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道德之儲力

論國家道德之儲力
作者:莫安仁
中華民國4年(1915年)4月1日
1915年4月1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5年12卷第4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余回英國年餘。今復來華。任大同報事。會報務改組。竊思本報發刊十餘稔。頗於中國稍有裨益。今雖國體改革。然本報所持之宗旨。仍有大裨於中國也。本報所持宗旨。已備詳於前。不外以貫輸智識促進道德爲職志。復譯箸緊要之新聞。精美之著作。平實之論說。凡世界最近之事實。最新之理想。莫不一一介紹於讀者。卽近日關係於世界之歐戰大問題。吾人亦當備述其原委。以詔世人。幷述其關係戰事之確實新聞。不稍存偏袒之私衷。但錄其事實之眞相。雖近日新聞。傳信者尠。惟擇其較確者傳播之耳。夫戰爭之事。雖大阻世界之進化。然旣於世界至有關係。蓋亦不能存而不論也。况於爭鬭忿怒之中。大足資吾人道德上之訓練。非戰事足以啓發吾人之道德也。然實足以濬啓吾人之思想。要知國家之最後優勝。究非恃有軍事之能力。實恃有道德之能力而已。

  余之回歐洲也。頗默察各國道德之儲力。有時實未見有道德之徵象。如日本前派使臣赴歐考察。迨及囘國。則以造船練兵通商爲歐洲致強之原因對。而於各國道德宗教之儲力。初未之見。庸抑知是皆外象之表著者耳。非其內容也。苟國家內容。無道德豐富之儲力。則其國家。雖強必弱。雖富必貧。蓋因其無眞實之資本也。然則今之國家。果有富儲道德。以爲國家眞實之資本乎。吾試徵於吾之新感觸。吾嘗游俄國而見於俄人之外象而有感也。余乘西伯里亞汽車。見其鐵道附近之房屋。皆潔淨無塵。其居民孩童。皆活潑壯健。精神煥發。詢其敎育制度。前雖酒肆多於學校。今亦稍稍改良。其鄕僻禮拜堂。規模雖簡陋。然其民皆具信仰之誠。是皆道德儲力之見端。復見其版圖廣衍。平原高山。湖沼江河。渟峙於大陸。有時車行數日。皆森林蔥鬱之區。或大地曠遠。渺無涯涘。是亦足以養成俄人道德之原因。余嘗誦其文學家託爾斯泰之箸作。覺其理想豐富。感人甚深。蓋得其地理之感力者爲多。復觀於俄人所奉之宗教。與吾英異。英人昔謂俄人對於宗敎。徒耀其外觀之美耳。然余至俄京。參觀其龐大壯麗之禮拜堂。不禁穆然神往。試觀其規制宏大。金碧交輝。復飾以珍貴寶石。微特證其建築之美。抑可覘其敬愛之心。其他於種種方面。皆表顯其愛國心。故不得謂其盡出於虛假而無道德之心也。余囘英國亦有種種之感觸焉。吾英全國社會。貧富殆趨於絕端。是爲英國道德宗敎家所深懼。驟覩社會之現象。固未免繁華過甚。然試爲細覈其內容。則在在皆有道德之儲力。其表著於宗教教育二方面者無論已。卽就政治一方面觀察之。亦可略窺其梗槪。貧富問題。爲多年擾攘於人心者。全國多數思想家。競相討論。著書立說。使有以解釋此困難之問題。然此均平貧富之政策。欲求政府之能實行。則尤爲困難。雖然。今於此問題。則有發酵之點甚多。例如政府頒訂養老條例。對於年逾七十。養老無資者。政府當酌量佽助。復訂定恤工保險章程。俾工人之患病及無力工作者。藉免凍餒之戚。凡此平均貧富之政策。今皆露其端倪。將來之成效必大。惟此政策。以前英人聚訟多年。卒難解決。今皆能見實行。是實由於全國惻隱之心所感召。亦卽國家道德之儲力成之也。一日英議院開議愛爾蘭自治問題。余入而旁聽。聞兩黨辯論激烈。歷六小時。尙未解決。然此愛爾蘭自治問題。已相持歷數十年之久。今後殆當奏其成功。蓋英民道德之發展。必期以自由之權服人。而不以專制之權服人也。若欲詰其動力之由來。蓋亦國民道德之心爲之先導耳。復證之於此次不測之戰禍。說者謂英採募兵制度。平時養兵甚尠。一旦有事。危險特甚。然政府主張自由。不採歐洲徵兵之制。但仍沿襲成法。募集兵隊。依吉靑納大將所定之計畫。應募兵二百萬。當第一次徵募五十萬時。余親見其踴躍入伍。署名軍書者。爭先恐後。擁擠至二三里之遙。故瞬息滿額。當徵第二次五十萬時。英國各大學高等學校生徒。聯名入伍者。計有五千餘人。召募時皆集於倫敦之大公園。余子亦預列焉。其他團體之報名從軍者甚多。至於國民。無論何種階級。皆願捨身爲國。是亦英國道德發展之明證。故戰爭之事。雖爲世人所憂慮。然國家道德之儲力。往往至是而發現。是卽道德與國家相關係之明效大驗。余對於中國所進之忠吿。亦冀全國人民。有以養成國家道德之儲力。勿徒託愛國之空言。恣談強國之政策。而自謂足以救國已耳。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1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