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齋先生文集 (田愚)/前編續卷五

前編續卷四 艮齋先生文集
前編續卷之五
作者:田愚
1927年
前編續卷六

孝子僉樞李公旌閭記戊申

编辑

扶寧之木上。有烏頭赤腳。輝映鄕里者。故孝子僉知中樞府事瀛洲李公峽旌閭也。公十世祖執義諱伯瞻。以詩文鳴於世。光廟改玉後。不復仕。公性淳質。動遵家公孝友之敎。謹溫凊。極滋味。不遠遊。父有疾浸劇。公焦勞煎迫。髮爲之白。禱天祝廟。願減己齡。以痊父病。八年而後得瘳。旣經三歲。病復危篤。醫竆技殫。禱祝眞誠倍於前。時父不進。糜粥亦不食。八朔如一日。旣沒廬墓。過練而母又亡。居廬五年。哀毁柴瘠。以八十二歲卒。僉樞其壽職也。後因士論。蒙綽楔之典。余過公桑梓之鄕。公後孫時燦。謁記於余。余觀其誄挽諸作。有云玉淵澹泊。芝宇輝光。又云。睦婣斯世張公二。誠孝吾東黔老雙。此可見公之所以爲公。而今其後承繁衍。亦見其食報之驗矣。是爲記。

光山金氏孝烈旌閭記乙巳

编辑

孝子贈禮曹判書金公諱純字德厚。早襲庭訓。文學行誼。爲世所推。性至孝。兩喪皆廬墓。有雙烏白虎之異。退溪先生爲作挽詩以美之。親忌數旬卻肉。三日啜粥。朝家以孝。連除廣州府尹。公固辭不就。明宗丙辰。事聞旌閭。公之子贈戶曹參判景憲妻趙氏。夫病累年。藥餌必先嘗乃進。及沒。氣絶乃甦。親裁衣衾。送終盡禮。與子廬墓。禫之日。招二子曰。吾命適止今日。因嘔血死。仁祖朝命旌閭。參判子光運。學於栗谷先生。先生亟稱之。事親至孝。壬辰之變。倡義旅。戰死。妻梁氏語其子斗南曰。爾父死於王事。汝宜誓以復讎。以家僮四十名。軍粮二十石。命詣倡義使。丁西。梁氏避寇海島。賊猝至。度不免。抱母朴氏泣曰。義不可辱。遂與兄弟姊妹投海死。斗南收先公屍。歸葬先兆。以母命率家僮。赴義陣。路遇賊。奮擊斬殺。賊奔潰。上壯其義。特除中樞府事。妻梁氏。見姑死。血書溺死事顚末。遺其夫。亦赴水死。崇禎八年事聞。姑婦倂旌。世所謂博山梁氏三綱八旌門。其第二曰梁夫人者。是也。斗南繼配文氏。進士贈持平弘獻女。持平起義死。文氏常恨身不爲男子以雪君父之讎。而抱枕戈之痛。及晝哭。終身素服。不見天日。竟致病死。孝宗庚寅。命旌。噫。參判子貞忠義烈。宜蒙旌襃之典。而至今泯沒無稱。豈亦有待而然歟。世有十金之產。而能世守不失者。人已難之。况一門孝烈忠義。有若禪授。而輝赫於鄕邦者。豈不尤難矣乎。金氏後孫在宣。使潭陽田愚。記其實以示後人。而勉爲忠孝節烈之行也。

烈女金氏旌閭重建記

编辑

昔丁酉島夷之入寇也。彥陽郡守金公昕內子金氏。避兵山閒。爲賊所搜。欲舁去。金氏抱二子。攀林木不動。賊戮殺衆人以示威。而欲汚之。金氏度不免。顧謂從婢曰。善護二郞。歸報夫子。遂引刀自裁。時年二十八。賊去斂屍。顔皃如生。視其帶。繫夫子告身。血濺于紙。萬曆三十八年七月一日。奉旨旌閭。郡守十世孫鎭墩。請余記重建。余誦前言以復之曰。金鼓一震。靑蛾紅粉。半入軍營。其能以貞節自完者。千百中僅一得焉。嚴霜零。則百草萎。而貞柏之色不凋。洪濤決。則坭砂漂。而危石之立益卓。彼雄弁悍卒。縱其淫殺。自謂得志。而不知適以成其節也。旣又閱其家牒曰。金氏之舅鰲峯齋閔。以湖南三運使。率諸子及義士數千人。討倭屢捷。郡守亦從擧義諸公。夾贊熊峙幸州之策。而樹大勳。白沙李公稱其功烈。當爲權忠莊之亞。後逆适之變。郡守子地英。亦揭義旌以勤王。地興慟母非命。終身哀慕。丁丑媾成。痛哭謝世。遺戒子孫。勿赴擧。以行誼。贈掌樂院正。嗚呼。金氏之貞烈。其亦有所受而有所傳歟。聯絡書之。以爲世之士女勸。

烈女陳氏旌閭記乙巳

编辑

全州李永哲旣娶而病。妻陳氏敬事尊嫜。愉婉備摯。及在夫室。心焦色憂。禱神乞代。刀圭罔功。或謂宜用熱藥。或謂宜用冷材。舅亦莫適所從。倂煎兩劑。召陳氏前曰。病則不可爲。斯二者。惟汝意。陳氏默禱久之。進熱藥。幾死而復穌。三日乃亡。陳氏卻食誓死。母聞之。舊疾轉劇。欲與面訣。相見抱持哭氣絶。陳氏徐曰。世閒薄命。豈獨女乎。母以女故至此。是重吾不孝。遂殫誠養疾。旣而獲痊。陳氏求去。父曰母。汝舅且至。陳氏羸病日甚。炯炯一心。惟在下從。卜者言。李郞爲祟。宜禳除之。陳氏蹶然起曰。李郞之神。惟恐不與俱。妖言何可從。因語其親曰。我死卽瘞夫墓下。言訖逝。卽永哲初朞日也。闔郡士薦聞。今上甲辰。奉旨旌閭。陳氏夫弟健鎬。謁余記。余謂陳氏以靑閨弱姝。旣孝而貞。從容就義。殆士君子之所難。是宜得鴻匠偉筆。編之女史而垂範後世。惜余非其人也。

烈女吳氏旌閭記甲辰

编辑

余從鄭君寅昌。聞天安郡有吳烈婦。婦生長閭里。嫁黃弘仁。年二十懷娠而寡。及生子允吉。忽患瘋疾。雖視聽不廢。而手腳俱痿。飮食便旋。倂皆須人。針藥艾灸。備經痛苦。而不一辭。竟亦無驗。獨居幽室。蓬首垢面。形皃如鬼。見者莫不悲惻。如是者二十餘年。及其子娶婦入門。烈婦語允吉曰。吾今可以立矣。令繫帶于梁。倚身于杖。漸試漸熟。始雖跰𨇤。終能動步。遂及平人。鄕里始知其畏強暴而故作病狀以避之也。於是。合郡章甫。聞于朝。今上辛卯。奉旨旌表。余年前寓居金華山邨。與烈婦同閈。烈婦時年已老。而筋力勁健。登山而採。出野而饁。而諸孫隨行。余嘗謂里人曰。吳烈婦之鐵石心腸。眞吾之師也。烈婦七十餘以天年終。允吉請余記旌閭。余喜而書之曰。夫激於一朝而秉義殉節。猶可爲也。守之終身而抱志潔行。不可能也。彼靑年慮患。能防備到人所防備不到處。白首無恙。能成就得人所成就不得底。上奉烝嘗而亡者有以安。下延宗嗣而生者有所賴。是其從容就義。殆讀書君子之所難。何必以一死爲奇哉。第今之時。忘親事讎。去君媚賊者比比。其聞烈女之風。能不媿死乎。雖然。委巷之閒。有此貞操。不啻若火中之蓮。而惜乎余不能擅一代之名。而使烈婦。有以傳千載之實也。

觀礱巖金公遺墟記戊申

编辑

愚聞礱巖公諱宅三。以醇行邃學。爲當時儒林如尤菴,文谷,屯邨,老峯以下諸先生所推詡。而恨不獲見公遺文以論其世也。戊申秋。余入智島之北暀嶝也。金敎潤,金淇述二子從之。二子。公之族孫也。示以公逸稿遺事。始知公丙子虜亂。入南暀嶝。余駕扁舟。往訪其舊跡。二子偕焉。至則南君啓夏出迎。旣而指點其舍側一小址曰。此礱巖遺墟也。墟後有巖。平正作二層者。相傳爲公讀書牀。余徘徊摩挲。復陟其巓。又有二巨石在眼前。滄海渺茫。朔風悲號。追惟公北望漢師慷慨灑淚之象。今已忽忽爲二百七十有三年矣。昔晦翁遊武夷。有回船罷酒三太息。百歲誰復來通泉之句。則傳景仁數日諷誦而深歎之。不知愚去後復有何人于此處致此慨也。前不見往者。後不見來者。獨悵然而涕下。此古人之先獲我心者也。昔魯之衰也。掌樂諸賢。有適齊蔡者。有入河漢者。是未嘗避國忘君。特避其亂公室者。故張子不惟不譏其獨潔。乃反歸功於聖人之化。噫。此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礱巖公。値天地翻覆之日。有不忍於耳目者。所以有此行也。觀其亂後。常居墓舍。屢徵不起。其亦潘聲甫宋亡後築室山裏。自名待淸隱居之意歟。仰想淸風高節。如鸞鵠之特立。冰玉之不汙。足以廉頑而立懦矣。是宜持世求賢者之所爲襃崇。而孰有可告語者。嗚呼欷矣。

蓮亭重修記丁未

编辑

皇明屋社。宇內化戎。而我東以禮義之邦。首攖猘鋒。至有城下之盟。時則我孝宗大王勵志薪膽。寤寐英豪。而尤菴宋先生密贊修攘之計。奏薦文武忠義可裨大事者五人。蓮塘許公東岦。其一也。公蚤歲荐喪。終身孺慕。慷慨有偉志。其才足以折衝禦侮。其心則已忘身殉國矣。使聖壽靈長。蓄力乘機而起。長驅幽燕。埽淸天下。則公之志事。可以無憾矣。惜乎。其未也。公嘗築室種蓮而名之曰蓮亭。寔不染腥穢之意也。亭歲久傾圮。今公之後孫。合謀重建。而幹蠱之功。玹最多焉。旣而囑余記之。余惟亭在滄溪之上,玉峯之下。而雖兀然數䋼。其所寓之義。則昭然百世不磨。况今貙虎哮闞。宗祉危綴。而麟經大義。埽池盡矣。余願海東豪雄之士。相與登斯亭。誦孝廟至痛在心之敎。亂以蓮塘公日月春秋之章。而奮厲灑泣。以養其百折不回之氣。而樹其再延國命之功也。斯豈非先王先公所望於後人者哉。噫。其不可已也夫。余雖憂病濱死。猶將延頸而待之。

三孝亭記

编辑

余過完山之聰明洞。有林氏兄弟三孝旌閭。烏頭赤腳耀映邨里者。下馬就觀之。因得石陽齋高丈龍鎭所撰記文。讀之歎其事之罕覯。旣而又得孝子之子某出迎。引余至舍側小塘。指曰。此吾世父得冰鯉之所。舊有草亭。後爲大風吹倒。明翰將復立。願得吾子一言。余應之曰。吾聞聖人之言孝。必曰德爲聖人。又曰。諭父母於道。又曰。使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此皆以常道言。而亦夫夫之所當勉也。特以後世知道者鮮。故不識其貴爾。若惟奇聞異蹟是尙焉。則豈非失本末之序者乎。雖然。至誠感神。亦理所必然。故王氏之雀鯉。見載於小學。而孝弟之至。通於神明。亦聖人所嘗言也。何可槩以非常而少之乎。異日亭成而三孝之後承。想象其先人之懿行者。其於愛敬父母之心。將油然而起。必能周旋於糜粥袵席之閒。奉順乎顔色心志之際。以馴致乎立德諭親。使人稱羨。而其格天感神之妙。亦自在於其中矣。某喜而請書之。

一菴記乙巳

编辑

李文範結茅楸下。讀書其中。余名其室曰一菴。以父子祖孫之本一氣也。人能體此而有會焉。則於愛敬其先也。思過半矣。旣知父母一氣。則又當知君臣一德。師生一學也。又推而上之。天人一理也。凡聖一性也。又精而約之。表裏一心也。幽顯一境也。又展而廣之。尊攘一計也。衛闢一功也。禹之過門不入。顔之陋巷自樂。一道也。孔子之修春秋尊周室。孟子之勸齊梁行王道。一中也。孔子之答問孝問仁不同。而究無二指也。孟子之受金辭金不同。而竟無二義也。至若虞廷之精一。孔子之一貫。中庸之行之者一。濂溪之一者無欲。伊雒之主一。晦翁之一衷。又罔非一件道理也。昔余嘗有一字學之說。亦頗精約可守。但與今所陳者。其指略異。當於佗時細論。願文範且盡心於此。能盡得此一則彼一。亦將不待別求而可一矣。吾聞文範之先。有謹愼儉約可爲子孫法者。文範于此。能勉學於己。而垂裕於後焉。則父子祖孫相傳之德。亦將世世爲一矣。文範其勖哉無射。

孚禴齋記乙巳

编辑

扶寧之木上。有古阜李氏世葬之地。其下有丙舍。李氏使族子弟鍾坤。問所以名者。余對曰。易萃之六二。言孚用利禴。蓋謂祭不尙豐直。以誠意交於神明也。其特言禴者。神不求備物。而惟德之饗。故雖菲薄而薦其誠意而已。不假文飾。是所謂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也。夫孚者。中之誠也。字從爪從子。鳥以爪抱卵。血氣潛入殼裏。故子化而成。此天下至妙之理也。今子孫齊戒以聚祖先之神。非有中孚以感召之。其道無由。故余以是名李氏祭先之室。蓋亦本孔聖所言汙尊㧵飮猶可以致敬鬼神之意也。李氏其欽哉。

銜訓齋記

编辑

瀛洲之天巖洞。密陽朴氏族葬之地也。洞有墓閣。甲辰夏。余與諸友。讀書于此。朴氏問所以名齋者。余擧朱子懷先隴詩語。名以銜訓。則曰願有記也。余聞朴氏之先。有玄巖公。日誦孝經小大學。以勵志篤學。勉戒子孫。斗南公又有心性情之詠。而又皆發明道妙。此可爲問學之本源。至於斗峯公。則有丁丑一絶云。澹老獨知臣虜恥。魯連空抱帝秦羞。吾生亦値紛紛世。一棹行尋海上鷗。此尤可爲今日士子之所宜講服者也。今其後承。歲時相與來拜墓下。僾然如見先人之形。聞其敎詔之辭。而洞灟戰兢。惟恐其不堪而無或忘焉。則其於念祖裕後之道。可謂一擧而俱得之矣。是豈竢余言而後傳於遠哉。然且以是刻之壁。而示後進之士。

必敬齋記

编辑

甲辰夏。余過瀛洲之禮川。與諸君講學於吳氏墓舍。吳氏問所以名齋者。余取維桑與梓必恭敬止之義。勸集晦翁墨刻必敬齋三字。揭之楣閒。吳氏旣善之。又願得一言以記之。余曰。桑梓。祖先所植以遺子孫。子孫見其樹則思其人。思其人則愛其樹。所以必恭必敬也。敬其桑梓。豈敢忘其祖先乎。桑梓猶然。况祖先所遺之法言懿行。又安敢不尊仰而親倚之哉。歲時祀事旣畢。族父兄召羣子弟前曰。今我此身。從父母來。父母又從祖先而來。等而上之。百世直如翁子耳。宜事神必敬。而致如在之誠。持身必敬。而厲希聖之志。以毋忝乎祖先。羣子弟皆俯而應曰。某等雖不敏。曷敢不悉力于此。如是則吳氏之先靈。亦應洋洋然僾僾然如聽其言而相其事矣。請各勉旃。吳氏于余言。深以爲然。余第錄其辭以爲記。

慕華齋記丙午

编辑

高山郡山亭里。有鞠氏墓齋曰慕華。鞠氏之先。有華堂公。公以忠信不欺爲主。及冠。承其考進士公命。名以經禮。表德以曲謙。而顧名思義曰。此親敎也。宜終身慕。故其平生行治。罔不自忠信學禮上做成者。公之九世孫有喚醒松灣兄弟。又皆以忠孝謹禮聞。而妥享于高山泮谷祠。今其後承濟翼瑛煥。從余遊。閒嘗以齋記見囑。余聞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而父子非禮不親。君臣非禮不契。吉凶慶弔非禮不序。軍旅非禮不肅。賓主非禮不敬。君子小人。非禮則無以辨。華夏裔戎。非禮則無以別。而其本則莊敬也。今鞠氏以忠信莊敬爲本。惟華堂公。是繼是述。至於喚醒公拔劒䂨案之勇。松灣公掛壁龍泉之篇。又皆從華堂公禮敎而出者。今日日虜之變。尤宜誦繹想象而勉慕者。請以是刻諸楣閒。而爲宗族之勸。

僾肅齋記乙巳

编辑

晩學金公旣葬。嗣子璟鉉。請所以名墓閣者。余擧僾肅二字告之。或謂祭墓非古。而今用此名。殊非禮意。余嘗讀閻若璩四書釋地。而知墓祭之見於經傳子集。鑿鑿有據。獨怪夫蔡邕古不祭墓之語。見於漢書。而遂爲後世之口實。甚可歎也。又疑祭義之文。謂家廟正祭。而今用於原野。亦非其實。此爲拘拘於文字之末。而不知饗先之誠無閒於廟墓之理者也。晩學公。與余有夙好。好善有誠。誠於奉先。篤於敎孫。樂與賢士遊。戶屨常滿。處城市名利場中。日御古冠服。言辭种禫。擧止厚重。平生無邊幅。世俗以文辯記覽少遜而或有不厭者。余謂近時儒學。往往文勝質而類夫史。識者之憂歎。厥惟深矣。若公者。有如玄酒大樸。而可以挽回澆漓之風矣。故余雅敬之。今以僾肅揭諸墓閣者。欲其後承之與祭者。咸能齊潔盡誠。而如見公之容。聞公之聲。退而修諸身治於家者。亦能繼公之志。循公之蹟。而加之以繪畫之飾焉。則其於承先裕後之道。亦可以無憾矣。

報裕齋記

编辑

聖人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大哉。修身之義也。帝王修身。則上可以順天。下可以安民。卿大夫修身。則上可以忠君。下可以濟世。士庶人修身。則上可以孝親。下可以敎子矣。修身之義。顧不大歟。然則欲修身者。當用何術。必先明禮義謹心法。以見於言行。施諸事業也。丁君奎明。閒嘗謁余以報裕齋記。余問其所以。則曰。此吾族祭先之墓閣。而其意則欲報先祖而裕後昆也。余爲誦修身爲本之義而曰。是豈非報裕之大道乎。請丁君歸而與族父兄子弟。惟修身之是務焉。抑余又有可復者。見今讎虜侵陵。國家傾危。臣庶之欲修身者。必須讀春秋之書。嚴華夷之分。標孤節而勵勁風。有若蒼松老柏挺然於大冬虐雪之中。乃可以無歉於報裕之道乎。丁氏其勖哉。

遂堂記丙午

编辑

遂有天人之分。如云天其遂吾願。此天遂也。如云君子遂志。此人遂也。然天遂。究亦人遂之。何也。蓋吾心誠有志於學。是天遂之本也。必也一息尙存。此志不容少懈。然後方可謂之誠矣。見今讎賊陵轢。民將盡滅。此殆澤無水之象。君子當困竆危迫之際。必處不失義。義盡處。方是命。若恐懼隕穫。而失其正理。所守亡矣。安能遂其爲善之志乎。柳斯文志聖甫。今六十有九歲。値屯難之世。不懼餘年之不足。惟求吾志之得遂。何其誠也。故余以遂顔其楣。以發其意云。

克齋記

编辑

愚愁居懾處。不敢見人。人亦畏其汙染而不敢見。日林汝翼甫。以嘗同師。特來相訪。其風義篤厚。足以媿楊子直。而惜余非啖薺翁也。汝翼甫。以克扁其讀書之室。而命之記。愚辭不敢。汝翼甫曰。毋。屋下合說之話。晦翁之所不廢也。且吾從師問學累年。而莫能進於道也。今又山頹矣。益懼無以自振。子何忍不與之勖也。愚不得已而爲之言曰。人之常性有善而無惡。本心好善而惡惡。此人與堯舜。無少異也。然而猶不免有害人之賊。濟惡之不才。何也。得非以理無自用之能。心有至微之弊。而或不能不見輸於客氣人欲之類故歟。人之資性不能齊。如汝翼甫。沈溺之欲非所患。而因循之失則不能無也。暴厲之氣非所慮。而柔懦之病則不能免也。人纔有因循柔懦之累。卽便致害仁濟惡之事矣。豈必待如愚之無狀。然後得罪於淸議也。嗚呼。其可畏也夫。人苟欲鉏治二者之弊。須是有竆理之明。用心之剛。乃能燭其微而致其決。明剛之功大矣哉。其於去人欲消客氣也。有如古鏡之照魔。烈火之燎毛焉。人其可以不蘉乎哉。且愚聞之。晦翁之言曰。世衰道微之時。人須是剛硬有立。其慈善柔弱者。不能擔荷此道。愚嘗有味乎斯言。故另爲一誦之。汝翼甫聞之。喜不自勝。愚書以授之。囑曰。愼勿揭之壁閒。恐諸賢之我見太重者見之。以爲病己而不能平。如曹無妄之表也。

勿忘齋記

编辑

余與方山李景斌相善。竊嘗意景斌之賢。雖得於天賦之美。然其先考一窩公以身之敎。有以成就之也。一日景斌過余金華山堂。誦其所受於家庭者曰。凡於日用。以勿忘二字授汝。汝若忘此二字。是忘父。忘父則無父。汝欲爲有父人乎。無父人乎。小子識之。此某之所欲存心以終身者。願子之相之也。余惟勿忘是何所指。若不明知其實。將何所用心。旣而思之。父者。子之天也。天者。人之父也。天體物而不遺。人之往來遊衍。德行事功。皆是天之所在。又極而言之。一瞬息之忽。一念慮之微。何莫非天爲之體也。人能乾乾對越。須臾勿忘。漸習漸熟。而至於與天合德。則於事父之孝。可謂無憾矣。一窩公所以諄諄然命之者。其指將不在是歟。然則景斌之所以兢兢然奉持而弗失之者。其要亦豈外乎此哉。嘗聞禮之言事親者曰。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今一窩公之聲形。固已遠矣邃矣。然景斌於此。須積得一團眞至精誠。心心念念。凝注不散。一窩公之聲形。自有參倚羹牆之著矣。豈必待見聞而後。可以勿忘乎哉。是則勿忘之極功。安可不謂之有父人矣乎。抑余亦嘗承敎於先子聽天翁曰。每事必以誠爲主。而愚也體之不力。自欺之私。日益滋長。至於今老白首矣。時一念之。怛焉內疚。至於泣下。今因勸吾景斌而庶自警惕。或得勿忘乎先子之敎。而不至爲無父人。則豈非未死前一大幸也哉。願景斌有以胥箴焉。

享德祠記

编辑

北靑郡東大德山享老峯下。有齋曰澹寧。郡人士會而習功令業。且三十年。近日士風丕變。有至魯之漸。於是。就齋後。立祠宇。呈文掌禮院。而得名享德祠。遂遷安立社舊藏朱宋二先生遺像。揭之中堂。約以四孟朔。展拜而講學習禮焉。旣而。李君禮潤。金君震鼎。前後走千餘里。屬余爲記。余竊惟念。二先生之敎。其大綱有四。在心術則遏人欲而存天理也。在世道則闢邪說而崇正學也。在朝廷則進君子而黜小人也。在天下則尊華夏而攘裔戎也。二先生於四者。直截剖析。無少媕婀苟且之意。故其邃學盛德。豐功偉烈。可以繼往聖而開來學矣。然當時宵小輩。以其居必誠敬。動由禮義。有害於己之所爲。相與媢嫉以惡之。飛書走疏。詆訕汙衊。或至於奪官褫秩而請誅之。或使之北謫南遷而構殺之。彼謂二先生且將終身名俱滅矣。夫孰知千載之下摧抑困悴者。益復光顯於世。而向之志得氣滿者。腐臭澌盡。而無影響之可尋。嗚呼。亦可爲後世之鑑矣。余願多士之來學於此者。惟以二先生爲師。而蚤夜孜孜。以求明乎善而誠其身也。其世俗之訾毁。身計之通塞。一無所入於其心。然後庶不負二先生之敎矣。不然。新其堂室。設其皃象。盛其器服。升降俯仰之容。適以爲觀美之資而已。豈非可恥之深者乎。故特爲之書。以爲勸戒焉。

薪田析荷書室記壬寅

编辑

子思幼時。夫子喟然歎。子思問何歎也。夫子曰。孺子何知。子思曰。子孫不修。將忝祖耶。昔者。聞諸夫子曰。其父析薪。其子不克負荷。是爲不肖。某也不敢不勉。夫子欣然笑曰。吾無憂矣。余每爲人家子弟。道子思志氣勇邁。今年自金華。轉入太華山之薪田里。名其居室曰析荷。蓋欲與兒孫輩努力。以負荷先人所析之薪也。不肖年十數歲時。先考聽天翁。以書見敎曰。每事必以誠勤爲主。竊伏惟念。誠者。天地之道。而聖人之本也。無以尙之。至於勤之一言。亦不息之功。而進於聖人之德者也。是豈懈怠悠泛者所能負荷得。

慕烈齋記丙午

编辑

彥陽金君性夏。請名其先世墓舍。余擧晦翁懷先隴詩。名以慕烈。性夏再請曰。願有記也。余聞性夏十六世祖典農公諱潤。始居古阜。再傳而爲長興府使諱克鍊。肅川府使諱克鏘。通仕郞諱克銛。肅川公。性夏先祖。而慕齋銘其碣。自是又五傳而爲壯武公諱浚。澤堂爲立傳。是爲性夏九世族祖。而墓皆在金井里也。蓋肅川公性淸儉勤幹。嚴毅沈邃。深厭邪曲。不喜奢豪。居官仁明公直。多聲績。常閱書史。戒子弟曰。居業宜勤恪。勿怠傲。壯武公果敢嚴猛。倜儻慷慨。丁卯虜亂。以安州牧使。斥罵賊將脅和。力戰矢盡自焚死。子有聲戰亡。女適羅守素者。年十六。自剄未絶。虜知爲公女救之。少甦而不食死。副室金氏。與幼女。亦殉節。倂命旌。上遣官致祭。有一家三綱惟忠孝烈之襃。於乎休哉。是可以爲邦國之耿光。而貽後世之柯則矣。今島夷猖獗。廟社傾危。而生民又將殄滅矣。余勸性夏。歸而與族之人。歲時修祀。互相勉勵。以副晦翁持身慕前烈之訓。而求無忝乎其先也。是爲記。

鳳栖齋記丙午

编辑

余過高山郡鳳林山。山下有樂安吳氏墓。齋名鳳栖。吳氏之先。有橘桮陟之。世宗朝司馬兩試。在太學。白衣入侍。上以橘桮賜酒。仍以爲號。公之長子伯顔。文科。由翰林至大提學。嘗爲平安評事。爲上官所誣。上命勿問。提學玄孫行健。成均生員。始墓于鳳林山。遂爲世葬之地。其後孫臣翼秉勳秉元。求余記鳳栖齋。余謂鳳。四靈之一也。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止。今天下屯難。無往非覆巢破卵。宜乎鳳凰之諱傷其類而不翔於斯世也。誰歟植碧梧。種蒼筤。以竢鳳至也。意者。聚于是齋。以明經守道以爲業者。其將爲鳳乎。使鳳鳥復出於世。世之大亂。必將自止。而吳氏之門。必將昌大矣。余以是爲祝。

念修齋記辛丑

编辑

君子之學。求以復性耳。性之難復。以世習爲患。不能超脫乎見聞之陋。以吟風詠月。爲大業。敗度踰禮。爲庸行。其源皆起於染俗而未祛耳。今之學文詞習算數者。罔不盡心。而至於性命之學。則未嘗過而問焉。夫文詞未華。算數未精。則不過失耀世之名。肥家之利。而性命之未復。則不得爲人。而且將禽犢之歸矣。人顧明彼而暗此。何哉。良足悲也。吾宗英繪彬後素甫。積數十年之誠。就先祖墓下。立精舍而扁以念修。與宗族後進。講學其中。余爲述耕隱先生誡子警學之意。以告之。蓋後素性勁直。其於流俗。懲之已甚。不竢多囑。第懼士之來學於斯者。或不能不囿於風氣之偏。而緩於性命之復。故不免於言之重複云爾。

借巖齋記丙午

编辑

鏡城之車匠洞。有士友肄業之室。室之側。有三大巖。臼山居士。名其室曰借巖。以發其義而立之的。借蓋借車音。而巖則取巖巖之義也。今邪說詭行。盈天下。苟非有得於鄒聖之麤拳大踢。其孰能不撓而嶄然特立乎哉。此借巖之扁。所以爲諸友之的也。或疑借非已有之名。學其可借乎。曰。己所未能而效彼之能。以爲己能。是亦借之類也。昔賢論借之義。有云甚而言之。雖吾之身。猶借陰陽造化以生。况聖賢之德。獨不可以言借乎。又疑天生氣象。人可借乎。曰。苟使學者。誠有味乎知言集義之訓。而馴致乎自反而縮之勇也。則泰山巖巖之象。將由我而生。又奚借之足云乎。姜君受禧。諸生之一也。余與之遇。書此以勖之。

花樹亭記

编辑

愚遯跡于海隅。具君定書。至自達城。致其四從叔父謹窩公之命曰。然侃先祖祠前。有齋曰抱琴。因淵齋先生敎。更名曰花樹亭。蓋以齋爲吾大宗之堂也。吾欲踵門而求記。今癃病蹩𰸷。無以自力。謹遣定書而有干。願賜一言。愚嘗聞謹窩以居家行義。訓誨鄕人士著。李公聖烈。薦于朝曰。眞實心地。孝友根天。今幸因是而有請焉。夫此亭者。具氏宗族之所會。會之曰。門父兄召諸子弟前曰。宗族之誼。要以和睦爲主。而其本則讀書明理。孝弟謙讓是已。若曹勉之。吾見人家後進。于竆經飭行。未嘗過而問焉。身之所從事。心之所計畫者。皆名利也。語名利則津津喜。厥或告之以竆經飭行。則如水投石。夫謀利而遂者不百一。邀名而得者不千一。今癡子愚生。不務其本。而乃徼幸於不可必得之事。絶可悲也。若曹寧有是也。諸子弟咸拱而對曰。謹受敎矣。如是而敎。如是而學。則宗族擧和而鄕邦矜式矣。是豈非淵老所望於具氏者乎。今錄其語而授具君。令歸而質諸謹窩云。

豪興齋記

编辑

戰國之世。唐虞已遠。而風化遂熄。才智過人者。亦絶少。孟子旣以入孝出弟。守先待後。不淫不移。闢邪崇正自任。亦以是望於人。而卒未得見。則慨然發歎。以爲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蓋欲當世之人。必以豪傑自勵。而戒庸衆之歸也。所謂豪傑。非後世慧能處己智謀御人之流。乃是稟特立之資。辦獨往之志。直趨乎聖域。而不亂於邪世者也。吳君鶴燮。請名其書社。余命之曰豪興。或疑上知無欲。不敎自奮者。乃天生成。如何人人皆能。曰。豪傑固由資性。然士苟恥爲人下。能以禮義自立。冀與化翁爲知己。前聖爲一流。而其于世俗。附贅懸疣。非關天德者。脫然棄去。使其言如鳳鳴朝陽。其身如鶴立雞羣焉爾。則下民視之。固浩浩碧落。豈不誠豪傑哉。述其辭刻諸壁閒。令學徒。有所奮起。

鳳覽齋記

编辑

古不祭墓之說。起於漢之蔡邕。魏之文帝。遂致後儒紛紛撰述。然祭墓古也。周禮冢人。凡祭墓爲尸。周紀武王祭畢。畢文王墓地也。孔子葬泗上。世世相傳。歲時奉祠。曾子有椎牛祭墓之說。孟氏譏東郭墦閒之乞。皆古祭墓之的據。而閻百詩論之詳矣。昧陋之人。乃謂有識無復精爽。祭之何補。甚或動以天國之福。誣以魔鬼之說。使民不復知有追遠報本之禮。嗚呼。可勝歎哉。海州吳氏墳菴。在詩山郡飛鳳山下者。曰鳳覽。而徴余記。余謂見今王化陵夷。儒術影沈。臣子而不尊君父。後學而不師往聖。况孫曾以至遠胤。而能知廟皃之敬。墟墓之哀者。幾人哉。先聖論禘。而曰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掌乎。凡祀典之于政治。其所繫何如也。今士庶之墓薦。雖與帝王之禘不同。然其誠以格神。無二理也。是惡可以不之重乎。余爲吳氏子姓之灌獻者告之。求記者。海珏也。其記者。田愚也。

題跋

编辑

跋皇明遺韻乙亥

编辑

錦溪魯公。以文山之忠。北海之節。見稱於我神宗皇帝。是固足以不朽矣。至其以偏邦之人。得至晦翁夫子藏修之所。與禮樂文明之士。揖讓講討於隱求觀善之閒。又何其幸也。是帖也。卽武夷諸儒贈公東歸詩及序也。公之後昆。持以示余愛玩累日。怳若汛掃腥羶之氣。而復見冠帶之人。於是乎彌切風泉之感。爲之太息而識其後。魯氏其亦寶藏而勉勵焉。以求無媿于乃祖之烈。

題東萊呂子語後

编辑

大凡人資質各有利鈍。規模各有大小。此難以一律齊。要須常不失故家氣味。所向者正。凡聖賢前輩學問操履。我力雖未能爲。而心向慕之。是謂所向者正。若隨俗輕笑。以爲世法。不須如此。不當如此。則所向者不正矣。所存者實。如己雖未免有過。而不敢文飾遮藏。又如處親戚朋友間。不敢不用情之類。信其所當信。謂以聖賢語言。前輩敎戒。爲必可信。而以世俗苟且便私之論。爲不可信。恥其所當恥。謂以學問操履不如前輩爲恥。而不以官職不如人。服飾資用不如人。巧詐小數不如人。爲恥。持身謙遜而不敢虛驕。遇事審細而不敢容易。如此則雖所到或遠或近。要是君子路上人也。

道學。元來是人人所應爲之事。故三代盛時。無人不學。自世敎衰。君相不尙行。其下化之。以儒術爲贅物。指名利爲己歸。於是。鄕塾無佳子弟。朝廷無賢宰相。而天下國家。駸駸入於桼桶中。仁人君子視之。不勝其悲傷矣。余思得一炷燭子以指引之。及觀呂子此訓。心竊愛之。每爲門子弟及後進士誦之。閒者。從孫鎰準。來留旬日。遂錄以授之。仍令歸而與儕流。共讀而交修焉。

題晦翁易絶句後己亥

编辑

潛心雖出重爻後。著眼何妨未畫前。識得兩儀根太極。此時方好絶韋編。

尤翁論此篇曰。言學者所當潛心者。雖在於重爻之後。其所著眼而默翫者。惟在未畫之前。未畫之前。謂理也。愚按康節詩云。須信畫前原有易。伊川稱之曰。從古未有人道來。晦翁絶句。實本於此。竊謂小學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戶開亦開。戶闔亦闔。坐如尸。立如齊。無非是畫前之易。奚特乾三連坤六斷爲易乎哉。竊見世之讀易者。於彖象文言繫辭之屬。說得口角瀾翻。非不可聽。然於自家身心日用細務。反不知安頓去處。豈非功夫次第陵躐無序。陰陽消長傎倒無漸者乎。吾恐易之敎。決不如是之謬也。

跋雲林暇筆己亥

编辑

吾道中有等無行之徒。專一誇己之長。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問疾病。惟毁前醫之過。以駭患者。設使前醫用藥盡是。何復佗求。蓋爲一時或有所偏。未能奏效。豈可槩將前藥爲庸耶。夫醫乃仁道。况授受相傳。原係一體同道。雖有毫末之差。彼此亦當護庇。愼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戒之戒之。

余曾見萬病回春。至所載雲林暇筆。未嘗不掩卷而歎也。曰。夫彼醫者。未必以道學自勵。而其用心若此。况吾人以冠儒之列。自處以中仁之道。而往往就佗人平生成書中。拈出一點一畫之誤。騁辯得足。又向義理無虧處。揣摩得未形之過。裝成得近似之惡。以炫己之明。標己之高。而不顧淵源之有傷。朋友之損體。是豈雲林所謂仁道與忠厚之心哉。吾儒於斯文。詎不眞可媿乎哉。

字學考跋

编辑

學之有字。所以發揮性命。記述治道。以貫通乎三才。昭示乎萬世者。故帝王重之。聖賢謹之。後世君相不以爲事。雖有考文之名。而無其實。習書之家。又多添減偏傍點畫。遂失蒼史之本指。其儒家者流。宜其整理。亦未免放過。而至於解經之錯。晦菴先生。蓋屢言之。余嘗自病其少而鹵莽。老而昏忘。莫能盡心於聲形之妙。義意之蘊矣。吾友趙君大鏞。考得說文字典諸書。爲字學考凡一千字。可見良工苦心也。意其閒不無千慮之一失。然使後進之士因是。頗見古人制字之遺意。而有補於經學。則其爲功。豈徒字考而已哉。

題李純甫語後

编辑

學者。內有三疵。外有四孼。何謂三疵。識鑿之而賊。氣憑之而亢。才蕩之而浮。何謂四孼。學封之而塞。辯譁之而疑。文甘之而狂。名錮之而死。

李純甫者。金代之文章大手。自負其才。常以孔明景略自待。日與禪僧遊。嘯歌袒裼。出禮法外。學人。不謹於衣冠威儀言語氣象。而扼腕奮髯。呵世罵人。以自雄者。亦此類也。其文多雄辭詭辯。以老聃孔孟莊佛爲五聖。凡濂洛羣哲之闢佛者。無不奮筆掊擊。嘗言伊川諸儒。雖號深明性理。發揚六經。然皆竊吾佛書者。王介甫父子。蘇子瞻兄弟。能陰引老莊浮屠之言。以證明吾孔孟諸書。又言中國之書。不及西方之書。余見世之有氣槩能文章者。若無道義沈潛涵養之功。往往至於呵聖侮賢。如純甫者亦多矣。然純甫此段所發三疵四孼之說。亦可謂深中學者之膏肓。故余特揭以自警。倂以示從遊之士。然而以純甫之言。迹純甫之行。又可謂善形容自家之病矣。

跋梁啓超記毛奇齡事蹟戊申

编辑

毛奇齡乘時得位。不及崑山睢州安谿。而挾其雕蟲炙輠之行。以狂誖恣肆之態。其戕賊學界。亦頗有力。全謝山著毛檢討別傳。於其生平行誼。魑魅魍魎。無遁形矣。毛自謂畫江之役。曾預義師。實則以鼓琴。階進於保定伯。毛有倫事敗。遂亡匿。毛嘗亡命爲僧。自謂以選詩獲罪。其實則殺人罪也。嘗聞緖論於閻百詩及施愚山。竊其唾餘以自炫。及夤緣預詞科。得檢討。乃仇閻施。其著古文尙書冤辭。專以強辨排百詩也。昔曾恩彼者。皆怨報之。旣貴。棄其糟糠婦。婦嘗對其門生張希良。盡發奇齡平生醜行。以至不堪入耳云。此皆全氏鮚埼亭集外編所記也。論者。或謂奇齡爲兩橛人。猶未知其眞相耳。彼其辯才旣便給。記載旣雜博。乃徧仇前哲。以文其小人無忌憚之行。肆口嫚罵。漢以後人。無一得免。而其所最切齒爲宋人。宋人之中。所最切齒者。爲朱子。跡其所抨擊。純然市井無賴叫囂者之所爲。稍有學養者。未必爲動。但承其時學風。尊漢蔑宋之機已動。而遵毛氏之敎。可以悉擧名節閑檢而蕩棄之。而不失爲大儒。其便學者之私圖。孰有過是。上旣有湯,李輩以僞君子相率。下復有奇齡等以眞小人自豪。而皆負一世重名。以左右學界。淸學之每下愈。况也復何怪焉。後此袁枚,兪樾輩。皆直接汲毛氏之流。而閒接受影響者。尙不可指數也。

四書朱子註。釋以義理。則無可非議。而其制度事證。時有未盡梳洗處。後學但當奉循其義理。以爲進修之需。標識其疑難。以爲講訂之資。可也。明淸閒人。往往爲不遜語。而如毛奇齡者。嘲侮譏罵。靡極不至。不可以不闢。常疑近世前輩。何不立一文字。以斥其無禮。辨其非理。而使後學得定其門路也。豈未及見彼所謂稽求賸言。索解改錯等書故歟。今夏見梁啓超集學術篇。記奇齡事一段。其醜行惡習。有非人理所可羇絡之者。見此。始知前賢不肯汙其筆舌之意也。然僻鄕晩進。豈能盡識其然。而洞悉其言之無足議爲也。余特錄梁文而題其左方如此。以爲世之不務正識端行。而徒尙多聞博考者之戒云爾。

題南山話錄

编辑

柳學於金。而慣習其憯毒之辭鋒。佗皆勿問。只指穉程。爲陷師射父。決是惡口。而與之融化者。况金常敎以棄栗翁而信奇猥。則餘外誖說。又可量乎。今余得惡詈於柳。不知是辱乎榮乎。第念吳君始欲挽得佗回。雖出厚意。然恐涉於不量力矣。及聞其有此誣錄。而未免與之對辨。此又非君子所以待麤習乖性之道也。昔范忠宣公有言。鸞鳳與鴟鴞爭食。連城與瓦石相觸。不惟不能勝。兼不可勝。不惟不可勝。雖勝亦非也。黃百家嘗贊之云。此眞聖人之言。今擧以告吳君。俾之益篤自修無辨之義。

跋吳震泳帖戊戌

编辑

忠州眞峯洪氏。朴毅堂門人。向設鄕飮酒禮。會者數百人。此近李上舍佐承。柳省齋門人金思禹。與小子數次相見。崔秉九亦在會中。砥平李錦溪根元。堤川柳恒窩重岳。皆金柳門人。而見推於師友間。對李上舍問田某表德比在何地。因言與彼相絶。實皆洪在龜所爲。洪使吾黨孤弱。使省艮絶。一也。重省惎。二也。渠與省絶。三也。省毅毅堂失和。四也。終與吾輩絶。五也。大抵能分學人爲五黨。洪是何人。而如是。可怪可怪。今日省,艮兩門後生。皆不知曲折。徒執當日告絶之言爲欛柄。便謂不可相從。則殊不可也。無論誰某。惟善是從爲可云云。崔秉九親聞。而傳於小子。此似心公見正而欲捄弊也。其言洪在龜云云。眞知曲折之所在。其意微有打破偏黨之漸。若然則何幸何幸。

此吳君而見寄余帖也。余惟人家兄弟。苟有至誠相愛。雖妯娌兩舌。安能閒之。今朋友之交。亦是天性。誠能以道義相與。而不使一毫私意干其閒。雖有洪某百輩。亦豈有反爲所動之理。此正吾人所當自省處。不可以咎人也。噫。省齋與余交十有四年。宜若可以知心矣。然及其聞李承旭捏造之言。被金監役慫慂之詞。則不得已而移書告絶。此於天然自在之理。有未盡合處。但旣稱師於金門。則亦安得而不然也。故余之答其書言。執事之絶我。勢之所使然也。我之不能絶執事。情之所不忍也。又曰。不忘故舊。惓惓之情。不求人知。囂囂之樂。實有倂行而不相誖者矣。止此嗚呼。此非天性之所流露者耶。後世苟有揚子雲,邵堯夫者出。卽知余之心而悲余之所遭矣。今觀李柳諸公之言。亦庶幾可以息乖爭之氣。而得和平之象矣。聞之。直使人油然發喜心也。凡諸君之及吾門者。自後接人。無問誰某。雖或聞傳說之不相諒者。一切以自信爲主。以和敬爲務。罔或陷於卞莊子之術中也。道術分裂一款。是余之所以痛心疾首者。而將爲佗日不瞑之恨也。幸相與深戒之哉。

題自強窩尹公敬溥逸稿後庚寅

编辑

近世士人。以問學名者。閒有騖虛遠揣玄妙以自高者。其次務記覽騁辯說以自博者。最下者又尙文詞趨事功以自夸。然徐考其實。則聖門所敎愛親尊君之行。或反無所勉焉。所謂儒者之學。豈固如是而已哉。若吾強窩尹公晩而志學。躳執勞苦。至誠好讀書。每以年力已衰。不能大肆力爲恨。摩挲牀書而泣。事大孺人。愛敬備至。親沒語及。淚輒蔌蔌下。每晨昏至母墳拜跪。必取聖賢孝親行己之訓。口中暗誦。又時呼母。告以心內事。又能移忠於國。洋擾之日。白衣赴難。倭好之時。又參儒疏。嘗語一朝士白上。刊布孝經於邦內。使斯民敬信而服行焉。則忠孝可以兩勸。家國可以俱安。詎不休哉。是皆出於天性。非有勉強慕效而爲之。豈非所謂質美之善人。而不亦賢於務外近名之世儒乎哉。公以愚出任門。處以同學而深與之。不以毁譽爲進退矣。往年余就公里賃屋。而公喜不自勝。蓋兩相得也。孰謂余薄相。未及徙居。而公遽九原也耶。嗚呼悲哉。公之子賢模。次輯公所箚錄者若干篇。尾附以諸先輩及士流所贈公詩文。而愚之惡札。亦厠其閒。可媿也已。因竊誌其後而遺之。賢模其宜敬守勉學。而不懈於課忠責孝之心。則爲有以無忘先公之訓也。

題自慊窩柳公大源文集後甲辰

编辑

人貴乎善。而亦不易矣。辨說詞章。可以爲善矣。則才高者能之。而善者未必皆才高也。軒冕珪組。可以爲善矣。則位赫者能之。而位赫者未必皆以善稱之也。故士之處世。才與位不足論。論其善否而已。自慊窩柳公。全齋先生門人也。先生嘗稱其天資之善。平生好施與。饑歲輒分田出穀。以濟族戚。又倣古義庄義倉。規畫精固。立籍爲經遠之圖。其自奉則甚薄。敦尙古禮。疾革猶行嗣孫三加。自和戎後。斥異國之物而不敢近。至於倡率多士。請復皇廟。痛不服母后喪。治疏欲叫閽。雖非儒者自重之道。而氣義勃發。可以激遜默固位者矣。夫其德義如此。不善而能之乎。公不事著述。述亦不屑修辭。而專於潛養。故其名不出於鄕。卒以七十布衣。竆約而歿。然何損於公哉。向使公主盟藝苑。厥聲鍧然。通籍金閨。厥位赫然。苟虧乎德義。倂與鍧然赫然者而棄之。可不大哀乎。嗣子秉蔚文若。曳衰踵門。泣請誌狀。以圖闡發。余適有戒。不敢作。謹題數語爲遺集跋。因告文若。歸而勉德義。因其緖業而大之。則是爲眞闡發云爾。

題海東方言解丁未

编辑

夫言者。行之資也。言錯則行錯。如欲之東者。誤謂西爲東。尊性者誤言心是理。則所事安得不差。故欲行之正者。先求其言之無誤也。吾東方。言多訛舛。亦甚害事。識者病之。李君貞會。有意整理。久矣。近者示以所述方言解三呇。余試披閱。思索有道。考據亦博。儘有補於蒙養之初程。亦見其良工之苦心也。昔虞帝好察邇言。孔聖庸言之謹。庸與邇之閒。有至理存焉。讀此篇者。毋以其淺近平常而忽之哉。抑余雅欲朝廷敎邦人以漢語。蓋我國近齊魯。方言字音。多與中原合。今因李君之書。而遂敎以漢語。亦安知非變侏離爲种禫之一根子也。

題金光國觀洙𥳑己酉

编辑

程先生言賓主朋友亦皆天性。余深歎此爲發前賢所未發之理。獨恨未得契悟其旨者而與之遊。亡友蔚山金光國。賦質粹美。人稱吉祥善士。又其宅心以正。行己有禮。眞大受之器也。光國一見余。深相傾也。每見輒敷示衷蘊。而直有千載相期之意。余亦感其誠。相視如骨肉。庶幾天性之交。而異日吾黨之責。將有所歸矣。孰謂其不幸蚤世。使四方人士。咸以斯文相弔也耶。今得其遺余數𥳑。必稱先生小子。而一則曰說服。二則曰說服。顧雖未敢當。而其所以求進德業憂患世道者。靡不懇懇焉。惜其齎志而不少槩見也。因揮涕而題之如此。以遺其二孤。使終其身。勿諼其先意之攸在。而勉爲君子之子云爾。

此亡友絶筆也。去其沒纔兩旬。而猶曰一言妙訣。豈敢頃刻忘諸。又恨未得親炙。而更有振力勇進之語。其相與睠睠務學篤至之意。至死而未已。尤可惜也。

跋小學庚子

编辑

余少也。見於肅齋趙先生。楣閒扁小學室字。固已識之。後又見金河西敎二子小學。十年而不授佗書。金寒暄六十猶自稱小學童子。更自有悟。後又見宋子大全。稱淸陰身任天下綱常。而名聞華夷。文公小學。爲之基本。於是。益信天下道理無不原於此書。而不可不熟讀而實踐之也。噫。彼毛奇齡卓人月輩。乃或誚以暗補別錄。或斥以邨學究語。可謂自戕其本。而陷於儒門之驕子者矣。余以高氏纂註小學一部。付李壻昇儀。使於耕耘餘暇。輒復誦繹。以資其淸源務實之功。而倂擧其所嘗感慨者以告之。蓋欲其知所勉戒也爾。

題明倫錄

编辑

數十年來所聞見。非遺親後君倍師擠友。卽兄弟鬩牆。男女無禮。與夫剝割民膚。欺騙人財之行。我非仁者。猶且心痛。况使視四海如一家。中國如一人者見之。其慘怛悲傷。更當如何哉。然鞠其病源。寔由倫理未明。而馴至於此。故飽煖無知。夷獸不遠之民。聖王之憂之也。只敎以五典。而使之有親義別序信而已。夫五典之理明。而萬民之行成焉。則天下可運於掌上矣。中和李斯文道永。攜黃州鄭石塢光迺所纂輯明倫錄。以示余。余惟石塢今老且竆矣。猶不忘於風化之衰。而眷眷以覺世爲心。嗚呼其賢矣哉。

題栗山亭額字後爲田舜道作

编辑

栗之爲敬謹。山之爲艮止。皆已見於經矣。字書云。百穀實不秕謂之栗。又云。山。宣也產也。宣氣以產萬物者也。梵書名栗曰篤迦。語類曰山之安靜篤實。有似乎仁。大哉。栗山之義也。寓耕賢宗。築室山中。多種栗樹。而名之曰栗山亭。愚聞之。爲寫栗山之義。寄題于壁間。而勉其日從事于敬止篤實之體。以施夫隆起宣產之用。

天師栗。惟靑城山有之。而皮潔白如蘭玉。鳥不栖。蟲不生。實似栗而味美。惟獨房若橡爲異爾。見今風潮甚惡。人多立腳不住。吾願寓耕。爲獨房栗。而特立於靑城山。以爲中行獨復之君子。

貽遠齋小題辛亥

编辑

貽遠齋者。靈城丁氏世葬之丙舍也。吁。名齋之旨遠矣。夫世人貴富之圖短淺。不足爲深長事。惟道義。則近自百年。遠至萬世。而未見其有竆也。試觀合抱之木。干雲蔽日。由其久而就也。若花卉之蚤榮先萎者。成於旬月之頃。此易見之理也。丁氏世世子孫。惟務講道守義。不求近功。管取久遠之利益。是則今日名齋之意也。丁君大秀。拏舟涉海。致其王父之命曰。齋之重刱。龍錫與從姪永祺。族孫蘭秀。醵金而盡心焉。願吾子之記之也。顧愚癃病濱死。無以應其求。略題數語。以奉報如右云爾。

書金思禹所記諸人事狀後戊戌

编辑

嘗讀晦翁先生之訓。以爲天下事最大而不可輕者。無過於兵刑。臨陳胡亂錯殺了幾人。獄訟繫人性命。雖喫緊思量。猶恐有誤也。余每謂此深得聖人不得已而用兵與欽哉欽哉惟刑之恤之意矣。儒門亦有兵刑。如與人爭校是非。論斷過錯。亦事之甚大。而未可輕者。辨詰時不循道理。而只求己勝。論人時不加矜愼。而務快己意。則不幾於臨陳之錯殺。按獄之失入矣乎。此必有陰譴冥讁。嗚呼。吾人可不深存此戒而其難其愼也哉。

題退菴田公家狀後

编辑

宗人伯賢孝喆。以其先祖吏曹參議退菴公試卷及家狀。示余而求題跋。余觀卷中所論爲邦之道。以任賢去邪。反復致意於治亂興亡之際。眞可謂要言不煩矣。狀又言其爲大司成也。勸奬諸生。多所成就。晩年退休。尤勤聖學。敎誘後進。亦可謂得爲治之本矣。蓋從古帝王。未有不得俊乂而治安邦家者。亦未有不養人材而明揚君子者。故濂溪老子言。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尊。而天下治矣。吁。今日士大夫。孰有以養士用賢二者。謦欬於殿陛之下也哉。草野賤臣。不勝其愛君願治之微忠。特擧此二者而表章之。餘皆略而不論也。旣而。又勸伯賢。以儒術敎於家而導於鄕閭。以需夫上之求賢。而毋負乎公之遺意也。公諱九疇。吾傍祖耒隱先生五世孫。而於伯賢爲十一世祖也。

敬拙申公家狀後題乙未

编辑

愚與域中俊彥。論交甚多。而其專心於文辯而鮮其實者。不甚喜之。若遇誠信謹拙異於衆人者。輒心相投而不忍舍也。近故平山申公。稟質端謹。用心誠信。信聖門所謂善人也。愚之受性亦拙直。不能善媚流俗輩。雖號爲儒者者。亦有不悅之者。獨申公與之相厚。終始一意。及沒。其長胤謙煕。錄其事行一通。以示余。余諦觀之。凡狀中所載羣行。皆可信不誣。且其二子皆雅飭。能守其先範。此又可書。故余樂爲之述。使世之秉筆君子。有所取徵焉。

跋龍岡龍湖二柳公實記

编辑

右。龍岡柳公大茂及其弟龍湖大振實記也。二公皆性孝。及倭夷入寇。君父播越。龍岡公使弟奉親。避亂山中。自與從昆弟。從郭忘憂。倡義禦賊。其於下營繕城。設奇料敵。籌策無遺。龍湖公率弟姪。侍奉親側。極寢啖之養。至於避兵。隨機應卒。不使老親驚動。時公年纔弱冠。已能如此。其警敏。亦可見也。蓋公兄弟皆從事儒術。其論學數語。又極謹質無華。其事親之孝。急君之義。皆本於此也。龍罔公之後孫希輔相夔。龍湖公之後孫昇龍。至自陜川。謁以墓文。而其誠意旣不忍孤。又有柳斯文鍾源書曰。吾先祖龍岡公懿蹟。前人記述。僅十之一二。恐愈久愈泯。願惠以一言。此是同門久要。其言益可信也。顧以人微詞陋。墓碑例未敢作。第今聖道垂熄。國恥未雪。而邦人之遺親後君者。踵相尋也。一有募義旅以討賊。守古制以勵俗者。輒指爲匪類亂民。而使之無所容於世。每聞之。不覺義膽輪囷。而血涕之交頤也。玆於二柳公之事。不勝歎慕。而敬題其下方。如此云爾。

題松隱朴公家狀

编辑

世敎衰。民不興行。其自爲與敎子。惟榮利是務。務利之至。至於人心蝕齾。天理晦盲。終致民生塗炭。國勢岌嶪。嗚呼可勝歎哉。朴奉化注東。遣其子魯益。示其先考監役公行錄。而求余爲狀。余曾從公鄕人士。稔聞其行治。今因此錄。益知其所未知。蓋公天性弘達。常有大志。區區家務不屑也。行於家者。旣孝友而和。接於人者又誠信而正。其遇人急難貧乏。不問親疏。必盡力賙之。其誨子孫。亦必以孝悌爲本。嘗自誦曰。士之志節。當如松柏。遂以松名里名齋。其善利輕重之分。可謂知所趨舍者矣。余見世之以聰明文學號者。臨利害經變故。未有不失其故步矣。使其聞公之言而知所勉焉。則於砥礪名行光耀邦家也何有。善乎。許名奎之言曰。寧爲松柏。勿爲女蘿。女蘿失所託而萎苶。松柏傲霜雪而嵯峨。愚願公之後承。惟孝義是蘉。榮利是避。而其於松柏志節之訓。拳拳服行而不敢墜焉。則於闡敭先德。直易易耳。又奚需佗人之言哉。愚素以人微辭陋。不能爲人圖不朽。今亦未敢踰閑。然於公之樂善好義。不勝感歎。因題其行錄之下如此。

跋敎官金公行錄辛丑

编辑

余嘗觀明太祖令天下州縣。勿以毁傷肌膚者奏聞。此深得導民以禮之意。此如合理。舜曾肢體無完膚。鄒魯訓辭。有明據矣。人肉療疾。刱自唐陳藏器。而說者謂必無後。甚言其害理也。敎官善山金公德鼎。父病。聞醫言。刲左股。母病。刲右股。又再裂指。皆奏效。此有栗翁所論。而非有至誠愛親中孚格神之妙者。能然乎。余謂此事未然之前。宜講其中節與否。已然之後。但當取其誠之過人也。公之孫酇謨。使余記公旌閭。余以病閣筆硯辭。然觀公之養疾愼終居喪及在鄕黨恭儉。處宗族敦睦。與人以禮。愛物以仁之類。當時狀辭備言之。余特論其大者如此。

題李公文榮行錄

编辑

不佞與全州李喜璡相善。李君淳質嗜學。不佞意其有所受。近得其先狀。讀之。李君考諱文榮。早失怙恃。竆約甚。恬然不以爲意。與人謹厚。言行無疵。鄕里推之。每恨貧無以遣子上學。歎閭閻無善士。竟徙居書塾之傍。公得賢配。旣寡。撫孤奉先。亦善處貧寠。無慕外之心。令子就傅。其於事師之誠。受敎之道。每諄諄焉。此可謂芝醴之有根源也。吾知李君必能念始而克終。終與古德齊。而俾談者稱曰。某也之賢。父母義方之訓。所能致。其爲親榮也。顧不大歟。

延公壽增遺事跋

编辑

余嘗訪峿堂李公。座客有歎世傳孝烈。多詭託於神異。李公曰。冰鯉雪筍。古誠罕聞。挽近以來。往往卻多實跡。不可一律論。今見延公遺事。始信峿老之言有以也。蓋末俗之滋僞。賢者懲之。故纔見人有異行。例多意其妄傳。殊不知孝子一團精誠。直與神明相酬酢。其感應之妙。有如桴鼓。此實實理之所當有。烏可槩以誣妄視也。延公五世孫壯煕。示以此帖。余特書所嘗聞者。以告後之覽者云爾。

跋旌孝錄壬寅

编辑

進士金君潛。遣其從子淑陵令秉周。示其曾祖訓鍊判官諱成鉉行錄。余旣敬讀之。又念父祖有懿蹟偉烈。而欲圖闡揚。理所當然。然所以闡揚有二。藉人稱述。以傳來世。一也。由己繼承。以顯先德。二也。彼外也末也。此內也本也。吾冀進士君。繼今益自奮勵。殫厥心力。浸灌乎學問。沈酣乎仁義。而身爲眞儒焉。則豈惟判官公著於世而已。君之子孫。又將有踵其後而益大其門者矣。是皆判官公之所永錫也。凡厥子姓。曷不勉乎哉。吾知判官公有靈。豈不以此爲爲吾遺裔之第一頌矣乎。

跋沈氏行實

编辑

此沈君能浹祖曾兩世遺事也。其守約不競。律己謹愼。誠可爲搢紳模範。至若銅山公之以不善事上官受知於正廟。溫陽公之以盡心殺獄。爲方伯所倚。則又皆足以維持國脈。保安生靈也。何以言之。士之仕於朝者。由愛官職。以媚上官。而至於欺罔君父。夫使士夫不惜名節。而治道可興者有之否乎。始之厭避檢屍。而至於按覈疏脫。妄欲附生。而終致死者含冤。夫使奸猾不畏法律。而民生可保者有之否乎。苟得朝廷以義理相尙。而彈劾至及於權貴之家。章程相愼。而刑戮必施於豪強之輩。如此而綱紀不振。上下不固者。吾又莫之見也。願沈君于斯帖。毋徒私於家而必公之世也。

跋孝子金公行錄甲辰

编辑

羅州金君用憲。以其曾祖孝狀見示。而求有以闡揚之。余雖非其人。然竊附烝民首章之義。略掇數語以復之曰。公以賢祖之孫。稟孝友之性。事生盡愛敬之心。養疾極憂禱之誠。居喪有勺水不進之哀。衰裳三製之勤。墓在十里。日必展省。致三虎護隨之異。與一弟友愛備至。得一美味。必分。朝夕不會。不先飯。其佗羣行。不可勝紀。列邑士流三四百人。迭籲於州府。而有司莫肯聞于朝。可慨也已。然公之事親。只爲己分所當爲而爲之耳。其于人知不知。亦何容心焉。吾願公之後承。世世盡孝友之行。而爲門戶之光焉。則人必歸德於公。而公之聞於世。將無竆矣。綽楔復戶之有無。無足論也。公諱應辛。六世祖水使贈兵判諱鎭。丙子虜亂。以宣傳官。與弟監察釴勤王。遇賊戰必捷。五世祖諱興運。官至牧使。莅任十三邑。咸有治聲。

題洪由範行狀丙午

编辑

此吾亡友洪君由範狀也。其執友林君伯棠。不喜作誌狀。以余病閣筆硯。轉囑於伯棠。伯棠勉爲撰定。余觀篇章𥳑嚴。當爲近世誌狀中有數文字。於是由範得不朽矣。何其幸也。金生璿鎭。以妙末後進。爲師求狀。隻行數千里。不畏兵戈。不憚勞苦。亦見由範之敎人有術也。

題金孝子榮鉉行實甲辰

编辑

夫孝。人之常性而能者鮮矣。學儒而孝。本於講明。而人猶難之。處富而孝。藉其貨財。而人猶難之。豈非物染之易蔽。而常心之難保哉。少友金君永善。寄示其世父新坊翁行錄。而願得一言。余固不孝甚者。何能稱揚人善而使之重哉。特以翁之孝不由乎講明。無賴乎貨財。而一出於性。豈非難之尤難。故謹掇數語以復之曰。翁之捆屨爲養。二十年如一日。六十一歲。丁內憂。執制踰禮。負士成墳。日上墓哭。行路聞而悲之。此類尙可以人爲就之。至若年七十。兄弟五人。日侍九十老親。又得佳子姪十餘輩。朝夕怡愉盡懽。則非中孚之格天。定不可得已。以此知翁平生羣行。咸出於至諴。非有所矯飾而然也。是可以書。

田氏行錄跋甲辰

编辑

田君庸淇。持示其五世以下遺事。蓋皆積德累仁之蹟。明農治家之訓也。庸淇曾祖妣光山金氏。七十四歲。召其孫鎰珣命之曰。祖先傳土一碩零。汝是宗胄。守而力作。其餘田財。一皆分派於六代以下各房及中表與師友。以副余望。嗚呼。此士子猶難。而閨壼中乃有此懿行。豈非其先蔭之所積蓄。而鴻福之所滋長也歟。雖然。使祖母獨賢。而其孫不之從。亦歸於空言而止矣。今得賢孫。喜承庭訓。而樂成厥志。斯豈叔世之所再覯者乎。於乎美哉。計其所散水田。總二百九斗七升種。錢五千九百十七鏹。稻五百二十斗。錄以授庸淇曰。恐後孫誤有責償者。記之以爲義券。小子誌之。其意實欲子孫之繼繩厥武也。鄕人士爭薦于州郡。得朝廷授以監察。則歸德於祖母而堅辭不受。余惟人家慶祥。有常有變。變者。世俗所妄睎。而未可必得。其常者。理之所必至。而君子之所無意也。然善人。天地神明所共愛護。而俾之發達也。今庸淇能篤學力踐。將以儒術。鳴其家。天之報施。蓋未艾也。

題金孝子行錄

编辑

孝子通德郞金處亨處永。莊陵忠臣忠毅公白邨文起之後也。素以忠孝繼世。而至處亨兄弟。生於貧窶流離之餘。不及學文。而天性俱至孝。冬夜煖衾。冰沼獲鮒。吮痔完腫。䂨指愈疾。及喪。三年寢苫。逐日拜墓。墓前當膝處成臼。鄕里稱之無異辭。州郡亦皆襃賞。余嘗觀世之紀善者。多以位而不考德。門闌崇顯者。實蹟庸陋。而猶爲之書。純行篤義之士。不幸無位。則棄而不省。故傳者不必善。而善者往往多未傳。甚可歎也。處永子在久。示其先狀而謁余文。余悲其無爲之地者。撮其大槩。而題左方如此。余又聞之。孝子父致淳。壽至百有五歲。且康強。除戶曹參判。詣闕肅謝受錄。追榮如例。終其身。道孝子兄弟事。娓娓不已。夫仁者其壽必永。孝者其後必昌。此古之常也。吾知金氏之福慶將久而愈遠。在久其勉乎哉。

題宋氏行錄戊申

编辑

宋君德浩。命其長胤柱天。求明於余。余見其父子。皆和厚恪謹。後至其家。見宋君大人鎭魯。亦深沈好善。鄕里道其孝。日宋君遣次胤柱元。致辭曰。長兒不幸死矣。再令其弟繼之。供灑埽於門下。庶冀其秀而實也。又示其三世行述。余見宋君曾祖贈監察諱相復。至性天植。事親。能殫誠竭力。祖贈敎官諱得煥。克傳父孝。兩世皆得非時生物。以療親病。喪葬循禮。省墓盡誠。倂蒙旌襃之典。於乎懿哉。嘗觀人家。守簪紳珠玉。數世不失。猶謂之難。况此誠孝之傳三四世不衰者。又可易覯哉。噫。余實未孝于親。而銜恤于心者。謹題此語。自訟其不逮之痛云爾。

跋柳氏行實己酉

编辑

先聖言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焉。甚矣。彝倫之宜重。而庸德之不可不勉也。近世乃有壞綱常以崇富強者。而凡庶之慕悅者衆。而君子之憂患已極矣。高興柳公志聖。與愚有舊。示其先考妣行錄。蓋皆勉力於人道之常。而非有驚世耀俗之事。愚喜其謹質。題此于左方。以立後昆學道之正鵠。且以諷叔季之棄舊德而趨新法者。

跋吳公斗顯行錄

编辑

使世有靑紫隆顯。輝映當時。其所履不正。人猶汙之。其或以布衣終田里。苟其賢也。聖哲有取焉。流俗所謂微顯竆通。惡足以論士哉。湖南之詩山縣。有海州吳公斗顯。享年七十有六。而不曾霑一命之榮。鄕人士至今稱之。何也。公少敦至行。父疾作。往往蹴打人。人不敢近。公和怡承順。扶持摩搔。躳親醫藥。十年一誠。及喪。毁瘠終制。敬于享祀。友于兄弟。敎子以小學。處世無臧否。臨命。手書孝勤淸儉四字。用戒子孫。洵賢德之士。宜其有譽於閭里也。夫積累有餘而發達不足者。終必受慶。今公之後承繁衍。而多循公言行。詩曰。孝子不匱。求錫爾類。其殆公之謂歟。公孫海珪。示公行錄。余以衰病久廢鉛槧役。莫能撰次爲狀。謹書此于篇末。以歸之。

題成公鍾益行錄辛亥

编辑

成大器入海見華遯翁。乞表其先人阡。翁謝曰。亡國孤臣。身病心死。無復生世意。况惡能應副人求。旣而視其狀。有三可喜。喜道人孝友行。喜聞讀書聲。喜恤人利物。翁喜謂大器曰。是三者。神亦喜之。夫神之所喜。福之所萃。子能竆經孝弟。推以及人。子之先公。日陟降子之室而喜之。是爲紹述先德之大者。豈佗人纂次所能及哉。

慶州金氏家傳跋戊申

编辑

金君成烈從余遊。間嘗示以家傳。蓋其高祖諱舜國。以麗季判書樹隱公之後孫。天性孝厚。其事親也。養之誠。病則憂。居喪致哀。廬墓終制。其於兄弟。寢共被。食同案。怡怡相與。國恤拜哭終日。啗素三年。宜其得章甫剡薦。州縣襃尙。而惜乎其未蒙旌表之典也。成烈又言。吾母田氏。早喪所天。四十年守義如一日。事舅姑有禮。臨喪承祀。咸能用誠。令長子學儒。以紹先業。次子力田以立生事。爲鄕里艶稱。余聞之歎曰。一門孝友節烈之盛。可傳於後世。而顧以癃病難強。欲立傳而未果。謹題此于末簡。以見其秉彝好德之意云爾。

題金氏家傳

编辑

士當務忠孝名節以立家。奉典謨訓誥以經世。若乃門闌之微顯。子姓之蕃弱。由有命焉。故君子之修己者。不以是爲慊愜。觀人者不以是爲賢不肖也。余觀金君鎭基所記家傳。蓋不幸因禍變而失其世者。非關義理之錯。不足恥也。昔桀紂幽厲。皆聖賢帝王之裔也。人莫之貴也。顔,曾,冉,閔之先。其隆替。今不可考。後之人。莫不尊仰而亟稱之者。豈非以其賢德歟。金君于此。可以知所勸戒也矣。

題鳳南吳公泰翼孺人沈氏行錄己酉

编辑

余與吳君秉勳。交有年。見其性於孝友。又能志學好禮。可謂先立乎其大者者矣。其先君鳳南公。稟質粹美。事所後所生。孝愛俱隆。性又恬靜自守。附時阿世者。若浼焉。使其有年。將大有進就。惜乎其未也。公殁後三十年。其配沈孺人卒。吳君旣合窆焉。又排纘其行治。累然衰絰。踰複嶺。涉層溟。屬余以表阡之文。余於吳君。情均骨肉。已難例讓。况孺人又克孝順勤儉。有苦節識量。叔世閨壼中所罕聞者。今以相其役爲美。又何必辭。第念國變以來。不復從事於鉛槧。重因癄瘁自廢。無以副吳君誠懇之意。略識其梗槩。如此云爾。

奇氏遺事跋

编辑

朴衡夫生六歲而喪母。後幾年。從其叔母。得亡親言行一二。記而佩之。欲華遯子題一言以發之。其孺慕無竆。使人感歎。衡夫誦其叔母之言曰。世之爲娣姒者。多失和氣。心竊怪之。姒氏與余居八年。情愛篤厚如一日。又曰。姒氏性甚溫順。嘗與吾語家事。尊姑誤聞之。責曰。若等何言。姒氏輒以兩手掩口曰。靡此無言。余服其柔婉而笑解之。華遯子歎曰。使衡夫能體此而和於衆。則必得邦人之歡心。以事亡親矣。能體此而愼於口。則安有反爾之忿言。以羞其親乎。衡夫又誦其叔母之言曰。姒氏鍾愛汝。嘗語余曰。此兒眼尾長。必有才性。吾必使之學文。華遯子歎其有先知而曰。衡夫乎能體此而勤于學。使道德立於己。聞譽施於身。以顯亡親於無竆焉爾。則縱得韓銘柳筆。其爲親榮也。孰與敵哉。

跋金節婦母子遺事己亥

编辑

崔生鳳喜。閒嘗示其祖妣金氏及其先考兩世行錄。而曰。祖母年十八嫁。二十一喪所天。有一子。不事容飾。乍歌乍哭。使人不齒。或諭以改適。泣曰。吾亦知嫁則身安。柰幼子何。年八十。守義而終。吾父又能善事孀親。貧甚。亦盡心口體之奉。誠於享先。樂於敎子。鄕閭稱之。又泣而言曰。使祖母不幸改節。小子何以有今日。余歎曰。賢哉母也。夫以節婦而有孝子。天之報施。已不爽矣。今子又從事儒術。若能志立乎萬物之表。行成於五典之內。而卓然爲士君子焉。則子之先君又有賢子。而子之祖妣平生貞操。有光于後。而子爲不負先君當日之戒者矣。子其勉之。

題姜氏行錄己酉

编辑

姜孺人早歿。其誨幼子。莫羨佗人錦稻。惟求前聖經傳。自餘諄諄。皆敎以小學言動。子田璣鎭。妙年志學。其進未可量。余告之曰。君能放得形氣較輕。守得道義牢固。使人歎賞曰。是其親之敎也。爲孝顧不大歟。又聞孺人十歲父歿。繼母安氏。決意下從。孺人泣曰。母死如宗祧何。與其一時自裁。豈若立孤承家。母感悟。取從姪爲嗣。使生有所託。而亡有以安。其幼年見識卓乎難及。而孺人之在室遘疾也。繼母爲捕蛇煎飮之。必先嘗焉。至心看護。竟奏效。此又閨閫所罕聞。而非孺人誠孝之感動。曷能致此。幷記之。

題潘氏行述戊申

编辑

君子之取友。友其德也。志苟同矣。千載前哲。猶倂世也。道誠同矣。閨閤中人。亦知己也。光州潘氏者。慶州金鍾聲妻也。蚤寡無嗣。寒餓濱死。厥兄憐而勸佗適。旣而見其欲自裁。懼而止。潘氏以妙齡軟質。懷鐵肝石腸。獨守孀幃三十七年。竟全節而終。可以下見其夫而無媿。豈非所謂孤柏有心原似石。古冰爲骨不知春者耶。今我邦遭裔戎之亂。君上見廢。而聖賢被衊。苟得搢紳章甫。咸能視潘氏爲輔仁之良友。而法其守義之懿行。則國家之復。道術之興。何難之有。潘氏從子泰煕。示以朴銖所述行錄。余爲跋語如此。

題曺孺人狀己酉

编辑

婦人居閨房之內。宜若無關於世道。而世道之汙隆繫焉。何也。蓋婦儀淑善。則子弟則而象之。夫子弟者。出則佐帝王。以治民庶。處則蹈禮義。以訓鄕邦者也。故曰婦女之賢與否。實天下理亂之本也。余勸李鍾坤記其前妣曹氏行治。爲題此。以諗夫世之爲女學者。用爲儀式。

題烈婦河氏行錄丁未

编辑

進士咸安趙君鏞和。學於淵齋門下。以樂善好禮見稱。不幸蚤世。其配河氏。幼而孝於親。嫁而敬於尊章。君子歿而愼於斂殯。旣而仰藥自裁。卽成服之明日。而時年十八。是其孝敬貞信。得於天賦。而無所虧損者也。以若粹美之質。得與君子百歲偕老。警戒相成。庶幾壼範備至。以補王家之化。而今乃止此。惜哉。雖然。見今道術不明。綱常不振。臣子之棄君父而事讎賊。士類之叛聖賢而奉異敎者。比比。其聞河氏之風。能不媿死乎。意者天生河氏。以激勵夫世之反覆嗜利。無行義之徒歟。噫。

題孺人文氏行錄丙午

编辑

林君鍾斗。記其先孺人文氏行。使子學洙。示余曰。先妣幼。端恭孝愛。旣嫁。事上御下。咸得歡心。人稱女士。不幸遇先考貞疾。撥置家務。專意護視。常祝天乞代。及沒。哀哭頓絶。將投水下從。被家人止之曰。夫屍在牀。而上有老親。下有乳子。宜盡心後事。曷可偏執以必死爲正。先妣勉抑至慟。殯葬練祥。咸盡情禮。慰養舅姑。一味承順。治家節儉。喜施與。歲歉忍飢濟人。有孤姪四女。撫育若己子。皆厚其資粧遣之。舅姑諱辰。必悲哀以盡日。今不肖欲得君子闡發潛德。刻諸墓石。是以竊有請也。余與林君遊有年。知其非誣先者。顧余遭罹國難。幽憂成疾。意緖荒忽。無以治筆硯爲文字。特以其孝思深至。不可以無答。因備錄狀語。以示後人。抑又有望焉。君之父子。誠能益勉於劬經硏理。居敬礪節。以無媿於孺人。則所以顯揚先懿者。又孰加於此哉。

跋孺人金氏行狀

编辑

朱君仁植。從余遊十有餘歲。而其爲人安詳審愼。未或有麤疏恣肆之習。竊意其必有所從受矣。丁酉冬。余過其守墓之廬。見咸平李公敦弼所撰朱君先妣金孺人之狀。始復歎息而言曰。是所謂靈芝之根。醴泉之源也。昔鮑宣妻桓氏。生長富驕。及嫁。更着短布裳。提甕出汲。鄭袤妻曹氏。事舅姑孝。躳紡績之勤。以充奉養。姑妹羣姊之間。咸得歡心。今孺人之令儀淑德。視彼二婦。殆相上下。而尤加難焉。嗚呼賢哉。凡爲孺人之子孫者。其於狀文所載。宜亦欽念恪守。以無墜先懿也哉。

跋孺人尹氏行錄

编辑

慶州金建周。來學於余累年。見其居家有行。持身謹愼。才雖差魯。其於余言。未嘗不欲盡心焉。比遭內艱。述其先妣孺人尹氏言行。以求墓銘。余曾從建周再從叔明烈。聞孺人賢孝。非鄕里所常有。今復益知其所未聞。而建周之謹拙自守。不敢少肆。寔孺人之敎也。然余以涼德。不敢治筆硯作誌狀。有素矣。以故雖深歎孺人之賢。而無以慰建周之心。獨題其後以歸之。仍復諗之曰。君子之所謂孝也者。能守父母之訓。以隮賢哲之列。而使邦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如此。則晦翁所謂所以顯揚其親者。於是爲大。銘之有無。初不足爲重輕者。豈不信哉。建周勉旃。

雜銘

编辑

漢明帝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此人子至情之所發。愚今取先考妣平日所用雜物。各爲銘以寓孺慕云。先兄山陰公所賜硯滴銘。倂附。

銛刃割欲。惟毋忽乎克治之周。寸鐵殺人。幸無忘乎家國之讎。苟能有得于斯焉。豈不爲先人之烋。佩刀。○先考所御。今以遺次子華九

先君羹挾。小子冠飾。日夕仰戴。昊天罔極。鍮簪。○先人鍮筯中折。今作緇撮之簪。

高逾二寸。廣弱一尺。曾從先君手裏。克理種種白髮。噫。風樹之痛。今已三十有四載矣。每晨用以梳頭。一梳一涕。木梳。

梳之垢。刷以帚之。心之惡。敬以瀹之。嗚呼小子。父命顧諟。梳刷。

愚從三歲。已與汝遇。五十七載。不改故度。一飮之頃。勿忘孺慕。蚤夜存省。儻免一蠧。革瓢。

朱要方集。先子之所目寓。桼竹書鎭。先妣之所手度。尊閣丌上。丌亦吾母嫁時之函。爾雖不仁不孝之甚。對此能無起敬之心。書鎭。○先妣嫁時。內舅梁公手製。合竹桼尺以送之。今七十有八年。祇餘一片。長可周尺十二寸五分許。不肖用作書鎭。

圓首尖末。用之固紒。嗟余小子。奉以沒世。變易夷俗。保守華制。吾母之遺。傳之遠裔。角簪。○先妣角笄。久而見折。今用以固髻。

是惟母氏之所御。于今小子以之。或靜宵無寐。念德業之罔進。而不勝其悲。或獨寢內省。覺幾微之多疾。而媿汗浹衣。誠願夜夜夢見吾親之令儀。貝枕。

提槧不爲揚雄殊方之辭。執牘肯犯禦寇小夫之譏。嗚呼是版也。爲吾先妣嫁時之裝。汝小子奉之。其宜弄翰伸紙而成章。書版。○先妣于歸時衣函。歲久毁破。只存一片。以爲書版。

爾體直方。可以正行。爾用溥博。可以爲政。吁汝癡弟。終始一志。是雖微物。賢兄之賜。硯滴。○山陰公所贈。

社中枕銘

编辑

向東受生。處暗不欺。於此檢過。了了無遺。於此思理。漸漸可通。參勘心體。厥妙無竆。七情未萌。夜氣復明。明朝之元。允極于貞。自警以告。諸君敬聽。

砂狗硯滴銘

编辑

爾雖微。帝所生。戀厥主。性素成。子不順。誖厥經。婦改醮。失其貞。臣叛君。棄其命。士背師。汙其行。眂玆物。不泚顙。閣于几。作心賞。

欽銘爲崔秉心作

编辑

心體本虛。昭昭其天。藹藹其仁。淵淵其淵。人誰無是。守之爲難。聖門有訣。敬爲靈丹。始由整肅。收斂其心。馴致惺寂。上帝亦臨。一念之萌。若對神明。片言之發。如興甲兵。跬步之擧。薄冰是履。幽獨之居。大廷是視。顔事四勿。張言六有。萬世心法。此爲樞紐。猗歟崔君。余交忘年。謹述銘章。願胥旃稱。

經學齋銘爲韓景春作○辛丑

编辑

經雖聖言。源自天命。準的于誠。發軔于敬。治經有要。旣虛其心。復易其氣。脈理可尋。施之于身。身以之理。推之家國。亦粤齊治。士而昧此。如何進學。莫或躳履。諸皆糟粕。誦數雖多。其實奚補。究厥弊病。盜儒與伍。吾知是齋。賢師攸臨。圖書炳炳。襟佩林林。惟古是傚。絶今勿庸。根本旣立。惠澤無竆。我揭銘章。曷以勖之。旨哉詩辭。衣錦褧衣。

樂要齋銘爲金致一作

编辑

紆靑拕紫。世俗所榮。心如昏窒。若隕塹坑。繄彼淸士。終日几案。細繹微吟。窺見聖蘊。厥施斯普。本源不竭。融融魚魚。人生至樂。長金積玉。庸虜攸貪。擬以傳家。禍亂相尋。豈若知者。義方是珍。銷聲落華。守禮求仁。竆通皆好。靡往不善。天下至要。曷敢不勉。吾友金君。父子讀書。樂哉要哉。我扁厥居。意旨罔旣。續以銘詩。當仁不讓。於翁於兒。

蒙隱銘爲金潛作○乙巳

编辑

士居亂世。進難有守。深藏不市。昔聞萊叟。夫婦偕隱。于彼蒙山。賢孝並至。身名俱完。吾聞祥五。地偏心遠。棠記發揮。靡有餘蘊。我揭銘章。以濬其源。所不可少。師友見聞。不有輔仁。究歸徒隱。徒隱奚足。惡可不謹。顔與禹同。發自鄒輿。舍無所藏。何異長沮。克復禮樂。受諸尼父。欽哉毋忽。嗟嗟祥五。

可軒銘爲朴炳夏作

编辑

凡民有生。帝罔不衷。是爲心宰。大正至公。有能欽承。重以問學。鉅細倂盡。斯乃聖的。我有老友。志勇川奔。忘年不足。惟道務聞。洙涪垂訓。老可夕可。可以扁楣。樸實負荷。磨心漉理。夙夜靡懈。旣念尼憂。更慕禹拜。

復齋銘爲林學洙作

编辑

寸光始昱。萬品未形。周幾張豫。聖傳眞精。有不愼微。夷夏易名。於乎小子。敬以立誠。

矢峯精舍銘爲金達作

编辑

天生物。聖應事。賢養氣。一直字。士立心。宜以直。彼矢峯。爲我極。嗟小子。勉知敬。敬知盡。可至命。

獨醒金公致明

编辑

金玉軒冕。傳至數世。人已謂難。矧伊孝弟。猗歟獨醒。名祖肖孫。髫齡至性。芝醴根源。珍味不躳。必以遺親。耕樵爲養。不辭苦辛。妻矇猶和。懼貽親憂。少艾厚賄。視若浮漚。父病夜汲。母疾露禱。神明攸格。倂奏奇效。偸兒償禾。異類呈瑞。疇昔哲士。公實無媿。丁憂泣血。白首孺慕。晬辰悲怛。夫日哀呼。處獨如衆。人醉我醒。黃金滿籝。孰與敎經。庭有賢子。繼承厥武。吁嗟懿德。必得其祐。公門忠孝。箕裘舊業。問其所自。文公小學。

金監役禮喜

编辑

金君明烈。示其先人行錄。余爲之贊。

嗟公之質。不少骩骳。誠於奉先。樂於敎子。凡有約信。風雨莫違。朋友過錯。直截箴規。漢壽侍嫂。明燭達夕。每喜歎賞。驗厥心赤。貧恥苟求。不常憂慼。雖曰未學。具善人德。專力義方。躳負書糧。爰得佳胤。敬奉爺孃。享厥天慶。慈孝靡替。我庸作贊。揭示遺裔。

南節婦贊

编辑

節婦宜寧南廷熺女。嫁義城金鎭宇。旣寡而遇賊變。抗節不屈。

嗟哉節婦。十六而孀。冰玉爲骨。鐵石其腸。賊犯其室。衾捲衣裳。孰謂軟質。不畏犺狼。執兵奮罵。保厥貞香。斫指血書。解髮繫頸。母救而生。節則可敬。歸行夫練。矢欲致命。擧家謹視。縱莫遂志。綱常炳炳。昭揭日月。我庸作贊。媿彼簪笏。士女同志。昔人所言。敢獻愼終。勖哉勿諼。

字辭

编辑

李用庠舜敎字辭

编辑

大哉六經。累數萬言。虞廷五品。爲厥本源。雖帝之敎。寔出於天。天地之性。惟人爲全。是全伊何。由盡五常。欲盡五者。必入于庠。心有人道。不可不辨。功有精一。不可不勉。此可全性。否則獸夷。何謂獸夷。冥頑莫推。必知且勇。貫之以敬。臨深履薄。顧諟帝命。

昏書

编辑

仲子華九昏書壬午

编辑

竊以同人相求。夙有師友之契。歸妹大義。何須媒妁之言。猥將微衷。仰溷崇聽。伏惟令妹娘子。性皆貞靜。儘是君子之好逑。而愚之子華九。學業空疏。有媿可妻之聖訓。豈期謙厚。不鄙寒微。良幸結親於高門。容竢著美於宜室。自謂庶幾前輩之風。提壺繫羊。君亦髣髴。昔人之禮。其爲欣賀。罔盡輸傾。

鎰悌昏書

编辑

乾資始。坤乃順。易繫明陽明陰之辭。夫有常。婦無違。禮著醮子醮女之戒。不量非偶。妄意高門。伏惟令女。四德俱成。不煩姆師之敎。愚之孫鎰悌。六藝未習。有媿吉士之求。豈期遜謙。遽賜允聽。復圭謹言之懿。儻或勉從。擧案齊眉之恭。行將可見。其爲欣荷。罔盡輸傾。

鎰健昏書

编辑

乾主倡。坤代終。爲二元之德。男位外。女位內。實三綱之源。顧族望之非華。媿聲猷之不競。竊惟令女。性質旣異。將期吉士之婦。愚之孫鎰健。詩禮未聞。猥煩匪斧之議。欽承嘉命。深慰鄙情。父母之心。願爲之有室有家。聖賢之訓。所重者必戒必欽。旣繫羊而盡歡。將挽鹿而修禮。其爲荷幸。曷勝諭云。

回李氏定書

编辑

平齋與壄隱聯牀。有湖海同夢之句。鮑郞就桓翁問學。見淸苦可妻之材。不煩媒妁相聞。已從士友言定。伏承令子。聲譽早著。方期淑女之求。愚長男房下長孫女。德容未嫺。有媿吉士之擇。飾儷皮以致禮。垂華牋而見情。賤子雖已衰頹。勉副趙致道之請業。新婦素甚昧陋。難侍李公擇之講書。欣荷之深。敷陳罔旣。

祭文

编辑

祭全齋先生文

编辑

維歲次戊寅八月戊寅朔二十一日戊戌。門人田愚。謹具薄奠。哭告于先師全齋老先生之靈筵曰。小子竊惟。先生之學。仁以爲質。義以行之。故其性情之見於事者。祥和子諒之中。有正大剛直之象。能春生秋殺而德不偏也。然究其所以然。則以有識見爲之先也。此曾門人小子之所悅服而願學焉者也。學之雖未能。豈忍效陳相之變於夷。而爲鄒聖之所斥。亦豈忍見無禮於父師。拱手坐視而不敢逐。以蹈閩翁之所惡乎。嗟乎。政淳一書。大觸諸怒。而遂爲無狀人。而致中不避彼邊彧充之辱。直言彼文前後之誣。而厲壁立之操。若數子者。可謂不負所學。而爲師門之耿光。小子每與人言。未嘗不俯而歎仰而賀也。若小子之不肖。又爲擧世之所仇疾。惡言罵辭。狼藉書牘。至有不忍上告靈筵之說而極矣。雖然。嚮來所爲。只爲事師之道。當如是奉而行之爾。初不爲己之名利而爲之。則今亦何可畏人之威武而屈也。古之君子於臨患難遭屈辱之時。固守其節而不變者。非樂於危禍也。以其義命如此。則雖危禍。亦安處而無慕乎其外也。易復之六四曰。中行獨復。先賢釋之曰。四之志可謂善矣。不言吉凶者。陽氣甚微。未足以有爲。故聖人但稱其能獨復。而不欲言其獨從道而必凶也。然理所當爲。吉凶非所論也。小子於此。竊有所深味之者。蓋人之立心。要當正義於己。委命於天而已矣。况前數子者。非先生所倚以爲斯文之重者乎。而小子何幸得與數子者。同其汙辱。則其爲賤分之光華。顧不大歟。小子又竊惟先生之言理氣。必曰栗谷我東夫子也。其論理諸說。極爲明透。而正得洛建之眞詮。此先生提綱振領之敎也。小子竊意心理二者。直是渾融而無閒。然理則無爲而純善。故爲之主。心則能爲善。亦能爲惡。故謂之氣。此聖人之敎。所以必要心本於理。而不敢直以心爲理也。以故雖以道心之正者。栗翁只謂之氣之本然而已。蓋恐心理之混也。心理混而無辨。此正學異端之所以亂也。以此觀之。道心屬氣一言。亦可謂發前賢之所未發。而有功於聖門主理之學也。近時一邊士友。乃有以栗翁性理之言。異於朱子而不可從。旣筆之書。而又公傳道之。思以其說。一新天下學者之耳目。使吾黨之士。驟而聞之。其不曰無足憂也者幾希。然此有不然者。蓋其精神緊峭。固已聳動人。其與人辨。又必軒軒然曰朱子朱子。故其害理亂眞。只在幾微之閒。非若淫邪妖妄之術。其禍淺切而易見者比也。若使朱,宋復生於今日。則其始固亦以誠心救之。但其自信已篤。不聽人言。自處太高。下視前賢。則其終之嚴辭斥之。亦理勢之不得不然者。此亦見仁義之道倂行而不相害也。先生之於此。蓋嘗憂之高談之誚。旣著於蘆漪之詠。不仁之歎。又發於疾革之日。而小子於告墓之文。亦旣微擧其端矣。今見其文字。直斥小子。爲詖淫之說淫邪之黨。而又有爲行遣之論者矣。雖然。使先生之敎。由小子而不墜於地。則雖竄死九荒。其心誠甘樂之。不自以爲悔也。嗚呼。小子之累先生。殆二十年于玆矣。曩自孤露以來。私心之依仰。固已倍加於前。而先生之祭先人文。亦曰。我之相視。骨肉誼均。亦有野友。與同周旋。公或諒此。瞑目九原。旣而沒身。愛之若子姪。無所媿於其言。以故人之談者。必曰。先生之於愚。名雖師生。實同父子云爾。而小子於先生。孤恩負義。乃爲萬世爲人弟子者之鑑戒。俯仰慙痛。不能爲懷也。蓋愚之賦命奇竆。先生下世之後。丘嫂妻女。相繼逝去。父子四人。無所於衣食。適又有易之情近而不相得者。其舍先生遺孤。而東走陰城百里之地。蓋以有戒心焉爾。非適爲寄養於人而已也。嗚呼。瑤池古冰雪。爲妾作心肝。死者若復生。剖與良人看。此古節婦詞也。竊自惟念先生之靈。赫赫在天。如小子輩誠僞邪正之辨。豈待剖視其心而後知也。小子所爲尊師衛道之際。苟有一毫私意閒其閒。則天地鬼神。其必罰而殛之矣。嗚呼今日。先生懸弧之辰也。使泰山而不頹。梁木而不壞。小子雖甚妄率。亦何敢有此痕迹耶。此門人小子所以爲斯文世道。而不能不怨慕慟哭。而繼之以血淚也。嗚呼痛哉。嗚呼痛哉。尙饗。

祭尹殷良孝演癸酉

编辑

嗚呼。榮利之紛然。惟兄之淡然。聲聞之燁然。惟兄之闇然。以兄醇心厚德。宜蒙神祐。聖途悠悠。方且馳驟。孰謂事變之無常。若斯其奄忽哉。豈所謂賢者。受於天有不周而然者耶。抑蒼蒼者。不能司禍福之柄。而神理有未可詰者耶。嗟。余不佞。幸同春風之坐。兄遂許以歲寒。而相期於千載之下。兄每憂余之發露。恒勉余以謹毖。我亦謂兄或少不足於高明峻正磊落之象。則不惟不以爲僭妄。乃反欣然迎納。而無少滯礙。每一去而復來。輒謂子前言之有餘味。視其色則其好之之誠。誠所謂不啻如自其口出者。此吾所以只見其進。不見其退。而敬畏焉而不敢忽也。今焉已矣。倀倀末路。疇與爲命。欲求仁而無輔。將聞過而莫余諍也。匠石廢斤於郢人。伯牙輟絃於鍾子。非直精魄遁喪,風味隕墜而已也。嗚呼噫噫。春初師門之有不安節也。兄旣再至。至誠以救之。逮其歸也。屬余以先生之疾。萬一不可爲。幸爲我走一力以相報也。夫豈知曾未幾何。遽厭人世而萬事繆悠也耶。悲哉悲哉。謙退之容。种禫之詞。幽貞之操。純篤之行。此生不可得而復覿。縱欲不劇慟而深思。亦何可得耶。嗚呼。顧瞻斯世。孰知我衷。環絰來哭。有涙盈瞳。兄如有知。亦應耿耿於九原。而悲我之癏恫矣。嗚呼哀哉。

祭魯繼先永東己卯

编辑

樂善好義。飢渴飮食。疾惡斥邪。鷹鸇鳥雀。阨竆傎連。如居安宅。勢利紛華。若覩不潔。早孤終鮮。四十無室。晩始議親。行將奠摯。遽哭山頹。五情若沸。終喪心制。爲世所諱。矧子所處。與人有異。三月五月。豈無可諉。余要從權。子曰不可。退而思惟。儔匹蓋寡。我以無狀。爲人所讁。子素直諒。亦致慨惜。已而來謝。悉陳源委。還絶潑讓。重峯無媿。適於是時。師門有事。方寸五嶽。凜然大義。視更名者。不啻犬彘。調停是惡。言或過中。文告星筵。哭之大慟。手書寄我。慰以玉成。豈意斯言。遽隔幽明。人之趨勢。罔不眷戀。臨小利害。誠僞乃見。今朝師友。明日仇敵。人雖易誑。其如神目。嗚呼繼先。性氣白直。議論峻正。見稱函席。以是報師。子又何憾。以子之賢。宜爲天鑑。何遽不淑。遂至湮淪。孤魂無依。託癘爲鄰。踰年不葬。暴骸水濱。余忝交遊。負媿神人。衣冠正終。尤見素養。形雖朽滅。心則宣朗。誰云子死。其生也長。豈若小人。溘然而亡。倩人一奠。有淚霑纓。序德告哀。用裨世程。

祭洪甲辰

编辑

嗚呼稚憲。吾見其懇然進道。而忍見其奄然入地耶。余於斯世抺摋。無所合矣。惟有後來之秀。可與切劘。而庶有補於天下。則亦豈小事乎哉。幸而得吾稚憲。而資性祥和。志尙高邁而講學有序。律己有法。居家敬順。與人恭忠。而至於畏利誘而趨義路。守華制而惡夷俗。則又非流輩之所及也。其於余。依以爲師。事之如親。吾雖未敢當。而亦未嘗不忠告之諄諄焉。今春委來。相觀不幾日。忽嬰奇祟。扶舁而去。中道寄書云。始擬留止四三朔。多聞多見。歸而與諸叔姪。互相勸勵。期不讓於孫偉之力行元城之傳。又云頃於函席。有數事見而悅之者。欲以爲踐履之眞詮。余雖憂其所愼。然察其心。眞可謂誠有志於學者。天必佑之。庶幾勿藥而遄痊。孰謂其竟以訃車聞耶。况其屬纊之朝。力疾告諸父曰。今病且死。願奉先生手筆。一讀而歸。則無遺恨矣。是亦莫之遂而遽九原也耶。痛矣痛矣。吾方與稚憲。共修斯文。而半塗而折輻。豈吾道之將否而不可振歟。異說之將盛而不可闢歟。嗚呼。以稚憲之孝且慈。其何忍於七十老親之奄奄呼天。弱妻稺子之孑孑靡依。而倏然遐擧而不顧歟。念昔賢孝之君子。往往多如此。豈獨吾稚憲。而可以逃其命遇歟。彼世閒皓首華顚。而草亡木卒者。無慮千百。求如稚憲一日之生而死。顧可得乎。雖然。吾之所爲歎惜涕泣而不能已者。爲吾黨之失助焉爾。或者出於化翁。而亦莫詰其所以然之故也。今欲握管敍哀。而病昏臆塞。無以成文。且寄此手寫之𥳑。用慰稚憲臨沒眷眷之思。嗚呼。稚憲其聞耶。不聞耶。嗚呼哀哉。

祭孟學燮文戊戌

编辑

余實涼學。敢求童蒙。昔藏修於瑞雲。子惠然而相從。繼將親命。謂余爲師。旣賦質之淸明。如秋月之在池。又施功之邁往。若名驥之受策。凡士友之際接。咸歎賞以嘖嘖。不激不循之衷。匪樸匪華之材。讀四子與近思。爰殫誠而竭才。天人性命之蘊。出處隱顯之義。詣強輔以質疑。反諸身而默識。冬卧雪於里社。夏鼓篋於僧齋。或對梅而餐松。或乘月而擧桮。夫何宇內之喪亂。勉勵節操而彌剛。奉賢父以從師。遵海濱而晦藏。靑燈黃卷。深衣幅巾。尋曩哲之遺旨。絶世閒之囂塵。時就余而講貫曰。顔學與莘志。擬異日之德成。竢河淸而用世。何一疾之遽纏。謂天相而無虞。厭巫覡之揶揄。輾轉牀策而長吁。鬼神不仁。何奪之速。余適過乎子館。對訃車而慟哭。豈忍覩其心畫。怳若聞乎言笑。嗟倂世之羣彥。擧斯文以相弔。爺孃妻兒。生師朋儔。何相棄之若遺。曾不悋情去留。帝都仙房。招子遨遊。豈厭世而喜赴。抑亦莫能自由。嗚呼哀哉。端秀之容。种禫之辭。修潔之操。淵靜之思。復於何而得見。秪自悲其踽凉。行山巓與海澨。其何忍而可忘。嗟住世之廿年。從余遊者五禩。雖日月之倏忽。追前人而匹美。睨彼老而不死。孰與子之無惡。庶以是而自慰。復不免於淚雨。嗚呼哀哉。欲解而結。是誠何心。天長地久。水渺山潛。悠悠余懷。對誰可宣。惟爾有靈。入我丹田。嗚呼哀哉。

祭崔錫洛文丙午

编辑

少友崔景範。沒之明年七月四日。臼山翁宿於詩山客館。寤寐之閒見景範。譚時事相與泣。旣覺取燭書此。以寄其從叔善甫。讀告于象生之筵曰。嗚呼。景範君之棄余。今將一朞矣。可以忘而不能忘。何也。余生衰俗。所交衆矣。至於卓犖不羣之資。確定難奪之操。審思可施之謀。綜核有倫之論。如吾景範者。不易覯也。使之仕而縱其所爲。庶有偉烈弘規。足以尊主而庇民矣。天胡與之豐而奪之速也。直欲致詰老蒼而不可得也。嗟余衰病垂死。方且與景範。共修素業而倂礪晩節也。柰之何命道嶮巇。遽失良輔。而獨倀倀於末路。徒抱冰炭。而無所施於斯世也。見今幽囚君父。迫逐賓師。逮繫忠良。殘虐士民。而莫之捄也。老夫心灼。而覓死無路。則景範之無聰。安知其不爲福乎。然據玆感夢而思之。豈亦不亡之精爽。有所憂憤於冥冥之中。而不能已者歟。嗚呼悲哉。遙寄薄奠。略敍衷情。庶幾顧歆。

祭亡兒文

编辑

維甲午二月戊申。卽亡子晦九練祭前二日也。父因朝上食而哭之以文曰。嗚呼。汝之死爲命耶。爲非命耶。謂之非命。則天定有數矣。謂之命則人事未盡爾。嗚呼悲夫。此何能忘之。亦何忍言也。余之攝生素疏。觀理未達。而垂白之年。奄遭此禍。彼東門之不哀。尙矣勿論。而西河之貽譏。殆將不免。倂世士友之愛欲其生。而善爲說辭者。開譬萬端。而亦未有能慰余之悲者矣。最後有金君汝貞。爲余言毋過慟也。羣生壽夭。旣有定命。而人家子弟。能終身處困。而守正而死者。幾何人哉。爲父兄者。亦可以自慰矣。余聞之。不覺胷次灑然。庶幾以義處命之道。而何其言之有餘味也。然其厄竆飢餓。濱於死而終不渝者。誠不易見。此余之所以愈加痛割。而愈不能忘。愈不忍言也。然則其所以慰余之悲者。乃所以劇余之慟也。嗚呼嗚呼。已矣已矣。余旣迂拙無智。冥頑不仁。不能使汝修學。使汝盡年而死。徹天至痛。曷有其極。繼今以往。不能自安於草衣木食之苦。而志弱節移。以有害於食舊頤貞之道焉。則豈不益戾於父慈之天矣乎。蓋棺之前。將矢此以自終矣。抑汝有子有女。而其敎養之方。亦不可以不之謀也。吾之念汝。汝之望於余。惟此一事而已。汝亦陰有以相之。而得以成吾之志也。玆豈非人神同心。幽明一貫之理也歟。嗚呼嗚呼。汝尙歆顧。

墓表

编辑

掌令延公墓表

编辑

余平生不輕爲人作傳後文字。掌令延公諱井渫後孫夏羽斗煕。以公墓文爲請。余始以年代久遠。事行疏略辭。旣而以公八代孫司果再煕墓誌來示。卽我尤菴宋文正先生所撰也。余敬讀之。其敍世系。有曰本朝靖厚公嗣宗。佐命太宗。號谷山府院君。事俱載太祖太宗二陵碑。其孫掌令井渫。早歲投紱。講明道義。扁其亭曰安閒。余得此喜曰。此足以爲據矣。遂按狀而敍之。麗朝左僕射壽菖。爲谷山延氏之始祖也。高祖大將軍丹瑞。嘗擊破金虜於和州。曾祖柱府尹。見麗氏政衰。退居咸興。太祖屢召不起。贈贊成。是生靖厚公贊成事贈領議政。以孝旌閭。見三綱行實。考蔭府使。妣坡平尹氏。府院君松之女也。公嘗莅沃川尙州安東。咸有治績。旣而賦歸。卜築文義老山之下。專心經史。不復有意於名利。皋鶴聲聞。竟陞南臺。其名論徽蹟。可以範世者宜多矣。兵燹之餘。罕有傳者。惜哉。墓在老山子坐原。配晉州柳氏。參判宗植女。墓在階下。男偩奮順副尉。倬僉正。侃牧使。高自平宋轅,任自重縣令。其女壻也。副尉二男。邦寶副司直。邦弼護軍。僉正男邦元。牧使二男。廷寶都事。秀寶。曾玄以下不能盡錄。而其顯名者。曾孫院正禧。僉正福兄弟。僉正子好謙。壬亂倡義。俱殉節。八代孫監察贈吏判最績。學於尤菴先生。諫肅廟廢妣事。竟被禍。竊惟公之時。國家昇平。士類彙征。而公特於早歲。輕視軒冕。惟以講道爲務。此非有見於內外輕重之分者。其孰能與於此哉。况當時朝廷重名器。不輕授人。而公得與掌憲之選。是豈無其實而然哉。余以是謂尤翁一言之襃。不翅九鼎大呂之重。不復疑難。而樂爲之書如此。

同敦寧朴公墓表

编辑

公諱載緯。字汝經。號桐菴。密陽之朴。肇自高麗糾正諱鉉。圭組弈世。入本朝。諱薰。承旨。與靜菴趙先生。爲道義交。同被禍。世稱江叟先生。後贈吏曹判書。諡文度。享華巷院。諱致遇。同中樞。諱漢鍾。贈左承旨。諱光旼。贈戶曹參判。卽公三世。而祖考用公推恩也。妣贈貞夫人平山申氏。僉正宗益女。公以純廟丙寅四月十一日生。而骨格豐碩。氣稟牢確。自幼凡事夙成。參判公稱曰。維持門戶。必此兒也。十七丁內憂。已能隨伯氏懶軒公執禮。丁酉。外艱。哀毁過制。伯氏少有才德。公事之如父。學之如師。不幸早世。公哀慽甚。哲宗己未。拜山陵參奉。旋付司果。卽歸鄕廬。乙亥。陞通政。拜敦寧都正。乙酉。以年八十。陞嘉善。拜同知敦寧府事。兄子斅鎭。生數月失怙。宗事孤危。公殫力幹務。喪祭如禮。財穀不私。愛兄子如己出。敎導成就。早有時譽。將緬奉考妣於傍祖墓下。宗議不諧。至誠感回。另置田以助傍祖祀。高曾以下墓石皆自辦。嘗曰得姓後數十世石儀畢具。而獨未及亡室墓。宗家移居二舍地。每値喪餘。雨雪必往。或以隆老止之。歎曰吾老矣。能得幾年與祭。後立祠割田。勸之還鄕。烝嘗必獻。賢凡親戚知舊吉凶債逋。或捐土以助之。或焚券以蠲之甚衆。遇饑歲必廣施惠澤。其輕財好義。足使薄俗厚而鄙夫寬也。治家以勤儉爲法。常誦春翁語以誨子孫曰。人閒萬事。莫如好子孫。願汝曹之爲吾好子孫也。家閒少輩。赴擧京城。爲書晦翁題胡舘詩以戒之。宗議不許庶孼戴士族冠子。公曰此薄俗也。刱議許令用之。然於適庶之分。亦未嘗不嚴。人稱其得中。性嚴當盛怒時。若不可犯。須臾霽威。望之藹然可愛。男僕有罪當罰。而慣識公性者。被楚未竟。卽起逃避。公曰快哉。彼能知吾不忍也。平生與全齋任先生爲莫逆交。有淳夫原明之風。公嘗以卞急求箴警。先生以摧山扁其堂而銘之。蓋勉以懲忿之意也。又與峿堂李公相善。追隨唱和十餘年。李公嘗贊公詩云春風氣象。明月襟懷。自然出天眞。絶無世俗雕琢之態。花朝月夕。相與徜徉。而令少輩趨侍。供杯酌以助暮年樂事。每春夏之交。置酒。邀鄕隣耆老。擬作溫公故事。不知山日之將暮。風流儘弘長矣。丁亥秋上墓時。語其孫曰。明年此祭。吾未可必。益切孺慕之誠。値重陽。與客對酌。終日不樂。竟以是月十六日戌時。考終。享年八十二。聞者莫不咨嗟。及靷行。里巷傎倒哭送。明年二月。開夫人壙而合窆。卽淸州德洞里右麓枕癸原也。配贈貞夫人豐川任氏。贈吏曹參判天模女。貌端性和。及歸。舅舅稱以孝婦。殁先公二十七年。任先生誌其墓。稱之以貞靜之操。柔順之德。三男璟鎭,泳鎭,敞鎭。一女金始鉉。長房男。永文。進土。永度。女宋光洙。側出。女兪致龍。武科。次房男。永八,永九,永五。女金永勳,李容圭,洪思喆。進士。季房男。永夏。女閔寅植,宋文燮。金壻男。永學,永彧。女李重協。曾孫男並幼。愚少從任先生學。因得拜公。又以其與我先考同庚。往來奉誨。二十有七年。而公之視愚。亦如宗黨少輩。見學業稍進則喜。有患難謗讟則勉其淬礪。終始一意矣。永文撰次公言行。以授愚曰。環顧一世。知吾祖之深。未有如吾子者。以墓刻爲請。愚誼不敢終辭。公天姿樸實。氣象嚴偉。持心白直。爲人和厚。其於便儇皎厲依阿刻薄之態。蓋素性之所不能也。嘗見白雪滿庭。飮酒微醺。皓首紅顔。手古人書。吟哦上下。天機自露。超然無塵俗韻。其視世之終身汩溺於聲利海中而不知恥者。奚啻天淵判也。今老成典刑。凋謝殆盡。所以徊徨於末路。而益不禁九原之思也。後之覽斯文者。必有以知公之賢而悲余之情矣。

學生林公墓表戊寅

编辑

咸興府東四十里德山堂洞負艮之原。有封若斧者。曰逋翁林公之墓也。公諱卨臣。字士光。全州人。有奇才。十三。能詩。筆翰亦翻翻不俗。十四。魁都會。華聞伏一時。白晳魁顔。氣宇軒昂。善談論。喜賓朋。輸瀉肺肝。風流弘長。値意會處。輒擊節朗詠。見者稱豪傑士。性剛直。面折人過失。人皆嚴憚焉。少嗜飮。能盡數十觥。以嘗醉卧道。則不復引滿。勇於改過如此。應會試。試府隷來告。如費五十鏹。可得關節。公辭曰。老白首握鈆槧。反以賄取科。無乃羞辱乎。里有金始鳴者。素好義。慕公行治。以田宅周其貧。此可以受。而公竟辭之。洪原人廉某。橫罹縲絏。公訟寃于按使。得解。廉德之。餽金帛。公據義卻之。其應事以直。視財如無。又如此。年五十九。卒於憲廟癸卯四月十日。考諱仁謙。有才蚤世。祖諱鶴巢。以行義聞。曾祖諱載陽。純陵參奉。配全州金氏。無育。淸州韓氏。男鴻漸,鴻澤。女李宗烈,徐晩膺。其適安時馹者。側出也。遇麟,璟龍,遂龍。女李若琮,韓塾淵。長房出。次房取遂龍爲後。內外孫曾十餘人。噫。使公出而仕於朝。吾知其心尙義而後利。其口有諤諤而無唯唯。必能有裨世程。惜乎其未也。公之墓凡三遷。而今于此韓氏祔左。璟龍將立石表之。使其子奭榮。告澤陽田愚而敍之。

農隱宋公墓表

编辑

礪山宋君性浩。從余遊。嘗道其祖考農隱公行治。余固已識之。比復以其族祖基儁所述之狀。見示而求記其墓石。余生憎衰俗文勝之弊。今其狀有云。公之天性自然。無隨時浮華之象。不覺有喜心而書之曰。公諱基仁。字德厚。麗朝名臣礪良君諡貞烈諱松禮之後。世襲簪組。縣監球。文科通政成一。其十一世七世祖也。曾祖希濂。祖鈺。考致大。妣天安全氏。命壤女。公生有異質。年十餘遭艱。常以不及忠養爲恨。諱辰哀慟。如袒括曰。平生不與宴樂。不御華侈。性嗜酒。幡然悟曰。狂藥也。遂絶不飮。家貧不以爲意。但以勤儉自治。親戚知舊有急。周恤若不及。宗族敦睦。雖有過。常加寬恕。于它人。亦不施以忿怒。惟異敎巫覡及邪惡之類。必斥而遠之。丙子甲午之變。又皆深致憤慨。辭氣激烈。嘗除童蒙敎官。不就。甲午七月十日卒。壽六十九。葬于礪山府東加巖丁坐原。配德恩林氏。相坤女。生四男一女。鍾勳。有醇行。先卒。鍾文,鍾弼,鍾琦。女適陳錫奎。柱浩,性浩,贊浩,心浩。女適金正求者。長房出。養浩,秉浩,萬浩,充浩。三女。次房出。寬浩,直浩二女。三房出。建浩,正浩,春浩。一女。季房出。公有德善。其後必昌。性浩,養浩。又皆有志儒術。其進不可量。此可以驗素定之天也。遂記其大略如此。並係以銘。銘曰。吁嗟宋公。孝義天植。士友所頌。宗黨之式。後昆繁昌。神理孔定。我揭銘章。昭示無竟。

金希聖墓表

编辑

某年月日。吾同門畏友金希聖卒。其內子吳氏。具禮幣。使門人金進相,李性浩。走千里。蹐潭陽田愚之門。而求狀其德。愚哭之哀。而文則例不敢作。越明年庚寅。進相同學金秉俊。又來乞文。愚又謝遣。三子者皆泣而去。文愚雖無作。而希聖之賢。有不忍忘者。蓋其天資醇厚。有君子之象。而誠心願學。寔所謂不時出者也。世方以芬華爲業。獨希聖恂恂焉。惟德行是懋。異時北省後進。必賴之以八聖賢門牆。是其有關於世。可但以一布衣視哉。今不假之年。而遽死。天於斯文。其果無意也耶。嗚呼惜哉。其孝於母。忠於師。信於友。而見推於鄕黨。與夫粹言懿蹟。可爲士人法者。愚囑金友駿榮。載諸狀。是歲仲秋。過任先生舊宅。忽復感觸於心。就旅舍書此。以寄三子者。俾復於吳氏。而樹諸其師之墓。蓋表主議論。止記大者。不貴纖悉。此可與通識之士語。冀諸君。必先躳行而後文學。使任先生道北之稱。不墜於地。吾友之傳於久遠。又何待余言。希聖諱在學。金海人。生於憲宗癸卯。師事晩柏洪公。後又學於吾先師任先生及肅齋趙先生之門。

金直軒墓表

编辑

嗚呼。此吾同門直軒處士金君伯存之藏也。其沒今已十有四載矣。而其子敎潤。以墓文爲請。亦至六七年之久。而其兄弟之踵吾門而懇乞者。又不知幾回矣。猶未之許者。正以其如寫照之難眞也。然處士之賢。固宜可傳。而敎潤之誠。又能動人。故不能於己。而遂爲之言曰。處士諱鍾順。伯存其字也。扶寧氏。以高麗吏部尙書景修。爲始祖。入本朝。有主簿璡。累傳至斗彥,樂淇。卽處士祖,曾也。考用均。護軍。號鶴林。有文行。妣贈淑夫人慶州李氏。集佑女。無育。妣淑夫人幸州殷氏。先亳女。處士以憲廟丁酉十一月二十一日生。資稟謹厚聰明。孝愛特異。言動不苟。比及成童。屹然有巨人象。從事公車。博極羣書。天文地理師律筭學。亦皆傍通。辛未。始奮大志。劬經求道。甲戌。謁全齋任先生。先生器重而告語之。所交皆當世有名士。事親愛敬備至。父病殫誠養之。及沒。毁瘠幾傷生。終制。絰帶啗素。不服闇。年纔四十餘。經父,師兩喪。鬚髮盡白。奉母承順。分外怒責不作於意。溫柔誠信。喩之以道。事師以誠。交友以義。御妻子。嚴以濟和。處鄕黨。愷悌謹默。其於斯文是非。一主於義理。而禍福不校也。丙戌二月二十一日卒。壽五十。士友宗黨。咸惜之。初葬金堤上浦。乙未。移窆于扶安古沙浦前麓巳坐原。壬辰。御史以處士孝友學問之實。聞于朝。癸巳。贈司憲府監察。又因章甫疏籲。特贈吏曹參議。並命旌表門閭。此可見公論之不泯也。配淑夫人寧越辛氏。達煥女。姑性嚴。鮮有當其意者。辛氏愉婉敬順。四十年如一日。及晝哭。語其子曰。吾不下從。以皇姑在耳。皇姑百歲後。吾亦從死。及姑沒。翌朝。亦以病卒。豈非孝烈之誠。有以格乎天而遂其志者歟。宜其爲孝子配也。墓祔左。生三男。長敎潤。次海潤,夏潤。金受煥,宋炳魯。二女壻也。敎潤系子好仁。女適南圭元,李鶴儀,柳寅植。海潤子。基仁,好仁。出後。道仁,處仁。女適金判善。金壻男。松仁。宋壻男。榮貴,榮福。處士儀容閒雅。神彩精明。闇然而修。無近名之累。毅然自持。有難奪之操。爲學不尙文以略質。竆理不譚虛以遺物。存心不喜靜而惡動。與人恭而有禮。酬世直而不乖。不欺暗室之敬。致力遠道之誠。蓋將終其身而不已也。處士雅言。人能安貧賤輕富貴而後。無慕外動中之患。而所存者。理與義也。養於未然。驗之事爲。隨時隨處。欽念靡佗。明命在我。常目在之。一言一動。自不敢放逸乎規矩之外。乃於自身之中。常覺有使之然者。如是默契而篤信。便有欲罷不能。所居寬裕之意。其所以處人之所惡。審人之所好者。一視乎義而已。更有甚物相干以介焉哉。旨哉言乎。其見理之明。命辭之正。殆罕覯也。然近時士子。類不免心口相違。足目互乖之疾。而余嘗見處士。從士友行禮。自以地微。必就末席曰。賤而能安。卽此是樂。斯豈非非惟言之亦允蹈之者哉。任先生亟稱其謙退力學。亡友柳伯明相浚。又謂其內行之淳篤。雖十學人。莫能及也。此可以見處士之爲處士也。今於表阡之役。何忍爲溢美之大言。以欺平生之畏友哉。處士有文集。行于世。皆出於賸讀潛思實體精覈之餘。非一時麤思亂想撩東箚西者比。後之覽者。自應知之。

金汝克墓表

编辑

從余遊者。如洪疇厚之好義。沈能浹之剛正。金淵述之篤行。崔錫洛之瓌偉者。方且千里一鞭。數年之間。相繼凋謝。天於吾黨。何以示勸歟。嗚呼惜哉。金君之孤炯祖。纍然衰絰。踵吾門而乞表父阡。噫。余何忍書。亦何忍不書。顧以病乎世之作者。詳於細行而忽於大體久矣。今總而斷之曰。若金君者。眞孝友忠誠謹禮尙義之士。視彼便儇皎厲。而棘猴是誇。梔蠟是務者。三古季世之判也。余亦躳行不逮。每見君。輒有銷聲落華。返樸還淳之意。嗚呼。不賢而能若是乎。君字汝克。號成菴。扶寧氏。出高麗平章事諱坵諡文貞。簪珪德業。累世蟬嫣。考漢鑑。剛正有古遺直風。妣長興高氏。奎煥女。有淑德懿範。君年四十六而歿。葬在扶安花井後麓。妻吳氏。男炯祖,炯根。女適孫愼源李時澤。君雅言讀書而不能實體。雖多奚爲。聖賢師友之訓。吾常懼其行而有所負。及聞同學諸子之言。則其篤行實德。皆自謂不及也。君見壬午軍亂。遂停身求道。及至東賊猖獗。毅然守正。不以死生有所撓。乙未剃髮之變。語人曰。旣爲夫子徒。宜成仁蹈節。而歸拜夫子。又曰。今日士子。當以危行言遜。守死善道。生三事一之義。牢著腳跟。纔蹉跌。卽陷於無父無君之罪。乙巳非類。附倭搶攘。鈔錄人口。君謂畏禍而許之。是背吾君也。是可以見君之大較。餘皆略之。銘曰。

北觀黃河。西登蓬萊。是爲君七歲語。可見胷中沆瀁未易涯。淳質近道。加以涵泳乎義理。余所敎告。又在乎克己復禮。寬而能嚴。默而有辨。庶幾善信之人。揭此銘章我不赧。

洪由範墓銘

编辑

吁嗟洪卿兮。孝義性生。容止凝重兮。氣槩豪英。事師如父兮。交友若兄。日月刮劘兮。義理以精。疾惡如仇讎兮。擊如䨓轟。就賢如芝蘭兮。樂逾韶韺。庶幾期頤兮。庸底大成。胡遽睨化兮。士皆失聲。戒樵牧之勿踐兮。是惟洪謙窩之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