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續英烈傳
◀上一回 第十五回 燕王智襲大寧城 劉貞誤墜反間計 下一回▶

  卻說江陰侯吳高鎮守遼東,今奉詔征燕,祇以為李景隆大兵將到北平,燕王必無暇他援,故引兵來到永平。不期圍不多時,忽聞燕王親自率兵來援,自知不敵,遂引兵逃歸山海。燕王探知,忙遣張玉率兵追之,斬首數十而還。

  燕王既解永平之圍,遂召諸將議取大寧。諸將道:「欲取大寧,必由松亭關而過。今松亭關有劉士亨率大兵守之,必破關然後得入。況此關險隘難破,倘遲留於此,而李景隆師至北平,北平兵少,恐城中驚恐,奈何?莫若且回師先破景隆,然後來取大寧,此萬全之計也。」燕王道:「不然也。襲取之兵,妙乎神速,歸遏之師,利其老顧。今由劉家口徑取大寧,不數日便可至。況大寧城中精勇,俱調守松亭,守城者不過老弱軍耳,兵到即可破。城破之日,因而撫綏守松亭將士家屬,則松亭之眾,若不漬,必自降也。大寧既得,則大寧之精勇,皆我之精勇。率兵而歸擊景隆,直摧枯拉朽。毋慮北平,北平深溝高壘,守備完固。縱有百萬之眾,未易敢窺。其師頓一日,老一日,諸君勿憂。」遂進兵往襲大寧。

  卻說大寧守將有四人。兩個都督,一個叫做劉貞,一個叫做陳亨;兩個都指揮,一個叫做卜萬,一個叫做朱鑒。劉貞為人柔懦不斷,易於欺瞞。陳亨小有才幹,卻懷二心,往往與燕府通謀。朱鑒一味樸實,卻不知變。唯卜萬智勇超群,一心護衛朝廷。此時燕王正慮卜萬驍勇,欲思有以制之,未有計策。忽前軍獲大寧探卒十數人,解上帳來。燕王心思一計,因召一卒到面前,問道:「你叫甚麼名字?」其車道:「小人叫做王才。」燕王道:「吾有一封緊要書,要寄與卜將軍,你能替我悄悄送去,不但饒你之罪,且有厚賞。」王才道:「千歲爺告饒了小人之死,莫說送書小事,便蹈湯赴火,亦不敢辭。」燕王大喜,命賞他酒飯,喫得爛醉。遂寫了一封書,叫人替他縫在衣襟之內。再三吩咐他,小心送去,不可遺失。又賞他十兩銀子,遣他去了。然後吩咐將眾卒繫了,叫人看守。內中一卒,叫做李代,為人甚奸,因問守者道:「這王才,為何千歲爺不繫,又賞他酒飯銀子?」守者道:「千歲爺要他送書與卜將軍,故此賞他。」李代道:「千歲爺差用人了。這王才好酒,不小心,最要誤事;若差他下書,定要弄出事來。你須稟知千歲爺,改差我去,方纔謹慎細密。我又不要賞賜。」守者道:「你若果有好心,待我與你稟千歲爺。」因走去半晌復來,說道:「我已稟明千歲爺。千歲爺說:『王才既已遣出,不便又改。你既不要賞,又肯出力,就遣他同去,候事成一總賞罷。」李代聽了大喜,遂辭守者,趕上王才,同回大寧。

  李代要與王才分賞,王才不肯,道:「這是燕王賞我的,為甚我分與你?」李代懷恨,遂悄悄報知劉貞、陳亨道:「王才因探事被獲,私受燕王之賞,替燕王傳書與卜將軍。」劉貞道:「如今書在何處?」李代道:「現在王才穿的衣內。」劉貞忙叫人將王才捉來,也不問長短,竟將他衣服剝下來。內中一搜,果然有書,密密的縫在衣內。拆出來打開一看,祇見書中一半是褒獎卜萬,并謝他通好的言語,一半是低毀劉貞,叫他圖謀之意。遂大怒道:「原來卜萬與燕王相通,怪道他屢屢要取大寧。」因與陳亨商量道:「外有強敵,內有接應,此城危如壘卵矣。這事若待奏聞,你我性命必不能保。」陳亨道:「兵法云:『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事在危急,先發後聞可也。」劉貞以為然,遂伏兵兩廊,著人請卜萬議事。卜萬不知,竟隻身而來。劉貞因喝伏兵拿下。卜萬驚問道:「為何拿我?」劉貞道:「不必問我,你自做的事,豈有不知!」因取燕王之書與他看。卜萬看了,急辯道:「此燕王之反間計也,將軍為何誤信之,以自傷羽翼!」劉貞道:「是真是反間,一時也難辯,但城池為重,既有這書,豈敢復以地士託將軍。將軍且請獄中坐一坐,候皇上栽酌可也。」因叫人押至獄中。卜萬苦苦分辯。劉貞終是不聽,竟置於獄,又將卜萬的家私抄了。就寫疏飛奏朝廷。又把王才監候,做個證見,不題。

  卻說燕王打聽得卜萬拿了,滿心歡喜,遂發兵從劉家口暗襲大寧。大寧雖然設備,然精勇俱調往松亭守關。大寧不過老弱,聞知燕兵到了,慌做一團。報與劉貞,劉貞雖是都督,但武藝平常,臨不得大敵。止有卜萬善戰。卻又下在獄中,不便復委。陳亨又東西推脫。祇差朱鑒一人出城迎敵。朱鑒雖奮不顧身,直殺向前,怎當得燕兵個個猛勇。戰了半日,後無接濟,竟被張玉斬了。朱鑒既死,眾兵支持不住,竟敗走入城。燕兵遂乘勝奪了城池。劉貞聞知大驚,祇得自負敕印,單人獨馬,走出東門,逃往遼東,浮海以歸京師去了。

  燕王入城,忙著人到獄中去請卜萬。不期卜萬在獄中,已被眾兵殺了。燕王聞知,不勝歎息。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在都督府取出冊籍,查點調往松亭守關將士之家,皆開倉厚加存恤。初時報到松亭,眾將士聞知大寧被燕王奪了,皆以為家屬未免受傷,盡惶惶不寧,思量要圖報復,不料過了兩日,紛紛信來,皆傳說燕王厚恤之事,眾將皆感激道:「燕王既厚恤吾家,則吾等皆受燕王之惠矣,如今何不降燕!」於是守關都督陳友,都指揮房寬,指揮徐理、陳文、景福,皆相率驍勇來降。燕王大喜,俱優禮厚賞,待以心腹。原來這大寧,城居遼東宣府之中,在喜峰口外,俯視北平,實一雄鎮。太祖不輕託人,故分封寧王於此,作東北一大藩。不意朝廷疑寧王與燕王合謀,因詔削他護衛,故寧王無權,一任燕王襲取。

  燕王雖得大寧,恐留寧王於此,終非己有,因將大營紮在城外,親自單騎入城,到寧府來見寧王。寧王聞知,忙出來相見。行禮畢,燕王就執寧王手而大慟道:「吾與王皆高皇帝之子,縱不能傳位為天子,封列藩王,亦禮之自然。奈何建文小子,聽信奸臣,苦苦見逼。周、齊、代、湘、岷五王,既已相繼受禍,今又命李景隆以大兵五十萬,直加於我。使我進不能陳情,退不能守位,萬不得已而用兵以救命。其窮蹙為何如,王弟得不憐我乎?」寧王道:「建文一味仁柔,但憑齊、黃作惡。前日有詔,說我與王兄通謀,將弟護衛削去,殊可痛恨。今王兄既窮蹙如此,弟當上表,細訴此情,自然有個處分。」燕王致謝道:「得王弟用情,感激不盡。」彼此歡喜,留居數日,情好甚篤。燕王出入無忌,因得結交思歸之士,並招致守邊精勇,同歸北平。臨行之日,寧王不知燕王有謀,親送之郊外。燕王已暗命眾將,擁歸北平。寧王大驚,問故眾將,故眾將道:「大寧將士,皆四方造戍之人,邊地寒苦,實不願居;今蒙燕王招歸北平,盡樂從命。將士皆去,大寧城為之一空,大王獨留於此,外臨邊地,豈不危乎?燕王有所不安,故命眾將,啟請大王,同至北乎?共享富貴。」寧王道:「燕王既有此意,何不早言。」眾將道:「燕王原欲早言,恐大王狐疑不決,故臨行上請也。」寧王暗想事已至此,料難退去,祇得說道:「既蒙燕王美意,但寡人無孤行之理。」道傳令旨,著王府官吏奉世子妃妾,將府中所有資財,悉裝載明白,隨向北平去。祇因這一去,有分教:

    疆域廣而兵威盛,精勇多而攻戰克。

不知後事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續英烈傳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