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181

卷一百八十 經義考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一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春秋十四
  朱氏長文春秋通志
  二十卷
  佚
  宋史朱長文字伯原蘇州呉人舉進士乙科以病足不肯試吏築室樂圃坊著書閲古元祐中起教授於鄉召為太學博士遷祕書省正字有文三百卷六經皆有辨説
  長文自序曰夫孔子何為而作春秋也所以存王道而見己志也孔子之志堯舜禹湯文武之志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志見於孔子孔子之志見於春秋其揆一也昔周室東遷王綱絶紐朝覲㑹盟之儀不修於京室禮樂征伐之柄皆出於諸侯三綱五常蕩然墜地號令無禀典法大壞周之所存位號而已更厯數世亂日以甚荆楚呉越交亂天下夫隱桓之後諸侯無王矣成襄之後大夫無諸侯矣君臣之道父子之恩至於泯滅孔子知時之不用道之不行既無以有為於當世又懼王者之法於是乎絶嘗歎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於是因魯史而作春秋所以尊王室䋲暴亂舉王綱修天常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為天下儀表貶諸侯討大夫以達賢者之事公羊子云撥亂而反諸正是也明常典立大法褒善黜惡賢賢賤不肖不失纖介其道以堯舜為祖以文武為憲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所以治天下之術無不具在可謂聖人之極致萬世之成法也孔子既没師説各傳而能言其要者莫如孟子孟子之言曰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推是以見抗王法以䋲暴亂也又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推是以見隱桓而下譏諸侯之無王成襄而下譏大夫之無諸侯也又曰春秋無義戰推是以見諸侯不得專兵也又曰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推是以見春秋非王命不得擅廢置也蓋孟子深於春秋惜哉其不著書也其後作傳者五而三家存焉左氏盡得諸國之史故長於叙事公榖各守師傳之説故長於解經要之互有得失漢興以來瓌望碩儒各信所習董仲舒平津侯治公羊而公羊之學施於朝廷孝宣帝劉向好榖梁榖梁之義顯於石渠劉歆賈逵之徒好左氏而左氏之傳列於學官是非紛錯準裁靡定誠君子之所歎息也其秉毫牘焦思慮以為論著疏説者百千人矣攻訐毁訾黨同斥異恬不知怪范𡩋解榖梁畧言三家之得失故文中子謂使范𡩋不盡美於春秋歆向之罪也唐儒啖助始作三傳集解趙伯循又為之損益陸淳㑹萃其説作纂例辨疑微指之類取其長而棄其短撮其是而删其非又頗益之已説由是春秋之學初得㑹通學者賴焉本朝孫明復隱泰山三十年作尊王發微據經推法洞究終始不取三傳獨折諸聖人之言明諸侯大夫功罪得於經之本指為多慶厯中仁宗皇帝鋭意圖治以庠序為教化之本於是興崇太學首善天下乃起石守道於徂徠召孫明復於泰山之陽皆主講席明復以春秋守道以易學士大夫翕然向風先經術而後華藻既而守道捐舘明復坐事去國至和中復與胡翼之並為國子監直講翼之講易更直一日長文年在志學好治三傳畧究得失日造二先生講下授兩經大義於春秋尤勤未就明復以病居家雖不得卒業而緒餘精義不敢㤀廢頗欲著書以輔翼其説而嬰疾未遑也熙寧中王荆公秉政以詩書易禮取天下士置春秋不用蓋病三家之説紛糾而難辨也由是學者皆不復治此經獨余於憂患顛沛之間猶志於是會元祐初詔復立於學官而余被命掌教呉門於是首講大經以授學者兼取三家而折衷其是旁考啖趙陸淳諸家之義而推演明復之言頗繫之以自得之説不二歲講終獲麟紹聖初被召為太學博士復講此經乃裒其所錄次為二十卷名之曰通志使學者由之可以見聖人之道如破荆榛而瞻門庭披雲霧而觀日月也異日居朝端斷國論立憲章施政教可推其本旨而達於行事豈曰小補古之為師者以講解為職故能傳道而解惑而從學者以聽授為業故能立身而揚名若夫務規矩之末而倦於講解守簡編之義而忽於聽授其何以繼前哲之用意哉余所以蚤夜孜孜探討大經之意亦求稱其職而已紹聖元年正月
  從子佺知筠州進表曰元聖素王之道蓋緯地以經天六藝載籍之傳實同條而共貫夫缺一則不可豈道二而當然臣某中謝竊以周自平王東遷雒邑而周室衰微詩於黍離降為國風而小雅盡廢征伐肆出名號僅存聖人傷周道之不行春秋因魯史而有作筆則筆而削則削是其是而非其非厯載一十二公行事之當愆以代二百餘年時君之賞罰非獨貴中國而賤夷狄又將尊天子而抑諸侯於以明禮樂而立政刑莫不禁戰伐而䋲暴亂片言示貶戮宵人既死之姦一字或襃發潛德幽光之美知我者罪我者當時有感而終麟在則人亡則書後世遂資於古鑑故亂臣賊子以之知懼雖言偃卜商不能措辭卓哉大經孰明奥義嗟去聖之既遠悼為説之紛更稽之左氏則有叙事之長考之公榖則有解經之善啖助之集解復為之損益陸淳之纂例自較其短長要之探其淵源未免互有得失發明聖師之微旨允歸極治之熙朝在仁宗時嘗命以師儒迨元祐初復詔以科舉力贊盛時之治頗號得人之多伏念先臣幸生斯世夙紹青氈之學每躭黄卷之書未冠而掇巍科既壯而事髙蹈棲遲樂圃閉門著書者垂三十年特起泮宫鼔篋授學者逾數百輩晚被鉅公之薦旋膺璧水之招翺翔芸閣之儁遊紬繹樞庭之密議平生之作述於羣經固無不該通而終身之討論在此書尤深於凡例其去取三家之當否旁稽考諸儒之異同遠殊董仲舒劉歆向所治之偏近取孫明復程頤顥立言之要酌以自得之學著為通志之編屬時論一起於要塗使斯文遂束於髙閣天祐吾道運丁昌辰恭惟皇帝陛下大一統以朝元張四維而御極下襲水土之治上律天時之和且欲因文武而憲章又將紹堯舜而祖述首念恢隆於此道聿先復用於是經立之學官取以士類所以撫四海而奄九有是將舉三綱而明五常而臣以一介之微生際千齡之嘉㑹早竊功名於俊域屢叨講席於王宫尋常不墜於箕裘鑒寐敢忘於堂塾因贊郡條之暇自遺傳癖之譏況此難逢實為幸遇追念前人之志覬揚後世之名與其獨善以傳家孰若迪教而輔世謹蠲筆札恭綴簡編所有先臣某著春秋通志并序凡二十卷計一十策謹賫詣登聞檢院隨表投進以聞恭願天度包荒聖心稽古輔以緝熙光明之學資於施為注措之時或備乙夜之觀庶少裨於德政儻示諸生之好亦有補於方來遂忘鈇鉞之誅仰瀆神明之聽玉海淳熙十四年九月朱佺進伯父長文春秋通志十册付祕省
  中興書目春秋通志二十卷折衷三傳旁考啖趙陸淳之説及推演孫復之言
  王氏春秋統解
  三卷
  佚
  元祐四年梓州路轉運使吕陶奏曰朝廷復春秋之科為置博士所以扶進後學敦勸諸生甚大惠也廣安軍鄉貢進士王乘嘗撰春秋統解三卷序引二十四篇推明筆法得其大旨比之陳岳折衷王沿集傳孫復發微不在其下曾於元祐二年九月中繕寫投進乞詔侍從館閣臣僚考詳其書藏於祕省以備一家之説廣四部之盛
  劉氏春秋經解
  宋志二卷
  佚
  韓琦贈詩曰夫子春秋之所記二百四十有二年謹嚴之法不可犯欲示萬世天子權禮樂征伐必上出諸侯雖大莫得專周平東遷魯君隱王綱壊裂勿復聯天王所存位與號列國自用公承傳齊桓晉文無實義挾周狥已掩大愆不歸聖筆立中制誰其當罪誰其賢紛紛五傳角同異各專門户執所偏遂使學者蹈迷徑不探元本遭羈牽至於歆向父子間亦反天性相鑱鐫何休杜預范𡩋輩離經附傳以臆箋膏肓廢疾互譏病雖欲針起難自痊前人文字安可數議難啾唧秋嘒蟬有唐名儒陸淳者始開奥壤窺源泉我朝又得孫明復大明聖意疏重淵劉生新解最後出了無塞礙成通川所趨旨義極簡正撐拄異論牢且堅事不歸王皆不與達經之志所以然詩三百可一言蔽曰思無邪而已焉方今四海大一統萬里號令猶君前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亂生階緣往持此説助邦政坐令當扆尊如天
  程端學曰易定襄人
  劉氏春秋襃貶志
  通志五卷
  佚
  皮氏春秋意
  通志十五卷
  佚
  鄭氏招慶春秋會元
  通志十二卷
  佚
  鄭氏春秋世次圖
  通志四卷
  佚
  師氏等四家春秋集解
  通考二十五卷
  佚
  晁公武曰或人集皇朝師協石季長王棐景先之解為一通具載本文
  馬氏擇言春秋要類
  宋志五卷
  佚
  王應麟曰崇文目入類書
  呉氏元緒左氏鼔吹
  宋志一卷
  佚
  陳振孫曰彭門呉元緒撰
  鞏氏春秋琢瑕叡或作潛
  宋志一卷
  佚
  張氏傳靖左氏編紀
  宋志十卷
  佚
  王氏春秋原要
  通志二卷
  佚
  楊氏希範左氏摘元
  通志十卷
  佚
  李氏春秋樞宗
  宋志十卷
  佚
  惠氏春秋通畧全義
  宋志十五卷
  佚
  元氏保宗春秋事要
  宋志十卷
  佚
  李氏春秋事對
  宋志五卷
  佚
  宋志蔡延龜注
  耿氏春秋傳
  二十卷
  佚
  姓譜秉字直之江陰人仕至煥章閣待制
  王氏春秋釋
  玉海十二卷
  佚
  春秋列國諸臣傳
  宋志五十一卷
  
  晁公武曰當睂山人嘗為列國諸臣傳效司馬遷史記凡一百三十有四人十萬餘言又釋春秋可謂有志矣
  陳振孫曰當元祐中復制科以蘇軾薦試六論廷對切直置下第與堂除簿尉所傳諸臣皆本左氏有見於他書則附其末繫之以贊諸贊論議純正文辭簡古於經傳多所發明
  陳造曰春秋人才尚餘三代氣質然非左氏之文雄古嚴密亦孰能暢叙發揚如此其言與事隨編年而書君子欲其迹之本末可攷辭之連屬畢見或類而為之傳往往失之漏略此書成於賢良王當不惟該備無遺而復引史記國語等書補苴彌縫之而終之以贊多出新見學者與經傳參贊既足以見當時人才出處語黙之大節抑於著述體製所得將不貲也
  董氏敦逸春秋義略
  通志十四卷
  佚
  吉安府志董敦逸字夢授永豐人嘉祐八年進士元祐中為監察御史徽宗召拜諫議大夫極言蔡京卞過惡遷户部侍郎卒
  鄭氏春秋臣傳
  宋志三十卷
  佚
  王應麟曰以人類事凡二百十五人附而名者又九十三也
  程端學曰昻字尚明長樂人
  劉氏熙古春秋極論
  二篇
  春秋演例
  三篇
  未見
  吕氏春秋要旨
  宋志十二卷
  佚
  呉氏春秋折衷
  宋志十二卷
  佚
  程端學曰會稽人
  兩浙名賢錄孜從胡安定受業捨宅為郡學
  范氏柔中春秋見微
  宋志五卷
  佚
  程端學曰南城人
  謝氏子房春秋備對
  宋志十三卷
  佚
  于氏正封三傳是非
  二十卷
  佚
  朱氏春秋指要
  宋志一卷
  佚
  春秋正名賾隱㫖要
  宋志十二卷叙論一卷
  
  春秋講義
  宋志三卷
  佚
  程端學曰應天朱氏正名賾隱旨要并叙論不拘類例專取經意
  李氏春秋緫要
  宋志十卷
  佚
  汪氏春秋訓傳
  
  陸元輔曰元符中進士
  沈氏滋仁春秋興亡圖鑑
  宋志一卷
  佚
  李氏春秋指歸
  
  袁州府志李格字承之萍鄉人元符中進士作詩諷新法讜論下獄厯州縣以終
  余氏安行春秋新傳
  宋志十二卷
  未見
  晁公武曰皇朝余安行撰采三傳及孫復四家書參以已意為之
  江西通志余安行字仲勉德興人一云弋陽人官至大中一云朝議大夫所居有巖如月號石月先生所著春秋新傳元符中上之詔藏祕閣
  狄氏遵度春秋雜説
  
  宋史狄遵度字元規長沙人少舉進士一斥於有司恥不復為以父棐任為襄縣主簿居數月棄去好為古文著春秋雜説多所發明
  馮氏春秋通解
  通考十二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馮山允南撰普州人澥之父也按春秋通解山自為序予家藏集本闕之
  王氏安石左氏解
  宋志一卷
  存
  陳振孫曰專辨左氏為六國時人其明驗十有一事題王安石撰其實非也
  林希逸曰尹和靖言介甫未嘗廢春秋廢春秋以為斷爛朝報皆後來無忌憚者託介甫之言也韓玉汝有子宗文上介甫書請六經之旨介甫皆答之獨於春秋曰此經比他經尤難蓋三傳皆不足信也和靖去介甫未遠其言如此其公今人皆以斷爛朝報之語為荆公之罪亦寃甚矣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