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御製心經序

二儀久判。萬物備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綱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輔弼之。有等凶頑不循教者。往往有趨火赴淵之為。終不自省。是凶頑者。非特中國有之。盡天下莫不亦然。俄西域生佛。號曰釋迦。其為佛也。行深願重始終不二。於是出世間脫苦趣。其為教也。仁慈忍辱。務明心以立命。執此道而為之意在人。皆若此利濟群生。今時之人。罔知佛之所以。每云法空虛而不實。何以導君子訓小人。以朕言之則不然。佛之教實而不虛。正欲去愚迷之虛。立本性之實。特挺身苦行。外其教而異其名。說苦有情。昔佛在時侍從聽從者。皆聰明之士。演說者乃三綱五常之性理也。既聞之後人各獲福。自佛入滅之後。其法流入中國。間有聰明者。動演人天小果。猶能化凶頑為善。何況聰明者。知大乘而識宗旨者乎。如心經。每言空不言實。所言之空。乃相空耳。除空之外。所存者本性也。所以相空有六。謂口空說相。眼空色相。耳空聽相。鼻空嗅相。舌空味相。身空樂相。其六空之相。又非真相之空乃妄想之相。為之空相。是空相愚及世人。禍及今古。往往愈墮彌深。不知其幾。斯空相。前代帝王被所惑而幾喪天下者。周之穆王。漢之武帝。唐之玄宗。蕭梁武帝。元魏主燾李後主宋徽宗。此數帝廢國怠政。惟蕭梁武帝。宋之徽宗。以及殺身。皆由妄想飛昇。及入佛天之地。其佛天之地未嘗渺茫。此等快樂。世嘗有之。為人性貪而不覺。而又取其樂。人世有之者何。且佛天之地。如為國君及王侯者。若不作非為善能保守此境。非佛天者。何如不能保守。而偽為用妄想之心。即入空虛之境。故有如是斯空相。富者被纏。則婬欲並生喪富矣。貧者被纏。則諸詐並作殞身矣。其將賢未賢之人被纏。則非仁人君子也。其僧道被纏。則不能立本性而見宗旨者也。所以本經題云心經者。正欲去心之邪念以歸正道。豈佛教之妄耶。朕特述此。使聰明者。觀二義之覆載。日月之循環。虛實之孰取保命者何如。若取有道保有方。豈不佛法之良哉。色空之妙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玘)奉詔同註

按施護譯本。世尊在靈鷲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觀自在菩薩言。若有人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者。當云何修學。而觀自在遂說此經。此經即世尊所說。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薩之說即是佛說。傳至中華凡五譯。今從玄奘所譯者。以中國盛行故也。般若者梵語也華言智慧。波羅蜜多者。華言到彼岸。眾生由迷慧性居生死。曰此岸。菩薩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槃。曰彼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說此經者。欲令眾生斷除妄心顯發本性故也。經者法也。常也。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皆經中所說之旨。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蘊皆空也。度苦者。即度一切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薩所行深般若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薩也。般若波羅蜜多者。菩薩所修之法也。菩薩用般若觀慧照了自心。清淨圓融無礙。故稱自在。此自行也。復念世間受苦眾生。令其修習此法改惡遷善。離苦得樂無不自在。此化他也。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眾生。但稱菩薩者從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實相般若也。非初心淺智者所觀故云深也。時者菩薩修行般若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者觀也。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蘊者積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領納也。想者思想也。行者作造也。識者分別也。識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度者度脫也。一切苦厄者。世間之眾苦也。菩薩由照五蘊空寂。離生死苦。復閔在迷眾生顛倒妄想。悖理亂常不忠不孝。十惡五逆致受眾苦。故說此般若法門令其修習皆得解脫也。已上一段乃阿難結集法藏時。敘述觀自在菩薩度生之功行。此是別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觀自在菩薩答舍利子所問也。

舍利子 舍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因其為眾請問。故菩薩呼其名。而告之云。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眾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氷也。菩薩因修般若觀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猶融氷為水。然色之與空其體無殊。故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氷不異水。水不異氷。復恐鈍根眾生不了猶存色空二見。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氷即是水。水即是氷。若受若想若行若識。莫不皆然。此乃一經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者。指前五蘊也。空相者。即真空實相也。菩薩復告舍利子云。既了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實相之體本無生滅。既無生滅豈有垢淨。既無垢淨。豈有增減乎。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真空實相之中。既不可以生滅垢淨增減求之。故總結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無即空也。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真空實相之中既無五蘊亦無六根六塵。此空十二入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既無十二入。亦無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塵六識也。乃至者。舉其始末而略其中也。如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為迷心重者。說為五蘊。為迷色重者。說為十二入。為色心俱迷者。說為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學之人。隨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空十二因緣也。無明者癡暗也。謂於本性無所明了。非瞢然無知。乃違理強覺之謂也。無無明等者。菩薩以般若智觀此無明。其性本空無生滅相。故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也。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者。義與前同。但舉其始末而略其中也。生相者。如法華經云。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也。滅相者。如經云。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是也。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一曰無明。亦名煩惱。二曰行。謂造作諸業。此二支乃過去所作之因也。三曰識。謂起妄念初託母胎也。四曰名色。從託胎後生諸根形也。五曰六入。於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觸出胎後六根對六塵也。七曰受。謂領納世間好惡等事。此五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八曰愛。謂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謂於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作謂有漏之因。能招未來之果。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謂受未來五蘊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之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緣該三世因果。展轉因依如輪旋轉無有休息。一切眾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緣覺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徹照此境皆無實性。故云無也。

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者。觀四諦清淨也。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業苦因。此二者世間之法也。滅即涅槃樂果。道即道品樂因。此二者出世間之法也。說此四諦者。欲令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離苦得樂也。此本聲聞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照了此境當體空寂。故云無也。

無智亦無得 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薩以智照境。既無五蘊及四諦諸法。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藥忘。故云無智亦無得也。

以無所得故 此結前起後之言。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羅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薩之人依此般若法門修學。功成理顯。故得心無業縛。因無業縛故。無生死恐怖。即無生死恐怖。則無顛倒煩惱。此三障既空三德乃顯。故云究竟涅槃。涅槃者。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華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別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謂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然雖障即是德。自非般若之功德不能顯。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斯之謂也。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華言無上正等正覺。此言非惟菩薩。如是修證。而一切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覺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 前是顯說般若。後是密說般若。然既顯說而又密說者何耶。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所入有異故也。四種呪者。蓋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呪。能滅癡暗名大明呪。能顯至理名無上呪。極妙覺果無與等者。名無等等呪。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結般若功用廣大。除苦得樂決定無疑。令諸眾生信受奉行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摩訶

已上密說般若。此五種不翻之一也。蓋呪是佛之密語。非下凡所知。法華疏云。呪是鬼神王之名號。稱其王名。則部落敬主。故能降伏一切鬼魅。或云呪者。如軍中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又呪者願也。如蜾臝之祝螟蛉願其類我。佛菩薩說呪。願諸眾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覺。能誦此呪者。則所願無不成就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