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四庫全書本)/卷044

卷四十三 皇朝通典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四十四
  禮吉四
  山川
  等謹按禮經所載五嶽四瀆望秩隆焉其餘山川之神亦咸崇報享
  本朝定制義法悉協敬稽祀典於
  嶽鎮海瀆有
  時巡展祭有因事遣祭有所在専祭於
  名山大川有奉
  特典
  崇建廟祀者並著於篇至於封祀龍神原非即海瀆之本神而昭徳報功載在祀典相沿已乆即鹽井之神亦與山川義近謹從類附惟黒龍潭玉泉龍神宜在京都祀典之列另立専門故不以附於此篇順治元年定禮以
  五嶽
  五鎮
  四海
  四瀆配享
  方澤壇又立
  地祇壇以
  五嶽
  五鎮
  四陵山
  四海
  四瀆之祇為正位以
  京畿名山大川
  天下名山大川之祇為從位凡
  嶽鎮海瀆所在地方有司嵗以春秋仲月諏日致祭祭東嶽泰山於山東泰安州今升為府祭西嶽華山於陜西華隂縣祭中嶽嵩山於河南登封縣祭南嶽衡山於湖廣衡山縣祭北嶽恒山於直隸曲陽縣移祭見後祭東鎮沂山於山東青州府祭西鎮吳山於陜西隴州祭中鎮霍山於山西霍州祭南鎮㑹稽山於浙江㑹稽縣祭北鎮毉巫閭山於遼東廣寧衛今改為縣祭東海於山東萊州府望祭西海於山西蒲州今升為府祭南海於廣東廣州府望祭北海於河南濟源縣移祭見後祭河瀆於蒲州祭江瀆於四川成都府祭淮瀆於河南唐縣祭濟瀆於濟源縣三年加封
  黄河龍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八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親政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定制恭遇
  慶賀大典頒布
  恩詔則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以各衙門四品以上堂官将事諏吉将行先
  期陳祝文香帛於
  中和殿
  皇帝親閱遣之十七年三月以科臣粘本盛條奏下禮部
  議覆改祀
  北嶽於山西渾源州
  康熙六年七月
  聖祖仁皇帝親政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十六年四月
  命内大臣覺羅武黙納侍衛費耀色等詣長白山審騐明
  晰酌行祀禮九月奉
  諭㫖長白山發祥重地竒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神貺之意禮部奏請依嶽鎮之例封
  
  長白山之神照五嶽例春秋致祭令寜古塔将軍遣官
  在黒龍江地方望祭遇有
  慶典即令祭北鎮官前徃望祭奏上從之十八年五月
  以湖南用兵屢㨗咸言湖神𦔳順
  敇封為
  洞庭湖之神遣官致祭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雲南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月
  聖祖仁皇帝東巡
  盛京
  駐蹕吉林烏喇地方於松花江岸東南設幄次望祭長白山之神二十二年正月遣官往祀
  雞公山神令有司春秋致祭二十三年十月
  聖祖東巡
  躬祀
  泰山之神至黄河遣官祭
  河神廟十一月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嗣是
  東巡及
  南巡所過名山大川均照例致祭二十五年五月副都御史徐元珙疏言祀典所載致祭北海尚沿宋明舊制於河南濟源縣係在京之南於義未合况北嶽已改祀渾源州則北海應請改祀於混同江庶方位允協下部議行之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莊文皇后升祔
  太廟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十五年封
  大沽海口之神遣官致祭時由天津海道運米盛京以備賑濟海神効靈往來迅駛立廟天津春秋致祭三月
  聖祖仁皇帝北征
  駐蹕噶爾圖遣大學士致祭
  山川之神及出卡倫遣祭域外
  山川之神
  聖駕至克嚕倫河遣祭
  河神均與因事遣祭
  嶽瀆禮同三十六年二月
  西巡至保徳州及横城均遣官致祭
  河神凡所過名山大川均遣官致祭七月以平定朔漠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十七年七月以霸州等處新河告竣
  賜名永定河封為
  永定河之神建廟於盧溝橋祀之九月
  聖祖仁皇帝東巡遣大學士致祭
  松花江之神三十九年六月河臣疏言江南安東縣海口攔黄壩拆去水勢流通海神効靈請建廟崇祀
  詔改名大通口封為
  大通口海神春秋致祭四十年正月加
  黄河龍神昭靈効順封號四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五十萬夀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是年
  聖祖仁皇帝巡幸山西經過
  駐蹕地方應祭
  嶽瀆均遣官致祭又
  西巡至潼闗遣官致祭
  西嶽華山四十三年二月封
  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五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六十萬夀遣官致祭山川如四十二年之禮
  五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后升祔
  太廟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六十年三月以
  御極六十年大慶遣官致祭山川如五十二年之禮六十
  一年建
  江海潮神廟於浙江之尖山春秋致祭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聖祖仁皇帝尊諡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二月以
  冊立
  皇后遣官致祭如禮二年八月加
  四瀆封號江瀆曰涵和河瀆曰潤毓淮瀆曰通佑濟瀆曰永恵均遣官齎送祭文香帛令督撫布政使大員致祭又加
  四海龍神封號東海曰顯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恒北海曰崇禮均遣官齎送祭文香帛令地方官致祭又加
  大沽海口神廣恵封號加
  洞庭湖神涵元匯利封號均致祭如儀又封雲南各鹽井神為普潤龍王之神令地方官立廟春秋致祭三年三月封山東臨清州
  河神為福漕漳河之神館陶縣
  河神為恵濟漳河之神又封
  青海水神為靈顯青海之神先是大軍西征道經青海於塞外嚴寒之候湧泉濟軍督臣奏請封號從之並令委官致祭又河南撫臣奏言百泉之上
  衛源神祠通漕濟運請列祀典從之五年二月以黄河澄清遣官分往江南清河河南武陟两縣致祭河神廟五月重修江南宿遷縣皁河
  河神廟春秋致祭十二月遣官致祭
  河源之神於河州口外六年封河東
  鹽池神為昭恵阜裕鹽池之神七年建
  江神廟於湖北武昌府春秋致祭又封浙江蛟門山龍神為涵元昭泰鎮海龍神又封寧夏大渠龍神為寧渠普利龍王之神八月建
  海神廟於浙江海寧縣今升為州先是奉
  諭㫖朕惟古聖人之制祭禮也凡山川嶽瀆之神有功徳於民生能為之禦災捍患者皆載在祀典葢所以薦歆昭格崇徳報功也雍正二年浙江海塘潮水沖決發帑修築比年以來塘工完整災沴不作居民安業今年潮汛盛長㡬至泛濫官民震恐幸而水勢漸退隄防無恙此皆神明黙埀䕶佑恵我蒸民者也兹特發内帑十萬於海寧縣敇建海神之廟以崇報享著該督遴委賢員度地鳩工務期制度恢宏規模壮麗崇奉祀事用答明神庇民禦患之休烈尋建廟工成
  御製碑文
  敇加寧民顯佑浙海之神封號遣官致祭是年又建湘江神廟於湖南長沙府春秋致祭又建
  河源神廟於甘肅河州加封為開津廣濟佑國庇民昭
  應河源之神先是奉
  諭㫖古稱黄河之神上通雲漢光啟圖書禮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此之謂務本惟神澤潤萬國福庇兆民自古及今功用昭著我朝自定鼎以来仰荷神庥尤為彰顯至於澄清於六省之遥閲歴於七旬之乆稽諸史冊更屬罕聞朕思江南河南等處皆有廟宇而河源相近之處向来未建専祠考河源發於崑崙地隔遥邉人稀境僻其流入内地之始則在秦省之西寧地方朕意欲於此地特建廟宇専祀河源之神九卿詳議具奏尋議於河州口外擇地建廟春秋致祭
  御製碑文勒石從之又封直隸
  滹沱河神為長源永濟滹沱河神春秋致祭九年建永定河神恵濟廟於石景山遣大臣致祭十年閏五月建望祭
  長白山享殿於温徳亨山今名望祭山七月建
  洪澤湖神廟於髙家堰春秋致祭是年又封廣西興安縣陡河
  海陽山神為安流襄績海陽山神十一年封廣西鬰林州
  泉神為昭徳沛澤泉源之神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一月以恭上
  世宗憲皇帝尊諡遣官致祭山川如禮
  乾隆元年八月奉
  諭㫖南北河工與浙江海塘闗繫國計民生最為𦂳要當朕即位元年咸慶安瀾理宜䖍修祀典以答神貺部臣議於清河武陟海寧三處
  神祠照例齎送祭文香帛令總督致祭又令直隸總督往石景山致祭
  永定河神從之二年四月以恭奉
  世宗憲皇帝配享
  南郊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二月以
  冊立
  皇后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禮三年立
  海神廟於江南寳山縣春秋致祭八年八月
  皇上東巡
  盛京遣官致祭
  北鎮毉巫閭山
  長白山十二年六月
  諭内閣奉
  聖母皇太后懿㫖泰山靈嶽坤徳滋生近在魯邦宜崇報享朕不敢違爰遵
  慈訓親奉
  鑾輿秩於岱宗旋蹕青齊觀風布澤以昭崇
  聖法
  祖教孝省方鉅典大學士等㑹議以聞尋議奏古者因名
  山以升中原有燔柴之禮
  聖祖仁皇帝因儀文度數書闕有間議封禪者尤多不經特允廷議以祀五嶽禮致祭今
  皇上東巡致祭泰山應遵康熙二十三年之例舉行惟是致祭方嶽向未用樂謹案周禮大司樂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是山川之祭自古用樂今
  特舉盛典秩於岱宗請用中和韶樂令儒臣増撰樂章太常協律郎率樂生豫習備用從之十三年二月
  諭稽古巡狩翕河喬嶽典禮攸隆朕兹親祀
  孔廟有事於
  泰山其嶽瀆等祀皆宜薦馨用申誠敬著各該督撫就近遴委大員致祭
  東巡至泰安日
  親詣
  嶽廟於配天門降輿由仁安門入三上香行一跪三拜禮翼日致祭如儀十四年四月以平定金川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年之禮十五年九月以冊立
  皇后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之禮十月皇上巡幸中州
  親詣
  嵩嶽廟上香翼日致祭均與十三年祭
  岱宗禮同並以
  御道所經遣官致祭
  河瀆及
  衛源神祠十六年二月
  皇上南巡江浙凡
  鑾輿所經於山東遣官致祭
  泰嶽又
  親詣
  岱廟行禮於江南則
  河瀆
  淮瀆
  江瀆之神皆遣官致祭並
  親祭清河
  河神廟至浙遣官祭
  海神廟及
  南鎮㑹稽山如禮又凡往返渡河渡江致祭之處皆親詣上香行禮嗣是
  南巡所過名山大川均致祭如禮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
  十九年六次南巡並同
 是年六月封
  永定河神為安流廣恵之神廟名恵濟即将盧溝橋石景山二處舊廟酌加修葺工竣遣官告祭並飭有司春秋展祀十二月以
  皇太后六旬萬夀恭上
  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十五年之禮十九年八月皇上東巡
  盛京望祭
  長白山渡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祭
  北鎮毉巫閭山嗣是
  東巡
  盛京均致祭如禮四十三年四十八年四巡 盛京並同 又吉林東門外有望祭
  北海之處遣官致祀如儀二十年六月以平定伊犁恭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之禮是嵗以遣大兵西征所過之山一曰阿勒台山一曰珠爾庫柱山一曰博克達山一曰阿拉克山皆以
  詔㫖讀文致祭二十二年三月
  皇上南巡駐蹕杭州奉
  諭㫖浙海之神自雍正八年海塘告成時
  特加褒封
  敇於海寧縣地方建廟崇祀邇年以來海波不揚塘工鞏固朕省方浙中親臨踏閲見大溜直趨中小亹两岸沙灘自為捍禦濱海諸邑得慶安瀾利及生民實資神明顯佑應於杭州省城之觀潮樓敬建海神之廟以昭朕崇徳答佑至意應行事宜該部查例具奏禮部奏言悉遵雍正八年
  敇建海寧海神廟事宜舉行從之乃建廟於觀潮樓敇封為平潮利渉浙海之神嗣是
  南巡皆
  親詣行禮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南巡至海寜並  親詣 海神廟行禮
  四月
  皇上親臨徐州閲視河工以河溜刷深神明黙佑令地
  方官建
  河神廟於雲龍山之北加封為顯佑通濟昭靈効順廣利安民金龍四大王之神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蕩平回部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年之禮二十五年定西域山川祀典每嵗春秋令駐劄大臣致祭其祭文香帛由京師齎往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萬夀恭上
  徽號致祭山川如十六年之禮三十二年三月
  諭東西二淀為畿輔匯萃清流之所邇年瀦蓄安恬節宣有藉近淀村莊田土泛溢無虞而菰蒲魚蠏之饒利頼於民生者更大兹者春巡郊甸循覽河堤鳳艇乗流祥飈助順尤足徴神貺之昭宜建専祠用答靈佑著該督方觀承卜地興工特崇廟祀以示妥神報功之典三十五年八月
  皇上六旬萬夀遣官致祭山川如禮三十六年二月以
  新葺
  泰山祠廟蕆工恭逢
  皇太后八旬大慶
  皇上祇奉
  安輿瞻禮
  岱廟並
  親詣
  嶽頂行上香禮十二月以恭上
  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六年之禮三十九年四月封
  陜西
  太白山神為昭靈普潤太白山之神建祠祀之四十一年二月以平定两金川集勲奏凱
  皇上親奉
  皇太后東巡展禮
  泰岱四月以恭上
  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三十六年之禮四十二年二月陶
  莊開放引河工成
  命建
  河神廟嵗以春秋致祭
  御製碑文紀之八月定两金川山川祀典毎嵗春秋致
  祭十月陕西撫臣奏請修葺
  華嶽廟從之四十三年八月
  諭海為衆水朝宗最昭靈應乃各處
  海神咸有廟祀惟
  北海自山海闗至盛京一帶向未専建廟宇以隆禋祀尚屬闕典朕此次詣盛京恭謁
  祖陵蹕途循海而行瞻望甚近宜先申䖍祭以迓靈庥著該部於濱海地方擇地望祭派莊親王永瑺行禮所有應行事宜各衙門即速照例備辦並著周元理於山海闗澄海樓相近處所度地建立
  北海神廟即行繪圖呈覽候朕降㫖發帑興工俾廟貎崇閎以妥
  神佑又
  諭遼河雙源遥引合而為巨流河襟帶神臯恬波涵潤實為陪都境内大川朕恭謁
  祖陵蹕路所經舟梁利渉緬念
  河神之功甚溥顧該處向無祠祀典尚闕焉著邁拉遜徳成㑹同将軍府尹於勘估城工之便在瀕河髙阜處所度地計工奏聞請帑専建
  河神廟以昭妥侑九月
  諭渾河發源遥逺自東北來入英莪邉門西流㡬及千里㑹遼入海縈䕶
  三陵滋演萬年
  靈脈長川襟帶並衛陪都厥功甚鉅自宜䖍崇廟祀以答神庥著交邁拉遜徳成㑹同将軍府尹於盛京城東度地鳩工奏聞請帑興建
  河神廟以昭妥侑又
  諭前已降㫖於山海闗之澄海樓旁建立
  北海神廟兹稽考祀典北海原於河南濟源縣望祭河南地屬中州且非濱海固於事理未協嗣經改於吉林東門外望祭雖屬北境然距海尚逺亦非所宜所有春秋秩祀及遇告祭典禮自應恭移於此以協方位至吉林之松花江導源長白襟帶神臯為本朝
  發祥之地綿演億萬載
  景祚靈長厥功甚鉅自宜䖍崇廟祀用迓神庥已諭令吉林将軍福康安於吉林城外濱江處所度地鳩工興建
  松花江神廟其一切祀事即照從前望祭
  北海之制著禮部載入㑹典遵行四十五年二月皇上南巡渡河日
  親詣陶莊
  河神廟瞻禮
  等謹案四十二年陶莊開放引河工成
  敇建廟宇以答
  神貺至是年二月初十日
  親臨瞻禮以儀封漫工未成
  黙致䖍禱適引河放溜奏至
  御製詩以誌事十一日儀封两壩自行合龍即告工成
  詳見
  御製河復記仰惟
  聖神感召之速丕應傒志誠為史冊所罕聞
  四十五年八月
  皇上七旬萬夀遣官致祭山川如三十五年之禮四十
  七年二月
  命侍衛阿彌逹馳往西寧務窮河源致祭
  河神三月
  諭朕前嵗南巡駐蹕金山即敬書金山靈區安瀾恒佑宏仁廣濟至徳尊神牌位供奉神祠及回鑾渡江時雖有風濤而御舟稳渡實頼神佑不可不崇昭秩祀以答靈庥著該部載入祀典嗣後毎遇致祭之期著該部封香帛祝文送往交該督撫親詣金山寺行禮四十八年三月河南撫臣奏言重修
  中嶽廟告成請
  賜碑記
  御製詩一章叠庚午禋祀詩韻
  命勒石四十九年十一月河南蘭陽睢寧新堤并引河
  工成
  命建
  河神廟於南岸
  御製碑文記之五十年正月以
  御極五十年嘉慶叠臻遣官致祭山川如四十五年之禮是年遣祀  北海改於山海關致祭定為制凡致祭山川儀節具
  大清通禮
  耤田
  順治十年三月
  詔舉行
  先農祀典十一年二月
  世祖章皇帝行耕耤禮
  親祭
  先農壇壇在正陽門外
  太嵗壇西南壇北為正殿東南為
  觀耕臺臺前為耤田東北為
  神倉前為収穀亭定制嵗以清明節後亥日祭
  先農壇禮成即行
  耕耤禮及秋玉粒告成所司以
  聞擇吉収貯
  神倉以供
  
  地
  宗廟
  社稷之粢盛
  康熙十一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行耕耤禮
  親祭
  先農壇前期遣官祗告
  奉先殿
  雍正二年二月
  世宗憲皇帝行耕耤禮
  親祭
  先農壇
  躬耕三推畢復加一推
  頒發新製三十六禾詞使工歌左右隨行禮畢王以下行
  慶賀禮停止筵宴自是每嵗皆
  親耕如儀是年耤田内産瑞榖一莖四穂者三本一莖三穂者三本一莖两穂者十二本順天府尹張令璜奏進羣臣請宣付史館從之次年所産尤多有至一莖九穂者
  豐澤園所植稻亦然並以羣臣表賀宣付史館四年八月
  諭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朕念切民依舉行耕耤之禮殫竭精誠為民祈穀於
  上帝乃雍正二年三年耤田特産嘉禾今嵗所産自一莖雙穂至九穂皆碩大堅好異於常穀朕見之心甚慰悦特令宣示廷臣葢實有見於天人感召之理㨗於影響無纎毫之或爽朕以至誠肫懇之心毎嵗躬耕耤田以重農事即䝉
  上帝降鑒叠産嘉穀以昭休應豈人力之所强為乎禮曰天子為耤千畆諸侯百畆則耕耤之禮亦可通於臣下矣朕意欲地方守土之官俱行耕耤之禮使之知稼穡之艱難悉農民之作苦量天時之晴雨察地力之肥磽凡為官者存重農課稼之心凡為農者無茍安怠惰之
  習於飬民務本之道大有禆益九卿詳議具奏尋奏上請令奉天府尹各直省督撫及府州縣衛官於所治地方擇潔淨之地設立
  先農壇及耤田自雍正五年為始毎嵗仲春亥日各率所屬行禮如儀所収米粟敬謹収貯以供祭祀之粢盛其祭
  先農壇之禮如祭
  社稷凡大小武職官與文職官一體與祭俾知耕耤鉅典從之又以吉林黒龍江二處将軍皆有民社之任令照直省之例建立
  先農壇致祭耕耤以重農事
  乾隆三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禮前期六日
  幸豐澤園演耕至日
  親祭
  先農壇遂詣耤田行三推禮畢復加一推禮成
  上御齋宫王以下行慶賀禮五年三月禮部奏
  親耕典禮原可間嵗舉行今逄閏嵗春寒更衣行禮不
  無過於煩勞請暫行停止其致祭
  先農壇遣官行禮從之八年二月
  諭向來
  先農壇親祭始用中和韶樂遣官則同小祀之例不用中和韶樂按
  
  月壇中祀雖遣官仍用中和韶樂惟不飲福受胙朕思國家之大事在農
  先農壇宜在中祀之列此次遣親王恭代即著照日
  月壇之例用中和韶樂永著為令十三年三月
  皇上東巡是年致祭
  先農壇遣官恭代順天府府尹率屬行耕耤禮自後恭
  
  時巡省方遣官恭代順天府府尹率屬行耕耤如禮十
  九年三月重修
  先農壇先是奉
  諭朕毎嵗親耕耤田而
  先農壇年乆未加崇飾不足稱朕祗肅明禋之意今
  兩郊大工告竣應将
  先農壇宇修繕鼎新其外壖隙地老圃於彼灌園殊為䙝瀆應多植松柏榆槐俾成隂鬱翠庻足以昭䖍妥
  靈該部㑹同查明具奏總理工程王大臣等遵㫖詳議次第修繕疏上從之二十三年二月
  諭吉亥耤畆所重劭農黛耜青箱畚鎛蓑笠咸寓知民疾苦之意而設棚懸綵以芘風雨義無取焉吾民涼雨犁而赤日耘雖襏襫之尚艱豈炎濕之能避且片時用而過期撤是中人數十家之産也其飭除之三十七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禮臣工以
  聖夀六旬以上請遣官恭代不許嗣是
  親耕皆依古制三推弗行加一之禮又是年大學士等
  
  㫖議准郊
  天儀注並酌定
  躬詣
  先農壇行禮儀節
  皇上御禮轎自外北天門入内北天門循
  太嵗殿後轉至
  先農壇東北隅降輿詣
  壇行禮禮成仍於降輿處
  御禮轎詣
  太嵗殿上香
  等謹案是年大學士等遵
  㫖議准郊
  天儀注並酌定
  先農壇行禮儀節三十九年奉
  諭年逾六旬始如此酌量節減謹詳載
  南郊篇云
  四十七年三月
  皇上親祭
  先農壇行耕耤禮五十年三月
  皇上親祭
  先農壇行耕耤禮十月
  諭每嵗春三月應祭
  先農壇行耕耤禮禮部俱先期将祭祀日期及一應事宜預行具題雖屬照例辦理但國家典禮以實不以文朕臨御以來兢兢以敬
  天勤民為念
  郊
  壇大祀無不躬親即耤田親耕亦從未嘗稍憚煩勞雖本年夀已七十有五猶親舉三推之典惟是春秋已髙或恐步履稍遜若二三年後自揣精力如常偶一舉行豈非熙朝盛事至本年甫經親行耕耤明嵗應否躬莅自應候朕酌行乃禮部仍照例具題竟似每嵗俱應親詣行禮者然豈不轉為具文耶我國家受
  命延洪純嘏敷錫世世子孫若能皆似朕之敬勤不倦自必景祚綿長享國乆逺朕所用古稀天子之寶特於乾清宫存貯一分若我子孫内有享永祚而登上夀者亦得鈐用此寶洵為社稷靈長之福嗣後我子孫繼承奕禩惟當不懈益勤凡遇親耕典禮若年在六十以内禮部自應照例具題年年躬行耕耤若年逾六十令禮部先期以親莅或遣官之處具本題請庶鉅典不尚虚文而展禮益昭誠敬著為令凡耕耤祭
  先農儀具
  大清通禮
  先蠶
  乾隆元年
  先蠶祠於安定門外北郊毎嵗季春已日遣太常寺卿一人以少牢致祭七年七月大學士鄂爾泰等奏言古制天子親耕南郊以共粢盛后親蠶北郊以共祭服我
  皇上親耕耤田以示重農至意乾隆元年議建先蠶祠宇所以經理農桑之道至為周備今又
  命議親蠶典禮伏思躬桑親蠶歴代遵行但蠶壇向在安定門外前明以來遺址乆經罷廢考唐宋時后妃親蠶多在宫苑之中伏讀
  聖祖仁皇帝御製耕織圖序於豐澤園之北治田數畦環以溪水隴畔樹桑旁立蠶舍是育蠶之事
  聖祖仁皇帝親加講求今逢重熙累洽禮明樂備之時親
  蠶大典闗係農桑自應遵
  㫖舉行以光典禮請交内務府禮部詳議奏上從之乃
  
  先蠶壇於
  西苑之東北壇東南為
  先蠶神殿西向壇東為
  觀桑臺前為桑園浴蠶河在宫墻之東自北垣流入由南垣出設閘啟閉木橋二蠶署蠶室均在橋之東西向定制
  皇后親蠶之年豫日設立
  先蠶西陵氏神位於蠶壇之上前二日
  皇后於正殿致齋至日以一太牢
  親祀行三獻禮翼日蠶未生則⿰⾔耴 -- 諏
  皇后詣桑壇行
  躬桑禮蠶事畢蠶母率蠶婦擇繭之圓潔者貯筐恭獻
  以告蠶事之登擇吉
  皇后復詣蠶壇親臨織室行繅三盆手禮遂布於蠶婦
  之吉者使繅而朱緑元黄之以供
  
  廟黼黻之用蠶母二人於内外命婦中擇髙年𡢃禮儀者充之蠶婦二十七人擇内苑熟悉蠶事者充
  九年三月

  皇后親饗
  先蠶壇翼日行
  躬桑之禮十一年二月
  諭從前建立蠶祠未議皇后親蠶之禮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舉行皇后親蠶典禮若遇不行親祭之年自應遣妃一人恭代所有行禮儀注大學士㑹議具奏尋議上嗣後每年
  皇后親蠶或遣
  妃恭代禮部兩請具題如遇遣
  妃恭代之年著内務府請
  㫖十四年二月
  諭禮部奏稱本年三月内先蠶祭期請照例遣妃致祭此於禮意未協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則妃可承命行事皇貴妃未經正位中宫則親蠶之禮尚不當舉行何得遣妃恭代應照皇帝不親行耕耤順天府尹致祭
  先農之例於内務府總管或禮部太常寺堂官奉宸苑卿内酌派一人致祭方足以明等威而昭儀制是年遣内務府堂官行禮十六年三月吉已宜饗
  先蠶恭逢
  皇上南巡禮部先期奏請照
  皇后不行親祭之年遣
  妃一人恭代奉
  㫖皇后行禮後再遣妃恭代是年仍遣内務府堂官行
  禮儀具
  大清通禮




  皇朝通典卷四十四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