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四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四 廣東五 高州府 雷州府 廉州府 下一卷▶

廣東五

◇高州府,東北至肇慶府七百七十里,南至海岸百五十里,西至廉州府二百六十里,北至廣西梧州府五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里,至江南江寧府五千四百八十里,至京師八千六百四十七里。

古百越地。秦爲南海郡地。漢初屬越國,武帝時屬合浦郡。後漢因之,建安末析置高涼郡,治高涼縣。三國吳又置高興郡。治廣化縣。今與故高涼縣俱見肇慶府陽江縣。晉初因之,後以高興并入高涼郡。宋、齊仍舊。梁大通中兼置高州。隋平陳廢郡,大業初復改高州爲高涼郡。唐武德六年復置高州,初治高涼縣。貞觀二十三年移州治良德縣。天寶初曰高涼郡,乾元初復故。《新唐書》:「大歷十一年州移治電白縣。」五代時屬於南漢。宋仍爲高州,亦曰高涼郡。景德初并入竇州,三年復故。元曰高州路,仍治電白縣,大德八年徙治茂名。明洪武初改爲高州府。領州一、縣五。今因之。

府據二廣之間,爲交衢之地。西北一帶,山箐盤互,傜、僮伺隙其間,一旦竊發,則東西俱病矣。至東南皆距大海,雖有沙帶、限門之阻,而水深潮平,倏忽易達,禦倭營堡,不容少疏也。志云:郡控山濱海,溪峒中聯,爲水陸襟要,允矣。

○茂名縣,附郭。漢合浦郡地。晉南渡後置茂名縣,屬高興郡,後廢。梁復置,屬高涼郡。隋屬高州。唐初因之。貞觀元年改屬潘州,八年爲潘州治。五代梁開平初劉隱奏改爲越裳縣。唐同光二年南漢復改縣曰茂名,仍爲潘州治。宋開寶五年廢,以縣隸高州。景德元年高州廢,縣屬竇州,尋爲竇州治。三年還屬高州。元因之,尋爲府治。今編户四十六里。

廢潘州,今府治。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治南昌縣,在今廣西博白縣境。貞觀初移治定川縣,在今鬱林州境。八年更名潘州,尋移治茂名縣。十七年并入高州。永徽初復置潘州。天寶初曰南潘郡,乾元初復故。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州廢,縣屬高州。元改爲府治。《城邑考》:「今府城唐潘州城故址也。洪武十四年因故址增拓,三十一年甃以磚石。成化元年寇毀,三年重修,明年復增築。嘉靖四年以後屢經修治。有門五。城周不及四里。」

南巴廢縣,府東百里。梁置縣,爲南巴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大業初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屬高州。永徽初改屬潘州。宋省入茂名縣。○潘水廢縣,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唐武德五年置潘水縣,屬南宕州,尋屬潘州。貞觀二十三年析置毛山縣,尋省潘水縣入焉。開元二年又改毛山曰潘水。南漢曰潘川縣,仍屬潘州。宋省入茂名縣。

潘山,府東一里。亦名東山。峰巒高聳,環抱郡治,郡之主山也。山之麓爲潘仙坡,相傳晉永嘉中,道士潘茂名者,得仙於此。城西又有觀山,爲茂名上昇處,一名昇真山,亦名仙山巔,有昇真觀,因名。○筆架山,在縣東南十里,有三峰並聳。又東南十里有射牛山,峻聳圓秀,上有二潭。俗呼石牛山。

高涼山,府東北九十里。舊屬電白縣,後改今屬。志云:山本名高梁,羣峰並聳,盛暑如秋,故改梁爲涼。漢建安十六年,衡毅、錢博拒步騭於高要峽,毅死,博與其屬亡於高涼,蓋即此山云。或云漢高涼縣蓋置於山下。又大帽山,在府東北五十里,層崖高聳,形圓如帽,傜人散居其中,亦曰傜山。又東北三十里曰白水山,上有飛泉直瀉,中有白石鮮明。○雲爐山,在府西三十里。山高聳,多雲霧,如煙起爐中。弘治十一年御史萬祥言高州山洞賊巢,有雲爐、大桂、平地、石羊、冬瓜、捌嶺凡六處云。又銅魚山,在府東六十里,山形似魚;又東二十里曰靈湫山,下有龍湫;舊皆屬電白縣。志云:府東百里有浮山,山嶺高聳,其水西南流入吳川縣界。

南宮嶺,府南一里。山形圓秀,下臨鑑江。又南二里有茂嶺,亦曰茂嶺岡,以草木滋茂而名。其下爲南洲。相傳岡本臨大湖,唐天寶中,一夕雷雨,湖中湧出一洲,土人目爲小瀛洲。又仙井嶺,在府西北一里,旁有仙井。志云:府西南三十五里有蠶山,俗名王商嶺。又府東南百七十里有胡鼻岡。

海,府南百五十里。《海防考》:「府境所轄海澳,若蓮頭港、汾州山、兩家灘、廣州灣,皆南面之險也。」

鑑江,在府城東北。源出電白縣鑑山下,其水澄澈,繞流而西,環帶郡治,迤西南支分雙渚,合流至化州會羅水,又南經吳川縣入海。志云:府東北一里有上宮灣,出崖石中;又有下宮灣,在城西觀山下。又有新河水,在府東南一里,源出雲爐山,一名東河,合大河;經此皆流會於鑑江。

潭峨江,在府城西。源出信宜縣西思賢嶺下,流經府城西南,有高源水亦自信宜縣流經府城西,會爲一水,並流入於鑑江。○特亮江,在府西百里,自信宜縣流入界。又浮來水,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其下流俱注於海。

平山鎮,府東南四十里。本屬電白縣,有巡司,洪武中置。成化以後,改今屬。又赤水巡司,在府東北。志云:府東百十里有故那黎寨,宋置於電白縣下博鄉,元曰那黎巡司,洪武二十七年以那黎地僻,遷於今治。○東門營,在府城東。志云:府西北有雙威寨,綉江源出於此,即今廣西北流縣之雙威鎮矣。又有茅峒,在府東南十里,四山環合,中有隙地,可以藏兵,當山缺處,一徑迤邐通神電以西諸路。成化二年賊鄧公長據此,知府孔鏞招降之。

古潘驛。在府治西。又那夏驛,在府東九十里。《輿程記》:「自古潘驛西八十里,爲化州石城縣之息安驛,又西九十里爲廉州府石康縣之白石驛,此爲西達廉州之道。自驛而南九十里爲化州陵水驛,又百里爲石城縣之新和驛,又南百里爲雷州府遂溪縣之桐油驛,此爲南達雷州之道。又自那夏驛東百里,爲電白縣之立石驛,又六十里爲肇慶府陽江縣之太平驛,此爲東北達肇慶府之道。」○端黎山砦,在府北。志云:茂名縣境傜山凡四十有四。

○電白縣,府東四十五里。東至肇慶府陽江縣二百二十里。漢合浦郡高涼縣地。梁置電白郡,治電白縣。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唐因之。大歷十一年自良德縣移高州治此。宋因之,景德初州廢,縣屬竇州,尋復爲州治。元大德中移高州治茂名,縣屬焉。明景泰初流賊雲擾,縣無寧宇。成化四年移入神電衛城。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十二里。

高州城,今縣治。唐、宋時州郡皆治此。《郡志》:電白縣舊有土城,即故高州城。元大德中因故址爲縣城,甃以磚石,週三里有奇。明正統中,爲傜寇所毀,尋復修築。成化中廢爲舊電白堡,而移縣於神電衛治東,西北去舊城百八十里。《城邑考》:「衛城,洪武二十七年築,初爲土城,永樂七年改甃以磚。成化四年增修,濬濠環之。」

良德廢縣,在舊縣西北三十七里。陳置務德縣,屬高涼郡,後改曰良德。隋屬瀧州。唐初改屬高州,貞觀中爲高州治,州徙縣仍屬焉。宋開寶五年省入電白縣。○海昌廢縣,在舊縣北。梁置,并置海昌郡治焉。隋省。

保定廢縣,在舊縣東二百二十五里。本高涼縣地。梁置連江縣,爲連江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唐初改曰保安縣,仍屬高州。開元五年改曰保寧,至德二載又改曰保定。宋初省。

寶山,舊縣治北一里。秀麗特立,形如圓珠。宋紹興間創登高亭,植松於上,爲郡登臨之勝。山之麓有送龍岡,其南爲獅子坡,縣治憑焉。又有鑑山,在縣北三里,舊有銀坑,下有溪,澄澈如鏡,即鑑江之源也。志云:今縣北二里有莊垌嶺,高峻巉岩,爲縣主山。縣北十里曰龍潭山,山麓有石巖,泉出三竇中,湧流爲龍潭。又縣南十里曰蓮頭山,高秀如芙蓉,縣之案山也。

要龍山,縣東六十里。與雙甑山相連,皆高聳。又帽澇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雲如帽,即雨至,因名。○丫角嶺,在今縣北五十里,雙峰並峙,山色蒼翠。又湖山嶺,在縣西北七十里,山勢聳拔,爲諸山宗。登其巔瞰大海如池沼。上有龍潭,淵深莫測。

海,縣南五十里,又東南與陽江縣接境。志云:縣南三十里有鹹水湖,四面水皆淡,而此湖獨鹹,說者以爲地竅通海也。

鑑水,在縣西南。源出鑑山下,合羣川流入茂名縣境而爲鑑江。志云:縣東北三十里有射合水,出帽澇山,流入茂名縣境。舊縣南三里又有蒲牌河,東流七十里爲大河,復西南流入茂名縣界,合於東河,並注於鑑江。

五藍河,縣東三十里。源出山澗中,南流入海。有官渡。○蓮頭港,在縣南四十里,源出縣西北十五里之奇壁山西,名沙尾港,南流經蓮頭山,山水流合焉,因名蓮頭港。又南有大分洲,水流經此入海。

立石關。在縣西北立石驛西。志云:神電衛西有立石驛,萬曆中改掘岡驛,有立石巡司,尋革。又龍門營,在縣西四十里,嘉靖十八年置。又獅子堡,在縣西七十里,嘉靖五年設,與舊縣城並爲控禦傜賊之要路。相近有三橋堡,志云即茂名縣之那夏驛,弘治十年設;皆有兵戍守。○北額砦,在縣西,宋置。又望夫山砦,在縣境,傜砦也。志云:縣境有二十一傜山。

○信宜縣,府北八十五里。東至羅定州百六十里,西北至廣西容縣百八十里,北至廣西岑溪縣百五十里。漢蒼梧郡端溪縣地。梁爲梁德縣地。隋爲懷德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信義縣,爲南扶州治,貞觀六年爲竇州治。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信宜,仍爲竇州治。熙寧四年州廢,縣屬高州。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十五里。

廢竇州,即今縣。唐武德四年置南扶州,治信義縣,尋以僚叛寄治瀧州。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瀧州。二年復置南扶州。五年復廢入瀧州。六年改置竇州。天寶初曰懷德郡,乾元初復曰竇州。《唐志》:「州界有羅竇洞,因名。」南漢亦曰竇州。宋廢。《城邑考》:「縣舊有土垣,正統五年傜亂,始築磚城。」

懷德廢縣,縣東北七十里。蕭梁置梁德郡,治梁德縣。隋平陳郡廢,縣屬瀧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懷德縣。唐初屬南扶州,尋屬竇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信義縣。○潭峨廢縣,在縣西南二十里。唐初置,屬南扶州,尋屬竇州。宋開寶中廢。又特亮廢縣,在縣西北百二十里,亦唐初置,屬南扶州,後屬竇州。宋廢。

龍山,縣東二十里。山勢峻險,南有石孔,約深五丈許,謂之風窖;北有石孔,其深不測,謂之雨窖,相傳有龍潛焉。又古樓山,在縣東七十里,山勢險峻,上有三峰,高低相疊,其狀如樓。○大間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形勢高大,間於茂名、信宜二縣界,因名。又縣北三十里有趙山,形勢險峻,元時有傜人趙姓者依山而居,因名。志云:縣治東北有營屯山,縣之鎮山也。又有鳳皇山,在縣西南二里,俗呼鳳皇渚。

雲岫山,縣西南三十里。山高險,中有一峰聳拔,人莫能至,雲常蓋其上。○雷公嶺,在縣東北百里。山空洞雷鳴,則澗谷響應。又有歐嶺,在縣西北百里,山高廣,其中一峰特聳,元時有歐姓者居此。志云:縣南一里有羅竇洞,唐以此名州。貞觀五年高州總管馮盎入朝,羅竇諸洞僚反,敕盎率部落討平之。又顯慶三年播羅哀僚酋長多扶桑等率衆內附,即此地也。蓋生僚所居後,日就傾圮,無復故險。明嘉靖中,好事者目之,曰小瀛洲。

竇江,在縣城南。志云:竇江源出龍山西,流合東、西二川雲。東川源出雷公嶺,西南流經城南合西川入竇江,灘峻水急,多峭石,冬淺夏深,民常以竹簰轉運。西川源出歐嶺,遶流經廢潭峨縣,亦曰潭峨江,至城南與東川合流。其水亦冬淺夏深,無石,民亦以竹簰轉運。合流後始通舟檝。又西南經雲岫山,轉而南流,經府治西北入於鑑江。

麗水江,在縣北八十里。出縣北百里白馬山,下流入東川。又特亮江,在縣西百里,源出縣西七十里之宋山,東南流入茂名縣界。志云:縣西百里有高原嶺,接化州界,高原水出焉,下流入於西川。

中道鎮。縣東北五十里,東川所經也。有巡司,洪武中置。志云:司本置於懷德鄉後黃潦砦左,與縣北函口隘並爲要害是也。○嶺底堡,在縣東四十里,向設官軍,防懷鄉、聖峒、六定、嶺底等傜。又中堂堡,在縣東九十里。亦設官兵,防坡頭、竹雲、中堂等傜。○浦頭山寨,在縣北,傜寨也。志云:縣北境傜山,接廣西岑溪縣、鬱林州界凡四十有一。又縣境有鹽田等傜山十五,十三峒等傜山十二,其坡峽山等五十八傜山稱爲險惡云。

◇化州,府西南九十里。西南至雷州府三百六十里,西至廉州府百八十里,西北至廣西陸川縣二百三十里。

秦象郡地,漢屬合浦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高涼郡。晉以後因之。梁置羅州及石龍郡於此。《陳書》「馮僕爲陽春郡守,轉石龍太守」,即此。《隋志》「梁羅州及高興郡並治石龍縣。」恐悞。隋平陳郡廢。大業初州廢,仍屬高涼郡。唐武德五年復置羅州,六年改置南石州。貞觀九年又改爲辯州。天寶初曰陵水郡,乾元初復曰辯州。天祐初,嘗改爲勳州,時朱全忠以辯、汴聲相近也。旋復故。宋太平興國五年改曰化州,亦曰陵水郡。元曰化州路。明洪武初改爲府。八年降爲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九年又降爲縣。十四年復爲州,編户三十七里。屬高州府。領縣二。今因之。

州接壤粵西,控扼傜峒,而大海南環,窺伺易及,亦噤要之所矣。

○石龍廢縣,今州治。漢高涼縣地。梁置石龍縣,爲石龍郡治。隋廢郡,縣屬羅州。大業初,州廢,縣屬高涼郡。唐初仍爲羅州治,旋爲南石州治。貞觀中爲辯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省。《城邑考》:「州城,宋紹興三十一年創築,甃以磚石,北際江,三面環以池,元末燬。正統十三年廣西傜賊犯境,奏築磚城,并濬濠塹。成化四年增修,十年改舊城而小之。舊城四門,週四里有奇。今城二門,週三里有奇。」

陵羅廢縣,州北百二十里。唐初置,屬羅州,後屬辯州。宋白曰:「縣在陵、羅二水間,因名。」宋開寶五年廢。○慈廉廢縣在州西。又南有羅肥廢縣,俱唐武德五年置,屬羅州,明年屬南石州,貞觀初省入石龍縣。舊志:州北有羅辯廢縣,州西北又有龍化廢縣。今見廣西北流縣及陸川縣境。

千秋山,州東南二里。去羅江二里,橫亘如屏。其東又有東勝嶺,在羅江東岸,亦高勝。又龍母山,在州治南一里,一名南山,東面臨江。志云:州治北有石龍岡,舊石龍縣以此名。○帽子山,在州西南五里,以形似名。又銅岡山,在州東北十里。州北二十里又有麗山,州之鎮山也;又十里爲扶良山。皆險峻。

石城山,州北五十里。中平衍,四面高聳如城,因名。又北三十里曰來安山,接石城縣界,極險峻,惟東南一徑可登,舊爲鄉人避兵處。○畲禾嶺,在州西百五十里。嶺高廣,傜人以爲畬田,種禾其上。成化二年賊梁定屯此,尋降。

陵水,州北九十里。源出廣西北流縣扶來山下,西南流七十里,與羅水合。又羅水,亦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北流縣娥石山下,東南流合於陵水,亦謂之羅江。經城東,至州南二十里鑑江來合焉,謂之平原江,以江流平順也。又南流至吳川縣入海。

平樂水,州西五十五里。源出畲禾嶺,流經此,又東四十餘里與陵水合,水寬平,無灘險,簰筏易達,因名。又有高原水,出州東北百餘里高原嶺,流入信宜縣合於西川。

梁家沙鎮,州東北百九十里。有巡司,洪武中置。梁家沙堡亦置於此;又平定堡,在州西北百八十里,向皆設官兵戍守。○陵水驛,在州治南。

門村山寨,在州境,傜砦也。志云:州境傜山凡五十有一,向皆分兵戍守。

○吳川縣,州南七十里。東北至高州府百三十里。漢高涼縣地。隋置吳川縣,屬高州。唐屬羅州。宋開寶五年改屬化州。《城邑考》:「縣城,洪武二十七年始築土城,永樂元年甃以磚石,週三里有奇。」編户二十七里。

羅州廢縣,縣西北百十里。劉宋元嘉初鎮南將軍檀道濟於陵、羅江口築石城,後因置羅州縣,屬高涼郡。齊、梁因之。隋廢。○翔龍廢縣,在縣南百四十里碙洲上。洲屹立海中,當南北道,爲雷、化犬牙處。宋景炎二年帝自七里洋還駐碙洲,旋崩,弟衛王昺立,升碙洲爲翔龍縣,即此。

特思山,縣西南七十里。山勢特兀,爲衆山最。又有高山,在縣西八十里,峰巒崒嵂,因名。○特呈山,在縣南六十里,山勢秀拔,竦立海中,與雷州府遂溪縣平樂海嶺相鄰,山北有茂暉場,產鹽。又文翁嶺,在縣東三里。脈自浮山來,屹峙海東。

海,在縣城東南,與雷州府接境。志云:縣南三十里有限門港,合羣川之流注於海,水道曲狹,值潮退沙磧淺露,或潮滿風急,舟檝悉不敢往來,因名。又碙洲,在縣南大海中。宋置碙洲寨,後爲翔龍縣。明洪武六年楊璟破海賊譚南等於此。《海防考》:「縣南四十里有廣州灣,海寇出沒處也,向設兵哨守」。

吳川水,縣西一里。鑑江及陵、羅諸水自化州合流至縣北二十里復納浮山水,流經城西,至縣南合渡分爲三川,旋繞數里,復合爲一,出限門入於海。又縣城東有洞雷水,其水無源,隨潮上下。

平城江,縣西二十里。源出州境那陽山,經林公渡入於海。

寧村鎮,縣南五十里。有巡司,洪武初置於縣東南,近寧川所。二十八年改置於此。又碙洲巡司,舊在州南海濱,正統中遷於洲上。

○石城縣,州西百十里。西北至廣西陸川縣百四十里。漢高涼縣地。劉宋爲羅州縣地。隋廢入石龍縣。唐武德五年析置石城縣,以石城水爲名,屬羅州。六年移羅州治此。天寶初改爲廉江縣,又改州曰招義郡,後復曰石城。南漢仍爲羅州治。宋開寶五年州廢,縣亦省入吳川。乾道三年復析置石城縣,屬化州。今因之。城周三里。編户二十七里。

廢羅州,即今縣。唐初置羅州,治石龍縣,尋移此。天寶初曰招義郡,乾元初復曰羅州,宋初州廢。《城邑考》:「縣城,洪武二年始築土垣,正統五年甃以磚石。」

招義廢縣,縣西七十里。唐初置招義縣,屬羅州。天寶初改曰幹水縣,宋初廢。又零禄廢縣,在縣西南百二十里。亦唐初置,屬羅州,以零禄水爲名。南漢屬常樂州,宋初廢。常樂,今見廉州府廢石康縣。

謝建山,縣北十里。上有一峰高出,爲縣主山。又有一岡,遠望如城,曰石城岡,縣因以名。○石籬山,在縣北四十里。其西南北三面皆峻,東稍平,疊石如籬。又天堂山,在縣北百二十里。元末民恃其險,避寇於此,獲免鋒鏑,因名。

望恩山,縣南五十里。驛路徑其麓,突起三峰,形如筆架,迴繞縣治。○招義山,志云:在廢招義縣西北二里。昔盧循作亂,有譚氏招義兵於此以保鄉里,唐因以名縣。

九洲江,縣東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廣西陸川縣之龍化江也,南流入縣境,至縣南有雙水流會焉,又南注於海。其江至冬水淺沙露,分爲九洲,因名。又南廉水,在縣治東一里。志云:源出廣西容縣界,流入境,或曰即龍化江支流也,分流經此,東南入海。唐廉江縣以此水名。○東橋江,在縣東南四十里。志云:源出化州境謝獲山,南流二十里,經雷州府遂溪縣之柳浦,東南會石門水入海。

零洞水,在廢零禄縣西三十里。源出縣西境零洞山,下流入海,一名零禄水。《通志》:「零禄水在縣西百二十里,一名零烈水,源出廉州府境,東南流入海。」○官寨港,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廉州府廢石康縣之六牛山,南流二十里入永安大海,近官砦鹽場,因名。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兩家灘海澳,通大海,賊船多泊此,爲石城、遂溪兩縣之襟要,向設軍防守。

零禄鎮,在縣南。以廢零禄縣而名。有巡司,洪武初置。零禄水經其旁。舊有零禄關,亦置於此。○那樓營,在縣西八十里。舊在縣西北,嘉靖中遷於息安驛。又三合堡,在縣東北。成化七年設,防廣西陸川傜賊。

新和驛,在縣治西。又三合驛,在縣北七十里。息安驛,在縣西八十里。《輿程記》:「由廣西陸川縣永寧驛七十里而達三合驛。由車頭朗、龍化江、平山墟等河共七十里至新和驛。又由三合堡河江頭渡共七十里至雷州府遂溪縣桐油驛。」

附見

神電衛。舊在電白縣東南百八十里,地名白石坡。洪武二十七年建衛築城。成化四年電白縣移治於衛城內。○高州守禦千户所,在府城內,洪武十四年置,調雷州前千户所官軍守禦;信宜縣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北,正統五年置;又寧川守禦千户所,在吳川縣治東南,洪武二十七年置;俱隸神電衛。

守鎮石城後千户所。在縣治西。正統五年置,隸雷州衛。

◇雷州府,東至海岸十里,南至海岸二百二十里,又南渡海至瓊州府七十里,西至海岸二百里,北至化州石城縣二百五十里,又北至廣西鬱林州亦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四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五千五百九十五里,至京師九千四十里。

古百越地。秦屬象郡。漢初屬南越,元鼎以後置合浦郡,治徐聞縣。後漢因之。徙治合浦縣。晉亦屬合浦郡。宋、齊仍舊。齊還治徐聞。梁大通中置合州,大同末改爲南合州。以別於合肥之合州也。隋平陳復改爲合州,治海康縣。大業中州廢,仍屬合浦郡。唐武德五年復置南合州,貞觀元年改東合州,八年改爲雷州。天寶初曰海康郡,乾元初復曰雷州。五代時屬於南漢。宋仍爲雷州,亦曰海康郡。元曰雷州路,明洪武初改爲府。領縣三。今因之。

府三面距海,北負高涼,有平田沃壤之利,且風帆順易,南出瓊、崖,東通閩、浙,亦折衝之所也。

○海康縣,附郭。漢徐聞縣地,屬合浦郡。隋析置海康縣,爲合州治。唐爲雷州治。今編户百五十里。

雷川廢縣,在府西。梁置。又有模落、羅阿二縣,隋大業初俱并入海康縣。《城邑考》:「雷州城,五代梁貞明中南漢所築,後圮。宋至道二年始築子城,周一里。紹興十五年復築外城,二十五年城始就。嘉定五年、淳祐十年皆嘗修築。元至順、元統間,亦復營治。明洪武七年重修,弘治十七年增修,正德十二年復用磚石甃治。嘉靖以後屢經修築。有門四,城周五里有奇。」

擎雷山,府南八里。府治之案山也,擎雷水出焉。又府北五里有英靈岡,府治主山也,狀如屏几,一名烏卵山。相傳陳大建間雷出於此,因更今名。又府西南八里有英榜山,上有雷師廟。○吉斗山,在府西北四十里,山尖盤迴三十里,形如盤斗,因名。又西北五里曰雷公山,山勢稍平,林木深鬱,高僅八丈,盤旋五十里。相近者又有討泗山,多竹木之利。

虎頭山,府東七十里。山枕海中。府東北八十里又有麻囊山,亦枕海濱。又有時禮山,在府東南八十里,高五十丈,山嶺有泉,遇旱居民禱雨於此。○博袍山,在府西八十里,高五十丈,巖穴甚勝。又有英高山,在府東南百三十里,兩峰高峭,上有石穴,湧泉不竭。又徒會山,在府南百三十里,枕西海中,高三十餘丈,週三十餘里,巖穴崎嶇,泉流清泠。

海,府東十里。亦曰東洋海。極目無際,南通瓊、崖,西通對落、楊梅二珠池,東北通閩、廣,中有思靈島,產米豆。又有漉洲,在府東南百八十里,崛起海中,週五十餘里,上有田,頗腴沃。又府西南境之海亦曰西洋,海中有卵洲,地常暖,鳥多伏卵於其上。又有邵洲,在府西南百十里海中,周圍六十里,居民皆煮鹽爲生。其地本荒棄,有邵姓者闢而居之,因名。

擎雷水,在府南擎雷山下。一名南渡水。志云:水源有三,一出海康縣北銅鼓村,一出縣西鷓鴣坡,一出徐聞縣界,三水合流,環繞郡治,南流七十里東入於海。○羅湖水,在府城西,一名西湖,下流入擎雷水。又潭望水,在府西南六里,源出遂溪縣界,流入境;又平望水,在府西北十五里。俱合擎雷水入海。又博袍水,出府西博袍山之陽,西流入海。

清道鎮,府西南百二十里,地名烏石港。有巡司;又有黑石巡司,在府東九十里。俱洪武二十七年置。志云:府南二里有水軍砦,宋置屯兵以備海道。又府城北有澄海、牢城二營,俱宋置。○清道隘,志云:在府西百八十里濱海。又府西南有黑石隘;皆戍守要地也。

雷陽驛,在府城北。《輿程記》:「自驛而南,六十里爲將軍驛,又南七十里爲徐聞縣之英利驛,又百里爲呇磊驛,渡海廣六十里至白沙驛,繇白沙驛十里而至瓊州府城。」

○遂溪縣,府北百八十里。北至化州石城縣七十里。漢徐聞縣地。梁爲椹縣地,屬合浦郡。隋開皇十年析置鐵杷縣,屬合州。唐初因之,天寶初改置遂溪縣,屬雷州。宋開寶五年廢入海康縣。紹興十九年復置,仍屬雷州。元因之。《城邑考》:「縣城,洪武七年始築土垣,正統間甃以石,週二里有奇。」編户四十八里。

鐵杷廢縣,縣東南七十五里。梁椹縣地,隋析置鐵杷縣,唐又改置遂溪縣。又椹川廢縣,在縣東南五十里。梁置椹縣,屬合浦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椹川縣,仍屬合州,大業初并入扇沙縣。唐復置,天寶初并入遂溪縣。今椹川巡司置於此。○扇沙廢縣,在縣東。梁置扇沙縣,屬合浦郡。隋屬合州。唐初廢。

烏蛇山,縣東北三十里。山彎長而黑色,產烏藥。又縣東南百里有覆盂山,以形似名也。志云:縣東北百五十里有調樓山,高十餘丈,上常有五色光見,若樓臺然,因名。○螺岡山,在縣西南七十里,高二十仞,盤曲如螺。又縣西南二百里海中有潿洲山,中有三池,舊產珠。志云:山團圍皆海,週七十餘里,內有八村,人多田少,皆以採海爲生,一名大蓬萊。舊爲防海要隘,萬曆十七年以珠賊爲患,增兵戍守。山之陽有蛇洋洲,亦名小蓬萊,特起海中,如蛇形,週四十里,與潿洲山相對。

斜離嶺,縣南五十里。高十仞,週二十里,突起二峰,勢皆斜列。一名雷公岩。又七星嶺,在縣南七十五里,嶺上有七小峰,形如北斗。○湖光巖,在縣東南七十里。本名淨湖巖。湖畔峰嶺壁立,瞰湖爲巖。其在湖西絕壁中者曰白雲巖,宛若城門,其前湖水澄澈,人跡罕至。宋建炎中丞相李綱過此,改今名。

海,在縣東南百餘里。志云:海中有調雞門,周百有五里,隔吳川縣碙洲僅一港。地勢奔趨,如雞轉翅,故名。縣西南亦濱海,海中有潿洲山也。

三鴉水,縣東南八十里。源出縣東之大陂,流經此,旁有三石如鴉,因名。志云:縣治東有東溪,流經縣治,南一里合於傍塘溪,又西南流合東流水折而東,會三鴉水,又東入於海。○鐵杷溪,在縣東南湖光巖之陽。巖下有湖,俗傳爲陷湖。溪承其下流,中有石齒如鐵杷。隋鐵杷縣置於溪之東岸,又東入於海。又武樂水,在縣西南螺岡山下,南流數十里,折而東入海。相傳漢元鼎中路博德討南越嘗駐師於溪北岸,恐悞。

椹川鎮,在縣東南。有巡司。志云:元至元二十一年置於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遷於舊縣治。又潿洲巡司,在海中潿洲山上,洪武三年置。○橫山堡,在縣西北六十里,向設官軍戍守。

桐油驛,在縣城內。又縣有城月驛。

○徐聞縣,府南一百五里。南渡海至瓊州府百九十里。漢置縣,爲合浦郡治。後漢屬合浦郡。三國吳爲珠崖郡治。晉仍屬合浦郡。宋因之。齊仍爲郡治,又析置齊康縣,爲齊康郡治。梁、陳間,并徐聞縣入焉。隋平陳廢郡,改縣曰隋康,屬合州,大業初屬合浦郡。唐屬南合州,貞觀二年復曰徐聞縣,尋屬雷州。宋開寶五年廢,乾道七年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九十里。

徐聞舊縣,在縣西北。漢初置縣於此。晉、宋以來因之。梁、陳間并入齊康縣。隋改隋康,唐曰徐聞。《城邑考》:「縣城舊在討網村,元至元二十八年遷於賓村,俱無城。正統中始築土城。天順中寇陷,又遷於海安所城。弘治十四年復遷賓村,始築石城。正德五年增修。嘉靖十一年、十九年以後,屢經修築。」

○石門山,縣西北六里。高十餘丈,周圍十里,上有巨石聳峙如門,山巔有潭,四時不竭,一名石門嶺。又冠頭山,在縣東七十里,端聳如冠冕。又東十里曰屯雲山,以雲霧常蒙其巔也。又十里曰三原山,上有三原泉。○尖山,在縣北九十里,尖聳出羣山之上。縣東北七十里又有石界嶺,上有石卓起。

小蓬山,在縣南三十里海中。前有海嶼,名曰三墩。舊志:由此渡海四百里,乃至瓊州。

海,縣東南二十里。志云:海中有老鴉洲,抵瓊州界僅四里。渡海至瓊州折旋四百一十里。《輿程記》云:「舊志謂由徐聞縣而南,舟行四百三十里度海達瓊州。今自雷州東海洋徑達瓊州白沙口一日夜可至也。」

大水溪,縣東十里。源出縣東北籠床山,至縣東,有石灘,水聲響急,其下旋洄爲潭,深不可測,俗名龍潭,南流經海安所城東入於海。俗號石灘爲靈山鎮海灘。又古源水,在縣東南十里。志云:源出潭田村,南流入海。○廉賓水,在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北十里爲馬鞍山水源出焉,南流合頓吞水,又南至老沙港入海。又邁勝溪,在縣東四十里,溪水澄澈,下流亦注於海。

東場鎮,在縣西南濱海。有巡司。志云:洪武初置於邁谷村,二十七年遷於東場。又寧海巡司,在縣東南。志云:洪武初,司置於縣東,二十七年遷於黎浦口。○呇磊驛,在海安所城中。其南有呇磊浦。宋雷州將王用降元言:「碙州無糧,聞瓊州欲供糧,而海道灘水峻急,止有呇磊浦可通舟楫,宜急守之」,即此。又縣北五十里有英利驛。

附見

雷州衛,在府治東。洪武五年建。○海康守禦千户所,在縣西百七十里,有城戍守;樂民守禦千户所,在遂溪縣西南百九十里;又海安守禦千户所,在徐聞縣西南二十里;錦囊守禦千户所,在徐聞縣東百里;俱洪武二十七年建,皆隸雷州衛。

◇廉州府,東至高州府二百六十里,南至海岸八十里,西至廣西上思州界五百三十里,北至廣西橫州三百里,西北至廣西南寧府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廣西博白縣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二百六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五千六百二十里,至京師九千六十五里。

古百越地。秦爲像郡。漢初屬南越國,武帝平南越屬合浦郡,郡治徐聞縣。後漢因之。始治合浦縣。三國吳黃武七年改曰珠官郡,尋復故。晉亦曰合浦郡。宋置越州,志:泰始七年置州,并領合浦、臨漳等郡。齊因之,志:越州治臨漳郡,而合浦郡還治徐聞。梁爲越州治。《通志》:「梁省臨漳郡入合浦郡,還治合浦,仍移越州治焉。」隋平陳廢郡存州。大業初,改爲禄州,尋又改爲合州,三年復曰合浦郡。唐武德四年仍置越州,亦曰南越州。貞觀八年改爲廉州,以郡有大廉洞而名。天寶初曰合浦郡,乾元初復曰廉州。南漢因之。宋仍爲廉州,亦曰合浦郡。太平興國八年改曰太平軍,咸平元年復故。元曰廉州路。明洪武初改爲廉州府,尋降爲州,屬雷州府。十四年復爲府,領州一、縣二。今因之。

府南濱大海,西距交阯,固兩粵之藩籬,控蠻僚之襟要。珠官之富,鹽池之饒,雄於南服。

○合浦縣,附郭。漢縣,屬合浦郡。後漢及晉、宋皆爲郡治。梁兼爲越州治。自隋、唐以後州郡皆治此。明初省,洪武十四年復置。編户三十六里。

○廉州故城,在府東北七十五里蓬萊鄉。唐時州治此。志云:今治東十里有青牛城,古越州城也。《宋志》:「越州,泰始七年立,領臨漳郡,舊屬廉州。」《南齊志》:「越州治臨漳郡,本合浦北界,蠻僚叢居,略無編户。宋泰始中,西江督護陳伯紹獵其地,有青牛之祥。七年啓立爲越州,增置百梁、龍蘇、永寧、安昌、南流六郡,又割交、廣之臨漳、合浦、宋壽三郡屬焉。元徽二年始立州鎮,穿山爲城門,以威服狸獠。梁廢臨漳郡,以越州治合浦郡。隋廢郡,仍爲越州治。大業三年改州爲郡,仍治合浦縣。唐武德四年又爲越州治,五年南越州刺史甯道明據州叛,即此。」其治俱在蓬萊鄉。宋開寶五年移廉州治於長沙場。太平興國八年廢州,改置太平軍於海門鎮,其地在今治西南三十五里。咸平初,復置廉州於廉江東岸,即今治也。《城邑考》:「府城,宋元祐中創築土城,紹聖四年重修。明洪武三年增築,謂之舊城。二十八年於城東增拓土城。宣德中甃之以磚,謂之新城。成化元年爲賊所陷,明年修復,益拓舊址。正德中增修。嘉靖二年復營治。十七年大雨西城壞,旋修復之。十九年、二十年、三十四年皆嘗繕治。隆慶以後,屢經修築,環城爲濠。有門三。城周五里有奇。」

石康廢縣,府東北三十里。本合浦縣地。南漢咸亨初,置常樂州,領博電、零禄、鹽場三縣。宋開寶五年州縣俱廢,改置石康縣。《一統志》:「石康縣治南有常樂廢州治。」是也。本屬廉州。元因之。明洪武初改屬雷州府,十四年還屬廉州府。成化八年爲廣西傜賊所殘破,并入合浦縣。舊有編户十里。《廣志》云:「鹽場廢縣,亦在府東南。」

漳平廢縣,在府東。《宋志》臨漳郡無縣。《齊志》爲郡治。梁、陳間郡縣俱廢。漳,亦作「鄣」,又作「瘴」,以臨界內瘴江爲名。瘴江即合浦江也。又合浦故縣,舊志云:在今縣西南。漢初縣置於此,後移而東。三國吳孫皓末,交阯太守楊稷據交阯,遣將毛炅等攻合浦,戰於古城,大敗吳兵,即此城云。○龍蘇廢縣,在府東南。宋置龍蘇郡,治龍蘇縣。齊、梁因之。隋平陳郡廢,縣屬越州。唐初廢。又大廉廢縣,在府南六十里,梁置縣,屬龍蘇郡。隋廢郡,改屬越州。大業初廢入龍蘇縣。唐武德五年復置,屬越州,尋屬廉州。宋開寶五年廢。

封山廢縣,府西南百五十里。漢合浦縣地。南齊置封山郡,治安金縣。蕭梁兼置封山縣,蕭正表封封山侯是也。隋郡廢,以封山縣屬越州。唐武德五年於縣置姜州。貞觀十二年州廢,以縣屬廉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又廉昌廢縣,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梁置,屬封山郡。隋大業初省入封山縣。

蔡龍廢縣,府西北百十五里。唐初置。《新唐書》:「縣有蔡龍洞,因名也。」初屬姜州,貞觀中屬廉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廢。又高城廢縣,亦在府西,唐武德五年置,屬姜州。貞觀十二年省入蔡龍縣。○東羅廢縣,在府南。唐初置,屬姜州,貞觀中改屬廉州,天寶以後縣廢。又珠池廢縣,亦在府南,唐貞觀六年置,屬越州,十二年廢。又東南有安昌廢縣,唐武德五年置,屬越州,貞觀十二年省入合浦縣。

○大廉山,府東百里。上有大廉峒,唐以此名州。又東五十里曰畫山,峰巒秀麗如畫。又十里爲百良山,山高大,多巨木良材。○登高山,在廢石康縣治東,舊爲士民登眺處。又東二十里曰白石山,又十里曰三山,有三峰峭立,與白石山相接。志云:府東北百四十里有姜山,以遶山居民皆姜姓也。

北峨山,府西北百里。峰勢嵯峨。又西北四十里有糠頭山,一名軍頭山,相傳秦尉陀嘗駐軍於此,偶乏糧,以糠頭散給,因名。俗呼狼頭山。○黃稻山,在府北九十里。又北六十里曰五黃山,俗呼五黃嶺,山深杳。相近有母雞山,弘治十一年御史萬祥言廉州山峒賊巢有母雞山、木頭洞二處是也。

龍門嶺,府東八里。下爲龍門村,有龍門水,分二支:曰源頭,曰龍門,環城北入於廉江。又冠頭嶺,在府南八十里,形勢穹窿,山石皆黑如冠,亦曰冠山。自此涉海,北風順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東府。○蔡龍洞,在府東百餘里。唐以此名縣。《通志》:「洞在合浦縣東一里。」似悞。

○珠母海,府東南八十里巨海中。中有七珠池:曰青鶯,曰楊梅,曰烏泥,曰白沙,曰平江,曰斷望,曰海渚。後爲五池,其東爲斷望、對達二池,無珠。西爲平江、楊梅、青鶯三池,有大蚌,剖而有珠。今止以三池名,所謂合浦珠也。南漢劉鋹於合浦置媚川都,令人入海採珠,溺死者甚衆。宋開寶五年詔廢之。明嘉靖二十二年詔採珠,二十四年復採,尋以碎小不堪用而止。海中有圍洲,周回百里,昔有野馬渡此,亦名馬渡。

廉江,府北三十里。一名合浦江,亦名南流江,又名晏江。源出廣西容縣大容山,南流入府界,地名州江口,分爲五江,曰州江,曰王屋屯江,曰白沙塘江,曰大橋江,曰新村江,環流至府城西南入海。又府北二十里有石灣江,府北十里有猛水江,皆廉江支流也。

武利江,府北六十里。其源一出府北小雙山,一出靈山縣界張蒙山,一出府東北謝成嶺,匯於武利埠,南流合新村江入海。又府東北五十里有思鄉水,源出廢石康縣北境之思峒山,西流接武利江,還入縣界,合於晏江。以其去而復還,因名。○晏水,在府東北二十里。源出廢石康縣界,西會於廉江。亦謂之晏江。

鐘灣水,府南七里。其灣接江通海,相傳宋政和間靈覺寺鐘與龍鬥於此,因名。《通志》云:鍾灣在府北七里。」似悞。又府東二里有南津水,源出薛屋嶺,西流繞城入於州江。府東五里又有劉公湧水,亦流會於州江。○明月溪,在府北八十里,又北九十里有緑雲溪;又有張沐溪在府東北九十里。其下流皆注於州江。

鴈湖,府西北七十里。嘗有鴈集此,因名。或云在府治北二里,環繞芳洲,爲郡之勝。又銅船湖,在廢石康縣治東登高山下,俗傳馬援嘗鑄銅船於此。

○東關,在府東北。明初置,久廢。嘉靖十五年重修,改曰條風關。又高仰鎮,在府西南十里,有巡司,洪武初置。又珠場巡司在府東南六十里;永平巡司,在府西北四百里;皆洪武初置。○山口營,在府東南百四十里;又新寮堡,在府東五十里,防新寮隘。向皆有官兵戍守。

環珠驛。在府治東。又府東永安所城內有白石驛,府西又有烏家驛。《輿程記》:「自驛東北九十里爲廢石康縣之白石驛,又東九十里爲化州石城縣之息安驛。自環珠驛而西七十里爲烏家驛,又西七十里至欽州太平驛,入交阯之道也。」○海門公館,在府東八十里,嘉靖六年設。又那思公館,在府東二百里,正德中設。又有海北鹽課提舉司,舊在雷州府城內,洪武初遷於石康縣西,成化中遷於府城內,領白沙等十五鹽課司。

◇欽州,府西百四十里。南至海岸二百五十里,北至廣西南寧府三百五十里,西至安南界三百六十里。

秦象郡地。漢屬合浦郡。晉因之。劉宋置宋壽郡。齊因之。梁兼置安州。隋平陳郡廢。開皇十八年改州爲欽州,治欽江縣。大業初曰寧越郡。唐武德四年復改置欽州,兼置總管府,七年改爲都督府。貞觀初府廢。天寶初曰寧越郡,乾元初復曰欽州。南漢因之。宋仍曰欽州,亦曰寧越郡,徙治靈山縣。元曰欽州路,治安遠縣。明洪武二年改爲欽州府。八年降爲州,隸廉州府,以州治安遠縣省入。編户十里。領縣一。今因之。

州控臨大海,制馭安南,爲藩籬要防,折衝重地。永樂中兩征交阯,皆自廣西之憑祥、雲南之蒙自,而未嘗以奇兵出欽州,傾其內險,故賊得以偷息海上。則欽州者滅交阯之要途也。嘉靖中州臣林希元曾建議,而不果用。詳見廣西安南總論。有事交阯者,安可後欽州而不講歟?

○安遠廢縣,今州治。漢合浦縣地。蕭梁置安京縣,爲安京郡治。隋平陳廢郡,縣屬安州,尋屬欽州,大業初屬寧越郡。唐仍屬欽州,至德二載改曰保京縣。宋開寶五年改名安京,景德中改曰安遠縣。元移欽州治焉,明初省。《城邑考》:「宋時州治靈山縣。」志云:天聖初,徙治南賓砦。《別錄》云:「州舊治靈山縣思林都,今名舊州墟。後又遷於濱海白沙之東,即今治所。」白沙蓋安遠縣地矣。明洪武十八年始築州城,景泰七年增築。成化六年又復營治,并遍植竻竹於城外。嘉靖十三年增修。三十三年大水壞西北城,未幾修復。隆慶以後亦嘗修治,環城爲濠。有門三,城周三里有奇。

欽江廢縣,州東北百三十里。劉宋時宋壽郡治也。齊、梁因之。隋廢郡爲宋壽縣,開皇十八年改曰欽江縣,爲欽州治。唐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靈山縣。《一統志》:「今州東三十里有欽州故城,即隋、唐時州治。」恐悞。

烏雷廢縣,州西南百七十里。梁置安平縣,又置黃州及寧海郡治焉。隋平陳郡廢,改州曰玉州,治海安縣,即安平縣也。大業初州廢,縣屬寧越郡。唐武德四年復置玉州,領安海、海平二縣。貞觀二年州廢,縣屬欽州。上元二年改置陸州,治烏雷縣,以州界陸水爲名。天寶初曰玉山郡,乾元初復爲陸州。宋開寶中州縣俱廢。○海安廢縣,在烏雷縣西,隋縣也。唐曰安海,爲玉州治。貞觀中屬欽州,上元後屬陸州,至德二載改曰寧海縣。宋初廢。其南又有海平縣,本梁置,屬寧海郡。隋屬玉州,大業初廢入海安縣。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玉州。貞觀二年廢入安海縣。

華清廢縣,在州西南境。梁置玉山縣,屬寧海郡。隋初屬黃州,尋屬玉州,大業初廢入海安縣。唐上元二年復置玉山縣,屬陸州,天寶初改爲華清縣。宋廢。

文筆山,州南二里。山巒峭拔,一名鎮安峰。又南三里有三山嶺,三峰特立,多產孔雀,一名孔雀山。○橫山,在州東南三十里,山形延袤,橫拱州治,一名雞鳴山。又西南百六十里曰招遠山,本名灘凌山,山高聳。正統五年御史朱鑑陟此山,招叛民黃金廣,建旗於上,因改今名。

安京山,州西北八十里。峰巒峭拔,岡脈綿遠,形似惠州羅浮山,或謂之西羅浮。《隋志》安京縣有羅浮山,即此。又十萬山,在州西北百二十里,重巒疊嶂,延袤起伏,高大甲於衆山。又銅魚山,在州西北六十里,相傳山下有深陂,鑄銅魚以爲水竇,因名。州北三十里又有石浪山,羣峰疊石,如擁浪然。○烏雷山,在州西南大海中,入安南之要道也。唐烏雷縣以此名。

分茅嶺,州西南三百六十里,與交阯分界。山嶺生茅,南北異向。相傳漢馬援平交阯,立銅柱其下,以表漢界。唐安南都護馬總亦建二銅柱,鑱著唐德,自明爲伏波之裔。明宣德二年沒於交阯。嘉靖二十一年莫登庸降,仍歸版籍。舊志:馬援立銅柱在交州古森洞,即此嶺云。○望海嶺,在州北十五里,登此可以望海。州北十里又有雙角嶺,以西峰並峙而名。

○海,在州南二百餘里。自此涉海,揚帆一日至西南岸,即交州潮陽鎮。永樂五年尚書黃福議:「交阯萬寧縣接雲屯海口,並連廣東欽州地方,最爲險要,宜以欽州所添軍立衛。」是也。《圖經》:「雲屯海鎮,在交阯新安府雲屯縣之雲屯山,在大海中,番賈舟舶多萃於此,永樂中置市舶提舉司。其山摩空直聳,兩相對峙,一水中通。自海門黎母山發船,西行水程九百里至海寶山。自海寶北行水程三百里,取雞唱門入雲屯鎮,就此鎮轉入新發府,或往安邦州,皆便近。又州西南有六水口,曰譚家水口、黃標水口、藏湧水口、西陽水口、大灣水口、大亭水口,並爲入海之路,向皆置卒戍守。」

欽江,在州治東。源出靈山縣洪牙山,流經城東南,下流入海。又漁洪江,在州西二十里,出西北安京山之陽;州西三十里又有鳳凰江,流會魚洪江;又平銀江,在州東二十里,源出靈山縣界,東流經平銀渡。又州東南百餘里有防城江;俱注欽江以入海。

龍門江,州南六十里。志云:安京山之陰有湧淪江,南經州南四十里亦曰羅浮水。又南曰龍門江,兩山對峙,形勢若門。又西經湧淪、周墩而達交阯永安州界,爲欽州之要害。嘉靖二十八年安南賊范子儀等駕船突至龍門港口,因議設兵戍守,尋廢。○淡水灣,在州南百三十里。志云:灣在龍門之前,旁有巨石,淡水出焉。舟楫往來,恒取汲於此。正德八年安南入寇官軍敗之於此。又五湖,在州城外。《一統志》:「舊有東、西、南、北、中五湖。」

○天板關,在州西。又西有漁洪關,州東又有茶陵關。志云:州西南有那蘇隘。其東南曰稔均隘。又東有那隆隘,隘外即交阯境,奸民通番者率由此。今廢。

如昔砦,州西百六十里。連左右兩江溪洞,接交阯界。砦據大山之巔,勢甚險阻。宋置峒長管轄時羅、貼浪等七峒。天禧間歲調兵守之。元因其製。至正十二年兩江峒賊黃聖許寇欽州及靈山、安遠二縣,於是時羅、帖浪七峒人民亡散殆盡。興兵討之,賊竄入深峒。明洪武中置巡司於如昔砦。宣德二年土酋黃金廣等以澌凜、羅浮、古森、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附安南,安南遂侵如昔、貼浪二都。因置金勒千户所,移治那蘇隘。嘉靖十五年安南復侵如昔、貼浪二都。十九年莫登庸降,歸澌凜、金勒、古森、丫葛四峒地,於是始復故境。志云:貼浪峒在貼浪都思牙村。相近爲澌凜峒,在澌凜村,又西爲古森峒,其時羅峒在時羅都,如昔峒在如昔都思勒村,相近者爲博是峒,在丫葛村,鑑山峒在羅浮村。所謂七峒也。○管界巡司,在州西百八十里。本名時休峒,永樂中改置巡司,嘉靖中沒於交阯,尋復來歸。又州南十里有沿海巡司,州西三十里有長墩巡司,俱洪武中置。

千金鎮,胡氏曰:「在州西南。」唐長慶三年黃峒蠻破欽州千金鎮,刺史楊嶼奔石南砦。黃峒,見廣西新寧州之西原廢州。又如洪鎮,亦在州西南。宋至道元年交阯黎桓寇欽州如洪鎮。如洪或曰即魚洪之訛也。明永樂七年交阯賊船劫掠欽州魚洪村,官軍追至交阯萬寧縣海上,遇賊舟,盡擒之。○鹿井砦,在州西南,宋置,控象鼻沙、大水口入海通交州水路。又有三村砦,在州東南。亦宋置,控寶蛤灣至海口水路,東南轉海至雷州遞角場。又思禀管,亦在州境。宋嘉祐四年交阯李日尊寇欽州思禀管,即此。

防城營,州南二百里。又南五十里有思勒營,相近者曰羅浮營,俱嘉靖三十年設。○陸眼營,在州西北二百五十里,防廣西界那農等山賊。又那迫營,在州西北百五十里。黃觀營,在州西百二十里。那羅營,在州西百十里。團圍營,在州西百三十里。又有總捕營,在州西二百里,與廣西接界,春夏廉州衛軍戍守,秋冬南寧衛軍戍守。

天涯驛。在州東。永樂十四年張輔奏:「自天涯驛經貓尾港至湧淪、佛淘,從萬寧縣抵交阯,多由水道,陸行止二百九十一里,比丘溫故路近七驛,宜設水馬驛傳,以便往來。」從之,乃設防城、佛淘二水驛,寧越、湧淪二遞運所及佛淘巡司,而改天涯水驛爲水馬驛。宣德三年復舊。

○靈山縣,州北二百十里。北至廣西橫州百四十里,西北至廣西永淳縣百三十里。漢合浦縣地。隋開皇十八年置南賓縣,屬欽州。唐初因之。貞觀十年改爲靈山縣,仍屬欽州。宋徙州治此。元徙州治安遠,縣屬焉。明正統五年始築城。天順三年爲賊所陷。成化八年重修。嘉靖八年以後不時修築。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三十里。

南賓廢縣,縣西八十里。隋置南賓縣治此。唐改爲靈山縣。《宋志》「欽州天聖元年徙治南賓砦」,蓋尚取故縣爲名也。治平三年又徙今治。

內亭廢縣,縣西九十里。劉宋末置宋廣縣,屬合浦郡。齊因之。梁置宋廣郡。隋平陳郡廢,縣屬欽州。開皇十七年改曰新化縣,十八年又改曰內亭。唐武德五年置南亭州於此。貞觀二年州廢,縣仍屬欽州。宋開寶五年廢。○遵化廢縣,在縣南三十里。隋開皇二十年置縣,屬欽州。唐初屬南亭州,貞觀二年改屬欽州。宋開寶五年廢。

○西靈山,縣西一里。一名石六峰山。其峰有六,雄壯奇特,下有三巖,曰龜巖、月巖、錢巖,宋陶弼名曰三海巖。弼《敘》云,「治平三年春,移靈山縣治於石六峰下。」是也。《一統志》:「唐貞觀中移靈山縣治此。」悞。又西有穿鏡巖,與三海巖相接,翠屏聳立,峰半一竅相通,宛若城門,其中天日晃然,有如穿鏡,因名。

羅陽山,縣東二十五里。山高,極大,陟其巔往返盡二日之力。山峙縣東,日出先照,因名。又洪穿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名洪崖山,與廣西橫州接界。下爲洪崖江。又龍牙山,在縣北十五里,山中有潭,常有龍起。○羊角山,在縣西北。成化八年靈山縣羊角山賊攻劫廣西永淳縣,即此。

博嶺山,縣西南三十里。廣大高聳。又有狼濟山,在縣西八十里,山有石室石門,門外有石橋。志云:山有石壁,壁外有石人夾峙,謂之狼濟石。又林冶山,在縣西南百三十里,舊有金坑。

洪厓江,在縣東北洪崖山下。西南流出縣西,其別源出羅陽山,流至縣西合爲一。中有四灘,曰羊儉、滑石、雞冠、大冠,下流入州界,即欽江上源也。○舊州江,源出縣西七十里流峒山,又南流四十里有南岸江流合焉,下流注於欽江。又大洸江,在縣南百六十里,出縣東南高崙嶺,西南流至平銀渡,直抵大洸港口入海。

西鄉鎮,縣西北百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八年置。又林墟巡司,在縣西南百四十里,洪武四年建,永樂七年海賊阮瑤等寇劫欽州長墩巡司及林墟巡司,官軍追敗之。○洪崖堡,在縣北三十里,又石隆堡在縣東北七十里;又八角營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向皆有官兵戍守。○太平驛,在縣治西。永樂十四年於靈山縣置龍門、安遷二馬驛,安和、格木二遞運所,尋廢。

附見

廉州衛,在府治東。洪武三年立守禦百户所,十四年改千户所,二十八年改置衛。志云:衛東北有達官營,成化八年設。

永安守禦千户所。在府東南百五十里。洪武二十八年設。《一統志》云:「在府東六十里。」又欽州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洪武四年立百户所二,二十八年并爲千户所。守鎮靈山千户所,在縣治東。正統六年調南海衛後千户所官軍防守。已上三所,俱隸廉州衛。[1]

  1. 全文以中華書局、二零零五年三月版《讀史方輿紀要》爲本校。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