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路 石城山志
山東路
 

由石頭山東行,出蛇山,北至峨嵋嶺,嶺側有吉祥寺。

寺有古梅,明新安人鮑山母羅氏夢梅而生,其梅即萎。迨母卒,則梅擢五新幹,如虯龍攫孥狀。山見梅下拜,謂母之魂歸於梅,因建拜梅庵於寺中。焦殿撰竑為之記,以八月初一為梅孕日,立春為梅誕日云。

過叢霄道院,

內有閣,奉呂祖道士,設壇扶鸞於此。門外修竹萬竿,綠陰成海。春時款客,輒出筍以供,謂之玉版筵。

入蓬萊境,抵陶谷。

谷亦以陶隱居得名。清道光中,浙人張氏築澄園於此。園旁有錢氏杜青峰草堂,今皆圮。

稍東經大佛寺,佛身長丈六,故名大佛。禪堂院中,有木筆海棠二大株,紅白交錯,諸天中香色世界也。

萊子庵,相傳桐城方氏所建。

折而南為五台山。山與峨嵋嶺皆叢葬處。近有謀售於外人者,宜立石禁止之。

山阿有永慶寺。以梁永慶公主香火得名。因有磚塔五級,又名白塔寺。寺旁為清風榭。自上望之,不見屋宇,拾級而下,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修廊曲榭,境極幽闃。有石額,曰「地因樓勝」,俗稱地樓。

繞小桃園,園有玉樹堂,朱殿撰之蕃別墅也。取境高而闢地遠。堂前又有玉蘭數株,其相近有伏挺泉,南朝古井也。

獅子窟,舊為圓通寺。山石谽谺,明董文敏其昌書「獅子窟」三字以額之。清湯貞愍公貽汾築池館於此,為其音相近,改為「詩之窟」。咸豐中,粵賊陷金陵,投池死。因瘞園中,以藤杖殉,藉為他日之驗。迨江南平,後將改葬,啟土視之,則藤繞其尸如棺,洵一奇也。

旃檀林,佛剎香火極盛,居民多寄柩於此。咸豐之亂,悉為賊毀。甚矣!停柩不葬者之罪大也。

而北上,為小倉山,袁簡齋太史枚之墓在焉。墓碑為姚惜抱先生所撰書也。

山下即為隨園,舊為隋織造園。既歸袁氏,易隋為隨。四山環抱,中開異境,樓台皆依山構造如梯田狀,雖屋宇鱗次,而占地無多。四圍咸倚峭壁,不設牆墉,入園必循山坡迤邐而下,固天熱形勢也。今則平原一片,雙湖水僅一泓可辨以外,絕無坡陀處。相傳洪寇因糧餉告乏,填平洞壑,資田以供給偽王府之食米。及克復後,復有棚民墾種山谷,其土日壅日高,遂不能按圖而考其跡矣。

稻田麥隴,環繞成村,饒有野趣。度紅土橋,相傳清乾嘉間,當道來訪隨園者,儀仗皆屏置橋外,以致敬恭之意也。橋東南有美國所設匯文書院,今改為金陵大學堂,與馬林醫院、英女士貴格書院相鼎峙也。

至乾河沿而止。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