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四庫全書本)/卷023

卷二十二 皇朝通典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
  職官
  等謹按杜佑通典叙次職官首厯代官制次三公次三省次尚書次御史次諸卿次武官次東宫官次王侯封爵次州郡次文武散官次禄秩次秩品從前續修唐五季宋遼金元明厯代職官典悉遵杜佑原書體例等奉
  命纂輯
  本朝職官典一代之制創置實多古未有者於通典既闕其目今所有者於通典毎異其名即使職掌可推要難體例悉合我
  朝官制增益省併至精至詳度越千古殊非通典職官所能限其類悉其制也故兹典編次未便仍襲舊章况通典雖載周秦以来制度而究必以唐代官名標首亦即張衡以漢次叙漢事之例未嘗舍當代職典反從異代也等謹據
  大清㑹典
  欽定職官表二書分門别序自宗人府官屬内閣官屬以至藩屬各官土司各官終之以文武官階禄秩秩品凡十八卷雖與通典首列公孤末載京尹進給事於三省退宗正於諸卿先後有異而各從憲典義本同也玉海載職官之書有曰漢官解詁漢官儀漢官典儀漢官儀式漢官名秩簿晉百官名魏官儀齊職儀梁職官要録若斯之類均各標一代典章與往古秩然不混矧我
  皇上徳博化光因心作則内而閣部院司外而督撫司道守令丞尉靡不謹凛常箴各舉厥職乃知執秩正官古今所同而惟
  堯舜之君表正於上始克光乎官師之典遷秩之書然
  則創置沿革不特見
  盛代之軌範且以昭
  聖人之徳業焉刋定職次著為格令杜典遺文豈足以
  賅我
  朝之政法乎
  第一宗人府 師傅保加銜 内閣 翰林院詹事府
  第二吏部 户部附總督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第三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户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第四理藩院 都察院
  第五通政司 大理寺 太常寺
  第六光禄寺 太僕寺 鴻臚寺 國子監 欽天監 太醫院
  第七内務府
  第八武官上 鑾儀衞
  第九武官下 八旗都統 領侍衞府 前鋒統領 䕶軍統領 歩軍統領 火器健鋭虎鎗各營
  第十宗室封爵王府官屬 公主府官附 世爵世職聖賢後裔世職并衍聖公官屬附
  第十一京尹順天府附大興宛平縣奉天府附承徳縣 總督巡撫
  漕運總督官屬附 河道總督官屬附
  第十二學政附各府州縣儒學官屬 鹽政 闗税各差第十三司道 府州 州縣
  第十四直省武官上
  盛京將軍等官 各處駐防武官 各處駐劄武官第十五直省武官中 新疆各官
  第十六直省武官下 提督 總兵副將 㕘將遊撃等官
  第十七藩屬各官 土司各官 僧録道録等司第十八文武官階命婦附 禄秩 秩品
  宗人府宗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府丞左右司理事官 副理事官 主事 經厯 堂主事筆帖式
  宗人府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並順治元年置掌
  皇族之屬籍以時修輯
  玉牒辨昭穆序爵祿均其恵養而布之教令凡親疎之屬胥受治焉初制宗今以親王郡王統理宗正以貝勒貝子兼攝宗人以鎮國輔國公及將軍兼攝後擇䝨任使不復以封爵為限 府丞漢人一人順治九年置掌校理漢文册籍初制有覺羅啟心郎二員漢軍啟心郎二員與丞均為正官康熙十二年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 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 主事宗室各二人分掌左右翼宗室覺羅之籍並書其子女適庶生卒㛰嫁官爵名諡以備
  玉牒紀載凡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貧幼優恤㛰喪之事時為稽核綜理焉初制設郎中六員員外郎四員主事四員康熙十二年始分𨽻左右兩司三十八年兩司各裁郎中一員雍正二年改郎中為理事官改員外郎為副理事官惟主事仍舊名初制皆以覺羅為之後以覺羅滿洲㕘用雍正二年定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悉以宗室為之 經厯宗室二人掌出納文書順治
  九年初制經厯三員其二員㕘用宗室滿洲一員用漢人康熙三十八年裁漢人經厯一員乾隆二十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堂主事宗室二人掌奏疏稿案初制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漢主事二人掌漢文册籍雍正元年增置 筆帖式宗室二十四人掌繙譯文書初制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師傅保加銜太師 太傅 太保 少師 少傅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凡師傅保皆有少皆虚銜無職掌亦無員額凡大臣宣力中外勞績懋著者則奉
  特㫖加銜或為
  贈典以示
  優寵焉
  内閣大學士 學士 侍讀學士 侍讀 典籍中書 中書科中書殿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兼各部尚書銜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掌宣
  綸綍贊理庶政内外諸司題疏到票擬進
  呈得報轉下部科凡上
  徽號進
  册寶
  册印俱由内閣撰擬文篆至
  皇子
  皇孫及王公公主名號俱承
  㫖擬奏凡纂修
  實録史志諸書充監修總裁官
  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
  殿試充讀卷官凡擢任大學士膺
  簡命後奏請殿閣名及各部兼銜其協辦大學士以六
  部尚書
  簡充滿漢各一人均為贊理機務表率百僚朝位班次
  俱列六部尚書之上自
  國初置文館設八大臣及十六大臣凡事與諸貝勒會議天聰十年改設内三院曰内國史院曰内袐書院曰内宏文院各設大學士一人内國史院掌記注
  詔令編輯
  實録史書撰擬
  郊祀祝文慶賀表文
  誥命印文
  册文内袐書院掌撰外國往來書狀及
  敕諭祭文之屬内宏文院掌注釋厯代行事善惡進講侍講並教諸親王徳行制度之屬順治元年二月增設内三院學士各一員二年以翰林官分𨽻之增侍讀學士侍讀等官九年設典籍十五年改内三院為内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殿名四曰中和曰保和曰文華曰武英閣名二曰文淵曰東閣仍分設翰林院十六年裁學士侍讀學士等官定内閣與翰林院各分職掌十八年復改内閣為内國史院内袐書院内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
  月内院仍為内閣復翰林院官如舊以圖海巴泰為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索額圖李霨為保和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魏裔介杜立徳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對哈納為文華殿大學士管刑部尚書事折爾肯哈占為中和殿學士塞赫達都為保和殿學士馬朗古張鳳儀為文華殿學士靳輔為武英殿學士田種玉為文淵閣學士陳敳永為東閣學士折庫納熊賜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俱兼禮部侍郎此為復内閣之始十年仍補授學士以下等官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定殿閣大學士額缺奉
  諭大清會典開載内閣滿漢大學士員缺無定出自簡在等語本朝由内三院改設内閣大學士未有定數自是官不必備惟其人之意而康熙年間滿漢大學士率用四員至雍正年間以來多用至六員更或增置一二人協辦朕思内閣居六卿之首滿漢大學士應有定員方合體制嗣後著定為滿漢各二員其協辦滿漢或一員或二員因人酌派又大學士官銜仍兼殿閣會典所載四殿二閣未為畫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即不必開載著増入體仁閣名則三殿三閣較為整齊再大學士出缺定例請㫖開列亦有遲至一月後始行請㫖者朕思大學士職司襄贊如其宣力有年遇有病休病故不忍遽行開列應俟至一月以後乃國家眷念舊臣加恩輔弼之意若縁事
  降革則機務重地未容久曠自應即行開列不必請㫖將此載入會典永著為令遂定今制凡用
  御寶順治初内三院大學士學士公同騐用十年設尚寶監官承收十二年又設尚寶司卿滿漢各一人少卿各一人丞一人十三年裁尚寶司十八年裁尚寶監專令内監承收康熙九年題凖内閣同内務府大臣在
  乾清門騐用凡毎年封印日洗
  御寶前期大學士啟奏是日典籍隨學士赴
  乾清門内監捧出洗淨入匣如遇
  行幸駐蹕以内務府總管一人監視之 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滿洲六人漢人四人掌敷奏本章傳宣
  綸綍初制置漢學士三員漢軍三員自順治元年以後增減不一康熙九年定滿學士二員十年增四員又定漢軍二員漢人二員十二年以漢軍併於漢缺共四員今定滿六人漢四人俱兼禮部侍郎銜侍讀學士滿洲四人䝉古二人漢人二人掌收
  發本章總稽繙譯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銜後停兼銜八年設滿侍讀學士三員漢軍侍讀學士三員十八年增滿侍讀學士三員䝉古侍讀學士三員康熙九年定制滿侍讀學士滿文二員漢文二員共四員𫎇古侍讀學士二員漢軍侍讀學士二員乾隆十四年改定滿四人䝉古二人漢二人漢軍侍讀學士缺出以漢軍漢人通行銓補侍讀滿洲十人䝉古漢軍漢人各二人掌勘對本章檢校籖票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銜尋停兼銜滿侍讀初設滿文五員滿漢文六員共十一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文一員滿漢文二員共八員旋復增二員為十員雍正四年置漢侍讀二員今定滿十人𫎇古漢軍漢人各二人典籍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掌收貯圖籍出納
  文移内閣為典掌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給印以鈐往来文牒順治九年置初設滿洲漢軍漢人各三員康熙九年定各設二員今定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俱以中書舍人掌理 中書滿洲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人三十人貼寫中書滿洲四十人䝉古六人掌撰擬紀載繙譯繕寫之事順治十六年置滿中書初設滿文撰文二十員辦事二十員滿漢文撰文十七員辦事十八員共七十五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清文撰文辦事各一員清漢文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七十員𫎇古中書初設撰文九員辦事十員共十九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十六員漢軍中書初設撰文五員辦事八員共十三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四員共八員漢中書初設撰文六員辦事三十員共三十六員康熙三十八年省四員乾隆十三年又省二員共三十員今定滿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貼寫中書滿四十人䝉古六人 中書科中書滿洲二人漢人四人掌繕寫
  誥敕初設滿中書舍人一員漢中書舍人八員乾隆十三年省漢中書舍人四員十四年増滿中書舍人一員今定滿二人漢四人
  内閣自侍讀學士以下辦理本章分為五所曰滿本房專司繕寫清字校正清文曰漢本房專司繙譯清漢文曰䝉古本房專司繙譯外藩奏章及繕寫頒行西畨屬國
  詔敕曰滿票籖處曰漢票籖處専司繕寫清漢票籖記
  
  諭㫖及撰文之事俱以侍讀學士侍讀司其事中書分
  任之其
  内廷批發紅本曰紅本房以内閣翰林等官司其事凡内外本章閣臣票
  㫖進呈恭請
  裁定後即付批本處批清字於翼日下閣付内閣學士批漢字六科給事中受而行之凡所奉
  諭㫖票籖處恭録於絲綸簿若
  上諭由内閣頒發者則别録為
  上諭檔中外奏摺下閣付外者存其底彚錄之曰外記檔俱以中書掌之而侍讀會其成焉又有稽察房稽察各部院遲延事件月終彚奏大學士酌委侍讀學士侍讀中書兼司之又稽察欽奉
  上諭事件處雍正八年置以滿漢大學士各部院堂官兼領其文移俱鈐以典籍印按以上所列雖非設有專管而職守所存均闗 綸扉典則謹識
  軍機大臣無定員由滿漢大學士及尚書侍郎奉
  特㫖召入自雍正十年三月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辦理軍機處密行事件所需鈐封印信謹擬用辦理軍機印信字様移咨禮部鑄造貯辦理軍機處派員管理並行知各省及西北兩路軍營至乾隆初年停止改設總理乾隆二年十一月奉
  諭莊親王等奏辭總理事務朕勉從所請但目前兩路軍務尚未全竣且朕日理萬幾亦間有特㫖交出之事
  皇考當日原設有辦理軍機大臣今仍著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公訥親尚書海望侍郎納延泰班第辦理嗣後永以為制至軍機章京以内閣滿漢侍讀中書及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簡其賢能者奏充無定額謹按軍機為機務要地不設専署即附載内閣之後
  翰林院掌院學士 讀講學士 侍讀 侍講修撰 編修 檢討 庶常館教習 庶吉士 典簿 孔目 待詔 筆帖式  經筵講官  日講起居注官  起居注主事 筆帖式  文淵閣領閣事 提舉閣事 直閣事校理 檢閲 内務府辦事司員翰林院掌院學士滿洲漢人各一人 侍讀學士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講學士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讀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講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修撰編修檢討無定員凡翰林官掌
  國史圖籍制誥文章之事
  南書房侍直
  尚書房教習自讀講學士以下咸得預選凡遇祭告
  
  廟神祇則擬上祝文恭上
  徽號
  册立
  册封則擬上
  册文寶文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詞以
  進而行之修輯諸書則以掌院學士充總裁官讀講學士以下充纂修官其直省考官及提督學政磨勘鄉會試卷皆預焉
  庶常館教習大臣滿洲漢人各一人 小教習翰林官六人 庶吉士無定員凡毎科
  殿試傳臚後集諸進士于
  保和殿而試之録其佳卷進
  御掌院學士乃以諸進士引
  見凡入
  選者改為庶吉士入館分清漢書肄業不任以事吏部
  疏請
  簡用大臣二人掌教習事月考其學業而成就之以侍讀侍講以下學優品端者分司訓課比三年期滿教習疏請散館試以詩賦
  上親定甲乙越曰引
  見留館者授職餘以主事知縣用有差自
  國初設文館於
  盛京天聰十年改建内三院順治元年設翰林院置漢人掌院學士一人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一人二年省併内三院十五年復設如元年制增置滿洲掌院學士一人漢人侍讀侍講學士各二人十八年仍省入内三院康熙九年始定設翰林院增置滿洲侍讀侍講學士各三人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學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始用重臣兼領自乾隆元年以來大學士及尚書侍郎
  特簡兼攝以重其任其學士員缺不别加除授焉侍讀侍講順治元年置漢人侍讀侍講各二人十五年各增置一人康熙九年增置滿洲侍讀侍講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滿洲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各一人修撰以授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編修以授第一甲第二第三名及二甲進士檢討以授三甲進士皆以庶吉士散館者充之其試博學鴻詞科入式及奉
  特㫖改館職者亦間得除授不為定額
  國初教習多以内院學士為之侍讀等亦間有預者自康熙九年後皆以掌院學士領其事而内閣學士時參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書陳元龍領教習事嗣後尚書侍郎之不兼院事者均得為之皆由
  特簡無常制小教習始置於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停罷乾隆十年復置如庚戌以前定例皆教習大臣㑹同掌院學士掄選
  奏充焉至翰林侍從禁近自康熙十六年
  命侍講學士張英等入直
  南書房始嗣後供奉者率由詞臣掄選即擢至卿貳亦稱
  内廷翰林實為西清專職云謹按翰林院不設司屬凡有陳奏及往來文牒舊例以典簿筆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輕滋𡚁令掌院學士於俸淺編修檢討内擇才守優長者滿洲漢人各二人充作司官名曰辦院事後復増置協辦院事二人由掌院學士掄充有缺遞補以非院官正額謹附識 典簿㕔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出納文移 孔目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收貯圖籍待詔㕔待詔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校對章疏文
  順治元年置漢人典簿孔目省待詔員額十五年復設待詔 筆帖式滿洲四十人漢軍四人掌繙譯清漢章奏文籍初制滿洲四十八人漢軍八人康熙三十四年省滿洲八人漢軍四人凡筆帖式職事並同後不悉載
  經筵講官滿洲漢人各六人掌進讀講章敷陳典訓以奉侍
  經幄敬襄鉅典嵗二月八月兩舉
  經筵講書滿洲漢人各一人講經滿洲漢人各一人由翰林院先期請
  㫖簡派滿洲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少詹事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内閣翰林陞任者列名漢人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等官之由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銜兼充
  日講起居注官滿洲八人漢人十有二人掌侍直起居記言記動均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銜兼充惟滿漢掌院學士例各兼一缺凡
  皇上御門聽政朝㑹宴饗大典禮大祭祀及每嵗勾決
  重囚皆以
  日講官滿洲漢人各二人近前侍班
  
  陵
  校獵
  巡狩方岳則請
  㫖扈從凡侍直敬聆
  綸音退而謹書之具年月日及當直官姓名於籍月成滿漢文各二帙至次年按月編排封鐍于匱送内
  閣尊藏焉
  起居注館主事滿洲二人漢人一人掌出納文移校對典籍初制滿洲主事三人漢軍主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洲漢軍主事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設滿洲主事二人十二年増設漢人主事一人 筆帖式滿洲十有四人漢軍八人順治初制滿洲八人漢軍四人康熙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設如今額
  經筵講官員額順治十四年定置又設
  日講官十人康熙九年
  起居注館於
  太和門西廊設滿洲記注官四人漢人記注官八人俱以
  日講官兼攝十二年增設滿洲記注官一人漢人記注官二人十六年又增設滿洲記注官一人二十年増漢人記注官至十八人三十一年定設漢人記注官十二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記注官令翰林官五員於理事日侍班記注之事併歸内閣雍正元年
  詔復設日講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設滿洲記注官二人凡滿漢記注官均兼
  日講繫銜
  文淵閣領閣事滿洲漢人各一人以大學士協辦大學士掌院學士兼充掌總領袐書典司
  册府
  文淵閣提舉閣事一人以内務府大臣兼充掌率内務府官屬綜理閣務焉
  文淵閣直閣事六人以科甲出身之滿洲漢人内閣學士内班出身之滿洲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漢人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兼充典司釐輯之事以時與校理輪畨入直凡春秋曝書則董率而經理之
  文淵閣校理十有六人以内班出身之滿洲庶子侍讀侍講洗馬中允贊善編修檢討漢人庶子侍讀
  侍講洗馬中允贊善修撰編修檢討及科甲出身之内閣侍讀等官兼充分掌註册㸃驗之事
  文淵閣檢閲八人以由科甲出身之内閣中書兼充掌排次清釐之事
  文淵閣辦理事務内務府司員四人筆帖式四人由提舉閣事大臣掄選
  奏充掌一切收發啟閉掃除及稽查宿直之事自國初定制大學士以
  文淵閣繫銜而閣制未逮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
  特詔直省守吏購訪海内遺書以廣石渠藏弆逸文墜
  簡奇袐響臻復
  允廷臣議採古書之散見永樂大典者重加釐訂成編
  
  敕館臣排校繕録彚為四庫全書凡三萬六千册而贏命於
  文華殿後鼎建
  文淵閣以貯之四十一年
  上以宋程俱麟臺故事所載祕書官品頗詳
  詔大學士等集議㕘仿其制剏置閣職定額有差用資
  典守蘭臺東觀永昭美備矣
  詹事府詹事 少詹事 左右春坊庶子 中允贊善 司經局洗馬 主簿 筆帖式詹事府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銜少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銜
  經史文章之事凡充
  日講官纂修書籍典試提學皆與翰林官同凡遇秋審朝審及奉
  㫖下九卿翰林詹事科道會議之事咸入班預議焉順治元年初設少詹事一人掌詹事府事其年十一月省歸内三院九年置漢人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以内三院官兼之專設滿洲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復省康熙十四年
  㫖復設詹事府置滿洲漢人詹事各一人少詹事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滿洲少詹事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漢人少詹事一人又
  國初設左右春坊各庶子一人諭徳一人中允二人贊善二人皆漢人員缺以内三院官兼攝順治十五年康熙十四年復置左右春坊官兼設庶子各一人諭徳各二人中允贊善各四人三十七年省滿洲右諭徳左右中允左右贊善各一人三十六年省漢人右中允右贊善各一人五十二年省漢人右諭徳左中允左贊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滿洲漢人左諭徳各一人又初置司經局洗馬漢人一人康熙十四年置滿洲漢人各一人所屬有正字初置滿洲漢人各二人康熙三十七年省滿洲二人三十八年又省漢人一人所存一缺例以應選内閣中書者除授遂為中書兼銜乾隆三十六年亦從部議裁省又初置有通事舍人順治十五年裁録事康熙五十二年裁我
  
  家法相承具載儲貳金鑑書中而豫建至為嚴慎
  皇子皆在
  尚書房讀書各選翰林官分侍講讀日有課程擇大臣二三人為總師傅以綜領之凡詹事坊局之舊稱宫僚者但以備翰林叙進之階云 左春坊左庶子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銜 左中允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銜右春坊同 左贊善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贊善兼翰林院檢討銜右春坊同 右春坊右庶子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銜 右中允滿洲漢人各一人 右贊善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記注纂修之事所職與翰林院講讀編檢同司經局洗馬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洗馬兼翰林院修撰銜掌經籍圖書之事 主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文移案牘員額康熙十四年定又初置有録事滿洲二人漢人三人康熙三十七年以後次第裁省
  筆帖式滿洲六人康熙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