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傳/卷1
◄ | 西遊記傳 卷1 |
► 卷2 |
|
-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猴王得仙賜姓
编辑蓋聞一元之氣有陰陽,陰陽之氣有輪迴。且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時以論,天地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天地昏矇;再交亥會之終,天地黑暗。故曰混沌。直至亥末子初,逐漸開明,天始有根。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月、星、辰之四象。故天開於子。又至子終近丑,逐漸堅實,地始凝結。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火、金、木、土之五形。故地辟於丑。當丑會終寅會初,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一派正合,群物皆生。(此後似應有闕文)
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夜宿石崖,朝游峰洞,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都在鬆陰之下頑耍,卻去那山澗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一齊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所,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
-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
- 海風吹不斷,江月態還依。
- 冷氣分青嶂,餘波潤翠微;
- 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幃。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直接海波。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我等拜他為王!」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去!我去!」看他瞑目蹲身,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看見裡邊無水無波,明朗一座鐵橋,橋下水沖貫石竅,倒掛流出,遮閉橋門。又欠身上橋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鎸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急瞑目蹲身,跳出水來,連說兩聲:「造化!造化!」眾問:「裡面怎麼樣?水有多少?」石猴道:「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中間一塊石碣上,鎸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眾猴聽得歡喜,都道:「你帶我們進去,進去!」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大聲叫喊一會,都進去了。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先前說,有本事進得出得者,拜他為王。我見今尋了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當拜我為王。」眾猴聽說,拱身禮拜,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尊猴王。 猴王享樂天真,不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眾猴飲宴,忽然憂惱墮淚。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我等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無量之福,有何憂慮?」猴王道:「今日雖好,將來年老,暗中有閻王老子勾命,可不枉生世界?」眾猴聞言,個個掩面悲啼,只見跳出一個通背猿猴道:「大王不必遠慮。如今五蟲之內,惟有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可去學他。」猴王聞知,歡喜道:「我明日山,雲遊海角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個不老長生,躲過閻君之難。」眾猴都道:「善哉!」 次日,命小猴折些枯鬆,編作筏子,取個竹竿竹篙,獨自登筏,盡力撐開,竟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弄個把戲,妝個猛虎,嚇得嚇得海邊捕魚、打雁、挖蛤、淘鹽之人,四散奔跑。有跑不動的,扯住剝了他衣裳,著在身上,穿州過府,學人行禮話語,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海外必有神仙。依前作筏,飄過西海西牛賀洲地界。遍訪多時,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忙步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猴王聽了道曰:「神仙原來藏在這裡!」即忙入裡面去,仔細看來。原是樵子,舉斧砍柴。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稽手。」那樵漢慌忙回禮道:「我拙漢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何?」樵夫笑道:「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這個詞兒,他教我遇煩惱時,即把念念,散心解悶,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樵夫道:「我父喪母老,又無兄弟姊妹,只得砍柴換米,供養老母,難以修行。」猴王道:「你是一個行孝的君子。但望你指與我神仙住處,卻好去拜訪。」樵夫道:「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斜月是心勾,三星是三點--那洞中有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你順那條小路,向南行七八里即是。」猴王聽說,出林上路,徑過山坡,果然望見一座洞府。真好去處!但見: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老柏帶雨青冉冉;修篁含煙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粉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又見那洞門緊閉,悄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牌,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呀的一聲,洞門開了。走出一個仙童,丰姿英偉,相貌清奇,高叫:「甚麼人在此搔擾?」猴王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弟子。」仙童道:「你是個訪道的?」猴王道:「是。」那仙童道:「我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說門外有個修行的來了,教我開門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猴王一見,磕頭再拜。祖師問道:「你是何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胡說!東勝神洲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猴王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年,方才訪到此。」 祖師道:「你父母姓甚麼?」猴王道:「我無父母。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某年石破生我。」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你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犬傍,乃是個古月。古老月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犬傍,乃是個子係。子兒係嬰,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再乞賜名,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一十二字分派起名,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悟空得仙傳道
编辑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對菩提作禮啟謝。不覺在洞中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抓耳撓腮,眉花眼笑。祖師道:「悟空,怎麼不聽我講?悟空道:「聽老師講到妙處,不覺如此。」祖師道: 「你既識妙處,還要從我學甚麼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中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悟空道:「憑師父意思。」祖師道:「我教你學術字門中之道,這是推演卜擇。教你流字門中之道,這似壁裡安柱。教你靜字門中之道,這似窯頭土坯。教你動字門中之道,這似水中撈月。」悟空道:「依師父說,這幾般可得長生麼?」祖師說:「壁裡安柱,恐怕大廈將頹會朽。窯頭土坯,恐怕未經水火鍛鍊,大雨滂沱會濫。水中撈月,雖然有影,只恐無撈摸處,到底成空。」悟空道:「這個不得長生,我皆不學。」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祖師打三下,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行入裡面,將中門關上,叫他從後門進步,秘處傳他道也。 悟空到了子時前後,偷開前門,來至後門。那門半開,曳步側身而進,走到祖師榻前。不久覺來,舒開兩足。悟空應聲叫道:「師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時。」祖師喝道:「這猢猻卻來後邊作甚?」悟空道:「師父昨日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裡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榻下。」祖師道:「你既識得盤中暗謎,是你有緣。可近前來,傳你長生妙道。」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聽於榻下。祖師云:
- 顯密圓通真妙決,惜修性命無他說。
- 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
- 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具。
- 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
- 得清涼(原缺此三字),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
- 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鬼蛇相盤結。
-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
- 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此時說破根源,悟空對師拜謝,依舊轉在原寢宅,依口訣調息。過了三年,祖師復登寶位,悟空近前跪下。師云:「你~向修些甚麼道?」悟空道:「弟子法性頗通,根源堅固。」祖師云:「你既會得根源,只是防備三災利害。」悟空說:「只說水火既濟,壽與天齊,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造化,侵日月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再五百年後,有自己陰火燒你;再五百年後,贔風自囱門吹你。所以都要躲過。」悟空聞說,毛骨悚然,再三哀求躲避三災之法。祖師附耳傳個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口訣,不知說了些甚麼妙法。猴王一通百通,當時習了口訣,自習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咸了,只是不曉得騰雲之法。 一日,祖師登位,悟空再三哀求。祖師又傳個口訣,道:「這朵雲,捻著決,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將身一抖,跳將起來,一觔鬥就有十萬八千里路哩!」悟空即運神煉法,會了觔鬥雲。逐日無拘無束。一日,大眾都在松樹下會講,悟空賣個手段,變科松樹,眾見鼓掌喧鬧,驚動祖師。祖師急曳杖出門來,問道:「是何人在此喧嘩,不像個修行的體段。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眾道:「不敢瞞師父,適才孫悟空演變化耍子,眾人喝采,故高聲驚動祖師。」祖師道:「你們起來。」叫悟空過來,問:「你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祖師道:「你快些回去,全你的性命,斷不要你在此。」悟空領罪,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若說,把你剝皮銼骨,將你神魂貶在九幽,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不敢。」謝了,即抽身捻著訣,丟個連扯,縱起觔鬥雲,徑回東勝。 那裡只消一個時辰,早見花果山水簾洞。悟空按下雲頭,直至花果山,即叫道:「孩兒們,我來了也。」眾猴都來叩頭。悟空道:「我家幾今姓孫,我叫悟空。」眾猴道:「喜得我家有姓。但近來被一妖魔,強來占我們水簾洞天,我等判死爭鬥。大王若再不來,連山洞盡屬他人矣。」悟空聞說,大怒道:「甚麼妖魔,膽敢無狀!」眾猴道:「那廝自稱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山下。」悟空道:「我去尋他。」 猴子挺身一縱,一路觔鬥,直至北山下觀看。原來是那水髒洞門,門外有幾個小妖。悟空道:「你進去講,只說花果山水簾洞洞主說,你家甚麼妖魔,屢次欺我兒孫,特尋來與他見個上下。」小妖聽說,即入洞裡報知悟空所說。魔王笑道:「我先聞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想是今番回來。」魔王出門,高聲叫道:「那個叫做水簾洞主?」猴王喝道:「潑魔,這般眼大,看不見老孫?」魔王笑道:「你好大膽,要尋我見上下。」老孫一縱,跳上去劈面就打。魔王拿鋼斧望悟空劈頭就砍。此時悟空得道人,受仙體,變化無方,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化。悟空見他兇猛,使一身外法,拔根毫毛,口中嚼碎,望空噴去,變做四五百個小猴。那些小猴眼乖會跳,刀砍不著,槍殺不傷,前跳後鑽,鑽去把魔王圍繞抱扯,攢襠板腳,拔毛摳眼捻鼻子,直打做一個攢盤。這悟空才去奪了他的刀來,分開小猴,照項下欲為兩段。猴眾殺進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滅。卻把毫毛一抖,收上身來。隨即洞裡放起火,把那水勝洞燒得枯乾。猴王念聲咒語,駕陣狂風,雲頭落下,即是洞天。眾皆簇擁賀喜,啟問降魔之事。悟空備細言了,眾皆稱揚不盡,合家歡樂。有詩曰:
- 祖師傳道法,悟空得玄機,
- 魔王騷地洞,一旦喪幽微。
猴王勒寶勾簿
编辑卻說猴王剿了混世魔王,奪了大刀,逐日操演武藝。悟空道:「你們卻少鋒利器械。」正說間,有兩個赤尻馬猴道:「大王若要兵器,容易。這山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那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人。大王若去那裡或買或造,教演我等,守護山場,所謂保泰長久之機也。」 悟空聞說,霎時騰雲,過了二百里水面,果見那廂有座城池。心中暗想:「這裡定有現成兵器,不如使個神通,覓他幾件好。」即向巽地吸氣一口吹去,便是一陣狂風,飛沙走石,驚散了傲來國君王,三街六市俱得關門閉戶,無人敢走。悟空按下雲頭,闖入兵器館中,打開門看,裡面無數兵器。悟空使個身外法,變得千百小猴,搬得罄盡。徑踏雲頭,將兵器亂堆山頭,喚眾猴各執一件,吆吆喝喝,耍了一日。驚動滿山妖魔,都來參拜猴王為尊。猴王道:「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奈我這口刀榔糠,不遂我意。」眾猴道:「這鐵板橋下水,通東海龍宮。大王能變化,徑入東洋海底,問龍王討件甚麼兵器,卻不趁心。」 悟空跳至橋頭,使個閉水法,攢入波中。忽遇巡海夜叉擋住,問道:「那推水的是何神?」孫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聖人孫悟空,是你老龍王的緊鄰。」那夜叉轉水晶宮傳報:「大王,緊鄰將到宮也。」東海龍王敖廣出宮,迎進上坐,問:「上仙兒時得道?」悟空道:「我自出家修行,得個無生無滅之體。近因教演兒孫,守護山洞,奈何沒件兵器。古人云:『不愁海龍王設寶!』特來告求一件。」龍王不好推辭。龍婆、龍女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我們這海藏中,一塊天河定底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豔豔,敢莫是該出現通此聖也。」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龍婆道:「不要管他,你把送他,憑他怎麼改造。」悟空道:「在何處?」龍王指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上前模一把,乃是一根鐵柱,約有鬥來租,二文有餘長。悟空道:「忒粗忒長些。」那寶貝短了幾尺,細了一圍。悟空道:「再細些更好。」那寶貝又細了幾分。悟空拿出海藏著時,兩頭兩個金箍,中間有鎸成一行字,喚做「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悟空道:「多謝賢鄰厚意,你這裡有披掛索性送我一副,一總奉謝。」龍王苦辭沒有。悟空道:「真個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龍王慌道:「上仙,切莫動手,我看南海舍弟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若有,當送一副。」 即令龜將撞鍾,鱉帥擊鼓。須臾,三海龍王一齊都到。敖廣說:「有一個花果山甚麼天生聖人,認我做鄰,要求兵器。將一塊天河定底神珍鐵與他,又要索甚披掛,諸賢弟若有,送他一副,打發他去。」敖欽怒欲點兵拿他。敖廣說:「此鐵利害,不可與他動手,且湊副披掛打發他去後,啟表奏上便是。」敖閏說:「我只有一雙藕絲步雲履。」敖順道:「我有一副鎖子黃金甲。」敖欽道:「我有一頂風翅紫金冠。」老龍以此奉上。悟空著起披掛,使動如意,分開水路,徑回鐵板橋頭。滿山群怪,各洞妖王,一見寶貝大有幾丈,細如花針,都來磕頭參賀。 一日,飲宴酩酊,睡在鬆陰。夢中只見兩人,拿有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套上繩,把魂靈索了去。到城邊,猴王漸覺酒醒,抬頭看見城上有三個大字:「幽冥界」。悟空醒悟:「幽冥界閻王所居,老孫超出三界,不在五行,不服他管,怎麼又敢來勾我?」勾死人只管扯拉,拖他進去。惱起猴王性來,耳朵中取出花針,把勾死人打為肉醬,打入城中。慌得十代冥王高叫:「上仙留名?」猴王道:「我是天生聖人孫悟空。汝等既登王位,為何不知好歹!我老孫修仙修道,壽與天齊,怎麼著人勾我?」十王道:「上仙息怒,等我命判官取出文簿逐一查看。」並無有名。悟空親自檢開,直至槐字一千二百五十號,方有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悟空把猴屬之類,一概勾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醒來乃是南柯一夢,悉以勾魂扯簿事與眾白之,眾猴叩謝。美猴王每日快樂不題。 卻表玉皇大天尊一日駕坐靈霄寶殿,忽有東海龍王進表。 表曰;
- 近因花果山水簾洞妖仙孫悟空,欺凌小龍,直坐水宅,索 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逞凶逞勢,大鬧海中,驚傷水族。叩乞天兵,收此妖孽。
聖帝覽表,傳旨著龍神回海,「朕即遣將擒拿。」老龍王領旨謝去。又有秦廣王賚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表曰:
- 今有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不服拘 喚。弄神通,打絕九幽,恃勢力,驚傷十王,大鬧閻羅,強銷名號。乞遣神兵,收伏此妖。
玉帝覽畢,傳旨著冥君回歸地府:「朕即遣將擒拿。」秦廣王亦頓首謝去。大天尊宣眾文武仙卿,問曰:「這妖猴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此猴天地生成,日月孕就,今既修仙,降龍伏虎。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降道招安聖旨,宣來上界,錄其名籍。此則收仙有道也。」玉帝即著文曲星君修詔,太白金星招安。 金星領了聖旨,出南天門外,直至水簾洞天,道:「我是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請你上天,拜受仙籙。」悟空叩謝,即安排筵宴款待。金星道:「聖旨在身,不敢久留。」悟空吩咐謹守教演,與金星縱起雲頭,升在空霄之上。正是:
- 修仙得道孫悟空,勒取寶貝鬧龍宮;
- 手持鐵棒打幽府,名列仙班寶籙中。
玉帝降旨招安
编辑太白星領著猴王,直至御前,朝上禮拜。金星奏道:「臣領聖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簾問眾卿曰:「那處少甚官職?」旁有武曲星君奏道:「只有御馬監缺少正堂管事。」玉帝傳旨,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到任。弼馬溫晝夜不睡,滋養馬匹,養得天馬肉肥膘滿。約有半月,眾監官設酒請他。猴王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甚麼官?是幾品?」眾道:「極小,沒有品從,只可與他看馬。」猴王聞言大怒,曰:「老孫在花果山稱王稱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推倒公案,耳中取出寶貝,一路打出南天門外。天丁知他受了天籙,不敢阻擋。 須臾按落雲頭,眾猴都來迎接。適門外有個獨角鬼王道:「大王受了無籙,來獻赭黃袍一件。」猴王令進封為先鋒。鬼王謝恩畢,復答道:「大王在天許久,所受何職?」猴王道:「玉帝輕賢,封我做個甚麼弼馬溫。」鬼王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為他養馬?就做個齊天大聖,有何不可。」猴王喜,俞置旌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個字。 那張天師拜奏道:一萬歲,新任弼馬溫孫悟空,他嫌官小,昨日反下天宮去了。」玉帝聞奏道:「朕遣天兵擒拿此怪。」即封托塔李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天神。父子謝恩,點起三軍,巨靈神為先鋒。一霎時出了天門,到了花果山。安住營寨,傳令教巨靈神挑戰。巨靈神手執宣花斧,去至水簾洞,喝道:「那業畜,早報弼馬溫知道,吾奉玉旨來此收伏,叫他早出受降。」猴王聽報,披掛出馬。巨靈神厲聲高叫:「潑猴,你認得我麼?吾乃神霄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鋒巨靈神,今奉玉旨擒你。」猴王指道;「本待一棒打死,留你回天報信,只道老孫無窮本事,怎麼教我替他養馬!」言罷,巨靈舉斧,猴王舉棒,一場好殺: 棒名如意,斧號宣花,乍相逢不知深淺,斧和棒左右交加。使動法噴雲吐霧,展開手播土揚沙。棒舉猶如龍戲水,斧來好似鳳穿花。大聖輕輕掄動棒,巨靈一下滿身麻。 巨靈神抵敵不住,敗陣回營請罪。李天王喝令斬之。太子哪吒奏日:「乞恕巨靈之罪。待孩兒出師一看,便知深淺。」太子出陣,悟空迎近前來,問曰:「你是誰家小哥,闖近我門?」哪吒喝道:「妖猴!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欽差捉你。」悟空道:「你的齒牙末換,股毛未乾,怎敢大話!留你性命,拜上玉帝,照依旗上齊天大聖封我也罷,不然打上靈霄寶殿。』哪吒知妖神通廣大,遂變三頭六臂。悟空也變三頭六臂。各逞神威,鬥了三十合,不分勝負。那悟空手疾眼快,拔下毫毛,變出本相,趕至哪吒腦後,看左膊打來。哪吒聽得棒頭風響急躲,被他著了一下,負痛敗陣而回,白以豎旗封他四字。天王道:「彼既如此,且去上界回奏,多遣天兵圍捉。」 李天王與太子領眾將直至靈霄寶殿,啟奏道:「妖猴神通廣大,不能取勝,說要封他齊天大聖,即便休兵,不然還要打上靈霄寶殿。」玉帝聞言驚訝:「那妖猴這般狂妄!」班中太白金星奏道:「妖猴不能收伏,莫若萬歲大舍慈悲,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空名,有官無祿,不與他管事,不與他俸祿,收他邪心,不生狂妄。」 玉帝依奏,即著金星賚詔下到水簾洞外。金星道。「那眾頭目可去通報,只說上界天使聖旨封他齊天大聖,特來請他。」眾猴跑進報知。猴王大喜迎進。懇留飲宴,金星不肯飲酒。縱起祥雲,到了天門,徑入靈霄寶殿,朝上唱喏,道聲謝恩。玉帝命工乾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邊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俱有仙吏扶侍。又著五斗星君送悟空到任,御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悟空別了星君,回轉天宮,才是心滿意足,在於天宮快樂之至。正是:
- 弼馬溫嫌小,復轉水洞天;
- 封他齊天聖,仙名萬古傳。
大聖攪亂勝會
编辑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只去東遊西蕩。一日,玉帝早朝,班中許旌陽真人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事管,不生事端。」玉帝即時宣詔,著他權管蟠桃園。大聖謝恩,到園對土地道:「吾奉玉帝點著代管蟠桃園。」土地引進,但見:
- 果壓枝頭垂錦繡,花盈枝上族胭脂。
- 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
- 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
- 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
- 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大聖問土地。「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園的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吃了體健身輕;中間的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的帶紋細核,吃了天地並壽,日月同庚。」大聖聞言歡喜。一日賞玩,見老枝頭桃熟大半,他命土地、仙吏:「汝等門外伺候,我在亭上憩憩。」大聖將熱桃吃了一飽。過二三日,又設法去偷,盡他享用。 一朝聖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著七衣仙女,各頂花籃,園內摘桃。先在前樹摘了三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後樹上花果稀疏,只有南枝上有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青衣女攀枝,紅衣女摘了,將枝一放。原來那大聖變化,睡在此枝,被他驚醒。大聖現出本相:「咄!是怪物偷桃!」七仙女道:「吾奉王母娘娘差來仙女,摘取仙桃,做蟠桃勝會。」大聖回嗔作喜,問曰:「蟠桃嘉會可請我麼?」仙女道說:「不曾聽得?」大聖道:「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消息。」即捻訣念咒,使個定身法,把那七仙女都站在桃園之下。 大聖縱朵祥雲,徑奔瑤池路上而去。正行時,撞見赤腳大仙。大聖賺哄仙真,他要前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在?」大仙道:「去赴蟠桃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觔鬥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去赴宴。」大仙以他誑語作真,撥轉祥雲,徑往通明去。大聖駕雲念咒,搖身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走入裡面,只見齊齊整整。忽聞玉液瓊漿撲鼻,大聖把那管酒人,變做幾個瞌睡,拿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就甕痛飲酕醄。自揣客見會怪,不如回府,仗酒亂撞,差走兜率天宮太上老君之處。不如假說望他,整衣進去,四無人跡。原來老君在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官、仙吏都在聽講。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爐中有火。忙去看爐裡,都是金丹。ˍ就把葫蘆都傾出來吃了。一時丹滿酒醒,自揣玉帝知得,性命難保,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宮,回至花果山。眾猴跪倒,問曰:「大聖何為下來?」大聖說:「今番玉帝依封,只因王母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等他請,先赴瑤池,把他仙品他酒都偷吃了,走入瑤池,誤入老君宮,又把五個葫蘆金丹都偷吃了。恐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眾怪聞言大喜。 卻說那七衣仙女受了大聖法術,一周天方能解脫,各提花籃回奏道:「後面大桃都是大聖偷吃,半個也無。」王母聞知奏帝。又見那造酒的同仙官來奏:「甚麼人擾亂蟠桃大會,偷了八珍百味,吃了玉液瓊漿。」又有太上道祖來奏道:「老道煉了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被賊偷去。」又有齊天府仙吏來奏:「大聖出遊不知去向。」又有赤腳大仙來奏:「大聖假傳聖旨,賺哄小臣。」玉帝大惱,即差天兵十萬,擒拿妖猴。大聖棒抵天神,戰敗天王,打退太子。其餘鬼王妖怪,天神捉住。天王收兵,圍困洞門,專待明日大戰。
- 猴王恣潑反天宮,蟠桃仙酒盡偷空;
- 酩酊橫行無拘束,偷丹殺入老君宮。
真君收捉猴王
编辑話表南海普陀落伽山觀音菩薩,因王母娘娘請赴蟠桃會,與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寶閣瑤池。見那裡荒涼,席面殘亂。眾天仙俱未就坐,都在那裡亂紛紛講話。菩薩與眾仙相見已畢,眾仙備言前事。菩薩道:「既無勝會,汝等可同貧僧去見玉帝。」眾仙隨往,至通明殿前,有四大天師迎著菩薩。菩薩道:「我來見玉帝,煩為轉奏。」天師丘弘濟啟奏,宣菩薩眾仙同入,與玉帶禮畢,各坐。便問:「蟠桃會如何這般冷淡?」玉帝道:「今年會上被妖猴作亂,將仙肴仙酒偷去,朕心因此煩惱,故調天兵十萬去收服,今不知勝負何如?」菩薩聞言,即令惠岸行者到花果山探軍情,如遇相敵,可相助一功回話。 惠岸行者執鐵棍一根,駕雲徑至山前。見營門甚緊,立住,叫:「把門的天丁,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咤、觀音大徒弟惠岸,特來打探軍情。」神兵報入軍帳,遂開營門放進。惠岸見四天王訖。李天王道:「孩兒從何而來?」惠岸道:「男跟菩薩赴蟠桃會,因會冷淡,菩薩同眾仙見玉帝,玉帝言父王收服妖猴,還未見回報,菩薩因命男到此打探。」說未了,又聽得大聖引猴兵來戰。木咤云:「父王在上,男領菩薩吩咐,遇賊可助一陣,今男願往。」李天王道:「那廝也有神通,兒去須要著意。」木咤手執鐵棍,跳出轅門,與大聖通名已訖,大戰五六合不分勝敗。忽然木咤膊臂酸麻,不能迎敵,奔潰走入本營,見四大天王。天王唬得心下驚慌,即時寫表,差大力鬼王同木咤上天奏帝求救。
二人闖出本營,須臾至玉皇殿前,呈上求救表章。玉帝開看,見是求救的事,歎云:「李天王又來求救,卻將那路神兵助之?」言未畢,觀音奏上:「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今居灌州灌江口。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軍。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玉帝聽奏,即傳調兵旨意,差大力鬼王賚去。
鬼王領旨,竟至灌江口,直入真君廟,將旨意開讀。真君聽訖大喜,即喚梅山兄弟六人,及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甲、直健二將軍,統領草頭軍,帶著鷹隼弓弩,直至四大天王營中。相見畢,天王將上項事備陳一次。真君道:「天王不必憂慮。小聖領了玉旨來此,必須收此妖猴。」
真君言罷,同六兄弟等直到水簾洞口。那小猴見真君到,急急報知猴王,猴王聽得,即掣起金箍棒,登步雲履。兩下相見,各言姓名,遂擺開陣勢,鬥經三百餘合,二人各變身長萬丈,戰火雲端,離卻洞口。康、張、姚、李等傳令草頭軍,縱放鷹犬,搭弩張弓,殺入洞去,眾猴趕得逃竄無路。大聖正在鬥戰,忽見本山眾猴驚散,抽身走轉。真君大步趕上,急走急趕。大聖慌了,搖身一變,鑽入水中。真君道:「這猴入水必變魚蝦,待我變作水獺逐他。」大聖見真君趕來,又變一鴇鳥,飛在樹上。真君拽起弓一彈,打落草坡,追尋不見。回轉天王營中,雲及猴王敗陣等事,今趕不見蹤跡。李天王把照妖鏡一照,急云:「那妖猴往你灌江口去了。」真君回廟中,果見變做真君模樣坐在中堂。被二郎掣一神鋒,猴王讓過,變出真形。二人又較手段,打轉花果山,四面天將圍困愈緊。
忽然老君與菩薩在雲端觀看,見猴王精力將疲,老君丟下金剛圈,當猴王腦上一打,猴王連跌兩交。就被真君神犬咬住腿肚子,又倒跌一交。卻被真君兄弟等種鋒按住,把鐵索捆綁。老君與菩薩收起金剛圈,先奏上玉帝,妖猴被捉。須臾,四天王眾神兵皆轉至通明殿。四天王進奏,妖猴被捉。玉帶傳旨,命天將解至斬妖合,細剁其屍。不知猴王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佛祖壓倒大聖
编辑話表齊天大聖被天將解至斬妖台,刀斧剁砍,不傷其肉,油煎火熬,不傷其生。天兵回奏玉帝。玉帝道:「這廝吃了仙桃仙酒,又吃了仙丹,故渾做金剛之軀。」復差六丁神解到老君宮中,「把煉丹爐熬出他腹中仙丹,諒其身必為灰燼矣!」吩咐訖,還以異寶明珠賞賜二郎兄弟。二郎謝恩不題。 那老君吩咐著爐童子,把大聖推入爐中。那爐是八卦位次,他將身鑽在巽官,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只被煙燻紅了一雙眼,弄做個火眼金睛。過了七七四十九日,老君開爐取丹,那大聖正在擦眼流涕,忽見爐開,綁索俱已燒去,雙腳跳出,放倒老君,看爐童子、道人俱被他打倒走脫。即在耳中掣出如意棒,依然拿在手中,又大亂天宮,無一神可擋。打到通明殿前,幸有佑聖真君的佑使王靈宮,見大聖縱橫,掣金鞭向前擋住,兩下交戰,勝敗未分。佑聖真君又調三十六員雷將,把大聖圍在垓心。那大聖全無一毫懼色,變做三頭六臂,使起三根棒,滴溜溜在垓心舞弄,無一人能近他身。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游奕靈官同翊聖真君去西方,清如來佛來降伏此猴。 二聖領旨,徑到靈山勝境寶蓮台下,與如來禮畢各坐。如來問。「玉帝何事煩二聖至此?」二聖將大聖始終細說一番,因此玉帝特著二人賚旨相請救駕。如來聞詔,即吩咐眾菩薩穩坐蓮台,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西天,徑至靈霄門外,傳下法旨,叫雷將放開營門,叫那大聖出來,「我問他有何等法力?」眾將退,大聖收了法象,現出原身,叫道:「你是何方善信,敢來止住刀兵?」如來佛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聞你反天宮,因來問你,何方生長?何年得道?何故這等橫暴?」大聖道:「我本:
- 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不計年;
- 水簾洞裡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
- 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
- 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
- 靈霄寶殿非他業,歷代人主有變遷;
-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佛祖道:「你這廝是個猴孫,敢欺心要奪玉皇龍位。你除了長生變化法,還有何手段?」大聖道。「我手段多。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觔鬥雲,一縱十萬八千里。」佛祖道:「你若有本事,站在我掌中,一觔鬥打得出去,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我請玉皇到西方居住,讓天宮你坐。」大聖聽得,暗笑道:「我一觔鬥去十萬八千里,怎麼手掌打不出。」便道:「善土,你可做得主張麼?」佛祖道:「做得,做得!」大聖遂收了棒子,將身一縱,站在佛祖掌心,道;「看我去也。」被佛祖翻手一撲,把大聖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為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眾神皆稱:「善哉,善哉!」玉帝聽得,大開玉京金闕,太玄寶官,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請如來高坐靈台飲宴。一時眾仙各各獻寶佛前,酬謝收服妖猴。忽然巡視仙官來報,說道;「那大聖鑽出頭來。」佛祖複寫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呢吽」,叫阿儺、迦葉貼在山頂頭上。又發一個慈悲心,召五行山土地監押,飢時與他鐵丸子,渴時與他熔化的銅汁。待他災星滿日,自有人救他。
- 妖猴大膽反天堂,卻被如來手伏降;
- 渴飲熔銅捱歲月,飢食鐵丸度時光。
- 天災困苦遭磨折,人事淒涼喜命長;
- 若得英雄重展布,他年奉佛上西方。
觀音路降眾妖
编辑卻說如來佛辭別玉帝,回轉西天,登上蓮台。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近前禮畢。問曰:「鬧天官擾亂蟠桃者誰也?」如來詳以大聖作反收降等事,細說與聽,眾皆極口稱道,分班而退。 倏忽經幾歲月,又值孟秋望日,眾佛講道。如來微開善口,講三乘妙典,五蘊楞嚴。講罷,對眾言曰:「世人不好為善,我有三藏真經,可以感發人之善心。」諸菩薩問曰:「那三藏?」如來道:「一藏談天,一藏說地,一藏度鬼,此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叵耐東土生民,毀謗真言,不識法門之旨。怎麼得個有法的去東土,尋個善信,指教他歷苦到此取經,永化東土為善。」觀音向前道:「弟子願往。」如來道:「你既肯去,聽我吩咐。此去須半雲半霧,爾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叮嚀取經者。又恐地路上難行,我把錦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付與他應用,使他不墮輪迴,不遭重害。還有三個緊箍兒,三篇緊箍兒咒,假如路上降伏妖怪,可叫他跟取經人,收心向善,若不伏,可賺他戴箍在頭,自然見肉生根。再念動咒語,緊得他眼脹頭裂,自然降伏。」菩薩領過法語,作禮而退。與惠岸行者同行,來至流沙河界。 菩薩叫徒弟:「此河取經人如何過得?」言未畢,河中潑喇一聲,跳出一個妖魔,十分醜惡,手執一根寶仗,上岸與惠岸大戰。兩下架住棍棒,那妖問:「你是那裡和尚?」木咤道:「我是觀音菩薩徒弟惠岸行者,同師父往東土。」妖問:「敢是南海紫竹林中的麼?」木咤道:「是也。」妖連忙拋下寶杖,跪向前來,道:「菩薩饒命。我不是妖,我是靈霄殿前捲簾將軍,只因失手擊破玻璃盞,玉帝責貶在此,飢寒難忍,二三日出水尋個生人食用。不覺今日撞了菩薩。」菩薩道:「你既得罪玉帝,又傷生人,罪惡難逃。何不收心向善,待我尋取經人到,你跟他同到西天,拜見如來,將功免罪,復你本職。」妖道:「我願歸正,只恐取經人不來,即來亦恐難過此水。」菩薩道:「怎麼難過?」妖云:「此水毫芥不負。只有前日幾個取經人被我吃了,骷髏浮在水面不沉,我視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戲耍。」菩薩道:「你可將骷髏穿掛在此,等取經人到,自有用處。我今替你取過法名,以沙為姓,叫做沙悟淨,在此專等取經人到。」 兩下別了,行不多路,又一高山,有惡氣遮漫。不覺一陣狂風,閃出一個豬妖精,又甚兇險,長嘴獠牙,執著鐵釘鈀,近前就當菩薩一鈀。木咤擋住。道:「這妖休得無理,犯了菩薩,決不輕饒。」妖問:「是那個菩薩?」木咤道:「南海觀音菩薩。」唬得那妖磕頭高叫「恕罪」。菩薩道:「你是何方豬妖?」妖曰:「我是天宮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被玉帝責在豬胎出世,今在此山吃人度日。不覺衝撞菩薩,望乞恕罪。」菩薩道:「你既犯罪,又復為惡,罪難活贖。」妖言:「我願歸正,只無人指教。」菩薩云:「你肯向善,我替你取過法名,叫做豬悟能,在此持齋把親,待我往東上尋取經人來,你可跟他去西天見佛,管你復轉原職。」妖怪叩謝。 菩薩去此前行,只見空中有一條玉龍叫喚。觀音問曰;「你是何龍,在此受罪?」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忤犯王皇,弔在此間受罪。望菩薩搭救!」菩薩聞言,即轉奏玉皇云:「貧僧往東上尋取經人,路遇孽龍犯罪。啟陛下饒他罪,賜與貧僧做個腳力。」玉帝悉依所奏,菩薩謝恩。把龍送在深澗之中,吩咐他:「等取經人到,變做白馬去上西方,有功許你復職。」 言罷,師徒行不多路,只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木咤道:「師父,前面放光的是五行山,壓倒齊天大聖在那裡。上有壓帖,乃是唵嘛呢叭呢吽六字。」師徒到山下尋看,只見大聖睜開火眼金睛。菩薩道:「姓孫的,我領佛旨往東土,在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大聖道:「承看顧。我被如來佛哄壓在此五百餘年,望菩薩方便一二,救老孫一救。」菩薩道:「你這生事人,我怕放你。」大聖道:「我已知悔了,願大慈悲,指條活路,放我修行。」菩薩聞言心喜,道:「我往東土大唐國尋取經人,教他救你,可與他同往西天,入我佛門。」大聖道:「願去,願去。」菩薩道:「你既向善,須要取過法名。」大聖道:「我已有法名,叫做孫悟空。」菩薩道:「我前收二人歸降,也是悟字排行,你叫悟空,甚好,甚好。」言罷,與惠岸離了此處。 不日到長安大唐國,師徒變做游僧人城。天晚轉入城隍廟中。諸神唬得驚慌,皆來迎接。菩薩道:「我到此尋訪取經人,到你廟中權住幾日,汝神各就本壇,休得漏出消息。」師徒遁隱真形,不知何日尋得取經人,且聽下回分解。
- 堪笑妖猴不奉公,當年妄作逞英雄。
- 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橫行兜率宮。
- 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
- 自遭佛祖如來困,何日舒神再顯功。
魏徵夢斬老龍
编辑此表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十三年,歲在己巳不提。卻說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個漁戶,名喚張稍,每日提魚街頭貨賣,沽飲而歸。路逢樵子名李定,問道:「張稍哥,這幾日生意如何?」張稍道:「這幾日生意好。我因得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卜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魚,他便與我卜課,百下百著。今日我又去買卦,教我在徑河灣頭東邊下網,西邊拋釣,定獲滿載而歸。明日提魚入城,賣錢沽酒,相請老兄坐敘。」二人從此別去。 正是路上說話,草裡有人。原來涇河水府有一個巡海的夜叉,聽見說百下百著之言,急轉水晶宮,詳以上項等事回奏龍王。龍王聽得甚怒,就要仗劍上長安,誅滅那賣卜的。台前水臣奏道;「大王若去,必有雲從雨助,恐驚黎庶,得罪上界。莫若變個秀才,訪問真假,然後差人誅滅不遲。」龍王聽了,遂搖身一變,變做一秀士,徑至賣卜先生處。招牌上寫「神卦先生袁守誠」。龍王見牌,復問人曰:「這賣卜的是誰家?」眾人道:「是當朝欽天監台正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是也。」龍王聽訖,入門與先生見畢。先生問曰:「公來問何事?」龍王曰:「請卜天上晴雨。」先生隨卜一課,斷曰:
- 雲迷山頂,霧罩林消。
- 若占雨降,准在明朝。
龍王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龍王道:「此言不可戲。如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謝課金五十兩;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說,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去你的招牌,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感眾。」先生欣然答道;「這個一定。」兩別。 龍王回宮,與眾水臣談話未訖,只聽得半空中叫涇河龍王接旨。龍王一看,只見一個金衣力士,手捧玉旨來到。即整衣焚香接旨,力上回空而去。龍王看旨,見時辰雨數與那先生判斷者毫髮不差。龍王唬得毛骨竦然,對水臣言曰:「世上有此靈人,卻不輸與他去?」水臣道:「行雨悉自大王,明日差過時辰,克減點數,就是他斷卦不准,把他趕出長安,何不可也?」龍王依臣所奏。次日,巳時方市雲,午時發雷,未時下雨,申時雨止,卻只下三尺零四十點,改過一個時辰,克了三寸八點。 龍王又按落雲頭,仍變做白衣秀士,到袁守誠卦鋪,把招牌扯碎,使罵:「這妖人惑眾,卜課不靈,說今日下雨的時辰點數,俱不相對。你急出長安城,饒你的死罪!」守誠全然不動,仰天大笑:「我無死罪,只你有死罪。你說我不認得你?你是涇何老龍,今日下雨克減點數,改過時辰,犯了天條,難免一刀。你還在此罵我!」龍王聽說,心驚膽戰,連忙跪下,道:「先生休怪,我前言戲之耳。不覺有犯無條,望先生救我一救!」守誠道:「我救不得你,我指你一條活路。你明日午時三刻,該人曹魏徵處斬;魏徵乃唐太宗的臣,你去哀告唐太宗救你,方保無事。」龍王聞言,含淚拜謝而去。 是夜,龍王三更時候,去到皇宮門首。太宗正夢出宮,忽見龍王變作人相,跪倒在前,高叫:「陛下救命!我乃涇河老龍,有犯天條,該魏徵處斬,望陛下救我。」太宗道:「既是魏徵處斬,朕可救你。」龍王聞言,叩謝而去。 卻說太宗夢醒,念念在心。早晨歸朝,兩班文武皆齊,推魏徵未到。太宗即著當駕官賚旨,詔宣魏徵。那時魏徵正欲進朝,忽見仙吏捧玉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中斬龍。魏徵才謝天恩,又見聖旨來宣,只得入朝。太宗見魏徵到,令眾臣退,宣魏徵入後殿,令宮人取棋盤,君臣對弈。未審勝負何如,且看下文分解。詩曰:
- 守誠卜課徹天機,龍王拙計自招非。
- 唐王受托相保救,故召魏徵對弈棋。
唐太宗陰司脫罪
编辑卻說大宗與魏徵弈棋,正當午時三刻,魏徵忽然睡著。太宗亦未呼喚。霎時,魏徵醒來,俯獄在地道:「臣卻才暈困,望陛下赦罪。」太宗道:「寡人不罪。」言未畢,只見秦叔寶等拿得一個龍頭,擲在帝前。太宗問:「此是何物也?」叔寶道:「十字街頭落下一個龍頭,微臣不敢不奏。」唐王驚問魏徵。魏徵叩頭道:「此是涇河老龍,有犯天條,被天兵綁在斬龍台上。玉旨詔臣處斬,故臣卻才一夢斬之,因此頭落虛空。」太宗聞言甚恐,勉強令叔寶將龍頭懸掛市肆諭眾。於是群臣皆退,一時憂悶回宮,身體稍覺不安,是夜二更時分,朦朧睡著,只見龍王高叫:「太宗,還我命來!」扭住不放,得觀音菩薩喝開,那龍王徑去陰司具告不題。 卻說太宗醒來,汗流遍體,口叫「有鬼」。驚得宮人太監一夜無眠。不覺天明,百官進朝,不見太宗坐殿,只聞太后召醫官入宮,方知太宗有疾。三五日後,眾臣等醫官出宮,問是何疾。醫官道:「聖上脈已出科,疾恐不諱。」眾臣大恐。忽聞太后有旨,宣徐茂公、鄂國公、護國公。三公奉旨,入宮禮畢,太宗道:「朕寢門外入夜就有鬼魅呼號,朕甚恐懼。」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麼鬼祟?」是夜二人披掛在門,太宗安寢無事。守過幾晚,太宗不忍二將辛苦,命畫工寫出二將形容,貼在門上,夜間亦安妥無事。過一二日,又在後門乒乒乓乓磚瓦亂響,後圖魏徵真形在後門。前後雖保無事,身體漸重,命至將革。魏徵奏道:「臣有一事,可保陛下長生。」太宗道:「病至如此,怎麼保得?」魏徵道:「臣有友人崔珏,現任酆都判官,夢中常與臣相會。臣修得有書,進與陛下,帶到陰司,將書付與他,必放陛下回陽。」 太宗接書在袖,送瞑目而亡,魂靈去至幽府。行至草野之間,見一官跪於路旁,口稱:「陛下,赦臣未及遠迎之罪。」太宗問曰:「你是何人?」那人道:「微臣姓崔名珏,存日與陛下丞相魏徵舊好。」太宗聞言,大喜道:「有勞先生遠迎。朕駕前魏徵有書相拜。」太宗付書,崔珏開看,知是求加壽。崔珏道:「陛下寬心,微臣管取送陛下還陽。」道未了,十殿閻羅皆來迎接。太宗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秦廣王拱手言曰:「涇河老龍告陛下許救而反殺之,何也?」太宗曰:「朕夢老龍求救,實允他無事。來日朕宣魏徵弈棋,不覺他一夢斬之,此是人曹出沒神機,那老龍犯罪該死,非朕之過也。」十王聞言,命崔判官取生死簿來。判官急轉司房,先把簿一看,見太宗注定貞觀一十三年該死,被崔珏將濃墨一筆,把一字上添了兩畫,遂將生死簿呈上。十王從頭一看,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十王道:「陛下今坐一十三年,還有二十年陽壽。請反本還陽。」太宗聽得,躬身稱謝。十王差崔判官、朱太尉送太宗還魂。太宗又問宮中老少安否。十王道:「俱安。但御妹壽似不久。」太宗於是再拜啟謝道:「轉陽世無物可酬,謹以瓜果相奉。」 太宗別十王,那太尉執引魂旛在前,崔珏隨駕在後。太宗舉目一看,不是舊路,問曰:「路差矣!」判官道:「不差,陰司有來路無去路,今要在轉輪殿出身。」太宗一路遂跟他行走,過了陰山等一十八層地獄,又過奈河橋,卻到枉死城,只見一伙無頭無頸的鬼攔路。太宗嚇得慌張,口叫:「崔先生,何如?」判官道:「不妨。那是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盡是枉死的。陛下把些錢鈔與他,方可過得。」太宗道:「寡人空身,實沒有錢鈔。」判官道:「那河南開封府,有一人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庫金銀在此。陛下可立文約,與他借過,回轉陽世還他。」太宗聞言,就立字借過金銀一庫,判官與他給散,道:「陛下轉陽世,再做水陸大會,超度這伙孤魂。」於是眾鬼散去。判官令太尉搖動引魂旛,過了枉死城。不知從何出身,且看下文分解。詩曰:
- 魏徵夢中斬龍王,太宗未得救其殃;
- 老龍不忿陰司告,唐王一旦命申亡。
- 幸得判官崔珏救,復增陽壽放還鄉;
- 路逢怨鬼相阻絕,廣借金銀買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