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三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三 四川八 龍安府 馬湖府鎮雄等各羈縻府司衛所附 下一卷▶

四川八 编辑

龍安府,東北至陝西沔縣五百里,南至成都府綿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松潘衛三百三十里,北至陝西文縣三百三十里,東至保寧府劍州二百九十里,西南至成都府茂州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八十里,至京師一萬二千二百四十里。

《禹貢》梁州之境,周秦時爲氐、羌地。漢屬廣漢郡,武帝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屬廣漢郡,北部都尉治焉。後漢安帝改爲廣漢屬國,仍領陰平、甸氐、剛氐三道。三國漢屬陰平郡,晉志云:「泰始中置。」今詳見州域形勢。晉以後因之。南渡後分置南、北二陰平郡。宋、齊時梁、益二州皆有南、北二陰平郡,地屆梁、益間,往往交屬焉。梁普通間沒於氐。志云:普通三年爲土豪楊杰、李龍遷所據。西魏得之,置江油郡,治江油縣。兼置龍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州爲平武郡,義寧初改曰龍門郡尋曰西龍門郡。尋曰西龍門郡。唐曰龍門州,武德初仍曰西龍門州,貞觀初始去西字。天寶初曰江油郡,至德二載改應靈郡,乾元初復爲龍州。宋初因之,亦曰江油郡。政和五年改曰政州,紹興初復曰龍州。元因之,屬廣元路。志云:元升龍州爲元帥府,尋改爲宣慰司。今正史皆不載。明洪武七年仍爲龍州,二十三年改龍州軍民千户所,尋復故。宣德七年又改爲宣撫司,隸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升爲龍安府。領縣三。今仍舊。
府控扼氐、羌,山川重阻,峭壁雲棧,連屬百里,真四塞之地也。說者謂松潘介在生番,糧援之道恃龍安以無恐。龍安者,南重成都之防,北壯松潘之勢,故改建郡縣,不可緩也。自魏鄧艾伐蜀,而陰平遂爲取蜀之捷徑。艾之伐蜀也,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里,鑿山通道作橋閣,山谷高深,至爲險難。艾以氈自裹縛而下,將士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而蜀人膽喪矣。後唐長興二年石敬瑭等攻兩川,前軍克劍門,西川帥孟知祥急遣軍爭劍門,而命別將李筠將兵趨龍州,守要害,蓋劍門拒守,又恐奇兵自陰平故道而入也。既而官軍果分道趣文州,將襲龍州,爲西川兵所敗。明洪武四年伐蜀,傅友德亦自階、文而進克青川果陽,下油江,遂趨綿州。《修造記》:「龍安路通秦、階,嚴稽出入,直與劍閣爲比。」蓋自蜀入秦之道,東則劍閣,西則陰平。劍閣之防顯而易知,陰平之道僻而易忽。故出奇制勝者,往往托足於此焉。詳陝西階州陰平道。

平武縣,附郭。漢廣漢郡剛氐道地,蜀漢析置廣武縣,屬陰平郡。晉太康初改曰平廣縣,尋又改爲平武縣,仍屬陰平郡。宋元嘉二十七年以故氐王楊文德爲輔國將軍,使引兵自漢中西入,搖動汧、隴,遂取魏陰平、平武是也。齊、梁仍曰平武縣,西魏改置江油縣,并置江油郡治焉。尋又爲龍州治。隋以後因之。宋端平三年兵亂,寶祐六年徙州治今縣東之雍村壩,縣亦徙治焉。元以江油縣省入龍州,又徙州治武都鎮。明洪武中又徙州治樂平鎮,即今治也。嘉靖四十二年土司薛兆乾作亂,事平,改爲府。萬曆十九年始置今縣爲附郭。編户二里。

龍州城,在今府東。祝穆曰「龍州城,梁李龍遷所築,去江油東北三里」,蓋即隋、唐州城也。宋寶祐以後州益遷而東。其故城皆土築,旋圮。明洪武七年土官知州薛文勝創設州城於青川所。二十三年知州薛繼賢奏移今治,周以木柵。宣德五年知州薛忠義奏築磚城,嘉靖十三年宣撫薛俊卿又復營築,四十五年改爲府城。今城周五里有奇。
平武城,府西三十里。《隋志》:「梁末李文智自立爲藩王,以平武爲國都。西魏復爲縣,而別置江油縣,龍州治焉。隋亦曰平武縣,仍屬龍州。」唐貞觀八年省入江油。近志:西魏廢帝二年定蜀置龍安縣,尋改曰平武。似悞。
方維城,府東北百二十里。西魏置秦興縣,爲建興郡治。隋廢郡,改縣曰方維,屬龍州。唐武德四年改屬沙州。貞觀初州廢,又省縣爲方維鎮,屬景谷縣。貞元初南詔、吐蕃合兵入寇,分道趨扶、文,掠方維、白壩,即此。白壩,見昭化縣。
德陽城,府東二百里。本漢梓潼縣地,後漢改置德陽縣,屬廣漢郡。《華陽國志》:「德陽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蓋與劍門相近也。建安十九年先主軍涪,張飛自江州而上,定巴西、德陽;鄧艾從陰平邪徑經漢德陽亭,至江油出劍閣西百里;皆謂此。晉徙德陽而南,因謂此爲漢德陽。
陰平城,府東百五十里。東南至劍州百六十里。宋白曰:「文州爲古陰平,魏、晉之陰平郡及陰平縣治也。」永嘉末太守王鑑以郡降李雄,晉人悉流移於蜀、漢,其氐、羌並屬楊茂搜,於是有南陰平郡,屬益州。宋永初以後晉人流寓於蜀者,於益州立南、北二陰平郡,寓於漢中者,亦於梁州立南、北二陰平郡,劍州之陰平,即宋所置北陰平郡也。宋文帝元嘉九年益州流民許穆之詐稱「司馬飛龍」,招合蜀人攻殺巴興令,逐陰平太守,刺史劉道濟遣軍擊斬之。或以爲此漢州萇楊之南陰平。梁天監十四年魏人侵蜀,詔任大洪自陰平入魏晉壽,招誘氐、羌,絕魏運路。十五年將軍王光昭與魏戰於陰平敗還,即此陰平也。又大寶末蕭紀將楊乾運攻叛氐楊法琛,拔劍閣,進據南陰平,對古陰平而言,因謂此爲南陰平耳。《隋志》:「宋置北陰平郡,治陰平縣。後魏置龍州於此。西魏改郡曰陰平,而徙龍州治江油。後周嘗改郡曰靜龍郡,隋郡廢,縣屬始州。」唐屬劍州,宋因之,端平以後兵亂縣廢。舊志:陰平城南去梓潼縣六十里。似悞。
藥叢山,府南十里。多產藥材,因名。或訛爲落叢山,俗名樂從山。又馬頭山,在府西南五里,以形似名。○火風山,在府北十里。山勢峭險。其麓即箭樓山,擁抱府城。一名旂山。又崆峒山,在府西北十里。山谷深險,直接蕃界,似平涼之崆峒。又化豹山,在府東北十五里。山勢高聳,林木豐茂,限隔蕃塞。
九龍山,府東五十里。其地峻險,前距鐵蛇關,抵蕃地,一山九嶺,疊聳如龍。又羊盤山,在府東北六十里。石徑九曲,如羊腸然。又箐青山,在府東南六十里。重峰疊嶂,樹木森鬱。
馬盤山,府東南百二十里。高三千三百丈。其形似馬,盤旋而上,重巒疊嶂,行者難之。後魏馬盤縣以此名。○牛心山,在府東百五十里。山秀拔,形如牛心。西魏李虎葬此。唐武后時鑿斷山脈,玄宗幸蜀修復之,回鑾後升龍州爲都督府,賜名靈應郡。《唐志》云:「山在江油縣西一里。」長慶四年龍州刺史尉遲銳上言山有掘斷處,請加補塞。於是役數萬人於絕險之地,東川爲之疲弊。
馬閣山,在廢陰平縣北六十里。峻峭崚嶒,極爲艱險。鄧艾軍行至此,路不得通,乃懸車束馬,造作棧閣,始通江油,山因以名。《舊唐書》:「陰平北有十八隴山。」其山有隴十八,或以爲即馬閣山。又左擔山,志云:在府東百八十里。鄧艾伐蜀,路經江油,因山高江險,修鑿棧閣以通擔負,今七里閣是也。胡氏曰:「自文州青塘嶺至龍州一百五十里,自此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負,謂之左擔路,鄧艾伐蜀之道也。」祝穆云:「左擔路上涪水崖壁有閣道六,曰青崖、曰蟇頤、曰石回、曰七里、曰東閣、曰石城;又有二閣不在左擔之數,曰猿臂、曰黃林;皆閣道之險者。○兩埡山,在府東北七十里。山嶺分峙,兩埡路通青川、廣、昭等處。
弩牙山,府東南百六十五里,狀如弩牙。相傳鄧艾伐蜀屯軍於此。又東南五里曰石門山,兩崖相對如門,與氐、羌分界處。左思《蜀都賦》:「緣以劍閣,阻以石門。」梁大寶中氐酋楊法琛據黎州附魏,益州刺史武陵王紀遣楊乾運討之,拔劍閣,法琛退保石門。《輿地紀勝》:「龍州江油縣東百里有石門戍。」《唐志》利州景谷縣西有石門關,即此石門也。
涪江,府西北二百里。源出松潘衛小分水嶺,經小河所而東至府城西,又歷城南而東下入江油縣境,盤紆縈帶,爲郡境之險。詳見大川涪水。○青漪江,志云:源出落叢山,下流至綿州彰明縣合於涪江。
青川溪,府東百二十里。源出西蕃界,經青川所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又醍醐水,源出府東清潭嶺,接青川溪流入嘉陵江。《圖經》云:「清水出啼胡山,闊五丈,東流入利州界,其水清美。」亦云啼胡水,志作「醍醐」,美其名也。○大溪河,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志云:源出白馬路西番界,流至此入於涪水。又府境有木瓜官渡、古城、高村、大印等河,皆源出蕃界,下流入於涪江。志云:廢陰平縣西四十里有揚帆水,下流入梓潼縣界合於潼水,泛漲奔注,勢若揚帆云。
利人渠,在廢陰平縣西北二里,引馬閣山水入縣溉田。唐龍朔二年縣令劉鳳儀開,寶應中廢。後復開,景福二年又廢。
胡空關,府西北四十里。永樂中置。又羊昌關,在府西北十五里。其地有羊昌山,山崖層疊,通鐵蛇官道。○鐵蛇關,在府東十里,爲番彜出入之衝。又有黃楊、和平、大魚等關,與胡空諸關共爲六關,俱永樂中置,爲府境之要險。
涪水關,府西北涪水上。《唐志》江油縣有涪水關,即此。又龍門關,亦在府西。隆慶中置。○芍藥戍,在府南九十里。唐置。本名攑溪戍,永徽中改今名。
興文閣,在府東南二十里海棠鋪。山路盤束,下臨急湍,置閣其上,以通行旅。又南巖閣,在府東六十五里。正德初修鑿,平坦可行。《陰平修路記》:「龍安棧閣,在治東者凡八,曰石城、曰佛崖、曰麻園、曰蟇頤、曰黃林、曰三店原、曰七里、曰飛仙;在東南者凡三,曰石迴、曰興文、曰猿臂;在東北者凡二,曰秦隴、曰東閣;在府東者凡九,曰金鼓、曰芭蕉、曰楮株、曰盧崖、曰天井、曰桑坪、曰兜索、曰木蕊、曰飛泉;在西北者凡十五,曰金匱、曰桐油、曰隆奉、曰胡空、曰黃梗、曰劉邨、曰鵝頂、曰禪峰、曰石門、曰仙女、曰馬桑、曰溪壩、曰黑水、曰羅漢、曰羊腸。」志云:鄧艾伐蜀,置秦隴等閣道一十二處。明洪武十一年開設松潘衛,又置飛仙等閣道二十五處。
溪子驛,在府西。志云:府東百二十里有古城驛,百七十里有武平驛,二百里有小溪驛。又水進驛在府西北九十里,又府西二百里有小河驛。《會典》:「縣有明月所巡司。」○永濟橋,在府西北二十五里,路接小河所。明洪武中土官薛文勝以蔑纜架橋。永樂初薛忠義造鐵索六條,長十五丈,架板爲橋,名曰垂虹,俗名鐵索橋。詳見小河所鐵龍堡下。又天生橋,在府西北九十里,通羊洞寨。河水奔險,中有三巨石如柱,居民架木爲橋。
白馬寨,府北三百里,番寨也。志云:白馬番北通階、文,西抵潭臘,其生番號「黑人」,延袤數百里,碉房不計,有名色可舉者凡十八寨,多不過四五百人,少可百人而已。嘉靖元年白馬跳梁,用兵五千,分五路,一由松潘小河所之鐵龍堡,一由松潘東路之三舍堡,一由府西北之黃楊關,一由青川所之北雄關,一會兵陝西由階、文而進,蠻畏懾聽命。今爲府境屬彜。
白草寨。府西南四百里。亦曰白草壩,番寨也。志云:白草番東抵石泉縣約七十里,西抵南路生番,南抵茂州番,北抵平武界,凡十八寨,部曲素強,恃險阻,往來剽奪爲患。成化十四年撫臣張讚督兵剿白草壩及西坡、禪宛諸大寨,生番皆順命,尋復叛。嘉靖十三年撫臣宋滄遣兵擊平壩底、白草等寨,諸蠻獻侵地二千餘里,未幾復叛。十五年大征,用兵三萬七千,一由龍州,一由壩底,斬獲甚多。事平,增置雙谿、大魚、永平、奠邊諸堡,革撫賞,斷鹽茶。萬曆七年壩底、河西、風村等十一寨,永平、河東、白草等十七寨相率來降,許爲編氓,自走馬嶺一帶分十村,由平一至平十村,又西射溪溝一帶分八村,由一化至八化村,村立一長以統率之。又有風村嶺等十八寨尚承舊名,亦同時歸順者。○木爪番寨,在府西北二百里,近小河所。境土迫促,種類不繁,雖有五寨,約男女不過二三百人。嘉靖二十三年導白草番爲亂,事平止許歲至小河領賞,不得過府西大魚關。

江油縣,府東南百三十里。東北至劍州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梓潼縣百里。漢爲剛氐道地,蜀漢置江油戍,鄧艾至陰平,欲與諸葛緒自江油趣成都是也。晉、宋爲平武縣地,屬北陰平郡。西魏爲江油縣地,龍州治焉。宋末屢經遷改,元至元十二年并入龍州,至正中嘗遷縣於興教鎮,屬廣元路,即今治也。明洪武十年并入梓潼縣。十四年復置,屬劍州,嘉靖四十五年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二里。

江油城,志云:在縣西北。今縣所轄之鄉,曰武都、曰雍村,皆故龍州治也。一云今青川所之明月關,即故縣治,似悞。元末移治於此。《防險說》:「江油雖在腹裏,實龍安糧道之咽喉也。」今有石城,明天順六年創築,成化、正德、嘉靖、萬曆以來相繼增修。
竇圌山,縣北十里。兩峰聳立,山麓紆迴,南接彰明縣界。杜光庭云:「山西接長岡,乃通車馬,東臨峭壁,陟絕一隅。自西壁至東峰石筍如圌,兩崖中斷,相去百餘丈,躋攀絕險,人所不到。」○大匡山,在縣西三十里。高聳盤紆,亦接彰明縣界。其南二十里有點燈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一名讀書臺,以李白得名。
天柱山,縣北五里。山小而峻,形如立柱。一名天池山,以山頂有池也。又名石人山,天寶六載敕改爲靈液山。○太華山,在縣南十里。三峰奇秀,有似西嶽,亦南接彰明縣界。
涪水,縣北一里。自平武縣界流入,又東入劍州境。○匯溪,在縣西十五里,源出縣西二十五里之百匯洞,細流十里合於雍村河;又龍潭溪,在縣北,源出竇圌山;下流俱合於涪水。
馬啼關。縣西二十里。又縣境舊有鬼門關,兩山險迫,暴風從中出。○平渡驛,舊在縣北五十里,接龍安府界。亦曰西平驛。

石泉縣,府西南二百十五里。南至成都府二百九十里。本漢蜀郡汶江道地,晉屬汶山郡,後周爲汶山縣地,屬汶州,隋初屬會州。唐貞觀八年分汶山縣地置石泉縣,屬茂州。宋初因之,熙寧九年改屬綿州,政和七年於縣置石泉軍,宣和三年仍屬綿州,七年復置軍。元廢軍,以縣屬安州。明初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改今屬。有石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三里。

北川城,縣西三十里。本汶山縣地,後周置北川縣,屬北部郡。隋屬會州,唐屬茂州,永徽二年省入石泉縣。
威蕃城,縣西三十里。唐之威蕃柵也,亦曰威蕃亭。《唐書•王涯傳》:「吐蕃有兩道,一由龍安青川,一由綿州威蕃柵抵棲雞城,皆番之險要。」宋神宗時靜州蠻攻茂州,窒隴東道以孤石泉。成都守孫羲叟經畫事宜,以石泉爲邑,介綿、茂之間,道里闊遠,緩急不相應,非扼其衝要不足捍外患,於是請改石泉爲軍。德陽人張上行言於羲叟曰:「去石泉三十里威蕃亭,地名柵底,即唐之威蕃柵也,宜先築堡寨以禦其來,然後建軍調兵以圖之。」於是城其地。棲雞、隴東道。俱見茂州。
石紐山,縣治南一里。《帝王世紀》:「禹生於石紐。」譙周曰:「禹生於汶山廣柔之石紐,其地爲刳兒坪。」陳壽曰:「禹生汶山石紐,至今番人不敢牧其地。」宋祁曰:「汶川縣有石紐山。」志以爲即此山云。又鳳凰山,在縣治北二里,其下有二水合流,形如飛鳳。○三面山,在縣北六十里。上有龍湫。
湔水,縣西一里。源亦出玉壘山,分流入縣界,經縣界十里,復東南出合於新都之湔水。○安昌水,在縣東南。源出三面山,合諸山溪之水東流入安縣界,又經綿州西而入於涪水。亦曰龍安水。志云:縣南一里有甘泉,水甘冽,縣因以名。
松嶺關,縣西北七十里。杜佑曰:「在龍安縣西北七十里,開元二十八年關廢。」今仍爲守禦處。龍安,見前安縣。○石板關在縣西六十里,又有上雄關在縣西北,舊皆爲戍守處。
壩底堡,縣西北四十里,與茂州接界,成化以後爲戍守要地。其地東抵通寧堡,西連白草番,南拒石泉,北通青片。由壩底而南十五里即石板關,東十五里有石泉堡,又東五里爲白印堡,俱壩底將領分兵屯戍。○永平堡,在縣東二十里。志云:堡設在山崖,形勢陡拔,控制白草諸番隘口。由永平而西三里爲奠邊關,關南里許爲火草坪,坪北十五里爲萬安堡,萬安東二十里爲嘉定堡,俱屬永平偏將屯守。
大印堡,在縣東北。《邊略》:「堡設在山阜,巍然天險,亦白草番出沒要路也。堡西二十里爲茅堆堡,又西五里爲山茅堡,山茅東三十里爲徐塘堡,徐塘北三十里爲伏羌堡,伏羌北六十里爲大方關,俱屬大印將領駐守。」志云:大方相近者,有觀子、徐坪、平通三堡,而諸堡中徐塘又爲控扼之要。
復土堡,縣西北十里。堡南十里爲青岡堡,二堡之間有青泗口,路通壩底,爲河東、河西、白草、青片諸番出入處。○奠酒啞堡,亦在縣西,其相近又有平番、赤土諸堡,皆控扼白草番之處。嘉靖二十四年白草等一十八寨番蠻聚衆於羊角、白泥一帶,劫掠攻陷平番、奠酒二關,截占漩平以阻石泉兵糧之路,撫臣張時徹督偏帥何卿剿平之。志云:舊有馬坪口巡司,今革。

寶珠寨。縣北百二十里。志云:寶珠古寨口與縣西北百五十里之赤珠古寨口,俱爲番蠻出入要口,昔時立此二寨,以限隔之,今故址猶在。○漩平橋,在縣東二十里,縣之津要也。又有上、下索橋,在縣東十五里。

附見
青川守禦千户所,府東百二十里。漢剛氐道地。後魏置馬盤縣,兼置馬盤郡,隋初郡廢,縣屬龍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爲青川縣。宋仍隸龍州,端平以後兵亂縣廢。元初復置,至元二十二年省入龍州。明洪武四年置守禦千户所,隸四川都司。其地當白草番之後路,東抵白水陽平關,接陝西寧羌州界,西通白馬路,轉古城驛而抵龍安,南至椒園堡,叢林密箐多盜賊,北通青塘嶺直達階、文,秦、蜀間襟要處也。嘉靖四十五年改屬龍安府。所城洪武四年築,周二里。
大雄山,所北十里。山形峻峭,夐出羣山。又飛龍山,在所東三十里,其相近者曰東山。○丁平山,在所北一里。志云:元平章丁世珍擊番蠻嘗屯兵於此,因名。
白水江,所東三十四里。自陝西文縣流入境,又東過劍州界,至昭化縣入嘉陵江。魏鄧艾伐蜀,作浮橋於江上。明初傅友德伐蜀,渡白水江,即此。○青川溪在所南,又杲陽河在所西北,亦自文縣界流入,下流俱入於嘉陵江。
明月關,所東五里,有巡司戍守。《會典》:「關屬平武縣。」又杲陽關,在所南。明初傅友德伐蜀,下文州,進拔青川杲陽是也。
北雄關。在所北,接陝西文縣界。相近又有控彜關,稍南爲瓦舍壩。控彜關蓋萬曆中增設。《一統志》:「所界自北雄關以下并杲陽、迪平、白水、三牢、明月、馬轉、清平、胡空、葉棠、三路口,共十一關。」

馬湖府,東至敘州府四百十五里,西至建昌行都司越嶲衛六百十里,南至烏蒙府界百四十里,北至嘉定州犍爲縣界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一百里,至京師九千三百三十里。

《禹貢》梁州之境,後爲彜、獠所居,或曰府境即古僰侯國,漢唐蒙鑿石開道處也。漢屬犍爲、越嶲二郡,晉沒於蠻。《華陽國志》:「越嶲郡有馬湖縣,水通僰道入江,晉省。」《水經》:「若水自三絳又徑馬湖縣,謂之馬湖江,又左合卑水,又東北至朱提。」唐爲羈縻蠻州地,屬戎州都督府。志云:唐爲馴、騁、浪、滈四州地,總名馬湖部。宋仍爲蠻地,元至元十三年內附,尋置馬湖路。明洪武四年改爲馬湖府。土官總管安濟歸附,因使世守其地,五傳至安鰲而叛,弘治九年討平之,改土官爲流官。編户二十五里。領縣一、長官司三。今仍舊。
府倚山控江,屏翼瀘、敘,唇齒嘉、眉。隋開皇十七年以南蠻叛,命史萬歲南征,自越嶲進兵,經馬湖番山而進。唐乾符二年高駢帥西川,修復邛崍關、大渡河諸城柵,邛崍關見前重險,大渡河見前大川。又築城於戎州馬湖鎮號平彜軍。及沐源川,皆蠻入蜀要路也。各置兵數千戍之,自是蠻不復入寇。宋末蒙古入蜀,往往取道馬湖,蓋府爲西南之要地矣。

屏山縣,附郭。元末置泥溪長官司。明初蠻酋王邦彥來歸,命世守其地。萬曆十七年改置今縣。編户三里。

馬湖城,在府西。唐乾符初高駢築馬湖鎮城,號平彜軍,或以爲即此城也。宋時蠻酋皆屯據湖內,元初置馬湖路遷於彜部溪口,瀕馬湖南岸創府治。然其民皆散居山箐,無縣邑鄉鎮,至正中復置泥溪長官司。或曰明玉珍所置也。明初改路爲府,復移今治。隆慶初始甃石爲城,有門五。城周二里有奇。
廢浪川州,在府西南,本蠻地。志云:唐嘗置羈縻長樂浪州於此,開元十九年南蠻大酋長樂浪州刺史楊盛顯爲邊患,詔內常侍高守信爲南道招慰處置使討之,拔其九城,即此。後廢。貞元十三年荊南帥韋皐表置浪川州,領郎浪、河渡等五縣,屬戎州都督府。又府西有廢馴州,領馴禄、天池等五縣;廢騁州,領斛木、羅相等二縣;皆唐所置羈縻州,領於戎州都督府。宋因之。《宋志》:「浪川、馴騁等州,皆在馬湖江岸。」○廢滈州,在府南,亦唐所置羈縻州也,領拱平等三縣;又廢柯連州,亦在府南,領柯連等三縣;皆屬戎州都督府。宋因之。《宋志》在石門路。胡氏曰:「即馬湖南境也。」元初俱廢。
寶屏山,府東十里,山如屏障,縣以此名。又赤崖山,在府東北三里。○鏡山,在府西三十五里。山下有水,澄清如鏡。
雷番山,府西三百八十里。隋史萬歲征西南夷時道經此。山中草有毒,經過頭畜必籠其口,行人亦必緘默,若或高聲,雖冬月必有雷霆之應。
馬湖江,在府南,即金沙江也。自烏蒙府流入府界,經蠻彜長官司南,又東流徑府城南,至敘州府界流合於大江。宋慶元二年地震馬湖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寶祐中蒙古將紐璘侵蜀,自成都入馬湖,既而復渡馬湖江入蜀是也。今府西十五里有結髮灘,江流經此,灘水縈迴,狀如結髮;府西四十五里又有鐵鎖灘,夾江兩岸石壁峭立,每夏秋水漲,舟楫不通,用索懸於江之北岸,舟行至此,數人攀援崖上,拽舟而過,故名;志云:府西四十里又有雞肝石灘,峻險;俱在馬湖江中。又有雞公灘,在府東二里。崖勢聳立,如雞公然。餘詳大川瀘水。
馬湖,府西百七十里。湖在山頂,長二十里,廣七里餘。中有土山,可居四百餘人。亦謂之龍湖,志云:龍湖四圍皆峻崖,去大江止二里。水與江同消長,日夕作潮,相傳昔曾有龍馬見於此。
泥溪,府西二里。源出敘州府宜賓縣,流入馬湖江。又三公溪在府西五里,黃龍溪在府西四十里,金魚溪在府南三里;又有悔泥溪在府東十五里,源出寶屏山;皆流注於馬湖江。○鹽井渦,在府北四里。其水鹹滷,可以煎鹽。
新鄉鎮,府北二百里沐川司境內,本名賴因鄉。志云:鎮東去犍爲縣二百里,西至建昌都司千二百里,南接大涼山五百里。萬曆十六年於此建城垣,設安邊同知駐焉,又於菸草峰設守備司以資彈壓。北有水池爲後營,南有大河壩爲前營,中有兩河爲中營,以成犄角之勢,蓋於諸蠻所出沒處扼其吭而守之也。其水池一帶則界老鷹山,大河壩一帶則界大涼山,雷坡、黃郎等處則界分水嶺,爲西陲障蔽。
泥溪驛。府東一里。又東六十里有羅東驛。又龍華驛,在府西百里。本名蠻彜驛,萬曆中改今名。志云:縣有悔泥溪、寧戎二巡司。

平彜長官司,府東南四十五里。元至正間置,明初因之,長官王氏世守其地。編户一里。

隆馬崖山,司西北二里,山形峻聳。又書樓山,在司東百二十里,以巖石層疊而名。
大紋溪。司治南。又司東十里有小紋溪。二溪俱出烏蒙府界流入境,水流洄漩,宛如羅紋,俱流注於馬湖江。向設羅東驛。又檜溪,在司東二里;又大龍渦,在司南二十里,流匯紋溪入馬湖江。

蠻夷長官司,府西百四十里。元至正間置,明初因之,長官文氏世守其地。編户二里。

大鹿山,司東南二十里。山谷深邃,多麋鹿。又小悍山,在司西北百里。山崖斗峻,水流急悍,因名。
馬湖江,司治南。自烏蒙府流入境,又東入屏山縣界。
什葛溪,司西二里,源出小悍山;又大鹿溪,在司東二十里,出大鹿山;二溪俱流入馬湖江。志云:司東二十里有水海,相傳舊有龍生海中,當即馬湖矣。
檜溪堡。在司南。志云:司境有四山,龍源、青岡、黃郎、麻坡等處諸蠻,與建昌烏蒙、沙罵連接,萬曆中,設檜溪、煙溪等堡及龍源巡司以爲守備之禦。

沐川長官司。府西五百二十里。元至正中置,明初因之,長官悅氏世守其地。編户二里。

神木山,司西二十里。舊名黃種溪山,永樂四年伐楠木於此,一夕自移數里,因改今名,而祀其山神。又南現山,在治南半里。山高峻,爲南境之望,永樂五年建神木祠於山上。又治北有彜都山,亦高聳。
青孤山,司東十里,山多林木,望之鬱然,突出羣山之上。又龍源山在司西北六十里。山頂有潭,深不可測。
沐川,司北百里。源出彜都山,曲折流至嘉定州犍爲縣界入於蜀江,即沐源川矣。唐咸通十年南詔寇嶲州,既而分兵四出,掩至沐源川,尋渡江陷犍爲。乾符初高駢築沐源川城,以扼蠻險,皆以此川爲名也。志云: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
芭蕉溪。司東四十里,源出隆馬山。又黃種溪在司西二十里,源出神木山;下流皆入於馬湖江。志云:舊有蠻彜土官驛。

鎮雄軍民府,南至烏撒軍民府二百一十里,西南至烏蒙軍民府二百四十里,北至敘州府珙縣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百八十里,至京師九千二百三十里。

《禹貢》梁州南裔,代爲蠻彜所居。宋時蠻名芒布部,志云:故名屈流大雄甸,其後烏蠻之裔阿統與其子芒布居此,因名芒布部。熙寧以後爲羈縻蠻地,尋置西南番部都大巡簡使於此。元至元中置芒布路,隸烏撒烏蒙宣慰司。明初改爲芒部府,屬雲南布政司。洪武十六年升爲芒部軍民府,改隸四川布政司,土官隴氏世守其地,廣袤五百十五里。嘉靖三年改爲鎮雄軍民府。編户一里。《土彜考》:「時土官隴慰嫡子壽繼職,庶子政弒壽竊據,官軍進討,事平改今名,設流官。七年蠻酋普奴等叛,尋以事宜改命壽子勝世襲本土,而流官復罷。」領長官司四。府今省。
府山川險扼,地勢崎嶇,控禦羣番,屏障內地。成化中程信言:「永寧抵江門、永寧北百里江門水驛是也。戎縣,今敘州府興文縣。川、貴、雲南水陸噤喉之會也,普市、芒布又川、貴、雲南肘腋腹背之所也。」
芒布城,府西南七里。志云:府舊無城。明洪武中潁川侯傅友德調指揮鄭祥駐兵芒布,因築土爲城。後班師還,城廢。今名舊土城。又今府治地名納沖,在舊府治西北七里。成化中舊治毀於火,因遷今治。舊治本洪武中所建也。
烏通山,府北五里。蠻語首曰烏,立曰通,謂此山巍然獨峙,如人翹首而特立。又綽紐山,在府東二十里。蠻語清氣曰綽紐,謂此山清氣鬱然可愛。○硌砌雄山,在府西百八十里。蠻語石曰硌,鹿曰砌,涼曰雄,謂此山之石類鹿而又高聳清涼也。又樂安山,在府北二百二十里。山有數峰,路徑曲折,乃芒布、敘州之界山。
白水江,府西北二百八十里。其上源曰八羌河、却佐溪、黃水溪、勿食料溪會流於此,北入敘州府界,合石門等江而注於大江。
納沖河,府東十里。源出烏通山麓,過府治東南流,入苴斗河。又白鳥河,在府東北二十里。源出白鳥地界,南流入烏撒府境之七星關河。○苴斗河,在府南二十四里。其地有六丈山箐,河源出焉,經阿赫關合納沖河而入七星關河。又八羌河,在府西八十里。源出烏撒,下流入烏蒙界。又托諾河,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流入烏蒙界。蠻語松曰托,沙石曰諾,以此河畔有鬆樹及沙石,故名。
却佐溪,府西百五十里,下流入白水江。又勿食料溪在府北百八十里,源出樂安山,西流入白水江。又黃水溪,在府東北二百四十里,下流入勿食料溪。○沱泊溪,在府治西。源出山澗,下流入納沖河。志云:府北百八十里有鹽泉二,其水俱可以煮鹽。
阿赫關。府南一十五里,乃芒部、烏撒地界。明洪武二十一年建,有官軍戍守。

懷德長官司,府西百五十里。本却佐砦,嘉靖三年撫臣王軌討平隴氏之亂,增置四長官司,懷德其一也。

威信長官司,在府南。本毋響寨,嘉靖三年改置是司。
歸化長官司,在府西南。本彜良寨,亦嘉靖三年改置。
安靜長官司,在府西北。本落角寨,嘉靖三年改置。

烏蒙軍民府,東至烏撒軍民府界二十五里,西至建昌衛界四百九十里,南至東川軍民府界百五十里,東北至敘州府界六百三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三百里,至京師九千八百二里。

《禹貢》梁州荒裔,歷代爲蠻獠所據。後爲烏蒙部,志云:故名竇地甸,唐時烏蠻仲牟由之裔有阿統者始居此,其十一世孫烏蒙始強,因號烏蒙部。宋封阿杓爲烏蒙王。元初歸附。元至元間置烏蒙路,隸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初改爲烏蒙府,以土酋阿普效順,使世其職,地東西廣五百十五里,南北袤七百六十里。洪武十六年改烏蒙軍民府,編户一里。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
府下臨滇、黔,俯視巴、蜀,地高山險,屹然屏障,亦西南要地也。
烏蒙城,府東二十里。志云:府舊無城,元初遣兵戍守於此,因築土城,尋廢。洪武中土官阿普即元總管府舊址建立府治。又有小烏蒙,在府治北七十里,四圍皆山,中央平坦,蠻人畊種於此,號爲「傑紀」。
鐵爐山,在府治東,山形如爐。又我未山,在府東二十五里。有五峰橫列,蠻語五爲我,橫爲未也。○朴窩山,在府東南三十里。其山四望平坦,蠻語謂平坦爲樸窩云。
博特山,府東南五十里,有兩峰對峙。蠻語相對爲博特。又撒途山,在府東北八十里。其山懸崖陡峻,蠻語陡峻爲撒途。○涼山,在府西百里。高廣百餘里,絕頂頗平,風氣甚肅,蠻酋每夏於此避暑。府西百三十里又有雪山,其巔冬有積雪,春半方消。又界堆山,在府北六百三十里,與敘州府爲界。
金沙江,府西南二百九十里。其上流自會川衛界會瀘水,流經東川府界,又東北入府境,復東北出經馬湖府爲馬湖江。元至正初雲南諸王禿堅等舉兵,烏蒙土官禄余應之,禿堅敗,禄余據金沙江自固,尋擊平之。今詳見大川瀘水。
撒由河,府西南十里。源出涼山之麓,北流與龍洞河合。○龍洞河,在府東北三十里。源出小山石洞中,灌溉田畝。俗謂石洞爲龍洞。志云:府北六百里有土獠蠻江,即撒由、龍洞二河下流也。兩山夾水五百餘里,中多巨石湍流,峻急如萬馬之奔,舟行灘石中甚險側,經三十餘灘而始出峽,至敘州府合於大江。
羅佐關。府北二百五十五里。下有羅佐橋。又索橋,在府西南百三十里,即金沙江渡處。

烏撒軍民府,東至貴州畢節衛界二百五十里,西至烏蒙軍民府百九十里,南至雲南霑益州界九十五里,北至鎮雄軍民府二百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至京師九千四百八十里。

《禹貢》梁州荒裔,代爲蠻獠所居。後爲烏撒部,志云:故名巴凡兀姑,後爲巴的甸,烏蠻居之。唐時烏蠻之裔烏些者居此,至阿蒙始得巴的甸。其東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皆他酋所居。宋時烏些之後曰析怒者始并其地,號烏撒部,元初歸附。元至元中置烏撒路招討司,尋改爲軍民總管府,又改軍民宣撫司,後升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改爲烏撒府,隸雲南布政司,時大酋那者來歸,置府授之。今土官安氏其裔也。地廣四百四十里,袤二百五十里。十六年改烏撒軍民府,編户一里。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
府介諸蠻之中,據高臨險,地形衝要。《土彜考》:「府有鹽池、銀礦之饒,其民習奸利,往往侵掠鄰境。」今自貴州畢節衛而西,凡二百六十里而至烏撒,由烏撒至雲南霑益州治不過二百四十里,烏撒驚而滇、黔俱不得安矣。天啓初其酋安效良者黨於水西,議者謂欲攻水西,先制烏撒,使滇兵出霑益遏其應援,而分屯天生橋,見下。尋甸雲南尋甸軍民府。等處以防其飛逸,然後可專意於水西。既而滇兵下烏撒,水西形援益孤。用兵於西南,府豈非必爭之地哉?
烏撒城,今府治。洪武十四年傅友德平烏撒,築城甃以石。有門四。城周七里有奇。
大隱山,府東南三里。林巒高秀。又東山,在府城東。下有龍泉。府南九十里又有龍山,蜿蜒起伏,官路經其上。志云:府北二里有鳳嶺,一名瞭高山。山勢絕高,可以瞭遠。
翠屏山,府東北二十里,山巒秀拔。又烏門山,在府東北百四十里。兩崖相對如門。○千丈崖,在府西南七十里。下臨可渡河。又石洞,在府東南百七十里。有門可入,中容百人。一名華蓋洞。又有赤岡,在府東北五十里。
盤江,府西百五十里。出亂山中,流徑府南九十五里,謂之可渡河。明初傅友德征雲南,駐師於此。鄭旻曰:「今烏撒南八十里有普德歸驛,門對可渡河堧,河之南霑益境,河之北烏撒境也。詢之候吏,云河源在衛西百里,注壑而出盤江實導流於此。今其上有可渡橋。」詳見貴州大川盤江及《川瀆異同》。
七渡河,府西三十里。其水縈曲山谷間,人渡者凡七處。府西南百十里又有九十九渡水,南八十里又有桃花溪,皆流合於可渡河。○養馬川,在府東百四十里。蠻人牧馬於此。一名野馬川。又北海子,在府北二里。源出東山之龍泉,蠻人築二壩以積水,漸成陂澤,恃爲城隍。其環城東南而西者謂之南海子,廣袤百里,中可耕。又有龍潭灣,在府東南八里羣山中,其深莫測。《元志》云:「烏撒山崖險阨,襟帶二湖,羊腸小徑,十倍蜀道。」二湖,即南、北海子也。又烏撒之地多雨少晴,潦澤常溢。志謂其上值天井之宿。諺云:「烏撒天,常披氈,三日不雨是神仙。」皆實錄也。
七星關,府東南百七十里。有七星山,置關其上。有七星關巡司,與貴州畢節衛接界。今詳見貴州重險。
老鴉關,府東二百里,入畢節衛界,有畢節官軍戍守。又石駝關,在府治東,有石如駝立關下,因名。志云:府西百里又有分水嶺關。○趙班鎮,在府西百里,有趙班巡司。府東南二百十里又有可渡河巡司。又黑章遞運所,在府東百十九里,與府治東之烏撒遞運所俱明初置。
在城驛,府東南十五里。志云:府西一里有烏撒驛,南一里爲烏撒站。又瓦甸站,在府東南六十里,又六十里爲黑章站,又六十里接畢節衛之周泥站。元至順初川兵擊雲南叛者,因進擊烏蒙酋禄余,分道自永寧、青山並進,陳周泥驛是也。又普德歸站,在府南九十里,《會典》作「昔德歸驛」。○儻唐驛,在府南百二十里。又霑益站,在府南百八十里,南至雲南霑益州六十里,滇、蜀通道也。
天生橋。府東北百里,石梁橫截,拱架如橋,而府東八十里衆山中亦有橋曰天生橋,俱爲府境控扼之處。
附見
烏撒衛。在府治南。洪武十五年置,屬雲南都司,永樂十二年改隸貴州都司。
守禦七星關後千户。所在府東南。洪武二十一年置於七星關,屬烏撒衛,永樂十二年改隸貴州畢節衛。

東川軍民府,東至烏撒軍民府界百二十里,西至建昌行都司會川衛界二百五十里,南至雲南尋甸軍民府界百十里,北至烏蒙軍民府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四百里,至京師九千七百九十里。

《禹貢》梁州南裔,代爲蠻獠所據。唐時屬於南詔,僞置東川郡,既而蠻復據其地,曰閟畔部。志云:故名東川甸,烏蠻仲牟由之裔罵彈得之,改曰那札那彜,屬於南詔蒙世隆,置東川郡。後烏蠻閟畔強盛,自號閟畔部。元初置萬户府,至元中改閟畔部軍民總管,尋爲東川府,隸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仍爲東川府,烏蠻禄設姑歸附,令世守其地。東西廣四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隸雲南布政司。十六年改爲軍民府,編户一里。隸四川布政司。府今省。
府山川環峙,道路險巇,介滇、黔之間,分川、貴之險,部族富強,甲於他種。
東川城,即府治。志云:府舊無城,洪武初建治於馬鞍山後,尋移治於萬額山南,伐木爲柵以衛府治云。
萬額山,府治北二里。其形上闊而下銳,如豬首然。又府治東有石鼓山。山有大石如臥牛狀,叩之有聲,蠻人呼爲石鼓。又府治南有白婆山。山頂有泉,四時無盈縮。又有馬鞍山,在府西南十里。舊府治在其北。
絳雲弄山,府西南二百里,接雲南禄勸州界。一名烏蒙山,訛曰烏龍山,亦名雲屏山。高峻百里,有十二峰,北臨金沙江,南詔封爲東嶽者也。今詳見雲南。○七雄山,在府東北百二十里,石崖陡峻。又納雄山,在府西五十里,亦高廣。
金沙江,府西百五十里。其地有金沙渡,蠻人鑿大木爲槽以濟,即金沙江津口也。一名納彜江,又名黑水。自會川衛流入界,入濟慮部,又東北歷烏蒙府至馬湖府境而爲馬湖江。今詳見大川瀘水及雲南大川金沙江。
牛欄江,府東南百二十里。源出雲南故尋甸軍民府,至府北境而合於金沙江。江之下流江闊水急,彜人用藤索橫江,貫以木筩,過者縛於筩上,用遊索往來相牽以渡,謂之索橋。今在府北百二十里。○壁谷川,在府西南百三十里。源出尋甸界白澤河,西流入金沙江。
喟齒化溪。府東南百里。西流至絳雲弄山北入金沙江。又府西南有麥則彜溪,源出南山澗中,西北流入託渠溪;又惠沙溪,在府東北百里,流入東川甸中,匯而爲澤,亦流入託渠溪;俱注於金沙江。○海子,在府治南,長二十里。又龍泉,在府東。出石鼓山下,有溉田之利。府西南三十里又有湯池,自石竇中出,熱如沸湯。

永寧宣撫司,東至遵義府界二百五十里,西至瀘州江安縣界百五十里,南至鎮雄府界四百里,北至瀘州合江縣界百六十里,自司治至布政司千八百里,至京師八千七百八十里。

《禹貢》梁州南境,秦爲蜀郡地,漢爲犍爲郡地,晉以後沒於蠻。唐爲羈縻藺州,志云:元和初置,宋乾德二年廢。今《唐志》不載。宋爲瀘州南境。志云:宋爲江安、合江二縣地。元置永寧路,領筠連州及騰川縣。志云宋置,悞也。尋改軍民宣撫司,明玉珍時,增置永寧鎮邊都元帥府,而宣撫司如故。明初改爲永寧長官司,酋長禄照歸附,因置司授之,俾世守其地。廣四百五十里,袤五百六十里。洪武八年仍升宣撫司,編户七里。隸四川布政司,領長官司二。今設永寧營。
司山川峻險,水陸交通。唐天寶中由東路伐南詔,起瀘州,泝永寧,走赤水,達曲靖,此即今日自川入滇之道矣。元置郵傳而道益通利。天啓二年土酋奢崇明作亂,襲據重慶,又陷遵義、瀘州諸處,勢甚張,官軍四集,乃克平之。既而水西安邦彥作亂,官軍討之未克。督臣閔夢得言:「貴州抵大方路險,賊惟恃畢節一路,外通用兵,宜從永寧始。自永寧而普市,而摩泥,而赤水,百五十里皆坦途。赤水有城郭可憑而守,宜結營於此,漸進漸逼。四十里爲白巖,六十里爲層臺,又六十里爲畢節。畢節至大方不及六十里,賊必并力來禦,須以重兵扼之,斷其四走之路,然後遵義、貴陽克期並進,賊可平也。」既而朱燮元代督五省之兵五省,川、湖、雲、貴、廣西也。進討水西,扼各路要害。賊以銳師趨永寧,先犯赤水,燮元使永寧將誘賊深入,而以他道兵擣其虛,賊遂潰壞。蓋永寧北接敘、瀘,南通雲、貴,界壤相錯,咽喉所繫也。
廢藺州,司東百八十里。志云:唐置州於此。其旁有地名唐朝壩。元置永寧路,在今治西八十里,所謂馬口崖鎮。其北魚漕溪橫其南者也。尋又遷界首,在今治西。明洪武四年築永寧衛城。十五年土官禄照營司治於蠻彜千户所故址。舊城有門七,周八里有奇。
米利城,司北八十里。志云:其地有大田,饒米穀,無水旱憂,蓋昔時蠻所置城也。
海漫山,司城北。志云:山延袤八十餘里,如海水之汗漫。又青龍山,在司南二里,以山形環繞而名。司治西南又有西珠山,以山形圓潤而名也。又有土保山,在司治南,相傳蠻人土保者昔居於此。○紅崖山,在司東北十里。山高聳,多赤石,爲西面之勝。志云:司西北五十里有烏降山,秀拔霄漢,林木蓊鬱。又西北六十里爲匹絹山,以山頂飛瀑下垂如匹絹也。
獅子山,在司東南。天啓初永寧逋賊奢崇明借兵水西,安邦彥遣兵過赤水河到獅子山,山蓋在赤水河北也。
青山,在司西南。亦曰青山崖。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禿堅等作亂,烏蒙酋禄余附之,四川軍進擊,一自永寧,一自青山而進是也。明天啓初奢崇明據永寧爲亂,撫臣朱燮元討之,陽列營於納溪,而潛自長寧會兵進討。首攻麻塘坎、觀音庵、青山崖、天蓬洞等處,乘霧奪險而入,敗崇明之子奢寅於土地坎,追至老君營、涼繖舖,盡燒賊營。復敗賊於橫山、八里、青崗坪等處,直抵城下,一鼓拔之。麻塘坎諸處,蓋皆賊據險立營備官軍西入處也。箐口嶺,在司東六十里。有箐口關。又馬口崖,在司西南。華崖,在司西百六十里。又西二十里爲梅子坎。
永寧河,在司城西南。亦曰水東河,亦曰界首河。源出落郎連山澗中,蓋司東南蠻境也。有三源北流,經司南合爲一,復繞流而東北,至江門峽入瀘州納溪縣界,又北入於川江。明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開通川、貴河道,謂水之險惡者莫甚於永寧,其灘一百九十有五處,至險有名者八十二,即此水也。志云:司南十里有甘溪,西北五十五里有銅鼓溪,皆流入永寧河。
赤水河,司東南百里,源出鎮雄府界水腦洞,流徑赤水衛,又東北合於永寧江。明初郭英等出永寧,敗賊於赤水河是也。天啓初永寧賊借兵水西,水西將曾仲英駐兵赤水河,謀分兵一自鎮雄而東乘永寧之後,一自普市而北攻永寧之前,即此。
羅付大河,在司東,接遵義府界。其下流東南出,入於烏江。天啓初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亂,官軍克遵義,追敗奢寅於羅付大河口是也。又有陶公灘,在司東南,或曰即羅付大河所經。天啓初永寧賊黨符國禎營於司東之三砦,官軍自遵義擊之,分軍進陶公灘以牽賊,而以精兵夜經三寨抵賊巢,爲賊所敗。○芝麻塘,在司東南。天啓三年水西賊安邦彥及永寧逋賊奢崇明窺遵義及永寧,官兵合長、納兩路擊之,敗賊於芝麻塘,賊從青山遁去。
天生池,司西北六十里,四面山繞,水積於中,不假穿鑿,故名。又靈湫泉,在司西五十里。有山洞,深二丈許,泉出其中,四時不竭。
魚涪關,司東三里。洪武四年建,有兵戍守。又箐口關,在司東箐口嶺上。○鎮遠關,在司西。又司西三十里有青岡關,又西二十里至貴州普安所之貓兒關。又梯口關在司北九十里,大鬬坎口關在司北百里。又三塊石關在司西北六十里。西北百里又有江門關,即江門水驛也,道出瀘州納谿縣。又雲山關,在司南百二十里。又界首茶課司,在城西北二里。洪武四年建。
永寧驛。司城北。又西北烏降山下有永安水驛,又北五十里即江門水驛。又三十五里爲峽口水驛,所謂江門峽也。或謂之石夾口,永樂中少監謝安採木於此,二十年乃還。《會典》:「司有永寧土官驛丞,又有赤水、普市、摩泥、阿永、永安五驛。」

九姓長官司,宣撫司西南百二十里。元初立彜民羅氏黨九人爲總把,至元初改爲九姓黨蠻彜長官司,明洪武四年改置是司。編户五里。

通江溪,司南十五里。源出貴州界,流入境,東北出會於江門峽。一名落卜姑溪。又魚槽溪,在司東五十里馬口崖下,西北流會於通江溪。
金鵝池。司西南五十里。成化三年都掌蠻爲亂,議者欲分兵三路,南路從金鵝池進攻大壩,中路從戎縣進攻箐前,北路從高縣進攻都掌是也。既而督臣程信分遣別將羅秉忠等由金鵝池進搗都掌云。

太平長官司。宣撫司西南二百五十里,地名大壩。北連都掌,南迫芒布,西接烏蒙,東抵永寧,延袤二百餘里。元置大壩軍民府授土酋得蘭紐等,明初廢,後諸彜附於都掌,屢爲寇亂。成化初議於都掌、箐前、大壩三處設三長官司,不果。四年討都掌彜克之,改大壩爲太平川,設太平長官司。編户二里。

附見
永寧衛。司治西南。洪武四年建,屬貴州都司。又赤水衛在司東南百四十里,普市守禦千户所在九姓長官司東百二十里,俱屬貴州都司。今見貴州。

黎州守禦千户所,東北至雅州二百四十里,南至四川行都司越嶲衛二百六十里,西至雜道長官司百五十里,北至雅州榮經縣百三十里,自所治至布政司六百九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一百四十里。

古西南夷筰都地,《史記》:「秦惠文王后十四年,蜀相壯殺蜀侯,并丹、犁二國來降秦。」又武王元年伐丹、犁,孔氏曰:「丹、犁二戎,在姚府管內,唐初置丹州、犁州。」或曰俱在黎州境內。漢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南夷,以爲沉黎郡。天漢四年并入蜀郡。時置兩部都尉:一治旄牛,主外羌;一治青衣,主漢民。並隸蜀郡。後漢延光初改屬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屬漢嘉郡。晉初因之,永嘉以後李雄據蜀,析置沉黎郡。永和中蜀平,郡廢,尋復置。宋、齊因之。《齊志》作「沉黎獠郡」,荒塞,無縣邑户口。後周置黎州,尋廢。隋初屬邛州,仁壽末置登州於此,大業初州廢,屬臨邛郡。唐武德初屬雅州,尋復置登州,九年州廢,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嶲州。大足二年析嶲、雅二州地置黎州,神龍三年州廢,開元四年復置。亦爲下都督府。督羈縻二十三州,後增至二十四州。天寶初曰洪源郡,時又置洪源軍於城內。志云:尋又改漢源郡。今《唐志》不載。乾元初復故。宋仍曰黎州。亦曰漢源郡,所領羈縻州並如唐舊。元因之,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八年以州治漢源縣省入,改爲黎州長官司,十一年升安撫司,土酋馬氏世守其地。廣二百十里,袤百十里。屬四川布政司。萬曆二十四年降爲千户所。《土彜考》:「萬曆十九年黎州世襲安撫副使馬祥卒,無後,部族作亂,參將吳文傑剿平之。二十四年改爲黎州土千户所,仍擇馬氏後世其職。」直隸四川都司。今置黎州守禦所。
司南控六詔,西接吐蕃,憑深據險,爲蜀西門。李吉甫曰:「黎州之地,關沫、若而徼牂牁,居越嶲、邛、蜀之中,最爲衝要。」樊柔直曰:「全蜀五十餘州,恃爲噤喉者,沉黎其最也。」
漢源廢縣,今所治。故沉黎地。志云:沉黎故城在所南四十餘里,本筰都國。《茂陵書》:「沉黎郡治筰都。」是也。郡旋廢,以其地屬旄牛縣。後漢因之。晉永嘉中李雄復置沉黎郡,永和中郡廢,尋復置。宋沉黎郡治城陽縣,蕭齊以後縣廢。後周置沉黎縣爲黎州治,既而州縣俱廢。隋開皇初復置沉黎縣,仁壽末爲登州治,大業初州廢,縣屬臨邛郡。唐初省沉黎入漢源縣,屬雅州,尋爲登州治。武德九年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嶲州,永徽五年復屬雅州。大足元年置黎州,治漢源縣。神龍三年州廢,仍屬雅州。開元三年復爲黎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元和志》:「古黎州城在大渡河外,自唐以來徙治大渡河內,而水源在城外。韋皐始築今城,東西南三面臨絕澗,惟北面稍平。地多井泉,與諸城鎮戍烽火相通,爲西南之險要。」今所治西北隅大渡河千户所城,即韋皐所築土城也。明初因故址修築,甃以磚石。既而土安撫司馬芍德復營築司城,今亦謂之沉黎城。周二里有奇。
黎州城,志云:在所東北聖鐘山下。唐大足初置黎州於此,貞元中始移今治。又漢源故城,志云:在所南三十里。隋大業初置漢源縣,屬臨邛郡,唐徙治於黎州郭內,而以故縣爲漢源鎮。
旄牛城,在所南。漢縣,初屬沉黎郡,後屬蜀郡。范曄曰:「天漢四年省沉黎郡屬蜀郡,爲西部立兩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彜。」是也。後漢因之,延光初改屬蜀郡屬國。二年旄牛彜反,益州刺史張喬討平之,後漸荒廢。《三國•蜀•張嶷傳》曰:「越嶲郡舊有道徑旄牛彜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道絕已百餘年,延熙中嶷厚賂其帥狼路,開通舊道,奏封狼路爲旄牛昫毘王。」晉屬漢嘉郡,宋屬沉黎郡,蕭齊後廢。《華陽國志》曰:「旄,地名,在邛崍山表。」《水經注》曰:「漢沉黎郡以蜀郡西部置,治旄牛道。」《名勝志》曰:「通望郡有古旄牛城,俗呼爲牛頭城。」又旄牛縣有鮮水,出徼外。
通望城,所東南九十里。漢旄牛縣地。《新唐書》云:「臺登縣地也,武德元年析置陽山縣,屬雅州,旋屬登州。州廢,還屬雅州。貞觀二年改屬嶲州,大足初割屬黎州,神龍二年還屬嶲州,開元中復來屬。天寶初改曰通望縣。」宋初仍屬黎州,慶曆二年省入漢源縣。《寰宇記》:「陽山縣,隋大業二年置,唐曰通望,在大渡河北十五里。」○飛越廢縣,在所西北七十里。唐儀鳳二年分漢源縣地於飛越水置縣,屬雅州,大足初屬黎州,神龍三年還屬雅州,開元中復來屬。宋初因之,尋省。志云:飛越城西又有飛越山,山下有唐時所築之三碉城,後訛爲三交城。
大渡城,所北百里。唐儀鳳二年置大渡縣,屬雅州,大足初改屬黎州,明年省入飛越縣。乾符二年高駢帥西川,築大渡城列險戍守以拒吐蕃,或以爲即此城也。宋爲大渡鎮,屬漢源縣。後廢。志云:司北十五里有王建城,地名木瓜園,蜀王建時築,後人因以名城。
琉璃城,在所南境,大渡河南。唐太和五年李德裕築,以蠻界琉璃溪爲名。志云:琉璃溪,在司西南四百里,接蠻羌界。又潘倉城,在司東,亦唐大和中築。五代梁乾化四年南詔寇黎州,蜀將王宗範等擊之,出邛崍關,敗南詔兵於潘倉嶂,又敗之於山口城,又破其武侯嶺十三砦,又敗之於大渡河。路振《九國志》:「潘倉在邛崍關南,山口城又在潘倉南,武侯嶺即武侯城旁之山矣。」
武侯城,在所東南。相傳諸葛武侯築,濠塹故壘存焉。唐太和中李德裕復增築之,爲戍守處。《紀勝》云:「武侯城在舊黎州城外三里。」又有武侯戰場,今爲安靖寨。○銅山城,在所東百八十里。又定番城,在所東南二百二十里,唐韋皐所築。貞元四年吐蕃分兵寇銅山,五年皐遣將劉彰彩出銅山道,吳鳴鶴出清溪關道,鄧英俊出定蕃柵道,逼臺登城,與蕃部兩林王苴那時大破吐蕃青海、蠟城二節度軍於北谷,進拔於蔥柵。北谷,即臺登北谷也。見行都司。
仗義城,所南九十里。唐李德裕築此以製大渡、清溪之險。又有大定城,在大度河南。《唐志》:「自青溪關南徑大定城,一百一十里而至臺登也。」○要衝城,舊志云:在所南百里,臨大渡河。唐貞元中韋皐所築,俗呼炒米寨,亦曰炒米城。或曰在今越嶲衛西三十里,恐悞。《新唐書》:「黎州有定番、飛越、和孤三鎮兵,又有武侯、廓清、銅山、肅寧、大定、要衝、潘倉、三碉、仗義、琉璃、和孤十一城,皆太和五年李德裕修築以奪蠻險之處。」
廢葉州,在所西南。黎州所領羈縻州也。唐武后長壽元年遣張元遇迎吐蕃降酋曷蘇等於大渡水西,曷蘇事覺爲吐蕃所擒,其別部酋昝插率羌蠻內附,元遇即其部置葉州授之,仍於大渡西山勒石紀功是也。尋改爲米川州。
邛崍山,所北五里。邛人入蜀必度此山,故名。亦名邛筰山。蓋山接榮經縣界矣。其道至險,有長嶺、弄棟、八渡之難,楊母閣路之峻。楊母閣者,楊氏婦始造閣其上也。又登高山,在所西五里。峰巒高聳,俯瞰城中通衢,官舍民居,一一可數。上有一小阜,曰望州坡。○聖鐘山,在所東北五里。昔嘗掘地得鐘,因名。舊黎州城在其下。或曰山近武侯城,一名武侯山。
大田山,所西南三十里。下有大井水田。萬曆二十四年改立黎州土千户所於司南大田壩。壩蓋在山之東麓。又寶蓋山,在所東南二十里。山形如蓋,俗名涼繖山。又司南三十里有盤陀山,以山勢盤回而名。○試劍山,在所南八十里,嶄然高聳,上列三峰。中峰又析爲二,狀如劍削。又避瘴山,在所南九十里,近大渡河。山側有二峒,一空闊高燥,一有水出其中,土人名爲乾濕洞。夏秋之交境多嵐瘴,飛鳶羣集其中,至立冬前後,瘴已乃飛去。土人避瘴於此,出入每以鳶爲侯。又通望山,在大渡河南三十里。與衆山相連,入嶲州界。唐以此山名縣。
沖天山,所東八十里。險絕無路,僅通樵採。古碑云「沉黎界上,山林參天,嵐霧晦日」,謂此山也。又和尚山,在所東百里。山峰矗立,盤紆十餘曲方至其巔。其相接者曰獅子山,亦高聳。○朝陽山,在所北百里。志云:隋、唐時嘗置朝陽縣於山下,城址猶存。今正史不載。又飛水山,在所東北二百五十里。與榮經縣接界,險惡不通人跡。
飛越山,所西北百餘里。山高險,兩面與羌、戎接界,爲沉黎西境之要害。唐飛越縣以此名。又畫崖山,在所西北二百五十里。山勢險峻,不通人跡,山外即生蕃界。○笋筤山,在所西北五十餘里曰前筤,又行數十里曰後筤山。多笋,又多林木,樵蘇者以爲衣食之源,號曰「錢筤」。宋紹興間嘗立筤租以贍學,歲收緍錢八十千。又白崖山,在所西北二十里。山險峻,有風穴,亦名風穴山。山北有仙人洞,稱幽勝。又雅山隼,《郡國志》云:「在漢源縣,即離山隼也。秦時蜀守李冰所鑿。」離,古雅字,雅州之名蓋取於此。
大渡河,所南九十里。源出徼外,經雅州蘆山縣北而入州境,自州西折而東南入建昌行都司界。《寰宇記》:「大渡河自吐蕃經雅州諸部落,至黎州東而入通望縣界,爲黎州南邊要害。」《九國志》:「黎州三面阻大渡河,南至大渡河百里,東南百二十里,西南三百里是也。」詳見前大川。
漢水,所南二十里,一名流沙河,源出飛越山。《寰宇記》:「漢水在漢源縣西百二十里,從和孤鎮山谷中徑飛越縣界,至通望縣合大渡河。不通舟舡,每至春冬,有瘴氣中人爲瘧。」又羅目溪,在通望縣北。其水流徑山谷中,入嘉定州峨眉縣界。
兩澗水,在所西。志云:所東西各有澗,至登高山下合爲一,漢源之田仰此以灌溉。○渥洼池,在蠻部中,產良馬。其前後之田皆膏腴也。
清溪關,在所南大渡河外。唐時爲控馭南蠻之重地。或云即清溪鎮也,唐末僑置寧州於此,去黔州二十九日行。《洪源志》:「關去嶲州七百二十里。」似悞。詳見前重險。
黑崖關,所西二十里。洪武十六年置。志云:司西一路爲黑崖關所轄,有黎州上七枝等蠻;又一路自椒子岡、冷磧寨直抵長河,則爲大西天,烏思藏進貢路。諸關堡皆大渡河官軍戍守。其間東西峻嶺,中流一河,有大壩、筒車等五姓蠻結茆以居,貿販茶利,資爲捷徑,賦稅未嘗敢後也。
松坪寨,司東南百八十里,安撫土舍馬氏所居也。《九州志》:「黎州石樓之地多長松,不生雜木,即松坪寨矣。自炒米城抵松坪寨,連接峨眉縣,凡三百六十里,皆高山峻坂,密樹深箐。熟彜下七枝,名曰落凶、曰吽哄、曰沙置、曰俺立、曰母姑、曰阿輝、曰他他,皆隸松坪馬氏。」
安靖寨,在所西。相傳即諸葛武侯戰場也,亦曰安靜砦。相近又有白水寨及大、小壩等寨,俱宋置。乾道九年青羌、吐蕃奴兒結等侵掠安靜寨,至大、小壩。淳熙二年白水寨將王文才復誘之盜邊,州守陸柬之誅文才而禍熄是也。○砂坪砦,在所東南,接峨眉、犍爲之界,苗寨也。宋乾道中砂坪番高志良爲亂,犯雅州碉門。明嘉靖末木瓜番作亂,出砂坪,嘉定峨眉、犍爲皆震擾,即此。
賙金堡,在司西。《唐書》「黎、邛二州西百里有三王蠻,謂之淺蠻」,蓋笮都彜白馬氐之遺種,有楊、劉、郝三姓,爲雄長稱王,部落疊甃而居,號曰「賙金」。後又有趙、王二族共爲五部,皆去黎州百餘里,限以飛越嶺。其居疊石爲賙,積糗糧器甲於其上。朱梁乾化五年,蜀王建以楊、劉、郝三王潛通南詔,爲詷導,斬之,毀賙金堡,自是南詔不敢犯邊。史炤曰:「賙,大也,多也,音丁幺反。」胡氏曰:「黎、雅西南皆大山長谷,所在深遠,蠻居其中。劉、郝、楊三王部落居皆近漢界,謂之「淺蠻」。○消瘴堡,在司南,與避瘴山相近。志云:司南抵大渡河舊有文武、消瘴、香樹、黑石、流沙等堡,爲戍守處。
沉黎驛,所治北二里,明初置。志云:所南百四十里舊有河南驛,又南百二十里有鎮西驛,入建昌越嶲衛界。又大渡河巡司,在所南九十里。
鬻馬場。在司南,亦名買馬務。舊又有茶馬務。唐時劍南則市馬於文黎、珍、敘等州,號川馬。王建亦於汶、黎、雅、茂等州市胡馬。宋韓億知益州,移永康鬻馬場於黎州,以灌、茂地接西川番部,歲來互市,覘我虛實也。今市馬者多由成都中江縣轉販入黎、雅云。又《宋志》:「有博易務,在廢飛越縣。」

大渡河守禦千户所。在黎州所治西北隅。洪武十五年建。今亦置大渡河守禦所。

天全六番招討使司。東至雅州界百里,南至雅州榮經縣界六十里,西至西番長河西宣慰司界一百四十里,北至董卜韓胡宣慰司界百五十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五百五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九十里。

古西南夷地,漢屬蜀郡西部,梁、陳時爲蠻獠所據。唐、宋時皆爲羈縻之域,隸於雅州。元置碉門魚通黎雅長河西寧遠等處宣撫司,屬吐蕃等處宣慰司,後改六番招討司,一云,初名六安,後改六番。又分置天全招討司。明初合爲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土酋高國英來歸,世守其地。廣一百九十里,袤二百十里。所轄部落曰馬村、蘇村、金村、楊村、隴東村、西碉村,是爲六番也。隸四川都司。
司襟帶黎、雅,控扼蠻獠,爲西蜀之屏蔽,通南詔之噤喉。雅州向以三路爲要害,此所云始陽路也。《勝覽》云:「司爲魏始陽縣地。」
天全城,今司治。漢徙縣。西魏始陽縣地。元分六番置天全招討司,明洪武初并二司爲一。尋甃石爲城,有四門,周四里。
禁山,司西二里。兩崖對峙,高峻險扼,中有飛流,四時不竭,古謂之禁門關。又龍頭山在司北二里,又北二里爲雲頂山,皆峭聳。○泥山,在司東三里。四時積雨,山多泥濘。一名梅嶺,以嘗有梅生其上也。又金鳳山,在司東北二里。山形聳峙,因名。
多功山,司東五十里。昔禹鑿此山以通峽水,用功甚多,故名。又女城山,在司東百四十里。相傳宋、元間楊招討家女將守此,壘石爲城,遺址尚存。又東七十里有鎮西山,志云:三國漢時姜維曾駐師於此也。又臥龍山,在司東二十里,相傳孔明南征嘗屯軍於此。○旗纛山,在司東南二十里,狀若旌旂。又東南六十里有玄空山,卓立天半,清雅絕倫。
玉堡山,司南五里。亦曰玉壘山,以積雪如玉也。其相近者又有白崖山,矗立如雪,亦名雪山。《圖經》:「自長河西至董卜砦二百餘里,皆繞雪山而行。」雪山垂盡有山曰大鐵圍山,蓋西境高寒,山常積雪,故多以雪山爲名。
和水,司南四十里。《勝覽》云:「源出蠻界羈縻羅岩州是也,東流經司境,又東入雅州界合於平羌江。」○硫黃溪,在司東三十里。溪水作硫黃氣,浸灌瘠田,禾苗特盛。
禁門關,司治西禁山下。又紫石關在司西百里,仙人關在司西六十里,俱雅州千户所官兵戍守。
碉門砦,在司東。與雅州接界,有守禦百户所。洪武中百户盛茂壘石爲城,險固可守,屬雅州千户。又西有柘木場,亦要口也。明初重茶市,洪武五年命左都督徐增壽曰:「碉門距河西口,道路狹隘,跋沙艱難,市馬數少,聞自碉門出柘木場徑抵長河西口,通雜道長官司,道路平坦,爾宜檄所司開拓,以便往來。」是也。餘詳見雅州榮經縣。○冷磧砦,在司西南。志云:司有冷磧等十八寨,爲三十三種番人出入之路。
劍山屯。在司西南。唐貞元中韋皐分兵侵擾吐番,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劍山屯。既而吐蕃大發兵欲出西山、劍山,收嶲州以絕南詔是也。○安橋,在司西三十五里。以竹索爲之,路通番界,亦曰龍安橋。又太平驛,在司治西。明永樂八年設。

松潘衛。東南至龍安府三百三十里,南至疊溪所一百八十里,北至陝西洮州衛界八百六十里,西至吐蕃草地界四百八十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七百六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七十里。

古氐、羌地,秦漢時亦爲羌戎地。劉昫曰:「松州歷代生羌之地,漢時招慰之,置護羌校尉,別無州縣。後魏時白水羌像舒活據此地。」後周置龍涸郡,兼置扶州。治嘉城縣。《後周本紀》:「天和元年吐谷渾龍涸王莫昌率部落內附,以其地爲扶州。」是也。隋郡廢州存,《隋志》:「後周置扶州總管府,開皇初府廢,三年郡廢,七年改鄧州曰扶州,而嘉誠之扶州廢。」鄧州見陝西文縣。大業初屬同昌、汶山二郡。唐武德初置松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羈縻二十五州。其後多至百有四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無縣邑户口。天寶初曰交川郡。乾元初復爲松州,廣德初陷於吐蕃。宋仍爲吐蕃地,元時內附,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置松州、潘州二衛,尋并爲松潘衛。二十年改松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有左、右、中、前四千户所,俱在治內。編户二十五里。隸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改松潘衛。領千户所一、長官司十七、安撫司四。今因之。
衛控制番、戎,山川險峻,川蜀之襟帶,而亦關、隴之藩籬也。《形勝志》:「衛東連龍安,南接威、茂,西盡吐蕃,西北則與洮、岷連壤,直接虜界,蓋四面皆險也。」說者謂:松潘爲西陲重地,深入番境,東南兩路,僅通一線,故置關設堡,綢繆聯絡,爲慮切焉。然自宣德以後,患多在蠻族;萬曆二十四年以來,患又在北部矣。說者又謂:松潘,蜀西之門户也,漳臘又松潘之咽喉也。高屯堡居漳、松之間,爲適中要地,宜添設戍守,以犄角漳臘,屏衛松潘。然勢且日蹙矣。夫松潘舊界廣六百七十里,袤千六十里。今乃亟亟於三十里之漳臘乎?噫,無具甚矣。《邊略》云:「松、茂之俗,大抵相似。自松達茂,不三百里,路循江岸,彜碉碁布山岩,如蜂房然。明初以戎俗尚異端,故於松潘復立番僧二人爲國師,曰商巴、曰綽領;二人爲禪師,曰黎巴、曰完卜,黎巴事道,黎巴事佛,皆受銀印,分建寺觀於諸寨落,化導番族。宣德二年漸倡誘其屬攻圍城堡,遣兵攻剿不克。三年復征之,猶弗靖。八年益調兵進討。十二年撫臣寇深議伐之,景泰二年復議討之,患稍息。天順五年復熾,入龍州、石泉等處。成化十一年勢益張,十三年撫臣張讚督官兵攻滅掇坪、懦弱、白羊嶺、鵝飲溪、大白、飲馬池、通林等二十一砦,又攻破木瓜、竹頭坪等砦。於是商巴等二十六族降。十四年僉事林壁進攻黃頭、復水諸砦,別將復攻西坡、禪宛等寨。又分兵爲五哨:一從靖彜崗,一從擂鼓坪,合攻西坡;一從回子嘴,一從蕎壩,合攻列四柯;一直攻雙橋兒寨。又分精兵,一從牛尾巴山口,一從雙橋兒山嶺,進攻樹底寨;一從麻答山口,一從山嶺,進攻麻答寨;一從永鎮堡山崗,一從禪定山口,進攻禪定砦;一攻穵撒寨,前後殺獲甚衆。會裨將謝琳等窮追牛尾巴山賊被殺,我軍奪氣,蠻亦困憊,乃輸款。弘治中蠻復縱,官軍失陷,南路梗阻。正德二年官兵又殺其綽領等國師,雪郎、三出諸番怨恨。嗣後本寺、小宛卜等屢屢圍殺官軍,松城之外不敢晝牧。十一年別將張傑等整兵擊賊,賊稍斂。嘉靖初烏都、鵓鴿、鵝兒、雞公、刁農五砦番蠻,糾合黑虎等寨八百餘番,攻圍長安等堡,阻絕南路,勢甚猖獗。十二年撫臣朱廷立等調官兵協剿烏都等十一砦,次第皆平,又屠遮花砦,於是黑虎等砦亦送款,自是寇患稍息。萬曆初河東羌爲亂,十四年討降之。時河西恃長江之阻,頗逆我文告,至是亦震懾請命。」王廷相曰:「松、茂諸番居止皆依山險,壘石爲室,高者十餘丈,謂之碉房。天氣多寒,土地岡鹵,不生穀粟麻菽。番性勇戇嗜利,往往侵奪內地,使民失業。蒞茲土者,非以德懷之,以計困之,患未易弭也。」
嘉誠廢縣,今衛治。三國漢時爲平康縣地,屬汶山郡。晉因之,後沒於羌,尋爲吐谷渾所據。後周天和初得其地,置嘉誠縣,龍涸郡及扶州治焉。隋仍曰嘉誠縣,屬扶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改置松州治焉,廣德以後廢於吐蕃。劉昫曰:「嘉城本生羌地,後魏時白水羌舒彭遣使朝貢,乃拜龍驤將軍,甘松縣子,始置甘松縣。魏亂而絕。後周復招慰之,於此置龍涸防,天和六年改置扶州。隋改甘松爲嘉誠縣。」或曰劉昫悞也,甘松蓋在陝西岷州境。《城邑考》:「今衛城明洪武十七年築,即隋、唐嘉誠縣地也,甃石爲城,有濠環之。門五,城周七里有奇。
龍鵠城,在衛東。志云:龍涸本名龍鵠。後魏太和九年宕昌王梁彌博爲吐谷渾所逼,奔仇池。仇池鎮將穆亮帥騎三萬軍於龍鵠,擊走吐谷渾,改立梁彌承而還。後周龍涸防蓋置於此。杜佑曰:「龍涸城爲吐谷渾之南界,去成都千餘里。」是也。宕昌,見陝西岷州衛。仇池,見陝西成縣。
平康廢縣,在衛西南。蜀漢時置平康縣,屬汶山郡。延熙九年汶山平康彜反,姜維討平之是也。晉仍爲平康縣,亦屬汶山郡,後廢。後周復置,隋因之,屬會州,尋屬汶山郡。唐初廢,垂拱元年復置平康縣,屬當州。天寶初改屬松州,後廢。○交川廢縣,在衛南。本嘉誠縣地,隋開皇初析置交川縣,屬會州,尋屬汶山郡。《隋志》:「縣有關官。」是也。唐仍爲交川縣,屬松州。後廢。《寰宇記》云:「交川縣亦後周天和中置。」悞。
廢潘州,志云:故潘州在衛北七百五十里。漢武逐諸羌渡河、湟居塞外,築此城置護羌校尉禦之。唐廣德初松州以北皆陷於吐蕃。宋崇寧三年秦鳳招納司言:「階州生蕃納土,得邦、潘、疊三州。」潘州蓋屬吐蕃首領潘羅支,故名。又分潘州爲上下中三州,元屬吐蕃宣慰司。明初本設松州、潘州二衛,後并爲松潘衛。今阿失寨蓋上潘州也,班班簇即下潘州地也,中潘州界其間。其地愈北山愈平,舊漳臘之設在下潘州。《邊略》:「中潘州去衛二百五十里而遠。」
廢崌州,在衛西北。唐貞觀中党項部細封、拓跋等氏相繼來降,以其地置崌、奉、岩、遠等州。又軌州亦在衛西境,貞觀三年置。《唐史》:「党項,漢西羌別種,魏、晉後微甚,周滅宕昌鄧至,而党項始強。其地古析支也,東距松州,西距葉護,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渾,山谷崎嶇,亘三千里,姓別爲部。太宗置松州都督府,督羈縻崌、懿、麟、雅等二十五州是也。」○廢麟州,在衛西。唐貞觀五年置以處生羌;又廢劍州,唐永徽五年羌酋凍就內附,以其地置劍州;俱屬松州都督府。
廢霸州,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唐貞觀中置。十二年霸州山獠反,殺其刺史向邵陵,州廢。儀鳳初復置,屬松州都督府,尋復廢。天寶初招附生羌,置靜戎郡,治信安縣,乾元初改爲霸州。貞元中劍南節度使韋皐招納降蠻,處之於維、保、霸等州。是也。又廢柘州,亦在衛西南。《通典》:「柘州東至靜州三十里,南至維州三百里,本生羌地,顯慶元年置,天寶初改爲蓬山郡,領柘縣及喬珠二縣。」又有廢拱州,顯慶中以生羌缽南伏浪恐部置,與柘州俱屬松州都督府。靜州,見疊溪所。○廢闊州,在衛西境,相近者又有廢諾州,俱唐貞觀五年置,以處党項及降羌,屬松州都督府。十二年吐蕃破党項、白蘭諸羌,屯松州西境,尋進攻西州,敗州兵。闊州、諾州二部遂叛歸吐番,尋復內屬。
雪欄山,衛東三十里。山勢蟠蜒,四時積雪,其色如銀,俗呼寶頂山。亦名雪嶺。巉崖路險,有雪欄關。又風洞山,在衛東五十里。山高險,行數里始至其巔。上有風洞,深不可測。志云:洞多惡風,每午輒大作,作則灰沙蔽天,人馬俱辟易,寒氣襲人,觸之多死,否則喘息旬日始止,蓋山嵐鬱結之氣所發。
紅花山,衛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紅花屯,岷江所經也。又牛心山,在衛東南十五里。峰巒圓秀,若牛心然。又東四十里爲火焰山,山無草木,色如赭。○金蓬山,在衛東南五里。志云:羌人金蓬者昔居此山。
甘松嶺,衛西北三百里。亦曰甘松山,一名松桑嶺,土人謂之松子嶺。後魏有甘松縣,唐置松州,皆以此山名。《新唐書》:「開元十九年吐蕃請互市於甘松嶺,宰相裴光庭曰:『甘松嶺中國之阻,不如許赤嶺。』」是也。今大江經其下。杜佑曰:「甘松嶺乃江水發源處。」似悞。赤嶺,見陝西西寧衛。
大分水嶺,衛北二百三十里。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或以爲大江導源處也。又小分水嶺,在衛北九十里。其山平坦,有龍潭,其水亦分二流。○羊峒,在衛北,接陝西洮州界。志云:松潘東通任昌、蠟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蠟梅,蓋番族也。
野狐峽,在衛西境。唐貞觀八年別將李道彥分道擊突厥,至闊水,党項酋長拓跋赤辭等屯野狐峽拒之,道彥不得進,爲其所敗,退保松州。
岷江,在衛西。《江源記》:「岷江發源於臨洮木塔山山頂,分東西流,由甘松嶺八百里至漳臘西,其水漸大,復徑鐮刀灣,達松潘,於下水關入紅花屯達疊溪界。」《一統志》:「司西北六十里有潘州河,即岷江矣。」河東、河西諸蠻蓋以江爲界云。餘見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涪江,在衛東。發源小分水嶺,東南流入小河所界,又東南入龍安府。《漢志》注:「涪水出剛氐道徼外,南至墊江入漢。」是也。詳見大川。
闊水,在衛西北。唐貞觀八年李道彥分道伐吐谷渾,經党項中至闊水,出不意襲敗之。党項忿怒,拒道彥於野狐峽,道彥敗還松州。十二年命侯君集等分道伐吐蕃,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即此。胡氏曰:「闊水在故党項中,羈縻闊州以此名。」今亦見陝西西寧衛。○響水泉,在衛北六十里。泉流湍急有聲,居民資以灌溉。
望山關,衛東十里;又東二十里曰雪欄關,在雪欄山上;又二十里曰風洞關,在風洞山上,皆峻險。志云:風洞關北有鹽井墩,即古鹽川廢縣。似悞。○黑松林關,在司東七十里。地多黑松,因名。一名松林堡。又東十里曰伏羌堡,其相近者曰紅岩堡,亦曰紅崖關,皆東路設險處也。
三舍關,衛東九十里,東至小河所此爲適中之地。關東十里爲鎮遠堡,又東二十里爲小關子堡,又東十里爲松埡堡,又東十里爲三路堡,又東八里爲師家堡,又東十里爲四望堡,堡東二里即小河所也。志曰:三舍關有偏將駐守,所轄上至望山,下至四望,共十三關堡。四岩絕壑,一線僅通,羊腸鳥徑,峭磴危湍,險巇萬狀。附近有水牛、毛公、羊洞諸番,不時窺伺。嘉靖中何卿鎮松潘,節制東南,大修長安、馬路、師家、永平等堡,於善地增修禦寇、靖虜諸墩,以扼險要。長安堡,見茂州境內,即長寧堡。馬路堡,見疊溪所。
西寧關,衛南三十里。其北八里曰熊楨屯堡,亦曰熊溪屯,南路關堡之首也。有鐵爐溝,諸彜在界內。萬曆中河西商巴導土韃伏於鐵爐溝以牽制我,事覺撲擒之。關南八里有小屯堡,共爲形援。又東勝堡,在衛東南三十五里。志曰:紅花屯下七里爲雄溪屯,雄溪左十三里即東勝堡。○安化關,在衛南四十五里。其北七里爲雲屯堡,南十里曰鎮革堡,又南七里曰新塘關,又七里曰艾蒿堡。志云:衛南七十里有新鎮關,其北十五里曰百勝堡,其南十餘里曰龍韜堡,皆南境之襟要也。
歸化關,衛南百里。志云:唐嘗置羈縻歸化縣,屬霸州,關蓋因以名。地形險要,有龍溪等砦,大、小橫梁爲諸番出沒處。自衛城南至疊溪之永鎮堡,此爲適中之路。關南二十里爲北定關,嘉靖七年守將邊輪與橫梁、監兒等番戰,敗沒於此。《邊略》:「松潘至茂州三百里,山嘴險惡,一蠻擲石,百人不能過。其路隨河曲折,蠻下山搶掠爲易,當有以削平而製禦之。」
浦江關,衛南百五十里。有別拓、大小耳別等寨在界內。《寰宇記》:「歸化縣有大聾山、小聾山,在霸州西北十里,號苻堅城。」又於小龍山上村置牙利縣,或即大、小耳故迹矣。關南四里曰平番堡。弘治中科臣張文言:「松潘南路浦江關地勢稍平,介松、疊之間,極爲要害。若聚兵屯糧,築城固守,三面聯絡,什伍相保,卒然有警,松、疊聲援可立應也。」
平彜關,衛南百七十里,即平彜堡也。其地寬平,可容千騎,爲四十八寨飲盟歃血之地,即黃沙壩矣。又南六里爲金瓶堡,又南七里爲鎮平關,又南七里爲鎮番堡,又南十里爲靖彜堡,又南十里爲平定堡。自平定堡至疊溪所之永鎮堡止八里,亦松、茂接界處也。志曰:萬曆十四年於平彜堡建城堡,增將領,所轄上至西寧,下至平定,共十七關堡。其附近諸番有河東大姓,屬牛毛土官管轄,河西小姓屬羊毛土官管轄,所謂牛腦、羊腦也。蠻砦以數十計,其最強者爲烏都等砦,亦屬茂州北境,與松潘相出入云。
流沙關,衛西北十四里,虜騎經由地也。萬曆二十八年以後,遇秋防嘗以重兵駐此。《四裔考》:「松潘西至流沙關,相連天竺,西南達紅土坡生番,多係北虜出沒,地勢遼絕,非可限越」云。
虹橋關,衛北三十一里,又北去漳臘堡七里,爲衛境之北隘。有落虹橋,長二十丈,餉道必經之地也。關南七里曰譚厊屯堡,又南七里爲塘舍屯堡,又南六里爲羊裕屯堡,堡南六里即衛城也。志云:虹橋西北十五里爲絕塞墩,北界黃山尖,殺鹿塘、黃勝草場等處,路通洮、岷。宣德三年蠻族作亂,陳懷奉詔趣救,由此道入解松圍。今爲番部間阻,下潘州白利等番或由阿玉嶺,或由鐵門墩,出抵寒盻、祈命諸寨貿易茶斤,稍失防範,釁端輒起,且阻絕長溝,救援難及。議者欲於墩前石砌聯城一座,直抵河下以通水道,又依山掘壕,絕其乘高來犯云。
漳臘堡,衛北三十八里。舊治於下潘州,在司北七百餘里。景泰中撫臣羅綺記曰:「漳臘,潘州城故址也。下有岩穴,空洞幽邃,廣可容列騎。旁有玻璃泉,冬夏淵然不竭,其土地膏腴,山川秀麗。自唐盛時所開拓,而旋入於吐蕃。洪武十一年始建置屯堡,且畊且守,邊人安堵。宣德二年爲氐、羌竊據,景泰六年復收其地,蓋自是以後益徙而南,今且撫松州之背矣。」《邊略》:「漳臘有隘口可通北虜,嘉靖十一年寇賊深入爲害,撫臣宋滄議於漳臘後山嶺建靖虜墩,西小高嶺建禦寇墩,設兵戍守。二十年復展修城堡,增置官軍,并築邊牆一萬三千五百三十丈,又於大壩建立一堡,修築城垣,於西山平壩更修一墩,以防虜騎侵擾。萬曆六年備兵使者楊一桂以漳臘所屬鎮虜、絕塞、譚厊等十七屯堡去松遼遠,支糧不便,議於漳臘舊基修建新倉,改運關支,卒伍稱便。二十八年虜騎突自寒盻、黃勝草場分道馳入圍漳臘,守將張良賢破之,又追破之於思答弄,寇遁去。」志云:漳臘一鎮、五隘、九屯、一十八墩堡,延袤二百餘里,襟帶山河,雜居番族,其最切者,有寒盻口、上中潘州、上下羊洞等隘口,自漳臘北去,遼廓幽遠,一望無際,萬騎可從容矣。思荅弄地在堡西北。
高屯堡,衛西北二十里,北去虹橋關八里。又南八里爲谷粟屯堡。志曰:高屯堡在虹橋之內,禦寇之下,譚厊之西,乃適中要地,松城之藩屏也。萬曆三十七年嘗議城此,與漳臘爲犄角云。
鎮虜堡,在漳臘北十五里。其後爲天險墩,前爲觀化墩,東於襄臺,西制虜臺,聲勢相望,直北則爲敵貢壩,舊掘品字賺坑數百,以防敵人侵擾。北去三里爲城牆岩,東臨河畔,西抵山麓,掘壕寬深丈許,長六百餘丈。河西爲川盻溝,壕塹之制亦如之。越溝二十里,登阿玉嶺之巔可瞯黃勝草場。場之東有阿玉口,凡二十里透嶺,出川盻則東西南北惟所馳驅。議者欲於天險、觀化二墩充廣寬拓,石砌牆垣一周,外掘濠塹,以防衝突,庶幾扼其吭。萬曆二十八年敵騎圍漳臘,攻鎮虜,守將杜世仁禦之。又攻制虜臺,復敗却。志曰:鎮虜堡北二十里之柏木橋即塞外矣。
水草坪,在衛東。又衛東境有豬兒嘴諸險。正德初撫臣劉洪言:「松潘天寒地瘠,物產不多,負販者以險遠難致。東路自江油縣入山口七百餘里,如豬兒嘴、野豬山等處甚險,然俱可開通偏橋;如七里閣、黑旋窩、泥兒灣等處甚危,然有可改河移之彼岸者,有可用石疊爲堤者。又新開一路至水草坪與舊路接,當立一墩,宜相度修改,非惟糧運便益,而物價亦稍減矣。」
赤磨鎮,在衛東北。唐武德七年扶州刺史蔣善合擊吐谷渾於松州赤磨鎮,敗之,即此。○古松驛,在衛治南。又歸化驛,在衛南百里。鎮平驛,在衛南百七十里。三舍驛,在衛東百四十里。志云:衛東九十里有鬆林堡站,又東八十里有三路堡站。
人荒寨。在衛東南,番砦也。萬曆六年備兵使者楊一桂言:「松潘諸番最桀驁者無如丟骨、人荒、沒舌三寨,屢爲邊患。」議先剿之。既而三砦蠻謀劫軍餉,糾衆伏於安化關之凝水溝,突傷官軍。別將曹希彬等擊却之,復追敗之於安貫頂。未幾蠻衆復熾,官軍禦之於安貫頂及黃草嶺諸處,皆敗之,乘夜進攻,焚其丟骨、人荒小砦。七年丟骨砦蠻突犯,裨將李承芳等奮擊,羣番潰走。官軍進奪其斂坎,焚河西大小碉房五十餘座,追至河東,番皆震懾,呷竹、林洞等四十八寺砦首領俱率其衆降,三砦始戢。

小河守禦千户所,衛東百九十里。古曰涪陽,宣德四年調成都前衛後所於此,爲小河千户所,增置城堡,又添調官兵,更番戍守。編户一里。今設小河營。

師家山,所北二十里。一名文山。宋時有師、文二大姓居此。山麓有文山關,又有師家鋪,與龍安府接界。
涪水,所北二里。自衛境流入,又東流入龍安府界。其水淺隘,故有小河之稱。
葉堂堡,所東南十六里。志曰:小河以東凡七堡,惟葉堂爲要隘,有官軍屯戍。東通白馬、毛公,西逼竹頭、野豬、白草諸寨,其西北六里曰峰岩堡。○馬營堡,在葉堂東四里,又東七里爲水進堡,又東八里爲鎮彜堡,又東十里爲乾坤堡,皆有兵戍守。
鐵龍堡。所東七十六里。有兩山對峙,峭壁萬仞,二水會流,深不可測。上爲鐵索橋,索凡六條,各長一十五丈,引於河之西岸,繫以鐵柱,中道板蕩,行者戒心焉。嘉靖間龍州宣撫薛兆乾作亂,斬鐵橋以拒官兵,旬日松州米貴如金矣。志曰:鐵龍堡至龍安府不過二十五里。○小河驛,在所治北。所東十里有水浸驛,又東十里有溪子站。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長官司,

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

北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結簇長官司,

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司,

勒都簇長官司,

包藏簇長官司,

阿昔簇長官司,以上俱洪武十四年置。

思曩兒簇長官司,洪武二十六年置。

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置。

潘斡砦長官司。正統初置。

八郎安撫司,永樂十年置。

麻兒札安撫司,永樂十五年置。

阿角寨安撫司,

芒兒者安撫司。俱正統初置。

疊溪守禦軍民千户所,東至龍安府石泉縣八十里,南至成都府茂州百二十里,北至松潘衛一百八十里,西至黑水生蕃界六十里,自所治至布政司五百八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二百七十里。

古氐、羌地,漢屬蜀郡,後漢因之。晉屬汶山郡,宋、齊亦爲汶山郡地。後周置翼針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翼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汶山郡。唐武德初復置翼州,咸亨三年置都督府,上元二年府罷。天寶初曰臨翼郡,乾元初仍曰翼州,後沒於羌、戎。明洪武十一年平定西羌,以古翼州置疊溪右千户所,隸茂州衛。二十五年改疊溪守禦軍民千户所,編户一里。隸四川都指揮使司。領長官司二。今設疊溪營。
所北瞰松潘,西控維州,制禦生番,良爲要地。唐之中葉吐蕃據此,屢爲西川之禍。韋皐鎮蜀,於西山南北分道出師,翼州其必爭之地也。明初雖收其地,而迫近諸番,東西不過六十五里,南北不過九十五里,蓋視漢、唐之舊封,地利有未盡廓者矣。使赫然芟除,建爲雄鎮,北接洮、岷,南連威、茂,西北之藩衛,不且益壯歟?《邊略》云:「松、茂所以隔絕吐蕃,疊則松、茂脈絡也。大抵吐蕃入寇,必道松、茂,由松、茂而東,必經灌口,灌口失守,則長驅入蜀矣。疊州與松、茂,蓋灌口之障蔽也。」
蠶陵廢縣,所西百三十里。漢縣,屬蜀郡,後漢因之,元初元年蜀郡彜寇蠶陵,延熹二年復來寇。晉亦爲蠶陵縣,屬汶山郡,其後荒棄。後周改置翼針縣,爲郡治。隋郡廢,縣屬翼州,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屬翼州,六年移州治焉。咸亨三年州僑治悉州之悉唐縣,上元二年還治翼針。天寶初改曰衛山縣。劉昫曰:「漢蠶陵城在蠶陵山下,隋時翼針縣治七頃城。唐貞觀十七年移治七里溪。」唐末縣廢。志云:今所西五里即唐廢衛山縣治。
翼水廢縣,所西南九十里。本蠶陵縣地,後周置龍水縣,并置清江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清江,十八年又改縣曰翼水,屬會州。唐屬翼州,後廢。太子賢曰:「翼水縣西有漢蠶陵故城。」○雞川廢縣,在所西南百里,有栖雞川。唐先天二年置縣,屬翼州。又昭德廢縣,亦在所西。劉昫曰:「顯慶中置識臼縣,屬悉州。天寶元年改屬翼州,更名昭德。五載分雞川、昭德二縣置真符縣,并置昭德郡治焉。乾元初改爲真州,以州治真符縣爲名,尋廢。」
峨和廢縣,所西北六十里。本蠶陵地,唐武德初析置峨和縣,屬翼州。貞元十年韋皐敗吐蕃,克峨和城,既又遣將出峨和、薄松州,是也。○左封廢縣,在所西百九十里。後周置廣年縣并置廣年、左封二郡,又置翼州治焉。隋開皇初郡俱廢,縣屬翼州,仁壽初改縣曰左封,大業初屬汶山郡。唐武德初隸翼州,三年省。貞觀四年復置,二十一年改隸當州。劉昫曰:「縣在當州東南四十里。顯慶初改屬悉州,咸亨初移州治焉。儀鳳二年羌叛,悉州寄治當州城內,尋還舊治。載初元年移治匪平川,在舊治東南五十里。天寶初改州爲歸誠郡,乾元初復爲悉州。」唐末州縣俱廢。又歸誠廢縣,在廢左封縣西南。唐垂拱二年析左封縣置,屬悉州。今皆爲生蕃地。
廢靜州,所西二百六十里。南至成都府威州界百里。劉昫曰:「左封縣,有悉唐川。顯慶初置悉唐縣,併置悉州治焉。咸亨初移州治左封,於故悉唐縣置南和州。天壽二年改爲靜州,仍治悉唐縣。天寶初曰靜川郡,乾元初復故。」又南有靜居廢縣,天授初以悉唐縣之靜川地置,其相近又有清道廢縣,俱屬靜州。後皆廢。○廢當州,在所西北二百七十里。本羌地。後周置通軌縣,并置覃州及覃川、榮鄉二郡治焉。隋開皇初郡俱廢,四年州廢,縣屬翼州,大業初屬汶川郡。唐初屬松州,貞觀二十一年置當州治焉。劉昫曰:「以地出當歸也。初治利川鎮,儀鳳二年移治蓬白橋。天寶初曰江源郡,乾元初復曰當州。」杜佑曰:「故通軌縣在州西北二百里。」《隋志》:「縣有甘松山。」是也。蓋後移今治。《會要》:「大曆五年當、悉、柘、靜、恭五州並徙置山陵要害地以備吐番,而舊封不可問矣。」
白岸城,在所西。唐貞元中韋皐破吐蕃論莽熱兵,進屯白岸,西山諸羌皆降。《新唐書》翼州有峨和、白岸、都護、祚鼎四城,合江、穀堆、三谷三守捉城,隴東、益登、清溪、禦藩、吉超五鎮兵。
蠶陵山,在所西北。漢因以名縣。又犁牛山,在所東五里。志云:所之東界止此。正統中番賊窺境,官軍追之,遇伏於犁牛山,敗績。又雲峰山,在所東六里,高聳凌雲。○排柵山,在所南五里。洪武十一年大軍至此屯駐,立柵爲營,山因以名。
汶江,所西三里。自松潘衛流經此,又南黑水流合焉。《江源記》:「岷州自松潘達疊溪至穆肅堡,黑水從南合之,入深溝徑茂州界是也。」詳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翼水,所南五十里。一爲汶江,自松潘界流至此;一爲黑水,自生番界流至此;合流如張兩翼,故州以爲名。或謂之合水,亦謂之合江,唐因置合江守捉云。○七里溪,在所東七里,源出松坪寨;又城東有飲馬溝,自雲峰山頂懸崖而下,俱流入於汶江。
玉津泉,在城南,導流直抵城下,居民取汲甚利。又天湧池,在所治南。正統間開鑿,引飲馬溝水瀦其中,以便居民之汲。
南橋關,所南五里。又有小關,在所東五里。疊溪橋關,在所西五里。志云:所南十五里有中橋關,又南十五里有徹底關,所北四十三里有永鎮橋關,九十七里有鎮平關,俱洪武十二年置,共爲七關。
穆肅堡,所南五十里,江水經此,黑水流合焉。志所云穆肅爲兩河之會也。堡南與茂州接界,爲控扼之所。今亦見茂州。
新橋堡,所北十里,稍南爲漢關墩堡。萬曆十八年鬱即長官啖保者與黑水、松坪,攻我新橋,明年伏罪。先是漢關墩附近勒骨諸小姓屬於鬱即,至是改屬疊溪。志云:新橋堡北爲普安堡。正統十二年撫臣寇深議討松潘叛蠻,於疊溪迤北添設普安、靜彜、鎮番三堡是也。又普安堡旁有葫蘆嶮嘴,弘治中番賊攻圍普安,守將胡澄拒戰,追賊至此死之。
太平堡,所北三十里。其附近爲楊柳溝,河西強種也。萬曆十八年糾合松坪、白泥、黑水三千餘番同陷新橋,十九年討降之。又永鎮堡,在所北四十餘里,有永鎮橋關。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正統中番賊來犯,官軍拒之於此。志云:永鎮堡附近爲牛尾寨,萬曆八年及十二年麻搭內犯,十四年討降之,又北抵松潘衛界。
馬路堡,在所南。又南爲小關堡,接茂州界之實大關。志云:新堡附近爲巴豬大砦,衆逾千數,性喜黠盜,嘉靖二十三年以來屢渡河入犯。議者欲於舊關腦搭橋進兵,及馬路堡後長寧、沙壩潛師繞其後,上下夾攻,可大創也。《四裔考》「疊路生番最惡,而五巴豬爲尤甚,牛尾、麻搭、楊柳、麥兒次之,凡四十八寨。其地南連黑若,西通黑水,北接松潘,加兵征之即逃入黑水。黑水蓋廣饒之地,莫知紀極」云。又疊溪長官鬱氏所轄有河東熟番大姓八寨及馬路、小關七族,河西小姓六寨云。
麻答嘴寨。所北五十餘里,本番寨也,路入松潘。正統中撫臣寇深議討松潘叛蠻,欲於麻荅崖、青崗嘴、畫佛崖、海螺洞、萬江崖沿山鑿石架木懸棧是也。志云:堡南爲牛尾巴,又南爲楊柳溝。弘治十二年撫臣張文言:「松潘南路,國初以來增置墩堡,開設倉厫,屹爲天險。自牛尾巴失利之後,蠻人乘險殺掠,饟夫戍卒,號南路爲死亡城,是南路必不可不復也。此路一復,其間麻荅嘴險要之處,據高設堡,添撥防軍,以遏賊衝,亦規恢全蜀之策矣。」○雙馬寨,在所西百二十里。志云:亦番寨也。

疊溪長官司,所北一里。永樂四年置,領渴卓等五寨。

鬱即長官司。所西十五里。永樂四年置,領松坪等五砦。又有來遠驛,在司治西。

酉陽宣撫司,東至湖廣保靖宣慰司界三百里,南至平茶洞長官司界五十里,西至重慶府彭水縣界三百里,東北至湖廣大田千户所界四百里,自司治至重慶府九百五十里,至布政司二千里。

古巴國地,秦屬巴郡,兩漢因之。諸志皆以爲漢武陵郡之酉陽縣,悞。三國漢屬涪陵郡,晉因之,永嘉以後沒於蠻獠。後周時爲羈縻黔州地。隋屬庸州,志云:隋爲清江郡地。唐屬思州,五代時仍沒於蠻。《寰宇記》:「黃巢之亂,酉陽蠻叛,駙馬冉人才征之有功,留守其地。五代時中國無主,冉氏遂據有之。」宋政和六年仍屬思州,尋置酉陽州於此。元因之,冉氏仍有其地。屬懷德府。明玉珍改爲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仍爲酉陽州,冉如彪納土歸附,仍令世守其地,廣六百里,袤七百里。七年升爲酉陽宣撫司,編户十三里。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六年改隸重慶府。
司當西南之要衝,接黔、楚之邊境,山川阻深,蠻獠錯雜,撫循未可無策也。《四裔考》:「酉陽所屬有九溪十八蠻,而九江、後溪西南一帶,近爲鎮筸叛苗殘破,境土日蹙。」
酉陽廢縣,在司東。胡氏曰:「三國漢時分置酉陽縣於此,屬涪陵郡,晉省。」或以爲漢武陵郡之酉陽,悞也。隋爲務川縣地,屬庸州,大業初屬巴東郡。唐仍爲務川縣地,屬思州,後廢。宋政和中亦爲務川縣地。或云宋嘗置酉陽縣,屬務州。今《宋志》不載也。元始置酉陽州,明因之,尋爲宣撫司治。司無城,其民曰犵獠、曰冉家、曰南客,分三種云。
遷陵城,在司東南,接湖廣辰州府界。漢縣,屬武陵郡。三國時爲吳界。魏已亡蜀,遣漢葭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遷陵界,屯於赤沙,誘動諸戎,進攻酉陽,吳遣鍾離牧討平之。志曰:遷陵、酉陽兩縣,相去水道可四百許里,赤沙在其間,此漢之酉陽也。
酉陽山,司西北百八十里,接黔江縣界。又龍山,在司東一里,旁有龍家砦。司東三十里又有火山。其山高聳,日射返照,其色如火。又司東百二十里有唐店山,司南百里有何家山。山皆高聳,以山旁居民多唐姓、何姓者而名。○鬍子崖,在司北百里,崖下路通司治,行者過此,有水自崖懸流可以濟渴。
三江,司東北九十里,源出酉陽山,亦曰酉水,有三小溪流合焉,又合平茶水及楠溪東注辰州大江。○楠溪,在司西二百里。其溪清淺,旁多楠木,下流合於酉水。
通達砦,司東南二百五十里。志云:元置通達等處五路蠻彜洞長官司於此,明初廢爲通達砦。又云:司有後寧江土人巡司。

石耶洞長官司,司南七十里。本酉陽地,宋宣和間有楊昌安者據守其地。元置石耶軍民府,洪武初其酋楊金隆歸附,改立長官司,附庸酉陽。志云:司東至石凱子界,西至平茶司界,南至邑梅沙子凹,北至酉陽石閒囤,與鎮筸苗密邇,地勢稱孤懸。今編户二里。

巴慣山,司治南一里。山崖多板石,土人呼板石爲巴慣也。又南一里有石崖,土人呼爲密那崖。崖石陡峻,中間空洞嘗有泉流。
漫溪。在司治南。源出邑梅洞漫流,東注入辰州大江。

平茶洞長官司,東至石耶長官司界十里,西至貴州烏羅長官司界十里,南至貴州銅仁府界百里,北至酉陽宣撫司界五十里,自司治至重慶府一千一百二十里,至布政司二千一百七十里。

漢、晉以來爲蠻彜地,唐屬思州。宋政和中爲羈縻平茶洞,仍隸思州。元改溶江芝子平茶等處長官司,隸思州安撫司。楊氏世守其地,元時楊大雷有之。明初爲平茶洞長官司,洪武七年楊抵剛歸附,置司授之。廣三十里,袤一百五十里。編户三里。初隸酉陽宣撫司,洪武十七年改隸四川布政司。
岑仰山,在司治西,巍然秀拔,仰望可愛。又團山,在司治南。山勢團聳,特出衆山之上。又高秀山,在治北。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畫。
白歲山,司西三十里。高聳插天。土人以山積雪則有年,故名。○諸葛洞,在司治南。石崖屹立,旁有石洞數丈,相傳武侯征九溪蠻時留宿於此。
哨溪,司治東南。發源白歲山,山水激石,有聲如哨。又有滿溪,在司西南十里。亦出白歲山,以水常溢不竭也。合流而東北曰平茶水,至酉陽東南會於酉水。
龍潭,司治西。兩旁山崖陡峻,潭中水深莫測。又治北石洞中有龍泉,四時不涸。○濟渴井,在司治北。水清甘,夏月行者汲飲之以濟渴,因名。
小平茶砦,在司南。嘉靖二十七年大征叛苗,分兵屯平茶、地架二營,剿境內小平茶、地崩、岑沙苗、地龍庭、地龍箐五砦是也。地架堡,見貴州平頭著可長官司。
通蜀橋。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又司治東北有迎恩橋,亦跨哨溪上。

邑梅洞長官司,東至湖廣鎮溪千户所界七十里,西至貴州烏羅長官司界二十里,南至貴州平頭著可長官司界百里,北至酉陽宣撫司界百三十里,自司治至重慶府一千五十里,至布政司二千一百三十里。

唐思州地,元爲佛鄉洞長官司,明玉珍時改爲邑梅沿邊溪洞軍民府。明洪武五年改爲邑梅洞,八年改置長官司,宋末楊光甫據其地,元置司授之。明初楊金奉歸附,仍令世守其地。廣九十里,袤二百三十里。編户五里。隸酉陽宣撫司。永樂初改隸重慶衛。
壽山,司西南六里。屹立層漢,四時林木鬱然。又黃牛山在司東三里。山旁土地膏腴,宜於耕稼,相傳昔時土官楊四舟高殿始自貴州烏羅遷此,喜而搥牛相慶,因名。又韭山,在司南八里。昔有人遺韭種於山頂,長丈餘,四時茂盛,民皆取以供食。○鼎砫山,在司西北五里。三山齊聳,屹如鼎峙。又擎團山,在司西北四里。四圍峭壁,擎摩雲漢。
凱過河。司西北二十里。源自烏羅三洋溪流出,會買寨河,東入辰州大江。旁有凱子砦,行者於此過渡。又地磴溪,在司西南十五里。溪水清澈,可鑑毛髮。又司西十五里有遵岫溪,溪水屈曲,緣山西流。

石砫宣撫司,東至重慶府黔江縣二百里,西至忠州酆都縣百七十里,南至涪州武隆縣百七十里,北至忠州百二十里,自司治至夔州府九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二千三百五十里。

古蠻彜地,宋景定中置石砫安撫司,蠻酋馬什用敗蒙古兵,繼又平九溪洞彜,因置司授之。元改石砫軍民府,尋升軍民安撫使司。明玉珍竊據,亦授其酋石砫安撫司。明洪武七年得其地,八年仍爲石砫宣撫司,土酋馬克用歸降,使世守其地。廣三百七十里,袤二百九十里。編户三里。隸重慶府。嘉靖四十二年改隸夔州。
大峰門山,司南百五十里。兩崖壁立,中通人行,有故壘在焉。又鼓樓山,在司東南二百里。山高聳,其巔舊有鼓樓。又斑布山,在司西南二百二十里,色斑如布。
石涼繖,山司東北百四十里。形如張蓋,或謂之石幢山。又萬聚山,在司北百里。衆山環聚回合,因名。又司西北二百四十里有馬黃山,又十里爲鳳凰山,皆高聳。
三江溪,司東北二十里。有三水合流,北注大江。志云:司西北二十里有清水潭,四時澄澈。又司西四百里有龍潭,深杳無際。
支羅砦。在司西南。嘉靖中石砫宣撫司人黃俊據支羅砦,假龍潭土舍名色霸占民田,尋以叛誅。子中復據寨叛,四十四年詔川湖會兵夾攻,川兵進攻牛欄坪,湖兵自施州衛進,中由思南逃去,爲楚軍所獲,川軍擣其巢穴,支羅平。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