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六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三十六 山東七 萊州府 登州府 下一卷▶

山東七 编辑

萊州府,東北至登州府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海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青州府莒州四百五十里,西至青州府三百十六里,北至海九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四十里,至京師千四百里。

《禹貢》青州地,春秋時萊子國,《禹貢》:「萊夷作牧。」《春秋》時齊侯伐萊子於郳。或曰郳即今郡治,在齊之東,故曰東萊。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曰東萊郡,後漢因之。晉爲東萊國。宋復曰東萊郡,後魏因之,兼置光州。隋郡廢,開皇五年改光州曰萊州,大業初曰東萊郡。唐復曰萊州,天寶初亦曰東萊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萊州,亦曰東萊郡。金因之。亦曰定海軍。元亦爲萊州,屬益都路,尋屬般陽路。明朝洪武九年升爲萊州府。領州二、縣五。
府內屏青、齊,外控遼、碣,藉梯航之便,爲震疊之資,足以威行海外,豈惟島嶼之險足以自固乎哉?《唐史》:「貞觀十五年太宗言:『高麗本四郡之地,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別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擊,取之不難也。』」

掖縣,附郭。戰國時齊夜邑,襄王益封田單于夜邑萬户。魯仲連謂田單「將軍有夜邑之奉」是也。漢置掖縣,東萊郡治焉。後漢移郡治黃縣,又封歐陽歙爲夜侯,即掖也。晉復爲郡治,劉宋又移郡治曲城縣,後魏以後州郡皆治此。今編户八十二里。

曲成廢縣,府東北六十里。漢縣,屬東萊郡,高帝封功臣蠱達爲侯邑,又武帝封中山靖王子萬載爲曲成侯。後漢又封劉建爲侯邑,仍屬東萊郡。晉曰曲城縣,劉宋爲郡治。後魏曰西曲城縣,分東境置東曲城縣,並屬東萊郡。北齊省。隋末復置曲城縣,唐武德六年廢入掖縣。今郡城周九里有奇。
當利城,在府西南三十六里。漢縣,屬東萊郡。志云:武帝拜欒大爲五利將軍,更命其邑曰當利,後漢及晉、宋皆因之。後魏改屬長廣郡,北齊廢入掖縣。隋末復置,唐武德六年廢。
陽樂城,在縣北。漢縣,屬東萊郡。後漢廢。志云:縣北二十里有臨朐故城,此東萊郡之臨朐也;又縣南有陽石廢縣,亦漢置,屬東萊郡;俱後漢廢。○曲臺城,在府東南。唐武德四年置曲臺縣,屬萊州,六年廢。又府東北二十里濱海有沙丘廢城,相傳商紂所築,似悞。
福山,府西北五里。俗名斧山,峰嶺高峻,北臨滄海。其並峙者曰渌山。○大基山,在府東十里,上有道士谷,巘崿蒼翠,泉流潺湲。又東五里爲神仙洞,其相連者有洞凡七,俱幽勝。
高望山,府南十五里,峰巒秀特,可以望遠。又南五里爲天柱山,一名南山。又寒同山,在府東南三十五里。一名神山,掖水出於此。○三山島,在府北五十里海之南岸。《史記•封禪書》:八祀,四曰陰主,祠三山。《唐史》:貞觀二十二年將伐高麗,詔劍南大治船艦儲糧械於三山浦及烏島。烏島或曰即登州之烏湖島。又蜉蝣島,在府西北百里海中,遙望若蜉蝣然。
萬里沙,府東北三十里。夾萬歲水,兩岸皆沙,長三百里。《史記•封禪書》:「天子既出無名,乃禱萬里沙。」《漢書•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旱,禱萬里沙。是也。
海,在府西北二十里。道出遼東、朝鮮。《通典》:「郡北至海五十里,西至海二十九里,西北至海二十一里,東南至海二百五十里。」今自府西北環昌邑、濰縣界,東南環膠州即墨縣界,皆大海也。
掖水,在府東南十五里。源出寒同山,西北流經城南,又西北注於海。○萬歲河,在府東北三十里。其兩岸即萬里沙也。秦始皇、漢武帝皆嘗禱此。《三齊記》:「水北有萬歲亭,漢武所築。」
小沽河,出府東南三十里馬鞍山,東南流經平度州與大沽河合,經膠州即墨縣界入於海。《左傳》昭二十年:「齊晏子曰『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爲人也多矣。』」杜預曰:「姑即大沽河,尤即小沽河也。」○五龍泉,府西三里。瀦而爲池,凡半畝許,民獲灌溉之利。又城東有青龍泉,與濠水相接。
過鄉,在府北。《後漢•郡國志》掖縣有過鄉。故過國,寒浞封其子澆於此。《春秋》哀元年《傳》:「寒浞處澆於過,處豷於戈。」杜預曰:「過即掖縣過鄉,戈在宋、鄭間。」○燕臺,在府東北二里。志云:南燕慕容德以掖城爲青州治,因置此臺。
海倉口鎮。府西北九十里。即膠河入海之口,爲濱海要地,有巡司戍守。又柴葫寨,在府北五十里,亦有巡司。○朱橋驛,在府東北七十里。又南關有城南驛。又沙河店,在府南三十里。舊置城南、沙河店、朱橋店三遞運所,萬曆中與驛俱革。
附見
萊州衛。在府治東南。洪武三年置,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户等所。
王徐寨備禦前千户所。府東北八十里。明初置百户所,有磚城周三里,嘉靖中改爲千户所。○馬埠寨備禦百户,所在府西二十五里,城周二里;又竈河寨備禦百户所,在府北五十里,所城周二里有奇;又東北百六十里有馬停寨備禦百户所,石城不及一里;俱屬萊州衛。

平度州,府南百里。南至膠州百二十里,西南至青州府莒州三百四十里。

春秋時齊地,漢屬東萊郡,後漢屬北海國,晉屬濟南郡,劉宋屬北海郡。後魏因之。隋屬萊州,唐、宋仍舊。元改屬登州,明洪武九年改屬萊州府,二十一年始置平度州。編户百三十六里。領縣二。
州西亘濰河,北枕勃海,山川襟帶,屏蔽東陲。
膠水廢縣,今州治。本漢之平度縣地,後漢改置膠東縣,屬北海國。晉、宋、後魏皆曰膠東縣,後齊改置長廣縣,屬長廣郡。隋改屬萊州,仁壽初改曰膠水縣,唐、宋及元因之。洪武中置平度州,以縣省入。州城周九里有奇。
平度故城,州西北六十里。漢縣治此,屬東萊郡,武帝封菑川懿王子行爲侯邑,後漢并入膠東縣。○盧鄉城,在州西北五十里,漢縣,屬東萊郡,晉、宋及後魏因之,北齊省入膠東縣。隋復置,屬萊州。唐貞觀初縣廢。
即墨故城,州東南六十里。齊即墨邑。志云:城臨墨水,故曰即墨。齊威王封即墨大夫,而烹阿大夫。湣王時樂毅破齊七十餘城,惟莒、即墨未下。既而田單以即墨攻破燕軍。漢元年項羽徙齊王田市爲膠東王,都即墨,田榮追擊市,於此殺之。四年韓信破齊,齊將田既走膠東,曹參擊殺之,即即墨也。尋復爲即墨縣,屬齊國。文帝十六年分齊地封悼惠王子白石侯熊渠爲膠東王,都即墨。景帝三年反,誅。四年封子徹爲膠東王,中二年改封子寄。後漢國廢。建武中封賈復爲侯邑,屬北海國。晉屬濟南國,劉宋復屬北海郡,後魏屬長廣郡,後齊廢。志云:城北有樂毅城,毅攻即墨時所築。漢初田肯曰「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蓋二縣近海,財用所近也。今俗稱故城爲朱毛城。○膠東廢縣,亦在州東南。隋末置,唐初屬萊州,武德六年廢。
天柱山,州北五十里。絕頂巉巖聳立如柱,又有石龕如屋,州人謂之劈石口。《通志》:「山之東曰之萊山,東連大澤、御駕、明堂諸山。」○嵖岈山,在州北三十里,以山形嵖岈而名。
大澤山,州北七十里。巖壑絕勝。有瑞雲峰,峰頂半巖疊石爲城,謂之皇城頂。或以爲赤眉故砦也。下有白虎谿,乳泉河出焉,西南流入膠水。山之北即高望山,接掖縣界。○明堂山,在州東北四十里。產藥材。有藥石水出焉,流合石瀆河而注於膠水。其相接者曰金泉山,亦產藥材。又有兩髻山,在州東北十三里。山椒並列,如綰雙髻。現河出焉,經州東三里,西南流入膠水。
三固山,州西七十里。一名三户山。《漢•郊祀志》「宣帝信方士言,祠太室山於即墨、三户山於下密」,即此山也。又州西十八里有文、武山,兩山相峙。世傳秦始皇東巡,集文武於此,因名。下有秦王河。○大豁山,在州西北十五里。伏琛《齊記》「盧鄉縣東南有大豁口,與小豁口相峙,中通驛路」,即此山也。蘇村河出焉,西南流入於膠水。
膠水,州西八十里。源出膠州鐵橛山,流經高密縣北入州境,又北經昌邑縣至縣東北入海。梁天監五年將軍劉思效敗魏青州刺史元繫於膠水,即此。○墨水,在州東。源出東北六十里之墨山,南流經即墨縣入海。
大沽河,州東八十里。源出登州府黃縣南蹲犬山,經招遠、萊陽二縣界,至州東南故即墨城與小沽河合,經膠州即墨縣界入海。通謂之沽水,南北經流三百餘里。
新河,在州東南。源出高密縣,流經此,分南北二流,南自膠州麻灣口入海,西北自掖縣海倉口入海,即元人所濬膠萊河舊道也。《元史》:「至元十七年萊人姚演獻議開新河,由膠西縣東陳村海口,西北達於膠河,出海倉口,由海道達直沽以通漕,謂之膠萊新河。從之。勞廢不貲,卒無成效,二十二年罷其役。」明正統六年昌邑人王坦言:「漕河每患淺澀,海運又虞艱險,請浚新河故道。」不允。嘉靖十一年按臣方遠宜等復議開新河,不果。隆慶初萊人崔旦復極言新河之便,萬曆三年又以南京工部尚書劉應節言,命侍郎徐栻開浚。議者極言非便,遂中止。其後屢議屢阻,迄無成績。《圖說》云:自淮河入河北岸隔一里爲朱家河,可開通。經新溝至安東縣有澳河、嚮水、三叉,俱臨淮,可通。東則有東漣河、朱家河、白家溝、七里河流入淮,又東有鹽場河、平望河、界首河、白浪河、牛洞河、車軸河流入海,俱宜築塞。中有遏蠻河,在淮、海之交,可置閘以殺水勢。西則有沭陽水,溷而爲大湖、傅湖,又有楊家溝、西漣河、崔家溝、古閘河,皆爲入漣河水道。自支家河至漣河海口,計三百八十里。出海由海州贛榆至山東界,歷安東衛石臼所、夏河所、靈山衛、膠州瞭頭營至麻灣海口,計二百八十里,隔馬家濠五里,可以開通。經把浪廟、新河口、店口社、陳村小閘,戴高劉家大閘,王朱杜家村,至平度州,又經窩舖、停口、大成、昌渠小閘、新河集、秦家莊、海倉口至大海口,計三百七十五里。大海口至直沽四百里,通計一千四百三十五里。應節奏言:「膠州南自淮子口大港頭出海,自州治西抵匡家莊四十里,俱岡溝黃土,宜開;自劉家莊北歷臺頭所張奴河至亭口牐三十里,俱黑泥,下地水深數尺,宜浚;自亭口牐歷陶家崖、陳家口、孫店口至玉皇廟六十里,河寬水淺,宜於舊河之旁別開一渠;玉皇廟至楊家圈二十里,水深數尺,宜浚;楊家圈以北則悉通海潮,無煩工作矣。以工力計之,創者什五,因者什三,略施工者什二;以地勢計之,宜挑深丈餘者什一,挑深數尺者什九。」栻言:「匡家莊地高難開,改於都泊、船路溝,地形平衍,有河可引,宜建牐設柜,如會通河故事。」科臣王道成言:「膠州在兩海口之中,土最高厚,萬一巨石隱伏,功將安施?難一。水性湍急,走石流沙,即有泉源,易盈易涸,難二。海船不可入河,河船不可入海,難三也。」又《實録》:「隆慶五年山東臣僚會勘膠河,上言:『從龍家屯北至分水嶺,俱係岡阜沙石,難以施工。由分水嶺又北至謝家口,稍有斷續河流,旱潦難恃,沙石亦多。由謝家口北至楊家圈,河流似有端緒。又北至新河閘面河勢比南面較寬,自新河閘至海倉又皆流沙壅淤,難以行舟。新河閘系往來通渠,過者見有河流,妄意可以開浚,不知迤南十里便復不同。分水嶺本名王乾壩,兩頭俱有河形,中間積沙高亢,本非嶺也。新河既無泉源,引導必須旁水接濟,而分水嶺下僅有白河一道,平時涓涓細流,淫潦時挾流沙衝淤,大爲河患。其張奴河、膠河、九穴泊之水,雖接新河,而源流淺澀,潦涸無時,皆不足恃。若欲東引沽河,則地勢東下,沽河自東而南直趨麻灣口,難以挽之而北。若西引濰河,濰河在高密西,離新河百二十里,中隔高嶺五層,又難引之使東也。若欲深鑿河身,使海水南北貫通,則分水嶺諸處,高過海面數丈,命工開鑿,未及數尺下即糜沙,隨時奔潰,縱多捐財力,萬難開濬。』」既而徐栻亦稱:「南北海口,俱有積沙橫絕,及分水嶺河高海下,勢不可通,須另開一路,及海口築隄以約水障沙。」又云:「南自麻灣抵朱舖五十里,北自海口抵亭口百八十里,皆通潮,可乘潮以導河。」撫臣李世達勘稱:「南潮止及陳村閘,距海口二十里;北潮止及楊家圈,距海口六十里;其朱舖、亭口者非烈風迅雨,海水漲溢,歲不一二至,潮不足恃也。」役遂止。崇禎十二年户部郎中沈廷揚試行海運,復請開膠萊河。十六年命户、工二部發銀十萬兩開浚,事未行而京師不守。餘詳見膠州。
定渠,州南七十里。與州東北之藥石水及石瀆河合流入膠水,一名定都渠。近志以爲鉅定,悞也。
亭口鎮。州西南七十里。即膠萊河所經,有巡司戍守。又州西北七十里有灰埠驛。

濰縣,州西百八十里。西南至青州府昌樂縣五十里。漢下密縣,屬膠東國。後漢初廢,安帝時復置,晉屬北海國。晉屬濟南邵,宋屬北海郡,後魏因之,尋爲北海郡治。後齊改郡曰高陽。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於縣置濰州。大業初州廢,改下密縣曰北海,仍屬北海郡。唐初亦置濰州治此,武德八年州廢,以北海縣屬青州。宋建隆三年置北海軍,乾德二年升爲濰州,金因之。元屬益都路。明朝洪武初以州治北海縣省入,屬青州府。九年降州爲縣,屬萊州府,二十一年改今屬。編户八十六里。

下密城,縣西三十里。漢縣,治今平度州西五十里。一云治今縣東南。《水經注》:「濰水逕下密故城西。」是也。後遷今縣治。隋開皇六年置濰水縣,屬青州。大業初改下密爲北海縣,而改濰水爲下密。唐初屬濰州,武德八年州廢,縣併入北海。俗以此爲西下密也。
平壽城,縣西南三十里。漢縣,屬北海郡。後漢初張步爲耿弇所敗,自劇奔平壽。步平,仍屬北海郡。晉爲濟南郡治。劉宋仍屬北海郡,後魏爲北海郡治,高齊廢。又西南五十里有斟城,古斟尋國,亦禹後也。又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杜預曰「平壽東南有斟城,古斟尋也,后羿所滅。」漢置斟縣,屬北海郡,後漢廢。又寒亭,在縣東北三十里。杜預曰「平壽東有寒亭」,即古寒國,蓋寒浞所封。唐初有寒水縣,屬濰州,武德六年廢,即故寒亭矣。今有寒浞水,北入海。《通志》:「縣南三十里有營丘城。」似悞。今詳見青州府昌樂縣。
塔山,縣東南六十里,東丹河發源於此。《水經注》:「溉水出塔山。」是也。唐天寶初勅改爲溉原山。○几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形如几,西丹河出焉。又縣西南二十里有程符山,相傳公孫弘貧時牧豕處。又有孤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巋然天際,翠靄若浮。
擂鼓山,縣南百里。與昌樂縣接界,白狼河出焉。其相近有摩旗山。宋嘉定中金益都賊楊安兒敗死,其妹四娘子爲餘黨所推,掠食至摩旗山,濰州賊帥李全以衆附之,即此。
濰水,縣東南六十里。自青州府安丘縣北流入縣境,又東北至昌邑縣東北入於海。後魏主子攸建義初,邢杲帥河北流民反於青州之北海,遣將軍李叔仁擊之,敗於濰水,即此。志云:今縣西北二十里地名韓信道,蓋以信破楚將龍且於濰水上而名。餘詳見安丘縣。
東丹河,縣東南五里。源出塔山,即溉水也。亦曰東于河,西北流合青州府壽光縣界之丹河,復流入縣境,東北注於海。又西丹河,在縣西二十里,源出几山,亦曰西于河,西流合昌樂縣西之丹河,復會東丹河東北入海。○白狼河,在城東。源出擂鼓山,流入昌樂縣界合白狼河別源,又北流入縣境,經東門外東北流八十里入海。狼一作「浪」。志云:縣南有小王莊,平地泉湧如輪,即白浪河之源也。今詳見昌樂縣。
固堤店。縣東北四十里,有巡司。又縣東北三十里有古亭馬驛。

昌邑縣,州西北百三十里。西南至青州府壽光縣九十里。漢都昌縣地,屬北海郡。晉初屬齊國,尋廢。劉宋復置,仍屬北海郡,後魏因之。隋開皇中屬濰州,大業初仍屬北海郡。唐初亦屬濰州,武德六年廢。宋建隆三年改置昌邑縣,屬北海軍,尋屬濰州。金、元因之。明朝洪武九年改屬萊州府,二十一年改今屬。編户九十四里。

都昌城,在縣西。本齊邑,齊頃公賞逢丑父之功,食邑都昌。《晏子春秋》:「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辭而不受。」漢置都昌縣,高帝封功臣朱軫爲侯邑。建安初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賊管亥圍於都昌,先主救却之。今城南五里有大營城,北五里有小營城,俗爲大營、小營二村,相傳即孔融與黃巾相拒處。
訾城,縣西北三十里。《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杜預曰:「都昌西有訾城,鄑,亦讀訾,本一城也。」唐武德二年置訾亭縣,屬濰州,六年廢。俗呼爲瓦城,半爲水漸。一云訾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又十五里爲鄑城。
密鄉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左傳》隱二年「紀子帛、莒子盟於密」,即此地也。漢置密鄉縣,屬北海郡,武帝封膠東頃王子林爲侯邑。《後漢志》淳于縣有密鄉。應劭曰:「淳于東北六十里有平城亭,又四十里有密鄉亭,故縣也。」淳于,見前安丘縣。○平城故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漢縣,屬北海郡,後漢省。《水經注》:濰、汶二水會於淳于城東北,又東北徑平城亭西,又東北徑密鄉亭西,皆漢北海郡屬縣云。
東山,城東二里。俗名土埠,亦謂之東京埠,長數里,石磴崎嶇,峰巒奇秀。後漢建安初袁譚據青州,攻北海相孔融於都昌,融敗走東山,即此。又縣東南二十五里有青石埠,長數里,亦名青山。○霍侯山,在縣南四十里。《漢書》:「霍光封博陸侯,食邑於北海。」此山本名陸山,或以爲即光所食邑,唐天寶六載賜名霍侯山。又南五十里有峽山,狀如伏虎,俯臨濰水,爲邑之勝。
海,在縣北五十里。有魚兒浦巡司,爲濱海戍守處。
濰河,縣東二里,又東北注於海。志云:縣東五里有濰水堤,宋初築以防濰水氾溢。又縣西南二十里有浮糠河,縣南二十里有張固河,流合浮糠河並入於海。
膠河,縣東五十里。自平度州流入境,北注於海。其入海處曰海倉口,與掖縣接界。羅氏曰:「自海倉口至膠州麻灣,凡二百七十里,即膠萊新河之道也。」
棠鄉。縣南八十里。本萊邑。《左傳》襄六年:「齊人伐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圍棠,遂滅之。」又《孟子》:「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爲發棠。」《後漢志》即墨有棠鄉。今爲甘棠社。○夏店馬驛,在縣東北二十里。又縣東四十里有新河橋遞運所,今革。

膠州,府南二百二十里。東至海三十里,南至海九十里,西至青州府莒州二百八十里。

春秋介國地,戰國屬齊。漢屬琅邪郡。後漢屬東萊郡,晉屬城陽郡,劉宋屬高密郡。後魏嘗置膠州。魏收《志》:「永安二年置,治東武縣。」見青州府諸城縣。隋屬密州,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二年置膠州於此,隸益都路。明朝洪武初以州治膠西縣省入,屬青州府,九年改今屬。編户九十三里。領縣二。
州連絡淮、沂,屏蔽齊、兖,控海道之咽喉,爲登、萊之襟要。《防險說》:「膠州、即墨,皆迫近海澨,而即墨南望淮安、安東、東海衛所諸城,左右相錯,如噤喉關鏁,倭若犯淮,則漸必犯萊矣。故登、萊三營之設,即墨一營,視登州、文登二營爲尤切。」《海防攷》:「自登州之大嵩衛至府境鰲山、靈山衛,及青州府境之安東衛,盡南面濱海之險,皆即墨營控禦處也。其濱海要衝則有雄崖、膠州、大山、浮山、夏河、石臼等所,乳山、行村、栲栳島、古鎮、逢猛、南龍灣、信陽、夾倉諸巡司,及海中之唐家灣、大任、陳家島、鵝兒、栲栳、天井灣、顏武、周疃、松林、全家灣、青島、徐家莊一帶,而海道之險則自安東以北若勞山、赤松、竹篙、旱門、劉公、之罘、八角、沙門、三山諸島,皆賊停泊之處,不可不講。至於白蓬頭、槐子口橋、雞鳴嶼、金嘴、石倉廟諸處,淺灘亂磯,則賊所必避,而亦吾所當審者。」
膠西廢縣,今州治。漢黔陬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膠西縣,屬密州。唐武德六年省縣入高密,以其地爲板橋鎮。宋元祐二年復置膠西縣,兼領臨海軍使,仍屬密州。金仍曰膠西縣。《宋史》:「嘉定四年時膠西當登州寧海之衝,百貨輻輳,李全使其兄福守之,爲窟宅,多收互市之利。」元置膠州治此,明初省。今城周四里有奇。
祓城,州西南七十里。漢祓縣,屬琅邪郡。祓音費。後漢省。又介根城,在州西南五里,春秋時莒邑也。《左傳》襄二十四年:「齊侯伐莒,取介根。」應劭曰:「周武王始封茲輿於此,即莒之先也。春秋初徙於莒。」漢置計斤縣,屬琅邪郡。顏師古曰:「計斤即介根,語音有輕重。」後漢縣廢。杜預曰:「黔陬東北有計基城。」即古介根。今有兩塔對立,曰東、西計斤。又有介亭,在州南七十里。或云:即古之介國。《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是也。杜預以爲介國在黔陬縣界。
祝茲城,亦在州西南。漢高封徐厲爲侯邑,又孝武封膠東康王子延年於此。《水經注》:「膠水出五弩山北,徑祝茲城,又經邞縣故城。」邞音扶。亦漢琅邪屬縣,文帝封呂平爲侯邑。後漢縣廢。又《通志》云:「州南七十里有古長城。」
鐵橛山,州西南百二十里。膠水發源於此,亦曰膠山。志云:五弩山,在膠山之北。膠水出膠山,過密州五弩山,鹵水入焉;又北徑州南三十五里之艾山,艾水入焉。又艾山旁有天澤泉,即艾水之源也。鐵橛山蓋與諸城五弩山相近。
大珠山,州南百二十里。濱海,上有石室。珠亦作「朱」。《通典》:「高密諸城縣有古長城,自齊西防門東逾泰山、穆陵,至大朱山海濱而絕。」是也。又州南九十里有小珠山,錯水出焉,流入海。○靈山,在城東南百二十里海中。志云:在靈山衛南三十里。其山先日而曙,先雨而雲,故謂之靈。又衛西北三里有小竹山,或謂之小竺。又衛東海中有唐島,相傳唐太宗徵高麗駐蹕於此,內有飲馬池。
石臼島,州南百里海中。宋紹興三十年金亮入寇,分遣一軍由海道襲浙江,以兵圍海州。宋將李寶督海舟捍禦,至石臼島,敵舟已泊唐島,相距僅一山。寶因風便過山薄寇,大敗金人,海道之師遂絕。○黃島,在州東南六十里海中。舊有居民,後因倭寇,其地遂墟。又州東南九十里有薛家島,橫伏入海,每爲行旅患。又古鎮島,在州東南百十里海中,向有巡司戍守。志云:膠州濱海石臼、青泥、桃林、陳家、李家、薛家、古鎮、黃島、唐島之屬,皆其著者。
海,州東三十里。志云:州南門外有唐家灣,宋、元時,海舶往來皆由此。
膠水,在州西。出鐵橛山,東北流,接高密縣境,又北入平度州界。《水經注》:「膠水出膠山,北逕黔陬故城西。」是也。又有洋河,亦出鐵橛山,東流徑城南三十里入海。《水經注》:「拒艾水一名洋洋水。」宋泰始二年輔國將軍劉懷珍擊青州刺史沆文秀於東陽,進至黔陬,軍於洋水,遣別將王廣之襲不其城,拔之。此洋洋水也。○沽河,在州東北三十里。自平度州流入境,又南流入海。
新河,州東北三十里。西北入高密縣界。志云:州東南百里有馬家濠,濠長三里餘,夾兩山中,南北俱接海口。元至元十九年開膠萊新河,阻馬家濠不就。明朝嘉靖十一年,按臣方遠宜議開新河,以馬家濠數里皆石岡爲患,臬使王獻焚以烈火,鑿而通之。十九年獻言:「元人海運自淮安循海而行,至靈山之東,浮山、澇山之西,有薛島、陳島、石岈林立,橫伏海中若橋,號槐子口橋,最險難越。元人避之,故放洋於三沙黑水、歷城山正東踰登州東北,又西北抵萊州海倉,然後出直沽以達天津。獻閱《膠萊河圖》,自薛島之西有山曰小竺,兩峰夾峙,中有石岡曰馬壕。馬壕之麓南北皆接海涯,而北即麻灣,又稍北即新河,又西北即海倉、直沽。由麻灣抵海倉三百三十里,由淮安踰馬壕抵直沽千五百里,若徑出於此,可免遶海之患。元人嘗治此道,遇石而止。今因其故迹鑿馬濠以趨麻灣,長十四里,廣六丈有奇,深半之,而江、淮之舟可達新河。新河兩傍皆有水泉溢出,疏淺決滯,爲九閘以節宣之,可以佐會通河之窮。」從之。於是於舊濠迤西七丈有餘,鑿渠通舟,以達新河故道,爲漕運之計,功未半而罷。萬曆初復議開膠萊河,山東參政馮敏功謂:「膠河一衣帶水,餘悉高嶺大阜,且地皆岡石,山水奔瀑,功難竟。即竟矣,海水挾潮沙而入,必復淤。」及開濬,果以岡石黑沙難施畚牐而止。《河渠攷》:「元人于欽言:『至元中姚演請開新河,鑿陸地數百里以通漕,數年而罷。余過其地,詢之土人,云此河爲海沙所壅,又水潦積淤,終不能通。』」蓋《元志》所稱勞費無成,非誣也。自王獻建議之後,屢行勘閱。隆慶四年嘗議濬治,至萬曆三年而罷。二十九年御史高舉復議濬之,卒不果。迄崇禎之季,言者猶以爲請,竟不果行。
逢猛鎮。州南四十里。爲濱海戍守處,有巡司。又東南百二十里有古鎮巡司。

高密縣,州西北五十里。西南至青州府諸城縣百二十里。秦爲高密縣,屬齊郡。漢初屬齊國,文帝十六年分齊地置膠西國,宣帝本始初更爲高密國,皆治高密縣。後漢建武中封鄧禹爲侯邑,改屬北海國。晉屬城陽郡,惠帝復置高密郡。劉宋仍屬高密郡,後魏因之。隋屬密州,大業末廢。唐復置,仍屬密州,宋因之。元屬膠州。今編户八十八里。

高密城,縣西南四十里。縣本治此。漢三年,齊田橫烹酈生走高密。明年韓信破齊軍至臨菑,齊王廣亦走高密。文帝封齊悼惠王子卬爲膠西王,都高密是也。後漢仍爲高密縣。又謂之城陰城,《鄭玄碑》:「城陰,即高密也。」隋末廢。唐武德三年於今縣西北一里故義城堡置高密縣,六年移治於故夷安城,即今縣也。○夷安城,《通典》曰:「今縣外城也。」應劭曰:「古萊夷維邑,晏平仲夷維人也。」漢置夷安縣,屬高密國。後漢屬北海國。鄧禹少子封夷安侯,即此。晉屬城陽郡,惠帝時復屬高密郡,劉宋、後魏因之,後齊廢。唐爲高密縣治。
稻城,縣西南五十里濰水堰側。漢縣,屬琅邪郡,武帝封齊孝王子定爲侯邑。後漢縣廢。志云:舊有塘堰,蓄濰水溉田,因名。亦謂之鄭城,有康成故宅也。旁有稻田萬頃,斷水造魚梁,歲收億萬,號「萬疋梁」。今堙。《城邑攷》:「縣西南五十里濰水東又有龍且城,城西即且冢,冢南曰梁臺,即韓信擊殺龍且之地也。」
柜城,縣南三十里。舊志:柜城在膠州西南九十里是也。漢縣,屬琅邪郡。柜音巨。後漢改屬北海國,後省。今縣西南三十里有柜城河,出縣南五十里王子山,流入九穴泊,蓋因故城而名。《水經注》:「黔陬西南有柜艾山,亦曰黔艾山,柜艾水出焉,流經柜縣故城西,東北入海。」蘇林以爲稂艾水,即膠州之洋河也。
黔陬城,縣南六十里。古介國。漢置黔陬縣,屬琅邪郡。後漢屬東萊郡。晉屬城陽郡。劉宋屬高密郡。泰始三年青州刺史沈文秀據東陽,詔劉懷珍進向青州,懷珍至黔陬,文秀所置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棄城走。後魏仍屬高密郡。後齊置平昌郡於此。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省入膠西縣。有兩城,夾膠水而立。《縣道記》:「縣本秦所置,在高密郡東北,後移於膠水西,相去二十里,俗名故城爲東陬,而此城爲西陬。」舊志:黔陬在諸城東北百十里。即此。似悞。○膠西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志云:隋置縣於膠、墨二水之間,即此城云。
高陽城,縣西北三十四里。漢縣,屬北海郡,成帝封淮陽憲王子並爲侯邑。後漢廢。一名膠陽亭。又有朱晏城,在縣東南三十里。相傳晏子爲齊相時所食邑也。一名晏平仲城。
礪阜山,縣西北五十里。山產礪石。一名劉宗山,有鄭玄墓。
膠水,縣東十五里。《一統志》:「膠水北過高密縣注瀦澤,與張奴水合,自澤北入新河,經平度州界。」又縣東北四十里有新河,亦曰新開膠河,與平度州、膠州接界。
濰水,縣西南五十里。自諸城縣流入境,又北流與安丘縣接界,經縣北四十里而入濰縣界。漢四年,韓信追齊王田廣於高密,楚將龍且與廣合兵拒信,夾濰水而軍,信夜壅濰水上流誘且半渡而擊之,即此處。今縣西五里又有韓信溝,相傳亦信所鑿。
密水。在縣西南。自諸城縣流入境,一名百尺溝,亦曰高密水,經故縣南十里蓄爲塘,方二十里餘,古所謂「高澤之南都」也,東北會濰水堰,散流入夷安澤。志云:澤在縣北二十里,高密水與濰水散流注之,蓄堰以溉田,凡萬餘頃。○九穴泊,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泊有九溝,因名。又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都泊,亦瀦水處。

即墨縣,州東北百二十里。本齊邑,漢置即墨縣,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於不其故城東復置今縣,屬萊州。唐、宋因之。元改屬膠州。今編户八十五里。

不其城,縣西南二十七里。漢不其縣,屬琅邪郡。武帝太始四年,帝幸不其。後漢屬東萊郡,又光武封伏湛爲侯邑。其,亦作「期」。晉咸寧二年置長廣郡於此。宋景平初青州刺史竺夔守東陽,拒魏師,魏人退。夔以東陽城壞,移治不其城。尋復爲長廣郡治。泰始三年沈文秀據東陽,以劉桃根署長廣太守,戍不其城,將軍劉懷珍遣將王廣之襲拔之。四年文秀爲魏人攻圍,其弟文靜將兵自海道往救,至不其城,爲魏所斷,因保城自固。宋主遂分置東青州,領高密、平昌、長廣、東海、東萊五郡,以文靜爲刺史。旋沒於魏,亦置長廣郡。後齊郡、縣俱廢。隋復置即墨縣,以不其縣地并入。
壯武城,縣西六十里。古夷國也。《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杜預謂壯武縣是其地。漢置縣,屬膠東國,文帝封宋昌爲壯武侯是也。後漢屬北海國。晉屬城陽郡。又張華亦封壯武侯。劉宋縣廢。後魏亦封房法壽爲壯武侯,蓋縣廢而名存也。○皐虞城,在縣東五十里。漢縣,屬琅邪郡,武帝封膠東康王子建爲侯邑。後漢省。今爲皐虞社。
不其山,縣東南四十里。漢末,逢萌隱此。又後漢鄭玄亦教授於山下。一名馴虎山,以後漢童恢爲不其令,有伏虎之異也。又石城山,在縣東南三十里。狀如城垣,淮涉水出焉。○天井山,在縣東十三里,周二里。上有井,深不可測,天井之名以此。又縣東四十里有四捨山,四峰峻起如舍宇,惟一徑可以登涉。
勞山,縣東南六十里。二山相連,東濱大海。其高大者曰大勞,差小者曰小勞。周圍八十里,高二十五里。《齊記》:「泰山雖言高,不如東海勞。」勞亦作「嶗」,或悞爲「牢」,又悞爲勞盛山。勞、盛蓋二山,盛即成山也。秦始皇登勞,盛山望蓬萊,蓋登此二山耳。又《史記》:「始皇自琅邪北至榮成山。」榮成又「勞成」之悞也。蓋海岸之山,莫大於成山、勞山,故往往並言之。今山有清風嶺、碧落巖、王喬觀、玉女盆、明霞洞諸勝,白沙河源於此。○陰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俗傳秦始皇幸琅邪嘗駐於此。上有小池,雖旱不涸。
錢穀山,縣東北五十里。山陡險,相傳昔嘗運錢穀於山上以避兵。又東北十里有米粟山。○女姑山,在縣西南三十里。上有明堂,相傳漢武所置。
田橫島,縣東北百里海中,去岸二十五里。中可居千餘家,相傳即田橫與其徒五百人亡入海島處。孔氏曰:「田橫所保,在海州東海縣之鬲山,去岸八十里,非此山也。今南直海州東小鬲山是矣。」《北史》「魏永熙中楊愔爲高歡所信用,尋以疑懼避於田橫島」,即此。志云:縣東南濱海,列島環伺,其可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而田橫島方三十餘里,尤平廣可畊,且由岸抵島多礁石,不可直達。嘉靖中有奸氓盤據於此,漸爲寇盜,官兵撲滅之,患始息。
栲栳島,縣東北十九里。有寨城,置巡司戍守。又東北雄崖所東有旬島,其相近者又有赤島。志云:田橫諸島而外,爲塔沙、竹槎及巉島、陰島,香島,皆諸島之有名者。
海,縣西南四十里。有金家灣海口及大任海口,又西南六十里有天井灣海口,南九十里有董家灣海口,東南七十里有松林浦海口,東六十里有陳家大川海口,九十里有鵝兒海口,東北七十里有周疃海口,蓋自西南而東北,四環皆海云。
墨水,在縣南,自平度州流入境;又沽河在縣西北七十里,亦自平度州流入境;俱合淮涉水南注於海。○淮涉水,在縣西一里。源出石城山,西北流經此,復北流三里,又西南流入於海。《唐志》:「縣東南有堰,貞觀十年令仇源築以防淮涉水。」又白沙河,在縣東四十里。源出大勞山,西流,亦合淮涉水入海。
即墨營,縣北十里。志云:舊置營於縣南七十里金家嶺寨,宣德八年移置於此。營城周四里,爲登、萊三營之一。又張家寨,在縣西南五十里;樓山寨在縣南四十里;子家莊寨,在縣東南九十里;蕭旺莊寨,在縣東南五十里;與金家嶺寨俱築城戍守。
走馬嶺寨。在縣東北九十里。又東北十里有羊山寨。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大港寨,九十里有田村寨,與栲栳島等寨俱築城戍守。
附見
靈山衛,膠州東南九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三十五年築城,周三里,依山環海,最爲險固。志云:衛領左、前、後三千户所。由安東衛魚溜一道,至衛轉向東北行,海中有島,橫伏若橋,即薛島、陳島伏入海洋者,最險惡。元人欲於島西鑿馬家濠以避之。居人識此溜爲海運舊道,沿溜而行,可保無患。由安東衛至靈山衛馬家濠灣泊,大約三百餘里,風便一日可至。
鰲山衛。在即墨縣東四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築城周五里。志云:衛領右、前、後三千户所。
夏河寨備御前千户所,膠州西南九十里。所城周三里有奇,屬靈山衛。
雄崖守禦千户所。即墨縣東北九十里,洪武中設;又浮山寨備御前千户所,在縣南八十里;俱屬鰲山衛。

登州府,東至海七十里,西南至萊州府二百四十里,北至海三里,由海道東北至遼東旅順口五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里,至京師千七百里。

《禹貢》青州地,春秋時牟子國,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屬東萊郡。後漢因之,建安中置長廣郡。魏、晉及劉宋因之。後魏又置東牟郡,北齊省東牟入長廣郡。隋郡廢,置牟州。大業初州廢,仍屬東萊郡。唐初屬萊州,如意初分置登州,治牟平縣,尋改今治。天寶初曰東牟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東牟郡。金仍曰登州,元屬益都路,尋屬般陽路。明洪武初仍爲登州,屬萊州府,六年改爲直隷州,九年升爲登州府。領州一、縣七。
府僻在東陲,三面距海,利擅魚鹽。且北指旅順,則扼遼左之噤喉,南出成山,則控江、淮之門户,形險未可輕也。范氏曰:「自古海道有事,登、萊爲必出之途,而密邇遼左,尤爲往來津要。」三國吳嘉禾初遣使通公孫淵,還至成山,爲魏人所邀殺。宋元嘉九年朱修之自雲中奔和龍,泛海至東萊。初修之守滑臺,城陷爲魏所執。梁普通初高句麗遣使入貢,詔使者江法盛授高麗衣冠劍佩,魏光州兵就海中執之,送洛陽。隋開皇十七年伐高麗,別將周羅睺自東萊泛海趨平壤,時郡境皆屬東萊也。遭風,船多飄沒,師還。大業七年下詔討高麗,勑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八年遣來護兒等分兵自海道趣平壤。九年復遣護兒出海道伐高麗。唐貞觀十八年伐高麗,遣張亮自萊州泛海趣平壤。二十一年復伐高麗,命牛進達等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明年復遣薛萬徹自萊州泛海擊高麗。顯慶五年蘇定方自成山濟海伐百濟。開元二十年勃海自海道寇登州。宋建隆初女真自海道趨登州貢馬,後馬政亦由此通女真。元行海運,道出登、萊。明初遣馬雲、葉旺等撫定遼東,亦由登、萊渡海駐金州,繼亦由此以轉輸遼、薊,而遼東隸於山東,亦以登、萊海道也。正德中禁遏海道,而倭艘如入無人。後嘗議由此通運,不果。凡昔人所恃爲控扼之所,漫置失之不講,豈非謀國者之過歟?詳見前大川大海。又《海防考》:府四面皆海,惟西南一隅接萊州境。國家緣海置防,登、萊二府指臂相倚。設登州營於北面,則青、萊二衛及濱海之地俱屬焉。語所則有奇山、福山、王徐諸處,語砦則有黃河口、劉家窪、解宋、盧洋、馬停、竈河、馬埠諸處,語巡司則有楊家店、高山、孫夼鎮、馬停鎮、東良海口、柴葫海倉、魚兒鎮、高家港諸處。而海外則島嶼環抱,自府東北百餘里之崆峒、半洋,西抵長山、蓬萊、沙門、鼉磯、三山、芙蓉、桑島,錯落盤踞,爲登州北門之護,過此而北則遼陽矣。此天設之險也。又營城以東,若抹直、石落、灣子、劉家窪、平暢、盧洋諸處;營城以西,若西王莊、西山、欒家、孫家、海洋山、後八角城、後之罘、莒島皆可通。番舶登涉,嚴户外以綏堂閫,責有攸屬矣。

蓬萊縣,附郭。漢黃縣地,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爲名。唐貞觀八年置蓬萊鎮,神龍三年升爲縣,登州治焉。今編户六十六里。

蓬萊鎮城,在府治北一里。即漢武所築,唐置鎮於此。志云:今郡築城周九里,陸門凡四,水門凡三。城北有水城相連,亦曰備倭城,引海水入城中泊船,即登州營城矣。
牟平城,府東南九十里。漢縣,屬東萊郡,武帝封齊孝王子渫爲侯邑。後漢初光武封耿況於此。晉省,尋復置。劉宋仍屬東萊郡,後魏屬東牟郡。北齊移縣治於黃縣東北七十五里馬嶺之南,屬長廣郡。隋復徙治於廢東牟縣,即今寧海州也。
丹崖山,府北三里。東西二面,石壁巉巖,上有蓬萊閣,又有三洞,奇秀爲一郡之勝。山下爲珠璣巖,石壁千尺。巖下水中有小石如珠璣,或如彈丸,俗呼彈子渦,或謂之珍珠門。○田橫山,在府西北三里。郡志:城北有古田橫砦,與蓬萊閣對峙,西北二面皆巨海,石壁高峻。相傳韓信破齊,田橫東走,結寨於此,遺址尚存。又有荊山,在田橫、丹崖二山之間,產荊。山色長紫,一名紫荊山。
密神山,府南十里。貴溪出其東麓,一名密水山。又南五里有馬鞍山。山東麓兩畔皆深澗,中起石岡,南北通行,謂之天生橋。或謂之馬嶺。○羽山,在府東南三十里。《書》:「舜殛鯀於羽山。」孔安國以爲山在齊東海中也。上有鯀城,三國魏將田豫築城以禦吳將周賀,因山以名。又九目山,在府東南七十里。晏謨《齊記》曰:「山有九竅,與黃縣連界。」
石門山,府西十里。山口甃石,爲驛路所經。又府西南三十里有影口山,山巔有營壘故址。又龍山,在府西南四十里,上有龍洞及龍岡。舊嘗置鐵場於此。○朱高山,在府東八十里。山臨海,產滑石。洪武二十七年移沙門島巡司於此。
沙門島,府西北六十里海中。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風。五代時置沙門寨,宋建隆三年索內外軍不律者配沙門島。乾德元年女真國遣使獻名馬,命蠲登州沙門島民稅,令專治船渡馬。元人海運,亦置戍軍於此。明朝永樂七年,山東都指揮使司奏:「沙門島守備僅七百餘人,難以防禦。」詔以七百人益之。後移戍內地,島無居人,今遂爲墟。志云:沙門島相連屬者有鼉磯、牽牛、大竹、小竹四島,皆紫翠巉巖,出沒波濤中。永樂初陳瑄督運自遼東還,遇倭於沙門島,擊却之。又西北七十里爲鼉磯島。與鼉磯相對者爲欽島,相距三十里。又高山島,在沙門島北百餘里。○黃城島,志云:在鼉磯東北。或曰黃城、鼉磯本一島也,爲入勃海要口。又有廟島,在鼉磯西南。毛氏又曰:「廟島、砣磯、黃城三島,實爲登、萊門户。黃城之東北曰御林山,砣磯之南有井島,皆與沙門相連絡。」砣即鼉之訛也。
烏湖島,府東北二百五十里海中,與大謝戍俱爲伐東夷之要路。唐貞觀十八年征高麗置烏湖鎮,亦曰烏湖戍。二十二年鎮將古神感浮海擊高麗,破之於曷山。曷山在高麗界,或作「易山」。《新唐志》:「自登州東北海行至大謝島、龜歆島、淤島,而後至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海至馬石山東之都里鎮二百里,東傍海曘,過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江、橐駝灣、烏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曘過烏牧島、貝江口、椒島得新羅西北之長口鎮,又過秦王石橋、麻田島、古寺島、得物島千里,至鴨緑江唐恩浦口,乃東南陸行七百里,至新羅王城。自鴨緑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泝流,東北三十里至泊灼口,得勃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縣城,故高麗王都;又東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陸行四百里至顯州,天寶中高麗王所都;又正北如東六百里,至勃海王城。」五代唐天成初契丹東丹王突欲居扶餘城,蓋在唐高麗扶餘川中。長興初突欲以不得嗣立,越海自登州來奔,蓋道出烏湖、大謝間。○大謝島,在府東北三十里海中。唐貞觀中擊高麗置大謝戍於此。又長山島,在府北三十里海中,東西長四十餘里。又有宜島、虎島、半洋島,皆與長山島相近。
莫邪島,府東北三百里海中。昔人捕魚於此得寶劍,因名。又東北二百里有漠島,亦海運所經故道也。
海,府北五里。又東西兩面皆濱海,各去城三里許。志云:府東北五里有抹直海口,舊爲登涉之所,今不通舟楫,惟丹崖山之東爲新開海口,戍守最切。山下又有石落海口。府西七里爲西王莊海口,又西二十餘里爲欒家海口,又十里曰孫家海口。又田橫寨西曰西山海口。又灣子海口,在府東二十五里。又東二十里曰劉家汪海口,又二十里曰平陽海口,又十餘里曰盧洋海口。舊皆爲戍守處。
密水,出府南密神山。北流入城東小水門與黑水會。黑水出府西南十里黑石山,東北流入府城南上水門合於密水,出城西下水門北流入海。○之罘水,在府南十五里。源出羽山,有石門水流合焉。石門水出石門山,流合之罘水,北注於海。志云:府城東北在鹹泉池,居民取以爲鹽。
登州營,在丹崖山北,即新開海口也。宋慶曆三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魚巡簡水兵三百戍沙門島,備禦契丹,仲夏居鼉磯島以備不虞,秋冬還南岸,相傳此即刀魚船所泊。洪武九年知州周斌奏置海船,運遼東軍需。指揮使謝規以河口淺窄,奏請挑深,繚以磚,城北砌水門以抵海濤,南設關禁以譏往來,謂之登州營。又立帥府於此,設備倭都司駐守,其城周三里。《海道攷》「由新開海口西北至沙門島六十里,又正北行一百二十里至砣磯島,又北至欽、木二島六十里,又北至南半洋六十里,又北至北半洋二十里,又北經雙島、洋頭窪、黃洋川、平島、和尚島共二百餘里,至遼東鐵山、旅順口通計五百五十里,諸島相望,俱可灣船避風。明初送遼東官軍布花,俱由此道。正德中劉瑾亂政,遂廢水道用陸運」云。
楊家店。府東南六十里。府東八十里又有高山巡司。志云:舊有蓬萊馬驛及城北河口遞運所,今革。

黃縣,府西南六十里。西南至萊州府百八十里。漢縣,屬東萊郡。後漢爲郡治。晉仍屬東萊郡,劉宋因之。後魏屬東牟郡,尋爲郡治。後齊郡廢,縣屬長廣郡。隋屬萊州,開皇十六年改屬牟州,大業初還屬東萊郡。唐初亦屬牟州,貞觀初屬萊州,尋屬登州。今編户五十里。

故黃縣,縣東二十五里。一名東黃城,即古萊子國都也。《左傳》宣七年:「公會齊侯伐萊。」又襄二年:「齊侯伐萊。」六年:「齊晏弱圍萊,堙之,環城傅於堞,遂入萊。」杜預曰:「今東萊黃縣是也。」亦謂之郲。襄十四年,齊人以郲寄衛侯;又哀五年,齊景公置羣公子於萊;皆謂此。秦置黃縣。《史記》:「秦伐匈奴,使天下飛芻挽粟,起於黃、腄。」黃即黃縣矣。漢縣亦治此,晉以後因之。唐神龍三年改置縣於蓬萊鎮,曰蓬萊縣,移登州治焉。先天元年復析蓬萊縣地置黃縣於今治。志云:今縣東南二十里有萊子故城,地名龍門。其間山峽巉巖,鑿石通道,極爲險隘,俗名萊子關。
㡉城,縣南百二十里。漢㡉縣,屬東萊郡。㡉音堅。後漢及魏、晉因之。晉惠帝永興三年東萊㡉令劉伯根反,自稱㡉公,進寇臨淄,敗青州兵,幽州都督王濬遣兵討斬之。劉宋仍屬東萊郡,後魏改屬東牟郡,高齊廢入黃縣。○徐鄉城,在縣西南。漢東萊郡屬縣,武帝封膠東共王子炔爲侯邑。後漢仍屬東萊郡,魏因之,晉省。
大入城,縣東北二十里。志云:魏司馬懿伐東夷,將運糧入新羅,築此城貯之,以大入爲名。又縣東有中郎城。《郡國志》:「石勒遣中郎將石開築此以防海。」或曰後齊嘗置長廣郡,唐初亦置牟州於此。又縣西北十里有士鄉城。《漢書》:「齊有士鄉城。」志以爲即此城也。
萊山,縣東南二十里。《史記•封禪書》:「齊八祀,六曰月主,祀之萊山。」申公云:「天下名山八,三在島夷,五在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皆黃帝所常遊也。」又元封初東巡海上,公孫卿持節先行,候名山至東萊。《漢書•郊祀志》:「神爵元年從方士言,祀萊山於黃。」是也。一名萊陰山,亦曰龍門山。
蹲犬山,縣西南三十里。形如蹲狗。隋大業十一年齊郡賊左孝友衆十萬屯蹲狗山,郡丞張須陀列營逼之,孝友窘迫出降,即此山也。大沽河源於此。又縣東南四十里有土山,環繞如城。
海,在縣北。中有𡹔屹島、桑島,皆屹峙海中。
大沽河,縣西南四十里。出蹲犬山,東南入福山縣界。復折而西南入招遠、萊陽二縣界,下流至膠州即墨縣入海。○黃水,在縣東北五里。源出縣東南二十里之,流經故黃城,析而西北流。又洚水,在縣東北三里。源出縣東南二十里之洚山,流合黃水,至馬停鎮入於海。
馬停鎮。縣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西六十里有黃山館驛,舊兼置遞運所於此,今驛存而所革。又舊有龍山馬驛及城西遞運所,今俱廢。

福山縣,府東南百四十里。東北至寧海州百里。漢腄縣地,唐、宋以來皆爲蓬萊縣地。金天會中僞齊劉豫析登州之兩水鎮置福山縣,仍屬登州。今編户二十九里。

牟城,縣西北三十里。《志》以爲春秋時牟子所築,似悞。今故牟國見萊蕪縣。
之罘山,縣東北三十五里,連文登縣界。周圍五十里,三面距海。《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登之罘,立石;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三十七年至之罘,射巨魚。」《封禪書》:「八神,五曰陽主,祀之罘。」《漢書》:「武帝太始三年登之罘,浮大海而還。」其東南海中有壘石,俗傳武帝嘗立橋於此。
福山,縣北五里。縣以此名。又峆壚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勢嵯峨,接棲霞縣界。
海,縣東北三十里,有海洋山後海口。又縣北十五里有城後海口,登寧場置於此,居民皆煮鹽爲業。縣北四十里又有之罘海口。西北四十里有八角海口。《宋史》:「淳化四年遣陳靖等使高麗,自東牟趨八角海口是也。」又有海洋、宮家、潘家、胡家、韓家諸島,俱在縣北海中。
清洋河,在縣東十里。源出棲霞縣翠屏山,流入界,北注於海。又義井河,在縣西南三十里。源亦出翠屏山,流經縣城東合於清洋河。○大沽河,在縣東一里。自黃縣流入界。
孫夼鎮。在縣北四十里。向有巡司戍守。○黃河寨,在縣西北。有土城二里。志云:縣境自黃河寨而下又有劉家汪寨、解宋寨,俱設百户所,築城守禦,自登州衛中,右千户所分設。又有盧洋寨,亦置百户所,築城守禦,自福山中、前千户所分設。志云:劉家汪、盧洋等寨,俱與蓬萊縣東海口相近。

棲霞縣,府東南百五十里。西北至黃縣百二十里。漢腄縣地,唐爲蓬萊縣之楊疃鎮。宋因之,金天會中劉豫析置棲霞縣。今編户四十二里。

翠屏山,在縣治南。蒼翠羅列,如畫屏然。大河及義井河俱源於此。又靈山,在縣東五里。峰巒峻拔,亦曰靈峰山。白洋河出其下。
岠嵎山,縣東北二十里。宋慶曆六年山東地震,岠嵎山摧。嘉定六年金益都賊楊安兒作亂,據登州,金將僕散安貞敗之,安兒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舟人曲成擊殺之,即此。山產金,亦名金山。《地記》:「昌陽縣東百四十里有黃銀坑,即此山也。」《隋書》:「辛公義爲牟州刺史,山出黃銀,獲之以獻。」《宋史•志》:「天聖中登、萊採金,歲益數千兩。景祐中登、萊飢,詔弛金禁,聽民採取,俟歲豐復故。」《元史》:「至元五年令登州棲霞縣每户輸金歲四錢。」《食貨志》:「棲霞、萊陽、招遠三縣俱產金。」,是也。又有岠嵎水,北流入海。
百澗山,縣東北七十里。山形逶迤,澗水交錯,殆以百數。舊產鐵。又北曲山,在縣西北三十里。舊亦產鐵。其相近者曰艾山,巑岏秀出,形如艾葉,因名。山前有溫泉,流入大河。○棋山,在縣東三十里。迤東又有寨山,上有兵寨遺址。又方山,在縣南二十里。山頂方平,亦曰大方山。迤西又有小方山。
大河,在縣治南。出翠屏山,下遶城北流,折而東入福山縣界,即清洋河之上源也。又義井河,出翠屏山西麓,亦北流而東折入福山縣界。○白洋河,在縣東南二里。源出靈山,遶翠屏山而西流,會谿谷諸水亦北抵福山縣入海。
原疃河。源出縣西北五十里之蠶山,北流入招遠縣界。又盛水,在縣南。源出方山,北流入大河。

招遠縣,府西南百五十里。西至萊州府百七十里。本掖縣地,唐爲掖縣之羅峰鎮,宋因之。金天會中劉豫置招遠縣,屬萊州。明洪武九年改今屬。編户四十八里。

廢東曲城縣,縣西北五十里。漢置曲城縣,後魏皇興中分置東曲城縣治此,仍屬東萊郡。後齊并入掖縣,今亦名光州城。志云:縣東北二十里有潘家城,相傳宋潘美嘗於此築城防寇。
張畫山,縣北十五里。山高林茂,如張畫然。又羅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唐置羅峰鎮,蓋以山名。○雲屯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接棲霞縣諸山,綿亘百餘里。又齊山,在縣西三十五里。宋、元時嘗置買金場於此。
原疃河,在縣城東。自棲霞縣流入,西北合平南、東良二河入海。志云:東良河源出萊陽縣西北八十里之芝山,流入界;又平南河,出萊陽縣西北七十里至下山,北流七十里合東良河,與原疃河並流入海。○五澗河在縣西北三十里,又縣西北五十里有萬盛河,俱由石灰灣流入海。
東良海口鎮。在縣西北五十里,即東良河入海處也。向有巡司戍守。

萊陽縣,府西南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平度州百二十里。漢昌陽縣地,屬東萊郡,後漢因之。晉初廢,元康八年復置,屬長廣郡。劉宋及後魏因之。高齊郡廢,縣屬東萊郡。隋屬萊州,唐因之。五代唐諱昌,改曰萊陽縣,仍屬萊州。明洪武九年改今屬。編户百四十一里。

昌陽故城,縣東七十里。漢置縣於此,成帝封泗水戾王子霸爲侯邑。晉廢,尋復置,在今縣東南二十三里。隋大業中修築城垣,仍屬東萊郡。唐永徽中城爲水所圮,因移縣於今治。○觀陽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漢縣,屬膠東國。後漢屬北海國,建武中封賈復爲食邑。晉省。後魏興和中復置,屬東牟郡。後周縣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并置牟州治焉。大業初州廢,縣屬東萊郡。唐武德四年縣屬登州,六年復屬牟州,貞觀中牟州及觀陽縣俱廢。《寰宇記》:「觀陽在縣南十里,以在觀水之陽而名。」
挺城,縣南七里。漢置挺縣,屬膠東國。後漢屬北海國。晉屬長廣郡,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縣廢。○長廣城,在縣西五十里。漢縣,屬琅邪郡。後漢屬東萊郡。晉屬長廣郡。惠帝末㡉令劉伯根作亂,東萊王彌從之,伯根敗,彌亡入長廣山中爲羣盜。劉宋及後魏仍曰長廣縣,屬長廣郡。北齊縣省。又有古城,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齊侯滅萊時築,遺址尚存。
五龍山,縣南二十里。山下有五水相合,流百里而入海,因名。○倉山,在縣東五十里。舊產鐵。縣東七十里又有福阜山,宋、元時嘗置買金場。又東十里曰林寺山,元亦置金場於此。
七子山,縣東南九十里。大峰居中,七峰環列若子,因名。又旌旗山,在縣北三十里。形勢羅列,狀若旌旗。
大沽河,縣西九十里。自招遠縣流入境,又西南入平度州界。○縣河,在縣東三里。源出棲霞縣之方山,南流入海。又縣東十五里有陶漳河,源出棲霞縣南十五里之唐山,西南流入海。又昌水,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文登縣西南四十里之昌山,西南流徑縣東入於海。一名昌陽水,亦曰水口河。
豯養澤,縣東五十里。《周禮•職方》:「幽州澤藪曰豯養」,蓋其地周屬幽州也。《録異記》:「縣東北有蘆塘,方八九頃,深不可測。」今涸。
行邨寨。縣東南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高麗戍,在縣西南九十里。相傳司馬懿討遼東,於此置戍,土人訛爲高麗山。
附見
登州衛,治府城內。洪武九年置,領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七千户所。
奇山守禦千户所,在福山縣東北三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所城周二里。又有福山備禦中前千户所,在縣治西。洪武十年置,屬登州衛。
大嵩衛。在萊陽縣東南百三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領中、前、後三千户所。城周八里。志云:衛南海中有巨高島,西南邊海有草島嘴,俱戍守處。
大山寨備御前千户所。在大嵩衛西。成化中增置,所城周四里,屬大嵩衛。

寧海州,府東二百二十里。北至海五十里。

春秋、戰國時齊地,《通志》:「春秋牟國也,本在壽光縣界,齊逼遷牟子於此。」似未可據。漢屬東萊郡,後漢、魏、晉及劉宋因之。後魏置東牟郡,北齊屬長廣郡。隋屬牟州。大業初屬東萊郡。唐武德四年置牟州於此,貞觀初州廢,仍屬萊州,尋屬登州。《舊唐書》:「如意元年置登州,治牟平。神龍三年移登州治蓬萊,以牟平縣屬焉。」宋因之。金天會中,置寧海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爲州,元因之。明洪武初以州治牟平縣省入,屬萊州府。九年改屬登州府。編户八十里。領縣一。
州北控遼海,南拱江、淮,憑島嶼之險,擅鹽、鐵之利,《漢書》:「東牟有鐵官、鹽官。」風帆絡繹,以成山爲表識,州亦東道之雄矣。志云:寧海居府境之東,文登一縣又在州之東,設文登營於縣東北,所以當東面之險也。《海防攷》曰:「文登營所屬之衛曰寧海、威海、成山、靖海,凡四;所則寧峰、海陽、金山、百尺崖、尋山,凡五;又有清泉、赤山等寨,辛汪、溫泉鎮諸巡司。而成山以東若旱門灘、九峰、赤山、白蓬頭諸島,沙磧連絡,登犯不易,然國初倭寇成山,掠白峰砦、羅山砦,延及大嵩、竹島嘴諸處,海側居民,重罹其害。夫建營之意,所以北援登州,南衛即墨,爲犄角之勢也。有備無患,可泄泄歟?」
牟平廢縣,今州治。漢置東牟縣,屬東萊郡,呂后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爲侯邑。後漢仍屬東萊郡,晉廢。尋移牟平縣治此。屬牟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東萊郡。唐初爲牟州治,貞觀初州廢,縣亦併入文登縣。麟德初復析置牟平縣,如意初置登州於此,尋改爲屬縣。宋因之。金爲寧海軍治,後爲州治。明初省。
清陽廢縣,州東三十里。唐武德六年置清陽及廓定二縣,屬登州,時州治文登也。貞觀初州及二縣俱廢。《齊乘》:「唐置清陽縣,其城對之罘山,臨清陽水。」清陽,即《漢志》所云「聲洋水出之罘」者也。《城塚記》:「州東十里有齊康公城。」《史記•田齊世家》:「田和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即此城矣。○育犁城,在州西北八十里。漢縣,屬東萊郡,後漢省。《寰宇記》云:「城在牟平東南百二十里。」
牟山,州北七里。山之陽地勢平廣,故縣有牟平之名。又州東四十里有繫馬山,俗傳始皇東遊,繫馬於此。○大崑崙山,在州東南四十里。其相連者爲小崑崙山,秀拔爲羣山之冠。上有太白頂,中有煙霞洞。一名姑餘山,又訛爲昆嵛山。
海,州東北五十里。有莒島海口,北通遼海,南達江、淮,海艘往來必經之道也。又海中有崆峒島。其相近者,又有栲栳島、浮山島、相連島、東清島、西清島及竹島、莒島、鹿島、黃島之屬,皆環列州北,恃爲捍蔽。
金水河,州東五里。一名沁水,源出州南八十五里之黃堆,會諸山溪澗水北流經此,又東北注於海。又五丈河,在州西北十里,源出州西南六十里之㟙山,合澗谷諸水亦東北流入海。
乳山寨。州西南百四十里。《宋志》:「牟平有乳山、閻家口二砦。」其地蓋相近。今有乳山寨巡司。又東北有清泉砦,磚城周二里,置百户所於此,自寧海後千户所分設。

文登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漢不夜縣地,屬東萊郡,後漢省入牟平縣。北齊天保七年析置文登縣,取山爲名,屬長廣郡。隋屬萊州。唐武德四年置登州治焉。貞觀初州廢,如意初復置登州,以縣屬焉。宋因之,金改屬寧海州。今編户六十九里。

不夜城,縣東北八十里。相傳古萊子所築也。漢置縣於此。王莽曰夙夜,其夙夜連率韓博獻奇士巨無霸者也。後省。又東牟城,《寰宇記》云:「在縣西北十里,漢縣蓋治此。」似悞。
腄城,縣西七十里。或曰秦所置縣。《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縣,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腄即腄縣矣。漢亦曰腄縣,屬東萊郡,呂后封呂通爲侯邑。宣帝神爵初從方士言,祠之罘於腄,祠成山於不夜是也。後漢縣省。腄讀若睡。
成山,縣東北百五十里海濱,斗入海中。《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並渤海,窮成山。三十七年又自琅邪北至榮成山。」榮山,勞山之訛也。又《封禪書》「八神,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以迎日出」云。《漢書》:「武帝太始三年禮日成山。」或又誤爲盛山也。《魏志》:「太和六年孫權使周賀等使遼東。時魏遣田豫督青州軍,自海道伐公孫淵,不能克。豫知賀等垂還,歲晚風急,必畏漂浪,東道無岸,當赴成山,成山無藏船之處,遂輒以兵屯據成山。賀等還至成山遇風,豫擊斬之。」《唐史》:「顯慶五年蘇定方討百濟,自成山濟海。」《齊乘》曰:「成山斗入海,旁多椒島,海艘經此,失風多覆,海道極險處也。」山之東有召石山。《三齊記略》:「秦始皇造石橋欲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於山下,因名。」
文登山,縣東二里。相傳秦始皇東巡,召集文士登此山,論功頌德,因名。○五壘山,在縣南五十里。南北成行入海,宛如營壘。又縣東南六十里有斥山,取海濱廣斥之義。《爾雅》:「東北之美,有斥山之文皮。是也。」
鐵槎山,縣南百二十里。山有九頂,南瞰大海。下有水簾洞,爲海潮出入處。山之東,又有雲光洞。○鐵官山,在縣西百四十里。漢嘗於此置官鑄冶,遺迹尚存。
海,縣南六十里。又縣東百八十里,縣北八十里皆濱海。志云:縣北九十里海中有劉公島,多林木,四五月間舟人入島採取。舊有辛、王二里,居民明初徙入內地。又有海牛島,亦在縣北海中。產海牛,皮堪弓鞬,脂可燃燈。其相近者,爲海驢島,產海驢,其皮可以禦雨。又產海狸、海豨之類,體皆魚也。又有雞鳴島,西南去不夜城五十里。相近者又有鏌鎁、五里、玄真、蘇心、雙島、柘島之屬,皆環列縣境。又白蓬頭港,在縣南百二十里。相近者又有旱門灘、雙峰諸島。
送駕河,縣西北五里。出縣東北四十里棋山之麓,西南流經此,又南入海,縣東諸河多流合焉。又古橋河,在縣西南六十里,南入海。又柘埠河,在縣東北六十里。志云:源出導谷中,東北入於海。
辛汪寨,縣北七十里,有巡司。又溫泉鎮,以縣東北九十里,亦設巡司於此。又城東南九十里有赤山寨,亦置巡司。舊皆築城戍守,萬曆中革赤山巡司。志云:縣東南八十里,舊有竹島寨,又縣南八十里有五疊島城,又南二十里爲玄真島城,縣西南八十里又有遠島寨城,舊皆爲戍守處。
秦皇宮。縣東百八十里。志云:始皇東遊時築。又縣東北百二十里有望海臺,亦始皇築以望海云。
附見
寧海衛,在州治西。本萊州衛左千户所。洪武二年調爲備禦所,十年升爲衛,領左、中、前、後四千户所。
金山備禦左千户所,州東北四十里,所城周二里。成化中置,屬寧海衛。
威海衛,文登縣北九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領左、右二千户所。衛城周六里有奇。
百尺崖備禦後千户所,文登縣東南百四十里。成化中置。所城周二里,屬威海衛。
成山衛,文登縣東百二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領左、前二千户所。衛城周六里有奇。
尋山備禦後千户所,文登縣東南百二十里。成化中置。所城周三里有奇,屬成山衛。
靖海衛。文登縣南百二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領左、中、後三千户所。城周六里有奇。
寧津守禦千户所。文登縣東南百二十五里,成化中置,所城周三里;又海陽守禦千户所,在文登縣南百四十里,亦成化中置。所城周三里;俱屬成山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