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

(重定向自竖琴
豎琴
輯者:魯迅

前記

编辑

  俄國文學,從尼古拉斯二世時候以來,就是『爲人生』的,無論牠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決,或者墮入神祕,淪於頹唐,而其主流還是一個:爲人生。

  這一種思想,在大約二十年前即與中國一部分的文藝介紹者合流,陀思妥夫斯基都介湼夫契訶夫託爾斯泰之名,漸漸出現於文字上,並且陸續翻譯了他們的一些作品。

  那時組織的介紹『被壓迫民族文學』的是上海的『文學研究會』,也將他們算作爲被壓迫者而呼號的作家的。

  凡這些,離無產者文學本來還很遠,所以凡所介紹的作品,自然大抵是叫喚、呻吟、困窮、酸辛,至多,也不過是一點掙扎。

  但已經使又一部分人很不高興了,就招來了兩標軍馬的圍剿。『創造社』豎起了『爲藝術的藝術』的大旗,喊著『自我表現』的口號,要用波斯詩人的酒杯、『黃書』文士的手杖,將這些『庸俗』打平。還有一標是是那些受過了英國的小說在供紳士淑女的欣賞,美國的小說家在迎合讀者的心思這些這些『文藝理論』的洗禮而回來的,一聽到下層社會的叫喚和呻吟,就使他們眉頭百結,揚起了帶著白手套的纖手,揮斥道:這些下流都從『藝術之宮』裏滾出去!

  而且中國原來還有著一標佈滿全國的舊式的軍馬,這就是以小說爲『閒書』的人們。小說,是供『看官』們茶餘酒後的消遣之用的,所以人優雅、超逸,萬不可使讀者不歡,打斷他消閒的雅興。此說雖古,但卻與時行的小說論合流,於是這三標新舊的大軍,就不約而同的來痛剿了『爲人生的文學』—―俄國文學。

  然而還是有著不少共鳴的人們,所以牠在中國仍然是宛轉曲折的生長著。

  但牠在本土,卻突然凋零下去了。在這以前,原有許多作者企望著轉變的,而十月革命的到來,卻給了他們一個意外的莫大的打擊。於是有梅疊什珂夫斯基夫婦(D.S Merezhikovski i Z. N. IIippius)、庫普林(A. I. Kuprin)、蒲寧(I. A. Bunin)、安特來夫(L. N. Andreev)之流的逃亡,阿爾志跋妥夫(M. P. Artzybasev)、梭羅古勃(Fiodor Sologub)之流的沉默,舊作家的還在活動者,只剩了勃留梭夫(Valeri Briusov)、惠疊賽耶夫(V. Veresaiev)、戈理基(Maxin Gorki)、瑪亞珂夫斯基(V. V. Mayakovski)這幾個人,還回來了一個亞歷舍•託爾斯泰(Aleksei N. Tolstoi)。此外也沒有什麼顯著的新起的人物,在國內戰爭和列強封鎖中的文苑,是只見萎謝和荒涼了。

  至一九二零年頃,新經濟政策實行了,造紙、印刷、出版等項事業的勃興,也幫助了文藝復活,這時的最重要的樞紐,是一個文學團體『綏拉比翁的兄弟們』(Serapion's brüder)。

  這一派的出現,表面上是始於二一年二月一日,在列寧格拉『藝術府』裏的第一回集會的,加盟者大抵是年青的文人,那立場是在一切立場的否定。淑雪兼珂說過:『從黨人的觀點看起來,我是沒有宗旨的人物。這不很好麼?自己說起自己來,則我既不是共產主義者,也不是社會革命黨員,也不是帝制主義者。我只是一個俄國人,而且對於政治,是沒有操持的。大概和我最相近的,是布爾賽維克,和他們一同布爾賽維克化,我是贊成的。……但我愛農民的俄國。』這就很明白的說出了他們的立場。

  但在那時,這一個文學團體的出現,卻確是一種驚異,不久就幾乎席捲了全國的文壇。在蘇聯中,這樣的非蘇維埃的文學的勃興,是很足令人奇怪的。然而理由很簡單:當時的革命者,正忙於實行,惟有這些青年文人發表了較爲優秀的作品者其一;他們雖非革命者,而身歷了鐵和火的試煉,所以凡所描寫的恐怖和戰慄、興奮和感激,易得讀者的共鳴者其二;其三,則當時指揮文學界的瓦浪斯基,是很給他們支持的。託羅茨基也是支持者之一,稱之爲『同路人』。同『路人者』,謂因革命中所含有英雄主義而接受革命,一同前行,但並無徹底爲革命而鬭爭,雖死不惜的信念,僅是一時同道的伴侶罷了。這名稱,由那時一直使用到現在。

  然而,單說是『愛文學』而沒有明確的觀念形態的徽識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也終於逐漸失掉了作為團體的存在的意義,始於渙散,繼而消亡,後來就和別的『同路人』們一樣,各各由他個人的才力,受著文學上的評價了。

  在四五年以前,中國又曾盛大的介紹了蘇聯文學,然而就是這『同路人』的作品居多。這也是無足異的。一者,此種文學的興起較爲在先,破爲西歐日本所賞贊和介紹,給中國也得了不少轉譯的機緣;二者,恐怕也還是這種沒有立場的立場,反而易得介紹者的賞識之故了,雖然他自以爲是『革命文學者』。

  我向來是想介紹東歐文學的一個人,也曾譯過幾篇『同路人』作品,現在就合了十個人的短篇爲一集,其中三篇,是別人的翻譯,我相信爲很可靠的。可惜的是限於篇幅,不能將有名的作家全都收羅在內,使這本書較爲完善,但我相信曹靖華君的《煙袋》和《四十一》是可以補這缺陷的。

  至於各個作者的略傳,和各篇作者的翻譯或重譯的來源,都寫在卷末的『後記』裏,讀者倘有興致,自動翻檢就是了。

  一九三二年九月九日,魯迅記於上海


  • 《洞窟》
  • 《老耗子》
  • 《在沙漠上》
  • 《果樹園》
  • 《窮苦的人們》
  • 《豎琴》
  • 《亞克與人性》
  • 《星花》
  • 《拉拉的利益》
  • 『物事』

後記

编辑

  札彌亞丁(Evgenii Zamiatin)生於一八八四年,是造船專家,俄國的最大的碎冰船『列寧』,就是他的勞作。在文學上,革命前就已有名,進了大家之列,當革命的内戰時期,他還借『藝術府』『文人府』的演壇爲發表機關,朗讀自己的作品,並且是『綏拉比翁的兄弟們』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於文學是頗爲盡力的。革命前原是布爾塞維克,後遂脱離,而一切作品,也終於不脱舊智識階級所特有的懷疑和冷笑底態度,現在已經被看作反動的作家,很少有發表作品的機會了。

 《洞窟》是從米川正夫的《勞農露西亞小說集》譯出的,並參用尾瀨敬止的《藝術戰線》裏所載的譯本。說的是飢餓的彼得堡一隅的居民,苦於飢寒,幾乎失了思想的能力,一面變成無能的微弱的生物,一面顯出原始的野蠻時代的狀態來。爲病婦而偷柴的男人,終於只得將毒藥讓給她,聽她服毒,這是革命中的無能者的一點小悲劇。寫法雖然好像很晦澀,但仔細一看,是極其明白的。關於十月革命开初的飢餓的作品,中國已經譯過好幾篇了,而這是關於『凍』的一篇好作品。


  淑雪兼珂(Mihail Zoshchenko)也是最初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之一員,他有一篇很短的自傳,說:『我於一八九五年生在波爾泰瓦。父親是美術家,出身貴族。一九一三年畢業古典中學,入彼得堡大學的法科,未畢業。一九一五年當了義勇軍向戰線去了,受了傷,還被毒瓦斯所害,心有點異樣,做了參謀大尉。一九一八年,當了義勇兵,加入赤軍,一九一九年以第一名成績回籍。一九二一年從事文學了。我的處女作,於一九二一年登在《彼得堡年報》上。』

 但他的作品總是滑稽的居多,往往使人覺得太過於輕巧。在歐美,也有一部分愛好的人,所以譯出的頗不少。這一篇《老耗子》是柔石從《俄國短篇小說傑作集》(Great Russian Short Stories)裏譯過來的,柴林(Leonide Zarine)原譯,因爲那時是在豫備《朝華旬刊》的材料,所以選着短篇中的短篇。但這也就是淑雪兼珂作品的標本,見一斑可推全豹的。


 倫支(Lev Lunz)的《在沙漠上》,也出於米川正夫的《勞農露西亞小說集》,原譯者還在卷末寫有一段說明,如下:『在青年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之中,最年少的可愛的作家萊夫•倫支,爲病魔所苦者將近一年,但至一九二四年五月,終於在漢堡的病院裏長逝了。享年僅二十二。當剛纔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創作方面也將自此從事於真切的工作之際,雖有豐饒的天禀,竟不遑很得秋實而去世,在俄國文學,是可以說,殊非微細的損失的。倫支是充滿着光明和歡喜和活潑的力的少年,常常驅除朋友們的沉滯和憂鬱和疲勞,當絕望的瞬息中,灌進力量和希望去,而振起新的勇氣來的「槓杆」。别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一接他的訃報,便悲泣如失同胞,是不爲無故的。

 『性情如此的他,在文學上也力斥那舊時代俄國文學特色的沉重的憂鬱的靜底的傾向,而於適合現代生活基調的動底的突進態度,加以張揚。因此他埋頭於研究仲馬和司諦芬生,竭力要領悟那傳奇底,冒險底的作風的真髓,而發見和新的時代精神的合致點。此外,則西班牙的騎士故事,法蘭西的樂劇,也是他的熱心研究的對象。「動」的主張者倫支,較之小說,倒在戲劇方面覺得更所加意。因爲小說的本來的性質就屬於「靜」,而戲劇是和這相反的……

 『《在沙漠上》是倫支十九歲時之作,是從《舊約》的《出埃及記》裏,提出和初革命後的俄國相共通的意義來,將聖書中的話和現代的話,巧施調和,用了有彈力的暗示底的文體,加以表現的。凡這些處所,我相信,都足以窥見他的不平常的才氣。』

  然而這些話似乎不免有些偏愛,據珂剛教授說,則倫支是『在一九二一年二月的最偉大的法規制定期,登記期,兵營整理期中,逃進「綏拉比翁的兄弟們」的自由的懷抱裏去的。』那么,假使尚在,現在也決不能再是那時的倫支了。至於本篇的取材,則上半雖在《出埃及記》,而後來所用的卻是《民數記》,見第二十五章,殺掉的女人就是米甸族首領蘇甸的女兒哥斯比。篇末所寫的神,大概便是作者所看見的俄國初革命後的精神,但我們也不要忘卻這觀察者是『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中的青年,時候是革命後不多久。現今的無產作家的作品,已只是一意讚美工作,屬望將來,和那色黑而多鬚的真的神,面目全不相像了。

  《果樹園》是一九一九至二十年之間所作,出處與前篇同,這裏並仍錄原譯者的話:『斐定(Konstantin Fedin)也是「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中之一人,是自從將短篇寄給一九二二年所舉行的「文人府」的懸賞競技,獲得首選的榮冠以來,驟然出名的體面的作者。他的經歷也和幾乎一切的勞動作家一樣,是頗富於變化的。故鄉和雅各武萊夫同是薩拉妥夫(Saratov)的伏爾迦(Volga)河畔,家庭是不富裕的商家。生長於古老的果園,漁夫的小屋,縴夫的歌曲那樣的詩底的環境的他,一早就表示了藝術底傾向,但那傾向,是先出現於音樂方面的。他善奏瓌亞林,巧於歌唱,常常出演於各處的音樂會。他既有這樣的藝術的天禀,則不適應商家的空氣,正是當然的事。十四歲時(一九○四年),曾經典質了愛用的樂器,離了家,往彼得堡去,後來得到父親的許可,可以上京苦學了。世界大戰前,爲研究語學起見,便往德國,幸有天生的音樂的才能,所以一面做着舞蹈會的瓌亞林彈奏人之類,繼續着他的修學。

 『世界大戰起,斐定也受了偵探的嫌疑,被監視了。當這時候,爲消遣無聊計,便學學畫,或則到村市的劇場去,作爲歌劇的合唱隊的一員。他的生活,雖然物質底地窮蹙,但大體是藏在藝術這「象牙之塔」裏,守禦着實際生活的粗糙的刺戟的,但到革命後,回到俄國,卻不能不立刻受火和血的洗禮了。他便成爲共產黨員,從事於煽動的演說,或做日報的編輯,或做執委的秘書,或自率赤軍,往來於硝烟裏。這對於他之爲人的完成,自然有着偉大的貢獻,連他自己,也稱這時期爲生涯中的Pathos(感奮)的。

 『斐定是有着縴細优美的作風的作者,在勞農俄國的作者們裏,是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但在這文字的最普通的意義上)。只要看他作品中最有名的《果樹園》,也可以一眼便看見這特色。這篇是在「文人府」的懸賞時,列爲一等的他的出山之作,描寫那古老的美的傳統漸就滅亡,代以粗野的新事物這一種人生永遠的悲劇的。題目雖然是絕望底,而充滿着像看水彩畫一般的美麗明朗的色彩和綽約的抒情味(Lyricism)。加以並不令人感到矛盾缺陷,卻酿出特種的調和,有力量將讀者拉進那世界裏面去,只這一點,就證明着作者的才能的非凡。

 『此外,他的作品中,有名的還有中篇《Anna Timovna》』。後二年,他又作了《都市與年》的長篇,遂被稱爲第一流的大匠,但至一九二八年,第二種長篇《兄弟》出版,卻因爲頗多對於藝術至上主義與个人主義的讚頌,又很受批評家的責難了。這一短篇,倘使作於現在,是決不至於膾炙人口的;中國亦已有靖華的譯本,收在《煙袋》中,本可無需再錄,但一者因爲可以見蘇聯文學那時的情形,二則我的譯本,成後又用《新興文學全集》卷二十三中的横澤芳人譯本細加參校,於字句似略有所長,便又不忍捨棄,仍舊收在這裏了。


  雅各武萊夫(Aleksandr Iakovlev)以一八八六年生於做漆匠的父親的家裏,本家全都是農夫,能够執筆寫字的,全族中他是第一个。在宗教的氛圍氣中長大;而終於獨立生活,旅行,入獄,進了大學。十月革命後,經過了多時的苦悶,在文學上見了救星,爲『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之一个,自傳云:『俄羅斯和人類和人性,已成爲我的新的宗教了。』

  從他畢業於彼得堡大學這端說,是智識分子,但他的本質,卻純是農民底,宗教底的。他的藝術的基調,是博愛和良心,而認農民爲人類正義和良心的保持者,且以爲惟有農民,是真將全世界聯結於友愛的精神的。這篇《窮苦的人們》,從《近代短篇小說集》中八住利雄的譯本重譯,所發揮的自然也是人們互相救助愛撫的精神,就是作者所信仰的『人性』,然而還是幻想的產物。别有一種中篇《十月》,是被稱爲顯示着較前進的觀念形態的作品的,雖然所描寫的大抵是游移和後悔,沒有一个鐵似的革命者在内,但恐怕是因爲不遠於事實的緣故罢,至今還有閱讀的人們。我也曾於前年譯給一家書店,但至今沒有印。


  理定(Vladimir Lidin)是一八九四年二月三日,生於墨斯科的。七歲,入拉賽列夫斯基東方語學院;十四歲喪父,就營獨立生活,到一九一一年畢業,夏秋兩季,在森林中過活了幾年,歐洲大戰時候,由墨斯科大學畢業,赴西部戰線;十月革命時是在赤軍中及西伯利亞和墨斯科;後來常旅行於外國。

 他的作品正式的出版,在一九一五年,因爲是大學畢業的,所以是智識階級作家,也是『同路人』,但讀者頗多,算是一个較爲出色的作者。這原是短篇小說集《往日的故事》中的一篇,從村田春海譯本重譯的。時候是十月革命後到次年三月,約半年;事情是一个猶太人因爲不堪在故鄉的迫害和虐殺,到墨斯科去寻正義,然而止有飢餓,待回來時,故家已經充公,自己也下了獄了。就以這人爲中心,用簡潔的蘊藉的文章,畫出着革命俄國的最初時候的周圍的生活。

 原譯本印在《新興文學全集》第二十四卷裏,有幾个脱印的字,現在看上下文義補上了,自己不知道有無错误。另有兩个X,卻原來如此,大約是『示威』,『殺戮』這些字樣罢,沒有補。又因爲希圖易懂,另外加添了幾个字,爲原譯本所無,則都用括弧作記。至於黑雞來啄等等,乃是生了傷寒,發熱時所見的幻象,不是『智識階級』作家,作品裏大概不至於有這樣的玩意兒的——理定在自傳中說,他年青時,曾很受契訶夫的影響。


  左祝黎(Efim Sosulia)生於一八九一年,是墨斯科一个小商人的兒子。他的少年時代大抵過在工業都市羅持(Lodz)裏。一九○五年,因爲和幾个大暴動的指導者的个人的交情,被捕繫獄者很長久。释放之後,想到美洲去,便學『國際的手藝』,就是學成了招牌畫工和漆匠。十九歲時,他發表了最初的傑出的小說。此後便先在阿兑塞,後在列寧格勒做文藝栏的記者,通信員和編輯人。他的擅長之處,是簡短的,奇特的(Groteske)散文作品。

 《亞克與人性》從《新俄新小說家三十人集》(Dreissig neue Erzahler des neuen Russland)譯出,原譯者是荷湼克(Erwin Honig)。從表面上看起來,也是一篇『奇特的』作品,但其中充滿着懷疑和失望,雖然穿上許多諷刺的衣裳,也還是一點都遮掩不過去,和確信農民的雅各武萊夫所見的『人性』,完全兩樣了。

 聽說這篇在中國已經有幾種譯本,是出於英文和法文的,可見西歐诸國,皆以此爲作者的代表的作品。我只見過譯載在《青年界》上的一篇,則與德譯本很有些不同,所以我仍不將這一篇廢棄。


  拉甫列湼夫(Boris Lavrenev)於一八九二年生在南俄的一个小城裏,家是一个半破落的家庭,雖然拮據,卻還能竭力給他受很好的教育。從墨斯科大學畢業後,歐戰已經开頭,他便再入聖彼得堡的炮兵學校,受訓練六月,上戰線去了。革命後,他爲鐵甲車指揮官和烏克蘭炮兵司令部參謀長,一九二四年退伍,住在列寧格勒,一直到現在。

 他的文學活動,是一九一二年就开始的,中間爲戰争所阻止,直到二三年,纔又盛行創作。小說制成影片,戲劇爲劇場所开演,作品之被翻譯者,幾及十種國文;在中國有靖華譯的《四十一》附《平常東西的故事》一本,在《未名叢刊》裏。

 這一个中篇《星花》,也是靖華所譯,直接出於原文的。書叙一久被禁錮的婦女,愛一紅軍士兵,而終被其夫所殺害。所寫的居民的風習和性質,土地的景色,士兵的朴誠,均極動人,令人非一氣讀完,不肯掩卷。然而和無產作者的作品,還是截然不同,看去就覺得教民和紅軍士兵,都一樣是作品中的資材,寫得一樣地出色,並無偏倚。蓋『同路人』者,乃是『決然的同情革命,描寫革命,描寫它的震撼世界的時代,描寫它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日子』(《四十一》卷首『作者傳』中語)的,而自己究不是戰鬭到底的一員,所以見於筆墨,便只能偏以洗練的技術制勝了。將這樣的『同路人』的最优秀之作,和無產作家的作品對比起來,仔細一看,足令讀者得益不少。


  英培爾(Vera Inber)以一八九三年生於阿兑塞。九歲已經做詩;在高等女學校的時候,曾想去做女伶。卒業後,研究哲學,歷史,藝術史者兩年,又旅行了好幾次。她最初的著作是詩集,一九一二年出版於巴黎,至二五年才始來做散文,『受了狄更斯(Dickens),吉柏齡(Kipling),繆塞(Musset),託爾斯泰,斯丹達爾(Stendhal),法蘭斯,哈德(Bret Harte)等人的影響。』許多詩集之外,她還有幾種小說集,少年小說,並一種自叙傳的長篇小說,曰《太陽之下》,在德國已經有譯本。

 《拉拉的利益》也出於《新俄新小說家三十人集》中,原譯者弗蘭克(Elena Frank)。雖然只是一種小品,又有些失之夸張,但使新舊兩代——母女與父子——相對照之處,是頗爲巧妙的。


  凱泰耶夫(Valentin Kataev)生於一八九七年,是一个阿兑塞的教員的兒子。一九一五年爲師范學生時,已經發表了詩篇。歐洲大戰起,以義勇兵赴西部戰線,受傷了兩回。

 俄國内戰時,他在烏克蘭,被紅軍及白軍所拘禁者許多次。一九二二年以後,就住在墨斯科,出版了很多的小說,兩部長篇,還有一種滑稽劇。

  《物事》也是柔石的遗稿,出處和原譯者,都與《老耗子》同。

  這回所收集的資料中,『同路人』本來還有畢力湼克和綏甫林娜的作品,但因爲紙數關係,都移到下一本去了。此外,有着世界的聲名,而這裏沒有收錄的,是伊凡諾夫(Vsevolod Ivanov),愛倫堡(Ilia Ehrenburg),巴培爾(Isack Babel),還有老作家如惠壘賽耶夫(V. Veresaev),普理希文(M.Prishvin),託爾斯泰(Aleksei Tolstoi)這些人。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日,編者。


注释

编辑
  1. 《竖琴》:鲁迅編譯的蘇聯『同路人』作家短篇小說集,一九三三年一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爲《良友文學叢書》之一。内收札彌亞丁的《洞窟》、淑雪兼柯的《老耗子》、倫支的《在沙漠上》、斐定的《果樹園》、雅各武萊夫的《窮苦的人們》、理定的《竖琴》、左祝黎的《亞克與人性》、拉甫列湼夫的《星花》、英培爾的《拉拉的利益》、凱泰耶夫的《物事》等十篇(其中《老耗子》和《物事》系柔石譯,《星花》系曹靖華譯)。
  2. 本篇最初印入《竖琴》单行本,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3. 札彌亞丁(Замятин, 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蘇聯『同路人』作家,文學团體『谢拉皮翁兄弟』的讚助者。十月革命前即寫小說,後死於巴黎。著有長篇小說《我們》、《給成年的孩子們的寓言》等。
  4. 『藝術府』、『文人府』:即『藝術之家』、『文學家之家』。
  5. 米川正夫(—):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研究者。著有《俄國文學思潮》、《蘇聯旅行記》,譯有《託爾斯泰全集》、《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等。《勞農露西亞小說集》,即《工農俄羅斯小說集》,一九二五年東京金星堂發行。
  6. 回籍:據原文,應作复員。
  7. 《彼得堡年報》:未樣。
  8. 柔石(—):原名赵平复,浙江寧海人,共產黨員,作家。曾任《語丝》編輯,並與鲁迅等創办朝花社。著有中篇小說《二月》、短篇小說《爲奴隶的母親》等,並致力於翻譯介绍外國文藝。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上海龙華。
  9. 《俄國短篇小說傑作集》:英譯本由S.格拉漢編選,一九二九年E.本痕出版社印行。
  10. 《朝花旬刊》:上海朝花社發行的文藝刊物,着重介绍東歐、北歐及弱小民族的作品,由鲁迅、柔石主編,一九二九年六月創刊,同年九月停刊。
  11. 倫支(Лунц, Лев Натанович,—):蘇聯『同路人』作家,『谢拉皮翁兄弟』中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張藝術獨立自主,反對爲了宣傳而滥用文學。其《逍遥法外》一劇,寫一个石匠爲了解放人民而推翻了公爵,但他本人卻成爲暴君。此作遭禁。他創作的其他小說和劇本也多不被允許出版。鲁迅翻譯的《在沙漠上》描寫以色列人民屈服於神秘莫测的統治者的專横,借以影射俄蘇的現實。年月日客死德國漢堡,年僅歲。
  12. 仲馬:指大仲馬(A.Dumas,—),法國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後》及《基度山伯爵》等。
  13. 司諦芬生(R.L.Stevenson,—):通譯斯蒂文生,英國作家。十九世纪末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說《金银岛》、《化身博士》等。
  14. 西班牙的騎士故事:在西歐中世纪騎士制度影響下,曾出現大批描寫騎士的冒險生活和武功的作品,流行於法國和西班牙。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說家)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即借用騎士小說的形式,諷刺了騎士制度和騎士文學。
  15. 法蘭西的樂劇:一種通俗的歌劇(mélodrame),内容比較輕松,起源於法國,十八世纪後期及十九世纪,流行於英、美各國。
  16. 《舊約》:即《舊約全書》,基督教《聖經》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稱《新約全書》)。《出埃及記》是《舊約》的第二卷,計四十章。
  17. 指一九二一年三月(俄歷二月)俄共布通過和執行關於新經济政策的決议、關於實行黨的統一和团結的決议,以及黨在軍隊裏和政府機關裏進行的一系列整顿工作。
  18. 《民數記》:《舊約》的第四卷,計三十六章。
  19. 斐定(Фед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通譯费定,蘇聯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城與年》、《初歡》、《不平凡的夏天》等。
  20. 懷亞林:英語Violin的音譯,即小提琴。
  21. 世界大戰:指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間帝國主義國家爲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進行的世界規模的戰争。參戰的一方是德國、奥匈帝國等,稱爲同盟國;另一方是英、法、俄、美等,稱爲协約國。最後同盟國失败。
  22. 《Enna Timovna》:《安娜•季莫菲耶芙娜》,费定的早期作品,發表於一九二三年。
  23. 《都市與年》:又譯《城與年》,费定於一九二四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有曹靖華中譯本,一九四七年九月上海骆驼書店出版。
  24. 《烟袋》:曹靖華翻譯的蘇聯短篇小說集,收作者七人的小說十一篇,以其中愛倫堡的《烟袋》爲書名;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爲《未名叢刊》之一。這裏說曹靖華也譯有《果樹園》『收在《烟袋》中』,有误。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鲁迅致吕蓬尊信中說:『靖華所譯的那一篇,名《花園》,我只記得見過印本,故寫爲在《烟袋》中,現既沒有,那大概是在《未名》裏罢』。但《未名》半月刊中亦無此篇。
  25. 八住利雄:日本电影劇本作家、翻譯工作者。著有电影劇本《戰舰大和号》、《日本海大海戰》等。
  26. 左祝黎(—):蘇聯作家。早年因參加革命运動多次被捕入獄,後在卫國戰争中牺牲。著有長篇小說《人的工厂》、《時代的留聲機》等。
  27. 《新俄新小說家三十人集》:德譯本於一九二九年柏林馬力克出版。
  28. 《青年界》:综合性杂志,一九三一年一月創刊,赵景深、李小峰合編,上海北新書局發行。
  29. 拉甫列湼夫(—):蘇聯作家。十月革命後曾參加紅軍。《四十一》(《第四十一》),是他作於一九二四年的中篇小說,曹靖華譯,一九二九年六月北平未名社出版,一九三六年印入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的《蘇聯作家七人集》。
  30. 英培爾(—):蘇聯女詩人。主要作品有長詩《普爾科夫子午線》和散文集《將近三年(列寧格勒日記)》。
  31. 吉柏齡(J.R.Kipling,—):通譯吉卜林,英國作家。他生於印度,作品多描寫英國殖民者的日常生活,著有長篇小說《吉姆》、兒童故事《林莽之書》等。繆塞(A.de Musset,—),法國作家。著有自傳性小說《一个世纪兒的忏悔》等。
  32. 斯丹達爾(Stendhal,—):通譯司汤達,法國作家。原名贝爾(M.H.Beyle)。著有長篇小說《紅與黑》、《吕西安•娄凡》,文藝论著《拉辛與莎士比亞》等。法蘭斯,通譯法朗士。哈德(F.B.Harte,—):美國作家。作品多描寫淘金工人的艰苦生活,如《咆哮營的幸运兒》等。
  33. 《太陽之下》:即《陽光照耀的地方》,英培爾根據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間在敖德薩的生活寫成的中篇。
  34. 凱泰耶夫(Катаев, Валентин Петрович,-):通譯卡達耶夫,蘇聯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時間呀,前進!》、《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等。
  35. 綏甫林娜(—):通譯谢芙琳娜,蘇聯女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維裏尼亞》等。
  36. 愛倫堡(—):蘇聯作家。曾長期侨居國外,著有長篇小說《暴風雨》、《巴黎的陷落》,以及回忆錄《人•歲月•生活》等。巴培爾(—),蘇聯作家。著有《騎兵隊》、《敖德薩的故事》等。
  37. 惠垒賽耶夫(—):通譯魏烈薩耶夫,蘇聯作家。著有小說《無路可走》、《絕路》等以及研究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託爾斯泰等人的著作。普理希文(M.M.QHPGJPF,—),蘇聯作家。曾任農藝師。著有小說《贝林捷亞的水泉》、《太陽的宝库》,自傳體長篇小說《卡歇耶夫山脉》等。


《洞窟》譯者附記

编辑

  俄國十月革命後飢荒情形的描寫,中國所譯的已有好幾篇了。但描寫寒冷之苦的小說,卻尚不多見。薩彌亞丁(Evgenü Samiatin)是革命前就已出名的作家,這一篇巧妙地寫出人民因飢寒而复归於原始生活的狀態。爲了幾块柴,上流的智識者至於人格分裂,實行偷窃,然而這還是暂時的事,終於將毒藥當作宝贝,以自殺爲唯一的出路。——但在生活於温带地方的讀者,恐怕所受的感印是沒有怎么深切的。

  一九三〇年七月十八日,譯讫記。


  1. 本篇連同《洞窟》的譯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東方杂志》第二十八卷第一号譯者署名隋洛文。後未印入单行本。
  2. 薩彌亞丁:即札彌亞丁。參看本卷第页注。


《竖琴》譯者附記

编辑

  作者符拉迪彌爾•理定(Vladimir Lidin)是一八九四年二月三日,生於墨斯科的,今年才三十五歲。七歲,入拉賽列夫斯基東方語學院;十四歲喪父,就營獨立生活,到一九一一年畢業,夏秋兩季,在森林中過活了幾年。歐洲大戰時,由墨斯科大學畢業,赴西部戰線;十月革命時是在赤軍中及西伯利亞和墨斯科;後來常常旅行外國,不久也許會像B.Pilyniak一樣,到東方來。

  他的作品正式的出版,在一九一五年,到去年止,約共有十二種。因爲是大學畢業的,所以是智識階級作家,也是『同路人』,但讀者頗多,算是一个較爲出色的作者。這篇是短篇小說集《往日的故事》中的一篇,從日本村田春海的譯本重譯的。時候是十月革命後到次年三月,約半年;事情是一个猶太人因爲不堪在故鄉的迫害和虐殺,到墨斯科去寻正義,然而止有飢餓,待回來時,故家已經充公,自己也下了獄了。就以這人爲中心,用簡潔的蘊藉的文章,畫出着革命俄國的周圍的生活。

  原譯本印在《新興文學全集》第二十四卷裏,有幾个脱印的字,現在看上下文義補上了,自己不知道有無错误。另有兩个×,卻原來如此,大約是『示威』,『殺戮』這些字樣罢,沒有補。又因爲希圖易懂,另外加添了幾个字,爲原譯本所無,則並重譯者的注解都用方括弧作記。至於黑雞來啄等等,乃是生了傷寒,發熱時所見的幻象,不是『智識階級』作家,作品裏大概不至於有這樣的玩意兒的——理定在自傳中說,他年青時,曾很受契訶夫的影響。

  還要說幾句不大中聽的話——這篇裏的描寫混乱,黑暗,可谓頗透了,雖然粉饰了許多诙谐,但刻划分明,恐怕雖從我們中國的『普羅塔列亞特苦理替开爾』看來,也要斥爲『反革命』,——自然,也許因爲是俄國作家,總還是值得『纪念』,和阿爾志跋綏夫一例待遇的。然而在他本國,爲什么並不『沒落』呢?我想,這是因爲雖然有血,有污秽,而也有革命;因爲有革命,所以對於描出血和污秽——無论已經過去或未經過去——的作品,也就沒有畏惮了。這便是所谓『新的產生』。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鲁迅附記。


  1. 本篇連同《竖琴》的譯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九年一月《小說月報》第二十卷第一号。後作者將本篇前三段稍加修改,收入《竖琴》单行本後記。
  2. B.Pilyniak:即畢力湼克。曾於一九二六年夏來中國,在北京、上海等地作短期游歷。
  3. 『普羅塔列亞特苦理替开爾』意爲無產階級文化提倡者。


 

这部作品在1930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