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 (四庫全書本)/卷28

卷二十七 禮記析疑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析疑卷二十八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哀公問
  然後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廢其會節
  巳能老老然後敎民以孝巳能長長然後教民以弟不廢其會節因事而為之節文也
  有成事然後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
  經綸大經立綱陳紀既有成事然後治其服物采章以繼之也
  卑其宫室車不雕幾器不刻鏤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人君不能躬行節儉居處服用少自便安則不能與民同利利之不同則所制䘮祭之禮雖詳明周浹民且以身不能備而蓄愠於君尚安望其觀感而興起乎
  固民是盡
  朱軾曰固専固也務欲竭盡民財而後已
  百姓之徳也
  君念及於人道則徳將及民而民之徳亦可興矣
  敬之至矣大昏為大
  君臣父子之敬人所共知也惟夫婦居室易狎而難敬故必夫婦能敬而後為敬之至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盖慎獨主敬必始乎此匡衡說闗雎之詩所謂情欲之感無介於容儀宴私之意不形於動靜必如此然後為敬之至聖徳之極功也 公問行三言之道而孔子獨言大昏觀唐宋之末有刼於悍婦溺於寵嬖以悖父子之恩失君臣之義者然後知聖人告君以是為本其義深其慮切矣 記稱哀公為妾齊衰孔子蓋早見其微矣
  親之也者親之也
  家語作親迎者敬之至也下親之宜作敬之
  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
  興敬其親乃正而可常舍敬則為私愛而小者凟大者傷是遺棄所親愛之道也
  以繼先聖之後
  哀公以冕而親迎為巳重蓋視昏禮為男女燕昵之私故孔子不曰先君而曰先聖以示公乃文王周公之裔不可不自敬其身而欲敬其身以興敬於民則必自妻子始公問為政而孔子首言夫婦於父子君臣之上蓋早知公之溺於愛而不能敬也
  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
  凡夫人不與外祀而日為天地社稷之主盖粢盛必親舂服冕絲物必親繅也疏謂大宗伯攝未知何據經傳所載后夫人所共無非内祀者
  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
  惟敬足以抑人之邪心惟恥足以作人之敬心魯自襄昭以來外屈於晉楚齊吳所謂國恥也内偪於三桓相欺相奪受閔忍詬所謂物恥也至於哀公強臣覿面而相陵侮孔子不忍斥言故舉物恥於國恥之上以隠動君心使知振之興之非修政無由而禮之不先政無其本身之不敬禮不能行念及此尚可溺於嬖幸以失臣民之望乎此聖人就君心之所明而苦言以相感發也
  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
  不能敬妻子以恒情觀之過之小者耳然究其本原則為不能敬其身不能敬其身則傷其親而禍至於亡其身乃理勢之相因而必至者 李光地曰哀公不用釁夏之言立公子荆之母為夫人荆為太子國人始惡之孔子或先覺其微或時已嬖幸而以是儆之皆未可知而公卒由此失國惜哉
  三者百姓之象也
  象猶表儀言身與妻子百姓所則而象也
  君行此三者則愾乎天下矣
  祭義出户而聴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愾言其氣之感通震動也
  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左傳季康子死公弔之降禮杜注不備禮非也方是時魯君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敢不備禮乎蓋降君臨臣䘮之禮而用同列相弔之儀也無論降為自貶為不備禮而皆為過動三桓無君久矣間隙已成孟孫彘至面侮公謂郭重肥而公他日忽問彘曰余得死乎故傳言三桓患公之妄則公平日之過動過言必多矣故以是切告之
  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
  晉欒書中行偃弑其君迎立悼公年十四始見諸大夫於清原言即有倫用人行政次第井井國人信服而書偃之姦心自輯晉霸復興是之謂能敬其身能成其親也哀公長君季氏自康子嗣位非若宿與意如之横悖難制也使公能謹言慎行何至孟孫彘借戲郭重以面侮公孔子所言皆哀公之針石也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
  此非氾論為政成身之道乃哀公當日所宜審處之時義也蓋民不知君數世矣自季孫宿以後務以私恵自結於隠民而民所苦之事則盡委於公以離公於民如築囿帥師朝霸主㑹強國之類故昭公孫齊傳稱國人如釋重負齊侯取鄆以居公而鄆民旋潰皆為季氏所愚也哀公此時非愛人之心大信於民將不能有其身矣安土者隨所遇而安也樂天者知其不可奈何而修身以俟命也其後哀公不忍季氏之詬而隠身於越則不能安土樂天而無以保其身孔子已見其端倪矣 自古䝉難而安土樂天身以光亨者文王也艱貞守道以成其身者箕子也哀公若身具文王之徳或能用孔子則魯國之亂可撥而反之正即不然苟能敬身守禮愛人終身無過言過動則民望所歸季氏之姦心自不能逞保邦繼序以有待於後亦可謂成其身用此知能行聖人之言則無不可處之變而如公之不寤何哉
  公曰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
  物則即身而具不過乎物則身成矣恐公以成身為難或不知所用力故示以約而易守之道也 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已前陳之矣猶懼公以為偶然之言動而忽之也故因問成身而言不過乎物凡附於吾身者日用酬酢物之小者也綱常名教物之大者也小物或過於身必有所虧而况夫婦父子君臣之間有物有則身之成敗恒於斯而可以或過乎
  公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巳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乆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不閉其乆三句皆以天道之化育言造化之功皆既成而後燦然有迹其未成之先所以轉運密移者不可得而見也 不巳則乆於中而其徴不可掩矣所謂不閉其乆也惟不閉其乆故無為而物成惟無為而物成故已成而明 哀公於孔子之言亦未嘗不心知其善特所知者淺其眀易蔽是以不能設誠而致行故夫子朂以自強不息如天道之不已繼眀日新如日月之相從也不閉其乆在天道則秋冬之閉凍也固而春夏之發生也盛在君徳則至誠之乆而徴也無為而物成在天道則轉運密移不見其所為而時行物生在君道則篤恭而天下平也即以哀公之時位言之信能敬身愛民無一言一動之過則其感國人之心繫諸侯之望而閉強臣之姦自有不見其所為而黙以成之者矣已成而眀在天道則嵗功既成生長収藏之迹顯然可見在君道則巍乎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而後衆著於堯之則天也即如晉悼公之承國其艱危亦不異於魯哀而用賢訓官息衆保隣不動聲色而臣民效順諸侯威懐然後知其善収操柄動皆中乎機會亦中主之所謂已成而明也聖人之言窮髙極逺而不濶於事情守正道常而可該乎萬變學者宜於此類求之
  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子成身
  不過乎物既前陳之矣及公欲聞切要之言復以此進者仁孝乃人道之總會百政之根源也凡前所陳敬身成親愛人正物皆具於是矣苟過乎物則為不仁不孝之人豈惟不能成其身將欲有其身而不得矣可不念哉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孝子之志也盡其所受於天而無缺非仁人不能此小大之辨也 張子西銘蓋本此記而推廣言之














  禮記析疑卷二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