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衡 (四庫全書本)/前集卷17

前集卷十六 經濟文衡 前集卷十七 前集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七
  宋 滕珙 撰
  氣類
  論孟子養氣之説
  答何叔京
  此段謂孟子論養吾浩然之氣當自勿忘勿助長始
  孟子論養吾浩然之氣以為集義所生而繼之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葢又以居敬為集義之本也夫必有事焉者敬之謂也若曰其心儼然常若有所事云爾夫其心儼然肅然常若有所事則雖事物紛至而沓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而宜不宜可不可之幾已判然於胷中矣如此則此心晏然有以應萬物之變而何躁妄之有哉
  論孟子義襲之説
  答項平父
  此段謂學者欲知養氣之説當辯孟子告子義内義外之㫖
  所論義襲猶未離乎舊見大抵既為聖賢之學須讀聖賢之書既讀聖賢之書須㸔得所説本文上下意義字字融釋無窒礙處方是㑹得聖賢立言㫖趣識得如今為學工夫固非可以懸空白撰而得之也如孟子答公孫丑問氣一節專以浩然之氣為主其曰是集義所生者言此氣是積累行義之功而自生於内也其曰非義襲而取之也言此氣非是所行之義濳往掩襲而取之於外也其曰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者言心有不慊即是不合於義而此氣不生也是豈可得而掩取哉告子乃不知此而以義為外則其不動心也直强制之而頑然不動耳非有此氣而自然不動也故又曰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然告子之病葢不知心之慊處却是義之所安其不慊處即是不合於義故直以義外而不求今人因孟子之言却有見得此意而識義之在内者然又不知心之慊與不慊亦有必待講學省察而後能察其精微者故於學聚問辯之所得皆指為外而以為非義之所在遂一切棄置而不為此與告子之言雖若小異然其實則五歩十歩之間耳以此相笑是同浴而譏裸裎也由其所見之偏如此故於義理之精微氣質之偏蔽皆所不察而其發之暴悍狂率無所不至其所慨然自任以為義之所在者或未必不出於人欲之私也
  論孟子謂縮壹之義
  答嚴居厚士敦
  此段謂養氣在乎知言知言則知義理之所在
  喻及養氣之説足見講學不倦之意但此章文義正自難明且當虚心平氣反復諷誦久當有味今以迫切之心求之正猶治絲而棼之雖欲强為之説終非吾心所安穿鑿支離愈叛於道矣今且據來喻而畧言之縮字訓直禮書如此處多先儒之言似不可易壹字非訓一便只是一字乃專一之意耳記得程先生有説志專在淫僻豈不動氣氣專在喜怒豈不動志試以是思之知言則知義理之所在無毫髪之差故日用之間有以集義而生浩然之氣詖淫邪遁四字有次第而無彼此之分如楊墨釋老之言無不具此四者然今亦未易遽論也請且如前説反復玩味要之以久自當釋然有解悟處不必廣求徒勞日力只二先生有説處抄出同㸔可也
  論程子孟子立言之㫖
  答吕子約伯儉
  此段謂孟子之意只是説毎事做得是當自然無所愧作
  養氣一節只説得程子意若論孟子門庭指意又却不然至大至剛只合四字為句以直養而無害此直字便是上文縮字下文義字孟子之意只是説毎事做得是當即自然無所愧怍意象雄豪所以雖當大任而無所畏懼耳推其本原固未有不立敬而能集養者然此章之意則未及夫敬字也此自程子門庭功夫因此説出來耳夜氣類
  論夜氣存養之義
  答許順之
  此段謂學者於旦晝所為處理㑹使此氣常清則仁義之心常存
  人皆本有仁義之心但為物欲所害恰似都無了然及其夜中休息之時不與物接其氣稍清自然仁義之良心却存得些子所以平旦𧺫來未與物接之際好惡皆合於理然才方如此旦晝之所為便來梏亡之此仁義之心便依前都不見了至其甚也夜間雖得休息氣亦不清存此仁義之心不得便與禽獸不逺學者正當於旦晝之所為處理㑹克己復禮懲忿窒慾令此氣常清則仁義之心常存非是必待夜間萬慮澄寂然後用功也若必如此則日間幹當甚事也不逺復更檢易傳㸔與所論亦不相似
  論夜氣休息之義
  答何叔京
  此段謂夜氣可以言復而見天地心之氣象
  夜氣以為休息之時則可以為寂然未發之時則恐未安魂交而夢百感紛紜安得為未發而未發者又豈專在夢寐間耶赤子之心程子猶以為發而未逺乎中然則夜氣特可以言復而見天地心之氣象耳若夫未發之中則無在而無乎不在也性氣類
  推論性論氣之説
  答連嵩卿
  此段謂論性則當論氣論氣則當論理
  論性不論氣則無以見生質之異論氣不論性則無以見理義之同
  論明道性氣之説
  答方伯謨士衡
  此段謂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本非二物
  明道先生言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又云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之便不是大抵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亦非判然兩物也
  論辨别性氣之説
  答劉叔文
  此段謂不當以氣之精者為性性之粗者為氣
  細詳來喻依舊辯别性氣兩字不出須知未有此氣已有此性氣有不存性却常在雖其方在氣中然氣自氣性自性亦自不相夾雜至論其徧體於物無處不在則又不論氣之精粗而莫不有是理焉不當以氣之精者為性性之粗者為氣也來説雖多只以此意思之便見得失理氣類
  論理氣形上形下之異
  答黄道夫
  此段謂理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氣者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
  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後有性必禀此氣然後有形其性其形雖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間分際甚明不可亂也若劉康公所謂天地之中所謂命者理也非氣也所謂人受以生所謂動作威儀之則者性也非形也今不審此而以魄魂鬼神解之則是指氣為理而索性於形矣豈不誤哉所引禮運之言本亦自有分别其曰天地之徳者理也其曰隂陽之交鬼神之㑹者氣也今乃一之亦不審之誤矣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周子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所謂真者理也所謂精者氣也所謂則者性也所謂物者形也上下千餘年之間言者非一人記者非一筆而其説之同如合符契非能牽聮配合而强使之齊也此義理之原學者不可不察
  論理氣聚散有無之異
  答廖子晦
  此段謂氣聚則有散則無若理則不為聚散而有無也
  夫性者理而已矣乾坤變化萬物受命雖所禀之在我然其理則非有我之所得私也所謂反身而誠葢欲盡其所得乎已之理則知天下萬物之理初不外此非謂盡得我此知覺則衆人之知覺皆是此物也性只是理不可以聚散言其聚而生散而死者氣而已矣所謂精神魂魄有知有覺者皆氣之所為也故聚則有散則無若理則初不為聚散而有無也但有是理則有是氣茍氣聚乎此則其理亦命乎此耳不得以水漚比也





  經濟文衡前集卷十七
<子部,儒家類,經濟文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