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所言不行劄子

論所言不行劄子
作者:蘇轍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欒城集/44

臣七月二十四日、今月八日,兩次面奏熙河路范育、種誼等違背大信,貪功生事,以速邊患,乞移降他路,更選帥臣,俾之鎮守。臣方奏對間,蒙太皇太后再三宣諭,以臣言為是。然至今多日,但見種樸一人移涇原路勾當公事。至於育、誼,並未見移動。臣竊伏思念,人臣言事,不患聖意不回,患在聖意已回,而大臣固執,事輒中止。何者,聖意不回,惟當再三開陳,期於必悟。若聖意已回,而大臣不可,事不得行,則是君權已移,上下倒置,雖欲納忠,何益於事。此臣所以晝夜憂懼,欲言而復止者也。昔齊桓公遊於郭,問郭公之所以亡,其父老對曰:「以善善而惡惡。」桓公曰:「善善而惡惡,此賢君也,而何故亡?」父老曰:「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此其所以亡也。」今陛下以臣言為是而不用,以大臣為非而必聽,臣竊惑之。且陛下雖處帷幄之中,實攬人主之事,今依違退托,專聽大臣,事有未安,誰受其弊。故臣以為居其位而不任其事,任其事而不斷其是非者,古今未嘗有也。臣以非才,誤蒙擢用,盡忠獻言,上牾大臣,下牾邊吏,其所以再三論列,不為身計者,誠以為外可以利民,而內可以報國故也。今所言不從,空結怨怒,無補於國,臣雖狂愚,何苦而為此哉。臣恐忠臣自此結舌,不敢復以至言聞於陛下矣。去年之冬,陛下知回河之失,深詔大臣,罷東流之役。天語惻怛,中外具聞。而大臣奉行不得其半,雖罷回河之名,仍存減水之實,鋸牙、馬頭,率皆如故,意幸漲水之至,河或可回。然今日觀之,終復何益。是以眾議皆謂陛下聖明察物,照見千里之外,而號令不行,未見成效。是時臣奉使契丹,還奏其事,此章具在,可復視也。今熙河邊事,大略類此,若使聖意又為大臣所沮,則君權愈奪,臣勢愈張,養之不已,後將益甚。及其事極難忍,而後制之,則傷君臣之恩,失朝廷之體。不若今制其漸,使事無所失,而臣亦獲安之為善也。臣不勝區區,為國遠慮,觸冒忌諱,甘俟斧鉞。取進止。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