年又定府屬長史散騎郎䕶衛典儀及佐領員缺並由王貝勒等擬定具題始行補授其六品以下各官照例選補雍正元年定諸王旗屬佐領非包衣佐領可比嗣後旗屬人員祗准用為散騎郎䕶衛親軍校此外或挑取隨侍之人或令各衙門官員兼理家務或需用多人供役或令隨侍子姪者俱列名請
  㫖然後知㑹該旗都統覆奏四年定各王屬下仍准設散騎郎其貝勒貝子等所有散騎郎一概酌裁乾隆十八年定長史司儀長員缺於下五旗應用人員内令該旗都統每旗選二人咨送兵部㑹同領侍衞内大臣該王貝勒擬題䕶衞以下由王貝勒等選擬俱引
  見補用

  皇朝文獻通考巻一百八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