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2

全覽1 皇朝通志 全覽2 全覽3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
  地理畧
  水道
  江水
  等謹按南紀大川以江水為最鉅其所經由之域及包納諸水綿亘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七省之地與河水同稱巨瀆謹考禹貢岷山導江在今四川松潘㕔邊外崇山千里皆為岷江本源至其西南一源稱金沙江者則自西蔵衛地發源經喀木諸境入雲南以合於四川其未入邊之前已四五千里從來地志未能詳載恭惟我
  聖朝德威廣被西蔵山水乆入版圖伏覩
  欽定輿地全圖
  欽定大清一統志西蔵江源有喀七烏蘭河布賴楚河巴楚河諸名道里曲折皆可縷述足以補從前志書叙江源者之所未及兹謹述岷山江源於前而以西蔵諸川為大江之西南源者載於篇中以紀其實自是而涪江漢水洞庭湖鄱陽湖諸水之入江者均以次條載焉
  大江源出四川松潘㕔邊外之岷山羊膊嶺有二源合流入邊界黄勝闗内至漳臘營有一水來㑹經㕔東南有茂州鐵豹嶺水來㑹又東南經茂州城西北又西南經保縣西北汶川縣西又東南經灌縣西北有納凹河三江口河來㑹又東南曰灌口曰湔江分為二派一支東流為沱江經郫縣新繁成都新都金堂南經簡州資陽資州富順至瀘州復合於江一支正南流又分二派經崇慶州而合又東南有自温江縣分出之水來㑹經新津縣東北又南流有自崇慶州分出之水合大邑卭州蒲江諸水來㑹又東南有沱江支渠環成都府城西流來㑹又南經彭山縣東眉州城東又西南有仁夀縣水來㑹又南經青神縣東南有新磨河自丹稜縣來㑹又南有金牛河自夾江河來㑹又南出重山至嘉定府東北有尼溪自井研縣竹公溪自樂山縣來㑹至府西南有陽江即大渡河自灌縣大邑縣經美諾阿爾古境又南㑹打箭爐之瀘河又東南㑹越雋㕔河經峩眉縣西南㑹青衣江入於大江青衣江由蘆山縣經雅州府西㑹榮經縣水經名山縣南洪雅縣南夾江縣西峩眉縣東㑹三峩水至嘉定府西合陽江以入於大江大江東南流至犍為縣北又東南經敘州府北又東南有金沙江來㑹此禹貢之岷山江源也 金沙江即古麗水亦曰繩水曰犂牛河出西蔵衛地之犂石山東北流有喀七烏蘭水來㑹又東北有拜都河來㑹又東南㑹諸水無數行二千餘里入喀木境名布賴楚河又東南千餘里名巴楚河又東南六百餘里入雲南麗江府西北邊界折東北始名金沙江有無量河合里楚河自永北㕔來㑹又南有漾共江自鶴慶州來㑹又東經賔川州北有三道河荅旦河來㑹經姚州北有泡江自雲南縣來㑹經大姚縣北又東北有大羅河自永北㕔來㑹又東有鴉龍江自北來㑹鴉龍江即古若水又名打沖河源出西畨裏塘城西北山中曰雜楚河東南流合諸水無數行千三百餘里至打箭爐邊外始名鴉龍江南入四川曕對土司界又東南有一水亦名打沖河即古瀘水自雲南順寧府來㑹東流有鹽井河來㑹東南流經永昌府西南境有安寧河自冕寧縣合諸水來㑹折西南入金沙江金沙江東南流東北為四川界西南為雲南界有大姚河自姚州來㑹經武定州西北有龍川江自鎮南州經楚雄府定逺廣通縣合諸水來㑹經武定州北有武定州水四川㑹理州水並來㑹又東北有普渡河自雲南府治昆明縣之滇池滙呈貢縣晉寧州昆陽州諸水北流㑹安寧州富民縣及武定州禄勸縣諸水來㑹東北入東川府界有玉虹河會通河自㑹理州來㑹又東北有小江自尋甸州來㑹又東北有以禮河自東川府來㑹又東北有雲南貴州界上水來㑹經昭通府西北有馬湖水來㑹又東有横江自昭通府經四川筠連慶符縣來㑹又東北經敘州府城東㑹岷江此大江之西南源也 大江東北流有福溪自富順縣來㑹經南溪縣西南有安寧江合珙縣長寧興文諸縣水來㑹經江安縣北納溪縣西有納溪自永寧縣及貴州之永寧州來㑹經瀘州城南前自灌口分出之沱江合綿竹縣徳陽縣之綿水石亭江什邡縣之白魚河漢州之雒水資陽縣之楊花溪仁夀縣之珠溪富順縣之觀音河榮縣之榮河隆昌縣之隆橋河先後合流來㑹東南流經合江縣北有赤水河自鎮雄州經貴州之畢節縣入四川境合桐梓縣水仁懷㕔水來㑹又東北有大麓溪自榮昌縣來㑹又東北有洙溶溪自永川縣來㑹又東北有油溪自璧山縣江津縣來㑹經江津縣西北有綦江自桐梓縣綦江縣來㑹又北至重慶府巴縣南有涪江合白水嘉陵江渠河來㑹涪江嘉陵江渠河並見後又東北有梅溪自大竹鄰水二縣來㑹經長夀縣東南有龍溪河自長夀墊江二縣來㑹又東南經涪州城東有黔江即烏江來㑹黔江見後又東北有渠溪河自忠州經酆都縣來㑹經酆都縣南有葫蘆溪自湖南界上經石砫㕔來㑹經忠州南有㽏溪河塗井河自梁山縣來㑹經萬縣南有西河水小江水來㑹經雲陽縣南有新軍河自湖北施南府界來㑹東瀼河自開縣來㑹又東北有頭塘溪自奉節縣來㑹至夔州府城南經八陣磧東出為瞿唐峽經白帝城南為灧澦堆有小河鐵柱河來㑹至巫山縣南有大寧河自湖北竹山縣合諸水來㑹經巫峽有白古水河自建始縣來㑹折東南流入湖北界經巴東縣西北而東合諸小水經歸州城南有香溪自興山縣來㑹過黄陵廟經宜昌府境至彞陵南始出峽至宜都縣北有清江自施南府合諸水經長陽縣來㑹經枝江縣東北松滋縣西南有瑪瑙河自當陽縣來㑹又東經荆州府治江陵縣西南有沮河漳河自逺安縣經當陽縣來㑹經公安縣東北石首縣西北至監利縣西有支津㑹澧水入洞庭湖經湖南華容縣東至岳州府治巴陵縣西北洞庭湖滙沅湘諸水來㑹洞庭湖所滙諸水見後經臨湘縣西南有白泥湖水來㑹又東北有陸溪水自江西寧州西界經通城崇陽合諸水來㑹經嘉魚縣北沔陽州東南又東北有沔陽東南諸水來㑹又東北有斧頭湖水自嘉魚縣合咸寧縣水來㑹又北有赤野湖㑹沔陽太白十四湖諸水來㑹經漢陽府城東南武昌府城西有東湖湯孫湖諸水來㑹又北漢水自西北來㑹漢水見後經江夏縣北黄陂縣南折東南流有武湖水自黄安縣來㑹經黄岡縣西北有華家河自黄安縣來㑹白塔河自麻城縣經黄安縣來㑹南流經黄州府西北有白洋湖自咸寧縣經江夏武昌縣來㑹經武昌縣北又東有巴河自羅田縣經蘄水縣來㑹折東南經大冶縣東北蘄水縣東南有浠水自江南之英山縣來㑹經興國州東北有湋源湖自大冶縣來㑹經蘄州北有蘄水來㑹又南有富水自通山縣經興國州來㑹經廣濟縣西南折東北流南岸入江西界經瑞昌縣西北有楊林湖水即湓水來㑹經黄梅縣西南有縣河合廣濟縣水來㑹又東南至九江府治徳化縣西北亦名潯陽江北岸為黄梅縣及江南之宿松縣界又東為湖口縣西之湖口鄱陽湖滙章貢諸水來㑹鄱陽湖章貢諸水見後經彭澤縣西北江中有小孤山有泊湖水自彭澤來㑹又北入江南境經東流縣西又經望江縣東有雷水來㑹經縣東有前長河自潛山縣經英山縣合宿松之南泊湖水來㑹又東北有香口河自建徳縣經東流縣來㑹經縣北有漳湖合上流諸湖水來㑹又有皖水潜水自潜山縣經皖口來㑹經安慶府治東南又經池州府貴池縣西北有張溪自建徳縣來㑹又東北有樅陽河自桐城縣經懐寧縣合諸水來㑹又東北有池河自祁門縣來㑹經銅陵縣西南有大通河自青陽縣合數水來㑹經無為州南有荻港水自銅陵縣合繁昌縣南水來㑹經繁昌縣西北蕪湖縣西南有石硊河自南陵縣來㑹又東北有魯明江即清弋江滙旌徳太平石埭涇縣諸水經宣城縣又經蕪湖城南來㑹經太平府治當塗縣西南有姑熟溪自寧國府經當塗縣合廣徳州建平髙淳諸水來㑹至和州南有巢湖水自廬州府合肥縣合合肥之肥水舒城之界河潛山之巴洋河及巢縣無為州諸水來㑹經太平府城北之采石磯經江寧縣西南江浦縣東經江寧府城西北折東北流有秦淮水自句容縣合丹徒溧水縣水經上元縣東南至府城分二派先後來㑹經句容縣北六合縣東南有滁河自含山縣經全椒江浦六合來㑹東流經儀徴縣西南運河分流自江都來㑹見前卷經鎮江府丹徒縣西為京口運河自此南達於杭見前卷江中有金山北岸經江都縣南為運河口即淮揚䢴溝入江處見前卷又東有焦山又東經泰州南丹陽縣北有九曲河口經常州府武進縣北有連江橋河新園河口北岸為泰興縣南又東北經靖江縣南江隂縣北有黄田港口又東北經如臯縣南通州西又東北經常熟縣西北又東為福山港又南經昭文縣東北有白茅浦口北岸經餘西餘中餘東呂四諸場之南又北至蓼角嘴與海中之崇明縣相對入於海入江諸水
  涪江出松潘㕔東北之小分水嶺東南流經龍安府治平武縣西北有白馬河來㑹又南經江油縣東南又經彰明縣分流經城之左右而合有小江河即廉讓水出平武縣經江油境來㑹又南有石板河自石泉縣合諸水來㑹經綿州東南有茶坪河自安縣來㑹又東南經潼川府三臺縣西北有中江水自中江縣來㑹經射洪縣北有唐橋溪來㑹又東有梓潼水自鹽亭縣來㑹又南有郪江來㑹折東南有馬桑溪自蓬溪縣來㑹經遂寧縣東又南流有闗箭溪合樂至縣水安居場水來㑹經合州西南有立石河自永川璧山銅梁縣來㑹又東嘉陵江合渠河來㑹東南流至重慶府治巴縣西北折東流入於大江
  嘉陵江即西漢水出秦州西南之嶓冡山山在漢源嶓冡之西北四百餘里非即禹貢之嶓冡也西漢水西南流有横水嶺水自西和縣來㑹折西流至禮縣東南又西經西和縣西北有岷峩江水來㑹經階州東北成縣西南有潭河來㑹經成縣南畧陽縣西北有黒峪江自秦州來㑹又東南有九龍池水自徽縣來㑹又南有嘉陵谷水自鳳縣經兩當縣合諸水來㑹始名嘉陵江南流經畧陽縣西又經寧羌州西北又南經四川廣元縣北界有七盤闗水來㑹經廣元縣西昭化縣東北有白水江來㑹白水江即古桓水亦曰墊江出邊外洮源東南之西傾山東南流入甘肅邊武都闗南有白龍江自岷州分水嶺東南流合諸水來㑹經階州西南又經文縣北又南入四川界經昭化縣北有黄沙江來㑹又東南入于嘉陵江嘉陵江西南流有劔水自劔州來㑹經蒼溪縣西又經保寧府西南有東河自寧羌州經廣元縣來㑹經南部縣西北蓬州西北有西河自劔州經閬中南部縣來㑹經南充縣東北有蠻子河自西充縣來㑹又東南有西溪自岳池縣來㑹經定逺縣東北折而南至合州東北有渠河來㑹又南流入於涪江
  渠河為巴水渠水二源之合名巴水出陜西西鄉縣西南之大巴山西流入四川通江縣界有洪口河自陜西界來㑹又西南有西河來㑹至巴州東南有南江水自陜西界合諸水經儀隴縣來㑹又東南至渠縣合渠河渠河三源俱出太平縣經東鄉縣而合經達州城東有蹬子河自新寧縣來㑹又西南有清溪河自大竹縣來㑹至渠縣東北有巴江來㑹西南流有流江河自儀隴營山二縣來㑹經廣安州東北至合州之嘉渠口㑹嘉陵江以入於涪江
  黔江即烏江出貴州威寧州東北山東北流有則底河自雲南鎮雄州來㑹又東南伏而復出經畢節縣南又伏二十餘里復出曰天生橋有落脚河自大定府來㑹又東北經黔西州南有楊栁河以麥河自平逺州來㑹又東有三坌河自安順府合威寧州安平清鎮縣諸水來㑹經修文縣西北有雞公河自廣順州合諸水來㑹經開州西有以濟河自黔西州來㑹經遵義府南境有清水江自貴陽府治合龍里貴定縣諸水來㑹經甕安縣北有湘江自遵義府合綏陽縣諸水來㑹又東南有湄潭縣水甕安縣水來㑹經餘慶縣西北又經石阡府西龍泉縣南又經思南府西南有清江溪來㑹經印江縣西北婺川縣東北折西北入四川酉陽州西南界又北有南溪河自湖北施南府來㑹經彭水縣南有長溪自貴州婺川界來㑹又西北有中清河自湖北利川縣來㑹折西南有渡頭河自綏陽縣正安州合諸水來㑹又西北有大溪河自南川縣來㑹又北至涪州城東北入於大江洞庭湖所滙諸水 澧水一源出湖南桑植縣境一源出永順府西北大山一源出桑植縣之太平鎮合流經安福縣西南又東南經永定縣南東流經慈利縣西有九溪河自施南府東境宣恩縣㑹長樂縣之霧江經安福縣來㑹東流有鐵水河自長樂縣來㑹經石門縣南又東經澧州城南分為二派一東北流有大江支津自江陵縣西南合三岡湖諸水自公安縣來㑹一支東南流合石門縣之道溪水東流又分數支至安鄉縣西北羣流並合有從河自常徳府武陵縣來㑹又東分為二派一東南流入洞庭湖一東北流合公安縣東北之白蓮湖水至華容縣西南境入洞庭湖
  沅水一源曰潕水即鎮陽江出貴州平越府東北經施秉縣南又經鎮逺府城南而北又經思州府南有思州河來㑹經玉屏縣西南有户溪江自思州府來㑹折東南入湖南沅州府芷江縣西南界又經黔陽縣北有清水江自貴州平越府之猪梁江都匀府之馬尾河合諸水及靖州之渠河來㑹既合清水江東流有竹舟江自綏寧縣合城步縣諸水來㑹又東北經辰谿縣東南有雙龍江即溆水自溆浦縣來㑹又有麻陽河即辰水自銅仁府來㑹經瀘溪縣東南有武溪自乾州來㑹北流有藍溪自辰州府沅陵縣來㑹至府城西南有酉水自四川酉陽州合諸水來㑹又東北有馬底河自沅陵縣來㑹又東北經桃源縣東南又經常徳府武陵縣南又東分數支經龍陽縣北而合又東北入洞庭湖
  湘水源出廣西桂林府興安縣南曰海陽江北流分為二復合有六洞山水自湖南城步縣來㑹又東北始名湘江經全州城西南有羅江自湖南新寧縣界來㑹有灌水自灌陽縣來㑹又東北入湖南界經東安縣東南有右江來㑹經永州府治零陵縣西北有瀟水自道州合永明江華寧逺三縣諸水名曰泥江經府城西來㑹北流經祁陽縣西有盧洪江自東安縣來㑹經常寧縣北有舂陵水合巋水自藍山嘉禾新田桂陽州來㑹經衡州府治衡陽縣東南有烝水來㑹北流有郴江自耒陽縣合桂東桂陽興寧郴州永興諸水來㑹經衡山縣南有洣水合攸水自酃縣茶陵州攸縣及安仁縣之小江來㑹又北有水自衡山來㑹又東北有渌江合泗汾河自醴陵瀏陽合江西之萍鄉萬載縣諸水來㑹經湘潭縣東南有漣水自湘鄉縣來㑹經長沙府治善化縣西南有瀏陽河自瀏陽縣來㑹稍北有黄泥江自東北來㑹又北有溈河自寧鄉縣來㑹又北有資江自益陽縣合武岡州新寧邵陽新化安化諸縣水分支經湘隂縣沅陵縣先後入洞庭湖其正支東流來㑹經湘隂縣西南有汨水自平江縣合諸水分流來㑹湘水分二派復合入洞庭湖
  洞庭湖亘岳州常徳荆州澧州三府一州巴陵臨湘監利沅江益陽龍陽安鄉華容八縣周圍八九百里至岳州府西北入於大江
  漢水即漾水源出寧羌州北之嶓冡山即禹貢導漾之嶓冡也經沔縣西南有沔水合濜水沮水來㑹經褒城縣南有黒龍江自郿縣合斜谷水褒城水來㑹經漢中府治南鄭縣西南經城固縣南有馬扈河鐵台河來㑹經洋縣南有潜水來㑹有沙河自西鄉縣來㑹南流有洋河合木馬河來㑹經石泉縣西南又經紫陽縣西有渚河自四川太平縣來㑹又東有香河自平利縣來㑹經興安府西有越河自安康縣黄羊河自平利縣來㑹經洵陽縣南有洵河自鄠縣經長安縣合鎮安縣水來㑹東流有吉水河自湖北鄖西縣來㑹經白河縣城北又東入湖北鄖陽府界經鄖西縣南有𨺗河即堵水自竹溪竹山二縣合諸水來㑹經鄖縣西至均州西北有曾河來㑹又東南有丹河自河南淅川縣合陜西商州山陽商南縣諸水來㑹經光化縣西南榖城縣東南有南河自房縣合保康縣水來㑹經襄陽府北樊城南有白河即濁水唐河即清水自河南新野合南陽府諸縣水鄧州諸水及棗陽縣之滚河來㑹經宜城縣東有蠻河即鄢水自南漳縣來㑹經安陸府鍾祥縣北經荆門州東南又經京山縣西南潜江縣北有支津交滙為雲夢澤見後漢水正派自大澤口東北流又分支津經潜江縣東北滙為沔陽北湖其正派東南流又分二派北派經天門縣南合松湖支津水南派經沔陽州北又分支津為白泥赤野諸湖又東北流與北派合過漢川縣南有松湖支津水來㑹又東有溠水溳水自隨州合徳安府雲夢應城諸縣水來㑹經漢陽府治西北有赤野湖水來㑹又東北有三里河自應山縣經孝感縣來㑹折東南至大别山麓入於大江
  雲夢澤跨江南北盖八九百里自枝江而東為松滋為公安為石首為華容濵江南岸多藪澤即所謂江南之夢也江北尤巨自荆州府江陵以東監利以北沔陽州前後左右諸湖皆受漢水支津至嘉魚縣東北漢陽府西南境分流以入於江漢水之東北岸自京山天門應城雲夢孝感東南至黄州羣水瀦滙亦即古澤皆入漢之水所瀦而又分流以入於漢水
  鄱陽湖所滙諸水 章水源出湖南郴州桂陽縣東東流入江西南安府界經崇義縣西北又經上猶縣西南又經南康縣北至贑州府治贑縣西南有池江自南安府大庾縣經南康合諸水來㑹至贑州府西北貢水來㑹
  貢水即古湖漢水源出福建汀州府長汀縣西北西流入江西瑞金縣界經㑹昌縣東北有雁門水自長寧縣來㑹又西北有梅村江自安逺縣來㑹經雩都縣東南有梅川水自寧都州合石城雩都縣諸水來㑹西流有瀲河合濊江水自興國縣來㑹又南有桃江自信豐縣合龍南縣定南㕔諸水來㑹經贑州府東北與章江㑹曰贑江
  贑江自贑州府城東北經萬安縣東南有皂江自贑縣來㑹又西北有遂江自龍泉縣來㑹經泰和縣西南有牛吼江自永寧縣來㑹又東北有雲亭江自興國縣來㑹至吉安府廬陵縣東南有廬水自安福縣合永寧永新諸水來㑹經吉水縣西南有恩江自永豐縣來㑹經峽江縣東南新淦縣西南有象江泥江自永豐縣來㑹至臨江府清江縣東南有秀江即袁江自新喻縣合萍鄉宜春分宜縣諸水來㑹經豐城縣西又北分為二支一東北流有旴江支津旴江見後自建昌撫州二府境來㑹一西北流㑹瑞州府之錦江水錦江見後至南昌府西南合流又北支渠無數連絡交錯入於鄱陽湖上饒江一名信河即玉山水有二源一源出玉山東北曰上千溪西南流至廣信府上饒縣東南一源出廣豐縣東南當浙江福建之界有江山縣水浦城縣水來㑹曰永豐溪至廣信府南而合曰上饒江經鉛山縣北分二派納諸水而合經興安縣南弋陽縣東南又經貴溪縣西南有須溪來㑹經安仁縣東南有白塔河自瀘溪縣合光澤金谿安仁諸縣水經龍虎山來㑹經餘干縣東南合諸水折西北與旴江贑江支津滙入鄱陽湖
  旴江即古旴水亦曰臨川江源出廣昌縣有三支合流經縣南又經南豐縣西南北流經建昌府南城縣東南有新城縣之黎水來㑹西流有金谿縣水來㑹又北經撫州府城東有臨水自崇仁縣東北合宜黄縣水來㑹又西北分支一西流經豐城縣東至南昌府城西南一北流經進賢縣西南新建縣東北又分二派與西流一派並入鄱陽湖瑞州府錦江即蜀水一名筠河又名瑞河源出萬載縣西北東流經上髙縣西北有藤江自新昌縣合臨江諸水來㑹經髙安縣西有鳳嶺水龍口水來㑹至南昌府新建縣西南㑹贑江入鄱陽湖修水出寧州西南與湖南界之幕阜山東北流有南樓嶺水來㑹又東北有武寧縣水來㑹經武寧縣東南又經建昌縣東南有靖安縣之長溪奉新安義縣之馮水來㑹分數派㑹贑江支渠入鄱陽湖
  鄱江即古畨水源出安徽婺源縣北西南流入江西界經徳興縣北又經樂平縣東有大溪自婺源徳興縣來㑹至饒州府治鄱陽縣東南有餘水自萬年縣來㑹又北有昌江自祁門黟縣經浮梁縣來㑹又西南有西湖水來㑹入鄱陽湖
  鄱陽湖滙章貢諸水亘南昌饒州南康九江四府南昌新建建昌徳安星子徳化湖口都昌鄱陽餘干十縣之境東北至湖口縣境入於大江












  皇朝通志卷三十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一
  地理畧
  水道
  太湖諸水
  荆溪在宜興縣城南其在城西者曰西溪東曰東溪凡廣徳州溧陽金壇諸縣水皆來㑹東北流至百瀆口入太湖
  金線泉河出長興縣西北境東南流至夾浦港入太湖
  合溪即箬溪亦名若溪出長興縣西東流有南溪來㑹經縣北運河支渠來㑹至大沈灣港入太湖苕溪出孝豐縣南之天目山經縣城東北流經安吉縣東南分二支而合㑹諸水又分二支一經長興縣東南合運河又分二支一支仍入運河一支與正流合至湖州府城西有餘不溪來㑹又分二支一為小梅溪入太湖一㑹府城東諸水至大錢湖口入太湖
  餘不溪即東苕水其上源曰北溪出臨安縣西北與孝豐界之東天目山東南流一源曰南溪出臨安縣西與於潛界之化龍鎮東流與北溪㑹經餘杭縣南分二支而合有武康縣水來㑹北流有小山河自錢塘縣北界來㑹經徳清縣南有封溪及後溪自武康縣來㑹分為三派一東塘河自徳清經歸安石門縣至湖州府城南一西塘河行徳清縣境一正流經武康縣東至府城西南並合又分支津一經嘉興府西北境又經吳江界入運河正流㑹苕溪水至大錢湖口入太湖
  七十二漊在烏程縣者三十有八在長興縣者三十有四並入太湖
  太湖即古震澤亦名具區又名笠澤五湖環二省常州蘇州湖州三府宜興荆溪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吳縣長洲吳江震澤長興烏程歸安十三縣地下流入海最大者曰吳淞江曰婁江
  吳淞江自太湖分流出吳江縣東南經吳縣合龎山湖經崑山縣西又經青浦之澱山湖入松江府華亭縣境合趙屯大盈顧㑹崧子盤龍五浦水入上海縣西北至黄浦合嘉興平湖縣水及蘇州澱山湖滙為三泖湖東北入於海
  婁江今曰劉家河自太湖分流經吳江縣西北至蘇州府城西入運河又東受陽城巴城諸湖水經崑山縣南又經太倉州城南諸水悉㑹至劉家口入於海其别支為七鴉浦自崑山合常熟諸水至太倉州北入於海
  浙江諸水
  浙水有南北二源 北源徽江亦曰新安江出徽州府歙縣西北與黟縣界之黄山至府城西南有東界河自績溪縣來㑹又南有南港河自黟縣經休寧縣合婺源縣之率山水來㑹入浙江嚴州府界南流經淳安縣南又南有龍溪自遂安縣來㑹經建徳縣西有艾溪自夀昌縣來㑹經嚴州府治建徳縣南南源來㑹 南源有二一曰衢港一曰𭒀港衢港亦曰信安江源出開化縣北二支合流經縣東東南流經常山縣西北至衢州府城西有文溪自江山縣南仙霞嶺來㑹經龍游縣北有笋籜溪自夀昌縣桃溪自遂昌縣來㑹又東北有湯溪縣水來㑹又東北至蘭溪縣南婺港來㑹婺港亦曰東陽江出東陽縣東之大盆山西流有小溪來㑹經縣城北又西經義烏縣城南有荆浦溪來㑹又西有慈航溪來㑹至金華府城南有梅溪亦曰縉雲水自縉雲縣東北合好溪水經永康武義縣合諸水來㑹西流分二派南支先入衢港北支至蘭溪縣南與衢港㑹北流至嚴州府城東南與新安江合 二江既合北流過七里瀨經桐廬縣東南有桐溪水自於潛昌化經縣界來㑹至富陽縣界有新城縣溪水來㑹又東北有湖溪自浦江縣經富陽縣界來㑹至縣城南有篠嶺水來㑹折北流東岸經蕭山縣境有浦陽江即浣江自浦江義烏諸暨山隂縣境合諸水來㑹入錢塘縣南境折東北流至杭州府城東南南岸即蕭山縣境又東北經蕭山縣北境又東北至龕山與北岸海寧州境之赭山相對如門入於海
  西湖在杭州府城西源出諸山中滙為湖周三十里其水引貫城而東出灌海寧州田
  三江口在紹興府北山隂㑹稽蕭山三縣諸水之尾閭也腹曰鑑湖其源無數在㑹稽東南境者曰東溪合若耶寒溪上竈諸水在山隂西南境者曰西溪合相溪餘支溪諸水在蕭山境者合運河西河塘河湘湖諸水俱滙至三江閘入於海閘稱三江從古名自山隂築臨浦壩浦陽江已入於浙㑹稽築㠙壩曹娥江自入於海東西兩江俱不從此入海也
  曹娥江即剡溪源出天台及東陽縣境經新昌縣西北至嵊縣南有西港來㑹東北流有新昌寧海奉化三縣水合而來㑹又北流東為上虞界西為㑹稽界又東北有夏盖湖水來㑹入於海
  甬江即鄞江有二源南源曰姚江出餘姚縣西南經上虞縣南又經慈谿縣南有藍溪文溪諸水來㑹有二壩分為南港東港北源曰奉化江出奉化縣西南經縣城東南有東剡溪來㑹北流分二支北支與慈谿二壩下流㑹至寧波府城南與南支合又東北與姚江之南港東港先後並㑹經鎮海縣南又東入於海
  靈江亦曰澄江出天台縣西南合天台山諸水東北流經臨海縣西北有仙居溪水自仙居縣南合縉雲界之馮水師山水永康界之蒼嶺水天台界之白水來㑹經台州府城西有臨海東境諸水來㑹又東南黄巖縣之永寧江來㑹又東入於海甌江亦曰永嘉江出處州府龍泉縣西南經城東又經雲和縣北有遂昌松陽二縣之大溪來㑹至處州府西南有虎踏溪自宣平縣來㑹又東有縉雲縣溪來㑹又東南有臘溪自青田縣來㑹經青田縣西北有彪溪自景寧縣來㑹折東南入温州府永嘉縣境至府城南有楠溪自仙居縣來㑹又東有永寧河來㑹經樂清縣西南又東入於海閩江諸水
  閩江即建江有三源東源建溪出浦城縣北南流經縣城東南有新溪來㑹又南有臨江溪來㑹經建陽縣東至建寧府治甌寧縣西北有崇溪自崇安縣合武彞山九曲溪經建陽合邵武縣諸水來㑹東南流有東溪自浙江龍泉慶元經松溪政和二縣來㑹至延平府東北南至延津西源富屯溪出光澤縣西東流經邵武府城北又東南經順昌縣西有將溪自將樂縣㑹建寧泰寧二縣諸水來㑹東流㑹沙溪西南源沙溪出寧化縣西東南流有淮溪自長汀縣來㑹經清流縣西又東南有文川溪自連城縣來㑹經永安縣西東北流有坊溪沙洋溪自歸化縣來㑹經沙縣西南至延平府西北境與西源富屯溪㑹東南流至延津與東源建溪㑹東南流有尤溪自大田尤溪二縣合諸水來㑹經古田縣南又經閩清縣東北至福州府侯官縣西分二派曰南臺江曰陶江支浦相錯南臺江東流經福州府城南陶江東南流有雙溪自徳化縣經永福縣來㑹東流二江復合有福清長樂縣水來㑹經長樂縣北入於海
  興化府江出仙遊縣三溪合流至府治莆田縣西分為二派而合東南流入於海
  晉江出永春州西北經州城南又經南安縣西北有安溪水自安溪縣來㑹至泉州府治晉江縣境東南流入於海
  九龍江出寧洋縣西北經縣南有樂溪來㑹經漳平縣西北有雁石溪自龍巖州合諸水經漳平縣來㑹經漳平縣南有感化溪永福里溪來㑹入漳州府治龍溪縣北南流經長泰縣西經漳州府城西南有南溪合南靖縣諸水來㑹經海澄縣西又東流入於海
  汀水亦曰韓江出汀州府長汀縣南流經上杭縣北曲折流有永定縣溪水來㑹西南流入廣東界經大埔縣北有小靖溪自福建永定縣來會又西南有大靖溪自平和縣來㑹其西有大溪自福建武平合鎮平平逺長樂興寧諸縣水及嘉應州水來㑹西南流有土槎溪桐溪自饒平縣來㑹經潮州府北有揭陽江支津水來㑹揭陽支津見後至澄海縣西北分二派先後入於海
  漳水出漳州府平和縣西南及漳浦縣西之靖龍山東南流經漳浦縣南又東南合二小水入於海揭陽水亦曰琴江出永安縣東東南流經普寧縣西北有揭陽山水來㑹又東有鯉湖溪來㑹經揭陽縣南分二派一支至潮州府治西南又分二派皆入於汀水正支南流有恵來縣水來㑹至潮陽縣北入於海
  粤江諸水
  粤江有三大源 東江即龍川水出江西安逺縣南山入廣東和平縣境有鶴子水亦自安逺縣來㑹又東南有尋都江自長寧縣來㑹又西南㑹和平縣左右諸溪經龍川縣城東南又經河源縣東北有新豐江自連平州合諸水又合長寧縣之羅紋水來㑹又西南有欖溪自永安縣來㑹至恵州府東北有淮水自歸善縣合諸水來㑹經博羅縣西南又經東莞縣東北有増城龍門縣水新安縣水並㑹經東莞縣城北又西經番禺縣東至廣州府城東南有北江支津合從化花縣水來㑹北江支津見後又西㑹北江西江為三江口入於海
  北江即湞水出南雄府保昌縣北之梅嶺曰大庾河至府東北有保水合昌水來㑹西南流經始興縣東北有始興溪合諸水來㑹又西南有錦江自仁化縣來㑹經韶州府治曲江縣東北有樂昌縣水即溱水自湖南宜章縣合諸水來㑹又西南有漠溪自乳源縣來㑹宣溪自陽山縣來㑹經英徳縣東南有翁江自翁源縣來㑹又西南有洭水自陽山縣合連山縣連州諸水來㑹經清逺縣西分為二派一支曰綏江經三水縣分一支與西江支津㑹又東北至廣州府城西㑹西江正支東流有花縣水從化縣水來㑹又分二派東派㑹從化水於石門南為巨浸分支津㑹東江正支於府城西南㑹西江及東江水又南入於海
  西江有桂黔鬱三源 桂江即灕水源出廣西桂林府興安縣南北流至縣東南為分湘灕灑折西南有銀江自靈川縣北境來㑹經縣東南至府治臨桂縣北分而復合有馬溪來㑹西南流有相思江合永寧州永福義寧縣諸水來㑹經陽朔縣東北有縣溪來㑹經平樂府北有龍江自恭城縣來㑹又南有荔水自荔浦縣合修仁縣之修江來㑹經永安州東北又經昭平縣北有金芝巖東水來㑹又東南有蒼梧縣水來㑹至梧州府城西黔江鬱江來㑹東流至廣州府㑹湞江龍川江入於海黔江即北江右江又有三源曰栁江曰北盤江曰南盤江 栁江出貴州永從縣西生苗山中入縣西界曰福禄江入廣西懐逺縣境東南流有水自永從縣西南境來㑹又東南分二派至懐逺縣北而合經融縣東北曰融江經羅城縣東北至栁城縣西北有龍江自慶逺府㑹貴州獨山州荔波縣水及南丹州河池州思恩宜山忻城天河諸縣水來㑹曰栁江至栁州府馬平縣西南有洛清江自雒容縣合永富縣諸水來㑹經象州北而南有都泥江即兩盤江來㑹 北盤江出雲南霑益州北境經可渡橋受貴州威寧州水入貴州界伏流復出經安南縣北有拖長江自普安州經普安安南二縣來㑹始曰盤江經永寧州西境有阿黒河合拒馬河自安南縣來㑹又南有馬軍河自南籠府來㑹又東有寧谷河自安順府合鎮寧永寧二州水來㑹經南籠府東北又南入生苗界東南流入廣西泗城府北境又東南南盤江來㑹 南盤江亦名紅水江出雲南霑益州西北經州城南有磨刀溪自曲靖府南寧縣來㑹經南寧縣境又經陸涼州東南湖澤中西北流經宜良縣東北又經路南州西經澂江府治河陽縣東有白龍潭水自路南州來㑹又西有仙湖受江川縣水來㑹經彌勒縣西寧州東北有小曲江合新興州嶍峨河西通海三縣及寧州水來㑹又東南有水自彌勒縣來㑹經阿迷州北有䝉樂河自臨安府建水縣合石屏州之黒龍湖水來㑹折西北經廣西州南境廣南府西北境又東北至廣西西隆州界有馬别河自開化府北山經廣南府境來㑹又西北至羅平州東南有九龍河自羅平州合師宗縣水霑益州水平彞縣水來㑹折東流有清水河自廣南府北境來㑹又東北有河自普安州普安縣來亦名馬别河經南籠府境來㑹經泗城府西北境北盤江來㑹 兩盤江既合總名曰紅水河東流經東蘭州東北又經那地州西北經東蘭州東又東南經猺山中百餘里又東南經思恩府北安定土司南有蘆江來㑹經忻城縣西南有那龍江刁江自那地州來㑹經遷江縣西北有青水江合上林縣賔州諸水來㑹經來賔縣西南又經象州西南栁江自州西來㑹自此而下總名曰都泥江經武宣縣西北至潯州府治桂平縣西北境分為二派一南流一東北流皆㑹西來之鬱江自此以下總曰潯江經平南縣西南有白沙江自容縣來㑹經藤縣西有𫎇江自永安州合諸水來㑹又有劒江合北流容縣岑溪三縣之水來㑹又東北至梧州府蒼梧縣西又東桂江自昭平縣來㑹而東入廣東界
  鬱江即南江左江亦有二源北源曰西洋江南源曰麗江 西洋江出廣南府治寳寧縣西北經府城西東南流入廣西西林縣界有同舎河自廣南府經西林縣合諸水來㑹又東南有者郎河自土富州來㑹經泗城府南又經鎮安府南有泗城府北山水來㑹經奉議州北有水自田州來㑹經上林縣西北有泓渰江自鎮安府合向武都康佶倫諸州水來㑹經隆安縣北有歸徳土州水來㑹又東南有龍牀江自萬承土州經永康州來㑹又經州境北有䭾䝉江自思恩府經武縁縣合諸水來㑹又東南至南寧府治宣化縣西之合鎮江麗江來㑹 麗江一源出歸順州北經交阯界入下雷州西境有駮來水合流珠水來㑹經安平州北有龍英州水來㑹經太平州北有龍水自養利州合萬承州茗盈州水來㑹經太平府西北是為北源一源出交阯地流入廣西上下凍州西經龍州南有憑祥州水來㑹又東南有水自思州來㑹折東北至太平府西是為南源二源合東流有水自江州來㑹又東有水自左州忠州來㑹經新寧州西北有水自羅陽土縣來㑹又南至合鎮江西洋江來㑹 二江合為鬱江經南寧府西南有伶俐水自崑崙闗來㑹經永淳縣西北又經横州西南有横漾江洪流江自廣東境來㑹經興業縣西北有武思江自貴縣來㑹經貴縣西南又東有横眉江自鬱林州來㑹至潯州府治桂平縣西南又東黔江支津來㑹又東北黔江正派來㑹
  黔鬱二江既㑹於潯州府曰潯江又東㑹桂江於梧州府入廣東界經封川縣西北又經西寧縣北有武倉水自羅定州來㑹經徳慶州南有端山水來㑹又南有連州河自羅定州來㑹經東安縣北至肇慶府治髙要縣西南有羅銀水合新興州水來㑹又東北有賀江自連山縣合陽山水經賀縣富川縣開建縣合東安縣水經懷集縣廣寧縣四㑹縣合諸水來㑹稍東分二派一東流㑹湞江之支津經三水縣南至廣州府西一東南流經髙明縣東北又分支津二於新㑹縣東北順徳縣南先入於海正派東北流至廣州府西南㑹東派滙為巨澤湞江及東江龍川水並來㑹又南至大通灣入於海
  潭江出恩平縣經開平縣南有龍鎮河自新寧縣來㑹至新㑹縣東南入於海
  陽江出羅定州東南經陽春縣北又經陽江縣西北東流入於海
  竇江出信宜縣東北經髙州府治茂名縣東北又經化州東北有羅江來㑹又東有赤嶺水自電白縣來㑹經吳川縣西入於海
  南㢘江出廣西陸川縣南流入廣東界經石城縣北又經遂溪縣西北入於海
  廉江出廣西鬱林州境經陸川縣北有興業縣水來㑹經博白縣西北西南流入廣東界經㢘州府治合浦縣東北有白沙江來㑹又西南有武利江自靈山縣合諸水來㑹至府城西南入於海欽江出欽州東北至欽州東南有魚洪江合鳳凰江來㑹南流入於海
  雲南諸水
  河底江出大理府南境一源自雲南縣西北合趙州東南水䝉化㕔北水東南流一源自趙州南境經𫎇化㕔西而合東南流經景東㕔東北有馬龍河出鎮南州經楚雄府南境南安州西南境來㑹至元江州北有羊溪自富民縣經羅次安寧禄豐易門新平合廣通南安諸州縣水來㑹東南流至元江州北東北流有新平縣水合嶍峨諸水來㑹又東南入安南國界
  李仙江即景東河出䝉化㕔東南經景東㕔北東南流有鎮沅州水來㑹又南流經威逺㕔東又東南有阿墨江合諸水來㑹又東南入安南國界瀾滄江源出西蔵喀木境曰拉楚河行蔵地曲折數千里入雲南麗江府界分二派一曰漾備江見後一南流經雲龍州西北有沘江來㑹經永平縣西又經永昌府東又東南經順寧府北又經雲州北境漾備江來㑹經景東㕔西又經順寧府南又西南有棘蒜江合諸水來㑹又東南有巴景河康郎河來㑹又南有猛賴河自普洱府來㑹又東南有羅梭江來㑹又東南入阿瓦國經老撾安南入於海
  漾備江即古葉渝水瀾滄之沱江自瀾滄分支東南流經劒川州西又東南有東劒海自麗江府合鶴慶州諸水來㑹經浪穹縣西又經鄧川州西南至大理府治太和縣西北又東南有洱海自府城滙浪穹鄧川趙州諸境水西南流來㑹南流有雲龍州水經永平縣來㑹經䝉化㕔西至雲州北復與瀾滄江㑹
  潞江源出西蔵衛地曰哈喇烏蘇經喀木境共行三千餘里入怒夷界曰怒江南流入雲南麗江府界曰潞江雲南西北以此水為邊共五百餘里南流至永昌府保山縣境南流有南甸河自灣甸土司合永昌府河及鎮康土司水來㑹又西南經騰越州東入阿瓦國界
  龍川江源出西蔵喀木境曰薄蔵布河入雲南騰越州界東南流經龍山土司東有芒市河來㑹西南流㑹諸水入緬甸界
  㯽榔江出騰越州西北境𤡑𤡑界山東南流有大盈江自騰越州北合諸水來㑹又西南有盞達河來㑹又西南有曩送河自巨石闗來㑹又西南有臘撒河來㑹又西南入緬甸界
  新疆伊犂諸水
  等謹按西域新疆在甘肅省之西西蔵之北廣袤二萬餘里
  皇上聖武丕昭氾濛入化天山南北列校興屯資灌溉之饒腴控襟帶之雄勝水道所在皆一一可以指數今考山南回部諸水即大河初源自葱嶺和闐數大源及北山諸源皆滙入羅布淖爾入為大河已見河水卷中兹不重述惟山北諸水以伊犂河為最大自巴勒庫勒烏魯木齊已設鎮西府迪化州𨽻於甘肅省水泉濬發不一以無經流大川可指名者故不復條述今序次伊犂東西路水謹遵
  欽定輿地全圖
  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所列諸水自東而西載於篇中以昭
  聖朝疆理無外之盛軌焉
  赫色勒巴什淖爾源出伊犂東路額爾齊斯嶺之南曰布拉干河西流有青吉勒河來㑹又西滙於赫色勒巴什淖爾
  烘和圖淖爾源出伊犁東路額爾齊斯嶺之西北曰額爾齊斯河西北流有哈喇圖河來㑹又西有竒喇河來㑹又西有博喇濟河尼斯庫河來㑹北流滙於烘和圖淖爾淖爾西北有昌吉斯河柴羅爾河合北額爾齊斯河來㑹在塔爾巴噶台之東境
  額彬格遜淖爾源出迪化州境東源為呼圖克拜河西源為瑪那斯河並流而滙於淖爾
  布勒哈齊淖爾在庫爾喀喇烏蘇之西源出天山北麓曰庫爾河北流而西有濟爾噶朗河來㑹又西有額布圖河來㑹其北有綽爾河來㑹滙於布勒哈齊淖爾淖爾之西有晶河北流來入又西有鄂拓克賽里河㑹數水又㑹庫色木蘇克河東流來入其西有裕勒雅爾河額敏河自為經流不入淖爾又有阿拉克圖古勒淖爾合諸小水瀦蓄成澤
  伊犂河出天山北之渾都賴嶺合諸水東流折而北有搭拉錫克河來㑹經伊犂城曰伊犂河北行有空格斯河自東南境來㑹有哈什河自東北境來㑹折而西北合察罕烏蘇阿里瑪圖河諸水又有策集河薩瑪勒河奎屯河並㑹北流㑹阿斯哈嶺以北諸水折東北滙於巴勒喀什淖爾淖爾之北為哈薩克界其東有愛呼斯河合必齊干河來入東南有察林河合摩垓圖河來入
  圖斯庫勒在天山木素爾峯北羣源競發環集而瀦於庫勒其大者曰濟爾噶朗河曰招哈河曰哈喇河並滙自西北流出為吹河受薩勒齊圖烏蘭烏蘇阿爾察克圖察罕烏蘇諸水又西北有和爾衮河合墨爾根河古爾班哈納圖河自南來㑹又西北滙於和什庫勒
  塔拉斯河源出天山額得墨克嶺之北西北流有古爾班哲爾格河合諸水自北來㑹又有烏可克嶺水自南來㑹又西北有哈喇布拉河自西南來㑹北流有哈拉河合北山數水自東來㑹西北流經塔拉斯地滙為淖爾是為伊犂之極西境其西為右哈薩克界


  皇朝通志卷三十一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二
  都邑畧
  等謹案自古帝王撫馭寰瀛原不徒恃金湯為固而宅中圖大計及萬世必相天下之勢以為首善之區鄭樵謂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城池者人之險阻論誠是已顧其所稱去已衰之衰就未王而王似乎一代之興必先别議建都則未有可執一而論者三代以下漢唐稱盛漢都即因秦之舊唐都即因隋之舊豈地利之衰旺頓殊亦視乎設都之主何如耳遼金元皆起自北方遷都燕薊地勢雄厚滄海環其左太行峙其右喜峰古北諸闗口衛其後南靣而臨天下實據九州之上游我
  國朝入闗定鼎即仍明都之舊而規模宏逺實有超軼前朝者葢明代雖曾營建於此每以地近九邊控防是亟我
  聖朝徳化逺被六合一家北逾瀚海南極越裳東抵朝鮮西窮葱嶺以形勢論之古稱河雒為九州之中而今之
  京師實又居天下之中伏讀
  御製帝都篇及
  皇都篇綜論沿革包舉形勢以伊古建都之地無如今之燕京而仍歸之在徳不在險撫無外之模彌厪日中之警
  聖意深逺垂裕綿長誠足啟萬世有道之隆矣若夫邑有宗廟曰都或溯開基或備巡幸陪京之制歴代重焉我
  朝發祥長白撫有東土
  太祖髙皇帝誕膺
  天眷即建都於瀋陽
  太宗文皇帝底定全遼東至使犬使鹿之部罔不服屬世祖章皇帝統一寰宇尊
  盛京為留都設文武大員駐守其地
  聖祖仁皇帝崇奉
  山陵
  大駕三巡
  躬修展謁
  世宗憲皇帝善繼善述添置州縣增定駐防我
  皇上丕顯丕承義昭䋲
  武自乾隆八年至四十有八年四謁
  祖陵
  恩澤便蕃典禮皇矞葢自承平累葉以來聲教之隆文
  明之盛逾沙漠而被東瀛
  留都四境幅員萬里瞻
  陵廟之巍峩仰
  宫廷之肅穆龍蟠鳳翥佳氣鬱葱億萬禩
  景祚鴻庥皆基於此謹即恭列於
  京師之次至於熱河為清暑之地自
  聖祖仁皇帝展巡塞甸肇啟
  山莊我
  皇上纉承
  祖烈嵗時
  臨幸凡各部落朝覲宴享之禮多於熱河行之所以柔逺綏遐習勞肄武厥典甚鉅近復增設郡邑建立學校都㑹之盛遐邇同風固非若離宫别館徒以備巡遊資宴憩者可比也故謹次於
  盛京之後至若鄭氏舊例於歴代都邑後附列四裔之都考其所載多摭拾各史傳約畧言之仍未能確指其建國之地且通志既别有四裔傳於都邑無須複載今並從刪
  京師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燕召公封國漢唐為幽州遼㑹同元年升為南京始建都焉開泰時又稱為燕京金天徳四年自㑹寧府遷都於此貞元元年改為聖都四年改為中都元初仍號燕京至元元年復為中都四年於中都之東北置城而遷都焉九年改為大都明初為燕王封國永樂九年建為北京稱行在十九年稱京師洪熙初復稱行在正統六年始定為京師
  本朝順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都於此為萬世之基
  京城
  周四十里為門九南為正陽門南之東為崇文門南之西為宣武門東之南為朝陽門東之北為東直門西之南為阜成門西之北為西直門北之東為安定門北之西為徳勝門自元至元四年於中都之東北建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正南為麗正門南之東為文明門南之西為順承門正東為崇仁門東之南為齊化門東之北為光熙門正西為
  和義門西之南為平則門西之北為肅清門北之東為安貞門北之西為健徳門明洪武元年徐達經理元都縮其城之北五里廢光熙肅清二門其九門仍舊尋改崇仁曰東直和義曰西直安貞曰安定健徳曰徳勝永樂十五年營建北京宫殿十七年拓其城之南面共周圍四十里正統四年改麗正曰正陽文明曰崇文順承曰宣武齊化曰朝陽平則曰阜成
  本朝建鼎修整壯麗其九門之名則仍其舊分列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方位鑲黄旗居安定門内正黄旗居徳勝門内正白旗居東直門内鑲白旗居朝陽門内正紅旗居西直門内鑲紅旗居阜成門内正藍旗居崇文門内鑲藍旗居宣武門内
  等謹案唐幽州藩鎮城在今城之西南遼之南京即因之至金重加增拓遼史載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八門東曰安東迎春西曰顯西清普南曰開陽丹鳳北曰通天拱辰金國志載都城圍七十五里城門十二每一面正門旁設兩門東曰宣曜陽春施仁西曰灝華麗澤彰義南曰豐宜景風端禮北曰通元㑹城崇智金史地理志北又有光泰門凡十三門逮元至元間重建都城而故址漸廢至於元之大都則今安定徳勝門外尚為城中地自明初縮城之北面而元之規制以改永樂中重拓南城又非復明初之舊云
  外城環
  京城南面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為門七南為永定門左為左安門右為右安門東為廣渠門西為廣寧門在東西隅而北向者東為東便門西為西便門明嘉靖三十二年建四十三年成
  本朝重加修整
  皇城在
  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自正陽門之内正南曰大清門東南曰長安左門西南曰長安右門東西嚮兩門之中南嚮者為
  天安門是為
  皇城正門
  天安門之内東廡之中為
  太廟街門西廡之中為
  社稷街門正中南嚮者為
  端門
  端門内東廡西嚮者為
  太廟右門又北為
  闕左門西廡東嚮者為
  社稷左門又北為
  闕右門
  闕左門外西嚮者為
  太廟西北門
  闕右門外東嚮者為
  社稷東北門
  皇城之正東曰東安門正西曰西安門正北曰地安門
  太廟在
  闕之左南嚮有
  前殿
  中殿
  後殿規制嚴肅供奉   列聖   列后神位暨祭饗各節儀恭載禮畧之吉禮門社稷壇在
  闕之右北嚮祭祀儀節恭載禮畧之吉禮門
  紫禁城在
  皇城中周六里正南曰
  午門為外朝正門門左西嚮者為左掖門門右東嚮者為右掖門
  午門内東廡之中為協和門西廡之中為熙和門正中南嚮者為
  太和門左為昭徳門右為貞度門
  太和門内東廡之中為
  體仁閣閣之北為左翼門西廡之中為
  𢎞義閣閣之北為右翼門正中為
  太和殿大朝正殿也左為中左門右為中右門殿之後為
  中和殿再入為
  保和殿左為後左門右為後右門殿之後東垣之中為景運門西垣之中為隆宗門正中南嚮者曰
  乾清門為内朝正門自協和門東出為
  文華殿後為
  主敬殿東為
  傳心殿殿中祀  皇師  帝師王師 先聖 先師門曰景行門乾隆三十九年
  文華殿後創建
  文淵閣藏貯四庫全書直協和門東嚮者曰東華門是為
  紫禁城東門自熙和門西出為
  武英殿西為
  咸安宫南為
  南薰殿直熙和門西嚮者曰西華門是為
  紫禁城西門
  乾清門之旁左為内左門右為内右門
  乾清門之内正中為
  乾清宫宫之東為
  昭仁殿西為
  𢎞徳殿皆南嚮
  乾清宫東廡為
  端凝殿西嚮其南東出者為日精門又轉南向北者為上書房
  乾清宫西廡為
  懋勤殿東嚮其南西出者為月華門又轉南向北者為南書房
  昭仁殿之左東出者為龍光門
  𢎞徳殿之右西出者為鳳彩門
  乾清宫之後為
  交泰殿東廡左出者為景和門西廡右出者為隆福門殿之後為
  坤寧宫左為東暖殿右為西暖殿東暖殿之東為永祥門稍北為基化門俱東出西暖殿之西為增瑞門稍北為端則門俱西出
  坤寧宫之後正中北嚮者為
  坤寧門門外即
  御花園左曰瓊苑東門右曰瓊苑西門
  御花園正中為天一門門之北南嚮為
  欽安殿祀  元天上帝於殿中殿東稍北為摛藻堂其南西嚮者為綘雪軒殿西稍北為延暉閣西為位育齋其南東嚮者為養性齋
  欽安殿之後北嚮者為承光門門之後左為延和門右為集福門東西嚮正中為順貞門其北相對為神武門是為
  紫禁城北門自日精門之東為東一長街南即内左門中為近光左門北為長寧左門由近光左門而北嚮西之門凡三曰咸和左門廣生左門大成左門咸和左門東相對為景曜門中間南嚮者曰景仁門門内為
  景仁宫廣生左門東相對為履和門中間南嚮者曰承徳門門内為
  承乾宫大成左門東相對為凝瑞門中間南嚮者曰鍾粹門門内為
  鍾粹宫三宫之東為東二長街南則麟趾門北則千嬰門街東與景曜門相對者曰凝祥門再東為昭華門中間南嚮者曰延禧門門内為
  延禧宫與履和門相對者曰徳陽門再東為仁澤門中間南嚮者曰永和門門内為
  永和宫與凝瑞門相對者曰昌期門再東為衍瑞門中間南嚮者曰景陽門門内為
  景陽宫其後為學詩堂
  景陽宫之東有小長街街南嚮東直出者為蒼震門其北向西者為欽昊門門中嚮南為
  天穹門門内為
  天穹寶殿恭祀
  昊天上帝於殿内日精門長街之南向東為仁祥門再東
  相對為陽曜門正中為
  齋宫殿曰
  孚顒殿
  齋宫之東為
  毓慶宫殿曰
  敦本殿前為祥旭門外為前星門自月華門之西為西一長街南即内右門中為近光右門北為長寧右門由近光右門而北嚮東之門凡三曰咸和右
  門廣生右門大成右門咸和右門西相對為純佑門中間南嚮者曰永夀門門内為
  永夀宫廣生右門西相對為崇禧門中間南嚮者曰翊坤門門内為
  翊坤宫大成右門西相對為長泰門中間南嚮者曰儲秀門門内為
  儲秀宫三宫之西為西二長街南則螽斯門北則百子門街西與純佑門相對者曰嘉祉門再西為啟祥門中間南嚮者亦曰啟祥門門内為
  啟祥宫與崇禧門相對者曰敷華門再西為綏祉門中間南嚮者曰長春門門内為
  長春宫與長泰門相對者曰咸寧門再西為永慶門中間南嚮者曰咸福門門内為
  咸福宫百子門之北向為乾西五所近東者為重華宫
  皇上龍潜時舊邸也前為重華門門内為
  崇敬殿額曰樂善堂堂後即
  重華宫宫之東廡曰
  葆中殿額曰古香齋宫之西廡曰
  浴徳殿額曰抑齋宫之後為翠雲館宫之東為潄芳齋
  啟祥宫之西南嚮者為延慶門門内為
  延慶殿殿後為廣徳門門内為
  撫辰殿殿後為
  建福宫宫後為靜怡軒軒後為慧曜樓其西為吉雲樓樓西為敬勝齋齋垣之西為碧琳館南為妙蓮華室又南為凝暉堂前為延春閣月華門之西相對者為遵義門門西嚮南者為養心門中曰
  養心殿為
  皇上宵旰寢興之所
  養心殿西室曰三希堂殿之東暖閣額曰攸芋齋西暖閣北接後軒東為無倦齋為長春書屋宫垣外自景運門之東為
  奉先殿正門曰
  奉先門西門曰肅誠門中為
  正殿後為
  寢殿供奉   列聖   列后神位暨朔望薦新嵗時展祀因事告祭諸典禮𦮕載禮畧之吉禮門
  蒼震門外街東為
  寧夀宫建自康熙年間乾隆三十六年以後重加增葺正中南嚮者曰皇極門東出者曰斂禧門西出者曰篤慶門又西嚮者曰履順門曰蹈和門東嚮者曰保泰門
  皇極門之内曰
  寧夀門門内為
  皇極殿殿廡東出者為凝祺門西出者為昌澤門殿後為
  寧夀宫宫後亘以横街其東即保泰門西即蹈和門正中為養性門門内為
  養性殿殿後為樂夀堂堂後為頥和軒再後為景祺閣自保泰門之北為暢音閣其北與閣相對者為閲是樓閣後為尋沿書屋東北為景福門正中南嚮者為
  景福宫
  皇上有景福宫五福頌乾隆四十九年
  五代同堂之慶額曰五福五代堂宫之後為梵華樓稍西為佛日樓自蹈和門之内為衍祺門門内東宇額曰抑齋齋後為古華軒軒後為遂初堂堂之後西為延趣樓北為萃賞樓其西為雲光樓額曰養和精舍萃賞樓北相對者為符望閣閣後為倦勤齋符望閣西門外為玊粹軒皆環屬於
  寧夀宫者也自隆宗門之西為
  慈寧宫東為永康左門西為水康右門正中嚮南者為慈寧門前為長信門又前為長慶門
  慈寧宫之東有門曰慈祥門與大内啟祥門遙對慈寧宫花園前宇為咸若館館之左為寶相樓其南為含清齋館之右為吉雲樓其南為延夀堂館之後為
  慈廕樓
  慈寧宫西為
  夀康門門内為
  夀康宫宫後東西為長街街西為長庚門門内正中南嚮
  者為
  夀安門門内為
  春禧殿殿後為
  夀安宫宫後東為福宜齋西為萱夀堂
  慈寧宫之東北為
  寶華殿又北為
  中正殿
  夀安宫之北為
  英華殿其東北即神武門是為
  紫禁城北門神武門之北即景山前為北上門門内為景山門山後為
  夀皇殿供奉
  聖祖仁皇帝
  世宗憲皇帝神御之所殿後東北為集祥閣西北為興慶
  閣殿東為永思門門内為
  永思殿又東為
  觀徳殿
  雍和宫在
  皇城之東北為
  世宗憲皇帝藩邸
  登極後
  命名曰
  雍和宫前有昭泰門中為雍和門門内為
  雍和宫宫後為
  永佑殿後為
  法輪殿殿後為萬福閣東為永康閣西為延寧閣後為
  綏成殿宫之東為書院入門為平安居後為如意室室後正中南嚮者為太和齋書院正室也齋之東嚮南正室曰五福堂齋之西為海棠院
  西苑在西華門外入苑門即太液池玊泉自北安門水闗流入滙於此上跨長橋坊楔對峙西曰金鼇東曰玊蝀橋北稱北海橋南稱中海瀛臺之南稱南海由池東岸而南行臨池面北正門曰徳昌門門内為
  勤政殿殿後為仁曜門南為翔鸞閣由閣而南為涵元門門内東嚮為
  慶雲殿西嚮為
  景星殿正中南嚮為
  涵元殿東為藻韻樓西為綺思樓正北相對為香扆殿殿後東為春明樓西為湛虚樓南嚮曰瀛臺
  聖祖時每
  駕幸瀛臺即於此聴政
  皇上御極後重加修葺以時
  臨幸即裁决政務其中臺之南對岸為寶月樓臺東南為同豫軒軒後為鑑古堂臺西南為茂對齋臺之正東為淑清院院之左為韻古堂又左為素尚齋循池岸而南為日知閣臺之西北為豐澤園園門内即
  惇叙殿殿後為澄懐堂堂北為遐矚樓園内有崇雅殿殿後東為靜憩軒西為懐逺齋其南隔水為純一齋園西為春耦齋相近為聴鴻樓為植秀軒為愛翠樓自豐澤園之北近太液池西岸為
  紫光閣每科
  皇上親試中式武舉於此以為例乾隆二十四年平定西域大功告成重加葺新圖畫功臣像於閣上
  上親製五十功臣贊四十一年兩金川大功告成復圖
  功臣像
  親為之賛一如平定伊犂回部例閣後為
  武成殿閣之北為時應宫祀龍神宫之東嚮北為福華門門外即金鼇玊蝀橋也橋東有圓城中為
  承光殿自圓城北踰橋即金之瓊華島白塔在其上舊名白塔寺乾隆八年易名永安寺寺西由山路而上為
  悦心殿殿後為慶霄樓西為閲古閣北為漪瀾堂對岸西北為闡福寺其東為澄觀堂此外凉軒邃室隨地標名各擅其勝皆環屬太液池者也







  皇朝通志巻三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三
  都邑畧
  暢春園在
  京城西直門外十二里地名海淀
  聖祖仁皇帝以萬㡬之暇
  駐蹕於此酌泉而甘因明武清侯李偉故園址改建周方
  十餘里築宫設籞
  賜名暢春園時奉
  孝莊文皇后
  孝惠章皇后憩焉政事㡬務即
  裁决其中
  皇上御極後葺新園宇每逢
  駐蹕圓明園敬奉
  聖母皇太后安憩於此宫門内中為
  九經三事殿後為
  春暉堂其後為寢殿曰
  夀萱春永其後為雲涯館館後踰橋循山而北有河池南北立坊二為玉澗金流門内為瑞景軒軒後為林香山翠又後為延爽樓樓左為式古齋齋後為綺榭園内築東西二隄各數百步東曰丁香隄西曰蘭芝隄皆通瑞景軒西隄外别作一隄曰桃花隄東西兩隄之外河流數道環遶苑内出西北門牐注於垣外雲涯館東南角門外轉北為劍山南為澹寧居前殿為康熈年間
  聖祖御門聽政引
  見之所後殿為
  皇上舊時讀書處由大東門土山北循河岸西行為淵鑑齋後臨河為雲容水態左廊後為佩文齋齋後西為葆光齋東為蘭藻齋淵鑑齋之前為藏輝閣佩文齋之東為養愚堂相對為藏拙齋小東門東垣内溪北為清溪書屋後為𨗳和堂西為藻思樓後為竹軒
  春暉堂之西出如意門為玩芳齋山後為韻松軒二層宫
  門外船塢之西為無逸齋
  皇上詣園問
  聖母皇太后安每傳膳視事於此凝春堂在淵鑑齋之西其東室為純約堂其右為迎旭堂純約堂東為迎凉精舍迎旭堂後為曉烟榭河岸以西為松栢室其左為樂善堂河上有閣曰蘂珠院其北為觀瀾榭蘂珠院西踰橋而北為集鳳軒軒後度河橋而西為俯鏡清流又循河而南即苑之大西門延樓列亘其外即西花園之馬厰也
  暢春園西南垣為西花園正宇為討源書屋
  皇上問
  安之便率詣是園聽政中有閲武樓為肄武之所
  恭載
  聖祖仁皇帝御製暢春園記
  都城西直門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有北自萬泉莊平池湧泉奔流㶁㶁滙於丹稜沜沜之大以百頃沃野平疇澄波逺岫綺合繡錯盖神臯之勝區也朕臨御以來日夕萬㡬罔自暇逸久積辛劬漸以滋疾偶縁暇時於兹游憩酌泉水而甘顧而賞焉清風徐引煩疴乍除爰稽前朝戚畹武清侯李偉因兹形勝構為别墅當時韋曲之壯麗歴歴可考圯廢之餘遺址周環十里雖嵗逺零落故蹟堪尋瞰飛樓之鬱律循水檻之逶迤古樹蒼藤往往而在爰詔内司少加規度依髙為阜即卑成池相體勢之自然取石甓夫固有計庸畀值不役一夫宫館苑籞足為寧神怡性之所永惟儉徳捐泰去雕視昔亭臺邱壑林木泉石之勝絜其廣袤十僅存夫六七惟彌望漣漪水勢加勝耳當夫重巒極浦朝烟夕霏芳萼發於四序珍禽喧於百族禾稼豐稔滿野鋪芬寓景無方㑹心斯逺其或穱稌未實暘雨非時臨陌以憫胼胝開軒而察溝澮占離畢則殷然望詠雲漢則悄然憂宛若禹甸周原在我户牖也每以春秋佳日天宇澄鮮之時或盛夏鬰蒸炎景鑠金之候㡬務少暇則祗奉
  頥養游息于兹足以迓清和而滌煩暑寄逺矚而康慈顔扶輿後先承歡愛日有天倫之樂焉其軒墀爽塏以聴政事曲房邃宇以貯簡編茅屋塗茨畧無藻飾于焉架以橋梁濟以舟楫間以籬落周以繚垣如是焉而已矣既成而以暢春為名非必其特宜于春日也夫三統之迭建以子為天之春丑為地之春寅為人之春而易文言稱乾元統天則四徳皆元四時皆春也先王體之以對時育物使圓頂方趾之衆各得其所跂行喙息之屬咸若其生光天之下熙熙焉皥皥焉八風罔或弗宣六氣罔或弗達此其所以為暢春者也若乃秦有阿房漢有上林唐有繡嶺宋有艮嶽金釭璧帯之飾包山跨谷之廣朕固不能為亦意所弗取朕匪敢希蹤古人嫓美曩軌安土階之陋惜露臺之費亦惟是順時宣滯承
  顔致養期萬類之乂和思大化之周浹一民一物念兹在兹朕之心豈有已哉於是為之記而系以詩詩曰昔在夏姒克儉卑宫亦越姬文勿亟庶攻若稽古訓是欽是崇箴銘户牖夙夜朕躬棟宇之興因基前代巖宿丹霞檐棲翠靄營之度之以治蕪廢有沸泉源汪濊斯在駕言西郊聊駐綵斿甘彼挹酌工築斯謀瑩澈明鏡縈帶芳流川上徘徊以泳以游因山成峻就谷斯卑咨彼將作毋曰改為松軒茅殿實惟予宜亦有樸斵予尚念兹撰辰經始不日落成豈曰游豫燕喜是營展事
  慈闈那居髙明遐矚俯瞰聊用娛情粤有圖史藏之延閣惟此大廡㑹彼朱襮鬰鬰溝塍依然耕鑿無假人工𣺌彌雲壑有鷁其舟有虹其梁可帆可涉於焉徜徉文武之道一弛一張退省庶政其罔弗臧嘗聞君徳莫大於仁體元出治於時為春願言物阜還使俗醇暢春之義以告臣鄰
  圓明園在
  暢春園北康熈四十八年建
  世宗憲皇帝潛邸時
  聖祖賜園也
  御極後稍加修葺具朝署之規大宫門内為出入賢良門
  中為
  正大光明殿東為
  勤政殿為常時聴政之所
  皇上御極後毎嵗初春即
  駐蹕於此咨度機務引見百官皆日以為常為門凡十有八園中之水發源玉泉山由西馬厰入進水牐支流派衍至園内由出水牐一在明春門北一在蘂珠宫北達苑牆經長春園東入清河園内四十景各有
  御製詩詞紀之首曰正大光明即園中
  正殿也後為夀山口東為洞明堂一曰勤政親賢為勤政殿中
  世宗御書額後楹額曰為君難東為飛雲軒為靜鑑閣閣後殿宇為保合太和後為富春樓一曰九州清晏前層恭懸
  聖祖御書圓明園額次層殿為奉三無私後殿為九州清晏東為天地一家春西為樂安和又西為清暉閣閣左右有松雲樓露香齋涵徳書屋茹古堂諸勝别為清暉閣四景一曰鏤月開雲在富春樓之後舊名牡丹臺康熙壬寅春
  皇上覲
  聖祖於斯堂之内承奉
  恩㫖養育宫中乾隆三十一年
  御題額為紀
  恩堂後宇為御蘭芬一曰天然圖畫北為朗吟閣又北為竹薖樓東為五福堂迤北宇為竹深荷淨其東渡河為蘇隄春曉一曰碧桐書院其西巖有雲岑亭一曰慈雲普䕶樓中奉觀音大士前殿南臨後湖為歡喜佛塲一曰上下天光為臨湖樓宇其後為平安院一曰杏花春館西北為春雨軒軒西為杏花村軒後東為鏡水齋西北室為抑齋又西為翠㣲室一曰坦坦蕩蕩前宇為素心堂後宇為光風霽月東北為知魚亭又東北為萃景齋西北為䨇佳齋一曰茹古涵今其後方宇為韶景軒軒前東為茂育齋西為竹香齋又北為靜通齋一曰長春仙館為
  皇上舊時
  賜居之所
  登極後復加修飾其後恭值佳辰令節迎奉
  聖母皇太后為膳寢之所後宇為緑䕃軒正宇西廊後為麗景軒仙館之西為含碧堂堂後為林虚桂靜左為古香齋東楹有閣為抑齋堂稍東為隨安室由仙館西南門迤西為藻園内為曠然堂堂後為貯清書屋堂東池上為夕佳書屋稍北為鏡瀾榭東南為凝眺樓為懷新館西北為湛碧軒一曰萬方安和建宇池中形如卍字南面正室為萬方安和餘為佳氣迎人為四方寧靜為碧溪一帶為山水清音為神洲三島為髙山流水為枕流潄石為洞天深處得景凡九一曰武陵春色舊名桃花塢雍正四年
  皇上讀書於此顔曰樂善堂旋移居長春仙館池北軒為壺中日月長東為天然佳妙武陵春色之西為全璧堂堂後由山口入桃花塢東為綰春軒軒東北為品詩堂一曰山髙水長重樓亘峙地勢寛敞為外藩朝正錫宴陳設火戲及平時宿衞士較射之所一曰月地雲居為梵宇最勝處東為法源樓一曰鴻慈永祜即
  安佑宫坊座額也為供奉
  聖祖
  世宗神御之所東南為致孚殿宫之後垣西北為紫碧山房前宇為横雲堂東南為豐樂軒北為霽華樓迤東為景暉樓横雲堂西池上為澄素樓一曰彚芳
  書院内宇為抒藻軒後為涵逺齋齋之前西垣内為翠照樓東垣内為倬雲樓又東為睂月軒倬雲樓南稍東為隨安室又東逾溪橋為斷橋殘雪一曰日天琳宇有中前樓中後樓西前樓西後樓東别院為瑞應宫凡樓宇上下皆供佛像及諸神位一曰澹泊寧靜殿為田字式凡四門東北面皆有樓樓下稻田彌望東為曙光樓殿之東門外為翠扶樓西門外别垣内為多稼軒左右有靜香書屋互妙樓諸勝别為多稼軒十景一曰映水蘭香東南為釣魚磯北為印月池池北為知耕織又北稍東為濯鱗沼西南為貴織山堂中祀蠶神一曰水木明瑟其北稍西為文源閣藏貯四庫全書閣西為栁浪聞鶯一曰濓溪樂處後宇為雲香清勝東垣為芰荷深處折而東北為香雪廊其東有樓為雲霞舒卷其南為彚萬總春之廟中祀花神東北有樓為香逺益清其西為樂天和為味真書屋一曰多稼如雲前宇為芰荷香一曰魚躍鳶飛四面為門東廂為暢觀軒西南為鋪翠環流樓南為傳妙室一曰北逺山村北岸為繪雨精舍其西南為水村圖又西有樓前後相屬前為皆春閣後為稻涼樓又西為涉趣樓右為湛虚書屋東北踰橋而西為湛虚翠軒又西為耕雲堂又西為若帆之閣一曰西峯秀色其東為含韻齋東南為自得軒後垣之西為花港觀魚一曰四宜書屋即安瀾園之正宇也
  皇上幸海寧陳氏園
  賜名安瀾兹畧仿其意因以
  命名東南為葄經館西南為無邉風月之閣又西南為涵秋堂北為烟月清真樓樓西稍南為逺秀山房其北踰橋為染霞樓大 共為安瀾園十景一曰方壺勝境樓宇臨池南建坊座其北樓宇為噦鸞殿又北為瓊華樓噦鸞殿東為蘂珠宫方壺勝境之西北為三潭印月又西北為天宇空明其後為澄景堂堂東為清曠樓西為華照樓一曰澡身浴徳在福海西南隅即澄虚榭正宇也西為靜香館又西為解愠書屋西南為曠然閣其北度橋為望瀛洲又北為深栁讀書堂堂北為溪月松風一曰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東南度橋為兩峯插雲又東南為山水樂其北為君子軒為藏密樓一曰蓬島瑶臺在福海中央舊名蓬萊洲殿前東為暢襟樓西為神洲三島東偏為隨安室東南度橋為東島西北度橋為北島一曰接秀山房在福海東其後稍東為琴趣軒其北為尋雲樓東南為澄練樓樓後為怡然書屋山房之南為攬翠亭一曰别有洞天西為納翠樓西南為水木清華之閣閣西稍北為時賞齋一曰夾鏡鳴琴南為聚逺樓東為廣育宫中奉 碧霞元君前建坊座後為凝祥殿宫之東為南屏晚鐘又東度橋為西山入畫為山容水態夾鏡鳴琴之西為湖山在望為洞裏長春一曰涵虚朗鑑在福海東即雷峯夕照正宇也有尋雲榭貽蘭庭諸勝一曰廓然大公在福海西北隅有䨇鶴齋峭蒨居影山樓綺吟堂諸勝别為廓然大公八景一曰坐石臨流溪水周環其下一曰麴院風荷其西佛樓為洛伽勝境其南跨池為橋立坊楔西為金鼇東為玉蝀金鼇西南宇為四圍佳麗玉蝀東亭為飲練長虹又東南度橋折而北設城關為寧和鎮麴院風荷之北為同樂園其前為清音閣東為永日堂中有南北長街街西為抱樸草堂街北為舍衞城城南面為多寳閣正殿為夀國夀民後為仁慈殿又後為普福宫城北為最勝閣一曰洞天深處在如意館西稍南前宇四所乃
  諸皇子所居西為
  諸皇子肄業之所前為前垂天貺中為中天景物東宇為斯文在兹中奉 至聖先師後為後天不老
  圓明園之東曰
  長春園本園東垣外隙地就添殿宇數所依長春仙館
  賜號即以名園園門内正宇為澹懐堂後為衆樂亭其後河北敞宇為雲容水態南北為含經堂後為淳化軒又後為藴真齋含經堂之東為味腴書屋亦名霞翥樓為淵映齋堂之西為梵香樓為涵光室自澹懐堂迤西濱河為蒨園有朗潤齋湛景樓諸勝别為蒨園八景蒨園後河北岸為思永齋齋東别室曰小有天園齋西稍南河外為得全閣南為寳雲樓北為逺風樓齋北河流滙處為樓宇三層曰海嶽開襟樓之東為法慧寺又東為寳相寺由寳相寺度城闗而東迤南為翠交軒北為愛山樓又北為澤蘭堂愛山樓東北宇為平疇交逺風其東為叢芳榭後為琴清齋叢芳榭之東為獅子林有納景堂清閟閣諸勝别為獅子林八景又有清淑齋探真書屋諸勝為獅子林續八景其南為玉玲瓏館北為林光澹碧東為鶴安齋西南為蹈和堂玊玲瓏館之東南為映清齋齋東為鑑園北為潄瓊齋其東為師善堂鑑園之西南為如園内為敦素堂堂北稍東為冠霞閣又東為明漪樓由如園山徑西行即澹懐堂之東垣門
  恭載
  世宗憲皇帝御製園明園記
  圓明園在暢春園之北朕藩邸所居
  賜園也在昔
  皇考聖祖仁皇帝聴政餘暇遊憩於丹稜沜之涘飲泉水而甘爰就明戚廢墅節縮其址築暢春園熙春盛暑時臨幸焉朕以扈蹕拜
  賜一區林臯清淑波淀渟泓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冝構結亭榭取天然之趣省工役之煩檻花堤樹不灌溉而滋榮巢鳥池魚樂飛潛而自集盖以其地形爽塏土壤豐嘉百彚易以蕃昌宅居於兹安吉也園既成仰荷
  慈恩錫以園額曰圓明朕嘗恭迓
  鑾輿欣承
  色笑慶天倫之樂申愛日之誠花木林泉咸增榮寵及朕纉承大統夙夜孜孜齋居治事雖炎景鬱蒸不為避暑迎涼之計時踰三載僉謂大禮告成百務具舉宜寧神受福少屏煩喧而風土清佳惟園居為勝始命所司酌量修葺亭臺邱壑悉仍舊觀惟建設軒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諸臣有視事之所構殿於園之南御以聴政晨曦初麗夏晷方長召對咨詢頻移晝漏與諸臣相接見之時為多園之中或闢田廬或營蔬圃平原膴膴嘉頴穰穰偶一眺覽則遐思區夏普祝有秋至若慿欄觀稼臨陌占雲望好雨之知時冀良苖之應候則農夫勤瘁穡事艱難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間也若乃林光晴霽池影澄清淨練不波遥峯入鏡朝暉夕月映碧涵虛道妙自生天懐頓朗乘幾務之少暇研經史以陶情拈韻揮毫用資典學凡兹起居之有節悉由
  聖範之昭垂隨地恪遵㒺敢越軼其采椽栝柱素甓版扉不斵不枅不施丹艧則法
  皇考之節儉也晝接臣僚宵披章奏校文於墀觀射於圃燕閒齋肅動作有恒則法
  皇考之勤勞也春秋佳日景物芳鮮禽奏和聲花凝湛露偶召諸王大臣從容遊賞濟以舟楫餉以果蔬一體宣情抒寫暢洽仰觀俯察游泳適宜萬象畢呈心神怡曠此則法
  皇考之親賢禮下對時育物也至若嘉名之
  錫以圓明意㫖深逺殊未易窺嘗稽古籍之言體認圓明之徳夫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若舉斯義以銘户牖以朂身心䖍體
  天意永懐
  聖誨含煦品彚長養元和不求自安而期萬方之寧謐不圖自逸而冀百族之恬熙庻幾世躋春臺人遊樂國廓鴻基於孔固綏福履於方來以上答
  皇考垂祐之深恩而朕之心至是或可以少慰也夫爰宣示予懐而為之記
  恭載
  皇上御製圓明園後記
  昔我
  皇考因
  皇祖之賜園修而葺之畧具朝署之規以乗時行令布政親賢而軒墀亭榭凸山凹池之紛列於後者不尚其華尚其樸不稱其富稱其幽樂蕃植則有灌木叢花怒生笑迎也騐農桑則有田廬蔬圃量雨較晴也松風水月入襟懐而妙道自生也細旃廣厦時接儒臣研經史以淑情也或怡悦於斯或歌詠於斯或惕息於斯我
  皇考之先憂後樂一
  皇祖之先憂後樂周宇物而
  圓明也圓明之義蓋君子之時中也
  皇祖以是名賜
  皇考
  皇考敬受之而身心以朂户牖以銘也不求自安而期萬方之寧謐不圖自逸而冀百族之恬熙則又我
  皇考綏履垂裕於無窮也予小子敬奉
  先帝宫室苑囿常恐貽羞敢有所增益是以踐阼後所司
  以建園請郤之既釋服爰仍
  皇考之舊園而居焉夫帝王臨朝視政之暇必有遊觀曠覽之地然得其宜適以養性而陶情失其宜適以玩物而䘮志宫室服御竒技玩好之念切則親賢納諫勤政愛民之念踈矣其害可勝言哉我
  皇考未就
  暢春園而居者以有此
  圓明園也而不斵不雕一
  皇祖淳樸之心然規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踰此後世子孫必不舍此而重費民力以創建苑囿斯則深契朕法
  皇考勤儉之心以為心矣藉曰
  祖考所居不忍居也則
  宫禁又當何如晉張老之善頌甚可味也若夫建園之始末
  聖人對時育物修文崇武煦萬彚保太和期躋斯世於春
  臺遊斯人於樂國之意則已具
  皇考之前記予小子何能贊一辭焉
  靜明園在
  圓明園西玉泉山麓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易名靜明我
  皇上幾餘臨憩畧加修葺園為門凡六園内有十六景
  首曰廓然大公宫門内
  正殿也為
  臨幸時聴政之所北臨後湖一曰芙蓉晴照西為虚受堂一曰玉泉趵突為天下第一泉一曰竹罏山房仿恵山聴松庵製得名南為開錦齋後為觀音洞其上為賞遇樓南為吕祖洞一曰聖因綜繪仿西湖行宫景得名其西為寫流軒軒後為層明宇又西為福地幽居後為冠峯亭一曰繡壁詩態北為水月庵其北為聖縁寺又北為仁育宫中祀 東嶽天齊聖帝一曰溪田課耕又西為迸珠泉一曰清凉禪窟後為嘉䕃堂堂東為霞起樓西為犁雲亭清涼禪窟之北為涵漪齋西為飛淙閣東為練影堂稍南為掛瀑簷涵漪齋之西為妙喜寺一曰采香雲徑其南有樓為靜怡書屋采香雲徑稍北折而東為招鶴庭一曰峽雪琴音額為麗矚軒一曰玊峯塔影仿金山妙高峯為之前為香嚴寺右為妙高室北峯上為妙高寺殿後為妙高塔又後為該妙齋峯之西為崇靄軒其東為含醇室後為詠素堂妙高寺東山麓為含經堂東北臨溪為書畫舫一曰風篁清聴東為如如室西為近清閣又西稍南為飛雲㟪風篁清聴之西逾橋而南池東為延緑㕔池西為試墨泉一曰鏡影涵虛南為分鑑曲又南為寫琴廊迤南為含暉堂後為清音齋齋西山麓為碧雲深處東為心逺閣一曰裂帛湖光當玊峯東麓臨裂帛湖由心逺閣折而北為羅漢洞又上為水月洞一曰雲外鐘聲在古華嚴寺之後一曰翠雲嘉䕃即華滋館也後為翠雲堂東為甄心齋其東即小南門稍南為東宫門
  靜宜園在
  圓明園西香山即香山寺故址
  聖祖仁皇帝於此置行宫乾隆十年重加修葺
  賜名靜宜園園有二十八景宫門内首曰
  勤政殿園中
  正殿也為
  臨幸時聴政之所殿前為月河殿後北為致逺齋西為韻琴齋為聴雪軒東有樓為正直和平殿後西為横秀館由山南折而東為清寄軒一曰麗曯樓一曰緑雲舫一曰虛朗齋南為畫禪室後為學古堂東為郁蘭堂西為佇芳樓其外東西南北各設四面宫門東為帶水屏山其西為對瀑北為懷風樓其左為琢情之閣東南為得一書屋西為山陽一曲精廬一曰瓔珞巖其上為緑筠深處一曰翠微亭一曰青未了亦亭名一曰馴虎坡一曰蟾蜍峯其北稍東為松隖雲莊又東有樓為憑虚致爽一曰栖雲樓一曰知樂濠一曰香山寺舊名永安寺亦曰甘露寺
  皇上易今名一曰聴法松即香山寺殿門外松也北為海棠院一曰來青軒西為妙高堂軒之西南為歡喜園一曰唳霜臯亦亭名由香山寺西北由盤道上為洪光寺一曰香嵓室即洪光寺中殿宇一曰霞標磴一曰玉乳泉一曰絢秋林一曰雨香館其後為洒蘭書屋南為林天石海自
  勤政殿以迄雨香館是為内垣為景凡二十一曰晞陽阿其西為朝陽洞一曰芙蓉坪其東宇為靜如太古一曰香霧窟即靜室也東南宇為竹罏精舍其北巖間碣為西山晴雪一曰栖月崖其西宇為得趣書屋一曰重翠崦東南為玉華寺一曰玊華岫有泉名玊華泉其東為臯塗精舍一曰森玉笏東北為超然堂堂南為曠覽臺後為碧峯館一曰隔雲鐘亦亭名自晞陽阿以迄隔雲鐘是為外垣為景凡八
  恭載
  皇上御製靜宜園記
  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薙榛莽剔瓦礫即舊行宫之基葺垣築室佛殿琳宫参錯相望而峯頭嶺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竒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广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園成非創也葢因也昔我
  皇祖於西山名勝古刹無不曠覽遊觀興至則吟賞託懐草木為之含輝巖谷因而增色恐僕役侍從之臣或有所勞也率建行宫數宇於佛殿側無丹艧之飾質明而徃信宿而歸牧圉不煩如岫雲皇姑香山者皆是而惟香山去圓明園十餘里而近乾隆癸亥余始徃遊而樂之自是之後或值幾暇輒命駕焉蓋山水之樂不能忘於懐而左右侍御者之揮雨汗而冒風塵亦可厪也於是乎就
  皇祖之行宫式葺式營肯堂肯構樸儉是崇志則先也動靜有養體智仁也名曰靜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於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臨與羣臣咨政要而籌民瘼如圓明園也有憩息之樂省徃來之勞以恤下人也山居望逺村平疇耕者耘者饁者穫者斂者歴歴在目杏花菖葉足以騐時令而備農經也若夫巖巒之怪特林薄之華滋足天成而鮮人力信乎造物靈奥而有待於靜者之自得耶凡為景二十有八各見於小記而系之詩
  清漪園在
  圓明園西萬壽山之麓本名甕山乾隆十六年恭逢
  聖母皇太后六旬萬夀建大報恩延夀寺於山之陽命名萬夀山並疏導玉泉諸派滙於西湖易名曰昆明湖中設戰船仿福建廣東廵洋之制香山健鋭營弁兵於湖内按期水操就昆明湖隄岸為園
  賜名清漪宫門内
  正殿亦曰勤政為
  臨幸時聴政之所殿後北達怡春堂西為玉瀾堂北為宜芸館館之西為樂夀堂堂前為青芝岫堂後折而西方池之北為樂安和又西北為養雲軒軒後為飡秀亭西為無盡意軒又西稍北為圓朗齋無盡意軒之西為
  慈福樓西即大報恩延夀寺寺西為羅漢堂堂後為寳雲閣閣西為邵窩為雲松巢又西為澄輝閣閣東南有樓曰山色湖光共一樓樓西為聴鸝館館西為石文亭為石舫其北有樓為延清賞西為曠觀齋又西為水周堂自怡春堂後城闗迤北為恵山園仿恵山寄暢園規制為之有載時堂墨妙軒就雲樓澹碧齋水樂亭知魚橋尋詩逕涵光洞諸勝别為恵山園八景園之西為雲繪軒軒東為延緑軒後廊有樓為隨安室雲繪軒又西為花承閣閣之左為多寶琉璃塔閣西北度城闗樓又西折而北即園之北樓門
  恭載
  皇上御製萬夀山昆明湖記
  嵗己巳考通恵河之源而勒碑於麥莊橋元史所載引白浮甕山諸泉云者時皆湮沒不可詳夫河渠國
  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渉灌田使漲有受而旱無虞其在導洩有方而瀦蓄不匱乎是不宜聴其淤閼泛濫而不治因命就甕山前芟葦茭之叢雜浚沙泥之隘塞匯西湖之水都為一區經始之時司事者咸以為新湖之廓與深兩倍於舊踟蹰慮水之不足及湖成而水通則汪洋漭沆較舊倍盛於是又慮夏秋汛漲或有疏虞甚哉集事之難可與樂成者以因循為得計而古人良法美意利足及民而中止不究者皆是也今之為牐為壩為涵洞非所以待汛漲乎非所以濟溝塍乎非所以啟閉以時使東南順軌以浮漕而利涉乎昔之城河水不盈尺今則三尺矣昔之海甸無水田今則水田日闢矣顧予不以此矜其能而滋以懼盖天下事必待一人積思勞慮親細務有弗辭致衆議有弗恤而為之以僥倖有成焉則其所得者必少而所失者亦多矣此予所重慨夫集事之難也湖既成因賜名萬夀山昆明湖景仰放勲之蹟兼寓習武之意得泉甕山而易之曰萬夀云者則以今年恭逢
  皇太后六旬大慶建延夀寺於山之陽故爾寺别有記兹特記湖之成並元史所載泉源始末廢興所由云恭載
  皇上御製萬夀山清漪園記
  萬夀山昆明湖記作於辛未記治水之由與山之更名及湖之始成也萬夀山清漪園成於辛巳而今始作記者以建置題額間或緩待而亦有所難於措辭也夫既建園矣既題額矣何所難而措辭以與我初言有所背則不能不愧於心有所言乃若誦吾過而終不能不言者所謂君子之過予雖不言能免天下之言之乎蓋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臨湖既具湖山之勝槩能無亭臺之㸃綴事有相因文縁質起而出内帑給僱直敦樸素祛藻飾一如圓明園舊制無敢或踰焉雖然圓明園後記有云不肯舍此重費民力建園囿矣今之清漪園非重建乎非食言乎以臨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創園囿雖云治水誰其信之然而暢春以奉東朝圓明以恒莅政清漪靜明一水可通以為勅幾清暇㪚志澄懐之所蕭何所謂無令後世有以加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及憶司馬光之言則又爽然自失園雖成過辰而徃逮午而返未嘗度宵猶初志也或亦有以諒予矣
  長河樂善園在西直門外長河之上其水發源於玊泉由昆明湖之秀漪橋東流注於此謂之長河自西直門外高梁橋之北為倚虹堂乾隆十六年
  聖母皇太后六旬萬夀自長河至高梁橋易輦進宫因建是堂其西二里許為樂善園舊為康邸園亭頽廢已乆乾隆十二年重加修葺有含清齋藴真堂鸞舉軒諸勝為
  皇上幸
  圓明園進舸所必經之路
  南苑在永定門外二十里元為下馬飛放泊明永樂中增廣其地中有海子大小凡五以禁城北之積水潭亦名海子故此别名南海子
  本朝設總尉防禦等官守之周垣百二十里為門凡九蕃育禽獸其中為行圍講武之地南紅門及舊衙門新衙門團河等處俱設有
  行宫
  等謹案禹貢首列冀州以其為帝都所在第考其時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居河東之界雖在冀州境内非即燕薊之地也鄭氏都邑畧謂中原無事則居河之南中原多事則居江之南以汴梁為戒而特取南陽可以建都蓋其時燕薊之境久入於金故置而不論其所稱依河為固依江為固者猶是偏安之見豈議都之定論哉自漢桓寛鹽鐡論謂燕之涿薊富冠海内為天下名都宋朱子亦謂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自為不易之論遼之南京金之中都元之大都明之北京歴代相因未之或改我
  朝誕膺
  景命都邑由舊而政教維新
  列聖相承治隆化洽我
  皇上握健行廣運之模厪保泰持盈之計建中立極久
  道化成用奠我
  國家億萬世丕丕基猗歟盛哉







  皇朝通志卷三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四
  都邑略
  盛京
  禹貢青州之域舜分青州為營州即今遼河以東地周職方為幽州地秦漢為遼東郡三國魏置平州後還合為幽州晉初為遼東國尋入於慕容燕北魏為營州後為高句驪所據唐置安東都䕶府封大氏為渤海王後入於遼置瀋州昭徳軍屬東京道金為瀋州顯徳軍屬東京路元為瀋陽路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明初為瀋陽衞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太祖高皇帝天命六年撫有全遼之地十年建都於此太宗文皇帝天聰五年因舊城増拓之周九里有竒為門八南之東曰徳盛門南之西曰天佑門北之東曰福勝門北之西曰地載門東之南曰撫近門東之北曰内治門西之南曰懐逺門西之北曰外攘門尊曰
  盛京遂營建
  宫殿并置内閣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衙門而京都之制大備順治元年定都
  京師以
  盛京為留都置安班章京統領八旗駐防禁旅十四年設奉天府置府尹分領州縣又仍設戸禮兵刑工五部侍郎以下及内務府各官後改安班章京為將軍康熙十九年増築
  盛京城外垣周三十二里有竒嗣後屢加修整盛京宫殿之制崇徳元年始建
  大政殿
  太宗文皇帝視朝聽政之處也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十為
  諸王大臣議政之所順治元年定都
  京師令
  盛京城文武各官遇朝期行朝禮如制
  大内宫闕在
  大政殿之西正門曰
  大清門旁有東西二角門正殿曰
  崇政殿舊名篤恭殿有左右二翊門殿前東為飛龍閣西為
  翔鳯閣殿之後為
  鳯凰樓樓之後為
  清寧宫宫之東為
  衍慶官
  闗睢宫西為
  永福宫
  麟趾宫各東西嚮皆崇徳二年建自
  鳯凰樓之前東為
  師善齋齋南為日華樓西為
  協中齋齋南為霞綺樓各東西嚮自
  崇政殿之東為
  頤和殿殿後為
  介祉宫又北為
  敬典閣自
  崇政殿之西為
  廸光殿殿後為
  保極宫宫後偏西達
  繼思齋又北為
  崇謨閣皆乾隆十三年増建三十九年又増建文溯閣藏貯四庫全書四十八年
  皇上四詣
  盛京復
  命葺新
  壇宇繕治城郭
  京闕之規模益為閎整
  興京
  遼金時為瀋州東境元為瀋陽路地明初置建州衞後尋廢
  本朝
  肇祖原皇帝始於此開基地名赫圖阿拉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皆居於此至
  太祖高皇帝癸夘年増築城垣周五里有竒為門四乙巳年增築外城環之周九里為門九其後底定瀋陽建立
  盛京
  世祖章皇帝順治五年以赫圖阿拉為興業之地尊為
  興京
  等謹按遼陽州東五里有
  東京城周六里有竒為門八
  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所築九年由
  興京遷都於此號曰
  東京十年復由此遷都
  盛京此為
  國初暫建舊曽以京名附識於此
  等謹按易稱帝出乎震東方生物之地王氣特鍾其水土深厚長白拱其東醫無閭控其西滄溟襟其前混同江黒龍江絡其後山海環抱實為天下形勢之首蓋開闢以來天作地藏以待首出之
  聖人自
  列聖開基大統茂集我
  聖祖
  世宗祗遹
  前猷尊崇備至
  皇上覲
  光掦
  烈纉述彌勤睠念
  陪京以時展禮凡夫行慶施恵之典至優極渥蓋我
  皇上以
  祖宗之心為心即以
  天地之心為心道備顯承而功兼創守自今至於億萬年延洪錫羡無疆惟休其凝承固有本矣若其山川民物奥衍殷繁為從前載籍之所未詳恭録
  御製盛京賦以識地靈物産之勝至於
  天章照耀隨地
  摛吟
  締造艱難永懐
  篤祜俱已彚函藏弆式
  訓萬禩兹不備録
  御製盛京賦有序
  嘗聞以父母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睦之族人以天地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愛之民物斯言也人盡宜勉而所繫於為人君者尤重然三語之中又惟以祖宗之心為心居其要焉蓋以祖宗之心為心則必思開剏之維艱知守成之不易兢兢業業畏天愛人於是刑兄弟而御家邦斯以父母之心為心也民同胞而物吾與斯以天地之心為心也孔子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宗廟禘嘗之典固先王繼志述事之大經也然自聖人象大過肇封樹以來上陵之制漢代已然我國家肇興盛京邠岐之地橋山在焉昔
  皇祖六十一年之間三謁
  丹陵用展孝敬
  皇考在位百度維新日不暇給適西鄙有事徴役已勞又藩邸時曽奉
  皇祖命往謁
  祖陵是以十有三年中未舉是典予小子纘承丕基懼徳
  弗嗣深惟
  祖宗締搆之勤日有孜孜敬奉神器言念盛京為天作之
  
  永陵
  福陵
  昭陵巍然在望不躬親祀事其奚以攄慤忱而示來許爰
  以乾隆癸亥秋恭奉
  皇太后發軔京師屆我陪都孝思以申
  祖武是仰因周覽山川之渾厚民物之樸淳榖土之沃肥百昌之繁廡洵乎天府之國興王之㑹也昔豳居相度召頌公劉岐宅作屏周歌大王莫不於
  上帝之監觀下民之君宗三致意焉故物以賦顯事以頌
  宣既見於斯豈黙於言乎遂作賦曰
  嵗大淵獻時旦栁中協律無射辨方庚辛厯吉日以建旗駕應龍之龢鸞紛灕虖蕤蜿蜒旌雄虹橦鳴鳶周乎神臯之壤屆乎箕尾之躔循我留都殺禋
  珠丘懐精氣仰
  徳流既備既申乃御黼座而覲臣僚維締造之彌艱撫草創之鴻圖曰於休哉是蓋突載亳之子殷蠟宅鎬之姬周憑虗致譏於東約安處薦誚於西踰下此離為十二之國合為六七之侯鼎立𤓰分者益𤨏纎旁魄不足以殫攄而孟堅平子太冲者倫方且艶陳崤函隴坻之隘鹽池墨井之腴枍詣天梁之麗三條五劇之區極鋪張以詭辨彼何辭廼稱諸奚侔夫天作之皇宅又何藉萇宏與魏舒於是諮文獻攷圖籍不恧不文爰賦其略聚精搆思挂一漏百粤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輿所鍾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緑混同愛滹三江出焉
  帝女天妹朱果是吞爰生
  聖子
  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剪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撫順遂築城於遼陽以為東國之宗
  天篤其祜載恢厥功天命十年相險宅中謂瀋陽為王氣所聚乃建盛京而俯闗西故言其封域則雖始自秦漢歴隋唐以迄遼金歟而舉其規模則維新
  皇運膺靈佑之獨深也仰符十度之尾實臨析木之津得雲漢之所垂維北極之所鄰亦何異乎召伯相宅卜惟洛食奉春建筞留侯演成哉於是乎左挾朝鮮右據山海北屏白山南帶遼水滄溟為池澎湃㵽渨流湯湯赴瀰瀰撇𤃫渹迴渾渼浴日沃星莫測其始東盡使犬之部朔連牧羊之鄙啟我漠恵之原擴我俄朶之址高燥埤濕原田每每走大野而拱太室者萬有餘里其山則鐵嶺繡嶺平頂降龍木查石門東水南雙矗嵑𡾲聚⿱嵏⿰兮屴崱嵌兮𡺭峒⿱兮□嵃嵂兮嵣嵡蔽虧日月源流湖江既孕竒而盤鬱亦含秀而隆崇故夫四蹄雙羽之族長林豐草之衆無不博産乎其中蹄類則虎豹熊羆野馬野騾鹿麞麅𪊍狼豺封駝狐貍貛貉跳免婆娑鼢鼯艾虎貂鼠輕嘉
  其他牛馬羊豕之資以日用者蓋填閭巷而烝寢訛羽類則野雞沙雞鵞鴨青𪅂鸛鶴秃鶖維鵜在梁縮脖鳩燕啄木鵲鶬鷹鷂鵰鶻紅牙商倉黄鵪鼠化白雁霜横曰海東青出黒龍江林擊則天鵞褫魄甸搏則窟兎走僵其他鴿雀銅嘴桃蟲鴛鴦雜㳫紛泊騰軼翺翔其草則蒿艾香蒲蘆葦蕭荻章茅水葱紅藍綬虉馬藺如時木槿紀節厥惟人參三椏五葉氣稟地靈功符隂隲商陸茵陳萹蓄亭藶蠡實兎絲均能已疾其林則五鍼之松萬年之柏重障隠天幽林蔽澤挺崇槐之曽青䕃柜栁之濃碧大椿以八千為春夀櫟以不材為徳爛紅杏與緋桃紛白梀與黄蘖山藤柔韌是資鞭䇿雞桑落黄可供蠶織陸珍既牣海錯亦繁鯉魴鱒鱖鯼鯽鱅鰱鰷鯝鱧鱤鮠鰌鮎鱓比目分合重脣浮湛劔飾鮫翅栁炙細鱗牛魚之長丈計帶魚之白韋編烏鰂之鬚粘石渡父之喙矴船他如蛇馬驢狗豚獺豹貛出没乎洶涌潛躍乎游淵蒼龍揵鬐而雲作赤螭掉尾而波開老蚌含珠九光燭天神竒是韞瓌瑰是生雖山經與地志羌莫得而詳焉懿兹奥區原隰畇畇厥田上中厥壤惟平抱海負蓋跨遼欱宣渾河為帶興京為襟袤複陸而坦坦黋拓落而芸芸偉嘉禎之萃薈信槖籥之絪緼
  帝眷東顧用畀皇清而為萬載之沛豐若其測圭臬度廣輪依繩尺䟽渠川歌經始詠攸寧又可略聞矣天命天聰丕顯丕繼因其舊瀋拓我新制規天矩地嚮明授時増八門之詄蕩脅九逵之邐迤翼翼埤堄岧岧堞雉起
  圜丘於郊南單埢垣之潔祕欽柴颺槱陳玉薦幣鼓雲和升繭栗以邀肸蠁而昭祀事霜露在履春秋聿遷愾乎僾乎肇禋閟宫滌濯毛炰元酒太羮
  文祖
  神宗爰歆於斯符帝車之太乙正王宫於未央重三殿之實枚表雙闕於闔閶闕名維何文徳武功殿名維何崇政建中高樓望氛厥題鳯皇後宫紫極交泰清寧闗睢麟趾化洽家邦維樸而安乃鞏而臧豈其工㮰檻之刻鏤豈其飾榱橑之焜煌豈其疏龍首之㟪嶫豈其叛鳯翼之昻藏匪有心於儉約乃潛揆夫陶唐大政當陽十亭雁行爰諏爰度日贊日襄吉君臣之一徳而擴我闥於八荒正號紀元以受天慶於是定兩翼之位列八旗之方黄白紅藍有正有鑲法其象於河鼓則其數於羲經神其變於三五握其竒於九宫
  大聖創制動協天象是猶易之書契乃觀蹄迒焉樹以屏翰馭輕居重本支百世昌我宗潢佐命之勲曰費英東額都希福績茂蕭張曰有坐謀曰有折衝既彬彬而濟濟亦﨣﨣而彭彭其餘附鳯而攀龍者蓋車載與斗量爰制國書聿興文教演義譯音物取其肖允維大海克稱檢校雖絶域其必通即纎故其亦貌若夫人自為戰王者無敵角嚴則百墉失慿旌揮則三
  邊定檄義不返顧勇不重壁是以敉四海而莫攖亘千古而鮮匹故班録於累世用以酬夫勞績及其斗杓北指渉冬背秋爰狩中原我戎是修靡虹采裊蜺斿拖霧纛建雲旗後屬車前導游乗我良産屏彼彫輈右忘歸之箭勁左繁弱之弓柔倩浰而雷動鴻絧而星流又何必王良執轡纎阿御軥也哉於是帶甲之士百萬盡發鷹犬而驟驊騮卑泰山之為櫓跨渤海以張罘林林裔裔列列裒裒命地而後中應聲而先掊散壄麋之羣友剔穴狸之伏留駭巘麢之儦俟讋郊兎之佻偷既肩惰指倦而麌麌之羣猶緣陵蔽野比夏草之稠焉爰用三驅示無盡劉更命羽林佽飛之士手豹尾踞虎頭搏洞熊殱澤䝏觀壯夫之鶴躍快猛獸之貙膢乃獻我成禽舍彼踐毛擇其上殺允惟左膘以奉宗廟乾豆亨炰次充賔客乃薦君庖班獲行賞訖乎輿僚是蓋因天地之利習軍旅之勞戰則克而祭受福古者蒐苖獮狩之禮所為昭詎其害三時之土榖奪百姓之腴膏蹂桑柘之地廣虞獵之郊如子虛上林之所嘲也哉將将蕃后䕫䕫列君奉贄來朝齋遫侍宸或稽首而請聘或傾心而納姻於是樂以九奏饗以八珍邁呼韓之朝天踰頡利之舞庭合内外為一家自我
  祖而已然坰牧之宜曰大凌河亘肥壤之博衍茁靈草之敷披夏蚊避境春泉漾波是以駉駉之牡蕃孶孔多爾其驪驈騅駓騂騏駱驒騮馰驔騧馯⿰駰𩤣或眠而馾或行而⿰惟致逺之有賴亦掦威之無過畿甸既闢農桑是咨爰飭田畯爰勵甸師物早晚之種辨高下之宜男則耕耘是務女則織紝是謀抑工商之末業勤衣食之本圖故深耕易耨榖用滋也九夏三耘免汙萊也雨我公田遂及私也庤我錢鎛銍艾時也我簋斯盛實佳粢也我倉如陵庾如坻也服尚布棉奚纎美也器用陶匏戒奢靡也土物是愛神降嘉生黍惟秬秠稲惟糯秔粟惟穈芑梁惟赤黄解蠡胡麻來牟鈴鐺蘇分紫赤豆有豌豇蔬則蕓薹薤蒜蘿蔔韭葱蔞蒿蒲筍紫堇茴香壺盧蔓菁萵苣葵䕬鮮不斾斾穟穟唪唪幪幪驛驛厭厭緜緜穰穰惟脈土之獨純斯穡事之孔良農隙教戰守禦相望國以殷富兵以盛彊鬱葱佳氣盤礴無垠民風噩噩伾侁自然休有
  烈光格於
  皇天
  上帝其子之維有歴年是以我
  世祖因人心之歸清順天意之厭明掃驅除之閏位統子弟之精兵無亡矢遺鏃之費而膺圖正位乎燕京蓋嘗攷千古之興替稽百代之厯數拒符瑞之難諶信仁義之堪守斥逐鹿之蠱說審神器之有授乃如
  帝命不時眷清孔厚也不有開之何以培之不有作之何以得之夫其披荆棘冒氛霾歴艱辛躬利害無嬗代之迹而受車書之來者蓋書所謂於湯有光詩所謂民之攸歸矣皇矣陪都實惟帝鄉乃命秉鉞之帥乃置五部之卿民安郡縣旗樂屯莊春秋耕斂我倉我箱朝㑹朔望躋躋蹌蹌昭萬年之有道卜百世之靈長乃作頌曰
  於鑠盛京惟瀋之陽大山廣川作觀萬方虎踞龍蟠紫縣浩穰爰浚周池爰築長墉法天則地陽耀隂藏貨别隧分旗亭五重神基崇峻帝系緜昌周曰邠岐漢惟豐沛白水慶善興王之㑹長白隆隆滄溟濊濊形勝之選奕世永賴俯臨區夏襟控中外休飬百年既豐而泰溯其始謀繼序敢懈昔我
  聖祖三至斯土棽麗六飛森沉萬旅孔碩九重不遑安處
  祗謁
  山陵亦臨朝宁置酒故宫用酧父老乃霈恩施逮乎編户匪勤於廵良慕乎古閔予弗徳實纘丕基嵗時
  太廟陟降格思緬仰
  鼎湖惟瞻惟依荷
  天之龍際時之和駕言徂東絡繹羽儀風舉雲揺鱗萃魚麗我賔我臣我行是隨載至神鄉載覲
  園寢靈鬱崇輝祥凝巨瀋原廟衣冠霸陵衾枕松柏雲縵溪池流淰盪滌洪鑪陶甄羣品石馬悲風涙泉沾衽豈必羮牆一氣是稟聿造故宫故宫赫赫聿升太階太階奕奕無彩之飾惟厚之積皜曜䨲照歙赩烏赤左墄右平坤闔乾闢土壁葛燈遐哉儉徳詒我孫謀萬年之宅乃開南端設席肆筵爰爵周親及彼鵷鸞南陽故舊洒如言言惟此嘉師
  列祖之臣是噢是咻是貽我躬敬之敬之翼翼惴惴於億
  萬嵗皇圖永綿




  皇朝通志巻三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五
  都邑畧
  避暑山莊
  在古北口外之熱河漢為烏桓地後入於鮮卑魏晉為鮮卑地元魏時為安州北境後入厙莫奚隋唐為奚地遼為中京道之北安州地金為興州地屬北京路元亦為興州屬上都路明時入於諾音舊作朶顔今譯改
  本朝初内屬名曰熱河
  聖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二年
  行宫於此名曰
  避暑山莊五十二年築熱河城疊石繚垣上加雉堞如
  紫禁之制週十七里有竒南為三門中曰麗正門東曰徳滙門西曰碧峯門其東及東北西北為門各一東門外長隄蜿蜒北起獅子溝南盡沙隄觜延袤十二里甃石七層廣約丈許宫中左湖右山泉石映發山勢自北而西曰梨樹峪曰松林峪曰榛子峪曰西峪迴抱如環湖水自東北演迤而南遶如意洲其北有瀑源來自西峪垂於湧翠巖之巔滙注湖中引而東南至徳滙門之左為出水閘以時蓄洩
  聖祖御題三十六景繪有成圖曰煙波致爽曰芝徑雲隄曰無暑清涼曰延薫山館曰水芳巖秀曰萬壑松風曰松鶴清越曰雲山勝地曰四面雲山曰北枕雙峯曰西嶺晨霞曰錘峯落照曰南山積雪曰梨花伴月曰曲水荷香曰風泉清聴曰濠濮間想曰天宇咸暢曰暖溜暄波曰泉源石壁曰青楓緑嶼曰鶯囀喬木曰香逺益清曰金蓮映日曰逺近泉聲曰雲帆月舫曰芳渚臨流曰雲容水態曰澄泉遶石曰澄波疊翠曰石磯觀魚曰鏡水雲岑曰雙
  湖夾鏡曰長虹飲練曰甫田叢樾曰水流雲在
  皇上復增三十六景曰麗正門曰勤政殿曰松鶴齋曰如意湖曰青雀舫曰綺望樓曰馴鹿坡曰水心榭曰頤志堂曰暢逺臺曰静好堂曰冷香亭曰採菱渡曰觀蓮所曰清暉亭曰般若相曰滄浪嶼曰一片雲曰蘋香沜曰萬樹園曰試馬埭曰嘉樹軒曰樂成閣曰宿雲簷曰澄觀齋曰翠雲巖曰罨畫牕曰凌太虚曰千尺雪曰寧静齋曰玉琴軒曰臨芳墅曰知魚磯曰湧翠巖曰素尚齋曰永恬居其他秀靈所獻於前後三十六景之外勝景日開皆隨地異名不事華飾自得山水之趣每年恭遇
  皇上行狩木蘭
  聖駕徃來恒
  駐蹕於此乾隆四十三年於熱河置承徳府領灤平豐寧建昌赤峯朝陽五縣平泉一州復建立學校崇設祀典遂極都㑹之盛
  等謹按熱河在長城以外為前代版圖所未及其山川風土亦靡得而詳焉我
  國家徳威遐播玉塞風清自邊牆以外農商樂業㕓舍相望日益月增徧成聚落久與内郡相同自
  聖祖仁皇帝創建
  山莊以為清暑之地我
  皇上敬繩
  祖武每年秋獮所經恒
  駐蹕熱河凡引
  見百僚裁决章奏一如
  宫廷之制加以塞外諸蕃以時述職班朝展
  覲設宴宣
  慈凡夫毳帳名王金函貢使莫不瞻仰
  天顔歡欣震動於以纘行健之
  先烈而酬望
  幸之羣情中外一家之盛實從古所未有伏讀
  聖祖避暑山莊記及我
  皇上御製三十六景詩䟦三十六景詩序並紀
  恩堂記
  家法昭垂丕承丕顯恭録卷内仰見紹
  聞述
  訓所以肄武綏遐垂法萬禩者意至深逺矣
  聖祖御製避暑山莊記
  金山發脈暖溜分泉雲壑淳泓石潭青靄川廣草肥無傷田廬之害風清夏爽宜人調飬之功自天地之生成歸造化之品彚朕數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麗兩幸秦隴益明西土之殫陳北過龍沙東游長白山川之壯人物之樸亦不能盡述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熱河道近神京往來無過兩日地闢荒野存心豈誤萬幾因而度髙平逺近之差開自然峯嵐之勢依松為齋則竅崖潤色引水在亭則榛煙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為助無刻桷丹楹之費喜泉林抱素之懐静觀萬物俯察庶類文禽戲緑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陽而成羣鳶飛魚躍從天性之髙下逺色紫氛開韶景之低昻一游一豫罔非稼穡之休戚或旰或宵不忘經史之安危勸耕南畝望豐稔筐筥之盈茂止西成樂時若雨暘之慶此居避暑山莊之概也至於玩芝蘭則愛徳行睹松竹則思貞操臨清流則貴亷潔覽蔓草則賤貪穢此亦古人因物而比興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於民不愛者即惑也故書之於記朝夕不改敬誠之在兹也
  御製恭䟦
  皇祖聖祖仁皇帝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
  曩年十二時䝉
  皇祖聖祖仁皇帝推愛我
  皇父之肫摯特令孫臣隨侍宫中朝夕承歡不離左右其
  年四月隨
  駕往熱河避暑凡三十六景之地無不周覽聆
  聖訓被賞賚不可勝紀孫臣時雖少然受
  皇祖深恩嘗思久侍
  慈顔長領
  訓誨謹身約已庶無過尤以報髙厚之徳於靡窮昊天不
  弔其年冬
  龍馭上賓我
  皇父哀毁過禮食不甘味時同兄弟問安必勉怡顔色以
  
  皇父之憂退而自號哭於廬次潸然不絶葢恐傷我皇父之心而每念我
  皇祖哀慟思慕實不能自已也數年來
  皇父屢命徃祭
  景陵冠劍猶存音容安在一望
  山陵魂飛魄越雍正七年冬敬讀
  聖祖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兼披圖畫回思曩時承歡侍顔䝉恩寵而被誨愛者如在昨日興言及此淚欲霑衣夫以
  皇祖天亶之聖卓越古帝王深仁厚澤六十餘年浹於民心載在史冊固非言詞所能賛揚於萬一孫臣在諸孫中最為鈍魯然天地之澤靡不均被而有得之最深者焉孫臣得
  皇祖之澤最深者也敢恭紀於後以誌思慕之誠久而益
  篤云
  御製恭和
  皇祖聖祖仁皇帝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序乾隆六年秋命駕出口北巡蔵事言旋道經避暑山莊撫今追昔情不能已向於雍正戊申曾敬䟦圖記用述
  聖恩髙厚今身厯其地彌切
  音容如昨之感爰恭和
  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原韻以誌孫臣思慕之忱與
  嵗並增耳
  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序
  
  皇祖建山莊於塞外錫以三十六景之名葢一邱一壑向背稍殊而半窗半軒領畧頓異故有數楹之室命名輒占數景者非若漢主離宫唐家别館彌山蔽谷猶云未足也向曾恭和
  御製原韻兹以駐蹕清暇復各題五言近體雖不足以窺
  
  髙深然劉昭禹所云四十賢人者或庶幾云爾
  御製再題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序
  避暑山莊者玉塞之神臯金庭之奥域也我
  皇祖聖祖仁皇帝肇斯靈囿標三十六景題句繪圖垂示
  冊府朕既恭次
  元韻附刻篇末前秋周覽勝概復各賦五律一章仍就舊
  題成咏今年敬奉
  安輿來駐於此自夏至初過訖於處暑招涼延爽弦望再更幾政之餘登臨攬結乃知三十六景之外佳勝尚多萃而録之復得三十六景各題二十八字其中有
  皇祖當年題額者亦有邇年新署名者統前後計之得列仙福地之數匪謂洩造物無盡之藏葢即由舊之中寓知新之㫖云爾
  御製避暑山莊後序
  我
  皇祖於辛夘年成此避暑山莊三十六景繪圖賦什為序以行之而予適生於是年此中因縁不可思議即位後於辛酉年始為巡狩之舉至山莊徘徊思慕因敬依
  元韻以誌景仰甲戌年又増賦三十六景葢以
  皇祖昔曾題額而未經入圖及余遊覽所至隨時題額補
  定者總不出
  皇祖舊定之範圍故永恬居之詩曰已是洞天傳玉簡得
  教福地續琅書永恬居即
  皇祖御書也
  御序至矣盡矣兹後序何為而作葢予之生年既同山莊
  而予之侍
  皇祖適以壬寅而今嵗又恰當壬寅六十餘年蘊於深衷者不可以不明白宣示以自戒巳者戒我後人耳夫居此山莊日凛敬
  天法
  祖勤政惠民柔逺寧邇諸大端見之詩文者不知凡幾何尚有未宣之深衷乎無而謂有是欺已有而弗宣是欺人我
  皇祖建此山莊所以詰戎綏遐崇樸愛物之義見於御製序中意深逺也是以
  皇考十三年之間雖未舉行此典常
  面諭曰予之不徃避暑山莊及木蘭行圍者葢因日不暇給而性好逸惡殺生是予之過後世子孫當遵
  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
  家法煌煌
  聖訓予與和親王及爾時軍機大臣實共聞之而今皆無
  其人矣予如不言後更無知
  皇考聖意者又數年來日涉成趣於向所定景外不無建置如創得齋戒得堂之類不下二十處既見之昨嵗知過之論矣而予之意猶有未盡者亦不可不宣示後人也蓋漢唐以來離宫别苑何代無之然不過費人財逞己欲其甚者乃至破國亡家是可戒無足法也若今之山莊乃在闗塞之外義重習武不重崇文而今則升府立學駸駸乎崇文矣然杜甫所云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之句余嘗駁之以為各有其地其職也設衆人遂以此為美亦美中之不足矣又扈蹕之衆歴數月於役采薇出車古人所以恤下此亦不可不念俾人知其所繫者大且時加恵賜焉則勞而不怨若圖己樂而忘人苦亦非仁人之所為也若夫崇山峻嶺水態林姿鶴鹿之遊鳶魚之樂加之巖齋溪閣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塵世之懐較之漢唐離宫别苑有過之無不及也若耽此而忘一切則予之所為羶薌山莊者是設䧟穽而予為得罪
  祖宗之人矣此意蓄之乆而不忍言今老矣終不可不言故書之既以自戒仍敬告我後人若後人而忘予此言則與國休戚相闗之大臣以及骨鯁忠直之言官執予此言以諫之可也設諫而不從或且罪之者則是
  天不佑我國家朕亦無如之何也已矣
  御製避暑山莊紀
  恩堂記
  圓明園之紀
  恩堂紀受
  恩之自避暑山莊之紀
  恩堂紀受
  恩之蹟名同而實異文異而事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盖皇祖飬育予於宫中之㫖原降於圓明園之紀
  恩堂兹不復贅然其時實仍居
  皇考藩邸中及從
  皇祖來避暑山莊乃
  賜居斯堂之側堂即三十六景中所謂萬壑松風者夙興
  夜寐日覲
  天顔綈几翻書或
  示章句玉筵侍膳每
  賜芳飴批閲章奏屏息侍
  旁引見官吏承
  顔立側或
  命步射以示衆臣持滿連中
  皇祖必為之色喜至於釣魚而得則
  令持去以給
  皇考若隔旬餘半月則
  遣往獅子園以謁
  聖母而其年秋隨
  皇祖幸木蘭又有宜紀者入木蘭初圍場曰永安莽喀圍
  中有一熊
  皇祖御火鎗中之熊伏不動乆之
  皇祖謂其已斃命御前侍衛引予去射之
  意欲使予於初圍得獲熊之名也其時予甫欲上馬而熊
  突起奔前
  皇祖御虎鎗殪之事畢入武帳
  皇祖顧
  温恵皇貴太妃指予曰伊命貴重乃以射熊事告之曰使伊至熊所而熊起馬驚成何事體又一日虞者告有虎
  皇祖命二十一叔父後封慎郡王者往予跽奏願去皇祖曰汝不可去俟朕往之日攜汝去耳似此
  深恩彼時不知至於今毎一念及即欲墮淚夫五十餘年之事歴歴如昨而予六旬有三亦視曾孫矣不有以紀之子若孫其何由知之此予所以追憶而涉筆也子若孫其尚念我
  皇祖何以
  眷顧我之深及我之乾乾矻矻何以不敢負
  皇祖之恩將億萬斯年永丕基而承
  天眷胥在是矣詎惟是一堂之記云乎哉










  皇朝通志卷三十五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六
  禮畧
  等謹按自古帝王經國治世之典莫大於禮禮也者事神理人班朝治軍由仁孝誠敬之思以達於盡倫盡制之實治法所由大備也自有虞氏命典三禮成周始有吉凶軍賔嘉五禮之目漢唐以來規制畧存未臻大備秉筆紀載者亦無由上嫓隆古之規洪惟我
  皇朝
  聖
  聖相承監古定制典章鴻懿超越萬代
  皇上中和建極兼綜條貫自
  郊
  廟百神之祀朝覲燕饗之儀
  閲武訓戎之政柔逺安藩之畧以至愼終追逺之典皆本
  聖神之極思創制顯庸盡美盡善其儀節之精詳已載
  
  大清㑹典
  大清通禮中兹纂輯
  皇朝通志禮畧惟謹繹規制之大者倣鄭樵通志體例登於卷中謹考鄭樵禮畧以吉嘉賔軍凶為序而所載皆漢唐以後之彌文如吉禮之眀堂靈星老君祠封禪厯代所尚葦茭桃梗高禖祓禊諸條嘉禮之三老五更賔禮之三恪二王後軍禮之軷祭祭馬祖凶禮之天子為大臣服至郡縣吏為守令服諸條皆一時所行之制不足垂為定範兹謹遵
  大清通禮成式五禮首吉次嘉次軍次賔次凶凡諸治神人而和邦國定損益而酌古今宏綱鉅目皆前代未有之隆儀為百王之矩範而於鄭志諸目之庳陋無稽為
  聖朝已經裁革者則皆刪去其目並隨條加按聲眀以示大經大法之所為立極並以誌體例之所由來焉
  吉禮
  等謹按鄭志五禮首以吉禮二卷自郊天而下條目紛繁多述秦漢以來煩黷之制非盡古禮也我
  
  列聖以來釐定祭典精禋儼恪超越萬古自
  南郊
  北郊
  太社
  太稷以至於
  天神
  地祇之祀
  太廟祫祭時享以及於
  歴代帝王
  先師孔子
  羣神之典彛章眀備著於
  大清㑹典
  大清通禮謹依次敘載述為吉禮六卷其鄭志所有諸
  
  本朝已經釐正者謹隨條附述案語於後以見盡善盡美之極制焉
  南郊
  等謹按
  兩郊大祀典禮攸崇我
  朝
  列聖以來敬事
  皇穹垂為成憲
  皇上紹承祗遹嵗必躬親潔蠲將事積乆益劭禮眀樂備昭示萬年謹考典制之所自敬著於篇至每嵗
  親祀大典惟恭纂有闗釐定者以符體例云
  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正月貝勒以下諸臣奉上皇帝尊號立國建元行焚香告
  天禮
  天聰十年正月羣臣奉上
  太宗文皇帝尊號是年建
  圜丘於
  盛京徳盛門外其制九成周圍一百十丈南門三東西北門各一四月
  太宗率王貝勒以下文武羣臣齋戒三日
  親祀
  南郊以太牢熟薦建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徳是為
  本朝祀
  天於郊之始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以將征朝鮮告是為冬至大祀
  圜丘之始七年冬至以
  駐蹕納蘭遣官恭代齋戒如禮停止行獵
  順治元年十月朔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
  親祀
  南郊告祭
  
  地即皇帝位是年定制每嵗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以
  大明
  夜眀
  星辰
  雲雨風雷為四從壇配享每嵗孟春以上辛日
  祈穀於
  圜丘凡祀
  圜丘以冬至日子時後定於黎明時與孟春
  祈穀均為大祀十一月冬至大祀
  親詣行禮二年十月定
  郊祀齋戒及設玉帛祝文香亭儀注三年四月設守視天壇
  地壇
  社稷壇官員四年三月定大祀
  南郊用胙牛之禮五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奉
  太祖高皇帝配享八年三月定祭祀齋戒例
  南北郊祀
  皇帝於大内齋宫致齋三日
  壇内齋宫致齋一日四月定諸王文武羣臣陪祭扈從及
  
  駕接
  駕儀注六月定大祀眡牲省牲之制十三年七月定祭祀
  出宫時刻凡祭
  圜丘
  方澤於五鼓出宫禮部先期一日奏聞十四年正月辛亥祈穀於
  上帝奉
  太祖高皇帝配享三月特舉大祀奉
  太宗文皇帝配享嗣後冬至
  郊天上辛
  祈穀並同十七年二月定
  祈穀壇祀典用燔柴禮四月己酉合祀
  
  地
  百神於
  大享殿
  等謹按
  圜丘之典
  列祖以來躬親將事嵗乆益䖍有紀載不能盡述者兹纂唯恭載首事之年及典制有所増定之嵗餘不備述
  祈穀大祀
  方澤大祀紀載體例並與此同焉
  順治十八年正月
  聖祖仁皇帝登極遣官告祭
  昊天上帝尋以諸臣詳議祀典請罷禁中
  上帝壇及
  大享殿合祀從之十一月冬至大祀
  親詣行禮
  康熙六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天於
  圜丘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九年正月辛丑
  祈穀於
  上帝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十二年八月定祭祀時刻
  
  廟皆黎眀行禮二十九年正月辛丑
  祈穀於
  上帝
  御製祝文
  親詣行禮四十六年十一月冬至大祀羣臣以天氣嚴寒
  請遣官恭代不許五十四年正月
  祈穀於
  上帝用下辛日先是祈穀例用上辛是年正月十日上辛
  尚未立春奉
  諭㫖以從前亦有用次辛下辛致祭者令諸臣議之乃以正月三十日下辛行禮五十七年十一月冬至大祀遣官恭代仍照常齋戒五十八年十一月冬至大祀
  命親王恭代仍
  親往瞻拜行禮奉
  諭㫖朕於祭祀之前升
  壇瞻仰省視俎豆量力跪拜退處幄次俟恭代親王行禮畢然後囘宫諸臣覆奏
  聖體違和初愈天氣嚴寒請停
  親祭奉
  諭㫖朕必親往朕行禮不必贊禮作樂將朕親詣之處著書於祝文内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冬至大祀遣大臣恭代行禮
  雍正元年十一月大祀
  天於
  圜丘奉
  聖祖仁皇帝配享二年正月辛巳
  祈穀於
  上帝奉
  聖祖仁皇帝配享七年正月
  詔嚴
  
  廟演禮之禁部臣議奏凡祭祀執事等官當在凝禧殿演禮如有特加祭典先期於神樂觀演習從之八年正月
  祈穀奉
  諭㫖以初二日上辛行禮停止朝賀筵宴十三年正月祈穀以初十日上辛尚未立春用次辛行禮九月皇上紹登大寳逾三月後羣臣以祀典上請奉諭㫖大祀齋戒所以潔齊心志對越
  神眀朕意齋戒之日即當素服冠綴纓緯其視祝版亦當
  照例用禮服以昭敬謹禮部遵
  㫖議上從之
  乾隆元年正月
  祈穀行禮如儀二年四月大祀
  天於
  圜丘奉
  世宗憲皇帝配享先是禮部具儀奏上奉
  諭㫖爾部具奏
  皇考配享
  天壇儀注朕敬謹詳閱内稱配享時朕恭奉
  神牌陞壇奉安於東三青幄次並未議及㕘拜
  上帝之儀朕思升祔
  太廟時先行㕘拜
  列祖
  列后禮然後陞座今配享
  圜丘亦應先行㕘拜
  上帝禮然後陞座議政王大臣等遵
  㫖議上從之三年正月
  祈穀於
  上帝奉
  世宗憲皇帝配享四年正月
  祈穀用次辛日十一年正月
  祈穀同十二年十一月定
  郊壇大祀誓戒百官之制凡大祀於午門前宣誓戒陪祀之王公大臣官員朝服齊集跽聽行禮十二月定
  郊壇大祀省視
  神位及省視牲器之禮奉
  諭㫖
  郊壇神主向藏
  皇穹宇
  皇祇室
  皇乾殿考之唐開元禮先期升主陳設省視復收朕思因
  省視而陳設
  神主有違神道靜穆之義未協寅恭嚴事之忱應躬詣皇穹宇
  皇祇室
  皇乾殿上香行禮分獻官詣配殿行禮肅將悃忱以申對越著大學士㑹同該部詳悉定議并恭詣
  壇廟後親視籩豆之處具儀以聞尋遵
  㫖具儀奏上如儀行禮十三年十一月冬至大祀用新成祭器更定大駕鹵簿乗玉輅十四年五月
  詔齋宫致齋勿鳴鼓角是月
  詔修繕
  兩郊壇宇展拓舊制十六年九月改
  祈穀壇大享殿為
  祈年殿門為
  祈年門十九年大學士等奏午門外宣讀誓戒之禮令
  各衙門恭録
  勅諭製牌收貯於致齋日恭設堂中隨時仰瞻其宣讀
  之儀請停止從之二十三年正月
  祈穀用次辛日二十四年十一月冬至大祀以蕩平囘部並告成功三十七年十一月冬至大祀舊制
  皇帝詣
  齋宫乗禮轎乾隆七年改定乗輦是嵗以石街積雪鑾儀衛奏請仍舊例用禮轎從之先是大學士等遵
  㫖議定
  郊天儀注前一日
  皇上詣
  皇穹宇上香行禮畢即還
  齋宫其眡神位眡壇位省牲器命原遣視牲大臣恭代行禮又議舊制
  皇帝陞第一成位奠玉帛後即復第二成拜位立以次進俎初獻讀祝亞獻三獻受福胙徹饌皆如之今議奏
  皇帝陞第一成位奠玉帛後即就讀祝位以次進俎三獻飲福受胙畢始還第二成位行禮從之三十八年正月
  祈穀用次辛日先是大學士等議奏向例詣
  齋宫皆於
  祈年殿塼城門外降輦步入恭詣
  皇乾殿上香瞻拜今議由西門步入行禮以節行陟之勞
  從之四十二年正月
  祈穀用次辛日四十四年十一月冬至大祀先是奉諭㫖南郊典禮最為繁重朕明嵗即屆七旬雖拜跪尚可如常而精力究不免稍減恐過勞生憊轉非所以將誠意因思
  正位晉獻香帛俎爵自當躬致申䖍至
  配位
  列祖
  列宗惟上香仍前親奉其獻爵進俎則命諸皇子恭代庶得少節煩勞以專心祼薦即自今嵗冬至為始並
  勅部臣載入㑹典
  等謹按我
  皇上凝承
  昊眷恪謹
  郊禋每嵗
  大祀必
  躬親昭事禮儀隆備誠愫昭格乾隆三十七年始命禮臣議定
  郊天儀注三十八年行
  祈穀禮於西垣門外降輦步行入葢少節繁文益所以專精對越時
  聖夀已逾六旬
  天眷純熙積乆彌劭恭讀三十九年
  諭㫖有云朕臨御以來恒以敬
  天報本為要不敢稍有怠惰凡
  壇廟大祀必躬詣行禮自降輦以至成禮一切典禮必敬必誠四十年來未敢少有怠忽而一切禮儀宜盡之處靡不加增至三十七年朕年逾六十始勅大學士及該部將降輦步行之逺近及升降之無闗鉅典者酌減一二葢欲稍減步履之小節蓄養精力期於大典益致恪恭亦因朕年逾六旬始如此酌量節減所以益矢誠敬也萬世子孫其敬識朕意於諸大祀設非年至六旬一切典章斷不可稍減倘𫎇
  上天眷佑年逾六旬方可遵朕現在所行舉行將此永著
  為例
  訓諭昭彰垂示萬世至四十四年奉
  
  南郊典禮最為繁重
  正位晉獻自當躬致申䖍
  配位則命諸皇子恭代自是嵗嵗敬承
  大祀劼毖益䖍酌儀文之準致純一之思所由仰答天心垂億萬年無疆之庥也臣等恭繹禮意謹誌因時定
  制之義以昭
  聖人誠恪事
  天之大典焉
  四十七年正月
  祈穀先期奉
  上諭今年正月初四日上辛朕以雍正七年
  皇考諭㫖因元旦朝賀不宜展祈穀之期於次辛行禮其乾隆己未丙寅戊寅丁酉四次用次辛者以詣
  東朝慶賀儀節不宜有闕也今非向年可比宜謹遵皇考眀諭
  祈穀仍用上辛自元旦即齋戒其朝正慶賀改用初五日
  行禮自
  皇上御極以來
  郊天祈穀之典嵗必
  躬親儼恪將事禮明樂備萬世法守其儀節並載大清通禮
  大雩禱水旱附
  國初定制嵗遇水旱則遣官祈禱
  天神
  地祇
  太嵗
  社稷至於
  親詣
  圜丘即為大雩之義初立
  天神壇於
  先農壇之南以祀
  雲師
  雨師
  風伯
  雷師其西立
  地祇壇以祀
  五嶽
  五鎮
  四陵山今為五陵山
  四海
  四瀆
  京畿名山大川
  天下名山大川皆因祈雨而修祀事義與雩同祈而應則報祀如儀直省各令建壇致祭常雩祈報並循定制行禮
  順治十四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以旱禱於
  圜丘率羣臣致齋三日禁屠宰不理刑名至期
  皇帝素服詣
  圜丘不設鹵簿不除道不奏樂不設
  配位不奠玉飲福受胙餘行禮如常儀遣官致祭方澤
  社稷壇
  神祇壇應時大雨越三日遣官行告謝禮十七年六月
  以乆旱禱雨先期三日
  世祖章皇帝歩行詣
  南郊齋宿是日早四際無雲頃之隂雲宻布甘霖大霈越
  三日行祈祀禮於
  圜丘祭畢雨復降越四日遣官行告謝禮是時禮部奏請修舉名山大川及古帝王聖賢祀典從之康熙四年三月旱
  命禮部遣官徃泰山祈雨十年四月以旱禱雨
  聖祖仁皇帝素服詣
  壇致祭旋以甘霖霑足遣官吿謝與順治十四年同十七
  年六月
  親祈雨於
  圜丘
  聖祖仁皇帝自壇西門步行至
  壇行禮時甘霖大霈仍步出壇西門乘馬囘宫十八年四月旱禱雨報謝如儀十九年四月旱禱雨報謝並如儀二十二年六月以亢旱
  命建壇祈禱即日雨二十六年五月
  親祈雨於
  圜丘
  御製祭文祭畢
  囘鑾甘霖立降越日遣官告謝如儀二十八年六月御製祭文遣官禱雨尋𮦵雨報謝如儀五十五年五月駐蹕熱河以天旱減膳齋戒
  諭京師䖍誠祈雨越七日雨足始復常膳五十六年五月親祈雨於
  圜丘是年冬
  諭諸皇子及大臣等曰京師初夏每少雨澤朕臨御五十六年約有五十年祈雨每至秋成悉皆豐稔昔年曽因暵旱朕於宫中設壇祈禱長跪三晝夜日惟淡食不御鹽醬至第四日歩詣
  天壇祈禱油雲忽作大雨如注歩行囘宫水滿兩鞾衣盡沾濕後各省人至始知是日雨徧天下又
  諭曰天行不齊多頼人事補救朕倉有餘粟帑有餘金隨時隨地皆可賑濟故雖逢旱嵗亦不能為災也
  雍正元年五月旱
  世宗憲皇帝減膳䖍禱甘霖立霈二年二月
  親詣黑龍潭祈雨越數日
  親祭
  歴代帝王廟甘雨大𮦵羣臣衣盡沾濕各加
  恩賜
  御製喜雨詩羣臣恭和自此至十三年偶値亢旱無不齋居䖍禱精誠感應嵗獲豐登
  乾隆二年六月以亢旱遣官致祭
  天神
  地祇
  太嵗各壇及
  四海之神七年五月増
  神祇壇祈雨樂章八年四月始行常雩禮於
  圜丘先是御史徐以升奏請於京城之内擇地建立雩壇
  倣古龍見而雩之禮
  勅下禮臣詳議尋議奏孟夏龍見擇日行常雩禮祀
  昊天上帝於
  圜丘奉
  列聖配享
  四從壇從祀於下孟夏後旱則祈
  天神
  地祇
  太嵗壇次祈於
  社稷壇次祈於
  太廟皆七日一祈旱甚乃大雩祀
  昊天上帝於
  圜丘雨足則報祀其以前望祭四海之禮可以停止疏上
  從之九年四月大雩於
  圜丘奉
  諭㫖目下畿輔雨澤愆期此次舉行雩祭正望恩迫切之時非每夏常雩可比其先期前詣齋宫及祭畢囘鑾朕俱御常服不乘輦不設鹵簿不作樂以示䖍誠祈禱為民請命之意二十四年四月常雩
  皇上步行親詣行禮五月
  皇上步禱
  社稷壇六月大雩於
  圜丘
  御製祝文步詣行禮越日大雨霑足報謝如儀自乾隆
  八年以來孟夏常雩皆
  躬親行禮惟
  巡幸之嵗遣官恭代自三十七年遵
  㫖議定
  郊天儀注三十八年以後
  常雩行禮並同偶値水旱精誠致禱雨暘立應祈祀報謝
  皆如常儀焉
  朝日夕月
  順治八年六月定春分秋分朝
  日夕
  月之禮初定祀典以日月從祀
  天壇罷春秋二分祀事至是禮臣請照舊典於從祀天壇外立
  朝日壇於朝陽門外東郊立
  夕月壇於阜成門外西郊從之凡祀
  
  月為中祀祀
  朝日壇以春分日卯時値甲丙戊庚壬年
  皇帝親詣行禮餘年遣官承祀祀
  夕月壇以秋分日酉時値丑辰未戌年
  皇帝親詣行禮以
  北斗七星
  木火土金水五星
  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為從壇
  列聖以來春秋二分皆
  親詣遣官致祭如儀
  乾隆三年二月朝
  目於東郊
  皇上親詣行禮八月秋分夕
  月於西郊先是奉
  諭㫖今嵗
  夕月壇舊例係遣官之年但朕即吉之後初次舉行朕親詣行禮以展誠敬十一年二月春分
  皇上親祭
  朝日壇以次日日食不乘輦不設鹵簿不奏樂自是皆親詣及遣官致祭如儀
  等謹按鄭志朝日夕月之後有眀堂一門八蜡之後有靈星一門考眀堂之制始於成周厯代有之而制度迄莫能定漢儒所述大戴禮白虎通蔡邕之説制度已各不相符朱子謂郊者古禮眀堂者周制周公以義起之則其不必循行於後代可知我
  
  南郊大祀
  列聖配
  天極尊崇之鉅典眀堂之制不復建立洵為超軼前古矣自漢立靈星祠祀主天田配以后稷葢即祈穀之意我
  朝定制列星為
  圜丘配位后稷為
  太稷配位孟春
  祈穀嵗必
  躬親春秋
  社稷以祈以報靈星之祀誠無事於複舉也以上二條
  謹從刪
  八蜡
  等謹按鄭志有八蜡臘一門考八蜡之祭元明以來乆停其制
  本朝有以舉行蜡祭請者奉
  皇上諭旨詳晰指示不必舉行葢祈報之典已詳舉於
  
  壇廟中停止蜡祭示無瀆也今謹載
  諭㫖於篇中以見酌古準今折衷盡善之定制焉
  乾隆十年十二月
  諭大學士等國家崇報之文眀禋肇薦考議周詳凡祀典所闗羣神咸秩即如雩祭諸禮事繋農桑近復議行有舉無廢皆以為民也邇年以來諸臣工每以蜡祭為請朕追惟舊制酌古準今有宜於詳慎者考大蜡之禮昉於伊耆三代因之所以報萬物之成也雖詠於詩詳於禮記周官而古制夐逺傳注叅錯難以折衷所謂八蜡配以昆蟲後儒謂其害稼不當與祭月令祈年於天宗蜡祭也註曰日月星辰則所主又非八神至所謂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其神甚多尤難定位且蜡與臘冠服各殊有謂臘即蜡者有謂蜡而後臘者是古制已不可考終無定衡至於後世自漢臘而不蜡此禮已湮魏晉以來迄於唐宋時行時止或溺於五行之説甚且天帝人帝及於龍麟朱鳥多至百九十二座議者以為失先王之禮逺矣蘇軾曰迎貓則為貓之尸迎虎則為虎之尸近於倡優所為是以子貢觀於蜡言一國之人皆若狂以其沿習日乆迹類於戲也葢祀於南郊已不合於古制而蜡于四郊則惟順成之方始祭較量區别叢雜瑣細於義有乖於禮未洽於神為䙝自元眀以來停止此典實有難於舉行之處况蜡祭諸神如先嗇司嗇日月星辰山林川澤今皆祀於各壇廟原於典文無闕即民間秋成之後休息農功祀神報賽大抵借蜡之遺意以盡其閭井歡洽之情猶有吹豳撃鼓之風亦皆聽從民便未嘗禁止是蜡祭原行於民間但田夫萃處雜以嬉戲各隨其鄉之風尚初不責以儀文若朝廷議祀潔蠲䖍享必嚴肅整齊何至有一國若狂之論可知此祭即古亦閭閻相沿之舊俗詎可定以為郊廟典禮如以為有祈無報則方春而祈穀冬又有事於
  圜丘禮謂郊之祭為大報天又云萬物本乎天大報本也豈得謂之有祈無報乎况二仲薦馨並崇社稷班固所謂為天下求福報功者具在陳祥道所謂大社國社農之所報在焉今
  社稷壇春秋兩祀祈穀之禮已備至義近於重複事渉於不經者即下之禮臣亦難定議因諸臣但泥古制多未深考是以特降此㫖俾共知之
  風師雨師諸星等祠
  臣等謹按鄭志有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我
  朝定制祀
  雲雨風雷之神於
  天神壇以専禱水旱已見禱水旱門兹不重述北斗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之神從祀於
  夕月壇已見朝日夕月門伏見雍正二年立時應宫以祀
  龍神六年立
  風神廟七年立
  雲神
  雷神之廟報答洪庥禮制詳備而
  太嵗壇祭每嵗之神特隆廟祀謹彚著於篇直省崇祀
  之典亦附見焉
  順治元年定每嵗致祭
  太嵗壇之禮
  太嵗殿在
  先農壇之東北正殿七間祀
  太嵗之神兩廡十有一間祀
  十二月將之神每年正月初旬諏吉及十二月嵗除前一日遣官致祭初春為迎嵗暮為祖自後嵗遇水旱則遣官祭告祈禱有應報祀如儀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遣官致祭
  太嵗之神凱旋祗告如之
  雍正元年建時應宫於西苑以祀
  龍神每嵗以六月十三日致祭用素羞香燭遣内務府
  官行禮六年七月建
  風神廟於都城内東北隅禮工二部㑹同内務府遵
  㫖議奏於都城東北隅擇得景山東邊當東北箕星之位建廟甚宜其廟宇倣時應宫規制每年於立春後丑日致祭奏上從之
  詔封為應時顯佑風伯之神廟曰宣仁廟是年以河臣奏
  
  勅封江南清口風神為清和宣恵風伯之神嵗時致祭七
  年十月建
  雷神廟於都城内之西立夏後申日致祭建
  雲師廟於都城内之東秋分後三日致祭其規制祭儀
  俱倣宣仁廟封
  雲師為順時普䕃雲師之神廟曰凝和廟
  雷師為資生發育雷師之神廟曰昭顯廟十三年以撫
  臣請封廣東邊海郡縣廟祀
  風神為宣仁昭泰風伯之神封甘肅蘭州府廟祀雷神為顯仁應瑞之神春秋致祭
  乾隆元年十二月祭
  太嵗壇遣親王行禮十六年増定
  太嵗壇上香之儀十八年定
  太嵗壇供奉神牌之禮舊例祭時以黄紙書年建神牌祭畢與祝帛同焚至是禮部請供奉神牌於殿廡内神龕前列神座祭時請神牌奉安神座祭畢復龕恭遇
  皇上親詣上香不請神主出龕從之嗣是遵行永為定
  制二十年定制祭
  太嵗壇遣親王郡王行禮直省府州縣各建
  神祗壇祀
  雲雨風雷境内
  山川
  城隍之神嵗春秋仲月諏吉致祭在城文武各官皆與省㑹以總督巡撫主之若有故以布政使攝府州縣春秋致祭儀節與省㑹同










  皇朝通志卷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七
  禮畧
  吉禮
  北郊
  等謹按鄭志方丘一門云神州后土附其所謂神州者謂王者所卜居吉土五千里之内地名也葢漢以後諸儒附㑹之說非三代之制后土則自漢武帝立后土祠於汾隂睢上後世因之屢舉屢廢實不足為典要我
  
  列聖以來敬事
  方澤與
  圜丘之典並重寅恭對越酧厚載而荅
  洪庥視前代規制超越萬萬謹載輯禮典著於篇中而鄭志之所謂神州后土者則謹從刪去云
  順治元年定制每嵗夏至大祀
  地於北郊
  方澤以
  五嶽
  五鎮
  四海
  四瀆為四從壇配享八年尊封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陵山為啟運山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陵山為積慶山十六年以   二陵奉移啟運山停積慶山從祀太祖高皇帝陵山為天柱山
  太宗文皇帝陵山為隆業山附
  四從壇配享凡祀
  方澤以夏至日卯時後定以日出前七刻
  圜丘祈榖均為大祀十四年三月大祀
  地于
  方澤奉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配享嗣是以告謝
  親祀者一以告祭
  親祀者一合祀
  南郊者一惟是年為正祀
  北郊之禮
  康熙元年五月夏至大祀
  地于
  方澤
  聖祖仁皇帝親詣行禮二年尊封
  世祖章皇帝陵山為昌瑞山從祀
  三陵山之次六年十一月大祀
  地于
  方澤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
  雍正二年五月夏至
  世宗憲皇帝大祀
  地于
  方澤奉
  聖祖仁皇帝配享
  乾隆元年五月夏至大祀
  地于
  方澤
  皇上親詣行禮尊封
  世宗憲皇帝陵山為永寧山從祀
  四陵山之次二年五月夏至大祀
  地于
  方澤奉
  世宗憲皇帝配享八年五月夏至大祀先期致齋于
  齋宫定制
  兩郊皆有
  齋宫是嵗修葺
  北郊齋宫齋宿如禮九年五月夏至大祀以祈雨不乗輦不設鹵簿自後凡值祈雨遵以為制十四年五月夏至大祀詣
  齋宫齋宿
  詔易
  皇祗室緑瓦為黄瓦并修
  北郊壇宇四十四年冬至大祀
  南郊奉
  諭㫖朕明嵗即屆七旬因稍省煩勞専心祼薦定於
  正位躬詣晉獻香帛爵俎以申䖍敬至
  配位
  列祖
  列宗惟上香仍前親奉其獻爵進俎則命諸皇子恭代四
  十五年五月夏至恭舉
  北郊大典
  親承恭代一如前
  南郊之禮凡
  北郊大祀
  皇上躬詣行禮儀節並詳
  大清通禮
  社稷
  順治元年定制
  社稷壇之禮每嵗以春秋仲月上戊祭
  太社
  太稷之神同壇同壝
  社主用石
  稷主用木祭則恭設
  神牌
  太社位右
  太稷位左均北向以
  后土勾龍氏配東位西向
  后稷氏配西位東向壇在
  午門之右凡祀
  社稷壇為大祀八年二月祭
  太社
  太稷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其秋八月值
  太宗文皇帝忌辰陪祀各官行禮畢仍易素服九年秋復
  值忌辰禮部以改期請弗允
  康熈十六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親祭
  社稷遇雨照常行禮定制祭日如遇風雨
  皇帝於拜殿内門檻南行禮從祀王公在殿外中甬路兩旁各官在王公後行禮是日雨賛引官以請
  聖祖命照常行禮遇雨在拜殿行禮之例盖未經行云
  雍正元年二月祭
  太社
  太稷先是康熈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豋極遣官告祭
  社稷至是
  親詣行禮二年閏四月以平定青海告祭
  社稷行獻俘禮十年三月
  詔直省郡縣修
  社稷壇敬謹行禮
  乾隆元年二月戊辰祭
  太社
  太稷
  皇上親詣行禮二年閏九月奉
  諭㫖大清律載各府州縣
  社稷山川風雲雷雨諸神所在有司以時致祭所以肅祀典而迓休和禮至重也省㑹之地督撫司道駐劄同城向不與祭専屬府縣官行禮督撫司道等官均
  有封疆守土之任自當䖍奉明禋為民祈報凡春秋致祭督撫應率領闔屬文武大小官員敬謹行禮提鎮道員駐劄之地一體率屬陪祭其如何分别班次派員監禮及修整壇壝祭器之處該部詳議具奏奏上通
  飭行之八年七月
  頒發各省
  壇廟祝文二十年六月以平定準噶爾獻俘
  社稷壇十月再行獻俘禮俱遣親王將事二十一年五
  月增
  社稷壇望瘞樂章二十四年五月禱雨於
  社稷壇
  皇上御製祝文歩行詣
  壇薦玉行禮先期奉
  諭朕此次親詣
  社稷壇祈求雨澤禮部所開儀注内無薦玉之禮詢其原委則係相沿舊規並無憲義可考夫玉以芘䕃嘉榖使無水旱之災載在傳記且於答隂之義更為相稱著飭所司敬謹用玉將事二十五年正月以平定回部獻俘
  社稷壇如二十年之禮四十一年四月以平定金川獻
  
  社稷壇如二十五年之禮自乾隆元年以來每嵗春祀
  
  躬詣行禮唯值
  皇上巡行之嵗遣官恭代秋祀恭值
  皇上舉木蘭行圍之典皆遣官恭代
  堂子  大内祭神
  等謹按
  太祖高皇帝建國之初有謁拜
  堂子之禮凡每嵗元旦及月朔國有大事則為祈為報恭詣行禮大出入必告出征凱旋則列纛而拜典至重也順治間建
  堂子於玉河橋東祭法明備詳載典禮而
  内廷䖍祀朝夕無間我
  皇上詔以盛禮載諸典策煌煌
  聖謨明示義法仰見
  聖朝敬事
  天神夙夜寅恭之鉅制稽諸經訓萬古合契謹考典制之
  所自備載於篇
  天聰九年八月
  太宗文皇帝以征察哈爾奏凱師還
  親謁
  堂子行拜
  天之禮崇徳元年五月以大軍征明
  親率王貝勒等謁
  堂子行禮拜纛出師十二月以
  親征朝鮮謁
  堂子行禮次年班師以成功告七年三月以克錦州謁堂子行禮
  順治元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命王貝勒帥師平定中原謁
  堂子行禮九月建
  堂子于京師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定上香致祭謁告之
  禮先是崇徳元年定制每年元旦
  皇帝率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及藩王等詣
  堂子上香行三跪九拜禮又定每年春秋立杆致祭於堂子親王郡王貝勒每家各祭三杆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每家各祭二杆鎮國輔國奉國將軍每家各祭一杆無爵宗室不得祭又定每月朔親王以下貝子以上每府委官一人前期齋戒是日詣
  堂子供獻順治二年以元旦
  親詣行禮與否令禮部預期題請又定每年春秋立杆致
  
  聖駕親詣行禮如儀
  康熙十二年定制凡祭
  堂子令漢官勿隨往惟王公滿大臣一品文武官隨往行禮十三年正月以遣大將軍王帥師出征
  聖祖仁皇帝親詣
  堂子行禮次於纛前行禮自後凡大征伐及命將出師皆親詣
  堂子行禮互見軍禮門
  乾隆十四年五月定出征凱旋告祭
  堂子之禮議政王大臣等奉
  諭㫖
  堂子之祭乃我朝先代循用通禮所祭之神即
  天神也
  列祖膺圖御宇既稽古
  郊禋而燔柴典重舉必以時
  堂子則舊俗相承遇大事及春秋季月上旬必祭天祈報嵗首最先展禮定鼎以來恪遵罔怠且不易其名重舊制也考諸經訓祭天有郊有類有祈榖祈年禮本不一兵戎國之大事故命遣大將必先有事於
  堂子正類祭遺意而列纛行禮則禡也我
  祖宗於行營中或别有征討不及歸告
  堂子則望祭而列纛行事其誠敬如此朕思出師告遣則
  凱旋即當告至乃
  天
  
  宗
  社俱已祝册致䖍且受成太學而
  堂子則弗之及祠官疎畧如
  神貺何祀典攸闗彛章宜備著議政王大臣詳議具奏朕
  親為裁定王大臣等遵
  㫖議上大兵凱旋
  皇帝告祭
  堂子之禮請載入㑹典從之自後
  命將出征及凱旋皆致祭
  堂子如儀十九年奉
  諭王公等建立神杆應按爵秩設立整齊以肅觀瞻嗣後著每翼作為六行每行六分以未分封皇子等列於前其次則親王貝勒貝子公等分為六層設立神杆皇子内已受封爵者其神杆視所封爵立於應立之處所有石座不必移動神杆各按爵秩更換每年修整一次著禮部㑹内務府總管察看繪圖進呈著為例
  大内祭
  神之禮順治元年定奉晨祀
  神位於祭
  神殿西位東向日昧爽行禮奉夕祀
  神位於西北南向申刻行禮
  皇帝恭祭
  
  廟齋戒日忌辰清明禁屠日不祭餘日皆祭每嵗四孟月
  均用馬牛金幣祗薦於
  神贊祀致辭如儀
  山川
  順治元年定崇祀
  嶽鎮海瀆及直省有司春秋致祭之禮凡山川之祀監
  於前典以
  五嶽
  五鎮
  四海
  四瀆配享
  方澤壇立
  地祇壇以
  五嶽
  五鎮
  四陵山今為五陵山
  四海
  四瀆之祇為正位以
  京畿名山大川
  天下名山大川之祇為從位凡
  嶽鎮海瀆所在地方有司嵗以春秋仲月諏日致祭祭東嶽泰山於山東泰安州今升為府祭西嶽華山於陜西華隂縣祭中嶽嵩山於河南登封縣祭南嶽衡山於湖廣衡山縣祭北嶽恒山於直𨽻曲陽縣移祭見後祭東鎮沂山於山東青州府祭西鎮呉山於陜西隴州祭中鎮霍山於山西霍州祭南鎮㑹稽山於浙江㑹稽縣祭北鎮毉巫閭山於遼東廣寧衞今改為縣祭東海於山東萊州府望祭西海於山西蒲州今升為府祭南海於廣東廣州府望祭北海於河南濟源縣移祭見後祭河瀆於蒲州祭江瀆於四川成都府祭淮瀆於河南唐縣祭濟瀆於濟源縣三年封黄河龍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臣致祭八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親政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定制恭遇
  慶賀大典頒布
  恩詔則遣官致祭以各衙門四品以上堂官將事諏吉
  將行先期陳祝文香帛於
  中和殿
  皇帝親閱遣之十七年三月改祀
  北嶽恒山於山西渾源州
  康熙六年七月
  聖祖仁皇帝親政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十六年九月加封
  長白山之神照五嶽例春秋致祭遇有
  慶典亦一例於烏喇地方望祭十八年五月以湖南討
  賊屢㨗咸言湖神助順加封
  洞庭湖之神遣官致祭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雲南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月
  聖祖東巡
  盛京望秩
  長白山二十三年
  聖祖東巡十月
  躬祀
  泰山之神遣官祭
  黄河之神十一月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自是以後凡恭遇
  東巡
  南巡所過名山大川均照例致祭二十五年移
  北海祀典於混同江望祭臺臣奏言祀典所載致祭北海尚沿宋明舊制於河南濟源縣係在京之南於義未合况北嶽已改祀渾源州則北海應請改祀於混同江庶方位允協下部議行之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莊文皇后升祔
  太廟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十二年二月遣
  皇長子祭
  西嶽華山三十五年建
  海神廟於大沽海口加封致祭時由天津海道運米盛京以備賑濟海神效靈往來迅駛立廟祀之三月
  親征噶爾丹致祭所過
  山川之神三十六年七月以平定朔漠遣官告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十七年七月以永定河新河告竣建永定河神廟於盧溝橋春秋致祭九月
  聖祖東巡遣大學士致祭
  松花江之神三十九年六月以河臣疏請建海神廟於江南安東縣四十年正月加
  黄河龍神封號昭靈效順四字四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五十萬夀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一月
  聖祖西巡遣官致祭
  西嶽華山四十三年二月封
  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五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六十萬夀遣官致祭山川與四十二年同五
  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后升祔
  太廟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六十年三月以
  御極六十年大慶遣官致祭山川六十一年建
  江海潮神廟於浙江之尖山春秋致祭是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聖祖仁皇帝尊諡遣官致祭十二月以
  册立
  皇后遣官致祭二年八月加
  江海大神封號江瀆曰涵和河瀆曰潤毓淮瀆曰通佑濟瀆曰永恵東海曰顯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恒北海曰崇禮均遣官齎送祭文香帛令地方大員致祭四年冬督撫諸臣次第奏報黄河澄清地連四省時逾二旬諸王大臣請陞殿受賀
  世宗不許特遣官分詣清河武陟二處新建神廟致祭
  黄河之神十二月遣官致祭
  河源之神於河州口外七年建
  江神廟於湖北武昌春秋致祭八月建
  海神廟於浙江海寧縣加封為寧民顯佑浙海之神以英衞公伍貟誠應武肅王錢鏐配享其他諸神祀於配殿八年四月建
  河源神廟於甘肅河州加封為開津廣濟佑國庇民昭應河源之神十二月封直𨽻
  滹沱河神為長源永濟滹沱河神九年建
  永定河神惠濟廟于石景山十年閏五月建望祭
  長白山享殿于温徳亨山今名望祭山七月以髙堰山旴石
  工告成建
  洪澤湖神廟於髙家堰春秋致祭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遣官告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一月以恭上
  世宗憲皇帝尊諡遣官致祭
  乾隆元年八月奉
  特諭致祭
  河神
  海神
  永定河神二年四月以恭奉
  世宗憲皇帝配享
  南郊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年立
  海神廟於江南寳山縣祀典視浙江海寧八年八月
  皇上東巡
  盛京遣官致祭
  北鎮廟
  長白山十三年二月
  皇上東巡
  躬祀
  泰山之神增用中和韶樂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十四年四月以平定金川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年之禮十五年十月皇上巡幸中州詣
  嵩嶽廟拈香越日致祭如岱廟之禮十六年
  皇上南巡遣官致祭所過
  名山大川之神凡巡狩所至禮祀所過山川是年於山東祭
  東嶽泰山之神至江南祀宿遷縣
  龍神廟清河縣
  河瀆之神
  淮瀆之神江都縣
  江瀆之神皆遣官致祭
  親祭清河龍神廟至浙遣官祭
  海神廟
  南鎮㑹稽山凡往返渡河渡江致祭之處皆
  親詣拈香行禮又
  詣清口
  風神廟
  恵濟祠拈香至泰安
  
  岱廟拈香自後二十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
  十九年
  皇上六舉南巡之典所過山川之神或
  親詣致祭或遣官致祭並如十六年之禮是年六月加
  
  永定河神為安流廣恵之神遣官致祭十二月以
  皇太后六旬萬夀恭上
  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十九年八月
  皇上東巡
  盛京望祭
  長白山渡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祭
  北鎮廟皆
  親詣行禮自後四十三年四十八年
  皇上四巡
  盛京所過山川致祭或
  親詣或遣官禮節並同二十年六月以平定伊犁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是嵗以遣大兵西征致祭所過山川之神凡四曰阿勒坦山曰珠爾庫柱山曰博克達山曰阿拉克山皆以
  詔㫖讀文致祭二十二年
  皇上南巡三月建
  海神廟於杭州之觀潮樓
  敕封為平潮利渉浙海之神四月建
  河神廟於徐州銅山縣加封為顯佑通濟昭靈效順廣利安民金龍四大王之神二十四年以蕩平回部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二十五年釐定西域新疆
  山川諸神每嵗春秋秩於祀典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萬夀恭上
  徽號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三十五年八月
  皇上六旬萬夀遣官致祭山川如禮三十六年十二月
  
  皇太后八旬萬夀恭上
  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六年之禮四十一年四月以
  金川蕩平恭上
  皇太后徽號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四年之禮四十三年
  八月
  皇上東巡
  敕建
  北海神廟並
  敕建
  渾河神廟
  遼河神廟四十五年八月
  皇上七旬萬夀遣官致祭山川如三十五年之禮四十
  八年五月
  命侍衞阿彌達往青海祭
  河源之神八月
  皇上東巡入闗
  
  北海神廟膽禮五十年正月
  皇上御極五十年大慶遣官致祭
  嶽鎮海瀆
  長白山凡直省所在山川有
  敕賜封號設立専祠者守土官咸以時致祭如禮耤田
  順治十年三月
  詔舉行
  先農祀典十一年二月
  世祖章皇帝行耕耤禮
  親祭
  先農壇壇在正陽門外西南定制嵗以仲春亥日皇帝親饗
  先農之神祭畢乃
  躬耕耤田及秋玉粒告成所司以
  聞擇吉収貯
  神倉以供
  
  地
  宗廟
  社稷之粢盛
  康熈十一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行耕耤禮祭
  先農壇禮儀與順治十一年同前期遣官祗告
  奉先殿
  雍正二年二月
  世宗憲皇帝行耕耤禮祭
  先農壇禮儀與康熈十一年同三推畢復加一推
  頒發新製三十六禾詞使工歌左右隨行禮畢王以下行
  慶賀禮停止筵宴自是每嵗
  親耕如儀是年耤田内産瑞榖一莖四穂者三本一莖三穂者三本一莖兩穂者十二本順天府尹張令璜奏進羣臣請宣付史館從之四年所産尤多有至一莖九穗者
  豐澤園所植稻亦然羣臣表賀宣付史館葢瑞應頻徴不勝紀云四年八月
  命各直省督撫及府州縣衞官俱行耕耤禮祭
  先農壇自雍正五年為始毎嵗仲春亥日各率所屬行禮如儀所収米粟敬謹収貯以供祭祀之粢盛七年以耕耤於
  太嵗殿上香
  乾隆三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禮
  親祭
  先農壇前期三日
  幸豐澤園演耕至日
  躬詣耤田行三推禮畢復加一推禮畢
  上御齋宫王以下行慶賀禮五年三月以閏嵗春寒遣
  官致祭
  先農壇八年二月
  詔遣官致祭
  先農壇用中和韶樂舊制惟
  親祭用中和韶樂遣官則同小祀之例是年
  特諭用樂永著為例十九年三月重修
  先農壇外壖隙地多植松栢榆槐交太常寺飭壇戸敬
  謹守䕶二十三年二月
  詔除耕耤設棚懸綵之例三十七年二月將行耕耤臣
  工以
  聖夀六旬以上請遣官恭代不許奉
  諭是嵗耕耤但依典制三推弗行加一之禮五十年三
  
  皇上躬行耕耤禮十月奉
  諭朕臨御以來兢兢以敬
  天勤民為念
  郊壇大祀無不躬親即耤田親耕亦從未嘗稍憚煩勞本年夀已七十有五猶親舉三推之典至本年甫經親行耕耤明嵗應否躬涖自應候朕酌行嗣後我子孫繼承奕禩惟當不⿰忄觧 -- 懈益勤凡遇親耕典禮若年在六
  十以内禮部自應照例具題年年躬行耕耤之禮若年逾六十令禮部先期以親莅或遣官之處具本題請庶鉅典不尚虚文而展禮益昭誠恪著為令凡耕耤祭
  先農壇遇遣官恭代之嵗順天府府尹率屬耕耤如禮先蠶
  乾隆元年
  先蠶祠於都城北郊以季春吉已遣太常寺堂官以太
  牢致祭七年建
  先蠶壇於西苑定
  皇后親蠶祀
  先蠶之禮是年七月大學士等奏言古者天子親耕南郊以共粢盛后親蠶北郊以共祭服我
  皇上親耕耤田以示重農至意乾隆元年議建先蠶祠宇所以經理農桑之道至為周備今又
  命議親蠶典禮伏思躬桑親蠶厯代遵行但北郊蠶壇向在安定門外前明嘉靖時以后妃出入道逺親莅未便且其地水源不通無浴蠶所遺址乆經罷廢伏讀
  聖祖仁皇帝御製耕織圖序云於豐澤園之北治田數畦環以溪水隴畔樹桑旁立蠶舍是育蠶之事
  聖祖仁皇帝親加講求今逢重熙累洽禮明樂備之時親
  蠶大典自應遵
  㫖舉行請建
  先蠶壇於西苑至親蠶典禮所應行齋祀躬桑授蠶治繭等儀注及選擇蠶母蠶婦受桑布繅一切禮文事宜應交禮部詳議請
  㫖從之尋議建
  先蠶壇在西苑東北壇東南為
  先蠶神殿前為桑園浴蠶河在宫墻之東禮部議上儀
  
  皇后親蠶之年豫日設立
  先蠶西陵氏神位於蠶壇之上前二日
  皇后於正殿致齋至日以一太牢
  親祀行三獻禮翼日
  皇后詣桑壇行
  躬桑禮蠶事畢蠶母率蠶婦擇繭之圓潔者貯筐恭獻
  以告蠶事之登擇吉
  皇后復詣蠶壇親臨織室行繅三盆手禮遂布于蠶婦
  之吉者使繅而朱緑𤣥黄之以供
  郊廟黼黻之用從之九年三月
  皇后親饗
  先蠶壇翼日行
  躬桑之禮十一年二月定致祭
  先蠶遣
  妃恭代之禮十四年二月奉
  諭㫖
  先蠶祭期禮部奏請照例遣妃恭代此於禮意未協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則妃可承命行事皇貴妃未經正位中宫則親蠶之禮尚不當舉行何得遣妃恭代應照皇帝不親行耕耤順天府尹致祭
  先農之例於内務府總管或禮部太常寺堂官奉宸苑卿内酌派一人致祭足以明等威而昭儀制於是禮部遵行並載入㑹典惟
  皇后册立乃復舉
  親饗
  先蠶及
  躬桑之禮





  皇朝通志巻三十七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八
  禮畧
  吉禮
  太廟
  等謹案鄭志列宗廟一門具詳歴代建廟之制度其祭享儀節則分見於時享祫禘諸門我
  
  列祖以來
  洪模景爍逺軼前代謹詳
  盛京
  太廟之始冠於篇首至
  京師
  太廟並詳稽
  列聖以來尊崇升祔之典備著篇中即倣鄭志宗廟一門
  之體例云
  天聰十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受尊號建國大清改元崇徳即
  盛京立
  太廟於撫近門東崇徳元年四月奉安
  列祖
  太祖神位於
  太廟追尊
  始祖為
  澤王
  高祖為
  慶王
  曾祖為
  昌王
  祖為
  福王恭上
  太祖尊諡曰
  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
  廟號
  太祖
  皇太后尊諡曰
  孝慈昭憲純徳貞順成天育聖武皇后
  前殿安奉
  太祖
  太后神位
  後殿正中安奉
  始祖神位左安奉
  高祖神位右安奉
  曾祖神位次左安奉
  祖神位皆南面是日
  親行
  大饗之禮五月薦櫻桃於
  太廟時有以新櫻桃獻者
  太宗文皇帝命薦於
  太廟嗣後凡新進果品五穀先薦
  太廟然後進御著為令
  順治元年九月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立
  太廟於端門之左恭奉
  太祖武皇帝神主
  孝慈武皇后神主
  大行皇帝神主奉安
  太廟十月恭上
  大行皇帝尊諡曰
  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文皇帝
  廟號
  太宗二年七月恭進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太宗文皇帝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五年四月以重修
  太廟遣官祗告恭奉
  神牌暫安
  後殿六月以
  太廟工成遣官祗告奉安
  神位於
  正殿十一月冬至追尊
  列祖
  太祖以上四世
  始祖澤王為
  肇祖原皇帝
  始祖妣為
  原皇后
  慶王為
  興祖直皇帝
  妣為
  直皇后
  昌王為
  景祖翼皇帝
  妣為
  翼皇后
  福王為
  顯祖宣皇帝
  妣為
  宣皇后是日
  世祖章皇帝親詣
  後殿奉安
  神位致祭如時享儀七年二月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八年正月恭奉孝端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前一日遣官祗告是日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先奉
  神主祗見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恭代行三跪九拜禮興恭奉
  神主奉安於
  太宗文皇帝之次行一跪三拜禮畢行大饗禮如儀九年
  二月恭進
  四祖考皇帝
  四祖妣皇后
  孝端文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十年定
  太廟懸慶成燈嵗元宵自正月初七日起至十七日止十
  八年正月
  聖祖仁皇帝登極三月恭上
  大行皇帝尊諡曰
  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徳𢎞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
  世祖十月新建
  太廟神厨門成十一月恭奉
  世祖章皇帝神主升祔
  太廟前一日遣官祗告是日
  聖祖仁皇帝親奉
  神主恭代行祗見禮奉安
  神座行禮大饗如儀
  後殿遣官行禮是年恭進
  世祖章皇帝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
  康熈元年四月恭改上
  太祖武皇帝尊諡曰
  太祖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𢎞文定業高皇帝
  孝慈武皇后尊諡曰
  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恭加上
  太宗文皇帝尊諡曰
  太宗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隆道顯功文皇帝奉安
  神位於
  太廟二年五月恭上
  大行慈和皇太后尊諡曰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九年閏二月諸王大
  臣等遵
  㫖議奏
  慈和皇太后配祀
  世祖章皇帝宜加上
  尊諡為
  章皇后五月恭奉
  孝康章皇后神主奉安
  太廟十三年恭進
  孝康章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二十七年十月恭上
  大行太皇太后尊諡曰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是月恭奉孝莊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大臣二人恭奉
  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避立于旁
  聖祖仁皇帝恭奉
  神主奉安於拜位恭代行祗見禮三跪九拜興恭奉神主奉安於
  孝端文皇后神位之次行一跪三拜禮興大臣二人恭請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奉安於拜位
  聖祖仁皇帝恭代行祗見禮三跪九拜興大臣二人奉安世祖章皇帝
  孝康章皇后神主於寳座一跪三叩退行大饗禮如儀三
  十三年恭進
  孝莊文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五十七年三月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孝惠仁憲端懿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十二月恭奉孝惠章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先是奉
  諭㫖
  皇太后係朕嫡母神牌升祔
  太廟
  奉先殿應安奉於
  慈和皇太后神牌之上王大臣等遵
  㫖議奏得
  㫖是
  太廟前殿致祭
  孝惠章皇后寳座設於
  世祖章皇帝寶座之次
  孝康章皇后寶座設於
  孝惠章皇后寶座之次至
  中殿安奉
  世祖章皇帝神位居中
  孝惠章皇后神位居左
  孝康章皇后神位居右均南嚮五十九年恭進
  孝惠章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
  雍正元年二月恭上
  大行皇帝尊諡曰
  合天𢎞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功徳大成仁皇帝
  廟號
  聖祖八月恭加上
  太祖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𢎞文定業高皇帝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
  太宗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敬敏隆道顯功文皇帝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徳翊天啓聖文皇后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大徳𢎞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温穆崇天育聖章皇后
  尊諡於
  太廟恭上
  仁孝皇后尊諡曰
  仁孝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皇后
  孝昭皇后尊諡曰
  孝昭静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皇后
  孝懿皇后尊諡曰
  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奉天佐聖皇后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孝恭宣惠温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九月恭奉聖祖仁皇帝神主
  孝誠仁皇后神主
  孝昭仁皇后神主
  孝懿仁皇后神主
  孝恭仁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先是王大臣等議奏恭請
  四后同祔
  聖祖廟
  尊諡並加仁字得
  㫖是又禮部等奏恭上
  仁孝仁皇后尊諡仁字重複謹請改易恭上尊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得
  㫖是奉
  諭曰朕惟
  母后升祔
  太廟大典攸闗欲伸臣子之孝思必準前代之成憲務得情理允協乃可昭示萬年諸王大臣等奏請
  四后同祔
  太廟引據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廟之禮朱子及有宋諸儒皆以為允當覽奏既得展朕孝敬無窮之心復合前代斟酌盡善之典不覺悲慰交集恭惟
  孝誠仁皇后元配
  宸極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繼位中宫
  孝恭仁皇后誕育朕躬母儀天下案先儒祔廟之議一元后一繼后一本生以次並列今
  母后升祔位次當首奉
  孝誠仁皇后次奉
  孝昭仁皇后次奉
  孝懿仁皇后次奉
  孝恭仁皇后如此庶於古禮符合而朕心亦安矣至期世宗憲皇帝恭奉
  聖祖仁皇帝神主親王四人恭奉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
  世宗憲皇帝恭代行祗見
  列祖
  列后禮奉安
  神座行大饗禮如儀三年五月恭修飾
  太廟神牌六年十二月恭進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
  聖祖仁皇帝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先是大學士等遵
  㫖議
  列祖
  列后玉
  寶修平舊篆敬鐫加上
  尊諡新造玉
  册並舊進玉
  册一同珍奉至是行禮如儀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十一月恭上
  大行皇帝尊諡曰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
  廟號
  世宗恭上
  孝敬皇后尊諡曰
  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后
  乾隆元年正月
  命修
  太廟三月以加上
  列祖
  列后
  尊諡恭修飾
  太廟神牌遣官祗告是月恭加上
  太祖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𢎞文定業高皇帝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徳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太宗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徳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徳𢎞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聖祖合天𢎞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儷天襄聖仁皇后
  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和恪奉天佐聖仁皇后
  孝恭宣惠温肅定裕慈純贊天承聖仁皇后
  尊諡於
  太廟二年三月恭奉
  世宗憲皇帝神主
  孝敬憲皇后神主升祔
  太廟
  皇上親詣行禮恭代祗見奉安
  神座行大饗禮如儀三年二月興工修
  太廟先期
  親詣祗告恭奉
  後殿
  四祖
  四后神牌
  中殿
  列祖
  列后神牌暫安
  前殿六月
  後殿工竣恭奉
  四祖
  四后神牌還御前一日
  親詣祗告九月
  中殿工竣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還御前一日
  親詣祗告四年九月
  前殿工竣
  親詣敬瞻
  御齋宫致齋三日行大饗禮是月恭進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孝端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
  世祖章皇帝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
  聖祖仁皇帝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
  世宗憲皇帝
  孝敬憲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四十二年三月恭上
  大行皇太后尊諡曰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恭奉
  神位升祔
  太廟
  皇上親詣行禮恭代祗見奉安
  神座行大饗禮如儀恭奉
  孝聖憲皇后玉
  册玉
  寶奉安
  太廟四十七年十月時享恭奉新造
  五朝玉
  册玉
  寶尊藏
  太廟先是
  列祖
  列后
  
  寶皆隨時敬造玉色尺寸不相符合乾隆二十四年回部
  底定和闐職貢嵗致精璆
  皇上命擇玉質之最良者一律䖍造
  五朝
  册
  寶至是告成以時享大祭敬奉尊藏並
  命敬徹舊藏
  册
  寶於四十八年七月
  命皇子親王恭送
  盛京
  太廟尊藏是年八月
  皇上躬詣
  盛京展饗如儀











  皇朝通志卷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九
  禮畧
  吉禮
  時享
  等謹按我
  
  太廟時享之制肇於建國之初粤自天聰六年二月太宗文皇帝率貝勒諸臣詣
  太祖高皇帝陵行時享禮八年除夕十年清明節皆親祭
  太祖山陵盖當未崇建
  宗廟之先皆
  親舉典禮於
  陵寢至天聰十年建立
  太廟于是大饗薦新元旦清明節中元節除夕
  萬夀節之禮以次舉行仰見
  聖朝創制鴻圖垂模奕禩禮意之精胥肇於此謹録紀
  篇首以昭盛軌而
  列聖循行之禮詳見於後我
  皇上覲揚繼述孝治光昭嵗舉精禋寅恭對越五十年
  來非舉
  春廵秋獮之典必躬親將事
  孝思肫至垂示萬年洵立隆之極則已
  崇徳元年七月中元節
  太宗文皇帝親饗
  太廟十二月遣官祭
  太廟時先期齋戒一日三年正月朔遣官祭
  太廟自後元旦皆遣官祭七月中元節
  親祭
  太廟時先期齋戒三日十月
  萬夀節遣官祭
  太廟自後恭遇
  聖節皆遣官祭五年二月清明節遣官祭
  太廟八月以
  太祖武皇帝忌辰遣官祭
  太廟十二月除夕遣官祭
  太廟時先期齋戒三日自後嵗暮皆遣官祭八年二月清
  明節遣官祭
  太廟七月中元節遣官祭
  太廟並告征明山東之捷
  順治元年九月定制時享恭奉
  後殿
  列祖
  列后神位于殿中寳座皆南嚮奉
  中殿
  列聖
  列后神位于
  前殿寳座
  太祖位南嚮
  列聖以昭穆序東西嚮
  
  后同案
  前殿
  皇帝恭詣行禮
  後殿遣官將事二年正月定
  萬夀節祭
  太廟儀奉
  㫖祭
  太廟禮儀讀祝致祭
  福陵
  昭陵
  四祖廟上香燭供酒果不必讀祝
  等謹按是時于
  盛京
  太廟崇稱為
  四祖廟云
  二月禮部言凡遇清明等節致祭
  太廟之期應令駐防
  盛京總管分率城守章京徃祭
  福陵
  昭陵兩京
  祖陵令城守官奠祭
  盛京
  四祖廟令守廟總管官獻酒果従之閏六月定秋祭太廟
  盛京
  四祖廟皆以七月朔用牛羊是月禮部請
  
  廟讀祝停讀漢文止讀滿文仍増設滿讀祝官八員一切
  典禮俱照
  本朝舊制行從之七月時享
  太廟
  世祖章皇帝親詣行禮嗣後皆
  親詣如儀三年正月定
  盛京
  祖廟牲禮于嵗除清明及慶賀祭如
  京師例牲用生四年三月定薦熟牛停止進胙肉八年二月定
  親祭
  太廟進胙肉福酒如祀
  圜丘儀三月定齋戒規凡祀
  太廟齋戒三日六月定
  太廟祀典嵗暮祭大月于二十九日小月于二十八日其清明節祭各官不必陪祀祭肉用生十三年六月定祭
  太廟日
  駕于黎明出宫
  等謹按順治年
  太廟祭祀禮制嵗以正月之孟春與
  萬夀節二三月之清明節四月朔七月朔十月朔十二月
  之嵗暮維時定制凡七
  上親詣或遣官致祭皆時享也自十六年七月定舉行祫
  祭于嵗暮見後祫祭門是為
  太廟祫祭之始前此十二月之祭實皆用時享之儀矣至聖祖仁皇帝時始定四時之祭專以正月孟春諏吉四月
  朔七月朔十月朔有事于
  太廟與十二月嵗暮大祫而五其每嵗遇
  慶辰令節皆于
  奉先殿行禮此則迄今恭行
  垂則于萬年者也
  康熙元年正月時享
  太廟
  親詣行禮自後每嵗時享皆
  親詣如常儀十一年正月
  飭太常寺習禮樂十二年十二月
  諭禮部太常寺
  壇
  廟禋祀理宜嚴肅今觀祭祀執事之人過多殊為煩雜應酌量裁减務令肅清㝷議覆祭
  廟執事之人及樂舞生今已遵
  㫖酌量裁减再考㑹典祭時祗有監察御史侍立之例其禮部漢堂官應按班行禮停其侍立得
  㫖是十八年五月以改營
  奉先殿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暫安
  太廟遣官祗告二十年二月以
  奉先殿工竣遣官祗告
  太廟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還御二十四年正月時享禮畢
  聖祖顧諭内閣學士太常寺卿等曰往見贊禮郎宣讀祝版至朕名聲輒不揚父前子名前經所載朕對越之次惟懼誠敬稍有未至無以昭格神靈為子孫者通名于祖父豈可涉于慢易嗣後俱應高聲朗讀無庸顧忌是
  月又
  諭内閣學士太常寺卿等曰前見
  太廟致祭時執事官奉福胙由兩神位間趨走于尊祖敬
  宗之意未協且亞獻禮俱唱為次獻亦與漢文不符爾等㑹同内閣禮部察例奏聞㝷議奏執事各官應從外旁
  趨走唱次獻應改為亞獻得
  㫖是二十五年十二月定陪祭官員不照加級有失儀者
  監察御史禮部官員即指名題㕘如
  壇例行五十三年正月
  命重修樂器
  雍正元年正月時享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自後並
  親詣如儀
  命
  廟祭派王二人散秩大臣御史各二員部屬侍衛各四員稽察失儀及扈從人等任意行走著為例十年二月
  命齋戒日陪祀官懸齋戒牌十一年正月
  命増定上香儀奉
  諭享祀
  太廟向無上香之儀朕意應確議増添至奠帛獻爵時恭立拜位無跪獻之儀大學士㑹同禮部酌古準今敬謹定議㝷議覆唐以前典制尚用三代焫蕭之禮至宋代始有上香之儀並于每位前跪三上香其奠帛獻爵亦如之爵以三獻明洪武間定制無上香奠帛之儀爵兩獻亦不跪至嘉靖改從宋制
  本朝㑹典因明洪武所定而酌増之有奠帛有三獻爵而無上香之儀臣等敬謹詳議大祀莫重于
  郊壇而孝享莫尊于
  配
  天至
  宗廟之禮宜與
  社稷壇同若同于
  郊壇則逾于
  社稷矣查祭
  社稷壇時
  皇上親詣
  太社
  太稷前跪上香則
  宗廟上香自應一例至奠帛獻爵
  太廟
  社稷俱不親獻是以
  皇上于拜位前恭立所以亞于
  郊壇也似應仍照舊儀疏入從之十二年五月定供列祖忌辰牌禮部遵
  㫖議奏嗣後恭逢
  列祖忌辰請製龍邊粉油木牌敬謹書寫倣齋戒牌例設案安奉于禮部大門前令司員看䕶其九門各設於潔淨寺院提督令員看䕶次日將牌繳禮部敬謹收貯其直省大小文武衙門照在京例書牌安設從之十月
  飭禁止擅入
  太廟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定三年内享
  太廟儀
  皇上親詣或遣官恭代俱用禮服作樂先期齋戒用素
  服冠綴纓緯視祝版用禮服時
  上定行持服三年之禮
  乾隆元年正月時享
  皇上親詣行禮自後並
  親詣如儀二年七月以營修
  奉先殿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暫安
  太廟遣官祗告十月以
  奉先殿工竣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還御遣官祗告
  太廟五年七月
  勅禮部太常寺稽載祭器六年十一月
  命審定
  太廟樂章字譜十二年十月
  命享
  廟派宗人府王公一人監視執事宗室人員奉
  諭向來祭享
  太廟獻爵獻帛例用侍衛及太常寺官朕御極後俱令用
  宗室人員盖因宗支繁衍實惟
  祖徳所貽
  一氣感孚昭格尤為親切且使駿奔走執豆籩有事為榮亦得服習禮儀陶鎔氣質意盖有在但演習禮節奉常實所專司宗室既非所屬未必聴其指授嗣後每逢祭祀之期著派宗人府王公一人前徃監視俾進退優嫻執事有恪以昭誠敬十三年正月
  命敬造
  太廟祭器倣古範銅十四年正月
  命禮部尚書侍郎敬典祀事十七年正月奏凖
  太廟後殿奠帛獻爵一倣
  前殿用宗室官之制均用覺羅官行禮又奏凖饗
  太廟日遇雨雪分獻官陪祀王公於兩廡廊下㦸門行禮其陪祀百官于左右門行禮三十七年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
  太廟時享祫祭
  皇帝入
  廟之路舊制由
  太廟街門左門至神路右降輦贊引官恭𨗳至
  太廟南門入左門詣㦸門幄次今請改由廟堧北門循墻而東至㦸門前降輿少節步趨之勞從之自乾隆元年以來時享
  太廟皆
  皇上親詣行禮惟恭遇
  廵幸行圍之期遣官致祭儀節並見
  大清通禮
  祫祭
  等謹按鄭志祫禘一門厯叙前代五年一祫一禘之制其為典禮未能合一而祫大禘小之説紛紜不定
  國家定制行祫祭而未嘗行禘祭
  聖祖仁皇帝時禮臣議曰夏商以前有禘之祭而其制未詳漢唐以後有禘之名而與祫無别惟周以后稷為始祖以帝嚳為所自出之帝太廟中原無帝嚳之位故祫祭不及帝嚳至禘祭時乃特設帝嚳之位以稷配焉行于後代不能盡合故宋神宗時議罷禘禮明洪武初亦議罷之至嘉靖中乃立虚位祀皇初祖帝而以太祖配享事屬不經禮亦旋罷洪惟我
  國家受
  天顯命追上
  四祖尊稱立廟崇祀自
  肇祖原皇帝始盖我
  太祖高皇帝為
  太廟萬世之祖上而推所自出則締造之業以
  肇祖為最著今
  太廟祭祀四孟分祭于
  前殿
  後殿以各伸其尊嵗暮祫祭於
  前殿以同將其敬一嵗之中自
  肇祖以下屢伸祼獻仁孝誠敬已無不極五年一禘之祭
  不必舉行從之自
  世祖章皇帝肇舉祫祭嵗一舉行盖推本
  太宗文皇帝除夕享
  廟之精意以垂則于萬年煌煌乎典章明備超越萬古矣
  謹考祫祭之典著於篇
  順治十六年七月定
  太廟祫祭禮先是嵗暮時享
  前殿
  躬詣行禮
  後殿遣官致祭至是御史奏請
  飭典禮諸臣廣稽舊典復嵗暮祫祭之禮以彰孝治之隆
  疏入
  命禮部詳察典例以聞㝷議覆請照㑹典舉行得㫖是嵗除前一日奉
  後殿
  中殿
  列聖
  列后神牌合食
  前殿先期一日遣官各一人分詣
  後殿
  中殿以大祫告是日太常寺卿率屬潔蠲
  前殿恭設
  列聖
  列后神座於
  殿内
  肇祖原皇帝居中
  原皇后配
  興祖直皇帝左
  直皇后配
  景祖翼皇帝右
  翼皇后配
  顯祖宣皇帝次左
  宣皇后配
  太祖高皇帝次右
  孝慈高皇后配均南向
  太宗文皇帝東位西向
  孝端文皇后配展兩廡配享位如時享儀祭日恭奉列聖
  列后神位奉安于各
  寳座上行禮如時享儀嗣後
  列聖
  列后各以次東位西向西位東向恭奉如儀十七年三月飭工部修造祫祭
  神位器皿十八年十二月祫祭
  聖祖仁皇帝親詣行禮如儀
  康熙元年十二月祫祭
  親詣行禮如儀自後每嵗暮皆
  親詣行禮或遣官致祭如儀
  雍正元年十二月祫祭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如儀三年二月以
  聖祖仁皇帝大喪三年禮終祫祭
  太廟釋服即吉自後嵗暮祫祭皆
  親詣行禮如儀十三年十二月祫祭
  皇上親詣行禮如儀
  乾隆元年十二月祫祭
  親詣行禮自後嵗暮祫祭皆
  親詣如儀二年十一月以
  世宗憲皇帝三年喪終祫祭
  太廟釋服即吉三十七年大學士等議奏祫祭
  太廟
  皇上入
  廟之路改由廟堧北門循墻而東至㦸門前降輿少省步
  趨之勞又議奏祫祭
  九廟合享舊制
  皇上恭詣
  中位上香畢迭至
  列祖
  列宗神位前上香往返凡有八次今謹議
  肇祖原皇帝神位前
  皇上恭詣上香
  列祖
  列宗神位請派親王皇子八人分列隨詣上香行禮以昭
  敬簡從之
  等謹按我
  皇上䖍恭
  廟祀孝思純篤每嵗
  大祫儼恪將事禮節攸隆乾隆三十七年
  聖夀已逾六旬始
  命廷臣議定恭祀入
  廟之路改由廟堧北門行禮之日
  皇上詣
  中位上香遣親王皇子分列隨詣上香葢省步履之繁以
  致敬誠之實恭讀三十九年
  諭㫖有云
  壇廟大祀必親詣行禮朕年逾六十稍减步履之小節所以益矢誠敬也萬世子孫其敬識朕意設非年至六旬一切典章不可稍减倘䝉
  上天眷祐年逾六旬方可遵朕現在所行舉行
  訓諭煌煌昭示萬世所以祗承
  天
  祖釐定典章者無過不及垂裕萬年至深且逺矣
  凡嵗暮祫祭
  太廟禮儀詳見
  大清通禮
  奉先殿
  等謹按鄭志時享一門旁注薦新二字類叙列代薦新之儀錯見于篇中我
  朝自順治間定制日獻食月薦新朔望朝謁時節展拜出入啓告恭遇
  列祖聖誕
  列聖
  列后忌辰及諸令節慶典皆于
  奉先殿
  後殿行禮恭遇
  皇帝萬夀元旦冬至及
  國有大慶則恭奉
  列聖
  列后神位于
  前殿祭饗禮儀宏重典制周詳謹恭述
  奉先殿之禮次于
  太廟之後仰見
  聖朝盡誠盡敬追孝隆儀非前代所可幾及已
  順治十三年十二月
  世祖章皇帝命建
  奉先殿于
  景運門之東立
  前殿
  後殿均九間南嚮如
  太廟寢制十四年正月初安
  奉先殿神位祭儀禮部奏
  奉先殿初安
  神位
  皇上親詣致祭内大臣侍衛内府官隨行禮太常寺贊禮
  官贊禮樂舞生作樂各司其事以後
  親詣致祭俱行家人禮内府官贊禮作樂致祭之先上親請
  神位奉安
  祀殿祭畢
  上仍親奉安
  後殿行禮其元旦冬至嵗暮
  皇上萬夀係大節諸冊封係大禮及月朔望俱應親詣致祭内府官贊禮作樂其供獻與
  太廟大祀儀同立春上元四月初八端陽重陽係尋常節親詣致祭不贊禮作樂忌辰清明霜降十月朔係哀慕日期親詣致祭不贊禮作樂七夕不致祭止如常供獻中元中秋係望日常祭日期不必重行每月隨時薦新
  上躬詣供獻即于
  後殿行禮
  上享
  太廟及祭畢俱應上香燭于
  奉先殿行躬告禮得
  㫖
  奉先殿初次行禮宜用祝文餘俱如議十一月
  奉先殿告成
  世祖章皇帝親詣奉安
  神位大饗如儀十七年三月定
  奉先殿祫祭禮祭日遣官八員恭請
  四祖暨
  后神牌自
  太廟迎入
  奉先殿合享祭畢仍恭送
  神牌還
  太廟後殿五月改建
  奉先殿
  諭工部
  奉先殿享祀
  九廟稽考往制應除東西夾室行廊中建敞殿九間斯合制度前興工時該衙門未加詳察連兩夾室止共造九間殊為不合今宜于夾室行廊外中仍通為敞殿九間以合舊制爾部即㑹同宣徽院詳議擇日興工十八年
  正月
  聖祖仁皇帝登極十一月恭奉
  世祖章皇帝神主升祔
  奉先殿行大饗禮如儀是後遇
  列聖
  列后升祔
  太廟禮成即于是日恭奉
  神牌奉安
  奉先殿豫期祗告屆日行大饗禮禮成升祔奉安如儀
  康熙十三年
  奉先殿早晚上香燭停止每日供獻九月奉
  仁孝皇后神位升祔
  奉先殿行大饗禮如儀
  等謹案雍正元年八月改上
  仁孝皇后尊諡其禮儀敬于
  太廟一門詳叙
  十七年閏三月奉
  孝昭皇后神位升祔
  奉先殿行大饗禮如儀
  等謹按雍正元年八月恭加
  孝昭皇后尊諡其禮儀俱詳叙于
  太廟一門
  十八年五月以改營
  奉先殿遣官祗告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暫安
  太廟二十年二月以
  奉先殿工竣遣官祗告
  太廟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還御
  聖祖仁皇帝親詣行禮二十八年九月奉
  孝懿皇后神位升祔
  奉先殿行大饗禮如儀
  等謹按雍正元年八月恭加
  孝懿皇后尊諡其禮儀俱詳叙于
  太廟一門
  三十八年十二月重定
  奉先殿祫祭禮奉
  諭元旦諸臣俱齊人衆煩擾從
  太廟請捧
  四祖神牌往來朕心不安内閣㑹同内務府禮部太常寺考典禮議奏㝷議覆嗣後請遇元旦
  聖節
  奉先殿行禮時恭迎
  太廟後殿
  四祖神牌至
  奉先殿行禮之處停止即于
  太廟後殿照
  奉先殿典禮供帛酒籩豆讀祝文遣官致祭從之
  雍正元年七月以加上
  列祖
  列后
  尊諡恭修飾
  奉先殿神牌遣官行禮三年八月以
  孝恭仁皇后大喪三年禮終享
  奉先殿釋服即吉十三年
  命増定上香儀如
  太廟禮
  乾隆元年三月以加上
  列祖
  列后
  尊諡恭修飾
  奉先殿神牌遣官行禮二年七月以修飾
  奉先殿興工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暫安
  太廟是日
  皇上親詣祗告十月以
  奉先殿工竣恭奉
  列祖
  列后神牌還御是日
  皇上出景運門外跪迎
  神牌隨至
  奉先殿致祭行禮十七年十月升祔
  孝賢皇后神主于
  奉先殿王大臣等奏伏查康熙十三年
  孝誠仁皇后山陵禮畢升祔
  奉先殿未祔
  太廟我
  朝既建
  奉先殿與
  太廟同尊是以
  孝誠仁皇后大禮酌定升祔
  奉先殿以安神爽臣等原議
  孝賢皇后神牌升祔
  太廟祗係據依戴禮今敬謹詳考具奏伏候
  訓示奉
  諭㫖
  孝賢皇后神主遵照
  孝誠仁皇后之例奉安
  奉先殿前一日
  皇上親詣
  奉先殿祗告凡遇恭上
  徽號
  冊立
  冊封
  御經筵
  耕耤
  
  陵
  廵狩
  回鑾及諸慶典均祗告于
  奉先殿後殿
  列聖神御
  等謹案我
  
  列聖以來誠孝隆篤既崇建
  奉先殿與
  太廟同申孝享儀文詳備照耀簡冊至如景山之夀皇殿
  暢春園之
  恩佑寺
  圓明園之
  安佑宫
  避暑山莊之
  永佑寺等處恭奉
  御容之禮及移奉之嵗月謹述鉅典著于篇中以昭仁孝誠敬之極制焉
  夀皇殿在景山東北
  聖祖仁皇帝常視射較士于此
  雍正元年四月恭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于
  中殿
  親詣行禮嵗時奠獻敬以為常
  乾隆元年十月供奉
  世宗憲皇帝御容于
  夀皇殿東室
  皇上親詣行禮自後香燈供獻敬以為常與
  中殿儀同十四年三月
  諭内務府移建
  夀皇殿于景山正中甎城㦸門明堂九室仿
  太廟之制而約之冬月告成十五年五月恭奉
  太祖
  太宗
  世祖御容
  列后御容于
  夀皇殿並定行禮供獻儀注自後並嵗時
  躬親展禮如儀
  恩佑寺在
  暢春園雍正三年建四年三月
  世宗憲皇帝恭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嵗時展享
  安佑宫在
  圓明園乾隆三年二月
  皇上敬奉
  世宗憲皇帝御容五年四月
  命重建
  安佑宫
  大殿九室如
  太廟規制八年十一月告成敬自
  暢春園之
  恩佑寺移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于中室奉
  世宗憲皇帝御容于東室定供享禮儀凡遇
  皇上駐蹕
  圓明園皆
  
  安佑宫行禮
  永佑寺在
  避暑山莊乾隆十五年建十六年告成恭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于中室
  秋獮駐蹕時申展禮二十七年八月恭奉
  世宗憲皇帝御容于寺樓之東室同申展事
  躬詣獻享一如
  安佑宫之禮
  等謹案雍正四年
  世宗憲皇帝恭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于
  恩佑寺嗣復于
  養心殿及
  圓明園之東佛堂恭奉
  孝恭仁皇后神位
  皇上祗遵
  前典酌禮定制無踰于節乾隆八年既移奉
  聖祖仁皇帝御容于
  安佑宫而
  恩佑寺則惟奉佛像自丁酉嵗冬敬建
  恩慕寺於
  暢春園仰誌
  慈恩亦惟供奉佛像以申瞻禮之忱恭遇
  孝聖憲皇后聖誕令辰及除夕上元節日
  大内則詣
  夀康宫
  寳座前行禮至
  暢春園之
  長春仙館
  避暑山莊之
  松鶴齋為
  孝聖憲皇后舊
  御寢宫
  恩慕寺為薦福重地亦惟恭詣
  寳座前行禮不復供奉
  神御伏讀戊戌年
  御製正月十四日作詩注云禮縁義起予惟恪奉
  前規不敢稍有過不及如
  夀皇殿向奉
  皇祖
  皇考御容而
  皇祖妣
  皇妣御容惟于除夕元旦同
  列祖
  列后
  神御敬奉瞻拜至圓明園之
  安佑宫則祇奉
  皇祖
  皇考御容未及
  列后惟養心殿及圓明園之東佛堂
  皇考時曽恭奉
  孝恭仁皇后神位因亦遵奉
  聖母神位至
  夀康宫雖尊奉
  慈闈頤慶年久但其地宜留為萬萬年奉養東朝所居奕
  禩所當敬守于此安奉
  聖母御容
  神位何以示垂貽久逺之圖是以不敢輕率議加以協舊典又讀
  御製
  恩慕寺瞻禮詩注云
  暢春園與
  壽康宫相同均宜留為萬萬年尊養東朝之所若於此恭
  
  聖母神位
  御容何以垂貽乆逺且
  皇祖神御今移奉於御園之
  安佑宫而
  恩佑寺則惟奉佛像兹
  恩慕寺亦遵此以報
  慈恩仰見
  聖人定制酌中立極誠孝之隆禮文之節無或過無或
  不及洵垂示萬年之盛軌矣
  功臣配享
  崇徳元年四月追封禮敦巴圖魯為武功郡王配享
  廟庭王妃並配同日追封費英東為直義公額亦都為宏
  毅公並入配享
  順治元年以武勲王揚古利配享九年六月追諡功臣圖爾格為忠義公圖賴為昭勲公配享
  廟庭十一年三月以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衮多羅宣獻郡王界堪多羅通達郡王雅爾哈齊配享
  廟庭王妃並配
  雍正二年正月以大學士一等公諡文襄圖海配享
  廟庭八年五月以和碩怡賢親王𦙍祥配享
  等謹按是月奉
  諭㫖凡告
  廟典禮所關有書王名之處仍用原名今于王配食列祖之鉅典遵書原名
  九年追加武勲王揚古利為英誠公直義公費英東為信勇公忠義公圖爾格為果毅公昭勲公圖賴為雄勇公文襄公圖海為忠達公神牌増書追封之號惟武勲王揚古利仍書王爵
  乾隆十年以大學士鄂爾泰配享
  廟庭十五年以定邉左副将軍固倫額駙喀爾喀扎薩克
  和碩超勇襄親王䇿凌配享
  廟庭二十年以致仕大學士張廷玉配享
  廟庭時饗
  太廟展
  前殿兩廡配享神座東通達郡王次武功郡王武功郡王妃次慧哲郡王慧哲郡王妃次宣獻郡王宣獻郡王妃次怡賢親王均西向西信勇公費英東次宏毅公額亦都次武勲王揚古利次果毅公圖爾格次雄勇公圖賴次忠達公大學士圖海次超勇襄親王䇿凌次襄勤伯鄂爾泰次大學士張廷玉均東向以北為上四十三年正月奉
  㫖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衮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克勤郡王岳託各還勲號配享
  廟庭㝷議定東廡叙次禮親王在宣獻郡王之下睿親王
  等以次叙列是年奉
  㫖超勇襄親王額駙䇿凌移於東廡怡賢親王之次











  皇朝通志卷三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
  禮畧
  吉禮
  
  陵
  等謹按鄭志上陵一門載於吉禮之次以事係祭祀與山陵之典有别也我
  皇朝尊
  祖敬
  宗典章詳審超軼徃代謁
  陵大禮憲古準今尤為隆備謹述鉅典載於篇中以彰聖朝誠孝之上儀焉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陵曰
  永陵
  原皇后
  直皇后
  翼皇后
  宣皇后各合葬在
  興京西北十里啓運山
  等謹按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陵舊在
  興京共一山天命九年建都
  東京奉移
  景祖
  顯祖陵於遼陽順治十五年奉移
  景祖
  顯祖陵仍祔于
  興京
  祖陵稱
  四祖陵十六年尊為
  永陵云
  太祖高皇帝陵曰
  福陵
  孝慈高皇后合葬在
  盛京城東北二十里天柱山
  太宗文皇帝陵曰
  昭陵
  孝端文皇后合葬在
  盛京城西十里隆業山
  孝莊文皇后陵曰
  昭西陵在遵化州昌瑞山
  孝陵之南
  世祖章皇帝陵曰
  孝陵
  孝康章皇后合𦵏
  端敬皇后祔𦵏在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
  孝恵章皇后陵曰
  孝東陵在
  孝陵之東
  聖祖仁皇帝陵曰
  景陵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合葬
  敬敏皇貴妃從葬在
  孝東陵之東
  世宗憲皇帝陵曰
  泰陵
  孝敬憲皇后合葬
  敦肅皇貴妃從葬在易州西三十里永寧山
  孝聖憲皇后陵曰
  泰東陵在
  泰陵之東
  孝賢皇后陵
  慧賢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從𦵏在遵化州昌瑞山
  孝陵之西
  天聰六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
  太祖陵行時享禮八年十二月
  上率諸貝勒大臣詣
  太祖陵行禮十年三月清明節
  上率諸貝勒大臣親祭
  太祖山陵崇徳元年四月以營建
  太廟遣官捧祝文祭告
  太祖山陵時定嵗除日清明日祭
  陵用牛一遣守
  陵官行禮
  東京
  陵用牛二遣宗室覺羅大臣行禮
  福陵用牛一羊二遣大臣一人行禮忌辰孟秋望日萬夀聖節上香燭獻酒果均遣大臣一人奠帛讀祝行禮每月朔望致祭用牛一不讀祝奠帛遣守
  陵官行禮四年四月以征明大㨗祭告
  福陵
  上親詣行禮
  順治元年七月以中原平定遷都於燕遣官告祭
  福陵二年正月定
  萬夀節應遣官祭
  福陵
  昭陵止上香燭供酒果不讀祝八年六月定
  諸陵祭典
  四祖陵於冬至嵗暮清明中元十月朔俱遣宗室覺羅大
  臣致祭每月朔望獻熟羊一令守
  陵章京致祭祭
  福陵
  昭陵
  上躬徃自左門入若遣官自右門入祭文祭品悉由中門入除清明中元嵗暮照常致祭外每嵗十月朔冬至亦各致祭一次凡和碩親王以下文武三品官以上或専往
  盛京或道過俱先謁
  福陵
  昭陵於二門外行三跪九叩禮及還辭
  陵禮如前十一年九月遣輔國公班布爾善等恭代祭福陵
  昭陵十五年十二月禮部議凡官員有以他事赴
  盛京者三品以上官於
  皇陵城門外行禮遇祭祀日二品以上大臣許入門同守陵各臣侍班從之十七年派宗室覺羅數人居
  盛京每祭
  陵日令其行禮
  康熙二年十一月禮部題
  福陵
  昭陵
  孝陵四季大祭恭奉
  神牌安設寳座致祭至
  聖誕忌辰十月朔及每月朔望祭祀既無祝帛應不必恭移神牌掲幔祭獻從之八年停止宗室覺羅居住
  盛京每年
  四陵四時大祭遣多羅貝勒以下奉國將軍覺羅男爵以
  上前往致祭九年八月
  聖祖仁皇帝奉
  太皇太后
  皇太后啟行恭謁
  孝陵至日行祗謁禮次日
  上詣
  隆恩殿大祭又次日詣
  寶城前致祭
  等謹案康熙九年以後
  聖祖仁皇帝恭謁
  孝陵二十七年以後恭謁
  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皆嵗或一行或至再至三兹惟謹載歴年以来禮儀初定或以事特舉者餘年均不備叙至
  世宗憲皇帝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皇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聖相承覲揚
  光烈
  至孝肫誠禮文賅洽不能盡述敬從前例約著於編
  十年九月
  聖祖仁皇帝詣
  盛京恭謁
  福陵
  昭陵啟行前一日
  上躬詣
  太廟行祇告禮次日
  啟鑾設騎駕鹵簿不作樂至日恭謁
  福陵行禮畢隨恭謁
  昭陵行禮次日恭謁
  福陵
  昭陵隆恩殿行大饗禮又次日於
  福陵
  昭陵隆恩殿前設黄幄焚楮帛行讀文致祭禮先期遣王
  暨内大臣前詣
  永陵致祭祭
  福陵
  昭陵時
  諸妃園寢亦照常致祭諸親王功臣墓各遣大臣奠酒及
  回鑾率王以下各官恭詣
  福陵
  昭陵行告成禮
  聖駕回鑾設儀仗作樂經過地方官咸朝服跪迎聖祖仁皇帝往返均詣
  孝陵奠酒行禮至京日恭詣
  太廟行祗告禮畢還宫次日王以下文武各官進表慶賀頒詔天下十五年定
  陵寢祭品祭儀詳見
  大清㑹典二十年三月奉移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梓宫安葬
  上謁
  孝陵行禮次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陵命
  皇子等行禮奠酒自是年始
  聖駕謁
  孝陵畢次至
  皇后陵奠酒儀並同十一月
  上以雲南報㨗恭謁
  孝陵行禮次日行大祭禮二十一年二月
  上以雲南底定親詣
  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行禮啟行前一日祗告
  奉先殿過遵化州親詣
  孝陵奠酒三月恭謁
  福陵
  昭陵儀與康熙十年
  駕至
  興京展謁
  永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
  福陵
  昭陵同四月以
  回鑾恭詣
  福陵
  昭陵奠酒五月至遵化州復詣
  孝陵奠酒
  聖駕回京祗告
  奉先殿其王以下文武各官行禮奉
  㫖停止二十七年四月奉移
  太皇太后梓宫於
  暫安奉殿五月
  上謁
  暫安奉殿行禮奠酒次謁
  孝陵行禮次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陵奠酒自是年始
  聖駕謁
  暫安奉殿次謁
  孝陵儀並同二十八年十月奉安
  孝懿皇后梓宫於陵寢
  上詣
  暫安奉殿
  孝陵奠酒又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舉哀三十六年十月奉
  
  暫安奉殿非係山陵地方既近嗣後凡忌辰致祭著照四時大饗禮行三十七年七月
  上以親征平定噶爾丹恭奉
  皇太后詣
  盛京謁
  陵告祭
  啟鑾出古北口經䝉古諸部落至松花江及吉林烏拉地方九月駕至
  興京展謁
  永陵行禮至
  盛京展謁
  福陵
  昭陵次日大祭儀並與二十一年同
  回鑾入山海闗十一月謁
  暫安奉殿
  孝陵奠酒禮成回京六十年正月
  上以御極六十年大慶命
  皇四子和碩雍親王   世宗憲皇帝廟諱
  皇十二子固山貝子允祹世子𢎞晟恭代祭告
  永陵
  昭陵
  福陵二月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次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奠酒次日行大祭禮
  雍正元年四月
  世宗憲皇帝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次詣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行禮是日奉安
  聖祖仁皇帝梓宫於
  景陵饗殿八月
  上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遂至
  景陵饗殿行禮三年二月恭移
  孝莊文皇后梓宫安奉於
  昭西陵饗殿遣官致祭十一月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嗣是謁
  陵禮儀同四年十一月
  諭逢
  聖祖仁皇帝每年忌辰遵照周年例舉行十三年十月更定列祖
  列后忌辰致祭
  陵寢儀王大臣遵
  㫖議奏各
  陵寢四時大祭牲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致祭於隆恩殿具朝服行禮與各
  陵忌辰祭祀之禮不同嗣後恭遇
  列祖
  列后忌辰致祭
  陵寢均照四時大祭禮舉行從之
  乾隆元年正月
  皇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奠酒舉哀並
  命修葺
  山陵廟貌
  永陵
  福陵
  昭陵殿宇一體修繕二月
  特遣宗室將軍六人徃駐
  盛京給以田廬永逺承奉
  三陵祭祀二年十月以修理
  陵寢工竣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日遣官致祭
  上親詣
  景陵行禮三年二月
  上以清明節恭詣
  泰陵展謁行禮是日
  駕未至碑亭即降輦慟哭步入
  隆恩門至
  寳城前行禮奠酒哀慟良久次日
  躬祭
  泰陵未至碑亭即下輦步入
  隆恩門至
  隆恩殿行禮畢復詣
  寳城前奠酒舉哀嗣後
  聖駕謁
  陵祭
  陵儀並同八年七月
  上奉
  皇太后駕徃
  盛京恭謁
  祖陵啟行前一日
  親詣
  奉先殿祗告九月
  駕至
  興京恭謁
  永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康熙二十一年
  駕至
  盛京恭謁
  福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康熙十年同禮畢即往謁昭陵儀與謁
  福陵同禮成乃
  親臨功臣之墓遣官往祭
  長白山
  北鎮醫巫閭山及遼太祖陵
  回鑾次日
  皇上親詣
  奉先殿告祭越二日禮部奏請行慶賀禮儀與三大節朝
  賀同十四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詣
  泰陵行禮十七年十月奉安
  孝賢皇后梓宫於陵寢嗣是
  聖駕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禮畢至
  孝賢皇后陵奠酒儀並同十九年七月
  上奉
  皇太后自避暑山莊啟行
  駕徃
  盛京恭謁
  祖陵禮儀均與乾隆八年同是年議准展謁
  祖陵之日
  皇上素服行禮大祭日
  皇上禮服陪祀及執事大臣咸朝服二十年五月以平
  定準噶爾遣
  皇子代行祭告
  山陵二十五年二月以回部平定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詣
  泰陵行禮
  盛京
  三陵遣親王前往恭代行禮四十一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畢次詣
  泰陵行禮四十二年三月奉安
  孝聖憲皇后梓宫於
  泰東陵恭奉
  神位升祔
  太廟禮畢
  皇上恭謁
  泰東陵慟哭行禮如謁
  泰陵之儀四十三年七月
  上三詣
  盛京恭謁
  祖陵如十九年之儀四十八年八月
  上四詣
  盛京恭謁
  祖陵如四十三年之儀凡
  皇帝恭謁
  祖陵儀嵗清明中元冬至除夕
  列聖
  列后忌辰及
  國有大慶大饗儀朔望謁奠儀及因事遣官祗告儀皆具載
  大清通禮
  五祀
  等謹按鄭志載天子七祀一門本諸周制王為羣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户曰竈洎乎漢晉以後惟祭五祀唐開元禮有祭七祀之儀後亦旋罷我
  朝祀事之隆折衷古今典制大備五祀之禮惟順治年中行之即于十八年停止盖以
  太廟階下合祭既停因並罷其専祀也惟是曽經舉行宜
  存故典謹編次於此以備考
  順治八年定制每嵗致祭
  五祀之神禮臣議奏以正月祭
  司户之神於
  宫門外道左南向以四月祭
  司竈之神於
  大内大庖前中道南向以六月祭
  中霤之神於文樓前西向以七月祭
  司門之神於
  午門前西角樓東向以十月祭
  司井之神於
  内府大庖井前南向中霤門二祀太常寺掌之户竈井三祀内務府掌之先是於嵗暮合祭是年停止十五年十二月復嵗暮合祭
  五祀之禮十八年正月奉
  諭㫖户竈井神停其祭祀又奉
  諭中霤門神停其祭祀是嵗王大臣奏罷
  太廟階下合祭之祀從之
  歴代帝王廟
  順治二年三月增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禮部言三月三日例祭歴代帝王請以遼太祖及功臣耶律赫嚕金太祖世宗及功臣完顔尼瑪哈完顔沃哩布元太祖及功臣穆呼哩巴延明太祖及功臣徐達劉基並宜增祀用彰
  皇上追崇至意從之是月遣官致祭諸帝王祀以太牢筵各一品俱二十四功臣祀以少牢二位筵共一品俱十自後嵗以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著為定典十四年正月定
  親祭
  歴代帝王廟儀二月
  世祖章皇帝親祭
  歴代帝王廟六月改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時臺臣奏請以歴代守成令主入廟並祭又奏請罷宋臣潘美張浚從祀禮部議覆得
  㫖商中宗髙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俱入廟致祭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原未混一天下不宜與祭著停止
  康熙元年二月復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大學士等議覆歴代帝王祀典如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俱係開創之君仍宜入廟崇祀至商中宗髙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守成七帝應照㑹典在各陵廟致祭從之三年
  詔修
  歴代帝王廟六十年四月
  詔增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
  諭大學士等朕披覽史冊於前代帝王每加留意書生輩但知譏評往事前代帝王雖無過失亦必刻意指摘論列短長全無公是公非朕觀歴代帝王廟崇祀者每朝不過一二位或廟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享其臣而不及其君皆因書生妄論而定甚未允當况前代帝王曾為天下主後世之人俱分屬臣子而可輕肆議論定其崇祀與不崇祀乎今宋明諸儒尚以其宜附孔廟奏請前代帝王既無後裔後之君天下者繼其統緒即當崇其祀典朕君臨宇内不得不為前人言也朕意以為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弑亡國之主外盡應入廟崇祀爾等公同詳議具奏六十一年禮部疏覆
  上諭大學士等曰此所議應崇祀處皆是但其中尚有宜詳細斟酌者從前所定配享功臣大概開國元勲居多如明之徐達不過一草莽武夫劉基係元之進士遭遇成功遂以元勲配享其治安之世輔佐太平有功軍國者反不得與配享列是皆未為允當也又如有明天下皆壊於萬厯泰昌天啟三朝愍帝即位未嘗不勵精圖治而所值事勢無可如何明之亡非愍帝之咎也愍帝不應與亡國之君同論萬厯泰昌天啟實不應入崇祀之内爾等㑹同九卿分别確議具奏六十一年十二月
  禮部遵
  大行皇帝諭㫖議覆
  歴代帝王廟原祀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金天氏髙陽氏髙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髙祖世祖唐太宗遼太祖宋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二十一位今擬增夏啟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扄厪孔甲臯發商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
  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荘王僖王恵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漢恵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冲帝桓帝靈帝昭烈帝唐髙祖髙宗睿宗元宗肅宗代宗徳宗順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遼太宗景宗聖宗興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髙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太宗定宗憲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寧宗明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景帝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帝凡一百四十三位其從祀功臣原祀黄帝臣風后力牧唐虞臣臯陶夔龍伯夷伯益商臣伊尹傅説周臣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漢臣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唐臣房元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張巡許逺李晟宋臣曹彬韓世忠岳飛遼臣耶律赫嚕金臣尼瑪哈沃哩布元臣穆呼哩巴延明臣徐達劉基三十九人今擬増黄帝臣倉頡商臣仲虺周臣畢公髙吕侯仲山甫尹吉甫漢臣劉章魏相丙吉耿弇馬援趙雲唐臣狄仁傑宋璟姚崇李泌陸贄裴度宋臣吕𫎇正李沆冦準王曾范仲淹富弼韓琦文彦博司馬光李綱趙鼎文天祥金臣斛羅元臣博果宻托克托明臣常遇春李文忠楊士竒楊榮于謙李賢劉大夏凡四十人
  世宗憲皇帝諭是依議速行十二月增設
  歴代帝王廟牌位遣官致祭
  雍正二年三月
  親祭
  歴代帝王廟七月
  諭禮部嗣後親祭時鹵簿大駕俱由廟門映壁外行三年九月四年二月五年三月七年二月皆
  親祭行禮
  乾隆元年九月
  詔追諡明建文皇帝為恭閔惠皇帝入祀
  歴代帝王廟三年九月
  皇上親祭
  歴代帝王廟九年二月
  皇上親祭
  歴代帝王廟二十九年重修
  歴代帝王廟
  詔改葢黄瓦以崇典禮三月工竣
  皇上親詣致祭四十年三月四十八年三月皆親祭
  歴代帝王廟四十九年七月奉
  上諭朕因覽四庫全書内大清通禮一書所列廟祀歴代帝王位號乃因舊㑹典所定有所弗惬於心敬憶
  皇祖實錄有飭議增祀之諭令查取禮部原議紅本則係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題爾時諸臣不能仰體
  聖懷詳細討論未免因陋就簡我
  皇祖諭㫖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無道被弑亡國之主此外盡應入廟即一二年者亦應崇祀煌煌
  聖訓至大至公上自羲軒下至勝國其間聖作明述之君守文繼體之主無不馨香妥侑不特書生臆論無能仰喻
  髙深即歴代以來升歆議禮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㑹議疏内聲明偏安亡弑不入祀典而仍入遼金二朝不入東西晉元魏前後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視若仰承
  聖意而實顯與
  聖訓相背朕意若謂南北朝偏安不入正統則遼金得國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適足啟後人之訾議
  即因東西晉前後五朝有因簒得國擯而不列如操丕不得為正統之例殊不知三國時正統在昭烈故雖以陳夀三國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奪萬世之公評至司馬氏簒竊以還南朝神器數易如宋武帝崛起丹徒手移晉祚自不能掩其簒奪之罪其他雖祖宗得國不正而子孫能繼緒承休即為守文中主亦不可概從缺略况自漢昭烈以至唐髙祖統一區夏時之相去三百餘年其間英毅之辟節儉之主史不絶書又安可置而不論至於後五代如朱温以至郭威或起自冦竊或身為叛臣五十餘年更易數姓中華統緒不絶如綫然周世宗承藉郭氏餘業凴有疆域尚不失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則東西晉前後五代數百年間創守各主祀典缺如何以協千秋公議他如元魏雄據河北地廣勢强太武道武勤思政理講學興農亦可為偏安英主並當量入祀典以示表章朕前命館臣録存楊維禎正統辨諭内詳晰宣論以維禎所辨正統在宋不在遼金之説為是所以存春秋綱目之義見人心天命之攸歸且檢閲孫承澤春明夢餘録所載明代崇祀古帝王位號原未列遼金二朝今通禮内崇祀遼金而不入東西晉前後五代似此互相入主出奴伊于何底此皆議禮諸臣有懷偏見明使後世臆説之徒謂本朝於歴代帝王未免區分南北意存軒輊甚失
  皇祖降諭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國由於神熹二宗紀綱隳而法度弛愍帝承統時國事己不可為雖十七年身歴勤苦不能補救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與荒淫失國者一例而論是以
  皇祖睿裁將神熹二宗撤出而愍帝則特令廟祀褒貶予奪毫釐不爽實千古大公定論乃諸臣於定議時轉復將漢之桓靈增入豈未思炎漢之亡亡於桓靈而不亡於獻帝乎從前定議未將東漢全局詳審論斷轉使昏闇之君濫叨廟食所議未為允協夫自古帝王統緒相傳易代以後饗祀廟庭原以報功崇徳至于嚴簒竊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或奪要必出於至當而無所容心於其間方協彰癉之義所有歴代帝王廟祀典著大學士九卿更行悉心詳議具奏並著於定議後交四庫館恭録
  皇祖諭㫖並朕此㫖於通禮廟饗首卷以昭殷鑒歴朝垂
  示萬年之至意尋遵
  㫖議奏請增入廟祀晉元帝康帝明帝穆帝成帝哀帝簡文帝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齊武帝陳文帝宣帝元魏道武帝明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唐明宗周世宗共二十三帝至漢之桓帝靈帝應遵
  㫖撤出又奏請唐憲宗金哀宗應否増祀伏候訓示遵行得
  㫖大學士九卿等㑹議増祀兩晉元魏前後五代各帝王一摺並聲請唐憲宗金哀宗應否一體增祀等語
  憲宗處唐中葉各鎮節度憑陵跋扈僣叛不臣憲宗命將専征削平淮西厥功頗偉在有唐一代中尚屬英主其末年被弑係禍變猝乗與荒亂失徳召變致叛者不同至金哀宗處衰弱之時國勢已不可問推其致敗之由實因熙宗海陵淫虐階厲哀宗自縊殉國與明之愍帝事同一例自應一體增祀餘俱著照所奏行五十年四月安奉
  歴代帝王廟神位工竣
  皇上親詣致祭行禮如儀






  皇朝通志卷四十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一
  禮畧
  吉禮
  釋奠太學
  等謹按鄭志列釋奠及孔氏廟二門今循其例以太學祭典及闕里祭典分為二篇我
  皇上親臨丁祭
  特頒諭㫖肇建
  辟雍
  駕臨講學禮隆樂備萬古維昭應恭載入嘉禮門兹惟舉祭儀成式著於篇中至鄭志以釋奠列歴代帝王廟前次以老氏廟太公廟今遵
  大清㑹典成例叙釋奠於帝王廟之後老氏廟本不載於祀典太公以配享帝王廟中不設專祠此二條今並從删
  
  釋奠於
  先師之禮為廟於城東北隅太學之東殿曰大成以四配十二哲侑饗殿中以先賢先儒從祀兩廡
  先師孔子正位南嚮四配復聖顔子述聖子思子東位西嚮宗聖曾子亞聖孟子西位東嚮東序先賢閔子損冉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西序先賢冉子耕宰子子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朱子熹位均東西嚮東廡先賢蘧瑗澹臺滅明原憲南宫适商瞿漆雕開司馬耕梁鱣冉孺伯䖍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齊公良孺公肩定鄡單罕父黑榮旂左人郢鄭國原亢亷潔叔仲㑹公西輿如邽巽陳亢琴張步叔乗秦非顔噲顔何縣亶樂正克萬章周敦頤程顥邵雍位西嚮西廡先賢林放宓不齊公冶長公晳哀髙柴樊須商澤巫馬施顔辛曹䘏公孫龍秦商顔髙壤駟赤石作蜀公夏首后處奚容蒧顔祖句井疆秦祖縣成公祖句兹燕伋樂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顔之僕施之常申棖左邱明秦冉牧皮公都子公孫丑張載程頤位東嚮東廡先儒公羊髙伏勝董仲舒后蒼杜子春諸葛亮王通范仲淹歐陽修楊時羅從彦李侗吕祖謙蔡沈陳淳魏了翁王柏趙復許謙吳澄胡居仁王守仁羅欽順西廡先儒榖梁赤髙堂生孔安國毛萇鄭康成范甯韓愈胡瑗司馬光尹焞胡安國張栻陸九淵黄幹真徳秀何基陳澔金履祥許衡薛瑄陳獻章蔡清陸隴其位均東西嚮廟後建祠曰崇聖中設
  肇聖王木金父左
  裕聖王祈父右
  詒聖王防叔左次
  昌聖王伯夏右次
  啟聖王叔梁紇位皆南嚮祠内配饗先賢顔無繇孔鯉東位西嚮曾㸃孟孫氏西位東嚮兩廡從祀先儒東廡周輔成程珦蔡元定西廡張迪朱松位均東西嚮嵗以春秋仲月上丁遣官釋奠
  皇帝特舉崇典臨雍講學則
  親詣行禮每月朔國子監祭酒率師生行釋菜禮望日
  司業行禮
  崇徳元年定遣官致祭
  先師孔子以
  顔子
  曾子
  子思子
  孟子配享五年定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行釋奠禮順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視學釋奠
  先師孔子前期於
  大内致齋
  四配
  十哲兩廡各遣官分獻先是由部遣官行取衍聖公率孔顔曾孟仲五氏世襲五經博士乗傳赴
  京及五氏子孫現任京官者咸與祭十四年議凖祭
  先師祝文稱
  至聖先師孔子通行直省各學十七年以修葺太學告
  
  世祖章皇帝視學釋奠與九年禮同
  康熙八年
  聖祖仁皇帝視學釋奠與順治九年同二十三年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恭懸
  大成殿並頒發直省學宫二十八年
  御書
  孔子贊並顔曾思孟四子贊勒石摹搨頒發直省三十
  五年以平定朔漠遣官釋奠於
  先師勒石太學與致祭
  闕里禮並行五十一年奉
  諭朱子發明聖道軌於至正特加優崇升配
  大成殿十哲卜子商之次前期祇告行禮五十四年題凖范仲淹從祀位列西廡先儒韓愈之次雍正元年
  
  至聖先師孔子以上五代並追封為王爵部臣議奏擬
  追封
  木金父公為肇聖王
  祈父公為裕聖王
  防叔公為詒聖王
  伯夏公為昌聖王
  叔梁公為啟聖王其啟聖祠向繫專祀
  叔梁公故以啟聖為名今合祀五代應更名為崇聖祠春秋丁祭一體行禮並通行直省府州縣衛畫一遵行二年
  世宗憲皇帝視學行釋奠禮與康熙八年同是年奉㫖議定祔饗廟庭諸賢九卿等議奏明洪武間以來遞有升黜今議得林放蘧瑗秦冉顔何鄭康成范甯六人允宜復祀孔子弟子縣亶牧皮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丑漢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幹陳淳何基王柏趙復元金履祥許謙陳澔明羅欽順蔡清
  本朝陸隴其二十人允宜増祀又宋横渠張子之父迪宜増入
  崇聖祠從祀從之是年以平定青海遣官釋奠於
  先師勒石太學與康熙三十五年同四年仲秋丁祭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七年十二月以重修
  闕里
  聖廟慶雲見於曲阜
  世宗憲皇帝親詣太學祭告十一年仲春丁祭
  世宗憲皇帝親詣行禮畢
  諭禮部嗣後親詣行禮於香案前行三上香禮
  乾隆二年
  㫖議凖
  大成殿及大成門易葢黄瓦
  崇聖祠易葢緑瓦是年
  御書與天地參匾額恭懸
  大成殿並
  命頒發直省懸於學宫又覆凖元儒吳澄仍應從祀於太學在西廡先儒趙復之次三年仲春丁祭
  皇上親詣行禮三月
  皇上視學行釋奠禮與雍正二年同是年覆凖先賢有
  子若升配
  大成殿為十二哲在先賢卜子商之次東位西嚮移朱子神位於西在先賢顓孫子師之次前期祇告行禮五年仲秋丁祭
  皇上親詣行禮九年仲春丁祭
  皇上親詣行禮十四年以平定金川遣官釋奠於先師勒石太學與雍正二年同二十年以平定凖噶爾遣官釋奠勒石太學與十四年同二十一年仲春丁祭
  皇上親詣行禮二十五年以平定回部遣官釋奠勒石太學與二十年同三十四年仲春丁祭時以重修國學
  皇上親詣行禮先期
  諭出内府所藏周笵鼎尊卣罍壺簠簋觚爵洗各一供大成殿中用備禮器四十一年以平定兩金川遣官釋奠勒石太學與二十五年同四十八年仲春丁祭
  皇上親詣行禮畢
  命於太學彞倫堂前稽考古制肇建
  辟雍以光大典五十年二月
  皇上親詣釋奠於
  先師禮成
  御新建辟雍行講學禮儀節恭載嘉禮篇
  闕里祀典
  順治八年
  世祖章皇帝遣官致祭
  先師闕里
  親閱祭文香帛遣行
  康熙六年
  聖祖仁皇帝遣官致祭與順治八年同二十年以滇南蕩
  平遣官祭告二十三年東巡
  躬詣
  闕里致祭如
  視學釋奠之禮先期奉
  諭尊禮
  先師應行三跪九拜禮所用樂章令太常寺酌派司樂及樂舞生先期馳驛前往指示肄習以光盛典是年
  御製祭
  先師文
  親詣行禮畢周視廟庭車服禮器是日
  御詩禮堂講書畢復
  命駕至
  孔林祭酒三爵扈從王公大臣暨衍聖公皆隨行禮又
  特命以御前曲柄黄葢留設廟庭嗣後
  聖駕巡幸至
  闕里皆致祭如儀並互見 巡幸門二十六年
  御書
  聖廟碑文遣官齎送
  闕里恭摹勒石於大成門外金聲門之右二十八年奉
  㫖發内帑興修
  聖廟三十二年重修
  聖廟落成
  詔遣皇子詣
  闕里告祭三十六年以平定朔漠遣官致祭
  先師闕里與二十年同四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五十萬夀遣官致祭
  先師闕里嗣後恭遇
  萬夀慶典皆遣官致祭如儀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遣官祭
  先師闕里如儀
  雍正八年
  諭以
  聖廟執事之員向來未有爵秩特設
  聖廟執事官三品者二人四品者四人五品者六人七品者八人八品九品者各十人咸按品級給與章服著衍聖公於孔氏子孫内選擇人品端方威儀嫻雅者報部充補彚奏以聞是年重修
  聖廟工竣
  遣皇子及郡王一人往祭
  崇聖祠亦同行禮
  頒發祭器於
  闕里凡豋鉶簠簋籩豆尊爵均依照經圖舊式笵銅為器俾藏諸
  聖廟永為世守九年
  御書
  聖廟碑文遣官齎送
  闕里敬謹鐫刻十三年九月
  皇上登極遣官詣
  先師闕里致祭
  乾隆十三年
  聖駕東巡至曲阜先詣
  先師廟上香翼日
  駕詣
  先師廟行釋奠禮
  御詩禮堂講書禮成更常服詣
  孔林祭酒禮儀與康熙二十三年同十四年以平定金
  川遣官致祭
  先師闕里與康熙二十年同十六年
  聖駕南巡江浙過山東遣官致祭
  先師嗣後
  巡幸皆致祭如儀二十一年
  聖駕東巡致祭
  先師孔子以平定凖噶爾告如康熙二十三年之儀二
  十二年
  聖駕南巡過山東
  親詣致祭如十三年東巡之儀二十七年四十九年並同二十五年以平定回部遣官致告如儀三十六年
  聖駕東巡
  親詣致祭
  先師孔子如儀是年
  頒發内府周笵銅器十事交衍聖公敬陳
  闕里廟庭四十一年
  駕幸山左
  親祭
  先師孔子以平定兩金川告如二十一年之儀巡幸
  
  巡幸之禮
  皇帝省方觀民
  特舉時巡盛典先期一日遣官祇告
  奉先殿至日鑾儀衛陳騎駕鹵簿於
  鑾輿所出禁門外
  皇帝乗輿出宫扈蹕諸臣以次隨發王公百官咸采服
  跪送内閣學士率中書奉
  御寶以從部院有執事者攜
  行在印備用
  鑾輅所經直省將軍督撫提鎮及所屬文武官弁咸朝服恭迎道左紳士耆老隨逺近跪迎既
  駐蹕督撫提鎮率屬朝於
  行營正門之外至
  巡省之方翼日望秩於
  方嶽及祭古昔
  帝王功徳隆重者
  先聖
  先師皆
  親詣行禮境内山川先賢名臣忠烈祠墓並遣官致祭駐蹕行營日覲封疆大吏監司郡縣
  諮詢風土人情
  臨視河防海塘
  指授方畧
  召試陳詩獻賦之士拔其尤者量授以官
  親閱方鎮重兵經過州縣
  賜復蠲租存問髙年賞賚各有差
  皇帝囘鑾守土官於所治境外跪送在
  京王公大臣咸采服出郊跪迎次日遣官祇告
  奉先殿如初禮
  順治八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啟蹕巡幸塞外五月
  駐蹕上都河及喀喇河屯是月入古北口
  上囘宫
  康熙十年九月
  聖祖仁皇帝東巡恭謁
  福陵
  昭陵行告成禮啟行前一日恭謁
  太廟祇告至
  盛京謁
  陵禮畢設騎駕鹵簿於
  大清門前
  聖祖御門陞座作樂
  賜宴頒賞
  囘鑾恭謁
  太廟行祇告禮十六年九月
  聖祖仁皇帝啟蹕恭謁
  孝陵禮成
  巡幸塞外出喜峯口
  駐蹕和爾和克必喇次
  駐蹕喀喇河屯
  賜來朝喀拉沁諸部郡王鎮國公等弓矢銀幣各有差是
  月入喜峯口十月
  上囘宫
  等謹按
  聖朝聲教廣訖邊闗以外與中土郡邑無異嵗時臨莅習武功於徼塞盛王㑹於遥藩典莫隆焉自
  世祖章皇帝清蹕肇臨
  聖祖仁皇帝六飛時御創垂典則昭示來兹康熙四十二
  年肇建
  避暑山莊於熱河嵗為
  巡幸聽政之所
  皇上闡迪
  前光以乾隆六年
  親莅行圍嗣乃間嵗一至後遂定為每嵗
  秋巡令典闗門士庶瞻就
  光華藩部名王嵗時來辟施惠行慶朝覲宴賚之禮嵗舉為常有紀載不能盡述者兹謹載肇事之嵗月著於篇中以昭
  秋巡大典之原起焉
  二十一年二月
  上以雲南底定東巡
  盛京恭謁
  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行禮如十年之儀二十二年二月
  上幸五臺山九月
  上奉
  太皇太后幸五臺山二十三年九月
  聖祖仁皇帝東巡前期頒
  詔天下凡經過地方各有加
  恩至山東泰安州
  躬祭
  岱嶽渡黄河遣官祭
  河神至江南江寧府
  親祭明太祖陵
  諭江南督撫江南風俗奢華務令潔已愛民敦本尚實勒
  石於江寧蘇州安慶三府
  囘鑾至山東
  躬詣闕里致祭
  先師孔子遣親王致祭
  元聖周公
  駕還京師王以下文武百官朝服跪迎如常儀二十八年
  正月
  聖祖南巡
  命部院本章仍日送内閣内閣彚齊三日一次驛送行在辦理至山東望祭
  岱宗蠲山東二十九年租賦入江南境
  閱視河工至浙江㑹稽山
  躬祭
  禹陵至江寧府
  躬詣明太祖陵致祭
  囘鑾至淮安府
  閱視髙家堰一帶隄岸
  指授河臣方畧
  駕還京師餘如二十三年之禮三十七年二月
  上幸五臺山路經房山
  命皇子等至金太祖陵世宗陵奠酒七月
  上以親征平定噶爾丹恭奉
  皇太后詣
  盛京謁
  陵告祭如二十一年之儀三十八年
  聖祖南巡奉
  仁憲皇太后由水路行至清河
  臨閱髙家堰歸仁隄等隄防畢囘至清口
  臨視隄防
  命截留漕糧減直發糶蠲江南浙江累嵗逋賦
  囘鑾仍由水路奉
  仁憲皇太后還京師餘如二十八年之禮四十一年正月上幸五臺山四十二年正月
  聖祖南巡
  閱河入江南境沿途
  閱視河防至浙江
  駐蹕杭州
  囘鑾以河工告成頒
  詔天下餘如三十八年之禮是年十月
  聖祖西巡至潼闗遣官祭
  華嶽至西安府
  命凡
  帝王陵寢及已過勲臣墳墓在百里内者咸祭之蠲陜
  西累年逋賦
  駕由河南還京師四十四年二月
  聖祖南巡
  閱河
  駕發京師至通州張家灣登舟由山東入江南境臨視河工至浙江杭州府蠲免租賦至清河復
  臨髙家堰徧閱河隄
  囘鑾餘如四十二年之禮四十六年正月
  聖祖南巡至江寧
  幸演武場閱射至蘇州百姓萬餘人進表叩祝
  萬夀至杭州普行慶惠如前禮
  囘鑾餘如四十二年之禮四十九年二月
  上幸五臺山
  乾隆六年七月
  皇上奉
  皇太后啟蹕巡幸塞外出古北口八月
  駐蹕喀喇河屯
  上行圍木蘭奉
  皇太后自喀喇河屯啟行䝉古諸王公等恭迎
  聖駕是日
  上萬夀聖節
  御行殿扈從王公大臣及䝉古王公台吉等行慶賀禮賜宴賞賚有差九月
  駕囘至熱河行宫
  囘鑾入古北口
  上奉
  皇太后囘圓明園八年
  皇上奉
  皇太后駕往
  盛京恭謁
  祖陵啟行前一日
  躬詣
  奉先殿祇告九月
  駕至
  興京恭謁
  永陵如儀
  駕至
  盛京恭謁
  福陵
  昭陵如儀遣官致祭
  長白山
  北鎮醫巫閭山遼太祖陵如儀
  囘鑾
  親詣
  奉先殿告祭十一年九月
  上奉
  皇太后巡幸五臺
  囘鑾閱滹沱河隄工改慶都縣曰望都十三年二月皇上奉
  皇太后駕幸山東疊沛
  恩綸普行優䘏
  駕至曲阜
  親詣
  先師孔子廟
  元聖周公廟上香翼日
  親詣
  先師廟行釋奠禮
  御詩禮堂講書詣
  孔林祭酒並
  親詣
  少昊金天氏陵致祭遣官祭
  先聖先賢墓
  躬詣
  岱嶽致祭至濟南府
  閱兵復
  躬詣
  舜廟行禮十五年二月
  上奉
  皇太后巡幸五臺八月
  上奉
  皇太后駕幸中州
  親詣
  嵩嶽遣官致祭
  河瀆衛水
  周文王廟漢光武廟周世宗陵
  鑾輿所經蠲免錢糧十分之三十六年正月
  上奉
  皇太后南巡江浙過山東遣官致祭
  岱宗
  先師孔子
  元聖周公至宿遷登舟遣官祭
  河瀆
  淮瀆
  江瀆之神踰淮揚抵浙江遣官致祭
  南鎮㑹稽山
  躬詣
  禹陵明太祖陵致祭凡河工海塘咸
  指授機宜
  諭以修防之道
  閱視八旗駐防及水陸標營騎射是年疊頒
  諭㫖截留漕糧蠲免積欠普行慶惠十九年八月皇上東巡
  盛京恭謁
  三陵如八年之儀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凖噶爾駕幸山左
  親詣
  先師孔子廟行釋奠禮遣官致祭
  先聖先賢普行慶典如十三年之儀二十二年正月上奉
  皇太后南巡江浙
  臨視河工海塘
  指授機宜所至遣官祭告普行慶典如十六年之儀二
  十六年二月
  上奉
  皇太后西巡五臺二十七年正月
  上奉
  皇太后南巡江浙
  閱河至清江浦相度水勢
  指授河臣定髙家堰五壩水誌水髙一尺清口即開放十丈為凖俟秋汛後洪湖水勢既定仍如常接鑲口門嗣是河臣恪守此法下河永免水患萬世永賴至浙江
  閲視海塘行慶如二十二年儀三十年正月
  上奉
  皇太后南巡江浙
  閱視河海行慶如儀三十六年四月
  上奉
  皇太后巡幸山左登
  岱嶽詣
  闕里行禮如二十一年之儀四十一年二月以兩金川平定
  上奉
  皇太后巡幸山左告祭
  闕里如二十一年之儀四十三年七月
  皇上東詣
  盛京恭謁
  三陵如十九年之儀四十五年正月
  皇上南巡江浙
  閱視陶莊新開引河
  命以髙家堰三堡六堡等處磚工一律改建石工以資永逺鞏固徐州並山石隄加髙十七層接築四百五十丈直連山脚俾濵河永保安瀾至浙江
  命自老鹽倉一帶改建魚鱗石塘三千九百四十丈以為重門保障餘並行慶施惠如三十年之儀四十六年二月
  皇上西巡五臺四十八年八月
  皇上以和闐瑞玉新造
  列朝
  册
  寶告成
  命敬送舊
  册舊
  寶尊藏
  盛京
  太廟至是由熱河
  啟鑾
  親往瞻禮致祭
  駕至
  興京
  盛京恭謁
  三陵
  命重修
  盛京
  壇廟由山海闗
  囘鑾
  躬詣
  北海神廟拈香餘如四十三年之儀四十九年正月
  皇上南巡江浙以浙江海塘老鹽倉一帶石隄既已全竣而章家菴以西惟頼范公塘土隄一道衛䕶形勢單薄
  親臨指示
  特諭督撫採石鳩工一律接築石塘不惜數百萬帑金俾瀕海黔黎永資樂利餘並行慶施惠如儀羣祀
  等謹按鄭志吉禮有封禪歴代所尚享司寒禜葦茭桃梗髙禖祓禊諸門考封禪之儀古不經見所謂七十二代者大約起於秦漢之際依託附㑹之言我
  國家
  重熙累洽
  列聖相承
  郊壇
  嶽鎮之祀典文該洽誠無事侈陳封禪也至歴代所尚
  之說五徳相勝紛錯不一恭讀
  御製題大金徳運圖說詩序云五徳之運說本無稽商尚白周尚赤其見於經者亦祇白牡騂剛之類各從其色至於上衣下裳元纁相稱則三代同之而徳運之說固未之前聞也自漢儒始言五徳迭王遂推三王五帝各有所尚後更流為䜟緯抑又惑之甚矣夫一代之興皆由積徳累仁豈在五行之生尅而服御所尚自當以黄為正餘非所宜元明制度尚黄不侈陳五徳之王其義甚正本朝因之足破漢魏以後之陋說煌煌
  聖言所以折衷前古之疑者昭然如發矇矣至於司寒之享我
  朝備藏冰開冰之制而不列於專祠禜以禱旱則已見於雩祭禱水旱門無容複述葦茭桃梗髙禖祓禊之祀自唐以後已不復舉行今謹將封禪以下諸門並行删去鄭志又有諸雜祠一門載周之夀星秦之陳寶漢之梁巫晉巫神君等祠皆多不經之祭我
  朝釐定祀典正大光明凡臚於春秋祭祀者皆有功於國有徳於民報以饗祀唯宜唯稱謹依㑹典通禮所載考其由來述羣祀一篇
  順治元年定祭
  先醫神之禮每年春冬仲月上甲遣官祭
  先醫於景惠殿在太醫院署内之左正殿内
  太昊伏羲氏位居中
  炎帝神農氏位居左
  黄帝軒轅氏位居右南向配位
  勾芒
  風后東位西面
  祝融
  力牧西位東面東廡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髙少師雷公伊尹淳于意王叔和皇甫謐葛洪韋慈藏錢乙劉完素李杲皆西向西廡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扁鵲張機華陀巢元方孫思邈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彦修皆東向正殿以禮部尚書一人主祭兩廡以太醫院堂官二人主祭先期由禮部題請今由太常寺
  雍正十二年
  命太醫院御醫吏目等官咸齋戒陪祀其儀節具大清通禮
  右先醫廟
  順治元年定祭
  闗帝之禮初定制致祭於
  地安門外之西白馬闗帝廟嵗以五月十三日致祭由太常寺先期題請即遣本寺堂官行禮九年
  敇封忠義神武闗聖大帝
  雍正三年
  敇封闗帝三代公爵定春秋祭禮置五經博士以奉祀事
  禮臣議請封
  闗帝
  曾祖為光昭公
  祖為裕昌公
  父為成忠公牌位止書追封爵號不著名氏於京師白馬闗帝廟後殿供奉遣官告祭其山西解州河南洛陽縣塜廟并各省府州縣擇廟宇之大者置主供奉後殿春秋二次致祭從之五年以
  闗帝廟重修告成定春秋致祭之儀前殿牲用太牢遣大臣將事行三跪九叩禮後殿牲用少牢遣太常寺堂官將事行二跪六叩禮餘儀皆同五月十三日致祭用牲牢果實七年定直省祭
  闗帝廟嵗三祭皆用太牢
  乾隆二十五年山東按察使沈廷芳奏
  闗帝封號雖尊諡法未協請議更易以光典册
  詔是之因易原諡為神勇三十三年
  詔加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闗聖大帝
  右闗帝廟
  順治二年八月致祭
  都城隍之神是年以八月二十七日遣太常寺堂官致祭行禮自後嵗以為常廟在都城宣武門内八年定
  萬夀聖節致祭之禮是嵗禮部㑹議祀典請於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
  東嶽
  真武
  城隍之神先期由太常寺奏請遣官
  雍正三年令太常寺開列大臣職名請
  㫖欽㸃致祭
  右都城隍廟
  雍正四年
  禁城城隍神之廟九年建
  皇城城隍神之廟一在禁城之西北隅一在西安門内曰永佑宫嵗以
  萬夀聖節及季秋遣内務府總管各一人致祭如祭
  都城隍廟之禮
  右禁城皇城城隍廟
  順治八年定致祭
  真武
  東嶽神之禮每年恭遇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
  北極佑聖真君於顯佑宫在
  地安門外日中坊橋東南向致祭
  東嶽泰山之神廟在朝陽門外南向由禮部題請今由太常寺遣堂官一人行禮
  右真武廟東嶽廟
  順治初年定致祭
  紅衣發貢神之禮每嵗以九月初一日致祭於盧溝橋北沙鍋村由太常寺奏請遣八旗漢軍都統將事八旗各為一壇按旗排設礮位陳設畢具承祭都統於鑲黄旗礮位前行禮七旗都統各於本旗礮位前隨承祭官上香行禮副都統以下咸陪祀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遣官致祭
  火礮之神讀祝行禮如儀先是遣官致祭各様火礮有神威將軍鐵心沖天子母各名又有新製銅礮龍礮鐵心銅礮皆分案致祭三十六年凱旋致祭如初
  雍正三年定每三年一次遣官致祭
  乾隆十八年定凡致祭八旗各遣一人承祭又定火器營祭八旗
  子母礮神每年請
  㫖舉行以火器營總統一人承祭三十年七月定致祭礮神用祝版并製祭器
  右礮神
  康熙二年定致祭
  司火神之禮廟在日中坊橋西嵗以六月二十三日遣行
  雍正八年定祭禮牲用太牢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年十一月
  皇上親詣拈香
  右火神廟
  康熙二十年重建
  黑龍潭龍神廟嵗以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潭在金山之麓互見雩祭門
  聖祖仁皇帝數以禱雨至其地乃鼎新廟宇
  御製碑文以紀之
  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親詣致祭澍雨立應重修工竣
  御製碑文
  親製宸翰勒石廟庭
  乾隆五年五月加封
  黑龍潭龍神為昭靈沛澤龍王之神二十五年二月奉
  諭嵗祭
  黑龍潭龍神改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三十九年四月
  皇上親詣致祭甘雨立應四十二年六月四十三年四
  月四十八年五月並
  親詣致祭如儀
  右黑龍潭龍神
  乾隆九年
  玉泉山龍神為惠濟慈佑龍神遣官致祭廟在京西玉泉山之麓十六年奉
  諭㫖京師玉泉靈源濬發為水徳之樞紐畿甸衆流環滙皆從此瀠注朕歴品名泉實為天下第一其澤流潤廣惠濟者博而逺矣上有龍神祠已命所司鳩工崇飾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視黑龍潭該部具議以聞尋議奏遣禮部堂官一人往祭從之二十五年二月奉
  諭嵗祭
  玉泉山龍神改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
  右玉泉山龍神
  順治初年定制致祭
  后土之神
  司工之神凡大興作諏吉遣官各一人將事豫日工部官於營建所在因其方設左右二壇祭日承祭官朝服行禮儀節與
  都城隍廟同凡
  盛京各直省有奉
  㫖興修工作之處亦先期照例致祭
  右祭后土司工
  順治初年定制凡大工迎吻致祭
  琉璃窯神並經由一路
  門神各遣官一人將事豫日工部官設壇於琉璃窯及迎吻所經之各門祭日承祭官朝服將事與祭
  司工神儀同祭畢導迎樂作鑾儀衛校舁吻禮部太常寺官前導承祭官從所經諸門承祭官迎於門前及工所管工官列班恭迎以入安吻事竣各退右祭窯神門神
  順治十六年以織造局設機致祭
  司機之神遣禮部堂官行禮一應禮儀均與祭司工之神同
  右祭機神
  雍正七年
  敇封各倉司倉之神
  國家漕運之制逺軼前代積貯盈溢分建各倉以貯之倉中或舊有神祠未列祀典司事者以請下禮部議通州三倉惟西倉舊有倉神祠在京城内七倉惟右翼興平倉舊有大倉神祠俱應重加修葺左翼擇於海運倉城外五倉擇於新建之儲濟倉各建廟宇設
  司倉神位每嵗春秋致祭
  敇加封號封通州倉為
  均調顯佑司倉之神左翼倉為
  豐儲裕餉司倉之神右翼倉為
  佑農廣惠司倉之神新建二倉為
  凝禧阜衆司倉之神各
  賜御書匾額載入祀典
  右倉神













  皇朝通志卷四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二
  禮畧
  嘉禮
  等謹按鄭樵通志嘉禮一門首列天子加元服皇太子冠諸侯大夫士冠天子納妃后天子冊妃嬪夫人皇太子納妃公侯大夫士婚禮諸目次以元正冬至受朝賀謹考朝㑹之儀所以正名分辨等威萬國朝宗共球畢集用昭中外一統之盛禮無大於此者我
  朝自崇徳元年以元旦冬至
  萬夀聖節定為三大節朝賀之禮順治元年
  皇太后三大節禮儀並為萬世遵行謹序列於篇首次以
  常朝
  御門聽政
  經筵
  臨雍諸大典儀節詳備並見
  大清通禮兹唯恭載
  列朝定制之大者著於篇中
  皇帝三大節朝賀之禮
  天命元年正月朔
  太祖髙皇帝御殿行慶賀禮始制朝儀
  天聰元年正月朔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拜
  天畢
  御殿受朝是日諸貝勒文武羣臣各按旗序行三跪九叩頭禮國制每於除夕元旦陳樂舞設大宴是日以
  太祖喪撤樂停宴崇徳元年定元旦進慶賀表箋奏樂又定元旦前三日至第九日止各官皆朝服順治元年正月朔
  世祖章皇帝御殿受朝賀停筵宴免上表并年例進獻二年十二月更定朝儀又定元旦前後七日王公百官皆朝服八年四月定三大節禮儀凡元旦冬至
  上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還宫陞太和殿鳴鐘鼓作樂諸王文武百官行慶賀禮九月頒慶賀表式於各藩王及督撫提鎮各衙門是年定朝㑹賜羣臣坐之儀凡大朝常朝行禮畢賜羣臣坐郡王以上進
  殿内貝子以下在丹陛上百官在丹墀内均照班次跪行一叩頭禮坐
  皇帝進茶王公百官均就坐次行一叩禮光禄寺執事官授羣臣茶羣臣受茶就坐次行一叩禮飲畢復行一叩禮至十二年十月禮部復議貝子公以上同諸王行禮畢進
  殿内兩傍列坐從之又定三大節在外文武官均設香案望
  闕行禮與京朝官同九年設糾儀司員凡
  御殿日設禮部司官四人於王公行禮處設吏部禮部司
  官各四人於百官行禮處糾儀
  康熙元年定王公百官班位親王世子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在丹陛上序立不入八分公民公以下分為六班其次各照職銜不論加級違者察處十六年重定百官班位九品共為九班官有兼銜則從其銜之大者二十年設滿漢糾儀御史各二人侍立糾儀
  雍正元年正月
  世宗憲皇帝詣
  夀皇殿行禮不陞殿受賀二年正月朔
  御殿受朝賀宣表三年正月朔
  御殿受朝賀以
  聖祖仁皇帝大喪未逾三年表文但
  呈進不宣讀八年定各直省望
  闕朝賀設糾儀官省㑹以道員一人如無道員以府同知一人外府以同知一人無同知則用通判州縣俱用教官一人監視禮儀如有越次失儀及遲誤不到者糾儀官掲報督撫指名題㕘
  盛京以
  盛京禮部司官二人
  乾隆元年正月朔
  皇上御太和殿中和樂設而不作諸王公文武各官朝鮮使臣進表行慶賀禮表文不宣讀十二月禮部奏乾隆二年元旦禮儀奉
  諭今嵗元旦乃朕御極元年朝正大典禮制攸闗且在
  皇考大事百日之外是以勉從諸王大臣所請御殿受朝明年元旦尚在二十七月之内陞殿受賀朕心不忍不必陞殿行禮二年十二月奉
  諭朝賀時令大學士於殿内賜茶是年更定漢官東西班位七年令外省官在京者一例入班行禮八年奉
  諭御殿及筵宴日殿内止大臣賜坐侍衛等均著侍立不必賜坐賜茶時若侍衛輪流奉授不無舛錯遺漏嗣後授茶時著禮部前期取應坐之王公大臣數目每一人令侍衛一人授茶仍依次接回庶不致舛錯遺漏十八年停止外省藩臬等官進表箋慶賀二十二年增設朝㑹糾儀官員於儀仗之後
  昭徳
  貞度二門階下東西各設滿漢御史二人禮部司員二人侍衛二人嚴行稽察二十四年禮部議准凡大朝之期百官仗外侍立各有品級班次從前未經標示一定地位嗣後遇
  陞殿日交鴻臚寺於儀仗之外照常朝坐班例設立紅漆木牌預先按次排班如有參差㫁續錯綜者令糾儀官查㕘二十七年定慶賀題本式面用黄綾内加黄簽二十八年更定慶賀本章俱用黄紙其面頁仍用黄綾黄簽凡三大節表式及朝賀儀及元旦
  萬夀聖節
  太和殿筵燕儀均見
  大清通禮
  右元旦朝賀
  崇徳元年定長至進表慶賀不設宴
  順治元年十一月
  南郊禮成
  上御殿受諸王貝勒及文武羣臣朝賀八年定長至節於
  次日
  御殿受賀
  康熙二年二月停止在外各衙門齎進冬至慶賀表文六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御殿諸王大臣上表慶賀以
  世祖章皇帝配
  天禮成
  頒詔大赦
  雍正元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御殿受朝賀以
  聖祖仁皇帝配
  天禮成
  頒詔天下
  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冬至以值
  聖祖忌辰改於十四日行禮次日
  御殿受朝賀二十四年十一月冬至次日
  御殿受朝賀以回部平定
  頒詔中外凡冬至朝賀典禮與元旦儀同
  右冬至朝賀
  崇徳元年
  萬夀聖節進表朝賀與元旦同二年十月
  萬夀節
  上御篤恭殿内外親王貝勒及朝鮮質子及文武各官上表稱賀進獻鞍馬黄金緞匹等物四年十月
  萬夀節
  御殿受賀次日賜諸王貝勒文武諸臣大宴五年十月萬夀節
  頒詔大赦
  上諭内院大臣曰今日乃朕誕辰内外諸王貝勒及文武羣臣莫不懽忭但小民及罪人等亦宜加恩令其同霑膏澤爾等可於朕未御殿時先宣讀赦書宣畢來奏宣
  讀畢復奏
  上乃御崇政殿受王公百官朝賀如儀
  賜羣臣宴於禮部七年十月
  萬夀節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王以下章京以上俱朝
  服以國中方避痘停止作樂
  順治三年正月定外藩䝉古各旗慶賀
  聖節進獻牛羊令於每年元旦貢獻牛羊時一並奏進八
  年四月定
  萬夀聖節朝賀儀凡遇
  萬夀節鹵簿大駕全設
  上先詣
  太廟行禮次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陞太和殿鳴鐘鼓作樂諸王文武百官行慶賀禮直省文官知州以上武官守備以上各差官進慶祝表十四年正月
  萬夀節停止朝賀
  康熙元年三月
  萬夀節
  上率諸王大臣詣
  聖祖母皇太后
  聖母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殿受諸王百官朝賀四十二年三月
  萬夀節停止筵宴朝賀先是正月諸王大臣奏今年三月
  十八日
  皇上五旬大慶逢
  聖駕巡閱南河臣等請於
  駕發之前預行慶賀禮恭進鞍馬緞匹等物
  上諭曰朕之誕辰爾等如此進獻在外督撫亦必效之朕必不受朕素嗜文學爾等諸臣有以詩文獻者朕當留覽焉既而大學士等及部院諸臣恭進慶祝
  萬夀無疆屏
  上復郤之於是大學士及部院諸臣復以慶祝
  萬夀屏文繕冩冊頁進呈奏曰臣等恭製此屏皆敷陳我皇上功徳實事乞
  賜留覽得
  㫖屏内所書之詞俱已載在冊頁朕留冊頁即與留屏無異此屏朕必不受也屆期
  上詣
  皇太后宫行禮停止朝賀仍
  頒詔天下五十年
  萬夀節
  御殿受朝賀奉
  諭朕於夀日停止朝賀已二十餘年兹諸王羣臣以今嵗當五十年昇平之㑹特請御殿行禮以愜中外官員士子及兵民人等仰望之心朕勉順輿情應如所請屆期
  上率諸王大臣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殿受慶賀如儀停止筵宴五十二年三月以
  六旬萬夀受朝賀
  頒詔天下是年直省官員紳士耆庶先期赴
  闕分建綵棚自西直門至
  暢春園相屬二十里禮部奏言每嵗恭遇
  萬夀聖節王以下文武各官朝服七日在
  暢春園蟒袍補服今嵗恭遇
  萬夀六旬大慶非尋常可比應自三月初一日起至月終咸朝服蟒袍補服嗣後每遇十年照此例行得
  㫖著自初一日至二十日屆期
  上奉
  皇太后御輦陳大駕鹵簿由
  暢春園回宫直𨽻各省官員士庶夾道跪迎耆老等進獻萬年夀觴
  上停輦慰勞徧賜老人等夀桃及食品諸王文武大臣等
  並於誦經處跪迎
  上霽容俯視皆賜以食品遣官祇告
  
  地
  太廟
  社稷
  頒詔天下是日
  上率諸王大臣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
  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及致仕給還官員行慶賀禮八旗
  兵丁直𨽻各省耆老士庶齊集
  午門外叩祝行禮
  上回宫内大臣侍衛内閣翰林院禮部都察院詹事府等
  衙門侍直官員詣
  乾清門行禮是日
  上奉
  皇太后幸暢春園王以下滿漢文武官員直𨽻各省耆老士庶仍於各誦經處跪送是月宴漢大臣官員士庶年九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以上者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八百四十六人於
  暢春園正門内
  皇子等出視食品宗室子執爵授飲
  上陞座命扶掖八十嵗以上老人至
  御前
  親視飲酒越二日宴八旗大臣官員兵丁閒散等年九十以上者七人八十以上者一百九十二人七十以上者一千三百九十四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十二人於
  暢春園正門前如前儀翼日八旗滿洲䝉古漢軍老婦齊集
  暢春園
  皇太后宫前隨召九十以上者入宫門内八十以上者至丹墀下七十以上者集宫門外大臣妻年老者亦皆召至宫門内賜坐
  皇太后同
  上親視頒賜茶果酒食等物其餘皆
  皇子率宗室子以次頒給並賜衣飾綵緞數珠銀兩有差准諸臣奏編纂
  萬夀盛典六十年正月以
  御極六十年大慶
  命皇子等恭代告祭
  永陵
  昭陵
  福陵二月
  親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告祭遣官告祭
  
  地
  太廟
  社稷三月
  萬夀節諸王大臣百官合詞請上
  尊號
  上謙讓不許並
  命停止慶賀及詔赦恩賚等儀直省老人王年豐等詣闕叩祝並進土産諸物皆郤之仍賞賚有差
  賜宴王公以下文武各官年六十以上者於
  乾清宫合千餘人分
  頒賞賚
  命名曰千叟宴
  雍正元年十月
  萬夀節停止朝賀筵宴令中外臣工毋得建立道場五年
  十月
  萬夀節停止朝賀筵宴並
  諭内外諸臣毋得建立經壇進獻珍玩各省督撫請進京
  慶祝
  萬夀不許
  乾隆元年八月
  萬夀節
  上詣
  雍和宫行禮畢還
  宫詣
  皇太后宫行禮停止慶賀五年八月
  萬夀節
  御殿受朝賀先是臣工以
  皇上三十萬夀請行慶賀大禮奉
  諭仍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在常例之外者俱著停止六
  年八月
  萬夀節恭遇
  上巡幸熱河
  上詣
  皇太后行宫行禮畢
  御行殿扈從諸王貝勒貝子公及文武大臣官員暨外藩蒙古王以下各官行慶賀禮先是七月禮部奏言八月十三日
  萬夀聖節恭遇
  聖駕巡幸扈從王大臣官員應於
  行宫前行慶賀禮其班位王公大臣在網城内三品以下官在網城外在京王公大臣官員於
  午門前行慶賀禮其筵宴應請停止從之嗣是每嵗
  巡幸熱河恭遇
  聖節慶賀之禮俱照此行惟每閲十年恭逢
  大慶始於京師行
  御殿受賀禮十五年八月
  萬夀節
  御殿受朝賀奉
  㫖著傳諭各省文武大臣不得具摺奏請來京二十五
  年八月
  萬夀節
  御殿受朝賀三十五年八月
  萬夀節
  御殿受朝賀四十五年八月
  萬夀節
  御山莊行殿受朝賀五十年正月
  上御極五十年大慶
  頒詔天下舉行千叟宴
  賜王公宗室内外文武大臣官員紳士兵農等年六十
  以上者宴於
  乾清宫合三千人列席於階上階下一品及九十以上者
  親賜巵酒其餘
  命皇子及宗室子授爵人各
  
  御製千叟宴詩及杖並以次賞賚有差凡
  萬夀節慶賀與元旦朝賀儀同
  右
  萬夀聖節朝賀
  皇太后三大節朝賀
  等謹按鄭氏通志不載皇太后朝賀儀葢由列代以來儀文未備無從紀述故也恭惟我
  
  列聖以孝治天下
  御極之始尊奉
  慈寧每遇
  皇太后三大節
  親率王公大臣行慶賀禮
  皇上尊飬
  聖母皇太后孝思誠篤典禮加隆允宜敬輯盛典詳著於
  篇以昭
  聖代承
  歡迓福之懋典為亘古所未有焉
  順治三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詣
  皇太后宫行禮畢受諸王大臣朝賀自後元旦冬至朝賀
  皆先詣
  皇太后宫行禮嵗以為常八年定
  皇太后三大節禮儀屆日
  皇太后儀仗全設
  皇帝
  皇后詣
  皇太后宫
  皇太后陞内殿
  皇帝
  皇后先行禮畢還宫公主和碩福晉以下都統尚書子
  命婦以上俱詣
  皇太后宫行禮十年二月
  皇太后萬夀節以祭
  社稷壇齋期移於前一日行慶賀禮
  康熙八年定元日冬至次日
  太皇太后
  皇太后慶賀禮儀詳見
  大清㑹典十八年二月
  太皇太后聖夀節奉
  懿㫖以春分齋戒更於後二日補行慶賀禮三十九年十
  
  皇太后六十聖夀
  聖祖仁皇帝率羣臣行慶賀禮四十九年十月
  皇太后七十聖夀
  聖祖仁皇帝率羣臣行慶賀禮如三十九年之儀六十一年十二月王大臣等奏請雍正元年元旦詣
  皇太后宫行慶賀禮奉
  懿㫖停止行禮
  乾隆二年正月停止王大臣等詣
  皇太后宫行禮前期奉
  上諭朕前降㫖明年元旦停止御殿受朝
  皇太后前照常行禮今奏知
  皇太后䝉降
  懿㫖明年元旦尚在
  世宗憲皇帝服制二十七月之内
  皇帝既不受朝其王公大臣赴慈寕宫行禮亦著停止
  五年十一月定
  皇太后萬夀聖節大小臣工咸服蟒袍七日不理刑名著
  為令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五十萬夀
  上率諸王大臣行慶賀禮七年十一月以
  皇太后聖誕適屆冬至日於三日之前預行慶賀禮十六
  年十一月
  皇太后六十萬夀加上
  徽號
  上率王公大臣等行慶賀禮
  頒詔天下二十六年十一月
  皇太后七十萬夀加上
  徽號
  上率王公大臣行慶賀禮
  頒詔天下是年以
  皇太后聖誕日適逢
  南郊齋期改於前三日預行慶賀禮三十六年十一月皇太后八十萬夀加上
  徽號
  上率王公大臣行慶賀禮
  頒詔天下三十七年十一月
  萬夀節奉
  諭奉
  皇太后懿㫖向來每遇慶典令節皇帝詣慈寧宫朝賀至永康左門外即降輿步入今皇帝春秋已逾六旬雖體氣强健精力如常而禮數過勞之處亦宜隨時撙節嗣後元旦行禮在慈寧門東階下降輿萬夀行禮在慈寧門西階下降輿並就門旁著内監設便座以資小憇以示惓惓愛䕶之意欽此朕欽承
  慈命敢不祇遵著傳諭各該衙門載入儀注敬謹遵照
  等謹按我
  皇上尊奉
  慈闈崇儀告備孝治特隆胥九州萬國以祝
  釐合
  五世一堂而篤慶凡諸推
  恩錫類掖
  輦頤和侍
  萱殿之
  起居備
  璇宫之
  孝養往牒未有倫比盛典獨冠古今向遇朝賀行禮皇上祇謁
  慈寧於
  永康左門降輿步入必誠必敬積久益䖍伏讀壬辰年上諭及
  御製詩
  皇太后聖夀節
  慈寧宫行禮即事成什注云今恭奉
  懿㫖以朕年逾六旬雖精力强健亦宜隨時撙節命嗣後元旦於
  慈寧門東階下降輿
  萬夀節於西階下降輿並就門旁預設便座以資小憩懿訓為昭
  孝思維則禮節詳明昭示萬世洵為亘古以來未經表
  見之
  備福隆禮矣
  常朝
  崇徳元年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
  御殿聴政及各官謝
  恩儀凡王以下各官遇陞賞等事於每月常朝日行謝恩禮
  順治八年禮部議定謝
  恩儀注王以下各官以上陞級授官謝
  恩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出師凱旋受賞謝
  恩王以下文武各官以上及喀爾喀貢使朝見俱設鹵簿
  奏樂鳴鐘鼓
  上御太和殿鳴賛官唱賛行禮王以下官員以上欽命婚娶者或於
  中和殿或於
  位育宮俱朝服行禮不唱賛其常時賞賚謝
  恩便服行禮亦不唱賛從之九年定常朝儀注每月於初
  五十五二十五日
  上御太和殿文武各官朝服行禮如是日不
  御殿赴任及朝見官員均在
  午門外行禮文武各官均於是日齊集坐班外藩王公台吉來朝及喀爾喀厄魯特入貢使臣亦於常朝日行禮又定八旗武官除大朝常朝外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具公服於
  午門外分翼坐班如遇
  巡幸除朝期外每日於
  午門外坐班用常服十二年定朝期王以下公以上在
  午門内朝房齊集十八年定王公百官行禮位次常朝日如遇
  御殿文武陞賞各官及京官外陞外官來京應行禮者不
  論品級皆於
  殿前行禮
  康熙九年令都察院糾察諸王大臣失儀者二十年設常朝糾儀御史及司員凡常朝及八旗上朝坐班之日班首班末皆以滿漢御史各一人監察吏部禮部亦派滿漢司員監察如有失儀指名題㕘
  雍正二年遣侍衛四人監察朝班又定凡
  御殿日未明以前鴻臚寺官左右各二人引左右翼官從兩掖門入各就本班坐鼓嚴咸起立聽唱賛由仗
  南引進依次排班行禮
  乾隆元年三月奉
  諭每月逢正朝期鴻臚寺照例奏請御殿此二十七月之内如遇國家重大典禮萬不可已者間一御殿外此概不舉行從前諭㫖甚為明晰似此朝㑹常儀理應停止俟二十七月之後再行奏請二年申嚴常朝坐班儀三年定每月八旗官員坐班日禮部兵部各派司員二人稽察又定文武月選官謝
  恩儀凡文武官選授之後吏兵二部開列名單知㑹鴻臚寺俟領慿領劄十日之内鴻臚寺傳集演禮四品以上於
  午門外五品以下於
  天安門外謝
  恩逾期不到者四品以上指名題㕘四品以下送吏兵二部察議彚奏十六年禮部奏上朝官員宜朝服親投職名由東西掖門分入以便稽察常朝坐班各部院大臣宜董率庶僚按期到班毋許曠闕從之十七年禮部奏常朝坐班向無定時今定春冬以辰正夏秋以夘正屆期各官依次列坐後至者指㕘從之
  御門聽政
  順治二年定每日奏事吏戸禮兵工五部輪流首奏刑部常列三班並令翰林科道同奏事官齊進侍班記注
  康熙六年七月
  聖祖仁皇帝親政行慶賀禮是日
  御乾清門聴政嗣後日以為常十八年九月
  諭大學士等朕每日聴政一切折出票簽應商酌者皆國家切要政務得失所係今後起居注官除照常記注外遇有折本啟奏俱令侍班記注二十一年九月定
  御門晷刻春夏以辰初刻秋冬以辰正初刻為期二十三
  年五月
  諭九卿詹事科道等御史衛執蒲奏請御門聴政或以五日或以二三日為期其意葢欲君臣之間政事餘暇稍得休息也朕自躬親庶政宵旰弗遑念致治之道務在精勤勵始圖終勿宜有間二十餘年以來於凡用人行政事無鉅細罔不殫心籌畫早夜孜孜有如一日
  
  廟禋享必躬執事間有不親詣之時皆甚非得已至於内殿齋居幾微悉謹左右𥊍御咸所稔知在朕未明求衣辨色視朝日與大小臣工率作省成用熙庶績近念爾諸臣奏事勞苦少展御門晷刻俾得從容入奏非圖便安邇年海宇敉寧政事漸簡頃復諭部院事務應得歸併者酌量合奏期於簡要清省從此民生日康刑清政肅部院章奏當不期省而自省若必預定三日五日以為奏事常期非朕始終勵精之意也二十四年五月定
  大朝之期奏章交送内閣停止啟奏
  雍正元年
  世宗憲皇帝御門聴政二年定吏部奏事在各部院衙門之後三年令每聴政日於翰林院編修檢討内按俸以四人侍班班在科道之上七年十二月
  諭内閣十五日御門辦事奏事大臣及引見官員等俱著用補服嗣後朕臨御前殿照常用朝服至御門理事只用補服遇應服蟒袍之日亦著補服蟒袍永著為例
  乾隆元年十一月
  上御門聴政先是雍正十三年十二月
  諭曰據禮部奏請初十日御門辦事今百日甫過朕即御正門理事心實不安朕受
  皇考付託之重所有國家政務在便殿隨時辦事不敢畧有曠廢其御門之典俟明春再行請㫖至是年二月復奉
  諭曰禮部奏請二月十三日御門聴政朕思百日之後雖閲兩月
  皇考梓宫尚在
  雍和宫朕即御門聽政心實不忍可俟
  梓宫奉移
  山陵後再行請㫖十月奉移
  世宗憲皇帝梓宫禮成至是月
  上始御門聴政如儀二年六月
  上御門聴政以遇雨賞諸臣紗有差十一月令御門日設氊墊於大學士等跪所
  諭曰向來御門聴政大學士等俱不設氊墊惟圓明園奉
  皇考特㫖鋪設而乾清門尚仍其舊原定制之意葢以君尊臣卑預防専擅之漸然亦不係乎此况古有三公坐論之禮大學士等皆年老大臣當此嚴寒就地長跪朕心特切軫念嗣後著鋪氊墊以示優禮至意是月復
  諭曰朕御門聴政之時翰林院修撰編檢與科道一同侍班翰林班次在科道之上科道懸帯數珠而翰林未有定制朕思侍從之臣理應畫一嗣後修撰編檢亦著一體懸帯數珠以肅朝儀凡
  御門聴政之典常日部院章奏未奉
  聖㫖者折本下内閣積若干件得
  
  御門聴政内閣宣布在京部院寺各部院寺官檢所應進奏事於函飭陪奏官屬吏部轉飭侍班官具吉服依期畢㑹其儀並見
  大清通禮恭遇
  聖駕駐蹕圓明園
  御勤政殿聴政奏事及啟奏折本皆如
  御乾清門聴政之儀
  經筵
  順治九年定每嵗春秋仲月各舉
  經筵一次大學士知
  經筵事以尚書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學士等官侍班以翰林院官二人進講十四年議准每嵗春秋行
  經筵禮豫期禮部行知欽天監諏吉内閣酌定講官人數
  均具疏奏
  聞經書講章令講官撰擬内閣改定恭呈
  御覽
  康熙二十四年定制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學士詹事充
  經筵講官滿漢各八人嵗以滿漢官各二人分講經書至
  
  皇帝御文華殿滿漢講官各一人進講四子書義畢皇帝闡發書義宣示臣工講官暨侍班官跪聆畢興滿漢
  講官各一人進講經義畢
  皇帝闡發經義各官跪聆亦如之各官至丹墀行禮畢講
  官入
  殿内
  賜坐
  賜茶禮成
  皇帝還宫是日
  賜燕於
  太和門東廊二月
  文華殿告成行
  經筵禮前一日祇告
  皇師
  帝師
  王師
  先聖
  先師於
  傳心殿至日
  上御文華殿進講如儀自後恭遇
  經筵行禮並同
  雍正三年
  諭自古修己治人之道載在經書帝王御宇膺圖咸資典學我
  聖祖仁皇帝天亶聰明而好古敏求六十餘年孜孜不倦朕幼承
  庭訓時習簡編自即位以來更欲以研經味道之功為敷政寧人之本今八月二十三日為釋服之期爾等可擇日舉行經筵典禮
  乾隆五年奏准衍聖公入
  覲來京恭遇
  經筵即令入班聽講七年二月
  諭今日舉行經筵典禮禮部據向例以天雨奏請改期朕思經筵大典業經祭
  告自應舉行但執事諸臣例應在丹墀内行禮未免衣冠沾濕著衣雨服列班駕到即入殿進講講畢即奏禮成其階下行禮殿内賜茶諸儀停止嗣後遇雨皆照此例
  臨雍
  順治九年
  皇帝視學先期禮部具題差行人
  召衍聖公五經博士各氏後裔乗傳赴京觀禮是年二
  月上丁日
  世祖章皇帝幸太學行釋奠禮畢詣彞倫堂
  御講幄國子監祭酒講四子書司業講經宣
  制以勉太學諸生翼日衍聖公及祭酒等上表行禮賜衍聖公内院翰林官祭酒司業五經博士各氏後裔及禮部太常光禄鴻臚寺各執事官宴於禮部越二日於
  午門前
  賜衍聖公貂冠朝服滿漢祭酒司業錦縁領袖紵絲袍監丞五經博士各氏後裔筆帖式紵絲袍助教肄業生白金各有差各氏後裔並送監讀書廣國子監鄉試中額十有五名又頒
  勅諭一道勉勵諸生祭酒奉置采亭率屬前導至太學開讀祭酒率衆行禮畢刋刻懸設彞倫堂越三日衍聖公等於
  午門外謝
  恩十七年重修
  文廟落成
  視學禮儀與九年同
  康熙八年二月上丁
  聖祖仁皇帝幸太學行釋奠禮講學於彞倫堂頒勅諭一道
  賜衍聖公國子監祭酒以下與順治九年
  雍正二年正月
  諭帝王視學大典所以尊師重道為教化之本朕覽史冊所載多稱幸學近日奏章儀注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詞朕心有所未安今釋奠伊邇朕將親詣行禮以後奏章儀注稱幸非宜應改為詣學二月上丁
  世宗憲皇帝詣學典禮與康熙八年同其在京進士舉人
  與觀禮者與貢監生同
  賜白金
  乾隆二年
  諭國學
  文廟特命易葢黄瓦是年奏准閔氏冉氏言氏卜氏顓孫氏端木氏世襲五經博士均照五氏之例行取陪祀並取閔冉等氏各二人赴京觀禮三年仲春
  上視學典禮與雍正二年同重頒
  勅諭一道訓勵諸生四配十二哲後裔暨元聖周公裔東野氏來京觀禮者均送監讀書是年
  召見衍聖公暨五經博士各氏後裔等十有八人奉諭爾等皆聖賢後裔因朕視學來京特行召見爾等既為聖賢之後即當心聖賢之心凡學聖賢者非徒讀其書而已必當躬行實踐事事求其無愧方為不負所學況身為聖賢子孫尤與凡人不同不能實加體驗徒騖讀書之名實與祖徳家風不能無忝爾等務
  須勤思勉勵克紹先傳以副朕諄切期望之意四十八年
  上親詣釋奠禮成
  特命創建辟雍於彞倫堂之南先是有以復建
  辟雍請者部議以太學乏水而止至是稟承
  聖諭汲井引泉甃為圜水
  正殿穹隆橋門四逹前列牌樓鐫
  御書學海節觀圜橋教澤匾額旁列
  御碑亭二恭鐫
  御製國學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記
  御製三老五更説
  御製上丁
  釋奠後臨新建辟雍講學得近體四首及
  御論二篇前為鐘鼓樓規制悉由
  睿定四十九年冬告成五十年二月
  上親詣釋奠禮成
  御新建辟雍講學新定以大學士二人講書祭酒二人
  講經
  上親宣玉音講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易經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公大臣衍聖公以下内外官員進士舉人肄業生等圜橋聴講者三千餘人皆行禮如儀是日瑞雪飛霙
  上命隨從官員各予紀録一次並加
  賜執事官員縀一匹聴講諸生紬一匹其餘
  賜燕賞賚加額悉如前儀





  皇朝通志卷四十二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三
  禮畧
  嘉禮
  等謹按鄭樵通志載天子納后妃天子冊立妃嬪夫人之儀兹謹據
  本朝㑹典通禮所述
  皇帝大婚
  冊立
  皇后暨
  冊封
  妃
  嬪之典著於篇中其儀節之詳備見於通禮者不復具載而
  皇子親王以下婚儀公主以下下嫁之儀以次附見焉
  皇帝大婚
  冊立
  皇后禮
  崇徳元年四月
  冊立中宫嫡妃為
  皇后是日設黄幄於
  清寧宫前設黄案於幄内王公百官朝服序立崇政殿前
  太宗文皇帝御殿
  閱冊寳
  命正副使持節至
  清寧宫宣讀
  冊文行
  冊立禮禮成正副使持節復
  
  皇后率公主王妃命婦于
  太宗文皇帝殿前行六肅三跪三拜禮諸
  妃率公主王妃命婦詣
  中宫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上御殿諸王大臣進滿洲䝉古漢字三種表文次第宣讀
  行慶賀禮
  順治八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大婚冊立
  皇后前期題定納采大徴禮數
  大婚前一日遣官祭告
  天
  
  太廟届日質明
  上朝服出御太和殿視
  冊寳授冊封使臣禮部官前導由
  協和門出詣
  皇后邸是日先遣親王二人奏請
  皇太后至位育宫
  上出宫步迎至
  太和門内
  皇太后由太和殿入宫冊封使臣既至
  皇后邸内院官讀
  冊寳文畢獻
  皇后
  皇后跪受望
  闕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畢
  皇后升輦至
  太和殿階下
  皇后降輦由中道入宫禮部堂官奏請
  上御中和殿率諸王入宫於
  皇太后前行三跪九叩禮畢
  上復御中和殿
  皇后率諸王妃朝見
  皇太后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畢禮成
  皇后還宫諸王妃入侍
  皇太后燕
  上出御太和殿賜諸王及察哈爾額駙阿布鼐親王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等並貝勒文武羣臣宴畢
  上回宫
  皇太后乘輦還
  慈寧宫
  上恭送如初次日
  上御太和殿諸王貝勒文武羣臣上表行慶賀禮頒詔天下十一年六月
  冊立
  皇后行大婚禮前期
  諭禮部諏吉日擬定儀注及
  大婚之日
  御太和殿閱
  冊寳宣
  制命正副使持節詣
  皇后邸行
  冊立禮有司具儀駕鹵簿奉迎
  皇后升輦入宫大婚禮成次日
  上御太和殿文武羣臣上表行慶賀禮賜宴
  頒詔天下
  康熙四年九月
  聖祖仁皇帝大婚冊立
  皇后前期一日行大徴禮届期
  上御太和殿閱
  冊寳畢授冊封使臣捧至
  皇后第宣讀
  皇后謝恩行禮畢鑾儀衞陳儀仗車輅鼓樂前導皇后由大清中門行
  御道至
  太和殿階下降與内監奉
  冊寳前導恭侍命婦十人祇迎入中宫
  上具禮服詣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禮還宫行合⿱氶巴 -- 卺禮畢
  上陞太和殿賜
  皇后親屬及諸王百官筵宴
  皇后詣
  太皇太后宫筵宴諸王以下免行禮公主王妃以下免㑹
  次日
  皇后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朝見禮次日
  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行慶賀禮
  頒詔天下十六年八月
  冊立
  皇后前期遣官祇告
  天
  
  太廟後殿
  聖祖仁皇帝親詣
  奉先殿告祭届日設
  節案於
  太和殿正中設
  冊寳案於左右同日   冊封  貴妃  安嬪敬嬪  端嬪  榮嬪  惠嬪宜嬪  僖嬪設  貴妃冊寳案  嬪冊案於左右次稍後以後遇同日   冊封
  妃  嬪儀節並同
  上御太和殿閱
  冊寳王公百官咸朝服按翼序立乃宣
  制命正副使持節行
  冊立禮正副使至
  景運門内監接奉
  節
  冊寳入宫
  皇后受
  冊寳行禮如儀  貴妃  嬪各行受   冊禮内監接奉
  節授正副使正副使還至後左門復
  
  上率王公大臣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禮次日
  皇后禮服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
  皇帝前行禮各如儀公主福晉命婦免隨行禮越三日上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行慶賀禮如儀免公主福晉
  命婦詣
  中宫行禮
  頒詔天下二十八年七月
  冊立皇貴妃為
  皇后先期遣官告祭
  太廟至日行
  冊立禮
  頒詔天下
  雍正元年十二月
  冊立嫡妃為
  皇后前期遣官告祭
  天
  
  太廟
  社稷至期行
  冊立禮俱如儀惟慶賀典禮得
  㫖俟三年後補行次日
  頒詔天下三年十月
  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進表補行慶賀冊立
  皇后禮禮畢
  御乾清宫
  皇后率
  妃
  嬪行六肅三跪三叩禮次日
  妃
  嬪率公主王妃命婦詣
  皇后宫行慶賀禮均如儀
  乾隆二年十二月
  冊立嫡妃為
  皇后先是雍正十三年十二月
  諭禮部朕祗遵
  皇太后懿㫖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禮部詳察具奏乾隆元年二月禮部擬定典禮具奏得
  㫖冊立皇后典禮著於二十七月後舉行至是始行冊立禮前期遣官告祭
  
  地
  太廟
  社稷至日
  御太和殿宣
  制遣使
  皇后受
  冊寳均如儀次日
  上率王公大臣詣
  皇太后宫行慶賀禮畢
  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稱賀如儀
  皇后率
  貴妃
  
  嬪詣
  皇太后宫行慶賀禮畢内監請
  皇上御内殿
  皇后率
  貴妃
  
  嬪行禮畢還宫
  貴妃率
  妃
  嬪及公主王妃命婦詣
  皇后宫行禮是日
  頒詔天下十五年八月
  冊立攝六宫事皇貴妃為
  皇后先是十三年
  冊命
  皇貴妃攝六宫事至是年行
  冊立禮前一日遣官告祭
  
  地
  太廟
  社稷至日
  御殿遣使受
  冊寳慶賀行禮諸儀均與乾隆二年同凡
  大婚之禮
  制下禮部徧布諸司供備諏納采大徴奉迎吉日以聞㑹工部製金
  冊金
  寳翰林院撰
  制冊文進呈
  欽定送内閣恭鐫如儀
  命尚書一人充納采使内務府總管一人充副使凡冊立之禮
  制下禮部尚書一人赴内閣承
  制乃諏吉以
  聞徧布有司供備恭製
  冊
  寳如儀以大學士充
  冊立使尚書充副使凡
  冊封
  皇貴妃
  命下禮部諏吉以
  聞工部製
  冊禮部製
  寳均以金送内閣鐫字如儀正使以大學士尚書充副使以侍郎内閣學士充先一日遣官祗告
  太廟後殿
  奉先殿至日内鑾儀衞設
  皇貴妃儀仗於本宫門外使至宣
  冊寳受
  冊寳及朝見行禮並如儀
  冊封
  貴妃儀
  命下所司供備製
  冊寳均以金遣官祗告内鑾儀衞設
  貴妃儀仗於本宫門外宣
  冊寳受
  冊寳及朝見並如
  冊封
  皇貴妃之儀
  冊封
  妃儀
  命下所司製
  冊印均以金遣官祗告内鑾儀衞設
  妃采仗於本宫門外宣
  冊印受
  冊印及朝見儀俱與
  貴妃同
  冊封
  嬪儀
  命下所司製
  冊以金奏請
  命使不遣官祗告至日内鑾儀衞設
  嬪采仗於本宫門外宣
  冊受
  冊儀均與
  妃同
  皇子親王以下婚儀
  凡
  皇子指婚内務府豫劄欽天監諏吉日並列大臣命婦中偕老者奏襄婚事既得
  㫖以告於福晉家届期贊事大臣偕福晉父蟒袍補服
  
  乾清門東階下福晉父北面跪贊事大臣西面稱有
  㫖今以某氏女作配與皇子某為福晉福晉父承㫖訖行三跪九叩禮退廼諏吉納幣奉迎合⿱氶巴 -- 卺品物禮
  節如儀婚禮既成翼日
  皇子及福晉夙興朝服内務府管領妻二人導詣
  皇太后
  皇帝
  皇后前行朝見禮
  皇子三跪九叩福晉六肅三跪三叩其有
  妃嬪所出者次詣所出
  妃嬪前行禮
  皇子二跪六叩福晉四肅二跪二叩各如儀凡親王將及冠訪朝臣女或外藩王女年齒相當者奏
  聞請
  㫖
  命下以次行禮定婚納幣成婚如儀如奉
  㫖賜婚者是日王朝服詣
  太和殿前謝
  恩如儀既成婚之明日王及福晉夙興朝服詣
  大内謝
  恩行禮如
  皇子婚儀凡世子郡王納幣禮降於親王一等若聘外藩親王女鞍馬甲胄繒帛白金器如親王聘外藩郡王女之數婚禮既成餽贈外藩親王郡王及福晉送女來者並女之兄弟及隨從男婦衣物均如親王例凡長子貝勒婚儀納幣禮數降於郡王一等凡貝子宗室公宗室將軍閑散宗室婚儀各以次降一等其儀物並見
  大清通禮
  公主以下下嫁儀
  凡公主下嫁之禮内務府豫劄欽天監諏指婚吉日並列大臣命婦中偕老者奏襄婚事既得
  㫖禮部以告於額駙家届期贊事大臣偕額駙蟒袍補
  服詣
  乾清門東階下額駙北面跪贊事大臣西面稱有
  㫖今以某公主擇配某人額駙祗受
  命行三跪九叩禮退初定筵宴
  皇帝御保和殿
  賜額駙父等宴如
  太和殿宴禮宴畢内務府鴻臚寺官引額駙父等至乾清門西階下行三跪九叩禮退是日
  皇后率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詣
  慈寧宫
  皇太后陞寳座筵宴額駙母及諸婦行禮各如儀内監引
  額駙母及諸婦詣
  皇后宫行六肅三跪三叩禮退于歸合⿱氶巴 -- 卺禮成翼日行
  朝謝禮公主額駙夙興朝服公主詣
  皇太后
  皇帝
  皇后前行禮其有
  妃嬪所出者並詣所出
  妃嬪前行禮額駙詣
  慈寧門外東階下
  乾清門外
  内右門外行禮各如儀凡郡主將及笄訪外藩𫎇古王子年齒相當者奏
  聞請
  㫖
  命下以次行禮若奉
  㫖賜婚者額駙先詣
  乾清門謝
  恩如公主指婚之儀成婚之明日額駙偕郡主夙興朝
  服詣
  大内謝
  恩行禮如親王納福晉儀凡縣主出嫁納幣視郡主降一等筵宴儀凖郡王郡君出嫁筵宴儀凖貝勒縣君筵宴儀凖貝子鄉君筵宴儀凖宗室公其納幣禮數各以次降一等其儀並見
  大清通禮
  頒朔
  等謹按鄭志讀時令一條備載漢唐時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讀五時令之儀兹考帝王授時協令典莫大於頒朔我
  朝一道同風正朔之奉逺訖四海
  頒朔儀節備著於㑹典通禮謹甄録大節著於篇中
  順治二年時憲書成欽天監進呈
  御覽
  世祖章皇帝御武英殿文武各官咸朝服齊集
  午門外頒朔行禮是年題定每年十月初一日欽天監官奉恭進
  皇帝
  皇太后
  皇后時憲書至
  太和門丹墀左行三跪九叩禮授内府官奉時憲書入恭進
  皇帝
  皇太后
  皇后是日黎明貝子公暨文武各官咸朝服集午門外欽天監官先陳設頒給王公百官時憲書於紅案上鴻臚寺官宣
  制曰欽天監進某年時憲書其賜王公百官頒行天下宣畢羣臣行三跪九叩禮畢親王郡王各令所屬依次跪領貝子公親跪領文武官各以其長一人跪領回署頒給所屬官各退十八年定朝鮮國每年十月朔遣使齎咨赴部恭領時憲書豫劄欽天監封送儀制司本司郎中朝服於司署頒發來使跪領齎回本國康熙三十二年
  頒時憲書於内扎薩克科爾沁等二十四部落均以各來
  使請
  安之便按名給發五十三年
  頒時憲書於外扎薩克喀爾喀等十有五部落與科爾沁等部落同雍正三年定頒給青海扎薩克王台吉等時憲書於每年領俸幣時一同給發七年定各省布政使司每嵗四月由欽天監頒發考定時憲書式敬謹刋刷鈐盖庫貯欽天監時憲書印信凡見任文武大小官及在籍有職官舉人貢生等各給一本以彰敬授人時之意至各省民户繁多勢
  難遍給應將所刻書板發貯公所聴匠役或書坊備紙刷印赴布政使司鈐盖欽天監時憲書印發賣俾深山僻壤咸知時序月令乾隆二年覆准散給青海扎薩克王台吉等時憲書於每年五六月間同俸幣給發似覺稍遲應先期於每年十月將次年時憲書由兵部交驛站發往青海散給十九年定孟冬
  頒朔於
  午門親王郡王貝勒亦令親領行禮是年
  頒時憲書於杜爾伯特部落與喀爾喀部落同二十八
  
  頒時憲書於哈宻闢展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闐烏什阿克蘇哈喇沙爾土魯畨伊犂庫車沙雅爾等十三部落俱由理藩院給發
  冊封親王世子郡王
  等謹按鄭志有冊封諸王侯一條我
  朝監古定制無冊封藩國之典兹謹循㑹典通禮所載
  冊封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儀節著於篇中而
  冊封公主及福晉夫人等儀附見焉
  
  冊封親王及親王世子
  命下禮工二部製
  冊寳皆以金若嗣封王則注名於
  冊寳世相傳授豫期禮部諏吉奏請
  命内大臣散秩大臣一人為正使内閣學士翰林院學士禮部侍郎一人副之詣王邸第正使持
  節前行副使奉
  制冊禮部官奉寳隨行王率所屬官朝服跪迎入門行
  三跪九叩禮宣
  制冊宣寳王退立拜位行三跪九叩禮畢正使奉節出王率屬出大門外跪送如儀封使回還
  節有司退若
  冊封郡王製
  冊寳皆銀質金飾餘與親王及世子同凡
  冊封郡王長子貝勒貝子
  命下工部製
  制冊以紙前期禮部奏請
  命内閣侍讀學士侍讀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一人為正使禮部郎中員外郎一人副之迎
  節冊受
  冊送
  節均如諸王儀凡
  冊封公主
  命下工部製
  冊以金禮部諏吉奏請
  命正副使持
  節往封如親王之儀公主率侍女跪迎於儀門内道右
  
  冊送
  節均如儀凡親王世子郡王福晉長子貝勒貝子夫人
  間五嵗禮部彚疏請行
  冊封禮
  制冊封使各如其夫爵
  節冊視彚封人之數福晉等迎
  節冊受
  冊送
  節各如公主儀凡郡主縣主縣君間五嵗禮部彚請遣
  使
  冊封
  制冊用紙儀注與福晉夫人同
  三老五更
  臣等謹按鄭志載三老五更一條厯敘漢明帝安帝暨曹魏後魏後周之制牽率附㑹伊古以來未有定論恭讀我
  皇上御製三老五更說三老記及
  題張廷玉三老五更議折衷千古之疑昭然若揭日月
  乾隆五十年
  御新建辟雍講學禮成鉅典輝煌超軼萬古恭讀御製國學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記有云若夫三老五更之說予以為括於養老化俗之儀而非天子所必應並行而不遺者盖弗見於詩書乃特出杜氏通典之私耳且予向有三老五更之說已明闢其謬兹不複綴乎辭
  御製上丁
  釋奠後臨新建辟雍講學得近體四首有云三五昔經著說詳謂他杜撰失荒唐注云三老五更之說不見詩書惟禮記出漢儒非孔子之言左傳始有三老凍餒之文注疏者紛紛不一而蔡邕獨斷遂有父事兄事之說白虎通直以為老更各一人且曰父一而已不宜有三其謬更甚杜佑通典亦宗其說真成杜撰矣向嘗著說闢之詳見三老五更說今命刻於辟雍碑隂大哉
  聖言曠然若發蒙矣兹編謹存三老五更之目恭載御製文於卷中以昭析古今議禮家之迷誤焉
  御製三老五更說
  三老五更之說不見於詩書其見於禮記者盖出於漢儒非孔子之言惟左傳三老凍餒之文為最古然傳謂公聚朽蠧而三老反不見養遇非與五更相提並論也註三老五更者多矣或謂上中下夀或謂工商農而不及五更或謂明天地人與五行之事或謂取象三辰五星或謂知三徳五事者各以臆度不堪僂指矣至蔡邕獨㫁乃有父事兄事之說而白虎通之謬直以為老更各一人且曰父一而已不宜有三吁可怪哉天子養老即所以教孝於天下何至以父事之且即其說父一而已則天子已自有父今復事一人是非二父乎腐儒執虚文而謬大義真不直一噱耳邕復觧更為叟謂豕亥之訛夫叟與老同既有老又何藉叟為哉予以謂三者天地人之數養老自以三舉其數耳若夫五更則更事之說為近而五倫五常莫不具於此人數不必其備行之以敬誠愷悌則中和位育將在是矣後儒一切穿鑿之論何足數哉
  御製三老記
  予既為三老五更之說以闢諸家之謬然以三老之稱數典於左氏其何以稱三老則求其觧而終不得其辭兹以三餘之暇書辟雍詩冊有三老之語臨池下恍然悟曰三老之言實出孟子所謂老而無妻老而無夫老而無子此非三老而何孟子雖出左氏後而此語自由古以傳故即繼之曰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知文王時即有三老之稱左氏提其綱孟子晰其目耳且晏子對叔向歎齊之將為陳氏所云公棄其民三老凍餒乃指一國鰥寡獨窮之民之無恤者設以上夀中夀下夀論之豈八十以下之老即可以弗恤乎其餘附㑹之論愈說愈逺然總於辟雍養老興賢有何涉乎自是而三老之稱徧於鄉閭所謂三老董公壺闗三老之類不一而足盖耆艾而長於鄉者即可稱三老而非定三人也夫予三老五更之說成於戊戌逮今又六年求其說而不得而筆下偶得之是不可以不記且此六年中何嘗不讀孟子而未有㑹兹偶㑹之益見理不可不日窮書不可不日讀寧渠呈已之是顯人之非以為博聞廣識而已哉
  御製題張廷玉三老五更議
  戊戌年為三老五更說亦既闢其踳駮而勒之新建辟雍之碑矣今秋駐避暑山莊檢續書之四庫全書内文頴集中有三老五更議之篇而挂漏其名因命檢文津閣之書乃知為張廷玉所撰憬然憶之事在乾隆戊午為廿七月既閱諸禮畢舉之時於視學之前曾向軍機大臣等談及三老五更而咨其可行與否彼時鄂爾泰依違其間張廷玉則斷以為不可於是奏此議而遂寢其說盖鄂爾泰固好虚譽而近於驕者張廷玉則善自謹而近於懦者且二人彼時皆可望登此席者也以今觀之則廷玉之議為當設爾時勉强行之必有如廷玉所謂資後人之議者矣若朕戊戌年之所為三老五更說戊戌去戊午厯四十年其事早已忘之盖戊午朕方廿八嵗而戊戌則六十有八此亦足騐四十年間學問識見之效而年少時猶未免有好名泥古之意至今則灑然矣兹觀廷玉之議與朕之說不約而同樹之前旌焉因命並勒辟雍碑以識已學之淺深及弗掩人之善也夫廷玉既有此卓識何未見及朕之必不動於浮言遵
  皇考遺㫖令彼配享
  太廟而臨休致歸里時乃有求入
  廟之請此所謂老衰而戒之在得乎朕又以廷玉之戒為
  戒且為廷玉惜之
  鄉飲酒禮
  順治元年定京府及直省府州縣每嵗於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舉行鄉飲酒禮設賓介主人衆賓之席順天以府尹為主直省府以知府州以知州縣以知縣為主大賓擇鄉里年髙有徳之人位於西北介以次長位於西南三賓以賓之次者為之位於賓席之西衆賓序齒列坐司正以教職為之主揚觶以罰失儀者贊禮讀法以生員為之以申明
  朝廷之法敦序長㓜之節二年定順天府詳稽鄉飲酒舊制移送禮部題請施行嗣後每嵗由順天府具題將所舉賓介等姓名履厯呈部存案鄉飲酒讀律令曰律令凡鄉飲酒序長㓜論賢良年髙有徳者居上其次序齒列坐有過犯者不得干與違者罪以違制失儀則揚觶者以禮責之
  康熙元年定奉天府州縣行鄉飲酒禮儀與順天同四年定錦州府州縣行鄉飲酒禮儀與奉天同雍正元年
  諭鄉飲酒禮乃敬老尊賢之古制近聞年乆視為具文應飭令加謹舉行是年順天府舉行鄉飲酒禮
  特命禮部堂官前往監禮嵗以為常
  乾隆二年覆凖鄉飲之典必賓介得人始足以示觀感而興教化應通行嚴飭嗣後所舉賓介務擇齒徳兼優允協鄉評之人如地方官徇情濫舉即應題㕘若所舉得人而不法之徒或有藉端阻撓者亦應嚴加究治十八年覆准各省鄉飲竟有頻年闕畧不舉致曠
  大典者應令各省督撫轉飭所屬府州縣每嵗遵照定例於正月十月舉行二次其賓介之數據舊儀所載鄉飲酒圖有大賓介賓一賓二賓三賓衆賓
  與大僎一僎二僎三僎之名按儀禮賓若有遵者諸公大夫則既一人舉觶乃入注言今文遵為僎又曰此鄉之人仕至大夫者來助主人樂賓主人所榮而遵法者也或有無來不來用時事耳又曰不干主人正禮也謂之賓者同從外來耳大國有孤四命謂之公又疏言一人舉觶為旅酬始乃入即是作樂前入又戴記坐僎於東北以輔主人所謂席於賓東助主人樂賓者也其言主人親速賓及介而衆賓自從之至於門外主人拜賓及介而衆賓自入三揖至於階三讓以賓升拜至獻酬辭讓之儀繁及介省矣至於衆賓升受坐祭立飲不酢而降皆無一言及僎者所謂不干主人正禮者也嗣後應令順天府及直省府州縣先期訪紳士之年髙徳劭者一人為賓次為介又次為衆賓皆由州縣詳報府尹督撫覈定舉行其本地有仕至顯官偶居鄉里願來觀禮者依古禮坐於東北順天府及直省㑹城一品席南嚮二三品席西向各府州縣三品以上席南向四五品席西向無則闕之不立一僎二僎三僎之名不入舉報之内仍將所舉賓介造具姓名籍貫清冊送部存案以昭慎重










  皇朝通志巻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四
  禮畧
  軍禮
  等謹按鄭樵通志列軍禮於賓禮之後恭查軍禮中有天子親征大閲大狩諸大典不應後於賓禮茲謹遵
  大清通禮次第序於賓禮之前鄭志所載有天子諸侯將出征類宜造禡并祭所過山川軷祭田獵講武命將出征宣露布大射鄉射合朔伐鼔祭馬祖時儺諸目兹遵㑹典序軍禮之大者曰
  皇帝親征曰
  親征凱旋曰
  命將出征曰凱旋郊勞曰獻俘受俘曰
  大閲曰
  大狩遞著於篇以昭
  聖代神武覲揚之盛烈鄭志所載諸目統已該備於篇中矣至合朔伐鼔祭馬祖為祠祭司及太僕寺之職掌不必列於軍禮而時儺一節亦非禮之重者皆不復述焉
  皇帝親征
  崇徳元年十月
  太宗文皇帝親統大軍往征朝鮮先期告
  天告
  廟
  頒行軍律令乃分兵為左右翼
  聖駕出撫近門設鹵簿吹螺奏樂恭謁
  堂子行三跪九叩禮復於
  堂子外建立八纛吹螺奏樂行三跪九叩禮畢遂啟行二
  年朝鮮國王服罪請降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以厄魯特噶爾丹悖天虐衆宜及時剪滅遣
  發大兵分道並進
  躬統六師由中道聲罪致討欽天監擇日啟行前期三日
  分遣官祗告
  天
  
  太廟
  社稷
  太歲
  頒行軍律令至日遣官致祭
  道路
  火礟之神
  聖駕出宫進
  堂子街門行三跪九叩禮畢致禮於
  旗纛之神
  聖駕啟行至西巴䑓遣使齎
  勅往諭噶爾丹
  躬率前鋒軍進發噶爾丹知
  聖駕親征驚遁
  聖駕至克魯倫河盡獲鎧甲器械廬帳老弱於塗復率前
  軍追至托諾分兵遣平北將軍追躡
  聖駕回鑾是年九月噶爾丹收集散亡復圖侵掠大將軍
  報至
  聖祖仁皇帝親廵行北邊經理機務奉
  諭朕出塞試鷹當減從而往諸色人等不得告請從行欽天監擇定行軍日期左翼於十七日起程右翼於十八日起程至十九日
  聖祖仁皇帝駕發京師十月至白塔向歸化城十一月至和坦和碩渡河是時河氷未凍獨於渡處數里結為堅氷車馬坦行厄魯特来降者絡繹不絶噶爾丹知部曲潰散遣使納欵復頒
  勅諭遣使齎往招撫乃自棟斯垓統軍
  回鑾三十六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三舉北征仍分兩路出師
  聖駕巡晉及秦就近調遣口外王貝勒台吉等先傳諭㫖止其請安進貢各地方大員止許單身至黄河兩岸迎接時哈宻已擒逆子俘送軍前青海八台吉懇請來朝厄魯特之部長宰桑等皆納欵求降噶爾丹仰藥自殺丹濟拉諾顏格隆等攜其尸來歸朔漠蕩平
  聖駕自黄河舟行
  回鑾
  親征凱旋
  崇徳二年三月
  太宗文皇帝率從征王貝勒大臣等班師朝鮮國王率羣
  臣出王城十里外跪送
  太宗文皇帝下馬升座該王率羣臣行三跪九叩禮遣大臣二人送還國乃於軍中以班師行祭
  旗纛禮將至
  盛京二十里
  太宗文皇帝入黄幄陞座王貝子文武羣臣各䝉古部長等率衆排班奉慶賀表跪進行三跪九叩禮乃大燕至
  盛京日恭謁
  堂子行禮還宫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
  聖祖仁皇帝自克勒和碩統軍
  回鑾諸王大臣請行慶賀禮不許越五日撫逺大將軍大
  破賊於昭黙多之地㨗音至
  聖祖仁皇帝出行營南門外設香案謝
  天行三跪九叩禮入
  行宫諸王大學士等進賀㨗表文行慶賀禮六月
  駕還京詣
  堂子行三跪九叩禮還宫是年冬
  聖祖仁皇帝北巡
  駐蹕棟斯垓噶爾丹遣使納欵乃降
  勅招撫班師三十六年
  聖祖仁皇帝復臨邊方
  駐蹕狼居胥山指授諸將方畧截窮寇遁走之路噶爾丹自料立就誅戮仰藥自殺餘黨率衆歸降朔漠蕩平
  聖祖仁皇帝以六師大㨗於
  行營外率
  皇子諸王大臣謝
  天行三跪九拜禮畢羣臣行慶賀禮
  聖駕回京詣
  堂子行禮畢還宫禮部奏請舉行慶典遣官祇告天
  
  太廟
  社稷
  永陵
  福陵
  昭陵
  暫安奉殿
  孝陵
  皇后陵寢及
  太歲
  旗纛
  礟神
  嶽鎮海瀆
  帝王陵寢
  先師闕里欽天監諏日
  御殿受賀是日
  頒詔天下復
  允羣臣所請宣付史館編輯平定朔漠方畧
  御筆勒銘磨崖刻石於察罕齊老托諾昭黙多及狼居胥
  山並建碑太學垂文紀勲昭示萬世
  命將出征
  崇徳元年
  太宗文皇帝命多羅武英郡王貝勒貝子等率諸大臣官
  兵出征
  親臨送至撫近門設鹵簿詣
  堂子行禮义於
  堂子外列䕶軍八纛行三跪九叩禮畢親送至演武場陞御座召郡王貝勒貝子等近前誡諭遣行是年
  命和碩睿親王和碩豫親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率大軍出
  征儀同
  順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命攝政和碩睿親王同多羅豫郡王貝勒貝子公八旗都統副都統暨恭順懷順智順三王等率兵畧定中原詣
  堂子奏樂行禮又陳列八纛行禮畢大軍聲礟啟行是年命和碩英親王為靖逺大將軍往征流冦賜之以勅
  世祖章皇帝御門陞座内院大臣奉三體
  勅書宣讀畢奉
  勅印授大將軍王及出征各官行三跪九叩禮畢啟行五
  
  命都統為征南大將軍統兵征討江西賜之以
  勅儀與元年同是年
  命固山貝子為平西大將軍討陜西叛回賜
  勅儀同
  康熙十三年
  命多羅順承郡王為寜南靖冦大將軍帥師之湖廣都統
  為安西將軍帥師之四川
  聖祖仁皇帝御殿陞座大學士奉
  勅印授王王跪受行三跪九叩禮
  聖駕詣
  堂子行三跪九叩禮出征王及諸王貝勒都統尚書等官咸隨行禮畢次於兵部所設纛前行三跪九叩禮
  聖駕出長安右門外送行出征王以下副都統以上咸佩
  弓矢上馬隨行至
  駐馬處出征王疾馬趨過
  聖駕還宫出征王行至列兵處禮部預設祖帳光禄寺備
  茶禮兵二部堂官奉茶飲畢望
  闕謝
  恩禮成啟行是年八月
  命王貝勒為大將軍出征遣親王内大臣出長安右門往
  送十月
  命和碩簡親王為揚威大將軍帥師之江寜和碩安親王為定逺平冦大將軍帥師之廣東儀與是年正月同二十九年
  命和碩裕親王為撫逺大將軍出征以
  皇子為副
  聖祖仁皇帝御太和門大學士二人一奉
  勅一奉印授王王跪受行禮畢
  上出東直門視大將軍王等啟行三十五年
  命領侍衛内大臣安北將軍伯為撫逺大將軍統西路大兵出征厄魯特噶爾丹令先自歸化城乗驛速赴
  京師至日大
  頒燕賚
  上御太和門陞殿作樂
  命大將軍進至
  御座前
  親賜以巵酒大將軍跪受退至階叩首飲都統大臣等均
  以次進前
  親賜巵酒副都統等亦近前侍衛賜酒自叅領以下每十人為一班進至階上跪飲又令部院大臣侍衛等徧視衆軍士飲燕畢
  賜賚有差大將軍率衆官兵等謝
  恩同叩首出遣大學士授大將軍
  勅印令自京復赴歸化城啟行五十七年
  命將征勦策旺阿喇卜坦
  上親詣
  堂子行禮拜
  纛禮成
  命内閣大臣頒給大將軍
  勅印於
  太和殿大將軍跪受謝
  恩行禮畢啟行
  雍正七年議准
  命將出征之前日應遣官行告
  廟禮起行之日應遣官祇告
  奉先殿其祝文均由翰林院撰擬是年議准
  命將出師授大將軍
  勅印拜纛儀又議准
  命使齎送
  勅印大將軍於軍中恭受儀其儀節並見
  大清㑹典通禮九年
  命撫逺大將軍出征遣官祇告
  奉先殿又遣官祭纛於徳勝門
  乾隆十三年
  命大學士忠勇公經畧統兵討金川先期授
  勅印出師之日隨
  皇帝先詣
  堂子行禮次祭
  纛畢
  駕至長安左門外
  御黄幄陞座親賜經畧巵酒遂啟行
  欽命大學士率侍衛為經畧祖道畢望
  闕謝
  恩啟行三十三年
  命大學士忠勇公為經畧帥師討緬甸授
  勅印
  親祭
  堂子祭
  纛
  御賜經畧巵酒祖道並如十三年之儀
  等謹按
  皇朝勇畧丕昭軍政整肅自
  列聖以來
  命將出師武功赫濯我
  皇上神武震疊
  光烈覲揚西師之役諸將士秉承
  廟算不數年間平定伊犁回部拓地二萬餘里西陲永
  靖及兩金川負
  恩反噬上干
  天討將軍副將軍等皆就軍中
  命帥未行
  命將出征之典而
  聖天子運籌密勿指示機宜用能迅奏膚功武成耆定
  益以見
  天威之無逺弗屆也
  命將出征凱旋
  崇徳元年和碩睿親王裕親王貝勒貝子等大兵凱旋
  太宗文皇帝率王貝勒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出城十里
  外郊勞設八纛吹螺作樂
  上率衆拜
  天行三跪九叩禮畢
  御黄幄陞座出征王貝勒等跪進獻㨗表文行三跪九叩
  
  諭出征王貝勒等近前行禮王等以次趨至
  御前行一跪三叩禮
  賜坐設燕
  親賜巵酒及至京
  躬率凱旋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謁
  堂子行禮還宫
  順治二年以南京平定
  世祖章皇帝御殿攝政王率王公文武百官上表行慶賀
  禮是日遣官祇告
  天
  
  太廟
  社稷是年定國大將軍和碩豫親王班師還京
  世祖章皇帝出正陽門於南苑北迎勞陳設大纛十作樂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拜
  天行三跪九叩禮畢
  御黄幄諸王列侍左右大將軍和碩豫親王及出師王貝子各官朝見行三跪九叩禮和碩豫親王起近前跪行謁見禮投誠諸王亦行禮分坐
  賜茶畢還宫
  康熙元年撫逺大將軍多羅信郡王等征滅察哈爾班師凱旋
  聖祖仁皇帝率王公大臣迎勞於南苑之大紅門至京詣堂子行禮畢還宫十九年定逺平冦大將軍和碩安親王
  自湖廣班師凱旋
  上率王公大臣出郊迎勞
  駐蹕盧溝橋次日自
  駐蹕處迎凱旋大軍於二十里外大軍既至率諸王大臣
  等拜
  天禮畢
  御黄幄凱旋王大臣率將帥行禮
  詔王近前
  親起抱見行禮命近
  御座左側坐諸大臣依次列坐其行間効力軍士亦依次
  列坐
  賜茶畢還宫是年大將軍和碩康親王自福建凱旋上出郊迎勞儀同二十年以雲南報㨗
  上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奏聞行禮王以下文武百官集
  乾清門行慶賀禮
  上詣
  孝陵躬行昭告遣官祇告
  天
  
  太廟
  社稷二十一年定逺平冦大將軍貝子征南大將軍都
  統等自雲南凱旋
  上出郊迎勞如儀三十五年撫逺大將軍伯大破噶爾丹於昭黙多之地凱旋後留駐斥堠是歲冬
  上巡狩至鄂爾多斯有
  㫖著大將軍伯自軍中乗驛前來將至
  命皇子往迎
  聖駕出黄幔城大將軍伯趨進跪請
  聖安乃召入黄幔城
  賜坐
  賜茶遂扈從於和坦和碩之南
  賜大將軍伯
  御佩櫜鞬弓矢復遣還軍
  雍正二年平定青海
  世宗憲皇帝御殿受賀
  御製平定青海碑文勒石太學昭示萬世
  乾隆十四年春經畧大學士忠勇公自金川凱旋
  命王公大臣迎勞於阜成門外至日
  上御殿經畧大學士忠勇公率凱旋諸臣至丹陛上謝恩行禮次日
  賜燕於瀛䑓行賞有差
  御製平定金川碑文勒石太學並
  命儒臣輯平定金川方畧二十一年以伊犁平定㨗音
  
  上御殿行慶賀禮遣官祇告
  
  地
  太廟
  社稷
  御製平定準噶爾碑文勒石太學二十五年西域平定
  定邊將軍武毅謀勇公等凱旋還京
  上駐蹕黄新莊親行郊勞是日法駕鹵簿全設在京王公大臣等預至郊勞處分翼排班候隨行禮設黄幄
  御座於郊勞處正中南向兩翼設青幕各八東西向築䑓於黄幄正南䑓上設將軍等凱旋纛於左右設
  皇帝拜褥於臺上正中設下馬紅柱東西各一樂部設
  鐃歌樂於臺左右設凱歌樂於
  御道左右設鳴螺軍士按翼於臺左右屆時
  皇帝出行宫至郊勞處軍士鳴螺鐃歌樂作將軍及從
  征官兵咸甲胄於紅柱外跪恭請
  聖安
  皇帝降輿至臺上拜
  天行三跪九拜禮將軍及王公大臣均隨行禮畢御黄幄陞座將軍等行三跪九叩禮候
  㫖將軍大臣行抱見禮
  賜坐
  賜茶禮部堂官奏禮成
  皇帝出御幄乗騎馬上凱歌樂作
  駕還行宫是年
  上御殿行慶賀禮祇告
  
  地
  太廟
  社稷
  賜宴將軍等於
  紫光閣並命圖繪功臣百人像於
  紫光閣中前五十功臣
  御製贊詞後五十功臣
  命儒臣擬贊並藏得勝靈纛及俘獲軍器於
  閣中
  御製平定回部碑文勒石太學並
  命儒臣纂輯方畧四十一年金川平定定西將軍大學
  士誠謀英勇公凱旋回京
  上親行郊勞並如二十五年之儀慶賀祇告
  賜宴繪像並與二十五年同
  御製平定金川碑文勒石太學並
  命儒臣纂輯方畧
  獻俘受俘
  康熙三十六年
  親征朔漠王師大㨗哈密擒厄魯特噶爾丹之子色布騰
  巴勒珠爾俘獻於
  駐蹕之神木縣
  聖祖仁皇帝御行營受俘遣送
  京師拘禁於理藩院旋奉
  㫖赦而不誅至四十年宥釋授以一等侍衛給之妻室
  雍正二年
  命將討平青海解送俘囚至
  京師欽天監擇日獻俘於
  太廟
  社稷至期兵部率解俘官員兵丁押所解之俘白組繋
  頸至
  太廟街門外向北立候承祭官至俘向北跪承祭官入太廟陪祀文武各官分東西班豫集承祭官就行禮位行禮如時饗儀禮成兵部率解俘官員兵丁押俘至
  社稷街門外候承祭官入
  社稷壇行禮如春秋祈報儀禮成兵部率解俘官員兵丁押俘出次日行受俘禮前期工部設
  御座於午門樓檐下正中至日武備院鑾儀衛陳設諸王以
  下文武各官咸齊集
  皇帝鑾輿出宫
  陞寳座兵部堂官奏平定青海所獲叛逆俘囚謹獻
  闕下請
  㫖宣
  制曰所獻俘交刑部刑部堂官跪領
  㫖押俘出王以下文武各官行三跪九叩禮
  聖駕還宫是日
  賜觧俘官員兵丁銀幣有差
  恩賜該將軍鞍馬采幣其擒獲俘囚之將校及管領擒獲
  之人分别各加賞賚
  乾隆十四年議准凡出師克㨗應照雍正二年平定青海以俘獻於
  
  社如儀獻俘次日行受俘禮均如雍正二年之儀有赦
  而不殺者奉
  㫖釋縛交理藩院二十年征凖噶爾擒獲巴朗孟克特墨爾羅卜藏丹津獻俘受俘儀同二十一年平定伊犁擒獲逹瓦齊獻俘行禮宥罪儀同二十五年平定回部圅霍集占之首以獻四十一年平定金川逆酋全就俘獲並獻俘受俘如儀





  皇朝通志巻四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巻四十五
  禮畧
  軍禮
  等謹按
  皇朝軍政嚴肅聲威燀赫簡閲訓練齊之以禮自
  列聖以來詰戎典制載在方策我
  皇上整飭戎行申嚴武備
  訓諭彰明每三嵗一舉
  大閲之典而
  秋巡鉅制每嵗舉行木蘭
  行圍習勤肄武所以闡揚
  光烈垂示萬年典至鉅也謹稽
  大清㑹典通禮述
  大閲
  大狩二篇以誌軍禮之整嚴詳備景爍前古昭示方來
  
  大閲
  順治十三年奏定冬季農隙之時
  大閲武事令官兵披執操演宰牛羊設筵燕黜陟賞罰十
  六年
  諭大閲典禮三年一行永著為例著即傳諭各旗官兵整肅軍容候秋月朕親行閲視是年
  大閲如儀
  康熙二十四年
  聖祖仁皇帝諭兵部國家武備不可一日懈弛舊例每嵗必操練將士習試火礟爾部傳諭八旗都統等豫為整備朕將親閲焉是年
  上由午門出宣武門八旗都統各率所部將士擐甲胄屬櫜鞬建旗纛自灣子里夾道分列至拱極城前鋒官軍自盧溝橋夾道分列至王家嶺山麓官軍排列槍礟分東西次第布列
  上登王家嶺
  御黄幄陞座軍中吹螺角者三發巨礟三排槍相繼齊發命將士發巨礟八旗所列將軍礟位及諸火器一時齊發
  凡二次禮成
  御行宫召扈從諸王大臣等
  賜燕畢
  御黄幄設布侯較射而還三十一年
  聖祖仁皇帝幸玉泉山大閲八旗前鋒䕶軍驍騎及火器
  營兵皆擐甲胄分翼排列
  上由右翼至左翼周閲畢登玉泉山
  御黄幄官兵吹角發礟二次馬步軍鳥槍齊發以次退立命八旗鳥槍兵演習連環旋轉二次放槍各一次三十四
  
  聖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閲擇於
  南苑西紅門曠地八旗官兵槍礟按旗排為三隊第一隊以漢軍火器營鳥槍步軍居中礟位排列左右滿洲火器營鳥槍列於礟之兩傍第二隊以前鋒軍居中八旗䕶軍列兩傍第三隊列八旗䕶軍兩翼則設應援兵屆期
  上率
  皇子等親擐甲胄前張黄盖内大臣侍衛大學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從繼以豹尾班侍衛後建黄龍大纛二上三旗侍衛擐甲胄均按次隨從
  上周閲八旗兵陣火器營立於馬軍之前正中鳴角者三擊鼓步軍舁鹿角大礟衆兵齊進鳴金而止發鳥槍一次如是者九第十次火器營馬步軍槍礟連環齊發無間鳴金而止開鹿角為八門後二隊馬軍隨出既成列鳴角呼噪而進復鳴角收軍立於本陣結隊徐旋其殿軍立於後
  大閲畢
  上還行宫
  特降敕諭申明軍令宣示於大閲之地是日未閲前官兵
  
  賜食閲後
  賜酒
  雍正六年奏定
  大閲官兵數目及器械營伍均宜定有成規以垂永久所
  定軍律具見
  大清㑹典
  乾隆三年奏定凡奏請閲兵由兵部三年一次於嵗杪具奏請
  㫖如遇
  皇帝閲兵之年由兵部先期開列諸王並領侍衛内大臣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等銜名具奏恭候
  欽㸃王公大臣操演兵丁其本年八旗合操及㸃驗器械均停止至管隊大臣除滿洲火器營總統前鋒統領各率本營兵丁排列外所有管領漢軍火器兵應用都統四人副都統八人首隊應用都統四
  人䕶軍統領二人副都統八人次隊應用都統二人䕶軍統領二人副都統四人左右兩翼兵隊應用都統二人䕶軍統領二人副都統四人共四十二人由演兵王大臣等簡選繕名籖具奏恭候
  欽定應用將校甲兵由演兵王大臣行文各該旗按佐領數目分撥八旗大臣於出場馬匹未回之先將該旗撥出大閲之官兵於本旗教場操演若值滿洲䝉古漢軍三旗合操於兩黄旗教場操演若四旗合操或於安定門外或於仰善窪操演竢場馬全回演兵王大臣等先於仰善窪㑹合八旗操演一二次再往
  南苑操演一二次恭候
  皇帝大閲四年奏定
  大閲吉期由操演兵丁王大臣約計月分奏請交與欽
  天監選擇先期二日各旗往
  南苑設立連營演兵王大臣等㑹同領隊大臣率官兵前往住宿武備院設
  御營帳殿於
  南苑晾鷹臺
  帳殿後設圓幄恭候
  皇帝躬御甲胄鑾儀衛於
  帳殿前左右設三旗𫎇古畫角侍衛班領設親軍海螺兵部設八旗傳令海螺於臺下乘馬以次排至鹿角前八旗各建號纛於本旗汛地中列八旗漢軍鹿角於陣前次列漢軍礟車左右列滿洲礟車鳥槍䕶軍驍騎以次排列八旗前鋒在火器營兵之後首隊之前排列其次䕶軍驍騎各按本翼本旗排列成陣次隊䕶軍驍騎在首隊兵後按翼按旗排列又設兩翼援兵於首隊兩旁各張旗幟既成列兵部堂官奏請
  皇帝閲操
  皇帝駕臨晾鷹臺圓幄
  躬擐甲胄扈從内大臣侍衛親軍等均甲胄兵部堂官
  奏請
  親閲隊伍内大臣兵部堂官前導後扈從大臣及總理演
  兵王大臣隨從之
  御前大臣侍衛
  乾清門侍衛滿洲大學士等均隨行其次豹尾班侍衛隨行又次黄龍大纛隨行又次上三旗侍衛按次隨行在火器營兵之後首隊之前自左至右閲隊一周還
  御晾鷹臺帳殿兵部堂官進前跪奏請鳴角
  帳殿前䝉古畫角先鳴次親軍海螺傳令海螺以次遞鳴聲至鹿角前首隊次隊海螺齊鳴傳令海螺漸次退至臺下兩邊排列舉鹿角兵聞鼓而進鳴金而止麾紅旗則槍礟齊發鳴金則止如此九次至第十次連環齊發鳴金三次連環乃止滿洲礟至第七次停發將礟䭾載馬上入隊隨行連環發畢鳴金後鹿角分為八門首隊前鋒䕶軍驍騎排開駐立次隊亦隨進在礟槍之後駐立首隊排齊候鳴螺皆聲喊前進兩翼應援兵亦斜向前進以次及殿後兵進八旗火器營礟位鳥槍䕶軍驍騎首隊前鋒䕶軍驍騎按數各赴本旗號纛相近處駐立將鹿角分為八行鳴螺而回在原排列處排列首隊兵回後鳴螺殿軍亦結隊回鹿角内在原排列處排列畢兵部堂官奏
  大閲禮成
  駕御圓幄釋甲胄隨從大臣侍衛隨釋甲
  駕還行宫以次
  賜食賞饌筵有差十四年奉
  㫖特設健鋭營於香山並定練習操演之制十七年奏定香山健鋭營每月逢四九日操演雲梯大隊三槍逢二七日演撲躍馬騙馬三槍舞鞭舞刀射箭逢三五八十等日操演水戰其一六日各於本旗較馬步射放槍恭遇
  駕駐圓明園每日操演水戰常日用船四號逢八日大操用船八號均用金龍旗幟自後每嵗冬季
  皇上幸香山
  閲操訓練嘉奬以次
  賞賚各有差二十年奏定
  大閲日陳騎駕鹵簿於
  行宫門外
  駕出作鐃歌大樂奏壯軍容之章
  回鑾作鐃歌清樂奏鬯皇威之章
  駕將出聲礟三
  駕御帳殿開操軍中三舉礟
  大閲禮成
  駕回行宫聲礟三將士各歸營釋甲胄
  大狩
  天命十年四月
  太祖髙皇帝自瀋陽城出獵嚴飭武備申明禁令訓示行軍之法
  天聰二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羣臣出獵於三窪地
  上親殪五虎從臣皆驚服降
  㫖諸貝勒射中之獸有爭論者付審理官驗對隱名驗傷即付傷痕相符之人六年十月
  上行獵至新哈達地方翼日獵於費徳里山
  上還瀋陽
  諭諸貝勒大臣曰凡出兵行獵時有為盜者論罪大小或殺或鞭久著為令乃此畨行獵仍有盜鞍轡䩞屉等物者是法令不彰而人不遵守夫蒐苗獮狩原以講習武事必紀律嚴明然後人不敢犯今行獵兵少尚多犯法若師行動衆將何以約束之乎爾諸貝勒大臣其徧行親察嚴加懲治於是諸貝勒大臣嚴查緝獲
  上以就彼地處分恐衆人不知令擕至瀋陽梟首以徇八
  年十一月
  上率諸貝勒獵於䝉古地方
  諭曰蒐苗獮狩古人原以之講武須有紀律若猝遇猛獸不可輕射毋許一二人逗留在後有逗留者執之若遇黄羊勿逼近追逐恐逼逐之反致從後逸出爾等各按汛地分圍駐守帶傷之獸不可隱藏馬之羈靮鞍韉毋相私竊違者罪之
  順治三年十月禁官員人等於近京百里内圍獵貝勒以上欲獵於百里外者必請
  㫖方行違者治罪八年定凡遇
  大狩之期
  鑾駕啟行陳鹵簿内大臣侍衛等均於
  駕後分隊隨行每隊馬首排齊前後相距丈許各隊伍毋許越次遇狹隘處候首隊過畢後隊方行若奉
  㫖傳後隊侍衛等官由兩旁進退不許衝入儀仗侍衛等官從人均在後隊隨行若侍衛等官易馬至後隊易畢即馳入本隊扈從王貝勒等恭候
  駕出即乘馬在旁稍後隨行王等各隨䕶衛三人按左
  右翼隨行王貝勒等赴
  御前止許親身從旁入
  召問則勒馬稍後欠身恭對赴
  駐蹕所於三十餘丈外下馬扈從都統統領副都統等
  各率所屬官兵按旗以次隨行赴
  駐蹕所於六十餘丈外下馬十年三月
  世祖章皇帝幸南苑行圍申禁號令如儀
  等謹按
  南苑行圍
  世祖親政以後
  聖祖御極之初嵗每舉行以肄武事
  皇上登極以來亦以嵗時習武於此比於周之靈囿兹
  特舉一以見例其餘不復備載云
  康熙元年定恭遇
  御駕行圍嚮導奏定
  駐蹕之地䕶軍統領營總各一人率䕶軍㕘領䕶軍校䕶軍預往相度地勢廣狹同武備院卿司幄及工部官設立
  行營中建帳殿
  御幄繚以黄髹木城建旌門覆以黄幕其外為網城正南暨東西各設一門正南建正白東建鑲黄西建正黄䕶軍旗各二東西門後三面設連帳旌門領侍衛内大臣率侍衛親軍宿衛網城門八旗䕶軍統領率官兵宿衛又外八旗各設帳房專委官兵禁止喧譁
  御營之前扈從諸臣不得駐宿東四旗在左翼西四旗
  在右翼均去
  御營百歩建鑲黄旗䕶軍纛於後正黄旗䕶軍纛於右正白旗䕶軍纛於左扈從人等各按翼駐宿去
  行營二里外前鋒營相形勢設卡倫於路左右八旗各設帳房𥪡旗幟以為偵哨以禁行人䝉古王公台吉去
  御營三五里外各酌立營帳路中設頓營或一或二亦由嚮導指定地方䕶軍㕘領率䕶軍建黄布幔城武備院設帳殿每日輜重行時豫期奏請
  欽㸃大臣數人統轄武備院卿嚮導䕶軍㕘領率御營輜重前行次三旗營總䕶軍㕘領率三旗䕶軍纛并行王以下輜重均各隨纛行毋許攙越十年奉
  㫖停用木城均用黄布幔城二十一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巡幸盛京出山海闗行圍扺廣寧次烏喇途
  中皆
  親御弓矢行挍獵之典嗣後每嵗出口行圍或一嵗再舉垂為成典十一月定𣲖兵口外行獵之制奉
  諭一年𣲖兵一萬二千名分為三班一次行獵撥兵四千於四月十月十二月令其前往行獵則兵既少水草易得人馬俱不至困乏近見部院官員不諳騎射者多此次行獵亦着一併派出令其嫺習騎射二十四年六月
  上幸古北口外行圍
  等謹按康熙二十四年
  上幸古北口外行圍實為秋獮大典所由始自是每年肄武訓戎綏輯藩服垂為成軌増葺
  行宫建立圍塲法制昭於萬古兹誌始事之年自後每嵗
  行圍有紀載不能盡述者並互見於
  皇朝通典通考兹不備詳焉
  三十三年設虎鎗營時黑龍江將軍送精騎善射殺虎新滿洲四十人到京令分𨽻上三旗設虎鎗營總統一人以内大臣或侍衛充每旗設虎鎗總領以大臣侍衛㕘領官員充凡
  大狩行田則從遇大獸則列鎗從之若
  命殺虎則以首先刺虎一二人名奏
  聞四月令各省駐防兵每年分班行圍四十二年建
  行宫於熱河曰
  避暑山莊自古北口至熱河
  車駕頓宿之所曰巴克什營曰兩間房曰常山峪曰王家營曰喀喇河屯自熱河至圍場曰中闗曰波羅河屯曰張三營皆有
  行宫四十八年四月
  上巡幸塞外九月
  上於巴顔托羅海圍場獲異鹿藏其角於内庫
  等恭讀
  皇上御製鹿角記曰嘗閲武庫所藏
  皇祖時鹿角一記曰康熙四十八年九月五日
  上於巴顔托羅海所獲其長自𠜶骨至尖各三尺九寸有十分寸之五兩尖扺直得七尺有九寸兩末徑距凡四尺义之數十有六最末者不尖而博狀如魚尾又如芝朶近𠜶者其圍八寸有十分寸之二既堅且澤不紾而昔景爍哉是葢我
  皇祖神威所攝山靈不敢閟其珍用出異獸以燕聖人而什襲天府示我後昆俾無忘
  先烈詰戎益勤也謹按
  奎記昭垂承
  謨紀瑞仰見
  聖祖神武之貽
  皇上紹承之烈實景爍萬古云
  六十年
  上幸塞外行圍
  諭議政王大臣等從前曾有以朕出口行圍勞苦軍士條奏者不知國家承平雖久豈可遂忘武備前噶爾丹攻破喀爾喀并侵擾我内地扎薩克至烏蘭布通朕親統大兵征討噶爾丹敗走後又侵犯克魯倫朕統兵三路並進至昭黙多剿滅之今策旺阿喇卜坦無端侵擾哈密地方朕徵發阿爾泰及巴爾庫勒兩路兵進剿策旺阿喇卜坦聞之心膽俱碎乃遣策凌敦多卜等潛往西藏刦掠毁壞寺廟土伯特地方已被殘蠧朕又遣大兵前往擊敗策凌敦多卜等復收西藏救土伯特於水火之中我兵直扺西藏立功絶域此皆因朕平時不忘武備勤於訓練之所致也若聽信從前條奏之言憚於勞苦不加訓練又何能逺至萬里之外而滅賊立功乎爾等諸臣咸宜知之
  雍正八年令八旗人等學習步圍
  乾隆元年四月奉
  㫖專設總理行營王公大臣一人凡行營一應行程圍獵駐蹕守衛等事均𨽻焉六年七月
  上幸木蘭行圍先是三月奉
  諭國家武備不可廢弛朕於本年秋月出口行圍原以訓練兵丁仿古蒐獮之禮昔我
  皇祖每嵗舉行所經由道路及一切事宜俱有章程朕今嵗踵行悉遵舊制地方官員或借端𣲖累隨從之人或有恣意需索及强買物件不按時價者著直隸督
  撫不時查㕘毋得容隠七月啟行
  降㫖免所過州縣今年額賦十分之三嗣後每年聖駕出口行圍蠲免額賦例並同八月入圍場九月回鑾王公大臣等恭迎如儀木蘭周一千三百餘里南北相距二百餘里東西相距三百餘里周遭設卡倫守之每嵗白露後鹿始出聲而鳴效其聲呼之可至謂之哨鹿
  國語謂之木蘭今以為圍場之通稱凡圍場之名曰塔哩雅圖曰永安莽喀曰巴顔喀喇曰威遜格爾曰温都爾華曰額爾滚果曰巴顔布爾哈蘇台曰巴顔溝曰岳樂曰珠爾曰巴顔木敦曰徳爾吉曰達顔徳爾吉曰必圖舍哩曰阿濟格鳩曰多滿曰額埓蘇實納曰額倫索果圖曰庫爾圖察䍐曰實喇徳卜色曰額爾吉圖察䍐曰永安拜色欽曰巴顔圖庫瑪曰鄂爾吉呼哈達曰永安拜曰英圖曰哈里雅爾曰喀喇瑪拉噶曰齊老圖徳爾吉色欽曰明安阿巴圖曰徳勒格楞桂鄂博曰孟魁色欽曰巴顔托羅海曰布克曰汗特穆爾曰庫庫哈達曰愛里色欽曰喀喇楚古素曰克哷曰古爾班實納曰察罕扎卜曰實納諾海曰噶海圖曰布古圖曰黙爾根烏里雅蘇台曰呼魯蘇台曰巴拉圖曰色哷曰扎哈烏里雅蘇台曰都呼岱曰哈達圖扎布曰圖們色克圖曰們都阿嚕曰坡賴曰黙爾根精竒尼曰古爾班古爾班曰森濟圖曰布都哩曰珠爾噶岱曰哈朗桂曰和賚果勒曰叟濟曰崆果爾鄂博曰阿嚕布魯克曰巴顔莽喀曰沙爾當曰圖爾根伊兆爾凡六十餘所每嵗
  車駕大獮或十八九圍或二十圍逾年更易永以為制凡每嵗設圍預期定圍場於某處自某處起經由某處於某處收圍均編定地方至期官兵於黎明即赴圍場布圍成列恭候
  御蹕臨圍射獵又以八旗官軍善騎射者於𫎇古圍外環以重圍以射逸出圍外之獸十二年七月更定隨圍䝉古王貝勒貝子公等常賜之例十六年
  申諭各省陸路提鎮於冬月照例行圍十七年上幸木蘭行圍
  御製虎神鎗記勒石於岳樂圍場
  御製記曰虎神鎗者我
  皇祖所貽武功良具用以殪猛獸者也國家肇興東土累洽重熙惟是詰戎揚烈之則守而弗失
  皇祖嵗幸木蘭行圍諸䝉古部落雲集景從予小子雖不敏纘承之志其敢弗蘉故數年以來巡狩塞上一如曩時䝉業藉
  靈四十九旗及青海喀爾喀之仰流而來者亦較前無異焉若輩皆善射重武使無以示之非所以繼
  先志也圍中有虎未嘗不親往射之弓矢所不及則未嘗不用此鎗用之未嘗不中壬申秋於岳樂圍場中獵人以有虎告而未之見也一䝉古云虎匿隔谷山洞
  間彼親見之相去葢三百餘步朕約畧向山洞施鎗意以驚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負嵎跳躍者久之復入復施一鎗則復中之遂以斃焉葢向之發無不中乃於谿谷叢薄目所能見之地斯已竒矣而兹岳樂所中則隔谷幽洞並未見眈眈闞如之形於揣度無意間馥焉深入不移時而殪猛獸則竒之最竒其稱為神良有以也夫萬乗之尊詎宜如孟克特庫之流誇一夫之勇哉孟克喀爾沁蒙古人特庫滿洲今為内大臣皆能獨搏猛獸如馮婦者而習武示度必資神器以效竒而愉快則是鎗也與兑戈和弓同為宗社法守不亦宜乎二十年定行圍
  御營建黄幔城外為網城網城連帳百七十五架設旗門三南門建正白金龍纛二東門建鑲黄金龍纛二西門建正黄金龍纛二周圍建鑲黄金龍三角旗共四十一守以上三旗䕶軍去網城連帳十有二丈為外城連帳二百五十四架設旌門四南門一日建正藍金飛虎纛二一日建鑲藍金飛虎纛二東門建鑲白金飛虎纛二西門建鑲紅金飛虎纛二北門建正紅金飛虎纛二周圍東南面建正白西南面建正紅東北面建鑲黄西北面建正黄金飛虎方旗共六十守以下五旗䕶軍去外連帳六十丈周圍設警蹕帳房四十架每帳房建䕶軍旗各一東南面正藍西南面鑲藍東北面鑲白西北面鑲紅共四十以八旗䕶軍專司警蹕二十四年建濟爾哈朗圖
  行宫自波羅河屯入圍場有二道東道由崖口西道由濟爾哈朗圖每嵗行圍多從崖口出入至是建
  行宫於濟爾哈朗圖二十七年復於濟爾哈朗圖之北建阿穆呼朗圖
  行宫嗣後
  聖駕行圍若從崖口入則
  回鑾由濟爾哈朗圖若從濟爾哈朗圖入則
  回鑾由崖口永以為例凡木蘭行圍儀具見
  大清㑹典及通禮
  等謹按
  皇上紹承
  前烈嵗舉
  行圍大典規制精詳
  訓肄整肅舊藩四十九旗及喀爾喀青海諸部分班隨圍綏輯備至西域蕩平以來逺藩如左右哈薩克東西布魯特安集延布哈爾等率先朝覲嵗月踵至土爾扈特部挈其部衆越數萬里而來歸順皆於熱河圍場撫輯覲宴一道同風無逺弗屆每遇
  行圍之期
  上必躬御鎗矢自麅鹿豕兔以至羆虎巨獸無不壹發
  洞中
  聖武丕昭紀載不能盡悉肄勤
  
  武鉅典閎猷洵足垂訓於萬禩已














  皇朝通志卷四十五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六
  禮畧
  賔禮
  等謹按鄭樵通志賔禮一門惟列三恪二王後一條序山陽陳留零陵介國酅公之事規制庳陋不足垂為典禮我
  
  列聖加禮勝代至隆極渥超軼前古雍正元年
  世宗憲皇帝諭朕近於
  聖祖仁皇帝所遺書笥中檢得未經頒發
  諭㫖以明太祖崛起布衣統一方夏經文緯武為漢唐宋諸君之所未及其後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國之跡欲大廓成例訪其支𣲖一人量授官爵以奉春秋陳薦仍世襲之朕伏讀之下仰見我
  聖祖仁皇帝天覆海涵深仁大度超軼萬古逺邁百王朕思史紀東樓詩歌白馬商周以來無不推恩前代後世類多疑忌以致歴代之君宗祀殄絶朕仰體
  聖祖如天之心逺法隆古盛徳之事謹將
  聖祖所遺
  諭㫖頒發訪求明太祖支𣲖子姓一人量授爵秩俾之承襲以奉春秋祭饗大學士即㑹同廷臣詳明妥議以副
  聖祖仁皇帝寛仁矜恤之至意旋遵奉議上明代後裔有鑲白旗見任直隸正定府知府朱之璉乃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簡王嫡𣲖奉
  㫖授為一等侯爵世襲授爵之後遣往江寧祭明太祖陵
  一次祭畢回
  京往昌平州祭明十三陵一次嗣後每年春秋二次致祭至於明陵所在
  列聖以來疊加修整防䕶乾隆五十年
  皇上親幸長陵不惜百萬帑金
  降㫖諸陵皆如制修葺優禮前代
  曠典特頒誠無取於賔恪之虚文為也恭讀
  御製新樂府二王後詩云三恪二王古有云受禪征伐説徒紛魏晉以降更以假不修實徳修空文元之瀛國明崇禮雖加封爵未聞延至奕世享隆恩
  天命
  天聰肇東土
  順治奄有中外建極尊然實取之流冦並非取之勝國者豈於明之後裔有所慙徳而當待以賔
  康熙有成命
  雍正舉以遵遂求朱氏之裔賜以通侯俾世守其祀而弗
  湮則我
  祖宗興滅繼絶之意超往代詎如李唐周旋周武隋文之
  子孫煌煌
  聖謨昭示
  本朝成法垂訓萬古兹輯通志鄭氏三恪二王後一條應從刪去而明著大義於簡端至賔禮之大者
  藩服朝貢之制鄭志皆闕畧未載謹考周禮大行人掌賔客之禮儀九州以外謂之蕃國各以其貴寶為贄我
  國家聲教暨訖四荒來賔徼外山海諸國典之禮部百餘年來
  敕封燕賚諸典儀文詳洽爰遵
  大清通禮之例輯為賔禮至漠南内扎薩克暨喀爾喀扎薩克青海西藏諸部暨西域回部外蕃諸朝貢儀節載於㑹典理藩院編謹詮次大畧著於篇中以彰
  聖朝賔服無外之盛軌而百官士民相見之儀附載
  其畧於後
  朝貢
  凡四夷屬國按期修職貢遣其陪臣齎表文方物來朝
  京師貢使將入境朝鮮以禮部通官二人迎於盛京鳯凰城安南琉球緬甸暹羅荷蘭蘇禄南掌諸國貢道所經之省督撫遣佐貳雜職官一人迎於邊界西洋以内務府司官及西洋人供職欽天監者各一人迎於廣東皆給以郵符經過地方有司供其次舍廪餼車舟夫馬沿途營汛遞遣官軍防䕶以達於
  京畿禮部豫行工部修飾館舍備器用薪炭户部給粟米芻豆光禄寺給牲魚酒漿蔬菓之屬既至提督㑹同四譯館鴻臚寺少卿飭屬延接入館以時稽其人衆均其飲食貢使就館翼日檢其方物表文貢使暨從官各服本國朝服以竢禮部儀制司官設表案於堂上正中黎明館卿朝服率貢使詣部由左角門入恭竢階下之左正使奉表在前副使次之從官在後鴻臚寺贊跪貢使以下皆跪贊接表正使舉表館卿恭接以授禮部侍郎侍郎受表陳於案正中復位贊叩興正使以下行三跪九叩禮興序班引退館卿率以出儀制司送表内閣竢
  命下禮部以方物分納所司貢使上表訖恭遇大朝常
  
  皇帝御太和殿百官行禮畢序班引貢使暨從官詣丹
  墀西班末
  賜坐
  賜茶如儀若不遇朝期禮部諏日奏請
  召見館卿豫戒貢使及通事官習肄禮儀至日率貢使
  服其國公服通事補服詣
  宫門外祇竢
  皇帝御便殿領侍衛内大臣内大臣侍衛左右侍立如常儀禮部尚書一人蟒袍補服引貢使入通事隨入至丹墀西行三跪九叩禮畢引由西階升至
  殿門外跪
  皇帝降
  㫖慰問禮部尚書承傳通事轉諭貢使貢使對詞通事譯言禮部尚書代奏禮畢興引自西階降出引退如待以優禮是日
  皇帝御便殿侍衛如前議政大臣暨八旗大臣咸蟒袍
  補服入
  殿按翼侍立禮部尚書引貢使至丹墀西行三跪九叩禮興引由西階升入
  殿右門立右翼大臣之末通事隨入稍後立
  皇帝有
  㫖賜坐領侍衛内大臣内大臣議政大臣八旗都統副都統禮部尚書就立位一叩序坐貢使跪叩坐乃
  賜茶尚茶進
  皇帝茶衆跪叩侍衛徧授大臣及貢使茶咸跪受一叩
  坐飲畢跪叩如初
  皇帝降
  㫖慰問貢使跪聆答奏皆禮部尚書承傳通事譯言如前儀禮畢禮部尚書引貢使出至朝房承
  㫖賜貢使尚方飲食訖館卿率以退翼日黎明領赴午門外謝
  恩鴻臚寺傳贊貢使行三跪九叩禮如儀退朝貢禮畢
  禮部疏請
  頒賜國王並燕賚使臣及其從官從人既得
  㫖移諸司供備翼日所司陳
  賜物於午門外道左皮幣布帛白金陳於案馬陳於庭鞍轡具唯朝鮮貢使賜馬館卿朝服率貢使暨從官各服其國朝服由東長安門
  天安門
  端門至西朝房前東面序立祗候禮部侍郎以下衆官序立鳴贊贊齊班序班引貢使至西丹墀門以次序立北面東上贊行三跪九叩禮畢主客司官奉頒給國王
  賜物前授貢使貢使跪受轉授從人乃以次頒貢使及
  從官從人
  賜物主客司捧授各跪受訖贊行三跪九叩禮興引退
  館卿率貢使及從官從人出
  賜宴於禮部如儀畢皆退事竣貢使將回國光禄寺備牲酒菓蔬禮部侍郎一人詣館舍筵燕如儀朝鮮南掌仍以迎接官伴送出境安南琉球緬甸暹羅荷蘭蘇禄禮部奏
  遣司官一人伴送西洋以原迎官二人給郵符沿途供館舍舟車飲食官軍防䕶如初來禮至貢道所經省㑹
  賜燕司道一人主之儀與禮部燕同督撫大吏别遣官
  送出境自京伴送官以事竣復
  命於
  朝凡貢道朝鮮由鳯凰城琉球由福建荷蘭由廣東後改由福建緬甸由雲南安南由廣西太平府西洋由廣東暹羅由廣東蘇禄由福建南掌由雲南凡貢期朝鮮每年進貢一次並
  聖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為四貢同進琉球二年一次荷蘭八年一次後改為五年一次安南三年一次後改為六年一次暹羅三年一次南掌五年一次後改為十年一次蘇禄五年一次凡貢物各將其國之土物非土産者勿進朝鮮安南琉球緬甸蘇禄南掌皆貢有常物西洋暹羅無常貢惟其所獻或輸内務府或入武備院或納鑾儀衛或留於
  盛京及邊省各付所司備用有因事慶賀及謝
  恩加貢者廩餼賚予如常儀其方物則留充正貢之數凡從人朝鮮貢使從書狀官一人大通官三人䕶貢二十四人有賞從役三十人無賞從役無常數琉球西洋暹羅蘇禄貢舟無過三每舟人無過百赴京無過二十安南緬甸南掌入貢人無過百赴京無過二十其不赴京者留於邊境邊吏廪餼之竢使回至邊率之歸國
  敕封外國
  凡朝貢之國世子嗣位權攝國事遣其陪臣請
  命於
  朝禮部疏
  聞得
  㫖報可工部製
  節内閣撰
  敇均送禮部禮部奏
  遣正副使各一人持
  節齎
  敕往封朝鮮封使以内大臣禮部滿侍郎内閣滿學士侍衛充服色儀從各從其品安南琉球以翰林院侍讀侍講編修檢討六科給事中禮部郎中員外郎主事内閣中書充
  特賜一品麒麟服儀從皆視一品啟行之日工部給龍旗御仗牌繖兵部給乘傳防䕶官軍皆候於禮部大門内禮部儀制司官設案於堂上正中陳
  節於左陳
  敕於右尚書侍郎二人於案左右立儀制司官二人隨其後均朝服封使朝服詣部至堂中跪儀制司官一人奉
  節一人奉
  敕各授尚書侍郎以授正副使皆恭接以興出儀門外
  官軍接奉加節衣負
  敕書乘馬行旗仗前導使者易征衣乘傳偕行封使入所封國境其國邊吏供備館傳夫馬所經之地文武官出郊跪接如迎
  詔書之儀將及國嗣封國王遣其陪臣出郊迎接敕書勞使者飾館舍供帳於國門之外備龍亭香亭旗仗鼓樂祇候於館列屏於王殿上設案於正中前設香案均南向設國王受封位於香案南拜位於受封位之南設衆官拜位於庭内東西皆北面贊禮二人位國王拜位之北引禮二人位贊禮之南引班四人位衆官拜位之北皆東西面樂陳於門内儀仗陳於庭中皆左右分列使者既及國迎接官迎至館恭設
  
  敕於龍亭内馳報國王王率其國陪臣朝服郊迎迎接官以龍亭行香亭旗仗鼓樂前導使者乘馬從國王以下咸跪候過興隨入國門至府龍亭入中門升階陳於正中使者及階下馬從升執事者脱節衣奉
  節授正使前行奉
  敕授副使隨行入殿使者陳
  
  敕於中案皆退立案東宣讀官列於使者之後引禮引國王就拜位北面引班引衆官均就拜位北面立贊禮贊跪國王率陪臣皆跪贊叩興國王以下行三跪九叩禮興國王進至受封位前贊禮贊跪國王跪副使進奉
  敕書付宣讀官西面展讀訖以
  敕書授國王國王祗受轉授從官跪接以興副使復位國王三叩興退至拜位前復行三跪九叩禮興率其陪臣出竢門外正使奉
  節詣龍亭執事者加節衣陳於亭舁出使者隨出國王
  以下跪送使者以
  節詣館國王乃易常服適館勞使者揖讓行禮畢退饗
  燕致饔餼如儀及歸率其陪臣跪送
  節於國門外如初迎禮使者回
  朝以事竣復
  命還
  節並
  賜服於所司使者既還
  朝王乃修表文具方物遣其陪臣詣
  闕謝
  恩廪餼燕賚均如常朝貢之儀若外夷歸誠初奉朝命者禮部奏請
  命正副使持
  節齎
  敕印往封儀與前同若荒逺阻絶之區以
  敕書授來使齎回儀制司官設案於
  午門外甬道上正中陳
  敇尚書一人立案左儀制司官隨其後鴻臚寺鳴贊二人立甬道左右均朝服館卿率來使朝服入至西丹墀内祗竢鳴贊贊授
  敕序班詣案前北面贊跪來使跪儀制司官一人奉敕授尚書以授來使來使恭接授從官興退詣丹墀之西贊行三跪九叩禮畢乃恭齎回國以授其國王遣使詣
  闕謝
  恩如儀
  科爾沁等扎薩克朝貢
  國家肇基東土威徳逺播漠南𫎇古諸部落或誼屬戚畹或著有勲績或率先歸附咸奉其土地人民比於内臣設官分職與内八旗無異每嵗分班
  朝覲修貢唯謹秋月扈從
  行圍各依班次
  朝見燕饗
  賜予舍館饔餼之禮成典維昭咸𨽻於理藩院王㑹司
  詳見
  大清㑹典其貢道科爾沁扎賴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由山海闗土黙特喀喇沁敖漢奈曼扎魯特阿嚕科爾沁翁牛特喀爾喀左翼由喜峯口烏朱穆沁巴林阿霸垓蒿薺忒阿霸哈納爾克什克騰由獨石口四子部落蘇尼特毛明安喀爾喀右翼由張家口呉喇忒歸化城土黙特鄂爾多斯由殺虎口來朝班次分為三班周而復始嵗以十二月十有五日後二十五日前咸集王以下均行三跪九叩禮奉
  制書亦如之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在宗室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之下一二等台吉在内大臣之下其次為子又其次為三等台吉又其次為都統又其次為四等台吉又其次為副都統又其次為㕘領佐領其男以下雲騎尉以上各依品級序班凡貢物每旗進羊一羫乳酒一埕以嵗除日新正十四日十五日各
  賜燕一次餘日五旗王府各設燕一次自王貝勒以下至長史䕶衛等官咸與焉凡賞賚廩給牧芻路費均有常制
  喀爾喀青海西藏朝貢
  國初䝉古北部喀爾喀三汗同時納貢厥後朔漠蕩平庇我宇下與漠南諸部落等承平以來懷柔益逺北逾瀚海西絶羌荒青海厄魯特西藏準噶爾之地咸入版圖朝貢皆有常制其貢道喀爾喀四部厄魯特土爾扈特由張家口獨石口喜峯口青海由西寧西藏由四川之打箭鑪喀爾喀等
  朝覲分為四班青海亦分為四班貢期各如其朝覲之班西藏則間嵗一貢附達賴喇嘛以進貢物喀爾喀厄魯特以駝馬湯羊土爾扈特青海以藏香氆氌西藏有佛像金經銀塔五色帕八吉祥之屬朝覲燕饗賞賚餼廪牧芻與漠南内扎薩克諸部落同
  西域外藩朝貢
  我
  皇上聖武丕昭既平定準噶爾凡天山以南回部素為準夷所羈屬者如解倒懸歸仁恐後厥後逆回負
  恩搆亂
  天戈所指臣服彌逺版圖所隸拓地二萬餘里今自嘉峪闗而外舊部若哈密若闢展吐魯畨新疆若哈喇沙爾若庫車若沙雅爾若賽喇木若拜達克若阿克蘇若烏什若喀什噶爾若葉爾羌若和闐碁布星羅同屬内地至土爾扈特逺隔俄羅斯境感慕
  皇仁挈其部屬三萬餘衆越數萬里之逺誠心歸順皇上撫綏安集俾恬居樂業等於内土齊民於是四衛
  拉特咸依化宇分班
  朝貢職有成規乃至伊犁以外葱嶺以西鱗集仰流而至者逺抵西海則有若哈薩克左右部布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喀朗霍罕那木干塔什干巴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竒齊玉斯諤爾根齊諸部落皆重譯輸誠遣使
  朝貢列為西域之外藩各以其輸欵來
  京之先後
  召見賞賚或
  賜宴於瀛臺或
  賜宴於熱河
  行宫俾得與觀燈火與觀
  大閲各授以
  敕書遣貢使齎奉回國其貢期或間年或三年無常期其貢物罽刀馬匹各以其國之所有賔服之盛逺訖汜濛猗歟盛已
  相見儀
  國初定王公以下内外職官士民相見之儀其目曰宗室外藩親王相見曰宗室外藩郡王相見曰宗室外藩貝勒相見曰宗室外藩貝子公相見曰京官敵體相見曰在京屬官見長官曰國學師弟子相見曰直省官敵體相見曰直省文官見長官曰直省武職見長官曰直省官見學政鹽政曰京府官屬相見曰直省文武官相見曰直省滿漢官相見曰直省學校師弟子相見曰賔友相見曰受業弟子見師長曰卑㓜見尊長辨等威慎禮度各有恒式其儀並見
  大清通禮













  皇朝通志卷四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七
  禮畧
  凶禮
  等謹按鄭樵通志凶禮門列大喪及山陵制至朋友相為服諸目内如天子弔大臣服天子為大臣及諸親舉哀諸侯及公卿大夫為天子服皇太后長公主及三夫人以下為天子服杖四條皆綜括於典禮中初不必另述為條目至如挽歌秀孝為舉將服郡縣吏為守令服師弟子相為服朋友相為服五條皆因時設義不必垂為定制兹謹畧諸目惟述
  本朝典制之大者載於篇中恭惟我
  朝以純孝治天下
  列聖
  列后大事定行三年之喪一切禮儀斟酌古今慎重賅備歴稽古昔未有若斯之盡禮盡哀者謹依㑹典通禮所載序
  列聖大喪儀
  列后大喪儀而
  皇貴妃以下喪儀
  皇子以下喪儀以次序列至服制之設通行於天下者誠為盡倫盡制經常不易之恒典謹附著於篇末以昭成法焉
  列聖大喪儀
  凡
  列聖大喪初喪
  嗣皇帝就主喪位冠去緯哭踊宫中自
  皇后以下咸摘耳環去首飾届時恭奉
  梓宫奉安於
  宫中正殿設几筵建丹旐於宫門之左陳法駕鹵簿於宫門之外至
  太和門外
  特簡王公大臣恭理喪儀既斂乃奠王公以下民公侯
  伯子男以上二品官於
  乾清門外三品以下文武有頂帶官於
  景運門外
  皇后
  
  嬪宫人公主
  皇子
  皇孫福晉及近支王公福晉夫人於
  几筵殿内諸王公福晉夫人郡主縣君以上二品夫人
  於丹墀右三品淑人以下於
  隆宗門外齊集哭臨皆男摘冠緯女去首飾奠獻時皆隨行禮舉哀畢各退
  皇帝成服截髮辮居倚廬
  皇子
  皇孫隨成服截髪辮居宫中别室王公百官宗室覺羅咸成服截髮辮旗員居
  闕左門外漢員於各官署
  皇后率
  妃嬪等成服翦髮
  皇子
  皇孫福晉隨成服翦髮諸王福晉命婦及内府三旗官員䕶軍等妻咸成服翦髮
  皇帝行三年喪禮百日内
  上諭用藍筆百日後素服
  御門聼政
  郊
  壇大祀祭服行禮詣
  几筵前仍喪服諸
  皇子
  皇孫及恭理喪儀王公大臣
  殯宫守衛執事各官百日除服羣臣二十七日除服咸百日薙髮奏疏文移二十七日内皆用藍印京朝官二十七月不作樂期年不嫁娶在京軍民人等二十七日素服百日不作樂一月不嫁娶頒
  遺詔於天下直省官期年不作樂百日不嫁娶不薙髮軍民去冠緯素服二十七日百日不作樂一月不嫁娶成服後朝晡日中三設奠朝夕奠設法駕鹵簿三日後至一月設鑾駕鹵簿每奠王公百官咸齊集質明
  皇帝出倚廬詣
  几筵前東立西嚮舉哀迺啓
  宫門恭理喪儀王大臣及執事官率尚茶尚膳舉茶膳由中門中路進至
  几筵前尚茶跪進茶内外齊集衆咸跪
  皇帝親舉茶恭奠於茶几行一拜禮衆皆隨行禮尚茶
  徹茶衆皆興次尚膳進膳
  皇帝親上食畢執事官進奠几於正中
  皇帝詣几前跪進爵王大臣跪進爵
  皇帝祭酒三爵每祭行一拜禮衆皆隨行禮興迺徹饌
  出闔門衆哀止
  皇帝還倚廬衆皆退午奠晡奠儀同諏日行殷奠禮王公百官公主福晉命婦咸齊集所司陳設
  皇帝詣
  几筵前視饌上食舉哀讀祝官奉祭文至閾外正中北面
  跪禮部堂官二人跪展祭文進奠几
  皇帝於几前跪衆於齊集處跪哀暫止讀文畢仍復於
  案退衆舉哀迺進爵
  皇帝祭酒三爵每祭行一拜禮衆隨行禮舉哀畢徹俎豆讀祝官奉祭文禮部堂官前引侍臣奉冠服自殿陛内大臣十人前引恭送燎所
  皇帝舉哀隨行詣燎所内大臣侍衛扈從齊集王公百
  官咸從
  皇帝於燎所祭酒三爵行禮舉哀衆隨舉哀行禮畢皇帝還倚廬迺焚冠服楮帛衆各退諏日而殯先期以
  奉移
  梓宫祇告
  几筵行啓奠禮禮儀與殷奠同至日奉移
  梓宫於
  殯宫豫為大昇舉於
  景運門外届時
  皇帝詣
  几筵舉哀執事官進奠几
  皇帝祭酒三爵恭理喪儀王公大臣鑾儀衛工部堂官
  率校尉恭進小轝奉
  梓宫出登大昇轝禮部尚書祭轝焚楮帛内大臣祭所經門橋皆三祭酒毎祭行一叩禮焚楮帛
  皇帝步送王公百官各以次隨行
  皇后率
  妃嬪等先詣
  殯殿後左旁恭竢
  靈駕至行奉安禮
  皇帝祭酒舉哀衆隨行禮舉哀畢焚楮帛丹旐各退以
  側殿為苫次二十七日後
  還居倚廬行初祭禮設法駕鹵簿於
  殯宫大門外陳設畢
  皇帝親詣上食祭酒如前儀翼日繹祭遣官行禮如儀行大祭禮與初祭儀同翼日繹祭如儀周月讀文致祭與啓奠同王公九卿及文武官承
  㫖恭擬
  尊諡
  廟號進呈
  御覽
  敕所部製玉
  册寳香
  册寳絹
  册寶諏吉恭行上
  尊諡禮前期遣官祗告
  天
  
  太廟後殿
  奉先殿
  社稷至日設鹵簿於
  殯宫大門外陳設畢
  皇帝素服御太和門恭閱
  册寶畢行一跪三拜禮退立東旁大學士詣案前一跪三
  叩恭奉
  册寶降階陳於各黄亭跪叩如前校尉舁亭御仗黄葢前
  導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齊集
  協和門外
  册寶亭至候過隨行
  皇帝還宫易喪服豫詣
  殯宫側殿祗竢贊引太常卿二人恭導
  皇帝由左門入贊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贊跪拜興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禮興奏跪
  皇帝率羣臣跪典儀奏進
  册大學士詣案奉
  册跪獻於左
  皇帝受
  册拱舉授禮部堂官跪接興奉安於案三叩退進寶由右儀亦如之迺宣
  册宣
  寶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叩禮迺奠帛讀祝三獻爵如儀
  禮成恭奉祝帛絹
  册絹
  寶送燎所由中道出
  皇帝轉立拜位旁西嚮候過復候燎半奏禮成皇帝還宫衆皆退翼日頒
  詔天下百日奠獻儀與初祭同既卜𦵏吉奉移
  山陵前期遣官祗告
  天
  
  太廟
  社稷前奉移一日行祖奠禮儀與啓奠同祭畢焚鑾駕
  鹵簿至日執事官陳大昇轝於
  殯宫大門外設
  册寶亭於階下
  皇帝詣
  梓宫前舉哀祭酒三爵衆隨行禮畢
  皇帝先至大門東旁立竢奉移
  梓宫出跪候過步隨行
  梓宫登大昇轝禮部尚書祭轝三祭酒行三叩禮畢焚楮
  
  靈駕發
  册寶亭及騎駕鹵簿咸前列沿途分站豫設
  蘆殿繚以黄幔城
  皇帝步送至郊
  皇太后以下亦先往祗竢王公大臣官員侍衛内監等隨
  轝所過門橋遣内大臣祭酒焚楮帛
  靈駕將至宿次
  皇帝率王公百官舉哀跪迎
  靈駕安奉於蘆殿迺行晡奠如儀奠畢
  皇帝還行宫衆皆退翼日昧爽行朝奠如儀
  皇帝跪送啓行步送里外仍先詣宿次如儀
  等謹按
  孝聖憲皇后大喪
  皇上恭奉
  梓宫至
  泰東陵路經
  泰陵之東清晨
  皇上先展謁
  泰陵次詣
  泰東陵閱視工程畢豫至
  泰陵分路處候
  梓宫至暫停
  皇上於道旁躬代向
  泰陵展叩行禮畢再奉啓行先是㑹典未有此禮禮臣亦
  未經議及
  皇上孝思隆篤禮以義起垂為萬世法守因
  敇部載入㑹典通行
  至
  陵日守
  陵貝勒公大臣官員咸於十里外舉哀跪迎
  靈駕至
  隆恩門外降大昇轝安奉
  梓宫於
  隆恩殿
  皇帝祭酒三爵衆隨行禮舉哀是日遣官祭告各
  陵寢並祭
  后土
  皇陵山神翼日行饗奠禮儀如祖奠
  等謹按饗奠之禮舊稱遣奠載於㑹典乾隆四十二年
  皇上恭奉
  孝聖憲皇后山陵之禮奉
  諭遣字義涉輕忽稱用殊不安於心因
  命儒臣稽所自昉大學士等覆奏遣奠之稱禮經並無明文惟見於孔穎達士喪禮疏唐以後相沿用之葢穎達第用儀禮𦵏日將行苞牲體之車名為遣車遂取遣字為奠名牽合無當復考儀禮將行之祭徹巾苞牲鄭康成注云象既饗而歸賓俎也又禮記雜記云大饗既饗卷三牲之俎歸於賓館所以為哀也鄭注云既饗歸賓俎言孝子哀親之去也是將行之祭原用饗禮舊稱遣奠似不若作饗奠為長既與鄭注相合稱名亦理得心安並請
  敕部更正從之謹識於此以著饗奠稱名之所自始焉大𦵏前期行遷奠禮儀如饗奠恭理喪儀王大臣等率夫校進小轝奉移
  梓宫於
  寶城前蘆殿恭奉
  梓宫登龍輴進饌筵
  皇帝祭酒三爵衆隨行禮舉哀畢
  駕還行宫衆皆退至日
  皇帝詣
  梓宫前祭酒届吉時恭移龍輴自隧道入
  地宫安奉寶牀設香
  册寶於左右几遂掩閉
  元宫
  皇帝於方城前舉哀祭酒行禮畢卒哭出至幄次易吉
  服王公百官咸采服禮部堂官奏請
  皇帝詣
  隆恩殿行題
  主禮
  皇帝入殿左門就拜位立大臣一人啓櫝奉
  神主設於題主案大學士二人朝服詣案東行一跪三叩
  禮興就位西嚮恭題
  神主畢大臣奉
  主安於
  寶座三叩退迺行虞祭禮
  皇帝就拜位王公百官各就拜位上香奠帛讀祝三獻爵送燎均如儀禮成鑾儀衛堂官率校尉舁黄輿設階上正中南嚮太常卿跪奏恭請
  神位升祔
  太廟
  皇帝詣
  寶座前行一跪三拜禮恭奉
  神主奉安黄輿内行一跪三拜禮興内大臣十人大學士
  禮部堂官導引啓行
  皇帝率王以下各官於大門外跪候過先詣塗次黄幄
  祗竢沿途朝夕奠
  皇帝親詣上香行三跪九拜禮還京升祔
  太廟期年小祥讀文致祭張黄幄於
  皇陵方城前陳俎豆列饌筵於祭臺左右
  皇帝喪服詣黄幄内奠獻隨往之王公百官咸於
  陵寢門外隨行禮舉哀與前祖奠同再期大祥儀與期年
  同二十七月行除服禮
  皇帝喪服於
  皇陵方城前行奠獻禮儀與百日奠獻同祭畢除服三周
  行禮儀同再期
  列后大喪儀
  
  列后大喪
  聖子皇帝主喪儀初喪恭奉
  梓宫奉安於
  宫中正殿設几筵建丹旐於宫門外之右陳儀駕於宫門外
  皇帝成服截髮辮諸王福晉為子婦者皆成服翦髮
  皇太后宫中女侍内監皆成服翦髮截髮辮既斂王以下及婣戚於宫門外三品官以下於外門之外福晉以下及婣戚婦女於丹墀右三品淑人以下於宫門外齊集舉哀奏疏文移十五日用藍印頒
  遺詔於天下内外各官二十七日除服百日不作樂不嫁娶軍民二十七日不作樂不嫁娶皆百日薙髪朝晡日中之奠進茶膳以女官恭理喪儀王公大臣内務府總管率之内監轉進於
  皇帝親奠殷奠既徹饌女官奉冠服詣燎所福晉命婦
  内府婦女皆從
  欽命公主福晉或婣戚大臣夫人一人於燎所祭酒行禮將𦵏隨行有女侍及内府婦女餘皆如
  列聖喪儀凡
  皇后大喪
  皇帝主喪儀初喪
  皇帝冠去緯輟朝
  皇子去冠服哭踊宫中自
  妃嬪以下咸摘耳環去首飾届時奉安
  梓宫於
  宫中正殿設几筵建丹旐於宫門外之右陳儀駕於宫門之外
  特簡王公大臣恭理喪儀既斂迺奠
  皇帝成服
  皇子福晉以下咸成服
  皇帝縞素十三日而除兩月後
  御門聼政
  
  壇大祀祭服行禮
  親臨
  几筵前素服視奠恭遇
  皇太后
  皇帝躬詣
  几筵
  皇太后乗輿由中門中道至檐下降輿
  皇帝乗輿由中門中道至階上降輿
  皇子喪服百日餘日素服詣
  几筵前仍喪服
  皇子福晉亦如之
  皇孫恭理喪儀王公大臣及
  殯宫守衛執事各官及婣戚百日除服羣臣二十七日除服皆百日薙髮十三日内各衙門文移用藍印奏本用硃印内外官員二十七日不作樂不嫁娶皆百日薙髮外省以初喪日起算不以  詔到日起算軍民素服七日不作樂不嫁娶成服後朝晡日中三設奠
  皇子出苫次詣
  几筵前西嚮舉哀行禮如儀諏日行殷奠禮
  皇帝親臨上食畢讀祝官奉祭文至閾外正中跪皇子衆皆跪哀暫止讀文畢執事進奠几
  皇帝旁坐祭酒三爵每祭
  皇子行一叩禮衆隨行禮如儀諏日而殯先期以奉移告
  几筵行啓奠禮與殷奠同至日奉移
  梓宫於
  殯宫
  皇帝親臨祭酒三爵
  靈駕至
  殯殿行奉安禮設几筵陳
  册寶
  皇子祭酒衆隨行禮如儀行初祭禮翼日繹祭如儀行大祭禮翼日繹祭儀同周月奠獻儀與啓奠同承
  㫖恭擬
  諡號
  敇工部製
  册寶諏吉行
  册諡禮前期遣官祗告
  太廟後殿
  奉先殿至日陳設
  皇帝素服詣太和門陞座
  閲册寳畢
  皇帝還宫正副使恭奉
  册寶詣
  殯宫宣
  册宣
  寶畢陳於
  几筵左右
  皇子上香奠帛讀祝三獻爵如儀禮成正副使復
  命翼日頒
  詔天下百日奠獻儀同初祭既卜𦵏吉奉移前三日遣
  官祗告
  天
  
  太廟
  社稷奉移前期一日行祖奠禮儀與啓奠同至日皇帝親詣
  梓宫前祭酒三爵不往送祭酒時
  皇子行禮衆隨行禮畢
  靈駕發
  册寶亭及儀駕咸前列沿途分站豫設
  蘆殿繚以黄幔城
  皇子王公以下隨行
  靈駕至宿次奉安
  蘆殿迺行晡奠如儀翼日昧爽行朝奠如儀至
  陵寢安奉
  梓宫於
  饗殿
  皇子祭酒三爵衆隨行禮舉哀是日遣官祭告各
  陵寢並祭
  后土
  皇陵山神翼日行饗奠禮儀如初奠先𦵏一日行遷奠
  禮儀如饗奠至時恭奉
  梓宫於
  寶城前蘆殿
  皇子三祭酒至日
  皇子詣
  梓宫前祭酒恭移龍輴自隧道入
  地宫安奉寶牀設香
  册寶於左右几遂掩閉
  元宫
  皇子祭酒舉哀迺卒哭各退行題
  主禮既陳設大學士二人朝服行一跪三叩禮興恭題神主禮畢迺行虞祭禮如儀禮成恭奉
  神主奉安黄輿導引啓行沿途仍朝夕奠竢還京時升
  祔如距大𦵏之期尚逺迺於
  殯宫東廡製
  神主
  欽命大學士二人至
  几筵前行題
  主禮期年小祥讀文致祭禮儀與初奠同再期大祥儀
  與期年同二十七月行除服禮
  皇子喪服奠獻與百日禮同祭畢除服三周行禮儀同再期
  皇貴妃以下喪儀
  凡
  皇貴妃喪禮初薨
  皇帝輟朝五日素服十日若殯期逾十日及殯而止命所出皇子公主持服如儀内閣擬諡號候
  欽定諏日行
  册諡禮如儀凡
  貴妃喪禮
  皇帝輟朝五日
  妃喪禮
  皇帝輟朝三日
  嬪喪禮
  皇帝輟朝二日餘禮節並如儀凡
  皇祖
  皇考妃嬪薨各按封號以治喪追封者視所追封之號治
  喪皆如儀
  皇子以下喪儀
  
  皇子喪禮未分封之
  皇子薨逝適長者
  皇帝輟朝五日已生子者
  皇子福晉及所生
  皇孫並成服如儀如奉
  㫖追封擇吉行追封禮奉
  册寶宣讀如儀凡親王薨喪
  
  皇帝輟朝三日有
  特恩親臨者王子率合屬官員跪迎於大門外設
  御座於左有司設奠几
  皇帝坐祭酒三爵舉哀畢
  駕興王子率屬跪送如初迎儀王子以下府屬官本支
  諸王以下應有服者皆成服
  諭祭二次
  賜諡如儀世子薨喪
  聞
  皇帝輟朝二日
  賜諡
  賜給初祭大祭羊酒如儀郡王薨喪
  
  皇帝輟朝二日貝勒薨
  皇帝輟朝一日及貝子以下鎮國公輔國公皆
  賜諡
  賜給羊酒如儀民公以下兵民以上居喪二十七月内不燕㑹不鼓樂不娶妻納妾門户不換舊符服制
  凡服制有五曰斬衰三年曰齊衰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曰大功九月曰小功五月曰緦麻三月服之差等有八曰斬衰三年者子為父母子之妻同子為繼母父之後妻慈母謂妾子無母父命他妾養之者養母自幼過房與人者子之妻同庶子為適母為所生母庶子之妻同為人後者為所後父母為人後者之妻同女在室為父母已嫁被出而返在家者同適孫為祖父母及髙曽祖父母承重適孫之妻同為人後者承重同妻為夫妾為家長同曰齊衰杖期者適子衆子為庶母謂父妾有子者適子衆子之妻同子為嫁母謂親生母父歿而改嫁者子為出母謂親生母父在而被出者夫為妻父母在不杖適孫祖在為祖母承重曰齊衰不杖期者祖為適孫父母為適長子及衆子父母為適長子之妻父母為女在室者父母為子為人後者繼母為長子衆子子為改嫁繼母謂父歿繼母改嫁而已從之者從子為伯叔父母及姑在室者為已之親兄弟及姊妹在室者為親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孫為祖父母孫女為祖父母雖適人不降庶孫為生祖母慈母養母孫同女出嫁為父母為人後者為其本生父母仕者解任士子輟考丁憂一年女在室及雖適人而無夫與子者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兄弟之女在室者女適人為兄弟之為父後者婦為夫親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妾為家長之父母妾為家長之正妻妾為家長之長子衆子與其所生子為同居繼父兩無大功以上親者曰齊衰五月者為曾祖父母女孫雖適人不降曰齊衰三月者為髙祖父母女孫雖適人不降為繼父先同居今不同居者自來不同居者無服為同居繼父兩有大功以上親者曰大功九月者祖為衆孫及孫女在室者祖母為適孫衆孫及孫女在室者生祖母為庶孫慈養祖母同父母為衆子婦及女之已嫁者慈母養母為其子婦同伯叔父母為從子婦及兄弟之女已嫁者為人後者為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夫為人後其婦為夫本生父母為已之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為姑及姊妹之已嫁者為兄弟之子為人後者女出嫁為本宗伯叔父母及兄弟與兄弟之子為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婦為夫之祖父母為夫之伯叔父母曰小功五月者為伯叔祖父母謂祖之親兄弟為同堂伯叔父母謂父之堂兄弟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為再從兄弟及再從姊妹在室者為同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為祖姑之在室者謂祖之親姊妹為堂姑之在室者謂父之同堂姊妹為兄弟之妻祖為適孫之婦為兄弟之孫及兄弟之孫女在室者為外祖父母為母之兄弟姊妹為姊妹之子及女之在室者為人後者為其姑及姊妹之已嫁者婦為夫兄弟之孫及孫女在室者婦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在室出嫁同婦為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婦為夫同堂兄弟之子及女之在室者女出嫁為本宗姊妹之出嫁者為本宗堂兄弟及堂姊妹之在室者曰緦麻三月者祖為衆孫婦曾祖父母為曾孫曾孫女髙祖父母為元孫元孫女祖母為嫡孫衆孫婦為乳母為曾伯叔父母為族伯叔祖父母為族伯叔父母為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為曾祖姑在室者為族祖姑及族姑在室者為兄弟之曾孫及曾孫女在室者為兄弟之孫女出嫁者為同堂兄弟之孫及孫女在室者為再從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為祖姑謂祖之親姊妹及堂姑謂父之堂姊妹及已之再從姊妹出嫁者為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為父姊妹之子為母兄弟之子為母姊妹之子為妻之父母為壻為外孫及外孫女為兄弟孫之妻為同堂兄弟子之妻為同堂兄弟之妻婦為夫髙曾祖父母為夫之伯叔祖父母及夫之祖姑在室者為夫之堂伯叔父母為夫之堂姑在室者為夫之同堂兄弟及同堂兄弟之妻為夫之同堂姊妹在室出嫁同為夫之再從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為夫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為夫同堂兄弟子之妻為夫同堂兄弟之孫及孫女在室者為夫兄弟孫之妻為夫兄弟之孫女出嫁者為夫兄弟之曾孫及曾孫女之在室者女出嫁為本宗伯叔祖父母及祖姑在室者為本宗同堂伯叔父母及堂姑在室者為本宗堂姊妹之出嫁者為本宗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







  皇朝通志卷四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八
  諡畧
  等謹按諡法始于成周歴代因之各有増損鄭樵作諡畧列為二百有十品前後繫以諸論考核綦詳臣等恭讀
  御製詠諡法詩案語
  嘉許鄭樵成周初無惡諡之論
  聖訓煌煌昭如日月洵千古諡法之折衷也伏攷前代議諡多委太常博士諸臣定之往往失當未有如
  本朝諡典之悉禀
  上裁斟酌盡善者洪惟
  列祖
  列宗聖徳神功
  列后徽音令徳昭融顯懿卓躒前古書之史册允矣熙鴻號于萬年至若諸王貝勒及内外大臣之例得請者禮
  臣先以應否予諡奏俟得
  㫖後閣臣擬以四字恭候
  欽定迥非前代議諡議駮聚訟糾紛者比又有以文臣品學而追諡者有以監司守令盡節而獲諡者又如改正前史之失追諡勝國之君皆為
  特典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下所司定明季甲申諸臣之諡皇上表彰忠烈復
  特頒諭㫖于故明殉節諸臣分析褒奬
  賜以令諡尤為從古未有之曠典臣等敬謹纂輯諡畧
  八卷用備考稽昭掌故焉
  列聖尊諡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順治五年十一月追尊恭上
  崇徳元年四月丙戌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
  太廟追尊
  始祖為
  澤王
  高祖為
  慶王
  曾祖為
  昌王
  祖為
  福王順治五年十一月戊辰以奉
  四祖入
  廟
  世祖章皇帝親詣
  太廟追尊為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恭上
  
  寶
  太祖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𢎞文定業高皇帝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崇徳元年四月丙戌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
  太廟恭上
  覆育列國英明皇帝
  尊諡曰
  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
  廟號
  太祖康熙元年四月丙辰恭加上
  尊諡曰
  太祖承天廣運聖徳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𢎞文定業高皇帝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端毅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欽安二字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世宗憲皇帝諭禮部曰朕仰荷
  祖宗眷佑纘承大統恭上
  皇考聖祖仁皇帝
  尊諡敬念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三聖相承
  功高徳盛載考典章加上
  尊諡因念
  孝莊太皇太后翼運啟期育成
  兩帝朕在沖齡備膺
  慈愛
  孝康皇太后誕育
  先皇
  懿徽流慶
  孝惠皇太后徳隆福厚篤愛朕躬朕意亦宜並加尊諡但追尊固出至情而推崇必遵定禮爾等可稽考載籍酌古凖今㑹同確議具奏俾朕得稍展思慕之誠又念
  仁孝皇后作配
  皇考孝敬寛仁坤儀懋著
  孝昭皇后恪恭温順樹範宫闈
  孝懿皇后徽音淑徳慈撫朕躬恩勤備至均應恭上尊諡以昭示萬年爾等一併㑹同詳察典例擬奏遵㫖議上
  太祖高皇帝尊諡於
  睿武字下加
  端毅二字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上
  
  寶雍正十三年九月乙巳
  皇上諭禮部曰尊
  祖孝
  親誼應並重報本追逺禮有加隆兹者恭上
  皇考大行皇帝尊諡緬維詒燕之謨宜備追崇之典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肇造洪基創垂大業
  世祖章皇帝統一方夏撫有萬邦駿烈鴻猷敷揚莫罄皇祖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淪浹寰區久道化成功齊覆
  載朕自沖齡仰䝉
  慈愛
  宫庭撫育厚眷獨鍾仰思
  至徳之難名恒念
  洪恩之莫報夫宗廟之徽稱有制而報本之忱悃無窮應
  詳查典禮酌古準今恭議加上
  太祖
  太宗
  世祖
  聖祖尊諡以展孝思此朕追慕之至情崇先之特典後世
  子孫不得奉為成式又敬念
  列祖尊諡既已加崇
  列后尊諡並應恭議加上爾部詳酌典禮一併敬謹具奏
  
  㫖議上
  太祖高皇帝尊諡於
  端毅字下加
  欽安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上
  
  寶
  太宗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順治元年十月辛酉恭上
  寛温仁聖皇帝
  尊諡曰
  應天興國𢎞徳彰武寛温仁聖睿孝文皇帝
  廟號
  太宗康熙元年四月丙辰恭加上
  隆道顯功四字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敬敏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昭定二字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徳𢎞功至仁純孝章皇帝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順治十八年正月己未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朕惟自古聖賢之君必有顯號徽稱用昭功徳之隆垂于萬世此國家不易之鉅典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纘紹鴻緒統一寰區十有八年敬天尊
  祖勤政愛民奉侍
  慈闈克諧孝道敦睦宗族攸叙彝倫典學日新修身思永制禮作樂振武崇文敇法明刑立綱陳紀盛徳之事不一而足朕方與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幸
  龍馭上賔顧予沖人嗣膺大統仰承
  佑啓之恩敢後顯揚之禮謹考彝章宜升
  尊諡戊寅親王等上
  大行皇帝尊諡議曰謹按自古有天下者祖有功而宗有徳故凡勲高大定功垂奕葉者類皆稱祖以尊之其廟祀百世弗祧此世所由稱也又按諡法法度大明敬慎高明曰章洪惟
  大行皇帝神武止戈崇文勸學恩澤覃敷于庶物孝治立極于人倫徳固懋昭功尤隆著是以化行教洽逺至邇安生民以來莫斯為盛等謹咨羣議載考彝章
  大行皇帝尊諡宜
  天錫之曰
  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徳𢎞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
  世祖得
  㫖是著該衙門擬撰册文進覽三月癸酉恭奉
  
  寶上
  尊諡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定統建極四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顯武二字
  聖祖合天𢎞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徳大成仁皇帝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辛丑
  世宗憲皇帝諭王大臣等曰朕惟自古聖賢之君必有顯號徽稱以昭功徳之盛垂于萬世此國家不易之鉅典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臨御六十一年早承大統寅畏小心旦明凛昭格之忱
  郊祀親升中之典監于成憲率由舊章孝奉
  兩宫尊養兼至展敬
  陵
  廟備物盡誠總攬萬幾阜成兆姓蠲賦動盈千萬賑恤曾不稽時水旱先籌雨暘必達寛刑肆赦徳洽好生盛暑則釋囹圄嚴寒則賑饘粥兵糧豫給優賞屢頒淮甸屢巡動數百萬之帑金運
  睿謀而兩河底績魯郊
  特幸行數千年之殊禮屈
  帝尊而九拜崇師覽奏牘而利𡚁周知覲臣僚而賢愚立辨保全勲舊庇廕宗支廣育人才敦厚風俗布昭
  聖武申討不庭元裔背叛而旋踵就殱三蘖逆命而刻期獻馘俄羅斯占喀爾喀之疆圉諭以威徳即奉約章喀爾喀逼厄魯特之殘暴納其困窮胥登袵席噶爾丹肆毒鄰境三臨絶漠掃靖烽烟䇿妄阿喇布坦摧滅與國出師命將恢復藏地臺灣置郡紅苗革心南朔東西無思不服至于
  天縱生知日新好學講筵時御
  手定六經廣博士于五賢配先儒于十哲文嫓二典書邁百家貫徹天文總括地理旁羅數術考正元聲研索羣編鑒裁纂輯凡此難名之美善洵亘古帝王首出之
  一人雖復累牘連章不能紀述萬一朕方與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意
  龍馭上賔顧予沖人嗣膺大統仰承
  佑啓之恩敢後顯揚之禮敬考彝章宜升
  尊諡爾部詳察典禮具奏乙巳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奏大行皇帝
  尊諡
  廟號乃追崇大典等管窺蠡測未能仰盡髙深恭祈睿思
  親定以昭垂萬世
  世宗憲皇帝召進總理事務親王大臣大學士尚書等面諭曰恭上
  皇考大行皇帝
  尊諡
  廟號諸王大臣等請朕親定朕思子臣尊崇
  君父之心何有止極然必須至允至當方孚千秋定論若少有溢美之詞不獨失天下之至公且開後人之僭越是因臣子之愚忠愚孝反將
  君父盛徳大業之實行涉于贊頌之虚文朕心殊不安也我
  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云祖有功而宗有徳我
  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于無外且六十餘年
  手定太平徳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勲業則實為開創朕意宜崇
  祖號方副
  豐功但追崇大典攸關理宜僉謀共協一人之心即千萬人之公心一時之論即千萬世之公論爾諸王大臣等可㑹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六品以上武四品以上詳考舊章從公確議毋得依違毋得附和務期紀實以垂萬年若少有幾微未協知而不言則大非臣子忠愛之道
  王等文武諸臣議奏
  大行皇帝功徳巍煥高出三代以上之聖主賢君雖集古
  今之徽名美號猶不足表揚萬一
  大行皇帝聖學淵深言成謨典尊師崇道
  手定六經禮正樂成誕敷文教此堯之文思也聲靈所震無思不服開拓宇宙混同車書不庭旋服逆命即收止戈包革天下宴安此湯之神武也明四目達四聰無逺不周無微不燭知來藏往觀化窮神此舜之濬哲也一日萬幾孜孜無倦深宫燕處不敢康寧盛暑必衣冠嚴冬必聽政此堯之允恭也玉食不盈數器御衣常至十年物用無金璧之裝宫殿無繁華之飾此禹之克儉也蠲賦免徭緩刑恤獄澤厚宗支賞優士伍秉中和之性具含容之量小過多原寸長不棄六十餘年民物各遂其生者皆
  大行皇帝寛裕之恩也定省
  兩宫時日無間奉養備至禮數兼隆此
  大行皇帝承歡之大孝也恢
  三朝之功烈𢎞一統之規模區夏咸寧聲教四洽此大行皇帝繼述之大孝也寅畏小心恪勤克慎
  躬親
  郊祀嚴肅致齋此
  大行皇帝之敬
  天也憲章典訓對越
  
  天
  廟祭致䖍如臨左右此
  大行皇帝之敬
  祖也健行無息成已成物精意由中修詞立本出教施令
  達乎民心此
  大行皇帝之誠也虚已待物不逆詐偽履常思順不爽片
  言此
  大行皇帝之信也具仁義禮智信之全備温良恭儉讓之
  美自堯舜以來未有如
  大行皇帝徳之盛者八表宅心九有向化西北部落輻輳
  藁街東南諸畨頓顙
  闕下兩河底績成萬年永濟之勲海外咸朝開萬里難
  通之域自堯舜以來未有如
  大行皇帝功之大者
  
  地化育有未周者
  大行皇帝實贊之
  祖
  宗經綸有未竟者
  大行皇帝實𢎞之孔子集千聖之大成
  大行皇帝集百王之大成也臣等謹按傳云為人君止於仁禮運曰仁者義之本順之體也得之者尊說文云在天為元在人為仁故易曰元者善之長仁者徳之首
  大行皇帝體元立政茂育羣生以義制事綏安兆姓
  竊謂史稱帝堯其仁如天惟
  大行皇帝實與並之又按禮經云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而尚書舜典云舜格于文祖釋者謂文祖堯廟也又歸格于藝祖釋者謂藝祖堯之祖也合之祖顓頊之文則有虞氏葢有三祖矣宋臣陳祥道云凡配天者皆得稱祖故國語展禽又有有虞氏祖高陽而郊堯之說堯所以稱文祖也顓頊至堯皆黄帝子孫而不嫌于皆稱祖又周禮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廟合羣祖而祭焉故祫謂之朝享以合羣祖為不足又禘其祖之所自出故禘謂之追享夫祖之所自出始祖也而其下曰羣祖知自始祖以下皆稱祖矣自唐虞夏商無追王先代之文而武王周公追王太王王季以臣子而王其君祖孔子稱為達孝故記曰武王上治祖禰尊尊也又諡議曰帝王功業隆盛引古者祖有功之義得稱祖此皆經書所載稽考可據者也竊謂惟
  聖字可以贊揚
  大行皇帝之峻徳惟
  祖號可以顯彰
  大行皇帝之隆功
  上諭謂
  大行皇帝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勲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副
  豐功此非
  皇上及諸臣數百人之心實天下億兆之公心亦非今日在廷諸臣之論實千萬世之公論也臣等公擬敬上
  尊諡曰
  合天𢎞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功徳大成仁皇帝
  廟號曰
  聖祖天下萬世稱曰
  聖祖仁皇帝奉
  㫖諸王大臣官員深悉我
  皇考一生神聖實行同心合詞恭上
  尊稱甚愜朕懷朕之哀思庶可稍釋
  諭畢
  世宗憲皇帝親刺指血圏本内
  聖祖二字敬恭高捧授大學士等齎出宣示羣臣雍正元
  年二月乙巳恭奉
  册
  寶上
  尊諡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中和二字
  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恭上
  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
  皇上登極庚子
  諭禮部曰自古聖帝明君功徳大成必有顯號徽稱所以昭垂萬世典至鉅也我
  皇考大行皇帝乗乾建極撫御萬邦錫福諴民徳化翔洽
  䖍恭寅畏昭事
  蒼穹郊祀祈年必親必敬欽承
  祖烈光大前猷至孝肫誠千古未有當
  皇祖上賔時盡制盡哀喪儀隆備
  親送
  梓宫
  屢謁
  陵寢嵗時瞻拜
  御容舉念常伸孺慕繼
  顯謨之盛推錫類之仁
  宸衷祗敬則朝乾夕惕歴久彌勤
  親政憂勞則盛暑祁寒未嘗稍間整綱飭紀明目達聰施措咸宜徳威並用篤宗室則立學以隆教育惠八旗則錫帑以備吉凶厚臣工而加俸養亷眷忠良而建祠賜祭勵亷能以察吏宏薦拔以羅才廣耤田以重農桑定品式以崇節儉重道則
  經筵嵗舉愛士則科目頻加隆
  先師五代之王封新闕里千秋之廟貌修明典禮懷柔百神厚植綱常旌揚節孝蠲逋減賦不惜億萬之帑金開墾築堤永享萬年之樂利備賑則廣行積貯養兵則優贍身家律例則釐定科條讞決則特詳咨酌廣開言路詳示
  硃批洞矚羣情慮周六合大閱以詰戎兵訓練以修武備睿謨獨運而小醜立奏蕩平
  聖武布昭而荒徼永圖綏靖開天明道
  聖學高深覺世牖民
  宸章炳煥闡聖賢之精藴宣心性之圓機函葢古今彪爍
  宇宙
  天心協應有感必通徳盛化神諸瑞畢至古帝王之良法
  善政至
  皇祖而集其大成我
  
  宗之駿烈鴻猷迨
  皇考而益彰善述眇予沖子寅奉丕基仰惟
  功徳之隆宜備尊崇之典敬循禮制恭上
  尊諡
  廟號爾部詳察典禮具奏是日禮部奏謹查康熙六十一
  年恭上
  聖祖仁皇帝
  尊諡
  廟號奉
  大行皇帝諭㫖以追崇大典攸關理宜僉謀共協令諸王大臣等㑹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官六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詳考舊章從公確議今
  大行皇帝
  尊諡
  廟號禮制崇重臣等謹遵舊典仍請㑹同諸王大臣齊集
  廷臣詳慎公議昭垂萬世奉
  諭㫖是敬謹確議具奏是月乙巳王等文武諸臣議奏自古帝王撫馭寰區功徳隆盛有博厚高明之實則必有隆爍顯懿之名是故于堯曰欽明文思于舜曰濬哲文明所以著盛徳之形容而垂萬年之軌則也欽惟
  大行皇帝丕冒八埏曲成萬物有與
  天同體之徳有敬
  天行健之功祇奉
  郊壇必親薦享端居宫禁亦凛明威暘雨偶愆齋心而黙禱嘉祥屢告讓美而弗居昭事存乎旦明感通捷於影響當
  天庥之滋至緜
  景運於方隆撫
  列聖式廓之版章益漸之以聲教取四海咸熙之臣庶更
  霈之以恩膏安愈求安
  聖不自聖惟精惟一建中于民克儉克勤表正自上執權衡以御物偏黨之習潛消定模範以示人仁讓之風溥洽官常于是而肅士品于是而端民俗于是而淳物情于是而暢嘉禾芝草醴泉慶雲之瑞充塞于寰中荷蘭日本暹羅蘇禄之琛輻輳乎
  闕下凡此運㑹之彌昌彌熾皆由
  聖徳之可法可傳至乃學貫天人辭成典誥敷治平之大
  道闡性命之微言嵗舉
  經筵首詣太學新闕里千秋之廟貌隆
  先師五代之王封廣勵膠庠修明典禮定宗學之制開
  國書之科博訪鴻儒徧立書院
  大行皇帝之誕敷文教有如此者帷仁必勇不怒而威選
  將悉有用之材練兵于無事之日
  天戈所指青海獻俘
  帝命甫申西陲納款化蠻荒為郡縣靖蕃落于邊隅大行皇帝之布昭聖武有如此者志邁百王心通庶務事無難易銳若發機人有忠邪洞如觀火謀畧出羣工之上照臨周六合之遥
  大行皇帝之英姿天挺明睿夙成有如此者坦懷應物博愛為心不以一眚棄才不使一夫失所惇叙九族容保萬方厚百官而倍與廩糈惠八旗而時加恤賚閭井必預謀其樂利兵丁各優贍其身家減賦蠲逋不惜帑金之億萬詳刑讞獄允釐令典之三千盛暑而曲貸囚徒小祲而徧賙貧户
  大行皇帝之寛則得衆仁以長人有如此者道循物而無違徳有常而不息本實心以宣為政令春温秋肅儼如四序之罔愆由定力而發為憂勤旰食宵衣不以片時而少斁
  大行皇帝之信必由中毅以持久有如此者經曰聖人之
  徳無以加于孝我
  大行皇帝昔在藩封晨昏盡禮及傳丕緒哀敬竭情親送
  梓宫
  屢謁
  陵寢三載始還吉服四時恒拜
  御容體
  聖祖之心以為心法
  聖祖之政以為政耕耤著為定例爰奉
  太廟之粢盛賢良建有專祠尤
  眷先朝之耆舊徳教加于百姓孺慕極于終身大烈光前
  貽謀昌後孔子稱虞舜曰大孝惟
  大行皇帝足以當之若夫誠者天之道也成已成物之全
  徳也我
  大行皇帝以此享
  帝享
  親以此盡心盡性以此用人行政以此覺世牖民諸臣敬
  奉之
  硃批萬國共聞之
  諭㫖固已言之諄復莫不凛為典章暨夫
  龍馭上賔
  特頒遺詔敬聆至誠之
  訓仰思無間之
  功
  聖學高深渾然一理
  神明沖穆儼在重霄子思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惟
  大行皇帝足以當之夫中以宅心正以體政文以敷化武以定功英以決疑明以燭理寛以居之仁以行之信以成之毅以守之而皆本之于大孝運之以至誠此洵
  聖徳之全與
  天同體可為萬世法者也臣等按虞書曰率作興事慎乃憲書傳曰憲法也說命曰惟天聰明惟聖時憲又曰監于先王成憲周禮疏曰懸法以示人曰憲中庸亦云憲章文武葢惟憲天立教之聖人然後能慎法度興政事俾萬世奉為成憲守而不忘若虞舜商湯周之文王武王皆是也竊謂
  大行皇帝
  尊諡于憲為宜又按禮記祖有功宗有徳是故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商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周公作無逸則稱商有三宗周文武之廟並稱世室公羊傳曰世世不毁也中庸曰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竊惟
  大行皇帝
  廟號宜稱
  世宗與
  太祖
  太宗
  世祖
  聖祖並為百世不祧之廟等公擬敬上
  尊諡曰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
  廟號曰
  世宗天下萬世稱曰
  世宗憲皇帝足以顯揚
  大徳表著
  巍功與日月而齊光偕山河而並永矣謹奏奉
  諭㫖諸王大臣公同議上
  皇考大行皇帝
  尊諡曰
  憲皇帝
  廟號
  世宗於我
  皇考至徳鴻猷實相符合禮稱祖有功宗有徳廟號之稱祖稱宗均屬尊崇之極而象功昭徳惟期允當方協至公昔我
  皇祖聖祖仁皇帝久道化成身兼創守平定逆藩掃清朔
  漠神功駿烈自古莫與比隆
  廟號定應稱祖
  皇考大行皇帝善繼善述敬
  天勤民十三年來宵旰憂勞咸熙庶績貽萬年之景福固
  百代之丕基
  廟號
  世宗正合古宗有徳之義上配
  列祖百世不祧此乃天下萬世之定論非在廷諸臣尊崇君父敷揚稱頌之私情尤非朕一人哀感
  隆恩表彰
  盛徳之私願所能強置一詞也在我
  皇考神謨垂于宇宙厚澤洽于臣民即罄竭揄揚難盡萬
  一今據所奏敬擬上
  尊諡
  廟號詳慎公當足以昭示萬年朕心深為慰愜所有應行典禮該部敬謹查議具奏十一月丁未恭奉
  
  寶上
  尊諡









  皇朝通志卷四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九
  諡畧
  列后尊諡
  原皇后
  直皇后
  翼皇后
  宣皇后順治五年十一月追尊恭上
  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徳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乾隆元年三月
  恭加上

  崇徳元年四月丙戌恭上
  孝慈昭憲純徳貞順成天育聖武皇后尊諡康熙元年
  改上
  尊謚曰
  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雍正元年八月己
  酉恭加上
  仁徽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懿徳二字
  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禧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乾隆元年三月
  恭加上

  順治七年二月丁酉恭上
  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尊諡雍正元年
  月己酉恭加上
  哲順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慈禧二字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徳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乾隆元年三月
  恭加上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辛巳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
  大行太皇太后聖徳母儀昭示萬國昔奉我
  皇祖太宗文皇帝贊宣内政誕育我
  皇考世祖章皇帝顧復劬勞受無疆休大一統業朕踐阼方在沖齡仰荷我
  聖祖母訓誨恩勤以至成立晨昏依戀三十餘年方期洊享遐齡茂膺繁祉詎意適遭違豫奄忽上賓朕哀疚之深五中摧絶昊天罔極報徳實難緬惟厚澤深仁信足炳傳簡册非薦隆號莫展哀誠宜恪遵彞憲恭上
  尊謚垂示無窮以慰朕尊親之意著内閣翰林院詹事府㑹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議以聞内閣等衙門恭
  
  尊諡二道進呈奉
  㫖應上
  太皇太后尊諡曰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十月乙卯恭上尊諡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至徳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純徽二字
  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乾隆元年三月
  恭加上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己亥大學士馬齊嵩祝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奏查康熙二年恭上
  慈和皇太后尊謚内閣翰林院擇二十四字分為兩條具
  奏奉
  㫖尊為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今恭上
  大行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尊謚等㑹同翰
  林院依例敬擇具奏奉
  㫖此奏甚屬錯誤爾等恭瞻
  太廟
  奉先殿二位
  文皇后神主便知其誤矣庚子大學士等奏等遵㫖恭詣
  太廟謹瞻
  神位見
  孝端
  孝莊兩太皇太后並從
  太宗文皇帝廟號俱有文字等愚昩查康熙二年慈和皇太后尊諡舊檔僅擬
  尊諡字様具奏未將康熙九年
  
  慈和皇太后從
  世祖章皇帝廟號升祔
  太廟之例不以
  章皇后字様一併寫出甚屬錯誤因將所擬字内敬寫章皇后字様具奏得
  㫖此事不比尋常但聲明錯誤則已該部嚴察具奏所擬尊諡亦未明晰朕記
  太皇太后徽號字様甚多即就原
  徽號字内删減擬定並未改換今通行改擬恐於例有不合丙午大學士等奏等恭查舊檔
  太皇太后徽號原有
  昭聖慈夀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温莊康和仁宣𢎞靖二十
  
  賓天之後恭上
  尊諡將原字減去十五字留五字又添擬七字尊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升祔
  太廟
  慈和皇太后徽號原有
  慈和二字後尊為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康熙九年升祔太廟時添寫
  章字
  大行皇太后徽號原有
  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十字今欽遵
  上諭照追上
  太皇太后尊謚例將原字内留五字添擬七字尊為孝惠仁憲端懿純徳順天翊聖章皇后又將原字内留四
  字添擬八字尊為
  孝惠仁憲莊定端純順天翊聖章皇后恭候
  皇上訓示得
  㫖前一條所擬是五十七年三月辛酉恭上
  尊諡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慈淑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恭安二字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乾隆元年三月
  恭加上

  康熙二年五月甲午恭上
  大行慈和皇太后尊諡曰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康熙九年二月庚戌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
  慈和皇太后誕育朕躬未遂孝養思慕之忱每切于懷雖已上
  尊諡但今升祔
  太廟配食
  皇考典禮關係重大其應進
  諡號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㑹同詳議具奏是月
  丁己議政王等恭議
  太祖高皇帝
  皇后稱
  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
  皇后稱
  文皇后今
  慈和皇太后配祀
  世祖章皇帝前上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尊謚亦宜加上
  尊諡為
  章皇后得
  㫖是五月丙辰朔恭加上
  尊諡雍正元年八月己酉恭加上
  温穆二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端靖二字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儷天襄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十三年五月辛未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赫舍哩氏作配朕躬已經六載上事
  太皇太后
  皇太后克盡誠孝佐朕内治尤極敬勤節儉居身寛仁逮下宫闈式化淑徳彰聞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懷懿範痛悼彌深宜有稱謚以垂永久著内閣翰林院㑹同擬奏應行典禮爾部詳察以聞大學士等
  恭議上
  尊諡曰
  仁孝皇后得
  㫖是六月庚申行
  册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追上
  尊諡曰
  仁孝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皇后雍正元年四月改上尊諡曰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皇后九月庚辰恭加上尊諡曰
  孝誠恭肅正惠安和儷天襄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乙
  巳恭加上
  淑懿二字
  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欽天順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十七年三月癸酉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鈕祜禄氏端懿夙著作配朕躬奉事
  太皇太后
  皇太后恪恭婉順殫竭孝忱正位宫闈節儉寛仁克襄内治芳型伊始淑徳彌彰兹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崩逝追念壼儀良深痛悼宜有稱謚以垂永久著内閣翰林院㑹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
  大學士等恭議上
  尊諡曰
  孝昭皇后得
  㫖依議閏三月辛酉行
  册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
  尊謚曰
  孝昭静淑明惠正和欽天順聖皇后雍正元年九月庚辰
  恭加上
  仁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安裕二字
  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和恪奉天佐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壬寅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皇后佟氏淑徳夙成芳徽懋著侍奉
  皇太后克盡孝誠撫育諸子悉均慈愛褆躬敬慎御下寛仁式備儀型宫闈胥化頃遵
  慈諭作配朕躬尚期内治之永襄何意沉疴之難起兹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崩逝惓懷懿範痛悼良深宜有稱諡以垂永久著内閣翰林院㑹同擬奏其應行典禮爾部詳查速議以聞尋大學士等恭議上
  尊諡曰
  孝懿皇后得
  㫖依議九月乙卯行
  册諡禮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
  尊諡曰
  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奉天佐聖皇后雍正元年九月庚辰
  恭加上
  仁字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和恪二字
  孝恭宣惠温肅定裕慈純贊天承聖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
  雍正元年五月甲辰
  世宗憲皇帝諭曰朕惟尊親之典首重易名聖善之修必崇顯號我
  皇妣大行皇太后端莊恭肅慈惠安和奉侍
  先皇壼儀茂著誕育沖藐母道備隆顧復恩周命提義盡寛仁逮下澤洽宫庭謙儉持躬化流禁掖朕繼承大統嗣服鴻基方期合萬國之歡心奉
  慈闈之色養不意遽遭大故
  仙馭上昇抱痛銜哀感深罔極惟藉顯揚之典少申孝慕之誠允宜稽考彞章薦升
  尊諡六月丁巳大學士等恭擬上
  尊諡曰
  孝恭宣惠温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得
  㫖是八月己未恭奉
  册
  寶上
  尊諡乾隆元年三月乙巳恭加上
  慈純二字
  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后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恭上
  雍正九年十月甲午
  世宗憲皇帝諭禮部曰皇后納喇氏作配朕躬經四十載奉事
  皇祖妣孝惠章皇后
  皇考聖祖仁皇帝
  皇妣孝恭仁皇后克盡孝忱深𫎇
  慈愛服膺朕訓歴久而敬徳彌純懋著坤儀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節儉待下寛仁慈惠播于宫闈柔順發于誠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載中宫徳輝逾耀兹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閫職襄贊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稱諡以永休光著内閣翰林院擬奏應行典禮爾部詳察議奏特諭癸卯大學士等恭議上
  尊諡曰
  孝敬皇后得
  㫖依議十二月己亥行
  册諡禮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
  皇上登極癸卯
  諭禮部曰朕惟致治莫先于崇孝徽稱首重于易名天地之覆載同功帝后之尊親一體欽惟
  孝敬皇后作配
  皇考懋著坤儀孝徳夙洽於宫闈仁惠久孚於壺掖朕躬
  承顧復備荷
  恩慈恭上
  皇考大行皇帝尊諡宜並追崇恭上
  尊諡以展孝思爾等詳查典禮具奏十一月戊戌總理事務王大臣㑹同禮部議上竊惟尊親之典帝后同稱孝慕之忱顯揚並切溯有娀于殷世祥祉攸凝紀太姒於周詩徽音永炳矧係
  聖代之
  母儀宜有加崇之
  顯號欽惟
  孝敬皇后功符坤載徳協乾元篤誠孝於宫庭動循禮則懋勤勞於壺掖翊贊謨猷温恭備著夫嘉徽和慎聿昭其淑徳丕宣閫教化啟肅雝共被仁慈恩推鞠育慶昇平而佐理
  帝治彌昭貽福祉以垂庥
  孝思倍摯等恭遵
  諭㫖敬考彞章謹擬恭上
  尊諡曰
  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后伏候
  命下之日一切應行典禮交與該衙門敬謹辦理謹奏
  
  㫖是依議十一月丙辰恭奉
  
  寶上
  尊謚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上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辛卯奉
  皇上諭㫖
  大行皇太后坤元協徳懋著徽音四十二年母儀天下尊養兼隆福徳備至實古今史册所未有今忽遭
  仙馭升遐朕心哀痛不能稍釋敬稽典禮宜隆
  諡號以表尊崇第
  至徳難名實非臣下擬議所能切當朕欲親尊為孝聖憲皇后其令大學士九卿公議可否如是及所有節
  次晉加
  徽號其中或有按例應行酌減及應増加字様仍著敬謹
  詳議具奏二月己亥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等伏考歴代母后尊諡自漢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厥後典制相仍著於史册而所上諡號類皆出於臣下由其徽音令徳雖有不同而考禮定名尚易比擬故也欽惟
  大行皇太后誕育
  皇躬
  母儀天下
  備福夀者八十六載
  受孝養者四十二年合九州萬國以
  尊親萃五世一堂而
  頤樂
  鴻稱疊晉
  慶典便蕃扶
  輦環億兆之臚歡款關集鲽鶼之來賀蠲租錫類而感洽
  羣黎偃武集勲而威宣諸徼凡我
  皇上之功徳巍盛悉由
  聖母之美善崇隆敬仰
  懿徽與
  天無極洵非尋常諡號所得形容萬一惟我
  皇上本至孝以定典章宣示
  諭㫖以
  至徳難名親尊為
  孝聖憲皇后仍令等集擬具奏等謹按鄭樵通志所載上諡百三十有一字首以神聖並列考之宋代有慈聖光獻曹后宣仁聖烈高后雖以聖為諡尚屬鋪張揚厲之文而于大行受大名之義均有未當今
  大行皇太后之至徳實為史牒所未有誠如
  諭㫖難以名言惟
  欽定為
  孝聖乃克崇闡
  洪儀昭示奕禩揆之古來諡議允為式協輿論詢之在廷
  臣寀莫能復贊一詞至歴年恭晉
  徽號奉
  㫖有按例酌減及應増加字様等謹查
  孝莊文皇后徽號二十字
  孝惠章皇后徽號十字恭上
  尊諡時俱敬列十二字今
  大行皇太后徽號係十八字等遵
  㫖詳議于
  徽號擬用六字又照例増加四字恭上
  尊諡曰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以符禮制謹合詞
  具奏伏候
  欽定奉
  諭㫖是依議三月壬午恭奉
  册
  寶上
  尊諡
  孝賢皇后乾隆十三年四月恭上
  乾隆十三年四月乙卯禮部恭議上
  大行皇后
  尊諡曰
  孝賢皇后奉
  㫖依議










  皇朝通志卷四十九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
  諡畧
  追封
  皇后諡
  孝獻莊和至徳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順治十七年八月恭上
  順治十七年八月甲辰
  世祖章皇帝諭禮部曰皇貴妃棟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
  聖母皇太后諭㫖皇貴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徳彰聞宫闈式化倐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
  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徳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丙午禮部
  奏行追封禮越三日具
  冊
  寳追封上諡
  皇貴妃諡
  慤惠皇貴妃乾隆八年六月諡
  敬敏皇貴妃雍正元年六月追諡
  惇怡皇貴妃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等謹按以上俱
  聖祖仁皇帝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雍正三年十一月諡
  純懿皇貴妃乾隆五十年二月諡
  等謹按以上俱
  世宗憲皇帝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乾隆十年四月諡
  哲憫皇貴妃乾隆十年四月諡
  淑嘉皇貴妃乾隆二十年十二月諡
  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五月諡
  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正月諡
  貴妃諡
  等謹按會典
  貴妃以下無諡奉
  特㫖者予諡
  温僖貴妃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諡
  等謹按以上
  聖祖仁皇帝貴妃
  妃諡
  敏惠恭和元妃崇徳六年十月諡
  等謹按以上
  太宗文皇帝妃
  皇子諡
  皇長子追封和碩定親王永璜諡安乾隆十五年三月諡皇二子追封
  皇太子永璉諡端慧乾隆三年十月諡
  皇四子多羅履郡王永珹諡端乾隆四十二年三月諡皇五子和碩榮親王永琪諡純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諡皇七子永琮諡悼敏乾隆十三年正月諡
  公主諡
  等謹按會典
  公主無諡奉
  特㫖者予諡
  端獻長公主康熙二年十月諡
  端順長公主康熙二年十月諡
  和碩親王諡
  和碩禮親王代善諡烈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鄭親王濟爾噶朗諡獻康熙元年二月諡
  和碩睿親王多爾衮諡忠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諡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奉
  諭㫖睦親彰善王政宜先繼絶昭屈聖經所重朕自臨御以來間日恭閲
  列祖
  列宗實録一冊因得備知
  祖宗創業艱難及爾時懿親藎臣勤勞佐命底定中原偉伐殊功實為從古所未有而當時䇿勲錫爵榮號崇封所以酬答者本從優厚迨其後或有及身縁事旋被降削者或有子孫承襲更易封號者迄今平情準理若不為之溯述闡揚追復舊恩於心實有所未愜因念睿親王多爾衮當開國時首先統衆入闗掃蕩賊氛肅清宫禁分遣諸王追殱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奉迎
  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顧以攝政有年威福不無専擅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殁後為蘇克薩哈等所搆授款于其屬人首告誣以謀逆經諸王定罪除封其時我
  世祖章皇帝實尚在沖齡未嘗親政也夫睿王果萌異志則方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且吳三桂之所迎勝國舊臣之所奉止知有攝政王耳其勢更無難號召即我滿洲大臣心存忠篤者自必不肯順從然彼誠圖為不軌無難潛鋤異已以逞逆謀乃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以斂服僭用明黄龍衮指為覬覦之證有是情理乎况英親王阿濟格其同母兄也於追捕流賊回京時誆報李自成身死且不候
  㫖班師睿王即遣員斥責其非並免王公等徃迎之禮又因阿濟格出征時脅令巡撫李鑑釋免逮問道員及擅至鄂爾多斯土黙特取馬令議其罪降為郡王平日辦理政務秉公持正若此是果有叛志無叛志乎又
  實録載睿王集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遣人傳語曰今觀諸王貝勒大臣但知諂媚於予未見有尊崇
  皇上者予豈能容此昔
  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請予即尊位予曰爾等
  若如此予當自刎誓死不從遂奉
  皇上纘承大統似此危疑之時以予為君予尚不可今乃
  不敬
  皇上而媚予予何能容自今以後有盡忠
  皇上者予用之愛之其不盡忠不敬事
  皇上者雖媚予予不爾宥也且云
  太宗恩育予躬所以特異於諸子弟者葢深信諸子之成
  立惟予能成立之每覽
  實録至此未嘗不為之墮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
  藎感
  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使王彼時如宋太宗之處心積慮則豈肯復以死固辭而不為邪説揺惑耶乃令王之身後久抱不白之寃於泉壤心甚憫焉假令當時王之逆跡稍有左驗削除之罪果出於我
  世祖聖裁朕亦寧敢復翻成案乃實由宵小奸謀搆成寃
  獄而王之政績載在
  實録者皆有大功而無叛逆之跡又豈可不為之昭雪乎昨於乾隆三十八年因其塋域久荒特勅量為繕葺並准其近支以時祭掃然以王之生平盡心王室尚不足以慰彼成勞朕以為應加恩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諡曰忠補入
  玉牒並令補繼襲封照親王園寢制度修其塋墓仍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原傳尚有未經詳敘者並交國史館恭照
  實録所載敬謹輯録添補宗室王公功績傳用昭彰闡宗
  勛至意
  和碩豫親王多鐸諡通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肅親王豪格諡武順治十三年九月追諡
  和碩敬謹親王尼堪諡莊順治十年十月諡
  追封和碩親王達爾罕巴圖魯貝勒舒爾哈齊諡莊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和碩親王鎮國公祜塞諡忠順順治十年五月追諡臣等謹按親王諡例用一字
  國初諸王惟忠順親王諡有二字者葢由
  賜諡在順治十年時追封為多羅郡王而郡王尚未定用一字諡之例故諡號用二字與慧哲宣獻通達諸郡王同康熙二十年始定例郡王亦用一字諡詳具下多羅郡王條
  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諡簡順治十二年八月諡
  和碩饒餘親王阿巴台諡敏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承澤親王碩色諡裕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諡昭康熙十年六月追諡和碩頴親王薩哈亷諡毅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簡親王濟度諡純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和碩敬謹親王尼實哈諡悼康熙六年三月諡
  和碩顯親王福夀諡懿康熙九年二月諡
  和碩簡親王徳色諡慧康熙九年四月諡
  和碩純親王隆禧諡靖康熙十八年七月諡
  和碩安親王岳羅諡和康熙二十八年閏三月諡
  和碩康親王傑書諡良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
  和碩簡親王雅布諡修康熙四十年十月諡
  和碩顯親王丹臻諡密康熙四十一年六月諡
  和碩裕親王福全諡憲康熙四十一年八月諡
  和碩康親王椿泰諡悼康熙四十八年六月諡
  追封和碩簡親王巴爾堪諡武襄雍正元年正月諡臣等謹按簡親王巴爾堪本係輔國將軍其諡武襄時追封為輔國公未封親王故用兩字諡和碩莊親王博果鐸諡靖雍正元年二月諡
  追封和碩理親王允礽諡密雍正二年十二月諡
  和碩淳親王允祐諡度雍正八年四月諡
  和碩怡親王允祥諡賢雍正八年六月諡
  雍正八年五月癸未禮部奏和碩怡親王薨逝恭候
  皇上特賜諡號勒石奉
  㫖怡親王之懿徳鴻勲自應錫以上諡但恐一字不足以彰王之美善古者有大功則賜之美號以表揚之朕曾親書忠敬誠直勤慎亷明八字賜王字字皆王之實蹟今應否於諡號之上加此八字取古人申錫美號之義著大學士九卿㑹議具奏六月壬寅大學士九卿等遵
  㫖議奏怡親王忠孝居心恪勤為國
  皇上篤念忠勲以一字未足以彰王之美善特欲將從前御書賜王忠敬誠直勤慎亷明八字加於諡號之上洵乎奉天道以彰善合人心之至公於古人申錫美號之義實相符契至其一字之諡照例請
  㫖奉
  諭㫖怡親王申錫美號之典與古禮相符庶足表王生平之美善朕心深慰著依議行其一字之諡著宗人府會同大學士定議具奏是月丙辰宗人府奏怡親王一字
  之諡奉
  㫖仍令等集議等公擬諡法内可以包舉衆美者敬
  呈六字恭候
  欽定奉
  諭㫖怡親王諡號著用賢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廷臣公擬
  皇考聖祖仁皇帝尊諡朕刺指血濡筆恭定今吾弟怡親王諡號朕滴淚研硃以定將此並諭王大臣等知之
  和碩恒親王允祺諡温雍正十年五月諡
  追封和碩簡親王巴賽諡襄愍乾隆元年五月諡臣等謹按簡親王巴賽係乾隆十八年追封親王其諡襄愍以輔國公故用兩字諡
  追封和碩親王福惠諡懷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諡
  追封和碩親王𢎞暉諡端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諡
  和碩果親王允禮諡毅乾隆三年四月諡
  和碩康親王冲安諡修乾隆三年四月諡
  追封和碩莊親王𢎞普諡恭勤乾隆八年閏四月諡和碩簡親王徳沛諡儀乾隆十七年九月諡
  和碩康親王巴爾圖諡簡乾隆十八年五月諡
  和碩簡親王竒通阿諡勤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諡
  和碩履親王允祹諡懿乾隆二十八年九月諡
  和碩莊親王允禄諡恪乾隆三十二年三月諡
  和碩和親王𢎞晝諡恭乾隆三十五年八月諡
  和碩顯親王衍潢諡謹乾隆三十七年二月諡
  和碩和親王永璧諡勤乾隆三十七年四月諡
  和碩諴親王允祕諡恪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諡
  和碩恒親王𢎞晊諡恪乾隆四十年七月諡
  和碩簡親王豐訥亨諡恪乾隆四十一年二月諡
  和碩肅親王藴著諡勤乾隆四十三年五月諡
  和碩怡親王𢎞曉諡僖乾隆四十三年五月諡
  和碩鄭親王濟哈納諡恭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諡
  多羅郡王諡
  等謹按
  國初諸郡王諡多用二字亦間有用一字者自康熙二十年六月奉
  聖祖仁皇帝諭追諡郡王滿漢文俱用一字後遂為定例
  
  追封多羅郡王額爾衮諡慧哲順治十年五月追諡追封多羅郡王界堪諡宣獻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郡王雅爾哈齊諡通達順治十年五月追諡多羅郡王塔爾納諡敏思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謙郡王斡克達諡襄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衍禧郡王羅羅琿諡介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敏郡王勒度諡簡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郡王精濟諡懷愍康熙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徳琿諡恭惠康熙十年六月追諡多羅温郡王孟額諡良康熙十三年七月諡
  多羅温郡王佛永輝諡哀康熙十七年二月諡
  多羅平郡王克鐸諡比康熙二十一年七月諡
  多羅平郡王納爾福諡悼康熙四十年八月諡
  多羅安郡王瑪爾琿諡慤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諾羅布諡忠康熙五十六年二月諡
  多羅愉郡王允禑諡恪雍正九年二月諡
  多羅誠郡王允祉諡隠乾隆二年九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熙良諡恪乾隆九年七月諡
  追封多羅信郡王公依布諡恪勤乾隆十一年閏三月諡臣等謹按信恪勤郡王予諡時係輔國公是以用二字諡
  多羅平郡王福彭諡敏乾隆十四年二月諡
  多羅平郡王慶寧諡僖乾隆十六年二月諡
  多羅恂郡王允禵諡勤乾隆二十年四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泰裴英阿諡恭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多羅慎郡王允禧諡靖乾隆二十三年七月諡
  多羅信郡王徳昭諡懿乾隆二十七年五月諡
  多羅寧郡王𢎞皎諡良乾隆二十九年九月諡
  多羅果郡王𢎞曕諡恭乾隆三十年四月諡
  多羅愉郡王𢎞慶諡恭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諡
  多羅信郡王如松諡恪乾隆三十六年正月諡
  多羅和郡王緜倫諡謹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諡
  多羅淳郡王𢎞暻諡慎乾隆四十二年九月諡
  多羅順承郡王恒昌諡慎乾隆四十三年三月諡
  多羅克勤郡王慶恒諡良乾隆四十四年三月諡
  多羅理郡王𢎞㬙諡恪乾隆四十五年十月諡
  郡王品級原封多羅貝勒允祁諡誠乾隆五十年十月諡臣等謹按康熙九年四月庚申宗人府等衙門題前代舊制諸王薨逝將諡號載於封號之下本朝現行例諸王薨逝給與諡號勒碑不將封號刋勒恐後世之人難曉今臣等酌議薨逝諸王未與諡號者應於封號下加諡號一字已與諡號者仍加寫封號得
  㫖允行是書所纂以諡法為主故不與封號相聫屬云
  親王世子諡
  和碩鄭親王世子富爾敦諡慤厚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諡
  多羅貝勒喀爾楚琿諡顯榮順治八年十一月諡
  追封多羅貝勒卓禮克圖貝勒巴雅喇諡剛果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圖倫諡恪僖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色桑古諡和恵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多羅貝勒輔國公篇古諡靖定順治十年五月追諡追封多羅貝勒塔察篇古諡恪恭順治十年六月追諡追封多羅貝勒青巴圖魯貝勒穆爾哈齊諡勇壯順治十年六月追諡
  多羅貝勒呼實希諡剛毅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都爾呼諡慤厚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巴爾楚洪諡和惠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多羅貝勒齊克新諡懷思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多羅貝勒昌阿岱諡懷愍康熙四年七月諡
  多羅貝勒海山諡僖敏乾隆四年閏四月諡
  多羅貝勒允祜諡恭勤乾隆九年四月諡
  多羅貝勒領侍衛内大臣𢎞昇諡恭恪乾隆十八年六月諡多羅貝勒允禕諡簡靖乾隆二十年三月諡
  多羅貝勒𢎞明諡恭勤乾隆三十二年三月諡
  多羅貝勒永福諡恭恪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諡
  追封固山貝子尚建諡賢懿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固山貝子博和託諡温良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蘇布圖諡悼愍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努賽諡悼哀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薩弼諡懷愍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吳達海諡襄敏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特爾呼諡恪僖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固山貝子敦達諡恪恭康熙十三年十月諡
  固山貝子富拉塔諡惠獻康熙十七年六月諡
  固山貝子固爾瑪琿諡温簡康熙二十年十一月諡
  宗人府左宗人禮部尚書鎮國公贈貝子呑珠諡恪敏康熙五十七年九月諡
  追封固山貝子鎮國公準達諡温恪雍正四年八月諡奉恩鎮國公諡
  追封鎮國公二等鎮國將軍阿拜諡勤敏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鎮國公巴布台諡恪僖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鎮國公瑪珊諡懐儀順治十五年二月諡
  鎮國公僧額諡懐愍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温齊喀諡懐思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古鼐諡悼愍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鎮國公瑪爾圖諡懐思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鎮國公果葢諡端純順治十八年二月諡
  鎮國公拉都呼諡端純順治十八年二月諡
  鎮國公高色諡慤厚康熙九年八月諡
  鎮國公托克托慧諡純和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黒龍江將軍鎮國公揚福諡襄毅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諡鎮國公登色諡恪恭雍正二年九月諡
  鎮國公諾音托和諡恪順乾隆五年二月諡
  奉恩輔國公諡
  追封甫輔國公三等輔國將軍塔拜諡慤厚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追封輔國公奉恩將軍賴木布諡介直順治十年五月追諡追封輔國公達爾察諡剛毅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輔國公舒翁古圖諡懐思順治十一年三月追諡
  輔國公翁古諡懐愍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錦柱諡懐儀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海蘭諡慤厚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實卜實倫諡悼愍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翁武諡悼愍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
  輔國公巴都海諡恪僖順治十七年十月諡
  輔國公滿度諡懐思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輔國公拉實塔諡恪僖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輔國公都倫諡懷愍康熙三年四月追諡
  輔國公穆琛諡慤厚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宗人府右宗人輔國公都統斡珊諡襄敏康熙二十四年正月諡
  輔國公訥圖諡敦敏乾隆二年閏九月諡
  輔國公蘇爾禪諡簡恪乾隆四年六月諡
  輔國公裕綬諡敏恪乾隆五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法爾善諡和慤乾隆六年三月諡
  輔國公璐達諡恭簡乾隆六年六月諡
  輔國公愛音圖諡敦敏乾隆七年二月諡
  輔國公魯彬諡恪思乾隆八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齊努琿諡簡僖乾隆九年九月諡
  輔國公廣齡諡敦僖乾隆十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吉存諡勤僖乾隆十二年八月諡
  輔國公逢信諡恭恪乾隆十二年八月諡
  輔國公伊爾登諡簡恪乾隆十四年六月諡
  輔國公𢎞曣諡恪僖乾隆十五年九月諡
  輔國公色爾臣諡温僖乾隆十六年二月諡
  輔國公興寧諡勤僖乾隆十八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誠保諡温僖乾隆十九年十二月諡
  輔國公恒魯諡恭慤乾隆三十七年八月諡
  奉恩鎮國將軍諡
  鎮國將軍唐古岱諡克潔順治十一年三月諡
  鎮國將軍穆爾察諡恪恭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三等鎮國將軍蘇赫諡懷思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奉恩輔國將軍諡
  追封輔國將軍奉恩將軍范圖諡懷儀順治十年五月追諡追封輔國將軍奉恩將軍巴特瑪篇古諡悼殤順治十年五月追諡
  三等輔國將軍色克圖諡懷儀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三等輔國將軍色勒伯諡懷儀順治十四年十月追諡三等輔國將軍琶珀諡懷愍順治十五年二月諡
  三等輔國將軍都爾巴諡慤厚順治十五年三月諡
  三等輔國將軍巴喀諡懷思順治十五年四月諡
  輔國將軍干圖諡介直順治十六年二月諡
  輔國將軍恩克布諡温僖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散秩大臣三等輔國將軍扎珊諡敏恪康熙三十三年九月諡
  輔國將軍福爾善諡温僖乾隆十年六月諡
  奉國將軍諡
  奉國將軍荆州將軍尚建寳諡勤僖乾隆二十二年五月諡奉恩將軍諡
  奉恩將軍拉都海諡懷儀順治十四年十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一
  諡畧
  額駙諡
  太子太保和碩額駙耿昭忠諡勤僖康熙二十五年十月諡太子太保和碩額駙耿聚忠諡慤敏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諡都綂和碩額駙諾穆圖諡慤僖康熙五十年二月諡
  内大臣都綂右翼前鋒綂領固倫額駙班第諡恭勤乾隆十八年年四月諡
  和碩超勇親王固倫額駙策凌諡襄乾隆十五年四月諡科爾沁親王固倫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諡毅乾隆四十年五月諡
  尚書和碩額駙一等忠勇公福隆安諡勤恪乾隆四十九年四月諡
  藩王諡
  定南王孔有徳諡武壯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義王孫可望諡恪順順治十八年五月諡
  靖南王耿繼茂諡忠敏康熙十年五月諡
  海澄公追贈王爵黄芳度諡忠勇康熙十五年三月諡平南親王尚可喜諡敬康熙十六年六月諡
  民公諡
  等謹按一品官以上應否與諡請
  㫖定奪子諡者交内閣撰擬諡號工部給碑價翰林院
  撰擬碑文二品以下無諡奉
  特㫖者予諡
  公圖爾格諡忠義順治九年六月追諡
  公圖賴諡昭勲順治九年六月追諡
  都綂三等公和碩圖諡端恪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定西將軍内大臣一等公愛星阿諡敬康康熙三年三月諡
  輔政大臣一等公索尼諡文忠康熙六年六月諡
  一等公遏必隆諡恪僖康熙十三年二月諡
  陜西提督贈公爵給三等精竒尼哈畨世職陳福諡忠愍康熙十五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海澄公贈太保黄梧諡忠恪康熙十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海澄公贈少保黄芳世諡忠襄康熙十七年六月諡
  内大臣一等公噶布喇諡恪僖康熙二十年十月諡
  太子太傅議政大臣都綂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三等公贈少保圖海諡文襄康熙二十一年二月諡内大臣都綂一等公舅舅佟國綱諡忠勇康熙二十九年十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一等公費揚古諡襄壯康熙四十年九月諡兵部尚書公孫徵顥諡清端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一等公追贈太傅佟國維諡端純雍正元年四月諡
  追封一等公輕車都尉加贈太師佟養真諡忠烈雍正元年四月諡
  衍聖公孔毓圻諡恭慤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一等公音徳諡慤敬雍正五年十一月諡一等海澄公贈太子少保黄芳泰諡襄慤乾隆三年五月諡
  一等海澄公黄應纘諡温簡乾隆六年五月諡
  内大臣品級承恩公淩柱諡良榮乾隆十二年四月諡追封一等公李榮保諡莊慤乾隆十四年四月諡
  三等威信公四川提督岳鍾琪諡襄勤乾隆十九年四月諡定北將軍一等誠勇公班第諡襄烈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靖逆將軍贈三等義烈公那木扎爾諡武毅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户部尚書一等謀勇公贈太保兆惠諡文襄乾隆二十九年二月諡
  將軍兼雲南貴州總督兵部尚書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諡果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户部尚書果毅公阿里衮諡襄壯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諡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贈太傅傅恒諡文忠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䕶軍綂領公和爾本諡端儼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内大臣追封一等公哈實屯諡恪敏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諡
  太子少保户部尚書果毅繼勇公豐昇額諡誠武乾隆四十二年十月諡
  侯伯諡
  二等伯明安諡忠順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都綂三等伯阿濟格尼堪諡武敏順治十二年十二月追諡一等伯又一雲騎尉議政大臣程尼諡誠介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内大臣三等伯鄂碩諡剛毅順治十四年九月諡
  定西將軍都綂三等侯黙爾根侍衛李國翰諡敏壯順治十七年四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漢軍都綂三等伯石廷柱諡忠勇順治十八年三月諡
  都綂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宜爾徳諡襄敏順治十八年十一月諡
  三等伯覺羅摩囉琿諡剛勇康熙二年五月諡
  内大臣二等伯伊爾登諡忠直康熙二年七月諡
  浙江提督二等侯贈太傅田雄諡毅勇康熙二年七月諡福建提督三等侯加贈一等侯馬得功諡襄武康熙四年正月諡
  議政大臣都綂二等伯卓羅諡忠襄康熙七年九月諡承恩伯周全斌諡恪順康熙十年二月諡
  議政大臣正白旗滿洲都綂一等伯伊里布諡武壯康熙十九年八月諡
  四川提督三等伯贈太子太保世襲騎都尉王之鼎諡忠毅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師靖逆將軍靖逆侯甘肅總督贈少師張勇諡襄壯康熙二十三年八月諡
  福州將軍伯佟國瑤諡忠慤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靖海將軍靖海侯施琅諡襄壯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
  江南提督一等侯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張雲翼諡恪定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衛内大臣一等侯又一雲騎尉巴琿徳諡恭恪雍正元年九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兼佐領贈伯爵馬武諡勤恪雍正五年三月諡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世襲二等伯贈太傅馬齊諡文穆乾隆四年九月諡
  太傅保和殿大學士三等伯鄂爾泰諡文端乾隆十年五月諡
  内大臣一等伯欽拜諡肅敏乾隆十三年六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漢軍都綂二等伯伊勒慎諡肅靖乾隆十三年閏七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一等伯拉布敦諡壯果乾隆十六年六月諡
  都綂一等伯傅清諡襄烈乾隆十六年六月諡
  兵部尚書襄勤伯鄂容安諡剛烈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寧夏將軍贈一等伯和起諡武烈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諡大學士陜甘總督三等忠勤伯黄廷桂諡文襄乾隆二十四年二月諡
  都綂伯喇納諡僖恪乾隆二十四年二月諡
  一等伯傅良諡恭勤乾隆四十二年十月諡
  子爵諡
  都綂銜二等子吳賴諡康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都綂一等子左夢庚諡莊敏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都綂一等子楞額禮諡武襄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都綂一等子準塔巴圖魯諡襄毅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都綂三等子何和里諡温順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副都綂三等子碩翁科羅巴圖魯勞薩諡忠毅順治十二年十月諡
  二等子喀山諡敏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諡
  前鋒綂領三等子碩翁科羅巴圖魯圖魯什諡忠宣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子恩格徳爾諡端順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子巴拜諡僖順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二等子索諾穆諡順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都綂二等子陳泰諡忠襄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都綂二等子佟養性諡勤惠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三等子祖可法諡順僖順治十四年七月諡
  内大臣二等子加一級覺羅色勒諡勤慤順治十四年十二月諡
  都綂管佐領一等子又一雲騎尉贈太子太保阿爾津諡端果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都綂三等子圖賴諡勤襄順治十五年六月諡内大臣一等子多爾濟達爾罕諾顔諡順僖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一等子加一級碩爾布錫諡敏襄順治十七年五月諡太子太保盛京總管一等子敦拜諡襄壯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三等子納穆生格諡直勇康熙二年五月諡
  一等子馬光逺諡誠順康熙二年九月諡
  副都綂三等子教善諡敏勇康熙三年二月諡
  内大臣二等子都爾瑪巴圖魯占諡忠直康熙三年三月諡
  太子少保都綂二等子鄂羅色辰諡果敏康熙三年九月諡
  太傅兼太子太師内祕書院大學士一等子范文程諡文肅康熙五年九月諡
  户部尚書蒙古都綂一等子瑪爾賽諡忠敏康熙八年
  三月諡
  内大臣一等子呉拜諡果壯康熙八年七月諡
  都綂三等子朱馬喇諡襄敏康熙八年十一月諡
  前鋒綂領三等子博爾黑圖諡忠勇康熙十年四月諡内大臣一等子哈岱諡勤壯康熙十九年七月諡
  勇畧將軍雲南貴州總督一等子趙良棟諡襄忠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諡
  廣西提督一等子又一雲騎尉贈太子少保張朝午諡襄毅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歸化城都綂三等子丹津諡壯敏乾隆二年六月諡㕘贊大臣贈三等子三泰諡果勇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大學士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宏文院大學士謝陞諡清義順治二年正月諡
  内翰林宏文院大學士贈太保希福諡文簡順治十年正月諡
  贈大學士巴克實達海諡文成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贈太子太保張端諡文安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内翰林宏文院大學士髙爾儼諡文端順治十三年七月諡
  國史院大學士宋權諡文康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少師兼太子太師内國史院大學士額色黑諡文恪順治十八年十月諡
  經畧湖廣等處五省太傅兼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三等輕車都尉洪承疇諡文襄康熙四年三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内國史院大學士二等輕車都尉甯完我諡文毅康熙四年四月諡
  内國史院大學士金之俊諡文通康熙九年二月諡少保兼太子太保内國史院大學士蔣赫徳諡文端康熙九年十月諡
  祕書院大學士車克諡文端康熙十年七月諡
  太保兼太子太師内祕書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諡文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諡
  内祕書院大學士孫廷銓諡文定康熙十四年正月諡少師兼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衛周祚諡文清康熙十四年八月諡
  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管吏部尚書事對哈納諡文端康熙十四年九月諡
  宏文院大學士覺羅伊圖諡文僖康熙十六年七月諡陜西經畧武英殿大學士刑部尚書管兵部尚書事摩囉諡忠愍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李霨諡文勤康熙二十三年九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黄機諡文僖康熙二十五年四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宋徳宜諡文恪康熙二十六年七月諡
  太子太傅内大臣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巴泰諡文恪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師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杜立徳諡文端康熙三十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呉正治諡文僖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諡文敏康熙三十一年二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之芳諡文襄康熙三十四年二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阿蘭泰諡文清康熙三十八年十月諡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諡文定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諡少傅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諡文靖康熙四十二年四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伊桑阿諡文端康熙四十二年七月諡
  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吳琠諡文端康熙四十四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張英諡文端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諡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熊賜履諡文端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子太保張玉書諡文貞康熙五十年七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諡文貞康熙五十一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温達諡文簡康熙五十四年六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諡文貞康熙五十七年六月諡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張鵬翮諡文端雍正三年二月諡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贈少傅王頊齡諡文恭雍正三年八月諡
  太子少傅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髙其位諡文恪雍正五年三月諡
  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田從典諡文端雍正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富寧安諡文恭雍正十年七月諡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蔣廷錫諡文肅雍正十年八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贈太傅朱軾諡文端乾隆元年十一月諡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陳元龍諡文簡乾隆元年十一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邁柱諡文恭乾隆三年五月諡
  東閣大學士贈太子太傅尹泰諡文恪乾隆三年十一月諡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管浙江總督事贈少保嵇曽筠諡文敏乾隆四年六月諡
  東閣大學士徐本諡文穆乾隆十三年二月諡
  東閣大學士張允隨諡文和乾隆十六年五月諡
  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諡文和乾隆二十年五月諡
  太傅武英殿大學士福敏諡文端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諡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陳世倌諡文勤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江南河道總督髙斌諡文定乾隆二十三年六月諡
  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管户部事贈太子太保蔣溥諡文恪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文淵閣大學士贈太保史貽直諡文靖乾隆二十八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贈太保梁詩正諡文莊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
  武英殿大學士管禮部事贈太保來保諡文端乾隆二十九年三月諡
  議政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贈太保尹繼善諡文端乾隆三十六年六月諡
  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陳宏謀諡文恭乾隆三十六年九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贈太子太傅劉綸諡文定乾隆三十八年七月諡
  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贈太傅劉統勲諡文正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舒赫徳諡文襄乾隆四十二年五月諡
  文華殿大學士江南江西總督髙晉諡文端乾隆四十四年正月諡
  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世襲一等輕車都尉于敏中諡文襄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
  文淵閣大學士程景伊諡文恭乾隆四十五年九月諡東閣大學士英㢘諡文肅乾隆四十年九月諡
  東閣大學士三寳諡文敬乾隆四十九年七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諡
  領侍衛内大臣一等男阿魯哈諡勤僖康熙十九年閏八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衛内大臣蘇爾達諡恪僖康熙三十六年三月諡
  議政大臣領侍衛内大臣克什圖諡勤恪雍正十年五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宗室額騰依諡勤恪乾隆三年七月諡領侍衛内大臣贈太子太保常明諡慤勤乾隆七年十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薩穆哈諡勤恪乾隆九年四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都綂兼理藩院侍郎旺扎爾諡恪慎乾隆二十七年七月諡
  領侍衛内大臣努三諡恪靖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諡
  協辦大學士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劉於義諡文恪乾隆十三年五月諡
  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孫嘉淦諡文定乾隆十八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漢軍都綂阿克敦諡文勤乾隆二十一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三泰諡文恭乾隆二十四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鄂彌泰諡文恭乾隆二十六年九月諡
  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官保諡文勤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諡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永貴諡文勤乾隆四十八年六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二
  諡畧
  尚書諡
  禮部尚書二等輕車都尉滿達爾漢諡敬敏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兵部尚書三等輕車都尉伊孫諡襄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鐸諡文安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兵部尚書張秉貞諡僖和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李際期諡僖平順治十三年正月諡巡撫南贛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武元諡明靖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提督操江巡撫安徽等處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昆諡忠敏順治十三年閏五月諡巡撫河南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呉景道諡慤僖順治十三年六月謚
  理藩院尚書一等輕車都尉沙濟達喇諡正直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巡撫甘肅兵部右侍郎加兵部尚書周文華諡僖敬順治十三年六月諡
  吏兵二部尚書都綂一等輕車都尉噶達洪諡敏壯順治十四年六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謝啟光諡僖敏順治十五年八月諡
  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永吉諡文通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户部尚書寧古里諡勤敏康熙二年三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明安達禮諡敏果康熙八年二月諡
  太子少保户部尚書蘇納海謚襄愍康熙八年八月追諡巡撫直𨽻工部尚書王登聮諡慤愍康熙八年八月追諡少傅兼太子太傅工部尚書劉昌諡勤僖康熙九年七月諡
  巡撫山東工部尚書袁懋功諡清獻康熙十年十一月諡太子太保内大臣理藩院尚書喀蘭圖諡敏壯康熙十二年三月諡
  禮部尚書龔鼎孳諡端毅康熙十二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師工部尚書性納諡敏襄康熙十三年八月諡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王宏祚諡端簡康熙十三年十二月諡户部尚書一等男又一雲騎尉米思翰諡敏果康熙十四年二月諡
  刑部尚書姚文然諡端恪康熙十七年七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王崇簡諡文貞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刑部尚書劉楗諡端敏康熙十八年十月諡
  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贈禮部尚書拉沙里諡文敏康熙十九年正月諡
  巡撫直𨽻兵部尚書金世徳諡清惠康熙十九年五月諡廣西巡撫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馬雄鎮諡文毅康熙十九年七月諡
  工部尚書陳⿰永諡文和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禮部尚書銜刑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葉方藹諡文敏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諡
  禮部尚書管刑部尚書事郭四海諡文敏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諡
  吏部尚書郝惟訥諡恭定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刑部尚書魏象樞諡敏果康熙二十六年十月諡
  吏部尚書鄂爾多諡敏恪康熙三十年閏七月諡
  議政大臣刑部尚書圖納諡文恪康熙三十六年四月諡禮部尚書兼太常寺卿署倉場總督事荆山諡端簡康熙五十六年三月諡
  兵部尚書趙宏燦諡敏恪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福建巡撫贈禮部尚書陳璸諡清端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諡户部尚書趙申喬諡恭毅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諡
  禮部尚書陳詵諡清恪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張伯行諡清恪雍正三年二月諡禮部尚書贈太傅顧八代諡文端雍正三年八月追諡左都御史贈太子少傅禮部尚書沈近思諡端恪雍正五年十二月諡
  福建巡撫贈兵部尚書朱綱諡勤恪雍正六年十月諡户部尚書贈太子少保徳明諡端勤雍正十年四月諡太子少傅吏部尚書勵廷儀諡文恭雍正十年五月諡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錢以塏諡恭恪雍正十年十一月諡禮部尚書張大有諡文敬雍正十一年二月諡
  禮部尚書呉士玉諡文恪雍正十一年三月諡
  禮部尚書呉襄諡文簡雍正十三年三月諡
  禮部侍郎追贈尚書蔡世逺諡文勤乾隆元年二月追諡禮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贈太子太傅楊名時諡文定乾隆元年十一月諡
  太子太保户部尚書三等男高其倬諡文良乾隆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甘汝來諡莊恪乾隆四年十月諡太子少保尚書銜食俸贈太傅徐元夢諡文定乾隆六年十二月諡
  刑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劉呉龍諡清慤乾隆七年七月諡
  吏部尚書楊超曾諡文敏乾隆八年三月諡
  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張照諡文敏乾隆十一年五月諡致仕吏部尚書性桂諡恭簡乾隆十二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内大臣户部尚書海望諡勤恪乾隆二十年十一月諡
  致仕工部尚書魏廷珍諡文簡乾隆二十一年四月諡吏部尚書王安國諡文肅乾隆二十二年四月諡
  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贈太子太師汪由敦諡文端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諡
  户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李元亮諡勤恪乾隆二十六年七月諡
  工部尚書歸宣光諡昭簡乾隆二十八年二月諡
  河南巡撫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胡寶瑔諡恪靖乾隆二十八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刑部尚書秦蕙田諡文恭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諡禮部尚書董邦達諡文恪乾隆三十四年九月謚
  刑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楊廷璋諡勤慤乾隆三十七年二月諡
  刑部左侍郎贈尚書錢維城諡文敏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諡太子少傅工部尚書裘曰修諡文達乾隆三十八年五月諡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託庸諡誠毅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諡刑部侍郎加太子太傅刑部尚書贈太傅錢陳羣諡文端乾隆三十九年三月諡
  致仕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張泰開諡文恪乾隆三十九年十月諡
  工部尚書贈太子太保閻循琦諡恭定乾隆四十一年二月諡
  户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王際華諡文莊乾隆四十一年四月諡
  吏部右侍郎加尚書銜呉紹詩諡恭定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鐘音諡文恪乾隆四十三年十月諡廣東巡撫贈尚書銜李湖諡恭毅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諡刑部尚書徳福諡勤肅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諡
  禮部尚書曹秀先諡文恪乾隆四十九年九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兵部尚書周煌諡文恭乾隆五十年六月諡
  理藩院尚書博清額諡恭勤乾隆五十年七月諡
  都御史諡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贈右都御史孫昌齡諡恭憲順治十年十二月諡
  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可壯諡安恪順治十一年九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管大理寺卿徐起元諡僖靖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揆叙諡文端康熙五十六年二月諡
  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汝榖諡勤恪乾隆五年五月諡致仕都察院左都御史梅㲄成諡文穆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
  内大臣諡
  内大臣二等男鄂齊爾諡勤恪順治十四年九月諡
  内大臣額爾克戴青諡勤良順治十八年六月諡
  内大臣一等男蘇拜諡勤僖康熙八年七月諡
  内大臣那爾孫諡襄敏康熙九年閏二月諡
  太子少傅内大臣布葉錫禮諡果壯康熙十三年三月諡太子太保内大臣穆福諡襄壯康熙十五年正月諡
  内大臣二等男色爾格克諡勤敏康熙二十年十月諡内大臣二等男敖塞諡勤僖康熙三十五年五月諡
  内大臣阿爾迪諡勤僖康熙三十五年五月諡
  内大臣忒庫諡勤僖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諡
  内大臣一等輕車都尉傳森諡恪慎乾隆三十二年閏七月諡内大臣工部侍郎三和諡恪勤乾隆三十八年九月諡都綂諡
  都綂三等輕車都尉巴都禮諡敏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䝉古都綂瑪喇喜諡忠僖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與五臣同都綂邵科羅巴圖魯安偏我諡敏壯順治十三年閏三月諡
  議政大臣都綂贈太子太保尹拜諡勤直順治十五年六月諡
  都綂碩翁果羅巴圖魯安費揚武諡敏壯順治十六年三月諡
  都綂騎都尉沙里布諡襄壯順治十七年五月諡
  十扎爾虎齊都綂博爾金侍衛諡忠直康熙三年七月諡都綂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孫塔諡忠襄康熙四年十二月諡少師兼太子太師都綂覺羅巴哈納諡敏壯康熙六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都綂廣東鎮海將軍一等男王國光諡襄壯康熙九年二月諡
  議政大臣都綂一等男郭爾親諡襄敏康熙九年三月諡歸化城都綂托波克諡果壯康熙九年八月諡
  議政大臣都綂二等男特晉諡襄壯康熙十一年三月諡太子太保都綂二等男庫禄達爾漢阿賚諡襄武康熙十七年九月諡
  平南王藩下都綂世襲騎都尉又一雲騎尉王國棟諡恪愍康熙二十年六月諡
  太子少師䝉古都綂畢已克圖諡恪僖康熙二十年八月諡太子少傅都綂道喇諡勤襄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都綂頼塔諡襄毅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𫎇古都綂塔爾代諡勇壯康熙二十五年八月諡
  漢軍都綂贈太子少保諾邁諡襄恪康熙三十三年三月諡䝉古都綂赫碩塞諡敏恪康熙三十三年四月諡
  都綂根特諡襄壯康熙三十三年八月諡
  䝉古都綂兼内務府總管馬思喀諡襄貞康熙四十三年六月諡
  漢軍都綂一等男趙璉諡襄勤康熙四十四年五月諡議政大臣都綂呉達禪諡襄敏康熙五十二年二月諡都綂善丹諡敏壯康熙五十五年九月諡
  漢軍都綂偏圖諡襄敏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諡
  辦理青海噶斯事務都綂徳成諡勤僖雍正十年六月諡都綂法喀諡勤恪雍正十三年閏四月諡
  歸化城都綂三等子丹津諡壯敏乾隆二年六月諡都綂莽古里諡勤敏乾隆二年九月諡
  都綂扎克丹諡敏恪乾隆十一年九月諡
  𫎇古都綂保祝諡恭簡乾隆十二年六月諡
  都綂塞貝諡敏僖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
  巴里坤辦事䝉古都綂滿福諡勤毅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諡副都綂追贈都綂端濟布諡壯節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䝉古都綂兼理藩院左侍郎多爾濟諡勤恪乾隆二十七年十月諡
  𫎇古都綂廣成諡温勤乾隆二十九年九月諡
  䝉古都綂那親諡恪勤乾隆三十二年閏七月諡
  叅贊大臣賞給都綂職銜額爾景額諡勤毅乾隆三十三年二月諡
  𫎇古都綂扎拉豐阿諡昭節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
  都綂四格諡勤恪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諡
  將軍諡
  盛京將軍阿穆爾圖諡襄壯康熙十三年三月諡
  西安將軍一等輕車都尉斡爾喀諡襄敏康熙十四年五月諡
  杭州將軍圖爾博紳巴圖魯諡敏果康熙十四年七月諡太子太保撫蠻滅㓂將軍巡撫廣西贈太子太師傅宏烈諡忠毅康熙二十年正月諡
  奮威將軍陜西提督贈太子太保王進寶諡忠勇康熙二十四年九月諡
  杭州將軍呼圖諡敏恪康熙二十六年五月諡
  奉天將軍宗室察尼諡恪僖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諡
  昭武將軍江南提督贈少傅兼太子太傅楊㨗諡敏壯康熙三十年二月諡
  安西將軍瑪喇諡敏恪康熙三十一年九月諡
  勇畧將軍雲南貴州總督兼一等子趙良棟諡襄忠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諡
  鎮平將軍湖廣提督贈太子少傅徐治都諡襄毅康熙三十六年九月諡
  杭州將軍扎木揚諡敏恪康熙三十八年十月諡
  振武將軍甘肅提督贈太子太保孫思克諡襄武康熙三十九年十月諡
  荆州將軍莽依魯諡敏肅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諡
  太子少保鎮逺將軍貴州提督贈太子少傅李芳述諡壯敏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諡
  鎮綏將軍固原提督贈太子太保潘育龍諡襄勇康熙五十八年十月諡
  巴爾庫爾副將軍阿喇納諡僖恪雍正二年十二月諡江寧將軍鄂克孫諡武襄雍正七年五月諡
  陜西寧夏將軍錫伯諡襄壯雍正九年六月諡
  廣東廣州將軍蔡良諡勤恪雍正十一年二月諡
  江寧將軍呉納哈諡簡慤乾隆二年六月諡
  寧夏將軍阿魯諡果達乾隆五年六月諡
  青州將軍羅山諡恭恪乾隆十六年三月諡
  黒龍江將軍傅爾丹諡温慤乾隆十八年四月諡
  綏逺城建威將軍補熙諡温僖乾隆十八年四月諡
  吉林將軍額爾登諡恭簡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杭州將軍薩爾哈岱諡温穆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
  黒龍江將軍綽爾多諡質慤乾隆二十七年十月諡
  荆州將軍徳敏諡温慤乾隆二十八年三月諡
  寧夏將軍覺羅永泰諡恪靖乾隆三十一年七月諡
  盛京將軍新柱諡勤肅乾隆三十三年三月諡
  盛京將軍贈太子太保增海諡勤果乾隆三十八年七月諡綏逺城將軍宗室𢎞晌諡勤肅乾隆四十六年四月諡吉林將軍和隆武諡壯毅乾隆四十七年九月諡
  伊犁將軍伊勒圖諡襄武乾隆五十年十月諡
  一品銜諸臣諡
  贈三等男照一品品級立碑安達禮諡忠介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寧古塔駐防諳班章京贈太子太保沙爾呼達諡襄壯順治十六年五月諡
  太子太保一等男又一雲騎尉哈什屯諡恪僖康熙三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正白旗漢軍副都綂二等男徐大貴諡勤果康熙十九年二月諡
  一品銜内務府總管丁皂保諡温慤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總督諡
  直𨽻總督贈太子太保張存仁諡忠勤順治十年十二月諡少保兼太子太保川陜總督孟喬芳諡忠毅順治十一年七月諡
  太子少保直𨽻總督馬光輝諡忠靖順治十二年七月諡湖廣總督胡全才諡勤毅順治十四年二月諡
  川陜三邊總督馬之先諡勤僖順治十四年十二月諡少保兼太子太保福建總督李率泰諡忠襄康熙五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四川總督李國英諡勤襄康熙六年正月諡太子少保浙江總督趙廷臣諡清獻康熙八年四月諡直𨽻總督朱昌祚諡勤僖康熙八年八月追諡
  漕運總督蔡士英諡襄敏康熙十三年二月諡
  浙閩總督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范承謨諡忠貞康熙十九年十月諡
  雲南貴州總督贈兵部尚書甘文焜諡忠果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江南江西總督贈太子太保于成龍諡清端康熙二十三年五月諡
  等謹按康熙年間任總督者前後有兩于成龍俱以清㢘得美諡其諡襄勤者係漢軍此則山西人詳具
  國史本傳
  福建總督施維翰諡清惠康熙二十三年八月諡
  漕運總督徐旭齡諡清獻康熙二十六年四月諡
  河道總督靳輔諡文襄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諡
  江南江西總督贈太子太保傅拉塔諡清端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諡
  河道總督于成龍諡襄勤康熙三十九年五月諡
  四川陜西總督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覺羅華顯諡文襄康熙四十三年二月諡
  四川陜西總督殷泰諡清端康熙五十三年十月諡
  漕運總督郎廷極諡温勤康熙五十四年四月諡
  雲南貴州總督郭瑮諡勤恪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諡
  直𨽻總督趙宏變諡肅敏康熙六十一年七月諡
  河道總督陳鵬年諡恪勤雍正元年三月諡
  湖廣總督額倫特諡忠勇雍正二年二月諡
  太子少傅湖廣總督贈少保楊宗仁諡清端雍正四年正月諡
  直𨽻總督贈禮部尚書何世璂諡端簡雍正七年二月諡河道總督騎都尉加三等輕車都尉齊蘇勒諡勤恪雍正七年二月諡
  江南河道總督孔毓珣諡温僖雍正八年六月諡
  太子太保河東總督田文鏡諡端肅雍正十年十一月諡太子少保直𨽻總督李衛諡敏達乾隆四年二月諡直𨽻總督那蘇圖諡慤勤乾隆十四年九月諡
  太子太保兩廣總督陳大受諡文肅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漕運總督瑚寶諡恭恪乾隆二十一年閏九月諡
  太子太保閩浙總督喀爾吉善諡莊恪乾隆二十二年九月諡
  兩廣總督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鶴年諡文勤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湖廣總督碩色諡恭勤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諡太子少保江南河道總督贈太子太保白鍾山諡莊恪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諡
  四川總督贈尚書鄂弼諡勤肅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諡河東河道總督張師載諡慤敬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諡閩浙總督蘇昌諡慤勤乾隆三十二年二月諡
  太子太保直𨽻總督方觀承諡恪敏乾隆三十三年十月諡漕運總督楊錫紱諡勤慤乾隆三十四年三月諡
  漕運總督傅顯諡襄勤乾隆三十四年九月諡
  陜甘總督呉達善諡勤毅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諡
  湖廣總督贈太子太保富明安諡恭恪乾隆三十七年七月

  湖廣總督海明諡勤恪乾隆三十七年八月諡
  總督管河南巡撫贈太子太保何煟諡恭惠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諡
  漕運總督阿思哈諡莊恪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諡
  兩廣總督贈太子太保桂林諡莊敏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湖廣總督覺羅圖思徳諡恭慤乾隆四十五年二月諡直𨽻總督鄭大進諡勤恪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諡
  直𨽻總督贈太子太保袁守侗諡清慤乾隆四十八年六月諡
  提督諡
  江南提督贈少保兼太子太保梁化鳯諡敏壯康熙十年十一 諡
  廣東提督贈左都督王可臣諡襄敏康熙十七年六月諡廣西左江提督左都督二等輕車都尉贈太子太保趙應魁諡襄壯康熙二十二年四月諡
  浙江提督趙國祚諡敏壯康熙二十八年三月諡
  浙江提督贈太子少保陳世凱諡襄壯康熙二十九年二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加太子少保王萬祥諡敏壯康熙四十一年六月諡
  四川提督贈右都督馬際伯諡襄毅康熙五十一年七月諡古北口提督馬進良諡襄毅康熙五十六年五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穆廷栻諡清恪康熙六十一年六月諡雲南提督贈右都督張國樑諡勤果雍正元年九月諡四川提督贈署都督同知康泰諡壯勇雍正元年十二月諡福建水師提督左都督贈太子少保施世驃諡勇果雍正元年十二月諡
  四川提督岳昇龍諡敏肅雍正四年三月諡
  浙江提督楊長春諡勤恪雍正四年九月諡
  福建陸路提督贈太子太保黄陞諡勤恪雍正五年二月諡
  福建水師提督贈太子少保藍廷珍諡襄毅雍正年六月諡
  山西提督袁立相諡勤毅雍正九年四月諡
  直𨽻古北口提督魏經國諡僖恪雍正九年六月諡署陸路提督福建金門鎮總兵官張起雲諡恪毅雍正十年四月諡
  致仕太子太保貴州提督楊天縱諡襄壯雍正十年十二月諡
  福建提督贈太子太保許良彬諡壯敏雍正十一年二月諡廣東提督贈左都督張溥諡敦恪乾隆二年九月諡固原提督贈都督同知樊廷諡勇毅乾隆三年六月諡四川提督王進昌諡勤恪乾隆五年二月諡
  甘肅提督贈左都督瞻岱諡恭勤乾隆六年三月諡甘肅提督韓良卿諡勤毅乾隆六年五月諡
  提督韓勲諡果壯乾隆九年四月諡
  安西提督王能愛諡恭恪乾隆十五年九月諡
  廣東提督贈左都督黄有才諡恪慎乾隆十六年九月諡直𨽻古北口提督布蘭泰諡慤僖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諡福建提督譚行義諡恭慤乾隆十九年三月諡
  江南提督林君陞諡温僖乾隆二十年六月諡
  福建提督贈太子少保王郡諡勤慤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諡廣東提督陳鳴夏諡恭毅乾隆二十三年九月諡
  甘肅安西提督豆斌諡壯節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
  福建水師提督馬大用諡慎慤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諡陜西固原提督董孟諡勤慤乾隆二十五年九月諡
  甘肅安西提督劉順諡壯靖乾隆二十七年三月諡
  甘肅提督贈太子太保閆相師諡桓肅乾隆二十七年四月諡
  直𨽻古北口提督贈太子太保呉進義諡壯慤乾隆二十七年四月諡
  浙江提督王無黨諡莊慤乾隆二十八年三月諡
  雲南提督額爾格圖諡勤恪乾隆二十八年九月諡
  浙江提督武進陞諡良毅乾隆三十年四月諡
  雲南提督李勲諡壯毅乾隆三十一年九月諡
  福建提督馬負書諡昭毅乾隆三十二年十月諡
  四川提督岳鍾璜諡莊恪乾隆三十三年二月諡
  雲南提督贈太子太保本進忠諡勤毅乾隆三十四年十月諡
  西安提督贈太子太保哈國興諡壯武乾隆三十八年三月諡
  提督馬全諡壯節乾隆三十八年十月諡
  提督牛天畀諡毅節乾隆三十八年十月諡
  貴州提督敖成諡勇慤乾隆四十九年閏三月諡
  湖廣提督馬彪諡勤襄乾隆四十九年六月諡
  一品總兵官諡
  左都督湖廣辰常總兵官贈太子太傅徐勇諡忠節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少傅兼太子太傅左都督廣東饒平總兵官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呉六竒諡順恪康熙四年十月諡
  雲南義勇前營總兵官加贈右都督劉偁諡直勇康熙八年四月諡
  左都督平南王藩下右翼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尚之㢘諡勤恪康熙十年三月諡
  左都督福寧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呉萬福諡忠愍康熙十九年五月諡
  四川總兵官贈太子少保左都督世襲騎都尉費雅達諡忠勇康熙二十年四月諡
  左都督浙江定海總兵官贈太子少保黄大來諡壯勇康熙二十九年三月諡
  重慶鎮總兵官贈署都督同知任舉諡勇烈乾隆十三年八月諡
  皇朝通志卷五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三
  諡畧
  庶官諡
  等謹按定例一品官以上應否予諡請
  㫖定奪予諡者交内閣撰擬諡號工部給碑價翰林院撰擬碑文二品以下無諡其有予諡者係奉
  特㫖或効職勤勞或没身行陣或以文學或以武功均
  得邀逾格
  茂典仰見我
  國家奬勵臣工之至意謹列叙于左
  䕶軍綂領管佐領三等男邇塔喇諡忠壯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䕶軍綂領費雅思哈諡僖恪康熙十一年閏七月諡
  致仕太子少傅䕶軍綂領孫達禮巴圖魯諡果壯康熙十四年四月諡
  㕘贊大臣䕶軍綂領三等輕車都尉哈克山諡武毅康熙十九年六月諡
  前鋒㕘領雲騎尉贈前鋒綂領呉木篤諡襄壯康熙十九年八月諡
  等謹按呉木篤以隨征福建創發病故照陣亡例予卹故得贈諡
  步軍綂領開音布諡肅敏康熙四十一年閏六月諡
  前鋒綂領鄂實諡果壯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以上綂領户部右侍郎梁雲構諡康僖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兵部侍郎騎都尉超哈爾諡果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理藩院侍郎一等男尼堪諡勤慤順治十三年正月諡户部侍郎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庫禮諡僖恪順治十三年閏五月諡
  理藩院侍郎席達禮諡僖敬康熙三年三月諡
  詹事府詹事加禮部侍郎沈荃諡文恪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太子少保刑部左侍郎宋文運諡端慤康熙二十四年二月諡
  欽天監治理加工部右侍郎南懐仁諡勤敏康熙二十七年二月諡
  湖廣糧道贈工部右侍郎葉暎榴諡忠節康熙二十八年二月追諡
  康熙二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南巡二月戊午
  諭扈從部院諸臣曰楚省兵譁時湖廣糧道葉暎榴盡節捐軀朕心深加憫悼特詔所司優贈亞卿兼予卹廕今巡行江南見其子葉旉迎伏道左彌増軫惻忠節之臣應特予諡以彰異數爾等其㑹議以聞諸臣擬諡忠節
  上即親灑宸翰賜之
  福建巡海道贈工部侍郎陳啓泰諡忠毅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追諡
  刑部右侍郎勵杜訥諡文恪康熙四十四年二月諡康熙四十四年二月辛巳
  聖祖仁皇帝諭大學士等曰原任刑部侍郎勵杜訥向在南書房効力二十餘年為人敬慎積有勤勞並無過譴其品級雖不及予諡之例曩者原任侍郎沈荃曽經予諡今勵杜訥亦著賜諡爾等㑹同禮部議奏尋大學士
  等㑹同禮部擬諡請
  㫖得
  㫖勵杜訥著諡文恪壬午
  上御書文恪二字遣乾清門一等侍衛副都綂馬武等賜於其家
  禮部侍郎高士竒諡文恪康熙四十四年三月諡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壬戌
  聖祖仁皇帝諭大學士等曰原任禮部侍郎高士竒在内廷供奉有年其品級不應予諡朕軫念舊臣原任刑部侍郎勵杜訥已照侍郎沈荃例今高士竒亦應予諡以示特恩爾等㑹同禮部議奏尋大學士等㑹同禮部擬
  上得
  㫖高士竒著諡文恪以上侍郎諡
  副都綂三等輕車都尉納爾察諡端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副都綂贈一等男穆克譚諡忠勇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副都綂管佐領騎都尉兼一雲騎尉陳逢泰諡康僖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副都綂兼管佐領一等輕車都尉卜舟諡毅勤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副都綂二等輕車都尉韋徴諡忠慤順治十三年二月諡副都綂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董俄諡勤僖順治十六年七月諡
  副都綂一等輕車都尉琿津諡壯勤順治十七年五月諡副都綂三等男蘇禄邁巴圖魯諡勤勇康熙三年二月諡副都綂一等男額黙克圖巴圖魯諡襄壯康熙十二年五月諡
  盛京副都綂三等輕車都尉額黙克圖諡勤壯康熙十三年九月諡
  䝉古副都綂一等輕車都尉楚庫巴圖魯諡襄壯康熙十四年五月諡
  副都綂王府長史佐領雅頼諡襄壯康熙十七年九月諡副都綂兼佐領阿爾瑚諡敏壯康熙十七年九月諡署副都綂三等男達禮善巴圖魯諡武毅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副都綂額泰諡襄壯康熙十七年十二月諡
  一等侍衛副都綂管理武備院事禪布諡勇恪康熙十九年九月諡
  副都綂布舒庫諡剛壯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諡
  䝉古副都綂巴圖諡恪敏康熙二十五年三月諡
  副都綂邁圖諡忠毅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諡
  
  御一等侍衛授副都綂品級海清諡果毅康熙五十一年四月諡
  副都綂阿南達諡恪敏雍正三年三月追諡
  副都綂三格諡剛勇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 以上副都綂
  贈三等輕車都尉照男爵品級立碑敦達禮諡忠毅順治十一年五月諡
  三等男達珠呼諡襄敏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扎爾固齊三等男阿蘭珠諡順毅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三等男舒賽諡壯敏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二等男荆古爾達諡忠直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三等男管佐領蘇班𢃄諡順僖順治十三年正月諡
  一等輕車都尉照男爵品級管佐領兼一雲騎尉阿濟拜諡勤僖順治十三年二月諡
  三等男一等侍衛加一級劉麟圖諡僖順順治十六年七月諡
  三等男胡亮諡忠敏康熙七年六月諡
  二等男卓布泰諡武襄康熙十七年五月諡 以上男爵
  監察御史追贈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陸隴其諡清獻乾隆元年六 追諡以上内閣學士
  散秩大臣黙爾根侍衛阿淑諡勤僖康熙二十四年正月諡以上㪚秩大臣
  學士額爾徳尼巴實格諡文成順治十一年四月諡
  學士騎都尉加一雲騎尉瑪魯諡忠勤順治十四年二月諡以上學士
  浙江温處道贈通政使司通政使陳丹赤諡忠毅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追諡 以上通政使
  江西建昌府知府贈太僕寺卿高天爵諡忠烈康熙四十六年五月追諡以上太僕寺卿
  二等輕車都尉乳公哈喇諡恭襄順治十一年八月諡八門總管三等輕車都尉衛齊諡端勤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扎爾固齊一等輕車都尉雅希禪諡敏果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
  三等輕車都尉西喇巴諡順壯順治十二年十月追諡一等輕車都尉侍衛傅達理諡忠烈順治十八年四月諡一等輕車都尉乳公邁堪諡勤僖康熙十四年四月諡二等輕車都尉乳公滿達理諡良僖康熙十七年閏三月諡以上輕車都尉
  䕶軍㕘領照副都綂例予卹阿爾賽諡壯愍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諡
  㕘領照副都綂例予卹博爾和代諡襄慤康熙三十年二月諡 以上㕘領
  山西巡撫贈兵部侍郎祝世昌諡僖靖順治十三年五月諡陜西巡撫博清額諡清獻康熙九年七月諡
  廣東巡撫劉秉權諡端勤康熙十四年三月諡
  江西巡撫白色純諡勤僖康熙十五年二月諡
  江寧巡撫馬祜諡清恪康熙十五年十一月諡
  河南巡撫佟鳯彩諡勤僖康熙十六年十一月諡
  四川巡撫杭愛諡勤襄康熙二十三年二月諡
  直𨽻巡撫格爾古徳諡文清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諡
  浙江巡撫王維珍諡敏慤康熙三十五年三月諡
  湖北巡撫納齊喀諡勤恪雍正三年七月諡
  福建巡撫潘思榘諡敏惠乾隆十七年二月諡 以上巡撫陜西延綏總兵官贈太子少保許占魁諡恪敏康熙十七年閏三月諡
  浙江平陽總兵官贈太子少保朱天貴諡忠壯康熙二十二年九月諡
  浙江温州總兵官贈太子少保蔣懋勲諡襄僖康熙三十五年九月諡
  陜西凉州總兵官師帝賓諡恪僖康熙五十二年四月追諡甘肅西寧鎮總兵官高天喜諡果義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諡雲南臨沅鎮總兵官王玉廷諡勤義乾隆三十三年四月諡以上總兵
  廣西富川縣知縣劉欽鄰諡忠節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追諡以上知縣
  外藩諡
  朝鮮國王李倧諡莊穆順治六年八月諡
  朝鮮國王李淏諡忠宣順治十六年九月諡
  朝鮮國王李棩諡莊恪康熙十四年正月諡
  朝鮮國王李昀諡恪恭雍正三年正月諡
  朝鮮國王李昑諡莊順乾隆四十一年七月諡
  朝鮮國王世子追封王爵李涬諡恪愍乾隆四十一年七月諡
  一品大臣奉
  特㫖追諡
  太子太保領侍衛内大臣一等公福善諡恭懿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傅魏裔介諡文毅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西安振武將軍佛尼勒諡恭靖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鎮海將軍莽依圖諡襄壯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正藍旗漢軍都綂馮國相諡桓僖乾隆元年正月追諡工部尚書管詹事府事湯斌諡文正乾隆元年正月追諡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徐潮諡文敬乾隆元年正月追諡
  吏部尚書贈太子太傅瑪爾罕諡恭勤乾隆元年正月追諡乾隆元年正月丁巳總理事務王大臣奉
  諭㫖易名之典古昔所重我朝賜諡尤為謹嚴亦有當時未𫎇錫予而追諡于數十年之後者葢以事乆論定協乎懿好之公也
  皇考世宗憲皇帝風勵臣工肇舉賢良祠祀誠曠古鉅典其列祠者如一等公福善大學士魏裔介將軍佛尼勒莽依圖都綂馮國相尚書湯斌徐潮瑪爾罕等其殁時皆有卹而無諡朕思諸臣既與賢良之祀似宜邀易名之典其應否追諡之處著九卿會議具奏九卿等議應請追諡
  欽定諸臣諡如右
  禮部尚書韓菼諡文懿乾隆十七年二月追諡
  乾隆十七年二月奉
  諭㫖故禮部尚書韓菼種學績文湛深經術其所撰制義清真雅正實開風氣之先足為藝林楷則從前未邀易名之典著加恩追諡用示褒榮大學士具擬以聞擬上
  欽定諡曰文懿
  刑部尚書王士正諡文簡乾隆三十年四月追諡
  乾隆三十年四月奉
  諭㫖原任刑部尚書王士正績學工詩在本朝詩人中流派頗正從前未邀易名之典宜示褒榮以為稽古者勸著大學士察例議諡具奏擬上
  欽定諡曰文簡
  子孫請諡
  刑部尚書正紅旗都綂三等男濟世哈諡勇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諡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丁酉西安副都綂阿魯疏奏臣父濟世哈因軍前効力擢用至都綂尚書於康熙元年八月内病故未䝉諡典伏乞
  皇上加恩賜諡
  上允之
  賜諡勇壯
  王府長史額爾徳黒諡果毅雍正四年八月追諡
  雍正四年六月兵部議駮奉天將軍噶爾弼奏請伊父原任長史額爾徳黒曽在軍前立功今因伊進藏請停其本身議叙追賜伊父額爾徳黒諡號
  上曰噶爾弼為伊父額爾徳黒奏請賜諡著照所請給與
  奪諡
  等謹按易名之典自古重之我
  朝勸忠勵績于予諡尤為謹嚴其有功不掩罪及備官竊禄身後獲倖邀飾終殊禮者或日乆論定或生前罪蹟因他案而敗露既追裭其爵則必削奪其諡書諸簡冊所以著炯戒也謹列敘如左
  和碩端重親王博洛諡定順治九年三月諡十六年十月追降貝勒奪諡禮部侍郎加尚書銜贈太子太師沈徳潛諡文慤乾隆三十四年十 諡四十三年十一月奪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奉
  諭㫖本日大學士九卿具奏定擬逆犯徐述夔等一案已將各犯應得之罪分别降㫖矣至據稱查出徐述夔之傳係沈徳潛所作請將沈徳潛從前所有官銜諡典盡行革去其鄉賢祠内牌位一併撤出及賜祭葬碑文查明仆毁等語實屬罪所應得逆犯徐述夔身係舉人且自其高曾以來均在本朝食毛踐土厚澤涵濡乃於所作一柱樓詩各種敢於妄肆詆譏狂誕悖逆實為覆載所不容至其詩内懷想勝朝之語無非藉以為名不可信以為實即以前明政事而論並無可以動民繫戀者如洪武開基嚴刑峻罰永樂簒逆瓜蔓抄誅士民無不含寃又如洪武因蘇松嘉湖各府為張士誠固守遷怒及民浮糧加重寖至末季徴斂日増累及天下民多愁苦嗟怨此皆見於史册者有何可以繫感之處而追念不忘乎至我本朝
  列聖相承愛養百姓賑災蠲緩
  厚澤頻施而江浙浮糧之額節經裁減以除民害朕踐阼至今四十三年普免天下錢糧三次普免漕糧二次其他災賑之需動輒數百萬窮簷疾苦疊沛恩膏小民各具天良豈有不知感戴轉屬念於前朝全無恩徳及民者之理此不過抑鬱無聊之人自揣毫無進路遁而為此與匹夫匹婦之自經溝壑無異而讀書失志之徒遂託言懷想前朝以為萬一敗露猶可藉以立名其肺腑真可洞鑒此等鬼蜮伎倆豈能匿於光天化日之下若無知者以此輩為真有追懷故國之思轉是為若輩所愚矣至伊子徐懷祖敢將伊父逆詞公然刋刻均實罪大惡極乃沈徳潛所作傳内稱其一柱樓編年詩已付梓并云品行文章皆可法是沈徳潛於徐述夔所作悖逆不法詩句皆曽閲看
  並不切齒痛恨轉欲為之紀述流傳尚得謂稍有人心者乎又伊傳内稱徐述夔之從弟徐賡武妄罹大辟閱十七月而寃雪之語因命薩載等查閱原案則係乾隆元年有泰州民繆照乘與繆又南之妻蔣氏通姦商同勒死親夫蔣氏因曽被徐賡武刁姦懷恨是以到案供指徐賡武同謀後經審出實情業已枷杖完結徐賡武刁姦婦女本屬有罪之人沈徳潛為之論叙稱寃身為大臣不應顛倒是非若此沈徳潛自中式進士及選入翰林時朕因聞其平日學問尚好格外施恩又念其留心詩學且憐其晚成是以不數年間即擢為卿貳又令在尚書房行走而伊自服官以來不過旅進旅退毫無建白並未為國家絲毫出力衆所共知及乞休後復賞給尚書銜晉階太子太傅并予在籍食俸恩施至為優渥沈徳潛理宜飭躬安分謹慎自持乃竟敢視悖逆為泛常為之揄揚頌美實屬昧良負恩且伊為徐述夔作傳自係貪圖潤筆為囊槖計其卑汚無恥尤為玷辱搢紳使其身尚在雖不至與徐述夔同科亦當重治其罪今伊業已身故不加深究然竟置而不論俾其身後仍得永受恩榮則凡在籍朝紳又將何以警愓乎著照所請將沈徳潛所有官爵及官銜諡典盡行革去其鄉賢祠牌位亦一併撤出至所賜祭葬碑文現派阿彌達前往㑹同楊魁查明仆毁以昭炯戒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雲貴總督卞三元諡恪敏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諡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奪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奉
  諭㫖朕恭閱
  皇祖實録内載雲貴總督卞三元與張國柱李本深等合詞奏留呉三桂總管雲貴事務一節因檢閱卞三元列傳載其與張國柱等俱傾附呉逆即當日共疏乞留三元疏詞尤為廹切可見三元實為呉逆用人當日
  皇祖洞燭幾先未允所請而呉逆事權遂以觧退三元後見呉逆反跡漸露遂託言母病乞休迨削平呉逆張國柱李本深俱已伏誅三元竟脱然事外且自乞養歸旗閱三十年及伊殁後又復邀
  恩得賜祭葬並諡以恪敏夫三元本一進退無據首鼠兩
  端之人在
  皇祖當日或念三元
  開國之初由牧郡洊歴封疆曽有帶兵轉餉微勞且當三桂倡亂之時伊先已告休在家因為曲予包容保全終始今事閱百年詳加論定不得不明白宣示以昭彰癉朕於臣工功罪論斷一秉至公即如前代諸臣之懷二心以事君者猶且另為立傳不稍寛假况卞三元逮事
  兩朝寵承
  恩遇乃始則攀援黨逆力疏保留繼則抽身逺引以圖避害其居心行事殊不可問幸而老死牖下未被顯戮已邀國家寛大之恩若復以飾終令典永荷殊榮將何以肅綱紀而示懲勸乎所有卞三元生前官秩及死後諡法並所得誥勅俱著追奪其祭葬碑文並著該旗查明一併仆毁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皇朝通志卷五十三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四
  諡畧
  追諡明帝
  等謹按前代未有於勝國之君加以美諡者我
  
  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即諡崇禎帝為莊烈愍皇帝皇上復念前明建文帝遭永樂簒逆革除年號終明之世未有諡典特為追諡以垂史册誠逺邁前古之鉅典也謹備著於篇
  順治元年五月諡前明崇禎帝為莊烈愍皇帝乾隆元年七月追諡前明建文帝為恭閔恵皇帝乾隆元年六月奉
  諭㫖易名以諡古之制也自周公定為諡法後世帝王未有無諡者明建文為太祖之嫡孫纘承大統在位四年固儼然天下共主矣及成祖既立有其天下并去其年號而史官所書則仍稱為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此國之所賴有信史也然不係之以謚而稱曰建文皇帝此俗稱非史體也傳之後世殊為闕典考之太祖有元之天下而諡元主為順帝我
  世祖章皇帝代明之天下而諡明主為愍皇帝雖更姓改物之君尚且追諡而無所嫌忌况當其世者乎𢎞治以來楊循吉諸人屢以為請迄寢不行皆以後世子孫席有成祖之業故不敢變亂舊章而不慮其貽譏來世也我國家諡崇禎而不諡建文者以明史未竣非當時所急今史書既成若不及此追諡良為遺憾著大學士九卿㑹議確擬具奏候朕親加裁定七月大學士九卿遵
  㫖謹擬二條恭候
  欽定奉
  諭㫖著用恭閔恵皇帝諡
  追諡明代忠節
  等謹按自成周以來易名之條祗為飾終常制而勝國遺忠並膺茂典者實曠古所未有伏惟
  世祖章皇帝如天之仁軫念明末甲申殉難之臣范景文
  等並
  錫諡有差乾隆四年
  皇上允廷臣所請復諡明臣趙譔大義嘉名後先昭揭
  四十年十一月特奉
  恩綸旌諡明季盡節諸臣不惟甲申以前遭際時艱為
  國効忠皆從甄録即當我
  朝天戈迅掃而抗拒殞身者亦令一例褒揚四十一年正月
  皇上復念建文革除之際藎臣烈士殉節捐生俾一體
  議諡以發幽光而昭公道此誠
  聖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謹以次編輯如左
  順治十年六月追諡明季殉節者十六人大學士范景文諡文忠户部尚書倪元璐諡文貞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諡忠肅左副都御史施邦耀諡恭愍太常寺少卿呉麟徵諡貞肅左春坊左庶子周鳳翔諡文介左中允劉理順諡文烈馬世竒諡文肅檢討汪偉諡文毅户科都給事中呉甘來諡莊介御史王章諡節愍陳良謨諡恭潔兵部車駕司主事成徳諡介愍兵部主事金鉉諡忠潔駙馬都尉鞏永固諡忠烈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諡忠節
  續諡四人
  刑部侍郎孟兆祥諡忠端大理寺卿凌義渠謚忠介御史陳純徳諡忠潔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許直諡忠愍
  又續諡五人
  太僕寺寺丞申佳允諡端愍進士孟章明諡忠僖新樂侯劉文炳諡忠恪宣城伯衛時青諡忠穆恵安伯張慶臻諡忠毅
  乾隆四年追諡一人
  御史趙譔諡忠愍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奉
  諭㫖崇奬忠貞所以風勵臣節然自昔累朝嬗代於勝國死事之臣罕有録予易名者惟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於崇禎末殉難之大學士范景文
  
  特恩錫諡仰見
  聖度如天軫恤遺忠實為亘古曠典第當時僅徵據傳聞未暇遍為搜訪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數迨久而遺事漸彰復經論定今明史所載可按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撐殘局力矢孤忠終蹈一死以殉又如劉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蹇諤抵觸僉壬及遭際時艱臨危授命均足稱一代完人為褒揚所當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殞行陣與夫俘擒駢僇視死如歸者爾時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順逆而事後平情而論若而人者皆無媿於疾風勁草即自盡以全名節其心亦並可矜憐雖福王不過倉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離竄迹已不復成其為國而諸人茹苦相從捨生取義各能忠於所事亦豈可令其湮没不彰允宜稽攷史書一體旌諡其或諸生韋布及不知姓名之流並能慷慨輕生者議諡固難於槩及亦當令爼豆其鄉以昭軫慰嘗恭讀我
  太祖實録載薩爾滸之戰明楊鎬等集兵二十萬四路分
  出侵我興京我
  太祖
  太宗及貝勒大臣等統勁旅數千殱戮明兵過半一時良將如劉綎杜松等皆沒於陣近曽親製書事一篇用揚
  祖烈而示傳信惟時
  王業肇基其抗我顔行者原當多為獮薙然迹其冒鏑攖鋒竭忠効命未嘗不為嘉憫又若明社將移孫承宗盧象昇等之抵拒王師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徳孫傳庭等以闖獻蹂躪禦賊亡身凛凛猶有生氣總由明政不綱自萬厯以至崇禎權姦接踵閹豎横行遂至黒白混淆忠良泯滅每為之搤掔不平福王時雖間有追諡之人而去取未公亦無足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為衡凡明季盡節諸臣既能為國抒忠優奬實同一視至錢謙益之自詡清流靦顔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輩之倖生畏死詭託緇流均屬喪心無恥若輩果能死節則今日亦當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捨命而猶假語言文字以圖自飾其偷生是必當明斥其進退無據之非以隠殛其冥漠不靈之魄一褒一貶衮鉞昭然使天下萬世共知朕準情理而公好惡以是植綱常即以是示彰闡凡諸臣事蹟之具於明史及通鑑輯覽者宜各徵考姓名仍其故官予以諡號一準
  世祖時例行其令大學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議以聞
  尋大學士等遵
  㫖議上分别専諡通諡諸臣如左
  専謚二十六人
  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簽書府事總兵官劉綎諡忠壯援勦總兵官曹文昭諡忠果總督各路援兵兵部尚書盧象昇諡忠肅中極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諡忠定南京叅贊機務兵部尚書吕維祺諡忠敬文淵閣大學士兼户部尚書賀逢聖諡忠慤督師總制應安鳳陽江西湖廣河南四川貴州軍務仍總督陜西三邊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孫傳庭諡忠靖山海關北部總兵官尤世威諡忠剛廵撫山西右副都御史蔡懋徳諡忠恪鎮守山西等處總兵官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周遇吉諡忠武督師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史可法諡忠正左柱國鎮守滁和等處總兵官靖國公黄得功諡忠桓都察院左都御史劉宗周諡忠介吏部尚書徐石麟諡忠懿太子少師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髙宏圖諡忠直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姜曰廣諡忠確巡撫應天等處右簽都御史祁彪佳諡忠惠督師經理河北兵部右侍郎兼右簽都御史充通問使左懋第諡忠貞總督江楚應皖等處軍務兵部右侍郎兼左副都御史袁繼咸謚忠毅督師少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黄道周諡忠端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子龍諡忠裕督師少傅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國維諡忠敏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肯堂諡忠穆督師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定興侯何騰蛟諡忠誠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桂林留守臨桂伯瞿式耜諡忠宣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節制閩廣江楚軍務陳子壯諡忠簡
  通諡忠烈一百十三人
  遼東總兵官張承䕃薊遼總兵官杜松游擊龔念遂李希泌遼東總兵官都督簽事馬林游擊喬一琦瀋陽總兵官都督簽事賀世賢援遼總兵官楊宗業一作仲業西平副總兵羅一貫山海關總兵官左都督掛平遼將軍印趙率教薊鎮總兵官孫祖夀兵部右侍郎協理京營戎政劉之綸鎮守東江總兵官都督簽事黄龍户部主事王一桂江西道御史巡視山海居庸二關王肇坤兖州府知府喬若雯山西按察使李禎寧巡按山東御史宋學洙寧逺圑練總兵官署都督同知金國鳳山永東協總兵官左都督曹變蛟河間府知府顔孕紹吏科給事中范淑泰膝縣知縣呉良能以上封疆殉節諸臣二十三人監軍湖廣道御史金毓峒保定府同知邵宗元大寧都司後指揮同知劉宗嗣以上甲申殉節諸臣三人兵部右侍郎沈猶龍金山衛指揮使功加㕘將侯承祖一作玉音一作懐玉援𠞰圑練總兵官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劉肇基英徳主簿閻應元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四人巡撫山東右簽都御史邱祖徳徽州府推官温璜都督蔣若來巡按上游四府仍兼巡關監軍御史鄭為虹總兵官周之藩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傅冠吏兵二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軍務郭維經兵部左侍郎詹兆恒以上唐王殉節諸臣八人禮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呉鍾巒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張煌言以上魯王殉節諸臣二人吏部尚書李若星總督各路兵馬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張同敞總督江西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楊重熙兵科給事中陳邦彦貴州布政使張耀一作燿巡按雲南御史羅國瓛以上桂王殉節諸臣六人鎮守寧夏總兵官賀虎臣分巡河西道簽事郭應響整飭固原兵備道㕘政兼副使陸夢龍孤山副總兵加署都督簽事艾萬年陜州知州史記言真陽知縣王信鎮守延綏總兵官左都督俞沖霄昌平總兵官署都督簽事湯九州辰沅副總兵鄧祖禹鎮守四川總兵官左都督侯良柱安慶副總兵潘可大房縣知縣郝景春永寧知縣武大烈巴縣知縣王錫鎮守川北副總兵張令大梁道兵備簽事李乗雲保定提督三關總兵官劉光祚南陽府知府顔曰愉太康知縣魏一作衛令望舞陽知縣潘宏一作宏道鄢縣知縣劉振之翰林院檢討馬剛中瀘州知州蘇瓊鎮守南陽總兵官猛如虎保定河北山東總督中軍總兵官姜名武睢陳道兵備副使闗永傑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汪喬年總督保定河北山東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楊文岳三邊總督中軍副總兵黨威郟縣知縣李貞佐一作李貞防守汝寧總兵官虎大威分巡汝南道簽事王世琮總兵官左都督孫應元宜城知縣陳美新安知縣陳顯元撫治商雒道副使黄世清整飭榆林中路按察司副使一作布政使都任署領榆林鎮原任延綏總兵官都督簽事李昌齡山海闗南部總兵官王世欽延綏撫標㕘將劉廷傑延綏鎮中協副總兵官惠顯寧夏總兵官侯世禄巡撫大同右副都御史焦源溥甘肅西協副總兵官郭天吉甘肅總兵官馬爌鍾祥知縣蕭漢分守河西道㕘議段復興工部尚書南居益巡撫湖南御史劉熙祚長沙府推官蔡道憲監軍分守上湖南道副使陳璸湖廣糧儲道㕘政許文岐分守武漢黄三府㕘將加副總兵崔文榮分守上荆南道兵備㕘政周鳳岐棗陽知縣郭裕陜西監軍道簽事李新沔陽州同知馬飈巡撫甘肅贊理軍務右副都御史林日瑞巡撫四川提督軍務右簽都御史陳士竒巡撫四川御史劉之勃一作渤兵部右侍郎李含乙重慶府知府王行儉華陽知縣沈雲祚資陽知縣賀應選山西撫標中軍副總兵應時盛河内知縣丁泰運以上冦難殉節諸臣六十六人通諡忠節一百八人
  遼東經畧兵部侍郎袁應泰大凌河副總兵左都督何可綱山東布政使張秉文巡撫遼東右簽都御史邱民仰遼東總兵官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王廷臣順徳府知府吉孔嘉兖州府知府鄧蕃錫巡撫河南右簽都御史髙名衡工部右侍郎宋玫南京户科給事中張焜芳以上封疆殉節諸臣十人新城侯王國興彭武伯楊崇猷總理河南湖廣山西陜西四川江北軍務兵部侍郎兼右簽都御史王家禎總督畿南軍務兵部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徐標神樞營副總兵都督簽事賀讚工部員外郎王鍾彦錦衣衛鎮撫司簽書指揮同知李若璉吏部尚書李遇知按察司副使顧國瑨工部尚書何應瑞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十人兵部左侍郎張伯鯨揚州府知府任民育兵部職方司員外郎陞任遵義知府何剛水師總兵官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翁之琪通政使司左通政侯峒曽進士黄淳耀中書舎人李待問㕘謀兵部主事一作司務陳用極詹事府少詹事徐汧翰林院撿討兼兵科給事中楊廷樞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彛中書舎人盧象觀行人司行人陸培錢塘知縣顧咸建臨安知縣唐自綵刑部尚書髙倬巡撫安盧池太四府右簽都御史張亮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十七人巡撫徽寧池太等處兵部右侍郎右簽都御史金聲監紀推官呉應箕都御史王瑞柟簽都御史陸清源兵部職方司主事監軍道王之栻禮部尚書曹學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曽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廷麟總督江西湖廣諸軍兵部尚書萬元吉巡撫南贛兵部右侍郎兼右簽都御史楊文薦提督江西義軍右簽都御史陳泰來以上唐王殉節諸臣十一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熊汝霖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朱繼祚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錢肅樂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沈宸荃兵部尚書李向中督師兵部尚書余煌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函煇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兵部右侍郎總督水師沈廷揚大理寺少卿兼江西道御史陳潛夫兵科給事中董志寧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十一人總督川湖雲貴河陜兵部尚書李乾徳兵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呉炳兵部尚書傅作霖巡撫川南右簽都御史范文光巡撫川北右簽都御史詹天顔管理義勇營總兵官曹大鎬兵部侍郎兼右簽都御史督師闗中余應桂巡撫貴州右簽都御史米夀圖監軍御史周震巡撫髙雷亷瓊四府右簽都御史張孝起巡撫四川右副都御史馬乾巡撫四川右簽都御史耿廷籙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楊畏知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嚴起恒兵部尚書楊鼎和東閣大學士呉貞毓黔國公沐天波總督洪淯鰲文淵閣大學士吏兵二部尚書郭之竒巡撫栁慶右簽都御史龍之虬一作之明以上桂王殉節諸臣二十人福建道御史馬如蛟潁州知州尹夢鰲和州知州黎宏業户科給事中呉宇英榖城知縣阮之鈿巡撫河南右簽都御史張克儉汝南監軍右㕘議艾毓初工部尚書周士樸通政使李夢辰鄭州知州魯世任巡撫宣府右簽都御史張維世巡撫陜西贊理軍務右簽都御史馮師孔太常寺卿麻僖巡撫宣府右簽都御史焦源清巡撫河南右副都御史常道立巡按山東御史王道純山西左㕘政田時震巡撫江西右副都御史張鳳翮南京吏部尚書南企仲遼陽監軍道簽事王徴順天府尹宋師襄太常寺卿伊伸管理錢法兼川西道副使張繼孟分巡河北道右㕘政祝萬齡巡撫大同贊理軍務右簽都御史衛景瑗巡撫宣府贊理軍務右簽都御史朱之馮巡撫四川右簽都御史龍文光真定府同知張瑶錦衣衛世襲指揮同知馬獻圖以上冦難殉節諸臣二十九人
  通諡忠愍五百七十二人
  廣寧副總兵頗廷相遼東副總兵于化龍㕘將髙貞從遊擊于守志守備何懋官㕘將蒲世芳游擊梁汝貴廣平副總兵鄒儲賢廣平㕘將張斾總兵官趙夢麟保定總兵官王宣瀋陽總兵官尤世功宣撫使都司簽書秦邦屏鎮武總兵官都指揮使劉渠閭陽總兵官祁東忠副將劉徵㕘將黒雲鶴遼東副總兵官麻承宗援𠞰總兵官童仲揆陳䇿副總兵戚金㕘將呉文傑游擊周敦吉都司袁見龍鄧起龍守備雷安民雲南都司張名世永平同知陳輔堯援遼總兵官梁仲善李秉誠姜弼副總兵朱萬良四川都司簽書張神武本姓陳前鋒副將魯之申㕘將李承先援遼副總兵駐劄三屯營張拱微山海北路援遼副總兵官惟賢游擊張竒化遵化㕘將李檟一作樌遵化一作大同㕘將周鎮京營副總兵申甫良鄉知縣黨還醇灤州府知府楊燫漢兒莊副總兵葉應武山西右布政使管永平兵備鄭國昌永平知府張鳳竒揚武營中軍㕘將吕鳴雲副將張吉甫滿庫王之敬游擊李維鸞保安守備徐國泰鎮守東江總兵官都督簽事沈世魁協鎮東江總兵官左都督金日觀副總兵楚繼功薊遼總督中軍副總兵魯宗文深州知州孫士美倒馬闗㕘將周甘雨宣府㕘將張巖山東督糧道㕘議鄧謙副總兵楊振宣府總兵官楊國柱遼東監紀同知袁國棟薊州兵備道張名世前鋒左營一作松山副總兵朱文徳大同副總兵焦埏整飭河間兵備道簽事趙珽河間知縣陳三接永清知縣髙維岱守備牛文科吏部文選司郎中李其紀臨清㕘將栁毓融臨清𣙜闗户部郎中陳興言天津㕘將賀秉鉞襄州副總兵丁文明濟寧兵備道㕘議王維新山東協理海防道簽事樊吉人臨淄知縣文昌時總兵官張登科和應薦遼東前屯衛總兵官李輔明撫標守備張爾墊大同㕘將呉希稷禮科都給事中沈迅前屯衛副總兵楊倫以上封疆殉節諸臣八十四人左都督劉岱劉文燿户部郎中徐有聲錦衣衛都指揮簽事魏師貞神機營㕘將髙鍟户部郎中周之茂保定府知府何復平凉通判張維綱保定中軍守備楊一作梁儒秀工科給事中尹洗保定守備張大同分巡大名兵備道副使一作知府朱廷煥進士張羅俊昌平總兵官李守鑅萊州府推官張力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十五人副總兵乙邦才馬應魁張子固樓挺汪一作江應龍李豫一作遇㕘將陶國祚許謹馮國用陳光玉李隆徐純仁遊擊李大忠孫開忠都司姚懐龍一作隆解學曽揚州府同知曲從直江都知縣周志畏狼山副總兵王佐才一作伯才一作邦才遊擊孫志尹江隂典史陳明遇一作選文華殿中書舎人戚勲禮部儀制司主事黄端伯都司董四民以上福王殉節諸臣二十四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朱大典衢州總兵官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永豐伯張鵬翼兵科給事中熊緯協守仙霞闗兵科給事中黄大鵬吏部稽勲司員外郎葉翼雲都督同知傅啟耀江西右布政使夏萬亨江西按察司副使管建昌府事王棫分巡建昌兵備道副使王養正建昌推官劉允浩南昌推官史夏隆建昌通判一作臨江推官胡縝贛州推官署知府事呉國球監紀通判郭寧登贛州府同知一作通判王明汲署贛州通判事淦若鼎贛縣知縣林逢一作全春贛州副總兵進階飛虎將軍馬觀鵬贛州㕘將陳烈長寧營㕘將朱永盛中書舎人袁從鶚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一作主事黎遂球兵部主事於一作于斯昌户部主事林竒一作珽兵部一作刑部主事王其宖兵部職方司主事周瑚翰林院編修兼兵科給事中萬發祥工部一作兵部主事栁昻霄兵部主事錢謙亨曽嗣宗中書舎人劉孟鍧一作鞠劉應試一作駟吏部文選司主事曽亨應中書舎人賴雍蔡紹謹廣信通判毛玉潔兵部主事蔡一作趙士超以上唐王殉節諸臣三十七人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劉中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一作左簽都御史林垐建寧守將鄖國公王祈分守福興泉三府福建布政司㕘政湯芬貴州道御史楊文瓚兵部職方司主事屠獻宸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王翊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安洋將軍劉世勲左都督張名揚錦衣衛指揮王朝相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十一人監軍御史麥而炫户部郎中一作主事朱實蓮太僕寺少卿霍子衡兵部職方司主事韓如璜一作如琰清逺衛指揮白常燦湖南道副使鄭象明總督廣西軍務宣國公焦璉掛鎮西將軍印左軍都督府右都督朱旻如全州守備孟泰吏部考功司主事侯偉時虎賁將軍廣寧伯王興沅江土知府那嵩雲南㕘將徐日舜總兵官管黎平㕘將事蕭曠兵科都給事中劉堯珍兵科給事中呉霖御史張載述刑科給事中張鐫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鄭允元大理寺丞林一作楊鐘太僕寺少卿趙賡禹翰林院檢討蔣乾昌李元開吏科給事中徐極一作吉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廣西道御史朱議㞙福建道御史胡士瑞一作端兵部郎中一作主事朱東旦工部郎中一作員外蔡縯主事一作内閣中書易士佳員外郎一作内閣中書任斗墟兵科給事中一作主事林青陽山東道御史李如月晉寧知州冷陽春分巡上川南道簽事胡恒户部郎中譚先哲巡按貴州御史朱奉⿰户部浙江司主事鄭延爵興寧知縣呉子騏永寧知州曽異撰天全碉門六畨招討使楊之明大理衛指揮陳楨吏部左侍郎王錫衮楚雄衛指揮加陞遊擊王承憲大理衛守備陳誨瀾滄衛指揮李君植思恩府知府董邦昌崑山知縣楊永言臨安通判劉之蘭以上桂王殉節諸臣四十九人府谷遊擊李顯宗分巡河西道兵備副使張允登都司王世虎守備姚進忠指揮郭伏羌同知李増寧夏副總兵呉一作史開先協鎮直𨽻通津等處副總兵魏都梁寧武守備猛忠遼州知州李呈章真定遊擊童維坤内邱知縣王世泰遊擊越效忠兵部車駕司主事李中正平順知縣徐明揚隆徳知縣費彦方寧夏後衛指揮韓嘉一作加爵固原總兵官殷體信武安守備曹鳴鶚遊擊賀竒勲都指揮使石崇徳湖廣總兵官右都督楊正芳鎮筸鎮將張上達一作選甘泉知縣蒲來舉順慶府知府楊呈秀興山知縣劉定國保康知縣方國儒崇信知縣龎瑜鳳縣主簿吉永祚通江守備郭震辰指揮田實通江指揮王永年中都留守朱國相鳳陽指揮袁瑞徵吕承䕃郭希聖張鵬翼周時望李郁岳光祚陳永齡一作程永寧霍邱教諭倪可大雲南㕘政張鶴騰太湖知縣金應元潛山知縣趙士彦霍山教諭龔元祥巢縣知縣嚴覺江西右㕘政盧謙保徳州副總兵栁國鎮新蔡知縣王信盧氏知縣白楹宏農衛世襲指揮李君賜楊道泰阮我疆遊擊平安都司陳保山陜西都指揮使李應春一作龍都司田應龍朱陽闗守將徐來臣羅田知縣楊志仁羅田守將郭金城龍江都司王寅泗州守備一作都司指揮陳正亨盱眙知縣蔣佳徵潛山天堂寨巡檢呉暢春蘇州衛指揮同知包文達鎮江永生洲副將程龍百户署永生洲守備薛自昌守備莫是驊詹世龍劉河所守備一作百户一作黄宏猷應撫新標營守備詹兆鵬呉淞陸營守備朱士允蘇州衛百户一作千户功升欽依守備陳于王㕘將范志標寧羌衛指揮徐大行應城知縣張紹登户部一作兵部左侍郎王瑊廣濟典史魏時光真定通判吕之䕃昭化知縣一作主簿劉喬⿰一作杶真定副總兵督理圑練事王震仲湖廣副總兵楊世恩防守房縣遊擊一作守備楊道選信陽防守圑練守備劉煋一作星降將張一川即掃地王一作王載福經理河南山東副總兵戴國柱偃師知縣徐日泰宻縣知縣朱敏汀仁夀知縣劉三䇿撫標㕘將張寶山開封府同知盛以恒宿遷副總兵一作㕘將古道行山西陽和兵備道副使洪允衡新鄭知縣劉孔暉鎮平知縣鍾其碩宏農衛世襲指揮許佳允防守葉縣副總兵劉國能洧川知縣柴薦禋寶豐知縣朱由棫泌陽知縣王士昌鄢陵典史杜邦舉南陽㕘將劉士杰遊擊郭開守備猛先捷英山知縣髙在崙襄陽推官鄺曰廣襄陽遊擊黎民安隨州知州徐世淳信陽知州髙孝誌興山都司徐日耀分巡下川南道副使黄諌卿瀘州衛指揮使王萬春涇州知州婁琇潛山知縣李孕嘉一作朱應嘉太湖㕘將邱壯猷太湖知縣李盛英太湖守備徐際相太湖遊擊孔廷訓廬州通判趙興基廬州衛指揮同知趙之璞亳州知州何燮盱眙主簿胡淵雲南㕘政程楷保督標下監軍道簽事任棟河南監軍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余爵保定督標副總兵甄竒傑副總兵賈悌馮名聖歸徳衛守備蔡浩指揮張國正歸徳衛指揮熊應吕梅振英張鴻光汝寧遊擊朱崇一作榮祖督標副總兵張輿歸徳通判徐一源攝監紀同知事汝州吏目顧王家開封遊擊李春桂一作貴督標副總兵孫枝秀督標㕘將黑尚仁南陽府知府邱懋素遂平知縣劉英上蔡知縣許永禧内黄知縣周卜歴陳州知州侯君擢懐仁知縣楊士英户部主事崔泌之平定知州梁可棟襄城守將副總兵李萬慶即射塔天副總兵馬名亷張國欽張一貫一作一貴總督監紀西安府同知孫兆禄富平知縣馮正吉東昌通判一作濟寧州同知黄一鵾一作一鯤刑部主事靳聖居禮部祠祭司主事南居業福建道兵備副使樊維城承天府同知盧學古麻陽知縣夏統春巡撫河南都察院右簽都御史王漢河南守備李日舒宻雲副總兵一作㕘將陳治邦遊擊連光耀開封府同知劉躍龍七省督師監軍商雒道副使喬遷髙山海闗副總兵楊明定邊副總兵張發山海闗總兵官侯拱極寧夏總兵官尤世禄宣府栁溝總兵官王世國天津防海總兵官王學書靖邊副總兵尤翟文副總兵李登龍常懐孤山副總兵王永祚安邊㕘將馬明一作嗚節西安㕘將李應考榆林左營遊擊陳二典右營遊擊劉芳馨一作聲尤養鯤一作龍養坤火器營都司郭遇吉一作春遊擊孫貴晏維新文侯國潘國臣傅徳李國竒守備李宗叙一作全家叙白慎衡楊以偉賀大雷尤勉竒兵營遊擊楊正韡撫邊守備恵漸指揮李文燦李文焜彰徳㕘將王榮山海闗鐵騎營左㕘將尤岱靖邊指揮馬應舉世襲指揮使黄廷政綏徳衛管屯指揮鍾茂先西安㕘將李淮甘州副總兵一作洪水營遊擊張攀臨潼副總兵歐陽衮固原副總兵劉國棟洪廣營遊擊楊威遊擊趙宗禮指揮趙宗祝李棲鵾姚天寵張洪勲王嘉官撫標遊擊萬峘都司姜宏基太湖知縣段自宏陜西督標副總兵劉光先隰州知州周培忠延安副總兵解文英潼闗衛指揮使張爾猷㕘將趙希魁寧夏守備薛國蕙指揮彭凌雲慶陽城守都司周嘉彦延津知縣牛養傑兵部職方司主事楊暄泰安知縣朱呈瓘仁懐知縣雍締巡撫湖廣右簽都御史宋一鶴嘉魚知縣王良鑑蘄州衛指揮岳璧道州守備加鄖陽都司沈至緒雲夢知縣諶吉臣蒲城知縣朱一純白水知縣朱迴滼臨湘知縣林不息安陸知縣濮有容一作宏城固知縣司五教楚府左長史徐學顔寶慶府知府李振珽衡州府知府張任黄岡衛指揮郭以重湖廣大圍山守備王元封湖廣都司徐至美巡撫中軍哈維新都司姚世儒蒲圻知縣曽栻衡州府教授蔣道亨黄陂主簿一作典史薛聞禮巴陵教諭歐陽顯宇江陵知縣袁向科榆林都司呉繼武西寧副總兵魯映昌平陽推官張僎建昌道督理糧餉分巡行都司簽事盧懋鼎山西左布政使趙建極分巡冀寧道簽事畢拱辰户部郎中單崇太原府知府孫康周忻州知州楊家龍汾陽知縣劉必達太原府同知李之青一作清掌理靈邱王府事朱慎鏤整飭寧武道監軍副使王孕懋寧武遊擊馬振麟寧武闗遊擊髙日晄副總兵官曹文耀御史衛楨固分守下川南道右㕘議張一作陳孔教建昌道兵備簽事劉士斗鎮守四川總兵官都督簽事劉佳䕃威茂兵備道簽事羅銘鼎大理寺寺正王秉乾崇慶知州王勵精川北副將加總兵銜張奏凱指揮顧景叙南衛指揮同知加陞遊擊曽印昌四川㕘將徐明蛟建昌行都司指揮使丁運選建昌衛同知李甲雲南按察使莊祖誥户部觀政進士王起峩興文知縣艾吾鼎太寧知縣髙日臨蘆山知縣金鼎祚榮縣知縣秦民湯蒲江一作蒲田知縣朱藴羅松陽知縣孫鵬舉中江教諭署劍州事單之賔長沙知縣髙明興都留守沈夀崇固始朱臯鎮巡撿郝瑞日河間府同知張光斗指揮同知髙應詔宣府㕘將熊維藩固原㕘將髙從龍漢中守備范于殷署許州知州事同知韓澹仁夀知縣唐鳳翥贊皇知縣宋徳成通許縣丞田汝現蔡旗堡守備馬良御環縣守備楊承芳澠池知縣范道行四川鹽井大使賴華祖成都府同知沈受蒲南康通判呉賜玉商州同知署知州事周文煒利民㕘將時暌廣西掌印都司康四維整飭威茂道簽事葵肱明天津副總兵陳值副總兵李科雲南兵備副使竇可進諭徳劉其徳瓊州通判蹇遇泰通判王懋烈山西布政司理問陳一韓守備周永康湖東守備黄克嘉漳南守備呉竒勲肇慶守備鄒維勲奉化訓導夏魁暘一作楊遊擊張榜龔萬禄守備冐紹宗指揮謝某志佚其名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徐從治萊州府知府朱萬年萊州副總兵張竒功萊州守備熊渭登萊巡撫中軍管維城遊擊陳良謨守備盛洛姚士良副總兵王來聘秦拱明遊擊朱永吉都督簽事湯廷耀鳳陽通判姚若時安南衛指揮尋治本遊擊張開祚南湖營守備田化龍泉州守備邱雋廣東㕘將陳鵬福建㕘政洪雲蒸五經博士程接道泰安府同知張應徵守備呉兆燫鄭州守備劉崇㑹以上冦難殉節諸臣三百五十二人










  皇朝通志卷五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五
  諡畧
  追諡明代忠節
  通諡節愍八百三十六人
  逰擊竇永澄贊理通判董爾礪守備江萬春撫順千總王命印都司陳尚仁王崇信徐國全分守遼海道左參政顧頤開元兵備簽事崔儒秀自在州知州段展瀋陽㕘將夏國卿同知陳柏寧逺通判金啟倧鎮守永平薊鎮總兵官朱國彦巡撫順天右副都御史整飭薊州邊備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獻明署薊州事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縣徐澤遵化知縣武起潜薊鎮遵化遊擊彭文炳香河知縣任光裕永平道標中軍守備一作都司程應琦一作竒永平推官盧一作羅成功督師軍前監紀永平推官鄭感民三屯營副總兵官焦延慶東勝左衛指揮簽事張國翰一作端中書舍人廖一作唐汝欽得勝堡㕘將李全保安州知州閻生斗靈邱知縣蔣秉采靈邱守備于世竒茨溝守備張修身户部主事趙悅保定通判王禹佐昌平守備咸一作威貞吉順義知縣上官藎順義遊擊冶國器都指揮蘓時雨寳坻知縣趙國鼎安肅知縣鄭延任大城知縣武維周安州知州崔維葎蘭州知州薛一鶚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兵部右侍郎右簽都御史呉阿衡任邱知縣白慧元慶都知縣黄承宗文安知縣王鑰户部員外郎李崇徳蠡縣知縣王采新河知縣崔賢故城一作固安知縣王九鼎青縣一作興濟知縣張文煥興濟一作青縣知縣錢珍淮安同知周霖雨安平知縣孔聞俊趙州知州王端冕慶雲知縣陳緘通志作箴靈夀知縣馮登鰲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耿䕃樓知州馬士偉尚寳司丞孫鑰孫之浩中書舍人孫之沆一作沅鄒平知縣魏克家鹽山知縣陳誌濟南推官陸燦山東分巡濟南道㕘政周之訓山東提學副使翁鴻業山東都轉鹽運使唐世熊濟南府知府茍好善濟南同知陳虞孕濟南通判熊烈獻署臨清州事山東布政司理問姜道元歴城知縣韓承宣邱縣知縣髙重光署武定州事濟南通判馬嗣煜臨邑知縣宋希堯博平知縣張列宿茌平知縣黄廷一作律極武城知縣李承一作永芳鉅鹿知縣郭司南兵備道張斗姚㳟王之楨副總兵江一作汪翥饒一作陳勲整飭霸州道副使趙煇霸州知州丁師羲湖廣右布政使李時茪一作蕘户部主事馬嗣烋兵科給事中周而淳分巡登萊道兵備簽事邢國璽河間府同知姚汝明襄陽知縣一作推官賈太初栢鄉知縣丁茂桂阜城知縣吕大成台州府知府傅梅文華殿中書舍人孟魯鉢張鳯鳴定州知州唐鉉黄州推官侣鶴舉富陽知縣杜斗愚平鄉知縣杜前山東巡撫兖西道簽事李格臨清總兵官劉源清總督宣大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張宗衡户部員外郎邢泰吉臨汾知縣尹任太常寺少卿張振秀陽信知縣張予卿鄒平知縣朱迥一作溱武城知縣任萬民兖州同知譚絲同知曽一作曹文蔚通判一作運河同知閻鼎一作調鼎推官李昌期魯府左長史俞起蛟滋陽知縣郝芳聲滕縣知縣瞿騫兵部車駕司郎中劉宏緒萊蕪知縣馮守禮户部主事楚煙兵部職方司主事劉大年東阿知縣呉汝宗髙苑知縣周啟元豐縣知縣劉光先沭陽知縣劉士璟一作燝夀光知縣李耿莒州知州景淑範武邑知縣鄭集命六合知縣郭凝鼎淮安通判劉文蔚山東副使申為憲萊陽知縣陳顯際吏部稽勲司郎中宋應亨内閣中書舍人趙士驥沙河知縣項易遼東寧前衛副總兵陶宗儀濱州知州王道隆自在州知州周繼謨三闗遊擊邵定前屯衛總兵官李鳴鳯寧逺總兵官王定宸前屯衛副總兵羅文耀薊州兵備道鞠世讓汝寧通判楊爾俊真定知縣髙知彰任縣知縣李唐衡州府同知鄭奉先以上封疆殉節諸臣一百四十九人定逺侯鄧文明鎮逺侯顧肇迹西寧侯宋裕徳清平侯呉遵周陽武侯薛濓彭城伯張光祖㳟順侯勲衛呉汝徴寧逺伯李尊祖錦衣衛指揮同知許達允順天通判張凝和提督順天學政福建道御史陳純徳户部員外郎甯承烈貴州道御史巡視山海居庸二闗俞志虞内閣中書舍人宋天顯光禄寺署丞于騰雲一作蛟右都督方履泰錦衣衛千户李國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濮州知州馬象乾大同總兵官朱三樂密雲副總兵吕應蛟保定左衛指揮文昌運劉洪恩戴世爵劉元靖吕九章吕一照一作李照一作吕一廣光禄寺少卿張羅彦廣靈知縣阮泰邠州知州韓東明南宫知縣彭士宏中書舍人王永隆錦衣衛指揮使蕭偲户部郎中葛凝秀工部郎中寇可教兵部主事楊㑹英沈邱知縣李昌齡太醫院吏目楊元真定督標遊擊陳三傑光禄寺監事胥自修湖廣督學道簽事周大啟猗氏知縣李澍聲濟南簽事劉世芳定海知縣朱懋華潮州司理李毓新歸徳通判張垣崇虎賁左衛參軍李正光左都督劉繼祖錦衣衛都指揮馬國瑊吏部郎中張檉芳户部員外郎張三傑錦衣衛指揮使張養所虎賁右衛世襲指揮使劉一松錦衣衛指揮張國維户部主事陳貞達錦衣衛指揮髙甲北鎮撫司都指揮使梁清宏商城知縣張國光儀封知縣張三益大同總兵官都督簽事汪登瑞滎陽知縣徐兆任呈貢知縣黄卷布政司㕘議王若之臨漳知縣梁希阜天津兵備道陳六韐刑科給事中李汝璨御史鄭封兵部主事尹詔永平通判韓上桂知縣毛協㳟西寧道副使李豫樂亭知縣施溥户部員外郎范方博羅知縣徐有度平凉同知郭寅日巡撫甘肅右簽都御史楊汝經延綏總兵官宋偉保定知縣楊珮監察御史王與印太常寺少卿傅鍾秀劉河遊擊李中孚以上甲申殉節諸臣八十一人儀封知縣周寳瑜兩淮都轉鹽運使楊振熙一作時熙監餉知縣呉道正江都縣丞王志端一作志瑞副總兵官汪思誠揚州府同知一作監軍道簽事王纘爵江都知縣羅伏龍泗州援將侯方巖福山副總兵官魯之璵江隂訓導馮厚敦常熟知縣王鐡武英殿中書舍人文震亨兵部職方司主事一作杭州府同知王道焜髙岱葉汝蘅一作⿱户部郎中劉成治中書舍人徐念祖户部主事呉嘉允中書舍人龔廷祥欽天監博士陳于階青陽知縣龎昌允遊擊王一斌都司張良佐王廷佐守備劉統都司酆某闕名羅源知縣章簡工部員外郎華允誠廣徳州知州趙景和河南勸農總兵官劉洪啟右都督周斌浙江知縣韓鼎新指揮髙一麟遊擊朱賢㕘將孟振邦安慶府同知王治心孝陵㕘將杜學伸南昌知縣劉曙薊遼守備項嘉謨湖廣糧儲道右㕘議王喬棟九江府監紀同知郭之麟福建通判傅宏祖東流知縣程九萬世襲指揮簽事徐行可九江推官徐士瑋銅陵知縣呉鯤化以上福王殉節諸臣四十六人兵部尚書長興伯呉易監紀推官江天一江山知縣方召中書舍人夏完淳嘉興府知府鍾鼎臣巡撫金衢二府兼督學御史加太僕寺少卿王景亮衢州府知府伍經正衢州府同知一作推官鄧巖忠監軍道副使孫臨贛榆知縣髙漉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顧錫疇都督洪祖烈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馬思理懷縣知縣江振鵬中書舍人鄭羽儀户部主事劉之謙建陽知縣崔攀龍遊擊張兆鳯永定守備李國英處州府知府汪宗明初名景宋守備元體中氾水知縣胡海定福建督糧道㕘議傅雲龍兵科給事中郭符中龍溪知縣涂世名閩清知縣陳其禮副使知興化府事劉永祚延平府知府王士和新城知縣李翔監察御史徐伯昌漳州府同知金麗澤巡撫江西右簽都御史曠昭兵科給事中胡夢泰巡撫廣信右簽都御史周定礽署都督簽事充御營總兵官胡上琛兵部員外郎萬文英湖東道副使胡竒偉廣信府同知呉甲桂兵部員外郎盧觀象太常寺卿兼江西左布政使管南贛嶺北道事彭期生吏部騐封司主事龔棻一作芬贛州府學訓導加監紀同知銜程必進内閣中書龍嘉震巡按廣東監軍御史姚竒允湖廣道姚生文監紀推官呉世安副總兵徐一作劉必達袁州府同知署知府事李時興撫州府同知署知府事髙飛聲撫州府訓導桂有煃萬安知縣梁于涘署兵備簽事彭錕雲南臨安府通判楊燧以上唐王殉節諸臣五十三人浙江副總兵黄斌卿兵部郎中一作河南道御史朱養時户部主事林瑛一作之琰江用楫禮部主事董元兵部主事一作職方司員外郎朱萬年兵部主事顧珍李開國工部主事顧宗堯中書舍人蘇兆人工部營繕所所正戴仲明兵科給事中鄢正畿御史林逢經王恩及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義興侯鄭遵謙通政使一作通政司參議鄭遵儉給事中一作禮部精膳司員外郎⿱山眉 -- 𭗙莆田知縣都廷諫海澄知縣洪有文督運清察糧務江西道御史沈履祥給事中陳士京翰林院編修徐復儀江西道御史傅巖職方司郎中荆本徹延安推官顧咸正監軍兼攝海寧縣事俞元良以上魯王殉節諸臣二十六人總督兩廣軍務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兵科給事中彭燿主事陳嘉謨長沙簽事趙廷璧荆南簽事邱懋樸岳州府知府周二南分守下湖南道布政司㕘議劉佐武岡總兵官王景熙署臨武縣事教諭李興瑋肇慶府同知趙三薦廣州衛指揮使加京營指揮楊可觀左州知州梁若衡蒼梧知縣巫如衡巡按御史王基固推官費長統遂西知縣喻萃慶行人梁萬爵國子監祭酒梁朝鍾新城知縣廖翰標光禄寺少卿汪皥和平知縣李信一作長信南韶㕘將王猷兵部郎中周官廣西巡按御史楊鍾蘇松兵備道㕘政余昆翔一作監軍御史余昆工部郎中饒元珙南川知縣楊樹烈户部主事劉摭㕘將劉昌應銅梁知縣皇甫信光禄寺少卿髙勣兵部職方司郎中金簡江西道御史任國璽禮部侍郎楊在左軍都督府掌府事華亭侯王維恭吏部侍郎一作尚書鄧士廉御史鄥昌期都督馬雄飛防守武定府㕘將髙其勲永昌一作大理同知蕭時顯寧州土司禄永命寧州知州朱家梁知府陳爰謀都司沐天澤指揮邵元齡巴縣知縣陳于宸應州知州王來儀知縣陳昌裔巡按貴州御史郭承汾寧前道兵備㕘議石聲和分守安平道副使曽益定畨州知州陳新第陜西闗西道副使李公門知州李世甲副將曹英雅州指揮阮士竒掛征討將軍印忠國公王祥簽都御史朱夀□南京户部主事劉綰同知楊元瀛永昌通判劉廷標推官王運開平越府知府王應運都司陳徴曲靖推官署道事夏衍虞威逺衛守備陶世顯姚州知州何思呈貢知縣夏祖訓御史李升徳兵科給事中廖履亨河間府同知蔣勸善鄖陽府同知張朝綱曲靖府知府焦潤生南寧知縣陳六竒指揮陳夢熊以上桂土殉節諸臣七十三人整飭榆林中路道簽事郭景嵩甘泉知縣郭永固一作允圖副將張宏業遊擊李明輔甘峪遊擊商從龍山東右㕘政張光奎守備張光璽刑部主事張友程行人楊于楷沁水知縣焦一作崔鼇褒城知縣安明武進士署商州防守事閻調化整飭昌平道兵備副使樂一作藥濟衆松江通判楊㤗初㕘將一作遊擊陶希謙四川石砫土司馬鳯儀㕘將楊遇春遊擊丁應孔指揮李學牧署麟遊知縣董時和守備史大勲昌平鎮將凌元機胡良翰姚安知府簡而可房縣知縣黄從貴夔州府同知何承光鳯陽通判趙士寛潁州衛指揮同知李從師指揮簽事王廷俊中書舍人一作大理寺副田之潁光禄寺署正李生白光禄寺署丞李元白黄巖知縣一作封黄巖知縣劉道逺㑹寧知縣楊南福州通判戴廷對徐州知州陳桂棟無為州知州張化樞太湖守備趙䕃趙繼春濟源知縣楊于楷四川總兵官楊玉振山陽一作鎮原知縣董三謨永城知縣王廷賓永夀知縣薄匡宇前鋒中軍劉轟烈隴州知州胡爾純咸陽知縣趙躋一作際昌延長知縣萬代芳扶風知縣王國訓鄖西知縣曹同署上津縣事湖廣都司經歴龔懋澤麟遊知縣吕鳴世總兵官解進忠滎陽知縣王恒言知府饒可乆昭化知縣王時化澠池知縣李邁林崇寧知縣劉旋鹽亭知縣李紹光守備冦士元寧羗州知州周應泰隨州知州王燾瓊州通判荆楚劍州知州徐尚卿鄧州知州孫澤盛上津知縣屠紹臯鄖西知縣劉元伯冀北道㕘議鍾希賢靈壁知縣王茂逺沙河知縣鄧永清保康知縣楊鏡鄖西知縣王元會河南遊擊羅岱荆門守將羅安邦湖廣副將汪之一作雲鳯竹溪知縣李孔効一作效威逺知縣一作嘉定知州張宏順天府治中張讚永寧守備王正已宜陽知縣唐啟㤗分守河南道副使王䕃長一作允昌河南知府亢孟檜通許知縣費曽謀尉氏知縣楊一鵬陳州衛指揮孫紹武商水知縣王化行姚文衡太僕寺卿魏持衡許州知州王應翼許州都司張守正登封知縣鄢廷誨靈寳知縣朱挺汝州知州錢祚徵汝州世襲指揮使錢繼美郟縣知縣邵可一作可灼新野知縣韓醇葉縣知縣張峩翼南陽知縣姚運熙泌陽知縣姚昌祚鄧州知州劉振世内鄉知縣龔新臯一作樂平知縣吕維祮行人王明辰州府知府一作同知楊萃平陽推官常克念邯郸知縣韓金聲昌樂知縣劉芳奕臨汾知縣張質静海知縣張映宿南召知縣尚用光襄陽通判祝錫範石阡推官余士泰糓城知縣李大覺隨州知州余塙徳陽知縣龔之安墊江知縣荆偉清流知縣周敏中澤州知州韓洪鼎霍邱知縣左相申靈壁知縣唐良鋭太湖知縣楊春芳指揮劉良佐鎮撫陶賡明歸徳兵備道簽事呉汝琦一作培分守開歸道副使蔡鳯開封府同知署知府事蘇茂杓一作均通判彭士竒氾水知縣周騰蛟西華知縣劉伯驂一作謙陳州守備張鷹揚襄城知縣曹思正工部營繕司主事王世琇歸徳府同知顔則孔歸徳衛指揮賈之琯鹿邑知縣紀懋勛河南通判白一作向守文登封知縣劉禋淮安同知萬大成郟縣教諭雷振揚候選知縣陳心學魯山知縣楊呈芳西平知縣髙斗垣寳豐知縣張人龍洛陽縣丞周之徳伊陽知縣孔真璞汝寧府知府傅汝為通判官篆朱國一作如寳汝陽知縣文師頥新野知縣邱茂表虞城主簿署知縣事孔亮工部虞衡司郎中沈試工部營繕司主事朱國慶中書舍人侯忻雲南廣西府知府沈仔威逺知縣張儒光禄寺署丞侯執中淮安府同知蕭大成太平府知府杜時髦御史魏景琦江隂知縣李支振長安知縣呉從義遵義推官謝琯蒲臺知縣饒鼐一作鼎户部郎中一作主事胡懷光化知縣萬一作范敬宗長蘆鹽運使韓應龍署荆門州知州沈方糓城知縣周建中尚寳丞張允一作克修南京户部郎中一作員外李友蘭羅平州知州蔡思繩福州通判宋大勛深州知州李燭邳州知州蘇成性郟縣知縣徐廷試福山知縣方振寰中部知縣朱新鍱一作⿴寳豐知縣石可礪鞏縣訓導閻士選通政司右通政魏尚賢戸部郎中隂化陽盱眙知縣歐陽璲督理延綏糧儲户部郎中王家録督理山海闗糧儲户部郎中一作主事張雲鄂副總兵官潘國俊世襲指揮崔重觀榆林衛掌印指揮傅佑湖廣監紀趙彬真安州知州彭卿隰州知州柳芳甘肅軍前監紀鞏昌府同知藍臺總兵官趙宦宣府總兵官羅俊傑甘肅行都司髙登科阿壩嶺遊擊李汝璋指揮趙寀平涼府知府簡仁瑞延綏巡撫簽都御史張鳯翼冀寧道參政喬巍川北道㕘議陶爾徳秦府左長史章尚絅潼闗衛指揮使盛昶之指揮使李繼祖西安右指揮崔爾達一作逺鳯翔府知府唐時明寳雞知縣唐夢鯤㕘營遊擊曽榮耀隴州同知薛應玢白水知縣王無逸雲南副使袁養和衡州推官鄭君愛霸州道㕘政李喬崐四川恤刑郎中郭宗振慶陽府知府一作寧州知州董琬髙郵州知州陳嗣虞山海闗守備加遊擊李承燦刑部主事從所向一作尚儀封知縣徐方敬芮城知縣徐芳聲保康知縣萬維壇安定知縣王垣應昌士仁夀知縣程春化江油縣典史章贊元一作化闗西道翟師雍安邑知縣房之屏吉安通判邵夢何一作河武安知縣竇維輅桂東知縣毋崇正都司簽書張應禮漢陽府知州劉璧黄岡知縣孫自一黄州府同知軍前監紀朱統鎙寳慶通判何三傑常州府同知朱國治一作桂湘隂知縣楊開醴陵知縣頼萬耀衡陽知縣張鵬翼衡山知縣董我前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程良籌鳯翔府知府舒顯應來安知縣陳一作程道夀保舉知縣博如圭黄陂知縣趙元有雲山知縣一作生員貢其志廣西布政使呉思温鎮筸將軍馬人龍寧鄉知縣莫可及長沙縣丞呉士義推官陳有光安化知縣袁繼登監察御史饒京印江知縣董一化遵化兵備道副使李梴江西右布政使張邦翼山西按察司副使李樹初刑部員外郎呉承熙江津主簿署知縣事方應時潁州知州李雲上林苑監正楊鷺指揮千户張鳴錦武昌通判李毓英署麻城縣事教諭蕭頌聖陜西提刑按察使黄炯一作絅睢州知州魏國柱分巡南雄韶道副使孫蘭廕知府王淑景指揮一作太原世襲指揮馬負圖馬呈圖懷慶通判竇光儀户部主事郝允曜朔州衛掌印指揮栁毓榮太原前衛指揮韓似雍知縣申以孝山西糧道副使藺剛中分守冀寧道副使毛以炳分巡冀北道兵備副使朱家仕整飭雁平道㕘政一作代州㕘將閻夢夔整飭寧前兵備㕘政王徵俊登萊監軍道簽事宋之儁甘肅總兵官相希尹山東副總兵一作㕘將張夢鯉蒲州知州樊正邦懷來道㕘議范志懋宣府總兵官董用文副總兵𡩋龍一作寵劉九卿宣府同知王履亨宣化督糧河間通判朱敏泰山西撫標都司張宏業山西山隂知縣李倬光山知縣張景維汾州知州侯君昭長史署陽曲縣事范志泰蒲州知州張橓徵刑部郎中尚大倫鴻臚寺少卿史可觀四川總兵官劉鎮藩四川總兵官一作黎雅㕘將羅大爵川北鎮副總兵李文隂整飭漢羗道簽事陳纁分守川西道副使陳其赤監紀成都同知方堯相順慶府知府史覲宸刑部員外郎一作工部主事蔡如蕙御史李完蜀府左長史鄭安民成都都司簽事李之珍新都知縣包洪䇿南部知縣鄭夢眉户部郎中刁化神東鄉一作梓潼知縣趙徳遴龍安知縣羅應選卬州知州徐孔徒銅梁知縣顧旦珙縣知縣徐餘慶仁夀知縣顧繩貽知縣乾曰貞副總兵陳王謨順天府治中莊祖詒兵部車駕司主事譚文化武徳兵備道副使賀仲軾都指揮使魏行聞鄖陽通判史光代一作岱墊江知縣歐陽東昌黄梅知縣施廷賢彭山一作蘆山知縣何大衢監軍道兵備㕘議盧安世崇明守備王伯度蘇州通判呉從明鎮守江淮總兵官劉永昌徽州同知李士才堂邑知縣楊希震陵縣知縣張輔光甘肅行都司髙國恩㕘將葛永禮部郎中楊之璋朔州兵備道丌之偉兵部尚書趙紱大同西路通判璩基神木道副使韓友范歸徳通判鄭國禎鞏昌同知安如嵩通判朱廷鄣漢中守備楊亷延綏㕘將潘雲騰臨洮總兵官李聯芳武功衛指揮使歐陽復署隴州知州甯汝環序班范銳承天府知府王璣鄜州知州劉惟馨嵐縣知縣井東星髙州知州鄭三謨延川知縣梁渚耀州都司王亷峨嵋主簿蕭日髙羅江知縣陳君寵寳慶府知府陶洪歸州府知府龔仲泰彭澤知縣張於亷指揮使謝承任石泉知縣王臯門璧山知縣王廷璋永福知縣朱由槢滎經知縣黄儒金堂知縣張明謙萊陽知縣章一㷆武定州知州范如游澄城知縣張耀采楚雄推官韓大賓香山澚都司張翼鵬滕縣知縣姬文允五經博士孟承光巡撫登萊右簽都御史謝璉登萊總兵官右都督張可大登萊副總兵官何維忠登州㕘將馬驄萊州㕘將嚴正中平度州知州陳所問一作聞萊州推官屈宜陽黄縣知縣呉世揚保定府同知王象復署登州都司徐應泰登州監軍道㕘議黄一作王孫茂五經博士程佳祚郟縣訓導董耿光廬陵知縣湯執中江西㕘將袁斌尚寳司卿程維賢遵義知縣王佐聖濟寧守備徐純誠署安逺知縣胡重明長樂知縣李田大昌知縣黄燦然廣東都司許當辰布政使周士昌雲南監軍道簽事王信副總兵何天衢遊擊加㕘將范應華武定監紀同知楊于陛廣西府通判游大勲陸川知縣施召徵都司蔣嘉應開州知州黄家一作嘉雋黄平州知州黄虞龍總兵官金鎮貴以上冦難殉節諸臣四百八人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奉
  諭㫖前以明季殉節諸臣各為其主義烈可嘉爰命大學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議予諡所以褒闡忠貞風勵臣節也今復思建文革除之際其臣之仗節死事者亦具載史傳當時永樂藩臣耳乃犯順稱兵隂謀簒奪諸臣以大義自矢固當不共戴天雖齊泰黄子澄輕率寡謀方孝孺識見迂濶未足輔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鋤强之心實堪共諒迨大事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詆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他如景清鐡鉉輩或慷慨捐軀或從容就義其致命縱各不同而志節凛然如在下至東湖樵夫補鍋匠之流姓名即隠晦不彰其心迹固可追溯也特以永樂殘刻性成淫刑以逞屠戮之慘極于瓜蔓牽連殆非人理朕讀史至此未嘗不深憤而痛嫉之雖其中葉少弛厲禁而彼時臣子徇私曲諱終不獲顯示褒揚使忠臣義士之氣乆弗克伸良可憫惻夫以勝國革命之時其抗我顔行者尚念其忠於所事特命表章矧建文諸臣不幸遘遭内難為國捐生成仁取義顧可令其湮没於千百世下耶允宜再集廷議並予易名以發幽光而昭公道其覈實條具以聞大學士等遵
  㫖議上分别専諡通諡諸臣如左
  専諡七人
  兵部尚書齊泰諡忠敬太常卿黄子澄諡忠慤文學博士方孝孺諡忠文御史大夫練子寧諡忠肅兵部尚書鐵鉉諡忠定御史大夫景清諡忠壯戸部侍郎卓敬諡忠毅
  通諡忠烈十一人
  都督瞿能禮部尚書陳迪户部主事巨敬刑部尚書暴昭御史連楹都指揮張能工部右侍郎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都指揮使謝貴浙江按察使王良蘇州府知府姚善徽州府知府陳彦回
  通諡忠節十三人
  禮部右侍郎黄觀沛縣知縣顔伯瑋修撰王艮王叔英刑科給事中黄鉞御史曽鳯韶谷府長史劉璟副都御史茅大方一作芳前軍都督府左斷事㕘贊軍務髙巍大理寺少卿胡閏太常寺少卿廖昇衡府紀善周是修都給事中龔泰
  通諡烈愍二十五人
  都指揮使馬宣鎮撫曾濬都指揮彭聚余瑱孫泰刑部尚書侯泰户部侍郎郭任燕府長史葛誠䕶衛指揮盧振兵部右侍郎陳植永平知縣張彦方松江府同知周繼瑜右衛指揮使宋瑄都指揮莊得監察御史髙翔都督宋忠大寧指揮使朱鑑指揮俞通淵滕聚中軍都督同知陳質指揮王某闕名錦衣衛鎮撫楊本袁州知州楊任兵部主事樊士信北平都指揮彭二
  通諡節愍四十三人
  燕府伴讀余逢辰都指揮楚智獻縣知縣向朴徽州府知府黄希范國子博士黄彦清賓州知州蔡運河北衛指揮使張倫禮部侍郎黄魁户部侍郎盧迥遼府左長史程通巡按御史王彬散騎舍人廖鏞太常少卿盧原質御史鄭公智陜西按察司簽事杜嘉猷刑部侍郎胡子昭河南㕘政一作陜西簽事鄭居貞左簽都御史周璿南昌府知府葉恵仲刑部主事徐子權山東道御史王度嘉定知縣練大亨都指揮卜萬給事中葉福江西副使程本立大理寺丞鄒瑾御史魏冕秦府長史鄒樸寧府左長史石僎漳州府教授陳思賢蕭縣知縣鄭恕副都御史陳性善都指揮使崇剛御史林英左拾遺戴徳彛給事中陳繼之韓永御史謝昇甘霖丁志方董鏞宗人府經歴宋徵東平州吏目鄭華
  改正前代諡
  闗帝諡忠義乾隆四十一年七月改諡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以
  闗帝原諡實與功徳未符奉
  㫖改為神勇至是復奉
  諭㫖闗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凛然乃史書所諡並非嘉名陳夀於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謂公從前
  世祖章皇帝時曽奉
  諭㫖封為忠義神武大帝以褒揚盛烈朕於乾隆三十二年降㫖加靈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義烈忠誠海内咸知敬祀而正史猶存舊諡隐寓譏評非所以傳信萬世也今當鈔録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所有志内闗帝之諡應改為忠義第本傳相沿已乆民間所行必廣難于更易著交武英殿將此㫖刋載傳末用垂乆逺其官板及内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刋此㫖一體増入






  皇朝通志卷五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六
  器服畧
  等謹按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器服為典禮攸闗王政之大者也洪惟我
  國家創制顯庸
  列聖相承隨時損益等威以辨物采以彰
  皇上憲古宜今
  欽定皇朝禮器圗式
  御製序文有云籩豆簠簋所以事
  神明也前代以盌盤充數朕則依古改之至於衣冠乃一代昭度夏收殷冔本不相襲朕則依我朝之舊而不敢改焉至矣哉
  聖訓煌煌敬
  天尊
  祖折𠂻盡善洵足為億萬禩之法守矣今纂
  皇朝通志恭依
  皇朝禮器圖式
  大清㑹典撮舉大要輯器服畧六卷仰見
  聖天子制作之精心所以斟酌乎百王而垂型于奕世
  者迥非前代可及而我
  國家文物典章之盛亦可於是焉觀其備矣祭器
  等謹按祀國之大事也故周官戴記所載祭器特詳鄭樵作通志謂祭器出于禮圖於器服畧中首列尊彛爵觶之制亦以重祀事也
  本朝舊制
  圜丘用蒼玉爵乾隆十三年
  欽定祭器
  皇天上帝
  列聖配位俱用匏爵下逮羣祀美報並崇一物一名悉經睿斷令遵
  皇朝禮器圖式以類叙次並詳其規模形製凡器之為玉為金為陶為木以至色有互異用有不同皆敬謹備識其一器叠見者則不復贅列以歸簡約云璧
  天壇正位用蒼璧圜徑六寸一分好徑四分通厚七分有
  
  祈榖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朝日壇用赤璧圜徑四寸六分好圜徑四分通厚五分夕月壇正位用白璧圜徑三寸六分好方徑二分有竒
  通厚三分有竒
  琮
  地壇正位用黄琮方徑四寸有竒中厚七分邉厚二分微作剡首下正方一角有縱理如山形亦以象地珪
  太社珪色白有黄彩以象土徳
  太稷珪色青取發生之義俱方徑三寸厚三分左右出剡首厚一分旁厚二分有竒邸厚三分有竒爵
  天壇正位用匏爵刳椰實之半不雕刻取尚質之義髙一寸八分深一寸三分口徑三寸七分金裏承以坫檀香為之其下岐出為三足象爵形髙二寸九寸
  列聖配位
  天壇從位陶爵用青色甆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四分兩柱髙七分二足相距各二寸八分髙二寸腹為雷紋饕餮形
  祈榖壇正位用匏爵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用匏爵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天壇正位
  地壇從位陶爵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
  社稷壇正位玉爵通髙三寸四分深八分兩柱髙一寸腹為藻紋三足相距各二寸六分髙一寸四分
  正位陶爵同地壇從位
  配位陶爵同地壇從位
  朝日壇陶爵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
  夕月壇正位陶爵用月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配位陶爵同正位
  先農壇陶爵同地壇從位
  先蠶壇陶爵同地壇從位
  天神壇陶爵用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
  地祇壇陶爵同天神壇
  太嵗壇正位陶爵同天神壇
  兩廡陶爵同天神壇
  太廟正殿用玉爵通髙五寸三分深二寸四分兩柱髙九分腹為藻紋三足相距各一寸六分髙二寸一分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陶爵用白色甆通髙四寸二分深二寸二分兩柱髙六分三足相距各一寸六分髙一寸八分花紋同天壇從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用金爵通髙三寸五分深一寸四分柱髙一寸一分為芝形腹為星紋三足相距各一寸髙一寸六分
  文廟正位銅爵範銅為之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三分兩柱髙七分三足相距各一寸五分髙二寸形制花紋同天壇從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祐廟同  文廟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天壇從位琖用青色甆通髙一寸九分深一寸五分口徑
  三寸四分足徑一寸五分純素
  地壇從位琖用黄色甆通高二寸深一寸五分口徑三寸
  五分足徑一寸八分
  朝日壇琖用紅色甆通髙一寸八分深一寸五分口徑
  三寸五分底徑一寸四分
  夕月壇正位琖用月白色甆通高一寸八分深一寸五分口徑三寸五分底徑一寸二分足高二分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琖用白色甆通髙一寸八分深一寸五分口徑
  三寸五分底徑一寸二分
  先蠶壇同先農壇
  太嵗壇正位琖用白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從位兩廡同正位
  
  天壇正位豋用青色甆通髙六寸一分深二寸一分口徑五寸校圍六寸六分足徑四寸五分口為回紋中為雷紋柱為饕餮足為垂雲紋葢高一寸八分徑四寸五分頂高四分上為星紋中為垂雲紋口亦為回紋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榖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登用青色甆通髙五寸三分深一寸九分口徑四寸五分校圍六寸足徑四寸二分葢髙一寸七分徑四寸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豋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正位
  配位同地壇正位
  朝日壇登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登用月白色甆通髙五寸三分深一寸九分口徑四寸五分校圍六寸底徑四寸二分葢髙一寸七分徑四寸頂髙三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太嵗壇正位登用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兩廡同正位
  太廟正殿豋用黄色甆上口為回紋腹及校足皆為蟠龍紋波紋頂上為垂雲紋中為蟠龍紋口為回紋大小同天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奉先殿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豋範銅為之通髙六寸深二寸口徑四寸九分校圍六寸九分足徑四寸七分葢髙一寸六分徑四寸六分頂高三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天壇從位東西二壇鉶用青色甆髙三寸九分深三寸六分口徑五寸底徑三寸三分三足髙一寸三分兩耳為犧形口繪藻紋次回紋腹繪貝紋葢髙二寸五分繪藻紋回紋雷紋上有三峯髙九分飾以雲紋足紋同
  地壇從位鉶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從位
  配位同地壇從位
  朝日壇鉶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從位
  夕月壇正位鉶用月白色甆髙三寸八分深三寸六分口徑五寸底徑三寸二分三足髙一寸一分葢髙二寸六分三峯髙一寸形制花紋同天壇從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從位
  先蠶壇同地壇從位
  太嵗壇正位鉶用白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從位
  兩廡同正位
  太廟正殿鉶範銅為之兩耳及縁飾以金高四寸一分深四寸口徑五寸一分底徑三寸三分三足高一寸三分三峯髙一寸形制花紋同天壇從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鉶範銅為之髙四寸一分深四寸口徑五寸一分底徑三寸三分三足髙一寸三分葢髙二寸二分三峯髙一寸形制花紋同天壇從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鉶範銅為之髙四寸一分深四寸口徑五寸一分底徑三寸三分三足髙一寸三分葢髙二寸二分三峯髙一寸形制花紋同天壇從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佑廟同  文廟正位
  
  天壇正位簠用青色甆通髙四寸四分深二寸三分口縱六寸五分横八寸底縱四寸四分横六寸面為夔龍紋束為回紋足為雲紋兩耳附以夔龍葢髙一寸六分口縱横與器同上有稜四周縱四寸八分横六寸四分亦附以夔龍耳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榖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簠用青色甆通髙三寸八分深一寸七分口縱四寸八分横六寸二分底縱三寸三分横四寸三分葢髙一寸五分上有稜四周縱三寸五分横四寸三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簠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正位
  配位同地壇正位
  朝日壇簠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簠用月白色通髙三寸八分深一寸七分口縱四寸八分横六寸二分底縱三寸三分横四寸三分葢髙一寸五分上有稜四周縱三寸五分横四寸三分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太嵗壇正位簠用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兩廡同正位
  太廟正殿簠木質髤以漆塗金四靣⿰飠⿱𠂉布 -- 飾以玉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六分口縱六寸四分横八寸底縱五寸一分横六寸四分葢髙一寸四分口縱横與器同上有稜四周縱六寸四分横八寸花紋同天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簠木質髤以漆塗金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六分口縱六寸四分横八寸底縱五寸一分横六寸四分葢髙一寸四分口縱横與器同上有稜四周縱六寸四分横八寸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簠範銅為之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一分口縱六寸四分横八寸底縱五寸一分横六寸四分葢髙一寸四分口縱横與器同上有稜四周縱四寸一分横六寸四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佑廟同  文廟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天壇正位簋用青色甆制圓而橢通髙四寸六分深二寸三分口徑七寸二分底徑六寸一分口為回紋腹為雲紋束為黻紋足為星雲紋兩耳附以夔鳯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靣為雲紋口為回紋上有稜四出髙一寸三分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穀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簋用青色甆通髙四寸深一寸九分口徑六寸二分底徑四寸五分葢髙一寸三分徑五寸五分上有稜四出髙八寸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簋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正位
  配位同地壇正位
  朝日壇簋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簋用月白色甆通髙四寸深一寸九分口徑六寸一分底徑四寸五分葢髙一寸三分徑五寸五分上有稜四出髙八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太嵗壇正位簋用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兩廡同正位
  太廟正殿簋木質髤以漆塗金四靣飾以玉通髙四寸二分深二寸一分口徑七分二寸底徑六分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上有稜四出髙一寸一分花紋同天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簋木質髤以漆塗金通髙四寸二分深二寸一分口徑七寸二分底徑六寸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上有稜四出髙一寸一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位
  文廟正位簋範銅為之通髙四寸二分深二寸一分口徑七寸二分底徑六寸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上有稜四出髙一寸一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佑廟同  文廟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天壇正位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青色通髙五寸八分深九分口徑五寸足徑四寸五分葢髙二寸一分徑與口徑同頂正圓髙五分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糓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籩編竹為之通髙五寸二分深九分口徑四寸四分足徑四寸一分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頂髙五分頂縁漆色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黄色
  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正位
  配位同地壇正位
  朝日壇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紅色
  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月白色通髙五寸二分上深九分口徑四寸四分足徑四寸一分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頂髙五分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天神壇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黒色
  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地祇壇同天神壇
  太嵗壇正位同天神壇
  兩廡同天神壇
  太廟正殿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黄色
  口繪雲紋大小同天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紅色通髙五寸五分深八分口徑四寸八分足徑四寸二分葢髙二寸徑與口徑同頂正圓髙四分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縁皆髤以漆紅色通髙五寸四分深八分口徑四寸六分足徑四寸葢髙一寸九分徑與口徑同頂正圓髙四分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天神壇
  後殿同天神壇
  都城隍廟同天神壇
  内城隍廟同天神壇
  永佑廟同天神壇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籩範銅為之通髙五寸八分深九分口徑五寸為波紋腹為囘紋雲紋底徑四寸五分葢髙二寸一分為囘紋口徑與器同為波紋頂正圓髙五分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天下第一泉龍王廟
  
  天壇正位豆用青色甆通髙五寸五分深一寸七分口徑五寸校圍六寸六分足徑四寸五分腹為垂雲紋囘紋校為波紋金鈑紋足為黻紋葢髙二寸三分徑與口徑同為波紋囘紋頂為綯紐髙六分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穀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豆用青色甆通髙五寸深一寸七分口徑四寸五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一分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豆用黄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同地壇正位
  配位同地壇正位
  朝日壇豆用紅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豆用月白色甆通髙五寸深一寸七分口徑四寸五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一分葢髙一寸八分徑與口徑同頂髙六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天神壇豆用白色甆形制大小花紋同天壇正位
  地祇壇同天神壇
  太嵗壇正位同天神壇
  兩廡同天神壇
  太廟正殿豆木質髤以漆塗金三方飾以玉通髙五寸五分深二寸口徑四寸九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七分葢髙二寸二分徑與口徑同頂髙五分花紋同天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豆木質髤以漆塗金通髙五寸五分深二寸口徑四寸九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七分葢髙二寸二分徑與口徑同頂髙五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位
  文廟正位豆範銅為之通髙五寸五分深二寸口徑四寸九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七分葢髙二寸二分徑與口徑同頂髙三分形制花紋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佑廟同  文廟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天壇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青色髙五寸縱五寸六分横二尺三寸三分足髙一寸一分葢髙一寸八分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穀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篚編竹為之髙五寸縱四寸五分横二尺二寸一分足髙七分葢髙一寸三分形制漆飾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黄色髙三寸六分縱四寸一分横二尺二寸五分足髙七分葢一寸一分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黄色髙三寸五分縱四寸九分横二尺六分足髙七分葢髙一寸二分
  配位同正位
  朝日壇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紅色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夕月壇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月白色髙三寸五分縱四寸五分横二尺二寸一分足髙七分葢髙一寸三分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黄色髙三寸二分縱四寸五分横二尺二寸一分足髙七分葢髙一寸一分
  先蠶壇同先農壇
  天神壇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黒色髙三寸一分縱四寸三分横二尺二寸三分足髙八分葢髙一寸三分
  地祇壇同天神壇
  太嵗壇正位同天神壇
  兩廡同天神壇
  太廟正殿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黄色髙五寸縱四寸九分横二尺二寸五分足髙七分葢髙一寸一分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紅色髙五寸縱五寸六分横二尺二寸五分足髙一寸葢髙一寸七分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紅色髙五寸縦五寸横二尺二寸五分足髙一寸葢髙一寸七分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天神壇
  後殿同天神壇
  都城隍廟同天神壇
  内城隍廟同天神壇
  永佑廟同天神壇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天神壇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天神壇
  
  天壇正位俎以木為之髤以漆青色中虛錫裏外四周各銅鐶二四足有跗縱二尺三寸横三尺二寸通髙二尺三寸實以特牲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東西一壇同正位
  天壇從位東西二壇俎以木為之髤以漆青色中區為三錫裏外銅鐶四八足有跗縦六尺有竒横三尺二寸通髙二尺六寸有竒實以太牢
  祈榖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俎以木為之髤以漆黄色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實以特牲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俎以木為之髤以漆黄色形制大小同天壇從位實以太牢社稷壇正位俎以木為之髤以漆紅色形制大小同天壇從位實以
  太牢

  配位同正位
  朝日壇同  社稷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同  社稷壇正位
  配位同  社稷壇正位
  先農壇同  社稷壇正位
  先蠶壇同  社稷壇正位
  天神壇同  社稷壇正位
  地祗壇同  社稷壇正位
  太嵗壇同  社稷壇正位
  兩廡同  社稷壇正位
  太廟正殿同  社稷壇正位
  太廟後殿同  社稷壇正位
  太廟東廡同  社稷壇正位
  西廡俎以木為之髤以漆紅色中區為二錫裏加葢外左右各銅鐶二六足有跗縱三尺九寸横二尺八寸通髙二尺七寸有竒實以少牢
  文廟正位同  社稷壇正位
  配位同太廟西廡
  十二哲同太廟西廡
  兩廡同太廟西廡
  崇聖祠正位同太廟西廡
  配位同太廟西廡
  兩廡同太廟西廡
  帝王廟正位同  社稷壇正位
  兩廡同太廟西廡
  先醫廟正位同  社稷壇正位
  配位同太廟西廡
  闗帝廟前殿同  社稷壇正位
  後殿同太廟西廡
  都城隍廟同  社稷壇正位
  内城隍廟同  社稷壇正位
  永佑廟同  社稷壇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太廟西廡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太廟西廡
  
  天壇正位尊用青色甆純素通髙八寸四分口徑五寸一分腹圍二尺三寸七分㡳徑四寸三分足髙二分兩耳為犧首形
  配位同正位
  天壇從位同正位
  祈穀壇正位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天壇正位
  地壇正位尊用黄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地壇從位同正位
  社稷壇正位尊用黄色甆通髙九寸四分口徑五寸六分腹圍三尺底徑五寸五分足髙三分形制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朝日壇尊用紅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夕月壇正位尊用月白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先農壇同地壇正位
  先蠶壇同地壇正位
  天神壇尊用白色甆形制大小同天壇正位
  地祇壇同天神壇
  太嵗壇正位同天神壇
  兩廡同天神壇
  太廟正殿犧尊範銅為之作犧形尊加其上髙四寸八分口徑三寸三分腹圍一尺三寸五分四面有棱為囘紋夔龍紋底徑二寸六分葢髙二寸一分徑與口徑同上為垂花紋下為夔龍紋犧髙五寸一分長八寸三分孟春
  時享用之
  太廟正殿象尊範銅為之作象形尊加其上髙四寸二分口徑三寸三分為垂雲紋腹圍一尺四寸四分全素㡳徑三寸葢髙一寸九分徑四寸象髙五寸二分長七寸一分孟夏
  時享用之
  太廟正殿著尊範銅為之全素髙八寸五分深八寸二分
  口徑八寸三分底徑六寸八分孟秋
  時享用之
  太廟正殿壺尊範銅為之全素髙八寸四分深七寸九分口徑五寸二分項圍一尺二寸六分腹圍二尺一寸九分底徑五寸二分足徑四寸三分孟冬
  時享用之
  太廟正殿山尊範銅為之髙九寸七分口徑五寸二分項圍九寸九分腹圍一尺六寸五分底徑三寸七分足徑五寸三分四面有棱中為山形旁為雷紋腹及跗皆為雲紋盖髙二寸四分徑五寸六分亦有棱如器之飾頂髙五分嵗暮
  祫祭用之
  太廟後殿同正殿
  太廟東廡尊用白色甆通髙八寸二分口徑四寸七分腹圍二尺三寸三分底徑四寸足髙二分形制同天壇正位
  西廡同東廡
  奉先殿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同太廟正殿
  文廟正位尊範銅為之通髙八寸六分口徑五寸一分腹圍二尺四寸㡳徑四寸六分形制同天壇正位
  配位同正位
  十二哲同正位
  兩廡同正位
  崇聖祠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傳心殿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帝王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先醫廟正位同  文廟正位
  配位同  文廟正位
  兩廡同  文廟正位
  闗帝廟前殿同  文廟正位
  後殿同  文廟正位
  都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内城隍廟同  文廟正位
  永佑廟同  文廟正位
  天下第一泉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昭靈沛澤龍王廟同  文廟正位







  皇朝通志卷五十六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七
  器服畧
  儀器
  等謹按儀器之作所以授時成憲體天運而布嵗功蓋綦鉅也我
  聖祖仁皇帝學貫天人洞達象數既成數理精藴一書並鑄觀象臺六儀簡平三辰半圓諸儀以昭萬世成法
  皇上敬
  天法
  祖集占測之大成示聲教於無外
  御製璣衡撫辰儀地球儀以至西法諸器萬里來航莫
  不仰承
  聖裁折衷而酌用之皆足以佐㕘稽供步算而推筴之法益詳且備葢自羲和命官以來言天者十有三家精密明當鮮克臻此今據
  皇朝禮器圖式自天文測量及鐘表諸器謹載于篇以
  
  聖朝欽若之盛云
  欽定天體儀
  鑄銅為球以象天體圍一丈八尺兩端中心為南北極貫以鋼軸面刻黄赤二道平分十二宫布列星漢其外為子午圏週圍各浮天體球五分兩面刻去極度數東西兩極合成圓孔以受天體之軸其下為地平圏週與子午圏同面濶八寸環渠為界外刻四象限度及地平時刻方位下施四足承以圓座髙四尺七寸施螺柱以取平子午正對處向西少闕以受子午圏半入地平下半出地平上自天頂設髙弧帶地平遊表以察諸曜地平經緯度以時盤定于子午圏設遊表于北極樞令自轉以定日度又能隨天體旋轉以指時座下設機輪使北極能髙下葢渾天之全象而諸儀之用所統宗也
  欽定黄道經緯儀
  鑄銅為之凡三重四圏其外正立為子午圏徑六尺一寸規面厚一寸三分側面寛二寸五分兩面皆刻去極度數以
  京師為準兩極側面各貫鋼軸以半圓合而固之次内為過極至圏外徑五尺五寸規面寛二寸五分側面厚一寸三分兩面亦刻去極度數貫于南北赤道極之兩軸象天左旋又從南北赤道極各距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定黄道極去極九十度横置黄道緯圏與過極圏交徑及寛厚亦同䧟其中以相入四面皆刻黄道經度象七政右旋又從黄道南北兩極貫黄道經圏外徑五尺一寸四分規面寛九分側面厚二寸三分四面皆刻黄道緯度象黄道四遊兩極施直軸徑一寸中半施横表長三寸于緯圏上加遊表對直軸以測黄道經度於經圈上設遊表對横表以測黄道緯度下為半圓雲座升龍二承之
  欽定赤道經緯儀
  鑄銅為之凡二重三圏葢㑹三辰于六合而又省一地平圈也其外正立為子午圈制與黄道經緯儀子午圏同距兩極各九十度横置赤道經圏與子午圏交陷其中以相入外徑五尺九寸規面寛二寸五分側面厚一寸三分内規面及上側面鐫晝夜時刻外規面及下側面鐫周天度分南極旁承以兩象限弧又從南北兩極貫赤道緯圏外徑五尺六寸規側面寛厚與經圏同四面刻赤道緯度内為通軸設横表遊表俱與黄道經緯儀同下為半圓雲座升龍承之
  欽定地平經儀
  鑄銅為之平置地平圏徑六尺二寸寛二寸四分厚一寸二分上面側面皆刻四象限度上面自南北起初度側面自東西起初度以立龍四承之圏下立柱其髙相等適當圏心上出圓軸圈上東西二龍柱結横梁中穿孔為天頂與圏心對施立軸長四尺四寸上應天頂下應地心表末結十字横表與圏相切尺寸與圏徑同立軸頂左右結二線斜貫横表兩端成兩三角形旋轉横表令三線與所測參直視表所指以測各曜之地平經度
  欽定象限儀
  鑄銅為之亦名地平緯儀為全圓四分之一其制直角為心兩方皆為半徑各長六尺寛二寸一分厚一寸一分圓為弧寛二寸六分厚一寸一分正面鐫九十度分外規面鐫度數字其數自上而下以紀地平髙度自下而上以紀距天頂度聨以雲龍東西立柱縱八尺八寸上下梁横七尺八寸飾以雲龍梁中各穿圓孔以受立軸軸與儀之立半徑平行長九尺七寸寛二寸一分厚一寸七分東西運之直角施横軸長二寸一分軸本加遊表寛二寸一分厚二分有竒長與半徑等遊表末設立耳以測地平緯度
  欽定紀限儀
  鑄銅為之亦名矩度儀其制一弧一幹弧為圓周六分之一通六尺面寛二寸五分從中線起左右各列三十度幹為圓之半徑長亦六尺末有柄以便運旋上端為圓心設立柱加遊表長與幹同遊表末設立耳為測一曜之用弧背左右各設窺表為另測一曜之用又於幹兩旁設立柱相距應弧背之十度以為借測之用儀面聨以流雲背以樞低昻之承以半圓有齒立軸旁加小輪可使平測其下立柱入於儀座以左右之座髙四尺寛三尺繞以立龍
  欽定地平經緯儀
  鑄銅為之其制平置地平圈徑五尺寛七寸七分周圍鐫四象限度下設四柱圓座承之東西立柱髙一丈一尺上結曲梁中為立軸下端貫以圈心螺柱上端以梁中圓孔受之中加象限儀直角在下半徑六尺寛二寸七分正面列九十度分中聨方圓及弧矢形背結於立軸以運之直角施遊表長八尺本設横耳末設横柱以備仰窺凡測諸曜旋象限儀以遊表低昂合之令與諸曜叅直其横半徑所指即地平經度遊表所指即地平緯度
  御製簡平儀
  鑄銅為之徑一尺凡上下二重各分天地盤上地盤外列周嵗十二月及餘分内列日分中心為北極東西弧界為北地平天盤外列朔策内列赤道十二宫三百六十度更内列二十四節氣中為赤道北恒星斜帶為春分後半周黄道度下所列亦如之為南地平為赤道南恒星為秋分後半周黄道度上盤向北視故皆左旋而月數節氣右旋下盤向南視故皆右旋而月數節氣左旋下盤連地平為橢形盤當天盤之半横列節氣線十二道縱列日出入五更攢㸃線八道以上盤宫度對日分求交節之日知閏月以遊表加太陽黄道經度轉天盤與地平交知日出入時刻以太陽赤道經度對時刻視午正則知中星以午正之星驗太陽赤道經度知星中之候以日加時視遊表所指知月之方位以表加節氣與日出入更線之交知五更時刻地盤近下横鐫康熙二十年
  御製
  御製三辰簡平地平合璧儀
  鑄白金如匵形正方徑七寸九分上下啟之凡六重第一重為三辰公晷外盤列十二時初正二十四節内遊盤列十二時初正三十日及恒星皆注星名等次第二重為日行時刻度分下列度數上以遊盤羃之測時旋轉使當其空處第三重為指南針盤上帶遊表環以地平方向第四重為地平儀外列九十度中施指南針上帶遊表内畫矩度第五重為簡平儀地盤外為赤道列十二時初正中心為北極内橢圓心為天頂圓線為經圏徑線為緯圏天盤小圓為黄道列十二宫上帶遊表第六重為象限儀弧線為圓度弧内外方線為矩度以合諸儀之用各如其法地平儀面鐫
  大清康熙癸酉清和月
  御製
  御製地平半圓日晷儀
  鑄銅為之凡二重地平盤長四寸三分濶三寸五分中施指南針外畫時刻線正北當午正正西夘正正東酉正後直立方盤上加半圓通徑中為中心兩旁各為半徑半徑上穿孔地平中心線入之視線影以知時刻半圓中心施遊表表兩端立耳穿中線對太陽驗遊表與通徑距度以準太陽髙弧
  御製星晷儀
  鑄銅為之凡二重有柄地盤徑四寸二分列十二時初正天盤徑三寸三分列二十四節氣上帶直表兩端書帝星勾陳以中心墜線當孔中轉天盤直表兩端當兩星使相參直視節氣對時分以知時刻下盤外列夜刻内横為節氣線縱為更線按節氣以定每更時刻儀面圍鐫康熙五十三年製柄鐫康熙
  御製
  御製四遊表半圓儀
  鑄銅為之為測量之器通徑二尺四寸線長二尺作二千分其半為圓心施立耳能旋又施遊表二各長一尺二寸作一千二百分表端各有立耳半周外一百八十度為心角度通徑線兩端各施遊
  表表兩端各有立耳面穿線有比例弧以指分數内圓線二界每界十重列邊角度表中心各有小半圓通徑七寸五分以取邊角半周一百八十度其圓心又施小遊表各一長四寸五分取每度斜線之長作二十分與斜線相交成二十格自邊角中心取半圓為心角度之半左邊角度畫於圓線内界右邊角度畫於外界測量法以兩遊表相距度為所測之角量算法三角俱鋭者以通徑二千分與所知一邊為比例以邊角度施所測之二角使邊遊表相交成三角形察其交處距角若干分仍以所知比例如一角鈍者以半徑一千分為比一心角一邊角施之法如前如兩邊夾一角者以中兩遊表之度施之各按二邊丈尺察兩遊表分數以邊遊表之分數比量之承以直柱下岐三足半圓中鐫康熙
  御製
  御製矩度象限儀
  鑄銅為之半徑五寸四分象限之周九十度内畫方矩縱横各九十分兩半徑線末立耳為定表圓心施遊表二相連其末各有立耳下帶弧一段作六十分當外周三十度半以比例分秒圓中亦有立耳旋之與四立耳皆相對遊表直邊與方矩之分等四表間弧度數為矩度比例之分外有銅三角稜施墜線以取平直承以直柱三足能升降儀面鐫康熙
  御製
  御製方矩象限儀
  鑄銅為之半徑八寸五分象限之周九十度圓線十重以斜線相交成十格象限外畫方矩線斜直相交亦成十格象限内亦畫方矩線平半矩施立耳為定表圓心施遊表表兩端有立耳中為指南針盤前施二墜線測量法以遊表直邊指度數兩表相距度分為所測之角承以銅軸攢木為三足能升降儀面鐫康熙
  御製
  御製璣衡撫辰儀
  鑄銅為之徑六尺其外即古六合儀而不用地平圏正立子午雙環為天經兩面鐫去極度數以雲座承之北極出地度天頂距度以
  京師為準距兩極九十度結赤道單環為天緯兩面鐫晝夜時刻兩龍柱挾之次内即古之三辰儀而不用黄道圏兩極綰赤道經度雙環兩面刻去極度數中腰結遊旋赤道兩面刻周天度分以象七政運行最内即古之四遊儀通徑設直距中心施窺衡以測七政經緯座施螺柱以取平天頂施墜線以取正較赤道經緯儀而加精焉
  御製地球儀
  規木為球以象地體圍四尺五寸兩端中心為南
  北極貫以鋼軸腰帶赤道斜帶黄道平分三十六分每分占十度布列中國及䝉古準回諸部落海外諸國靡不咸具外正立為子午圏面刻三百六十度座面為地平圏列地平度外列十二時九十六刻皆鑄銅為之承以圓座髙二尺四寸七分北極上加時盤以
  京師為準旋之知各處時刻及日出入
  渾天合七政儀
  鑄銅為之徑一尺二寸髙一尺三寸五分凡三重外二環平者為地平圏上列西洋書十二宫十二月立者為子午圏子午圏上天頂垂銅葉為地平髙弧北小圏為時刻盤次内五環兩軸為南北極貫二極為二至經圏腰帶赤道斜帶黄道黄赤道交處為二分相距最逺處為二至二極軸上小圏為負黄極圏其最内平面圓環為黄道十二宫中心為日體圓邊為地球對地球立表以指日行宫度日與地各為盤地盤有月體日盤有金水二星體日外大盤有火木土三星體皆以機旋之月旋以地為心五星旋以日為心座面旁施指南針以測太陽緯度及出入地平時刻方位
  七政儀
  鑄銅為之徑一尺六寸五分髙二尺五寸凡二重外重平圏為黄道列周嵗十二月周天十二宫斜圏為赤道十字圏為赤道子午卯酉經圏内重為七政盤列十二宫與黄道左右相應中心為日體最近日為水星次金星次月與地次火星次木星最逺土星木星旁四小星土星旁五小星土星上圓環平之則星正圓側之則星長圓日體旁為瓶置燈以取日影對日處映以玻瓈盤内皆有機輪其旁以小盤之軸挈諸輪轉之承以半圓十字下岐三足座心設指南針十二宫上施遊表表轉一周為一日視諸體之旋轉以測七政晝夜隠見之象
  三辰儀
  鑄銅為之通髙二尺一寸凡二重四圏正立為子午圏列周天度數上應天頂下應地心兩軸為南北極與子午圈十字交而常定不動者為天常赤道圏列晝夜時刻天常圏内層為遊旋赤道圏列十二宫以南北極為樞而東西旋轉者為過極遊圏座心表末與天頂地心相對後施指南針前施墜線表四足施螺旋以中腰表耳測赤道經度以對南北極直距中窺衡測赤道緯度以遊表加遊旋赤道上測時刻
  萬夀天常儀
  鑄銅為之通髙一尺一寸制與三辰儀同座心穿孔對天頂垂線用與三辰儀表末同中腰兩表耳一實一虚綰遊旋赤道實者穿中縫虚者留中線用與三辰儀窺衡同以遊表加遊旋赤道上視遊表末所指用與三辰儀表耳同
  地平赤道公晷儀
  鑄銅為之徑七寸八分地平盤分内外外方盤施露管二螺柱四内圓盤列地平三百六十度施指南針中帶銅弧弧上九十度赤道環在圓盤北銅弧入之以定各處北極髙度環面施大遊表表近上加立表中有直線環上端小圓盤内有小遊表及半環環上穿小孔以大遊表對日影從小孔透立表中線視大遊表下端所指知時刻小遊表所指知分數
  地平經緯赤道公晷儀
  鑄銅為之通髙一尺地平盤分内外外盤畫子午線三角植螺柱内盤列地平三百六十度施指南針縱横置露管盤上正立為赤道經圏上環中線為天頂斜倚為赤道中施直表列節氣宫度表中縫加遊表上穿孔使透日光經圏上平赤道施兩表耳測日影内盤九十度線與外盤子午線準以赤道經圈按度對天頂以遊表小孔對節氣日數視日影所臨知時刻以赤道經圏對日上下轉之日影從上表耳孔透下表耳之兩㸃視赤道距天頂度與九十度相减知太陽距地平髙度視内盤距子午線度知太陽距午正東西偏度以外盤分數線與度數線對知時刻
  八角立表赤道公晷儀
  鑄銅為之地平盤長二寸二分濶一寸八分前施指南針後為赤道盤横軸上下之盤周畫時刻線正北當午正西南起寅正東南止戌正盤上施日影表以指北極右帶髙弧表角與弧皆髙六十度驗影以知時刻
  方赤道地平公晷儀
  鑄銅為之地平四寸二分中施指南針後為赤道盤外方内圓兩面畫時刻線正北當午正西南起卯初東南止酉初盤底有機上下之地平右施螺旋表環列度數以表指之赤道盤中施直表指南北極春分後向北秋分後向南驗表影以知時刻
  遊動地平公晷儀
  鑄銅為之圓座徑二寸一分髙一寸八分内遊環三層繫日晷地平盤於三層環内中施指南針周圍時刻線三層依北極髙三十度四十度五十度北有弧表畫線亦如之自地平中心出斜線對弧表線以指北極視線影以知時刻為舟行測驗之器
  提環赤道公晷儀
  鑄銅為之外環為子午圏徑七寸二分内環為赤道上環為天頂赤道北九十度為北極其對為南極中施直表列節氣宫度及距緯度表中縫施遊表上穿孔以透日光以上環對子午圏度數以遊表孔對節氣日數手提上環旋直表使影入赤道内視所臨以知時刻
  赤道地平合璧日晷儀
  鑄銅為之長一尺三寸濶八寸六分前為地平盤列二十四節氣圓盤加直表其上按節氣進退以就日行黄道度外橢圓形列時刻西起卯正東盡酉正後為赤道盤内列時刻西起寅初東盡亥初外列周天度中施斜表表下施墜線以指北極髙度承以半圓以輪齒低昻之兩盤相合定南北視表影以知時刻
  定南針指時刻日晷儀
  鑄銅為之地平盤長一尺三寸五分濶一尺一寸一分中為指南針外畫時刻線七重第一重為二分第七重為二至以次順逆數之線各分十二時初正兩端立表耳中線對日兩耳影相對驗指南針所指以知時刻
  日月晷儀
  象牙為之凡二重下為日晷地平長二寸濶一寸四分中施指南針外畫時刻線啟其上直立之以地平中心線綰小孔内視線影以知時刻上為月晷赤道盤上列三十日從正北起中心置時刻遊盤列十二時午正初刻上出表末以指日數中施遊表表端立環對月表末指時以上重左銅鈎按下重側面北極髙度搘定立環内不見月光視表末以知時刻
  圓盤日月星晷儀
  鑄銅為之圓盤徑四寸一分下有柄上為日晷兩立耳相距二寸四分各穿孔以透日光兩旁直線為時刻線之起止中為半圓其半為北極畫節氣線十九道當北極為二分線間二線為一中氣往來數之左盡夏至右盡冬至一線占一旬自北極上横分六十度為北極髙度下分十二時右起丑未初左盡子午正中施遊表以表末對北極髙度及節氣線表末施墜線穿小珠對太陽所躔宫度使兩耳孔日光正對驗珠影以知時刻背為月晷星晷外分三百六十六日内分十二宫中心第一重圓盤徑二寸二分外分十二時初正午正出直表以指太陽内分三十日自直表起朔第二重圓盤徑一寸七分周穿圓孔中出直表表所指之日數圓孔下驗晦朔弦望自第一重對太陽宫度表起午正數之至第二重指日數表所指以知時刻第三重施直表出圓盤外表心及末皆穿圓孔以表心孔窺勾陳大星以表末孔窺天樞天璇使相參直亦如月晷數法以知時刻
  方月晷儀
  鑄銅為之徑五寸五分上下二盤下盤外重列十二時次内初正各四刻次内刻各十五分上盤外重列三百六十度内二重列三十日空度起朔為日月同度朔後月距日漸逺至九十度為上弦倍之為望三倍之為下弦周復為朔為一月與日一㑹朔弦望相距各七日半中心施遊表以遊表中線對上盤日數若干度轉上盤朔上表末使表對月立環内無影視表末所指以知時刻儀面鐫乾隆甲子年製
  看朔望入交儀
  鑄銅為横尺兩端木座如几形横一尺八寸縱七寸八分凡三重下為黄道中為白道各十五度三十分上為時刻表左右直距以白道距黄道南北緯度為準正中為黄道位日食以日體月食以地影加黄道上月體加白道上皆按度分以其相掩知入交為日月食以相掩之分知食之淺深以時刻表中心對白道表端施直表對月行距日度視所指知食之時刻
  六合驗時儀
  鑄銅為兩球下球徑六分有竒重二十四銖上球減十之二貫以鋼鋌長四寸六分有竒近上三之一為兩軸横梁承之前後亦為横梁前梁下鍵以銅葉一往一還為一秒七秒為五里候凡發聲時撥之使動驗秒數以知聲之逺近
  四定表全圓儀
  鑄銅為之通徑一尺全周三百六十度中施指南針圓線十層以斜線相交成十格分四象限通徑線兩端各施立耳為定表中心設旋圓盤其通徑線兩端施立耳為遊表表兩端直邊對立耳中線以指度數以定表遊表相距度分為所測之角平測立測惟所宜
  矩度全圓儀
  鑄銅為之通徑六寸全周三百六十度分半周通徑線兩端各施立耳為定表中心施遊表表中線兩端加立耳立耳中線與遊表中線對上施指南針前施墜線表端鋭處指度數以兩表相距度分為所測之角圓内下半周矩度縱横各六十分為勾股比例之用平測立測惟所宜
  小花全圓儀
  鑄銅為之通徑二寸施定表遊表指南針與矩度全圓儀同以中圓花隙鋭處對遊表立耳指度數平測立測惟所宜
  四遊千里鏡半圓儀
  鑄銅為之通徑一尺三寸五分半周一百八十度外圓線三重内層十二重每度末斜線與圓線相交成十二格通徑線兩端立耳為定表其半圓心施遊表表兩端有立耳表端中線以指外重度分立耳方孔中線以指内重度分立耳内施墜線表心施指南針圓盤外兩柱承千里鏡以兩軸左右上下之以遊表定表相距度為所測之角座三足能升降平測立測惟所宜
  雙半圓儀
  鑄銅為之平置直尺長一尺内開空槽束以銅如帶鋌施輪軸使遊動兩半圓通徑皆三寸一加尺端一綰槽内半周一百八十度内畫半方矩縱横皆十二分圓心各有立耳又施遊表長與直尺等表端各有立耳圓心立耳旋之與直尺對則為定表之用與遊表立耳對則為遊表之用後施墜線測量法以定表遊表之距度為所測之角量算法以所知一邊與直尺為比例兩半圓進退施之按度分以定所測之二角兩遊表相交成三角形承以直柱三足能升降平測立測惟所宜
  雙遊表半圓儀
  鑄銅為之通徑四寸八分半周一百八十度圓心施遊表二其長皆為一百五十分其端各有立耳開中線與遊表中線對圓心亦有立耳旋之與遊表中線參直遊表上各帶掐表一中心與遊表中線對共綰一直表長與二遊表共度等一端當掐表中心一端隨遊表開闔中施指南針後施墜線測量法以兩遊表相距度分為所測之角量算法兩邊夾一角者以所知之邊角按度分安定成三角形承以直柱三足能升降平測立測惟所宜雙千里鏡象限儀
  鑄銅為之半徑一尺四寸五分象限之周九十度圓線十重以斜線相交成十格平半徑千里鏡為定表平中心千里鏡為遊表下為半圓縱横設兩輪低昻之測量法以兩表相距度分為所測之角承以直柱三足平測立測惟所宜
  測太陽髙度象限儀
  鑄銅為之半徑一尺二分象限之周九十度圓線十重以斜線相交成十格平半徑兩端各有立耳上立耳中線穿小孔下立耳中線為空圏内交十字半徑旁施指南針午正日光從小孔透十字心與表耳參直圓心施墜線於方銅管内以䕶風由管末玻瓈中視墜線距日光線知太陽距天頂之度以時刻儀驗準對太陽測之知太陽隨時髙度易墜線為遊表兩立耳皆如定表法與所測參直以二表距度為所測之角承以直柱三足能升降平測立測惟所宜
  測髙弧象限儀
  鑄銅為之半徑一尺七分象限之周九十度圓線十五層以斜線相交成十五格兩半徑線末各施立耳為定表中圓柱四面穿直孔旋之使孔中線與立耳中線相對以受日光圓心施銅墜線表穿長孔有比例分以指分數座中施指南針以墜線距定表度為太陽距天頂度承以直柱有輪能升降測礮象限儀
  鑄銅為之用兩象限周皆九十度中為初度左右各四十五度圓心皆施墜線當初度以取平座上為横方柱一加柱端一倚柱旁用時置礮上以柱旁墜線所指合礮末所起之度柱中空左右各四十五度中施遊表穿小孔對礮末所起之度於孔内視礮之星斗
  地平方位儀
  木質螺鈿飾徑二寸三分中施指南針周列十二辰八方列八卦内周施遊盤盤面分十二宫對立直表其長兩相等先定子午線轉銅環令表與所測之處參直距正午東西若干度為地平偏度以分界知其所屬方位
  圭表
  舊製觀象臺下設晷影堂南北平置銅圭於石臺長一丈六尺二寸濶二尺七寸周以水渠南端植銅表髙八尺上設横梁用影符以取中景
  本朝加表二尺上端施銅葉中穿圓孔徑二分午正日影自圓孔透圭面成橢形南界為日體上景北界為日體下景中心為中景
  京師夏至景二尺九寸四分八釐冬至景一丈九尺九寸四分以次贏縮北端設立圭髙三尺五寸冬至景上立圭二尺七寸四釐
  日影表
  木質立表髙八寸上施墜線平表長二尺七寸中銜銅尺三角施螺柱以指南針盤九十度對表候影正時自立表下量之視影之長短以定節氣時刻
  壺漏
  播水壺三形方上曰日天壺即宋之求壺面濶一尺九寸底濶一尺三寸髙一尺七寸水欲常滿次曰夜天壺即宋之複壺又次曰平水壺髙濶遞減一寸層累而下承以朱座有亭覆之亭座通髙一丈八尺四寸分水壺一形方即宋之廢壺髙濶如平水壺在平水壺下少後受水壺一形圓曰萬水壺即宋之建壺徑一尺四寸髙三尺一寸在座前地平上壺皆有蓋播水三壺前近下皆為龍口玉滴以次漏於受水壺平水壺後近上穿孔洩於分水壺以均水平漏受水壺上為銅人抱箭長三尺一寸鐫兩晝夜時刻上起午正下盡午初壺中安箭舟如銅鼔形水長舟浮則箭上出水盈箭盡則洩之於池壺面俱鐫
  大清乾隆年製平水壺面鐫
  御製銘後欵識乾隆嵗在乙丑孟夏之月
  御銘
  自鳴鐘
  鑄金為之中承以柱下為方匵面設表盤均十二分上起子午正右旋一日再周以短針指時長針指刻起丑未初鐘一鳴盡子午正十二鳴其初正自一鳴至四鳴各四刻匵内藏鋼輪三重中為大輪四軸上間小輪三聨之以旋時刻針左為大輪三軸上間小輪二聨之旁大輪一綰擊具以擊鐘知時右亦如之以擊鐘知刻三重皆施墜線擊具皆有銅片為作止之限表盤徑二尺一寸五分羃以玻瓈匵木質髤漆繪金花文四隅皆有柱中為周䦨髤以金縱距四尺七寸横五尺七寸五分通髙一丈六尺六寸
  時辰表
  鑄金為之形圓盤徑一寸五分二釐均分時刻以針指之内施輪齒皆如自鳴鐘之法具體而微盛以金合當盤面處空之合徑一寸五分二釐通厚八分周飾雜寳金索三行三就間鏤花文
  攝光千里鏡
  筩長一尺三分接銅管二寸六分鏡凡四重管端小孔内施顯微鏡相接處施玻瓈鏡皆凸向外筩中施大銅鏡凹向外以攝影鏡心有小圓孔近筩端施小銅鏡凹向内周隙通光注之大鏡而納其影筩外為鋼鋌螺旋貫入進退之以為視逺之用承以直柱三足髙一尺一寸五分













  皇朝通志卷五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八
  器服畧
  冠服
  等謹按禮之大者昭名分辨等威莫備乎冠服自虞廷觀象文明漸啟夏收殷哻損益不同所以成一代之制度而垂法守也我
  朝冠服之制夏凉冬燠各因其時而品節燦然觀瞻有秩葢
  列聖相承凖宜増定美矣備矣
  皇上慎守
  成憲治協垂裳萬國衣冠㑹歸有極洵乎放之四海而大同昭兹來許而弗替者也兹輯器服畧恭載
  皇帝冠服朝珠佩帶下至品官軍民無不備具各有等差并附以雨冠雨衣及行營冠服咸著于篇皆據
  皇朝禮器圗式以類叙次於以彰我
  國家服物采章之盛如
  御製序所云以綿
  國祚承
  天祐於鑠哉
  世徳作求永永無斁焉爾
  皇帝朝冠
  冬用薫貂黒狐惟其時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龍各四飾東珠如其數上銜大珍珠一夏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縁石青片金二層裏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五後綴舍林飾東珠七頂制同
  皇帝吉服冠
  冬用海龍薫貂紫貂惟其時上綴朱緯頂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夏織玊草或藤絲竹絲爲之紅紗綢裏石青片金縁上綴朱緯頂制同
  皇帝常服冠
  冬夏皆紅絨結頂餘俱如吉服冠
  皇帝端罩
  以黒狐及紫貂為之明黄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皇帝衮服
  色用石青棉祫紗裘惟其時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前後萬夀篆文間以五色雲
  皇帝朝服
  色用明黄惟祀
  天用藍
  朝日用紅
  夕月用月白紗裘單袷惟其時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要惟行龍五袵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
  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彞藻大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寳平水十一月朔至上元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薫貂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襞積行龍六列十二章俱在衣間以五色雲
  皇帝龍袍
  色用明黄棉袷紗裘惟其時領袖俱石青片金縁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寳立水裾左右開
  皇帝常服褂
  色用石青花文隨所御棉祫紗裘惟其時
  皇帝常服袍
  色及花文隨所御裾左右開棉祫紗裘惟其時
  皇帝朝珠
  朝珠用東珠一百有八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雜飾各從其宜大典禮御之惟祀
  天以青金石為飾祀
  地珠用蜜珀
  朝日用珊瑚
  夕月用緑松石吉服朝珠珍寳隨所御縧皆明黄色皇帝朝帶
  色皆用明黄一用龍文金圓版四飾紅寳石或藍寳石及緑松石每具銜東珠五圍珍珠二十左右佩帉淺藍及白各一下廣而鋭中約鏤金圓結飾寳如版圍珠各三十佩囊文繡燧觽刀削結佩惟宜縧皆明黄色大典禮御之一用龍文金方版四其飾祀
  天用青金石祀
  地用黄玉
  朝日用珊瑚
  夕月用白玉每具銜東珠五佩帉及縧惟祀
  天用純青餘如圓版朝帶之制中約圓結如版飾銜東珠各四佩囊純石青左觽右削並從版色
  皇帝吉服帶
  色用明黄鏤金版四方圓惟便銜以珠玉雜寳各從其宜左右佩帉純白下直而齊中約金結如版飾餘俱如朝帶常服帶同
  皇太子朝冠謹遵  皇朝禮器圖式登載
  冬用薰貂黒狐惟其時上綴朱緯頂金龍三層飾東珠十三上銜大東珠一夏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縁石青片金二層裏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金佛飾東珠十三後綴舍林飾東珠六頂制同
  皇太子吉服冠 皇子同
  冬用海龍薰貂紫貂惟其時上綴朱緯紅絨結頂夏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紅紗綢裏石青片金縁上綴朱緯頂制同
  皇太子端罩
  黒狐為之杏黄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皇太子龍褂 皇子同
  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間以五色雲棉袷紗裘惟其時
  皇太子朝服
  色用杏黄紗裘單祫惟其時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要惟行龍五袵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七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寳平水十一月朔至上元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襞積行龍六間以五色雲
  皇太子龍袍
  色用杏黄棉袷紗裘惟其時領袖俱石青片金縁繡文金龍九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寳立水裾左右開
  皇太子朝珠
  縧用明黄色珊瑚緑松石青金石隨所用珍寳雜飾惟宜
  皇太子朝帶
  色用明黄金圓版四飾青金石每具銜東珠五左右佩帉淺藍及白各一下廣而鋭結佩惟宜縧如帶色
  皇太子吉服帶
  色用明黄金版四方圓惟便銜以雜寳惟宜左右佩帉純白下直而齊餘如朝帶
  皇子朝冠親王同
  冬用薰貂青狐惟其時上綴朱緯其制下逹文武一品皆同後不具詳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十上銜紅寳石夏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縁石青片金二層裏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舍林飾東珠五後綴金花飾東珠四頂制同
  皇子端罩
  紫貂為之金黄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皇子朝服
  色用金黄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要帷行龍四裳行龍八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寳平水十一月朔至上元之制與皇太子同
  皇子蟒袍
  色用金黄片金縁繡文通九蟒裾左右開制逹宗室後不具詳
  皇子朝珠親王世子郡王同
  縧皆金黄色不得用東珠餘隨所用雜飾惟宜
  皇子朝帶親王同
  色用金黄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四中飾貓睛石一左右佩縧如帶色
  皇子吉服帶親王世子郡王同
  色用金黄版飾惟宜佩縧如帶色
  親王吉服冠世子郡王貝勒同
  冬用海龍薰貂紫貂惟其時夏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紅紗綢裏石青片金縁上綴朱緯其制下逹庻官皆同後不具詳頂用紅寳石曽
  賜紅絨結頂者亦得用之
  親王端罩下至貝子固倫額駙皆同
  青狐為之月白緞裏曽
  賜金黄色者亦得用之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
  裏同
  親王補服世子同
  色用石青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親王朝服蟒袍世子郡王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曽
  賜金黄者亦得用之餘如 皇子朝服蟒袍之制
  世子朝冠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九上銜紅寳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五後綴金花飾東珠四
  世子朝帶
  色用金黄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三左右佩縧如帶色凡宗室帶色皆如之覺羅用紅
  郡王朝冠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八上銜紅寳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四後綴金花飾東珠三
  郡王補服
  色用石青繡五爪行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郡王朝帶
  色用金黄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二貓睛石一左右佩縧如帶色
  貝勒朝冠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七上銜紅寳石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三後綴金花飾東珠二
  貝勒補服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正蟒各一團
  貝勒朝服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皆同
  色不得用金黄餘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繡文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要惟行蟒四裳行蟒八披領行蟒二袖端正蟒各一下幅八寳平水十一月朔至上元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繡文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襞積行蟒六間以五色雲
  貝勒蟒袍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皆同
  色不得用金黄餘隨所用片金縁繡文通九蟒皆四爪
  貝勒朝珠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皆同
  縧用石青色餘如親王朝珠之制
  貝勒朝帶
  色用金黄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二佩縧皆石青色
  貝勒吉服帶下至宗室將軍同
  色用金黄版飾惟宜縧皆石青色
  貝子朝冠固倫額駙同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六上銜紅寳石戴三眼孔雀翎孔雀花翎有三眼雙眼單眼之分等威辨著凡遇  思實者均准戴用夏朝冠前綴舍林飾東珠二後綴金花飾東珠一
  貝子吉服冠
  頂用紅寳石戴三眼孔雀翎
  貝子補服固倫額駙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行蟒各一團
  貝子朝帶
  色用金黄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一
  固倫額駙吉服冠
  頂用珊瑚戴三眼孔雀翎乾隆五十二年遵㫖照固倫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之例戴紅寳石帽頂
  固倫額駙朝帶
  色用石青或藍金銜玉圓版四毎具飾東珠一左右佩縧皆石青色
  固倫額駙吉服帶和碩額駙同
  色用石青或藍版飾及佩惟宜
  鎮國公朝冠和碩額駙同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五上銜紅寳石戴雙眼孔雀翎夏朝冠前綴金林飾東珠一後綴金花飾緑松石一鎮國公吉服冠輔國公同
  入八分公頂用紅寳石未入八分公用珊瑚俱戴雙眼孔雀翎
  鎮國公端罩輔國公和碩額駙同
  紫貂為之月白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鎮國公補服輔國公和碩額駙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正蟒方補
  鎮國公朝帶輔國公同
  方版每具飾貓睛石一餘如貝子朝帶之制
  輔國公朝冠
  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四餘同鎮國公朝冠之制
  和碩額駙吉服冠
  頂用珊瑚戴雙眼孔雀翎
  和碩額駙朝帶
  方版每具飾貓睛石一餘如固倫額駙朝帶之制
  民公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四上銜紅寳石
  民公吉服冠侯伯子文武一品鎮國將軍郡主額駙皆同
  頂用珊瑚
  民公端罩
  貂皮為之藍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侯以下文三品武二品及縣主額駙輔國將軍以上京堂翰詹科道等官應服端罩者皆如之
  民公補服侯伯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正蟒
  民公朝服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要帷行蟒四中有襞積裳行蟒八十一月朔至上元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襞積行蟒四皆四爪曽
  賜五爪蟒緞者亦得用之侯以下文三品武二品以上有職掌大臣及縣主額駙輔
  國將軍以上一等侍衛皆服之

  民公蟒袍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九蟒皆四爪曽
  賜五爪蟒緞者亦得用之侯以下文武三品郡君額駙輔國將軍以上一等侍衛皆
  如之

  民公朝珠
  珊瑚青金緑松蜜珀隨所用雜飾惟宜縧用石青色侯以下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遒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禄寺鴻臚寺等官凡在   壇   廟執事及殿陛侍儀應用朝珠者皆如之
  民公朝帶
  色用石青或藍鏤金銜玉圓版四每具飾貓睛石一佩帉下廣而鋭帶色下逹庶官皆同後不具詳
  民公吉服帶
  色用石青或藍佩帉下直而齊版飾及佩惟宜下逹庶官俱如之
  侯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三上銜紅寳石
  侯朝帶郡主額駙同
  鏤金銜玉圓版四每具飾緑松石一
  伯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二上銜紅寳石
  伯朝帶
  鏤金銜玊圓版四每具飾紅寳石一
  一品官朝冠鎮國將軍郡主額駙子皆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一上銜紅寳石
  一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鶴惟都御史繡獬豸武職皆繡麒麟
  一品官朝帶子同
  色用石青或藍鏤金銜玊方版四每具飾紅寳石一
  鎮國將軍補服郡主額駙子並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麒麟
  鎮國將軍朝帶
  色用金黄餘如一品官朝帶之制
  二品官朝冠輔國將軍縣主額駙男皆同
  冬用薫貂貂尾惟其時頂鏤花金座中飾小紅寳石一上銜鏤花珊瑚
  二品吉服冠輔國將軍縣主額駙男皆同
  頂鏤花珊瑚
  二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錦雞武職繡獅
  二品官朝帶縣主額駙男並同
  鏤金圓版四每具飾紅寳石一
  輔國將軍補服縣主額駙男並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獅
  輔國將軍朝帶
  色用金黄餘同二品官朝帶之制
  三品官朝冠
  冬用薰貂及貂尾惟時武職專月薫貂頂鏤花金座中飾小紅寳石上銜藍寳石
  三品官吉服冠奉國將軍郡君額駙皆同
  頂用藍寳石
  三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孔雀惟副都御史及按察使繡獬豸武職皆繡豹
  三品官朝帶郡君額駙一等侍衛皆同
  鏤花金圓版四
  奉國將軍朝冠郡君額駙同
  冬用薰貂其制下逹未入流皆同頂鏤花金座中飾小紅寳石一上銜藍寳石
  奉國將軍補服郡君額駙一等侍衛皆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豹
  奉國將軍朝服文四品武三品四品郡君額駙縣君額駙奉思將軍一等侍衛皆同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縁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要帷行蟒四中有襞積裳行蟒八
  奉國將軍朝帶
  色用金黄鏤花金圓版四
  一等侍衛朝冠
  頂如三品官朝冠戴孔雀翎
  一等侍衛吉服冠
  頂如三品官吉𦙀冠戴孔雀翎
  一等侍衛端罩
  猞猁猻為之間以貂皮月白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四品官朝冠奉恩將軍縣君額駙皆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藍寳石一上銜青金石
  四品官吉服冠奉恩將軍縣君額駙皆同
  頂用青金石
  四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雁武職繡虎
  四品官蟒袍
  緞紗隨時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八蟒皆四爪文武五六品官奉恩將軍及縣君額駙二等侍衛以下皆服之
  四品官朝帶
  銀銜鏤花金圓版四
  奉恩將軍補服縣君額駙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虎
  奉恩將軍朝帶
  色用金黄銀銜鏤花金圓版四
  縣君額駙朝帶郷君額駙同
  鍍金方鐵版四
  二等侍衛朝冠
  頂如四品官朝冠戴孔雀翎
  二等侍衛吉服冠
  頂如四品官吉服冠戴孔雀翎
  二等侍衛端罩
  紅豹皮為之素紅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二等侍衛朝服
  色用石青通身雲緞前後方襴行蟒各一要惟行蟒四中有襞積領袖俱石青粧緞冬夏皆用之五品官朝冠鄉君額駙同
  頂上銜水晶餘同四品官之制
  五品官吉服冠鄉君額駙同
  頂用水晶
  五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白鷼惟監察御史繡獬豸武職繡熊
  五品官朝服
  色用石青通身雲緞片金縁前後方襴行蟒各一中有襞積領袖皆石青粧緞冬夏皆用之文武六七品官及鄉君額駙並同
  五品官朝帶三等侍衛同
  銀銜素金圓版四
  鄉君額駙補服三等侍衛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熊
  三等侍衛朝冠
  頂如五品官朝冠戴孔雀翎
  三等侍衛吉服冠
  頂如五品官吉服冠戴孔雀翎
  三等侍衛端罩藍翎侍衛同
  黄狐皮為之月白緞裏左右垂帶各二下廣而鋭色與裏同
  三等侍衛朝服藍翎侍衛同
  制同五品官朝服剪絨縁
  六品官朝冠
  頂上銜硨磲餘同五品官之制
  六品官吉服冠
  頂用硨磲
  六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鷺鸞武職繡彪藍翎侍衛與武職同六品官朝帶
  銀銜玳瑁圓版四
  藍翎侍衛朝冠
  頂如六品官朝冠戴藍翎
  藍翎侍衛吉服冠
  頂如六品官吉服冠戴藍翎
  七品官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小水晶一上銜素金
  七品官吉服冠進士同
  頂用素金
  七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鸂𪄠武職繡犀牛
  七品官朝帶
  素銀圓版四
  七品官蟒袍八品九品未入流同
  緞紗隨時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繡五蟒皆四爪八品官朝冠
  頂鏤花金座上銜花金
  八品官吉服冠
  頂用花金
  八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鵪鶉武職繡犀牛
  八品官朝服九品未入流同
  色用石青雲緞無蟒領袖俱青倭緞中有襞積冬夏皆用之
  八品官朝帶舉人貢生監生公服帶同
  銀銜明羊角圓版四
  九品官朝冠未入流同
  頂鏤花金座上銜花銀
  九品官吉服冠未入流同
  頂用花銀
  九品官補服
  色用石青文職繡練雀未入流同武職繡海馬
  九品官朝帶未入流同生員公服帶亦同
  銀銜烏角圓版四
  進士朝冠
  頂鏤花金座上銜金三枝九葉
  舉人公服冠貢生監生皆同
  頂鏤花銀座上銜金雀
  舉人吉服冠
  頂銀座上銜素金
  舉人公服袍貢生監生皆同
  青紬為之藍縁披領及袍飾
  貢生吉服冠
  頂銀座上銜花金
  監生吉服冠生員同
  頂用素銀
  生員公服冠
  頂鏤花銀座上銜銀雀
  生員公服袍
  藍綢為之青縁披領如袍飾
  祭祀舞生冠
  冬以騷鼠為之頂鏤花銅座中飾方銅鏤葵花文舞生上銜銅三角如火珠形武舞生上銜銅三棱如古㦸形
  祭祀舞生袍
  以綢為之其色   南郊用石青   北郊用黑   祈穀壇  社稷壇太廟  朝日壇  帝王廟  文廟先農壇 太嵗壇俱用紅  夕月壇用月白
  文舞生前後方襴銷金葵花武舞生通銷金葵花祭祀舞生帶祭祀執事人同
  緑綢為之
  祭祀執事人袍
  以綢為之其色   南郊用石青   北郊用黑不加縁   太廟  文廟先農壇 太嵗壇俱用青色藍縁   祈穀壇  社稷壇  朝日壇  帝王廟俱用青
  色石青縁  夕月壇用青色月白縁
  樂部樂生冠
  冬以騷鼠為之頂鏤花銅座上植明黄翎
  樂部樂生袍
  紅緞為之丹陛大樂諸部樂生通織小團葵花中和韶樂部樂生執戯竹人前後方襴繡黄鸝樂部樂生帶
  緑雲緞為之
  鹵簿輿士冠
  冬以豹皮或黑氊為之頂鏤花銅座上植明黄翎鹵簿輿士袍校尉同
  紅緞為之通織小圑葵花
  鹵簿輿士帶校尉同
  緑綢為之
  鹵簿䕶軍袍
  石青緞為之通織金夀字片金縁領及袖端俱織金葵花
  鹵簿校尉冠
  冬以黑氊為之平簷頂素銅座上植明黄翎從耕農官冠
  青絨為之頂同八品
  從耕農官補服
  色用石青前後繡彩雲捧日
  從耕農官袍
  青絹為之上加披領要為襞積如朝袍而不加縁月白絹裏
  雨冠雨衣
  皇帝雨冠
  色用明黄氊及羽緞為之月白緞裏或油紬為之不加裏帶用藍布冬制頂崇而前簷深夏制頂平而前簷敞遇雨雪則加於冠上
  皇帝雨衣
  色用明黄氊及羽緞為之月白緞裏領及紐約皆如衣色或油紬為之不加裏領及紐約皆青色其制如常服褂而長與袍稱自袵以下加博焉上襲重衣領下為襞積無袖斜幅相比上斂下遞豐兩重均加掩襟或如常服袍而袖端平外加袍袖前施掩襠領用羽緞或如常服褂加羽緞領長與坐齊前施掩襠各隨所用
  皇帝雨裳
  色用明黄油紬為之不加裏左右幅相交上斂下遞博上前加淺帷為襞積兩旁綴以紐約青色或前為完幅不加淺帷腰皆為横幅用石青布兩未削為帶以擊之
  皇太子雨冠
  色用紅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藍布帶 皇子至宗室公民公侯伯子男一品至三品文武官  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 上書房翰林 南書房翰林奏事處批本處行走人員皆用之
  皇太子雨衣
  色用紅制如常服袍而袖端平或如常服褂而加領長與坐齊皆前施掩襠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皇子至宗室公民公侯伯子一品以上文武官  御前侍衛各省巡撫皆服之
  皇太子雨裳
  色用紅前為完幅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腰為横幅用石青布裳制下逹同而衣
  二品官雨衣
  色用青制如常服袍而袖端平或如常服褂而加領長與坐齊皆前施掩襠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二品以下文武官下至軍民皆服之
  二品官雨裳
  色用青前為完幅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腰為横幅用石青布黨制下逹同雨衣
  四品官雨冠
  色用紅前加縁二寸五分後五寸青色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藍布帶四品至六品文武官皆用之
  七品官雨冠
  色用青前加縁二寸五分後五寸紅色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藍布帶七品至九品文武官凡有頂帶人員以上皆用之軍民雨冠
  色用青氊及羽紗油紬惟其時藍布帶
  行營冠服
  皇帝行冠
  冬以黒狐秋以黑羊皮或以青絨如常服冠之制夏織藤絲或竹絲為之紅紗裏縁如其色上綴雨纓頂及梁皆黄色前綴珠一
  皇帝行褂
  色用石青長與坐齊袖長及肘棉袷紗裘惟其時
  皇帝行袍
  制如常服袍長減十之一右裾短一尺色及花文隨所御棉袷紗裘惟其時
  皇帝行帶
  色用明黄左右佩繫以紅香牛皮為之飾金花文鋄銀鐶各三佩帉以髙麗布視常服帶帉微濶而短中約以香牛皮束綴銀花文佩囊明黄圓縧飾珊瑚結削燧雜佩惟宜
  皇帝行裳
  色隨所用左右各一前平後中豐上下斂並屬横幅氊袷惟時冬用鹿皮或黒狐為表横幅則以石青布為之
  親王以下行冠
  冬如吉服冠之制氊貂各惟其時夏織玉草或藤絲為之上綴雨纓其制下逹庻官翎頂各從其所得用親王以下行褂
  色用石青長與坐齊袖長及肘棉袷紗裘惟時其制下逹庻官
  親王以下行袍
  制如常服袍長減十之一右裾短一尺色隨所用棉祫紗裘惟時其制下達庻官
  親王以下行帶
  佩帉素布視常服帶帉微濶而短版飾惟宜縧皆圓結其制下逹庻官帶色金黄石青各從其所得用親王以下行裳
  藍及諸色隨所用左右各一前平後中豐上下斂並屬横幅氊祫惟時冬以皮為表其制下逹庻官
  領侍衛大臣行褂
  色用明黄凡諸臣之曾賜黄褂者皆服之
  八旗副都統行褂
  正黄旗色用金黄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各如旗色鑲黄旗鑲白旗鑲藍旗紅縁鑲紅旗白縁前鋒㕘領䕶軍㕘領火器營官皆服之
  豹尾班侍衛行褂
  色用明黄左右及肩前施雙帶以結之
  健鋭營前鋒㕘領行褂
  色用明黄藍縁
  健鋭營兵行褂
  色用藍明黄縁
  虎槍營總統總領行褂
  色用金黄領左右端青縁直下至前裾
  虎槍營槍長行褂
  色用紅領左右端青縁直下至前裾
  虎槍營兵行褂
  色用白領左右端青縁直下至前裾
  火器營兵行褂
  色用藍白縁


  皇朝通志卷五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五十九
  器服畧
  冠服
  等謹案周禮内司服掌王后及外内命婦之服其别有褘衣揄翟鞠衣展衣縁衣素沙追師掌王后之首服其别有副編次追衡笄歴代以來損益不同葢禮時為大毋取沿襲也
  國朝定制
  皇太后
  皇后冠服有朝服吉服二等金約領約朝珠綵帨皆有
  制度
  皇貴妃以下及公主諸王福晉夫人命婦各以品秩為差今據
  皇朝禮器圖式依次纂輯悉載于篇而
  宫庭之地帷帟之間所以辨等威而彰物采者燦然具
  備矣
  皇太后
  皇后朝冠
  冬以薫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緯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鳯飾東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銜大東珠一朱緯上週綴金鳯七飾東珠各九貓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小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百有二毎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明黄縧二末綴寶石青縀為帶
  皇太后
  皇后吉服冠 皇貴妃貴妃同
  薰貂為之上綴朱緯頂用東珠
  皇太后
  皇后金約
  鏤金雲十三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後繫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五行三就共珍珠三百二十四毎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毎具飾東珠珍珠各八末綴珊瑚
  皇太后
  皇后耳飾
  左右各三毎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
  皇太后
  皇后朝褂 皇貴妃皇太子妃同
  色用石青緞紗單袷惟其時片金緣領後垂明黄縧其飾珠寶惟宜繡文或前後立龍各二下通襞積四層相問上為正龍各四下為福壽文或前後正龍各一要帷行龍四中有襞積下幅行龍八或前後立龍各二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
  皇太后
  皇后朝袍 皇貴妃同
  色用明黄縀紗單袷惟其時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加海龍或紫貂縁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縁領後俱垂明黄縧其飾珠寶惟宜繡文或金龍九問以五色雲中無襞積下幅八寶平水或前後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要帷行龍四巾有襞積下帷行龍八或中無襞積裾後間繡行龍下幅八寳平水披領俱行龍二袖端俱正龍各一袖相接處俱行龍各二
  皇太后
  皇后龍褂
  色用石青棉袷紗裘惟其時繡文五爪金龍八圑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或加繡下幅八寶立水袖端行龍各二
  皇太后
  皇后龍袍
  色用明黄領袖俱石青棉袷紗裘惟其時繡文或金龍九間以五色雲福壽文或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下幅俱八寶立水或繡金龍八團而下幅無八寶立水領前後俱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俱行龍各一袖俱如朝袍裾左右開
  皇太后
  皇后領約
  鏤金為之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黄縧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綠松石各二
  皇太后
  皇后朝珠
  朝服御朝珠三東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隨所御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雜飾各從其宜縧皆明黄色
  皇太后
  皇后綵帨 皇貴妃皇太子妃同
  綠色繡文為五穀豐登佩箴管縏⿳六失𧘇 -- 袠之屬縧皆明黄色
  皇太后
  皇后朝帬 皇貴妃 貴妃 妃嬪 皇太子妃並同
  上用織金壽字紅縀下用石青行龍粧縀皆正幅有襞積夏以紗為之俱片金縁冬加海龍縁
  皇貴妃朝冠 皇太子妃同
  冬以薰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緯 貴妃以下制皆同後不具詳頂三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鳯飾東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銜大珍珠一朱緯上週綴金鳯七飾東珠各九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珍珠一百九十二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明黄縧二末綴寶石青縀為帶
  皇貴妃金約 貴妃 皇太子妃同
  鏤金雲十二飾東珠各一間以珊瑚紅片金裏後繫金御綠松石結貫珠下垂三行三就共珍珠二百有四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毎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
  皇貴妃耳飾 貴妃 皇太子妃同
  左右各三毎具金龍銜二等東珠各二
  皇貴妃龍褂 貴妃 妃皇太子妃同
  色用石青棉袷紗裘惟其時繡文五爪金龍八圑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袖端行龍各二下幅八寶立水
  皇貴妃龍袍
  色用明黄領袖俱石青棉袷紗裘惟其時繡文金龍九間以五色雲福壽文下幅八寶立水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裾左右開
  皇貴妃領約 皇太子妃同
  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黄縧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皇貴妃朝珠 皇太子妃同
  朝服用朝珠三蜜珀一珊瑚二吉服隨所用餘如皇后朝珠之制
  貴妃朝冠
  䕶領垂金黄縧二餘如 皇貴妃朝冠之制
  貴妃朝褂 妃嬪同
  領後垂金黄縧餘如  皇后朝褂之制
  貴妃朝袍 妃同
  色用金黄領後垂金黄縧餘如  皇后朝袍之制
  貴妃龍袍 妃同
  色用金黄餘如 皇貴妃龍袍之制
  貴妃領約 妃嬪同
  縧用金黄色餘如 皇貴妃領約之制
  貴妃朝珠 妃同
  縧皆金黄色餘如 皇貴妃朝珠之制
  貴妃綵帨
  綠色繡文為五穀豐登結佩惟宜縧皆金黄色
  妃朝冠
  頂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鳯飾東珠各九珍珠各十七上銜貓睛石朱緯上週綴金鳯五飾東珠各七珍珠各二十一後金翟一飾貓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珍珠一百八十八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金黄縧二末綴寶石青縀為帶
  妃吉服冠 嬪 皇太子妃同
  薰貂為之上綴朱緯頂用碧䃁㺨
  妃金約
  鏤金雲十一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後繫金銜緑松石結貫珠下垂三行三就共珍珠一百九十七餘如 皇貴妃金約之制
  妃耳飾
  左右各三毎具金龍銜三等東珠各二
  妃綵帨
  緑色繡文為雲芝瑞草結佩惟宜縧皆金黄色
  嬪朝冠
  頂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翟上銜𥗴子朱緯上週綴金翟五飾東珠各五珍珠各十九後金翟一飾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三行二就共珍珠一百七十二中間金銜青金石結飾東珠珍珠各三餘如妃朝冠之制
  嬪金約
  鏤金雲八後繫金銜緑松石結貫珠下垂三行三就共珍珠一百七十七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毎具飾東珠珍珠各四餘如 妃金約之制
  嬪耳飾
  左右各三毎具金龍銜四等東珠各二
  嬪朝袍
  用香色餘如 貴妃朝袍之制
  嬪龍褂
  色用石青棉袷紗裘惟其時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夔龍四
  嬪龍袍
  用香色餘如 貴妃龍袍之制
  嬪朝珠
  朝服用朝珠三珊瑚一蜜珀二吉服隨所用餘如貴妃朝珠之制
  嬪綵帨
  緑色不繡花文結佩惟宜縧皆金黄色
  皇太子妃朝袍
  色用杏黄餘如  皇后朝袍之制
  皇太子妃龍袍
  色用杏黄餘如 皇貴妃龍袍之制
  皇子福晉朝冠親王福晉固倫公主同
  頂鏤金三層飾東珠十上銜紅寳石朱緯上週綴金孔雀五飾東珠各七小珍珠三十九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各三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金黄縧二末亦綴珊瑚青縀為帶
  皇子福晉吉服冠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薰貂為之上綴朱緯頂用紅寶石
  皇子福晉金約親王福晉固倫公主同
  鏤金雲九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後繫金銜青金石結貫珠下垂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毎具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
  皇子福晉耳飾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左右各三毎具金雲銜珠各二
  皇子福晉朝褂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色用石青片金縁繡文前行龍四後行龍三領後垂金黄縧雜飾惟宜
  皇子福晉朝袍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用香色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冬加海龍縁肩上下襲朝褂處亦加緣領後垂金黄縧雜飾惟宜繡文前後正龍各一兩肩行龍各一襟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袖相接處行龍各二裾後開
  皇子福晉吉服褂
  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
  皇子福晉蟒袍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用香色通繡九龍
  皇子福晉領約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金黄縧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皇子福晉朝珠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朝服用朝珠三珊瑚一蜜珀二吉服用一縧皆金黄色
  皇子福晉綵帨下至郡王福晉縣主並同
  月白色不繡花文結佩惟宜縧皆金黄色
  皇子福晉朝帬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皆同
  上用紅縀下石青行龍粧縀皆正幅有襞積夏以紗為之俱片金縁冬加海龍縁
  親王福晉吉服褂世子福晉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並同
  色用石青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世子福晉朝冠和碩公主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九上銜紅寶石朱緯上週縀金孔雀五飾東珠各六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飾東珠各三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金黄縧二末亦綴珊瑚青縀為帶世子福晉金約和碩公主同
  鏤金雲八餘如 皇子福晉金約之制
  郡王福晉朝冠郡主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八上銜紅寶石朱緯上週綴金孔雀五飾東珠各五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末綴珊瑚冠後䕶領垂金黄縧二末亦綴珊瑚青縀為帶
  郡王福晉金約郡主同
  鏤金雲八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後繫金銜青金石結貫珠下垂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末綴珊瑚
  郡王福晉吉服褂縣主同
  色用石青繡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夫人朝冠縣主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七朱緯上週綴金孔雀五飾東珠各三冠後䕶領垂石青縧二末亦綴珊瑚餘如郡王福晉朝冠之制
  貝勒夫人金約縣主同
  鏤金雲七餘如郡王福晉金約之制
  貝勒夫人朝褂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繡四爪蟒領後垂石青縧餘如 皇子福晉朝褂之制
  貝勒夫人朝袍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繡四爪蟒領後垂石青縧餘如 皇子福晉朝袍之制
  貝勒夫人吉服褂郡君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正蟒各一圑
  貝勒夫人蟒袍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九蟒
  貝勒夫人領約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縧用石青色餘如 皇子福晉領約之制
  貝勒夫人朝珠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縧用石青色餘如 皇子福晉朝珠之制
  貝勒夫人綵帨下至輔國公夫人鄉君並同
  縧用石青色餘如 皇子福晉綵帨之制
  貝子夫人朝冠郡君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六餘如貝勒夫人朝冠之制
  貝子夫人金約郡君同
  鏤金雲六餘如貝勒夫人金約之制
  貝子夫人吉服褂縣君同
  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夫人朝冠縣君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五餘如貝子夫人朝冠之制
  鎮國公夫人金約縣君同
  鏤金雲五餘如貝子夫人金約之制
  鎮國公夫人吉服褂輔國公夫人鄉君同
  色用石青繡花八團
  輔國公夫人朝冠鎮國公女鄉君同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四餘如鎮國公夫人朝冠之制
  輔國公夫人金約鎮國公女鄉君同
  鏤金雲四餘如鎮國公夫人金約之制
  輔國公女鄉君朝冠
  頂鏤金二層飾東珠三餘如輔國公夫人朝冠之制
  輔國公女鄉君金約
  鏤金雲三餘如輔國公夫人金約之制
  民公夫人朝冠
  冬以薰貂夏以青絨為之上綴朱緯前綴金簪三飾以珠寶䕶領縧用石青色其制下達命婦皆同後不具詳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四上銜紅寶石
  民公夫人吉服冠侯伯子鎮國將軍夫人一品命婦皆同
  頂用珊瑚
  民公夫人金約下至七品命婦皆同
  青縀為之紅片金裏中綴鏤金火焰飾珍珠一左右金龍鳯各一後垂青縀帶二亦紅片金裏民公夫人耳飾下至七品命婦皆同
  左右各三每具金雲銜珠各二
  民公夫人朝褂下至七品命婦皆同
  色用石青片金緣繡文前行蟒二後行蟒一領後垂石青縧雜飾惟宜
  民公夫人朝袍下至奉國將軍夫人及三品命婦皆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冬海龍縁繡文前後正蟒各一兩肩行蟒各一襟行蟒四中無襞積披領行蟒二袖端正蟒各一袖相接處行蟒各二後垂石青縧雜飾惟宜
  民公夫人吉服褂下至七品命婦皆同
  色用石青繡花八團
  民公夫人蟒袍下至奉國將軍夫人及三品命婦皆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九蟒皆四爪
  民公夫人領約下至七品命婦皆同
  鏤金為之飾紅藍小寶石五兩端垂石青縧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民公夫人朝珠下至五品命婦皆同
  朝服用三吉服用一珊瑚青金綠松蜜珀隨所用雜飾惟宜縧用石青色
  民公夫人綵帨
  月白色不繡花文雜佩惟宜縧皆石青色其制下達七品命婦皆同
  民公夫人朝帬下至奉國將軍夫人及三品命婦皆同
  上紅縀下石青行蟒粧縀皆正幅有襞積夏以紗為之俱片金縁冬加海龍縁
  侯夫人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三上銜紅寶石
  伯夫人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二上銜紅寶石
  子夫人朝冠鎮國將軍夫人與一品命婦皆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東珠一上銜紅寶石
  男夫人朝冠輔國將軍夫人與二品命婦皆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紅寶石一上銜鏤花珊瑚男夫人吉服冠輔國將軍夫人與二品命婦皆同
  頂鏤花珊瑚
  奉國將軍夫人朝冠三品命婦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紅寶石一上銜藍寶石
  奉國將軍夫人吉服冠三品命婦同
  頂用藍寶石
  奉恩將軍夫人朝冠四品命婦同
  頂鏤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上銜青金石奉恩將軍夫人吉服冠四品命婦同
  頂用青金石
  奉恩將軍夫人朝袍四品以下命婦並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縁繡文前後行蟒各二中無襞積後垂石青縧雜飾惟宜
  奉恩將軍夫人蟒袍四品至六品命婦並同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八蟒皆四爪
  奉恩將軍夫人朝帬四品以下命婦皆同
  上用綠縀下用石青行蟒粧縀皆正幅有襞積五品命婦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上銜水晶
  五品命婦吉服冠
  頂用水晶
  六品命婦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小藍寶石一上銜硨磲
  六品命婦吉服冠
  頂用硨磲
  七品命婦朝冠
  頂鏤花金座中飾小水晶一上銜素金
  七品命婦吉服冠
  頂用素金
  七品命婦蟒袍
  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五蟒皆四爪

  皇朝通志卷五十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