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正義 (四部叢刊本)/殘卷七十
禮記正義 殘卷七十 唐 孔穎達 等奉勅撰 日本景印舊鈔本 及宋刊本
|
禮記正義卷第七十
唐國子祭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 穎逹 等奉
勑撰
燕義第四十七 正義曰案鄭目録云名曰燕義者以其記君臣
燕飲之禮上下相尊之義此於別録屬吉事案儀禮目録云諸侯
無事卿大夫有勤勞之功與羣臣燕飲以樂之勤勞謂征伐聘
問詩曰吉甫燕喜是也臣有王事之勞亦燕之故燕禮記云
有王事是也 古者至退之 正義曰此一節眀諸侯與庶子
燕飮之禮從篇首至未皆明燕飲之義但燕飲之禮有庶子官故
方說燕禮之初先陳庶子之事各隨文解之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
者 此眀庶子之義也謂作記之人在於周末追述周初之事故云
古者言周之天子其下立官有庶子之官天子謂之諸子諸侯謂之庶
子其所職掌諸子庶子同也故此記雖眀諸侯庶子職掌其所載之事
皆諸子職文也 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者言此官
職主諸侯及卿大夫士衆庶之子副倅於父之事所以官名庶子
掌其戒令者此等衆子須有戒法政�而庶子官掌之�與其敎治
者與猶及也敎謂敎學治謂治身言非但掌戒令而巳及其敎治亦
皆掌之 別其等者謂分別其貴賤之等 正其位者正其朝
廷所立之位也此記云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周禮諸子職則云掌
國子之倅唯此爲別但諸子職揔謂之國子此云諸侯卿大夫士之庶
子者是其適子也謂之庶者庶衆也以其適子衆多故揔謂之庶子
非適子庶弟而稱庶子也必知適子者以其云倅是副貳於父之言
故鄭注諸子職云國子者是公卿大夫士之副貳又引王制云王大子王
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是也 注職主至位也
正義曰云周禮諸子之官司馬之屬也者案周禮諸子下大夫屬司
馬云卒讀皆爲倅者以經云庶子之卒下文云國子存游卒以卒半
非一故云卒皆爲倅旁置人者是副倅之倅不置人者則百人爲
卒之卒故讀卒從倅也云諸子副代父者也此諸適子皆副代於父與
父爲倅故稱倅也云戒令致於大子之事者則下文云國有大事則率
國子而致於大子其事非一故云戒令致於大子之事云位朝位也者
此等諸子雖未爲官皆繼父尊卑以爲等級故有別其等正其位也
唯所用之者國有大事之時而進致諸子於大子唯任大子隨時所
用也 合其卒伍置其有司者言國有甲兵之事則庶子之官付
授以車甲合㑹之以卒伍置立之以有司謂立其主將使統領之用軍
旅之法治理之 司馬弗正者弗不也正後也以此等諸子旣統屬
大子隨大子徴發王家之事司馬不得征後之也 凡國之政事
國子存游卒者前經云國有大事謂祭祀或宿衞又云甲兵之事此
經別云國之政事則非大事與甲兵也是國之尋常小小之政事謂力
役土功胥徒之屬不與于國子唯民庶所爲國子存游卒未仕者之
中不干其事也 使之脩德學道者旣不與國子之尋常政事
伹使之脩行其德學習道藝也 春合諸學者謂仲春之時合
此諸子在於大學 秋合諸射者謂仲秋之時合其諸子在於射宫
使之脩德學道或容習射也 以考其藝而進退之者是庶子之官
考校其藝之髙下而進退其能否能者進之否者退之 注游卒
至爲說 正義曰游卒未仕者也案師氏職云凡國之貴游子��
焉鄭注云貴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官��則此游卒是�
副倅故云未仕者云學大學也者以大胥云春釋采合舞文王丗子
云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初敎在東序至合時則在周之
大學故云學大學也云射射宫也擇士習射之官也又周禮大胥云秋
頒學合聲其合聲之時則亦在大學文子丗子云凡大合樂必遂養老鄭
云春合舞秋合聲是養老在東序也故知大合樂在東序云燕禮有
庶子官是以義載此以爲說者案燕禮云主人升自西階獻庶子子阼階
上又云庶子執燭是燕禮有庶子官也以庶子於燕有事是以燕義於
此說庶子職掌故云載此以爲說也 諸侯至義也 正義曰此
經說燕禮之初君獨升立於阼階之上明君尊莫敢敵之義也皆引
燕禮正經記者以義說之 卿大夫皆少進定位也者案燕禮卿大
夫皆入門石北面君南郷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大夫皆少進皆北
面所以然者定羣臣之位也定位之語是記者之辭也 君席阼階
之上居主位也者居主位之語亦記者辭也 君獨升立席上西面
特立莫敢適之義也者莫敢適言臣下莫敢與君敵疋而爲禮亦是
記者之言也 設賔至之也 正義曰此經明燕禮臣莫敢亢君
君又屈而禮之也 而以大夫爲賔爲疑也者公卿朝臣之尊賔又
敵主之義以公卿爲賔疑其敵君之義爲其嫌疑故所以使大夫爲
賔明其逺嫌之義也 君降一等而揖之禮之也賔旣至庭君降階
一等而揖之是以禮待於賔也故云禮之禮之亦記者辭也 注設
賔至相近 正義曰云天子使膳宰爲主人者文王丗子文云公
也者此諸侯燕臣子之禮而稱公故知是上公得置止一人而燕
禮云諸公 者鄭注彼云諸者容牧有三監也云疑自下上至之
辭也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故云自下上至之辭也云尊與君大相
近言公卿在朝位與君相近今使爲賔被君所敬則其尊與君大
相逼近故經云以大夫爲賔爲其疑故也 君舉至義也 正義
曰此一經明燕禮臣盡禮於下君荅之於上上下交歡而不相怨明君
臣之義也 君舉旅於賔者謂舉旅酬之酒以酬賔 及君所賜
爵者特賜臣下之爵 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者謂賔受君之酬及
臣受君賜爵皆降自西階再拜稽首以受君恩又升堂更再拜稽
成拜也故燕禮云公酬賓賔降西階下再拜稽首公命小臣
拜鄭云升成拜復再拜稽首也至禮殺之後賔下堂是欲拜君則辭之
賔未拜也賔乃升堂再拜稽首鄭注云不言成拜者以其下堂未拜故
也燕禮云公卒觶賔下拜小臣辭賔升再拜稽首鄭注云不言成拜者
爲拜故下實未拜也下不敢輒拜禮殺也 臣下竭力盡能以立功
於國者案燕禮君賜爵之時再拜稽首示竭力盡能立功於國也
君必報之以爵禄者以燕禮臣拜君皆荅之者示君報之以爵禄也
禮無不荅言上之不虚取於下也者以燕禮凡臣之拜君無不荅拜之
示爲上之道不虚取於下也上必湏報之也 上必明正道以道民
民道之而有功者上下必湏相報故在上明正敎以敎道於民民亦依
君訓道有功報上也 然後取其什一者 前眀君臣相報此則
君民上下相報君旣薄斂於上民亦什一而稅於下故國家用足而下
不匱乏是上下和平親睦而不相怨恨也 和寧禮之用也者上下
和親是和也而不相怨是安寧也和之與寧禮之所用以結成上文也
席小至賤也 正義曰此明尊卑上下席位之所受獻旅酬之差貴
賤先後之義 席小卿次上卿者案燕禮上卿在賔席之東小卿在
賓席之西隔越於賔席而云次上卿者以俱南面東上遥相次耳
大夫次小卿者案燕禮大夫在小卿之西故燕禮云辯獻大夫遂薦之
繼賔以西東上 士庶子以次就位於下者燕禮于西階上獻士旣
受獻者立於阼階下西面北上獻庶子于阼階上旣獻立於阼階下故
云士庶子以次就位於下也 獻君君舉旅行酬者案燕禮宰夫爲主
人酌以獻賔賔飲畢酌以酢主人主人飲畢酌以獻君君飲畢酌以酢
主人更爵以受酢于阼階下飲卒爵主人又洗觚酬主人先飲卒爵酌
以酬賔賔受觚坐奠于薦東訖小臣請媵爵者二人媵爵阼階下
皆北面媵爵于公媵爵者先自飲畢媵爵者洗象觶酌奠于公席之
前公坐取所媵之觶以酬賔賔於時下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辭賔升成
拜公立卒觶賔乃受公虚爵酌之酬大夫于西階上衆大夫相酬畢奠虚
觶于篚此是獻君君舉旅行酬也 而后獻卿卿舉旅行酬者案燕
禮主人洗升實散獻卿于西階上獻卿畢小臣又請媵爵者公使二人
媵爵奠于公前公又行一爵賔長唯公所酬以旅于西階上��
而止此是爲卿旅酬也燕禮直云卿不云大卿小卿之 �
俱同獻也 而后獻大夫大夫舉旅行酬者案燕禮主人洗獻大夫
于西階上大夫辯受獻乃納工獻衆工畢公又舉奠觶唯公所賜以旅
于西階上此是獻大夫爲大夫而旅酬也 而后獻士士舉旅行酬
者案燕禮說屨升堂坐之後主人獻士于西階上獻士辯又獻旅食
賔媵觚于公公坐取賔所媵觶興唯公所賜乃就席坐行之終於大
夫終受者興以酬士士舉旅于西階上此是獻士爲旅酬也 而后
獻庶子者庶子卑不爲之舉旅伹無筭爵之節執爵者酌而旅之俎
豆牲體薦羞皆有等差者公及卿大夫士等牲體薦羞之節皆有等
差但燕禮不載無以言也
聘義第四十八 正義曰案鄭目録云名曰聘義者以其記諸侯之
國交相聘問之禮重禮輕財之義也此於別録屬吉事此聘義釋儀禮
聘禮之義伹儀禮聘禮者謂大聘使卿故經云及竟張旜旜是卿所
建也聘禮謂侯伯之卿故經云上介奉束錦士介四人皆奉玉錦介凡
五人故知侯伯之卿此聘義所釋包五等之卿故此經云上公七介侯伯五
介子男三介皆謂其卿也 聘禮至賤也 正義曰此扁揔眀聘
義各顯聘禮之經於上以義釋之於下從首至末又眀聘所執玉又因
明有諸德之義今各依文解之今此一經以介數不同明貴賤有異皆謂
使卿出聘之介數也 上公七介者上公親行則九介其卿降二
等故七介侯伯子男以次差之義可知也 介紹至至也 正義
曰此一節眀聘禮之有介傳逹賔主之命敬之至極也 三讓至讓
也 正義曰上經眀設介傳命致敬之義此經明欲傳命之時先須
三譲又傳命之後入廟門及升階揖譲之節眀賔所以尊讓主人
三讓而后傳命者謂賔在大門外見主人陳擯以大客之禮待己已不
敢當三度辭讓主人不許乃後傳聘君之命 三讓而后入廟門者
謂賔旣傳命之後主君延賔而入至廟將欲廟受賔不敢當之故三讓
而后入廟門主君在東賔差退在西相嚮三讓乃入廟門也
三揖而后至階者初入廟門一揖也當階北面又揖二揖也當碑又揖
三揖也 三讓而后升者謂主君揖賔至階主君讓賔升賔讓主君
如此者三主君乃先升賔乃升也 所以致尊讓也言如此
致其尊敬譲主人之心也 注此揖至其辭 正義
賔者以三讓而后傳命及三讓而后入廟門皆賔先讓也三揖至階三讓而
后升雖主人爲首皆賓讓而後至於主人賔不譲則不至於三是揖
讓之事皆賔爲主故云此揖讓主謂賔也云三讓而後傳命賔至廟門
主人請事時也者鄭解三讓而後傳命之節正當賔至主人大門主人
請事之時案聘禮賓至大門主人陳介而請事此云廟門者有廟字者
誤也案鄭注郷飲酒云事同日讓事異日辭此主人以大客禮賓賔不
敢當大客之禮乃是事異應云三辭而云三讓者但鄭於儀禮自上
下爲例此云三讓記者之言辭之與讓其義亦通也云乃傳其君之聘
命也解經傳命之言案聘禮注云賔至未介上擯至末擯亦相去三丈
六尺賔乃傳聘君之命於上擯也故云傳其君之聘命也案司儀職兩
君相見則交擯臣聘於君則旅擯交擯傳命者聘禮注云其傳命各
郷本受命反面傳而下及未則郷受之反靣傳而上又受命傳而下其
旅擯之時不上下相傳直賔及上擯相對而語交擯與旅擯雖別揔而
言之皆是傳命故注聘禮引此介紹而傳命謂時交擯而傳命也今此
聘義介紹傳命論相聘也及三讓而后傳命皆聘之旅擯亦是傳命也
熊氏皇氏皆以此介紹傳命爲朝之交擯今此聘義不釋朝乃於聘義
之中而記朝之傳命理爲不可又鄭此注傳其聘君之命其義分眀熊
氏皇氏之說未盡善也云三讓而後入廟門者案聘禮入廟門之時無
三讓之文不備也云讓主人廟受也者解入廟門三讓之意主人於廟
受賔之禮言賔不敢當其廟受故云讓主人之廟受也引小行人職者
證大客來主人有擯迎之法君使至敬也 正義曰前經明賔致尊
讓於主君故此經眀主君尊敬聘客所以致敬於彼君之命也
君使士迎於竟謂主君使士迎客於竟故聘禮賔及竟張𭥆君使士請
事遂以入是也 大夫郊勞 聘禮云賔至于近郊君使下大夫
請行君又使卿朝服用束帛勞此大夫郊勞者即卿也 君親拜迎
于大門之内而廟受案聘禮賔入門左公再拜是君拜迎於大門之内
聘禮又云及廟門公揖入納賔賔入門左賔升西楹西東面是廟受也
北面拜貺者君於阼階之上北面再拜拜聘君之貺貺謂惠賜也聘禮
云公當楣再拜是也 拜君命之辱者釋此北面拜貺之義也言主
君所以北面拜貺者拜聘君之命來屈辱也 所以�
致敬於聘君 敬讓至侵陵 正義曰此一經揔結上賔致尊讓於主
君主君又致敬於聘君故賔主交相敬讓者是君子所以相接待也
敬讓則不相侵陵者以主人致敬賔致讙同心以禮相接故不相侵陵
卿爲至義也 正義曰主國之卿爲上擯接迎於賔 大夫爲承
擯者承副上擯也 士爲紹擯者紹繼也謂繼續承擯案聘禮注其位相承
繼又聘禮注云主君公也則擯者五人侯伯也則擯者四人子男也則
擯者三人其待聘客及朝賔其擯數皆然故大行人云上公擯者五人侯
伯四人子男三人謂迎朝賔也擯者五人則士爲紹擯者三人擯
者四人則士爲紹擯者二人擯者三人則士爲紹擯一人 君親
禮賔者謂行聘己訖君親執醴以禮賔故聘禮賔行聘訖宰夫徹几改
筵公岀迎賔以入公側受醴賔受醴公拜送醴是也 賓私面私覿
者私面謂私以己禮面見主國之卿大夫也私覿者私以已禮覿主國
之君以其非公聘正禮故謂之私案聘禮私面在後此先云私面者記
者便文無義例也面亦見也以其於臣禮質故以面言之故聘禮注云
面亦見也其謂之面威儀質也此於臣謂之面而司儀云諸公之臣相
爲國客私面私獻注云私面私覿也又以私面爲私覿者以司儀之文
但云私面私獻不云私覿故以私面爲私覿也昭六年左傳楚公子棄
疾見鄭伯以其乗馬八匹私面於君而稱面者因行過鄭而面鄭伯非
正禮故雖君亦稱面也 致饔餼者謂行聘之日主君使卿致饔
餼之禮於賔館案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注云牲殺曰饔生
曰餼又曰飪一牢鼎九設于西階前腥腥牢鼎二七設于阼階前餼二
牢陳于門西北面東上是也案聘禮餼旣爲生而左傳僖三十三年云
餼牽竭矣服䖍云死曰餼者以餼與牽相對牽旣爲生餼則爲死故
詩瓠葉篇云牲牢饔餼鄭注云腥曰餼者以牲牢饔餼相對以牲
牢旣爲生饔又爲熟故以餼爲腥也 還圭璋者謂賔將去時君
使卿就賔館還其所聘之圭璋故聘禮云君使卿皮弁還玉于館是也
賄贈者因其還玉之時主人之卿并以賄而往還玉旣畢以賄贈之故
聘禮還圭璋畢大夫賄用束紡是也 饗食燕者謂主君設大禮
以饗賔設食禮以食賔皆在廟也又設燕以燕之燕在寢也故聘禮
云公於賔壹食再饗燕與差俶獻無常數是也
君臣之義也謂君親禮賔賔用私覿及致饔餼饗食之屬或主人敬
賔或賔荅主人或君親接賔或使臣致之是顯明賔客君臣之義也
注設大至臣也 正義曰鄭解賔客君臣之義也設大禮謂饗食
之屬則以賔客禮待之使人延賔於館則主君親待之是賔客其使人
也云或不親而使臣則爲君臣也者謂主君或不親饗則使人致禮
於賔致饔餼致饗致食及還圭贈賄之屬皆主君不親使臣致禮
於客客是臣故使臣敵之是君臣之義也 故天至具也 正義
曰此經明諸侯交相聘問相厲以禮則内崇敬讓外不相侵陵是自爲
正之具 天子制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者謂天子立制使諸侯
相於比年使大夫小聘三歳使卿大聘 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
食也謂來聘使者行聘之時禮有錯誤則主國之君不親自饗食以
接賔所以使賔恥愧自勉勸厲 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兵不用
者謂天子制此禮使諸侯自相親是存養諸侯無兵革之患
而諸侯自爲正之具也正謂國無患難國家得正由其外親諸侯所以
如此是自爲正之具也 注比年至聘也 正義曰案大行人云
諸侯之交歳相問也案聘禮記云小聘曰問故知此比年小聘是歳
相問也大行人又云殷相聘也殷中也謂三年之時中而無事故稱殷
也案昭九年左氏傳云孟僖子如齊殷聘禮也服䖍法云自襄二十年
叔老聘於齊至今積二十年故脩盛聘之禮鄭引之以解大行人殷相
聘也鄭以殷爲中惟取殷聘之文以解殷相聘之義正取殷文是同其
年數則異故以此三年之聘爲殷聘也此經所云謂諸侯自相聘也而
王制云諸侯之於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與此不同
者此經諸侯相聘是周公制禮之正法王制所云謂文襄之法故不同
也 以圭至讓矣 正義曰此一經明旣聘還圭璋輕財重禮敎
民廉讓之意 以圭璋聘重禮也者玉以比德故以圭璋而聘貴重
其禮也言此禮可貴與玉相似 巳聘而還圭璋此輕財而重禮之
義也謂旣聘之後賔將歸時致此圭璋付與聘使而還其聘君也凡行
聘禮之後享君用璧享夫人用琮圭璋玉之質惟玉而巳壁琮則重其
華羙加於束帛聘使旣了還以圭璋之玉重其禮故還之
財是輕其財故留之重者難可報覆故用本物還之輕者�
更以他物贈之此是輕財重禮之義也 則民作讓矣者言諸侯既
能相厲以輕財重禮之義君旣行之於上人則效之於下故民皆作其
廉讓矣 注圭瑞至是也 正義曰云圭瑞者以器言之謂之圭
執以行禮謂之瑞瑞信也謂與人爲尊卑之信驗也云尊圭璋之𩔖也
用之還之皆爲重禮者言尊敬此璋同於圭則璋是圭之等𩔖用之以
聘聘訖又還皆爲尊重此禮以圭璋所以行禮故重之也云禮必親之
不可以已之有遥復之也者言行禮之義必親自爲之己親往彼國
則可以已國之有執注行禮今主國之君旣不親往彼國則不以已國
所有寳玉遥復償他國所來圭璋故還歸之也故云不可以已之有遥
復之也復償也云財謂璧琮享幣也受之爲輕財者案聘禮享君以
璧享夫人以琮享獻也謂所獻之幣主人受而不還是謂輕財也云財
可遥復者解受璧琮之意璧琮是財輕可得以己物遥而復償於彼國
賷來者己得受之伹聘禮圭璋與璧琮相對故圭璋爲聘璧琮爲享若
諸侯之朝天子圭璋與壁琮皆爲享也皆爲財故小行人合六幣圭以
馬璋以皮二王之後享天子用圭享后用璋則雖圭璋亦受之不歸也
云重賄反幣是也者案聘禮云無行則重賄反幣注云無行謂獨來復
無所之也 主國至禮也 正義曰此一經明待賔之厚所以尊
重聘禮之義主國待客出入三積者此謂上公之臣故出入三積侯
伯以下之臣則不致積也故司儀云諸公之臣相爲國客則三積注云
侯伯之臣不致積知者謂聘禮是侯伯之臣故文無致積也此岀入三
積者謂入三積出亦三積故司儀云遂行如入之積是去之積如來時
積也 餼客於舎五牢之具陳於内者案聘禮致客有饔有餼今
直云餼客者略言之於舎謂於賔館也五牢之具謂飪一牢在賔館西
階也腥二牢在賔館東階也餼二牢在賔館門内之西是皆陳於内也
米三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皆陳於外者案聘禮米三十車設于門
東東陳禾三十車設於門西西陳薪芻倍禾也鄭注薪從米芻從禾
乗禽曰五雙者謂乗行羣匹之禽鴈鶩之屬聘卿則每日致五𩀱也
羣介皆有餼牢者鄭注掌客云爵卿也則飧二牢饔餼五牢爵大
夫也則飱大牢饔餼三牢爵士也則飱少牢饔餼
再饗燕與時賜無數者此謂聘卿也一爲之設食
歡燕與當時之賜無常數也 所以厚重禮也言備 賔之物所
以豐厚尊重行聘之禮其天子待諸侯之禮及諸侯相待之法賔主玉
帛之節饔餼飧積之差米禾薪芻多少饗食牲牢隆殺皆文具掌
客義見聘禮可以㝷文取實故於此略而不言也 古之至焉爾
正義曰此一經明聘禮用財之厚務行禮讓則君臣内外不相侵陵所以
諸侯務焉 古之用財不能均如此者言古之費用其財不能悉
皆均平常能如此之厚言厚則從其豐無則從其實 然而用財
如此其厚者言盡之於禮也者言古之用財旣有隆有殺而相聘之
事費用其財如此豐厚者言用財盡極於禮言以禮則止雖有冨者
不得過也 盡之於禮則内君臣不相陵而外不相侵者言能豐
厚用財在於禮謂以禮自制不得過則於國内上下和睦君臣不相陵也
謂四鄰歸懷外不相侵也 故天子制之諸侯務焉爾者言行禮
使君臣内外不相侵陵故天子制此聘禮而諸侯務而行焉
注不能至過也 正義曰言無則從其實也者言國豐厚則盡
其財以行禮國乏無則從其當時之實猶如國新殺禮凶荒殺禮計
財而行禮故云從其實云欲令冨者不得過也者謂豐財以行禮盡禮
而用財雖有其財唯盡極於禮不可禮外更多用其財使貧而及禮冨
者不得奢使上下得冝内外無怨也 聘射至安也 正義曰以
前經說聘禮旣畢此一節又申明行聘之時禮儀旣大日晩始罷故記
者引唯勇敢之人能成禮事故於此眀之此是聘義兼云射者以強有
餘力之士非伹聘而行禮又能射爲武事故此揔眀之也 聘射之
禮至大禮也者言此聘之與射至極繁大之禮非如冠昬之屬暫時
助異 曰幾中而后禮成者幾近也曰近在於中而後禮成畢
非強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強有力者將以行禮也言非強有德力而行
禮則禮事不成也 酒清人渴不敢飲也者此謂射禮也言欲射之
時先行燕禮唯以禮獻酬不敢恣意醉飽但行禮而巳非謂全不得飲
之聘禮行聘之時但酌醴禮賔無酒肴之事故知此唯據射也
肉乾人飢而不敢食也亦言不敢全食而令飽也 日莫人倦齊莊
正齊者謂日莫晚人斯懈倦猶齊莊而自整齊也
以成禮節者所以日莫猶自整齊者以不敢懈倦成
謂射禮也故此以下即云以正君臣以親父子以和長幼皆謂射也前
文云日幾中而后禮成聘射揔陳特謂聘也故日幾中而禮成此云日
莫者謂射禮也酒清肴乾特據於射故曰莫而成禮節也 以正君
臣者謂射前行燕禮謂君在阼賔升成拜稽首之屬及受君賜再拜
稽首之等是以正君臣也 以親父子以和長幼者此謂郷射之前
行郷飲酒之禮有齒於父族之事故云以親父子以和長幼但此節揔
結聘射則前篇射義在其中也故射義云諸侯之射必先行燕禮卿大
夫士之射必先行郷飲之禮故燕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郷飲酒之禮所
以明長幼之序也故此經揔結之也故酒淸肴乾之屬燕禮與郷飲酒
禮初行之時事同於饗皆有此也至說屨升坐之後乃盡歡飲食也
此衆人之所難而君子行之者言以上之事凡衆人所難行君子之人
特能行之 故謂之有行者以君子有能行故謂此君子爲有行之
士身旣有行則事得冝故云有行之謂有義有義則臨敵果斷故云有
義之謂勇敢此揔覆說聘之與射也 故勇敢強有力者勇敢�
射之所湏强有力明聘之所湏故前文論聘止稱強有力者此經論射
則云勇敢故知然也 天下無事則用之於禮義者無事謂兵革休
息故用之於聘射之禮義 天下有事則用之於戰勝者有事謂軍
旅數起故用之於戰𨷖必得勝也 勇敢強有力而不用之於禮義
戰勝而用之於爭𨷖則謂之亂人者戰勝謂公義而戰勝則前經戰勝
是謂以戰而勝也比云用之於爭𨷖者謂私爭忿𨷖與前經不同也故
云不用之禮義戰勝而用之於爭𨷖 子貢至之也 正義曰
以聘用玉因論玉有諸德而結成聘義之篇也 爲玉之寡而䃉之
多與者子貢之意所以貴玉者豈不爲玉之寡少故貴之䃉之饒多
故賤之與疑辭也 孔子曰至玉焉 言貴玉由其有德非爲少
故貴之謂昔者君子之人於玉以比道德所以貴玉者爲其有
德君子之人比德堪敬重如玉故貴之有德即下云温潤而澤仁等是
也 温潤而澤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潤而光澤仁者亦温和潤澤
故云仁也 縝宻以粟知也者縝緻也栗謂堅剛言玉體宻緻而堅
剛人有智者性亦宻緻堅剛故云知也 廉而不
傷也言王體雖有㢘稜而不傷割於物人有義者亦
故云義也 垂之如隊禮也言玉體垂之而下墜人有禮者亦謙恭
而卑下故言禮也 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者越也
詘謂止絕也言玉體以物叩擊其聲淸冷發越以長逺而聞其擊之終
音聲則詘然而止不如鐘聲擊罷猶有餘音也其爲樂之法初作聲
而發樂罷則止如槁木言玉體亦然故云樂也 瑕不揜瑜瑜不
揜瑕忠也瑕謂玉之病處瑜謂玉中羙處言玉之病處不揜映羙處玉
之羙處不揜映病處皆以忠實見外如人之忠者亦以忠心見外故云
忠也 孚尹旁逹信也孚浮也浮者在外之名尹讀如筠筠者竹
箭之筠筠亦潤色在外者旁者四面之謂也逹者通顯之名也信者
内不欺隱者也玉采色彰逹著見於外無隱掩如人有信者亦著見
於外故云信也 氣如白虹天也白虹謂天之白氣言玉之白氣似
天白氣故云天也 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精神謂玉之精氣徹見於山
川謂玉在山川之中精氣徹見於外地氣含藏於内亦徹見於外與地
同故云地也 圭璋特達德也行聘之時唯執圭璋特得通逹不加
餘幣言人之有徳亦無事不通不須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同人之
有德故云徳也 天下莫不貴者道也道者通也言萬物無不
由道而通故天下無不貴之玉者亦天下貴之與道相似故云道也
詩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詩秦風小戎之篇羙秦襄公之詩也言
襄公出兵征伐西戎婦人思念其夫言我念此君子顔色温然如玉引
之者證玉以比德之事言貴玉者以其似君子故云君子貴之也
注䃉石似玉 正義曰案吕諶字林云䃉美石以其石之美者故云
似玉也 注栗堅貌 正義曰案詩大雅云實穎實栗栗是禾
之堅熟故云栗堅貌也 注樂記日止如槀木 正義曰引之者
證樂聲之止似擊枯槀之木無餘聲也言玉擊止之時其聲即絕與樂
相似也 注瑕玉至忠也 正義曰瑕玉之病也吕諶字林云瑕
玉小赤而云病者以瑕與疵瘕義同故云玉之病也云瑜其中閒美者
案字林云瑜美玉是瑕之中閒美善者 注孚讀至信也
正義曰案字林云琈玉別名玉旁孚也此讀爲浮者取浮見於外非字
林琈玉之名也 注有德者無所不逹不有湏而
徳者得也萬物皆得故無所不通�不更湏待外物��������
之禮有圭璋璧琮壁琮則有束帛加之乃得逹圭璋則不用束帛故云
特逹然璧琮亦玉所以璧琮則加於他物圭璋得特逹者但玉旣比德
於禮重處則特逹於禮輕處則加物以玉可重可輕美其重處言之故
云特逹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正義曰案鄭目録云名曰喪服四制者以其記
喪服之制取於仁義禮知也此於别録舊說屬喪服鄭云舊說案別
録無喪服四制之文唯舊說稱此喪服之篇屬喪服然以上諸篇每
篇言義此不云喪義而云喪服四制者但以上諸篇皆記儀禮當篇之
義故每篇言義也此則記者別記喪服之四制非記儀禮喪服之篇故
不云喪服之義也 凡禮至生也 正義曰此一篇揔論喪之大
體有四種之制初眀恩制次眀理制次明節制次明權制旣眀四制事
畢又明三年喪自古而行之故引髙宗之事又明斬衰以下節制之差
結成仁義之事各隨文解之 體天地者言禮之大綱之體體於天
地之間所生之物言所生之物皆禮以體定之 法四時者則下文
云喪有四制變而從冝取之四時是也 則隂陽者下文云吉凶異
道不得相干取之隂陽是也 順人情者下文云有恩有理有節有
權取之人情是也 故謂之禮者以其無物不體故謂之爲禮故注
云禮之言體也 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者言訾毀不信
禮之體天地法四時則隂陽順人情如此之人是不識知禮之所由生
也言不知禮之有法則也 夫禮至具矣 正義曰此一節覆
說前文禮法四時則隂陽順人情之事不覆說體天地者天地包此
四時隂陽人情無物不揔故不覆說體天地之事 吉凶異道者
言吉凶各異其道及衣服容貌器物不同也喪有四制變而從冝者言
門内主恩於門外則變而行義尊卑有定禮制有恒以節爲限
或有事故不能備禮則變而行權是皆變而從冝取人情也
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恩屬於仁理屬於義節屬於禮故云
節者禮也 權者知也量事權冝非知不可故云權者知也
仁義禮知人道具矣者此揔結四制之義仁屬東方義屬西方禮屬
南方知屬北方四時並備是人道具矣五常五行四時�����
之故北方水爲知又爲信是取法四時故不并數信也 �至�
也 正義曰此一經明四制之中恩制也以父最恩深故特舉父而
言之其實門内諸親爲之著服皆是恩制也 門内至者也
正義曰此一經眀門外之治四制之中義制也門内之治恩揜義者以門
内之親恩情旣多揜藏公義言得行私恩不行公義公羊傳云有
三年之喪君不呼其門是也 門外之治義斷恩者門外謂朝廷之
閒旣仕公朝當以公義㫁絶私恩曽子問父母之喪旣卒哭金革之
事無辟是也 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者言操持事父之道以事
於君則敬君之禮與父同 貴貴者貴謂大夫之臣事大夫爲君者
也大夫始入尊境則是貴也此臣盡敬此君故云貴貴也 尊尊者
尊尊謂天子諸侯之臣事天子諸侯爲君者也天子諸侯同爲南面則
是尊也此臣極敬此君故曰尊尊也 義之大者也以義斷息門外
如一雖復大夫與王侯有異而其臣敬不殊故並云義之大者也
故爲君亦斬衰三年以義制者也言亦謂亦同於父也 三日至尊
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四制之中節制也 苴衰不補者言苴麻
之衰雖破不𥙷墳墓不培者培益也一成丘陵之後不培益其土
祥之日鼓素琴者大祥之日得鼓素琴 告民有終也者言所以爲
此上事告敎其民使哀有終極也 以節制者也以情實未巳仍以
禮節爲限制抑其情也自此以上皆節制之事從此以下更申明節制
欲尊歸其一故更眀無二尊之理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者言
操持事父之道以事於母而恩愛同恩愛雖同而服乃有異以不敢二
尊故也故以天無二日及家無二尊之等眀皆歸於尊一以治理之也
天無二日至二尊也此揔結無二尊之理也 注食食粥至必朋
正義曰沐謂將虞祭時也士虞記曰沐而不櫛故知沐謂將虞祭時虞
後有事得沐浴也故雜記云非虞附練祥無沐浴云鼓素琴始存樂也
於此祥曰而鼓素琴始存省此樂縣而作樂在旣禫之後 杖者
至者也 正義曰此一經眀四制之中權制也 杖者何也爵也者
權制之中所以先明杖者以下有不應杖而杖又有應杖而不杖皆是
權冝故先舉正杖於上言爵也者杖之所設本爲扶病而以爵者有德
其恩必深其病必重故杖爲爵者而設故云爵也 三日 杖五
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者上云杖者��也遂歴敘������故
云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 或曰擔主者解無爵
而亦杖故記者稱或日擔主喪服傳云杖者何爵也無爵而杖者何擔
主也鄭注云擔假也尊其爲主假之以杖 或曰輔病者喪服傳云
非主而杖者何輔病也謂庶子以下雖非適子皆杖爲其輔病故也
婦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者杖旣扶病何婦人童子所以不杖爲其不
能病也婦人謂未成人之婦人童子謂幼少之男子 百官備百物
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者此謂王侯也喪具觸事委任百官不假自
言而事得行故許子病深雖有扶病之杖亦不能起故又須人扶乃起
也 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者此謂大夫士旣無百官百物須巳言
而後喪事乃行故不許極病所以杖而起不用扶也身自執事而后行
者面垢而巳者此謂庶人也卑無人可使但身自執事不可許病故有
杖不得用但使面有塵垢之容而巳也子於父母貴賤情同而病不得
一故爲權制 秃者不髽髽者是婦人之大紒重喪辮麻繞髮秃者
無髮故不髽也女秃不髽故男子秃亦不免也 傴者不𥘵𥘵者露
膊傴者可憎故不露也 跛者不踊踊是跳躍跛人脚蹇故不跳躍
也 老病不止酒者孝子悲哀非病不食滋味老及病身巳羸
瘠又使備禮必致滅性非制所許故酒養之 凡此八者以權制
者也此記者結前權數也夫喪禮冝備今有此八條不可以強逼故聖
人權冝制也所謂八者謂應杖不杖不應杖而杖一也扶而起二也杖
而起三也面垢四也悉者五也傴者六也跛者七也老病者八也庚蔚云
父存爲母一也不數杖與不杖之科皇氏熊氏並取以爲今案經文爲
母期乃屬前經鄭於期下揔注三日而食三月而沐之事是爲母期
之文乃在節制之中不得下屬此經權制之例又此經權制之科乃載
杖與不杖之條此經末又揔云八者是揔此經之八事今乃不數此經
杖條便是杖文虚設𢈔氏之說恐未爲善聽賢者擇焉 注五日
至人髽 正義曰云五日七日授杖謂爲君喪也者案喪大記大夫
與士之喪皆云三日授子杖同主爲其親也今云五日七日故知爲君
也 始死至而祥 正義曰此一節覆明前經四制之中節制之
事以禮之大體喪之三年爲限節之事故重明之 三日不怠者謂
𡘜不休怠 三月不解者謂不解衣而居 期悲哀者謂期之間
朝夕恒哭 三年憂者謂不復朝夕哭但憂戚而巳 恩之殺
也者自初以降是恩漸減殺也 聖人因殺以制節者言聖人因其
孝子情有减殺制爲限節此喪之中庸也者庸常也言三年之喪
賢者不得過不肖者不得不及是喪之中平常行之節也 故王者
之所常行也書曰髙宗諒闇二年不言善之也引書者明古來王者皆
三年喪諒讀曰梁闇讀曰䳺謂廬也謂旣虞之後施梁而柱楣故云
梁闇之中三年不言政事善之者言是古人載之於書美善之故也
王者莫不行此禮河以獨善之也記者自設問古人獨善之意曰髙宗
者武丁者記者還自釋獨善髙宗之意 武丁者殷之賢王也者
中興殷丗故曰賢王也 故載之書中者言以古人善此髙宗載於
書中又尊髙其行故謂之髙宗 三年之喪君不言者是記者引
古禮三年之喪君則不言國事 書云髙宗諒闇三年不言此之謂
也者此記者引書髙宗所行中節是君不言之事故云此之謂也
然而曰言不文者謂臣下也者是記者旣稱古禮君不言故又云言
不文故記者復解云言不文者謂臣下也 禮斬衰之喪唯而不對
者謂與賔客言也但稱唯而已不對其所問之事侑者爲之對不旁及
也 齊衰之喪對而不言者但對其所問之事不餘言也 大功之
喪言而不議者但言說他事不與人論議相問荅也 緦小功之喪
議而不及樂者得議他事但不能聽及於樂也 三年而祥者此章
從上以來至此皆明三年之喪制節之事 比終至察焉 正義
曰此一節更覆結居父母之喪能終此三節可以知其德行三節者目
初喪至沐一也十三月練二也三年祥三也能終此三節者仁者可以
觀其愛知者可以觀其理強者可以觀其志也言此自初遭喪至於喪
畢有三者之節 仁者可以觀其愛焉者孝子居喪性有仁恩則
居喪思慕可以觀其知愛親也不愛親則非仁恩也 知者可
以觀其理焉者孝子有知則居喪合於道理不合於道理則非
知也 強者可以觀其志焉孝子堅強其居喪則能守其志節
無志節則非堅強 禮以治之者言用禮以治居喪之事義以正
之者��用義以正居喪之禮 孝子者謂孝順之子���弟者謂
遜弟之弟 貞婦者謂貞節之婦皆可得而察焉者能依禮合
義有仁可觀其愛有理可觀其知有志可觀其強則是孝子弟弟貞
婦也無此事則非孝子弟弟貞婦也故云可得而察焉也
禮記正義卷第七十
祕閣寫 御書臣王文懿臣孟 佑 書
將仕郎守澤州陽城縣主簿臣劉 文蔚 校
將仕郎守開封府陽武縣主簿臣董 拙 校
將仕郎守鄆州司法叅軍臣隨 億 校
文林郎守光州固始縣令臣軒轅 節 校
文林郎守坊州軍事判官臣王 用和 校
承奉郎守殿中丞臣胡 迪 校
將仕郎守𫎇州司戸叅軍臣𡊮 柄 再校
文林郎守福州福淸縣令臣歩 藻 再校
文林郎守戎州𭶚道縣令臣李坦 再校
將仕郎守大理評事臣孫 奭 再校
登仕郎守大理寺丞臣田 嘏 再校
承奉郎守大理寺丞武𮪍尉臣王 暁 再校
徴事郎守殿中丞臣紀 自成 再校
朝奉郞守國子博士崇文院檢討兼祕閣校理上
𮪍都尉賜緋魚袋臣杜 鎬
推誠同德佐理功臣銀靑光禄大夫行尚書吏
部侍郎兼祕書監修國史判國子監上柱國隴
西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臣李 至
淳化五年五月 日
朝散大夫右諌議大夫叅知政事柱國東平縣
開國男食邑三百戸賜紫金魚袋臣吕 端 等進
正奉大夫給事中叅知政事上柱國天水縣開
國男食邑三百戸賜紫金魚袋臣趙 �言
朝請大夫給事中叅知政事上柱國武功縣開
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袋臣蘇 易𥳑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吏部尚書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東平郡開國公食邑二
千三百戸食實封六百戸臣吕 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