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210

卷二百九 經義考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二百十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春秋四十三
  洪氏名未詳春秋始隱公説
  一篇
  存載山堂考索
  蘇氏隱公是攝論
  一篇
  存載志林
  周氏春王正月説
  一篇
  存載蠧齋鉛刀編
  羅氏春秋周正論
  一篇
  存載路史發揮
  楊氏春王正月説
  一篇
  存載慈湖遺書
  章氏如愚春秋用周正辨
  一篇
  存
  陽氏春秋夏時考正
  二卷
  佚
  程端學曰巴川人號以齋
  張以寧曰以齋陽氏恪有春秋夏時考正一編凡三十四條其説謂是堯典定時成歲之後四時十二月之序一定不移虞夏商周皆因之春秋時皆夏正之時月皆夏正之月謂夏時冠周月之説非是陽氏蜀人理宗三十九年爲蜀舉首其父存齋之學得之朱子髙弟涪陵㬊氏淵
  牟氏春秋建正辨
  一卷
  存
  商氏季文春秋正朔辨
  一卷
  佚
  家鉉翁曰天台商季文正朔辨謂夫子作春秋特出新意以子丑寅爲春以建子月爲正月諸儒有取其説爲之序其首愚竊惑焉夫變易四時以從二代之正朔此孔鄭釋經既往之誤前輩辨之審矣季文果何所見更謂夫子作春秋特出新意而爲此然則顔淵爲邦之問夫子夏時之訓皆虚語乎季文謂夫子將作編年史以一歲不可爲兩冬故特出聖意以子丑寅爲春以建子月爲正月吁有是哉古之史虞夏商周是也紀年紀月紀日者有之而年之下不皆紀時也或有書時者槩一時而言如秋大熟未穫之類未詳其月故止書時惟春秋以行夏之時故特於年之下紀春而後紀月以見正必在寅而後爲正夫豈爲兩冬之避乎季文又謂魯舊史以元年十一月書公即位孔子作春秋以公即位之書不可繫之前公之末兼一歲不可兩冬故不得不改正朔是又不然春秋書元年者國君即位之次年因魯史之舊文也書公即位者春秋所以垂王法也禮國君始立稱子不稱君必先君既葬請命於王王命之爲君然後始君其國周之既東此義頓廢父死子立即以國君自居甚者以簒弑得國天子不能討方伯不敢問而人倫幾於掃地故聖人明王法以正之於元年春王正月之下而特書即位或不書即位以見其得國之正否故有上不禀命於天王内不承國於先君則不書即位以正之亦有弑君賊自立與爲弑賊所立則書即位以絶之春秋十二公書即位而無貶者五公耳春之與正固皆夏時斯乃春秋垂世之法夫豈爲即位之事不可繫之前公而革冬爲春以循之乎季文又指左傳書事在冬而春秋書於正月者以證其革冬爲春之説不思經傳之相符者千百其不同者二三豈得以二三之不同而致疑於千百之同乎今以經後於傳者爲聖人革冬爲春之證其有經先於傳者又將何説以處之乎此乃傳疑傳信之有異或諸國來告之遲速故書有先後豈得據此小疑遂謂聖人革冬爲春冬之不可爲春猶寒之不可爲暑傳注考之未精先儒辨者已衆而季文更謂夫子特出新意以冬爲春其誣經也豈不甚哉其説本無深解專取杜厯以爲據依謂其間有與春秋命厯序相符者厯之爲藝解者絶少然亦未有久而不差之厯命厯序者術家以爲孔子修春秋用殷厯使其數可傳於後明厯者考其蝕朔不與殷厯合以爲漢哀平間治甲寅元厯者託之非舌也季文亦未嘗精通厯術學僻而論怪初不必爲之辨以一二老學爲之序引若有取焉恐其浸傳易以惑人故復著之
  陳氏春王正月説
  一篇
  存載石堂集
  黄氏景昌周正如傳考
  二卷
  佚
  呉萊序曰予每觀左氏春秋王周正月釋者曰言周以别夏殷也及尋公羊穀梁二傳又雜引諸經讖緯孔子初無明説後之儒者頗用黄帝以來七厯求春秋時厯卒不盡合杜征南長厯反謂經必有誤經未嘗有誤也是豈夏正周正之果異哉蓋曰王者受命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故徙居處易服色殊徽號變犧牲異器械而改正朔其一也此固然也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堯舜禹本一揆也何獨至於湯武而遽革之哉世之説者嘗謂當周之世春秋必用周正春秋尊王之書也隱公元年之正月是即平王四十九年之正月也然而前徵乎商則元祀爲十二月而月不改後據乎秦則元年爲冬十月而時不易春王正月似乎冬十有一月也而聖人易之以證其行夏之言程子所謂正月非春假天時以立義也自程子之意則曰夏正寅春也周正子非春也是改正者必改月也故曰假天時而已自今説者之説則改正者又不改月不獨假天時也雖王月亦假矣當又自異於程子也至其所自爲説且謂夏數得天百王所同商周革命特示不相沿襲巡守祭享兵農田獵猶自夏焉果是則聖人又何必以是爲顔淵告哉或者又謂古之改正者必改月商周之正月非春也伊訓元祀太甲三祀下不紀時泰誓一月召誥二月上亦不係時將以時自天時月自王月故也然而秦漢之際每年之首必以冬書十月之上顔師古漢書注且以爲孝武時改太初厯後乃追正前代正月爲冬十月者抑難信矣至若孔安國之於書鄭康成之於詩禮且言古之改正改月者年首必係之以正正月必係之於春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三代蓋迭建之皆可以爲正則皆可以爲春矣豈不以子丑二月陽氣萌動雖謂之爲春也亦可矣魏景初時楊偉造新厯請復用商正且以是年十二月爲孟春次年三月爲孟夏本鄭説也然則奉若天道敬授民時又不常有一月二月之參差哉今之説書者蔡氏父子亦謂如孔鄭之説則四時改易尤爲無藝三代之改正者必不改月商周之革命者特不過用其子丑之月以爲歲首耳周官正歲周正建子歲首也正月夏正建寅月數也春秋之正雖用周正而月數不改每年之首截前兩月以屬之上年之尾誠若是則隱公之元年魯史必書之曰冬十有一月而聖人自削之也蔡氏父子以之言書則或可從以之言春秋則猶未可從也或者又謂三代之世三正之通於民俗尚矣魯用周正吾於春秋魯史見之曲沃用夏正吾於汲冢竹書見之是故左氏雜采諸國之史以爲傳或用夏正或用周正互有不同昭公之三十三年十月晉人㑹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定公之元年正月又㑹于狄泉是重出也魯太史辨火出之候亦曰于夏爲三月于商爲四月于周爲五月又一證也雖然王者之大政必叶時月而正日是豈容以一代之間而三正之竝用者哉世之説者或曰易有之帝出乎震自伏羲神農之世蓋異建矣次而數之堯建子舜建丑夏建寅而甘誓且載其怠棄三正之文者本此也然自顓頊以來始以民事命官而歲月自當以人爲紀先王爲是推篋迎日治厯明時民之析因夷隩鳥獸之孳革毨𣰇無一不得其居之宜與其氣之順者堯舜禹三聖輒因之而不敢變也意者秦漢之際鄒衍張蒼五德相生相勝之緒論歟或又曰天地人三統子丑寅三正古無有聖人所不道三代之改正特改人君即位之初年爲元而已雖然此謂改元非改正也而改元者又非春秋之重事也將是數語吾亦孰信而孰從之哉番陽董生始出夏時考正二卷云此巴川陽恪先生作也恪之先君從涪陵㬊淵而淵又受業於朱子蓋嘗舉朱子之言曰三王之正不同周用天正豳風之詩又皆以人爲紀是則改正者改歲首也未嘗改月數也上卷專論春秋下卷雜論他經及傳一切附著已説最爲明了考正之作實朱子意也然而朱子四書集注詩集傳自用周正周月臨江張洽朱門髙弟春秋集注且謂周正建子即以爲春聖人雖欲行夏之時而春秋因史作經方尊周而一天下不可遽改之也朱子之意豈果考正之意哉予蓋歸而質之黄君景昌君則曰左氏魯人也使其不與孔子同時亦當近在孔子後左氏信矣若夫豳風之詩周公所作是固追述公劉居豳之事當夏正者也未可以説春秋乃作周正如傳考二卷以辨考正之不然今兩書具在予故併識異説者以復於董生爲何如
  劉氏周正釋經
  
  黄氏元年春王正月辨
  一卷
  存
  張氏以寧春王正月考
  二卷
  存
  以寧自序曰道學至宋氏而上接孔孟之傳何傳爾其世異其理同也儒先依經而言理有功於經甚大也而獨於春秋之書春王正月未能無疑之也何疑爾曰夏正得天百王所同也是以有冬不可爲春之疑也曰夫子嘗以行夏之時告顔子也是以有夏時冠周月之疑也曰自漢武帝之用夏時首寅月逮於今莫之能改也是以傳書者有改正朔不改月數之疑而又有春秋用夏之時夏之月之疑也疑愈甚則説愈多而莫之能一也以寧蚤學是經以叨一第亦嘗有疑於此而未能決也間讀魯論夫子之言行夏之時若恍然而有省也因之厯稽經史傳記及古注疏之説同也乃知春王正月之春爲周之時由漢逮唐諸儒舉無異説也而劉向周春夏冬之説陳寵天以爲正周以爲春之説最其明著者也而猶未敢自信也比觀子朱子語錄晚年之三説亦同也其門人張氏集傳之説又同也於是渙然冰釋而無疑也竊嘗欲筆於書而奪於世故未遑也兹因忝使安南假館俟命之暇始克㑹萃而成編也本之於孔孟朱子徵之於經史而下而漢儒之説爲多以其去古未遠有據而足徵朱子之著書多因其説也若易詩書之用夏建寅之月以爲説則朱子於孟子之集註既主改月之説而於此未及更定之也今亦竊取朱子之義求朱子未盡之意以成朱子未竟之説次於春秋經傳之後以尊經也仍辨羣疑悉具於右非以寧之敢爲私言也尚其與我同志之君子恕其狂僭之罪而是正之也
  張隆跋曰先祖諱以寧字志道居於閩古田翠屛山之下因以翠屛爲號焉自少力學不倦往寧德受學於韓古遺先生之門年二十七以春秋經登泰定丁夘李黼榜進士第復往淮南讀書十餘年後厯官太學及翰苑數十年間所作詩文號翠屛集洪武二年己酉夏使安南著述是書明年庚戌春書成踰月疾革作自輓詩而逝時年七十矣噫先祖晚年勞心積慮而成此書采摭羣經搜羅衆説欲以明聖經而定周之正朔也隆愚昧不知痛念手澤尚存深恐泯而無傳一依舊本謄寫刋而藏之家塾以俟諸君子講究焉宣德元年
  周氏原誠春王正月辨
  一卷
  未見
  周氏洪謨周正辨
  一篇
  存
  王氏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冷氏逢震周正考
  一卷
  未見
  張萱曰冷氏周正考雜引古今經史子傳以證胡文定春秋春王正月以夏時冠周月之誤謂時與月皆未改爲是其説頗精
  黄虞稷曰逢震四川資縣人
  王氏守仁春王正月論
  一篇
  存
  霍氏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董氏夏時周月論
  一篇
  存
  俞汝言曰其文亦駁胡氏傳之非
  汪氏春秋周正考
  一卷
  未見
  徽州府志衢字世亨祁門人
  李氏夏周正辨疑㑹通
  四卷
  未見
  翁氏金堂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俞汝言曰錢塘人隆慶戊辰進士除知銅陵縣事遷廉州府同知
  章氏春秋正月辨
  一篇
  存
  楊氏元祥春秋正月辨
  一篇
  存
  劉芳喆曰元祥字奎垣錦衣衞籍襄毅公博之孫也中萬厯癸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
  徐氏應聘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顧𣾨曰公字端銘崑山人萬厯癸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謫歸安縣丞遷南京行人司副卒今刑部尚書乾學左春坊左中允秉義大學士元文皆其曾孫也春王正月辨一篇載翰林館課
  史氏孟麟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劉芳喆曰孟麟字玉池宜興人萬厯癸未進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給事中厯户科都給事中遷太常少卿
  亡名氏春王正月辨
  二篇
  載八科館課
  俞氏汝言春王正月辨
  一卷
  存
  湯氏春王正月辨
  一篇
  存
  呉氏任臣春秋正朔辨
  一卷
  存
  徐盛全曰任臣字志伊仁和人以薦授翰林檢討
  羅氏即位書元非春秋始立法論
  一篇
  存
  楊氏春秋不書即位説
  一篇
  存
  黄氏魯隱公不書即位義
  一卷
  佚
  張氏方平君子大居正論
  一篇
  存載樂全先生集
  俞氏矢魚于棠説
  一篇
  存
  按俞成字元德東陽人宋慶厯中著螢雪叢談其詮矢字謂三十六家春秋皆以矢爲觀非也引周禮矢其魚鼈而食之直作射解
  陳氏考仲子之宫義
  一篇
  存
  蘇氏公子翬弑隱公論
  一篇
  存
  鄭伯以璧假許田論
  一篇
  
  亡名氏魯鄭易田説
  一篇
  存載山堂考索
  楊氏公至自唐論
  一篇
  存
  張氏方平蔡仲行權論
  一篇
  存
  司空氏疑經
  一篇
  存
  按疑經者以家父求車毛伯求金若諸侯之金天子不得謂之求宜於家父來毛伯來句絶其云求者使乎私自求故書以懲之
  羅氏恒星不見論
  一篇
  存
  張氏方平季友歸獄論
  一篇
  存
  章氏如愚季子來歸説
  一篇
  存
  周氏名未詳吉禘莊公説
  一篇
  存載山堂考索
  蘇氏管仲相齊論
  一篇
  存
  歐陽氏五石六鷁論
  一篇
  存
  按是篇六一居士集不載見皇宋文選
  陳氏重耳天賜論
  一篇
  存
  孔氏武仲介之推不受祿論
  二篇
  存
  許氏子玉請復曹衞論
  一篇
  存
  栁氏宗元晉文公問守原議
  一篇
  存
  章氏如愚春秋卜郊説
  一篇
  存
  林氏名未詳不郊猶三望説
  一篇
  存
  亡名氏不郊猶三望説
  一篇
  見山堂考索
  蘇氏閏月不告朔猶朝于廟論
  一篇
  存
  黄氏作丘甲辨
  一卷
  存
  劉氏子囊城郢論
  一篇
  存
  楊氏季札觀樂説
  一篇
  存
  韓子子産不毁鄉校頌
  一篇
  存
  劉氏非子産論
  一篇
  存
  楊氏許世子弑君説
  一篇
  存
  劉氏叔孫昭子譏叔輒論
  一篇
  存
  席氏夾谷論
  一篇
  存
  春秋救日論
  一篇
  
  林氏名未詳齊人歸魯侵田説
  一篇
  存
  亡名氏齊人歸魯侵田説
  一篇
  
  以上二篇俱見羣書考索
  蘇氏墮三都論
  一篇
  存
  張氏方平趙鞅入晉陽論
  一篇
  存
  胡氏獲麟説
  一篇
  存
  羅氏獲麟解
  二篇
  存
  金氏泣麟圖説
  一篇
  存
  王氏獲麟説
  一篇
  存
  席氏獲麟論
  二篇
  存
  唐氏順之獲麟説
  一篇
  存










  經義考卷二百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