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九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九 廣西四 柳州府 慶遠府 下一卷▶

柳州府

编辑

柳州府,東至平樂府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南寧府五百七十里,西至慶遠府二百三十里,北至貴州黎平府六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里,至京師七千七百三十二里。

古百越地,秦爲桂林郡地,漢屬鬱林郡,後漢因之。三國亦屬桂林郡,晉、宋以後因之。隋開皇十二年置象州,治馬平縣。祝穆曰:「三國吳析桂林郡置馬平郡。梁大同中兼置龍州,治龍江南岸。隋廢郡,徙州治江北,尋廢州,而以馬平郡置象州。」與史志不合。大業初州廢,仍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置昆州,尋曰南昆州。貞觀八年改曰柳州,以地當柳宿而名。天寶初曰龍城郡,乾元初復曰柳州。光化三年屬於湖南。五代漢乾祐三年爲南漢所取,仍曰柳州。宋因之。亦曰龍城郡。《宋志》:「州治馬平。咸淳初徙治柳城縣之龍江北。」元曰柳州路,《元志》:「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六年改爲柳州路。」明初曰柳州府,今領州二、縣十。
府襟帶楚、黔,控扼蠻洞,山川迴環,封壤遼遠,志云:柳州形勢,東北達昭、桂,西南接黔、邕,控扼番落,封疆不啻千里。衆流逶迤,與牂牁會邊於夜郎,爲駱越要害,足以控制諸蠻云。馭之得其道,可以盪黔江之氛翳,清嶺表之烽煙也。

馬平縣,附郭。本漢潭中縣地,屬鬱林郡。吳屬桂林郡。梁析置馬平縣,并置馬平郡。隋郡廢,爲象州治。大業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唐爲南昆州治,尋爲柳州治。宋因之。咸淳初州徙治柳城縣之龍江。元亦治柳城縣。明初復徙治馬平。今編户七里。

潭中廢縣,在府西。漢縣,孫吳置桂林郡治此,晉、宋因之。齊移郡治武熙縣,潭中屬焉。梁因之。隋廢入馬平縣。《城邑攷》:「府舊無城,宋元祐中創築,咸淳初州徙城廢。明朝洪武初復爲府治,四年築土城,十二年易以磚石,外環以濠。一名壺城,以三江回合繞城如壺也。萬曆十九年復繕治。有門五。城周五里有奇。」
武熙廢縣,在府東南。孫吳置武熙縣,屬鬱林郡,晉、宋因之。齊改屬桂林郡,尋爲郡治,梁、陳仍舊。隋平陳郡廢,尋廢縣入馬平。○新平廢縣,在府南。唐武德四年析馬平縣置,屬昆州,貞觀十二年省。又文安廢縣,亦在府南。唐武德四年置,屬昆州,尋改縣曰樂沙,貞觀七年省入新平。
仙奕山,府城西南。山高聳,多竹木。山半有穴,由穴而登乃至其巔。穴中如屏、如室、如宇,奇勝不一。又有石枰可奕,因名。其南爲石魚山,山小而高,形如立魚。山半有立魚巖,巖之東麓靈泉出焉。○駕鶴山,在府城南。旁臨大江,聳立如鶴,古州治負此。柳宗元云:「古州治薄水南山石間,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東西皆水匯是也。」又屏山,在府南一里,以方正如屏而名。志云:江南岸一里有馬鞍山,五里有鳳凰山。
雷山,府南三里。兩崖東西相向,雷水出焉,蓄於崖中謂之雷塘。一名大龍潭。《通志》云:「山在府南十里。」○峨山,在城西三里。一名深峨山,亦曰鵝山,謂瀑布飛流如鵝也。又西二里曰四姥山,其山四面對峙,因名。又新洞山,在府西南十里,與鵝山相對。有穴,可坐百人。
夾道雙山,府北十里。東山曰桃竹,西山曰鵲兒。柳宗元《記》:「柳州北有雙山,夾道嶄然,曰背石山。有支川東流,入於潯水。」○龍壁山,在府東北十五里。有石壁峭立,下臨灘瀨,郡城之下關也。有關洞,西去城八里。龍壁南又有甑山,絕水壁立,下上如一。
走馬嶺,在城西。綿亘二十餘里,有一峰突起,謂之金山。又將臺嶺,在府東北十里。府東十五里又有銅鼓嶺。
柳江,在城南。其源曰福渌江,自貴州西山陽洞長官司南流入境,經懷遠縣西至融縣東爲融水,又流經柳城縣始名柳江,歷府城西折而東南,經江口鎮合相思埭、永福、洛容之水,過象州入潯州府境。宋景德四年宜州澄海軍校陳進作亂,擁判官盧成均爲帥,號南平王,攻柳州,至柳江不能渡,守臣王昱遁去,遂陷柳城,官軍退保象州,江蓋郡城之襟要也。一名黔江,亦曰潯水。詳大川右江及《川瀆》盤江。
龍江,在府城西北。源自貴州獨山州,流入慶遠府天河縣界,東流經宜山縣北,又東入柳城縣境,又南合於柳江。○黃陂水,在府西三十里,流入柳江。又鵝水,在府西南四十里。源出鵝山,亦流入於柳江。
羅池,在府城東。水可溉田。有羅池廟,即柳宗元祠也。又府城東有白蓮池,池有九竅,泉出其中;又長塘,在城西南駕鶴山下;俱有灌溉之利。
新興鎮,府南五十里,有巡司。志云:府南十里有三江渡,亦謂之三江口,柳江、洛清江與鵝水匯流處也。或曰龍江、柳江、洛清江爲三江。洛清江,見下洛容縣。○穿山驛,在府南四十里,馬驛也。有穿山堡。又雷塘水驛,在府城東。《輿程記》:「驛在府東北七十里,又八十里爲洛容縣之雲騰驛。」似悞。
魚窩寨。在府西南,賊巢也。《經略志》:「馬平五都諸賊竊發不時。弘治中魚峰賊周鑑復相煽亂,官兵討之,爲所敗,賊勢益張。嘉靖間賊首韋金田等佔據水陸二路,村落悉被荼毒。二十四年督臣張岳等會兵征之,分三哨並進,破雷巖、同銀、平田、洛滿、都博等巢,遂圍魚窩巢。魚窩石壁削立,拔地高數千丈,從來用兵莫能勝。賊悉力堅守,山四周傾仄,官軍進攻,不能置足,乃爲久困計。乘懈擊之,遂破魚窩巢,於是高桅、同銀、馬鞍諸巢亦盡下,馬平之寇遂息。」

洛容縣,府東北百三十里。東北至永寧州永福縣二百二十里,東至平樂府修仁縣百五十里。漢潭中縣地。唐貞觀中置洛容縣,屬柳州。宋因之。明時仍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五里。

洛容廢城,今縣東北三十里。志云:縣本治白龍巖下,明天順末毀於賊,邑民奔米峒居之,因即山麓甃爲垣,距古田常安鎮僅隔一水。成化中甃石爲城。正德十六年爲古田賊所陷。嘉靖二年稍修復之。隆慶初平古田,古田賊多遁洛斗及附縣諸村,既而縣令邵廷臣議復縣治於白龍巖,不果。諸賊尋糾永寧遺孽,又與柳城上油洞諸巢相聯絡。萬曆二年叛傜襲入縣,殺吏掠印而去。時官軍方破懷遠,議並除之,且分兵攻上油賊。於是連破托定、洛斗、金峒、古龍、黃塘諸巢,賊敗散,乃設兵分屯扼塞。三年復移城於白龍巖,以舊縣爲平樂鎮,即故米峒地也。
廢象縣,在縣東南。隋置,屬象州,尋屬始安郡。唐初屬桂州。貞觀中改屬柳州。宋初因之。嘉祐四年廢入洛容縣。
思微山,在廢城北一里。頂有泉穴,四時不涸。又西北九里曰屏石山,峰巒高聳,下有石崖,泉水出焉。○如來山,在廢城南二十五里,高聳峻拔。
會仙巖,縣南五里。中有潭,水石清曠,又縣西五里有白象巖。舊縣東二十里有白龍巖。
洛清江,縣南半里。其上源自永福縣境流入,亦謂永福水,經縣南謂之洛清江,又西南至郡城南之三江口入於柳江。志云:柳江,在縣西百二十里。○龍鼻江,在舊縣西十五里,出托定、洛斗諸鄉,流合洛清江入於柳江。
江口鎮,在縣東。有巡司。志云:洪武六年設於縣西南十里洛容江口,萬曆三年遷於此。又平樂鎮,即廢縣也,亦有巡司。志云:洪武六年置鎮於縣東十里豐軌鄉石榴江,萬曆十四年遷於此。又縣有章路鎮巡司,今革。○高天砦,在縣東。自砦而東百二十里至平樂府修仁縣,舊爲盜賊出沒處。
橋鄧隘,在縣北。萬曆二年官軍平洛斗諸巢,賊敗散,乃設兵分屯扼塞,一守橋屯隘,一守都勒隘,一守平經隘。於三板橋設堡一,屯兵戍守。又托定村,在縣東北。正德十五年賊僮覃萬賢據古田作亂,陷洛容,據西鄉、托定、洛斗諸村江道多梗,久之患始平。
洛容驛。在縣東。又江口驛,《通志》云:「在縣西。」《輿程記》:「自江口驛而西南百二十里爲雲騰驛,趨府城之道。自江口驛而東北百二十里爲大分驛,又百二十里爲永福縣之橫塘驛,趨桂林府之道。」

柳城縣,府西北七十里。西南至慶遠府百六十里,西北至羅城縣百二十里。漢潭中縣地,梁置龍城縣,屬始安郡。隋開皇中屬貴州。唐武德四年置龍州於此。貞觀七年州廢,縣屬柳州。宋因之,景德三年改曰柳城縣,咸淳初徙州治此。元因之。明初還治馬平,縣屬焉。編户十二里。

龍城廢縣,在縣南。志云:梁大同三年八龍見於江,乃即江南置龍城縣。隋開皇八年徙治江北,唐因之。宋曰柳城,元移治於龍江東,即今縣也。縣舊無城,成化間築甃以磚,周不及二里。○柳嶺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置縣,屬龍州,貞觀七年廢入龍城縣。
青鳳山,縣西二里。高百餘丈,上有一竅通明,一名穿山。又烏蠻山,在縣東南二里,高聳臨江。下有深潭,澄湛徹底,以山石純盧,故名。○勒馬山,在縣北五里。其形曲轉如勒馬狀。志云:縣治舊在山下,一名文筆山。又銅磬山,在縣西十里。一名雲蓋山,高大峻聳,雲氣常覆其上。志云:縣西北有觀音巖,回環相通。又東有會仙巖。
龍江,在縣西。自慶遠府宜山縣東流入境,又東南流與融水合而爲柳江。
融江,在縣東,即柳江上流也。自懷遠縣流入境,亦謂之融水,又南入馬平縣界,龍江流合焉。○馬跑水,在縣西七十里。一名湧珠泉,有灌溉之利。
東泉鎮,在縣南,有巡司。東泉驛亦置於此。又古眥鎮,在縣北,有巡司。志云:司初置於融江西岸。成化二十二年遷於馬頭驛東。○東江驛,在縣西。又縣北有馬頭驛。《輿程記》:「自東江驛而西六十里爲羅斯驛,又五十里爲宜山縣境之大曹驛,又五十里即慶遠府城也。」
上油峒。在縣東北,賊巢也。萬曆二年洛容叛傜與上油洞諸賊相連絡,官軍討之,分遣別將楊照等攻上油,連破板橋、姚峒、青鳥、黃泥、常安、蒲巖諸巢,俘獲甚衆。賊遁匿里廂、下良諸巖。里廂、下良共一山,長數里許,中寬而曲,水石各半,官軍復攻破之。○安勞堡,在縣西北。成化初置,正德以後爲叛傜所據。萬曆二年平上油賊,復置堡,設兵屯守。又於境村立堡,亦設兵守之,邑境遂安。
羅城縣,府西北百九十里。東南至柳城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慶遠府天河縣百里。《一統志》云:「本桂林之玖州洞地,宋開寶五年置羅城縣,屬融州。熙寧七年省入融水縣,崇寧初爲羅城堡。明朝洪武初復置縣,仍屬融州。十年州廢,改今屬。」編户五十里。
羅城舊城,在縣西。志云:縣舊治西羅鄉,洪武三年遷治鳳凰山下,即今縣也。舊無城,成化十七年始甃石爲城。周二里有奇,
東黃山,在縣東。中有淵秀巖。又城北二里曰鳳凰山。十里曰覆鐘山,有巖圓聳若覆鐘。○冰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其上高寒,四時常冰。縣西北八十里又有葵山。又西十里曰石硯山,聖水發源於此,南流入於龍江。
武陽江,縣北百里。有二源,一出縣東北之高懸里,一出縣北之平西里,皆流至武陽砦合爲一,又西有沙拱江流合焉,下流入於融江。○西江水,出縣西銀村,南流入於慶遠之龍江。
武陽砦。在縣北。宋置。《通志》:「今縣西百里有武陽鎮巡司,又西九十里有通道鎮巡司。又莫離鎮巡司,在縣東五十里。」

懷遠縣,府北三百十里。北至貴州永從縣二百里,東北至湖廣通道縣三百七十七里。本牂牁夜郎蠻地。宋初置羈縻懷安軍,慶曆中廢。至和中置王口砦,崇寧四年又於砦置懷遠軍,尋改平州,兼置懷遠縣爲附郭。政和初州縣俱廢,復爲王口砦。七年復置平州,宣和二年賜郡名曰懷遠。紹興四年州廢,又爲王口砦。十四年仍置懷遠縣,隸融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十年縣廢,置三江鎮巡司。十四年復置縣,改今屬。編户九里。

懷遠舊城,在縣北,即王口砦也。宋初置懷安軍。景德四年宜州澄海軍校陳進作亂,據宜州,陷柳州,官軍退保象州,賊攻懷安軍,知軍任吉等擊走之,即此。崇寧中置懷遠軍,并置平州於此,後改廢不一。明初吳良征蠻,降古州峒,析融縣金雞鄉爲縣地,置縣治於江浦。其地形嶢崅,傜、峒環伺,屢爲寇亂。嘉靖初縣城爲賊陷,隆慶初營故城。傜賊復亂,萬曆初討平之,議移縣治於板江堡。四年傜復叛,堡毀,縣寄理於融縣。十七年始營縣城於丹陽鎮,周不及二里,即今城也。
廢允州,在縣西北。宋置安口砦。崇寧中置允州治焉,改砦爲縣,政和中州縣俱廢。又西有廢從州,宋置樂古砦。崇寧中置格州治焉,又改砦爲縣,五年改格州爲從州,政和中州縣皆廢,復爲樂古砦。《宋史》:「崇寧四年時蔡京以開邊蠱上。知桂州王祖道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土,誇言向慕者百二十峒。又言王江山川形勢據諸洞要會,宜開建城邑,置谿洞司主之。從之,於王口砦置懷遠軍,尋分其地置允、格二州是也。」
平山,縣北五里。宋平州以此名。亦曰屏山。山東麓有治平洲,廣數百畝,可以耕種。又北五里曰大桂山。○武牢山,在縣南十五里。高險峭拔。又縣南有珠玉山,縣之案山也。志云:今縣治即故丹陽鎮,有丹陽洲,蒼帽山當其北,珠玉山在其南,掛榜山在其西,天馬山直其東。又東北爲大耀山,又遠爲唐朝山,與湖廣通道縣接界。
九曲山,在縣西北。高萬仞,怪石巉巖,中流一泓,碧練千尺。其南爲石門山,大江左右兩山夾峙,凡有四處,俱崖石峭豎如門,又南入融縣界,江岸皆有山夾峙,俱謂之「石門」。志云:縣境有古尼山,峰巒環抱,風氣凝聚。
古州江,在縣西北。自貴州西山陽洞長官司流入縣境,即福渌江也。亦謂之大江,湖廣靖州南境之多星江、芙蓉江諸水皆流匯焉,自石門山而南,繞縣西入融縣境謂之融江。
板江,縣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扶勞山,經牛頭、上甕、邊田諸村南入大江。又蕉花江,在縣北二十里。出蕉花村,自江口入大江。縣北三十五里又有田寨江,出吼江北原,經田寨、播營、丹竹諸村入大江。○西波江,在縣北四十三里。源出白雉山,入甘邊江會合水江而入大江。又四里江,亦在縣北,自大理、馬平經白花、占利、龍塘諸砦入大江。又有斗江水,自縣北江源、大地諸村入大江。志云:縣北三里有軍聽潭,兩岸皆懸崖峭壁,其流亦入大江。
文村堡,在縣北。宋置。其東有臨溪堡。又有融江砦,在縣東北。又東有潯江堡。《宋志》:「崇寧四年王江、古州蠻户納土,因建懷遠軍,割融州之融江、文村、潯江、臨溪四堡寨隸焉。尋又屬平州。政和初州廢,融江等砦還隸融州。又百樂砦,在縣西北。崇寧中置,兼置萬安砦,初屬平州,尋又置連靖、鎮安等砦,撥隸允州,後皆廢。」志云:縣東有通天砦,亦宋政和中置,屬平州,宣和中廢。
板江堡。在縣西南。萬曆二年設兵戍守,又議遷縣治於此。四年堡爲傜賊所陷。《經略志》:「萬曆初議討懷遠叛傜,以近縣近江諸巢爲必剿之寇,黃土諸侗、白杲諸僮、青淇、大梅諸傜宜安撫,於是召集諸軍水陸並進,賊黨奔潰。官兵追搗太平、河里,連破七團諸巢,直抵靖州界,於是天鵝嶺之北,賊傜略盡。而杲黃、大地諸賊猶聚郡鄧山,乃移兵夾擊,復大破之。又破其上傜龍七砦,砦爲諸傜重地,長亘數里,崖壁峭絕,官兵奮勇克之。計前後破賊巢百四十有餘,傜大窘,乃議以縣北之太平、河里、四港諸孽屬之三甲餘民,猛團、七團諸孽屬之武洛良僮,桐木、合水、三門諸孽屬之白杲良僮,縣南郡鄧、坡頭、杲黃、大地諸孽屬之縣,邊田、板江諸孽屬之浪溪、寶江良僮,河潺、蕉花諸孽屬之背江良僮,縣境侵噬稍息。四年傜復叛陷坡頭堡,毀板江堡,六年復攻長安鎮,官軍大敗之,自是傜患益少。」

融縣,府西北二百五十里。東至桂林府永寧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懷遠縣九十里。漢潭中縣地,蕭齊析置齊熙縣,爲齊熙郡治,梁兼置東寧州。隋平陳郡廢,開皇十八年改州爲融州,又改縣曰義熙。大業初州廢,縣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復置融州,六年改義熙曰融水縣。天寶初曰融水郡,乾元初復爲融州。宋因之,亦曰融水郡。大觀元年升爲帥府,黔南路治焉。三年府罷,賜軍額曰清遠軍節度,尋又升爲下都督府。元曰融州路,至元二十二年降爲州。明朝洪武初以州治融水縣省入,十年降州爲縣。編户七十里。

融水廢縣,今縣治西。蕭齊曰齊熙縣,隋曰義熙,唐曰融水,皆爲州郡治。明初廢。志云:縣東臨融水,西近香山,南達真仙巖,北倚雲際山。唐始築州城,宋大觀初復增拓之,創外城,周九里。元至正中寇毀,復修築內城。明初又增拓城西一面,環之以濠。正統九年、嘉靖三十一年、四十四年皆嘗修葺。城周二里有奇。
武陽廢縣,在縣西北。志云:蕭梁置黃水縣,并置黃水郡,在今縣西。又於西北置臨牂縣,屬黃水郡。隋平陳郡廢,縣皆屬融州。大業初俱省入義熙縣。唐初復置臨牂、黃水二縣,仍屬融州。天寶初改置武陽縣,臨牂、黃水俱省入焉,仍屬融州。宋初因之。熙寧七年廢入融水縣。崇寧初置武陽砦,即故縣也。或曰武陽廢縣即臨牂故址。○安修廢縣,亦在縣西北。唐武德四年置,貞觀十二年省入臨牂。
撫水廢縣,縣西北三百里。唐垂拱中置羈縻撫水州,領撫水、古勞、多蓬、京水四縣,屬黔州都督府,後仍沒於蠻。宋初亦置撫水州及縣於此。祥符九年州蠻爲亂,寇宜、融等州,廣西轉運使俞獻可使宜州將普克明、融州將王文慶等討之。克明出樟嶺西,文慶出天河砦東,磴道危絕,蠻多伏弩以待,官軍擊破之,群蠻竄伏,尋出降。詔以撫水州爲安化軍,縣爲歸仁縣。《宋志》慶遠府有羈縻安化州,領縣四,即此。元廢。○樂善廢州,在縣北。宋崇寧二年置樂善砦,紹興中爲羈縻樂善州,後復廢。
獨秀山,縣西一里。挺然秀發,上干雲霄。又西里許爲旗山,山巔卓起,坡勢衍逶,舊設香山驛於山下。志云:縣西南四里有老人巖,疊巘隆起,度高千仞。山腰削壁,忽開巖竇,軒豁明爽。山後有石徑,縈紆而上,俯眺川原,盡在几榻。又縣西北四里有玉華巖,俗謂之龍吟虎嘯巖,以石形相似也。又縣西五里有彈子巖,中多石子。一名德巖。
靈巖山,縣東南五里。仰視高遠,青白錯雜,靈壽溪貫串中出。巖中有白石巍然,亦名老君洞。宋咸平中改爲真仙巖,頒太宗御書百二十軸藏於巖內。志云:縣南五里爲劉公巖,舊名西峰,宋紹定間郡守劉繼祖洗闢,因名。又南二里即真仙巖矣。
雲際山,縣北十里。甚高峻,上有二泉。又石門山,在縣西北十里。兩峰夾峙江岸,崖石峻削若門,土人謂之上石門,其在懷遠縣境者曰下石門。○聖山,在縣北四十里長安鎮。高七八里。上有舜祠,因名。又縣東北四十里有四盤嶺,上下二十餘里,嶺道縈紆。志云:縣北五十里有天堂嶺,有泉長流。
寶積山,縣東五十里。產鐵及蘆甘石。○採藍洞,在縣東北二十里。四山環列,洞中平地如砥。
潭江,縣城東。一名融江。自懷遠縣流入,與縣境諸水合流至柳城縣而爲柳江。今有潯陽渡,在縣東南十五里,融水津渡處也,爲往來要道。
背江,縣西北十里。志云:背江之水歷石門山流經羅城縣界入柳江,蓋即融江支流也。又保江在縣北二十里,浪溪江在縣北六十里,縣境又有思回江、丹江諸水,俱流匯於潭江。
靈壽溪,縣南五里。出縣西南之六村,東流入真仙巖。縣東七里有清潭,其深叵測,流合靈壽溪,下流俱注於融江。又玉華溪,亦曰玉華江,出玉華巖,下流亦注於融江。○都博塘,在縣西南十五里,大數百畝。又縣北四十五里有山塘,受諸山溪之水,回環數曲,大如江河。志云:縣境陂塘凡數十處,而都博、山塘爲最大。
長安鎮。縣北四十里,有巡司。《通志》:「鎮舊在融江東岸,今徙西岸。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鵝頸鎮巡司,縣東六十里有思管鎮巡司。」○板江村,在縣西。成化中懷遠賊侵融縣板江村據之,即此。

來賓縣,府南七十里。南至賓州二百二十里。漢潭中縣地,後爲僚所據。唐乾封元年招致生僚,并置來賓縣,并置嚴州治焉。天寶初改爲循德郡,乾元元年復曰嚴州。宋初州廢,縣屬象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九里。

歸化廢縣,在縣南。晉義熙中置縣,屬鬱林郡,宋、齊因之,梁、陳間廢。唐乾元初復置,屬嚴州。宋開寶七年省入來賓縣。又循德廢縣,在縣東。唐初置歸德縣,屬柳州,尋改曰循德縣,乾元初改屬嚴州,宋初廢。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古郎城,以傍有古郎山而名。城周一里。疑即故循德縣治。
武化廢縣,縣東南八十里。劉昫曰:「漢潭中縣地,隋爲桂州建陵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武化縣,仍屬桂州,尋屬晏州。貞觀十二年州廢,以縣屬象州。尋移州治此,大曆十一年州移治陽壽,縣仍屬焉。宋初因之,熙寧七年省入來賓。元祐初復舊,紹興初廢。又東有長風廢縣,唐武德四年析陽壽縣置,屬晏州,尋屬象州,大曆十一年省入來賓。
龍鎮山,縣北一里,縣之主山也。縣北四十里又有思玉山。○石牙山,在縣南三十里,平地有石,峭拔如牙。又南五里有居松山。又南五里爲穿山,山有穴,南北相通,相傳馬伏波獲白鹿於此。志云:縣南六十里又有金峰山,泉石甚勝。
白雲洞,縣北二十里。洞深邃,嘗有白雲覆其上。○白牛洞,在縣西南六十里。弘治中盜賊出沒於此,臺臣萬祥言,賊在柳、慶間者,有白牛、上油、肆滴、二都、四五都諸巢是也。
大江,在縣南,都泥江下流也。其源自貴州定番州界,經慶遠府境,歷遷江縣北、賓州南,又東北入縣界,有雷江流合焉,又東南入於柳江。《元和志》「嚴州有長水,自牂牁流下來賓」,即此水也。詳見大川右江及《川瀆》盤江。
定清江,縣北五里,又雷江在縣北三十里,俱南流入於大江。○白馬溪,在縣西南二十餘里,下流亦入大江。
界牌鎮。在縣南境。有巡司。志云:司舊置於縣西,宣德七年遷於南岡石牙村,接貴縣界。○在城驛,在縣西二里。

象州

编辑

象州,府東南百三十里。南至潯州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賓州二百八十里,北至平樂府修仁縣百五十里。

秦桂林郡地,漢屬鬱林郡,漢紀》:「武帝平南越,以秦桂炎地置鬱林郡,以秦之象郡爲日南郡。」《茂陵書》:「象郡治臨塵,去長安萬七千五里。元鳯五年罷象郡,以其地分屬鬱林、牂牁。」臨塵廢縣,蓋在今州界。漢屬鬱林郡,後漢因之,後廢。通典:「秦之象郡,今合浦郡是也。」後漢因之。三國吳屬桂林郡,晉以後因之。梁置象郡。隋平陳郡廢,置象州,開皇十二年置,治馬平縣。大業初州廢,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復置象州,治武德縣,貞觀十二年移治武化,大曆十一年又移陽壽。天寶初改曰象郡,乾元初復爲象州。宋因之。亦曰象郡。《宋志》:「景定三年州徙治來賓縣之蓬萊鎮。」元曰象州路,尋降爲州。明初以州治陽壽縣省入。編户十里。領縣一。
州接壤潯、邕,控臨番峒,山谿錯雜,爲肘腋要地。
陽壽廢縣,今州治。漢中溜縣地,屬鬱林郡,後漢因之。晉廢。後復置,屬桂林郡,宋、齊因之。梁改置陽壽縣,又置詔陽郡治焉。隋郡廢,縣屬象州。大業中屬始安郡。唐初屬象州,尋爲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城邑攷》:「州舊有土城,洪武中甃以磚,成化十四年嘉靖九年萬曆十三年皆嘗修治。城周三里有奇。」
桂林廢縣,在州東南。漢縣,屬鬱林郡。吳孫皓分置桂林郡,縣屬焉。《廣紀》:「漢改秦之桂林郡爲鬱林,孫皓又分立桂林郡。」時謂桂林縣爲小桂,晉建興三年陶侃爲廣州,執交州叛將劉沈於小桂是也。陶弘景曰:「始興桂陽縣即是小桂。」悞矣。大興初又分置晉興郡,桂林縣屬焉。宋、齊因之。隋屬桂州,後屬始安郡。唐屬象州,乾封初省入武仙縣。○淮陽廢縣,在州西南。梁置,屬詔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陽寧縣,屬象州。大業初廢入陽壽縣。
武德廢縣,在州南。唐武德四年析桂林縣地置,爲象州治,尋屬象州,天寶初省入陽壽縣。又西寧廢縣,亦在州南。唐武德四年置,屬象州,貞觀十二年省入武德縣。○晉興廢縣,在州西。晉大興初分鬱林郡置晉興郡,領晉興等縣,宋、齊因之,隋郡縣俱廢。
象山,在州治西。下有巖深三里許,中有白石如象,州名本此。其相連者曰西山,山北爲貓兒山,下臨大江。《風土記》:「貓兒山對鹿兒灘。」是也。又鳳凰山,在州治東二里,與東岡山相連。又東三里有金雞嶺。志云:州城北有燕子巖,空洞可容千人,羣燕巢栖於此。下有碧潭,亦名龍潭山。
白面山,州南七里。石壁屹立,橫截大江,中多白石。一名掛榜山。又南三里有鷺鷀巖,一名鷺鷀峽。○居鹿山,在州東北四十里。上有鹿池。又雷山,在州東六十里,廣四十里。下有仙女池。州東北百里又有聖塘山,高峻不可登,上有塘水。
象臺山,州西北三十里,平正如臺。○石門嶺,在州東南十里。志云:州北七里又有二仙巖。
象江,在州城西,即柳江也。自府城東南流經州西北,自城西而南入武宣縣境,又南入潯州府界。詳見前大川右江。
七里江,州東七里。有天堂嶺,江源出焉,流入象江。又溫湯泉,在州東三十里。水流成河,灌田甚廣,土人謂之熱水江。其下流謂之第四澗,從牛角洲流入象江。又州東四十里有濮泉,州城東北有東泉,俱有灌溉之利。
三里塘,在州南。方廣三里,灌南鄉諸田。志云:州城東有大蓮塘,城北有第一、第二、第三等澗。又古鳳壩,在州北;慈悲壩,在州南;俱灌溉民田,爲利甚博。
龍門砦。州東八十里,有巡司。志云:寨東至永安州二百里,山谿險僻,爲傜賊出沒之處。○象臺驛,在州城南。志云:州南三十里有象臺,平地突起,巍然一臺,四望平遠,相傳州舊治此,驛因以名。《輿程記》:「自象臺驛沿江而北,江中有金灘、麻子灘,皆峭險,分道出洛容縣之江口驛凡七十里。」

武宣縣,州南百里。南至潯州府二百五十里。本桂林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武仙縣,屬象州。宋因之。明初改爲武宣。編户八里。

武仙舊城,縣東十餘里,舊縣治此。宋景德四年宜州軍校陳進作亂,轉攻象州。時曹利用安撫廣西,遣將敗賊於武仙,遂平之,即此。明朝洪武三年築土城,三十年嘗增拓之。宣德八年移於今治,成化中始營磚城,周二里有奇,即今城也。
仙巖山,縣南四十里。巖中可容數百人。又石羊山,在縣西六十里。峭壁上有石如羊,俯臨大江。又銅鼓山,在縣西十里。下有銅鼓灘。
羅渌山,縣東南百五十里。其相近有老鼠諸砦,舊爲傜賊出沒之藪。洪武二十年廣西參政湯敬恭討叛傜,敗沒於此。○大藤峽,在縣東南三十里,接潯州府界。詳見重險。
潯江,縣東南三十里,亦曰大藤峽水,即柳江與諸川匯流處也。中有四灘,曰弩灘、新藤灘、鎖筒灘,牛角灘。灘有巨石,水勢迴旋,其聲如雷。又南入潯州府境,舊爲傜賊淵藪云。○大江,在縣西六十里,都泥江下流也。自賓州流入界,東合於潯江。
仙山驛。在縣南。自潯州府經大藤峽至縣,又北出象州之通道也。又縣東有東鄉巡司,舊爲傜、僮出沒處,成化二年平大藤賊,設巡司於此。

賓州

编辑

賓州,府南三百里。東北至象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南寧府二百五十七里,西北至慶遠府二百二十里。

秦桂林郡地,漢屬鬱林郡,晉、宋、齊因之。梁置領方郡。隋平陳郡廢,屬尹州,大業初仍屬鬱林郡。唐武德四年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置賓州,天寶初曰安城郡,至德二載改爲嶺方郡,乾元初復爲賓州。宋開寶五年州廢,屬邕州,明年復置。亦曰安城郡。元曰賓州路,尋降爲州。明初以州治領方縣省入,編户十五里。屬柳州府。領縣二。
州制邕管之上游,爲兩江之障蔽,嘉靖中林富言:「州爲兩江障蔽,賓州有警,兩江必不能晏然也。」南服有警,批亢搗虛,州其折衝之所矣。宋皇祐中,狄青討儂智高於邕州,勒兵賓州,亦其證也。
領方廢縣,今州治。志云:舊縣在今州南三十里。漢置縣,屬鬱林郡,郡都尉治焉。後漢亦屬鬱林郡。三國吳改曰臨浦。晉太康初復曰領方縣,仍屬鬱林郡。宋、齊因之。梁爲領方郡治。隋初郡廢,縣屬尹州,尋屬鬱林郡。唐屬南方州,尋爲賓州治。宋開寶五年以琅邪縣省入領方,明年,移州及領方縣於琅邪舊治,即今城也。《唐志》:「琅邪縣,唐武德四年析領方縣置,屬賓州。」《城邑攷》:「州城,宋開寶中築,後廢。明朝洪武初復修築。成化中增修,正德八年復修城濬濠。嘉靖十五年、萬曆十二年皆嘗營繕。城周不及七里。」
保城廢縣,在州東南。本領方縣地,梁析置安城縣,并置安城郡。隋平陳郡廢,縣屬尹州,大業中屬鬱林郡。唐初亦曰安城縣,屬南尹州。貞觀五年析屬賓州。至德二載改曰保城縣。宋開寶五年廢。○思干廢縣,在州西。唐武德四年置,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屬賓州,十二年省入領方縣。
領方山,城東一里。舊郡縣皆以此名。又圓珠嶺,在城南門外。大江環流,如珠圓抱。又南里許爲銅鼓嶺,人行嶺上,逢逢有聲,如銅鼓然。○頂山,在州南五里。州南十五里又有南山,連峰聳峙,爲州前案。其相近者曰武渌山。
馬鞍山,州西十五里,以形似名。其相連者有白村巖,相傳巖中有道,潛通南寧府武緣縣界。又葛仙嶺,亦在州西十五里。有洞深邃,容數百人。又有渌蒙嶺,在州西北十五里。盤踞蜿蜒,與渌壽嶺相接。四圍如屏,中有田數十畝。○金雞山,在州西二十里。又州西南二十里有甘村巖,巖中幽深,下有潭水。
石壁山,州東北二十里。其並峙者曰白羊山,旁有廖平巖,清勝奇絕,四圍堅密如城郭。又雙山,在州東二十八里,以兩山相對而名。○銅泉山,在州東北十七里。下有泉,嘗出銅。志云:州北十五里有羅鳳嶺,蜿蜒橫亘,爲州後屏。
古漏山,州西四十里。有泉如滴漏,四時不竭。宋咸平中州守王舉鑿崖燒石,開關路以通行旅,往來稱便。又燈臺山,在州西南八十里,高聳爲諸山望,南接南寧、武緣界,西接上林大明山,迤邐二百餘里。○鎮龍山,在州東南八十里,高出東南諸山,亘百餘里,與平樂府之永安縣、潯州府之貴縣接界。
賓水,在州南。其上源即都泥江也。自慶遠府忻城縣界東南流,經遷江縣北,又東南流歷州南,復東北入來賓縣界。詳見大川右江。
李依江,州東三十里。源出縣北,合諸流入賓水。融縣商船道出於此。又武陵江,在州東南三十里,源出武渌山;又有浮江,亦自州南流入焉;俱匯於李依江。○寶水,在州西南三十里。即賓水支流也,亦東會李依江。
古漏水,在州西。出古漏山下,注流成川,合於賓水。○白鶴泉,在州南三十里,源出南山,至城東南通鷹砦泉合李依江。
陷塘,州東二十里。相傳嶺陷成塘,周五六里許;又東二十里有梁鴉塘;俱灌溉所資也。志云:州東十里有清潭渠。州境陂塘其得名者凡十餘處,俱有灌溉之利。
古漏關。州南四十五里,以古漏山名,宋置。又安城鎮,在州東六十里,有巡司。○清水驛,在州北八十里。又北八十里爲來賓驛,接來賓縣界。

遷江縣,州西北百里。西北至慶遠府忻城縣七十里。本蠻地,唐大曆中置羈縻思岡州,屬邕州都督府。宋天禧中改爲遷江縣,屬賓州。嘉定三年始築縣城,元毀。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始復營築,萬曆十三年增修。周不及四里。編户二里。

寶積山,縣東二里。疊石崔巍,不通道路。山巔稍平,可居,鄉人常依以避寇。亦作堡積山。又縣北一里有鐘山,下有巖。又北二里曰鍾子山,以石峰突兀如鐘也。○印山,在縣西二里,有泉石之勝。又西一里曰煙合山,層巒疊嶂,巖壑深蔚,煙雲常聚其上。又縣北五里有泊艦山,下有巖,容數百人。石筍奇勝,舟行者必駐觀而後去,因名。
永昌山,縣西七里。石巖闊大。又瓦山,在縣西十里。山峰險峻。志云:山下有古縣治。又縣西十五里有古黨山。志云:唐開古黨洞置黨州,即此。悞。○雙髻山,在縣南十里。兩峰並峙。又南十里有鷓鴣山,郡志謂之白鶴山。下有洞,亦名白龍洞。
大江,縣東北二里,即都泥江也。自慶遠府忻城縣流入界,又東南入賓州境。舊志:都泥江亦名渾水江,自宜州落木渡東流合賀水達柳江。詳大川右江。
龍江,縣南三里。源出鷓鴣山之白龍洞,下流入大江。又賀水,在縣西二里。源出上林縣界,石磧險巇,溪流屈曲,繞縣西而東,亦會於都泥江。○武節水,在縣西十里,流匯於都泥江。又武繩水,在縣南十七里,流合賀水入都泥江。志云:縣西八十里有潮泉,泉水湧出,一日三潮,流至羅月鎮入都泥江。
石零堡。縣東南三十里。往來者經此每罹寇患,正德七年設堡於此,築城置戍。

上林縣,州西八十五里。西至思恩府一百五十里。漢領方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上林縣,并置南方州治焉。貞觀八年改爲澄州,天寶初曰賀水郡,乾元初復爲澄州,皆治上林縣。宋開寶五年州廢,縣屬邕州,尋改今屬。縣舊無城,洪武三十一年立屯田千户所始築土垣。景泰三年陷於賊,天順初改築土城,成化八年甃以磚,弘治以後屢經修築。城周一里有奇。編户八里。

無虞廢縣,在縣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析領方縣置,屬南方州,貞觀八年屬澄州,宋開寶五年省入上林。又止戈廢縣,在縣東南。亦唐武德四年置,屬南方州。貞觀五年改屬賓州,尋復來屬。宋開寶中廢。○賀水廢縣,在縣東北。《新唐書》:「武德四年析馬平縣地置,屬柳州。八年改屬南方州,尋屬澄州。」宋初與州俱廢。
扶嵐山,縣北五里。八山分矗,若扶搖雲山之上。一名八角山。又羅勾山,在縣西六里。山勢盤屈如勾。○大明山,在縣西十里,接思恩府及武緣縣境。蜿蜒疊聳,中有五峰,直插霄漢。上有潭,深不可測。潭中時吐異光,遠燭數里,因名。又縣東七里有爭光嶺,俗稱嶺有夜光,與大明山交映也。又石光山,在縣北十里,以山石潔白而名。
鏌铘山,縣南十里。相傳昔人嘗得寶劍於此。有鏌铘關。縣南二十里又有雞籠山,中有洞,宏闊可容百人。又石蓬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平地突起,中有巖洞,容數百人。下有小江穿石縫中,其水清碧多魚。志云:縣東四十里又有雲陵山,最高秀。○羅洪山,在縣東五十里。巖洞幽勝。其相近者又有獅山,對峙者曰螺山,皆平地突起。旁有獅螺江。志云:魚峰嶺,亦在縣東五十里,高峻可四望。
高眼山,縣南四十里。山最高,林木深鬱。又古渌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喬林蔥蔚,下有古渌水。○周安巖,在縣東北二百里。又智城洞,在縣東二十里,矗立千仞。又羅漢洞,在縣北二十里。一名白雲洞,有茂林清溪之勝。
澄江,縣西二里。出大明山下,流入馬波江,唐澄州以此名。○馬波江,在縣北四里。源出縣西之茶山,流入遷江縣境,合於大江。志云:縣北有黃龍、里仁、化龍諸江,又有周江,皆流合馬波江。又淡竹水,在縣南八里。亦出大明山,會馬波江。
周利江,在縣西南,又縣南有單竹江,俱東流注合水。志云:縣南三里有龍馬江,亦出大明山;縣南又有章光江流合焉;又樊廟江,在縣南三十里,出古渌山;俱流至縣東三十里而爲合水,又東匯於大江。○寶水,在縣西南十五里。有陂堰,可溉田。
鏌铘關,在縣南鏌铘山上,宋置。○三畔鎮,在縣北三十里,有巡司。志云:上無虞鄉有琴水橋,萬曆中置巡司於此。又思龍驛,在縣東百二十里。
周安堡,在縣西南。八砦之一也。八砦者,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缽,曰都者,曰羅墨,曰剝丁。後又益以龍哈、咘咳爲十砦。其地東達柳州三都、皂嶺、北四諸洞,西連東蘭等州及夷江諸洞,南連思恩及賓州上林、銅盤、渌毛諸峒,北連慶遠忻城東歐、八仙諸洞,周環五百里,故遷江八屯及上林二里民地,賊據日久,砦各千餘人,扼險要,且鷙悍難制。成化初參將馬義等討之,不克,正德中益熾。嘉靖初王守仁定思恩,密圖八寨,潛師分道擣之,破石門,賊始覺,驚潰。守仁議以八寨諸賊,實柳、慶諸賊根柢,四山環合,同據一險,各巢賊皆倚八砦爲逋逃藪。今幸平盪,宜據其要害,建置衛所,以爲控禦。其周安堡正當八砦之中,宜創築一城,移南丹衛守之。未及行,而守仁病歸。既而撫臣林富議云:「八砦爲柳、慶、思恩各賊淵藪,而周安堡委當思恩八砦之中,四方賊巢道路所會,宜就築新成,委官駐劄。亦不果。不數年猖獗如故。隆慶四年撫臣殷正茂征古田,八寨賊震恐,請服,因設長官司戍守其地。萬曆二年龍哈僮樊尚紏黨爲亂,撫臣郭應聘密令三寨土司襲破之。其後諸酋益恣,佔上林七里、武緣五圖,橫行四出。七年督臣劉堯誨等議征之,分官兵爲四部:一由三里,一由忻城,一由夷江,一由上林,進破賊巢,賊皆披靡。又以北五諸聚落習與賊通,移師破之。因議曰:「八寨,原係遷江縣永安鄉地,洪武間設千户所。後寨賊強盛,所不能製。弘治六年以其地撥附思恩,正德間又改屬歸順州,未幾復叛。今宜分設三鎮,以周安、古卯爲一鎮,思吉、古缽、羅墨爲一鎮,古蓬、都者、剥丁爲一鎮,各置土巡司戍守。以思恩參將轄之,而隸於賓州。建參將,署於三里。龍哈、咘咳各築左右堡,募兵置戍。遷南丹衛八所與參將同城而居。」自是八寨帖服。《土夷考》:「三里謂上林之循業、撫安、古城等里,向被寨賊占據,改爲龍哈、咘咳二寨。萬曆三年撫臣郭應聘改設思恩參將駐守於此,因築三里城。又築龍哈、咘咳二大堡,設兵戍守。」
附見
柳州衛,在府治東北。洪武四年建。又守禦融縣左千户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年建。守禦來賓中前千户所,在來賓縣治東。洪武三十年建。○守禦象州中右千户所,在州治東。亦洪武中建。又武宣守禦千户所,在武宣縣治東北。宣德六年建。守禦賓州後千户所,在州治東。洪武三年建。以上五所,俱隸柳州衛。
南丹衛,在上林縣西北百里。本慶遠之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改州爲衛。正統七年徙衛於賓州治東,尋復立南丹州於故地,而衛治不改。嘉靖三年王守仁平八寨,議移南丹衛於八寨。八年撫臣林富言:「南丹衛舊設於賓州,既不足以遙制八寨,遷之八寨,又不得以還護賓州。獨上林之三里,守仁議設鳳化縣者,可遷衛於此。其地平曠博衍,多良田茂林,南連八寨,西達思恩,形勢險要,可耕可守。但設縣則割賓州之地以益思恩,是顧彼失此也;遷衛則守賓州之險以製八寨、以援思恩,是一舉兩得也。」亦不果。萬曆八年督臣劉堯誨議曰:「南丹八千户所,舊在南丹土州,洪武二十八年建後徙於柳城屯種。永樂二年徙於上林縣東二里,築城以衛之。正統七年改附賓州。嘉靖七年王守仁議移南丹衛於周安堡,既而林富議移於三里,俱不果。今仍議移於三里,與思恩參將同城駐守。」從之,即今衛也。
遷江縣屯田千户所。舊在縣治東。洪武二十五年建,直隸都司。嘉靖三年王守仁議曰:「遷江八所皆土官世職。舊有狼兵數千,分置八寨。今雖衰耗,尚有四千餘衆。若留四所屯田於外,調四所合南丹一衛之衆以守,足爲柳、慶間一巨鎮。」既而撫臣林富言:「八寨原係遷江八所土官所轄地方,合如守仁議,量遷四所官兵,并召募精銳,協力防守。」七年遷置所於縣東南境,接潯州府界,西達八寨,壓屯堡七十二。編户五里。

慶遠府

编辑

慶遠府,東至柳州府二百三十里,東南至柳州府賓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利州界七百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界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七十里,至京師七千九百里。

古百粵地,秦屬象郡,漢爲交趾、日南二郡地,晉以後沒於蠻。唐武德中置粵州,乾封中改爲宜州,天寶初曰龍水郡,乾元初復爲宜州。唐末爲馬氏所據,五代漢乾祐三年入於南漢。宋仍爲宜州,亦曰龍水郡。宣和初升爲慶遠軍節度,咸淳初又升爲慶遠府。以度宗潛邸也。元曰慶遠路,大德初改爲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明朝洪武三年復爲慶遠府。《通志》:「洪武二年安撫司吳天護歸款,以慶遠爲南丹軍民安撫司,授天護爲同知。三年以廣西省臣言改置今府。」今領州一、縣四,又羈縻州三、縣一,長官司二。
府江山峻險,土壤遐僻,控扼蠻荒,爲西陲之襟要。
宜山縣,附郭。唐置龍水縣,爲宜州治。宋宣和初改縣曰宜山。今編户三十七里。
龍水廢縣,在府治東南。唐武德中平蠻洞置縣於此,尋爲州治。《城邑考》:「郡舊有土城,唐天寶初築,後廢。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因舊址改拓,成化三年增修。弘治元年、二年復修城濬濠。正德七年又增築外垣。嘉靖二年及萬曆九年又復營繕。有門六,城周六里有奇。」
洛曹廢縣,府東八十里。唐置洛封縣,屬柳州。元和十二年改曰洛曹。宋淳化五年改屬宜州,嘉祐七年省入龍水縣。○述昆廢縣,在縣西南。唐置羈縻述昆州,領夷蒙等五縣,隸桂州都督府。宋因之,尋爲述昆縣,熙寧八年廢縣爲鎮。相近有古陽廢縣。《宋志》羈縻懷遠軍領古陽一縣,熙寧八年廢縣爲懷遠砦,即此。今爲永順長官司地。
崖山廢縣,在府東南。唐貞觀九年置崖山縣,屬柳州,後改屬宜州。宋景祐三年縣廢。○富安廢監,在府南百六十五里。宋置此以採硃砂,後廢。《宋志》:「宜州有羈縻監二:「曰富仁,曰富安。」其地蓋相近。《通志》:「府北三里有鐵城,宋寶祐中築。又有廢寶積監,在府西二百二十里;廢玉田場,在府西南百三十里;皆宋置。」
宜山,府城北一里。羣山皆高大,此獨卑小,下臨龍江,宜於登眺,因名。唐以此名州,宋復以此名縣。又天門山,在城北二里。兩峰如筍,崒嵂參天,亦曰天門拜相山。其相近者又有盧山,與府治對峙。○南山,在城南五里。巖洞軒敞如屋,洞中有石龍,鱗甲宛然,因名龍隱洞。山之左曰白雲巖。又九龍山,在府西南六里。山有九龍洞,洞口有潭,深不可測,引流爲陂,資以溉田。志云:九龍江陂在府西八里。
會仙山,府北二十里。有白龍洞,一名北山,盤曲數里,中多佳勝。《通志》:「山在城北一里。」○日山,在府東隔江九里。圓聳特立,拱峙郡城。又有月山,在府西二十里。
小曹山,府東三十二里。下有潭,今築爲寨,名水寨。又馬蹄隘山,在府南二十里。其並峙者曰鰲山。○香爐山,在府西六十里德勝鎮。其並峙者曰文筆山、屏風山。又有羊角山,在府西六十里河池所。皆以形似名。志云:府西十五里有觀洞,以靈異稱。
龍江,在府城北。自貴州獨山州流經天河縣境,又東南流經城北,復折而東流,至柳州府柳城縣,又東南合於融江,即右江別源也。其兩岸石筍峭立,湍流迅急。洪武二十九年拓郡城,北倚龍江爲險,而東、西、南三面平曠。弘治二年始環城爲濠,引官陂水注之是也。餘詳大川右江。
小江,府東北六里。源出西北諸蠻峒,經天河縣界,合於龍江。又洛濛江,在府南六十里,源出忻城縣山中,東北流經此,下流亦注於龍江。○金水,在府北。志云:龍江自天河縣折而南,與金水諸川合流至城北是也。
官陂,府南六里。堰水分流,東西灌溉,匯流城南,引入飲軍池。弘治初郡守王溥嘗疏治之。○飲軍池,在城南。宋景德間宜州軍校陳進叛,曹利用討敗之,嘗飲軍於此,因名。又龍泉,在府南二里。泉湧出如勺,而灌田甚博。又南一里爲龍塘,即龍泉所瀦也,復導流而南爲官陂水。志云:府境陂塘灌溉之利以數十計云。
東關,在府城東。成化三年壘石爲垣,以護民居。亦曰迎恩關。又西南二廂亦各爲關,皆設兵守之。其西關亦曰香山關。
大曹鎮,府東五十里,有巡司。其旁爲大曹驛。志云:府東四十里爲大曹渡,即龍江渡處也。○懷遠鎮,在府西三十五里,有巡司。又德勝鎮,在府西六十里,有巡司。德勝驛亦置於此。志云:萬曆六年置戎政行館於德勝鎮。是也。又東江鎮,在府西一百二十里,亦有巡司。
思立砦。在府北。宋淳熙十一年安化蠻蒙光漸等犯宜州思立寨,廣西將沙西堅討平之。《宋志》:「龍水縣有懷遠、思立二寨。」是也。懷遠即上廢古陽縣。安化,見柳州府融縣之廢撫水縣。

天河縣,府北九十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界二百里,東北至柳州府羅城縣百里。唐武德中置天河縣,屬粵州,尋屬宜州。宋因之。大觀初改隸融州。靖康初復故。今編户十八里。

天河舊城,在縣西。唐置縣治此。志云:宋時天河縣治在高寨山下,明朝洪武二年遷治蘭石村,正統七年治甘場村,是時縣未有城。正德十二年始營土垣。嘉靖十三年遷於福渌村,尋改築土城,後毀。萬曆九年復營木城,明年始甃以石,城周二里,即今治也。
東璽廢縣,在縣東。唐置,屬粵州,尋屬宜州。五代時馬氏因之。南漢廢入天河縣。○澄海廢城,在縣東南,宋置戍守處也。景德四年澄海軍校陳進作亂,據宜州,既而轉攻天河砦,官軍敗之,即此城。尋廢。
甘場山,在縣治東。形如幞頭,巖險可恃,縣治倚其麓。又東二里曰鳳頭山。山形昂聳,因名。○榜山,在縣西三里,形如掛榜。又西里許曰穿山,以石竇相通也。又交椅山,在縣西五里。山形回環,因名。
高寨山,縣西二十里。舊縣治在其下。其相近者曰北陵山,麓有水泉。又烏山,在縣西三十里,峰巒高峻,上有泉,民恃險,築寨其上。○植福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勢高聳,綿亘數里,縣之鎮山也。
龍江,在縣西南。自貴州獨山州流入界,又東南流達於府城北。○三潮水,在縣西十里。源出北陵山,注於龍江。其水一日三潮,潮至漲滿,潮退則其流一線,可以溉田。民受其利,謂之聖水。
東小江水,在縣東。發源羅城縣界,流入境注於龍江。又有東北小江水,亦自羅城縣流入境,二流分導,下流復合入於龍江。居民引以溉田,爲利甚溥。○思吾溪,在縣東南二里,下流亦入龍江。
德謹砦。在縣北。宋置。又西有堰江堡,《宋志》:「大觀三年與縣俱屬融州。靖康初復舊。」元廢。○江口渡,在縣南二十里,通道所經。縣北三十里又有清潭渡。

河池州

编辑

河池州,府西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南丹州百四十里,西北至貴州獨山州二百里。

唐羈縻智州地,宋初置河池縣,隸宜州。大觀初改置庭州,四年州廢,仍屬宜州。元屬慶遠路,明初屬慶遠府,弘治十七年升縣爲州。編户十八里。領縣二。
州密邇蠻左,山川環疊,爲控扼之地。志云:州境思恩、荔波二縣西北界與貴州爛土、黎平諸夷相接,不通王化。
懷德廢縣,今州治北。宋置河池縣,大觀初即縣置庭州,改縣曰懷德。州尋廢,縣復曰河池。元因之。明初亦曰河池縣,後改爲州。《城邑攷》:「州治,即宋懷德縣,舊有土城。天順六年遷於屏風山。成化十三年還治庭州故址。嘉靖四年以土壤卑窪,城易頹圮,復遷今治,北去舊治三里而近。隆慶四年始營土城,萬曆十三年復增拓之。城周不及二里。」
富力廢縣,在州東北。《一統志》:「宋置河池縣,以富力縣并入。」或曰縣蓋湖南馬氏所置,南漢因之,宋廢。疑即智州所領羈縻縣矣。○廢智州,在州西。志云:唐貞觀中開生蠻置。今《唐志》不載。《宋志》宜州所領有羈縻州十,智州其一也。州蓋宋初所置。或曰州西南有三旺州,今爲三旺里,蓋明初所廢。似未可據。
屏風山,州東北三里。嵯峨環繞,如屏之峙。天順中嘗徙縣治此。又四一山,在州治北。州治南有吳山,環拱前後,爲州之勝。又移嶺山,在州北五里。道路縈紆,山崖峻險。州東南三里又有馬鞍山。
智州山,州西四十里。盤紆綿亘,凡百餘里。智州舊置於山下。○都銘山,在州東二十里。山高峻,舊名都猛。又州東三十五里有鬼巖隘山,以巖穴深杳而名。又太平山,在州東,下臨金城江。
金城江,州東五十里。源出貴州界,下流入都泥江。《宋志》宜州所領有羈縻金城州,蓋因江以名。○古浪溪,在州東五里。一名乾溪。又州南一里有秀水,州西有貓溪水,居民多引爲陂塘,其下流注於金城江。
懷德陂,在州南。又州東南有羅家水陂,州東有將村陂,東北有官村陂,俱灌溉民田,多者至千餘頃。又懸崖泉,在縣南,溉田十餘里。
安遠寨,在州西。宋大觀二年置,屬庭州。宣和五年移砦於平安山,尋廢。今爲安遠里。
謝村站。州西南八十里,又六十里而達南丹州。○金城渡,在州東五十里金城江上,渡旁舊置巡簡司。

思恩縣,州東北七十里。東南至府城百五十里。本生蠻地,唐貞觀十二年開置思恩縣,屬環州。宋熙寧八年改隸賓州,大觀初又改屬宜州,尋復故。元屬慶遠路,明初因之。弘治中改今屬。縣無城,編户二十二里。

廢環州,在縣西北。本蠻地,唐貞觀十二年李弘節招撫降附,置環州,理正平縣,兼領福零、龍源、饒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七縣。天寶初曰正平郡,乾元初復故。後仍沒於蠻。宋爲羈縻環州,亦曰南環州,以別於陝西之環州也。慶曆四年南環州蠻臣希範作亂,陷本州,破鎮寧州,詔廣西提刑田瑜討平之。元初州廢。○廢鎮寧州,在縣西,宋所置羈縻屬州也。《宋志》:「熙寧八年以環州之思恩縣屬宜州,又省鎮寧州之禮丹縣入焉。」縣亦宋所置。宋末州廢。
廢溪州,在縣北。宋置帶溪砦,熙寧八年移思恩縣治此。元豐六年縣還舊治,大觀初增置溪州於此。四年州廢,仍曰帶溪砦。
寒山,縣南五里。山高多風,土人謂之寒坂。○紺山,在縣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扞山,以扞蔽縣後也。巖嶂層疊,日光少見,土人謂之暗嶺。
三峰山,縣東二十里。三峰並列,下有石巖,洞泉出其中,引流溉田。○回頭嶺,在縣南三里,山勢回顧縣治。又龍巖,在縣南五十里,有洞深邃。
環江,縣南六里。源出縣西北蠻洞中,繞流經此,東北流合於龍環,環州以此名。志云:縣西有環江渡,即江流所經也。○帶溪,在縣北四十里。源出荔波縣,東流經此,旋繞如帶,南流入於龍江。
普義砦。在縣南。《宋志》:「縣有普義、帶溪、鎮寧三砦。」是也。元廢。《土司志》:「普義相近有茆灘。正德中南丹酋莫揚侵思恩地,於茆灘築二堡,於普義、六傳、川山、三疃築四堡,嘉靖初始還屬思恩。」○白面山寨,在縣治西。志云:縣治舊在清潭,宣德中徙於白面山寨,天順中又移今治。寨蓋邑民保聚處也,北去清潭不過百武。

荔波縣,州西北五十里。南至南丹州百八十里。本蠻地,宋置羈縻荔波州,元初因之,屬南丹安撫司,大德初廢。《一統志》云:「宋置荔波州,明初廢入思恩縣。」洪武十七年復置荔波縣,屬慶遠府。正統十二年改隸南丹州,弘治十七年改今屬。縣無城。編户十二里。

水巖山,縣西十里。巖穴幽勝,水出其中,因名。又縣北五里有方林山。
勞村江,縣東南百二十里。或曰即金城江之別名。○帶溪,在縣東,流入思恩縣界。
董界堡。在縣南,近南丹州境。萬曆八年南丹酋莫之厚謀侵縣地,毀董界官堡,督臣劉堯誨諭却之。
附見
慶遠衛。在府治東北。洪武二十九年建。又河池守禦千户所,在德勝鎮西二里。明初置於河池縣城內,永樂六年徙於此,隸慶遠衛。有土城,宣德八年易以石。城內有思恩倉,亦永樂中置。

南丹州

编辑

南丹州,府西二百四十里。東南至那地州百八十里,西至貴州豐寧長官司二百里,北至貴州獨山州二百七十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元豐三年置南丹州,志云:「宋開寶中土酋莫洪臙內附,元豐中置州,管轄溪洞,以莫氏世其職。」大觀初改爲觀州,尋復故。宋史》:「大觀元年廣西經略使王祖道欲急邊功,誣南丹酋莫公佞阻文蘭州,不令納土,發兵取其地,殺公佞,改南丹爲觀州。公佞弟公晟密圖報復。四年廢觀州,仍以公晟知南丹州歷世承襲。」元爲南丹州安撫司,至元末莫國麟納土,升州爲安撫司。大德初并入慶遠路。時議者以南丹去慶遠爲近,户口少,請省之,因立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明初復爲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州廢,改設南丹衛。正統十年復置州,洪武初莫金內附,後復叛,遣都督楊文討平之,因廢州置衛。後衛治屢徙,州地既虛,夷民屢叛,乃復置州,以授金子莫渌世守職貢。屬慶遠府。編户十九里。秋米七百二十石有奇。貢錫。
州蠻峒錯雜,控據咽喉,稱爲形要。《西粵風土記》:「南丹視田州、泗城差小,而兵力悍勁。東蘭、那地兵亦精勇。」
廢觀州,在州東。本南丹州之高峰寨也。宋大觀初改南丹爲觀州,四年南丹復故,移置觀州於高峰砦,紹興四年復廢州爲砦,即此。○廢永州,在州境。《一統志》:「明初省永、鸞、福、延四州入南丹州。」建置未詳。
中平廢縣,在縣北,宋所置羈縻縣也。大觀初置靖南砦於此,屬庭州,四年移寨於廢孚州。政和七年砦還治中平縣,宣和三年仍置於廢孚州,以其地廢入南丹州。
孟英山,州西五十里。產銀。永樂十五年遣內臣開礦,歲不過九十餘金,旋變錫,遂罷去云。州西有長春、三寶諸山,州南有金雞等山,皆高峻。
都泥江,在州南。自貴州定番州界流入境,又東歷那地州入忻城縣界。詳見大川右江。志云:州東南有紅盆江,西有青雲溪,下流俱入於都泥江。
羅侯關,《圖經》云:「在州西。」又西有下城關。又甲界關,在縣東南三十里。志云:縣東北二十里有蓮花寨,又東有金雞寨、巴峨寨。又有蒙寨,在州東南四十里。
木門寨。在州東。《宋志》:「州有存留、木門、馬臺、平洞、黃泥、中村等堡寨。」今皆廢。○君峒,《輿程記》:「在州南六十里。又東南六十里爲中坑錫場,又六十里而至那地州。」

東蘭州

编辑

東蘭州,府西南四百二十里。東北至那地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思恩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田州界百三十里,西至泗城州界二百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崇寧五年置蘭州。《土夷考》:「宋時韋君朝者居文蘭洞爲土夷長,傳子宴鬧。崇寧五年內附,置蘭州,以宴鬧知州事,世其職。」元曰東蘭州。明初因之,洪武十二年土酋韋富撓歸附,世襲知州修職貢。屬慶遠府。編户十二里。秋米一千一十三石有奇。貢馬。
州羣山森立,地僻而險。
廢文州,在州東。本羈縻蠻洞,宋崇寧五年納土,置文州。大觀初改置綏南砦。紹興四年寨廢,仍置文州。《一統志》:「洪武十二年省安習、忠、文三州入東蘭州。」建置皆未詳。
廢隆州,在州南。宋政和四年置隆州,治興隆縣。宣和三年州縣皆廢,改置威遠寨,隸邕州。又東南有廢兌州,亦宋政和四年置,治萬松縣。宣和三年州縣俱廢,改置靖邊砦,亦屬邕州。元初二寨俱廢。
五篆山,在州西南。又州北有青雲山,州西有勝山,州南有雙鳳等山,爲州之勝。○福山,在州東北。其東有三佛山,又東北曰伐山,皆高勝。
隘洞江,在州東北。流入南丹州界合都泥江。又州西有九曲水,流經州南合於隘洞江。《輿程志》:「自州東南渡清水江,越狗遁關,出思恩府之道也。」
雷山關。在州東南。其地有雷山,因名。

那地州

编辑

那地州,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東蘭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思恩府百七十里,西至泗城州界三百里。

唐羈縻蠻洞地,宋崇寧五年置地、那二州,志云:宋熙寧初土酋羅世念等歸附。崇寧五年諸蠻納土,因置地州及那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元年省那州入地州,改爲那地州,時地州酋羅黃貌帥先歸附,詔省那入地,以羅氏世管州事。屬慶遠府。編户二里。秋米四百一十石,貢錫、馬。
州界蠻傜之中,山川盤紆,有險可恃。
廢那州,在州南。宋崇寧五年蠻酋納土置,元亦曰那州,明初廢。○廢孚州,在州東。本地州之建隆縣,宋大觀初析置孚州,其倚郭縣曰歸仁。四年州縣俱廢,移置靖南砦於此。政和七年復置孚州及歸仁縣,以靖南砦還舊治。宣和三年州縣仍廢,置砦如故。紹興四年砦廢。
虎山,在州南,以山形蹲踞也。又有馬山,在州北,馬山之西曰感現山,俱高聳。又有屏山,在州西,以卓立如屏而名。○紅山,在州東南。又東曰翠屏山。志云:州北有慕曉嶺,州東北有懷峽嶺,俱峻險。
都泥江,在州北。自南丹州流入界,又東入忻城縣境。志云:縣東有龍泉江,州西有巴羅江,俱匯於都泥江。
盤利關。《圖經》云:「在州東北。」又州東有龍泉寨,州西北有思廉寨。○水龍坑,在州西南六十里。《輿程記》:「水龍坑山路險仄,沿溪越嶺,三日而至東蘭州。」

忻城縣,府南百四十里。東南至柳州府賓州百六十里,西南至那地州百里。本蠻地,唐貞觀中,開置芝州,治忻城縣。天寶初曰忻城郡。乾元初復曰芝州。宋爲羈縻地,慶曆三年廢芝州,以忻城縣隸宜州。元屬慶遠路,明初屬慶遠府。《土夷考》:「元置八仙屯千户,授土官莫保。洪武初罷屯官,籍屯田兵爲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正統以後傜、僮屢亂,知縣蘇寬不事事。僮老韋公泰等舉莫保玄孫敬誠爲土官,寬請於監司,奏授世襲知縣。一縣二令,權不相統,流官徒擁虛名,佩印蹴居府城。弘治中革流官獨任土官,莫氏世居其職。」編户一里,秋米二百一十九石。

廢紆州,在縣西。唐所置羈縻州也,領東區等六縣,隸桂州都督府。其南又有羈縻廢歸思州,亦唐置,宋初因之。慶曆三年以二州地併入忻城縣。○廢思順州,在縣東,亦唐所置羈縻州也,領羅遵等五縣。宋初因之。又有廢歸化州,宋所置羈縻州也。慶曆四年以二州地并入柳州府馬平縣,後析入縣境,蓋縣與馬平接界也。
疊石山,縣北六十里。巖石重疊,因名。又龍塘山,在縣北六里。○張帽山,在縣東北。山高聳,與疊石山相映帶。
烏泥江。縣西六里,即都泥江也。自那地州流入境,經縣北,下流入賓州遷江縣界。○龍塘江,在縣北。源出龍塘山,東南流入烏泥江。
永順長官司,府西南六十里。本宜山縣古陽、述昆等鄉,弘治間增置今司,以鄧文茂等世其職,割宜山西南百二十四村畀之。秋米三百五十九石。
永定長官司。府東南八十里。本宜山縣歸善、洛三等鄉,弘治中增置是司,以韋槐等世其職,割宜山東南一百八十四村畀之。秋米三百三十五石。《土夷考》:「宜山南境與思恩府接界。正統六年老人黃祖記與思恩土官崇瑛合謀割地歸思恩,土人韋萬秀不服,遂倡亂。成化二十二年覃召管等復作亂。弘治中遣官撫之,叛者願以黃祖記所謀割地別立長官司。撫臣鄧廷瓚奏從其請,遂置二司,設正副長官各一,自是遂爲羈縻之地。」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