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四部叢刊本)/卷第一
論語 卷第一 魏 何晏 集解 景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日本正平刊本
|
論語學而第一 何晏集解〈凢十六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馬融曰子〉
〈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王肅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之誦習以時〉
〈學無廢業所以爲悦懌也〉有朋自逺方来不亦
樂乎〈苞氏曰同門曰朋也〉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愠怒也丸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愠也〉有子
曰〈孔安國曰弟子有若〉其爲人也孝悌而好
犯上者鮮矣〈鮮少也上謂九在巳上者言孝悌之人必〉
〈有恭順好欲犯其上者少也〉不好犯上而好作
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
道生〈本基也基立而後可大成也〉孝悌也者其
仁之本與〈先事父兄然後可乃仁成也〉子曰巧
言令色鮮矣仁〈苞氏曰巧言好其言語令色善其顔〉
〈色皆欲令人說之少有仁也〉曽子曰〈馬融曰弟子曽參也〉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言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言九所傳之事得無素不講習而傳乎〉子曰導千乗
之國〈馬融曰導謂爲之政教也司馬法六尺爲歩歩百爲畒畒〉
〈百爲夫夫三爲屋屋三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城城出革車一乗然〉
〈則千乗之賦其地千城也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竒唯公侯之封〉
〈乃容之雖大國之賦亦不是過焉苞氏曰導治千乗之國者百里〉
〈之國也古者井田方里爲井井十為乗百里之國千乗也馬融依〉
〈周礼苞氏依王制孟子義疑故兩存焉之〉敬事而信〈苞氏〉
〈曰爲國者舉事必敬慎與民必誠信也〉節用而愛人
〈苞氏曰莭用不奢侈國以民爲本故愛飬也〉使民以時
〈苞氏曰作使民必以其時不妨奪農務也〉子曰弟子入
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衆而親
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馬融曰文者古之遺〉
〈文也〉子夏曰賢賢易色〈孔安國曰子夏弟子卜商〉
〈也言以好色之心好賢則善也〉事父母竭其力
事君致其身〈孔安國曰盡忠節不愛其身也〉與
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
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孔安國曰固弊也一曰言人不敢重既無威學〉
〈又不堅固識其義理也〉主忠信無友不如巳
者過則勿憚改〈鄭玄曰主親也憚難也〉曽子
曰愼終追逺民徳歸厚矣〈孔安國曰慎終〉
〈者䘮盡其哀也追逺者祭盡其敬也人君行此二者民㐶其徳而皆〉
〈歸於厚也〉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
是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
與〈鄭玄曰子禽弟子陳亢也子貢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也尢〉
〈恠孔子所至之必與聞其政求而得邪抑人君自願與爲治也〉
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也其諸異乎人求之與
〈鄭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徳而得之與人求異明人君自願與爲治也〉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𣳚觀其行〈孔安〉
〈國曰父在子不得自專故觀其志而巳父沒乃𮗚其行也〉三年
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安國曰孝子〉
〈在喪哀慕猶若父在無所改於父之道也〉有子曰禮之
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羙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
節之亦不可行也〈馬融曰人知禮貴和而每事從〉
〈和不以禮為節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義
言可復也〈復猶覆也義不必信信不必義也以其言可反〉
〈覆故曰近於義也〉恭近於禮逺耻辱也〈苞氏〉
〈曰恭不合禮非禮也以其逺耻辱故曰近於禮也〉因不失
其親亦可宗也〈孔安國曰因親也言所親不失其親〉
〈亦可宗敬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
求安〈鄭玄曰學者之志有所不暇也〉敏於事而愼
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
巳矣〈孔安國曰敏疾也有道有道徳者也正謂問事是非也〉
子貢曰貧而無謟冨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孔安國曰未足多也〉未若貧而樂
道富而好禮者也〈鄭玄曰樂謂志於道不以貧賤〉
〈爲憂苦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其斯之謂與〈孔安國曰貧而樂道冨而好〉
〈禮自切磋琢磨者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
詩巳矣告諸徃而知来者也〈孔安國曰〉
〈諸之也子貢知引詩以成孔子義善取𩔖也故然之徃告以貧而樂〉
〈道来荅以切磋琢磨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巳
知患巳不知人也
論語爲政第二 何晏集解〈凢卄四章〉
子曰爲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衆星共之〈苞氏曰徳者無為譬猶北辰之不移而衆〉
〈星共之〉子曰詩三百〈孔安國曰篇之大數也〉一
言以蔽之〈苞氏曰蔽猶當也〉曰思無邪〈苞氏〉
〈曰歸於正〉子曰導之以政〈孔安國曰政謂法教〉齊
之以刑〈馬融曰齊整之以刑罰也〉民免而無恥
〈孔安國曰苟免罪也〉導之以徳〈苞氏曰德謂道徳〉齊
之以禮有恥且格〈格者正也〉子曰吾十
有五而志乎學三十而立〈有所成立也〉
四十而不惑〈孔安國曰不疑惑也〉五十而知
天命〈孔安國曰知天命之終始也〉六十而耳順
〈鄭玄曰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七十而縱心所
欲不踰矩〈馬融曰矩法也縱心所欲無非法也〉孟懿
子問孝〈孔安國曰鲁大夫仲孫何忌懿謚也〉子曰無
違樊遟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
我我對曰無違〈鄭玄曰孟孫不曉無違意將問於樊〉
〈遲故告之樊遲弟子樊須也〉樊遲曰何謂也子
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
以禮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
之憂〈馬融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孫彘也武謚也言孝子不〉
〈妄爲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耳也〉子游問孝〈孔安國曰〉
〈子游弟子也姓言名偃也〉子曰今之孝者是謂
飬至於犬馬皆有飬不敬何
以别乎〈苞氏曰犬以守禦馬以代勞飬人者一曰人之所〉
〈飬乃至於犬馬不敬則無以别孟子曰飬而弗愛豕畜也愛而弗〉
〈敬也獸畜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色難謂承〉
〈望父母顔色乃爲難也〉有事弟子服其勞有
酒食先生饌〈馬融曰先生謂父兄饌飲食也〉曽是
以爲孝乎〈馬融曰孔子喻子夏曰服勞先食汝謂此爲孝〉
〈乎未足爲孝也承順父母顔色乃爲孝耳也〉子曰吾與
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孔安國曰囬弟子也姓顔〉
〈字子淵鲁人也不違者無所恠問於孔子之言黙而識之如愚也〉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安國曰察其退還與二三子説釋道義發明大軆知其不愚也〉
子曰視其所以〈以用也言視所其行用也〉𮗚其
所由〈由經也言觀其所經從也〉察其所安人焉
廋哉人焉廋哉〈孔安國曰廋匿也言𮗚人終始安有〉
〈所匿其情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爲
師矣〈温尋也尋繹故者又知新可以爲師也〉子曰君
子不器〈苞氏曰器者各周其用至於君子無所不施也〉子
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
之〈孔安國曰疾小人多言而行不周也〉子曰君子周
而不比〈孔安國曰忠信爲周阿黨爲比也〉小人比
而不周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苞氏曰學〉
〈而不尋思其義理罔然無所得之也〉思而不學則殆
〈不學而思終卒不得使人精神疲殆也〉子曰攻乎異
端斯害也巳矣〈攻治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
〈不同歸也〉子曰由誨汝知之乎〈孔安國曰由弟〉
〈子也姓仲名由字子路也〉知之爲知之不知爲
不知是知也子張學干禄〈鄭玄曰子張弟〉
〈子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干求也禄禄位也〉子曰多聞闕
疑慎言其餘則寡〈苞氏曰尤過也疑則闕之〉
〈其餘不疑猶慎言之則少過也〉多見闕殆慎行其
餘則寡悔〈苞氏曰殆危也所見危者闕而不行則少悔也〉
言寡行寡悔禄在其中矣〈鄭玄曰言〉
〈行如此雖不得禄得禄之道也〉哀公問曰何爲則
民服〈苞氏曰哀公鲁君之謚也〉孔子對曰舉直
錯諸枉則民服〈苞氏曰錯置也舉用正直之人廢置〉
〈邪枉之人則民服其上也〉舉枉錯諸直則民不
服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𭄿如之
何〈孔安國曰鲁卿季孫肥也康諡也〉子曰臨之以
荘則敬〈苞氏曰荘嚴也君臨民以嚴則民敬其上也〉孝
慈則忠〈苞氏曰君上孝於親下慈於民則民忠也〉舉
善而教不則民𭄿〈苞氏曰舉用善人而教不〉
〈言則民𭄿也〉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
〈苞氏曰或人以爲居位乃是爲政也〉子曰書云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
政也奚其爲爲政也〈苞氏曰孝乎惟孝羙孝之〉
〈辞也文于兄弟善於兄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即是與爲政同也〉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安國曰〉
〈言人而無信其餘終無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
䡄其何以行之哉〈苞氏曰大車牛車也輗者轅端〉
〈橫木以縛枙者也小車四馬車也䡄者轅端上曲拘衡者也〉子
張問十丗可知也〈孔安國曰文質禮變也〉子
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
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馬融曰所因謂〉
〈三綱五常也所損益謂文質三統也〉其或繼周者雖
百丗亦可知〈馬融曰物類相招勢数相生其變有常故〉
〈可豫知也〉子曰非其而𥙊之謟也〈鄭玄〉
〈曰人神曰非其祖孝而𥙊之是諂以求福也〉見義不為
無勇〈孔安國曰義者所冝為也而不為是無勇也〉
論語卷第一〈經一千四百七 十字註一千五百一十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