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兒史記序

蒙兀兒史記序
作者:孟森
中華民國23年(1934年)3月
本作品收錄於《蒙兀兒史記

《元史》自五百年來爲一朝正史.然以其在漢土傳祚不永.一切制度文物,又與漢土歷代不甚沿襲,故在漢人不推爲至隆極盛之朝,而在全球棣通之世,則泰西所震聳於東方民族者,視蒙古在漢唐諸大朝之上。元朝之於蒙古,乃其統轄漢族之一區,全蒙統治之域,逾此甚遠。漢人作元史,就近處所見言之,自漢族以外,蒙古本部已不求甚解,又安知其功烈之所屆,視幷包漢族之偉大,有倍蓗以上者耶?夫蒙古已盛極於太祖,而元之爲元,非太祖所知,抑幷非太宗、定宗、憲宗歷世所知,世祖欲承漢俗以御漢宇,乃始建號中統,繼改至元,於至元八年,始命其國號曰元,以此號令於漢族,初不必行於蒙古本部,况乎其各自恢擴之太祖後諸大藩也。當時中原遺老,奉世祖爲儒教大宗師,是其籠絡之效,一時尊道學,用文儒,蓋與淸之順康雍乾,同其作用,子孫不善繼之,漢人羣起亡元,光復舊物,遠在歐洲被幷强國之先。此亦見惟漢族之治理,尤難甚遠於恆軌,而與爲町畦、與爲枘鑿,久恃其束縛其馳驟之力也。太祖四斡耳朶,皆置於和林,嗣是四世,四出征討,歸駐於此,然和林竟無都會之名。至世祖稱開平爲上都,燕爲大都,此與改元建號,皆爲塗飾漢人耳目。後定行省之制,和林爲嶺北行省,不敢以京都等名加之,而斡耳朶之設,則遠及歐洲,有金斡耳朶之別,迨稱元之朝已覆,而印度方入於蒙,又擴至金斡耳朶白斡耳朶之外。但除漢土,奄有亞洲,又包北方之歐陸,幅𢄙之廣,尙爲亘古所無,若帖木兒乘勝向明,不遽道死,明之取元,未可謂莫予毒也。至明中葉,餘威漸替,而小王子且中興於蒙古本部,世世與明對峙,至於今種族不變,僅就明修《元史》,以槪蒙古,豈惟掩蒙古之聲績,抑亦誣元之本根矣!

敬山先生修正《元史》,意本與邵陽魏氏以來,不滿於舊史之草率者相同,然所見蒙古之眞史才,則非昔人所及。然作《蒙兀兒史》,不稱《元史》,蒙兀之名,取吾國著在史文之最早,蒙兀兒之名,又合之蒙人自撰《祕史》之本音,務求蒙古在歷史中固有之分際,不因明代僅承受其漢族之一隅,自隘而遂隘及蒙古也。至史之爲書,六代以前,史家多以一心經緯史實,以鑄一代之史,唐以後惟歐陽《新五代》爲然,先生此書,所得固多出於舊史,然其參訂舊史,以綜合新材,無一字不由審訂其地時日而後下筆,故敘述皆設身處地,作者心入史中,使讀者亦不自謂身落史後,較之心不與全史浹,而以其翦截餖飣之文 詔後人,不免孟子所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矣。《元史》所修可補之全量,未逮完具,然得一篇,亦爲至寶,况已成此巨帙乎?若天假先生以遐齡,賡續此事,當若何爲功於史學。當年助草玄之業者,爲叔子正叔,先生旣逝,海内猶有望於正叔,不幸正叔又早世,國人絕望,惟寶此舊已印行之十四册,計得一千二百十五葉,其中已有先印八册時所刋,後改定增刋,遂致兩見者數篇。印本日稀,求者日亟,競覓之於藏弆之家,坊肆居間索值至百餘金,應者無難色,或有不可價售者,則百計以法書名畫以易之,蓋視等宋元祕笈矣。久之並訛傳原版已毀,故無續印之本,益堅世人覓索之念,余與先生有舊,與先生諸嗣君無一不稔,一再函問先生季子公覆,乃知公覆已於數年來整理版刻,並於先生已續刋而未印者、已寫樣而未刋者、已定稿而未寫樣者,一一補寫補刋,又去其前印後印之經改而複者,尙得二千二百餘葉,較之以前行世之書,略增一倍,公覆能成父兄之志,能存先生一家之學,並屬爲此事叙其經過,以告海内。原書除自定例言外,並無他人片跋,知先生原不假隔膜之推許爲重,惟此次舉世想望幾絕,而忽得此逾望之事,應爲一世志幸,因稍及天下所以想望之故,非敢於先生之書,輕爲贊一辭也。先生早以詞章名世,有自刻集,有選刻鄉先輩總集,晚成此書,則非復片段之記誦、興到之揮灑,其於史業,上繼歐陽,下此安足數哉!今國之人多學於歐西者,爭與西方史學家討求蒙兀故烈,讀先生書,當知取材尙非今日所難,但無精思妙筆如先生者,何由鈎貫而成傳信之作,則是書固治蒙兀史之正鵠,而亦恐攀望而不可及焉矣。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孟森謹識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8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