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誌銘 益齋亂稿
拾遺
作者:李齊賢
1698年

拱北樓應製詩見輿地勝覽 编辑

省方南國日。拜表北樓初。浩蕩尊前興。縱橫筆下書。風高雁遵渚。雲浮鶴沖虛。老矣今多病。懽恩負倡予。

上征東省書見東文選 编辑

高麗國耆老衆官。謹齋沐上書于征東省諸相國執事。朝廷使臣朶赤等。欽奉郊天大赦德音。前來王京。我寶塔實憐王。引僚吏備儀仗。出迎城外。入于本省聽詔訖。使臣等就執王。上馬廻去事出倉卒。凡在陪臣。措躬無所。尙復奚言。然念王年少不更事。直情徑行。所以致此。原其本意。蓋亦無他。天日照臨。胡可誣也。又念小邦始祖王氏。開國海隅四百二十六年。子孫相繼二十八世。歷宋,遼,金通使往來。羈縻而已。及我太祖聖武皇帝龍興之際。有金山王子者驅掠中原之民。圖復亡遼之業。勢窮東走。陸梁島嶼。太祖命哈眞,扎剌兩將帥討罪。天寒雪深。餉道不繼。我忠憲王遣趙冲,金就礪等助兵與糧。一擧破賊。於是兩國同盟。萬世子孫。無忘今日。因分所虜生口爲信。今小邦有契丹場是也。世祖文武皇帝觀兵襄陽。阿里孛哥扇變漠北。諸侯虞疑。各懷去就。我忠敬王時爲世子。蒙犯霜露。直至汴梁。以迎于道。世祖望見驚喜曰。高麗荒遠之邦。今我北歸。將繼太統。彼其世子。自來歸我。天贊我也。忠敬王旣當國。陪臣林惟茂父子。不喜內屬。擅廢立。阻兵江華。世子忠烈王奔告朝廷。世祖赫怒。詔王復位。乘馹入覲。王及世子引兵東還。擒戮逆黨。去水而陸。一心供職。忠烈王之世。世祖兩征日本。王遣金方慶等。修其戰艦。每爲先鋒。又乃顏之黨哈丹。攻陷水達達,女眞之地。侵及我疆。欲抗天威。王出兵逆擊之。隻輪無返者。大德末。益知禮不花王。左右仁宗皇帝。定亂淸宮。奉迎武宗皇帝。爲一等功臣。是則王氏忠於朝廷也久矣。又令世祖皇帝釐降忽篤怯迷思公主。是生益知禮不花王。益知禮不花王生阿納忒室利王。阿納忒室利王生寶塔實里王。寶塔實里王雖疏且遠。其於世祖。實有肺腑之親焉。又念皇后奇氏生自小邦。上配至尊。誕毓元良。爲天下所慶賴。朝廷之視小邦。不應與諸蕃同焉。又念小邦與日本。隔海爲隣。我之蒙福。彼則愧其歸化之遲。我之獲戾。彼則甘其執迷之陋。勢之必然者也。昔。周執衛侯衎而卒令復位。漢徵梁王武而亦使歸梁。有以見王者之大度也。況我朝廷自列聖以來。好生之德。萬萬過於周漢。而今則親享南郊。尊祖配天。大禮旣成。德音廣布。外薄四海。蹈舞歡呼。苟有一物不被其仁澤者。所宜痛心。欽惟聖天子以宥過無大之仁。倘廻一念。使我寶塔實里王。免離罪罟。游泳恩波。且使王氏君臣社稷。不替其名。衣冠風俗。並仍其制。山海愚民。獲安舊業。則太祖,世祖勤恤小邦之意。豈不益明。世祖釐降公主。生子若孫。以繫遠方之心。其規模豈不益遠。皇后誕毓元良。天下之慶賴。豈不益偉。小邦勤王敵愾之志。豈不益堅。日本未服之民。革其執迷。樂於歸化。其意豈不益篤。四百二十六年二十八世血食之鬼。豈不益感。朝廷宥過無大。好生之德。豈不益播於天下後世哉。伏惟執事。俯察蒭言。達于天聰。

上都堂書見東國通鑑○編史者節約。故文之上下。多不備。下書同。 编辑

今我國王。以古者元子入學之年。承天子明命。紹祖宗重業。而當前王顚覆之後。可不小心翼翼。以敬以愼。敬愼之實。莫如修德。修德之要。莫如嚮學。今祭酒田淑蒙。已名爲師。更擇賢儒二人。與淑蒙講孝經,語孟,大學,中庸。以習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道。而選衣冠子弟正直謹厚好學愛禮者十輩爲侍學。左右輔導。四書旣熟。六經以次講明。驕奢淫泆。聲色狗馬。不使接于耳目。習與性成。德造罔覺。此當務之莫急者也。君臣義同一體。元首股肱不親附可乎。今宰相。非宴會不相接。非特召不得進。此何理乎。當請日坐便殿。每與宰相。論議政事。或可分日進對。雖無事。不廢此禮。不然則大臣日疏。宦寺日親。生民休戚。宗社安危。恐莫得而上聞也。政房之名。起于權臣之世。非古制也。當革政房。歸之典理。軍簿置考功司。標其功過。論其才否。每年六月十二月。受都目考政案。用以黜陟。永爲恒規則可以絶請謁之徒。杜僥倖之門。今若因循。不復古制。深恐將來梁將祖倫,朴仁壽,高謙之輩蜂起。而黑冊之謗。不可遏也。鷹坊內乘。毒民尤甚者。前已下令革罷。後復遷延。中外失望。至使龍普馳出見責。可不愧于心乎。德寧寶興等庫凡非古制者。一切釐革。庶永不負聖旨勤恤之意。刺史守令得其人。則民受其福。不得其人。則民遭其害。官高而降爲者。偃肆不遵法。年邁而求得者。昏懦不任事。或以請謁起壟畝垂金魚者。又不足言也。請如古制。朝士之未入參者。必經監務縣令。至于四品。例爲牧守。而監察司,按廉使。必行褒貶。爲之賞罰。所謂官高者年邁者。用請謁起壟畝者。如不得已。寧授京官。勿與親民之任。行之二十年。流亡不復。貢賦不足。未之有也。金銀錦繡。不產我國。前輩公卿。被服只用素段若紬布。器皿只用鍮銅瓷瓦。德陵作一衣。問直則重。輟而不爲。毅陵嘗責前王蹙金之衣。揷羽之笠。非吾祖舊法。有以見國家四百餘年能保社稷徒以儉德也。近來風俗。窮極奢侈。民生困而國用匱。職此而已。請宰相今後不以錦繡爲服。金玉爲器。又不使袨服乘馬者擁其後。各務儉約。諷上而化下。風俗可以歸厚也。前者迫徵暴斂之布。便合歸於納者。然恐官吏夤緣爲姦。細民未蒙實惠。故宜分付諸司。以充來歲雜貢。令其得免。先納借貸之弊。行省旣有文移。當早施行。三食邑旣立之後。百僚俸祿不備。夫以一國之主。取群臣養廉之資。以實私藏。豈不貽譏後世。請問諸兩宮。罷食邑還屬廣興倉。充其俸祿。京畿土田。除祖業口分。餘皆折給爲祿科田。行之近五十年。邇者權豪之門。奪占略盡。中間屢議釐革。輒以危言。脅欺上聽。卒莫能行。此大臣不固執之所致也。果能釐革。悅者甚衆。不悅者。權豪數十輩而已。何憚而不果爲哉。州郡遠年貢賦之逋欠者。有司百計迫徵。十分莫得其一。祗是斂怨而已。望下令自至正三年已前逋欠貢賦。一切蠲免。前此數年。窮民有因暴斂。典賣男女。請令諸道存撫按廉使出榜。許其來京自告。因以官財量給贖還。其買者亦令自首。若不自首。不與其直。勒還父母。甚者治罪。

修築京城。訪大臣時上書。見東國通鑑 编辑

我太祖東征西討。統三爲一之後。七年而薨。用瘡痍之民。起土木之役。所不忍也。故不城松京。非不爲也。勢不可也。至顯王初。契丹躪躒京邑。燒毀宮室。當時若有城郭之固。契丹未必躪躒燒毀若此其甚且易也。顯王二十年。始命李可道。築開京城郭。厥後金山王子引兵而來。西海,忠淸道,沙平津北。無處不至。不得入京都。余古車羅大屯兵黃橋。又不能入京都。以有城郭也。城郭之當修。無智愚皆知之矣。旣定此議。雖有陰陽忌諱。確然不改。然後可就也。

雪谷詩序見東文選 编辑

雪谷鄭仲孚。崔春軒子壻。而學於崔拙翁。拙翁元少許可人。春軒端不阿所好。每爲予稱仲孚之賢。予於是得其爲人。仲孚旣筮仕。歷史翰不十年。拜諫議大夫。出守蔚州有惠政。其去也。民扶老携幼。扳援涕泣。莫可遏。及奉國表如京師。爲丞相別哥普化公所重。將薦之天子。而仲孚病不起。有子曰樞。奉柩東歸。聞者莫不驚嘆痛惜。嗚呼。古之才而不壽者。唐有李長吉。宋有邢敦夫。二子亦嘗見愛於民。見重於大人。如吾仲孚乎。東方之士。於仲孚之不幸。驚嘆而痛惜之尤宜也。所著詩若文若干篇。樞編爲前後集共二卷。得而觀之。慘然圭復。因書拙語其端。歸諸鄭氏。樞今爲都官郞中。寔予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