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增补南外宗正司遗址等4处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增补南外宗正司遗址等4处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复
闽政文〔2020〕17号
2020年1月21日
发布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
发布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20年第3期

省文旅厅:

你厅《关于南外宗正司遗址等4处增补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请示》(闽文旅〔2020〕8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座落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的泉州市南外宗正司遗址、座落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的市舶司遗址、座落于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城城南)晋江江面上的顺济桥遗址、座落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450米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增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请你厅会同泉州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附件: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名单和保护范围(增补古遗址4处)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0年1月21日


附件

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名单和保护范围(增补古遗址4处)
序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简介 保护范围
253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宋 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 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面积约45080平方米。出土的宋元时期陶瓷器、陶制建筑构件,以及一些生活用具均佐证了该地点曾是南外宗正司司署和皇室宗室居住场所,以及曾作为水陆寺基址的历史。据考古发掘及文献推测南外宗正司相关水池遗迹的形状基本为长方形,南北方向,面积约12480平方米。对于研究南宋时期宋代外居宗室迁移到泉州、在泉州生活、参与海外交通贸易,促进泉州政治地位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侧至三朝巷,东侧至旧馆驿,南侧至古榕巷,北侧至西街。
254 市舶司遗址 南宋 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水门社区 宋元祐二年(1087)建立,其职能是专“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是我国现在重要的古海关遗址。根据考古发掘,参照市舶司设置规模,结合泉州市舶司/务遗址周围水系、道路的构成等因素,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八卦沟,院落整体在面阔89.4米(方向72度)、进深134.1米(方向162度)的区间之内,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市舶司遗址范围内有附属文物水仙宫。遗址旁有水门水关和南薰门水关,以宣泄水流及启闭舟楫的出入。市舶司遗址,既是古代泉州海上商贸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亦是泉州港繁荣的历史见证之一,为研究泉州地区古代商贸管理制度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价值。 鹊鸟桥东,西内沟河段各处延50米,南、北各处延10米。
255 顺济桥遗址 南宋 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城城南)晋江江面上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资金建成。桥呈东西走向,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两侧有扶栏,花岗岩梁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造桥时,泉州古城南门——徳济门内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原名顺济宫,顺济桥因此而得名。顺济桥建成后历代多有修缮,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其中西侧残留6个桥墩及连续的桥面,东侧残留4个桥墩及部分桥面,中间部分仅余1个桥墩尚残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桥墩仅在低潮期间可露出部分石块。顺济桥是古代泉州通往晋江的“孔道”,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东西两侧各处延200米,南桥头外延30米,北至防洪墙。
256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宋元 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450米 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铁场地。根据考古结果,下草埔遗址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发现有炉底、炉壁、冶铁炉渣等冶铁遗迹、遗物。部分探方已揭露至炉渣、木炭屑、黏土、石头形成的锈蚀板结层,可以确定下草埔遗址为宋元时期冶铁遗址。目前已发现10余处的古矿洞遗迹及2处烧炭遗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泉州冶铁历史发展的历程,反映出宋元时期泉州经济的繁荣景象,为研究古泉州(刺桐)史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遗址发掘区东西南北各延伸100米。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