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前集卷13

前集卷十二 經濟文衡 前集卷十三 前集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三
  宋 滕珙 撰
  性類
  論儒釋言性不同之義
  答徐子融
  此段謂釋氏以虚空寂滅為性故不識性
  釋氏以虚空寂滅為宗故以識神為生死根本若吾儒之論則識神乃是心之妙用如何無得但以此言性則無相交涉耳又謂枯槁之物只是氣質之性而無本然之性此語尤可笑若果如此則是物只有一性而人却有兩性矣此語非常醜差葢由不知氣質之性只是此性墮在氣質之中故随氣質而自為一性正周子所謂各一其性者向使元無本然之性則此氣質之性又何從得來耶况亦非獨周程張子之言為然如孔子言成之者性又言各正性命何嘗分别某物是有性底某物是無性底孟子言山之性水之性山水何嘗有知覺耶若於此㸔得通透即知天下無無性之物除是無物方無此性若有此物便有此性即如來諭木焼為灰人隂為土亦有此灰土之氣既有灰土之氣即有灰土之性安得謂枯槁無性也又如狹其性而遺之以下種種怪説尤為可笑今亦不暇細辯但請虚心静慮詳味此説當自見得如㸔透即且放下就平易明白切實處玩索涵養使心地虚明久之須自見得不須如此信口信意馳騁空言無益於已而徒取易言之罪也
  論人物同禀之義
  答陳才卿
  此段首謂人不可以知覺為性次謂天命之性亦人物之所同禀
  前書所論方叔姓陳所説不同者只是渠以知覺為性此是大病後段所謂本然之性一而已矣者亦只是認着此物而言耳本領既差自是不能得合今亦不須枉費言語但要學者見得性與知覺字義不同則於孟子許多説性善處方無窒碍而告子生之謂性所以為非者乃可見耳才卿所謂中庸戒懼謹獨二事甚善但首章之説性或通人物或專以人而言此亦當隨語意㸔不當如此滯泥也葢天命之性雖人物所同禀然聖賢之言本以修為為主故且得言人而修為之功在我為切故又有以吾為言者如言上帝降衷于民民受天地之衷以生不可謂物不與有孟子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不可謂他人無此浩然之氣也又謂微細之物亦皆有性不可以仁義禮智而言微物之性固無以見其為仁義禮智然亦何緣見得不是仁義禮智此類亦是察之未精當更思之又謂所謂率性只就人物當體而言却欲刪去而言之三字此亦誤矣道只是性之流行分别處非是以人率性而為此道也
  論孔孟言性之異
  答宋深之
  此段謂夫子雜乎氣質而言孟子則專言其性之理
  至於孔孟言性之異則其説又長未易以片言質然畧而論之則夫子雜乎氣質而言之孟子乃專言其性之理也雜乎氣質而言之故不曰同而曰近葢以為不能無善惡之殊但未至如其所習之逺耳以理而言則上帝之降衷人心之秉彛初豈有二理哉但此理在人有難以指言者故孟子之告公都子但以其才與情者明之譬如欲觀水之必清可知矣此二義皆聖賢所罕言者而近世大儒如河南程先生横渠張先生嘗發明之其説詳矣具在方册若今倉司所印遺書即程氏説而張氏之書則蜀中自有版本不知亦嘗考之否某十四五時得兩家之書讀之至今四十餘年但覺其義之深指之逺而近世紛紛所謂文章議論者殆不足復過眼信乎孟氏以來一人而已然非用力之深者亦無以信其必然也
  論韓子諸子言性之異
  答林徳久
  此段韓子説為性者五於諸子最為近理
  某嘗愛韓子説所以為性者五而今之言性者皆雜佛老而言之所以不能無異在諸子中最為近理葢如吾儒之言則性之本體但只是仁義禮智之實如佛老之言則先有箇虚空底性後方旋生此四者出來不然亦説性是箇虚空底物包裹得四者今人却為不曾曉得自家道理只見得他説得熟故如此不能無疑又才見説四者為性之體便疑實有此四塊之物磊塊其間皆是錯㸔了也須知性之為體不離此四者而四者又非有形象方所可撮可摩也但於渾然一理之中識得箇意思情狀似有界限而實亦非有墻壁遮攔分别處也然此處極難言故孟子亦只於發處言之如言四端又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之類是於發處教人識取不是本體中元來有此如何用處發得此物出來但本體無着摸處故只可於用處㸔便省力耳
  論未發已發之性
  答嚴時亨世文
  此段謂大傳言繼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己生之後
  人生而静是未發時以上即是人物未生之時不可謂性一謂之性便是人生已後此理墮在形氣之中不全是性之本體矣然其本體又未嘗外此要人即此而見得其不雜於此者耳易大傳言繼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己生之後雖曰己生然其本體初不相雜也
  論告子言性之義
  答嚴時亨
  此段謂伊川隙中日光之論最為親切學者須詳味之
  生之謂性一章論人與物性之異固由氣禀之不同但究其所以然者却是因其氣禀之不同而所賦之理因以有異所以孟子分别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有不同者而未嘗言犬之氣牛之氣人之氣不同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一章亦是如此若如所論則孟子之言為不當而告子白雪白羽白玉之白更無差别反為至論矣程先生有一處有隙中日光之論最為親切更須詳味於同中識其所異異中見其所同然後聖賢之言通貫反復都不相礙若只據一偏各説道理則互相逃閃終身間隔無復㑹通之時矣杞栁之性固可以為桮棬然須斫伐裁截矯揉而後可成故孟子言戕賊杞栁而後可以為桮棬也若杞栁可以為桮棬而楩楠不可為桮棬又是第二重道理與此元不相入不當引以為説也此等處須且虚心㸔他聖賢所説文義㫖意以求義理之所當乃為善學若如所論徒為紛擾不惟枉費思慮言語而反有害於窮理之實也
  論感物而動之性
  答胡廣仲
  此段謂人生之初未有感時便是渾然天理感物而動便是此理之發
  人生而静天之性者言人生之初未有感時便是渾然天理也感物而動性之欲者言及其有感便是此理之發也程子於顔子好學論中論此極詳但平心易氣熟玩而徐思之自當見得義理明白穏當處不必如此强説枉費心力也程子所謂常理不易者亦是説未感時理定體如此耳
  論生字便是氣質之性
  答王子合
  此段謂説性須帶着氣質無能懸空説得性者
  人生而静静者固是性然只有生字便帶却氣質了但生字已上又不容説葢此道理未有形見處故今才説性便須帶着氣質無能懸空説得性者繼之者善本是説造化發育之功明道此處却是就人性發用處説如孟子所謂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之類是也伊川所言極本窮原之性乃是對氣質之性而言言其氣質雖善惡不同然極本窮原而論之則性未嘗不善也
  論性善不與惡對之説
  答胡廣仲
  此段謂之性善者乃所以别天理人欲之分
  性善之善不與惡對此本龜山所聞於浮屠常總者宛轉説來似亦無病然謂性之為善未有惡之可對則可謂終無對則不可葢性一而已既曰無有不善則此性之中無復有惡與善為對亦不待言而可知矣若乃善之所以得名是乃對惡而言其曰性善是乃所以别天理於人欲也天理人欲雖非同時並有之物然自其先後公私邪正之反而言之亦不得不為對也今必謂别有無對之善此又某之所疑者性命類
  論天命人物之所同得
  答張南軒
  此書以天命皆人物之所同得以生但物隔於氣人蔽於欲故聖賢教人正以修身以盡性至命
  彪丈謂天命惟人得之而物無所與鄙意固己不能無疑今觀所論則似又指禀生賦形以前為天命之全體而人物所受皆不得而與焉則某之所尤不曉也夫天命不已固人物之所同得以生者也然豈離乎人物之所受而别有全體哉觀人物之生生不窮則天命之流行不己可見矣但其所乘之氣有偏正純駁之異是以禀而生者有人物賢否之不一物固隔於氣而不能知衆人亦蔽於欲而不能存是皆有以自絶於天而天命之不己者初亦未嘗已也人能反身自求於日用之間存養體察以去其物欲之蔽則求仁得仁本心昭著天命流行之全體固不外乎此身矣故自昔聖賢不過使人盡其所以正心修身之道則仁在其中而性命之理得伊川先生所謂盡性至命必本於孝悌正謂此耳遺書第十八卷一段論此甚詳夫豈以天命全體置諸被命受生之前四端五典之外而别為一術以求至乎彼哉葢仁也者心之道而人之所以盡性至命之樞要也今乃言聖人雖教人以仁而未嘗不本性命以發之則是以仁為未足而又假性命之云以助之也且謂之大本則天下之理無出於此但自人而言非仁則無自而立故聖門之學以求仁為要者正所以立大本也今乃謂聖人言仁未嘗不兼大本而言則是仁與大本各為一物以此兼彼而後可得而言也凡此皆深所未喻不知彪丈之意竟何如耳更幸細思之如有所得便中又望示教
  論未發已發之善
  答郭冲敏
  此段謂善非有二但以其發與未發有不同耳
  又云性善之善非善惡之善某竊謂極本窮原之善與善惡未流之善非有二也但以其發與未發言之有不同耳葢未發之前只有此善而其發為善惡之善者亦此善也既發之後乃有不善以雜焉而其所謂善者即極本窮原之發耳叢書所謂無為之時性動之後者既得之矣而又曰性善之善非善惡之善則某竊恐其自相矛盾而有以起學者之疑也
  論性命不同之義
  答許順之
  此段專一推明君子不謂性命之意
  口之於味云云此固性之所欲然在人則有所賦之分在理則有不易之則皆命也是以君子不謂之性而付命於天仁之於父子云云在我則有厚薄之稟在彼則有遇不遇之殊是皆命也然有性焉是以君子不謂之命而責成於已須如此㸔意思方圓無欠缺處請試思之
  論孟子性命之説
  董公叔重問及此章先生是其説今錄之
  此段取董公之説為是
  董問曰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此性字專指氣而言如性相近之性有命焉此命字兼理與氣而言如貧賤之安分富貴之有節是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賔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此命字專指氣而言所遇應不應所造有淺深厚薄清濁之分皆係乎氣禀也有性焉此性字專指理而言如天地之性之性不知可作如此㸔否文公答曰此説分得好
  論民有物則之義
  答陳衞道
  此段謂聖賢説性命皆是就實事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只生此民時便已是命他以此性了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謂之性非有塊然一物可命為性而不生不滅也葢嘗譬夫命字如朝廷差除性字如官守職業故伊川先生言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其理甚明故凡古聖賢説性命皆是就實事上説如言盡性便是盡得此君臣父子三綱五常之道而無餘言養性便是養得此道而不害至微之理至著之事一以貫之略無餘欠非虚語也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三
<子部,儒家類,經濟文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