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齋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八十五

卷第八十四 誠齋集 卷第八十五
宋 楊萬里 撰 景江陰繆氏藝風堂藏景宋鈔本
卷第八十六

誠齋集巻第八十五

       廬陵楊 萬里  廷秀

 心學論

  聖徒論

   顔子論上

論曰學至乎大足矣乎曰可以止未可以足也踰

乎大則荒故欲止安乎大則忘故患足君子之學

至乎大而止矣雖然止而未足者樂心誘之也蓋

至其大則見其大見其大則樂其大未見則未樂

愈見則愈樂樂心之長足心之消也人之未有得

而足心生者無怪也彼未嘗食熊掌也而强告之

以熊掌之美彼固不肯以易膾炙也非安於膾炙

而不願於熊掌也未有以誘其願而遷其安也人

必食熊掌而後知天下之無味學必至大學而後

知天下之無學甚矣道之能誘人也至則見見則

樂人惟無所樂也有所樂則競而不厭故力焉而

不倦非不倦也競故禦焉而益厲挫焉而益振窒

焉而益决奪焉而益悲夫如是奚其足奚其足且

大學無淺深卑髙之序也有淺深卑髙之序者未

離乎小學也何也見其卑則非卑無見見其淺則

非淺無見見非卑則卑者不足照也見非淺則淺

者不足臨也蓋有隔而不得見者矣未有不隔而

不見見而有不見者也見則無不見矣而猶卑髙

淺深之足存哉雖然至而後見耶見而後至耶吾

以為至至焉見次焉平地而觀天以為山之端即

天也至乎山之端而後見有山而無天聞京邑之

麗者謂與里之市無異也至京邑而後見其異爾

是故不見不見不樂顔淵之問仁夫子一語之間

仆藩牆去陸級徹堂室而納之於甚大之地付之

以一日克己復禮天下㱕仁之事何其大也此君

子之所驚也及顔淵領其大請其目則不離於視

聴言動之間儆於非禮而已又何其小也此君子

之所忽也惟其大而不驚此顔子之所以獨徃小

而不忽此顔子之所以獨來何也已也者人之欲

也禮也者天之理也仁也者性之覺也克而復復

而覺人者去而天者還則天髙地下吾性之湛也

雲行雨施吾性之游也君臣父子仁義禮樂吾性

之觸也一理徹而萬理融當是之時一者非寡万

者非衆徹者非唱融者非隨夫何故吾性之仁無

寡也焉得衆無唱也焉得隨至則皆至不至則皆

不至見則皆見不見則皆不見至矣見矣頃刻而

天下皆吾仁吾猶遲之而何驚於一日而天下㱕

仁也哉雖然夫子於此遺顔子以其憂者也何也

顔子領之而樂既樂而憂憂也者樂之生也非樂

之生憂也至其大見其樂而憂乎不得居也儆非

禮於視聴言動之間顔子也其求所以居其大者

歟孟子曰仁宅也人有聞宅之安而不得至則戚

不得見則戚至矣見矣而又曰吾將卜日而後居

則向之戚徒戚而已矣蓋見而不居則宅自宅也

於吾何有吾亦於宅何有夫子指是宅以居顔子

顔子而少緩於居則一動目一搖足而失是宅矣

得之之不易失之之不難豈不大哀耶是則顔子

之憂也夫子曰吾見其進未見其止嗟乎顔子有

憂而夫子無憂矣謹論

   顔子論中

論曰道可遇而不可傳非真不可傳也遇則可傳

不遇則不可傳矣何謂遇以吾之有迎彼之有是

謂遇遇則不相拒而不遇則不相受不相受而求

相傳是煑石以求其為粥也薪可盡釜可穿而粥

不可成何也粥固石之所必無也天下之事從其

有而迎其有則其功易取其無而納以有則其功

難而況於以道傳人而傳於不相受者耶蓋不相

受而求其傳吾雖挈然有以與之彼則茫然不知


所以受之吾雖昭然有以示之彼則暗然不知所

以覩之彼非不受不覩也彼固無以受無以覩也


舉珠玉以授無指而責其不翫指日月以示無目

而責其不仰可乎若夫手與目具者惟恐吾之不

授不示也授則受示則覩矣不惟授而後受示而


後覩也雖不授之猶將取之雖不示之猶將窺之


何則彼固有以遇也手與珠玉遇則其取不可禁

目與日月遇則其覩不可閉大哉遇乎聖人以道

而傳於人不有遇之何以傳之雖然聖人之於人

固不忍以不遇而不傳亦不可以不遇而不傳天

不將以吾為絶不遇而必傳天下將以吾為拂拂

之則有所不勝而絶之則又有所不悦聖人於此

難矣哉以夫子而傳顔子顔子之幸耶曰非顔子

之幸也夫子之幸也何也夫子之無難也何也遇

而非傳也夫惟遇而非傳是以傳而必遇吾嘗觀

夫子與囬言終日而囬不違其契蓋如此也契原

於順順原於遇今夫日能消氷而不能消木豈日

之樂乎氷而怯乎木哉氷與日相受而木與日相

捍故也夫子之與囬其日之與氷歟何其遇而順

順而契也然則囬與夫子之契豈夫子之言能啓

人而顔子之聴能聴人也耶夫子之言能啓人也

則難言之童啓矣囬之聴能聴人也則車馬輕䘮

之言入矣然則夫子之言言不以言囬之聴也聴

不以聴言不以言則言者天也聴不以聴則聴者

亦天也以夫子之天觸囬之天以囬之天感夫子

之天是惟無合合則遇矣夫何違之有當其未言

囬意已傳及其既言囬意無外使夫子一笑而囬

已領矣而況與之言終日耶或者曰囬何功於後

學也參如囬則無孝經矣門人皆如囬則無論語

矣有經有道猶不傳也囬也日居於韶濩鐘磬之

側而弗考弗擊使有耳者無聞焉非過歟違生疑

疑生問問生道而囬也不違也嗟乎道以言而通

亦以言而塞非言之能塞道也失之者塞之也一

失而為訓故再失而為辞章言之盛道之衰也不

有囬之學何以使學者知有妙學哉學者棄其學

以學囬之妙學則盛者衰衰者盛矣盛者未衰而

衰者未盛則囬之無功於後學也宜也謹論

   顔子論下

論曰顔子勇者歟夫子曰顔氏之子有不善未嘗

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知不善而不能不行無勇

也無勇而知知而不去是徒知而已矣是故知之

不如勇勇者患不知而已顔子知不善則不復行

非勇歟曰非也顔子知之極也勇足為顔子道哉

今夫火樂於燥而怒於擊愈擊則愈怒愈怒則愈

樂勃然發於一熒之初而欣然進於不可禦之㔟

此其勇非不俊也然勢方盛而雨驟至則一息之

間至於熄滅寒棄而不能以復振有所勇者必有

所怯也人之情初而勇久而習終則頽墮委靡而

不可起何則情固有所怠也使顔子之於不善勇

於去其一怠於罷其二則勇不如怯勇足為顔子

道哉是故勇於去不善不若安於去不善勇於去

不善則必有所不去安於去不善則無所不去顔

子之去不善非勇也安也然則顔子何以能安於

去不善曰知之極也鴆之能殺人也明矣而遇鴆

以死者夷然飲之而不悟非喜於鴆也非喜則曷

為飲曰不知也知則不飲矣天下之善何以異於水

之可飲天下之不善何以異於鴆之不可飲然人

之於不善明憎之明踐之何也豈非天下之不善

或有似於善者耶不善之似於善鴆之似於水者

也似而不知不知而不疑則亦夷然飲之而死爾

甚矣君子之學急乎致其知也知不善如知鴆則

終身而不行其不行非有所勉而能亦非有所思

而喻思而後喻則夫不喻者必出夫思之所不及

勉而後能則夫不能者必乘夫勉之所不継顔子

之不為不善固無所不及亦無所不継去思去勉

而惟照之以一知故不善之來迎者則敗過者則

逝攻者則堅彼敗且逝故初不能欺而卒不能留

吾堅故不可入夫使天下之不善雜至乎吾前而

不能欺不能留且不可入則不善之來曷嘗有而

不知知而復行哉大學曰致知在格物知茍極其

致矣物奚遁焉故曰顔子之知知之極也知而不

極猶未免不善之欺飛蟲之觸牖而求出也其身

去牖之外無毫髮之間爾毫髮而有所隔則終日

求達而不得達知而不極雖其不知者毫髮也而

於聖賢之真知則千萬里之絶顔子之知極矣豈

有毫髮之隔哉有毫髮之隔猶足以為顔子病無

毫髮之隔斯足以為顔子賀夫子曰顔子有不善

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所以賀顔子之無毫髮

之隔也歟謹論

   曽子論上

論曰道不可以易言也徑則詣差則離道之難言

不差之難也夫子稱囬之愚參之魯而聖人之傳

乃愚與魯者得之學者求其説而不得則曰愚與

魯道之資也智與惠性之翳也嗟乎言之似也而

差也何也囬之愚夫子蓋嘗言其如愚而不愚矣

則囬之愚豈其真而學者猶以為真也若參之魯

夫子之言未及盡也執夫子未及盡之言而以參

為真魯參又何辞焉雖然參不病也學者病也右

愚魯而左智惠則納天下之人於莊周之瓦礫佛

老之寂滅也豈不病哉且參之魯豈其䝉然蚩

然昧耶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門人相顧莫知所依

據而參也領之以一唯䝉然蚩暗然昧者能之乎

然則參非真魯者也非魯而曰魯無乃言語之不

給文學之未敏歟言語之給文學之敏君子非有

廢也而非所先蓋言語者道之汲而汲者非道也

文學者道之寓而寓者非道也言語之不給曰魯

可也文學之不敏曰魯可也而曾非道之賊也非

道之賊而亦非道之資人之資有所明有所能能

者事之資也明者道之資也參之魯者短於能者

也非事之資而已矣非事之資而移以為道之資

道固無用於能而亦何用於不能哉謂能可以入

道者妄也謂不能可以入道者大妄也道則有可

以入者矣曰明是也參也能之短而明之卓則其

為道之資者以其卓者也今也取其短者而謂為

道之資又𣣔去其卓者而謂為性之翳不知其所

謂翳者乃參之所以為資而其所謂資者乃參之

無所用於道者也今夫錐之鋭刀之利此物之敏

者也然其能不出於錐刀之用而已窮日之力以

瑩焉曽不能以燭跬步至於鏡其規不盈尺而天

地之大萬象之衆秋毫之微一照而洞見焉以為

鏡往而鏡未始往以為物來而物未始來非往也

而無拒也非來也而無逃也則明之功也錐刀有

是哉雖然鏡之明也反而照焉則與錐刀何擇曽

子之心鏡也曽子之心非明則一以貫之之妙何

以一照而洞見也則其所謂魯者亦不能為錐刀

之敏而已不能為錐刀之敏而以為道之資則錐

刀之鈍者亦可以為鏡乎且人之學於道惟根於

一明也去明則於道何徹焉謂智惠為性之翳則是

欲反鏡以求照也豈不誤天下之後學哉故曰言

之似也而差也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

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門人之

敬不敬於吾子路無所損益也而門人可憐也聖

人之言不心造其微而貌執其粗聖人安能一一

而盡也哉子曰參也魯夫子未及盡也而参遂為

真魯嗟乎參真曾也参何病哉學者不學參之非

魯而學參之魯參誤學者耶學者自誤耶謹論

   曽子論中

論曰學道者必有以用道也學之而無所用之則

親見堯舜周孔而無所覿博極詩書禮樂易春秋

而無所涉洞貫仁義忠信而無所㱕何也堯舜周

孔道之人也六經道之林也仁義忠信道之器也

且其人極其林洞其噐謂之不學道不可也謂之

學道亦不可也學則學矣用則未有以用也布之

可以温故人取之以衣其身粟之可以飽故人取

以實其腹今且有人積布而不衣蔵粟而不食則

雖積蔵如丘山而夫人者不免於凍餒而死矣夫

布與粟如丘山而不免於死非不富之罪也富而

不用其富之罪也學道而不用安以道為哉曽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

不信乎傳不習乎此曽子之始學也彼固有所用

之也然則曽子之用何所用用之者體之也體之

者身之也學道而至於體之以身夫然後道為吾

之有矣故夫世之學道者吾見其學道矣未見其

有夫道也學而不能有則道自道我自我也夫惟

道即我而我即道者可以言道為我之有矣曽子

之三省其身非省其身也省其身與道之一二也

身與道果一也曽子之幸也若猶二也曽子其得

不省乎省之則不二矣且夫身與道為二者豈身

非道而道非身哉道與身為一者又豈道自外至

而身從中受哉謂身非道則身安得有夫道謂道

非身則道安得有於身謂道自外至則有所至必

有所見從中受則有所受必有所盈迎其至而無

見也及其受而無盈也則道非自外至而身非從

中受也道非外而身非内則不可謂身非道而道

非身也身與道本一也一而二者不察之過也二

而一者察之功也子思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上

下察也人之一心察之之妙上際於天下極于淵

無一理之逃也而況於反是察而用之於吾身之

道乎匹夫有璧而櫝之於家既久而偶忘之不勝

其困而假匄於其鄰自以為天下之至貧也而不

知其富也三年而忽憶其璧也出而鬻之一朝而

獲千金夫千金非自外至也匹夫之所自有也有

千金而困於貧既貧則富則察與不察也當其不

察璧亦不亡及其既察璧固自若道也者吾身之

璧也學者有璧而弗察弗察而忘者也曽子者有

璧而日察之日察之而日憶之者也為人謀而忠

與朋友交而信傳道而必習學者豈無是哉有而

不有者誰之過歟曽子一日而察者三豈有脱而

不存也哉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

莫大焉知備而不知反宜學者之無所樂也曽子

三省之學惟孟子傳之也歟謹論

   曽子論下

論曰無聖人之天而求至乎聖人之地其至者否

也然則其孰為地孰為天仁也者聖人之地也力也

者聖人之天也堯舜之所性湯武之所身孔顔之

所傳惟此一事故夫仁也者聖人之地也學聖人

而不求至其地是欲㱕其家曽未及門而宿於牆

之外也然則仁何事於力子曰仁之為噐重舉者

莫能勝其為道逺行者莫能至又曰有能一日用


其力於仁矣乎而冉求亦曰非不説子之道力不


足也故夫天下之重者莫重於不重之重而泰山


為至輕天下之力者莫力於非力之力而烏獲為


至羸仁也者不重之重也聖人也者非力之力也


夫惟有非力之力者然後能舉不重之重不然子


貢之辯子路之勇足以屈天下震諸子而一登聖


人之門則寂然㸃㢮然廢舉其辯與勇納之懷而


無所用之然則必有非力之力而後能舉此不重

之重者也蓋夫口易强而有辯也身易强而有勇

也資難强而有力也非有其天其誰實能之故曰

力也者聖人之天也無其天而求至其地無其力

而求舉其仁此楚人之所以學烏獲而死者昔者

楚人有慕烏獲之力而學之其里之父欲持千鈞

之負而適秦者聞楚人之力也而請焉楚人者欣

然而試負之然肩之而不能勝勝之而不能步步

之而不能秦强而趨焉不十步而絶筋折脛以死

學者無聖人之力而求舉聖人之仁吾懼其肩而

不勝勝而不步步而不秦也故夫烏獲可學而不

可學也有烏獲之力而舉烏獲之負可也無烏獲

之力而試焉可乎烏獲之力千鈞之負不可試也

而況聖人之仁而可試乎哉有其力而堪其負其

惟曽子歟曽子曰士不可以不洪毅任重而道逺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逺乎曽子

之力庶乎聖人之力者也何也其力洪然後肩之

而能勝其力毅然後勝之而能步曽子之於仁洪

以肩之毅以步之其至於秦無難也雖然輕天下

之重者重而不之覺邇天下之逺者逺而不之慮

曽子猶覺其重而慮其逺者也子曰仁者安仁安

則重者輕夫何覺又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至則逺

者邇夫何慮此聖人之事也曽子未及也故曰曽

子之力庶乎聖人之力者也雖然任重而能堪堪

之而不釋道逺而能趨趨之而不息秦雖去楚逺

也其庸不可至乎而況吾仁非若秦之去楚也哉

曽子也雖未能如聖人之不覺其重不慮其逺之

安也仁以自任死而後已曽子其不至於仁乎子

思曰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

其成功一也曽子之謂矣謹論




   嘉定元年春三月男  長孺 編定

   端平元年夏五月門人羅 茂良 校正





誠齋集巻第八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