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七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七 廣西二 桂林府 平樂府 下一卷▶

廣西二 编辑

桂林府,東北至湖廣永州府六百六十五里,東至湖廣道州五百五十里,東南至平樂府百九十里,西南至柳州府四百里,北至湖廣武岡州四百里,自府治至京師七千四百六十二里。

《禹貢》荊州南界,戰國時,爲楚、越之交。秦爲桂林郡地。漢屬零陵、蒼梧二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甘露元年始置始安郡,以零陵南部置。晉因之。宋改爲始建國,明帝泰始初改。齊復曰始安郡。梁大同初兼置桂州。陳因之。隋平陳廢郡而州如故,兼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又改州爲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平蕭銑,仍曰桂州,亦置總管府,九年改都督府,自是皆兼督府之名。又爲嶺南五管之一。詳見《州域形勢》,下倣此。天寶初亦曰始安郡,《唐志》郡有經略軍。至德二年改曰建陵郡,乾元初復爲桂州,乾寧四年改桂管爲靜江軍節度。光化三年屬於湖南。五代周廣順初屬於南漢。桂州、靜江軍皆如故。宋開寶三年平南漢,仍曰桂州,亦曰始安郡,靜江軍節度、廣南西路治此。紹興三年升爲靜江府。《宋志》:「大觀初升桂州爲大都督府,尋又升爲帥府,至是以潛邸升爲府。」元曰靜江路,明朝洪武初改曰桂林府。今領州二、縣七。
府奠五嶺之表,聯兩越之交,屏蔽荊、衡,鎮懾交、海,枕山帶江,控制數千里,誠西南之會府,用兵遣將之樞機也。昔秦兼嶺外,此爲戍守重地。漢平南越,分軍下灕水。自孫吳以後湘、廣之間事變或生,未有不爭始安者。隋、唐之初皆置軍府於此,蓋天下新定,嶺南險遠,倘有不虞,燎原是懼,故保固嶺口,使奸雄無所覬覦也。乾符三年黃巢自桂州出湘水,至湖南,遂爲中原大禍。馬殷兼有桂管諸州,兵力益彊。劉晟兼有桂州,遂能北取柳、連之境。宋潘美入南漢,亦先取桂州,所以摧其藩籬也。寶祐五年蒙古侵宋,其將兀良合台自交趾而北入靜江,遂破辰、沅,直抵潭州。時蒙古之強梁,己玩宋於股掌間矣。其後馬塈守靜江,拮據雖力,而滔天之勢,豈一隅所能挽?其卒趣於喪敗也,君子未嘗不嘉其志悼其忠也。志曰:郡之外險爲嚴關,內險爲濠水,嚴關見前重險。濠水見後。至傜僮環境,蠢動無時,《通志》:「郡境古田之傜,往往蠢動。又靈川之七都、興安之六峒、全州之西延、義寧之白面砦,亦時時嘯聚。」《諸夷志》:「廣西傜數種,曰熟傜、生傜、白傜、黑傜。生傜在窮谷中,不與華通。熟傜與民錯居。白傜類熟傜,黑傜類生傜。又有生僮、熟僮,與僮異種而雜處。僮之類曰大良。此外復有仡侗、僚人凡二種。又有伶人、㲻人、侗人、蠻人及西原、廣源諸蠻。又水蠻曰蜑人,山夷曰山子,皆在廣西境內。」涖茲土者,保固之方,擾馴之策,其可不熟籌而預備之哉?

臨桂縣,附郭。漢始安縣,屬零陵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爲始安郡治,晉以後因之。梁爲桂州治,隋、唐仍舊。貞觀八年改縣曰臨桂。今編户一百二十九里。

桂林城,今府治。《城邑攷》:「桂林子城,在灕江之西,周三里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風俗記》以爲桂州總管李靖所築。又古外城,方六里,相傳唐大中間蔡襲築。或曰宋皇祐中平儂智高,經略使余靖所築也。又有夾城,在外城之北,周六七里,唐光啓中都督陳環築。其外城舊有六門:南曰寧遠,俗呼陽橋;北曰迎恩;西二門,一曰平狄,俗呼鐵爐;一曰利正,俗呼沙塘;其東二門:一曰行春,俗呼上東門;一則子城之東江門也。宋自余靖增築後,乾道中經略使李浩、淳熙間經略使詹儀之、紹熙間經略使朱希顏相繼修復。元至正十六年廉訪使也兒吉尼始甃以石,謂之『新城』。明朝洪武八年增築南城,九年塞西壩開城濠,導陽江經新城西門外通寧遠橋,分二派與灕江合焉。今爲門十二:曰東鎮,曰就日,曰癸水,曰麗澤,曰武勝,曰文昌,曰寶賢,曰西清,曰安定,曰寧遠,曰行春,曰東江,皆元季因舊門增改。明初楊璟取靜江,從寶賢門入是也。又寧遠門,亦曰榕樹門,相傳唐時築此門,上植榕一株,歲久根深,跨門內外,盤錯至地,分而爲兩,天然成門,車馬往來,經於其下,洪武十八年展南城,此門猶存。今府城周八里有奇。」
秦城,府北八十里,東北去興安縣四十里,相傳秦始皇二十三年築以限百越者。《唐史》:「光化元年馬殷引兵取桂州,秦城以南,望風奔潰。」城北舊有望秦驛,宋時改爲桂州驛,今稍移而東,曰東江驛。又西南有漢城遺址,相傳漢軍伐南粵時築。餘附見前重險嚴關。○福禄廢縣,在府東。唐武德四年析始安縣地置,貞觀八年省。
桂山,在府治東北。俗稱北山。有三峰連屬,前峰拔起如獅昂首,桂生其巔;次峰宛轉相接,後峰巃嵷特秀。山勢東行,奇石累積爲疊彩巖。巖後有風洞。洞西北隅有北牖洞。洞左小山曰干越,其右小支戟立曰四望洞,後則堯山蔽天,灕江若練,稱爲絕勝。《一統志》:「山亦名越王山。頂有石堰,五代時馬殷所築。遠眺長江,極目煙水,亦名四望山。」○獨秀山,在府治東。直聳五百餘丈,環眺諸峰,獨爲雄秀,郡治主山也。有讀書巖在其下,劉宋時始安太守顏延之讀書處。其陽爲明時藩邸。又伏波山,在府治東北。亦曰巖山。特起千丈,與獨秀山相望。巖旁水際有還珠洞,志云:洞本名玩珠,宋張維易今名。洞前石腳插入灕江,爲絕勝處。
寶華山,在府治西北。志云:夾北城而西,是爲寶華。當山中斷,續以雉堞,下有重門,即西清門也。寶積山自南來,交扼其口。前巖東嚮爲華景山。華景之前,橫塘深廣,稱爲佳勝。大抵從北而西,城壁峻峭,皆斬巖爲之,雖石頭之險不能過焉。唐以前謂之盤龍岡。《勝覽》:「華景、寶積二山皆在府治北三里,兩山相連。華景下有洞深廣,如廈屋。寶積多奇石怪木,東隅有呂公巖。」
灕山,在城外東南隅。山立灕江中,一名沈水山。唐龍朔中曾降天使,投龍於此。陽江西來,東入灕水,山魁然拔起,橫障江口。郡人名爲象鼻山,以山突起水濱,形如象鼻也。明初圍靜江,別將朱亮祖屯於東門象鼻山下,即此。或謂之宜山。山麓有洞名水月,門出水上,其高侔闕,上徹山背,其旁巖洞相接,奇勝不一。又南二里有雉山,山東北麓下瞰江水,其上側起,勢如昂首欲飛,謂之雉巖。○穿山,在府東南五里。《臨桂志》:「在雉山東水口,即彈丸溪合灕處。其山聳身昂首,若與西岸山作鬬,亦名鬬雞山。山半有穴南北橫貫,故以穿名。」或名爲月巖,南溪之水出其下。《通志》以穿山、鬬雞分爲二山,似悞。
七星山,府城東三里,隔江。舊名七星巖,峰巒駢列如星象然。中有栖霞洞,洞旁又有玄風洞。志云:山下有泠水巖,宋曾布帥桂,改曰曾公巖。山西南有龍隱巖,山脚入溪水中。洞內水深莫測,湧激如在三峽間,亦曰龍隱洞。山後有月牙巖及乳洞諸勝。其接龍隱而起者曰望城崗,外障大江,內護東城,旁連諸土山,縱橫起伏,亘二十餘里。○彈丸山,在七星山東。《水經注》:「灕水東合彈丸溪,溪出於彈丸山,奔流迅急。山谿有石如彈丸,因名。」今亦曰彈子巖。有兩巖皆北向,旁有東西兩洞。巖下爲彈丸溪,流入灕水。
隱山,府西三里。當夾山南口,潛洞山環其東北,西山屏其西南,亂石層疊盤回,北高南下。中藏六洞,洞皆有水溢出爲湖。唐李渤名山曰隱山,其洞之水曰蒙泉,疏水出山名曰蒙溪,又名諸洞曰夕陽、朝陽、南華、北牖、白雀、嘉蓮,回環出入,勝致不一。夾山,謂華景、寶積兩山也。又城西十里地名木林,有中隱山。其巖三重,以漸而削。亦曰鐘隱,土人名佛子巖。○西山在隱山之西,一峰峻拔,如立魚然,俗號石魚峰。峰之南有明月洞。或云虞山韶音洞西亦有石魚峰。又潛洞山,在隱山之東。中有洞曰南潛、北潛。
虞山,府東北五里。一名舜山,灕水漾其左,黃潭縈其後。下有洞曰韶音。入洞面潭,水石清漪,名曰皇澤灣。洞南有平原,舜祠在焉。志云:黃潭亦曰舜潭。宋紹熙三年張栻爲郡守,發石得洞,始名之曰韶音云。○屏風山,在虞山之東,地名圓通灣。有灣水紆折而下,接彈丸溪。山亦名屏風巖,亦名程公巖。斷山屹立,高百餘丈,中有平地,可容百人。鐘乳倒垂,石磴盤屈,有石穴。宋范成大帥桂,表爲空明洞。志云:屏風山西南去彈丸山二里。
琴潭山,城西六里。川原平衍,羣峰環抱,下爲琴潭,以水流琮崢如琴聲也。其水溉田數千頃。旁有玉乳、荔枝等巖,皆以垂乳凝結而名。泉石悉奇勝,而琴潭又爲之冠。又有清秀巖,在城外西北隅。亦曰清秀山。從西清門下濠石道,上西臯夾山口,緣山又里許,有清塘巖臨其上。清彩映發,因名。○侯山,在府西十里。高聳如公侯端冕之狀,因名。上有金釣巖,俯視諸峰,若培塿然。又光明山,亦在城西十里。山勢峭拔,有一穴通明。其水瀦爲于家莊渠,灌田數百頃。
南溪山,府南七里。志云:從鬬雞山白水口入,是爲南溪山。聳拔千仞,下臨溪水,諸峰環合,煙翠黝蒼。西北有洞,唐李渤名曰玄巖。西南又有白龍洞,洞在平地半山上。五代漢末,南漢謀并靜江地,湖南遣兵屯龍洞以拒之,即此。洞中有泉,謂之新泉。其東南有劉仙巖,巖旁又有穿雲巖,亦曰仙跡巖,俱以仙人劉仲遠而名。自劉仙巖而入,其最高處曰泗洲巖。○普安山,在府南三十里。山勢蜿蜒回繞,有泉湧於山頂,四時不涸。又南十里爲白鹿山,亦郡山之勝也。
堯山,府東北十五里。積土盤迴,參差帶石,長竟數百里,爲桂郡諸山之冠。上有平田,土人名爲天子田,因堯以名也。劍江之水源於此,合彈丸溪至穿山口入於灕江,亦名靈建江,又名拖劍水。《風土記》:「堯山在府東北隅,大江與舜祠相望,因以堯名。」《始安郡記》:「東有駁樂山及遼山。」或遼訛爲堯也。今府東五十里有駁鹿山,即駁樂矣。或又訛爲福禄山,俗又謂之陽龍山。○辰山,在府東北十里。有三巖從石磴盤折而上,皆奇勝。土人名曰虎山。宋嘉泰初士人劉晞隱於此。桂帥李大異表此山爲蟄龍巖。自山之東渡江三四里即堯山麓矣。
烏嶺,府東二十里。極高峻,有石磴數千級盤回而上,頂有泉,行者資焉。又湘水巖,在府東三十里。俗呼聖水巖。夜半則潮上巖,日中則潮下巖,略不愆期,地廣數十畝。《水經注》所云潮汐塘也。○木龍洞,在城東癸水門外。志云:洞北去伏波巖四百步許,西望疊彩巖百步許,孔道通行,如砥如矢,驅車飛蓋,綽然有餘。旁復有小洞相通。
灕江,在府東十里。亦曰桂江。源出興安縣海陽山,流二百里至府城東北,復繞流而南,至城下潄伏波巖之趾,至灕山北麓陽江流入焉,又南合相思江入平樂府界。亦曰癸水,以其自北而來也。詳見大川。
陽江,在城南。源出靈川縣思磨山,一云出靈川縣維羅嶺,經分界山、馬公嶺流五十餘里至府郭西,受杉木、蓮花諸塘水匯爲澄潭,歷西南文昌、三石梁東出灕山,與灕水合。舊志:靜江城依水爲固。宋末馬塈保靜江,蒙古將阿里海牙攻之,不克,乃築堰斷大陽、小融二江以遏上流,決東南埭以涸其隍,城遂破。又明初遣兵圍靜江,楊璟屯北關,張彬屯西關,朱亮祖屯於象鼻山下,久之不克。璟曰:「彼所恃者,西城濠水耳,當先取閘口關,決其隄岸,破之必矣。」於是遣將攻閘口關,殺守隄兵,決隄,濠水涸,因築土隄五道近與城接,以通士卒,遂克其北門月城,又克北門水隘,復攻其西門,城中勢蹙乃降,蓋舊皆引陽江爲濠也。洪武九年復濬城濠,導陽江經西門外通寧遠橋,分二流入於灕江。
相思江,府南五十里。其處有臥石山,江出其下。有相思埭,唐長壽初築,分相思水使東西流,東流合灕江,西流合白石水,闊各十丈許。○南溪,在南溪山前。志云:灕江南流至鬬雞山,南溪之水自西南來,合彈丸溪入焉。又西有曲斗潭,回旋數曲,東流合於南溪,其合處亦名金蓮港。又馬溪,在府東四十里,下流合於灕江。
西湖,舊在府城西三里。環浸隱山六洞,闊七百餘畝,勝概甲於一郡。久廢。宋經略張維築斗門,始復舊。今復湮爲平疇矣。又白竹湖,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官道西,闊百餘畝,冬夏不涸。○龍池,在堯山下,頗爲民利。歲久堙塞。宋張維重濬,以石甃之。
靈陂,府東北二十里。唐景龍中,桂州都督王晙堰水溉田處也。後廢。宋乾道中經略李浩即其地開營田,再築此陂,隨壞。淳熙中經略詹儀之重修。今廢。又朝宗渠,在府城北。宋治平中知全州王祖道穿渠,東接灕江,西入西湖達陽江。其後,范成大、方信孺相繼營繕。今湮。土人呼其地爲朦朧橋。志云:城西舊有蓮花、杉木兩塘,宋時穿此引西湖水北接朝宗渠爲西北城濠,今故址猶存。
湖塘,府城東十五里,其相近又有龍塘,二塘相通,闊數百餘畝,深十餘丈。其旁又有潤塘、耿塘,灌溉亦甚廣。又沙塘,在府城西十五里;石家塘,在府南;俱利灌溉。
回濤隄,在府城東南,唐貞元十四年築以捍桂水。○訾家洲,在城東南灕水中,洲觜並灕山。先是訾家所居,因名。雖大水洲嘗如故,相傳以爲浮洲也。
東關,在府城東江門外,又有南北兩關及府西南文昌門外之中關,皆近郊之捍衛也。又有河泊關,在府東南河泊所之東。○蘆田市,在府南四十里。明初置巡司於此。又府西五十里有兩江巡司。
東江驛。在府城北。又蘇橋驛,在府西七十里。南亭驛,在府南七十里。《輿程記》:「東江驛而東北五十里爲大龍驛,道出靈川縣蘇橋驛,而西南四十五里爲永福縣之三里驛,西入柳州之道也。」又桂川公館,在府北二十五里,臨桂、靈川二縣適中之路。萬曆六年建。

興安縣,府東北百三十里。東至全州百二十里。漢始安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臨源縣。大曆三年峒寇萬重光誘桂林等縣構逆,獨臨源不應,因改名全義。五代晉開運三年湖南置溥州治此,又改縣曰德昌。周廣順初南漢仍曰全義縣。宋初州廢,太平興國三年避諱改今名。今編户二十里。

全義城,縣西五十里。志云:舊縣治此,今名全義坊。又有臨源城,在縣南鄉廖仙井旁。唐武德初置縣於此,遺址猶存。《通志》:「縣西五十里又有黃城,相傳黃巢寇桂州嘗營壘於此。」
龍蟠山,縣東十五里。本名盤龍,唐天寶中改今名。山下石洞有門數重,《録異》謂之乳洞。斜貫一溪,名靈水溪。又阜源山,在縣東五里。下有泉,可溉田。志云:縣東三里有全義山,唐因以名縣。○鳳鳴山,在縣北三十七里。俗呼雞爬山,宋淳熙間改今名。
海陽山,縣南九十里,西南去靈川縣九十里,蓋境相接也。本名陽海山,俗曰海陽。湘、灕二水皆出於此。山下有巖幽勝,行數百步至水泉處,闊不盈尺,其深叵測。又龍山,在縣南四十里,民居環遶。又金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下有金坑,今廢。
臨源嶺,縣北三里。即越城嶺也,亦曰始安嶠。舊志「越王城在湘水南五十里」,《一統志》「越城嶺西南有越王城」,蓋即越城嶺之訛矣。詳見前名山越城嶺。○石康嶺,在縣西,周八十里,逶迤而東,繞出縣後。其下源泉四出,灌田甚廣。又鹽砂巖,在縣西六里。有砂與鹽相似,鬻鹽者多取以亂真。
龍鳳巖,在縣東。一名梓林洞。泉出巖中,灌田甚廣。又草聖巖,在縣西十五里,以唐僧雲嶠者善草書而名。巖之東有圓穴,一名月山。又西五里爲白雪峰,特立渠江之側,粲白如積雪而名。上巖深廣,容百餘人。○乳洞,縣西南十里。洞有三:上曰飛霞,中曰駐雲,下曰噴雷,宋人所名也。旋折而上,泉石奇勝。又西南里許有鳴玉洞,亦曰梵音洞,外狹中廣,下濱靈渠。
潞江,縣西北七里。源出傜洞中,流入界,分南北二陂,灌田萬畝,又南入靈川縣境而合於灕水。
始安水,在臨源嶺南。《水經注》:「始安嶠之陽有嶠水,南流注灕,名曰始安水。又有潙水,流合焉。」志云:潙源水,源出縣之南鄉,亦名桃花源。又有融水,出融山二洞中,流經縣境,又南入靈川縣界入灕水。今縣西五十里有大小融江渡。○零水,在縣西南五十里。其地有鬱金山,水源出焉,亦南流入灕。縣南又有鳳源水,其地亦名南鳳源,合南渠入於灕水。又雙女井水,在縣南七里,亦流出南渠合灕江。
靈渠,在縣北五里,即道灕水處。南經靈川縣入臨桂縣界,亦謂之澪渠。《水經注》:「湘水自零陵西南謂之澪渠。」是也。唐咸通五年安南爲南詔所陷,嶺南用兵諸道,饋運皆溯湘江入澪渠。《宋•溝洫志》:「靈渠以引灕水,故秦史禄所鑿,或謂之秦鑿渠。」後廢。唐寶歷初觀察李渤設斗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咸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爲鏵隄,亘四十里,植大木爲斗門,至十八重,乃通舟楫。宋慶曆中提刑李師中修濬,後守臣邊詡等復累加修葺。紹興二十九年臣僚言:「廣西靈渠接全州大江,其渠僅百餘里,自靜江府經靈川、興安兩縣,宜令兩邑令兼管修治。」詔漕臣修復,以通漕運。范成大曰:「靈渠在桂之興安縣,秦始戍嶺時,史禄鑿此以通運之遺跡。湘水源於海陽山,在此下融江。融江爲牂牁下流,本南下。興安地勢最高,二水遠不相謀。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嶺。其作渠之法,於湘流砂磕中壘石作鏵觜,銳其前,逆分湘流爲兩,激之六十里,行渠中以入融江與俱南。渠繞興安界,深不數尺,廣丈餘。六十里間置斗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斗。舟入一斗,則復閘斗,俟水積漸進,故能循巖而上。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志曰:渠既通舟楫,亦利灌溉。一名中江。自李渤置斗門,開灕水則入於桂江,壅桂江則歸之湘水。又鑿分水渠三十五步,闊僅五六尺,以便行舟。其後修築,皆因渤之故跡。明朝洪武末渠道湮壞,遣御史嚴震直修濬。郡志:震直修靈渠欲廣河流,撤去魚鱗石,增高石埭,遇水泛勢無所泄,衝塘決岸,奔趨北渠,而南渠淺澀,行舟不通,田失灌溉,連年修築,百姓苦之。永樂二年改作如舊制,水患始息。成化間復壞,郡守羅珦修復。今縣東有水函十。靈渠之水徑此。每遇霖潦,往往齧隄爲患,因置石函以泄之,灌田數千畝。每至決壞,有司相視,以時興修焉。
八字陂,在縣治東。又昌陂,在縣南六十里。沿潭陂、趙家陂、觀陂,在縣西。斜陂,在縣北。又辛家堰,在縣南。龍眼堰,在縣東。皆靈渠之水分引溉田處。又渼潭,亦在縣南。志云:湘、灕分流處地名鏵觜,匯而爲潭,名曰渼潭。
嚴關,縣西南十七里。粵西之襟要,桂郡之咽喉也。詳見前重險。○下營關,在縣西五里。
唐家舖。縣北五里,有巡司。又縣西南四十里有陸洞巡司。○白雲驛,在縣東北灕江上。驛南有萬里橋,灕江所經也。

靈川縣,府北五十二里。東至全州灌陽縣百四十里,西南至永寧州義寧縣九十里。本始安縣地。唐龍朔二年析置今縣,以靈渠水爲名。今編户五十里。

高鎮山,縣西南二里。古名大象峰,一名大藏。其下有潭,橫浸山腹,名象潭。其形三折,又名之潭。宋寶祐間改名高鎮嶺。元至正間大藏山崩,後名其所崩崖爲赤壁,因名赤壁巖。○西峰山,在縣西北二里。高數百丈,三面峭拔,其中坦夷。上有龍泉,每日三漲三落。又西北三里爲掛榜山,高聳與西峰相埒。又西北五里曰雙蓋山,高百餘丈,兩峰圓峙,如張蓋然,俗名涼繖山。志云:縣西一里有呂仙山,產茶,曰呂仙茶。其地即今治。縣治西南平阜也,縣舊治此。宋紹定四年縣令鄭延年始遷縣治於今所。
北障山,縣北十里,倚峙如屏障,與臨桂堯山對峙,高廣稱之,志亦謂之玄山。山周環有泉百源,其著者曰滑石泉,宋紹興六年州帥胡舜陟易名漱玉泉。今亦曰道鄉泉,以鄒浩曾經此而名。或名爲龍隱泉。《一統志》謂之百丈山,又名把伏山。重巒疊嶂,綿亘數里,當風飆起,則飛鳥回旋不能度,俗諺:「縣鳥不過靈川」是也。○舜華山,在縣西二十里。一名舜山。山多峰岫,如冠笏,亦與堯山相望。中有月華巖,亦曰月華山,以巖洞如月窟也。下有池曰舜池。
香爐山,縣東北三十里。高千仞,中分一小山,形若香爐。又馬鞍山,在縣東二十五里,高聳與香爐相並。○金瓶山,在縣西十五里。其西峰連環崒嵂,狀類金瓶。又半雲山,在縣西南界。其山平地突起,四面孤高,亦謂之半雲嶺。
千秋峰,縣東北七里。獨立危聳,一名文筆峰。下有峽通大江,亦曰千秋峽。志云:千秋峽叢山列擁,亦名筆峽。大融江經此,風水相搏,濤色如銀,名曰銀江。今有千秋峽巡司。○靈巖,在縣西北三十里。巖高數百丈,南北相通,小溪環繞其下。《名勝志》:「江水貫靈巖中,闊數十丈,深不可測,山谷百源輻輳於此,可通舟楫。」
龍田巖,縣西三里。中有石田,高低委曲,下有龍泉。又真仙巖,在縣西南三里。石室穹窿,容數十人。又仙隱巖,在縣西南十餘里。巖深廣,其上若石樓,下有深潭。又西南十里有華巖洞,高廣數仞,清泉繞環。
灕江,在縣東北。自興安縣流合大融江,入縣界。志云:靈渠行五十里入大融江,名曰靈江;又西北有黃柏、六峒、川江三水流合焉,亦曰融江;經千秋峽而南亦曰銀江;又經縣南之甘棠墟白石潭而入臨桂界,亦曰桂江。又有小融江,亦自興安來,至江南大埠口始與大融江會,左右剌合,故曰灕津。
西江,在縣西北,即黃柏、六峒、川江三水也。其源俱出全州西延之境,與湖廣新寧縣接界,繞七都蠻峒而來,六峒居中,黃柏、川江在左右,並流而匯靈巖山下,東流合於灕江。
甘水,在縣南。源出融山北界,流經縣西南,過大山下,東流至縣南二十里之甘棠墟而合灕江。又白石湫,在縣南三十五里。亦曰白石潭,東流合於灕江。志曰:縣東有淦江,北有路江,與白石湫、甘水皆入於灕江。淦、路二源俱出傜峒界云。
蓮花塘,縣南三里。其相接者有蛟精潭,儲水以通灌溉。又黃花塘,在縣西北五里,亦儲水溉田處也。○南、北堰,志云:去城皆三里,灌田二千餘頃。
白石鎮。在縣南白石潭上。有巡司,亦曰白石漈巡司。又千秋峽巡司,在縣東北十里銀江濱。○大龍驛,在縣東。明初置。

陽朔縣,府南百四十里。東至平樂府八十里,西至永福縣七十里。本始安縣地,隋開皇十年析置陽朔縣,屬桂州。今編户十三里。

歸義廢縣,縣西十五里。唐武德四年析始安、陽朔縣地置,屬桂州,貞觀初省。今爲歸利鄉。又縣南二十里白面村山下有樂州古城,志云:唐武德四年置樂州,蓋治於此。
陽朔山,在縣治北,縣以此名。其相近者曰都利山,縣之主山也。志云:縣理在都利山下。《水經注》「灕水南經都利山」,即此。出香草,亦曰都荔。又鑑山,在縣治西南。亦曰西山。城環其上。○龍頭山,在縣治東北,高百丈。又縣東三里有卓筆山,瀕河,一峰尖秀如筆。其在縣西者又有膏澤峰,以將雨則雲起也。志云:峰在縣西一里。其下有珠明、豹隱等洞。洞有三,亦名棋盤洞。
寨山,縣西十五里。志云:五代時,湖南馬氏常置戍於山下,因名。其地即歸義縣故址。傍有碧蓮峰,峰巒重疊如蓮花然。相傳縣治舊在其下。亦名連碧峰。相近者又有乳洞,中多乳石,下爲觀源溪。○大天馬山,在縣西十五里。其相接者曰威南山。志云:山下有晉威南將軍薛珝墓,因名。又西里許曰塘山,下有湧泉,瀦流爲淵。羣山間又有讀書巖及金雞洞。洞中有小江,石如鱗甲。一名白龍洞。志云:皆在縣西十五里。
東人山,縣東南二十里。石形如人東向,其下有三十六洞,南北縱橫三十里。又縣西七里有西人山,與此山相對。○浮𡵺,在縣東南十五里,高出衆山。又有白鶴山,在縣東南五里,濱江。其形如鳥舒翅而名。亦曰鳥山。又雲翁山,在縣南。聳秀特立,羣峰羅列若其子孫,因名。亦曰秀峰。縣南三十里又有古羅山,亦名都樂山,高數百丈,頂有池。
畫山,縣北五十里。九峰屹立,丹崖蒼壁,望之如繪。其相近者曰寶山,有瀑布飛流下注。《桂江志》云:「畫山北有繡山,與臨桂接界,舟入陽朔,必先經此。」又石銀山,在縣北四十里。左右層巒峭拔,色如銀。○雲源山,在縣西北七十里,廣數百里,陽朔羣山之發軔也。又抱子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亦曰寶子山,接湖廣道州界。
東嶺,縣東五十里。一名提頭嶺,爲昭、賀、全、永必經之地。又東明巖,在縣東十里,有棧道通平樂。○甘巖,在縣北七十里灕江旁。一名官巖。又翠屏巖,在縣西四十里。巖高而明,石門三五,俯望若屏。其相近者曰龍隱巖,泉石甚勝。又獨秀巖,在縣南十里,有南北二巖。又南十里曰廣福巖,中弘敞,爲縣境巖洞之冠。俗名羅漢洞。
灕江,在縣治南。自臨桂縣流入境,又南流入平樂府界,亦曰桂水。志云:縣西北五里有東暉水,縣東南三里有雙月溪,俱流達於桂江。
西溪,縣西一里。源出縣西北雲源山,曲折流達明珠洞前入於桂江。又興平水,在縣東北三十里。志云:源出抱子山,南流入桂江,其北流入道州界合羣川入於沲水。○東石渠,志云:在縣東獅子山下,兩巖天成,深丈餘。又有通井,在縣東練旗山下。泉脈通江,至春水輒湧沸,有灌溉之利。
靈陂,縣西北七十里。雷雨所成,湧水成江,瀦以溉田。其相近者又有神陂,爲衆水聚流處,亦灌溉所資也。又清渌陂,在縣西十五里,亦曰清渌塘,溉田甚廣。志云:縣西羣山環列,溪澗縈流,瀦而爲塘,其得名者以數十計。○飛泉,在縣西五十里。泉湧山腰,懸石百級,飛注而下,如掛銀河,下流入於桂江。
榕樹關,縣西二里。志云:縣有石櫃關,洪武三十年建。今廢。○伏荔鎮,在縣東南十五里,有巡司。其南爲伏荔渡。又白竹砦,在縣西二十五里,亦有巡司戍守。
金寶堡,在縣南。志云:縣南有莊頭、鬼子、金寶頂諸巢,逼近府江,傜、僮出沒處也。隆慶五年平其地,設金寶、大水田二堡戍守。萬曆初賊首廖金濫等作亂,圍大水田堡,永福賊皆應之。二年撫臣郭應聘謀擊之,檄諸道兵會金寶頂,大破碎江、古隘、巖塘、涼境、廟門、傜山諸巢,誅廖金濫等,於是置戍於金寶頂、遇龍、翠屏、傘山諸堡,以爲保固之計。
古祚驛,在城北龍頭山下。舊在縣北十五里,正統二年移於此。志云:唐初置歸義縣,有新林驛,後廢。今呼其地爲驛頭街。又葡萄驛,在縣北。明朝洪武二年立,正統間廢。今呼其地爲葡萄墟。《輿程記》:「桂林府水行八十里爲南亭驛,又南三十里爲古祚驛,自古祚而南八十里爲昭潭驛,入平樂府界。」
白面村。縣東南二十里。志云:村南至平樂府城四十里,爲往來徑道。村南有白面渡,灕江所經也。又廣化村,在縣東七里,有廣化渡。又縣東南十五里有香頂渡,北十五里有五龍渡,俱四出之津要。

全州,府東北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湖廣永州府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湖廣寶慶府三百七十里,南至平樂府三百三十里。

春秋時楚地,秦屬長沙郡,漢屬零陵郡,後漢因之。晉仍屬零陵郡,宋、齊以後皆因之。隋屬永州,大業初仍屬零陵郡。唐亦屬永州。五代晉天福四年湖南奏置全州。周廣順二年屬於南唐。宋仍曰全州。元爲全州路。明初改路爲府,洪武九年復降爲州,以州治清湘縣省入,隸湖廣永州府。二十八年改今屬。編户八十九里。領縣一。
州北連永、邵,南蔽桂林,舟車絡繹,號爲孔道,從來有事粵西者必爭全州,五代周廣順二年南唐取湖南,時桂州爲南漢所取。唐主命知全州張巒兼桂州招討使以圖之,既而復命將侯訓自吉州路趨全州,與張巒合兵攻桂州,不克。蓋界壤相錯,門户所寄也。
清湘廢縣,今州治。本漢洮陽縣地,屬零陵郡。隋開皇十年改置湘源縣,屬永州。其治在州西七里,地名柘橋。唐亦曰湘源縣,仍屬永州。五代晉天福中馬希範奏改縣曰清湘。後周顯德三年徙縣入郭內,宋因之。明初省。《城邑考》:「今州城,宋末始築,植土爲城。元至正十四年改築,北據山麓,南瞰湘江,明年甃以磚石。明朝洪武元年增修,嘉靖二十二年又復營治。有門五。城周五里有奇。」
洮陽廢縣,州東北三十五里。漢置縣,以洮水經其南而名。如淳曰:「洮音韜。」後漢仍屬零陵郡,晉因之。劉宋永初中以繼母舅蕭卓爲洮陽令,元嘉三十年宗愨以功封洮陽侯,即此。齊、梁亦屬零陵郡,開皇中并入湘源縣。
零陵廢縣,州北三十里。漢置零陵縣,零陵郡治於此。後漢因之。延熹八年桂陽賊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爲城,太守陳球固守,賊激流灌城,球於城內因池勢反決水淹賊,賊退走,即此。建安中孫吳移郡治泉陵,零陵縣屬焉。晉以後因之。或謂此爲小零陵,對零陵郡而言也。《隋志》:「小零陵縣,開皇十年廢入湘源。」宋白曰:「零陵郡舊治在湘源縣南七十八里。」似悞。今其地名梅潭,故時城塹猶存。泉陵,見湖廣永州府。
湘山,州西一里。峰巒蓊鬱,巖洞幽深,泉石秀異,登其巔盡一州之勝。又柳山,在州北二里,郡之主山也。舊名北山,宋雍熙中柳開爲守,嘗築室讀書於此,因名。山之南又有鳳凰山。○三華山,在州南三里。頂有三峰,形如華蓋,湘江繞出其背。志云:州東一里有隆城山,有古頹垣如城塹狀。又缽盂山,在城東北隅。山形完整,正統中改名曰完山。
覆釜山,州西八十二里,跨湖廣新寧縣界。峭險峻絕,凌逼霄漢。一名朝山。有七十二峰,其名者曰大、小覆釜,峰頂皆有石如覆釜,巖壑泉石,層疊環繞。又州西四十里有屋柱嶺,山脈與覆釜相接,高聳迥出天表。○文山,在州北五十里。洮水出其下。又黃華山,在州東北八十里,《郡國志》以爲黃山,橫亘如榜。一名獵山。志云:州南二十里又有筆架山,以三山秀拔而名。
獅子巖,州西四里,即湘山之支峰也。石徑窄狹,中高廣,可容數百人。又西十里有龍隱巖,一名龍雲巖,巖室虛敞,地名石燕岡。○礲巖,在州北十五里。虛明深窈,有飛泉百餘丈,縈紆如練,一名漱玉巖。
湘水,州城南一里。自興安縣海陽山北流,合越城嶠水,至州境,挾洮、灌二水入湖廣東安縣界。詳湖廣大川。
洮水,州西十里。源出文山。志云:山下出泉,噴激有聲,因名。《水經注》:「洮水出洮陽縣西南,東流注於湘水。」漢高祖十二年英布軍敗走江南,高祖令別將追破布軍於洮水南北,舊說以爲此洮水。或以爲今南直江南溧陽縣之洮湖也。《湘中記》「零陵有洮水」,謂此。
灌水,在州南二里,地名小村口,源出平樂府賀縣界,東北流經灌陽縣境,入州界;州西五里又有羅水,出西境羅氏山,東流經州南;俱入於湘水。志云:州東北門曰合江門,其對岸有山巍然,名缽盂山,即羅、灌二水入湘處。○宜湘水,在州西北九十里。羣山之水皆匯於此,東流三十里入湘水。又鐘樂水,出州西百里之鍾石山,東流六十里入湘水。
黃沙關,州東北七十五里。道出永州府,關下有黃沙渡;又砦墟關,在州西北,道出寶慶府,關下有砦墟渡;舊皆有兵戍守。
香煙砦,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又有禄塘、長烏、羊伏、峽石、磨石、獲源等砦,俱宋置,以防蠻寇。○延洞砦,在州西。《宋史》:「全州西有延洞蠻粟氏聚族居此,常抄劫民口糧畜。雍熙三年柳開知全州,悉降之。」或謂之西溪洞,又謂之西延六峒蠻。明弘治中此地亦爲盜藪。《州志》:州西百里有西延巡司,元至元中設,尋廢。明朝洪武六年復置,即故延洞地也。
柳浦鎮。州北七十里。有巡司,洪武三十年置。又建安巡司,在州西南六十里。洪武三十年置。《輿程記》:「州西南九十里爲建安驛,又百三十里爲興安縣之白雲驛。又柳浦驛在州東北六十里,又東北九十里爲湖廣東安縣之石溪驛。」○城南驛,舊在州南,洪武二年遷置於廣山下,去舊驛十里,正統中改置於城北朝京門外之江次。又山角驛,舊在州東,洪武四年置,嘉靖六年移置於黃沙渡。或謂之洮陽驛。又有山棗驛,在州西六十里。志云:州北三里又有遞運所,洪武十四年置。

灌陽縣,州南九十里。東南至湖廣永寧縣百二十里,南至平樂府恭城縣百十里。漢零陵縣地,後漢建安中孫氏析置觀陽縣,以觀水爲名,仍屬零陵郡。晉以後因之。梁、陳間訛曰灌陽,隋開皇十年廢入湘源縣。大業末蕭銑復置,唐武德七年廢。上元二年荊南節度使呂諲復奏置,屬永州。五代晉天福中湖南改屬全州。今編户八里。

峽山,縣北五里。夾江峙岸,高聳蔽日,形似三峽。縣有沙羅、馬渡、龍川、鹽川之水,咸匯於此,東北流入於湘水。○抱子山,在縣北五十里。山勢重疊如褓抱然。其相接者曰七星山,上有犁陂洞。志云:縣西百里有海山,以四圍涵水而名。其相近者曰風吹羅帶山。
通真巖,縣西二里。一名靈巖。又西八里曰仙源洞,洞旁有大源塘。又西七里曰九龍巖。中有沙河,流通別澗。石藤凡九,盤曲如龍,因名。其水流入灌水。○打鼓洞,在縣西四十里。《水經注》「觀陽縣東有裴巖,下有石鼓,形如覆船,叩之清響遠徹」,即此洞矣。
灌水,縣南九十里。北流至州境入湘水。《水經注》:「觀水出臨賀郡之謝沐縣,西北流徑觀陽縣西,又西北流注湘水,謂之觀口是也。」
峽水,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縣北七星、抱子諸山,西南流經峽山,因名。其間有大龍、大埠、三貴諸灘,又南入於灌水。又小富水,在縣北六十里。源出縣北之旗嶺山,流經昭義關西南,至瓦江口入灌水。○龍川水,在縣西北。自興安縣流入界,又有鹽川水、烈溪源水會流而入於灌水。
小河源水,縣東北五十里。縣東又有鐘山水,自湖廣道州流入境,注於灌水。又大溪源水,在縣西南六十里。縣西南二十里又有安樂源水,十七里有市溪水,十五里有黑石源水,縣南又有吳川水,東北十里有飛江水,俱自湖廣永明縣流入境,下流注於灌水。
昭義關。縣東六十里。舊有昭義驛,亦置於此。今縣北百里爲昭義公館,蓋仍舊名也。又永泰驛,舊在縣東七十五里,今廢。○吉寧砦,在縣西八十里。宋置。今縣南四十里有吉寧巡司。又洮水、灌水二砦,宋志云皆在縣境。○月岡公館,在縣北六十里。志云:今縣縣北六十里有昭義官渡,又北十里境爲白水渡。

永寧州,府西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柳州府二百五十里,北至湖廣寶慶府武岡州界二百三十里。

春秋時楚地,漢屬零陵郡,三國吳爲始安郡地,晉以後因之。唐屬桂州。宋屬靜江府,元屬靜江路,明初屬桂林府。弘治初沒於傜蠻,隆慶四年開復,明年改置永寧州。編户十里。領縣二。
州山川險隘,土田豐腴,控禦傜、僮,實爲重地。
古田廢縣,今州治。漢始安縣地,唐武德四年分置純化縣,屬桂州。永貞初改爲慕化縣地。乾寧二年析置古縣,仍屬桂州。五代因之。宋仍曰古縣。明初改爲古田縣,後沒於蠻。隆慶中改置今州,以縣并入焉。《城邑攷》:古縣置於今城南三十里,四山環抱。明初移治於今州南八里。成化十八年改今治。舊有土城,是年始甃以石。隆慶六年增拓西南二面,萬曆三年、九年屢經修拓。有門四。城周四里有奇。
恭化廢縣,在州東。唐武德四年置,曰純化,後改曰慕化,避憲宗諱也。五代梁開平元年湖南奏改曰歸化縣,後唐同光初復曰恭化,宋因之。後并入古縣及臨桂縣。
寶蓋山,州北一里。州之主山也,黃源水出焉。又州東北三里有銀瓶山,高聳秀拔,爲羣山之冠。州北三里曰會仙山,州西南八里曰天柱山,亦皆秀聳。
都狼山,州北六十里。亦曰都狼嶺。唐末黃巢寇嶺南,溪峒蠻應之,逼桂州城,守將于向引兵與賊戰於都狼山,連挫其鋒,逐利深入,大戰於洛陽坡,後兵不繼,日且暮,引還道卒,賊遂陷桂管。志云:州北有三隘山,與都狼俱稱天險,近時鑿爲坦道,建公館於其上。○天村山,在州西南百里。巔有田,居民耕種成村,因名。
穿巖,州西三十里。穿成複道,如覆廈屋,坦長二十餘丈,人馬通行其中。有銅掌巖,在州南六十里,寬敞容數百人。○虎踞巖,在州東南二里,本名老虎巖;相接者爲金竺巖,一名獅子巖;又州西五里曰將軍巖;皆有泉石之勝。
大長江,州北五十里。源出都狼山之大長泉,一名濟泉,東南流入永福縣界,下流合於灕江。又東江,在州東,下流入永福縣界合太和江。○黃源水,在州西,流經永福縣界合太和江入於灕江。
富禄鎮,在州西南七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州西南百二十里有常安鎮巡司,志云:州西南五十里又有桐木鎮巡司,皆控扼蠻險處。
牛河營,州北二十五里,其東五十里爲三隘營,皆僮賊屯據處也。弘治五年官兵討古田賊覃萬賢等,至三隘,爲賊所襲,官兵大敗。隆慶三年總兵俞大猷討古田叛僮,先遣兵分屯牛河、三隘以扼要害。大猷尋至古田,分軍齊進,連破東山、鳳凰、大巖、澗水、淥里、古城數十巢。賊潰奔潮水巢,據諸嶺。大猷合軍擊之,賊守險力拒,乃陽分兵擊馬浪諸巢,而乘雨夜出不意襲破之。既而馬浪諸巢亦下,復分兵擊碎江、金寶頂、涼境及永福理定南鄉諸賊,悉破之。諸巢皆在州境,及永福、陽朔等縣界。志云:今州北二十里有牛河渡。

永福縣,州東南七十里。東北至府城百里,東至陽朔縣七十里,西南至柳州府洛容縣二百二十里。本始安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福縣,屬桂州。宋、元仍舊。明初亦屬桂林府,隆慶五年改今屬。編户十二里。

理定廢縣,縣西南六十里。本始安地。梁置興安縣,并置梁化郡治焉。陳因之。隋平陳郡廢。大業初并廢興安縣入始安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桂州。至德二載更名理定,仍屬桂州。宋、元因之。明朝正統五年省入永福縣。今爲理定堡。志云:故理定縣在今縣東南四十里。宋遷治上清音驛,在今縣西北。元又移治上橫塘驛,即今堡也。嘉靖二十二年築城,置戍於此。○宣風廢縣,在縣南。唐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三年省入理定縣。
鳳巢山,在縣治北。本名華蓋山,隋大業二年有雙鳳來巢,宋建隆間復至,因名。山頂有玉液池。嘉靖二十七年於山畔築土牆一帶,周百餘丈,護蔽北城。○永福山,在縣南五里,縣因以名。山後有白馬山,亦曰蓮花山,以數峰叢立,形類蓮花也。又金山,在縣西南五里,下有金潭。志云:縣西五里有登雲山,西北五里有茅彙山,皆高峻。
蘭麻山,縣西南四十里。《寰宇記》:「從府至柳州路經此山,過溪百餘里方至平路。山中有毒。循溪水而行,有伏流,有平流,峭絕險隘,更無別路。」魏濬《嶠南瑣記》云:「自理定西行,麻蘭、烏沙諸嶺,險絕刺天,路極逼仄。每遇嶺則直上,至絕頂乃下,下抵澗水乃已,渡澗水又復上,如此者三四程。諸嶺每遇狹處,謂之隘子,必有大小石子一堆,意必戍士積之,以備他虞。土人云行人過隘子,必攜石寘之,謂之增腳力。」其溪水一名下漏水。或訛爲麻蘭山,又訛爲蘭蠻山。○太和山,在縣南六十里廢理定城後。巖谷盤紆,峰巒幽峻,太和江經其西南麓。
獨秀山,縣東南三十里。旁無陵阜,亭亭獨峙,高百餘丈。又神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山頂有池,水常不竭。一名羅秀山。其北又有靈壽山。○東嶺,在縣東二里。形如屏障,下有泉。
太和江,在縣西南。其上流即永寧州大長江也,經太和山下,因名太和江,東流入灕江。志云:蘭麻山之水流爲下漏川;其西北有木皮江,出州界北;有丹竹江,出下邊山,俱流注焉,經廢理定縣西南入太和江。又平樂府修仁縣界有古磉江,荔浦縣界有石流江,互相灌委,合太和江以注灕水。
白石水,縣東四十五里,諸山溪水所匯也。志云:縣南有大融水,縣東三十里有長寧水,俱流合白石水。又銅鼓水,在縣東六十里,即白石水下流也。昔人於此鑿渠以通灕江。《嶠南瑣記》云:「靈渠自北而南三十二陡,又由灕通銅鼓水,自東而西入永福六陡,六陡冬月水消,則涸絕不行。」○銀洞水,在縣西十五里。有二源,一出石城隘,一出茶山,並流爲銀洞水,東至城西謂之西江,有西江渡,下流入長寧水。
永福水,在縣西南。志云:縣西南城下有金山潭,衆水會同,金山逆塞,澄匯六七里,永福水由此分流,曲折羣川中,奪流而西南出,入柳州府洛容縣境爲洛清江之上源。
永福堡。在縣西。有城戍守。○三里驛,在縣城東。《輿程記》:「縣西南三十五里有蘭麻驛,又二十五里爲橫塘驛。」

義寧縣,州東百里。東南至府城八十里。唐靈川縣地。石晉天福八年湖南置義寧鎮,尋升爲縣,屬桂州,開運初改屬溥州。宋開寶五年廢。後復置,仍屬桂州。明朝因之,隆慶四年改今屬。編户十三里。

廣明廢縣,在縣東北。志云:唐末湖南奏置,屬桂州。五代晉開運三年改屬溥州。南漢因之,宋廢。
靈鷲山,縣西南十五里。峭拔高峻,瀑布懸流。又邊隘山,在縣西三十里。丹巖千仞,青壁萬重,狀如列戟,環拱縣治。○智慧山,在縣西北二十里。萬山中突出,蜿蜒秀麗。下有水曰智慧江,流入義江。
義江,縣北七十里。源出縣北之丁嶺,流至蘇橋分爲二,一入永福縣永福江,一歷銅鼓墟東流,合相思水入於灕江。中有義江洲,一名浮洲,上建塔寺。有一水自縣西北流經浮洲合於義江,謂之塔背江。蘇橋即臨桂縣之蘇橋驛也。
桑江,縣北八十里,南流合智慧水入義江。縣東又有石壕江,亦流入於義江。○山末江,在縣西南,下流入永福江。
楊梅關。縣東十五里。又縣北八十里有桑江口巡司。○白面砦,在縣西,爲諸蠻嘯聚處。縣境又有石門堡。
附見
桂林中衛。在府城內。洪武八年建桂林左衛,十二年改爲中衛。又桂林右衛,亦在府城內,與左衛同建。又廣西護衛,亦在府城內。洪武五年爲靜江王府置。
全州守禦千户所。在州治西。洪武元年建。又灌陽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八年建。○古田守禦千户所,在永寧州西。隆慶五年建。

平樂府,東至廣東連州六百二十里,東南至梧州府三百九十里,西北至桂林府百九十里,北至湖廣永州府六百三十九里,東北至湖廣道州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七千六百四十二里。

古百越地,秦屬桂林郡,漢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始安郡,晉因之。宋屬始建國,齊仍屬始安郡,梁、陳因之。隋屬桂州,大業初亦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始置樂州,貞觀八年改爲昭州,天寶初曰平樂郡,乾元初復曰昭州。唐末屬於湖南,五代漢乾祐三年爲南漢所有。宋仍曰昭州,亦曰平樂郡。元初因之,大德中改爲平樂府。明朝因之。領州一、縣七。
府屏蔽湖、湘,噤喉嶺表,而府江環帶。自桂入梧數百里間,溪峒林樾,所在多有,傜人盤據其中,一或不靖,禍生肘腋矣,蘇濬曰:「府攝桂、梧、潯、柳間,西北界楚,東鄰東粵,而府江天險,實兩粵門户也。」嘉靖以後,芟夷而蘊崇之,刊山通道,展爲周行,重江上下,可以帖席,且境壤遼闊,山田仰泉,不甚作苦,魚鹽粗給,稱小康焉。舊志云:自靜江至梧,灘瀧三百六十所,至昭而中分。自昭上至靜,險惡尚少。自昭下至梧,則兩岸懸崖,中多碎石,灘水湍急,郡蓋府江之門户,而桂、梧之腰膂也。萬曆三十五年郡守陳啓孫始鑿平巖石,行旅稱便。又賀縣故賀州也,介郴、道、連、邵數州間,爲兩粵衝要。宋潘美伐南漢則拔賀州,岳武穆破羣盜亦從事賀州,其地據嶺環江,犬牙盤錯,實關隔之所矣,從事兩粵者未可泄泄視之矣。

平樂縣,附郭。漢爲荔浦縣地,屬蒼梧郡。三國吳始置平樂縣,屬始安郡。晉以後因之。唐武德四年置樂州治焉。後爲昭州治。今編户六里。

平樂城,府西南三里。縣舊治此,亦名樂州城。郡志:唐初置樂州,治荔浦江口,武德八年徙治此。《城邑攷》:「唐武德中,刺史汪齊賢築樂州城,即是城也。宋治平元年州守汪齊改築今城。乾道元年太守葛永慶復修治之,以寇警,議鑿後山爲濠,不果。元初城毀。至正中,以郡累被寇患,乃復築治。明朝洪武十三年增設守禦千户所。是年營築新城,東跨山巔,南瞰大江,皆甃以磚石。弘治七年守臣俞玉復鑿後山爲塹以禦寇。正德十四年增葺。嘉靖十六年大水,城西、南兩隅圮,尋修治。萬曆二十九年及三十七年相繼營繕,稱爲完固。城東面無門,有門三。城周三里有奇。」
沙亭廢縣,府東南十五里。唐武德四年置,屬樂州,貞觀七年省入平樂縣。郡志云貞觀八年置。悞也。其故址今爲走馬坪。○永平廢縣,志云:在府東北歷塘村。《唐書》:「永平縣本屬藤州,貞觀以後改隸昭州。」按隋改夫寧爲永平,爲藤州治。唐又改縣爲鐔津,即今梧州府之藤縣,去府絕遠。蓋唐改廢藤州之永平縣而增置永平縣屬昭州,非即故縣也。五代時仍屬昭州,宋開寶五年廢。又廢孤州,《通志》:「在府東南四十里,即唐之古州,天册萬歲元年所築,尋廢;其相近有崑崙城。」皆未知所據。
昭山,在城西。灕、樂二水合流處,有巨石屹立水中,方正如印,一名印山。又鳳凰山,在城東。城跨其上。又東里許曰東山。志云:府東二里有昭潭岡,一名昭潭洞,灕、樂二水匯而爲潭,岡在其北。今昭潭亦曰昭岡潭。杜佑曰:「長沙郡名潭州,以昭潭爲名。此曰昭州,以岡爲名也。」潭南岸又有南山,山半爲雙峰巖。郡志:南山在府南二里。○五馬山,在城南府江南岸。突起五峰,中一峰高聳端圓,與郡治相對。又南四里曰掛榜山。志云:府北五里有龜山,一名龜頭巖。其南二里曰仙宮嶺,宋鄒浩謫官時僦居處也。又北山,在府城北。《通志》云:「在府北十五里。」
縈山,府東南十里。山勢縈回九折,上有九峰,曰高崖、羊欄、月巖、兜鍪、馬鞍、跨鐙、石旗、石劍、丫髻,險不可陟。其相近者有眉山,峰巒秀聳,宛如眉黛。志云:眉山在府東南九里。又有白雲巖,在府東十里。叢林蓊鬱,洞門翼然,有古藤盤繞之。其中寥廓,盛夏常寒。○華蓋山,在府西十里。一名火焰山,以山峰尖聳而名。又密山,在府北十里。數峰回合,環繞郡治。
雲山,府東南四十里,九峰四垂如雲。又誕山,在府東北八十里,有三峰皆峻拔。其相近者又有聖山,巍峨插天,絕頂高平。又有穿山,三峰並列,半壁開一竅,可通往來。○四十里山,在府東北龍平巡司南十里。周四十餘里,因名。爲富、賀往來要路,近設三堡以爲戍守。又魯溪山,亦在縣東北界。高數百丈,環跨平、恭、富、賀及湖廣永明縣界。上有塘方廣數畝,俗呼分水塘。
天門嶺,在府東,與賀縣接界。上有石門,故名。又龍嶽峰,在府東北五里。一名龍躍峰。考槃澗水出焉,幽遠屈曲,流至城東二里會於昭岡潭。○端山巖,在府東。有四巖相連,遇亂村民每避居於此。又羅山巖,在府東北八十里。水環巖外,乘筏而入,有幽徑可達山巔,地坦衍,可望四遠,亦村民避寇處。
龍門峽,府東南百餘里府江中。今名松林峽。冬月水小,極險惡。稍東南爲龍頭磯,磯下二里爲鼓鑼峽,有石如鼓鑼,水涸則平,水漲則凶惡,回洑漩轉,舟不敢行。今皆開鑿,漸爲坦道。一云龍頭磯在府南三十里。
灕江,府城南。自桂林府陽朔縣東南流,歷鱖魚、滑石諸灘,至府西北十餘里,又東南至府西五里,經更鼓灘,繞城西南而東出,會樂川水,又南經諸灘峽間入梧州府境。志云:灕江入府界,遠近羣川,參差環匯,夾江兩岸皆高山盤束,朦朧陰翳,長六七百里,謂之府江。傜、僮往往窟穴於此,與大藤叛傜相應響。嘉靖中田汝成議曰:「藤峽、府江相表裏,然治藤峽宜速,而府江宜緩。蓋藤峽前阻重江,後臨大野,面勢雖迂,猶可邏遏,所慮者東奔耳。其南紫荊,北羅運,各有間道可以夾攻,扼此一隅,三面迫蹙,賊安所遁?故曰宜速。府江則上起陽朔,下抵蒼梧,遼繞五百餘里,萬山參錯,曲徑盤紆,茂林深箐,蒙茸絆結,必屯兵聚糧於恭城、平樂、懷集、賀縣、修仁、荔浦、永安五屯及茶、力二山之間,熟其餉道,探其險易,擾其耕耘,然後可以擇利便,相機宜,一舉滅之。若欲於旬日之間懸軍深入,賊必漫走山谷,莫可究詰。故曰宜緩。此治府江之大略也。」《經略志》:「府江東岸有葛家、石狗等衝,接恭城之站面;西岸有桐亮、銅鏡等衝,接荔浦之三峒;山勢陡絕,道里遼闊,守禦不易。」
樂川水,府北五里。源出湖廣道州,西南流經恭城縣南流入境,又南經此,緣城而西,又東南折以入於灕江。志云:樂水源出富川上鄉,越恭城縣至郡城下匯於灕水。二水會處,蓄而爲潭,淵深莫測,謂之昭潭,亦名回龍潭。今城西川中有灘曰虎埠灘,自昭潭而下有韭菜、三門等灘,在城東五六里間,皆川流險峻處也。○誕山江,在府東。源出誕山,西流至虎埠灘入樂川水。
魯溪江,在府東。源出魯溪山之分水塘,流經平樂縣東鄉曰魯溪江,出龍平巡司曰澇源江,出恭城曰上平江,出富川曰白藁江,又分流入賀縣、永明等縣境,灌溉之利甚溥。○沙江,在府東。源出四十里山,西流入魯溪江,至榕津與誕山江合流而入樂川水。
荔水,府西四十里。自修仁縣流經荔浦縣,又東北流入界,至府西七里曰荔浦江口,入於灕。志云:府西南有湖塘江,源出永安州,流經荔浦江口合修、荔諸水入於灕江。○周塘,在平樂縣之東鄉里。積水灌田,四時不涸。又木良塘,在府城北仙宮嶺下。廣數十畝,亦有灌溉之利。
南關,在府城東南昭潭岡下。又城北有北關。志云:府東南有開建砦。宋潘美討南漢,克賀州進次昭州,破開建砦,昭州刺史田行稠遁去,遂下昭州是也。又白田鎮,在府東南。宋皇祐四年儂智高圍廣州,不克引還。大將張忠邀擊之於白田,敗沒,智高遂陷昭州。
廣運堡,在府江東岸,北距府城六十里,即廣運驛也。弘治中以寇患築城於此,爲守禦之備。正德三年城始就,爲門一。又足灘堡,在府江東岸,距府城九十里。正德二年置城於此,有門三。尋圮,萬曆三十年復修築。又水滻營,在府東百八十里。萬曆二年築城置戍,有門二。○團山堡,在府東十五里。其地有團山,因名。又雞冠堡,在府西三十里。《里道記》:「自堡西二十里至延賓江,江濱有下峒城,又二十五里即荔浦縣也。」又甑灘堡,在府南百三十里,與昭平縣分界。
大傜衝,在府江西岸。西至荔浦縣四十里,爲分界處。傜、僮恒出沒於此,因名。今設兵戍守。又田沖砦,亦在府江西岸,爲要害處。萬曆中置戍。○榕津渡,在府東四十里,有榕津巡司。志云:榕津接富川、賀縣界,爲往來之要隘。又密山渡,在府北十五里;鸕鶿渡,在府北四十里;皆樂川津要處。
昭潭驛。在府城西。驛之東爲遞運所。《輿程記》:「昭潭驛西北八十里爲桂林府陽朔縣之古祚驛,其南九十里爲龍門驛,往來所經之道也。」○白面村,在府北四十里,接陽朔縣界。郡志:府治本漢荔浦縣之白面村。似未可據。

恭城縣,府東北百里。北至全州灌陽縣百十里。本平樂縣地,隋末蕭銑始析置恭城縣,唐因之,屬昭州。今編户一里。

恭城舊城,在縣北。《宋志》:「太平興國初徙縣治於北鄉龍渚市,景定五年復故。」
鳳凰山,縣東三里。兩峰開豁,中峰昂聳如鳳飛翔。縣城舊在山下,成化十三年遷今治,地名黃牛岡。又東爲五馬山,有五峰亭立。又東里許爲金芝巖,石室高朗。○燕子山,在縣南一里。外峻中稍寬,頂平,有石巖如燕窠然。其相近者曰獅子山。志云:縣南二十里爲三台山,有三峰疊翠。
銀殿山,縣東北八十里。常有白雲覆其上,望之如宮闕,《元和志》謂之銀帳山。有鐘乳穴十二。又天梯山,在縣東。內寬平,四面峭壁,無路可陟。○穿巖,在縣西十五里。巖深邃,有溪從中出,通舟楫。一名太極巖。又龍巖,在縣東。中寬平,狀如殿宇。
樂川,在縣西。自道州流入境,經縣南入平樂縣界。志云:縣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樂川,有平樂溪之名,東南六十里有南平江,其源爲白水淘江,西流合於樂川。又西水江,源出縣西北二十里之黃山,南入平樂縣界合樂川。又上平江,源出全州灌陽縣界,經銀殿山,過鎮峽關東入樂川。○葛家溪,在縣南。源出縣東之北洞,西流入樂川。又高橋溪,出縣西高堆嶺,東流合西水江。縣東又有官潭,出湖廣永明縣,南流九十里過縣前,西合於樂川。
鎮峽關,縣北六十里。俗名龍虎關。與湖廣永明縣接界。臨江倚山,稱爲要害。蓋即永明縣南之荊峽鎮山也。又鎮峽砦,在縣東北八十里,置巡司戍守。○沙子舖,在縣西南四十里,又四十里而達於府城。又復聖嶺舖,在縣東北四十里,即灌陽縣界。
站面砦。在縣東南。其北有淘江砦。志云:縣有勢江原,離縣最近。叛傜橫惡,與站面、淘江相匹。又縣東北有黃泥、清水、赤口、毛塘等衝,皆距縣百里,人跡罕至,爲逋逃淵藪。又縣北鄉有燕子嶺,在樂川東,與富、昭之花山、白冒等傜時有出沒之慮,萬曆中始漸馴伏。

富川縣,府東北二百六十里。東至廣東連州二百五十五里,東北至湖廣江華縣百三十里,北至永明縣百四十里。漢置富川縣,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臨賀郡,晉以後因之。隋初屬賀州。大業初州廢,改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仍屬賀州,天寶初改爲富水縣,尋復故。宋因之。明朝洪武九年改今屬。編户二里。

富川故城,在縣西南鐘山下。志云:漢元鼎四年析臨賀鐘山地置富川縣,後皆因之。明初縣仍舊治,而移鐘山千户所於靄石山南,相距七十里。洪武十八年征南將軍韓觀奏請築城,遷縣於今治,千户所附焉。城周三里有奇。萬曆三十七年復因故址修築,并濬濠爲固。
馮乘廢縣,縣東七十里。漢置縣,屬蒼梧郡。三國吳屬臨賀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屬永州。唐復屬賀州,宋開寶四年廢入富川縣。志云:馮乘廢縣南去今賀縣一百二十里,地名靈亭鄉。亦見湖廣江華縣。
靄石山,縣北一里。山高聳,四時嘗有煙靄冒於峰頂,因名。又北一里曰興雲山,以雲興而雨至也。○朝冠山,在縣東一里。其相接者曰馬鞍山。馬鞍之南爲鳳凰山,其下有雲梯嶺。志云:縣西三里爲屏山,以形如屏障也。其東一里曰獨秀巖。又龍頭山,在縣南五里。
石門山,縣東三十里。四圍峭壁,有門僅容一人,其中平原曠野,居民百餘家。又東二十里曰隱山,中有潛德巖。又東十里曰通山,其洞曰祥雲洞。志云:縣東九十里有東山,多喬林。又有穿山,在縣東十里,上爲仙巖,泉石甚勝。○峽頭山,在縣南三十里;又有峽口山,在縣西九十里,亦曰峽頭;皆以兩山夾川而名也。
鐘山,縣西南七十里。富川縣舊置於此。上有石,叩之如鐘,因名。今邊蓬砦巡司置於此。又白雲山,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旁有丹竈山,下有竈溪水,道書所云丹霞福地也。○龍溪山,在縣北五十里,下有龍溪。其相近者有郎山,中有穿石巖。又秦山,《舊經》云:「在縣北百八十里,高二千餘丈,北連湖廣道州境。」《荊州記》:「吳孫權時此山夜雷暴震開,爲峒者凡六。」
萌渚嶠,縣東北百二十里,與湖廣江華縣接界,即賀縣之臨賀嶺也。詳附見名山越城嶺。○長標嶺,在縣北六十五里。相傳李靖討蕭銑收嶺南地,嘗駐師植標於此。又斜嶺,在縣東南九十里,南至賀縣五十里,分界處也。志云:縣北二十里有秀峰,平地突起,凡數十仞。
富江,在縣東。源出縣北四十里之桃母巖,一名靈溪,水南流合于賀水,縣以此名。又盧溪江,在縣南。源出縣西十里黑石源,東流入富江。又西溝水,源出縣西屏山,亦經縣南入富江。又縣西三里有白源水,縣南五里有碧溪,俱流匯於富江。
澫源,縣北二十里。其水北流下九疑入瀟湘。○秀溪,在縣西八十里,一名秀峰澗,以出秀峰山也;又縣西百里地名沙坪,白藁澗出焉;其水俱南流入於灕水。《嶺外録》:「白藁澗水下流經白霞砦,又西南流入於灕江。」亦謂之沙江。
荔平關,在縣東。《漢志》荔浦縣有荔平關,疑舊時境相錯也。《唐志》馮乘縣有荔平關。○馬坪堡,在縣東北。志云:縣境有內八源等十五巢,馬坪堡爲防守要地。
鐘山鎮。在縣西南鐘山下,故縣治也。縣東徙,因置鎮於此。舊有土城,尋圮。正德二年重築,十四年易以磚石,有門三。建公館、軍堡。又砦下市巡司亦置於此,爲往來通道。城外有鐘山渡。《里道記》:「鎮南至賀縣八十里。」○白霞砦,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有巡司,司前有白霞渡。《輿程記》:「白霞渡東至鐘山鎮四十里,西至沙江渡三十里,又西三十里達平樂縣之榕津渡。」又珊瑚砦,在縣西南。志云:砦南至昭平縣百六十里,爲分界處。

賀縣,府東二百八十里。東至廣東連山縣百五十里,南至廣東開建縣百八十里,北至湖廣江華縣百六十里。漢臨賀縣,屬蒼梧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置臨賀郡治此,晉因之。宋初亦曰臨賀郡,明帝泰始二年改爲臨慶國。齊復爲臨賀郡,梁、陳因之。隋初改爲賀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尋并入富川縣。唐初復置臨賀縣,爲賀州治,天寶初亦曰臨賀郡,乾元初仍曰賀州。宋因之,亦曰臨賀郡。元仍爲賀州,明初以臨賀縣省入州。洪武四年改州爲縣。編户六里。

臨賀廢縣,今縣治。漢置,孫吳以後州郡皆治此。裴氏《記》:「自九疑而南,崇山峻嶺,高排霄漢,綿亘數百里,山清水秀,皆爲賀境是也。」唐、宋時皆爲嶺口要路,明初州始廢。《城邑攷》:「縣舊有土城,宋德祐二年易以石。元初毀天下城池,此城僅存。明朝洪武二十九年以形家言閉塞西門,止存東南二門。嘉靖十一年重修,增築月城。十四年大水又復營葺,仍開西門。萬曆初城圮,三十五年增修。今城周六里有奇。」
封陽廢縣,縣東南百里。漢縣,屬蒼梧郡。孫吳以後屬臨賀郡。隋初屬封州,大業初屬蒼梧郡。唐屬賀州,宋開寶四年省入臨賀縣。又蕩山廢縣,在縣南。梁置,并置樂梁郡治焉。陳因之,隋初廢郡,大業初并廢縣入富川。唐天寶中復置蕩山縣,屬賀州,宋開寶四年廢。又綏越廢縣,舊志:在蕩山縣南百里。亦梁置,隋省入富川。○桂嶺廢縣,在縣東北。吳置建興縣,屬臨賀郡。晉太康初改曰興安,仍屬臨賀郡。宋、齊因之。隋初屬賀州,尋屬連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桂嶺縣。唐還屬賀州。宋因之。元末廢。
浮山,縣東十里。挺出江中,障縣水口。一名玉印山。○丹甑山,在縣西十里。高千餘丈,時有雲氣上浮。泉流不竭,注爲池,名曰仙池。志云:山本名幽山,唐李郃爲守更曰丹甑,宋守鄧壁又更名瑞雲,今亦曰甑山。又玉泉山,在縣西北十里。其泉皎潔,與仙池之水俱流入於橘江。
橘山,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七十二峰,攢奇競秀。其中多橘,故名。《唐志》:「山有銅冶。」又嘗產銀,宋置太平銀場。今皆廢。○五指山,在縣南八十里。其相近者又有襆頭、聶峰諸山。又海螺山,在縣南十里。有泉清徹下垂,一名滴水巖,亦曰天堂嶺。
臨賀嶺,縣東北二百里。一名萌渚嶠,亦曰桂嶺。志云:唐置桂嶺縣於嶺下。縣有朝岡、程岡,即桂嶺之支隴也。詳附見前越城嶺。
賀江,在縣城東。志云:源出富川縣界石龍山,東南流經城東合臨水。弘治中建浮橋於上,以榷商旅之稅。又東流合於橘江,至廣東封川縣合於西江。宋初潘美破賀州,聲言順流取廣州,南漢使其將潘崇徹屯賀江以備之,即此。○臨水,在縣東南一里。源出桂嶺,亦謂之桂嶺江,南流至此合於賀江。臨賀之名以此。又橘江,在縣東五里。源出橘山,南流合於賀江。志云:縣東南八里有龍門灘,賀江合羣流經此,水深百尋,湍流湧激,擬於河津之龍門,亦謂之龍溪。
沸水泉,縣西二十里。泉湧如沸,灌溉之利甚博。又縣南十五里有七分水井,其泉平地湧出,四時不涸,灌田亦甚廣。
芳林鎮,在縣東北。宋初潘美等伐南漢,兵至芳林,進圍賀州是也。今縣有芳林舖及芳林渡。○南鄉鎮,在縣南百餘里。宋潘美圍賀州,南漢將伍彥桑趨援,潘美潛以奇兵伏南鄉岸,彥桑至,伏兵起,遂擒斬之。南鄉,即今信都鄉,今有巡司戍守於此。
石牛營,縣西南百里。萬曆八年築土城於此,置兵戍守。志云:縣西南有黃峒砦,叛傜巢穴也。嘉靖末作亂,撫臣張岳討平之。或曰黃峒即修仁縣之黃峒山。
里松峒。在縣東北。其地有錫礦七處,萬曆初以稅使開採,聚徒基禍,尋復封閉。附峒豪強私擅其利,時有攘奪之釁,今置里松土巡司。又沙田土巡司,在縣北。○大寧峒,在縣東。其地有南鄉六衝,連接湖廣、廣東,地遙山峻,易生戎心,防閑不易。今有大寧土巡司。

荔浦縣,府西七十五里。北至桂林府陽朔縣百二十里。漢縣,屬蒼梧郡。三國吳屬始安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桂州。唐武德四年置荔州治焉。貞觀十三年州廢,縣仍屬桂州。宋因之。明弘治四年改今屬。編户五里。

崇仁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置,屬荔州。州廢改屬桂州,尋廢。又永寧廢縣,在縣西北五十里。本陽朔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豐縣,屬桂州。長慶三年改曰豐水,五代梁時湖南奏改永寧縣,仍屬桂州。宋因之。熙寧四年廢爲鎮,元祐初復故。元初省入荔浦縣。《通志》「縣南四十里有荔州故城,西二十里有澄河縣故城。」未知所據。
龍頸山,縣北一里。又城西一里曰望高嶺。志云:縣東南五里有鵝翎山,巖壑相承,虛明變幻。山下有鵝翎巖,宋時嘗改爲鵝英山。又聖山,在縣南一里。上有巖,雲合則雨。
鏌铘山,縣北四十里。險峻如刃,昔人置關其上,土人謂之界牌峽。或以爲即漢之荔平關。○日鬃嶺,在縣東四十里,亦曰雞冠嶺。其相對者曰銅鼓嶺,亦曰火焰山,或曰即古之方山,高數千仞。《方輿紀》:「方山對九嶷,高下相類。」又有天門巖,在縣東南。一名太極巖,其中又有拱辰、廣寒諸巖,雲壑深邃,遊歷難盡。
荔江,在縣南。志云:桂林府永福縣南境有荔山,荔江出焉,東南流,經修仁縣界至縣境,又東入平樂府境,合於灕江。《輿地記》:「荔溪多桂,不生雜木。」又山月江,在縣北二十里鐘山下。志云:源出縣東北之南源,西南流入於荔江。一名沙月江。又丹竹江,出縣東峰門砦,過縣南九里獨秀山入於荔江。
鏌铘關,在鏌铘山上。又華蓋營,在縣東。控扼山險,爲傜、僮出沒之所。《經略志》:「縣南接府江,西通修仁,西北連永福之黃磊,北達陽朔之金寶頂,皆稱阻隘,而東面尤險。華蓋營鎮壓諸巢,最爲重地。至若葫蘆、夾板、富林、五墩等處皆羣賊淵藪,而龍肚、銅鼓之衝要,橫木、界牌之險僻多岐,羅門、長峒之萬轉羊腸,南源、江帶之陰陽反覆,舊恃龍頭堡以扼其吭,修復不可不早也。」
上、中峒砦。縣東二十里。萬曆四年築城置戍。又下峒砦,在縣東北三十里。有城,萬曆十年築。又峰門砦,在縣東四十里。有城,萬曆四年築。南源砦,在縣東北三十里。有城,萬曆十年築。志云:二砦爲縣境要隘,皆置土巡司於此。○白面堡,在縣東。又縣東南有乃乃堡。

修仁縣,府西南八十五里。南至象州百五十里,西至柳州府洛容縣百五十里。漢荔浦縣地,吳析置建陵縣,屬蒼梧郡,晉因之。劉宋末改屬始建國,齊曰建陵左縣,仍屬始安郡。梁置建陵郡治焉。隋廢郡,縣屬桂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置晏州於此,十二年州廢,縣仍屬桂州。長慶三年改曰修仁縣。宋仍屬桂州,熙寧四年省入荔浦縣,元豐初復置。元因之。明初屬桂林府,弘治四年始改今屬。編户二里。

修仁故城,縣西南四十里。志云:洪武初縣治南隘口,永樂初爲賊所陷。景泰初遷羈寨山,天順中復陷於賊,成化十五年遷今治。舊爲土城,成化十九年易以磚石。郡志:故城在桂林府西南三百四十里。是也。
武龍廢縣,在縣西北。唐貞觀初置武龍縣,屬晏州。州廢,縣亦省入建陵縣。
羅仁山,縣東一里。石崖險峻,稍南水繞其下,寇至邑人以竹木架渡,可容四五百人。又松明山,在縣北一里。山多松,人采之以代炬,因名。又橫水山,在縣西一里。越王山,在縣西十里。又西五里爲槖駝山。又西五里爲修仁山,縣因以名。○黃峒山,在縣南二十里。山深險,賊巢也。又南十里爲龍岡山。又有大峒山,在縣南百里。山嶺層疊,傜、僮出沒。志云:縣南十里有榕山。其相近者爲潭川山。
崇仁山,縣北五十里。高數百丈,雲興即雨,因名。亦曰崇仁巖。又蘇山,在縣北十里,亦高聳。○德峰山,在縣西三十里。高出衆山,可以望遠。又縣西南一里有象鼻巖,下臨水際。
荔江,在縣北。志云:源出廢理定縣界,流入境,有木穩、東坡、朝陽諸水悉流入焉,又東入荔浦縣界。○槖駝水,在縣西,源出槖駝山,流經縣南;又縣南三里有白石水,亦自縣西流合焉;下流俱注於荔江。
南隘關。在縣西南。亦曰南隘口,即舊縣治也。縣西又有西隘關。今皆廢。志云:縣境舊有麗壁市巡司,爲戍守要害。○石牆隘,在縣西南,向爲傜、僮門户。萬曆中置官兵戍守於此,爲石牆營。又太平堡,在縣西南百里,亦戍守要地也。又莫廖堡,在縣西百里。《里道記》:「木廖西三十里即柳州府洛容縣之高天堡。」《經略志》:「縣南境仁化、歸化諸傜皆頑梗;而歸仁、吉祥、駱駝、小黃、安平諸里,其傜僮善惡相錯,尤悍戾者則金村、大峒、板木、毛村諸傜;至雞籠、橫祥等村皆良傜也。」

昭平縣,府南二百二十里。南至梧州府百六十里,東北至賀縣二百五十里。漢臨賀縣地,梁置龍平縣,兼置靜州及梁壽諸郡於此。隋初州郡俱廢,縣屬桂州。唐武德四年復置靜州治焉,貞觀八年改爲富州,天寶初曰開江郡,乾元初復曰富州。宋開寶五年州廢,縣屬昭州。熙寧八年改屬梧州,元豐八年復故。宣和六年改縣曰昭平。淳熙六年仍曰龍平縣。元因之。明朝洪武十八年廢入平樂縣,萬曆四年復置今縣。編户三里。

龍平舊城,今縣治。志云:梁析臨賀縣太平嶺置縣,爲南靜郡治。《隋志》:「梁置靜州及梁壽、靜慰二郡於此。隋平陳,並廢。」杜佑曰:「靜州,陳所置也。劉昫曰:「梁置靜州,兼置南靜郡,尋改郡爲龍平縣。」今以《隋志》爲據。唐時州郡皆治此,宋州廢而縣不改。明初縣仍治太平嶺,在府江西岸,有城,旋廢。成化中置昭平堡,尋陷於寇。正德三年遷堡城於府江東岸,置守備司。萬曆四年置縣。六年於西岸舊址建城爲治。八年城圮,旋復補築。周一里有奇。
豪靜廢縣,在縣南百里。梁置縣,兼置開江、武城二郡。陳改置逍遙郡。隋郡廢,縣屬桂州。唐武德四年屬靜州,尋屬梧州,貞觀十二年廢入蒼梧縣。○博勞廢縣,在縣西南。梁置,隋屬桂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屬靜州。又歸化廢縣,在縣西北。又安樂廢縣,在縣西。隋平陳置歸化及安樂縣,大業初俱省入龍平。唐初復置,俱屬靜州,九年與博勞縣同廢。
馬江廢縣,在縣東南。梁置開江縣,屬開江郡。隋初郡廢,縣屬桂州,大業初并廢縣。唐初復置開江縣,屬靜州,尋屬梧州。武德九年還屬靜州。長慶三年改曰馬江縣,屬富州。宋開寶四年廢。又思勤廢縣,在縣東北。唐乾元初置,屬富州,宋開寶四年亦廢入龍平。
棋盤山,縣南三里。以山頂方平而名。志云:縣南二里有靖尉山,亦秀聳。唐開元中恭城尉葉靖有道術,嘗遊此,因名。○五峰山,在縣北五里,以五峰並峙也。又縣北十五里曰雷霹山,五十里曰銀盤山。又金田腦山,在縣西八里,又縣西二十里曰銅鼓山,峰巒巖壑,次第相望。
北陀山,縣東八十里。山高嶺峻,登陟艱阻。山後有天池,一名峽口塘。石山對峙,潭水清徹,其源常湧不竭,舊爲傜、僮出沒處。萬曆中築城於天池之前,設兵防戍。《里道記》:「北陀山有小路自峽口至大江口計里一百五十,爲灘六十有五,萬曆三十七年郡守陳啓孫開鑿,遂爲坦道。」又苳葉山,在縣東四十里;木皮山,在縣東二十里;皆高峻。○天門山,在縣東百四十里。有天門嶺,接賀縣界,上有石門插天。志云:縣西四十五里有富玉山,亦高廣,《圖經》所云「東列天門,西環富玉」者也。
獨山,縣北百二十里。亦曰獨山巖。巍然特立,周圍皆峭壁不可躋。其南一穴深三十步,廣二十六步,高千尋,可通山巔,寇起居民緣梯而上,寇不敢犯。○五指山,在縣東百八十里。中深廣,入僅一線,僅容二人,扼之則萬夫莫過。萬曆三年昭平賊黎福莊等作亂,撫臣吳文華遣兵襲擒之,搗五指、白冒諸巖,賊黨悉降。又珊瑚嶺,在縣東二百六十里,接廣東開建縣界。
灕江,在縣城東。自平樂縣南流,經此入梧州府界。沿江山箐深險,舊爲盜賊出沒之藪。志云:縣西北十里有龍門峽,府江經其中。左有玉臼泉,亦流注於府江。
思勤江,縣東北百里。志云:源出富川縣界丹霞洞,流經白藁澗,至思勤廢縣與韋峒濁水江合,又西南入於府江。○濁水江,亦在縣東北。志云:源出富川之龍巖,至思勤廢縣合思勤江。又有富郡江,源出賀縣界,流經馬江廢縣,入府江。
歸化江,縣西北八十里。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經廢歸化縣,因名,東南流入於灕江。又明源水,出縣西金田腦山,至縣東北練灕堡入灕江。又上灘,在縣南。源出縣西南之鹽洞,至縣南百五十里黃京山入於灕江。
韋峒營,縣東北九十里。萬曆七年築城置戍。又北陀砦,在北陀山東南。舊爲賊巢,萬曆二十八年收復,築城戍守。城後即峽口塘。郡志云:北陀城在縣東南百三十里。○九衝營,在縣東。其地倚山爲險,傜、僮常屯聚於此,萬曆中設營戍守。
雷霹堡,在縣北雷霹山旁;又藤灣堡,在縣東北;皆濱江控險,怪石狂瀾,叛傜依阻其地。萬曆中剷平之,置堡守禦。志云:雷霹堡又北二十里即平樂縣界之甑灘堡。○石仁堡,在縣南。其相近爲東西兩營。志云:縣有上永、藤灣、明源、江口等村,諸傜、僮環縣四列,而東營、西營、石仁等堡爲戍守要地。
龍門驛。縣南百二十里。《里道記》:「縣南門外有昭平驛,自驛而南四十里地名福登,又四十里爲上仰,又三十里至龍門驛,又三十里爲沙衝,又三十里爲簕竹公館,接蒼梧縣界。」又明源洞,在縣西,亦傜、僮窺伺處。

永安州,府西南百六十里。南至梧州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潯州府四百里,西至象州百六十六里。

古百越地,漢屬蒼梧郡,隋屬始安郡。唐初屬荔州,武德五年析置南恭州,貞觀八年改爲蒙州。天寶初曰蒙山郡,乾元初復故。宋初因之,熙寧五年省入昭州。元屬平樂府。明成化十三年置永安州,屬桂林府,弘治四年改今屬。編户三里。
州屏蔽昭、梧,控扼蠻左,界潯、灕二江之中,爲形援要地。
立山廢縣,今州治。漢荔浦縣地,隋置隋化縣,屬桂州。唐武德五年改爲立山縣,南恭州治焉。尋爲蒙州治。宋州廢,縣屬昭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十八年省入平樂縣,成化中,改爲州治。《城邑攷》:「立山縣舊無城,成化十三年置州始營土城,萬曆二年增築。有門三,門外各有關。周二里有奇。」
純義廢縣,州南四十七里。唐武德五年置,屬荔州,尋屬南恭州。貞觀六年改屬燕州,十年還屬蒙州。永貞初改曰正義縣。宋熙寧五年省入立山縣。又東區廢縣,在州東北。唐武德五年分立山縣置,屬荔州,尋屬南恭州。貞觀中屬燕州,十年還屬蒙州。宋熙寧五年省入。嶺政廢縣,在州北。唐武德五年置,貞觀十二年省。郡志云:縣西北三十里有常安廢縣,唐初置,尋廢。今正史不載,似悞。
蒙山,州東五十里。下有蒙水,其居人亦多蒙姓,唐因以名州。志云:州東五里有石鼓山,頂有大石如鼓,讖云「石鼓鳴,盜賊興」,州人每以爲驗。○蓮花山,在州西五里。諸山聯絡,狀若蓮花。又天馬山,在州南二十里。又南三十里爲古眉山,舊設古眉巡司於山東麓,今廢。
茶山,州西四十里。綿亘深遠,林箐叢鬱。又力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巖谷尤深險,舊爲叛傜依阻處。○羣峰山,在州北四十里。羣峰環聚,巖隈深阻,羣峰巡司舊置於此。志云:州北三十里,有通天嶺,險崱嵯峨,勢若插天。
銀江,在州東。源出州東北之平峒,過三昧巢,又南會於西江。○西江,在州西。源出茶山,過六洞,東南會於銀江,下流入於灕江。志云:州北有金麻江,源出榕洞。又有金斗水,出州北七十里之金斗巖,流合古東、古爽諸川,又流合縣北羣川東入荔江。
激江,在州南。源出古眉山,南流入藤縣合於藤江。
仙回營,州東南七十里。其地有仙迴洞,東南去昭平縣百二十里。亦曰仙迴山,本屬平樂縣,弘治十一年督臣鄧廷瓚請以仙迴洞田給昭平堡畊種是也。萬曆四年築城,置堡於此。今有仙迴巡司。又古眉營,在州南古眉山下,州境要害也,舊置巡司於此,萬曆七年議置土巡司戍守。○羣峰營,在州北羣峰山下,有廵司。志云:洪武中置司於峽口堡北,後遷於杜莫砦,萬曆中遷於州東北之貓兒堡。
古西巖口隘,在州東北,接荔浦、昭平二縣界,舊爲傜賊出沒處。隆慶三年,荔浦三峒賊攻荔浦縣。既而府江西岸仙迴諸賊圍保安州,掠山灣諸處。撫臣殷正茂議討之,未果,彪灘、龍頭磯諸賊益肆。六年官兵分道進討,三峒兵克古西巖口、木魚、青靛諸巢,西岸水兵克太平、古冒、馬尾、彪灘、仙迴諸巢,東岸兵克黃峒、古慴、水滻、河衝諸巢,賊大敗。追及南源雞籠山,復破之。高天巢賊猶乘險拒敵,我兵攻克之。東岸賊遁匿苦竹蒲巖,用火攻盡殲之。萬曆初乃議城昭平,分上中峒、下峒、東岸、西岸、龍頭磯、仙迴、永安、高天、古帶諸界,皆設堡戍守。三年陽朔碎江賊廖金濫等復叛,南源殘孽又陰助之,襲古西巖口,據峰門、山灣,撫臣郭應聘發兵討之,復峰門,破山灣巢。南源賊酋周公樓等請降,乃屯兵山灣,據守永安阨塞,又遣兵破榕峒諸巢,上中峒僮酋皆降。
杜莫砦。州北七十里,傜、僮出沒處也。萬曆二年築城置戍。《里道記》:「州北四十里曰潘村,又北三十里即杜莫砦,又東北二十里即荔浦縣也。自州而西南百四十里爲藤縣之五屯所。」○佛巢堡,在州東,又東南六十里至昭平縣。又三昧巢在州東北五十里。堡西北四十里即荔浦縣。志云:州巒嶂稠疊,傜、僮充斥,嘉靖以後漸次掃除,惟古造、六峒與修仁山澤相連,至爲險阻,堡扼六峒之口,則守禦爲易。至九屯接斷藤峽,素稱頑悍,雖己鼠伏,然附近乃門堡、平峒諸處,嶺峻山長,通府江,達三峒,皆稱要害。至五屯所爲州唇齒,杜莫砦爲州咽喉,尤不可忽也。
附見
平樂守禦千户所。在府治東。洪武十三年建。又富川守禦千户所,在富川縣治東。洪武二十三年建。賀縣守禦千户所,在賀縣南。洪武二十九年建。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