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景學鈐君
覆景學鈐君 作者:李大釗 1913年 |
1913年5月1日 |
景君足下:
先哲朱舜水,身丁亡國大痛,間關出走,飄零異域,無時不以恢復中原為念。雖至勢窮力盡,曾無灰心挫志,直至死而后已。梨洲所謂海外一二遺老孤臣,心懸落日,血濺鯨波,其魂魄不肯蕩為冷風野馬者,先生殆其人歟?釗生當衰季之世,愴懷故國,傾心往哲,每有感觸,輒復淒然。前歲軍興,戎馬倥傯,延及一載,士夫方務鼎煥新猷,弗遑及他。神州光復,未有祭告,以慰英魂﹔而櫻花三島間,乃於去夏舉行舜水二百五十年紀念祭典。傾聞之下,欣痛交集。時披閱東報,見其關於先生軼事遺聞之記述,輒為譯輯,惟所得無多,載記亦嫌漫無統秩。今足下馳函下問,自當罄其所知,陸續載之本報,以供眾覽。闡幽存軼之責,非所敢辭焉。但先生遺著及事跡,存於祖國者絕少,有之亦多半散零,其存於日本者,有《舜水文集》、《舜水行實》(安積澹泊著)、文恭遺事等,惜未悉其藏售何所,近有稻葉君山所輯之《朱舜水全集》,裝為一冊,后藤新平男爵為之序,價日幣三圓,郵金四十錢,可向日本東京神田小川町一丈會堂指購也。至其他關系品,泰半藏於水戶彰考館。東邦人士,珍若拱璧,恐不易搜求。他日同志有之蓬瀛者,不妨因介紹造訪該館,乞一參觀。若以舜水學社名義,與彼知名之士婉商,其私家藏蘊之著,倘外無傳本,則照錄之,其事跡、手札、圖像、模型、器物等,則拍以寫真,歸而用銅版或玻璃版拓出,以廣流傳,當不至遭彼之拒。而先哲遺風手澤之片影,賴此得以再見於祖國,不猶勝於淹淪異域,俾其后人不及瞻矚遺徽也。
輓近士風偷惰,志節蕩然,滿清所以苟延末運將三百年者,則人心之頹喪為之也。舜水學社之創立,諸君子殆於此存有深意。釗不敏,竊願從以自勉也。希即將社章及印刷品郵示,敝社同人,當不乏聞風興起者矣。至杭州大會所議決者,如歸葬故國,設立專祠,纂輯先生著作行世,皆所以慰先生之英靈,揚先生之光烈者。嗚呼!中原恢復,還我河山,先生制棺時,蓋已豫知夫滿清終有敗亡日,而追遵遺命,謀所以迎骸骨以歸,慰英靈於地下者,詎非神州士夫之責耶?尚望足下於京師集會時,有以亟倡之也!尊處關於舜水遺著,有何善本,亦冀見教。其有先生遺像、手跡等之以銅版拓於東報者,已專函寄上。釗向居校,承詢並及。諸務冗煩,覆書甚遲,宥之。余不白。
本報記者李釗
1913年5月1日
《言治》月刊第1年第2期
* 原題《本報記者覆景君函》。——編者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2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