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六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十六 北直七 大名府 下一卷▶

北直七 编辑

大名府,東至山東東昌府一百八十里,南至河南開封府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衛輝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廣平府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廣平府清河縣二百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一百六十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禹貢》兖州之域。夏爲觀扈之國。春秋晉地。戰國屬魏。秦屬東郡。漢屬魏郡時郡治鄴。後漢因之按建安十七年割河內、東郡、鉅鹿、廣平、趙國十四縣以益魏郡。十八年分置東、西都尉。時魏爲曹操封國也。三國魏分置陽平郡。黃初二年以魏郡東部爲陽平郡治元城。晉因之。宋亦爲陽平郡,後魏因之治館陶。後周末,置魏州治貴鄉縣。隋初因之。大業初,改爲武陽郡隋末,李密改爲魏州。尋爲竇建德所據。唐武德四年復爲魏州置總管府,尋改爲都督府。貞觀初省。龍朔初,改爲冀州又爲大都督府,督貝、德、相、棣、滄等州。咸亨中,復故。天寶初,曰魏郡治元城縣。乾元初,復曰魏州尋置魏博節度,亦曰天雄軍。建中三年田悅拒命,稱魏王。僭改魏州爲大名府。餘詳州域形勢。下倣此。五代唐同光初,升爲東京興唐府。三年改東京曰鄴都天成四年還曰魏州,尋復爲鄴都。晉曰廣晉府開運二年復置天雄軍於此。漢曰大名府。周顯德初,復罷鄴都爲天雄軍,而府如故。宋因之亦曰魏郡。慶曆二年建爲北京八年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金仍爲大名府路宋建炎四年金人立劉豫爲齊帝,據大名。尋徙汴。紹興七年金人廢豫,仍爲大名府,亦曰天雄軍。《志》云:「金貞二年改安武軍。而《金史》不載。元曰大名路。明改大名府,領州一、縣十。今仍曰大名府。
府西峙太行,東連河濟,形強勢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帶河南者也。春秋時,齊、晉嘗角逐於此。及戰國之季,魏人由以拒趙而抗齊。自秦以降,黎陽、白馬之險,恒甲於天下。楚、漢之勝負,於此而分。袁、曹之成敗,由此而決。晉室多故,漳河之交,玄黃變更,南北津途,咽喉所寄也。隋末,武陽郡丞元寶藏以郡降李密,請改爲魏州,又請西取魏郡。密從之,而軍聲振於河朔。竇建德及劉黑闥皆有問鼎中原之志,輒爭魏州以臨河。南唐得魏州,亦爲重鎮。迨安史倡亂,河北之患,二百餘年,而腹心之憂,常在魏博。朱溫據有汴州,倚魏州爲肩背。魏州入晉,而梁祚遂傾矣。自莊宗以魏州稱帝,其後鄴都軍亂,李嗣源因之而承大統。郭威復自鄴都南向,竟移漢祚。鄴都於河南,遂成偏重之勢廣順初,以鄴都鎮撫河北,控制契丹,特命腹心鎮之。宋亦建陪京於此,以鎖鑰北門,契丹不敢遽窺也。及守禦非人,女真長驅犯黎陽,大名竟不能爲藩籬之限,因而汴洛淪胥,馴至九州崩陷。使大名兵力,足以根柢兩河,雖漸車之流,女真其未敢涉矣。說者曰:「河既南徙,今日之大名形勢,視昔爲一變。不知東指鄆、博,西出相、衛,南迫汴梁,大名介其中,道里便易,皆可不介馬而馳也。夫守險非難,用險爲難。用有形之險非難,用無形之險爲難。如謂大河既徙,無險可恃而少之,則齊、豫之間,列城數十,皆與大名犬牙相錯者也。舉不足爲用武之資歟?

今府,,宋之北京也。唐爲魏州。寶應以後,魏博節鎮治焉按舊《志》,魏州城外有河門舊堤。唐中和中,節度使樂彥楨築羅城約河門舊堤,周八十里。後唐建爲東京,尋曰鄴都。晉、漢因之。後周復爲天雄軍。皆因舊城不改《志》云:「大名府有隍城,郭威鎮鄴都時築。宋建北京,乃增修城郭,內爲宮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宮城南三門,中曰順豫《宋志》:「順豫門內東西各一門,曰左右保成,東曰省風,西曰展義。東一門,曰東安。西一門,曰西安熙寧九年北面增置一門,曰靖武。其外城周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南面三門,正南門曰南河熙寧九年改曰景風,其東曰南磚熙寧九年改曰亨嘉。已下諸門,皆是年所改也,西曰鼓角改曰阜昌。北面二門,正北門曰北河舊《志》:「魏州北門舊曰館陶。光化二年幽州帥劉仁恭侵魏博,攻魏州,上水關館陶門。汴將葛從周救魏博,敗卻之。胡氏曰:「門以路出館陶而名。宋曰北河門。熙寧中,曰安平門,其西曰北磚改曰輝德。東面二門,正東曰冠氏改曰華景。又有冠氏第二重門及子城東門,時改曰春祺及泰通。子城在宮城之外,舊牙城也,東南曰朝城改曰安流。又有朝城第二重門,時亦改曰巽齊。西面二門,正西曰魏縣改曰寶成。又有魏縣第二重門及子城西門,時亦改曰利和及宣澤,西南曰觀音《五代史》:「魏州羅城西門曰觀音門。晉天福初,改曰金明,即此門也。宋仍曰觀音門,復改爲安正門。又有觀音第二重門,時亦改曰靜方。又上水關曰善利,下水關曰永濟元豐七年善利、永濟二關俱廢。其後金人立劉豫於此,尋遷汴,亦偽稱北都。豫廢,置大名府路。元人亦因舊城。前朝洪武三十一年漳河泛溢,城淪於水,因遷今治,在舊城西八里。建文三年營築土城。成化、弘治以後,相繼增修。嘉靖四十年易以磚石。隆慶四年復增葺之。尋以漲水沖囓,屢葺屢圮。萬歷二十年大水,城壞,又復改築,始爲完固。有門四,周僅九里,非復宋時陪都之製矣。

元城縣,附郭。春秋時沙麓地,後爲魏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也。漢因置元城縣,屬魏郡。後漢因之。曹魏置陽平郡於此。晉及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陽平郡移治館陶縣,仍屬魏郡。後齊縣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魏州。唐因之。貞觀十七年併入貴鄉。聖歷中,復置。開元十三年移入郭下,與貴鄉並爲州治。五代唐曰興唐縣,晉復爲元城縣。宋因之。元至元初,省入大名縣,尋復置。今編户三十九里。

元城故城,在府東。劉昫曰:「隋元城治古殷城,在今朝城東北十二里。唐貞觀中,併入貴鄉。聖歷二年復分貴鄉、萃縣地置元城縣,治王莽城。開元中,移入郭下。王莽城在今城東北二十餘里王莽河北岸,亦謂之故元城。唐武德五年劉黑闥攻魏州,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復還攻之。此即朝城縣境之元城也。五代梁貞明二年劉自莘縣襲魏州,至城東,晉兵擊之,稍卻,至故元城西,爲晉兵所圍,大敗,走黎陽,渡河保滑州。此王莽城之元城也。又石晉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前鋒至黎陽,契丹主屯於元城,趙延壽屯南樂。此元城亦即故王莽城,胡氏以爲古殷城也。又《郡國志》沙麓旁有元城故城遺址,蓋漢縣治云。
魏縣城,府西三十里,相傳魏縣舊治此。自漢以來,皆屬魏郡。隋末宇文化及自黎陽北趣魏縣,稱許帝於此。後益徙而西,此城遂廢。今名舊縣店,亦曰魏店。五代梁龍德二年戴思遠自楊村襲晉魏州。晉將李嗣源覺之,自澶州馳進,軍於梁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爲備。思遠至魏店,嗣源遣兵挑戰。思遠知有備,乃西渡洹水,拔成安,大掠而去。又魏武侯城,在舊城南十里,相傳魏武侯所置。舊有壇,亦曰武侯壇。
五鹿城,在府東南。春秋時衛地,亦與齊、晉接境。《國語》:「齊桓公築五鹿,以衛諸侯。《左傳》:「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衛,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即此處也。僖二十八年晉伐衛,取五鹿。其後仍屬衛。襄二十五年衛獻公自齊還國,齊崔杼止其帑,以求五鹿。後復入於晉。哀元年齊侯、衛候救邯鄲午之子稷於邯鄲,圍五鹿。四年齊、衛救范氏,圍五鹿。皆此城也。杜預曰:「元城縣東有五鹿。是矣。《志》云:「府東四十五里有五鹿城。又《郡志》:「舊元城東三十里,有五孝城。當即五鹿之悞。
陽狐城,《括地志》:「在元城縣東北三十里。《史記•齊世家》:「宣公四十三年田莊子伐晉,圍陽狐。蓋晉邑也。又《魏世家》:「文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陽狐。胡氏曰:「是時,秦兵未得至元城,蓋在河東境內。今山西垣曲縣有陽胡城,是也。又幾城,《括地志》云在元城縣東南。戰國時,魏伐齊,取幾。《史記》:「趙惠文王二十三年樓昌將攻魏幾,不能取。十二月,廉頗將攻幾,取之。即此城也。二城蓋俱近山東朝城縣界。
馬陵城,在府東南。隋開皇六年分元城縣地置馬陵縣,屬魏州。大業初省。又府境有襄城,漢武帝封韓嬰爲襄城侯。《郡邑志》元城縣有廢襄城,是也。
沙麓山,府東四十五里。《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鹿沙,山名也。《水經注》:「元城縣有沙丘堰,大河所經,以沙鹿山而名。又沙鹿亦名女坐丘,周穆王女叔坐曾屆此,因名。
御河,在府城南。亦曰通濟渠,一名永濟渠。即隋大業中所開,淇、衛諸水之下流也。自河南衛輝府境,流經縣、滑縣、內黃、魏縣之境,又東北流,經此過小灘鎮。又北入館陶縣界,合於新漳水,亦名白溝水。對北白溝而言,謂之南白溝。唐咸亨中,李靈龜爲魏州刺史,鑿永濟渠,以通新市,百姓利之。又開元二十八年刺史盧暉移永濟渠,自石灰窯引流至城西,注魏橋。夾渠置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亦謂之西渠。唐建中三年河東帥馬燧等攻叛帥田悅於魏州,悅攖城自守。既而幽州帥朱滔等叛應悅,引兵赴援。悅恃援軍將至,遣將康等出城西,與燧等戰於御河上,大敗而還。《元志》:「御河自魏縣界,經元城縣泉源鄉於村渡,南北約十里。東北流至包家渡,下接館陶縣界。
漳河,府西北二十里。有新舊二河,俱自魏縣流經府境。《志》云:「舊漳河自魏縣東南流經府城西南,入衛河。後徙,從魏縣東北流經府北,下流至館陶縣界,入衛河,謂之新漳。《五代史》:「梁開平五年晉王存勗敗梁兵,自趙州進圍魏州。梁將楊師厚引軍自磁、相赴救。晉解圍去,師厚追之,逾漳水而還。宋時嘗引漳水注雕馬河,入府城,灌御河。又從東北陡門出,灌流沙河,復入漳河,以通漕運。今故渠已湮。《河渠考》:「漳水流濁,最多決溢。明洪武初,漳水溢。三十一年漳、衛並溢,郡城遂圮。自宣德以後,橫流決囓,不可勝紀。其最甚者,莫如嘉靖三十六年漳、衛橫流,盤旋於元城、大名、南樂、魏、、內黃等縣境,民至有攀木而棲者。蓋漳盛而衛不能容,氾濫爲災也。又云漳、衛二河,並在府境。大抵衛常安流,漳善決囓。明初,漳水從魏縣北,歷西店東,注館陶,合衛水。正德初,漳河決魏縣閻家渡。又十年決雙井渡,皆合衛水,由艾家口東北經小灘鎮,而入館陶界。堤堰完固,環抱郡城,雖有決囓之害,補塞亦易。嘉靖三十六年復決於魏縣西南迴隆鎮。遂舍艾家口,經大名縣南,分流汗漫,東至岔道村,始合舊河。公私皆以氾濫爲病。隆慶三年漳水大溢,大名縣城垣、室廬,幾至爲墟。萬歷十九年始自大名縣西白水村至艾家口,開渠十一里,達漳河故道,復自艾家口導支流入府城壕。工甫畢,淫潦適至,賴二流分派,大名縣得以無恙。因擬益爲閘壩,以節宣之。自是水患差少。餘詳大川漳水。
屯氏河,在府東。《志》云:「《漢書》武帝塞宣防,後河復決於館陶,分爲屯氏。即此河也。按此蓋屯氏別河,決於成帝時,氾濫兖、豫者,其後流絕。亦名爲王莽河。班固曰:「禹釃二渠以引河。一則漯川,今河所經。一則北瀆,王莽時絕,故世俗名是流爲王莽故河。唐建中三年朔方帥李懷光等,與朱滔戰於愜山,敗績。是夕,滔等堰永濟渠入王莽故河,絕官軍糧道及歸路。明日,水深三尺餘,馬燧等大懼,卑辭謝滔,始得與諸軍涉水而西,退保魏縣。興元初,朱滔與田悅有隙,攻悅貝州。會田緒殺悅,滔喜,遣兵攻魏州軍王莽河。又後唐同光四年趙在禮等作亂,自臨清、永濟、館陶趣魏州。州將孫鐸請乘城爲備,且募壯士伏王莽河,逆擊之。監軍史彥瓊不聽。賊掩至魏州,城陷。宋時,大河自澶州而東北,出大名元城之東。其後決徙不一,屯氏河之故迹遂堙。《一統志》:「王莽河,一名毛河。即屯氏河之訛矣。又金堤,《邑志》云在舊府城北十九里,即漢成帝時所築,北盡館陶縣界。
沙河,府東北四十里。《志》云:「河南北約長二十里,東西闊二里,流常不定。一名流沙河。下流合於漳河。又雕馬河,在府西南。宋時引漳河注此,絕衛河而注城中,復北出以入於衛河。今皆湮廢。○馬頰河,在縣東五十里。舊自開州流經此,闊約百步。今雖枯竭,故道猶存。淫雨泛溢,輒害禾稼。下流入山東朝城等縣境。今詳見山東高唐州。
馬陵道,府東南十里。《左傳》成七年公會諸侯救鄭,同盟於馬陵。《戰國策》:「梁惠王二十七年伐韓。齊救韓,使田忌、孫臏直走魏都。魏將龐涓倍道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乃使萬弩夾道而伏,涓至殺之。即此處。是時梁尚都安邑,齊入魏境道出此也。隋因置馬陵縣。宋人河北漕運,往往於黎陽或馬陵道口裝卸,蓋津要所關矣。
沙亭,在府東。《春秋》定七年齊侯、衛侯盟於沙。左氏謂之瑣。杜預曰:「元城縣東南有沙亭。晉太和五年秦王猛圍鄴,燕慕容桓自沙亭屯內黃。是也。《晉•地道記》:「元城縣南有瑣陽城。蓋即沙亭矣。○金波亭,在故魏州城內。五代梁乾化五年分魏博爲兩鎮,置昭德軍於相州。魏人不樂分徙,遣劉將兵屯南樂以逼之。遣別將王彥章將騎入魏州,屯金波亭。既而魏州軍亂,圍金波亭,彥章斬關走。
小灘,鎮府東北三十五里衛河濱。自元以來,爲轉輸要道。又東北三十里,而達山東冠縣。今河南漕運,以此爲轉兌之所,有小灘巡司。嘉靖三十七年又設稅課司於此。或以爲鎮即古枋頭,悞也。其西南數里有岔道村,亦衛河所經也。○臺頭堡,在府城南,其地有高臺。相傳魏惠王拜郊臺,村因以名。又束館堡,在府東六十里,以有束廟而名。亦曰束館。《鎮志》云:「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舊經此。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黃金堤堡,在府東北三十里,皆商民輳集處。
銅雀驛,在魏州舊城內。五代梁乾化二年宣義帥楊師厚軍魏州,館於銅雀驛。會朱友弒逆,師厚遂入牙城,據有魏博。是也。《志》云:「今有艾家口水驛,在城南衛河濱。
河門,在舊魏州城外。《唐書》魏州有河門舊堤,魏帥樂彥楨嘗因以築羅城。五代梁乾化五年分魏相爲兩鎮。魏人謀作亂,曰:「六州歷代藩鎮,兵未嘗遠出河門。謂此也。○狄公祠,舊在府西南二十里。狄仁傑嘗刺魏州,民因立祠祀之。晉將李嗣源自澶州馳救魏州,軍狄公祠下,即此。

大名縣,府東南十里。東至山東朝城縣七十里,東北至山東冠縣九十里,東南至南樂縣三十五里。本漢元城縣地。東魏天平二年析置貴鄉縣,屬魏郡。後周爲魏州治。隋因之。唐亦爲魏州治。五代梁乾化末,晉王存勗入魏州,改曰廣晉縣。漢曰大名縣。宋熙寧六年省入元城縣。紹聖二年復置。政和六年移治南樂鎮,即今縣治也。金亦爲倚郭縣。元初仍治於此,尋又遷入郭內。至元九年復還故治。明初廢。洪武三十一年復置於郭內。永樂九年復還故治。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十九里。

貴鄉廢縣,在今縣北。《水經注》沙丘堰有貴鄉。《五代誌》:「前燕慕容置貴鄉縣,屬昌樂郡。昌樂,即今南樂縣也。劉昫曰:「後魏天平二年分館陶西界於今州西北三十里古趙城,置貴鄉縣。後周建德七年以趙城卑濕,西南移三十里,就孔思集寺爲貴鄉縣治。大象二年於縣置魏州。隋大業中,爲武陽郡治。唐開元中,與元城縣並在郭下。今縣蓋即故貴鄉縣地也。
愜山,縣北十五里。漢成帝時,河決。王延世於此運土塞河,頗愜人心,因名。唐建中二年朱滔等共拒朝命,救田悅於魏州,引兵營於愜山。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擊滔於愜山之西,爲滔所敗,蹙入永濟渠,溺死甚衆。今元氏故城旁,有朱滔壁壘餘址。
衛河,縣北五里,與元城縣接界。濱河有艾家口遞運所。弘治初,衛水自此決溢爲患,因築堤障禦,名曰紅船灣堤。又縣有附城堤。正德間,漳、衛二水決溢入境,縣令吳拯增築此堤,植柳千株,環抱縣治。一名吳公柳堤。《郡志》:「縣境有衛河堤,起自縣之新鎮,達於館陶,延袤三百餘里。成化二十二年郡守李瓚增築。又縣西北二里有張家堤,西南八里有李茂堤,縣東北十五里有範勝堤。俱嘉靖三十六年以後,漳河南決,因築諸堤捍衛。萬歷三十八年衛河潰於範勝堤,即此。《志》云:「縣東三里有逮家堤,起自南樂縣界,經縣境,抵衛河濱。蓋古堤也。又縣治二里有諸公堤,嘉靖二十八年邑令諸所築,因名。
屯氏河,縣東南三里。即漢成帝時,河決館陶及東郡金堤者,支流派別,縣境因有此渠。宋時大河自南樂縣東北流入縣境,又東北入元城縣,此即大河故瀆矣。今廢。○雕馬河,在縣北,與元城縣接界。今亦涸。
張家澤,縣東二里。魚藻繁衍,冬夏不涸。《志》云:「昔有縣令張珩者,結廬讀書澤上,因名。又縣西南三里有白水潭,林樹交蔭,菱荇縱橫,爲近郊之勝。蓋即屯氏河之餘浸矣。

魏縣,府西四十里。西至河南臨漳縣九十里,北至廣平府廣平縣二十里,東北至山東丘縣九十里。春秋時洹水地,應劭以爲魏武侯別都也。漢置魏縣,屬魏郡,郡都尉治焉。後漢仍曰魏縣。晉及後魏,並屬魏郡。後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魏縣,屬魏州。唐因之。宋屬大名府。明初,移治五娃店。今城周五里,外環堤八里。編户五十里。

廢魏縣城,縣南三十里。《志》云:「漢縣舊治,在今府西三十里於村渡西,俗呼舊縣店。唐時移縣於洹水鎮。劉昫曰:「天寶三載,移魏縣,以縣居漳水、洹水之下流沖溢爲患也。《邑志》:「縣舊治在於村渡西五里,唐以河患遷洹水鎮,後皆因之。明初復爲漳河所衝囓,始遷今治。廢城舊址猶存。
漳陰城,在縣西南。隋開皇十六年析魏縣地,置漳陰縣,屬魏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漳陰縣。貞觀初,仍省入魏縣。○葛築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史記》:「趙成侯及魏惠王遇於葛築。即此城也。今其地又有築亭。
漳河,在縣南。《志》云:「舊漳水爲濁漳,今自臨漳縣東流至縣南十八里,又東流至府城西南,與御河合者是也。新漳水爲清漳,自縣南徙流而北,迫縣之南關,東流數里,折而東北,經元城縣北,入山東館陶縣界,與衛河合者是也。二漳水蓋以堤岸相隔。按清、濁二漳已合於臨漳縣西,此所云舊漳者,蓋沿漳水之舊名,新漳則據其分流入衛河者言之耳,非仍有二漳水也。歐陽曰:「漳河過魏縣,亦謂之魏河。唐建中三年馬燧等圍田悅於魏州。朱滔、王武俊叛,援悅,燧敗保魏縣。滔等亦引兵營魏縣東南,與官軍隔水相拒。五代梁乾化五年晉王存勗得魏州,梁將劉自洹水趣魏縣。晉將史建瑭屯魏縣拒之,晉王勞軍至魏縣,帥百騎循河而上,覘營。伏兵河曲叢林間,鼓譟而出,王力鬥得免。河曲,即漳河曲也。《河渠考》:「漳水入縣境,一遇雨潦,恒多決溢之患。成化十八年水決縣西,入城市。弘治二年復自縣西羊羔口,漫流害稼。十四年復溢。明年,從縣西北趣廣平縣東南,下流皆被其害。仍入館陶,合衛河。嘉靖中,漳、衛屢溢。三十年爲患尤劇。三十六年自縣及元城、大名以南二三百里間,皆爲巨浸。久之,患始息。萬歷二十年復漲溢害稼。土人以漳水變遷不常,謂之神河。水退後,往往以填淤爲利,故墊溺常不免。又舊有漳河堤,在縣南,其南岸起自臨漳,延袤八十里。北岸起自成安,延袤五十里。俱由縣境抵元城縣界。永樂八年縣令楊文亨創築,後屢增修之。
衛河,縣南三十里。自內黃縣合洹水流入縣界,經回隆鎮,至縣南五十里,有泊口渡。又東經縣東南三十五里,有閻家渡。四十里,有雙井渡。又東北入元城縣境。漳水決溢,衛河輒被其患。正德初,漳水自閻家渡決入,後又自雙井渡決入。嘉靖中,復自迴龍鎮決入。近時漳水屢決縣、內黃之交,潰溢輒入縣境。蓋漳、衛相近故也。杜佑曰:「煬帝引白溝水爲永濟渠,經魏縣南而東北出。即此。又舊有衛河堤,自迴龍鎮東北,抵大名縣界,景泰七年修築。又有護城堤,弘治中縣令鮑琦築此,以御衛河之水,亦曰鮑公堤。
白龍潭,在縣西,漳水匯流處也。唐乾寧三年河東帥李克用攻魏州,敗魏兵於白龍潭,追至觀音門。朱全忠馳救,乃引還觀音門,即故魏州西門矣。
李固鎮,在縣東南。唐文德元年魏博軍亂,樂從訓保內黃,求救於朱全忠。全忠將兵自白馬濟河,下黎陽、臨河、李固三鎮。《九域志》:「魏縣有李固鎮。薛居正曰:「鄴西有柵,曰李固,清淇合流於其側。唐同光以後,魏州有鄴都之稱,故曰鄴西。
回隆鎮,縣西南六十里。隆,亦作龍,相傳宋真宗北征時,回鑾經此,因名。《相州志》:「安陽縣東九十里,有回隆驛。又臨漳縣東南五十里,亦有迴龍鎮,南臨御河。蓋其地爲四達之郊也。今亦見內黃縣。○北皐鎮,在縣西北,界成安、臨漳之間,商民輳集,有北皐堡。又沙口鎮,在縣東二十里,爲往來衝要,亦置堡於此。又有雙井鎮,即雙井渡,漳、衛合流之衝也。

南樂縣,府東南四十里。東至山東朝城七十里,北至山東冠縣百十五里,東南至山東觀城縣五十里,西至內黃縣七十里。漢置樂昌縣,屬東郡。高後封張敖子壽爲侯邑。又宣帝封王武爲樂昌侯,邑於此。後漢省。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復分魏縣置昌樂縣,屬魏郡。永安初,置昌樂郡治焉。東魏天平中,罷郡。後周復置郡。隋初郡廢,縣屬魏州。大業初,省入繁水縣。唐武德初,復置,屬魏州。五代唐諱昌,改曰南樂,屬興唐府。宋仍屬大名府。崇寧五年改屬澶州。金還隸大名府。元因之。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五里。

昌樂城,縣西北三十五里。後魏昌樂縣治也。隋省。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等擊劉黑闥於魏州,至昌樂。劉昫曰:「故城在縣西,後魏曾置昌州於此。今城,武德六年所築。寶應初,僕固等追擊史朝義於昌樂東,敗之。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軍置鎮相州,恐魏人不服,使劉濟河屯昌樂以逼之,魏人遂作亂,以地歸於晉。明年,晉王存勗改縣爲南樂。晉天福八年以契丹將入寇,遣使城南樂及德清軍,徵近道兵備之。即今城矣。昌州,即後魏昌樂郡,劉昫悞也。
繁水城,縣北四十里。隋開皇六年分昌樂縣置繁水縣,屬魏州。大業初,以昌樂縣省入,縣屬武陽郡。唐仍屬魏州。貞觀十八年省入昌樂縣。
平邑城,縣東北七里,故趙地。《史記》:「趙獻侯十三年城平邑。又趙惠文王二十八年藺相如伐齊,至平邑。悼襄王元年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五年傅祗將居平邑,慶舍將東陽,河外師守河梁。《竹書》:「晉烈公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十六年齊田盼及邯鄲韓舉,戰於平邑,邯鄲之師敗逋。即此。漢爲元城縣地。東魏天平二年分置平邑縣,屬魏郡。高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大業初,併入貴鄉縣。唐建中二年馬燧等敗田悅於洹水,頓兵於平邑浮圖。悅因得入魏州。今有馬燧營遺址。《正義》:「河外,魏州河南地。中牟,今見河南湯陰縣。
昌城,在縣南。魏收《志》昌樂縣有昌城。晉永和六年冉閔篡趙自立。趙將張賀度等會於昌城,將攻鄴。閔自將擊之,戰於倉亭,賀度等大敗。《志》云:「縣有古昌意城,黃帝子昌意所築,即故昌城矣。又縣東二十五里,有故朝城,近山東朝城縣界。唐開元中,以此名縣。今其地名韓張堡。五代梁將王彥章嘗營此,壁壘猶存。
方山,縣北七里。《志》云:「舊有二土山並峙,其形正方。宋嘉以後,大河經縣境,盪決不時,夷爲平陸。今其地名方山村。
龍窩河,縣東四十里。自山東觀城縣界,流經縣境之莢村,又經縣南,入清豐縣界。或曰本大河故瀆也。唐開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決口謂之龍窩。自宋以來,縣皆爲大河經流之道。其後河既南徙,餘流斷續不一,因隨地立名云。又二股河,在縣南,大河故道也。一名四界首河,以流經魏、恩、德、博四州之界而名。宋嘉中,大河決溢於恩、冀諸州之境,河北漕臣韓ど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經,宜浚二股渠,分流入金、赤二河,以紓恩、冀之患。其東北爲五股河,亦並濬之。詔從其請。於是大河從魏州第六埽,溢入二股河,廣二百尺,經流百三十里,東至滄州入海。熙寧中,河復溢恩、冀諸州,議者復請於大名第四、第五埽開修直河,使大河還二股故道。又浚清水鎮河,塞退背魚肋河。王安石主其說。既而劉繪上言:「河勢增漲,許家灣、清水鎮河極淺漫,幾於不流。蒲泊已東,下至四界首,退出之田,略無固護。設漫水出岸,牽回河頭,將復成水患。宜候霜降水落,開清水鎮河,築縷堤一道,以遏漲水,使大河復循故道。命有司相度。熙寧末,河溢衛州。又大決於澶州,而二股、直河諸流,一時湮廢。呂大防曰:「治河持議有三,一曰回河,二曰塞河,三曰分水。而分水之說差勝。今詳見川瀆異同。
繁水,在廢繁水縣南五里。自內黃縣流入境,又北注於永濟渠。一名浮水。《水經注》:「浮水上承大河於頓丘縣北,下流至東武陽東入河。《志》云:「縣西北三十里有王村堤,繁水所經也。其堤南入清豐北,入大名縣界。今繁水淺涸,非復故流矣。東武陽,見山東朝城縣。○朱龍河,在縣西南四里。源自開州澶淵陂,分流過清豐縣界,入縣境。至趙家莊曲折南,回復入開州界,注黑龍潭。今涸。又宋堤,在縣東二十里,南接清豐縣界。宋至和二年所築,以御大河之泛溢。又有古金堤,在縣西十里,亦南接清豐縣界。
倉亭,縣西三十五里。其地有倉帝陵及造書臺亭,因以名。即冉閔敗張賀度處也。或以爲山東範縣之倉亭津,悞矣。又縣西三十里有操刀、留冑二營,相去六里,土人相傳周武王伐紂駐師於此。或曰非也。宇文周滅齊,遣兵追高緯,此其故壘云。
清水,鎮在縣東。宋人引河出此,入於二股渠,所謂清水鎮河也。其後河流漲溢,鎮亦堙廢。五花營,在縣北十八里。唐時河北五鎮嘗會兵於此,因名。後人因其壁壘,聚居成鎮。《志》云:「縣北八里有建成營,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駐兵於此。又有王彥章營,在縣南門外,宋、金城廂,皆因其故壘。

清豐縣,府東南九十里。南至開州五十里,東南至山東濮州六十里,東至山東觀城縣五十里。漢頓丘縣地。唐大曆七年魏博帥田承嗣請析頓丘、昌樂二縣地置今縣。以孝子張清豐而名。縣屬澶州。五代晉屬德清軍,宋仍屬澶州。慶曆四年徙德清軍治焉。金廢軍,縣屬開州。元因之。明朝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四十五里。

清豐故城,縣西北十八里。唐大歷中,縣蓋治此。又縣南五里有故城,或以爲宋慶曆中,縣徙治處也。縣西南十五里,又有故城。《志》以爲宋嘉中,因避水患遷於此。後復移今治。今城周五里,城外又有小城,周三里有奇。
頓丘城,縣西南二十五里。古衛邑。《詩》:「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竹書》:「晉定公三年城頓丘。漢置頓丘縣治此。顏師古曰:「丘一成爲頓。成,重也。重,平聲。後漢亦屬東郡。初平三年曹操擊黑山賊於毒等,軍於頓丘。晉爲頓丘郡治。後魏因之。高齊郡縣俱廢。此爲古頓丘城,在今縣西北,非此城也。隋開皇六年復置頓丘縣,屬魏州。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焉。貞觀初,州廢,縣仍屬魏州。大曆七年復爲澶州治。舊《志》云:「澶州治頓丘,其地當兩河之驛路。五代梁乾化五年晉王存勗克澶州,即此城也。石晉天福三年徙州跨德勝津,並頓丘縣徙焉。因於舊城置頓丘鎮,取縣爲名。四年改鎮爲德清軍。九年復徙軍於陸家店,而故城遂墟。未幾,契丹入寇,軍於元城。繼而偽棄城去,伏精騎於古頓丘城,以俟晉軍至而擊之。晉軍不出,復圍澶州,即此城也。宋仍置頓丘縣,屬澶州。熙寧六年併入清豐縣。《志》云:「今縣西北十五里,有頓丘故城。宋時縣蓋治此。
德清軍城,縣西三十里。本頓丘縣地。石晉天福四年置德清軍於故澶州城。開運初,契丹入寇澶州、鄴都之間,城戍盡陷。議者謂澶州、鄴都相去百五十里,宜於中途築城,應接南北。因更築德清軍城,合德清、南樂之民以實之。舊《史》:「開運元年移德清軍於陸家店,南去新澶州七十里。二年更築軍城。是也。王氏曰:「晉天福八年城南樂及德清軍。是時軍治頓丘鎮,南去澶州六十里。明年,遂移陸家店。宋初因之。慶曆四年徙軍治清豐縣,仍隸澶州,而故城遂廢。
陰安城,縣西北二十五里。漢縣,屬魏郡。元封五年封衛不疑爲侯邑。後漢仍屬魏郡。晉屬頓丘郡。永和六年冉閔敗趙將張賀度等於倉亭,追斬靳豚於陰安,即此。後魏亦屬頓丘郡。高齊廢入頓丘縣。隋末,嘗移頓丘縣治陰安城。唐復還舊治。胡氏曰:「陰安城,一名頓丘古城,蓋以頓丘嘗治此也。《一統志》:「頓丘城,亦名陰安古城。悞矣。
觀澤城,《括地志》:「頓丘城東十八里,有觀澤城,戰國時趙邑,又爲魏地。《史記》:「齊王七年與宋攻魏,敗之觀澤。即此。又剛平城,在縣西南。《史記•趙世家》:「敬侯四年築剛平以侵衛。五年齊、魏爲衛攻趙,取我剛平。是也。○干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本衛之干邑。《詩》:「出宿於乾。又縣北十里有聶城。《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伯次於聶北,救邢。《志》以爲即此城也。《寰宇記》:「幹、聶,並衛大夫食邑。又有孫固城,在縣北十八里,周五里,廢址尚存。一云城在縣南二十里,蓋五代時戍守處。又有衛城,在縣東南四十里,相傳衛靈公置離宮於此。
禺山,《志》云:「在頓丘故城西北三十里。一名高陽山。《山海經》:「鮒禺之山,顓頊葬其陽,九嬪葬其陰。《勝覽》云:「山在滑州東北七十里,一名青塚山。又有秋山,亦在頓丘西北。《山海經》:「帝嚳葬其陰。今故址已湮。
朱龍河,縣東七里。南接開州,北入南樂。一名龍窩河。《志》云:「縣東十五里,有大河故道。縣東南三十里,又有六塔故渠,即宋慶曆中,議引商胡河自六塔渠入橫隴故道者。又有雞爪渠,在縣東。宋紹聖初,河決內黃,吳安持請塞梁村口、縷張包口,開清豐口以東雞爪河,分洩河勢者是也。今皆堙廢。詳見開州及川瀆異同。
淇河,在縣西。舊《志》云:「自臨河縣流經頓丘縣北五里,又東歷清豐縣,至觀城縣境。蓋淇水自縣合衛河支流,復引而東出,經內黃、清豐之間,其下流入於大河,故瀆今湮。○澶水,在故頓丘城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南樂縣廢繁水城西南,合於繁水。亦曰繁泉。《志》云:「頓丘故城西北有泉源,即《詩》所云泉源在左者。
硝河,縣東南十八里。水流無源,盈涸不時,兩岸產硝,因名。又黃龍潭,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約二十餘頃,在斷堤之間。蓋皆決河之餘浸矣。
金堤驛,在縣南。《志》云:「縣南四十五里,有金堤,南接開州,北接南樂縣境。漢成帝時,王延世運土塞河,自金堤增築之,置驛於其上,因以金堤爲名。宋慶曆五年命內臣王克恭塞滑州橫隴決河。克恭請先治金堤,禦下流。詔止勿塞,即此處也。《邑志》云:「德清廢城東南五里,有金堤餘址。又云金堤在縣西二里。
主簿寨堡,縣東南三十里。又縣西南三十里有許村堡縣,東北二十里有馬村堡,皆有小城,周一里有奇,可以守禦。
蒯聵臺,在頓丘故城北五里,相傳蒯聵所築。又縣有顓頊塚。《皇覽》曰:「塚在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又有帝嚳塚,在頓丘城南臺陰野中。《一統志》:「顓頊及帝嚳陵,俱在今滑縣東北七十里。蓋即鮒禺山麓矣。

內黃縣,府西南百里。南至滑縣百二十里,東南至開州七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百二十里。戰國時魏邑。漢置內黃縣,屬魏郡。應劭曰:「魏以河北爲內,河南爲外。陳留有外黃,故此曰內。後漢仍曰內黃縣。晉屬頓丘郡。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省入臨漳縣。隋開皇六年復置,屬相州。大業初,改屬汲郡。唐初,屬黎州。貞觀十七年還屬相州。天三年改屬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大定六年改屬滑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外郭九里。編户三十四里。

內黃舊城,在縣西北十八里。戰國魏之黃邑。《史記》:「趙廉頗伐魏,取黃。漢因置內黃縣。後漢初平三年曹操擊黑山賊眭固及匈奴於扶羅於內黃,是也。或曰:「隋末,竇建德嘗置黃州於此。唐武德四年并州總管劉世讓克黃州,進攻州,不克。即內黃云。又文德初,魏博軍亂,逐其帥樂從訓。朱全忠引兵救之,至內黃,敗魏州兵。周移縣於今治。
繁陽城,縣東北二十七里。戰國時魏地。《史記》:「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頗攻魏繁陽,拔之。漢置縣,屬魏郡。應劭曰:「在繁水之陽也。後漢因之。晉屬頓丘郡。永和六年後趙冉閔之亂,劉國據陽城,引兵擊閔。胡氏曰:「即繁陽城也。後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頓丘縣。太和十九年復置,仍屬頓丘郡。東魏天平二年改屬魏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衛州。大業初,併入內黃縣。
柯城,在縣東北。《春秋》襄十九年叔孫豹會晉士於柯,杜預以爲內黃柯城也。又牽城,在縣西南十二里。《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人、衛人於牽。《傳》作會於脾上樑之間。杜預曰:「黎陽縣東北有牽城,脾上樑即牽也。
戲陽城,在縣北。《春秋》昭九年晉荀盈卒於戲陽。杜預曰:「內黃縣北有戲陽城,亦曰[B111]陽聚。後漢建武二年帝自將徵五校,幸內黃,大破五校於[B111]陽。[B111]、戲通,許宜反。即戲陽城矣。一云:「城在河南彰德府永定故城東二十五里,址周二十里有奇。又殷城,在縣東南十三里。《括地志》:「河甲居相時所築,因名。《志》云:「縣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東有殷中宗陵。今爲亳城集。
五馬山,在縣西。宋寶元年彭義彬與蒙古戰於內黃之五馬山,兵潰,死之。即此。又博望岡,在縣西南十三里。舊《志》:「上有博望關路,出河南汲縣。
衛河,在縣北。自縣流入境,經魏縣,入元城縣界,即永濟渠也。亦曰淇水。《志》云:「淇水東過內黃縣,爲白溝水,亦曰清河。唐光化二年劉仁恭攻魏博,拔貝州。朱全忠遣將李思安等赴救,屯於內黃。仁恭子守光等來擊,思安使別將伏兵於清水之右,而逆戰於繁陽,陽不勝而走。守光逐之,及內黃之北,伏兵發,守光僅免。《郡志》:「縣南有溝河,源出縣界,流經滑縣,入縣境西北,至孟家潭北,流入衛河。其兩岸產硝,一名硝河。似悞。
洹水,在縣西。其上流曰安陽河。自河南臨漳縣,流經廣平府成安縣界,又東南入縣境,經縣西北永和鎮,入於衛河。○湯水,在府西南,自河南湯陰縣流入縣境,合洹水入於衛河。一名黃雀溝。
繁水,縣東二十六里。舊自頓丘縣流入境,又東北入南樂縣界,即浮水也。《漢志》云:「魏徙大樑,以地易趙,趙南至浮水繁陽。即此地矣。○界河,《志》云:「在縣南,西通溝河,東南流經開州界,東經清豐界,東北經大名縣界。春冬常涸。夏秋淫潦,則溢而北,入於衛。又有故河渠,在縣東十餘里,有南北古堤,俗呼其地曰黃灘。《志》云:「清豐東境亦有故渠,俗因呼此爲西黃河故道。又云縣東一里有古金堤,北接大名縣界之衛河。又有高堤,起自縣南高堤鎮,北至魏縣泊口渡,凡百餘里。
鸕鶿陂,縣西南五十里。陂周八十里,蒲魚之利,土人所資。魏收《志》臨漳縣有鸕鶿陂,又《九域志》洹水縣西南五里有鸕鶿陂。陂蓋與成安縣及河南之臨漳縣接界矣。或曰舊陂縱橫廣遠。今水流斷續,故餘址分見於臨漳及縣境也。
黃澤,在縣西北五里。舊時澤廣數里,有堤環之,曰黃澤堤。後漢初,世祖破五校賊於黃澤。是也。今湮廢。城西北二十里,又有孟家潭。《志》云:「其水無源,夏潦則硝河匯於此潭,溢入衛河。或以爲即故黃澤也。應劭曰:「黃澤在內黃之西。《志》云:「縣有黃池驛,嘉靖四十五年革。
回隆鎮,縣西北五十里,有迴龍廟巡司。其北與魏縣接界。《志》云:「鎮在漳、衛二水之間,河南歲漕嘗轉兌於此,尋移小灘鎮。今詳見魏縣。又黃池水驛,在縣西四十里衛河濱。河南糧運道皆經此,爲津途要隘。
烽火臺,縣北四里,高二丈許。宋咸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楊延朗軍內黃以御之,築臺於此。又澶、濮間皆有烽火臺,俱五代時及宋咸平、景德間所置也。《邑志》云:「縣西南三十里,地名河村,有李靖堡。又縣北二十餘里,有單雄信營。營爲土城,有南北二門,相傳李密將單雄信屯兵處。
永定橋,在縣西南,跨衛河之上。唐大順二年朱全忠侵魏博,羅弘信軍於內黃以拒之。全忠敗魏州兵,進至永定橋。弘信懼,請降。又高堤渡,在縣西南五十里衛河南岸。

縣,府西南二百里。東至開州一百里,西南至河南衛輝府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湯陰縣七十里。春秋時衛地。漢置黎陽縣,屬魏郡。後漢因之。晉仍屬魏郡。石趙置黎陽郡。後魏屬汲郡。孝昌中,分置黎陽郡。周宣政元年置黎州。隋初,州郡俱廢,縣屬衛州。開皇十六年復置黎州。大業初,州廢,仍屬汲郡。唐初,復置黎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仍屬衛州。五代晉改屬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屬澶州。端拱初,建通利軍。天聖初,改安利軍。熙寧三年復爲黎陽縣,屬衛州。元初,復爲通利軍。政和五年升爲州,亦曰川軍。尋又爲平川軍。金皇統八年改曰通州。天德三年復曰州。元初以州治黎陽縣省入,屬真定路。至元二年改隸大名路。明洪武三年改州爲縣。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五十里。

黎陽廢縣,縣西二里。又有故城在今縣東北,漢縣治此。相傳以黎侯失國寓衛時,居此而名。應劭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縣取山之名。水在其陽,故曰黎陽。《水經注》:「山在城西,城憑山爲基,東阻河。後漢有黎陽營。《漢官儀》云:「中興以幽、冀、并州兵平定天下,故於黎陽立營,兵鋒嘗爲天下冠。建安四年曹操與袁紹相持於黎陽。八年操攻黎陽,敗袁譚、袁尚於城下。既而操還許,留其將賈信屯黎陽。尚尋攻譚於平原,操救譚,復至黎陽,尚還鄴。晉永嘉三年劉淵將劉景攻陷黎陽,既而石勒亦軍焉。永和六年後趙石閔作亂,故將段勤據黎陽,謀攻閔。太元九年謝玄北伐,遣將顏肱等軍河北,襲擊苻丕將桑據於黎陽。據走,遂克之,以滕恬之爲黎陽太守。十一年丁零翟遼作亂,據黎陽。十七年慕容垂取其地。隆安以後,沒於後魏。孝昌中,置郡於此,常爲河津重鎮。隋開皇三年置黎陽倉,漕河北之粟,以輸京師。大業九年楊玄感督運黎陽,起兵攻東都。十三年李密攻東都,使徐世襲破黎陽倉,據之。開倉,恣民就食。旬日間,得勝兵三十餘萬。唐武德初,宇文化及自滑臺趨黎陽。徐世畏其軍鋒,自黎陽西保倉城。化及遂渡河保黎陽,圍世於倉城,尋爲世所敗。二年竇建德攻黎陽,克之。《括地志》:「黎陽城西南有故倉城,相傳袁紹聚粟之所,亦即隋開皇中置倉處也。是時黎陽城,蓋在大伾以東矣。文德初,朱全忠救樂從訓於內黃,自白馬濟河,下黎陽等鎮。五代梁貞明二年晉王存勗略有河北諸州鎮,屢敗梁兵,梁主命劉守黎陽。繼而河北悉入於晉,惟黎陽爲梁守。三年晉王攻黎陽,不克。晉開運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命張彥澤屯黎陽以備之。三年契丹犯相州。諸將張從恩等議,以相州糧少,不若引軍就黎陽倉,南倚大河以拒之,可以萬全。遂自相州東趣黎陽。宋端拱初,爲通利軍治。天聖中,城圮於水,移治於浮丘山西二里。熙寧七年置黎陽監,鑄錢於此。政和三年都水監言:「大河移就三山,今通二河於通利之東,慮水溢爲患,乞移軍城於大伾、三山之間,以就高。從之。五年始置州治焉。《金志》云:「州,宋亦曰大伾郡。《元志》云:「州,石晉時置。今本《志》皆不載,金、元二《志》悞也。鄒伸之《使達日錄》:「州城在小橫山上,復有一山如偃月,與城對峙。蓋宋置城於浮丘之西。明初徙縣治於浮丘東北平坡上,去舊治二里有奇。弘治十年築城環之。議者以城西連浮丘,登高內瞰,指顧畢盡,不可戍守。嘉靖二十九年邑令陸光祖截舊城西南隅於城外,踞山岡險絕處,改築今城,城小而堅,可恃爲固云。
衛縣城,縣西五十里。古朝歌也。殷武乙所都,紂因之。亦曰沬邑。周武王滅殷,封其弟康叔於此。後屬於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伐晉,取朝歌。又定十三年晉荀寅、士吉射入於朝歌以畔。戰國屬魏。秦始皇六年伐魏,取朝歌。項羽立司馬邛爲殷王,都此。漢置朝歌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永初四年朝歌賊寧季等作亂,使虞詡爲朝歌長,遂平之。三國魏置朝歌郡。晉改屬汲郡。永康二年成都王穎舉兵於鄴,討趙王倫,前鋒至朝歌,遠近響應。太安二年穎復舉兵內向,屯於朝歌。明年,幽州都督王濬入鄴,遣兵追穎至朝歌,不及而返。後魏仍屬汲郡。東魏爲汲郡治。後周置衛州治此,兼置修武郡。隋初,郡廢,仍爲衛州治。大業初,改州爲汲郡,復改朝歌曰衛縣,仍爲郡治。唐初亦爲衛州治。貞觀初,州移治汲縣,縣仍屬衛州。宋初因之。天聖四年改屬安利軍。熙寧六年廢爲鎮,屬黎陽縣。元初,復置,仍屬通利軍。金屬州。元廢。杜佑曰:「縣西二十五里有古朝歌城。劉昫曰:「紂所都朝歌城在縣西。《郡志》:「古朝歌城在縣北二十里,漢朝歌城在縣西五十里。似悞。今亦見河南淇縣。
清淇城,在廢衛縣東。隋開皇十六年分衛縣置。大業初,廢入衛縣。隋末,復置。宇文化及據黎陽,圍徐世於倉城,李密帥兵壁於清淇,與世烽火相應。唐初,屬衛州。貞觀十七年廢入衛縣。長安三年復置。神龍初,廢。《括地志》:「清淇西南二十六里,即延津故城。
枋頭城,縣西南七十里,即今之淇門渡。舊《志》:「在衛縣南,去大河八里。《水經注》:「枋頭,古淇口也。漢建安九年曹操攻袁尚,圍鄴。於淇水口下大枋木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糧道,時號爲枋頭。晉永嘉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東燕。汲郡守向冰聚衆壁枋頭,爲石勒所敗。咸康二年苻洪降於石虎,說虎遷秦雍民十餘萬户於關東。虎以洪爲流民都督,居枋頭。永和五年趙亂。秦雍流民,相率西歸,路由枋頭,共推洪爲主,衆至十餘萬。洪子健在鄴,亦斬關奔枋頭。八年晉將謝尚使別將戴施據枋頭時,慕容雋遣軍攻鄴,鄴潰,施自鄴奔還倉垣。太和四年桓溫伐燕,戰於枋頭,不利而還。五年苻堅破燕,自鄴如枋頭,宴父老,改枋頭曰永昌,復之終世。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於鄴,分遣慕容德攻枋頭,取之。十年劉牢之引軍救苻丕於鄴,至枋頭。既而鄴中飢甚,丕帥衆就晉谷於枋頭,牢之遂入鄴城。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前鋒王仲德帥水軍入魏滑臺,魏主嗣遣叔孫建等自河內向枋頭,引兵濟河。宋景平元年魏主嗣遣兵寇河南,自鄴城如汲郡,至枋頭。既而使其將娥清鎮於此。元嘉二十六年魏主燾以宋圍滑臺,自平城赴救,至枋頭,遂度河,大敗宋軍。《括地志》:「枋頭城在淇水北。《河南志》云:「今淇縣南八里有枋頭城。悞也。葛陂,見河南新蔡縣。倉垣,見河南陳留縣。
雍榆城,縣西南十八里。《春秋》襄二十三年齊伐晉。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杜預曰:「朝歌縣東有雍城,即雍榆也。杜佑曰:「黎陽縣北又有凡城,即古凡伯國。○丘城,在縣西,或曰古頓丘邑也。《水經注》:「頓丘在淇水南。淇水又東屈而南,徑其西。魏徙九原、西河、吐軍諸胡於丘側,故有五軍之名。《寰宇記》:「丘縣古城在衛縣西北二里。古之頓丘,今爲通靈觀。丘縣之名,未詳所據。
袁譚城,在縣西。《述徵記》:「黎陽城西南七里有袁譚城。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曹公攻譚時所築。操攻黎陽,敗袁譚、袁尚,留其將賈信屯兵守之,因築城於此。《郡志》:「縣西二十里有永昌廢縣,隋初置,大業初廢。《隋志》不載。
大伾山,縣東二里。周五里,高四十丈有奇。峰秀拔,若倚屏障。孔安國曰:「山再成曰伾。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邳。伾與邳同也。《禹貢》:「導河至於大伾。即此。《國語》:「內史過曰,商之興也,杌次於丕山。亦即大伾也。今亦名黎陽東山。劉楨《黎陽山賦》:「南蔭黃河,左覆金城。青壇承祀,高碑頌靈。金城,謂黎陽城也。又名青壇山。山之絕頂,有中軍亭,隋末李密建以敵者。今遺址猶存。其北麓爲黎陽倉,自隋至唐宋,皆置倉於此,即倉城故址也。宋政和以後,河易故道,倉始廢。由大伾而東,曰紫金山。又東北,曰鳳凰山,俱大伾之支壟也。控扼淇、衛交流之口,屹然並峙。舊《志》云:「鳳凰山在故河東岸,碧石聳立,相傳昔有鳳凰集此,因名。紫金山,在縣東北六里,山無餘土,奇石がテ,岩洞泉壑,俱稱絕勝。
浮丘山,縣西南一里,高三十餘丈。盤踞六里,有峰岩三層。其脈自白祀同山而東伏衛河之下,至河東岸,突然聳峙,繚繞河濱。今縣治正跨其上。
同山,縣西南四十五里。相傳武王伐紂,諸侯會同於此,因名。亦曰童山。宇文化及自黎陽度永濟橋,與李密戰於童山之下。山無草木,故曰童也。其麓綿亘四十餘里,形若遊龍,高處如龍脊,曰龍脊岡。岡西有山,相輔而行。西屬太行,曰達西岡。《志》云:「龍脊之左,有山曰白祀,淇水所徑,多溢爲陂,又南入同山陂。同山西麓又有小溪,名波羅河,挾山南流,至龍口渚,伏流地中,潦溢則會於長豐泊。
善化山,縣西北三十五里,去內黃縣西南六十里。山有三峰如鼎峙,亦名三山。俗傳紂殺比干於此,亦名枉人山。後魏主宏云:「鄴西有枉人山。謂此也。山高六十餘丈,周三十里。其南北連跨巨岡,左右溪澗,不啻百數。西南一峰傑出,近西有黑龍潭。又有仰泉七十二穴,旱潦如一,居人以山出雲雨,望之幻態百出,名曰善化山。
黑山,縣西北八十里,周五十里。數峰環峙,形如展箕。石色蒼黑,岩峻壁,曲澗回溪,盤紆繚繞。漢獻帝初平初,黑山賊張燕等聚衆於此,掠河北諸郡縣。三年曹操自頓丘西入,擊黑山賊於毒等本屯是也。或謂之墨山。其西又有陳家山,連亘而南,下臨淇水。石壁屹立,高二十仞。又鹿腸山,在縣西北,與黑山相接。後漢初平四年袁紹引兵入朝歌鹿腸山,討於毒等賊。是也。《續漢志》朝歌縣有鹿腸山。
大河故瀆,在縣城西十里。舊爲大河所經,亦曰西河。《漢志》:「黎陽南有故大金堤,與東山相屬,北盡魏界。又有鯀堤。《唐會要》:「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東泛滑,距城才二里。鄭滑帥薛平按故道河,出黎陽西南,遣使請於魏博帥田弘正。弘正許之。因共發卒鑿古河十四里,徑黎陽山東,會於故瀆。自是滑無水患。宋大中祥符四年河決通利軍,合御河,壞州城田廬。遣使浚治。自是以後,決溢之患,常在州境。以大河自高趣卑,縣實當其衝也。又有黎陽津,自昔爲津濟之要。《郡縣志》以爲白馬津,非也。白馬津屬滑縣,蓋在黎陽之南岸。杜牧曰:「黎陽距白馬津三十里。《山堂雜論》云:「、滑間度河處,昔皆以白馬爲名。然主河北而言,則曰黎陽。主河南而言,則曰白馬。後漢初平二年袁紹並河北軍於黎陽。建安四年袁紹謀攻許,曹操聞之,進軍黎陽。既而操屯官渡,紹軍黎陽,遣兵圍白馬,爲操所敗。操軍還,紹渡河追之。五年紹爲操所敗,走至黎陽北岸。七年紹歿。袁譚屯黎陽,操自官渡渡河攻譚,敗之。晉太元十七年慕容垂攻翟釗,軍黎陽,臨河欲濟,釗列兵南岸以拒之。垂移營就西津,去黎陽西四十里,爲牛皮船佯渡,釗亟引兵趣西津,垂潛遣慕容鎮自黎陽津夜濟,營於河南。釗還攻鎮,不能拔。慕容農遂自西津濟,夾擊釗,釗遂敗。隆安初,慕容德自鄴徙滑臺,至黎陽津,冰合夜濟,因改爲天橋津。二年慕容寶以蘭汗等作亂,自龍城南奔至薊,間道至鄴。南至黎陽,伏於河西,欲赴慕容德於滑臺。聞德已稱制,懼而北走。胡氏曰:「河自遮害亭屈而東,過黎陽縣南,故曰河西。其東岸即滑臺也。東魏武定六年高澄南臨黎陽,自虎牢濟河至洛陽。高齊河清二年自虎牢至滑臺,如黎陽,還鄴。武平四年以陳人克淮南,命於黎陽臨河築城戍。時又移石濟關於黎陽,改名白馬關。唐元和中,發鄭、滑、魏博卒,鑿黎陽古河,導河還北。大順初,朱全忠謀侵河東,假道於魏博,羅弘信不許。全忠自黎陽濟河擊魏。五代梁開平五年晉王存勗乘柏鄉之捷,進攻魏州,觀河於黎陽,梁兵駭遁。貞明五年晉軍屯德勝。梁將王瓚自黎陽渡河,掩擊澶、魏,至頓丘,遇晉兵而旋。石晉天福二年天雄帥範延光舉兵,遣其將馮暉等循河西抵黎陽。九年契丹入寇,陷貝州,前鋒至黎陽。既而晉主出屯澶州,命張彥澤將兵拒契丹於黎陽。宋靖康初,女真南犯,命內侍梁方平屯黎陽河北岸。女真將斡離不陷相州及州,前鋒至黎陽,方平奔潰。河南守橋者,亦燒營遁。女真遂濟河陷滑州。宋南渡以後,大河南徙。范成大《北使錄》:「州城西南有積水若河,蓋大河剩水也。今亦堙爲平陸。《河渠考》:「縣北四十里有大齊村,相傳黃河故道也。衆流所鍾,舊於村東故堤,開堤口以洩衆水,由田氏村順流入衛。萬歷十年爲滑民所壅,自縣以北,皆被溺。尋復故流,州境始爲安堵。石濟,見河南胙城縣。
衛河,在縣城西。源發河南輝縣蘇門山。自汲縣境流入縣界,至黎陽故城西,又東經城西北。流經縣西北三里,曰王橋渡。至縣北二十五里,曰屯子渡。又北十五里,曰老鴉嘴渡。入內黃縣界。《寰宇記》:「衛河、淇水合流,亦曰黎水,亦曰水,又謂之白溝。魏武遏淇水東入白溝,蓋昔時淇水南入河,堰之使東入衛,以通漕也。《志》云:「縣西南十里,舊有外郎河,或謂之黎水,蓋即衛河故渠也。西匯長豐泊,又西北歷善化山,復西北會於漳水。金時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引流東北出,取舟在水中之義。今衛河經流於此。《河渠考》:「衛河經城西,廣數丈。堤甚卑薄,夏秋雨潦,上流諸水並集,往往爲害。萬歷六年縣令任養心於舊堤外八里許,自石羊村至侯固寨,築長堤障之,公私利賴云。
淇水,縣西南六十里。源出河南輝縣之共山,自淇縣境流入縣界。《漢•地理志》:「淇水東至黎陽入河,謂之淇口。賈讓《治河議》:「從淇口以東爲石堤,多張水門。是也。亦謂之清水。後漢初平二年袁紹屯朝歌清水口。《九州春秋》曰:「淇水口也。南岸即是延津。建安九年曹操下大枋木成堰,正在其處,盧諶《徵艱賦》所謂洪河巨堰,深渠高堤者也。後廢。北魏熙平中,復浚治之,蓋即淇水合衛河之處矣。又宿胥瀆,亦在縣西南。《水經注》:「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功焉。《戰國策》:「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是瀆也。《魏志》:「武帝因宿胥故瀆,開白溝導清淇水入焉。虛,即殷墟,見河南安陽縣。頓丘,見前。
宛水,縣西南六十里。《水經注》:「淇水南歷枋堰,又東有宛水合焉,其上流有五水分流,世號五穴口。今並爲二水,一爲天井溝,一分爲蓼溝,東入白祀陂。又東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餘頃,又東南入於淇水。
長豐泊,縣西二十里。《地理志》:「天下水名泊者二,一曰梁山泊,一曰長豐泊。長豐泊,即白祀、同山二陂水所匯也。自大河南徙,二陂漸堙,泊亦淺涸。今爲牧馬地,每遇霖潦,水輒泛溢。《志》云:「長豐泊向爲ㄜ池之所,周數十里。嘉靖中,邑令陸光祖因水涸時疏渠,南起交卸村,北抵屯子鎮,延袤九十餘里。一有水患,輒循渠而洩,地可耕藝。未幾湮塞,尋復浚治,至今爲民利。○裴潭,亦在縣西,與長豐泊相近。宋天禧四年李垂規度疏河利害,請自衛州東曹公所開運渠東五里引河,正北稍東十三里破伯樂舊堤,注裴潭,徑牧馬陂,正東稍北四十里系大伾、西山釃爲二渠。不報。
新鎮,縣西南六十里。接河南汲縣界,爲戍守處。元置巡司於此,明初革。洪武二十九年復置。又有新鎮水驛,亦在縣西六十里。《志》云:「縣有平川水驛,在縣城西長青門外。又有李家口遞運所,在縣南二十五里,民居輻輳,有城周六里有奇。嘉靖三十六年設稅課局於此。《志》云:「新鎮、平川二水驛,嘉靖四十五年革。
遮害亭,縣西南五十里,舊爲大河所經。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東,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大河經亭南,又東至黎陽縣東大伾山,北入開州境,此黃河故道也。賈讓《治河策》:「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泰山,東薄金堤,勢不能遠。即此。
昭陽亭,在縣東北。漢賈讓《治河策》:「河從河內北至黎陽,爲石堤。激使東抵東郡平岡,又爲石堤。使西北抵黎陽觀下,又爲石堤。使東北抵東郡津北,又爲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陽,又爲石堤。激使東北百餘里間,河再西三東,迫扼如此,不得休息。昭陽,蓋在黎陽縣境。平岡,或曰在滑縣西南。觀,今山東觀城縣。
谷口戍,在枋頭西。晉太元十年秦苻丕就谷枋頭。既而復自枋頭將歸鄴,與晉將檀玄戰於谷口,玄敗,丕復入鄴。○孫就柵,在縣西北。晉太元十年劉牢之攻後燕黎陽太守劉撫於孫就柵。慕容垂來救,牢之不勝,退屯黎陽。孫就,人姓名也。
天成橋,在故河上。宋政和五年都水使者孟昌齡獻議,導河大邳,可置永遠浮橋。河流自大伾之東而來,直大邳山西止數里,方回南東轉,復折而東,亦不過十里。視地形水勢,東西相直甚徑易,曾不十餘里。且地勢低下,可以成河,倚山可爲馬頭。又有中潭,正如河陽。若引使穿大伾、大山及東北二小山,分爲兩股而過,合於下流,因三山爲趾,以系海梁,省費數十百倍。從之。尋奏開鑿大伾、三山兩河,回引河流,修系木橋,進合龍門。功畢,詔居山至大伾山浮橋,屬州者名天成。大伾至汶子山浮橋,屬滑州者名榮光,俄又改名聖功。宣和三年河溢,壞天成、聖功橋。都水孟揚奉詔修築三山東橋,尋復壞。○巨橋,《志》云:「在縣西五十里。又鹿臺亦在焉。《周書》:「武成散鹿臺之財,發巨橋之粟。蓋謂此云。今有巨橋鎮。
上宮臺,在廢衛縣東北。《志》云:「衛縣北有苑城,其東二里爲上宮臺。《衛風》所云要我乎上宮者也。相近又有沙丘臺,俗名妲己臺。

滑縣,府南二百三十里。東北至開州百二十里,西北至縣二十五里,南至河南開封府二百十里,西至衛輝府百二十里。古豕韋氏國,春秋時衛地。漢置白馬縣,屬東郡。後漢因之。晉屬濮陽國。劉宋於此置兖州及東郡,亦謂之滑臺城,河南四鎮之一也。後魏初因之,尋改爲西兖州治。太和十八年廢州,仍爲東郡治。隋初,郡廢。開皇九年置杞州於此。十六年改爲滑州。大業二年又爲兖州。三年復曰東郡。唐仍爲滑州。天寶初,曰靈昌郡。乾元初,復故。大曆七年永平節度治於此。貞元初,爲義成軍治。大順初,亦曰宣義軍。五代唐復爲義成軍。宋仍曰滑州。太平興國初,改軍名曰武成軍。端拱初,賜郡名曰靈河郡。熙寧五年州廢,屬開封府。元豐四年復舊。劉豫偽改曰涼平府。金復曰滑州。元因之。明洪武初,以州治白馬縣省入。七年又改州爲縣。今城周九里,外堤周二十里,有城門五。編户九十二里。

白馬廢縣,今縣治,春秋時衛之曹邑也。閔二年狄滅衛,衛人立戴公以廬於曹。秦爲白馬縣,沛公與秦將楊熊戰白馬。又漢初,灌嬰擊破叛將王武別將桓嬰於白馬下。後漢建安五年袁紹遣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擊斬之。曹丕黃初中,改封其弟壽春王彪爲白馬王。晉永嘉二年劉淵遣王彌、石勒等寇鄴,引軍而南。詔豫州刺史裴憲屯白馬以拒彌。四年石勒濟河陷白馬。自劉宋以後,白馬皆爲東郡治。隋唐以後,白馬皆爲滑州治。《括地志》:「白馬城在衛南縣西南三十四里。《邑志》:「今縣西北十里有白馬古城。一云在縣南二十里。蓋河變徙,白馬非復舊治也。又滑臺城,胡氏曰:「在白馬縣西南。晉太元九年謝玄北伐,遣別將郭滿據滑臺。滑臺之名,始見於此。十三年丁零翟遼自黎陽徙屯滑臺。十五年劉牢之擊敗之。十九年陷於後燕。隆安二年慕容德自鄴南徙滑臺。三年德引兵西擊苻廣,留慕容和守滑臺。和長史李辨作亂,殺和降魏。德還兵欲攻之,潘聰曰:「滑臺四通八達之地,居之未易一日安也。乃謀遷廣固。蓋滑臺城旁無山陵可依,車騎舟師皆可以逞。是時,魏人自北渡河而南,晉從清水入河,秦沿渭順河而下,皆湊於滑臺,故潘聰雲然也。《郡縣志》:「滑臺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傳衛靈公所築。中小城謂之滑臺,晉時滑氏爲壘,後人增以爲城,高堅峻險,臨河有臺,故曰滑臺。義熙十二年劉裕伐秦,王仲德帥水軍入河,逼滑臺,魏兖州刺史尉建棄城北渡河,仲德遂入滑臺。宋永初末,東郡太守王景度戍守於此,魏人攻拔之。元嘉七年到彥之等取河南地,入滑臺,留朱之戍守。魏攻圍數月,糧盡爲魏所陷。二十七年王玄謨攻圍滑臺,積二百餘日,不能克。魏人來救,敗還。後魏太和十七年將遷洛都,設壇於滑臺城東,告行廟以遷都之意,大赦,起滑臺宮。十九年復如滑臺時,又置西兖州於此,後廢。孝昌中,置西兖州,治定陶,尋復舊治。永安二年徐州刺史爾朱仲遠舉兵向洛,攻拔西兖州。魏主子攸使賀拔勝拒之,戰於滑臺東,兵敗降於仲遠。普泰三年爾朱仲遠自東郡會爾朱兆等,攻高歡於鄴,敗走滑臺。滑臺,即東郡治也。永熙三年高歡自晉陽犯洛,魏主修使賈顯智等鎮滑臺,顯智密降於歡。魏主復遣侯幾紹等與歡將竇泰等戰於滑臺東,敗死。每河北有變,滑臺常爲重地。蓋其地控據河津,險固可恃也。宋南渡後,大河南徙,滑州、白馬皆在河北,而滑州故城已淪於河中。陵谷變遷,非一日矣。《邑志》:「縣東二里有滑臺故城。恐悞。今縣城,正德七年因舊址增修。明年,復築外堤,周二十里。嘉靖以後,相繼修築云。
韋城廢縣,縣東南五十里。相傳殷豕韋氏故國。戰國時,亦曰危津。信陵君曰:「秦有危津以臨河內。是也。《史記》:「曹參至河內,下修武,渡圍津。徐廣曰:「東郡白馬有圍津,圍、韋同。《志》云:「河水至韋城,名曰韋津。漢爲白馬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韋城縣,屬滑州。唐因之。大歷十一年汴宋叛帥李靈曜爲諸道兵所敗,走至韋城,永平將杜如江追擒之。五代漢末,郭威爲將士推戴,自澶州南趣汴,至韋城。宋亦爲韋城縣,仍屬滑州。景德初,契丹入寇,車駕北巡,駐於韋城。金時,縣圮於水,廢爲韋城鎮。○平陽城,《志》云在韋城西二十里。《左傳》:「哀十六年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又孔悝爲蒯聵所逐,載伯姬於平陽,行於延津。亦謂之平陽亭,杜預曰:「燕縣東北有平陽亭,蓋其地。今與河南胙城縣接界。又廢長垣城,亦在韋城南三十餘里。《隋志》:「開皇十六年改故長垣縣曰匡城,而分韋城縣置長垣縣,大業初廢。
衛南廢縣,縣東六十里。春秋時楚丘地。僖四年衛文公自曹遷於楚丘,《詩》所云“定之方中,作於楚宮”者。隋開皇十六年置楚丘縣,以曹有楚丘,改曰衛南,屬滑州。唐因之。《舊唐書》:「縣本治楚丘古城,儀鳳初,移治西北濱河之新城。永昌初,又移於楚丘故城南。宋仍曰衛南縣,亦屬滑州。靖康末,宗澤自大名至開德,與金人屢戰皆捷,孤軍進至衛南。是也。金省爲鎮。○平昌城,在縣東南。本白馬縣地,後魏置平昌縣,屬東郡。北齊廢。又涼城廢縣,在縣東北,亦後魏置,屬東郡。北齊併入白馬縣。又有長樂城,在縣東,後魏分涼城縣置,屬東郡。北齊省。《郡縣志》:「隋衛南縣,即故平昌、長樂二縣地。
靈昌廢縣,在縣西南,以靈昌津而名。隋開皇十六年分酸棗縣地,置靈昌縣,屬滑州。唐因之。五代唐曰靈河縣。周廣順中,河決靈河口。顯德初,遣使修塞。宋仍屬滑州。乾德四年命韓重ど修滑州靈河堤。是也。熙寧六年縣廢爲靈河鎮。
鹿鳴城,在縣東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侯使許息來致地,我取枳道,與鄭鹿。枳道,在河內。鄭,即韓也,謂與韓以鹿邑。今城內有故臺,俗謂之鹿鳴臺。晉太元十一年黎陽太守滕恬之南攻鹿鳴城,降將丁零翟遼畔據黎陽。宋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謨自滑臺走鹿鳴,即此。城下有津,曰鹿鳴津。又西三十里爲白馬津,戴延之曰天橋津。東岸有故城,險帶長河,周二十里,本鹿鳴城,俗謂之逯明壘。明,石勒騎將也,城因以名。郭緣生曰:「鹿鳴城,袁紹所築,即今六明鎮矣。○大通城,在縣東北,當胡梁渡口。舊時於大河津濟處,往往爲月城,以防渡口,謂之大通城。隋義寧二年王世充爲李密所敗,自鞏北走大通城,蓋即孟津渡口。石晉時,以胡良渡路通澶州,爲往來要地,因築月城於此。天福四年置大通軍,其浮橋亦曰大通橋,城北即六明鎮也。
Θ城,《志》云:「在縣東十五里。《左傳》:「后羿自Θ遷於窮石。哀十一年衛太叔疾出奔宋,向與之城Θ。二十五年衛侯輒適城Θ。二十六年衛以城Θ與越人。即此。又須城,在縣東南二十八里。《詩》:「思須與漕。漕,亦作曹,即白馬縣也。須與漕,蓋相近矣。○訾樓城,在縣西南六十里,古衛地。《春秋》僖十八年邢、狄伐衛,衛侯師於訾樓。《志》云:「在長垣西北六十里。蓋接界處也。《寰宇記》:「縣東北七十里土山村,即古帝丘城。衛成公遷於帝丘,即此城云。
沙店城,縣南三十里。舊爲戍守處。宋建炎初,宗澤留守東京,召王彥於太行山,共議進取。彥渡河至汴,屯於滑州之沙店。即此。又赤眉城,在縣東二十四里,相傳赤眉屯營處。《志》云:「縣南七里有董固城,縣東北五十里又有大城。未詳所據。
白馬山,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山下常有白馬羣行,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水經注》:「白馬縣有神馬亭,實中層峙,南北二百步,東西五十餘步。今削落過半,西去白馬津可二十里許,疑即白馬山。蓋河水決溢,山久頹圮也。今縣東三十里有村,曰白馬牆,尚沿舊名云。
天臺山,在縣城西。宋天禧三年河決天臺山,發丁夫萬人塞之。堤成,名天臺埽。今城西高堤闊百步者,是也。舊《志》:「山在滑州城西北隔河。又狗脊山,在縣西北隅,山麓有龍潭,廣十餘頃。《郡志》縣東北七十里有鮒禺山。金自開州割入縣界,今見清豐縣。蓋境皆相接也。
瓦岡,在縣東。隋末,翟讓亡命於瓦岡,爲羣盜。《水經注》:「濮渠東徑滑臺城南,又東南徑瓦亭南。瓦亭,蓋因瓦岡而名。今湮。
衛河,縣西北五十里,亦曰永濟渠。自縣流入境,又東北入內黃縣界。
滑河故瀆,在縣北。《水經注》:「白馬縣有涼城,大河經其北,有神馬亭。昔時大河東北流至滑,勢最盛。自洛以西百川,皆會澶、濮之間,所在決盪,更相通注。唐末,滑受患最劇。乾寧二年河漲,將毀州城,朱全忠命決爲二河,夾州城而東,爲害滋甚。後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漸逼,命段凝於滑州決河,東注曹濮及鄆,以限唐兵,謂之護駕水。自是屢費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滑州每歲河決南岸,請於迎陽村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陽合大河。乃命興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彥鈞鑿河開渠,自韓村埽至州西,凡五十餘里合於河,以分水勢。宋南渡以後,故瀆漸爲平陸矣。《邑志》:「縣東北六十五里有消河,古黃河經流處。或以爲即滑河之訛也。
白馬津,{{annotate|在縣西,即大河津渡處也。胡氏曰:「河自黎陽遮害亭決而東北流,過黎陽縣南。河之西岸爲黎陽界,東岸爲滑臺界,其津口曰白馬津。《水經注》云:「津,在白馬城西北,因名。戰國時張儀謂趙王,秦守白馬之津。又蘇代約燕王:「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陽。韓非說秦王曰:「決白馬之口,以沃魏氏。秦末,張耳、陳餘略趙地,從白馬渡河。又沛公與秦將楊熊戰白馬,酈食其說漢王塞白馬之津。是也。漢三年盧綰、劉賈將卒二萬、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佐彭越,燒楚積聚。晉永興三年成都王穎故將公師藩起兵趙魏,尋自白馬渡河,兖州刺史苟晞擊斬之。宇文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遣其黨宇文冑自石濟,宇文威自白馬濟河,共攻東郡。隋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綦良出滏口,攻黎州,塞白馬津。唐文德初,朱全忠以魏博軍亂,自白馬濟河,下黎陽等鎮。津口舊有白馬驛。天二年全忠殺故相裴樞等三十餘人於白馬驛,投屍於河。三年全忠自白馬濟河,攻劉守文於滄州。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軍置鎮相州,恐魏人不服,遣開封尹劉自白馬濟河以脅之,魏軍遂作亂。石晉天福二年範延光舉兵魏州,晉主命白奉進將兵屯白馬津以備之,延光亦遣兵循河西抵黎陽口。開運末,契丹入大樑。明年,自汴還渡白馬津而北。周顯德三年北伐契丹,渡白馬津。《通釋》:「白馬北岸,即黎陽津。故白馬亦兼有黎陽之名。黃、濟陽,見河南杞縣及蘭陽縣。《山堂雜論》曰:「決宿胥,決河使北也;決白馬,決河使南也。
靈昌津,在白馬津西。舊《志》云:「在靈昌縣東北二十二里。一名大曷。相傳澹臺滅明斬蛟投璧處也。《水經注》:「靈昌津,本名延津,一名延壽津。後漢建安六年袁紹遣顏良攻白馬。曹操馳救,荀攸曰:「今兵少不敵,必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良可擒也。操從之。既而與紹戰於延津,紹大敗。晉永嘉初,羣盜汲桑、石勒等入鄴,大掠而南。濟自延津,將擊兖州,刺史苟晞討敗之。三年劉淵使其將劉景攻黎陽,克之。時晉將王堪屯東燕,景敗堪於延津,沈男女三萬餘人於河。咸和三年石勒擊劉曜於洛陽,至河渚,不得渡。流澌忽因風凍合,渡訖復泮。勒自以爲得天助,改曰靈昌津。建元二年石虎作河橋於靈昌津,採石爲中濟,石下輒隨流去,用工五千餘萬,而橋不成。虎怒,臨河斬匠而還。蓋大河深廣,必下石爲中濟,兩岸系巨以維船,然後可以立橋,如河陽蒲津之中潬是也。劉宋景平元年魏主嗣侵宋,自靈昌津濟,遂如東郡。元嘉七年到彥之等收復河南,諸軍進屯靈昌津,列守南岸,西至潼關。唐天寶十四載,安祿山自靈昌渡河,以約敗船及草木,橫絕河流。一夕,冰合如浮梁,遂陷靈昌郡。津旁有湖,周十里許,曰靈昌湖,蓋大河所匯也。今涸。胡氏曰:「滑臺城下爲延津,又西爲靈昌津。王氏曰:「靈昌津在白馬津之西,近河南之延津縣界。今亦見延津縣。
長壽津,在縣東北。《水經注》:「河水徑滑臺城,又東北徑涼城縣,又東北爲長壽津。《述徵記》:「涼城到長壽津六十里,河之故瀆出焉。王氏曰:「自漢以來,長壽津爲黃河故道。南北朝時,黃河自漯河入海,因謂之故瀆。北魏永熙末,魏主遣賈顯智禦高歡於滑臺,歡遣相州刺史竇泰趨滑臺,遇於長壽津。顯智陰約降於歡,引軍退。即此。
胡良渡,在縣東北,接開州境,亦舊時大河渡口也。唐乾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陽南寇,遣其偽相周摯,分道自胡良渡會於汴州。良,亦作梁。五代晉天福二年楊光遠擊範延光於魏州,引兵自滑州逾胡梁渡。四年以胡梁渡月城爲大通軍。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晉主命景延廣自滑州引兵守胡梁渡以備之。是也。或曰即故鹿鳴津矣。
白皐渡,在縣北,亦大河津渡處。唐乾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陽南寇,分四道渡河。一出黎陽,一出胡梁,思明自引軍出濮陽,分遣其子朝義出白皐,皆會汴州。後唐同光末,魏州軍亂,李嗣源討之,爲亂兵所推。嗣源尋自相州由白皐濟河,至滑州。石晉天福二年楊光遠擊範延光於魏州,自大樑進兵,由白皐趣滑州。是也。
濮渠,在縣南。舊自河南延津縣界分濮水爲渠,又東入開州界,仍合於濮水。今涸。《水經注》滑臺南有濮渠,是也。寸金潭,在縣東北,舊爲大河經流處。宋宣和二年王黼言:「河流自韓村埽衝至寸金潭,自成直河。即此。今涸。又有滹沱澤,《志》云:「在縣北三里,周五里,亦大河之餘浸也。
金堤,在廢靈河縣西南五十二里。隋大業中,置金堤關,尋廢。《括地志》:「千里堤,在白馬縣東五里。即金堤也。《元和志》:「金堤在酸棗縣南二十三里。王氏曰:「今在滑州界。漢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漢成帝建始四年又決東郡金堤。杜佑曰:「白馬縣有瓠子堤,亦曰金堤。後漢王尊爲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帥吏民祀水,請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堤上,水波稍卻,即此處云。《邑志》:「金堤在縣南二十三里。縣西南三里有故瓠子堤,三十里有東西大堤。其南復有一堤,西接衛輝,東連開州界,土人呼爲夾堤。又有新堤,正統初,河決河南胙城縣,泛溢入境三十餘里,因築此堤障之,東接長垣縣界,號曰新堤。又有陳公堤,在縣南門外,宋滑州守陳堯佐所築。
六明鎮,在胡良渡口。石晉天福二年範延光舉兵魏州,其將馮暉等引兵至六明鎮,渡河擊晉軍,爲楊光遠所敗。周廣順中,河決六明鎮。顯德初,遣使修塞之。胡氏曰:「鎮即大通軍之地。是也。或以爲即故鹿鳴城,悞爲六明云。○老岸鎮,在縣東南七十里,今有巡司。
魚池店,在廢靈河縣東。五代漢乾元年河決於此,謂之魚池口。周顯德初,遣使修塞。天聖五年浚魚池埽減水河。《宋志》:「大河徑縣界,有韓村、房村、石堰、魚池、迎陽等埽。今縣有魚池、迎陽等鋪。○草市,舊在城西南。胡氏曰:「滑州城外舊有草市,以草舍成市而名。石晉天福二年範延光舉兵魏州,遣兵渡河,焚草市,即此。《邑志》:「由縣南門外出草市,穿堤有大路,挾東西龍潭,謂之龍河道口。
石柱店,在縣南。唐興元初,李希烈據汴州,滑州刺史李澄初降於希烈,至是希烈使澄攻寧陵。澄至石柱,使衆陽驚,燒營而遁,密請內附處也。寧陵,今河南歸德府屬縣。○王鐵槍寨,縣東北四十里。五代梁將王彥章嘗屯兵於此,因名。

東明縣,府南百八十里,舊在州東南百里。西至長垣縣七十里,東至山東曹州六十里,南至河南儀封縣百里。本漢冤句縣地,唐宋因之。宋乾德初,置東明縣,屬開封府。金避河患,徙縣治於曹州濟陰縣西,因屬曹州。元初因之,尋改屬大名路。至元二年屬開州。明初省入開州及長垣縣。弘治四年復置,屬大名府。萬歷中,改屬州。城周七里有奇,編户三十六里。今改屬府。

東明廢城,在縣東。《志》云:「金徙縣治河北冤句,故地在今縣東北二十里,即山東曹州境內也。洪武初,避水患,徙治雲臺集,謂之新東明。尋復堙沒,縣遂廢。弘治中,復置縣大單集,即今縣治也。《郡志》:「漢東明城在長垣縣東南十五里。今見河南蘭陽縣。
武父城,在縣西北。《左傳》桓十二年公會鄭伯,盟於武父。杜預曰:「濟陽東北有武父城。濟陽,今見河南蘭陽縣,蓋與縣接境。《邑志》云:「縣東北二十里有故漆園城,昔時多樹漆於此,因名。今其地亦曰漆園村。
離狐城,在縣東。漢置離狐縣,屬東郡。後漢建初四年改屬濟陰郡。《魏志》:「李興從太祖,遷離狐太守。蓋嘗置爲郡也。晉仍曰離狐縣。隋仍屬東郡。唐還屬曹州。《元和志》:「縣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在濮水南。常爲神狐所穿,遂移於水北,故曰離狐。天寶元年改曰南華縣。宋因之。《河渠志》:「乾德四年靈河縣堤壞,水東注南華縣。《寰宇記》:「南華縣在州西北百二十里,離狐故城在縣西北五十三里,後魏時所遷治也。《通考》:「金時,因黃河水,廢。新《縣志》:「離狐城,在縣東北十里西臺集。又曰在曹州西四十里李二莊。蓋境相接也。
龍光山,縣東南三十里。以雲氣升騰如龍而名。其相峙者,曰白龍山,相傳張良嘗辟穀於此。
五霸岡,縣東南五十里。《志》云:「春秋時齊、晉會盟處也。亦曰霸王岡。相傳項羽救邯鄲時,曾駐此岡。○黃陵岡,在縣東南八十里。弘治五年大河決溢處。其地與河南儀封縣接界,有黃陵渡。今詳見儀封縣。
黃河,舊在縣南五十里。自長垣縣流入境,南接儀封縣界,又東南接山東曹縣界。河益引而南,縣境之患差少。○普河,在縣北,大河餘流也。《志》云:「縣四面俱有護城壕堤,惟北門堤外有普河一道,當河南黑陽山下流。歲久沖淤,漸成巨浸,因築堤以防其衝囓。黑陽山,見河南原武縣。
長堤,在縣南。西接長垣縣境常村、新豐等堤,東入曹州界,綿亘百餘里。《河防考》:「縣西南二十里有響子口,即正統十三年大河決入處也。又有七里堤,在縣西四十里,長七里。○杜聖堤,在縣南六十里,南濱大河。《志》云:「長堤屬縣境者三十三里,而長堤爲要口。嘉靖十三年因舊址增築。有杜聖寨,亦曰杜聖集,置巡司於此。
康王臺,縣南五十里。宋高宗爲康王時,募兵入援,築臺於此。一云在五霸岡上。《志》云:「縣東北十五里有西臺,相傳冤句縣昔嘗治此。恐悞。

開州,府南百六十里。東南至山東濮州百二十里,南至河南開封府百五十里,西至河南衛輝府二百三十里。

古昆吾國。春秋戰國爲衛地。秦置東郡治濮陽。漢仍屬東郡。後漢因之。晉改濮陽國。後魏改濮陽國爲濮陽郡。隋初,郡廢,屬魏州,尋屬滑州。大業初,爲東郡及武陽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頓丘,取澶淵以名。貞觀初,州廢,仍屬魏州。大曆七年復置澶州從魏博帥田承嗣請也。五代晉曰鎮寧軍《薛史》:「天福三年移州治於德勝口。九年始置鎮寧軍,兼領濮州。《郡志》:「晉天福中,州移治夾河。漢乾初,又徙德勝寨,周世宗復移治澶淵故城。皆悞也。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淵郡、鎮寧軍節度。熙寧九年移於今治。崇寧五年升爲開德府《宋志》:「崇寧四年建爲北輔。宣和二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路。金仍曰澶州。皇統四年改開州,屬大名府。元屬大名路。明亦曰開州,以州治濮陽縣省入編户百有一里,領縣二。今仍曰開州,領縣一。
州肘腋大樑,襟帶東郡謂山東東昌府境。春秋時,衛都於此,與齊、魯相雄長。秦末,項羽由此扼章邯。後漢之季,呂布亦爭此,以抑曹操。蓋其地濱河距濟,介南北之間,常爲津要。五代時,晉王存勗與梁人力戰於河上,德勝兩城,爲必爭之險。石晉開運三年慮契丹爲後世患,徙澶州於德勝。九年契丹入寇,屯元城。趙延壽請於契丹曰:「晉軍悉在河上,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奪其浮梁,則天下定矣。契丹遂進營城北。宋景德初,契丹南犯,寇準力勸親征,禦北城門樓,而契丹氣沮。宋人以澶州爲大樑北門,安危所繫也。今大河南徙,形勢稍移,然川原平曠,道路四達,居然衝要矣。
濮陽廢縣,今州治也。王氏曰:「舊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爲古顓頊之墟,亦曰帝丘。夏爲昆吾氏所居。《國語》曰:「昆吾爲夏伯。是也。《春秋》僖三十一年衛成公自楚丘遷於帝丘。即此。其后曰濮陽,以地在濮水北也。秦始皇七年拔衛濮陽,置濮陽縣,東郡治焉。《史記》:「章邯與項羽戰,軍濮陽東,環水自固。漢仍曰濮陽縣,亦爲東郡治。後漢因之。初平二年曹操擊黑山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操爲東郡太守。興平初,呂布襲據濮陽,與曹操爭兖州。晉亦曰濮陽縣,爲濮陽國治。後魏仍屬濮陽郡。隋屬滑州。大業初,屬東郡。唐屬濮州。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勗攻梁濮陽,拔之,尋棄不守。五年晉敗梁軍於河南岸,復乘勝拔濮陽。石晉天福四年改屬澶州。宋因之。熙寧四年河決澶淵,因改置澶州,移濮陽縣爲州治。胡氏曰:「濮陽舊在河南,今開州治所之濮陽,乃石晉天福中移就澶州南郭者。或曰即宋所移,胡氏悞也。《九域志》云:「濮陽縣東去濮州九十里。《城邑考》:「州城,宋熙寧中土築,後皆因之。弘治十三年增修其城,前方後圓,俗呼臥虎城。周二十四里,爲門四。
德勝城,州東南五里,古澶淵也。《春秋》襄二十年晉及諸侯會於澶淵。二十六年復會於澶淵。三十年又會焉。杜預曰:「澶淵在頓丘南。今謂之繁,近戚田,其後爲德勝渡,黃河津要也。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勗拔濮陽,軍德勝渡。尋遣李存審於德勝南北,夾河築兩城而守之。胡氏曰:「時河津闊遠,兩城相距,蓋三十里。五年梁賀瑰攻晉德勝南城,百道俱進,以竹笮連艨艟巨艘,橫斷河流,使晉救兵不得渡,爲晉將李建及所破。既而梁將王瓚據楊村,夾河築壘,造浮橋,謀攻德勝。晉將李存進亦造浮橋於德勝。或曰:「浮梁須竹笮、鐵牛、石,我皆無之,何以能成?存進不聽,以葦笮維巨艦,係於土山巨木,踰月而成,人服其智。晉王尋自魏州發徒數万,廣德胜北城。梁人來爭,晉王拒之,大小百餘戰,城始就。龍德初,戴思遠復自楊村襲晉德胜北城,爲晉所敗。明年,復攻北城,重塹復壘,斷其出入,晝夜急攻。晉將李存審悉力拒守,晉王自幽州馳救,思遠引卻。後唐同光初,梁王彥章自楊村徑攻德勝,力戰斷其浮橋,南城遂陷。唐主命棄北城,撤屋爲筏,東助楊劉守備。彥章圍楊劉不克,退走楊村,唐軍復屯德勝。石晉天福三年時瀛、莫諸州入於契丹,河北無藩籬之固,於是移澶州跨德勝津,並頓丘縣亦隨州移治郭下。是時作浮橋於德勝口,謂之澶州河橋。於是兩城有南澶、北澶之目,蓋以防固河津也。九年契丹攻澶州,欲奪浮梁,不克。開運三年契丹入汴,遣酋帥耶律郎五據澶州。賊帥王瓊帥衆襲據南城,北渡浮航,圍郎五於牙城,契丹救卻之。漢乾三年郭威舉兵鄴都,漢主遣侯益等將兵趣澶州。威至,澶州降,遂渡河,趣滑州。宋景德初,契丹入犯,寇準勸帝親征。駕至南城,衆請駐蹕,準固請渡河,禦北城門樓,士氣百倍。既而幸浮橋,登臨河亭。蓋是時,澶州猶治德勝城也。慶曆中,嘗增修之。熙寧九年城圮於水,因改築州城,以濮陽縣爲州治,非復石晉所移之舊矣。《九域志》:「澶州距魏州百三十里。胡氏曰:「此據故澶州北城言之,自南城度河並浮梁計之,則百五十里,故晉人每言澶州距魏百五十里也。蓋澶州徙治不一,大約唐治故頓丘城,石晉時治德勝,宋始治濮陽。《一統志》云:「今州南有故德勝寨。楊劉,見山東東阿縣。
戚城,州北七里。春秋時衛邑,會盟要地也。又爲衛大夫孫林父之食邑。《左傳》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於戚,時晉師伐衛,取戚,疆戚田也。成十五年同盟於戚。襄元年晉以諸侯之師伐鄭,侵楚及陳。晉侯、衛侯次於戚,以爲之援。二年諸侯之師會於戚。五年晉復會諸侯於戚。襄二十六年孫林父以戚如晉,晉會諸侯於澶淵,以討衛疆戚田也。取衛西鄙懿氏六十,以與孫氏。又昭七年晉反戚田於衛。哀二年趙鞅納衛太子蒯聵於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預曰:「是時戚在河外,晉軍已渡河,故云。哀十六年衛世子蒯聵自戚入衛。今亦謂之戚田,自戚城而西北五十里有懿城,即古懿氏也。《水經注》:「戚,衛河上邑。漢高十二年封李必爲戚侯,邑於此。《五代史》:「梁貞明五年王瓚與晉將李嗣源戰於戚城,敗還。龍德初,晉將李嗣源伏兵於戚城,敗梁將戴思遠。晉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圍晉將高行周等於戚城,爲晉所敗,解圍去。未幾,復攻澶州,與行周戰於戚城南,不勝而還,即此城也。
臨河城,州西六十里。漢黎陽縣地。武帝封魯共王子賢爲臨河侯,邑於此。後魏永安初,分黎陽縣地,置東黎縣,屬黎陽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改置臨河縣,屬衛州。唐初,屬黎州。貞觀十七年改屬相州。文德初,朱全忠救樂從訓於內黃,下臨河鎮。大順初,全忠將丁會等侵魏博,度河取黎陽臨河。後唐同光初,梁段凝寇澶州境,進至臨河之南。宋仍爲臨河縣,屬澶州。金廢。《郡志》:「臨河城在內黃縣南三十里。一云滑縣西北有臨河城。蓋境相接也。○澶水城,在州西二十里,本臨河、內黃、頓丘三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澶水縣,屬衛州。大業初,屬汲郡。或曰隋本置澶淵縣,唐諱淵,因改曰澶水縣。初屬黎州,尋屬澶州。貞觀初,州廢,還屬黎州。十七年廢入臨河縣。
昆吾城,州東二十五里。其地有古顓頊城,城中有古昆吾臺,相傳夏昆吾氏所築。春秋時屬衛。《左傳》哀十七年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是也。漢爲濮陽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昆吾縣,屬滑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昆吾縣,屬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陽。《志》云:「顓頊城,一名東郭城。隋置昆吾縣於此。又廢臨河縣東北三里,亦有顓頊城。
咸城,州東南六十里。春秋時衛地。《左傳》僖十三年齊桓公會諸侯於咸。又文十一年魯叔孫得臣敗狄於咸。定七年齊侯、鄭伯盟於咸。是也。劉昭曰:「濮陽有鹹城,或以爲古之咸國。○圉城,在州東。春秋時衛邑。襄二十六年衛孫林父以戚如晉,衛人侵戚東鄙。晉戍茅氏,衛人伐之,孫蒯從衛師敗之圉。茅氏,即戚東鄙之地也。又五鹿城,《志》云:「在州南三十里。杜預曰:「衛地有二五鹿,一在元城東,一在衛縣西北。此衛縣西北之五鹿矣。《寰宇記》:「元城東爲五鹿墟,即重耳乞食處,此爲五鹿城。又古浚,在州城東南。南有寒泉,即《詩》所謂爰有寒泉,在濬之下。
衛陽山,州東南二十里。以在衛地之陽而名。又州東南五里,曰洪洋山,山秀麗而隆峻。《志》云:「澶淵舊在其下,今山南有浮翠橋,即澶水所經也。○金沙山,在州治東迤北。宋建炎間,楊隸守開德,金人來攻,力戰城陷。金人屠其城,隸及弟彭年死之。人爲瘞骨立塚如山,因以沙名。
鐵丘,州北五里。杜預曰:「鐵在戚城南。哀二年趙鞅送衛太子蒯聵入於戚,遇鄭師,蒯聵登鐵上以望,懼,自投於車下。鐵上,即鐵丘也。又瑕丘,在州東南三十里,高三丈。《檀弓》:「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從。即此。又東南十里爲延丘,相傳吳延陵季子適衛時,曾憩於此。
清丘,州東南七十里,丘高五丈。《春秋》宣十二年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於清丘。是也。唐置清丘驛。五代唐同光初,李紹興敗梁遊兵於清丘驛南。即此。又旄丘,在州東北,《志》云:「即《衛風》所詠旄丘之葛者。《郡志》舊濮陽城東有高丘,蓋即帝丘之訛也。○寒泉岡,在州西南。《水經注》:「濮陽城側有寒泉岡,即《詩》所稱爰有寒泉者。世謂之高平渠。非也。
黃河故瀆,在州治南。自滑縣流入州界,自昔大河經流處也。今有瓠子故渠,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漢元光中,河決瓠子,使汲仁、郭昌發卒數万塞之,不成。元封元年封禪還,自臨決河,塞之。築宮其上,名曰宣防。《水經注》:「濮陽北十里,即瓠河口,亦謂之瓠子堰,又爲宣房堰。平帝以後,河水東浸,日月彌廣。永平十二年詔王景修治,景防遏衝要,疏決壅積。瓠子之水,絕而不通。自唐末以至五季,河流蕩決,漸失故道。宋慶曆中,河自澶州東北三十里商胡河口趨恩、冀,既而大名、鄆、澶、滑、濮、齊、淄、滄、隸、德、博、懷、衛、孟、鄭及開封,俱受河害。至和二年河復決大名館陶。李仲昌奏請自商胡河東南鑿六塔渠,引河東注橫隴故道,以披其勢。時孫亦言:「六塔下流,可導而東去,以紓息冀金堤之患。歐陽修謂:「六塔狹小,不能容受大河,濱、隸、德、博諸州,必被其患。不聽。遂塞商胡,修六塔河。明年,六塔河復決。熙寧元豐中,河屢決於澶州之境。陳甫言:「商胡決三十餘年,河道填淤漸高,宜修之。並修橫隴,以分河流。又以二處土性疏惡,請修禹故瀆。不果。既而大河自州北決,入於御河,州境之患漸少。靖康以後,大河益徙而南,商胡、六塔諸河,盡成平陸。明正統十三年河決開封之滎陽、陽武,循故道至州南,凡百二十里,東流抵濮州,過張秋入海。其流奮擊,聲聞數十里,俗名響口子。尋塞。今州東二十里有清河,即大河舊流也。其北有龍泉岡,西有杏花岡,各高二丈許,下臨河,即舊時堤岸矣。又六塔河,舊《志》云:「在州東北十七里。橫隴河在州東四十里,俱宋時決溢之處。今詳見川瀆異同。
濮水,州南六十里,亦謂之濮渠。舊《志》:「濮水自河南延津縣東北流,經胙城,過濮陽,入山東濮州界。今胙城縣猶有故濮渠,即此水上流也。大河遷決不時,濮水遂至湮廢。
淇水,舊《志》云:「在臨河廢縣東南五里。自縣流入界,又東北流入內黃縣及清豐縣境。《通典》:「臨河縣有古淇河,謂此。或曰:「此即滑縣之永濟渠,自縣流經臨河縣西北五十里,而入內黃縣界者也。
西湖,在州城西南。舊時河流匯入,積而成湖。夏秋時,瀰漫甚廣,後漸淺涸,然猶渟流蕩漾,周數百畝。今無復舊觀矣。○胡柳陂,在州東南五十里,與山東濮州接界。五代梁貞明四年晉王存勗與梁軍大戰處也。今詳見濮州。
金堤頭,州東南百五十里。《志》云:「其西接黃陵岡,東至小張家灣,黃河分流決溢之處也。弘治中,郡守修築故堤,跨長垣縣及山東曹州界,東西亘二百餘里。舊有金堤巡司,河南徙始廢。○宋堤,在州南一里,相傳宋熙寧中築。舊《志》:「州北至大名,南抵長垣,其間長短無名之堤,不可數計。城北古堤自滑縣入州境,至清豐西五里。城南古堤,亦自滑縣經州東七十里之鄄城鄉,分爲五道,入山東範縣界之五堤頭村而止。又環城四面有小堤,所謂護城堤也,皆宋所置。
白沙渡,在州西,舊時大河津渡處也。劉宋景平初,後魏主拓跋嗣寇宋河南,從白沙渡河,屯濮陽南。胡氏曰:「濮陽對岸則頓丘縣境,白沙渡蓋在澶州界內。又鯀堤,在州西十里,自縣而東接州界,相傳鯀治水時築。《寰宇記》:「州西黃河北岸有古復關堤。《衛風》:「乘彼危垣,以望復關。蓋謂此云。《郡志》:「復關堤,在臨河廢縣南三百步。
宣防宮,《志》云:「在城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漢武帝元封初,塞決河,築宣房宮於其上,即此。又有龍淵宮,在州西南八里,亦漢武時築。一名赤龍渦。○烽火臺,在州東南。《志》云:「澶、濮間濱河遠近多丘阜,或十餘畝,或二、三十餘畝,皆石晉時所築,以備契丹處。
孫村,州東北三十四里,宋時大河決囓處也。天聖七年汴河溢勾管汴口,王中庸欲增置孫村之石限以洩之,不果。元豐末,河決於大名之小張口。知澶州事王令圖等議浚迎陽埽舊河,又於孫村置金堤,約復故道。元初,張問等言:「大河故道難復,請於南樂大名埽間,開直河,並簽河,分引水勢,入孫村口,以<角羊>北京向下水患。於是回河減水之議復起,言者交斥其非,乃罷。迎陽埽,舊在滑縣東北境。
曹村,在州西南,亦宋時大河要口也。熙寧四年河決澶州曹村埽,時程顥知鎮寧軍,方救護小吳埽,以曹村決,則注汴京,馳還塞之。十年河復大決於曹村,北流斷絕,河道南徙,逾年始塞之,謂之靈平埽。《郡志》:「靈平埽在州西南七里。恐悞。又小吳埽,在州東。《志》云:「小吳口西去曹村百里。熙寧四年河決澶州小吳埽。元豐八年小吳決口未塞,河又東決大名之小張口。是也。○趙徵村,在州東北,即六塔河口。宋至和中,修六塔河,內侍劉恢奏六塔之役,河口乃趙徵村,於國姓禦名有嫌。即此。今其地亦名趙村鋪。
楊村,州西南十五里,舊時大河要口也。五代梁貞明五年晉王存勗軍於德勝。王瓚據晉人上游十八里楊村,夾河築壘,造浮橋,通滑州饋運。晉將李存進亦造浮橋於德勝以拒之。既而瓚與晉兵戰於河南岸,敗走北城,即楊村北城也。龍德初,戴思遠悉楊村之衆,襲晉德胜北城,爲晉王存勗所敗,走楊村。尋復自楊村襲魏州,不克。唐同光初,梁將王彥章攻唐德勝,自大樑馳至滑州,陰遣人具舟楊村,兼流而下,循河南岸,直趣德勝,遂克南城。既而進攻楊劉,不克,解圍西走楊村。三年唐主由德勝渡河,歷楊村戚城,觀昔時戰處。《薛史》:「陽村在濮陽之北,濱大河。蓋據舊濮陽城言之也。
斂盂聚,在州東南。《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於斂盂。《史記》作斂於,即此聚也。又州治南有古重華臺。士孫子曰:「衛靈公坐重華之臺,侍御數百,仲叔圉諫,公乃出宮女。即此處云。《志》云:「州西南又有地名瓦屋頭,即《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衛侯同盟處。
土樓鎮,在州西。劉宋永初末,北魏將奚斤等拔宋滑臺,進擊翟廣於土樓,破之,遂進逼虎牢。《九域志》澶州臨河縣有土樓鎮。
斗門,在州東南。唐元和十二年陳許帥李光顏討淄青叛帥李師道,攻濮陽,收斗門、社莊二屯。又景福元年朱全忠擊天平帥朱,遣其子友裕將前軍軍於斗門。全忠至衛南,朱遣步騎襲斗門,友裕走,據其營,全忠不知,復趣斗門,爲所敗。

長垣縣,州南百五十里。南至河南蘭陽縣九十里,東南至河南儀封縣百三十里,西至河南胙城縣九十里,西南至河南封丘縣六十里,西北至滑縣九十里。春秋時衛之匡邑。戰國屬魏。漢置長垣縣,屬陳留郡。《風俗傳》:「縣有防垣,故名。後漢安帝封元舅宋俊爲侯邑。晉屬陳留國。後魏真君八年併入黃。景明五年復置長垣縣,屬東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曰匡城縣,屬滑州。唐因之。五代梁復曰長垣,屬開封府。後唐仍曰匡城。宋建隆初,諱匡,改曰鶴丘,尋復爲長垣縣,仍屬開封府。金泰和八年改屬開州。元初屬大名路。至元二年仍屬開州。明因之。今城周九里,有門四。編户七十八里。

長垣故城,縣東北三十五里。其地一名鮑垣,或曰即首垣也。《戰國策》:「韓侈謂秦王:「進宋、齊之兵至首垣,遠薄梁郭。又趙肅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水經注》曰:「首垣,秦更爲長垣,漢置縣於此。後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縣於婦姑城,以南有故匡城,因改爲匡城縣。在舊城西南二十七里。唐因之。乾符二年濮人王仙芝聚衆數千起於長垣,即故長垣城也。宋復改匡城爲長垣縣。金初,遷縣於柳塚村,在今縣城東北七里。明洪武初,以水患遷於蒲城。即今縣治。
蒲城,今縣治也。春秋時衛邑。桓三年齊侯、衛侯胥命於蒲。成九年同盟於蒲。《家語》:「子路爲蒲宰。《戰國策》:「秦攻魏之蒲。又秦始皇九年伐魏,取垣、蒲。蓋是時爲魏地也。《史記》:「孔子去陳至蒲,會公叔氏以蒲畔,止。孔子出,遂適衛。靈公問曰:「蒲可伐乎?曰:「可。公曰:「蒲衛之所以待晉、楚也。《正義》:「蒲在衛西,故公雲然。又後漢初,光武大敗銅馬賊於館陶,受降未盡。而高湖、重連諸賊從東南來,與銅馬合,光武與戰於蒲陽,悉破降之。蒲陽,蓋即蒲城之南。太子賢曰:「北平縣西北有蒲陽山。悞矣。宋紹定十三年金主自黃陵岡向河北行,至蒲城東,登舟渡河,遇風。蒙古兵追至南岸,後軍皆敗。蓋舊時大河在今縣北也。北平,見保定府完縣。館陶,今山東屬縣。
匡城,縣西南十五里,亦春秋時衛邑。僖十五年諸侯同盟於牡丘,遂次於匡。《論語》:「子畏於匡。《史記》:「孔子自匡至蒲。《述徵記》:「匡城周三里。《水經注》云:「濮水東徑匡城北。是也。隋因以名縣。唐大歷十一年李靈曜以汴、宋叛,發諸道兵討之,圍汴州。魏博帥田承嗣遣兵救靈曜,敗永平、淄青二鎮之兵於匡城。乾符四年黃巢陷匡城,遂陷濮州。中和四年李克用破黃巢於封丘,復追至胙城、匡城,巢走兖州。此即隋所置之匡城縣也。牡丘,見山東聊城縣。
長羅城,縣北十里。漢縣,屬陳留郡。宣帝封常惠爲長羅侯,邑於此。後漢初,併入長垣縣,爲長羅亭。太子賢曰:「長羅故城在匡城東北。《一統志》云:「在長垣舊城西南三十里。是也。○祭城,在縣東北。杜預曰:「鄭祭封人仲邑於此。
平丘城,縣西南五十里。《寰宇記》:「平丘在封丘縣東四十里。蓋縣與封丘接境。○漆城,在縣西二十里,故衛邑也。《竹書紀年》:「邯鄲伐衛,取漆。即此。又龍城,在縣東南二十里,相傳夏臣關龍逢所居。縣西十八里又有鶴城。《城塚記》云:「夏累養鶴於此。《寰宇記》舊長垣城西北六十里有訾樓城。《春秋》:「邢人伐衛,取訾樓。蓋此城云。
漚麻岡,在縣西北。宋紹定六年金主以汴京危急,引軍東行,次黃陵岡。進向河北,至蒲城東,乘舟濟河。會大風起,蒙古兵追擊之於南岸。金主次於北岸,震懼,遂次漚麻岡。遣白撒帥騎攻衛州,不克。黃陵岡,見河南儀封縣。
黃河,縣南六十里。河流經此入山東曹縣界,其故道在縣北,堙決不常,此近時所經也。《河防考》:「縣南有淘北河,相傳即黃河故道。明萬歷中,河決河南封丘縣金龍口,挾淘北河決縣境之大社口堤,長東二縣,俱被其患。又縣南有大岡河,或曰亦黃河舊流也。今縣南爲大岡集,與東明縣杜勝集等堤,共長九十七里。
閻家潭,縣東南六十七里。正統十四年河水決入縣境,回流沖囓,因成此潭。弘治五年河復北溢,因築堤環之。《河渠考》:「潭西七里曰牛家口,東三里曰大岡,皆弘治六年築堤以防決溢處也。○朱家河口堤,在縣東七十里。正統十四年黃河決溢,因築塞之。弘治五年復修築其南,即三春柳及大岡諸堤也。又常村堤,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又西八里曰新豐堤,接河南封丘縣界。《志》云:「弘治六年郡守李瓚築朱家河等十堤,以防河患云。又三尖口堤,在縣東三十五里,相傳元賈魯治河築堤始此。弘治五年大河北漲,衝決牛家口諸處,北至三尖口,東至平岡陂,皆被其患。明年,因修築縣境諸堤。是也。
宛亭,在縣北。《左傳》僖二十八年衛人盟於宛濮。杜預曰:「宛亭近濮水,故曰宛濮。劉昭曰:「長垣西有宛亭。○大崗鎮,在縣東南七十里,有巡司。《志》云:「洪武初,司置於縣東南永豐裡。三年徙司竹林。十一年徙大崗云。
魏樓村,在縣西。金主自漚麻岡進攻魏樓村,欲俟蒙古兵至決戰。會其將白撒自衛州敗還,且言北兵近在堤谷,邀金主潛度河,夜走歸德。即此處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