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菩薩瓔珞經
◀上一卷 菩薩瓔珞經卷第八 非有識非無識品第十六 無量品第十七 下一卷▶

菩薩瓔珞經卷第八

非有識非無識品第十六

编辑

  爾時形響菩薩白佛言。世尊。向聞如來至真等正覺已說眾生根本。如我今日欲承如來威神說有識無識。唯願世尊。聽者果敢當說。佛言族姓子。樂說便說。形響菩薩即於佛前以偈贊佛。

  世尊大弘誓  知眾生根原

  今日已得聽  神尊口言教

  本從無數佛  恆求聞此要

  今聞聖尊教  聽說有無教

  昔我無數劫  承事諸聖尊

  如我今已獲  音響辯第一

  相亦不有相  亦不見有無

  無塵無諸垢  今號人中尊

  人生本無生  況我復有生

  以我無生意  欲說小慧本

  不敢以愚情  宣暢如來教

  自憶昔行本  唯聽不敢疑

  生死無有量  受身復受身

  至竟懷狐疑  唯聽敷演之

  爾時形響菩薩說此偈已。前白佛言世尊。解第一義不別彼識此識者。是謂有識無識。不見有行執不見無行執。諸法一相悉無悉有。是謂菩薩摩訶薩有識無識分別種姓。此清淨識此非清淨識。我相好成就彼相好不成就。悉能觀了而無所有。是謂菩薩摩訶薩有識無識分別時節睹見諸佛。此劫有佛彼劫無佛。不以有佛而懷喜悅。正使無佛亦復不戚。是謂菩薩有識無識。我復觀見眾生之類。有權方便者無權方便者。於中不起想行。是謂菩薩有識無識。復觀眾生知其年歲限數。或有眾生應從前劫而得度者。復有眾生應從後劫而得度者。或有眾生應從現在劫而得度者。亦不見此劫有度無度。是謂菩薩有識無識。爾時有菩薩名眾相具足。即從坐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於如來前說有識無識。復以此偈而說頌曰。

  於恆沙諸佛  造此眾德業

  心念等正覺  積行識宿命

  不著我人壽  生死無根本

  道相無形兆  今遭人中尊

  三世平等慧  非識非無識

  行盡不造行  乃授弟子決

  一識亦無一  覺寤深法要

  超越諸佛剎  無量諸佛土

  本從無數世  聞說乃得寤

  願於如來前  聽說識無識

  分別深妙法  今遭人中尊

  盡達泥洹境  唯願聽說之

  爾時眾相具足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今日號曰眾相具足。相起不知相起。相滅不知相滅。是謂菩薩摩訶薩有識無識。眾相具足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自念。昔從識慧如來至真等正覺聞說此要。諸有眾生從初發意乃至成佛不見識相。是謂菩薩有識無識。若善男子女人。一一分別六衰六入。知過去衰非過去衰。知未來衰非未來衰。知現在衰非現在衰。於中不起想著者。是謂有識無識。種姓生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日於如來前。聞音響菩薩說有識無識。復聞眾相菩薩說有識無識。云何世尊。所言識云何爲識。佛言。如空等也。種姓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空等耶。佛言不生不滅不著斷也。種姓生菩薩白佛言。今問如來識所起。乃以空報我耶。佛言不然。我今說識非有非無。故號有識無識。種姓生菩薩言。識爲有相爲無相乎。佛言識亦非有相非無相也。種姓生菩薩白佛言。云何識非有相非無相乎。佛言本不有相亦非今相。故曰本識非今識。今識非本識。故曰識非有相非無相也。爾時種姓生菩薩白佛言。若使有相非識無相非識。何以故。說識識。佛言隨識所起。識起則起識滅則滅。是故非有相非無相也。佛復告族姓子。云何種姓生菩薩。汝今識有乎。答曰無也。何以故。無形無像。非今有非過去有非未來有。佛言。汝已自說識無有識。非今非未來非過去。汝今言是誰乎。答曰。欲言識耶。種姓生乎。佛言。我不問此識菩薩生。但問識爲有爲無。答曰。識非有非無。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爾時種姓生菩薩白佛言。云何世尊。如今日如來至真等正覺爲從識說有說無。爲不從識說有說無。佛言。汝以何等義而問如來。種姓生菩薩白佛言。向如來問。汝今說有識無識乎。有當來今現在過去乎。無當來今現在過去乎。我報曰無也世尊。如今世尊言亦無今當來過去識。我與如來識何所在。佛言我已先說非有識非無識。但爲如來至真等正覺。以若干法覺寤眾生。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體知此法者。便能具足一切諸法。爾時有菩薩名曰力盛。即從坐起復白佛言。我亦堪任說有識無識。力盛菩薩即於佛前而說頌曰。

  本從十力尊  聞此有無識

  賢聖八等道  演暢無礙慧

  音聲各各異  眾生界不同

  施惠無等想  稱號爲十力

  若我後成佛  分別諸法界

  從一行無二  唯願聽說識

  道本從我生  由我不生識

  計了無思想  非有識無識

  積小至大行  乃自致覺寤

  生死非可量  神識豈可盡

  我今承尊神  少欲自演說

  唯願在聖顏  得近諸佛藏

  爾時力盛菩薩說此偈已。便白佛言。云何世尊。若有分別如來十力不可沮壞。云何如來十力不可沮壞。一者如來發意求無上等正覺不可沮壞。是謂菩薩有識無識。復知和合彼此不見本末。是謂菩薩有識無識。觀眾生行本了自然。乃知無量本所從來。是謂菩薩有識無識。一切諸法本無有形。積由痴故便生此識。分別此痴不知所從起滅。是謂菩薩有識無識。分別眾智。有三事行本。從有明還墮四顛倒。於四顛倒了爲幻化。亦不見倒亦不見非倒。是謂菩薩有識無識。復於四事觀眾生本末具足五行者尋能思惟。即成五事。若善男子女人。於本無行行無行跡。何謂爲五。一者念。二者轉念。三者本。四者痴。五者無盡。是謂菩薩摩訶薩有識無識。復有識法不可思議。無或善權非人所測。有四事行。睹見諸佛剎土有生起滅。便能成就不見起滅。是謂菩薩有識無識。如來至真等正覺。觀過去當來現在。亦不見過去當來現在根本。若生五趣受五趣眾生形已。得分別五趣隨彼所入。復能分別受有形根無形根。若菩薩摩訶薩已受天根不受龍根。雖然欲受龍根便能降諸法雨。若善男子女人。得閱叉根離彼閱叉根。受阿須倫根復能具足有識無識。舍彼阿須倫根受彼干沓和根。舍彼根已便能具足有識無識。旃陀羅魔休勒人與非人亦復如是。是謂菩薩摩訶薩通盡法藏不可思議。

無量品第十七

编辑

  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菩薩摩訶薩復能盡知諸佛設教有定有量無量。云何族姓子。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入此三昧。盡知諸佛所設教有量無量。盡能知一切諸佛說口行說身行說意行。或復示現游十方世界。度東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東方諸佛設教。度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南方諸佛設教。度西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方諸佛設教。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北方諸佛設教。度東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東北方諸佛設教。度東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東南方諸佛設教。度西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南方諸佛設教。度西北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北方諸佛設教。復游上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上方諸佛設教。復至下方無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下方諸佛設教。爾時世尊出廣長舌放大光明。普照無數十方世界。盡令眾會聞如來至真等正覺。說甚深設教度所度界。此有十八慧明。於是族姓子族姓女。便能具足如來設教。能使界有非界想。能使非界有界想。於彼世界說一觀法。是謂善男子女人於十八慧明成就一法。複次善男子女人。豫察未來無數世事。及知過去現在佛非佛菩薩非菩薩。是謂菩薩於十八慧明成就二法。複次善男子女人。過去無量無緣無數盡不見盡起不見起。是謂菩薩於十八慧明成就三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內外分別四非常行。於中自觀身行具足者。是謂菩薩於十八慧明成就四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佛界無量不可思議。便能分別諸佛二事痴愛悉知性空。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十八明慧。成就五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一觀內外空。我非彼有彼非我有。一一知空寂而無所有。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十八法成就六法。複次族姓子。虛空無相不可以與虛空作相。於中自分別身如彼空等者。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十八法成就七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形無形若有聲無聲。於中分別悉無所有。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十八法成就八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知七觀所生四諦聖法總持十八空行。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十八法成就九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知無形法性亦在有生亦在無生。於中分別悉無所有。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觀無量世界知有起有滅。猶如幻師觀鏡中像。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一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復當知七苦根本。云何爲七。一者知此心不從彼出彼心亦不在此。二者彼苦心無我無人。此苦心無我無人。三者諸佛世界不可思議。如來至真等正覺盡能度彼量。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內自思惟苦空非我。不見有身如鏡照像。五者若我受形斷十身法。亦不見十身本從我有。六者以無畏法不嬈彼受。諸有受教者意不移易。七者觀行無行本行我行未來行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此號七苦行。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二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觀無量空於無量空想。不自生念亦不見彼念。何以故。以無量世界空無相故。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三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復當觀無量四苦。云何爲四苦。於閻浮利內觀無量眾生諸苦原本。一者生苦。知生本末恆念胎厄。二者老苦形異色變壯意不存。三者病苦。一大增則一病增。四大增則四病增。一大滅則一病滅。四大滅則四病滅。云何族姓子病爲起滅爲不起滅。爾時菩薩名本滅。前白佛言。世尊。四大本滅非起滅也。佛言族姓子。云何四大本滅非起滅。答曰本無四大今生非本有。是故本滅非起滅。佛言族姓子。云何爲本滅云何爲起滅答曰本無有形本無有生。不見苦不見非苦。是謂本滅。所言起滅者我心現在。能令此心潛伏不起。是謂起滅。佛言云何族姓子。過去心現在心。過去心非現在心。現在心非過去心。云何本滅起滅。答曰本者無滅起者無滅。佛言族姓子。本滅起滅何由而生。答曰無生故生。爾時世尊。嘆本滅菩薩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於如來前快作是言。所謂死苦臨欲死時。捨身受身中間停住。未知所趣當來過去現在。當於爾時神便恐怖。是謂死苦。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四法。複次族姓子。若男子女人。分別無我苦空非身。具此四行便能受如來莂。云何爲四。於是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計我無我非有色非無色。解了無所有者。是謂無我。若復善男子善女人。思惟法界苦無根本。說非有苦亦不有生滅。是謂分別苦無苦。如眾生無量想遍滿虛空界。遍知此想本識所生皆盡於空。是乃爲空。云何爲非身。所謂非身我得我分別。我無我見無見聞無聞。非有見非有聞。是謂非身。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五法。複次族姓子。如我如諸佛法如與諸佛法如不異不有佛法不有如亦復不異。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六法。複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至真等正覺。於本行願知等分眾生三毒多少。不見三毒三清淨法。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七法。複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唸過去無數恆沙劫。復知現在無數恆沙劫。復知當來無數恆沙劫。於中一一分別而無所有。是謂菩薩於十八明慧成就十八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十八明慧在大眾中無所畏懼。猶勇健國王有所典領。諸有親附者皆承王教無有闕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聖慧法教以法印所封。則能備悉無量慧門。云何爲無量慧門。諸佛不可思議。諸佛剎土不可思議。諸法不可思議。諸法法性不可思議。比丘僧不可思議。僧法不可思議。僧剎不可思議。如此法行復有四事。云何爲四。一者本從無數經歷劫限。恆爲一意而不錯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守一行本知有盡無盡。知諸佛有盡無盡。乃能具足平等道行。

  爾時有菩薩名月光照。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我今堪任說有盡無盡諸法門行。云何菩薩摩訶薩於四法本具足五行。便能盡知如來根本。云何爲四。一者在世盡知去就分別道法世法。是謂成就一法。復以無形色相定意感諸國土。於彼國土教化眾生示現無爲之教。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二法。複次善男子女人。於己身法不自見身。能度於無量眾生。終不捨眾生法界。是謂成就三法複次善男子女人。分別如來三法行本。云何爲三法行本。一者經行。可去知去可來知來可坐知坐。系意明想心不憒亂。二者坐禪。若欲詣座結加趺坐。便去眾想一意一心不轉其身。終竟禪定初不錯亂。若復興作施諸善事。所造必成無他余想。是謂於三法中成就四法。複次善男子女人。於過去當來現在。盡知當生未生已生。便能於中作師子吼不失本行之法。是謂成就五法。複次善男子女人。菩薩摩訶薩當復覺知如來三行。如來禪定非世俗禪。亦非羅漢辟支佛禪。亦非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禪。何以故。余禪有限如來禪者亦無有限。爾時世尊。告月光照菩薩曰。云何族姓子。爲世俗禪爲學禪爲無學禪。從一地乃至十地禪。月光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從如來所聞。其中諸事諸有。欲界眾生若男子女人。從初發意乃至成佛。初在道地未處菩薩位。中便得三禪有過去禪有未來禪有現在禪。是善男子善女人。雖得此三禪。正可自知身中過去身。身中未來身。身中現在身。未能知他身中過去身。未能知他身中未來身。未能知他身中現在身。如此善男子女人。云何知身中過去身。於是世尊。若坐禪時便自觀身起不淨想。便自思惟。咄我此身爲磨滅法。一意一念唯知不淨。未能知其所趣。爾時善男子善女人。復自思惟。我今舍此身已當更求觀。如我今身解知無我。然知外物亦復如是。一一分別悉無所有。是謂於現在身便能思惟過去未來。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自觀己身外物已。舍此心當更求觀。我今此身悉皆分別非有非無。彼眾生者如我身不。便分別外人內過去身。咄嗟此身磨滅不久。便起不淨想已生不淨想。知外人內過去身如己無異。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此外人內過去身已復當生觀。云何此人內過去心。爲從何生爲從何滅。復自思惟。且舍外人內過去心。便復思惟外人內未來心。咄哉此身爲從何來爲從何滅。是謂善男子女人在菩薩位者。便能具足三禪之行。佛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學地修三禪法。月光照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信地名曰學人。便欲前進向所趣道。即詣六靜處若樹下冢間無事及虛空露靖。便能結加趺坐端心思惟。自欲具足三禪行法。是時善男子善女人。內自思惟。自觀內過去身本從何生復從何滅。復自思惟咄嗟此身本無所生本無所滅。善男子善女人。即舍此身已復更求觀。我今此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未來身者亦復然耶便自思惟。內未來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便自生念。此內未來身亦不有生亦不有滅。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學地內身具足三禪。云何學地觀內身於他身具足三禪。是時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身已自觀外身。內過去身本從何生本從何滅。使自思惟。咄他內過去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復自思惟。此內過去身亦不生亦不滅。復舍此已而更求觀。此內過去身已不復生已不覆滅。此內未來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便自生念。此內未來身亦不生亦不滅。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他身內過去未來身具足三禪。佛告月光照菩薩曰。云何無學地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禪。月光照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趣漏地斷無漏法。便自思惟。結加趺坐內自思惟。此內過去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復自思惟。此內過去身亦不生亦不滅。爾時無學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觀已復更思惟。我今已觀內過去身。當復觀我我過去身。亦不見滅亦不見生。亦劫無有亦無生死亦無剎土。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無學地具足三禪。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一地菩薩不盡諸行具足三禪。答曰。以無身觀觀身念。以無念本不失念行。不以聲受音響。過初菩薩地三過信地三越一切諸法是謂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禪。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族姓子不見汝一地三禪乎。答曰。不見有界。是故不說。佛言。無身耶有身耶。何以故不說。答曰。有身。佛復問曰。身爲法身爲四大身答曰。是父母身。佛言。汝今以父母身。云何成就三禪。月光照菩薩白佛言。如我初求如來至真等正覺。坐樹王下無畏亦無恐懼心。便念三界然熾法。即自思惟。過去諸佛悉般泥洹。爲能度幾所眾生過去須陀洹。過去斯陀含。過去阿那含。過去阿羅漢。過去辟支佛。復自思惟。於未來亦復如是。是謂一地菩薩具足一禪行。如我一地菩薩觀見三界。一地行本越次羅漢辟支佛上。是謂一地菩薩成就二禪。若一地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內外守身三空。演說法教無有差錯。是謂一地中成就三禪。佛復問月光照菩薩曰。汝何不說斯陀含阿那含三禪耶。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見地便自思惟。己身內過去身內未來身亦不有此身。亦無佛想亦無法想亦不見身想。是謂內過去身具足三禪。云何內未來身具足三行。爾時斯陀含復自觀內外舍諸塵勞。於三禪地繫念不忘。雖自獲證不壞自相。猶如法法自相。自分別名身句身味身。復觀外無量眾生不興佛想。成就佛想平等無二。悉令清淨不見往來無有近遠。是謂斯陀含於內未來身具足三禪。複次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以得不還道。便自分別。吾今定在受證之地。不壞諸法自然之相。審自證明。吾已過一已過二已過三不復往來。處在生死心意澹然不可移轉。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己身觀過去。未來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阿那含獲過去法耶。未獲過去法耶。答曰。阿那含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何謂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然阿那含身在過去法在未來。是謂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又復阿那含身在未來法已過去。此亦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阿那含身未過去身未現在。法已過去法已現在前。是謂阿那含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斯陀含獲過去法盡過去法乎。答曰。斯陀含雖有過去身。不獲過去法不盡過去法。云何斯陀含有過去身。不獲過去法不盡過去法。答曰。斯陀含過去身已滅過去法未盡。未來法自觀已過去法亦無所有。如阿那含無過去身有過去法。是故斯陀含不爾。猶如明鏡觀其面像不如面面相見。是故斯陀含不如。阿那含識如純煉金。斯陀含識如未煉金。故有差別。佛復問。云何族姓子。如汝所言。阿那含獲過去法盡過去法。獲未來法盡未來法。已成就所未成就法耶。答曰不然。雖爲煉金猶未成器。可有金名未有形像。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善說此義。如阿那含無過去法盡過去法。無未來法盡未來法。如今阿羅漢獲過去法盡過去法耶。獲未來法盡未來法耶。答曰。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獲未來法未盡未來法。是故有差別。爾時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二地菩薩具足三禪行。答曰。猶如二地菩薩發無上至真等正覺。不見內身不見外身。繫念在前便自思惟。我今內身有內過去身耶。無內過去身耶。有內未來身耶。無內未來身耶。舍此觀已復更思惟。我今已無內身已無外身。云何於內身求內過去身求內未來身。是謂二地菩薩於己內外身具足三禪。爾時二地菩薩復作是念。我今於內外身悉皆分別。當複次觀他內外身法與我有異不乎。轉自前進觀他內外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二地者。於他觀過去身無過去身。於他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二地善男子善女人於他過去身成就三禪。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三地善男子善女人於三地中成就三禪。答曰。若三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於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於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復自思惟。我無初地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復無初地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亦復無初地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復無初地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復觀二地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復自思惟。我無二地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復無二地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亦復無二地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復無二地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如我今觀我三地中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復自觀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自於地中觀他內過去身無他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他內未來身。況當我有身無身乎。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三地中具足三禪。爾時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於四地中具足三禪。答曰若四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於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於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復自思惟。我無初地二地三地過去身亦無未來身。何況當有四地內過去身。四地內無過去身。四地內未來身四地內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四地中成就三禪。爾時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五地善男子善女人於五地中具足三禪。答曰。若五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復自思惟。我今已舍一地二地乃至四地。於四地中於內觀過去身無過去身。於內觀未來身無未來身。復舍此已觀他內過去身無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未來身。況我於五地於內有過去身無過去身。於他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五地中具足三禪。世尊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六地善男子善女人於六地中具足三禪。答曰。若六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我無身於無我身中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於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是謂六地善男子善女人於六地中成就三禪。六地善男子善女人舍無我身已。於他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於他觀內。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復自思惟。於他內觀過去身無過去身。於他內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六地中成就三禪。佛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七地善男子善女人云何於七地中成就三禪。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在閑靜處端坐思惟。觀內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復觀內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善男子善女人復作是念。我今已舍一地。內過去身無過去身。內未來身無未來身。乃至六地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內未來身無未來身。云何當於七地中有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有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七地中成就三禪。佛復問月光照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於七地中觀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乎。答曰。善男子女人觀他內過去身非有他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非有他內未來身。佛言。止止族姓子。非汝境界。何以故。七地善男子善女人。觀他內過去身亦不有他內過去身。唯無有他內未來身。汝何以故說。善男子善女人於七地中成就他內未來身。月光照菩薩復白佛言。如我觀他內未來身非有非無。是故說成就。佛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八地善男子善女人於八地中成就三禪。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觀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觀他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或時善男子善女人。自觀內過去身時非有非無猶如虛空。未能滅內未來身。或時觀內未來身時。未能滅內過去身。或時觀他內過去身時。未能滅他內未來身。觀他內未來身時。未能滅他內過去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八地中成就三禪。佛復問月光照菩薩曰。云何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於九地中成就三禪。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自觀內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觀已。復觀他內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觀他內未來身。有內未來身耶。無內未來身耶。舍此觀已復作是思惟。我本無內過去身無過去身。本無內未來身無未來身。何況當有他外過去身無過去身。他外未來身無未來身。執心牢固不捨本誓。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九地中成就三禪。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當復修三禪行至坐道場而不違失。云何爲三。一者觀。二者行。三者本。若成就三禪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云何爲觀分別法界知眾根本莊嚴眾相。是謂爲觀。云何爲行。往詣佛樹現身色相諸漏已盡。不爲塵垢之所染污。諸佛如來之所常行四非常法。是謂爲行。云何爲本。菩薩摩訶薩自念。我今弘誓已備。當使眾生備此弘誓。是謂爲本。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行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複次善男子善女人。復當具三禪得至道場。云何爲三。一者空空。二者空想。三者空識。若具此三空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云何爲空空。所謂空者。觀內法空外法空。觀一世界二世界乃至無數阿僧祇世界。是謂爲空法。云何爲空想。便入定意盡觀世界。亦不生念有空無空有我無我。是謂爲空想。何謂空識。入定意時復作是觀。吾今以眾生念更無他想。當淨眾生如我無異。然此眾生有無量識。吾今當以何識化彼眾識。吾今當以空識令此世界皆悉如空。令彼眾生分別識著。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於九地中具此三禪。復有三法所可修行。云何爲三。一者分別世界。二者分別眾生界。三者分別第一義。若修此三法者。便能進趣道場而無所畏。云何分別世界。盡能遍觀一切諸界。有清淨者不清淨者。皆悉了知亦無錯謬。隨意選擇修治佛土。是謂世界。云何眾生界。復當遍觀一切眾生。常以權便而教化之。不捨弘誓曠大之心。經歷劫數不以爲難。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眾生界。云何成就第一義。一一分別眾生義趣悉歸於空。無我人壽命亦無一二。至一切法亦復如是。是謂分別第一義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者。便能具足進趣道場。復有三神足法。云何爲三。一者神足知過去法。二者神足知未來法。三者神足知現在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法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云何神足知過去法於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過去法如虛空想。分別過去眾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無慾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過去法。云何神足知未來法。於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未來受形眾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無慾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未來法。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現在一切眾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無慾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現在法。是謂九地成就三法進趣道場。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復有三法得至道場。云何爲三。一者身淨。二者口淨。三者意淨。具此三法得至道場。云何身淨。身已越過無量德行。本行已滅更不造身行。身身通達無所罣礙。是謂九地菩薩身淨。云何口淨。出無量教未曾虧損甚深妙藏。是謂口淨。云何意淨。除去染著不受塵垢。是謂意淨。爾時月光照菩薩便說斯偈。

  身淨無瑕穢  內外無所染

  德高無等侶  永滅欲怒名

  口淨演諸教  不漏諸過失

  乃至取滅度  口教無有窮

  意淨除貪著  慈愍無增減

  受生無量中  覺寤不寤者

  九地過法界  非有亦不無

  此等善男子  已入如來境

  我本無量世  勤學追師侶

  由未履此行  況余墜落者

  守行無所著  積一得作佛

  行過出三界  人中師子吼

  是謂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