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188

卷一百八十七 經義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八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春秋二十一
  楊氏春秋解
  宋志十卷
  未見
  簡自序曰易詩書禮樂春秋一也天下無二道六經安得有二旨以屬辭比事為春秋者國俗之所教習也非孔子之旨也故孔子曰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矣不亂者不睹其紛紛一以貫之也春秋之不亂即詩之不愚即書之不誣即樂之不奢易之不賊禮之不煩也一也孔子繼曰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也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見諸孔子家語而小戴所記乃脱簡於孔子閒居之後閒居之旨已明繼此章為贅此言詩之不愚書之不誣樂之不奢易之不賊禮之不煩春秋之不亂旨猶未白不可無此章以發揮也聖言至矣不可以思慮得也不可以言語索也孔子不得已而有言曰吾志在春秋於二百四十二年擾擾顛倒錯亂中而或因或作是是非非靡不曲當所是是道所非非道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皆所以彰明大道古諸侯無私史周官小史掌邦國之志費誓周書漢汝江沱之詩編諸二南自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三史作而諸侯有私史矣孔子因之道之變也
  林氏春秋經傳集解
  宋志三十三卷
  未見
  玉海淳熙十年六月知潭州林栗著春秋經傳集解三十三卷乞投進十一年十二月上之付祕省陳振孫曰其學專主左氏而黜二傳故為左氏傳解表上之
  王氏日休春秋明例宋志作名義
  宋志一卷
  佚
  春秋孫復解三傳辨失
  宋志四卷
  
  中興書目春秋明例一卷紹興中舒州布衣王日休撰凡十篇通謂之明例又冠以例要例釋例意又有孫復解三傳辨失四卷
  左氏正鑑
  佚
  葛立方曰虚中治春秋學為四傳辨失左氏正鑑紹興初嘗抱其書質於先人文康公文康深許之濡削遺之曰遠類康成發公羊之墨守下卑元凱為左氏之忠臣
  趙氏敦臨春秋解
  
  周氏春秋講義
  一卷
  存
  按周氏講義止及隱公凡一十六條附載蠧齋鉛刀編
  胡氏元質左氏摘竒
  通考十二卷
  佚
  陳振孫曰給事中呉郡胡元質長文撰
  盧熊蘇州府志胡元質字長文長洲人紹興中進士髙第淳熙中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卒贈少師諡獻惠按宋志有左氏摘竒十二卷不著撰人姓氏當即是書
  余氏春秋地例增釋紀年續編
  
  謝氏春秋左氏講義
  三卷
  佚
  陳氏左氏國類
  二十卷
  佚
  按持字守之金華人官廸功郎筠州髙安縣主簿吕伯恭為作墓志
  唐氏左史傳
  五十一卷
  佚
  紹興府志唐閲字進道山陰人舉進士厯都官員外郎乾道間為浙東檢察嘗以左氏春秋倣遷固史例以周為紀列國為傳又為表志贊合五十一卷號左史傳行於世
  石氏朝英左傳約説
  宋志一卷
  佚
  左傳百論
  宋志一卷
  
  陳振孫曰奉議郎新昌石朝英撰又有王道辨一書未板行僅存其書於此編之末其為説平平無甚髙論
  李氏春秋學程氏本義作集注考
  宋志十卷
  佚
  何氏春秋本旨
  
  程端學曰渉字濟川
  章氏春秋左傳類事始末
  宋志五卷
  存
  沖自序曰始沖少時侍石林葉先生為學先生作春秋讞考傳使沖執左氏之書從旁備檢閲左氏傳事不傳義每載一書必先經以發其端或後經以終其旨有越二三君數十年而後備近者亦或十數年有一人而數事所關有一事而先後若異君臣之名字有數語之間而稱謂不同間見錯出常病其不屬如遊羣玉之府雖珩璜圭璧璀璨可愛然不以彚聚驟焉觀之莫名其物沖竊謂左氏之為丘明與受經於仲尼其是否固有能辨之者若夫文章富𧰟廣記備言之工學者掇其英精會其離析各備其事之本末則所當盡心焉者古今人用力於是書亦云多矣而為之事類者未之見也沖因先生日閲以熟乃得原始要終攟摭推遷各從其類有當省文頗多裁損亦cq=23有裂句摘字聯累而成文者二百四十二年之間小大之事靡不采取約而不煩一覽盡見又總記其災異力役之數時君之政戰陣之法與夫器物之名併繫於後讀之者不煩參考而畢陳於目前惜乎先生已沒不及見類書之成久欲鋟板勉卒前功而慮有闕遺載加訂證未敢自以為無恨也姑廣其傳以便童蒙則庶幾焉淳熙乙巳歲沖假守山陽嘗刊之郡庠適會臥疾繼有易地之命卒卒讐挍其間多有字畫謬誤題空差失者朅來天台簿領之暇遂加是正復刊之郡庠尚冀有可教者
  謝諤序曰諤幼年於諸書愛左氏之序事因一事必窮其本末或繙一二葉或數葉或展一二卷或數卷惟求指南於張本至其甚詳則張本所不能盡往往一事或連日累旬不得要領況掣肘於他書他事則力有不專自長至老應桑蓬於四方辨此者為誰氏近收天台使君章沖茂深書且以左氏事類本末為寄於是恍然見所未見蓋春秋之法年為主而事繫之使君之法事為主而年繫之以事繫年而事為之碎以年繫事而事為之全二者不可一廢紀年也故以事繫而年全紀事也故以年繫而事全事繫年而年全者史法也年繫事而事全者考史法也乃相為表裏歟初使君由山陽移天台諤久知其政之宜乎民今又知其書之明乎古書之明古所以為政之宜民又豈有二道耶使君欲諤題數字遂以喜於見所未見者報之
  陳振孫曰朝請大夫呉興章沖茂深撰子厚之曾孫葉少蘊之壻
  陳耆卿曰沖霅川人淳熙十四年以奉直大夫守台州
  李氏孟傳左氏説
  宋志十卷
  佚
  宋史李孟傳字文授學士光之子也浙東提㸃刑獄加直祕閣進直寶謨閣致仕
  李氏心傳春秋考義
  宋志十三卷
  佚
  胡氏春秋三傳會例
  三十卷
  佚
  周必大曰箕字斗南廬陵人迪功郎監潭州南岳廟吉安府志箕忠簡公從子
  沈氏春秋比事
  宋志二十卷
  佚
  陳亮序曰春秋繼四代而作者也聖人經世之志寓於屬辭比事之閒而讀書者每患其難通其善讀則曰以傳考經之事迹以經考傳之真偽如此則經果不可以無傳矣游夏之徒胡為而不能措一辭也余嘗欲即經以類次其事之始末考其事以論其時庶幾抱遺經以見聖人之志客有遺余以春秋總論者曰是習春秋者之祕書也余讀之灑然有當於予心雖其論未能一一中的而即經類事以見其始末使聖人之志可以捨傳而獨考此其為志亦大矣惜其為此書之勤而卒不見其名也或曰是沈文伯之所為也文伯名棐湖州人嘗為婺之挍官以文字稱而不聞以經傳也使其非文伯也此書可不傳乎使其果文伯也人固不可以淺料也因為易其名曰春秋比事鋟諸木以與同志者共之
  呉師道曰棐衢人字文約陳亮序以為湖州人陳振孫謂湖有沈文約名長卿不名棐知亮誤也
  都穆曰春秋比事二十卷舊名春秋總論宋陳龍川謂湖州沈棐文伯撰為更其名曰比事序而刻之嘉定辛未廬陵譚卿月序則以為著於莆陽劉朔非文伯也蓋譚親見劉氏家本故云
  張萱曰宋淳熙間婺州挍官沈棐注前以諸國為類後以朝聘盟會侵伐等類凡事之相同者各為之説
  李氏起渭春秋集解
  
  劉氏春秋講義
  一卷
  佚
  真德秀後序曰昌黎公寄玉川子詩有春秋三傳束髙閣之語學者疑之謂未有舎傳而可求經者今觀著作劉公講義一以聖筆為據依其論秦穆公以人從死者晉文之召王宋襄之用人于社皆以經證傳之失所謂偉然者也昔歐陽子患偽説之亂經著為論辨自謂時雖莫同千歲之後必有予同曾未二百年而劉公之論春秋蓋與之合公而有知當不恨後世之無子雲矣所講纔十有二條麟經大指畧盡於此其言曰吾聞法吏以一字輕重矣未聞聖人以一字輕重春秋也旨哉言乎足以破世儒之陋學者其深味之
  葉適志墓曰隆興乾道中天下稱莆之賢曰二劉公著作諱夙字賓之弟正字諱翔字復之二公治春秋於三家凡例外自出新義爾雅獨至無能及者著作釋褐調吉州司户臨安府教授召試館職除祕書省正字減員移樞密院編修官兼史院編修官除著作佐郎出知衢州
  周氏淳中春秋説約
  六卷
  佚
  葉適志墓曰淳中字仲古溫州瑞安縣人及進士第乞監潭州南岳廟教授全州以心喪去又教授廣德軍改知台州寧海縣主管淮西安撫司機宜文字授茶陵軍使乞主管台州崇道觀成都府玉局觀授淮東安撫司參議官乞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淳熙十六年卒著文集十卷春秋説約六卷
  馬氏之純春秋左傳紀事
  
  徐氏得之春秋左氏國紀
  宋志二十卷
  佚
  陳傅良序曰自荀悦袁宏以兩漢事編年為書謂之左氏體蓋不知左氏於是始矣昔夫子作春秋博極天下之史矣諸不在撥亂世反之正之科則不錄也左氏獨有見於經故采史記次第之某國事若干某事書某事不書以發明聖人筆削之旨云爾非直編年為一書也古者事言各有史凡朝廷號令與其君臣相告語為一書今書是已被之絃歌謂之樂章為一書今詩是已有司藏焉而官府都鄙邦國習行之為一書今儀禮若周官之六典是已自天子至大夫士氏族傳序為一書若所謂帝繫世本是已而他星卜醫祝皆各為書至編年則必序事如春秋三代而上僅可見者周譜他往往見野史竹書穆天子傳之類自夫子始以編年作經其筆削嚴矣左氏亦始合事言二史與諸書之體依經以作傳附著年月下苟不可以發明筆削之旨則亦不錄也蓋其辭足以傳遠而無與於經義則别為國語至夫子所見書左氏有不盡見又闕不敢為傳唯謹如此後作者顧以為一家史體而讀左氏者浸失其意見謂不釋經是書之存亡幾無損益於春秋故曰袁荀二子為之也由是言之徐子所為左氏國紀曷可少哉余讀國紀周平桓之際王室嘗有事於四方其大若置曲沃伯為侯詩人美焉而經不著師行非一役亦與王風刺詩合而特書伐鄭一事王子頽之禍視帶為甚襄書而惠不書也學者誠得國紀伏而讀之因其類居而稽之經某國事若干某事書某事不書較然明矣於是致疑疑而思思則有得矣徐子殆有功於左氏者也余苦不多見書然嘗見唐閲左氏史與國紀畧同而無所論斷今國紀有所論斷矣余故不復贊而道其有功於左氏者為之序
  趙希弁曰右清江徐得之所編也自周而下各繫以國又因事而為之論斷
  江西通志徐得之字思叔清江人夢莘之弟淳熙中登進士厯任州縣以朝請郎致仕時號西園先生
  謝氏春秋古經
  十二篇
  未見
  李燾序曰漢藝文志有春秋古經一十二篇經十一卷隋唐志同古經十二篇十一卷者本公羊穀梁兩家所傳呉士爕始為之注隋志載焉又有賈逵春秋三家經本訓詁十二卷宋三家經二卷唐志又有李鉉春秋二傳異同十二卷李氏三傳異同例十三卷馮伉三傳異同三卷元和國子監修定春秋加減一卷士爕賈逵宋及李馮元和諸書今皆不存獨抱遺經者莫適為正蓋公羊得立學官最先穀梁次之左氏最後故士爕但注二家不及左氏賈逵既立左氏始通三家逵爕并宋以下異同加減文字悉已亡佚莫知其舉厝何也隋末唐初左學特盛二家浸微自杜預集解左氏合經傳為一正觀十六年孔穎達承詔修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重上正義丘明傳學愈益盛矣而仲尼遺經無復單行學者或從杜解抄出獨存左氏擯落二家幸陸德明與穎達同時於太學自落音義兼存二家本書仍各注左氏别字顧亦無決擇惟正元末陸淳纂例列三傳經文差繆凡二百四十一條自言考挍從其有義理者然往往亦言未知孰是兼恐差繆不止二百四十一條惜啖趙集傳今俱失墜無從審覆耳余患苦此久矣嘗欲即三家所傳純取遺經心以為是者則大書之仍細書其不然者於其下數十年間游走東西志弗獲就㑹潼川謝疇元錫來從余遊其治春秋極有功因付以斯事居三月而書成旁蒐遠引不一而足反説以約厥功彌著余撫其書喜甚亟刻板與學者共之昔司馬遷言春秋文成數萬張晏曰春秋才萬八千字遷誤也今細數之更闕一千四百二十八字數最易見者尚爾錯誤何況聖人筆削之旨乎余向所謂心以為是者衆未必以為是也亦獨纂例考挍從其有義理者云耳既心以為是則於證據操舎必具成説其説自當别出兹第刻春秋純經庶學者相與盡心焉仍用漢志舊名題曰春秋古經十二公各為一篇不復分為十一卷蓋卷第於經義初無當也
  陸元輔曰謝疇字元錫潼川人
  徐氏潮州春秋解
  通考十二卷
  佚
  葉適序曰昔余為潮州銘言其學博而要文約而費諸子又自列銘旁曰春秋解十二卷書社問答二卷禮經疑難一卷詩文崇孝同參錄竝藏於家余頗疑之而未克見後二十六年始見所謂春秋解者良悔前銘稱美未免且怪諸子不早示余也蓋箋傳之學惟春秋為難工經理也史事也春秋名經而實史也專於經則理虚而無證專於史則事礙而不通所以難也年時閏朔禘郊廟制理之綱條不專於史也濟西河曲丘甲田賦事之枝葉不專於經也薛伯卒經無預然杞滕邾莒之興廢固明也詭諸卒史無預然戊寅甲子之先後固察也觀潮州此類皆卓然信明而篤矣至於授霸者之權彼與此奪錄夷狄之變先畧後詳諸侯羣誅大夫衆貶凡春秋始終統紀所繫自公穀以來畫為義例名分字别族貴人微其能本末相顧隱顯協中如潮州殆鮮焉然則理之熟故經而非虚事之類故史而非礙歟古人以教其國而使人知其深於是書者歟雖然詩書禮所以紀堯舜三代之盛而春秋衰世之竭澤也示不泯絶而已或者遂謂一事一義皆聖人之用則予未敢從也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又曰管仲之器小哉夫有齊桓無晉文夷吾為小是春秋不命霸也又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蓋其節目疏遠如此則苛文密例而辨人之榮辱於毫釐者非歟余恨不及潮州而正也因私附於後 又墓志曰定字德操泉州晉江人解褐授秀州崇德縣尉厯處州台州教授知邵武縣判太平州知潮州
  蘇氏春秋解
  三卷
  佚
  閩書權字元中仙遊人從張南軒登淳熙第調梧州推官終辰州守
  陳氏春秋解
  
  閩書震字省仲晉江人淳熙進士累官太府丞
  湯氏春秋要論
  
  盧熊曰湯璹字君寶潭州瀏陽人淳熙十四年進士厯樞宻國子兩院編修除祕書丞兼權禮部郎官忤韓𠈁胄謫居贑州寶慶初以中大夫直徽猷閣致仕
  李氏左氏廣誨蒙
  宋志一卷
  未見
  鄭元慶曰李浹字謙善德清人丞相彦穎子以胄監授承務郎監淮西惠民局復鎖㕔試禮部詞致瓌特有司异之曰此執政子也嫌弗敢上親友交唁之浹曰吾既仕矣學有大於此者科目何為遂不復求試博覽羣書尤好左氏著有廣誨蒙曰衆寶所藏也獵而有之在我矣寧宗朝厯提舉浙東常平至太府少卿建言忤韓𠈁胄出為福建運判二年召還卒按廣誨蒙一卷西亭宗正聚樂堂藝文志有之











  經義考卷一百八十八
<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