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集/卷十
讀書箚錄
编辑心經
编辑篁墩序文。散緩。甚無端的發明之旨。只似俗下擧子。依題畫㨾之文。
顔氏書贊後文。有味。
程林隱心學圖。國朝先儒固已論其可疑處矣。體段破碎。位置顚錯。旣無所親切發明於本體。又無所端的指示於功程。只是一集合文字。恐不足爲開卷第一義。
人心道心章。
動不動。便是墮坑落塹。〈움즉ᄒᆞ쟈마쟈ᄒᆞᆯ제。ᄇᆞᆯ셔墮坑落塹。〉
王魯齋說。語意多未瑩透。正字私字。皆見乎外者。故人心不可謂之人慾之云。尤未可曉。
不愧屋漏章。
朱子以中庸不愧屋漏。爲戒懼工夫。潛雖伏矣。爲謹獨工夫。今西山以不愧屋漏。對羣居而言。兢畏於獨處。則葢指爲謹獨工夫矣。葢中庸將潛雖伏矣對看。則不愧屋漏。當爲戒懼工夫。以詩視爾友君子。相在爾室對說之。本指言之。則西山之說爲正。
閑邪存誠章。
吳草廬說。以思毋邪。爲誠意事。閑邪存誠。爲正心事。其考究文義。體驗意味。儘亦精矣。然其所以爲說。則恐多未精。如所謂思無邪之邪。指私欲惡念。閑邪之邪。非私欲惡念。匪欲匪惡。亦謂之邪等說。自謂精於分別。而恐失本旨。又易有流弊。夫天理人欲善惡之界分甚明。纔非天理。便是人欲。纔非善。便是惡。中間更不可說。別有非善非惡非理非欲之念。大槩思無邪之邪。念慮之自內萌而發於欲者要無之。閑邪之邪。物欲之自外入而誘其知者要閑之。思者。亦心之所發。無邪則無妄。心之所發。實而無妄。則心固可得以正矣。此大學所謂意誠則心正。然物接於外。防閑不密。則邪便入而心便不存於內。此大學章句所以意旣誠而又必密察此心之存否者也。約以言之。則思無邪者省察。審愼於意念思慮之幾。閑邪存誠者操存。防閑於視聽言動之際。互以言之。則誠之於思。自然外物不能亂。制之於外。自然內心常能存。合內外。貫心事。邪則同一人欲。誠則同一天理。
敬直義方章。
說只恁地說。〈말은。다만이리ᄒᆞᆫ말이어니와。〉○見得是處。决定恁地。不是處。决定不恁地。〈보매올ᄒᆞᆫ곳은。결단코이리ᄒᆞ고。아니올흔곳은。결단코이리아니ᄒᆞ야。〉
小註。無頭當。〈다힐ᄃᆡ업서。〉
不遠復。
緊約束。〈ᄆᆡ이잡죄다。〉
克己復禮章。
好學論覺者之覺。卽學之爲言。覺也之覺。
做他那骨子。〈제골저되다。〉
極要與他打疊。他指人欲打疊。猶言打平也。打疊。〈턱텨ᄡᅳ른듯。〉
中庸首章。
程子彈琴說下小註。蘇楊氏所說云云。按蘇楊說。無所錄。而但錄朱門。此段問答。殊疎漏。
蘇昞問條。信斯言也斯言。指上程子之言。○無著摸。〈다혀ᄆᆞᆫ칠ᄃᆡ업스니。〉○小註。界至。猶言地境也。
小註。答呂子約。不識四到時節。〈ᄉᆞ방다ᄃᆞᄅᆞᆫᄃᆡ를아지못ᄒᆞᆯ시졀。〉○一枚癡敱罔兩漢。〈ᄒᆞᆫ낫어리점즉샹업슨놈。〉
延平書。靜坐看如何。〈靜坐ᄒᆞ야。엇던고보면。〉
問謹獨條。小可沒緊要處。〈져기관겨치아녀무던ᄒᆞᆫ곳ᄃᆡ。〉
大學誠意章。
程子說第二條。必不害心疾。不害。猶言不患也。
程子說第三條。欲知得與不得云云。按上第二條。乃是明善。未至之病。屬之誠意。已不甚襯。至於此章。分明是論格物。而摭載誠意章。迂引心廣體胖字爲註。以求強合。殊未可曉。
朱子說第一條小註。流注想平生苦苦不會斷得者。正在此想。讀聖賢書半生。却與潙山禪師。有同病之憐。可發一歎。
朱子說第二條。鑄私錢假官會。言陰鑄私錢。詐托官會也。會讀儈。會子。貨名。
賺却。猶連累也。
朱子說第三條。逐些喫。〈젹젹ᄀᆞᆺ금먹어。〉鋪攤放門外。〈문밧ᄭᅴ헛처ᄇᆞ려。〉
趙致道誠幾圖說。甚精確可讀。或疑誠者理。理無爲。動者。卽其所乘之機。今趙氏言誠之動而之善。若曰動。則豈所謂無爲乎。是不然。理固無作用。却有主宰。元來理有動底理。故機能會動。是故。朱子於太極。動而生陽。恐人錯認理自作用。則曰非太極自爲動靜。動靜是陰陽。又恐人遂不知理有主宰。則曰非陰陽自會動靜。自是理有動靜。觀於此兩言而融會體驗。則理之體用。可以默識矣。所謂理無爲者。正與人君正南面而無爲相似。非謂兀然全無用也。若偏守理無爲三字。而不知主宰運行之妙。則所謂太極者。眞如周赧,漢獻。寄在強臣之上。一隨其所爲。而所謂氣者。無所禀令。猖狂恣行。爲挾天子。令諸矦之物事矣。萬物根柢。造化樞紐。豈有搖漾無定若是之甚者乎。惟其無作用。故爲萬物之根柢。惟其有主宰。故爲造化之樞紐。
妙萬物而不自用者。其理乎。迹萬化而無所敢自遂者。其氣乎。
正心章。
程子說第三條。周羅事。〈일을두루번전즈리다。〉
朱子說第四條。才敬。看做甚麽事。〈才敬애아모일이나ᄒᆞ여보라〉撑船須用篙。喫飯須使匙。檢身須正心。朱子豈欺我哉。
第六條。都不得〈이라〉。便是外面來底〈라도〉。都不得〈다그리치못ᄒᆞ리라。〉
伊川涪陵之行條。舍去如斯。達去如斯。未詳。
舍達二句。默味語意。似謂公所以不動。豈放舍得軀命物事而然耶。抑洞達得理命原頭而然耶。舍卽舍生之如。達卽達天之達。或云舍達。猶窮達。謂窮達。皆舍此不動耶云爾。似不然。
臧格謚議。其論學於伊川。殊無發明大體之意。於大學。亦無襯貼本旨之語。恐不足錄。
朱子學第二條。大字面配去。謂黥刻面皮。流配去。宋時強盜律也。
第三條。且慢。〈아직부졀업다。〉
第五條。往官司打酒。打酒。酤酒也。是時榷酤。故往官司酤也。○不着。猶言不合也。○莫枉了五通。言五通。神無所干涉。而致疑是誣枉五通也。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章。
程子說第六條小註。做許多摸㨾。〈허다ᄒᆞᆫ지에ᄒᆞᆫ다。〉○任爾如何〈너란아ᄆᆞ리나ᄒᆞ여라〉○退產買賣之法。不願者。告官還退也。○甘伏批退。甘受批判。還退也。批判。如今吏文所謂題音。
朱公掞事條。槅。今俗所謂窓矢。
四端章。
此心之大。元無限量。苟知充之。則天地萬物同吾一體。所以能保四海。常人之心。限於軀殼。苟不知充。則一膜之外。便成燕越。所以不能保妻子。深思天下。君臣父子夫婦有多少乖離。甚至於相殘害者。其初只自一膜之隔耳。如漢武帝求長生。乃曰苟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此其心。但只要得此一膜內血肉精䰟超然獨不死。雖夫婦父子之大倫至情。便見皆在膜外。漠然無干己事。末梢衛皇后,戾太子之禍。不亦宜哉。
仁則不忍之心生。不仁則忍心生。不忍之心。溫蒸融液。忍心。錮冷凝沍。春噓物茁。只箇此心。履霜堅氷。亦只箇此心。君子一念之發。常須察此。
充則大而公。不充則小而私。大人之心。小人之心。只常自看。自家心腸濶狹分數。可見。
擴是展拓之意。充是塡實之意。徒展拓而不塡實。則所展拓者。亦虛張地步。不爲我有。須隨分展拓。隨去塡實。乃至廣大。如吾輩往往開眼。便見天地萬物。皆吾一體之意。而顧無以充其意思。時移意滅。回首思之。便同一塲妄想。今其大意。雖不可不常常醒覺體存。若其工夫。則只隨日用間。身心所接力量所及。分寸推去。凡其推去處。皆要十分備足。據爲己有。日日如此。事事如此。還將大意。默相參會。明日廣似昨日。此事廣似前事。庶有廓大溥徧之時。
山木章。
朱子說睡一覺起來。依前無狀。此句語讀之。眞是如針箚身。惶恐不自存。每將此句。曉睡纔覺時。暗誦着一徧。覺於澹整提綴工夫。有些得力。
不但睡覺起來。乃依前無狀。常密察其無狀根柢。元來睡時。亦依舊在。卽夢寐可見。夫夢寐紛紜。皆是此心做出。夢之昏明煩澹。妄實躁靜。皆可考課此心。常人夜之所息。只是身息。心未曾會息。所以平朝之氣。亦不能甚淸。明晝之所爲旣熾。則必有以害其夜之所息。夜之所息旣薄。則愈不能勝其晝之所爲。此兩下語句形容情狀。可謂八面照心鏡矣。
橫渠說下小註。精切似二程。猶言較二程益精切。
程子敬說第三條。無一物是合少得。言天下萬物。皆不可無也。
第六條下小註。除是孔子方恭而安。〈이져더러。孔子야方恭而安。〉
呂與叔養氣條。絶四後。畢竟如何。言絶四之後。氣象竟如何也。○大小大直截。言多少大段直截。直則亭亭不偏。截則整整不亂。
黃勉齋勸謝賓條下小註。一月日不見客。必須大病一月。似言一月內一日不見客。便如一月病也。○他門。猶他家。謂他人也。
仁人心章。
朱子說第二條。或者錯看明道之語云云。明道語。卽上文將已放之心。約之反覆入身來之語。
聖可學章。
朱子說第二條。只就這敬字上崖去。〈다만이敬上에와。미러가면。〉○累墜不快活。〈포개여뒤룩뒤룩ᄒᆞ야。快活치아니ᄒᆞ다。〉裝點。故累墜。不直截。故不快活。
四物箴。
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言撲打人私己處痛切也。一條痕一掌血。皆指被打人上言。撻一條。則撻處便生一條楚痕。摑一掌。則摑處便生一掌暈血也。
尊德性齋銘。
朱子晩歲說第一條。一箇坯子。坯子。陶器未燒者。○一日謂諸生條小註。問向蒙見敎。讀書須要涵養。須要浹洽。因言孟子千言萬語。只是論心。〈蒙見敎語止此。〉七篇之書如此者。是涵養工夫否。〈已上問者說。〉○又襯貼一件意思。硬要差排。看書。豈是如此。〈ᄯᅩᄒᆞᆫᄇᆞᆯ意思를。ᄇᆡ졉ᄒᆞ야。우김질노식여다히려ᄒᆞ니。글보기를어이이리ᄒᆞ리오。〉
巴鼻。未詳語指。猶言頭腦也
葉賀孫問條小註。人只管道。某不合引他〈▣니〉。如今〈이〉。被他累〈라ᄒᆞ니。○사람이다니로ᄃᆡ。내졀를引進치아념즉ᄒᆞ니。이제져의連累를니부리라ᄒᆞ니。〉
篇終吳草廬之說。無一字不有病痛。至所謂子而亥。春而冬。常見吾德性之昭昭如天之運轉。如日月之往來等語。分明是釋氏見心觀性之法。朱子一生苦心血戰處。正在此等見識。而今篁墩引之。以爲一篇結末。其陽尊朱門。而陰濟陸學之意。不待明者而可辨矣。
竊詳朱子敎法。以尊德性道問學。爲交修並進之功夫者。卽不易之定論。無初晩之異。而中歲江西之說漸盛。謂學在於言語文字之外。而弊將入於禪門頓悟之學。故一時所論。多在於道問學。亦以矯其空虛狂妄之弊。晩年又見從遊之士。精於講理。而忽於踐履。却有偏落一邊之弊。故所論更提重於尊德性上。以救其口耳文義之病。今篁墩以兼言兩邊。爲平日敎法。則是矣。其以偏言道學。隱然歸之中年未定之論。而以偏言尊性。爲末年之定論。則不是矣。
中庸
编辑首章。
此首章。凡五段。第一段。自天命上。漸漸放開去。至修道之敎。極開濶。自第二段。復就率性之道上。漸漸收斂入來。至戒懼謹獨。極收斂入裏。復自第四段。就自己裏面所貯載天命之性上。便復放出外去。至第五章致中和。則合內外混性情。推以極之。天地位。萬物育。復極放濶。
先儒以首章爲一篇之綱領。按此首章。文之爲段者五。而意之爲節者三。其首一節。明性道敎之本原與名義。次一節。論道之體物而不可離。末一節。論中之體用。凡此三節也。故通篇三十二章。却亦分三節以應之。自第二至十一章。承首之末一節中之體用。而却換出庸字貼中字。反覆詳論知行擇守之事。自十二至二十章。叫應首之次一節道不可離。而始吐出費隱二字。縱橫推言道之近自夫婦父子兄弟朋友之間。遠至於天地神祇禮樂政法幽明之故。無所不在。自二十一至三十三章。叫應首之首一節性敎之名。別而拈出一明字。對誠字。次第究竟聖賢尊性道學主敬精義之極功。而末段復叫起一天字。鎖徹首尾。一開一闔。妙不可言。逐章而讀之。則章章有小開闔。通篇而讀之。則通篇爲大開闔。方其開時。粲然萬理無一不有。及其闔了。寂然一理。無聲臭可尋。不但其道理終身用之。而有不能盡。只此文字之妙。亦終身讀之。而有餘味矣。
按此首章。爲一篇之綱領。而首三句。又爲一章之綱領。則其首尾段節。又有可言者矣。今且以世俗士子程文之規言之。首三句。入題也。道不可離以下。中間鋪叙也。喜怒哀樂以下。回題也。首三句。自天命上一層說下一層來。作三層說話。其中間一層上面來者至此住。下面去處從此去。此卽上下二層總會處。故鋪叙之所以起也。自鋪叙。轉歸回題。未發之中。卽天命之本體。中節之和。卽率性之達道。位育之盛。卽修道之極功。此卽一章之回題。而其中出一中字。卽一篇鋪叙之材料也。此下三十二章。自君子中庸。至行遠自邇凡十四章。主道上說。而性敎包乎其間。鬼神至哀公凡五章。主敎上說。而性道明乎其間。自誠明至大經大本凡十一章。主性命上說。而道敎備乎其間。而誠字又爲一篇破題也。至末章。復自君子由敎入道之事。推而至於盡性命之極致。節節喚應首章自戒懼謹獨。推至致中和之意。一齊收盡。無少罅漏。乃更一齊總會。轉向上數層去。至於上天之載而終之。此一篇之回題也。〈凡此所論段節。當與饒氏六大節。相爲經緯。非廢舊而創新也。〉
是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愼其獨。
朱子以此爲由敎以入之事。按上文修道之敎。所占極濶。此段由敎以入之事。所占極約。修道之敎。擧敎之全體而立言。在公共地。戒懼謹獨。拈敎中之一事。而就自己入道處。劈最初頭一條路而示之也。谿谷乃欲以戒懼謹獨。直釋修道之敎。殊不知修道之敎合下。便已位天地育萬物。戒懼謹獨如何合下。該得許大。故朱子之意。此修道之敎。爲聖人奉天成務之事。而學者自戒懼謹獨。推致其極功。而畢竟學問地位。占得天地位萬物育之域。則脩道之敎。便亦在我矣。
按莫顯乎微之微。與鬼神章微之顯。字同而義異。彼以理之體段言。此以理之地頭言。故以體段言者。微爲體之隱。而顯爲用之費。以地頭言者。幽獨隱微。不覩不聞之地。皆是費之小而不可破處。天地位萬物育。卽費之大而不能載處。〈隨小隨大。莫非此理著見處。不可以小者爲隱。而大者爲費矣。〉或者欲以此章之隱微。當費隱之隱。則其必不識費隱者矣。
此篇說微顯者三。首章。莫顯乎微。以理之地頭言。鬼神章。夫微之顯。以理之體段言。衣錦章。知微之顯。主心言而地頭與體段。皆包之矣。其所以都包得者。只箇知字。箇知字。卽心之妙用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谿谷以一句。作一章爲疑。疑上章人莫不飮食一段。當在此下。葢上章旣以知行分言。而結梢却擧知一邊。故章句釋之以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是以。有過不及之弊。推演經文之餘意。而幷及行處也。此章却又單擧行一邊。故章句釋之以由不明。故不行。探原經文之微意。而先提知處也。今若以人莫不飮食。移在道其不行之下。而釋之以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此所以爲過不及之弊。而道之不行也云爾。則無事乎推演。而上章語意自足。不煩於探原。而此章文勢益完。又其承上章擧其不行之端。而起下章大知之義者。似益明備然。竊詳中庸一篇。元來完書。非如大學之有缺章錯簡。故朱子於中庸。則不敢少有移動。〈只如小人反中庸。據王肅本而從之。索隱行怪。據漢書而從之。第二十章子曰二字。據家語而削之而已。〉謹因其本書。而分章訓釋而已。則後儒之輒欲移動。恐非深知朱子之意者也。
自第二章至第十一章。
第二章。爲論中庸之開頭。第三章。始言中庸之難能。自此以下。歎其鮮能知。而繫之以舜之能知。惜其不能守。而繫之以顔子之能守。極言其不可能。而繫之以敎子路。又繫之以自道之辭。終之以惟聖者能之。初以君子中庸開頭。故終以君子依乎中庸結尾。文雖不屬。而意實相承者。節節如此。
第十二章。
上章旣以君子依乎中庸結末。故此章却以君子之道起頭以接之。上章論中庸。故說惟聖者能之。此章論費隱。故却說聖人亦有所不能。意則更端。而語又相貼如此。
費。只是散布遍滿之意。小註。胡氏引說文散財用之訓者。字義極明。世之讀者。類以費隱。作顯微看。顯微二字。所以說形而上下者。非所以說費隱。葢費已是形而上之道。只緣道無可見。須從形而下之顯處。見其費也。若遂直以顯字當費字。則不但失於道器之分。其於字義。亦不類矣。
費而隱之而字。如無極而太極之而字。只是一塊畫。作兩片說話。彼則從上面竪說。而上面已涵下面。此則從外面橫說。而外面便包裏面。
第十三章忠恕違道不遠。
或言忠恕。卽是道。今以違穀七里。釋違字。則猶有自此至彼之間。忠恕與道爲二物。而所謂此者。姑未是道矣。竊謂道是大總之名。忠恕卽是道中之條目。固不可以忠恕爲非道。而亦不可以忠恕蔽〈一言以蔽之蔽。〉得道之名。道譬如四會之大路。忠恕譬如門前路之入大路處。大路未可躐到。從門前路入脚。則大路便在面前也。未知如何。
第十三章至十五章。
章句。以道不遠人以下三章。爲費之小處。中間鬼神章。爲兼費隱包大小。舜其大孝以下三章。爲費之大處。其下哀公章。爲包費隱兼小大。誠至當也。然此則擧大體論。今又就其大體中。細尋條理。費隱章以後十三十四兩章。自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際。言行之常。至富貴貧賤夷狄患難之間。位遭之變。備論盡己盡人底道理一通。雖較之舜其大知以下三章爲費之小處。而若姑就此兩章。自作一通看。則自道不遠人以後。漸漸放開。至君子居易以俟命。議論已占得濶。自此漸濶下面。將說鬼神陰陽天地聖人之事。故十五章。却更喚起費隱章君子之道四字。而忽然句回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兩句。以見下面許多高遠底道理。皆從妻子好合父母安樂上推去。卽此十五章。所以收盡上面兩章之意。引發下面諸章之說也。十七章以下三章。將極論羣聖人格天地饗祖宗保子孫受福祿之事。故十六章。先論鬼神之德。以見往來合散感應微顯。莫非眞實之理。卽十六章。所以承十五章。引發高遠之端。而爲下面三章之張本也。舜其大孝以下三章。皆從孝上起說。正見聖人許多事業。皆從父母其順上。做得盡充得大。於是十五章之旨。貼得下面諸章。益親切矣。至哀公章。則以孔子。繼大舜文武周公之緖。而其所論都該盡上面七章之意。精粗巨細。滚同融會。自成一部。大全之文字。而其說推用處。亦自親親之仁上理會去。卽此上諸章。皆暗從十五章中脫出來。尤似分明也。
第十七章。
此章所論天命。亦理之精微之極致。然與首章所論之命却別。彼以理之流行於氣質者言。此以理之混合於氣數者言。
第十九章。
此章第五段。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三句。指上文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之事。而終述事之端也。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二句。指上文序昭穆。序爵序事。逮賤序齒之事。而終繼志之端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二句。合兩端而總結之。以終首文孝之一字也。今口訣〈諺解也。〉通七句。作一串。讀恐未精。○口訣舊讀踐其位〈ᄒᆞ야〉。行其禮〈ᄒᆞ며〉。奏其樂〈ᄒᆞ며〉。敬其所尊〈ᄒᆞ며〉。愛其所親〈ᄒᆞ며〉。事死如事生。〈ᄒᆞ며〉事亡如事存〈이〉。孝之至也〈니라〉。○今欲讀踐其位〈ᄒᆞ야〉。行其禮〈ᄒᆞ며〉。奏其樂〈ᄒᆞ며〉。敬其所尊〈ᄒᆞ며〉。愛其所親〈ᄒᆞᄂᆞ니〉。事死如事生〈ᄒᆞ며〉。事亡如事存〈이〉。孝之至也〈니라〉。踐其位以下五其字。章句釋以指先王也。竊意上文修其祖廟以下四其字。亦同。如設其裳衣之其。非先王而何。卽四其字。皆當爲一義矣。夫祖廟卽先王之所建。我謹修之。宗器卽先王之所藏。我謹陳之。裳衣卽先王之所服。我謹設之。時食卽先王之所嘗。我謹薦之。凡我之所以恪謹奉行者。皆述先王之事也。孝子之心如此。故見堯於羹。見堯於牆。皆此心也。〈深體驗之。實可自見。〉
此章或問。論昭穆處。雖同堂異室之制。尤不能備云云。尤字當作冘。古猶字也。詩傳序。尤非後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也。尤字。別本。有作冘者爲是。見於退溪集。冘之誤爲尤。此明證也。
張琥之琥。朱子大全。作璪。不知何處爲是。
大學
编辑序。
新安陳氏謂此序。爲分六節。是也。然不明言其分節處。獨以其精義。尤在第二節之說。推之似以頭辭十五字。爲第一節。葢自以下爲第二節。恐未然。一本精義。尤在第二節之二字。或作一字。然則是矣。今以管見。分節條錄于下方。
大學之書〈止〉敎人之法也。
此爲頭辭。釋大學書之名義大體。葢自以下。爲鋪叙。
葢自天降生民〈止〉所由設也。
此當爲第一節。首出性字。以明立敎之本。
三代之隆〈止〉所以分也。
此當爲第二節。始出學字。以明設敎之法。
夫以學校〈止〉所能及也。
此當爲第三節。言敎學之效。見於俗化。以結上兩節之意。此節總結之辭。故復叫性字以終之。
及周之衰〈止〉詳者也。
此當爲第四節。言大學之書所以作。而因俗化之隆汚。以明著書傳後之旨。
三千之徒〈止〉壞亂極矣。
此當爲第五節。言大學之書不傳。
天運循環〈止〉小補云。
此當爲第六節。言大學之書復傳。因言采輯章句之意。以結上兩節之意。此節總結之辭。故復叫化俗二字以終之。此序節數大體如此。而每一節皆作三四。轉其第一節。言天之與人以此性。人之不能盡此性。聖人之敎人。以復此性。而結之以命官立敎之事。凡三轉而一結。其第二節言設學之廣。而却分開小學之法。大學之道。結之以分學設敎之法意。凡一轉而兩下。一結其第三節。言上之所以敎。下之所以學。而結之以世道隆盛之所由。然爲兩轉一結。其第四節。則言孔子著書垂敎之旨。而却分開小學之書大學之書。以應第二節之意。其第五節。則言敎之所以絶。學之所以弊。而結之以世道壞亂之所以極。以應第三節之意。其第六節。則言絶學之復傳。此書之復明。結之以輯章句補世敎之意。凡兩轉一結。而天運二字。却暗應首節天命君師之語。古者大學敎人之法八字。叫喚頭辭。鎖徹一篇首尾。其每節之內轉摺。大略又如此。而其間曲折互換。層節相因。句句有着落。字字有配屬。脉絡周匝。而眼目森羅。規模濶大。而綜理細密。不但論道理。盛水不漏。卽其綴文之法。亦可謂盡千古之妙矣。
此序段節則六。而若其大分界。則只是上下二截。其上半截。則叙五帝立敎之原。三王設學之法。而末言化行俗美之效。下半截。則述孔子曾子作書明敎之旨。兩程兄弟表章此書之功。而末冀其有補化民成俗之方。此又其規模大體。讀者。當先識此大體。次看節數。次就逐節內玩其節摺。於是。句求其旨。字求其訓。會而通之。道理體統。學問路徑。亦可漸次向上去矣。
所謂字句眼目者。如二然後。三於是。三是以。四所以。卽其句眼之大者。治字屬君道。而政法等字爲配屬。敎字爲師道。而道術等字爲配屬。至於知行二字。或明置。或暗布。或反語。或正說。通篇許多說話。節節帶兩邊去。此卽一篇之字眼。上之五性字。下之四傳字。卽上下半之字眼。其他如及周之衰與以及五季之衰。作傳義以發其意與次簡編發其歸趣。順語以相應。如有出於其間與紛然雜出乎其間。不幸而不得聞與幸而與有聞。反語以相應。所謂字字有配屬。句句有着落者。槩如此矣。
程子表章此書。則幸此書之旨復明。而君子得聞其道。朱子采輯章句。則冀此書之道復行。而小人亦蒙其澤。
小學以行而養其良知。大學以知而實其善行。
小學之敎。使人筋骸固心志貞。夫然後可以格物。可以致知。所以大學明善之法。特因小學已成之功。
經一章。〈以下閱滄溪集所錄。〉
國朝先輩。以定靜安慮得。分配誠正修。固未精。今以慮字。必欲求下落於八條目中。乃以章句察字。當慮字之意。亦恐未當。葢大學之書。只是知行兩端而已。而每以知爲劈頭處。故上段知止及下段物格。皆先言知。然知止一段。言知止。則見理定。故知之效驗。自然得力於行處者。其意味脉絡如此。物格一段。言知至。則體理實。故行之效驗。各自得止其所知處者。其條件次第如此云爾。只如此體驗。則段落各自分明。而旨意默相貫通。若必欲以此配彼。將彼準此。則自相障礙。有金屑眯眼之病矣。○所謂旨意默相貫通者。夫惟知之效驗。得力於行處者。有此脉絡之妙。故行之效驗。各得止其知處者。有此條件之廣。若通而論之。則格致在知之前。定靜安慮。在知之後得之前。誠正修齊治平。始已該在知之內。終又該在得之內。卽六者之條目。無一不資於定靜安慮之脉絡。而定靜安慮之脉絡。無一不通於六者之條目。慮字下落。未嘗不分明也。分爲圖以明之。
若其知止一段。自知至得之間。詳著四箇節次。物格一段。則知之下更無節次。直以得止之事承之者。上段。以知行爲首尾相函。故中間累累有四箇節次。而誠正修齊治平六者之條件。都包於首尾二字之內。下段。以知行爲節目相因。故直下層層爲八箇物事。而定靜安慮四者之意味。却默寓於節目八箇之中。段落各分明。而旨意相貫通者益妙。今又爲圖以明之。
夫在物爲理。在心爲知。理旣盡則知自至。理盡知至。則天下萬事都定。所以心靜體安。而事至自然能幾所謂慮。所以意能得誠。心能得正。身能得修。家能得齊。國能得治。天下能得平。〈所謂六箇條目。包在知得兩箇之內。四箇意味。默寓節目八箇之中云者。借喩如陰陽互藏其宅。至於誠正修齊治平。自相因次。疑若無資於慮。而慮字意味。無一不通於六箇之中云者。借喩如五行有自相生之序。而太極樞紐。無一不行於五箇之中也。〉
定靜安慮四字中。定與慮字。又自爲首尾。定者。慮之筋力。慮者。定之機巧。靜安二字在中間。却輕輕過。只是定之漸熟。定力熟地。慮巧精。
慮字極難形容。慮只是得之巧匠。如庖丁解牛。郢石斲漫妙處。都在慮。
慮與察不同。察是照管底。邪思妄念。皆當照管。慮是商量底。唯實事會箇商量。
慮字地頭。正在事纔到手。欲脫手時。〈知止。是通事未到前或事纔到面前時。慮是事纔到手頭時。能得卽事脫手處。○如孟子加齊卿相不動心。是知止定靜安。向後大有事。在慮。得都在此處。〉
以功程地位言之。慮。須功夫熟。地位高後會用。察。自初學。便使用得。
慮只是精義。惟先有集義工夫。所以能會精義。格物致知。卽便是集義事。或曰。定靜安。莫是敬之苗脉否。曰然。敬固是貫徹始終。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然亦惟知之至。然後敬力眞定。定熟則靜。靜熟則安。凡事熟則精生焉。所以能慮。若徒守敬字。而無集義工夫。則正如釋氏坐禪入定。枯木死灰。何以能慮。故先儒譏其畀之一錢則亂矣。
定靜安之志心身與誠正修之意心身。大槩亦同。〈惟志與意字。差別。〉但誠正修。是動上用工夫。定靜安。是靜時氣象。大抵大學八條目工夫。皆在動上。而定靜安。特指示靜時氣象。此所謂靜以涵動之所本。
易曰。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知至卽此所云知止。幾卽此所云慮。終卽此所云得。存義卽至而不遷之意。此事當作三節看。知卽集義。慮卽精義。得卽存義。
古人之學。始以小學。已成居敬之功。故大學便以窮理承之。理窮則知止。而敬之意味益別。敬熟則義精。而理之品節不差。〈慮得是也〉
近世先輩。或以大學爲二綱八條。大凡讀書之法。先就本文文理。看定段節。後更就其中。細推意味。則段節之中。又有統會諸段之段。今大學一書。只依經文字句文理及傳文分釋段節之意。看定正義。則明明德新民止至善。各是一段。爲三綱領。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各是一段。爲八條目。此文句正法也。然後更就其中。細推意味。則三綱之中。止至善。爲統會之綱。〈故章句。亦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於是綱領爲兩下。一統八目之中格物爲總領之目〈修己治人兩邊。皆從格致一塗入。〉於是條目爲一塗兩下。乃欲執一而廢一。不亦拗乎。
元來看道理。有橫竪直截分合之不同。合此書。就綱領。直竪看。則上頭重。下頭輕。明德爲本。新民爲末。是也。就條目。橫截看。則中間重而兩頭輕。天子庶人。皆以修身爲本。是也。綱領條目合看。則却又摠成一物兩端。只是一至善。由知至得。是也。分看則三綱領。自三綱領。八條目。自八條目。定靜安慮得。自定靜安慮得。若以橫準竪以分求合。則未有不礙者。今各爲圖以明之。
夫事有物我。而理無物我。故事則綱領條目。皆分物我。爲兩邊事。而理則同一格致爲入處。同一至善爲歸處。
一物。卽至善也。兩端。卽知與得也。明明德。統誠意正心修身。皆自格致入知。以求至乎至善。而必至於意誠心正身修。則爲得止至善而明德明矣。新民統齊家治國平天下。亦自格致入知。以求至乎至善。而必至於家齊國治天下平。則爲得止至善而民新矣。定靜安慮。在知得交接之界。乃知之效驗。得之路脉。若其知與得。皆此一至善。所謂一物兩端也。〈求知二字。用補亡章以求至乎其極。必至二字。用章句必至不遷字。〉
綱領直看。則上頭〈明德〉重而下頭〈新民〉輕。
條目截看。則中間〈修身〉重而兩頭〈格,致,誠,正,齊,治,平。〉輕。
志有定向。
定章句云。志有定向。語類云。定以理言。章句與語類似異。而實相通。只體驗可見。此理定處。卽此志定處。
慮謂處事精詳。
處事。非謂做事也。處猶權度之意。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章句謂此結上文兩節之意。玉溪盧氏謂不特結上兩節之意。亦所以起下兩節。其說益精。然章句。單言結上。不言起下者。非闕略也。段落各有所屬故也。經文三綱領兩節下。結以本末。八條目兩節下。亦結以本末。正是各有段落。是故。傳文釋三綱領。末章便係之以知本。八條目末章。又屢言本末。細玩經傳首尾。條貫脉絡。分明如此。然此段結上起下。過接極妙。此則玉溪之說。亦宜玩味也。
格物物格。
格物物格兩語。最難分明看破。格物且看作窮理。物格且看作理到。庶幾不失大意。格物之格。如格天神之格。物格之格。如天神格之格。如此看得。字義亦庶幾可識矣。有問理到是理之極處。自到還是到吾心。曰理自到也。然他一分到。我知亦一分明。他十分到。我知亦便十分盡。此所謂合內外之道也。如格神神格亦然。只致我心去格他。他格我心亦恰盡。〈彼神之靈應之。理到其到處。而無餘蘊。卽我之妙感之心。盡其盡處。而無餘憾矣。〉
物理之極處。無不到。吾心之所知。無不盡。猶言物理十分到。而吾心十分盡。極處無不四字。卽只是十分之意。〈格是到之十分者也。若釋格字。只著一箇到字。則欠十分之意。故須費極處。無不等字。〉不可於極處之外。又覔到處之方所也。〈有問物理極處無不到此句。當以極處爲句絶。而今言極處無不四字。只是十分之意。然則四字通爲一意否。曰。亦非也。拯處字上凾理字。無不字下屬到字。猶言十分理十分到也。〉
今不盡釋也。
章句所釋字句訓詁。段節分數。義理大體工夫切要處。平平解說。略略指示而已。今不盡釋之云。正是程子八分書之意。其所不盡釋者。不但在於文理血脉接續貫通之妙。學者。當深思而自得之。
八條目傳例。
傳釋八條目中。誠意是知行交接處。天德自此進。故另爲獨章。而必愼其獨。必誠其意。凡三結以致丁寧之意。齊治爲家國交接處。王道自此濶。故起頭另換必先二字。而治國在齊其家。凡再結。以致丁寧之意。此變例可玩處。
誠意正心兩章。
誠意。審其意之微。必求其實。正心。約其情之偏。以復其正。審其意者。所以遏人慾於將萌。約其情者。所以存天理之本然。此誠正所以分兩項工夫者也。
正心章上文。言情勝之病。以明心不可有所係。下文。言心放之病。以明身不可無所主。約其情以存心。收其心以檢身。卽正心修身之旨也。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小註蛟峯方氏曰。上一節。說有心者之病。心不在焉一節。說無心者之病。上節說心不可有所偏主。此節說心不可無所存主。竊謂方說分析頗細。然二病本實相因。夫此心不在於此者。必其心有所於彼者。心有所忿懥。則忿懥一事外。此心都不在。今人固有因喜怒憂樂。至於食不知味。視不見物者矣。如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可見貪看處。卽心有所。而錯應處。卽心不在也。且未論接應事物時如此。只是此心被此物捉去拘留時。卽自家軀殼中。便已無一箇存在矣。人之一身。只有一心。而事物之來。一日千萬。然而聖人之心無處不在。無時不存者。只是隨來隨應。過去依舊。未嘗先他準備擬待。又不逐他出去支應。執他綢繆留宿。存此心正此心之法。不過如此。而心有所心不在之病。實相根因又如此。葢此章上節。言心有所偏主。則不得其正。下節承上節。言旣不得其正。則此心便不在此身。尋常視聽飮食。都不能管攝。安能照檢修治乎。故結之曰。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後見栗谷釋方說此段云。心有偏繫。故有所不在。有心無心。非二病也。始知此義。先賢已論之矣。〉忿懥二字。朱子只釋曰。怒也。雙峯饒氏又生註脚言忿者。怒之甚。懥者。怒之留。竊謂怒之甚。怒之留。若於字書。訓詁忿,懥二字則固精矣。今於此註。則失之。大學論心之病。元不在於忿懥恐懼等字。只在有所二字。故朱子以爲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無者。程子亦曰。非是要無。只是不以此動其心。若以忿爲怒之甚。懥爲怒之留。則只此二字。便包無限病痛。不必待有所而後心失其正。又直須要無不可。又謂心之用而人所不能無者。朱子只將怒字爲釋。正自有意。饒說剩贅。反害本旨。葢怒則七情之目。故言不能無。不要無怒之甚怒之留。卽是七情之已不中節者。
平天下章。〈此章。示來學者所錄。〉
雲峯胡氏。以此章分八節。太似破碎。反傷大體。當分五節看。
所謂平天下〈止〉絜矩之道也。
所惡於上〈止〉謂絜矩之道也。
此兩段。當爲第一節。上段絜矩二字。貼平天下之平字。下段上下四旁四字。釋絜矩二字之義。爲一章張本。上段老長孤三字。終上章孝悌慈之意。三上字三民字。起下段上下四旁之端矣。下段上下二字。承上段因以推廣爲四旁。而矩之所施。乃無一片空缺地。上段言己之所好。人之所同。下段言己之所惡。勿施於人。此爲下節好惡字之張本。
詩云。樂只君子〈止〉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止〉爲天下僇矣。
此兩段。當爲第二節。統論好惡。而分言一公一私之得失。
詩云。殷之未喪師〈止〉失衆則失國。
章句凡三言得失。皆爲結上節。起下節之辭。不當別爲節也。此段爲初言得失。結上節兩引詩之意。而國衆二字。爲下節有國有人之材料。
是故。君子〈止〉此有用。○德者〈止〉末也。○外末〈止〉施奪。○財聚〈止〉民聚。○是故。言悖〈止〉貨悖而出。
此五段。當爲第三節。言君子小人財用好惡之得失。
康誥云。惟命〈止〉不善則失之。
此段爲再言得失。亦結上節五段之意。而善之一字。引起下節。惟善爲寶之善字。
楚書曰〈止〉爲寶。○舅犯曰〈止〉爲寶。○秦誓曰〈止〉殆哉。○惟仁人〈止〉能惡人。○見賢〈止〉過也。○好人之所好〈止〉菑必逮夫身。
此六段。爲第四節。言君子小人用人好惡之得失。
是故。君子有大道〈止〉驕泰以失之。
此段。爲三言得失。亦結上節六段之意。而有大道三字。引起下節生財有大道字。
生財〈止〉財恒足矣。○仁者〈止〉發財。○未有上好仁〈止〉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止〉以義爲利者也。○長國家〈止〉以義爲利也。
此五段。爲第五節。上兩段。論財用。中一段。承上仁字。起下義字。下二段。論用人。而一言君子好義之利。一言小人好利之害。
一章節數。大體如此。而所謂節數。亦非截然有界分。上節之意。實終于下節之後。下節之說。已本於上節之內。如第二節不可不愼之愼。至第三節先乎德而應之。第三節外本內末之意。至第四節仁親爲寶而終之。第四節尙亦有利之利字。實爲第五節國以義爲利之所本。此又不可不察。〈以上論章內節數〉
絜矩者。仁之方。義之事。故章終。專言仁義。
仁者。愛而公。義者。宜而方。因吾心之所具。而見彼我之同有此心。使老長幼孤。無一夫之不獲者。仁之推也。卽所謂愛而公。從吾身之所處。而度彼我之各有分願。使上下四方。無一處之不均者。義之制也。卽所謂宜而方。
程子曰。公則一。君子所以一矩而能盡絜天下之物者。公而已。公卽是仁。
忠信之訓。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此以發己自盡。循物無違爲文。益精襯有旨。葢發己二字。暗貼矩字。循物二字。暗貼絜字。矩之在己者。發之必自盡。絜之施物者。循之必無違。此忠信之事。而君子絜矩之大道。
孔子曰。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古來聖賢著書。皆因有所感。故見於書者。皆有憂患之寓焉。中庸大學。皆作於衰周戰國之世。聖人不得其位。禮樂典章。無以考議。則中庸一篇。有遯世無悔。明哲保身之訓。往往無限感慨。小人得志。富國殘民。無所不至。則大學末章。特惓惓於用財用人之道。丁寧反覆於義利公私天人得失之幾。而或言菑及其身。或言害至於國。結之以雖有善者。無如之何。所以警世者。至矣。此庸,學言外之微意。讀者諷誦玩味之。久當自得之。此章爲一篇結末。故篇內許多說話。皆錯綜照應。如四道字。卽大學之道之道。其餘如兩德字一先字一終字兩命字兩本末字。又如好惡字僻字親賢字樂利字之類。無不暗相點綴收拾盡。〈以上。通論一章大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