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九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九 陝西八 鞏昌府 下一卷▶

陝西八 编辑

鞏昌府,東至鳳翔府隴州六百六十里,南至漢中府寧羌州一千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岷州衛二百四十里,西至臨洮府二百里,西北至臨洮府蘭州四百二十里,東北至平涼府固原州六百里。自府治至京師三千六百二十里,至南京二千六百三十里,至布政司一千六十里。

《禹貢》雍州地。春秋時,羌戎所居《括地志》:「自隴以西爲冀戎、獂戎、氐羌之地。秦置隴西郡以在隴坻之西也。漢因之。東漢靈帝時,分立南安郡。三國魏亦爲隴西南安郡隴西,治襄武。南安,治獂道。晉因之。後魏爲隴西、南安、安陽三郡地,兼置渭州。後周並爲南安郡。隋初,郡廢。煬帝又廢州,復置隴西郡。唐仍曰渭州。天寶初,亦曰隴西郡。乾元初,復故。寶應以後,陷於吐蕃。大中年,收復景福初,屬於李茂貞。五代時,爲羈縻之地。宋初因之。皇中,置古渭寨。熙寧年,升爲通遠軍。崇寧年,改爲鞏州。金因之皇統年,亦置通遠軍節度。元初始置鞏昌府,尋爲鞏昌路。明初洪武年,改爲府,領州三、縣十四。今仍爲鞏昌府。
府翼蔽秦隴,控扼羌戎。東漢初,隗囂據隴西,動搖三輔。諸葛武侯伐魏,欲先取隴右,結連羌夷以圖關中。魏亦以爲重鎮。鄧艾嘗云:「狄道今臨洮、隴西、南安、祁山,各當有守。蓋其地山谷糾紛,川原迴繞。其俗尚氣力、修戰備、好田獵、勤稼穡,自古用武之國也。誠於此且耕且屯、以守以戰。東上秦隴而雍岐之肩背疏,南下階成而梁、益之咽喉壞,西指蘭會而河湟之要領舉。鞏昌非無事之地矣。是故,唐初入長安,即遣軍安撫隴右。而秦、涼之藩籬秦謂薛舉,涼謂李軌,以次摧壞。天寶以後,吐蕃竊有其地,窺伺畿輔,大爲唐患。宋人議復河湟,置通遠軍以經略之,而熙河遂爲內地。蒙古並有鞏昌,南窺蜀口,而宋之西邊,遂不支矣。夫欲保關中,先固隴右,欲固隴右,鞏昌豈非都會之所哉!

隴西縣,附郭。漢獂道縣地。後漢中平年,析置中陶縣,屬南安郡。晉因之。後魏屬南安陽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內陶,尋又改曰武陽。年,又改爲隴西縣,屬渭州。唐因之。寶應以後,沒於吐蕃。宋爲古渭寨,屬秦州。熙寧中,爲通遠軍治。元年,復置隴西縣,爲鞏州治。金因之。元爲鞏昌府治。今編户三十二里。

襄武城,府東南五里。漢置縣,屬隴西郡。後漢因之。魏爲隴西郡治。蜀漢延熙十年,姜維圍魏襄武,不克。晉隴西郡亦治此。後魏因之。又於縣置渭州,以水爲名也。隋亦爲渭州治。大業初,爲隴西郡治。唐因之。寶應以後,沒於吐蕃,縣廢。宋鞏州移於今治。今郡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東永安、南武安、西靜安、北靖安。環城有濠,稱爲險固。
獂道城,府東南二十五里。獂,音桓。應劭曰戎邑也。《史記》:「秦孝公年,西斬戎之獂王。漢置縣,屬天水郡,騎都尉治此。東漢屬漢陽郡。靈帝時,爲南安郡治。魏因之。蜀漢延熙十年,姜維圍魏南安,不克。晉南安郡亦治此。西秦乞伏氏時,嘗置東秦州治焉,亦曰南安郡。宋元嘉年,夏赫連昌遣其叔韋代攻西秦南安,拔之。既而復爲秦所據。年,赫連定復遣韋代攻秦王暮末於南安,暮末窮蹙出降。後魏時,改郡曰南安陽郡,縣亦曰桓道縣。隋郡廢。又省縣入隴西。
新興城,在府西南二十里。亦漢獂道縣地。後漢中平年,析置新興縣,屬南安郡。魏晉因之。後魏屬廣寧郡。後周郡廢。隋並縣入隴西。杜佑曰:「漢靈帝析漢陽郡置南安郡,領獂道、中陶、新興三縣。皆今隴西縣地是也。
仁壽山,在府城南。逶迤二百里。又南十五里爲赤觜山,山下舊有赤觜鎮。○馬鹿山,在府南八十里。四圍石崖甚險,戍守要區也。又蓮峰山,亦在府東南八十里,與馬鹿山並峙,有五峰分列。《通志》以爲即馬鹿山。
赤亭山,在府西五十里。以近赤亭川而名。又府西四十里有首陽山。山當往來通道,有關在其上。又有三岩山,在縣西北十里。其上寬平可耕。《通志》作三品石山,謂山腹有三巨石,列如品字。○八角山,在縣北八十里。以山三岩層峙而名。
武城山,在府東南。姜維攻祁山不克,自董亭趣南安。鄧艾拒之於武城山。即此。《水經注》:「渭水過獂道縣南,又東徑武城縣西,武城川水入焉。蓋以山名縣也。武城縣,蓋後魏置,旋廢。故《志》不載。○桃花山,在府東三十里。
薄寒山,在府西南。唐會昌年,吐蕃將論恐熱舉兵自洛門川至渭州,擊其國相尚思羅於薄寒山。思羅西奔松州。年,論恐熱攻鄯州,爲鎮將尚婢婢所敗,走保薄寒山。或曰,山蓋近岷州境。松州,今四川松潘衛也。
高田谷,在府東。宋元嘉年,西秦暮末爲河西王蒙遜所逼,請迎於魏,東如上わ。至高田谷,爲夏人所拒,留保南安。即此。或以爲即城東三十里之妙娥谷云。
渭水,在城西一里。自臨洮府渭源縣流入境,經城北,又東歷通渭、寧遠、伏羌縣界,而入秦州境。《志》云:「渭水入城,分東西南北四池,前後浚引,以資汲取。又城西十五里有頭渠城。西里許有二渠。城東有三渠。皆引渭水分注,下流仍入渭。宋熙寧年,秦鳳提點鄭民憲自通遠軍熟羊寨導渭河至軍溉田,是也。今詳大川渭水。
赤亭水,府東五里。源出府東十五里之東山赤谷,西流經府北,又南入於渭。亦謂之赤亭川。晉永嘉末,姚弋仲起於此,所謂赤亭羌也。太元十年,姚碩德起兵應姚萇,分據冀城、隴城及南安之赤亭,亦謂之赤水。義熙十年,西秦王熾磐遣兵擊南羌彌沮康薄於赤水,降之,以王孟保爲略陽太守,鎮赤水。宋元嘉年,熾磐置梁州於此。既而仇池楊玄遣其黨苻白作圍秦梁州刺史,出連輔政於赤水,破之。
廣陽水,出府西南九十里之西山,東北流,注於渭。又有漓水,出府西南四十里之石門山,下流亦入於渭。又洛門水,章懷太子賢曰:「在隴西縣西南,東流入漳縣,又東入伏羌縣界,下流入於渭水。
南河,府南二十里。源出荊谷中,北流入渭。○六泉,在府東南五里。《地記》:「東晉太元十年,西秦乞伏國仁帥騎兵襲鮮卑三部大人密貴等於六泉。即此處也。胡氏曰:「六泉,當在高平境內。
首陽關,在府西首陽山上。又府南有赤水三關,又西南有後川、藥舖二關。○錦布隘,在府北六十里。其地有錦布峪,因名。境內又有沙灣口、截道瀾、安烏隆等隘。瀾,一作深。
董亭,在府西南。三國魏甘露年,姜維出祁山,聞鄧艾有備,乃回從董亭趣南安,是也。又宋元嘉十年,仇池楊難當使兄子保宗鎮董亭。董,或作童。
熟羊寨,府北四十里。又府北二十五里有三坌堡,俱宋置。
五溪聚,在府東。《後漢志》注:「襄武有五溪聚。建武年,來歙破羌於五溪,是也。《隴西記》:「襄武有五溪,楊盛分羌爲五部,錯居溪旁。每溪爲五聚,於是有五溪之號。
山坌驛,府西南九十里。《輿程記》:「自山坌驛而西南七十里,爲酒店子驛。又八十里,即岷州衛矣。又甸子川遞運所,在府北四十里。又二十里爲錦布峪遞運所。《通志》:「府治東北有通遠驛,城北二里爲北關遞運所。
安定縣,府北百八十里。西至蘭州二百四十里,北至靖虜衛三百里。本唐渭州西市貿馬之所。宋元豐中,築定西城,屬通遠軍。金大定中,改爲定西縣,屬鞏州。貞中,升爲定西州。元因之,後改爲安定州。明初,改爲縣。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户十九里。
定西城,在今縣南。宋元豐年,以蘭州西使城爲定西城。南去通遠軍百二十里。明年,併入通遠軍,復以汝遮堡爲定西城。年,夏人圍定西城,熙河將秦貴敗卻之。即今縣治。
安西城,在縣北二十七里。宋紹聖年,章進築汝遮堡地,賜名安西城,爲戍守處。金貞中,升爲安西縣,屬定西州。元省。○通西城,在縣南四十八里。本宋之通西寨。金升爲縣,屬定西州。元省。
興原山,在城東二里。又東三里爲照城山。其支曰興雲山。繞城東北,又東回一里,曰鳳凰山。○西岩山,在城西二里。城南一里有南安山,以地舊屬南安郡而名,俗呼廟坡山。以上羣山,皆相聯接,蜿蜒甚遠。
雙峪嶺,縣南五十里。又南四十里爲胡痲嶺。相傳張騫自西域還,種胡麻於此而名。《志》云:「縣北百里有北亂山。其山形勢百出,稠疊難狀,因名。
車道峴,在縣北百餘里。又有沉兒峪,在其南。明初,徐達敗王保保於此。○青嵐峪,在縣東三十里。又縣西十里有錦雞原。
西河,在縣西二十里。縣西北六十里有甸子川。西河源於此,流繞城西。又東河出縣南四十里。麻子川流繞城東。東河味苦,亦曰苦水。西河味甘,亦曰甘水。二水交流,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其間物產繁盛,實爲民利。西河上有橋,曰西土橋。○暖水,在縣西五十里。隆冬不凝。俗呼橫河。縣西南三十里有得羅川,土脈肥饒,約有千頃。
口關,城北五十里。路通甘肅,今有口巡司。《志》云:「縣北八十里,地名關川,西通蘭州,北通靖邊,實爲要區。○烏龍關,在縣南東西兩河間,亦宋置,南接隴西縣。今亦曰烏龍厄。《通志》:「縣境有岢嵐峪口、大西口、雙峪口、峽口,凡四隘。
平西寨,縣北六十里。本名青石峽。宋紹聖年,進築、賜名。北至會寧關四十四里。金亦爲平西寨,屬會州。元因之。明初洪武年,元故將擴廓襲蘭鞏境內。年,遣徐達等御之,達至平西,擴廓退屯車道峴,既而明軍爲所敗。《宋志》:「平西寨北四十里,即會寧關。今關見靖邊衛。
渚水驛,縣西北百二十里。《輿程記》:「自縣西北六十里至秤鉤灣驛。又六十里至渚水驛。又七十里爲定遠驛。又西北五十里而至蘭州。《通志》:「縣治北有延壽驛,東六十里有西鞏驛,南七十里有通安驛。又好地掌遞運所,在縣南四十里。

會寧縣,府北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安定縣五十里,北至靖邊衛二百七十里。本隴西縣地。金人嘗於此置西寧縣,兼置西寧州。州旋廢,以縣屬會州。元徙州治此,尋以縣併入州。明初爲會寧縣。今城周五里,編户十二里。

西寧城,即今縣。金人置縣於此。《志》云:「縣東二十五里又有西寧城。城有三,俗呼爲西寧連城。宋宣和中,嘗置刺羌城於此。
桃花山,縣東南五里。土石皆赤如桃花。又城南十里有白土峰。又南十里有青土峰。《物產志》:「縣產五色土,可資藻繪。《志》云:「縣東二里有鴉坌山。
鐵木山,縣西北百里。又縣東北百里有屈胡山,皆高險,爲縣境之屏障。
響河,在縣東百里。水出懸崖下,潺急觸石,聲聞數里,北流入於黃河。○南河,在縣城南。本名┒坌河。┒,讀麋。又城東三十里有鬆樹坌河。皆東流合於響河。
什字河,在縣東五十里。源出縣東之隱山谷。又米峽河,出縣南六十里之蒸餅山谷中。今ぁ寺牧場也。《志》云:「縣境之水,悉北流,經靖邊衛境,入於大河。
青家關,縣東九十里。有巡司戍守。並置遞運所及青家驛於此。又縣東四十五里有翟家嘴遞運所,爲往來必繇之道。《通志》:「縣治東有保寧驛,縣北九十里有乾溝驛。又北九十里爲郭城驛。
通渭縣,府東北六十里。西北至安定縣百五十里,東南至寧遠縣六十里。本唐隴西縣地。宋元豐中,置通渭縣。崇寧年,廢爲寨。金復升爲縣,屬鞏州。今編户十六里。
甘谷城,在縣東五十里。宋熙寧初,曹瑋置城於此,爲戍守處。金於此置甘谷縣,屬秦州。元廢入通渭縣。《元豐志》:「城在秦州西百八十五里。
甘泉城,在縣東北九十五里。宋元豐中,置城於此,爲戍守要地。又有堡川城,在縣東北八十里。東至甘泉城十八里。宋政和六年置。金廢。
照城山,在縣城北渭水上。城西南二里有發雲山,其高俯瞰城中。《志》云:「縣南二里有屏風山。山陰有洞,深數百丈,可以保守。上有東嶽廟,俗名廟山。又十八盤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路險阻,經十八盤乃得上雲。○筆架山,在縣東北二百里。《志》云:「山連延甚遠,幾二三百里。有五峰萃律,縣之主山也。又艾蒿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又東四十里有鬥底山,其形如斗。《志》云:「縣東南八十里有藺家峽,水經其下,有二十四渡。
渭水,在城北。自隴西縣流入境,又折而東南,入寧遠縣界。
華川水,縣西八十里。東流經城南,入於渭。其間四圍平坦,草茂水清。明置安定苑,爲牧圉之所,隸苑馬寺。又有海子川,在城東三十里。中川,在城西十五里。俱合華川水流入於渭。
甜水河,城西北七里。出甘谷,引流入城,籍以取汲。又西十三里爲錦雞峽水,其下流俱入於渭河。
華川關,在縣南華川水上。又縣境有石門關、閉門關。○蘭峪隘,在縣東南八十里。其地有蘭家峽也。又縣境有田家硤、砥石硤、談家硤、石嘴硤、袁家硤、金帶硤,凡七隘。

漳縣,府南七十里。西南至岷州衛一百八十里,漢襄武縣地。後漢置障縣,仍屬隴西郡。永元初,封耿秉爲侯邑。晉屬南安郡。西秦暮末置廣寧郡。後魏改爲彰縣,廣寧郡治焉。西魏又改郡爲廣安郡。後周郡廢。隋復爲障縣,屬渭州。唐因之。天授年,改爲武陽縣。神龍初,復故。廣德後,陷於吐蕃。宋熙寧年,置鹽川寨於此,後改爲鎮。金亦爲鹽川鎮,屬鞏州。元至元十年,置漳縣。今編户六里。

鄣縣故城,縣西南五里。後漢置鄣縣,本治此。後魏亦爲彰縣治。唐沒於吐蕃。元因改置漳縣,訛鄣爲漳也。
鹽川城,即今縣治。宋熙寧年,置鹽川寨於此。開禧二年金人分道入寇,使石抹仲出鹽川。又嘉定十年,四川宣撫司安丙分遣王仕信等會夏人之兵伐金。仕信自宕昌進克鹽川鎮,會夏人於鞏州,是也。宕昌,見岷州衛。
西傾山,縣西北八十里。山勢綿延,西傾水出焉。或以爲《禹貢》之西傾山,非也。○箭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有兩峰,高險插天,因名。又縣南三十五里有三岔山。縣西北十里有馬鋪山。《志》云:「馬鋪山在縣西北十五里。四圍石崖,居民避兵處。
漳水,縣南三里。本曰鄣川。《水經注》謂之彰川,從後魏縣名也。源出縣西木寨坡。木,一作立。西傾山之西傾水,自縣西北注之。箭山之東谷水,自縣西南注之。並流而東北,以入於渭。○洛門谷水,在縣東北。自隴西縣東南流,經縣境,又東北流而入伏羌縣界。
鹽井,在縣城內。舊有井煮水成鹽,宋因置鹽川寨。

寧遠縣,府東九十里。唐隴西縣地。宋元中,置寧遠寨。崇寧年,升爲縣。金仍廢爲寨。元至元中,復置寧遠縣。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十七里。

三岔驛,縣西三十里。明初置。
廣吳山,縣西二十里。山下有廣吳堡故城,宋所置也。又馬宗城山,在縣南五十里。山下舊有廟兒鎮。○石門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四圍皆峽,僅容一門,曰石門,山口爲要隘處。山下有洞,光映如月,名夜月洞。
箭竿山,縣西南四十五里。以山峰挺峙而名。又西南二十里爲瓜牛山,高五百餘丈,周回四里。上有日月空,日月未出,其光先照雲。又柏林山,亦在縣西南六十里,與瓜牛山相望。又西南十里曰水溪山。○太陽山,在縣南百二十里。有隘可守,曰太陽山口。山出鐵,舊置鐵冶場於此。
桃花硤,在縣北五里。兩山夾峙,渭水經其中。又有硯石峽,在縣東南四十里。有硯石峽口,亦爲設險處。
渭水,在城北。自通渭縣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伏羌縣界。《志》云:「縣東路有紅峪等新舊十三渠,西路有樂善等新舊十四渠,皆引渭溉田,民資其利。又縣北五里有桃花峽水,縣城南有古流泉水,皆資民溉汲。
廣吳水,在縣西二十五里。《志》云:「源自岷州,流繞廣吳山下,因名。又有山丹水,亦來自岷州,流經縣西十五里山丹鋪,因名山丹河。二水並流,北注於渭。
來遠鎮,縣西南三十里。宋置寨,隸秦州。熙寧年,改屬通遠軍。元豐年,廢爲來遠鎮,屬寧遠縣。開禧年,金人以韓冑敗盟,分道入寇,使其將完顏出來遠。又嘉定十年,安丙遣將宋質俊出下城,克來遠鎮,是也。元以來遠鎮省入寧遠縣。下城,今見岷州衛。
魯班山口,在縣北四十里。以在魯班山下而名。縣東北又有花崖山、木林峽二口。《志》云:「縣境魯班山口而下,有石門、太陽及硯石峽,凡六隘。又有大木樹關、馬務〔水〕關、水關、文盈關,凡四。

伏羌縣,府東百八十里。東至秦州九十里,東南至西和縣一百七十里。古冀戎地。秦武公年,置冀縣。漢屬天水郡。東漢爲漢陽郡治。晉亦屬天水郡。亂廢。後魏太平真君年,改置當亭縣,仍屬天水郡。後周復曰冀城縣,尋廢。隋大業初,復置,亦屬天水郡。唐武德年,改爲伏羌縣,仍置伏州。年,州廢,縣屬秦州。廣德以後,沒於吐蕃,縣廢。宋建隆年,置伏羌寨。祥符年,知秦州曹瑋敗吐蕃於此。熙寧年,升爲伏羌城。金因之。元至元十年,升爲縣。今城周三里,編户十二里。

冀城,在今縣東。漢縣治此。後漢初,隗囂據冀。漢將來歙等共攻囂。囂卒,子純復據冀。來歙破落門,純降。永初年,叛羌敗鄧騭軍於冀西。又光和末,羣盜邊章等圍涼州刺史左昌於冀,漢陽長史蓋勳救卻之。建安十年,馬超率羌胡擊下隴上諸郡,惟冀城、奉州郡固守,久之乃下。既而郡將趙昂等共謀擊超,超敗走。晉仍爲冀縣。大寧初,涼州張茂將韓璞東略隴西、南安之地,保冀城。劉曜遣將攻璞,璞拒卻之。尋廢。宋白曰:「古冀城即唐之隴城縣雲。又當亭城,在縣西南。舊《志》:「在秦州西百三十里。今爲縣境。後魏太平真君年,以故冀縣地改置當亭縣。後周廢。《水經注》:「籍水出上わ當亭西山,東歷當亭川。是也。
黃瓜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漢隴西郡上わ縣地。後魏析置黃瓜縣,屬漢陽郡。後周因之。隋又以冀城縣省入。大業初,復置冀城縣,以黃瓜縣省入焉。《水經注》:「黃瓜水發源黃瓜谷西。東流徑黃瓜縣北,又東歸於籍水。籍水又東徑上わ城南,是也。
平襄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漢置天水郡治於此。闞る曰:「古襄戎邑也。王莽改天水曰鎮戎,仍治平襄。更始初,成紀隗崔等起兵應漢,攻平襄,殺鎮戎大尹李商。又隗囂初據平襄,後據冀,是矣。後漢屬漢陽郡。永初年,鄧騭遣任尚等討叛羌,大敗於平襄。《獻帝起居注》:「初平年,分上郡漢陽置永陽郡,領平襄、清水、略陽等縣。曹魏改曰廣魏郡。晉屬略陽郡。太元十年,乞伏國仁破鮮卑越質赤利於平襄,獲其子詰歸。十年,詰歸據平襄,乞伏乾歸擊之,復降。皆是城也。後魏省。《志》云:「伏羌西南有廢城。或以爲故平襄城也。唐武德年,於廢城置鹽泉縣,屬秦州。貞觀年,改爲儀賓縣。年,廢。○永寧城,在縣西四十里。宋雍熙中,置永寧寨。崇寧年,升爲縣,屬鞏州。金復爲永寧寨。元省。
朱圉山,縣西南三里,即《禹貢》所載之朱圉也。圉,一作圄。俗名白崖山。又天門山,在縣南三里。山有兩穴如門,亦謂之天門山口。有事時,置戍於此。○《志》云:「縣西南五里有大像山,頗高聳,緣閣道以登,上有隗囂歇涼臺。○錦纜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渭水經其下。又有石鼓山,在縣南五十里。《志》云:「山有石鼓,不擊自鳴,鳴則兵起。
谷,在縣東。漢靈帝光和末,漢陽長史蓋勳以叛羌圍夏育於畜官,馳救至狐,爲羌所敗。又秦苻生葬姚弋仲於此。《載記》:「狐,在天水冀縣。畜官,蓋畜牧所在,在扶風郡界。
三都谷,在縣西。《水經注》:「渭水又東,洛門水與三府谷水注之。三府谷,後訛爲三都谷。宋祥符年,西番宗哥族與角廝等入寇伏羌寨,知秦州曹瑋敗之於三都谷,因城伏羌南市,是也。又有吳谷口。天禧年,宗哥番族來寇,韋復破走之於此。或云:「吳谷,在寧遠縣廣吳山下。
渭水,在縣北三里。自寧遠縣流經縣界,又東流入秦安縣境。○永寧河,在縣西南四十里,源出南山中。又有沙溝河,亦在縣西南三十里。俱北流入渭。
散渡河,在縣東北五里。源出通渭縣之十八盤山,曲折流入縣界,至此入於渭。○洛門川在縣西二十里。自隴西縣東南流經漳縣境,又東北注於渭水。漢落門聚以此名。或訛爲木梅川。《志》云:「縣西有陸田、通濟、廣濟、惠民四渠,溉田數十里。
落門聚,在縣西十里,亦曰落門鎮。後漢建武年,隗囂據冀。馮異攻其落門,未拔而卒。來歙復攻拔之,純降。《郡國志》冀縣有雒門聚,是也。三國漢延熙十年,姜維攻狄道。陳泰自上わ馳救,進至洛門。維糧盡引還。洛門,即落門矣。唐廣德以後,吐蕃得其地,置兵守之。會昌年,吐蕃國亂,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舉兵入渭州,侵掠鄯、廓以西。大中五年入朝,遣還,恐熱復歸洛門川,聚衆欲爲邊患。會久雨乏糧食,乃奔廓州。
定邊寨,在縣東北。宋建隆中置,屬秦州。熙寧年,廢爲鎮,改屬隴州。尋復爲寨,仍屬秦州。嘉定十年,四川帥安丙遣將宋質俊克來遠鎮,進敗金人於定邊城。即定邊寨矣。又相近有綏遠寨,亦宋初置。熙寧年,廢爲鎮,屬隴州。尋復故。《通志》縣有槐樹關。

西和縣,府東南四百里。北至秦州百二十里,東南至寧羌州略陽縣三百五十里。漢爲天水郡綿諸道地。後魏太平真君年,置水南縣,尋置天水郡治焉,亦曰南天水郡。西魏改郡曰漢陽,又析置長道縣爲郡治。後周郡廢,改縣曰漢陽,屬成州。隋因之。開皇十年,復改縣曰長道。大業中,屬漢陽郡。唐仍屬成州。咸通中,改屬秦州。宋熙寧年,改屬岷州。建炎年,岷州徙治縣之白石鎮,改曰西和州,以長道縣爲附郭。元至元年,縣併入州。明初,改州爲縣。今城周四里,編户七里。

長道城,在縣西北二十里。西魏置縣治此。隋因之。唐天寶末,嘗廢,後復置。宋建炎中,五路之師敗,吳以李永琪守岷州,移州治於白石鎮。及金人請和,改岷州爲西和州。以淮南有和州,故此爲西也。《志》云:「白石鎮城在今縣西三里,即漢時有星隕地成白石處。唐宣宗時,始築鎮城於此。宗紹興年,王彥敗劉豫將郭振於白石鎮,復秦州,是也。縣舊治此,洪武初始移今治。今縣城周四里有奇。
綿諸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史記》:「秦自隴以西,有綿諸之戎。《漢志》天水郡有綿諸道。惠帝年,隕石於綿諸,是也。後漢省。晉太興初,南陽王保將陳安據綿諸,即故城矣。後魏復置綿諸縣,屬略陽郡。西魏省入長道縣。《水經注》:「綿諸水徑綿諸城北,又東入於清水。
大潭城,縣西南三百里。西魏置潭水郡,治潭水縣。後周郡廢,縣屬成州。隋因之。唐貞觀初,改屬岩州。廣德後,廢。宋建隆年,復置大潭縣,屬秦州。熙寧年,改屬岷州。建炎中,五路之師敗,關師古聚熙河兵守岷州大潭,是也。宋末廢。
水南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後魏太平真君年,置水南縣於此,爲天水郡治。後周郡廢,並廢縣入長道縣。○鹽官城,在縣東三十里。《志》云:「有鹽井水與岸齊,味甘美。漢時嘗置鹽官於此。唐亦謂之鹽官鎮。又《城塚記》云:「縣南十八里有石堡城,高百丈,上有石城。城中有石井,深一丈,水色湛然。相傳昔人避難於此,開水以飲。敵欲漏其水,左右穿鑿不見水脈。
祁山,在縣北七里。後漢末,置城山上,爲戍守處,城極嚴固。建安十年,馬超據冀。郡將趙昂等據祁山,以擊超。超奔張魯,引兵還圍姜敘於祁山。夏侯淵馳救,超敗走。其後諸葛武侯六出祁山,皆攻此城。魏明帝所云“西固祁山,賊來輒破”者也。城南三里有武侯壘,西漢水經其南。《開山圖》:「漢陽西南有祁山,蹊徑逶迤,山高岩險,九州之名,天下之奇峻也。漢建興年,丞相亮率大軍攻祁山。年,復圍祁山,制木牛馬以饋運。今武侯壘旁多豐草,猶是時所植。武侯《表》云:「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萬户,瞻其丘墟,信爲殷矣。今山西南有南北二岈。古語:「南岈北岈,萬有餘家。武侯出祁山,祁山萬户出租五百石供軍,是也。延熙十年,姜維復出祁山。時鄧艾已先爲之備,維引卻。景耀年,魏將諸葛緒督軍,自祁山趣武衛橋頭,以截姜維自沓中還蜀之路,不果。晉大興初,南陽王保稱晉王於上わ,尋以飢困,退保祁山。義熙年,仇池楊盛叛秦,侵擾祁山。十年,盛拔後秦祁山,進逼秦州。宋元嘉十年,平仇池。魏人來爭,遣古弼督隴右諸軍,自祁山南入。復遣別將督關中軍,自散關西入,俱會仇池。祁山自昔爲隴右襟要矣。縣北四十里有屏風峽。宋郭中正以此爲祁山之正峰也。
寶泉山,縣北二十里。上有湫池。又雞峰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山形如圭,亦名圭峰。○通靈山,《志》云:「在縣西百四十里。四山環合,二水縈流,有清泉自岩竇飛落,如玉繩雲。
黑谷山,縣南百里,與秦州及成縣接境。《志》云:「黑谷大山喬木,雄跨數郡,上有黑谷關。宋紹興中,郡守程俊置。開禧年,吳曦叛,導金將蒲察貞破和尚原,犯西和州。曦將王喜等方力戰,曦忽令退軍黑谷,軍遂潰,貞入成州。
獨頭嶺,在縣東南三百里。宋開禧年,時叛帥吳曦以西和等州降金。興州將李好義、楊巨源共討誅曦,謂新帥安丙曰:「關外西和、階、成、鳳四州,爲蜀要害,盍乘勢攻取之。丙即遣好義復西和州。好義進兵獨頭嶺,會忠義及民兵夾擊金人,大敗之,七日而至西和。金將完顏欽遁去,遂復其城。關外,謂仙人關外也。○塞峽。在縣西北。宋元嘉十年,裴方明敗仇池,楊難當別將魯尚期逐北至塞峽。即此。
西漢水,在縣北一里。自秦州廢天水縣流入境,亦謂之鹽官水,以縣境舊置鹽官也。西南流,入成縣境。《水經注》:「漢水西南徑祁山軍南,西流與建安川水會。是也。
濁水,在縣西南五十里,即白水江也。自岷州流入境,又南流入成縣界,又東南入略陽縣及寧羌州界,復折而西南,入階州境。舊《志》云:「濁水從長道縣穿大潭入階州。悞也。
鹽井,在縣東北八十里。煮水成鹽,民資其利。○九龍泉,在縣西八里。四時湛然,水旱如一,夏涼冬溫,居民引以溉灌。
石營,在縣西北二百里。三國漢延熙十年,姜維自武都出石營,圍狄道。又十年,姜維圍祁山,不克,出石營,經董亭,趣南安。即此。○ガ公營,在縣西南三里。唐初ガ國公竇軌撫定隴右,嘗營於此,因名。
柏關寨,在縣城內。宋南渡時,置寨於此,以保蜀口。○屏風峽口,在縣北九十里。又縣有青陽峽、木橋厄,皆爲設險處。

成縣,府東南六百里。東至漢中府鳳縣二百七十里,東南至略陽縣二百十五里,西南至階州四百六十里。古西戎地。戰國時,白馬氐居此。秦屬隴西郡。漢爲武都郡下辨道地。後漢爲武都郡治。晉因之。後魏太平真君年,改置仇池鎮。太和十年,兼置渠州。正始初,改爲南秦州。西魏曰成州。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改州爲漢陽郡。唐亦曰成州。天寶初曰同谷郡。乾元初復故。皆治上祿縣。大歷後,沒於吐蕃。咸通中,復置成州,治同谷縣。五代梁初,改曰汶州,李茂貞爲朱溫父諱也。貞明初,地入於蜀。後唐復曰成州。宋因之。寶慶初,以嘗爲潛邸升爲同慶府。元仍曰成州,以州治同谷縣省入。明初,改州爲縣。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六里。

同谷廢縣即今縣治。秦下辨邑也。漢初,曹參攻下辨,即此。尋曰下辨道。後漢移武都郡治焉。建安二十年,先主進兵漢中,遣張飛、馬超屯下辨。曹操遣曹洪拒之。既而先主有其地,亦謂之武街城。景曜末,魏司馬昭使諸葛緒出武街以侵漢。《水經注》:「武街,下辨縣治也。晉大寧初,成晉壽守將李稚攻仇池氐楊難敵於武街,敗死。後魏亦爲下辨縣,屬修城郡。又析下辨地置廣業郡,領白石等縣。西魏改縣曰同谷。後周又置康州治焉。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屬河池郡。唐武德初,置西康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改屬成州。咸通中,始爲州治。宋因之。元省。杜佑曰:「同谷城,一名武街城,即古下辨也。後魏時,置下辨縣,又改曰下阪。蓋在今略陽縣廢修城縣之境。王應麟曰:「成州內保蜀口,外接秦隴,山川險阻,嘗爲襟要。}}
上祿廢縣,縣西百二十里。漢置縣,屬武都郡。後漢因之。晉縣廢。永嘉末,其地沒於楊茂搜。後魏取其地置仇池郡。魏收《志》:「太和年,置倉泉縣,仇池郡治焉。正光末,秦州賊莫折念生遣其黨楊攻仇池郡。東益州刺史魏子建擊敗之,即此。《隋志》:「後魏置倉泉縣,又析置階陵、豐川、建平、城階四縣。後周以階陵四縣悉併入倉泉縣。隋初,廢仇池郡。移成州治倉泉。大業初,改縣曰上祿,爲漢陽郡治。唐亦爲成州治。大歷後,沒於吐蕃。太和中,寄治駱谷城。咸通末,州改治同谷,縣廢。
駱谷城,縣西八十里。晉永嘉末,仇池氐楊茂搜所置。宋元嘉年,仇池楊玄遣其將苻白作圍西秦梁州刺史出連輔政於赤水城中,糧盡,民執輔政以降,至駱谷,輔政逃還。十年,魏取仇池,立楊玄之子保宗爲武都王,使拓跋齊與保宗對鎮駱谷。保宗謀叛魏,齊誘執之。魏收《志》:「正始初,改置南秦州,治駱谷城,領天水等郡。是也。後廢。唐太和初,以上祿沒於吐蕃,詔修築駱谷城,爲縣治。咸通中,廢。
仇池城,在縣西北百里仇池山上。辛氏《三秦記》:「山在倉、洛二谷間,常爲水所衝激,故下石而上土,形如覆壺,上有池百頃。池左右悉白馬氐。惟東西二門盤道可七里。上則岡阜低昂,泉源交灌,煮土成鹽,居人蓋以萬數。《水經注》:「仇池山,一名瞿堆。漢水東南流,徑瞿堆西,又屈徑瞿堆南。絕壁峭峙,孤雲高,登其巔約二十餘里,羊腸盤道,三十六回。《開山圖》謂之仇夷,所謂積石嵯峨,岑隱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頃,煮土成鹽,因以百頃爲號。山上豐水泉,所謂清泉湧沸,潤氣上流者也。漢武元鼎年,開置武都郡,治武都縣。說者謂天池、天澤在縣之西,故謂之都。常璩、范曄云:「郡居河池,一名仇池。獻帝建安中,有天水氏楊騰者,世居隴右。子駒勇健多計,徙居仇池。其孫千萬附魏,魏封爲百頃王。千萬孫飛龍浸強盛,徙略陽。飛龍以其甥令狐茂搜爲子。晉元康年,茂搜復自略陽率部落四千家還保仇池,宮室倉,皆立板屋,自是益強。大寧初,劉曜遣將侵楊難敵,難敵南奔漢中,曜置益州刺史鎮仇池。既而難敵復據武都,襲取仇池。永和年,楊初稱藩於晉,因置仇池郡,後又兼置北秦州授之。太和年,楊纂與其叔統爭立,苻秦因遣兵攻之,纂敗降秦。置南秦州,改命統爲刺史,以其先降於秦也。太元年,楊定復據仇池,稱仇池公,稱藩於晉,尋取天水、略陽地自稱隴西王。苻丕以定爲雍州牧,定尋徙歷城,置儲蓄於百頃,定故隴右氐也。既而定兼有上わ,自稱秦州牧隴西王,使其叔之子盛守仇池。十年,定爲乞伏乾歸所敗死。盛復稱秦州刺史仇池公,分氐羌爲二十部護軍,各爲鎮戍,不置郡縣。宋元嘉年,盛卒,子玄繼之,仍附於宋。宋以玄爲北秦州刺史,鎮武都。說者謂時武都移置仇池也。年,玄卒。弟難當篡立,尋叛宋,侵擾梁、益二州。十年,遣將裴方明討之,仇池平。二年,仇池沒於魏,亦置仇池郡,尋又爲仇池鎮。昇明初,氐帥楊文度遣其弟文弘襲陷魏仇池。魏將皮歡喜擊卻之。《地形志》:「真君年,置仇池鎮。太和十年,爲梁州。正始初,改置南秦川,治洛谷城,仍領仇池郡。西魏郡廢。後周並廢州。《元和志》:「仇池因山築城,四面壁立,峭絕險固,石角外向,自然有樓櫓卻敵狀。上有平地,方二十餘里,田百頃,泉九十九源。自晉楊茂搜據仇池百頃,其後浸盛,盡有漢武都地,北侵隴西、天水,南侵漢中,然亦稱藩於南北間。後拓跋魏取其武都仇池之地,而楊氏始衰,僅據武興。正始年,楊集起等復叛魏,奉其兄子紹先爲帝。時魏已盡有漢中,三年遂擊楊氏而滅之。事在梁天監五年。蓋仇池之興,始終凡二百一十一年。
建安城,在縣西。《水經注》云:「城在西縣界,去仇池百二十里。《通典》曰:「在同谷郡西七里,去仇池九十里。《魏書》:「太和年,楊鼠竊據仇池,皮豹子討平之。詔曰:「仇池,國之要藩。從前駱谷置鎮,奸賊息心;近由徙就建安,致有往役。可速於駱谷置城。蓋仇池與建安遠,與駱谷近也。唐同谷郡治上祿也,本名歷城。宋白曰:「晉元康中,置仇池郡治此。又北有鹵城,在故冀縣西縣之間。馬超據冀,郡將薑敘自歷城舉兵擊之,進入鹵城。或云,鹵城即西城之訛矣。又苻秦將楊定自隴右徙治歷城,亦即是城也。其後改曰建安城。後魏置建平縣於此,屬仇池郡。後周廢。
武都城,在縣西北。或曰在故仇池城東南。漢武都郡縣俱治此。後漢曰武都道,屬武都郡。晉仍曰武都縣。後魏置落叢郡於此。西魏郡縣俱廢。○白馬城,在縣西南。本白馬氐羌所居,因置城於此。晉太和年,略陽羌斂岐叛秦,王猛擊之,克略陽。斂岐奔白馬,猛遣將追擒之。太元年,西秦乞伏國仁得其地,置白馬郡治焉。後魏廢。
栗亭城,縣東五十里。後魏置蘭倉縣,屬漢陽郡。西魏廢。唐爲同谷縣地。五代唐置栗亭縣,屬成州。宋因之。元初縣直隸行省,尋廢。○鐘提城,在縣西北。三國漢延熙十年,姜維圍狄道,不克,退駐鐘提。明年,維屯鐘提,進攻祁山。胡氏曰:「鐘提當在羌中蜀之涼州界也。又樂鄉城,在縣東北。宋元嘉二年,魏人爭仇池,遣其將皮豹子等自散關而西,至樂鄉。宋將王奐之御之,敗沒,遂入仇池。
寶井山,縣東南十里。宋石直《城隍記》謂唐長慶初,遷郡治於寶井。《新唐志》:「咸通年,復置成州,徙治寶井堡。是也。又東南爲太祖山。宋李宜《記》云:「巖巒聳秀,林壑邃深,下瞰數州,歷歷可辨者也。
雞頭山,縣西南十五里。或以爲黃帝所登之雞頭,悞也。傍有五兄弟山,以五峰突起而名。○泥功山,在縣西二十里,縣境之名山也。《南齊書》:「建武年,氐寇漢中。楊元秀收合義兵,斷賊運道。賊亦遣其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楊靈珍據泥功山以相拒。年,靈珍據泥功山歸款。《新唐書》:「成州沒於吐蕃。貞元年,於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州,是也。又有兌山,在廢栗亭縣北。《堯典》:「申命和仲,宅西曰昧谷。鄭康成以西爲隴西,或又以此山爲仲所宅雲。又秦州西五十里有崦嵫山,或謂之昧谷,亦謂之兌山。
鹿玉山,在縣東十里。蹊洞幽絕,或謂之鹿臺山。朱梁貞明年,蜀將王宗翰克固鎮,趣秦州。李茂貞將郭守謙與戰於泥陽川,蜀兵大敗,退保鹿臺山,是也。固鎮,見漢中府鳳縣。
方山,在縣東四十里。祝穆以爲晉時武都氐嘗據此。按屠飛啖鐵據方山,蓋隴州之方山原也。○固山,在縣東南。先主取漢中,使張飛屯下辨,軍於固山。即此矣。
仇池山,縣西北百里。仇池城在其上,一名百頃山。山下有飛龍峽,以楊飛龍所據而名也。○黑谷山,在縣北百里,與西和縣接界處也。
鷲峽,在仇池山北,亦謂之塞峽。晉太和年,苻堅遣苻雅等伐仇池,至鷲峽,與楊纂戰於峽中,纂兵大敗。又義熙年,仇池楊盛叛姚秦,侵擾祁山。秦王興遣將軍姚恢出鷲峽,秦州刺史姚嵩出羊頭峽,右衛將軍胡翼度出城以擊盛。又後魏太和二十年,氐帥楊靈珍以武興降齊。魏將李崇討之。靈珍遣其從弟建屯龍門,自帥兵屯鷲峽以拒崇。崇遣別將繇他路襲破龍門,自攻鷲峽,靈珍敗走,遂進克武興。或云靈珍在武興,則鷲峽當是武興之鷲峽。胡氏曰:「《水經注》仇池東北有龍門戍,而鷲峽在龍門之西南、仇池之北,意靈珍已得仇池也。羊頭峽,或云在仇池東。城,今隴州。武興,見漢中略陽縣。
龍峽,在縣南十里。峽南半山有洞,曰雷洞。宋紹興初,金人南侵,郭執中集鄉豪守此以拒之。○魚竅峽,在縣西二十里。又縣東北有觀音洞。兩山壁立,洞在山半,至爲高險。
西漢水,在縣東南百餘里。自西和縣西南流,經縣西南,接階州界,復東南流,經縣南入略陽縣界。《後漢書•虞詡傳》:「詡爲武都太守,按行川谷,自沮至下辨數十里中,皆燒石剪木,開漕船道,於是水運通利。沮,今漢中略陽縣也。《續漢志》:「下辨東三十餘里有峽,中當水泉生大石,障塞流水,至春夏輒溢。詡使人燒石以水溉之,石皆裂,因鐫去石,遂無泛溢之害。
濁水,在縣西南,即白水也。自西和縣西南流,歷縣界,接階州北境,復折而東南流,經縣西南,又東入略陽縣境。《水經注》:「濁水經武街城南。今去城甚遠。
東河,在縣治東。源出秦州南入龍峽,又東南至略陽縣境,入嘉陵江。即唐元和中、山南節度使嚴礪通運道、餉成州戍卒處也。又有南河,一名下辨水,出縣西南青渠堡,會東河入於龍峽。
六漢水,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西和縣境,流經縣之六漢堡,又西入西漢水。○建安川,在縣西百里,自階州流入境,又東合於西漢水。故建安城以此名。又洛谷川,亦出縣西山谷中,經駱谷城下,下流亦入於西漢水。
泥陽川,在縣東五十里。祝穆云:「水自天水穀發源,東南流,至泥陽鎮與栗亭水合,東南入徽州界,注嘉陵江。《隋志》:「後魏置泥陽縣,西魏廢入同谷。即此處也。朱梁貞明初,蜀將王宗翰與李茂貞將郭守謙戰於泥陽,蜀兵敗退,保鹿臺山。○萬丈潭,在縣東南七里。相傳魯有黑龍自潭飛出。一名鳳凰潭。縣西二十里有黃龍潭,西十里有白龍潭。○裴公湖,在縣治西南,唐刺史裴守真所創。舊爲一郡之勝,有堤曰雲錦堤。
黃渚關,在縣北百里,有巡司戍守。《志》云:「縣東北二百二十里有白環堡,近隴州之白環谷,因名。又堡南十里,有止店堡。
赤亭,在縣西北。《續漢志》下辨有赤亭。後漢元初年,虞詡爲武都守,羌衆攻圍赤亭,詡擊退之。宋元嘉十年,遣裴方明伐仇池,破斬楊難當將苻弘祖於濁水。難當弟和退走,方明追至赤亭,又破之。
蘭皐戍,在縣南。蕭子顯曰:「武興西北有蘭皐戍,去仇池二百里。宋元嘉十年,遣裴方明等伐仇池,楊難當遣其將苻弘祖守蘭皐,是也。《元豐九域志》階州將利縣有蘭皐鎮。
濁水戍,在縣境,亦曰濁水城。《五代誌》:「城在上祿縣東南、武階城西北。宋元嘉十年,裴方明伐仇池,與楊難當將苻弘祖戰於濁水,破斬之。二年,北秦州刺史胡崇之守仇池,與魏人戰於濁水,爲魏所擒。又是年,宋將薑道盛與仇池楊文德攻魏濁水戍,道盛敗死。
龍門戍,《水經注》云:「在仇池東北。後魏李崇討叛氐楊靈珍。靈珍於龍門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以拒魏兵。崇命別將慕容炬從他路襲破之。今縣東有龍門鎮,或曰即故龍門戍,苻秦所置。又有西安鎮,在縣西,宋置。
附見
鞏昌衛,在府城內。洪武三年建,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户所。又安邊守禦千户所,在成縣城內,嘉靖初建。

秦州 编辑

秦州,府東三百里。東至鳳翔府隴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漢中府鳳縣三百二十里,南至成縣二百六十五里,東北至平涼府三百四十五里。

古西戎地。秦始封於此周孝王封秦非子爲附庸。今秦亭、秦谷是其處,及並天下,置爲隴西郡。漢析置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治平襄,王莽末,隗囂據其地,建武中討平之。永平十年,更爲漢陽郡治冀。三國魏增置秦州治上わ。晉因之,又改漢陽爲天水郡亦治上わ,其後爲氐羌所據。後魏仍爲天水郡,亦置秦州仍治上わ。隋初,郡廢。煬帝又改州爲天水郡。隋末,薛舉據其地。唐復曰秦州。天寶初,曰天水郡。乾元初,復故初治上わ,後移成紀。大歷初,沒於吐蕃。大中年,收復。咸通年,置天雄節度治此。景福初,爲李茂貞所據。五代初,沒於蜀,亦置天雄軍。後唐平蜀,改爲雄武節度。漢初,又爲後蜀所取。周顯德年,收復。宋仍曰秦州亦曰天水郡雄武軍節度。金因之又改軍曰鎮遠軍。元仍爲秦州,尋以州治成紀縣省入。明亦曰秦州編户四十九里,領縣三。今仍曰秦州。
州當關、隴之會,介雍、涼之間,屹爲重鎮。秦人始基於此,奄有豐岐。東漢初,隗囂據之,妄欲希踪西伯也。其後,武侯及姜維皆規此以連結羌胡,震動關輔。蜀漢延熙十年,姜維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進圍狄道。魏征西將軍陳泰曰:「維若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略陽積穀之實略陽,見秦安縣,招納羌胡,東爭關隴,此我所惡也。而乃以乘勝之威挫堅城之下,是我破敵之時矣。蓋關中要會,常在秦州。爭秦州,則自隴以東皆震矣。晉元康以後,關中多事,秦州每爲棋劫之勢。唐初,薛舉據秦州,與唐爭關中。舉不速亡,則三輔未必能一日無事也。大歷以後,秦州沒於吐蕃,雍岐之境,烽火相接矣。李茂貞兼有秦州,關中諸鎮,岐爲最強。其後蜀人得此,數爭岐隴。周世宗克秦州,而孟蜀之亡兆已見於此矣。宋人南渡以後,以梁、益爲東南上游,拮据蜀口,嘗在秦隴間。宋卒棄秦州,五路遂不可復紹興年,吳復秦州,和議成,割以畀敵。三十年,吳收復秦州,旋棄之,以堅和議。虞允文曰:「關中天下之上游,隴右關中之上游,而秦州其關隴之喉舌歟。
成紀廢縣,今州治。《帝王世紀》:「伏犧生於成紀。漢置縣,屬天水郡。後漢屬漢陽郡。魏晉仍屬天水郡。後魏因之,尋廢。後周復置縣,屬秦州。隋唐仍舊。《唐志》:「秦州本治上わ,開元二十年,地震,移州治於成紀縣之顯親川。天寶初,復還舊治。大中初,又移於成紀。宋因之。南宋以後,始移天水軍治天水縣。金仍置秦州於成紀。元末,縣省。又韓公城,即秦州東西關也。宋慶曆年,守臣韓琦以州東西居民軍營,皆附城旁,因請築外城,凡十一里,與內城聯合爲一。秦民德之,稱爲韓公城。今城周四里有奇,門四。
上わ城,在州西六十里。古わ戎邑。秦武公十年伐わ戎,置縣。即此。漢曰上わ縣,屬隴西郡。わ,音圭。後漢建武年,隗囂別將保上わ。帝自將徵囂,幸上わ,既而東還,使耿、蓋延圍上わ。囂平,改屬漢陽郡。三國魏爲秦州治。蜀漢建興年,武侯出祁山,魏司馬懿御之,留兵守上わ,餘衆悉出,西救祁山。武侯自逆懿於上わ,敗上わ守將郭淮等,與懿遇於上わ東。懿斂兵依險,兵不得交,武侯引還,懿等尋漢軍後至鹵城。鹵城,即西城之訛也。又魏正元年,陳泰屯於上わ,以備姜維。晉亦爲秦州治。永嘉末,南陽王保保上わ。大寧初,保故將陳安,亦據此以拒劉曜,爲曜所敗。咸和年,曜敗於石勒,曜子熙及胤棄長安,走上わ,尋爲石虎所敗。義熙十年,赫連勃勃攻姚秦上わ,拔之,毀其城。明年,上わ爲西秦所取。宋永初年,夏人復取之。元嘉年,夏主昌爲魏所攻,自統萬奔上わ。年,夏主定敗於平涼,亦走保上わ。年,上わ爲仇池楊難當所取。十年,入於後魏,亦爲秦州治。太平真君年,金城邊固等據上わ東城,攻略西城,秦益二州刺史封勅文擊平之。時上わ有東西二城也。《地形志》亦作上封縣,避魏主嫌名耳。隋復曰上わ,仍爲秦州治。唐因之。後沒於吐蕃。大中三年收復,縣仍屬秦州。朱梁貞明年,蜀將王宗儔等伐岐還,分屯上わ是也。宋省入成紀。
天水城,州西南七十里。漢上わ縣地。唐初析置天水縣,旋廢。宋復置,屬秦州。紹興初,州沒於金,分置南北二天水縣,南天水縣隸成州,北天水縣亦羈附焉。嘉定初,並爲天水軍。年,移於天水縣舊治。《志》云:「天水城南去成縣二百二十里。是也。元廢。
顯親城,在州東南十里,本成紀縣地。後漢建武中,分置顯親侯國,以封竇融弟友,屬漢陽郡。建安十年,韓遂屯於此。曹操將夏侯淵襲攻遂,遂敗走。晉爲顯新縣,屬天水郡。太元十年,休官權千成據顯親,自稱秦州牧,降於乞伏乾歸。休官,蓋雜夷部落也。後魏仍爲顯新縣,亦屬天水郡。孝昌年,天水民呂伯度叛,其黨莫折念生據顯親川以拒之,既而降魏。後周縣廢。劉昫曰:「成紀縣舊治小坑川,開元中移治敬親川,即顯親川也。王氏曰:「成紀城,在今縣北三十里。今縣即顯親故城云。
西縣城,州西南百二十里。秦縣。漢初,周勃、樊噲擊破西丞,是也。漢亦曰西縣,屬隴西郡。後漢建武年,來歙攻隗囂,入略陽,囂引軍攻之。既而敗奔西城,詔馮異、彭岑等圍之。彭擁谷水灌西城,城未沒丈餘,囂將王元將蜀兵赴救,乘高卒至,力戰入城,迎囂歸冀是也。永平以後,縣屬漢陽郡。晉改爲始昌縣,屬天水郡。後魏時,改置楊廉縣。後周廢。○戎丘城,在西城西。《水經注》:「戎丘城在西城西北。戎溪水徑其南。建武年,吳漢圍西城。隗囂將王捷別在戎丘,登城呼漢軍亟退,因自刎以明死守處也。蜀漢建興年,武侯使馬謖與張戰於街亭,親引大軍屯於戎丘。即此。
望垣城,在州西南。漢縣,屬天水郡。後漢屬漢陽郡。中平年,張溫使董卓討先零羌。羌人圍卓於望垣北,卓走還扶風。即此。陳壽曰:「其地有望垣峽,晉廢。○罕城,在州南漢縣,屬天水郡。,音羌肩反。罕,本金城南二種羌也。師古曰:「漢破罕之羌,處其人於此,因以名縣。後漢省。
れ塚山,州西南九十里,此西漢水所出之れ塚也。其旁有神馬山,馬池水出焉。《開山圖》:「隴西神馬山有淵池,龍馬所生,一名龍淵水。昔人嘗於此得馬頭骨,長三尺,其旁地因名馬頭。晉義熙十年,西秦乞伏熾磐遣將鎮馬頭,以逼秦之上わ。即此。
麥積山,州東南九十里。狀如麥積,爲秦地林泉之冠。中又有豆積山,一名麥積崖。北魏正光末,隴右叛亂,東侵岍岐。李苗請固守隴東,命偏將出麥積崖以襲其後。又西魏大統年,乙弗後自殺於秦州,鑿麥積崖而葬之,號曰寂陵。山之北有雕窠谷。相傳隗囂曾據此,有避暑宮。
黑谷山,在縣西南百里。山盤紆數百里,接西和、成縣之間。保秦隴者,以黑谷爲要隘。今亦見西和及成縣。○吳寨山,在縣東八十五里。相傳紹興末,吳復秦隴,嘗置寨於此,山因以名。
孤山,在州西北。魏正始年,秦州賊呂苟兒屯孤山,圍逼秦州。元麗擊破之。別將李韶復掩擊孤山,覆其巢穴,苟兒遂降。胡氏曰:「時秦州治上わ,山蓋在上わ界。
大寒嶺,在州西。晉太元二年,西秦將乞伏益州擊苻秦故將薑乳於上わ,乳敗之於大寒嶺。胡氏曰:「嶺在上わ縣西。○竹嶺,在州西南二百里。《水經注》:「竹嶺水出南山竹嶺,東北入籍水。晉元興年,西秦乞伏乾歸與仇池楊盛戰於竹嶺,爲盛所敗。義熙十年,楊盛逼後秦。秦州上わ守將姚嵩拒卻之,追盛,戰於竹嶺,敗死。竹嶺之南蓋近仇池。胡氏曰:「上わ西南有南山竹嶺。
射虎谷,在州西。東漢建寧年,段討叛羌於凡亭山,羌衆潰奔。既而復聚於射虎谷,分兵守谷上下門。於西縣結木爲柵遮之,分兵夾東西山奮擊,大破之。凡亭山,杜佑曰:「瓦亭山之訛也。射虎谷,蓋在西縣之東北。
木門谷,在州西南九十里。蜀漢建興年,武侯圍祁山,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追之。進至木門,蜀人乘高布伏,中飛矢而卒。《水經注》:「木門谷水出南山,北流入籍水,以注於渭。胡氏曰:「谷在天水縣南十里。
金沙谷,在州東南。朱梁貞明年,蜀將王宗綰敗李茂貞秦州兵於金沙谷,乘勝趣秦州,至上染坊,秦州迎降。上染坊,舊《志》云:「在州南三十二里。
赤谷,在州西南七里,有赤谷川。宋嘉定十年,利州統制王逸復大散關及皂郊堡,進攻秦州,至赤谷口。沔州都統劉昌祖遽命退師,遂潰還。
胡奴阜,在上わ故城西。晉大元十年,苻登攻姚秦將姚碩德於上わ。萇馳救,登與戰於胡奴阜,大敗萇兵處也。○鐵堂峽,在天水廢縣東五里。漢姜維世居此。峽有鐵堂莊,四山環抱。
渭水,在州北二十五里。自秦安縣東流入境,循隴山之麓,折而東南,入鳳翔府隴州境。今州東五十里有渭水渡。又秦水,在州東六十里。源出小隴山,西入於渭。
西漢水,出れ塚山西南,流入西和縣境。其下流合於寧羌州之嘉陵江。今附詳大川漢水。○馬池水,在州西南れ塚山下。南流合於西漢水,即所謂龍淵水也。
西谷水,在廢西縣城北。《水經注》:「水出西谷,衆川瀉流,合成一川。東南流,徑故西城北,又東南流注西漢水。馮異攻西縣,引此水以灌城。或謂之白水,下流入西和縣境。亦曰濁水。漢初,樊噲別擊西丞於白水北,是也。又謂之楊廉川,隗囂將楊廣守西城,因以名水。廣,訛爲廉也。
籍水,在州南。《志》云:「源出州西南九十里刑馬山,東流入於渭。《水經注》:「籍水出當亭西山,東歷當亭川,又東經上わ縣南,下流入於渭。是也。杜佑曰:「籍水,一名洋水,又名嶧水。
段谷水,在州西南。《水經注》:「上わ南有段溪水。水出西南馬門溪,東北流,合籍水。杜佑曰:「上わ有段谷泉。蜀漢延熙十年,姜維與鄧艾爭武城山,不克。夜渡渭東行,緣山趣上わ,鄧艾與戰於段谷,姜維大敗處也。
長離水,在州東。《水經注》:「瓦亭水南經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漢末,燒當羌據之。夏侯淵擊長離諸羌,韓遂來救,淵擊破之。即此。○三陽川,在州北二十里,東流入渭。宋三陽寨以此名。
天水湖,在州南七里。《秦州記》:「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馬跑泉,在州西南四十里。相傳唐初尉遲敬德與番將金牙戰於此,士卒罷渴,敬德馬忽馳,泉遂湧出,因名。明初,徐達定關隴,引兵向秦州,至馬跑泉,其守將棄城遁去。
石榴關,州南九十里。又南十里有現子關,當隴川吳山之大路。○白水關,在州西南。《公孫述傳》:「白水關,在漢陽西縣。蓋州境亦有白水關。
定西寨,在州西北,宋置,領寧西、牛鞍等堡。○三陽寨,在州北四十里。亦宋置。領渭濱、武安、蝸牛諸堡,皆與西夏拒守處也。
安遠寨,在州西。宋嘉定十年,四川帥安丙遣將會夏人攻鞏州,不克。夏人自安遠退師,宋將程信邀之共攻秦州,不從。信亦自伏羌引還。《宋志》:「州境有安陽、保安諸寨。
皂郊堡,州西南三十里,宋置,有皂祁搏馬務。嘉定年,金人犯皂郊堡,破天水軍。明年,又焚大散關,破皂郊堡。既而利州統制帥官軍復之。未幾,金人合長安鳳翔之衆,復攻皂郊堡,遂趣西和州。宋守將棄城遁,金人復犯大散關。蓋隴右之要區也。○劉溝堡,在州北。宋置。熙寧年,夏人寇秦州,陷劉溝堡。即此。
劉家圈,在州東北。宋紹興十年,吳拔秦州。金將胡盞屯劉家圈,據險自固,前臨峻嶺,後控臘家城。進次劉家灣,遣姚仲、王彥銜枚渡河,涉峻嶺截坡上。既至,萬炬齊發,敵駭愕出戰,大敗,退保臘家城。攻圍垂破,朝庭主和議,乃班師還。
樗泉營,在州西北。後漢永初年,漢陽人杜琦等據上わ以叛。琦死,其黨杜季貢等將其衆據樗泉營,既而敗降於滇零羌,是也。○柔兇塢,在州西南。晉永嘉末,涼州刺史張軌遣其子等將兵詣長安,尊輔秦王業。秦州刺史裴苞據險拒之,爲所敗,奔柔兇塢。
諸葛壘,州東二里。俗謂之下募城。旁有司馬懿壘,俗謂之上募城。漢建興中,武侯攻天水,司馬懿拒之。此其對壘處也。○地綱,在州西南故天水及長道二縣境。宋紹興中,吳以地勢平衍,敵騎入犯縱橫無礙,乃建地綱於平田間,縱橫鑿爲渠。每渠闊八尺,深丈餘,連綿不斷如網。後金人來犯,騎兵始不得肆。
新店,在州西。宋建炎年,金將婁宿陷秦州、犯熙河,經略使劉維輔逆敗之於新店。即此。○高橋,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接成縣境,今有巡司戍守。

秦安縣,州西北九十里。東北至平涼府靜寧州百八十里。漢隴縣地,屬天水郡。晉爲新陽縣地。後魏爲略陽縣地。隋爲隴城縣地。唐因之。宋爲納甲城。金正隆中,置秦安縣,屬秦州。元因之。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十里。

隴城廢縣,在縣東九十里。漢隴縣,屬天水郡。後漢屬漢陽郡,爲涼州刺史治。晉縣廢。大寧初,南陽王保故將陳安保隴城,劉曜攻拔之。即此。後魏置隴城縣,爲略陽郡治。後周以阿陽縣併入,又改縣曰略陽。隋開皇年,郡廢,改縣曰阿陽。年,復爲隴城縣,屬秦州。唐武德年,改屬交州。年,州廢,仍屬秦州。宋因之。元至元年,省。顏師古曰:「漢隴縣即唐之隴城縣。宋白曰:「隴城,漢之冀縣,魏黃初中,改曰隴城。謬矣。今有隴城巡司置於此。
略陽城,在縣東北六十里。漢曰略陽道,屬天水郡。其地當隴口之要。後漢建武年,隗囂據隴右。漢來歙從番須回中徑襲略陽,斬其守將。囂驚曰:「何其神也。帝聞得略陽,甚喜,曰:「略陽,囂所依阻,心腹已壞,則制其肢體易矣。囂盡銳爭之,斬山築堤,激水灌城,不能下。漢軍救略陽,囂走西城。永平中,縣屬漢陽郡。晉屬略陽郡。晉亂,縣廢。後魏置隴城縣,略陽併入焉。永安年,爾朱天光擊平略陽賊帥王慶雲於水洛城,頓兵略陽。永熙年,宇文泰擊破侯莫陳悅於水洛,悅退保略陽。泰遣輕騎趣略陽,悅復退保上わ。即略陽故城也。或曰,時仍置略陽郡於故城中。章懷太子賢曰:「略陽城,在隴城西北。是也。
臨渭城,在縣東南八十里。本隴縣地。三國魏析置臨渭縣,置廣魏郡治焉。晉泰始中,改郡爲略陽郡,治臨渭縣。後魏併入隴城縣。又安戎城,在今縣東百二十里。魏收曰:「漢天水郡之戎邑道也。後漢省。後魏置安戎縣,屬略陽郡。後周廢。
阿陽城,《通典》曰:「在隴城縣西北。漢縣,屬天水郡。呂后年,匈徒寇狄道攻阿陽,即此。後漢屬漢陽郡。漢安年,趙衝等擊破叛羌於阿陽。又光和年,北地羌胡與邊章侵隴右,漢陽長史蓋勳屯阿陽以拒賊,是也。晉省入略陽。後魏復置阿陽縣,屬略陽郡。後周省入隴城。
新陽城,在縣西。漢略陽縣地。三國魏析置新陽縣,屬漢陽郡。晉屬天水郡。大興初,涼州張救南陽王保於秦州,遣軍至新陽,是也。後廢。《水經注》:「渭水過冀縣,又東出岑峽,入新陽川。新陽縣蓋置於此。
興國城,在縣西北。後漢初平中,略陽氐築城於此,號爲興國城。氐酋阿貴據其城,自稱興國氐王處也。建安十年,馬超據冀,氐王萬應超,屯興國。既而夏侯淵擊超於祁山,超敗走。淵因襲韓遂於顯親,遂亦走,追至略陽城,去遂三十里。或言當攻興國氐。淵以遂兵精、興國城固,乃轉擊長離諸羌致遂。遂來救,淵破走之,進圍興國,氐王千萬遁去。千萬,蓋清水氐種也。其後羣氐恒保聚於此。晉太元中,乞伏乾歸西徙羌衆,以兄子阿柴爲興國太守。蓋即故城置郡也。後魏廢。
街泉城,在縣東北。漢置縣,屬天水郡。後漢省。劉昭曰:「略陽縣有街泉亭,故縣也。三國漢建興年,武侯出祁山,使馬謖與張戰於街亭,敗績。杜佑曰:「隴城縣有街泉亭,即馬謖敗處。謖,所七反。時武侯軍於西縣,以街亭師敗,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郡縣志》西縣有街亭山。似悞。
長川城,在縣西北。後魏置安陽縣,爲安陽郡治,兼領烏水縣。西魏兼置北秦州,尋改交州。隋開皇年,郡廢。十年,改州曰紀州,又改安陽縣曰長川縣。大業初,州廢,並廢烏水入長川縣,屬隴西郡。唐武德年,置交州於此。年,交州刺史權士通分道擊突厥,是也。年,州廢。貞觀年,又並長川入隴城縣。○雞川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宋治平中,置雞川寨。金升置雞川縣。貞年,改屬西寧州,尋還屬秦州。元省入秦安縣。《志》云:「其地有雞川谷,雞川水出焉。又有牛駱水注之,俗謂之水洛口也。
大隴山,在縣東六十里,即隴坻之險也。其東二十里曰斷山,當略陽南北之衝,截然中止,不與諸山聯屬,爲縣境之要口,曰斷山隘。○九龍山,在縣東一里。九峰相拱,狀若龍翔,磅礴百里。《志》云:「縣南二里有長山,延亘百里。即大隴之支阜。
瓦亭山,縣東北二百里,所謂西瓦亭也。後漢建武年,隗囂攻圍略陽,使牛邯軍瓦亭,以拒漢援軍。建寧年,段敗東羌於瓦亭山,羌衆潰走。晉太元十年,苻登與姚萇相持,軍於瓦亭。元興初,魏主遣拓跋遵襲沒奕幹於高平。沒奕幹奔秦州。魏軍追之,至瓦亭而還。唐貞觀二年,逾隴山至瓦亭觀馬牧。宋紹興末,吳遣將攻德順軍,使其子挺與敵戰於瓦亭,大敗之,敵悉趣德順。自往督師,先壁於險,且治夾河戰地。敵出戰,復敗走,遂克其城。蓋瓦亭去德順軍,道里至近,且據險以臨之也。太子賢曰:「安定烏氏縣有瓦亭故關。杜佑曰:「瓦亭在原州蕭關。悞矣。
八龍山,在縣西六十里。山阜有八,回合如龍,其勢如羈如禦,亦謂之把龍山。又曜紫山,在縣西北四十里,高峻甲於羣山。
南安隘,在縣南。胡氏曰:「南安隘在隴城縣界。晉大寧初,陳安保隴城,劉曜自將圍之。安突圍奔峽中,曜將平先追殺之。隆安年,後秦將姚碩德伐西秦,入自南安峽,乞伏乾歸拒之於隴西,是也。○小長安嶺,在縣西北百有五里。山勢修長,亦曰長安山。宋時置長安寨於此。
渭水,在縣城南。自伏羌縣流入境,又東南入秦州界。
隴水,在縣城西。源出隴山,西北流,經瓦亭山南,又西南流,合於瓦亭川,又西南注於渭水。又略陽川,在縣東,亦出隴山谷中,西南流入隴水,經略陽城北。隗囂聞略陽陷,悉衆攻圍,擁水灌城。即此水也。其下流同註於渭。杜氏曰:「略陽水,在縣東九十里,即隴水別名云。
瓦亭川,在縣東北。源出隴坂,西流經瓦亭山北,又西南流,合隴水而注於渭。《志》云:「瓦亭川下流,即長離水也。《秦州記》曰:「瓦亭水出隴山東北,斜趣西南流,經成紀、略陽、顯親界,又東南出新陽峽而入於渭。○蓮花川,在縣東七十里,亦東流入於隴水。
鬆多川,在縣東。源出隴山,西南流,徑故隴城北,又南注於秦州東境之秦水。晉建興末,南陽王保嘗遣其將屠各路鬆多屯此,因名。北魏主燾太平真君年,略陽人王元達聚衆屯鬆多川。魏秦、益二州刺史封勅文擊平之,是也。
鳴蟬堡,在縣北。《志》云:「秦州廢隴城縣有安陽城,其相近有鳴蟬堡。晉太元十年,苻秦鮮卑別部帥沒奕幹與乞伏乾歸攻鮮卑大兜於鳴蟬堡,即此。《載記》:「時大兜蓋據安陽城。○長山堡,在縣西南。宋置。以近長山而名。又有靜戎、永固、平定等堡,皆在縣境。
鷂子嶺隘,在縣西北四十里。《志》云:「縣境又有神仙嶺、兒峽二隘,皆山谷峻險,恃爲噤要,與斷山口爲四隘。《通志》:「縣有臥馬、躔移、馬頰三關。

清水縣,州東百五十里。東至鳳翔府隴州二百里。漢縣,屬天水郡。公孫述初爲清水令,是也。後漢省。晉復置,屬略陽郡。後魏因之。西魏於此置清水郡。隋初,郡廢,縣屬秦州。唐武德年,置わ州治此。年,州廢,縣仍屬秦州。大歷後,陷於吐蕃。大中年,收復。五代唐移治於上わ鎮。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六里。

清水故城,在縣西。《括地志》:「縣本秦城,非子始封。漢置縣於此,後皆因之。五代唐移置今治。《九域志》:「清水故縣,在秦州東九十里。縣北又有冶坊廢縣,本宋冶坊寨。熙寧年,改爲鎮。金升爲縣,屬秦州。元省入清水縣。
秦嶺城,在縣西南百三十里。後魏置柏陽縣,屬天水郡。隋開皇中,改曰秦嶺。唐貞觀十年,併入清水縣。○綿諸城,《括地志》:「在秦嶺縣北五十六里,即漢之綿諸道。今見西和縣。
白石城,在縣西。《志》云:「清水縣西有白石城及白崖堡、白沙鎮。晉義熙年,赫連勃勃寇後秦隴右,破白崖堡,遂趣清水。略陽太守姚壽都棄城走。年,西秦乞伏熾磐遣兵攻休官奚權小郎等於白石川,大破之,進據白石城。顯親休官權小成等據白亢,不服,復攻斬之。其地蓋與秦州廢顯親縣相近。宋亦爲白石堡。金廢。
隴山,在縣東百里。《寰宇記》:「大隴山在縣境。亦曰わ山,亦曰關山,連綿凡百餘里。又亭樂山,在縣東三十里。又東二十里爲盤龍山,山勢回環,亦謂之南山。
小隴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有小隴山口,爲縣境之要隘。俗名坂坡峽。又有牛頭山,在縣西十里,亦高險。○寶蓋山,在縣北百五十里。頂平如蓋,因名。其地東連關山,北抵靜寧。有川曰牛頭河,自山之青崖洞發源,又西徑牛頭山下,注秦川,入於渭。
柏陽谷,在縣西南。《水經注》:「伯陽水出伯陽谷,在董亭東。又東有伯陽城,城南謂之伯陽川。蓋李耳嘗經此也。後訛爲柏陽。晉隆安年,姚興伐西秦,乞伏乾歸使一軍屯柏陽,一軍屯侯辰谷。義熙年,乾歸攻姚秦略陽太守姚龍於柏陽堡,克之。胡氏曰:「候辰谷與柏陽相近,後魏柏陽縣亦因以名。
安化峽,在縣東,隴山峽口也。唐貞元年,吐蕃入寇,掠陽、吳山。華亭丁壯,悉送安化峽西。或以爲隴州陽縣之安化鎮。悞也。
渭水,在縣西。自秦州流經此,又東南流入鳳翔府隴州界。《輿程記》:「縣西九十里爲涉水屏,又西五十里而至秦州。《秦州記》:「州東五十里有東阿谷橋。蓋跨渭水上,與清水縣接界。
秦水,在縣東北。《水經注》:「秦水出隴山秦谷,西曆秦亭,即秦仲所封也。過清水城,西南流,注於清水。又西入秦州,共注於渭水,亦謂之秦川。○清水,在縣南。源出小隴山,西流合秦水注於渭。
大震關,縣東五十里,即隴關也。憑高據險,襟帶華戎,自古爲關中之襟要。今祥見名山隴坻。
軒轅谷口,在縣東南七十里。《志》云:「縣境有玉屏山、小隴山、坂坡峽、石牛峽,與軒轅谷爲五隘。又有盤嶺巡司,在縣東七十里。
弓川寨,在縣東。五代漢乾初,王景崇以鳳翔降蜀,漢兵圍之。蜀遣山南西道帥安思謙出散關赴救,復遣秦州帥韓保貞引軍出陽,以分漢兵之勢。保貞尋出新關,屯隴州。會思謙以食盡引退,保貞亦退保弓川寨。《九域志》:「弓川寨,在秦州東一百六十五里。宋曰弓門寨。又有永安、威塞、西顧等堡,皆在縣境。金廢。
┒穰寨,在縣西北。宋置寨,兼領白石等堡。《宋志》云:「熙寧年,改┒穰爲鎮是也。┒,音麋。金亦爲┒穰鎮。元廢。

禮縣,州西南二百二十里。東至西和縣百六十里。本西和縣地。元置禮店縣。明初,改爲千户所。成化年,改置。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十九里。

紅土山,在縣東三里。又東四里曰翠峰山,俱以土石採色而名。○雷王山,在縣南四十里。又南十里爲蔡華山。又西南十里曰金紫山。
四角山,在縣東北十里。以山分四向,截然挺峙而名。又二十里有飛鳳山,亦以形似名也。○聖湫山,在縣北六十里。又有沒遮欄山,在縣西百六十里。山高廣,與岷州衛接界。
平泉河,在縣北二十里。縣城東二里爲捱城河,以近城而名也。○西江水,在縣西二十里。又聖泉水,在縣南。其下流俱入於白水江。
漩水,鎮在縣西百八十里,有漩水巡司。又縣東百三十里,有板橋山巡司。《通志》:「縣有洮平、牛脊、野麻、尖岔、木樹等五關。
附見
秦州衛,在州城內。洪武十五年建,轄千户所五。又禮縣守禦千户所,在禮縣城內。洪武十五年建,隸秦州衛。

階州 编辑

階州,府西南八百里。東至漢中略陽縣五百八十里,東北至成縣四百六十里,南至四川龍安府五百四十里,北至岷州衛六百三十里。

古白馬氐之國,西戎別種也。漢武帝始置武都郡治武都縣。《括地志》:「初爲武都道,屬隴西,後改爲郡。後漢因之治下辨道。三國時,屬於蜀漢。晉亦爲武都郡,後沒於楊茂搜。後魏亦爲武都郡亦曰武都鎮。西魏兼置武州。後周亦爲武都郡,又改永都郡。隋初,廢郡,而武州如故。煬帝又改爲武都郡。唐復曰武州皆治將利縣。天寶初,曰武都郡。乾元初,復故。大歷初,沒於吐蕃。大中年,收復。景福初,改曰階州。宋因之。元以州治福津縣省入。明仍曰階州編户二十一里,領縣一。今因之。
州接壤羌戎,通道隴蜀,山川險阻,自古爲用武之地。後漢虞詡爲武都太守,佔相地勢,築營壘百八十所,以製羌裔。諸葛武侯圖兼關隴,先取武都,爲北伐之道。晉之衰也,仇池氐楊氏竊據武都,北侵隴西、天水,南擾漢中,縱橫且百餘年。蓋雖僻在西陲,而控扼噤要,用之得其道,未始不可以有爲也。若其製兩川之命,爲入蜀徑路者,則曰陰平道。
陰平道,入蜀之間道也。漢武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志》:「邑有蠻夷曰道,非路也,屬廣漢郡,設北部都尉治焉。以其地隔礙雍梁,實爲險塞也。即今之文縣矣。諸葛武侯於建興年,平定陰平,北至武都,謂全蜀之防,當在陰平。其後,鐘會、鄧艾入寇。姜維聞之,請亟護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後主不省。及維與會相拒於劍閣,鄧艾密言於司馬昭曰:「請從陰平,繇邪徑經漢德陽亭見四川龍安府趣涪今四川綿州,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以奇兵衝其腹心,敵必不知所備。昭從之。艾遂自陰平步道,懸車束馬,徑油江,出綿竹今四川有江油、綿竹二縣,以滅蜀也。南北朝時,陰平之地,恒互相窺伺。後唐時,孟知祥據蜀,唐兵克其劍州。知祥遣兵趣龍州,守要害龍州,即龍安府。唐兵果出文州來襲,敗還。明初,傅友德奉命徵四川,陽言出金牛見漢中府金牛道,而使人覘青川、杲陽俱見四川龍安府皆空虛。階、文雖有兵壘,而守備單寡。遂繇陳倉攀援山谷,間行而進,克階州,進拔文州,遂引兵出青川、杲陽,直趣綿州。此即鄧艾陰平故道也。今自階州經龍安至綿州,幾千餘里《輿程記》:「自階州至文縣二百十里。繇文縣而南,至四川龍安府三百三十里。又東至青川所百二十里。又東南至江油縣百九十里。折而西南至成都府之綿州一百八十里。其間皆重岩復澗,閣道險仄,僅而得達。夫攻蜀者,不可不知陰平。守蜀者,固可不知陰平乎?
福津廢縣,在州東八十里。漢武都縣地。後魏太平真君中,置玩當縣,爲武階郡治。魏收《志》:「武階郡治北部縣,領赤方縣。方,一作萬。似北部尋改玩當也。太和年,置赤萬郡,尋又改爲縣,屬武階郡。西魏又於郡城東北三十里置覆津縣,爲赤萬郡治。後周廢赤萬郡及玩當縣,以武階郡治覆津。隋初,又廢武階郡,以縣屬武州。大業初,屬武都郡。唐仍屬武州。景福年,改爲福津縣。宋階州治此。元移州治於柳樹城,以福津縣省入焉。即今州治也。《隋志》:「西魏置萬郡,統赤萬、接難、五部三縣。後周悉併入覆津縣。今州城周二里有奇,門四。
將利城,在州北三百十里。後魏太平真君年,置石門縣,爲武都郡治。西魏改曰安育。後周改曰將利,武都郡仍治此。隋亦爲武州治。唐因之。宋屬階州。元至元七年省。又州北境有東平城,亦後魏真君七年置縣,屬武都郡。後周併入將利縣。○羌道城,在州北。漢縣,屬隴西郡。後漢屬武都郡。晉省。魏收《志》石門縣有羌道故城,是也。
盤堤城,在州東北。後魏太和年,置南五部郡,尋改爲縣,屬武階郡。西魏又改爲盤堤縣。隋因之,屬武州。唐廢。舊《志》云:「在福津縣舊治南一百三十五里。恐悞。○赤土城,在州東。魏收《志》:「武階郡有赤土城。魏太和二十年,氐帥楊靈珍以武興降齊。魏主詔李崇討之。崇槎山分道,出氐不意,表里襲之,進據赤土,是也。武興,今見略陽縣。
葭蘆城,舊《志》云:「在將利故城東南七十里。三國時,姜維與鄧艾相持於此,置葭蘆戍,亦曰葭蘆城,後爲仇池氐所據。宋元嘉十年,平仇池。明年,仇池爲魏所取。仇池王楊玄之子文德尋叛魏,圍仇池,不克,屯據葭蘆城。二十年,魏取之。二十年,宋取陰平郡地,以文德從祖兄頭戍葭蘆。孝建年,雍州刺史王言謨言:「頭守葭蘆,能藩捍漢川,若葭蘆不守,漢川亦無立理者也。泰始年,武都王楊元和治白水,棄國奔魏。其從弟僧嗣復自立,屯葭蘆。詔以僧嗣爲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元徽初,僧嗣弟文度代立爲武興王,遣使降魏,魏因以爲武興鎮將。昇明初,文度復叛魏。魏將皮歡喜拔葭蘆,斬文度,以楊難當族子廣香爲陰平公葭蘆戍主。齊建元初,葭蘆鎮主楊廣香請降。以爲沙州刺史。葭蘆自是沒於魏,置葭蘆縣及武陽郡治焉。後周廢郡縣併入盤堤。沙州,見四川昭化縣。
建威城,在州東北三百六十里。後漢末所置戍守處也。蜀漢建興年,諸葛武侯遣兵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武侯自出至建威,淮退走,武侯遂取二郡。延熙中,姜維請置建威諸圍戍,即此。炎興初,張翼、董厥以鐘會來侵漢中,將兵詣陽安關口。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將向建威,留住月餘待之,後爲仇池氐所據。後魏太平真君年,於此置白水郡,尋改爲縣,屬武都郡。既而宋取其地。泰始年,武都王楊元和治白水,棄國奔魏,是也。西魏復置白水郡,又改爲綏戎郡。後周郡廢,後改縣曰建威,屬武州。隋因之。大業初,屬武都郡。唐貞觀初,省入將利。
孔提城,在州東北二百里。亦仇池所置城也。後魏太平真君年,置孔提縣,屬武都郡。尋入於宋,屬北陰平郡。大明年,魏人入寇北陰平,至孔提。北陰平太守楊歸子擊破之,是也。齊建元初,復沒於魏,仍爲孔提縣。西魏兼置孔提郡。後周郡縣俱廢入建威縣。又洪化廢縣,亦在州東。西魏置,屬白水郡。後周廢。
臥龍山,在州治北。一名北山。又州南三里有仙君山,本名仙陵。宋白曰:「後魏平武都,築城於仙陵山,置武都鎮。即此。又州境有露骨、龍峽等山,俱高勝。
武都山,州西七十里。州西面之大山也。又盤堤山,在州東南七十三里。《寰宇記》:「盤堤城與此山相近,因以名縣,亦作盤池。
黃階嶺,在州東北。石晉天福年,蜀兵攻階州。秦州兵救之,出黃階嶺,敗蜀兵於平西。○角弩谷,《志》云:「在州西八十里。《郡國志》:「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蜀將薑維剿殺五部氐羌於此。或以爲即此谷雲。又州境有留谷。後周主邕天和年,築武都、留谷、津抗諸城,以置軍士云。
峰貼峽,州西百二十里,與蕃羌地相接。宋時爲戍守要地。○龍帝峽,在州西南。宋雍熙年,福津縣有大山飛來,自龍帝峽雍白水江逆流,壞民田數百里。即此。又五仙洞,在州東二十里。境白水江南岸,溪澗幽阻。中有臥龍坪,寬廣可容百十人。又有鐵橋及黃盧水橋諸勝。
白水江,在州北三百二十里。自成縣流入境,復東南流,經略陽縣及寧羌州界,復折而西南流,經州南,去州二百餘里,又南入文縣境。一名白龍江,或云白水江,即洮州衛西傾山南所出之墊江,又即桓水之異名也。今見名山西傾小注。
犀牛江,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即西漢水也。或謂之沮水,自成縣西南流,接州界,復折而東南入漢中略陽縣境。
北峪河,在州西二里。自州北境流入,有赤河水流合焉。又紫水河,在州東五十里,出紫泥。漢封璽書用武都紫泥,是也。與北峪河俱南流,注於白水江。○羌水,在州西北。《漢志》:「羌道有羌水,出塞外,南至陰平,入白水,過郡三,行六百里。郡三,隴西、武都、廣漢也。《水經注》羌水出隴西羌道,東南流,經宕昌城東,西北去仇泥五百餘里,又經葭蘆城西,下流合白水。
建安川,在州東北。《水經注》:「建安水導源建威西北山,東徑建威城南,又東徑西縣之歷城南,與西漢水合。歷城,今成縣之建安城也。
平定關,在州西北。宋置。《志》云:「宋時於福津西界置峰貼峽寨及武平寨、沙灘寨,又置團城堡、平定關以備禦羌人。○望賊關,在州北百八十里,有階州所兵戍守。《通志》:「七盤關,在州東北三百五十里,有巡司。
楊家寨,在州北百里。其地有楊家崖,故仇池楊氏之苗裔保據爲寨處也。臨控白江,山路僅容一線,最爲險厄。宋紹興間,吳兄弟圖保蜀口,擇地爲寨,因築城守此,以犄角西入之寇。寨中素有積貯,豐於水泉,寇攻之不能陷。亦名家計寨。○尖石寨,亦在州北。後唐清泰年,郭知瓊攻蜀階州,拔尖石寨,是也。
青閣,在州東南。祝穆云:「福津有青閣、牛圈閣、赤閣、鵝鼻閣,舊爲往來險道。《通志》:「州西百里有殺賊橋驛,州北二百四十里有平落驛。

文縣,州南二百十里。南至四川龍安府三百三十里,東至四川廣元縣四百九十里。古氐羌地。漢武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屬廣漢郡,北部都尉治焉。更始年,封陳牧爲陰平王。後漢仍屬廣漢郡。安帝永初年,改北部都尉爲廣漢屬國。三國蜀建興年,克魏陰平郡。《華陽國志》:「蜀克陰平,魏亦遙寄其郡,屬雍州。蜀亡,始合爲一,屬秦州。晉永嘉年,陰平都尉董衝逐太守王鑑,叛降李雄。太寧年,楊難敵克陰平。宋元徽中,魏以楊廣香爲陰平公葭蘆鎮主。齊建元年,拜爲河州刺史。永明年,以楊炅爲沙州刺史陰平王。《魏紀》:「太和十年,陰平國朝貢,自後累至。西魏廢帝年,氐帥楊法深據陰平,以爲黎州刺史。年,從平蜀回,與種人相攻。趙昶分其部落,更置州郡以處之。周明帝年,以葭蘆郡置文州。永嘉末,沒於楊茂搜。其後復屬於晉。宋初,分置南北二陰平郡,此爲北陰平郡治。蕭齊因之。尋沒於後魏,改置西晉壽郡,治陰平縣。兵亂後,郡縣俱廢。西魏改置曲水縣,屬盧北郡。隋初,郡廢,縣屬文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武都郡。義寧年,置陰平郡治焉。唐初,又改曰文州。天寶初,復曰陰平郡。乾元初,復爲文州。宋因之。宋末,州廢。元仍置文州,以州治曲水縣省入。明洪武年,改州爲縣,屬階州。二十年,省入階州。二十年,改置文縣守禦軍民千户所,隸陝西都司。成化年,復置文縣,屬階州。今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三里。

曲水廢縣,今縣治,漢之陰平道也。西魏改置曲水縣。隋末,爲陰平郡治。唐爲文州治。《廣記》:「德宗時,以州城在平地,遂移於故城東四里高原上,號曰文臺。即今城也。宋仍爲州治。元省。其地當南北二水之曲,因名。舊《志》云:「文州東接漢中,西通隴右,左山右江,控據深險。若出景谷、達江油,則又蜀地之噤喉也。
長松城,縣西百里。本陰平縣地。西魏析置建昌縣,爲盧北郡治,兼置文州於此。隋開皇初,郡廢。十年,改縣曰長松,仍爲州治。大業初,州廢,縣屬武都郡。唐文州治曲水,縣屬焉。貞元年,省長松縣入曲水。○正西廢縣,在縣西南五十五里。西魏置,屬盧北郡。隋屬文州。唐因之。貞觀初,省入曲水縣。
安昌城,縣東北三十二里,舊戍守處也。後魏嘗置安昌郡於此。西魏廢帝時,遣儀同宇文昶殄陰平、鄧至二蕃,嘗立寧州,修築此城,爲州治雲。又縣西五十里有盧北城,亦昔時戍守處。《志》云:「西魏有盧北郡,蓋置於此。
同昌城,縣西北百六十里。東北至階州三百二十里。古西戎地。西魏逐吐谷渾,置鄧州及鄧寧郡,以平定鄧至羌爲名。隋開皇年,改置扶州,治尚安縣。大業初,曰同昌郡。唐移治同昌縣,仍曰扶州。天寶初,亦曰同昌郡。乾元初,復曰扶州。廣德後,沒於吐蕃。大中年,山南西道帥鄭涯奏復扶州,是也。後仍爲羌人所據。○尚安廢縣,在同昌故城西。隋扶州治也。劉昫曰:「西魏於此置武進郡,又改爲上安郡。隋廢郡爲尚安縣。唐亦屬扶州,舊治剌利村。長安年,移治黑水堡。至德二載,改曰萬全縣。後沒於吐蕃,縣廢。又帖夷城,在故同昌成南。西魏置帖夷縣,又置昌寧郡治焉。隋開皇年,郡廢,縣尋屬扶州。唐因之。萬歲通天年,改爲武進縣。神龍初,復故。後廢於吐蕃。又鉗川城,在同昌故城西南百五十里。其地有鉗川山。西魏因置鉗川縣,屬鄧寧郡。隋屬扶州。唐因之。後廢。
鄧至城,在縣西南。《五代誌》:「鄧至者,羌之別種,國於宕昌南。李延壽曰:「白水羌也,世爲羌豪。自街亭以東,平武以西,汶嶺以北,宕昌以南,皆是其地。齊永明年,以鄧至、王像舒爲西涼州刺史。像舒亦入貢於魏。十年,像舒傳位於其子。舊西魏王廓初,鄧至、王簷桁失國奔魏。宇文泰使秦州刺史宇文導將兵納之。既而遂併其地。按《齊書》:「建元年,西涼州刺史東羌王像舒進號。又《梁書》:「天監年,封西涼州刺史像舒彭爲鄧至王。像舒彭,即像舒矣。杜佑曰:「今交川郡南,通化郡北,臨翼同昌等郡,皆鄧至之地也。相傳以鄧艾嘗至此,故名。《城邑考》:「今縣南三里有鄧至城,以縣東二十二里之鄧艾山而名。交川、通化、臨翼,今四川松潘茂州疊溪所是也。
鄧艾城,在縣東白水北,或以爲鄧至城。《水經注》:「白水徑鄧至城南,即鄧艾所屯處。蜀漢延熙十年,姜維引軍救麴城,不克而還。魏將鄧艾留屯白水北。維遣其將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而潛軍東出,襲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覺之,即夜潛發,先據洮城。維引還。洮城,蓋亦在縣東北境,是時戍守要地也。《志》云:「今縣東七里麻關谷口,有鄧艾城。相傳艾入蜀時所築。傍有姜維城,爲維與鄧艾相守處。麴城,今見岷州衛。
南山,在縣治南。清水江繞其下。又有天牢山,在縣西北二里。相傳爲古里,文王囚於此。山上有里城。又龍女山,在縣西南二里。橫擁縣城,即南山之支也。○龍頭山,在縣西七里。其山延袤甚遠,與四川之松潘衛疊溪所接界。又金珠山,在縣東。《寰宇記》:「唐武德年,移文州於陰平白馬水,東接金珠山。即此。
素嶺山,在縣西。其山高聳,冬夏積雪,因名。黑水源於此。《元和志》:「山在故扶州尚安縣西北。○天魏山,在縣西北百三十里。有天魏湫、合衆山,凹爲大壑,環百五十里。積水其中,水平山顙,不見畔岸,亦謂之天池。山與階州接界。○太白山,在縣南二百五十里,山谷高深,霜雪經春夏不消,因名。
青唐嶺,在縣東南。胡氏曰:「繇此入龍州,爲左擔路,凡一百五十里,即鄧艾入蜀之道。○滴水岩,在縣北。亂山矗立,劃開兩峰,如鴉髻對峙。有飛泉七尺,居人置槽,引以給用。又上清洞,在縣北四十里。深邃不可窮。又縣西有飛洞,接天魏湫。
孔函谷,在縣西北。蜀漢末,魏人來侵,姜維自沓中東還,聞諸葛緒已塞道屯橋頭,乃從孔函谷入北道,欲出緒後。緒聞之,卻還三十里。維還從橋頭過,至陰平,是也。
白水,在縣城東。縣城南有清水江流合焉,東南流,入四川龍安府界。《水經注》:「白水西北出臨洮縣東南西傾山,水色白濁,東南至陰平界。民居水上者,爲白水氐。宋元徽中,晉壽民李烏奴與白水氐楊成等寇梁州,刺史范柏年說降烏奴,擊成,破之,是也。或曰:「即《禹貢》之桓水,源出西傾,經西和、成縣、略陽、寧羌之界,又經階州南,而入文縣境。又南流,經城東,入四川龍安府界。又東流,至昭化縣北,而合於嘉陵江。蓋與西漢水並爲嘉陵江之上源。晉壽,見四川廣元縣。
黑水,在縣西。源出素嶺山,下流合於白水。《水經注》:「黑水出羌中,西南徑黑水城西,又西南入於白水。宋元嘉年,西秦乞伏熾磐遣將吉毗南擊黑水羌酋丘簷,大破之。即此。○白馬水,在縣西南。出故長松縣西南之白馬溪,北流注於白水。
大白水,在縣北三十里。即羌水也。自階州流入境。《漢志》注:「羌水出塞外,南至陰平,入白水。或以此爲白龍江。明初,傅友德自階州趣文州。州人斷白龍江阻之。友德修橋以渡,破五里關,遂入文州,是也。
玉壘關,縣東百二十里。又縣北有五里關。俱唐宋以來所置戍守處也。○鐵爐寨,在縣南四十里。又縣西八十里有陰平寨。又西爲鎮羌寨。又西南有哈南壩寨。俱宋置。又臨江寨,在縣北百二十里。其下爲臨江渡雲。《通志》:「今爲臨江關驛。
黑水堡,在縣西黑水旁,即廢尚安縣也。唐貞元年,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奏敗吐蕃於芳州及黑水堡。即此處也。芳州,見洮州衛。○臨河鎮,在廢扶州境。唐置。儀鳳年,吐蕃寇扶州,陷臨河鎮,擒鎮將杜孝。既而得還,復帥餘衆拒守處也。
陰平橋,在縣治東南。跨白水上,即所謂陰平橋頭也。蜀景曜年,姜維在沓中,聞有魏師,請護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後主不省。司馬昭遣諸葛緒自祁山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維還,聞緒已塞橋頭,乃佯出北道。緒引卻。維從橋頭達陰平。《讀書鏡》云:「史不言武街趣橋頭,或以武街爲同谷,橋頭亦在焉。悞矣。蓋昭使緒出徑道,繇祁山至武街,即從武街西南走橋頭也。時鐘會已入漢中,鄧艾方戰漒川。橋頭爲東西要會,維還,必繇陰平入蜀。故司馬昭遣緒軍此。緒不知兵,鄧艾追維,東還至此,即定入蜀之謀矣。《水經注》:「白水東經陰平故城南,又東北徑橋頭。即諸葛緒邀姜維處,亦不言武街橋頭也。
新開橋,縣西八十里。又縣有保安橋。皆白水所經,波流洶湧。○金窟,在縣東。《一統志》:「金窟在縣之麻倉谷,接四川昭化縣界。窟如井,有金出焉,取之甚難。
附見:
階州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洪武四年建,隸秦州衛。

徽州 编辑

徽州,府東四百八十里。西北至秦州百八十里,東至漢中府鳳縣百五十里,南至寧羌州略陽縣二百里。

秦隴西郡地。漢屬武都郡。後漢因之。晉仍屬武都郡,後沒於氐羌。後魏置廣化郡。隋初,郡廢,以其地屬鳳州。大業初,屬河池郡。唐仍屬鳳州。五代因之。宋亦屬鳳州。元置南鳳州於此。尋改曰徽州,又以州治河池縣省入。明亦曰徽州編户六里,領縣一。今仍舊。
州接壤秦、隴,俯瞰梁、益,襟帶東西,稱爲要地。隴、蜀有事,河池其必爭之所矣。公孫述之並漢中也,據河池以拒漢軍。來歙克之,而蜀人大震。五代梁貞明初,岐蜀相攻,蜀人出河池,遂兼秦鳳。宋保蜀口,亦置戍河池,以絕女真窺伺之路。蒙古入蜀,河池降而鳳州以南次第崩陷。河池介秦鳳間,其可以散地視之歟?
河池廢縣,今州治。漢置,屬武都郡。後漢建武初,漢中王嘉與延岑相攻於武都。公孫述遣其將侯丹取南郡,嘉自武都南擊丹,不利,還軍河池下辨。十年,公孫述使王元等據河池拒漢。來歙攻破之,遂克下辨,乘勝而前,蜀人大懼。尋亦爲河池縣。晉因之。後魏得其地,置河池鎮,尋置廣化縣,廣化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鳳州。唐因之。五代梁貞明初,蜀遣將攻岐秦、鳳二州。王宗綰克秦州,自河池、兩當進兵,會王宗瑤攻鳳州,拔之。宋亦爲河池縣。元析鳳州增置南鳳州治焉。至元初,爲徽州治。年,縣併入州。今城周五里有奇。
思安廢縣,在州東南。後魏置,屬廣化郡。隋大業初,省入河池。又永寧廢縣,本州東永寧鄉也。元初,升爲縣,屬南鳳州,尋省。
鐵山,在州東南四十里。懸崖萬仞,石色如鐵。宋劉子羽曰:「蜀口有鐵山棧道之隘。蓋謂此也。一名巾子山。又蒼坪山。在州東三十里。《志》云:「古黃沙驛倉也。
天池山,在州南三十里。山頂有池,流爲河池水。○雞冠山,在州西五十里。山勢高聳,爲州境之險。
木皮嶺,在州西十里。山甚高險。唐黃巢之亂,王鐸置關於此,以遮秦隴。又銀樁崖,在州東北五十里,壁立萬仞,石色如銀。
嘉陵江,在州南七十里。自漢中府鳳縣西南流,經兩當縣南,又西南經州境,折而南,入略陽縣界。又河池水,在州南五十里,出天池山。東流入兩當縣界,合於嘉陵江。俗亦謂之白水江。○永寧水,在州東五十里,南流入嘉陵江。又有忠義水,在州南十五里。流合於河池水。
紫金水,在州北一里。《志》云:「源出州北三十里之紫金山。東南流,經嘉陵江,入鳳縣之武休關。至褒城縣,而爲山河堰。
太白池,州東二十里,周回數十畝,諸山環繞其旁。又州西南二十里有龍池,或以爲即《漢志》所稱武都天池雲。
小河關,在州南。舊《志》云:「小河關,昔時秦蜀咽喉也。其下有泥陽水,流入嘉陵江。今州南五十里有虞關,置巡司戍守於此。
仇鳩戍,在州西。《水經注》:「濁水東南流,與仇鳩水合。水發鳩溪,南徑河池縣故城西,又西南流,注濁水。濁水又東南與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經河池戍東,西南入濁水北。魏正光末,秦州賊莫折念生遣其都督楊柏年攻仇鳩、河池二戍。魏東益州刺史魏子建遣將擊破之。即此。《通志》:「州治北有徽山驛。
兩當縣,州東八十里。東至漢中府鳳縣七十里。漢武都郡故道縣地。西晉以後,陷於氐羌。後魏置兩當郡及縣,因兩當水爲名。隋初,郡廢,以縣屬鳳州。唐因之。宋徙縣治於廣鄉鎮。元改屬徽州。今縣城周三里,編户二里。
尚婆城,在縣西南。《水經注》:「兩當縣有尚婆城,魏故道郡治也。蓋元魏時嘗置郡於此。○開寶廢監,在縣東。宋建隆年,置銀冶。開寶年,升爲監。治平年,罷監官,以監隸兩當縣。元豐年,廢。
山,在縣東十五里。山峰高秀,洞壑回環,下有分水溪。又申家山,在縣東北九十里,與鳳縣接境。舊產銀。
天門山,在縣南五十里。以兩崖高險而名。又故道山,在縣南二十里。相傳故道縣以此山名。○董真峪,在縣東南二十里,爲縣境之要隘。
嘉陵江,在縣南十里。自鳳縣流入,又西南入徽州境。或謂之兩當水。《水經注》:「兩當水出陳倉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或曰:「故道川,亦兩當之異名也。祝穆曰:「縣之得名,以自此而東抵汴京,西抵益州,皆三十六程,故曰兩當。或云縣西界有兩山相當也。《郡邑志》:「大散、嘉陵地勢險隘相當,因名。又紅崖河,在縣東。縣北又有獅子川,俱流注於嘉陵江,是也。
尚婆水,在縣西南。水多磐石。本名磐石水,俗訛爲尚婆川。下流亦入嘉陵江。○琵琶洲,在縣南三十里。有渚迂迴,謂之枉渚。其下流,亦注於嘉陵江。
橫山寨,在縣界。宋紹興中,吳敗金人於仙人關。金人遁去。遣張彥劫橫山寨,王俊伏河池,扼其歸路。金人至,又敗之。《通志》:「縣治東有黃花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