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本《短篇小說選集》自序

今春的兩種感想 英譯本《短篇小說選集》自序
作者:魯迅
1933年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本作品收錄於《集外集拾遺
本篇在收入本書前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


  中國的詩歌中,有時也說些下層社會的苦痛。但繪畫和小說卻相反,大抵將他們寫得十分幸福,說是「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平和得像花鳥一樣。是的,中國的勞苦大眾,從知識階級看來,是和花鳥為一類的。

  我生長於都市的大家庭裡,從小就受著古書和師傅的教訓,所以也看得勞苦大眾和花鳥一樣。有時感到所謂上流社會的虛偽和腐敗時,我還羨慕他們的安樂。但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逐漸知道他們是畢生受著壓迫,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一樣了。不過我還沒法使大家知道。

  後來我看到一些外國的小說,尤其是俄國,波蘭和巴爾幹諸小國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這許多和我們的勞苦大眾同一運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為此而呼號,而戰鬥。而歷來所見的農村之類的景況,也更加分明地再現於我的眼前。偶然得到一個可寫文章的機會,我便將所謂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陸續用短篇小說的形式發表出來了。原意其實只不過想將這示給讀者,提出一些問題而已,並不是為了當時的文學家之所謂藝術。

  但這些東西,竟得了一部分讀者的注意,雖然很被有些批評家所排斥,而至今終於沒有消滅,還會譯成英文,和新大陸的讀者相見,這是我先前所夢想不到的。

  但我也久沒有做短篇小說了。現在的人民更加困苦,我的意思也和以前有些不同,又看見了新的文學的潮流,在這景況中,寫新的不能,寫舊的又不願。中國的古書裡有一個比喻,說:邯鄲的步法是天下聞名的,有人去學,竟沒有學好,但又已經忘卻了自己原先的步法,於是只好爬回去了。我正爬著。但我想再學下去,站起來。

  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二日,魯迅記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