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七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九十七 福建三 建寧府 延平府 下一卷▶

福建三 编辑

建寧府,東至福寧州八百五十六里,南至延平府百二十里,西南至汀州府七百三十里,西北至江西廣信府五百五十五里,北至浙江衢州府五百里,東北至浙江處州府四百七十六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二十五里,至京師五千七百五十七里。

《禹貢》揚州地。周爲閩越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後漢因之。三國吳永安三年始置建安郡,《吳録》:「後漢分冶縣地爲會稽東、南二部都尉,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吳孫休分南部立建安郡。」晉以後因之。隋平陳廢郡,屬泉州,大業中屬建安郡。唐武德四年置建州,治建安縣,以建溪爲名。天寶初曰建安郡,乾元初復曰建州。五代時屬於王閩,石晉天福六年,王延政據建州,請於其主曦,欲以建州爲威武軍。曦以威武乃福州舊號,因以建州爲鎮安軍。延政自改曰鎮武軍,尋稱帝於此。後又屬於南唐。石晉開運二年,南唐取閩地,改建州軍號曰永安軍,後周顯德三年南唐又改曰忠義軍。宋仍曰建州,亦曰建安郡,端拱初升爲建寧軍節度。紹興三十二年升爲建寧府。以孝宗潛邸也。元曰建寧路,明初復曰建寧府。今領縣八。
府西帶江西,東連浙右,形勢四通,爲全閩之藩屏,晉安之肩背。且束水襟山,號爲奇峻,誠東南勝地也。宋紹興二年,羣盜范汝爲據建州,韓世忠自溫、臺路進討,曰:「建居閩嶺上游,賊沿流而下,七郡皆魚肉矣。」及景炎初蒙古窺閩,以舟師出明州,逼福州,復以騎兵取處州、瑞安,即溫州府。入建寧,於是東西震動,時蒙古西入邵武,東侵福州。八閩瓦解。明初征陳友定,亦命諸將首攻建寧,蓋所以奪敵之心喉也。

建安縣,附郭,在府治西。本漢冶縣地。志云:建安初分侯官之北鄉置建安縣。一云建安十二年孫策所置也。孫權初建安民亂,討平之,尋爲建安郡治。晉、宋以後因之。隋廢郡而縣仍舊。唐爲建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户一百五十四里。

甌寧縣,附郭,在府治南。本建安縣地。宋治平三年析置甌寧縣,并析建陽、浦城地益之,熙寧三年省。元祐四年復析建安縣地之半置今縣,元因之。今編户一百九十九里。

建安城,今府城也。志云:三國吳永安三年郡守王蕃始築城於溪南覆船山下,劉宋元嘉初遷於溪北黃華山下,梁末毀。太守謝竭栅木溪西爲治所,陳刺史駱文廣復徙於覆船山北,而以黃華山麓爲建安縣治。唐大曆中州寄治縣城內。建中初刺史陸長源改築縣城爲州治,周九里有奇。天祐中刺史孟威增築南羅成。五代晉天福五年僞閩王延政增築郡城,周二十里,尋入南唐,城復故址。宋紹興十四年爲洪水所圮,尋復修築。二十年以後屢經營繕。元季城毀。至正十二年紅巾入寇,郡守趙節因舊址修築。二十年陳友諒來攻行省參政阮德柔擊敗之,益加修築。明朝洪武二年拓城西南隅,十九年復增築城西,包黃華山於城內。有門十一,永樂中閉西北二門,今有門九。城周十一里有奇。
東甌城,府東南十里。志云:漢吳王濞世子駒發兵圍東甌,蓋此城云。又府東南三里有故府城,相傳漢會稽南部都尉所治也。又府東北有古長城,相傳五代時王審知據閩,曾遷郡城於此,鄉人呼其地爲黨城。
黃華山,在府治東北。郡之主山也。脈自括蒼來,綿亘六七百里,止於此山。劉宋守華瑾之徙郡治山西麓,五代時王延政嘗建太和殿於山下,宋韓世忠討范汝爲屯軍山上。元至正二十年陳友諒來寇,列營於此,守將阮德柔築城山頂,下屬舊城以禦之。明初改拓郡城,山遂在城中。又馬鞍山,在府東北三里。一名瑞峰,狀若馬鞍,郡之主山也。其相接者曰雞籠山,去城五里。○覆船山,在府西南三里。山即三國時置郡處。其相接者有鐵獅山,鐵獅之右曰紫芝山,左曰雲際山。其相近者又有梅仙等山,參差並峙。又昇山,亦在府南三里。本名朗山,以晉司馬王朗嘗遊此。王延政據郡,僭築郊壇於山上。宋改今名。又響山,在府東五里。其山空洞,枕於溪側。
天湖山,府北十里。郡之鎮山也。泉石奇勝,有三十六景。又將軍旗鼓山,在府西北二十里。山有四峰,左一峰如鼓,右一峰如旗,中二峰雄峙,如將軍然。○梨山,在府東南十五里。奇秀峭拔,爲諸山最。又十里曰東山,一名蘇口山,嶔崖邃谷,奇變層出。相接者曰盤山,以寬平如盤也。又雞足山,在府南三十里,有三峰如雞足。又南有二門山。王氏據閩時置栅於此,以守疆場,因以門名。又屏風山,在府西南四十里。羣峰聯屬,拱揖左右,中一山截然壁立空翠間,狀若屏風。
鳳凰山,府東北二十五里。一名茶山。石晉天福三年王延政據建州,福州兵來攻,延政敗之於茶山。宋紹興二年韓世忠聞賊帥范汝爲入建州,水陸並進,直抵鳳凰山,大破之,建州平。山上有鳳凰泉,一名龍焙泉,又名御茶泉,宋以來上供茶取此水濯之。山之麓名北苑,廣三十里。舊志云:「僞閩龍啓中里人張廷暉以所居北苑地宜茶,悉獻之官,其名始著。」又有龍山,與鳳山對峙。有泉。宋咸平間丁謂監茶,嘗於御茶亭前引二山之泉爲龍鳳池。又壑源山,在鳳凰山南。山之茶爲外焙冠。俗名捍火山,又名望州山。
天寶山,府西北五十里。峰巒連屬,延袤五六十里。又西爲斗峰山,高五六百丈。山形左右低而中高,高處方平如斗,因名。又吉陽山,在府西北百里,接延平府順昌縣境。其南曰高陽山。山高峻,日出則光先照,因名。又有高峰山,在府西南百餘里,亦接順昌縣境,層巒疊巘,千態萬狀,中峰挺然特秀,高五千餘丈,登其巔俯視羣山,望大海如襟帶間也。山之東麓曰郭巖,相傳漢時郭仙得道於此。○洋峰山,在府北七十里,屹然特出衆山中,頂甚平曠。相峙者曰雞籠頂山,山根盤踞數里,其巔狀若雞籠。
天堂山,府東北百里。高出羣山,林木蓊鬱。其巔高明爽塏,登者如置身霄漢之上。又東北十里有擎天山,兩峰卓立,一峰尤爲圓秀,高插雲霄,如天柱然。又辰山,在縣東北百四十里。山高大,登其巔可望海日初出。上有逍遙、飲坑、牛頭三峰,旁有牛心、蘆竹諸洞。又有蛟窟,深不測。○銅場七峰,在府東二十五里,有七峰連屬。又大雪嶺,在府西北八十里。嶺高寒,至冬嘗有積雪。又徐將巖,在府北三十餘里。有前後二巖,峭拔寬廣,相傳昔有徐將軍者曾駐兵於此。黃巢入閩,鄉民避巖中,得活者千餘人。
建溪,即建江也。有二源,一曰西溪,在府城西,自浦城、崇安兩派而下,會建陽諸溪之水至城北,又分爲二,復交會於城西南臨江門外,稍南合於東溪;一曰東溪,在府城東,自松溪、政和而下,至城東南政和門外繞而西,會於西溪。兩溪合流謂之大溪。五代晉天福五年閩主曦遣將潘師逵、吳行真將兵擊王延政於建州,師逵軍城西,行真軍城南,皆阻水置營,焚城外廬舍,尋爲延政所敗,即此水也。南流入延平府境,溪中灘險林立,行者憚之。餘詳見大川建江。
安泰溪,府東百里。源出古田縣;又有順陽口溪,在府東七十里;相近又有東萇口溪;俱出古田縣界,下流入於東溪。○漁溪,在縣東北五十里;又縣東北百里有川石漈溪;俱出政和縣界,流入東溪。志云:府東北九十里有千源溪,源出政和縣境,入古田界流會東萇口溪。
吉陽溪,府西北五十里。源出延平府順昌縣界,流入境,經葉坊驛口入於西溪。志云:府城西十里有萬石溪,源出西三十里之西巖漈山,流入西溪。溪口有灘,名萬石灘,亂石碁布,灘水迅急。○紫溪,在府東北百二十里,源出松溪縣之皆望山;又有壺溪,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源出浦城縣之漁梁嶺;下流皆入於西溪。志云:府西北百十里水吉鎮有清潭溪,亦出漁梁嶺,至此爲潭,有渡通浦城縣。
璜溪,府西南七十里。其上流接崇安縣武夷山水,下流匯諸山澤水,經房村口入大溪。溪流委曲若璜,因名。溪旁羣山森峙,支流畢集。又有房村口溪,在府西南九十里,亦流入大溪。○大雪山龍潭,在府西北。上有山壁立千仞,飛泉瀉空而下,潭側空洞常有風雷之聲。又東山林龍潭,在府西。石壁峭拔,潭據其巔,廣數丈,深不測。環潭竹木蔥蒨,登者扳懸而後得至。
籌嶺鎮,府南百二十里。宋建炎中置籌嶺寨於籌嶺上,元改爲巡司,明朝洪武四年改置於嶺下龍門橋頭,即今司也。又營頭巡司,在府西北百十里。正統四年設於水吉鎮之營頭街,因名。○東遊場,在縣東百里。元至正中置東遊稅課局,明朝因之。又府西百六十里上洋口有稅課局,亦元至正中建,明朝仍舊。
黃孫寨,府西南九十里。志云:即今房村上里也,宋置黃孫寨。又府東有黨口寨,府南有埃竹寨,西南有赤岸寨,俱宋置。又水西寨,在府城西。宋紹興二十年以賊寇竊發,撥泉州兵駐守,尋建爲寨。又水吉鎮有都巡簡寨,亦宋置,并置水吉驛於此,俱元末廢。《聞見録》:「府東百里有忠溪口,山溪險阨,爲建安、古田之交,盜賊往往出沒於此。」
城西驛,在府城西南通濟門外。元爲城西站,洪武二年改爲驛。又葉坊驛,在府西北四十五里,元葉坊站也,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皆會於此;又太平水驛,在府南四十里,元爲太平站;俱洪武二年改爲驛。志云:府治西南臨江門內有富沙驛,舊置於府西平政門外,曰富沙館,宋紹興十年移建於城內,改爲驛。祝穆曰:「府城北有大伏洲,或以爲即富沙。」閩主曦封其弟延政爲富沙王,蓋以此名。又有豐樂驛,在府南六十里,亦宋置,元廢爲豐樂舖。
平政橋。在府西平政門外。舊有浮橋,宋乾道初郡守陳俊卿始纍石爲址,架木爲梁,後屢圮屢復。明朝洪武元年指揮沐英重建,凡爲址十有一,而梁以木,上覆屋凡三百六十楹。後復屢有廢置。建江經此,約束而出,如在山峽中,水盛時懸流一二丈,牽挽甚艱。又七星橋,在府城南。舊亦爲浮橋。元至正二十五年僧智源改建石橋。南岸爲址十有五,而梁以石,長三十二丈;溪之中,因沙洲甃石爲路,長二十二丈;北岸爲址五,而梁以石,長十丈。至今爲民便。

建陽縣,府西北百二十里。東北至浦城縣二百里,西至邵武府百六十里。本建安縣地,晉太康四年析置建陽縣,屬建安郡,宋、齊因之,隋復省入建安縣。唐武德四年仍置建陽縣,屬建州。八年省。垂拱四年復置。宋景定元年以縣之唐石里嘉禾生,改爲嘉禾縣。元復舊。今編户二百十里。

大潭城,在縣治西。志云:昔閩越王築城於此以拒漢,下瞰溪潭,因名。今有大潭山,山勢蟠屈,史稱吳王以六千人屯大潭,即此也。其山亦名臥龍山,一名登高山,以邑人九日多遊此也。郡志:縣一名建平,相傳漢建安十年吳析建安之桐鄉置,晉太元中始改建陽。似悞。五代時王審知置城砦於此,西北迤山,東南瞰溪。元末陳友定即故址作四門。明朝永樂十四年西北二門爲水所圮,弘治初始甃以磚石。嘉靖二十四年及三十年相繼修葺,萬曆二十五年重修。有門四。今城周六里有奇。
閩王城,縣北三十里。相傳王審知所築,其中殿基猶存。今土阜周迴,隱隱如城,外有水田環繞,蓋城濠云。今土人呼其地曰王殿村,亦曰城村。
東山,縣東十里,雄壯秀麗,中有一峰高出羣山,曰妙高峰。其相接者曰橫山。又縣東北三十五里有硯山,上有石,端平如硯。下有芹溪九曲,環繞其下,流注於交溪,《事林廣記》以爲第二十八福地。又蕉源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岌嶪峭拔,登者曲折五里,《事林廣記》以爲第三十一福地。又鼓角山,在縣東北百里。三峰鼎峙,狀如鼓角,上有龍池。○時山,在縣東南二十里。高五百餘丈,凡十三折始造其巔。其陽小山排列。又庵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接甌寧縣界。山高萬仞,峻絕難登,絕頂有泉。
西山,縣西北七十里。周圍百里,四面壁立。山頂平曠,中有良疇數十畝,可耕可桑。其下澗水通舟,委蛇旁達。頂有石城遺址,蓋昔人築之以避兵者。宋蔡元定讀書於此。其對峙者曰蘆峰山,接崇安縣界,朱子築草堂,讀書其中,名曰雲谷,晦庵在焉。其山羣巒四合,外密內寬,地氣高寒,飛雲旋繞,林泉澗石,奇勝不窮。朱子曰:「蘆峰山自西北橫出,以其脊爲崇安、建陽南北之境,環數百里之山未有高焉者也。」其東曰赫曦臺山,高萬仞,四圍峭削,絕頂平坦,雲濤彩翠,昏旦萬狀。本名東坡,朱子易以今名。又百丈山,在蘆峰之北。上有石磴石梁、崖澗絕勝。又北爲章山,高廣亦百餘仞。○九峰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有九峰聯峙,宋蔡沉讀書於此。又西北數里曰集公山,本名石壁山,宋江側集弟子講學於此,因名。
太平山,縣西三十里。峰巒秀偉,峭拔千仞,爲縣主山。有寒泉林,朱子葬母於此,築舍墓旁,曰寒泉精舍。又玉枕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考亭在其麓,唐侍中陳遜所創,朱子築竹林精舍於此,後更曰滄洲。其前曰翠屏山,有兩峰相峙,蒼翠如一。一名羅漢山。○廌山,在縣西九十里,宋遊酢讀書處也。又縣西有唐石山,一名大林谷,有巨石方廣,相傳唐時異人遊此,因名。宋末謝枋得自信州敗走入唐石山,轉茶坂寓逆旅中,既而賣卜於建陽市。志云:唐石山與九峰山對峙。
白塔山,縣西北百三十里。山巔有石突立如浮圖,夜常有光,一名天燈山。志云:山足跨崇安、鉛山、邵武、建陽四縣,高數千仞。四麓皆有半山庵以宿遊人。上有殿宇。其旁巖洞泉石,類稱奇勝。又毛虛漈山,在縣西百餘里,秀拔冠於羣山。相近有武仙山,巔有石筍峰,高千餘丈。○闌干山,在縣北四十里,與武夷山相對。山半有石室。山麓古木周列,如闌干然。又大同山,在縣北百里。山雄峙千餘丈,周四十里。上有瀑布,懸流數十仞,接浦城縣界。
蒼山,縣西南七十里。亦曰蒼峰山,絕壁摩空。一名龜嶺。又洪山,在縣東南五十餘里,接甌寧縣,東臨溪有洪灘。二山皆高聳,與大同、白塔、庵山爲縣境五高山。○玉田峰,在縣西南七十里,尖如削玉,高出雲表,一名美女山,又名草山巖,有三峰競秀。又合掌峰,在縣西南百里,跨邵武及順昌二邑界。
錦溪,在縣東。一名交溪。其源有二:一自崇安縣之崇溪合武夷水流入境;一出縣西毛虛漈山,交注於東山下,南流達於建溪縣。出美錦,有小西川之名。故縣治南有槁名濯錦,而溪亦稱錦溪也。明初吳深攻建寧,陳友定將阮法柔屯錦江逼深陳,後深出戰,爲敵所獲,即此。
考亭溪,縣西南五十里。其上源有二:一曰麻沙溪,出縣西七十里麻沙鎮;一曰莒口溪,出縣西南之蒼山。流數里而合,經玉枕峰後灣環五里,溪中沙汀湧現如龍舌然,曰龍舌洲,朱子號爲滄洲。溪之北有考亭書院,相傳唐末侍御黃子棱構亭以望其父墓處,或曰陳遜所建也。本名望考亭,因爲考亭里。朱子晚年居此,理宗朝詔立書院,親書扁額賜之。溪流經此,渟浤如鏡,俗名書院潭。又東南流會交溪而入於建溪。又雙溪,在縣南六十里。源出縣西百里溪澗中,流合考亭溪,復分出爲二支,會於交溪。永樂中右支爲洪水所堙。
玉溪,縣東南六十里。源出庵山,一名將溪,流達洪灘而入於交溪。志云:縣南六十里又有玉溪,流達縣南二十里長湍舖,又南有南溪,亦流合焉,並注於交溪。又有長平溪,源出毛虛漈,又武溪亦出焉,合長平溪而東,亦注於交溪。○徐墩溪,在縣南二十五里。源出順昌縣接界之五峰山,流至此可通舟楫,亦流合交溪。志云:縣境諸溪以數十計,皆自交溪而入建溪也。
漳灘,在縣南三十里錦江之中。或曰即樟槎灘也,在蓮臺山下,危石森列,舊不通舟,元季鑿之,舟行最險。《輿程記》:「自崇安縣舟行七十里而至興田驛,又五十里經天灘、掛灘、走馬灘及考亭溪,又五十里經漳灘,又九十里而至建寧府。」志云:縣南數里又有鄭灘,縣西二十餘里有潮灘,亦名小澗灘,皆羣灘中之有名者。
蓋竹鎮,縣南二十五里。石晉開運元年南唐將查文徽擊建州王延政,自建陽進屯蓋竹,即此。又麻沙鎮,在縣西七十里。宋建陽劉氏世居於此,理學功名,爲世所宗。○沙砦,在縣西五十里。志云:宋時以縣西北唐石上中下三里地遠民悍,置砦於木坪里以控制之,宣和初遷於此,元廢。又后山河泊所,在縣西十里。洪武十六年置,正統六年省。又有后山稅課局,本宋大觀三年置,曰稅務,明朝洪武三年改爲稅課局,正統六年革,十三年復置。
建溪驛,在縣南,水驛也。宋置,政和中遷於縣西,改爲東陽驛。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年復遷於此,改今名。建陽遞運所亦置於此。又東峰馬驛,在縣西三十里。宋置於麻沙鎮,爲麻沙驛。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年移建於此,改今名。
東津浮橋。在城東景陽門外。永樂八年因舊址重建,用舟三十,聯維以鐵索。成化以後修廢不一。又朝天橋,在城南門外。舊名濯錦南橋,宋紹興中,亦因舊址建,釃水十三道,疊石爲址,高五丈而梁其上,仍構屋七十三間覆之,橫跨雙溪上。明永樂以後屢圮屢復。又拱辰橋,在城北駐節門外。舊名濯錦北橋,宋紹興間亦因舊址重建,凡十八間,上覆以屋凡八十七楹。一名童遊橋。淳祐中重修,更名淳祐。明朝洪武九年更修,改今名。永樂三年以後廢興不一。○雲衢橋,在縣西南三十里,其地所謂建陽書坊也。宋建,爲商旅輻輳之所,俗名建陽大橋。

崇安縣,府西北二百四十里。東至浦城縣百九十里,西北至江西永豐縣百三十里,西至江西鉛山縣百三十里。唐爲建陽縣地,五代時王閩置溫嶺鎮,南唐保大九年改爲崇安場,宋淳化五年升爲縣。《城邑攷》:「縣舊有土垣,明正德初因舊址增修,隆慶初始築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八十七里。

武夷山,縣南三十里。峰巒巖壑,秀拔奇偉,清溪九曲,流出其間。明項喬曰:「武夷九曲,據地不過三里,而奇勝殆難悉記,山川之間出者也。」餘詳名山。
白石山,縣北三十里。山皆疊石,狀若樓臺,巔有石室,又有三井。其南五里曰檜巖山,三峰森立,蒼檜彌望。又濟拔山,在縣北五十里,有石壇飛瀑之勝。旁爲龍湫,凡九穴,水清如鑒。縣東北七十里又有石龍山,接浦城縣界,亦名石龍岡。○屏山,在縣東南五十里。三峰森立,中一峰獨聳如屏。劉子翬世家於此,學者所稱屏山先生也。又仙洲山,在縣東六十里。山有兩峰,一尖一方,中多奇勝。其支隴爲起賢山、劉屏山,朱晦庵講學於此。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寨山,五季及宋皆嘗憑險立寨於此,爲戍守處。又百丈山,在縣東七十里,巖壑幽勝,與浦城、建陽縣接界處也。又有竹湖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下有天湖,亦接建陽縣。
三髻山,縣西北九十里。三峰鼎峙,狀如螺髻,北跨廣信,西抵邵武,嵬然爲萬山之宗。又白塔山,在縣西百里。志云:山高數千仞,雲磴十八折而上,舊名龍濟山,後改今名。山之東麓復有三峰秀聳,名筆架山。其南麓入建陽,西麓跨邵武,北麓接銘山。今詳見上建陽縣。○岑陽山,在縣北八十里。有岑陽關,接江西上饒縣界。又銅鈸山,在縣東北九十里,最高聳,接浦城縣界。
分水嶺,縣西北七十里,爲入閩第一山,分水關在其上,有二水發源嶺下,一入江西界,一入福建界,即崇溪上源也。○赤嶺,在縣南。石晉開運二年南唐攻建州,自崇安進屯赤嶺,王延政遣兵拒之,列栅水南,及戰,爲南唐所敗。或曰今縣南有赤石廢驛,即其地矣。
蕉嶺,縣西北八十里,接上饒縣界。舊建砦於此,今爲蕉嶺關。又梅嶺,在縣東北六十里,嶺極高峻。或云漢元鼎中東越反,發兵入梅嶺,殺漢校尉,即此嶺云。又檀香嶺,在縣北五十里。志云:昔汀、邵寇亂,鄉人立寨於嶺上以禦之。嶺多檀木,因名。○溫嶺,在縣治西。一名營嶺,基延數里。五代時立溫嶺鎮,以此名。又黎嶺,在縣東七十里,高聳爲邑之望。嶺路舊爲通衢,依山險阨,行者病之,元延祐五年縣尹夾谷山壽開鑿,遂爲坦途。又東半里許有斗米嶺,亦通道所經,懸崖瞰水,久而崩圮,明朝正統五年開鑿修砌,人以爲便。又五峰,在縣東八十里,曰金鵝、曰蓮花、曰清湖、曰石畬、曰石廩,皆爭奇競秀。
崇溪,在縣治東南。有二源,一出縣東北岑陽山,承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繞城北一里而爲東溪;一出分水嶺,東南流,匯諸溪之水,經縣西北十里大富橋下,支分爲陳灣陂,其正流亦至城北一里會於東溪,是爲西溪。陳灣陂之水,則由治西貫於中城,達於南郊,委蛇十里,支分廣溉,謂之清獻渠,宋趙抃所鑿以溉田者也。西溪會於東溪,遶縣城東而南下,是爲崇溪,俗名大溪。又南經赤石渡,又南納武夷九曲諸水,經黃亭而南入建陽縣界。志云:縣南溪中有羣灘錯立,其得名者以十餘計,而東南七十里之天灘、崖石尤爲峻急。
雙溪,縣西北四十五里。源亦出分水嶺,流經此,達於西溪。又有玉冰溪,源出縣東北四十里之瑞巖,下流入於東溪。又梅溪,源出縣東七十里西坑嶺,分爲內外白水,西流復合,又西南合於大溪。○九曲溪,在縣南三十里。出縣西四十里三保山,東流經大源山,合諸溪水,歷武夷羣岫間,縈紆九曲,出石鼓渡合於大溪。志云:縣境諸溪以數十計,類以崇溪爲壑也。
岑陂,縣東南三十里。有四源:一曰籍溪,出縣東黎嶺;一曰潭溪,出縣東六十餘里之拱辰山;一曰瞿溪,出縣東北之梅嶺;一曰黃石溪,出縣東南柳源村。會於岑陂,至黃亭而注於大溪。又縣西南十餘里有高蘇陂,合羣溪之水而注大溪。又有下陂,合諸溪水,由黃亭西溪而入大溪。○壓衙洲,在縣治東南,東、西二溪合流經此,岐而爲二,至洲尾復合一,繞縣治而東出云。
分水關,縣西北分水嶺上,接江西鉛山縣界,爲江、閩之襟要。五代至宋皆置寨於此。嘉定間郡守史彌堅增修,後廢。開慶元年修復,并置大安驛。元廢。明朝洪武初復置關,設巡司戍守。亦曰大關。舊志云:崇安有八關之阻。八關者,曰分水,曰溫林,路出江西鉛山及上饒縣;曰岑陽,路出江西上饒及永豐縣;曰桐木,曰焦嶺,曰谷口,曰寮竹,曰觀音,皆接鉛山及上饒縣界。大約岑陽最居縣境之東北,陡入永豐縣界,又東達浦城之二渡關,控臨山溪,最爲衝要。而桐木僻在縣境之西百二十里,西北入鉛山縣界,高山壁立,稱爲險阨。自桐木而東北爲蕉嶺關,山蹊窄狹,登陟甚艱。其界分水、岑陽之中者曰寮竹關,路徑寬平,往來差易。其觀音、谷口二關,久經堵塞,故迹漸堙。大約分水、溫林、岑陽三關,商旅出入,恒爲孔道。桐木、蕉嶺、谷口、寮竹、觀音五關,雖接連江右,而羊腸鳥道,人跡罕至,惟桐木關尚通行旅。其附近有三港、江墩諸村落,關口舊設關樓敵臺,蓋江、閩多故時防禦處也。近志:縣有溫嶺、觀音諸砦,其水自縣西北三十餘里四渡口達於西溪,蓋即溫林、觀音二關矣。丘雲霄曰:「分水關北瞰烏石,地狹人稀,左潛斜徑,自白鶴、仙麓可繞關左而出也。大安、楊莊皆可駐水草,便應援,昔人設兵營焉。其觀音關左連分水,右達溫林,遠瞰倒鐘嶺,凡三十里爲山前,地可屯衆。由上路坂、黃柏坂則西與分水路會。關以內由地源三十里至赤水湖,由松嶺後發龍坑蹊,出大富始與溫林路會,地視諸關爲獨僻,在此守關口扼間道矣。又溫林關與寮竹、觀音向稱三關,皆外控上饒,分道通關,喉束衢、信,舊設巡司,地曠民聚,坡嶺易登。關以外約二舍爲山前,左連上路坂而達分水,右通榆溪而至船坑。關以內約二舍至觀音關。寮竹關在縣北九十里,出關五十里爲榆溪,上饒屬地也。入關十五里爲童家坑,自此而車盆坑,而毛連坑,而坑口、上乾原、下乾原,數村相望,可以應援。自坑口東踰茅嶺,出周畬詹地西五里爲上長墘,十里爲下長墘,皆可聯絡。蕉嶺關則西寮竹,東岑陽,三關以北統會於榆溪,而焦嶺爲險。關南五里西至水碓壟,由橫徑至後官坑,皆深林窄徑,攀援而出,至吳家畬始通寮竹;東二十里爲水歷上村、下村,又五里爲大渾、小渾村,皆有民居。岑陽關則東接浦城,而銅鈸山障之。稍北由牛尾兜出上饒縣封禁山,廣谷深林,常爲盜藪。關外內皆險,林深徑窄,若由榆溪南入,懸崖陡削,措足殊艱。關北三十里有交州巡司,諸關總道也。其地名八方廠,越丘底,過茅店,由棧道而達岑陽。岑陽稍西,由汪墩後山黃龍巖九曲溪溯流而北,亦通榆溪,此間道所當防也。而桐木關東通建陽縣西嘉禾里,西通鉛山黃柏坂,南通邵武、光澤,北通縣西北之周村里,四達無險。其西自桐樹原至三港可通大竹嵐、小竹嵐,入縣間道也。」
雙溪寨,縣西北四十五里,即雙溪水口也。其南十餘里爲四渡寨,舊嘗設兵戍守。又縣境舊有翁坑、楊原、將軍、點村、劉家、棠嶺、檀香嶺等七砦。志云:分水嶺有故閩王砦,又縣東二十餘里有閩王戰場,蓋昔時習戰處。○黃亭巡司,在縣南三十里,又縣東八十里有七市巡司,東北六十里有墟頭巡司,俱元至大四年置,至正末廢。又將村巡司,在縣西南三十里,亦元至大四年置,洪武初改爲星村巡司。十四年廢。
長平驛,在縣治南,水驛也。元置崇安驛,明初改今名。崇安遞運所亦置於此。又大安驛,在縣西北三十里,明初自分水關改置於此。又西北二十里即分水關,又北二十里即鉛山縣之車盤驛也。洪武八年并設大安遞運所於此。又興田驛,在縣南七十里。明初置,南至建陽縣七十里。○赤石驛,在縣南五十里。又縣治西有武夷驛,又西北三十里有楊家驛,分水嶺上爲分水驛。志云:俱宋紹興中置,後改廢。
繼賢橋。在縣城南。宋建,跨崇溪上。本名晝錦橋,又名忠精橋,亦曰青雲橋。後圮,屢經改置。又廣福橋,在縣北一里,東、西二溪合流處也。宋端平中建,初名德星橋,後曰濟川橋,一曰慈濟橋,後屢圮屢復。又月溪橋,在縣東六十里,路出浦城,爲往來徑道。

浦城縣,府東北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浙江龍泉縣百八十里,北至浙江江山縣二百三十里,東北至浙江遂昌縣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江西永豐縣百八十里。漢冶縣地。建安中,置漢興縣,屬會稽都尉,吳永安三年改爲吳興縣,屬建安郡,晉以後因之,隋省入建安。唐武德四年復置,改曰唐興,屬建州,尋廢。載初元年復置,天授二年改曰武寧,神龍初復曰唐興,天寶初改曰浦城縣。宋因之。今編户百五十八里。

漢陽城,在縣北。漢元封元年兵入東越,故粵衍侯吳陽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粵軍於漢陽,即此城也。志云:今縣城亦漢東越王餘善創築,後廢。唐爲浦城縣。後唐應順初楊吳信州將蔣延徽攻閩,敗閩兵於浦城,遂圍建州,即此。元至正二十三年因舊址修築,周七里。二十六年明師下閩,先克浦城,守將以城大難守,減東城之半而築之,洪武二年城廢。正統十四年以處州礦賊犯境,復築土城爲保障。成化六年議改營石城,十年城始就。有門五。城周十里有奇。
越王山,在縣治東。城環其上,山勢獨高,傍瞰大溪,左接金雞嶺,相傳漢時東越之堠臺也。東隅有越王行宮,遺址尚存。志云:金雞嶺道通處州龍泉縣。稍東北又有橫山,峰巒橫亘如屏,與越王山岡脈相接。又縣治北有皇華山,以宋置皇華館而名。○吳山,在縣東五里,四面奇秀,爲邑之望。山下多吳姓,漢伐東越,得吳氏六千户,別屯大澤,即此處也。上有巖洞,俗名燕巢巖,有石穴瀑布,亦名石竇山。下有吳家灘。又夢筆山,在縣西五里。本名孤山,梁江淹爲邑令嘗遊此,因名。志云:縣城西德星門外有西巖山,五代時王閩將章子鈞屯兵於此以拒南唐,宋真文忠公築西山精舍於此。
漁梁山,縣北四十里。舊志云:天下十大名山,漁梁其一也。其水南流爲建溪,北流爲信溪,里人多堰水養魚,故名。地甚寒,諺云:「無衣無裳,莫過漁梁」。宋時置漁梁驛於此。建炎三年韓世忠追討苗、傅二賊,自衢、信進至漁梁驛,與賊遇,賊驚曰:「此韓將軍也。」遂潰。今通衢所經。其相近有船山,山勢高平如船,前有玉女峰。又百向山,在縣西北六十里,俯臨大溪,其勢挺拔,四面皆見。○蓋仙山,在縣西北九十里,一名浮蓋山。志云:山介衢、信、處三府之間,周圍三百餘里。又泉山,在縣東北六十里。一名泉嶠,頂有泉二派,一入建溪,一入處州。或曰:《漢書》朱買臣言「東越王居保泉山」,蓋謂此山云。
銅鈸山,縣西北百里,高峻干雲,北接江西上饒縣之封禁山,南通崇安縣之岑陽關。中有泉,林巒環接。多事時易於藏聚。今亦見崇安縣。又石龍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三峰鼎峙,中一峰曰鵝兒峰。旁有池,周數丈。又有鵝子、白花等巖,亦接崇安縣界。○百丈山,在縣西南百餘里。尖峰嵯峨,高聳千仞,中有九井,謂之龍湫,接崇安、建陽二縣界。又大同山,亦在縣西南百里。見上建陽縣。
楓嶺,縣北七十五里。嶺高險,林木青蔥,蹊徑逼仄,爲浙、閩分界處。嶺旁地高敞寬平,可爲屯營,有戍兵駐守。嶺之北麓俗謂之大竿嶺。又梨嶺,在縣北六十里,危峰仄澗,飛閣懸崖,至爲峻阻。亦曰梨園嶺,以其地宜梨也。俗謂之五顯嶺,以上有五顯廟也。宋楊億云:「天下之水皆東,梨嶺之水獨北」,蓋水從嶺下而北匯,億言非篤論矣。又有折桂嶺,在梨嶺北十里,一名桂枝嶺,又名泗洲嶺,俱當往來通道。詳附見浙江重險仙霞關。
柘嶺,縣東北百二十里,接浙江麗水縣界。高千餘仞,絕頂周迴百餘步。舊記:柘嶺峻極,勢徹蒼穹,狹道陡絕,不通牛馬是也。有江村溪出焉,亦謂之柘水。謝靈運云:「柘水出柘嶺,以地多柘樹而名。下流合於大溪。」又富嶺,在縣東三十里,路出龍泉。○駐嶺,在縣西九十里。嶺極高峻,路出崇安。又縣西北百里有查源洞,查溪之源也,接崇安縣界,石壁懸崖。宋紹興初奸民據險作亂,設臨江、西安二砦以禦之。紹熙初寇張海作亂,民多避入焉。
南浦溪,在縣城南,縣以此名,即建江上流也。亦謂之大溪,源出漁梁山。又柘水自柘嶺流合焉,縣亦兼柘浦之名,自縣北折而東南,復繞出縣西,又折而東南流,紆回縈抱,縣境諸溪之水悉流合焉。又南合崇、建二溪,爲甌寧縣之西溪。志云:溪經縣南五里爲火燒灘,列石巉岏,溪流險狹。又南五里爲將軍灘,兩山夾峙,溪經其中,水石憑陵,舟行震盪。舟入建江,二灘其發軔之始也。又南十五里爲茅洲灘,又西南爲丘源、塔嶺諸灘,水石巉岏,節節艱阻。餘詳大川建江。
臨江溪,縣南三十五里。其上源爲查溪,東南流至臨江鎮入於大溪。志云:臨江鎮即俗所稱觀前也,爲津梁之要會。又有新溪出縣西南百丈山;石陂溪,出縣西南七十里大湖山;洪源溪,出縣西夢筆山;東源溪,出縣南三十五里西洋山;下流皆入於大溪。
二渡關,縣西北百十里。西至岑陽關三十里,又西至江西永豐縣五十里,爲入閩之間道。其地山嶺巉岏,溪流迴繞,東西二面皆爲橋以渡,因曰二渡關。又太平關,在縣西八十里。又西有梅溪關,西北接永豐縣界。自梅溪而西出梨口隘,則西達崇安之道也。○梨關,在縣北梨嶺上,舊嘗置關以控險阻。志云:縣北三十里至仙陽街,宋初置遷陽鎮,并設監官於此,紹興初廢。俗曰仙陽,北至梨關三十六里,又北至仙霞關七十里。
盆亭鎮,縣西北九十里。山溪險仄,蹊徑四通。宋元豐三年建盆亭砦,元因之,明朝洪武三年改置巡司,亦曰盆亭關,西去二渡關二十里。志云:鎮舊有盆亭驛,宋、元時置,兩山並聳,驛居其中。其地本名細泉村,鄉人隨泉勢作曲堰數十處,其狀如盆,因曰盆亭也。元末驛廢。又盆亭相近有塘峰洞,向爲嘯聚淵藪。○溪源巡司,在縣東北六十里。地連江、浙,寇盜出沒,宣德八年御史楊禧巡視銀場,請置司於此。又高泉巡司,在縣東七十里。洪武三年置。《南行記》:「自縣境而東南歷高泉、鴈塘、蘇嶺、交陽、登嶺諸關隘,與浙江龍泉縣接壤。」
保安寨,縣西北四十餘里船山上。宋置。又西安砦,在縣西六十里;又縣南四十里有臨江砦,亦曰臨江鎮;宋紹興中置二砦以禦查源洞寇,後廢。又靖安砦,在縣西南七十里。舊名裏洋砦,宋乾道四年置,元廢。○官田砦,在縣北四十五里。宋慶元二年置;又載初砦,在縣東北六十里,志云宋紹興五年上湖詹村盜起,立砦禦之;俱元廢。又縣西南九十里有大湖廢驛,漁梁山側有漁梁驛,臨江砦有臨江驛,俱宋置。今改爲大湖等舖。
南浦橋。在縣城南。舊名縣南橋,宋隆興初建。一名上官橋,以是時權縣事者爲上官端儀也。後廢置不一。洪武九年疊石爲址,架木爲梁,上覆以亭二十三間。成化以後皆因故址修治。又萬安橋,在縣城東,亦跨南浦溪。初名青遊橋。洪武初建於縣東北數里。成化中始移置金鳳門外,亦壘石爲址而梁其上。後皆因舊址修葺。又三里橋,在縣城北。洪武十五年建,景泰以後因故址增修。○古湫橋,在縣西南五里。元大德間建,洪武十七年以後屢經修葺,壘石架梁凡數十丈,跨大溪之上。有潭甚深,所謂古湫潭也。

松溪縣,府東百六十里。西北至浦城縣百四十里,東南至政和縣八十五里,東北至浙江慶元縣八十里,北至浙江龍泉縣百六十里。本建安縣地。五代初屬吳越,爲處州東鄉地。尋屬閩,立松源鎮。周廣順元年南唐升爲松源縣。宋開寶末改曰松溪縣,仍屬建州。明弘治中始營城址。嘉靖五年以坑寇猖獗,因築磚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六十八里。

松源城,在縣東二十五里。王閩置鎮於此。南唐升爲縣,宋遷今治。
蹲獅山,在縣治北。盤迴起伏,屹立縣後,爲縣之主山。或曰蹲獅山嘗有道者修真於此。又西北曰萬山,即蹲獅山來脈也。山周五十餘里,或曰以所產萬種而名。○石壁山,在縣治南。削立如壁,高數十丈,下有龍潭。
湛盧山,縣南二十里。山形峭拔,常有雲霧凝其上。相傳越王命歐冶子鑄湛盧之劍於此下,有石井亦名劍池。東接政和縣界。又七峰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有七峰連亘,迴回巒疊巘,上摩青蒼。相接者曰妙峰山,高挹霄漢,冠出羣山。又王認山,在縣東二十里,秀拔出諸山之上。宋末益王昺由浙入閩,嘗過此賞其奇勝,因名。○東山,在縣東南五十里。一名吳家山。自趾至頂皆石,少樹木。舊產銀礦,有穿穴十餘,深邃盤曲,莫究深淺,取礦者必舉火以入。宋隆興間,嘗立瑞應場,設官採銀,後廢。其南相近有南屏山,峰巒橫亘,喬木蓊鬱,儼如屏障。上多奇石,一名石林山。
鸞峰山,縣東北六十里。山勢峻拔,袤二百餘里,接龍泉、浦城二縣界。上有龍井。又皆望山,在縣西二十里,高出雲表,登之則環邑諸山皆在望中。又西南有南峰山,亦高秀。
松溪,在縣南。亦曰松源溪,一名大溪。源出浙江慶元縣松源鄉,經梓亭砦迤𨓦而下,經城東,出關口渡,有平樂溪出縣之東山,西北流三十里合松峽溪,又並流三十里至此入大溪,合流而南,抵政和縣西境接七星溪,下流至建安縣爲東溪。
清泉溪,出縣西北五十里筋竹山,東北流經縣北,下流合於松溪。又白石溪源出皆望山,直源溪源出縣北之花巖,渡頭溪亦出筋竹山,下流皆入松溪。志云:縣西北有新坑溪,源出慶元梓亭砦,亦流入松溪。又有雲溪,源出縣西獅子巖,南流六十里至政和縣入於大溪。
東關鎮,縣南四十五里。元設於瑞應場,名東關寨,明朝洪武二年改巡司,永樂中遷於馬鞍嶺。嘉靖八年遷於縣東南鐵嶺舖,萬曆中又遷於峽橋,一名乘駟橋,即今所。又縣北八十里有二十四都巡司,亦元舊砦也,洪武三年改巡司。
新窑隘,縣北四十里。《聞見録》:「由縣而北至巖下村,又三里有小關,離關二里即新窑,入浙江慶元縣界,前往慶元四十里。由新窑而西北十里爲竹口關,又十里爲石門隘,直通浙江龍泉縣,自新窑至龍泉計程百二十里,爲從來自浙入閩之間道。竹口關而外又有仙莊溪、源上凹等隘,皆有徑達龍泉,而新窑、竹口爲控禦之要地。」○梓亭砦,在縣北七十里,界慶元、龍泉、政和、松溪四縣之交。宋置砦,元改隸龍泉縣,後廢。
惠政橋。在縣城東。宋紹興五年建,本名平政,後屢圮屢復。淳熙十三年復疊石爲六址,而梁其上,覆以亭三十二間。淳祐中增修,改今名。後復圮。明永樂七年以後屢經修建。又東爲永泰橋,即關口渡也,宋嘉定中創建,後圮。明朝永樂十三年以後屢經修建。又通濟橋,在縣東二十五里,本名故縣橋,古縣渡也。宋慶元二年建,後圮。明朝洪武十八年重建,永樂五年毀。正統九年重建,長五十六丈,上覆以屋,改名通濟橋,以上三橋俱跨松溪上。

政和縣,府東二百四十里。東南至福州府古田縣三百二十里,北至浙江慶元縣百五十里,東北至浙江青田縣二百三十里。本福州寧德縣地,五代時王氏立關隸鎮,宋咸平三年升關隸鎮爲縣,屬建州,政和五年改曰政和縣。明弘治中礦賊作亂,始築城。嘉靖間毀於倭。萬曆初改築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五十九里。

關隸廢縣,在縣南,即王閩所置關隸鎮。朱氏松曰:「《周禮》秋官司寇有司隸,掌帥四翟之隸,閩隸與焉。宜此里之人周時嘗爲閩隸,猶古縉雲氏,今以名,處州屬縣也。王潮不知書訛閩爲關。土人又以鎮在州東,私號曰東和。宋延平置縣,徙東岸口,即今治也。」
黃熊山,在縣治北,縣主山也。形如展旗,亦曰文旆山。城南又有文筆山,峰巒峭拔,與此相望。又有蓮花峰,在縣東。峰巒高峻,紫翠重疊,爲縣之勝。○洞宮山,在縣東南。重疊九峰,狀如蓮花瓣,亦名九蓮峰,道書謂爲第三十七福地。中有谷陽,地平衍,產銀砂,廣四五里,旁有夾岫如壁,宋坑冶司舊址猶存。又西爲西門嶺。嶺右皆奇峰石壁,曲澗喬松,爲翠屏峰。益折而南曰東西二寶臺峰。峰之西山勢開豁,有平田數頃。又南復有仙人壇、香山峰諸勝。又大風山,在縣東南十五里。峰巒秀拔,類廬山五老峰。
籌坑山,縣東北二十里。山高廣,峰巖泉石,種種奇勝。其最高者曰天柱峰。又東北爲池棟山,巖壁峭拔,橫截溪流,形如屋棟,下有兩穴以洩東池之水。又銅盤山,在縣東三十里,高數千仞,爲邑境之望。○望浙山,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浙山。拔地摩天,常有雲氣蒙其上。宋紹興初范汝爲作亂,居民多避其上。元季紅巾爲患,避此全活者甚衆。又獎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峭拔入雲。山頂凹處有田百餘畝,中有巖洞之勝。又飛鳳山,在縣北。一名正拜山,又名黃華山。《通志》云:「元至元間建寧路管軍總管黃華叛,號頭陀軍,嘗立營於山上。」一云黃華宋時建寧左翼千夫長,嘯聚於此山,因以名。又蛔坑洞,在縣西三十餘里,據懸崖石壁間,中寬廣容百餘人,邑民常避寇於此。又縣東北有紫雲巖,志云:巖介閩、浙間,高插雲表,右有龍湫。相近者又有白雲巖,山勢如屏,絕頂平衍。正統中礦賊作亂,居人多避寇於此。
七星溪,在縣治南。源出縣東銅盤山下,迤邐西流,合衆溪之水,西南接松溪縣界,合松溪而爲建安縣之東溪。○浴龍溪,出縣南三十餘里之九蓬山,西北流入七星溪。又東平溪,出縣西北獎山,南流出常口受松溪水,又導流至西津會七星溪。又有胡屯溪,出縣東黃嶺,經池棟山下,亦會於七星溪。
苦竹溪,源出縣北苦竹嶺,南流爲十里灘,又東入福寧州寧德縣界。又雙澗溪,源出縣東南西門嶺,曲折而東流,有下園溪出籌坑山之籌嶺,亦東流合焉,又東會諸溪入寧德縣界,即外渺溪之上源也。
赤巖鎮,百縣東南二十里。自鎮而東至福寧州福安縣二百四十里。宋置赤巖寨,在縣東百里,明朝洪武二年改置巡司,移於今所。志云,司地屬壽寧,官屬政和。又縣西北有苦竹寨,宋置,介政和、松溪二縣間,元廢。又有東漈營,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唐御史中丞李彥堅屯軍之所。又有鐵山營,在縣東北六十里,唐招討使張謹討黃巢時嘗屯軍處也。
雙溪館。縣南八十里雙溪上。《聞見録》:「由雙溪館七十里之漈洋即古田縣界,又六十里地名古樓,又三十里曰官洲,又三十里即古田東門矣。由雙溪館而東南達寧德縣,由雙溪館而西則達於府城,皆徑道也。」又筠竹坑,亦在縣南。《聞見録》:「政和在萬山之中,有楊源、筠竹坑、西里、嶺頭諸處,皆近古田境,往往爲嘯聚者竊掠之處。」○新坑口,在縣東八十里,路通壽寧縣。《聞見録》:「縣東北四十里有嶺腰隘,由隘而東北二十五里曰大林原,正北二十五里,曰高林,俱達浙江慶元縣之道。又縣東南七十里曰楊梅巷,爲達福安、寧德之道。」

壽寧縣,府東北三百五十里。東南至福寧州福安縣二百里,西北至政和縣百七十里,北至浙江景寧縣百二十里,東至浙江泰順縣二百二十里。本政和、福安二縣地,明景泰六年析置今縣,治楊梅村。縣無城,編户二十五里。

鎮武山,在縣治北,縣主山也。聳秀甲於境內。志云:縣治南有翠屏山,東有叢珠山,西有天馬山。崇峰四圍,儼若城郭。○官臺山,在縣東。景泰初礦賊嘯聚於此,官軍從間道深入悉殲之,因置今縣。
楊梅嶺,在縣南。嶺高峻。又南有青竹嶺,道出寧德縣,行旅經此,登陟甚艱。
蟾溪,在縣治南。出縣西北大蜀山下,經縣東南流入福安縣界,即長溪之別源也。○禾溪,在縣西。源出縣西北牧童山下,東流會於蟾溪。又有西溪出縣西佛漈山,漁溪出縣西北立茂山,又有茗溪出縣南高山,源底溪出青竹嶺。下流俱會於蟾溪。
南溪,在縣東南。出紫翠巖,與境內之平溪、尤溪、丹溪、九嶺溪合,亦入福安縣界;又有鐵梗溪,在縣東,源出縣西北東山下,會楊梅洲溪,經東溪頭雙港亦入福安縣界;又有上地溪,出縣北百里林山下,流入楊梅洲溪;皆長溪之上源也。○純池,在縣東,有純池隘。《聞見録》:「由純池、南溪、木洋至福安,往來通道也。」
漁溪鎮,在縣東官臺山。有巡司,志云:舊置於漁溪之斜灘,屬福安縣,景泰四年遷置於此,仍舊名。又青草隘,在縣北,與景寧縣接界。
大寶坑。在縣南,亦曰寶峰場,又有少陽坑、雲山坑,與政和縣界之少亭坑俱產銀礦處。流民從而盜採,馴至嘯聚剽掠閩、浙之間。景泰初殲其渠魁,嚴爲之禁,然覬覦卒未能絕。
附見
福建行都司,在府城內,即元建寧路總管府故址。明朝洪武元年改建爲建寧衛,八年改爲行都指揮使司分,領衛所。
建寧左衛。亦在府城內都司東。又建寧右衛在府城內都司西,俱洪武八年建。志云:舊有建陽衛,後革。○浦城守禦千户所,在縣治西。成化十年增置,隸建寧右衛。

延平府,東至福州府四百五里,東南至泉州府五百五十里,西南至漳州府五百十里,西至汀州府五百二十里,西北至邵武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建寧府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南京二千四百七十里,至京師五千二百九十三里。

《禹貢》揚州地。周閩粵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吳屬建安郡,晉因之,宋、齊以後爲晉安郡地。隋爲泉州地,大業中屬建安郡。唐爲福、建、汀三州地。五代晉天福八年閩王延政始置鐔州,時延政自立於建州,國號殷。開運二年南唐得其地,以爲製置鎮,明年改劍州。宋太平興國四年改曰南劍。以利州路有劍州也,亦曰劍浦郡。元曰南建路,大德六年改延平路,至正末爲陳友定所據守。明初曰延平府。今領縣七。
府帶兩溪之秀,兩溪,建溪、樵川也。控羣山之雄,噤喉水陸,爲七閩要會。楊氏時曰:「崇山峻嶺爲其郛郭,驚湍急流爲其溝池。清明偉麗,爲東南最。」蓋郡治山椒,屹然險固,而沿江東下,實爲會城上游。元末陳友定保據於此,豈非以地當全閩之中,不特可以自固,而縱橫應援猶有可圖之會哉?諺曰:「銅延平,鐵邵武」,言其險要可守也。

南平縣,附郭。漢冶縣地,後漢建安初始置南平縣,屬會稽南部都尉。孫策時,南平民亂,賀齊討平之,即此。吳永安三年屬建安郡。晉太康初改爲延平縣。劉宋時縣廢。五代時,王審知置延平鎮,王延翰改爲永平鎮,既而王延政僭號,升鎮爲龍津縣,兼置鐔州。南唐因之,尋爲劍州治,保大三年又改龍津縣曰劍浦。宋因之,仍爲南劍州治。元大德中,復改曰南平。明因之。今編户九十七里。

延平城,即今郡治。後漢末,置南平縣。晉改延平,後廢。五代時王延政置龍津縣,爲鐔州治,尋又析置延平縣。南唐取鐔州,改州治延平,尋還治劍浦,而以延平縣省入。《城邑攷》:「郡城宋時築,有門十一。明因舊址增修,改門九。自城東建寧門至城南福州門皆臨建溪,自福州門至城西西水門皆臨樵川,自西水門至大北門臨山澗,自大北門至建寧門城壁延袤,環高岡之巔,至爲險峭。城周七里有奇。」
龍山,府治北。城壁環其巔,一名龍騎山。又九峰山,在城南。峰巒九疊,環繞縈迴,爲郡境諸山冠。真西山曰:「城後枕崇阜,前挹大溪,溪南九峰森羅,雄峙天表。」是也。又有虎頭山,在縣治西,形如虎踞。○衍仙山,在府東北十里,舊名含源山。其支峰曰石佛山。王象之云:「此山神刓天劃,東南略通人跡。衍仙水出焉,當城北爲大河,下穿暗竇入城,流入劍潭。」
天柱山,府西南五十里。屹立凌空,其形如柱。又西南爲天馬山,山勢騰驤,形若天馬。《南行記》曰:「自郡而南,間道入尤溪、沙縣之境,層山疊嶺,參錯前後,大約在山峽中行,其得名之山,難以數計也。」○九龍山,在府東南百二十里。九峰蜿蜒如龍,中有獅子巖,石壁聳峭。
湖頭嶺,府東十里。面溪背山,前有浮梁。宋建炎中,郡守張觷設伏破賊張澈於此。今浮梁久廢。又鹵水嶺,在府西三十里。背山枕溪,壁立萬仞,路僅通步,險巇數折,宋嘗置寨於此。又西四十里有梧桐嶺,山多梧桐。宋嘉定七年置砦處。○考窠嶺,在府北。上有十二峰,平地聳起,高十餘丈,中有捷路直走郡城。舊置砦於此曰鵝鼻頭尖砦,爲屯兵候望處。
文筆峰,府南六里。高出羣山,摩切霄漢。又小鷲峰,在府東八里,屴崱奇秀,狀如鷲鳥。相近又有蓮花峰,層巒疊嶂,簇若蓮花。志云:府東北五里有中巖,高出衆山,瀑布自巖中飛下,爲近郊之勝。○蒼峽,在府南百二十里。兩岸青山迴合,建溪經其間,轉折而東南出。宋元豐三年置砦於此。
劍溪,在城東南,即建江也。自建寧府南流至此,亦曰劍津,亦曰劍潭。相傳晉雷煥之子佩劍渡延平津,劍忽躍入水,化爲龍而名。亦曰龍津。又爲東溪。志云,水自建寧來者謂之東溪。又有西溪,源出汀州府境,經將樂、順昌二縣與邵武溪合,東流經王臺驛前至砂溪口與沙縣溪合。又東四十里而至劍潭。東、西二溪合流,俗呼丁字水。又南而爲南溪。郡人謂之三溪,以東、西、南三溪名也。又南行九十里與尤溪水合,抵福州府入於海。又縣西有雙溪口。正統中官軍自延平剿沙縣賊,行二十里,至雙溪口,道隘,賊伏發,官軍皆潰,賊遂犯延平。
吉溪,府東南四十里。源出建寧府建安縣界之蓼溪,南流入境入劍溪,曰吉溪口,道通古田縣,爲津要處。○泰平里溪,在府南七十里。源出沙縣界黃泥坑,流三十餘里,經府西南七十里之篔簹山下,又東北流入於西溪。又雲蓋里溪,在府西南四十里,源出尤溪縣臨平嶼,流入境。又有太平、大芹、石橋溪,在府西南三十里,源出尤溪縣之丹嶺;下流俱會衆溪入於西溪。
黯淡灘,在府北五里東溪中。志云:東溪諸灘,曰汾灘,曰竹林後灘,曰高桐灘,曰鑿灘,曰黯淡灘。此下直至劍津以接西溪,其中黯淡最險,舟過多覆溺。唐大順二年僧無示者結庵於此,募工疏鑿,灘勢稍平,後名庵爲黯淡院。宋天聖中郡守劉滋復開港道。元豐中朝命黯淡院歲度僧一人以導湮塞。又西溪諸灘,曰石柱,曰三門,曰小黃口,曰大黃口,曰張巖,曰虎口,曰樟槎口,曰蘇坑口,曰星窟,曰大湍,曰小湍,曰城門,曰將軍,曰黃墩頭,曰慈油,此下直至劍津接東溪。南溪之灘,則曰劍鞘,曰嵩口,曰大傷,曰小傷,曰五港,曰天柱,曰鳩道,曰同場,曰龍窟。其中大傷、天柱、龍窟,古稱最險。諺云:「大水大傷,小水遭殃」,舟行惡之。宋紹興間郡守上官愔等開諸灘,命僧祖日董其役,漕司助錢百萬,愔復請於朝,益以百五十萬,而東溪、南溪之險稍平。《一統志》:「東溪之灘五,西溪之灘十,南溪之灘七,凡二十有二。其水湍急,其石廉利,舟上下失勢,輒至破溺。總名爲港灘。」
槃澗泉,在府治南。源出山巔,縈迴石澗,泓深清潔。郡志云:郡居山椒,清泉自石崖奔迸而下,用鉅竹引之,綿亘數里,遍及郡城。○仙洲,在城東。有山介於二水之間,俗呼仙洲。又有黃龍洲,亦在城東。
蒼峽鎮,在府南蒼峽口。五代時爲靜江軍,宋置蒼峽寨。明初改爲巡司,并置蒼峽遞運所於此。又大曆巡司,在府西北百里。宋淳祐中置,元因之,明初仍舊。○西津鎮,在府西四十里,沙縣、順昌二水合流處也。五代時置鎮於此。又城東鑿灘口有東津鎮,府西南十五里有羅源鎮,今府西門對岸有羅源鎮口,皆五代時王閩置。
黃墩關隘,府西二十五里,又府北五十里有麻州頭關隘,俱宋置。又陽門寨,在府南,宋元豐三年置。府境又有鹵水嶺、鵝鼻頭尖、湖頭、桐嶺諸寨,俱見上,今廢。○弓兵營,在府城西西水門外,宋嘉定五年置。又有中軍帳,在府城西北田坑村,爲憑高望遠之處。宋紹興初羣賊葉文等從間道入寇,郡守張觷建此爲斥堠。其南有廣節、威果諸營,皆宋置,元廢。
房村口,府北五十里,與建寧府接界。自建寧而下者至此爲水陸會集之道。傍山臨溪,據險而守,足爲府境之保障。由此而南則支徑旁通,難於控禦矣。口蓋府北之鎖鑰也。今亦見建寧府黃孫寨。○南雅口,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勢高聳,下臨溪流。有閩越王廟。
劍浦驛。在城東。有劍浦遞運所,俱洪武初置。又茶洋驛,在府東南六十里,宋淳祐中置,名金沙驛,元至正間改今名,明朝因之。又王臺驛,在府西六十里。宋淳祐中置王臺站,以越王臺名也。元因之,明初改爲驛。正統中毀於寇,景泰中復置,成化十九年重修。亦曰王臺館。正德中羣賊鄧茂七等據王臺館,遂陷沙縣,即此。又有西芹稅課局,洪武四年置於府西南二十里之西芹舖,正統十三年毀於寇,成化三年移於王臺館。又大橫驛,在府北四十里,明初置,正統間爲寇所毀,景泰中修。又北四十里爲建安縣之太平水驛也。○清風舖,在府東南九十里。又十里爲武步舖。正統末官軍追敗鄧茂七餘黨於武步及清風舖,復截其舟二百於水口驛,通福州道是也。志云:府城東有明翠浮橋,舊曰明秀,用鐵絙維舟三十有八,架木其上。又城南、城西有東西兩浮橋。

將樂縣,府西二百二十里。東至順昌縣百里,西北至邵武府泰寧縣百二十里。漢建安縣地,三國吳永安三年析置將樂縣,屬建安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唐武德五年析邵武縣置將樂縣,屬撫州,七年省。垂拱四年復置,屬建州。元和三年省,五年又置。五代晉天福八年王延政升爲鏞州,開運三年南唐復爲將樂縣,仍屬建州。宋太平興國四年改屬南建州。元屬延平路。至正四年以漳寇犯境,始築土城。十二年復因寇擾,圍以木栅。既而陳友定更加修築,東南臨溪,西北據山。明朝洪武初爲汀寇所毀,旋復修築,甃以磚石,周三十里有奇。

五馬山,縣治西南。五峰森立,如馬馳驟,城環其第五峰之巔。又西臺山,在縣治西,縣之主山也。巍然高峙,其上平坦如臺。亦名鐘樓山,以形若巨鐘也。五代置鏞州,蓋以山名。又縣治後有鐘翠山。其相連者曰含雲山,即宋楊龜山讀書處。○封山,在縣北五里,其山高大,羣峰環拱,爲邑之鎮。其支隴曰龜山,狀如伏龜,蜿蜒於城左,即楊龜山歸休處也。志云:龜山在城北三里。
天階山,縣南十五里。石磴崱屴,高若升天。上有聖泉巖。山下有玉華、寶華、南華三洞,其中泉石羅列,奇詭萬端,縣稱三華。旁又有小玉華、靈源諸洞。○翠簾山,在縣南五里,蒼翠高聳,如垂簾狀。其巔亦曰天湖,三面峰環,中夷而曠,有龍窟瀦水,故名。稍東曰虎頭巖,有石門自山下通山巔,明爽可居。縣南四十里又有雪裏山,接沙縣界。由山麓闢徑,盤折二十餘里。
九仙山,縣東二十餘里。崇岡疊嶂,如龍翔鳳翥,又如獅伏牛鬬,爲一邑最高處。夏無暑氣,冬月常雪。舊傳有九異人煉丹於此。又孔子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層巒矗起,屹立溪濱。○百丈山,在府西北百八十里。一名羊角晶,又名鈎刀山。其山三面,南將樂,北邵武,西泰寧,皆懸崖絕壁,古木蒼藤,鬱然干雲。有越王較獵臺榭遺址。《通志》:「山接江西南豐縣界。」
藤嶺,縣西二里。嶺高峻,起伏縈迴。旁多藤蔓,故名。又湛嶺,在縣西十八里。下有蛟湖,亦名蛟湖嶺。嶺道僅里許,極險峻,俯臨大溪。又三崎嶺,在縣南二十里,陡峻三崎,頂有泉一泓。又亭嶺,在縣南三里。其頂崔嵬,難於行路。嶺半舊有亭,爲行人憩息之所。○五岐嶺,在縣東十五里,峻絕難躋,分爲五岐。又鐵場嶺,在縣南四十里。道險峻,凡五六里。志云:縣北七十里有張源嶺,嶺路盤曲凡十餘里。又縣東北百里有太靈峰,峰巒峭拔,樹木陰翳,人跡罕到。又有凌霄峰,在縣西南六十里,登峰頂可望建寧、歸化、順昌、泰寧四邑。
大溪,縣城南。其正源自汀州府清流縣流入境,別源自邵武府建寧、泰寧二縣界入縣境,至縣城西南金溪潭合流,縈紆迴繞,經縣前折而東,至順昌縣會邵武溪,又東入南平縣界,所謂西溪也。
龍池溪,在縣北。源出泰寧縣,流經張源嶺下流合諸溪澗水入大溪。又安福口溪,亦出泰寧及邵武縣界,至縣境合流,又南入於大溪。志云:縣南又有竹洲溪、莫溪,俱自泰寧縣界流入境;又有長溪,自汀州府寧化縣來;下流俱入大溪。○池湖溪,在縣南,源出汀州府歸化縣界,經鐵嶺下匯諸溪澗水入大溪。
將溪,縣西南五十里。其地有石牌場,溪源出焉,東北流有灘曰將溪灘,有洲曰橋洲,橋洲之西又有鼇洲,東北流入於大溪。其相近者曰望江溪,亦出石牌場,流入大溪。又水口溪,在縣南三十里,源出沙縣之黃源嶺,流入境,與諸溪合;又有漢村溪,出沙縣及順昌縣界,至縣南合流爲曹溪;又有小莫溪,亦出沙縣界;俱北流入大溪。○桃源溪,在縣南十里,亦曰桃源小溪。源出桃源漈,自漈而下,匯而爲潭,亦曰西湖,一名野水,引流爲溪,入於大溪。又瀨口溪,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源出順昌縣界,有瀨口灘;又黃坑口溪,亦自順昌縣界流入境;下流俱入於大溪。
萬安砦,縣北六十里。宋元豐元年置砦,并置營於此,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改爲巡司。又有萬安稅課局,洪武六年置。○黃土寨,在縣南。宋慶元二年以其地接清流縣界,民頑俗悍,特置寨備之。元廢。洪武元年復置。十三年以與清流明溪砦密邇,遂省。志云:縣東四十餘里有瀨口關,宋紹定三年汀寇丘文直等嘗據此以拒王師,招捕使陳韡奪其關,賊遂降,關旋廢。今爲高灘隘。又東三十里曰交溪,又四十里而達於順昌縣。
高平苑,縣南六十里。《寰宇記》:「縣西鄉有樂野宮,東越王時宮也。高平苑亦東越王校獵之所。」大夫將軍校獵謂之大校,軍士校獵謂之子校,故將樂有大校、子校二村。後漢時此邑爲建安縣之校鄉,則其義也。相傳越王乘象輅曲蓋,大夫將軍自執平蓋,今有平蓋村。載鳥以鳴鉦鐃,故有鳴鐃山。自樂野至於遊臺之上,相去九十餘里,風俗至今好尚遊獵,職此故矣。
三華驛。在縣西。元置三華站,明初改爲驛。又白蓮馬驛,在縣西南六十里。宋爲將安館,元至治初改爲站,明初改爲驛。《輿程記》:「自驛陸行二十里而達汀州府歸化縣界之鐵嶺隘,水行六十五里至歸化縣之明溪驛。」

沙縣,府西南百二十里。東北至順昌縣百六十里,南至漳州府龍巖縣三百五十里,西至永安縣百六十里。晉延平縣地,太元四年置戍於此,謂之沙戍,義熙中升爲沙村縣,屬建安郡。宋、齊因之,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沙縣,隸建州,尋省入建安。永徽六年復置,大曆十二年改屬汀州。南唐改屬劍州,宋屬南劍州,元屬延平路。今編户百十四里。

沙縣故城,縣東十里,對古銅場,即沙源地,唐初置縣治此。中和四年以舊地褊窄,徙鳳林岡,即今治也。光啓初羣盜王潮自南安引兵北還,至沙縣,泉州人張延魯等以其刺史貪暴,請潮留爲州將,潮因引兵圍泉州,尋陷之。縣舊無城,弘治四年始築磚城,北倚山,南臨溪,周十里有奇。
鳳岡山,縣治北。縣鎮山也。縣治溪南又有鳳凰山,山形如鳳,多梧桐。其側有虎丘山,形如虎踞。又越王山,在縣東南十里,相傳越王嘗屯兵於此。山側有砦,俗呼越王寨。山之下有漈峽。其南曰武仙山,山高峻,頂夷曠,可容千人。山拱揖縣治,俗呼報衙山,一名天馬山。○淘金山,在縣西六里。上多奇石,頂平曠,可容千人。相傳邑未城時嘗屯軍於此,故又名屯軍山。居民嘗避寇於山上。下有泉自山巔飛流,清澈如鑑。上有洞天巖,石壁峭絕,倚險架閣,其旁泉石殊勝。山之東曰獬豸山。
七朵山,在縣城東南,太史溪濱。石壁峭立,竹木森聳如屏障然。宋李忠定名其峰曰朝陽、妙高、真隱、桂花、凝翠東峰、凝翠西峰,其最西一峰曰碧雪峰。俗亦謂之七峰山。○巖山,在縣東十里。頂有砦,昔人避兵處。其右稍平曰平山。又東曰聚峰山,羣峰環遶,奇秀可愛。上有二平石,平廣容數百人。又橫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山勢橫截,接尤溪縣界。又縣東四十里有金鳳山,磅礴巀嶪,入南平縣界。又有天台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又東北接順昌、南平之界。
陳山,縣西南二十里。山本尖聳,正統中草寇鄧茂七等嘯聚於此,屢犯建寧、延平。官軍進擊之,分兵伏後坪、後洋及沙灣之南,賊來戰,敗死。其黨復推鄧伯孫聚後洋,官軍進討平之。志云:鄧茂七砦於此,名陳山營,賊平,官兵夷其山。後洋,在漳州府寧洋縣界。又西南數里有呂峰山,盤踞數十里,高出雲漢。山頂舊有泉七泓,俗呼呂七塘潭。相近者曰虎頭山,高入雲際,勢如展旗,下視沙城,如在履舄。又有鐵壁山,蒼黑如鐵,奇峭如壁。志云:縣西南六十里有龍會山,與莘口漈相對,衆山環抱,如龍盤然,因名。又西南數里爲蓮峰頂山,卓起一峰,中分九派,溪流分注,絕頂有石最平曠。又西有莊山,亦高峻。頂平衍爲村落。旁有真人峰。
將軍山,縣北五十里。山勢高峻。宋紹定三年山寇嘯聚其中,招捕使陳韡討破之,因名。○幼山,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寰宇記》:「山有孤峰,上聳約三十里,盤亘約三百里,巖洞泉石,種種奇勝。」山之脊曰黃竹崎。山下有龍峽。其旁峙者曰龍山。又有馬笠山,如人騎而笠,亦高出羣山之上。志云:縣北六十里有雞檠山,俗呼馬屴頭,險絕可守,通將樂之隘也。
桐岡嶺,在縣東南十五里。上多梧桐,蜿蜒起伏,長數十里,一名黃泥,亦曰倒油,亦曰章坑嶺。又篔簹嶺,在縣東北四十里。上有羊角崎,二峰玉立雲表,俯視環邑諸山,如翠濤白浪。又三溪嶺,在縣北六十里。嶺峻而遠,路通將樂。下有潭最深。○龍泉峰,在縣東南十七里。脈自尤溪縣界,分三隴蜿蜒而來,至此崛起三峰。又蓮花三峰,在縣東北二十餘里。三峰疊聳,如蓮花之峙。
豪峰巖,縣西五十里。巖石峭拔,其上平廣,可容千餘人。又羅巖,在縣東三十餘里。巖石陡絕,有羅嶺通尤溪縣界。又蕉皮巖,在縣東南四十里。下有蕉皮洞,深廣可一里,清泉怪石,樹木蔭翳,四時如春。○雨林洞,在縣西南三十里。一名金盒洞,深廣容千人。又七仙洞,在縣東數里。洞有三,皆寬廣,其一尤深,杳不可測。
太史溪,在縣治南七峰山之北。舊名大溪,亦謂之沙溪,宋李忠定以太史謫官居此,因名。志云:溪源出汀州府寧化縣,歷新嶺入縣界,回旋合溪傍小水,流七十里抵大洲匯茂溪,衍迤澄曠,平流十里,所謂太史溪也。自茂溪宛折而南、而東,八十里出沙溪口合西溪,又東四十里而至建寧府城,爲往來通道。《圖經》:「太史溪中有洲,當縣治南,一名大洲,亦曰長洲,一名蚪洲,以形若潛蚪出水也。舊長數百丈,溪水至此中分,有居民千餘家,後洲漸落,猶長二三十丈,今不過萑葦之場耳。土人亦謂之金沙墩。溪之上流險巇如龍門,至大洲稍平緩。」《通志》:「大溪發源汀之寧化、連城及漳之龍巖縣界,至縣境會爲吉溪,引而東亦謂之東溪,有梅溪及陽鄉等十溪皆流合焉,經縣治東朝陽峰下會北鄉溪爲一,繞而南有洛溪及篔簹等十溪俱流合焉。」北鄉溪蓋即茂溪矣。
茂溪,在縣城東。出將樂縣界,繞北鄉寨亦謂之北鄉溪,又南流至此入於太史溪。一名半溪,一名東溪,水盛時可行小舟。志云:將樂縣界又有湧溪,順昌縣界又有庇口溪、黃沙溪,又南爲赤溪,縣西北幼山下有幼溪,又北爲傑溪,皆流合茂溪而入大溪。又有黃沙溪,在縣西南。源出汀州府歸化縣,流入吉溪。○洛溪,在縣東南,源出尤溪縣。又有洛陽溪亦出焉,皆西北流合諸小溪水流入大溪。縣東北又有漁溪及篔簹溪,俱出南平縣界,下流入於大溪。
百丈漈,縣東北三十里。懸流百丈。有玉溪水出漈北玉山下,流經此,南入大溪。相近又有梅花漈,瀑流飛注巖石間,高數十丈,激沫如梅花。縣西七十里又有莘口銀河漈,亦飛流百丈,如銀河下注。下有石橋跨兩山間。志云:縣境以漈名者十餘計,下流皆入大溪。○蕉峽灘,在縣西南三十八里大溪中,最險,暴雨流濁,舟不可行。又橫石灘,在縣西二十餘里。一名黃龍灘。水底隱一巨石,橫亘中流,轟濤掣浪,舟行者恒有覆溺之患。又大磯灘,在縣東八里,又東爲小磯灘,一名大姨、小姨灘,夾石激流,舟行艱險。縣東十六里爲雷霹靂灘,水流衝激,澎湃如雷。又有雷濺灘,在縣東三十五里,俗呼螺紋灘,灘港紆回若螺旋然。中流復有巨石橫亘,舟行難於折旋。又牛穴灘,在縣東五十餘里。灘下石壁夾峙,潭匯其中,名漁溪潭。又東四里爲佛子灘,一名囝仔灘,中流有巨石,狀如蟾蜍,每遇暴漲,洄洑爲害,因繪佛像於石上,篙師以爲水侯,諺曰「水浸佛肩,不敢行船;水浸佛足,舟行宜速。」又東至金沙灘而出沙溪口。志云:大溪上流之灘十有四,蕉峽、黃石爲險;下流之灘三十,霹靂、雷濺、佛子爲險也。
北鄉寨,縣北五十里。宋元豐三年建砦,元因之,明朝洪武八年改爲巡司。○洛陽口砦,在縣東南二十里。宋元豐三年置砦、設巡司。又於砦前置洛陽口鎮,元廢。又崇安鎮,在縣東三里。志云:縣東門外對岸有山洲,一名仙洲,一名崇安洲,溪旁三面皆阻水,唐崇安鎮置於此。
七峰驛。在縣南郭內,又縣東四十里有同爵驛,俱宋置,元因之,明初廢。又錢監,在縣北三里,亦宋置鑄錢處。又縣西有青雲寨,正統中亂賊鄧茂七等旅拒處也。賊平砦廢。○翔鳳橋,在縣治南。宋紹聖四年初建浮橋,名平津,後徙廢不一。明朝洪武二十九年重建。正統十三年寇毀,景泰初復建浮橋。正德三年累石中流,凡十有三,構木爲梁,甃以磚,復覆以屋,稱爲宏麗。又登瀛橋,在縣治東。一山介二水間,所謂山洲也,宋李忠定更名仙洲,建浮橋名曰登瀛。紹興二十九年郡守吳舜舉累石覆亭,邑人呼胡公橋。後再經修廢,永樂十六年設舟以濟。俗仍呼東門橋。

尤溪縣,府東南百五十里。東至福州府閩清縣百七十里,南至泉州府德化縣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漳州府龍巖縣三百六十五里。晉延平縣地,宋、齊時爲沙村縣地,唐初爲山峒地,開元二十八年開置尤溪縣,隸福州。五代晉開運二年南唐取其地,爲製置鎮,明年改隸劍州。明弘治四年築城,阻溪塹濠,周八里。嘉靖二年議者以城大難守,六年改築新城,周不及二里。編户百有九里。

伏獅山,縣治北,狀如伏獅,爲縣鎮山。又雙髻山,在縣北二十五里。兩峰並峙,峭拔千仞,如劍倚天外,一名雙峰山。《圖經》:「自雙峰南隴委蛇起伏行三十里爲貴人峰,峰迴突聳,即伏獅山也。」志云:雙髻山北二十餘里有蓮花峰,上有天湖,水色紺碧,深不可量。○屏帷山,在縣治西。自貴人峰旁出,環抱城西如屏帷然。又仙山,在縣西十里。山勢峻絕,凌雙峰之巔。有石穴吞吐雲氣,深不可測。
應仙山,縣東北三十里。山秀麗,登絕頂俯視羣峰。舊名雞心山。又九仙山,志云:在縣西南四十里,一名蓬萊山,巍然秀拔,人跡罕到。又西南二十里曰金樓山,翠聳雲中,狀如樓閣。又鸕鷀山,在縣南六十五里,其山三面,壁立千仞,鸕鷀灘環其下,即尤溪水所經也。一徑盤旋至山巔,如羊腸然。寇亂鄉人多避居於此。○仙靈山,在縣南九十里。巖石奇勝,得名者凡數處。又龍門山,在縣南七十里。高千餘丈,頂有石穴,泉極清澈。
分枝嶺,縣西南百七十里,與泉州府德化縣接界。嶺居二縣間,上有大樹,南北兩枝分二縣境。有關在其上,俗亦呼爲大關嶺。又馬軍嶺,在縣西南百餘里。昔人嘗屯兵禦寇於此,因名。相近有鐵山,嶺產鐵礦。志云:縣城西南有小王嶺,舊通泉、漳二府,嶺道艱阻,邑人朱紱別開坦道,嶺遂廢。又白沙嶺,在縣西南六十里。嶺高峻,多白沙。又縣西九十里有新嶺,宋熙寧中嘗開新道於此。又棗嶺,在縣西十里。縈迴可五里,頂有瀑布懸流。○丹溪嶺,在縣北六十里。一名桃木嶺,界南平縣,縈迴可十五里。自趾至巔凡三疊,皆數百丈,回視數十里,川原隱隱,溝塍棋布。有丹溪繞流其下。又戴公嶺,在縣西北六十里,嶺道紆迴凡三十二折。其相近曰茶峰嶺,嶺下有百級嶺。
賴巖,縣西三十五里。其上怪石萬數,鉅者如屋,綿亘可三里,宛然一洞府也。洞口緣梯而上,石室聯屬,皆有竇如户。其中流泉石牖,可以聚居。宋紹熙初建寇葉亮犯縣,鄉民匿其間,保全者千餘人。又銅盤巖,在縣西十餘里。懸崖峻峭,竹樹蔭翳,鳥道縈紆,流泉濺沫如雨。巖下有潭廣可四五丈,鄉人資以灌溉。縣西南百二十里又有流溪巖,高百餘丈,無草木。其崖石皆鐵礦,鑿之可冶。○凌霄洞,在縣西五十里。山崖壁立,惟一竇可躋。宋紹興三十年寇亂,鄉人賴以免難。
尤溪,在城東。有二源,一出泉州府德化縣界,一出漳州府龍巖縣界,會於縣之西南而北流,縣境諸山澗水支分縷注,有湯泉等二十溪次第流匯焉,自城東益轉而北,亦曰湖頭溪,至縣北七十里尤口涵會於建溪。五代晉天福中閩主曦與建州王延政相攻,遣兵屯尤口,將襲建州,爲建州兵所敗,即今尤溪口矣。溪中諸灘,上流凡二十六,下流凡三十,櫛比以達於尤溪。
青印溪,在縣城南。溪中有青石如印,因名。源出縣西九十里沙縣接界之杉嶺,迤邐而東,有山坑、王衛等凡十有一溪次第流合焉,經縣前入湖頭溪。有潭,其水澄碧,深不可測,潭面東西闊十數丈,其上兩崖相逼,俗以爲虎可跳而過,名虎跳潭。
高才坂鎮。縣西百三十里。元置高才坂巡司,明朝因之。志云:縣後崇嶺上有牢城關。宋建炎二年范汝爲率其黨入寇,邑人以此嶺北接高原嶺,南抵小村嶺,沿山一帶,易爲寇徑,因設關置砦以守之。既而賊黨自沙縣來犯,果欲從此突入,爲土兵所敗,小村嶺,近城東。

順昌縣,府西百二十里。西至將樂縣百里,東北至建寧府二百十里,西北至邵武府百八十里。本建安縣地,唐貞觀三年析置將水場,嗣聖四年於將水口置蠲科鎮,景福二年改爲永順場,尋升爲順昌縣,屬建州。南唐保大三年改屬劍州,宋以後因之。明正德初始築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五十八里。

龍山,縣南三里,勢若遊龍。上有龍頭巖,登山巔可盡一邑之勝。其西南有大明山,孤峙峭立,日出則光先照,因名。其相屬者曰金龍山,頂甚平曠。○鳳山,在縣西二十里,五峰疊翠,高數百仞。縣西北二十三里有景靈山,與鳳山對峙。山高聳,常有雲霧蒙其上。左有耳殊巖,下有黃家洞,宋建炎間兵亂,邑人黃氏族數百指避其中。又高峰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其峰拔出羣嶺。下有交溪,溪源出西南四十里沙縣界交槎嶺,流與縣西之瞿村小溪合,因名。下流入於順陽溪。又西五里有寶山,亦峭拔。
超華山,縣西北六十里。周圍甚廣,接邵武府界。頂有泉,流分五澗:東出者曰橫溪,北出者曰李坑溪,南出者曰石橋澗,俱入順陽溪;西北出者二,入邵武溪。山之幽曠處有田園,居民數十家,中有嶺曰寶嶺。又梅仙山,在縣北七十里,接甌寧縣界。山巔平曠,廣袤數里,相傳山以梅福名。縣北三十里又有華陽山,三峰並列。山半有石門,高廣數丈。中峰頂又有巖曰仙水。○七臺山,在縣西七十八里。高峰峭壁,幾至千丈。其相望者曰缽盂山。又幹山,在縣西五十里,周二十里。巔有石洞,容數百人。中有泉,清澈可鑑。又寨山,在縣南六十里。昔人嘗立寨於此,因名。
徘徊嶺,縣南十里。高五十丈,險峻鳥道,至嶺頭路乃平坦。尋小溪而入,徘徊掩映,謂之洄村,四面皆絕壁,有石井深不可測。一名亨龍嶺。或云洄村亦名回源洞,宋韓世忠討賊帥范汝爲於建州,汝爲竄死於此。洄村溪之水亦流入於順陽溪。
順陽溪,在縣西北六十里順陽鄉。縣以此名。源出建寧府建陽縣界,東南流至白芒畬始通小舟。縣西有沙溪,自邵武縣流入;西北有密溪,自甌寧縣流入;俱合於順陽溪。又有竹步等八溪,亦自甌寧等境流匯焉,經縣前與大溪合流而東,會於沙縣之沙溪。
西南溪,在縣治西,即將樂縣之大溪也,東流至此,有西溪流合焉。志云:西溪出邵武光澤縣,縈流至縣治西亦謂之罐砧溪,合順陽溪而會於大溪。西溪中有三灘,皆險峻。大溪中有五灘,三灘在上流,會西溪而東注,又有二灘,會於沙溪。志云:自縣治東至沙溪口凡六十里。○石溪在縣南二十里,相近又有碁溪,皆出沙縣界之桃源洞。志云:縣西南諸溪皆流匯於大溪。
仁壽鎮,縣西北百二十里。宋爲仁壽寨,元因之。明朝洪武初改置巡司。又洪武九年置仁壽稅課局於此,十四年并置河泊所。○石湖寨,在縣西北三十里石湖嶺。相近地勢寬袤,可容千餘家。南唐保大中別將張彥成領兵置砦於此,故址猶存。
上洋口隘,縣東三十里,又東二十里曰下洋,又東三十里即王臺驛也。《聞見録》:「自上洋口而北出大歷口吉陽里,即建寧府甌寧縣界。」○源坑隘,在縣南三十里。山谿盤結,至爲險隘,南通沙縣,西南達汀州之歸化縣。
雙峰驛。在縣治西。宋置順興驛,明朝洪武初改今名。又富屯驛,在縣西北六十里,洪武初建。《聞見録》:「縣西北四十里有萬全橋,又西北二十里至富屯驛,又七十里至拿口驛,又西北八十里即邵武府。自萬全橋而北百四十里達甌寧之仁壽鄉,又北接建陽縣界。」《通志》:「萬全橋一名仁濟橋,元至順中建,後圮,近時重建。」○龍溪橋,在縣南。其地左負山,右臨澗,路轉山坳始與橋直。宋紹定二年寇至,官軍據橋爲險,與寇戰,寇敗走。橋久廢,今仍架木以通往來。

永安縣,府西南二百里。西至汀州府清流縣百四十里,南至漳州府寧洋縣百四十里。本沙縣及尤溪縣地,景泰三年析沙縣新嶺以南、尤溪寶山以西地置縣。弘治四年築城,周五里。編户六十五里。

金星山,在縣城西。西北臨溪有石壁,巉巖如削,下爲潭,燕水所匯也。志云:治東一里有東山。又有三台山,三峰並立。○大秀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巍然秀拔於羣山之上。又龍會山,在縣東五十里。山極高峻,其巔羣峰簇聚,如龍會然。
栟櫚山,縣北二十里,多產栟櫚木。峰巒巖岫,高下相屬,其最著者爲天柱、射垛諸峰,獅子、觀音等巖,降仙、步雲諸臺,野雲洞、銅盤澗及天池諸勝。李忠定目爲小武夷。○斗山,在縣東南三十里。一名天斗山。山高峻,自頂凹下,廣可五里,狀若斗然。山陰有風穴、雲洞,磴路嶮巇,人跡罕至。絕頂有峰曰合掌。
貢川山,在縣東北四十里。上有桃源洞、一線天諸勝。山峽斗絕,僅容趾陟,其巔田廬井井,故有桃源之目。正統間鄧茂七等作亂,敗官軍於沙縣,據貢川爲寨守之。茂七敗死,其黨鄧伯孫復嘯聚於此,官軍自沙縣進破其貢川、掛口、陳山諸寨,伯孫被擒是也。陳山,見沙縣。○石羅山,在縣東萬山中。突起七峰,次第排列,四面有洞,口狹而中廣。《名勝志》云:「山在斗山東南。」
黃田嶺,縣南六十里,接漳州府龍巖縣界。縣東百里又有鐵山嶺,產鐵礦。又有新嶺,在縣東北八十里,即沙縣分界處也。○黃楊巖,在縣北六十里。與汀州府歸化縣接界。上多小黃楊,因名。巖後亦名萬壽巖,又名鱗峰巖,四壁如削,周圍可十里,卓出羣山之上。上有三洞相聯,幽深不測。正統九年寇亂,居人避此,寇不能攻。又北二里有翠雲巖,亦名侍郎巖,峰巒甚勝。宋張駕、楊時、陳罐讀書處也。亦接歸化縣界。又百丈巖,在縣北五十里。高約百丈,周圍三里。四面削壁,中有一徑陡絕。其巔常冒雲氣,與栟櫚山隔溪相望。溪僅通舟。亦名桃源洞。又縣東北二十七里有官砦巖,巖石峻絕,相傳舊爲官砦。志云:縣西有曹巖洞,空曠可容千人。
燕溪,在縣城西。二水分流,中隔一岡,宛如燕尾,因名。源有三:一西出汀州府寧化縣境,過清流縣下九龍潭而東,謂之龍溪;一西南出連城縣境,由吉山而東北流,又東至賴口與龍溪合流,至城西南一里謂之吉溪;一南出漳州府寧洋縣境,由掃溪口而北,歷張坡、車坂至縣治西合於吉溪,是爲燕水,東北流,會梅溪以下數溪入沙縣界,即沙溪上源矣。志云:梅溪亦曰大梅溪,出縣東,自塔下而西,東北會於燕溪。
九龍潭,在縣西,即龍溪之灘也。曰長龍,曰安龍,曰傷龍,曰馬龍,曰三悟龍,曰五白龍,曰興龍,曰暮龍,曰下長龍,乃溪水最險處。未至長龍,有鐵石磯。從清流縣來者必艤舟於此,厚縛竹葉,遮蔽船頭,別募土人持篙前立,遇龍處,水之高低常數丈,舟從高墜下,鑽入浪中,躍起即有巨石當頭,相去才尺許,土人以篙輕拄即轉前灘,水既懸奔,又轉折於亂石之間,兩山夾峙,險隘陰翳,一瞬遲悞,便爲齏粉,天下之險,無踰於此矣。內六龍屬清流縣。下此又歷十一灘至沙縣界。正統中羣賊結寨於此,曰九龍山賊,官軍以計奪其寨,又敗賊於縣西高陽里。志云:縣西南五十里有安沙,舊傳聚沙成岸,水漲不崩,故曰「安」。或云出九龍至此始安也,縣名永安以此。高忠憲公云:「從延平至安沙一路,小舟僅可載兩人。至九龍十八灘,每過一灘,舟皆猿掛而上,盡九龍則陸行至汀州。」
安砂鎮,縣西九十里。舊爲浮流鎮巡司,宋元祐五年建爲浮流寨,明朝改巡司,景泰三年以浮流鎮爲縣治,徙巡司於此,改今名。《邑城記》「縣治舊爲沙縣之浮流口,當尤溪、將樂、清流,盜賊出沒之衝,唐李肅禦汀賊於此,力戰而死處也。正統末遭鄧茂七之亂,始議置縣。弘治中城始就,阻溪負山,不事濠塹,稱完固」云。又湖口巡司,在縣南六十里,接連城、龍巖二縣界,正統五年置。
黃楊砦,在縣北黃楊巖下。舊名巖前砦。宋嘉定十七年以其地險遠,置砦守禦。紹定四年增兵戍守。元至元中設巡司。明朝洪武初改爲黃楊砦巡司,十四年廢。又龍口砦巡司,在縣北。宋慶元四年置砦,設軍屯戍,元廢。又大陶寨,亦在縣北境。元至元中置,後廢。舊皆在沙縣境,後改今屬。○蓮花寨,在縣東五里。山形如蓮花,周圍壁削,一小徑可登,僅容側足。宋、元之季鄉人多避寇於此。明正統十三年沙、尤寇發,鄉民多賴以全濟。
蜂口隘。縣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曰林田隘,爲路出寧洋縣之要隘。由此而前,東西南三路俱可達寧洋,凡六十里而近。

大田縣,府西南四百里。東至尤溪縣百七十里,東南至泉州府德化縣二百里。本尤溪縣地,明嘉靖十四年議以地界延、漳、泉三府之交,深阻嘗爲盜藪,乃割尤溪之十四都,益以永安、漳平、德化諸縣地置縣。明年築城,周不及四里。編户四十里。

雙髻山,在縣城北。高聳圓秀,雙峰並峙,爲縣主山。又北有五臺山,五峰突起天表。其兩峰尤爲傑出,自下望之縹緲入雲,亦有雙髻之稱。麓有漈曰龍源,懸流百仞,其下瀦爲龍潭。○大仙山,在縣南。亦有雙峰插天,如仙人角髻立於雲外,縣之鎮山也。《聞見録》「大田東南二十里有仙峰山,接泉州府德化縣界」,即此山矣。又雪山在縣東南百里,高千仞,延袤十餘里,雪常凝其上。南接靈峰山,亦高勝。
銀瓶山,縣東三十里。瓶亦作「屏」。舊於此開辦銀課,其山兼產銀、鐵。明初亦置銀冶鼓鑄,漸逋聚爲盜。景泰後罷冶,惟鐵冶尚存,奸民擅其利。相近有太素山,逶迤層累,冬多積雪,一望皓然。又東南有白鶴山,層巒疊嶂,高矗千仞,昂然如鶴立雲霄。志云:縣東有東屏山,蒼峭壁立,方正如屏。山背有嶺接尤溪縣界,後漈溪迤邐十五里,泉石甚佳,曰山後嶺。○大富山,在縣西六十里,接漳平縣界。上有泉,一鄉之田俱籍其灌溉。又大寶、小寶二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接永安縣界,產鐵礦最佳。
南臺山,縣南二百餘里。一名臺閣山,山勢高聳,上平如掌,有池不涸。相近有蓮花崎山,安仁巡司置於此。又有天湖崎山,其巔有湖。又南爲石筍崎山,頂有三五峰卓立如笋也。舊俱屬德化縣,後改今屬。
靈惠巖,縣東北九十里。巖壁峭拔,有洞可環坐千人。其泉曰聖泉,隨飲隨溢。舊名師姑巖,一名佛窟巖。山之陰即沙縣界。又東巖,亦在縣東北。懸崖阻峭,惟一徑可登,鄧茂七之亂,鄉人結砦於此以拒守。又郎官巖,在縣東。正統間官兵剿寇駐師於此。志云:尤溪令李文兖所駐,因名。縣東北又有陳平嶺。嶺舊在永安縣界,西去永安八十里,元末陳友定開此嶺,路通尤溪,因名。又燋嶺,在縣東南興原,商旅往來處也。又南有柿臭嶺,產鐵礦。○龍門洞,在縣東南。舊志:在尤溪縣南六十里,峻絕萬仞,四面無路,僅羊腸可通。一名滴水洞,中容二三百人。
縣前溪,在縣治南。源出德化縣界,環繞北出,縣境諸溪澗水悉流入焉,東北入尤溪縣境。亦謂之大溪,即尤溪之上源也。○東溪,在縣東北七十里,其初發處爲觴溪,流經英果砦而西南出,會渡頭溪;又渡頭溪,源出縣西北永安縣境,東南流;二溪皆合小溪諸流以達大溪。
英果砦。縣東七十里。宋元豐三年置砦,設巡司,元至元二十年徙而西北,在今陳平嶺相近,明朝洪武四年復還舊址。本屬尤溪,後改今屬。又安仁巡司,在縣南。正統中建,本屬德化縣,後改今屬。○石牌隘,在縣東南四十里,路通德化。又縣南四十里有大績隘,亦南出德化之徑道。又桃源隘,在縣西南百里,接漳州府漳平縣界。志云:舊有長安隘,在德化縣西北二百里,路出漳平,今亦屬縣界。
附見
延平衛。在府治東。洪武元年置。○將樂守禦千户所,在縣治南。洪武四年置。又永安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景泰三年置。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