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戣致仕狀

論孔戣致仕狀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或無“孔戣”字。公嘗誌孔尚書墓,言尚書七十,三上書去官。公嘗賢其能,謂:“公尚壯,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負二宜去,尚奚顧子言。”明日奏疏請留,不報。此公所論之《狀》也。時長慶三年作。

某官某。

右臣與孔戣,同在南省為官,數得相見。[1]戣為人守節清苦,議論平正。今年才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憂國忘家,用意深遠。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臣知戣上疏求致仕,故往看戣。戣為臣言,已蒙聖主允許。伏以陛下優賢尚齒,見戣頻上三疏,言詞懇到,重違其意,遂即許之。此誠陛下仁德之至,然如戣輩在朝,不過三數人,實可為國愛惜!

自古以來及聖朝故事:年雖八九十,但視聽心慮,茍未昏錯,尚可顧問委以事者,雖求退罷,無不殷勤留止,優以祿秩,不聽其去,以明人君貪賢敬老之道也。《禮》:“大夫七十而致事,[2]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安車。”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禮,若有德及氣力尚壯,則君優而留之,不必年過七十,盡許致事也。《詩》曰:“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此言老成人重於典刑,不可不惜而留也。

今戣幸無疾疹,[3]但以年當致事,據禮求退。陛下若不聽許,亦無傷於義,而有貪賢之美。況左丞職事,亦極清簡,若戣尚以繁要為辭,自可別授秩崇而務少者。今中外之臣,有年過於戣尚未得退,戣獨何人,得遂其願?[4]然人皆求進,戣獨求退,尤可賢重。

臣所領官,無事不敢請對。[5]蒙陛下厚恩,茍有所見,不敢不言。伏望聖恩,特垂察納。</ref>

註釋 编辑

  1. 或無同字。
  2. 禮下或有曰字。致事,或作致仕。今按:《禮記》作“事”。
  3. 音軫。
  4. 其,或作所。
  5. 或無領字。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