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九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四十九 河南四 懷慶府 衛輝府 彰德府 下一卷▶

河南四

编辑

懷慶府,東至衛輝府二百七十里,東南至開封府鄭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府百四十里,西至山西絳州五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陽府六百五十里,北至山西澤州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亦一千八百里,至南京一千八百里,至布政司三百里。

《禹貢》冀州覃懷之地。商屬畿內。周亦爲王畿及衛、雍、於阝諸國地。春秋時,屬晉,謂之南陽晉人自山以東謂之東陽,自山以南謂之南陽。應劭曰:「河內殷國也,周曰南陽。後又爲魏、鄭、衛三國地秦始皇滅衛,徙其君角居野王,阻山自保。胡亥時,復廢角爲庶人。秦屬三川郡。漢初爲殷國項羽立司馬爲殷王,王河內,尋爲河內郡。晉爲河內、汲二郡地石趙改河內曰野王郡。後魏置懷州魏收《志》:「天安二年置,太和八年罷,天平初復置,兼置河內郡。隋初,罷郡存州。大業初,州廢,復置河內郡。唐初,亦置懷州。天寶初,曰河內郡。乾元初,復故。宋仍爲懷州亦曰河內郡。金改爲南懷州,又置沁南軍,尋復曰懷州。元因之,尋改曰懷孟路。延中,又改懷慶路。前朝爲懷慶府,領縣六。今仍舊。
府南控虎牢之險,北倚太行之固,沁河東流,沇水西帶,表里山河,雄跨晉、衛,舟車都會,號稱陸海。周之衰也,晉得南陽而霸業以成襄王十七年與晉陽樊、溫、原、贊、茅之田,晉於是始啓南陽。戰國時,秦人與三晉爭,多在南陽。綦毋恢見魏王曰:「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衆以臨南陽,而兩上黨絕上黨,跨韓、魏兩境,故曰兩上黨。南陽,其南出之衝也。又張儀曰:「魏絕南陽。《史記》:「魏安王四年魏段干子請割南陽予秦以和。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白起趨韓野王,上黨路絕。皆郡境也。漢爭中原,先定河內。東漢初,方經營河北,以河內帶河爲固,北通上黨,南迫洛陽,險要富實,命寇恂守之,謂曰:「昔高祖留蕭何守關中,我今委公以河內。會更始將朱鮪遣兵自洛陽攻溫,恂曰:「溫,郡之藩蔽,失溫,則郡不可守。即勒軍馳救,擊卻之,進規洛陽,王業始定。晉泰始中,杜預建河橋於富平津,嘗爲天下之津要詳見重險河陽三城。唐武德初,李密敗於邙山,自虎牢走河陽,議南阻河,北守太行,東連黎陽時黎陽屬於密,以圖進取。諸將不從而止。乾元二年李光弼以史思明犯洛,移軍河陽,北連澤、潞,以阻思明西入之謀。貞元以後,置河陽三城節度,爲都城之巨防。會昌三年討劉稹於澤、潞。李德裕曰:「河陽捍蔽東都,臨制魏博。是也。五代梁開平四年李茂貞合、涇兩鎮兵攻夏州,復請兵於晉。朱全忠欲西援夏州時夏州帥李仁福附全忠,恐晉兵襲西京梁以洛陽爲西京,乃遣將屯河陽晉兵若出澤州逼懷州,則西京震動,繼而聞其在綏銀磧中,喜曰:「無足慮也。漢末,郭威自鄴入洛,李驤說劉崇:「亟逾太行,據孟津。宋初,太祖聞李筠自昭義舉兵南向,遣石守信等擊之,勅曰:「勿使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明初略定山西,亦自懷、孟逾太行而北,豈非控扼之要地歟?

河內縣,附郭。春秋時野王邑。漢爲野王縣,屬河內郡。晉河內郡治此。石趙嘗置野王郡,尋廢,復爲河內郡治。後魏因之。隋改縣爲河內。唐亦爲懷州治。舊編户百十六里,今止六十三里。

野王城,今縣治。《春秋》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於野王。《大事記》:「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拔韓野王,絕上黨道。秦始皇六年拔魏東地置東郡。衛元君角自濮陽徙居野王,以保魏之河內。漢因置野王縣。光武初,分遣鄧禹入關親送至野王,是也。初平中,董卓以張揚爲河內太守,屯野王。曹魏末,以太原王輔爲野王太守,尋罷。後魏爲懷州治。宇文周建德七年如懷州置懷州宮。隋改縣曰河內。今府城,元至正二十二年築,明洪武初改築,正德中重修。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於阝城,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故鄂國,紂三公鄂侯邑於此。徐廣曰:「鄂,一作於阝。《史記》:「文王伐於阝。又周武王子所封。《左傳》隱十一年王取、於阝之田於鄭。僖二十四年富辰曰:「於阝、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武徵和二年封李壽爲侯邑。今爲於阝臺村。《水經注》:「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舊有上黨關。○期城,在府城西三十里。故隰城也。《左傳》亦作隰城。隱十一年王與鄭隰城,即此。又僖二十五年取大叔於溫,殺之於隰城。今名覆背村。
平皐城,在府城東南七十里入溫縣界。一名邢丘。《韓詩外傳》:「武王伐紂,至邢丘。《左傳》宣六年赤翟伐晉,圍邢丘。襄八年晉會諸侯於邢丘。昭五年子產相鄭伯,會晉侯於邢丘。《戰國策》:「范雎說秦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請附。《史記》:「韓昭侯六年伐東周,取邢丘。秦昭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丘、懷。又秦始皇五年蒙驁伐魏,拔邢丘。信陵君上魏安王書:「秦固有懷、茅、邢丘、安城、危津以臨河內,即此邢丘也。漢置平皐縣,屬河內郡。高帝封項它爲侯邑。後漢亦爲平皐縣。晉因之。後魏屬武德郡。北齊廢。杜預曰:「平皐,即邢丘也。有平皐陂,周回二十五里,多產茭蒲,民賴其利。陂南即大河矣。懷、茅,見後。安城,見原武縣。危津,見直隸滑縣。○付逯城,在府西南三十二里。本名城。《左傳》王與鄭,《晉語》襄王賜文公以州、陘、、阻之田,即此也。陘,王氏曰:「在河南密縣。又波城,在府城南,漢縣,屬河內郡。晉廢。
武德城,在府東南五十里。本周之州邑。隱十一年屬鄭,後又屬晉。昭三年晉人以賜鄭公孫段。七年子產歸州田於韓宣子,宣子因徙居之。漢置州縣,屬河內郡。晉因之。後魏置武德郡。隋廢郡,改縣曰邢丘,屬懷州。大業初,又改曰安昌。唐武德二年改安昌曰武德,置北義州。尋沒於王世充,置德州於此。後復取之。四年廢北義州,仍屬懷州。蓋武德初置義州於衛州汲縣,故以此置北義州。義州凡有五:「一在武德,一在汲縣,一在易州容城縣,一在光州商城縣,一在眉州洪雅縣,是也。宋熙寧中,省縣爲武德鎮。又有武德城,在府東。孟康曰:「始皇東巡,置武德縣,自以武德定天下也。漢因之,屬河內郡。晉省。又有安昌城,在府東南六十里。漢成帝封張禹爲安昌侯,蓋鄉名也。隋唐因以名縣。
紫陵城,在府城西北三十里。今呼紫陵村,有紫陵澗。又忠義城,在府西南三十里,今爲崇義鎮。又大行城,在府東北四十里,今爲清化鎮,城垣屹如。近時,賊寇河北者,由輝縣入清化鎮,即此。《志》云:「三城皆唐武德三年置縣,屬懷州。四年廢。又東金城,在府城東四十三里;西金城,在府城東北四十里,或云南北朝所置戍守處也。
射犬城,在故武德縣北。亦曰射犬聚。光武初,破赤眉別帥及青犢、上江諸賊於射犬。又獻帝建安四年河東賊帥眭固屯射犬,曹操進軍臨河,使史渙、曹仁渡河擊之,固北詣袁紹求救,遇史渙等,擊殺之。操遂濟河圍射犬,射犬降。○沙城,在府境。晉太元八年慕容垂起兵復燕,使遼東鮮卑可足渾譚集兵於河內之沙城,是也。魏收《志》野王縣有沙城。
太行山,在府北二十里。山麓曰太行南阪。五代漢初,河陽來附,契丹帥崔延勳等自澤州引兵南逼河陽,嵩山賊帥張遇赴救,戰於南阪,敗死。又府西北三十里曰太行陘,一名丹陘,太行八陘之一也。又有紫金壇,在府城西北四十三里。太行之陽,諸峰之上下有紫金澗。唐因以名縣。餘詳見名山太行。
方山,在府北四十里。周圍方正,上可容數百人。府北六十里又有十二回山,山麓旋繞,凡十二回。○金傘山,在府東北五十里,奇峰律,上有萬壽觀。又青山,在府東北六十里。倚太行之側,林木青翠,因名。郡境諸山,皆太行之異名矣。
碗子城山,在府北五十里太行山畔。山勢險峻,羊腸所經,上有古城,亦曰碗子城關。元至正十八年汝、潁賊大掠山西,察罕擊之,自河東進屯澤州,塞碗子城。既而守將周全以懷慶叛降劉福通,察罕遣將守碗子城,爲全所敗。明初大兵攻山西,自碗子城北出,破澤、潞諸州。蓋南北之要道也。
沁河,在府北二里。源出山西沁源縣之綿山,穿太行而東南流,經濟源縣東北流至此,又東南經武陟縣入黃河。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楊堅遣韋孝寬擊之,軍於武陟。迥遣子帥衆入武德,軍於沁東,會沁水漲,孝寬與迥隔水相持,尋爲孝寬所敗。唐至德中,安慶緒自鄴攻李嗣業於河內,涉沁水攻之,不克。上元元年李光弼攻史思明將安太清於懷州,思明自東都來救,光弼逆戰於沁水之野水渡,即此。
丹河,在府東北二十五里。源出山西高平縣之仙公山,穿太行而南,名曰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引水灌溉,爲利最溥。《唐志》:「河內丹水,開元十一年更名懷水。○堯河,一名堯池水,在府西北三十里,出太行谷中,資以灌溉,甚爲民利。東南流入沁。
秦渠,在府南,即廣濟河也。其上源爲濟源縣之枋口水,經孟縣流入境,又流經溫縣,至武陟南入黃河。《唐史》:「崔弘禮節度河陽,治河內秦渠,溉田千頃。後溫造帥河陽,亦奏復秦渠,民資其利。宋、元亦嘗修浚。明弘治中及萬歷十四年嘗議浚治。二十八年河內令袁應泰又鑿山引水爲渠,廣八丈,長百五十里,分二十四堰,均溉五縣民田。後復廢,今故址猶存。○利人渠,在府東。其上流自濟源縣分廣濟渠流經城西北,至城東入沁。隋開皇中,盧賁爲懷州刺史,決沁水東注,名之曰利人渠,即此。又順利渠,即府城之濠塹。元至元中,總管石抹引濟水穿城而入,作二橋:「曰利津,曰覽勝。
碗子城關,見前碗子城山。又大斛關,在府北太行山畔,唐置。○大臺,在府城東。光武遣王梁擊赤眉於此。
萬善鎮,在府城北二十里。唐會昌三年劉稹以澤潞叛,河陽節度使王茂元以兵守萬善,既而劉稹遣將張巨等攻萬善,別將劉公直潛師過萬善南五里,焚雍居,是也。中和四年黃巢攻略河南,諸道請救於李克用。克用將兵出天井關,河陽帥諸葛爽辭以河橋不完,屯兵萬善以拒之,克用乃西自陝津及河中渡。《九域志》河內縣有萬善鎮。今爲萬善馬驛。又有覃懷馬驛,舊在府治東,今廢。○柏鄉鎮,在府西三十里。舊有城。

濟源縣,在府城西七十里。北至山西陽城縣百十里,西至山西垣曲縣百七十里。周爲原地,後更名軹。東周爲畿內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漢皆爲軹縣地,屬河內郡。晉及後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濟源縣,屬懷州,以濟水發源,故名。唐初置西濟州,後省州,縣屬懷州,後屬洛州,又屬孟州。宋因之。元初改縣爲原州,尋復爲濟原縣,屬孟州。明初改今屬。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户舊七十六里,今止二十一里。

向城,在縣西南。《詩•大雅》:「皇父作邑於向。闞る曰:「軹縣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國也,爲蘇忿生封邑。《左傳》隱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向與鄭。《竹書紀年》:「魏襄王四年鄭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爲河雍,向爲高平。《戰國策》:「蘇代爲齊謂趙惠王:「秦反高平、根柔於魏。《史記》:「秦昭王十八年司馬錯攻垣、河雍。又四十二年東伐韓少曲、高平,拔之。《括地志》:「高平故城,在河陽縣西北四十里,即向也。垣,今山西垣曲縣。根柔、少曲,當與高平相近。蘇代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斷太行,是也。劉伯莊曰:「少曲在太行西南。又根柔,一作鮖柔,亦作平柔。○原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周畿內國也。僖二十六年晉文公代原示信,又趙衰爲原大夫,即此。今名原鄉。
曲陽城,縣西南十五里。亦曰陽城,古陽樊也。服虔云:「陽,邑名;樊,仲山父所居。僖二十五年晉文公定王室,次於陽樊,王與晉陽樊、溫、原、攢、茅之田。《國語》王以陽樊賜晉,是也。後爲曲陽。《史記》:「魏昭王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杜預曰:「野王縣西南有陽城,故陽樊也,即河雍矣。胡三省曰:「修武縣有陽鄉,蓋春秋之陽樊。晉大興初,耿稚自洛渡河,襲擊劉粲,粲大敗,走保陽鄉,是也。新垣,即垣之別名。
軹城,縣南十三里。蘇秦說趙曰:「秦下軹道,則南陽動。蘇代曰:「秦下軹道、南陽而伐魏。又蘇厲曰:「齊反溫、軹、高平於魏。秦昭王十六年伐魏,取軹,是也。漢縣,文帝封薄昭爲軹侯。建武三年吳漢等擊青犢於軹西,破降之。晉及後魏皆爲軹縣。隋廢。唐初復置,屬懷州。貞觀初廢。今名軹村。旁有深井裡,即聶政所居也。
王屋城,在縣西八十里。周邵康公邑。漢爲河東郡垣縣地。後魏置萇平縣,屬邵郡。後周改爲王屋縣,兼置懷州治焉,州尋廢,置王屋郡。隋初郡廢,縣屬懷州。唐初因之。顯慶中,改屬洛州。會昌中,仍屬懷州。宋屬河南府。金屬孟州。元省入濟源縣。舊《志》:「城在孟州西北百三十里。○勳掌城,在縣西北十二里軹關之東。高齊所築以備周。旁有勳掌谷,因名。
沁水城,在縣東北。漢置沁水縣,屬河內郡。晉及後魏因之。後齊廢。《志》云:「縣在沁水之南、沁臺之西,今呼爲王寨城。唐初,王世充復置沁水縣,並置原州治焉,尋州縣俱廢。又唐武德二年分濟源縣置氵陽、蒸川、邵原三縣,屬西濟州。四年州廢,三縣仍併入焉。《郡志》:「氵陽在今縣東南,蒸川在北,邵原在西。又《寰宇記》:「縣西北有西濟州城,唐置,跨城東垣稍北,即唐以來濟源城也。
王屋山,縣西八十里,與山西垣曲縣接境。《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是也。山有三重,其狀如王者車蓋,濟水出焉。魏熙平初,崔亮嘗請於王屋等山採銅鑄錢,從之。尋罷。其北爲天檀山,峰巒特兀,巖壑奇勝。東峰爲日精,西爲月華,北有小有洞,爲天下洞天第一,又北爲五斗峰,洞西有七仙嶺。《志》云:「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又有華蓋山,在縣西九十里,亦王屋之支峰也。宋徽宗嘗幸此。○西釜山,在縣西二十里。《志》云:「其山周回高峻,中深窪如釜,因名。
武山,縣西北十二里,北接猴嶺山之東麓。又猴嶺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北接太行山,有阻猿麓,因名,俗稱侯景山也。○琮山,在縣西北十里。《水經注》謂之原山,有勳掌谷,氵水出焉。氵,讀曰貝。又陵山,在縣西北十五里,孤峰特立,稍西即軹關矣。
白澗山,縣東北三十里。山有懸瀑如練,下注沁水。又熊山,在縣東北五十里。三面距沁河,惟西南一峰突出。
齊子嶺,縣西六十里。杜佑曰:「在王屋縣東二十里,周、齊分界處也。西魏大統十二年高歡圍玉壁,別使侯景將兵趣齊子嶺。又周建德五年周主攻齊晉州,分遣韓明守齊子嶺,是也。玉壁,見山西稷山縣。○韓王嶺,在縣北四十里,與山西陽城縣分界。盤谷,在縣北二十里,唐李願隱於此。其西谷爲天井谷,石上有數坎,其深若井,水自上溢,相接而落,遠視若倚劍然。
濟瀆,在縣西北三里。《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其源發王屋山下,既見而伏,復出於此爲濟。有二源:「東源周回七百步,其深莫測;西源去東源二里,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與東源合流,南入於河。《括地志》:「沇水出王屋山頂崖下,石泉氵亭而不流,深不測,至縣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發而東南流。《水經注》云:「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爲濟水,又南當鞏縣之東北入於河,南溢爲滎。今無水,成平地。司馬彪曰:「濟水噹王莽時大旱,川瀆枯絕,入河以後,不復南溢是也。今見川瀆異同。
黃河,在縣南七十里。自山西垣曲縣東流,徑縣界,又東達孟縣之南境,與河南府洛陽縣分界。
水,在縣西。有三源:「一出琮山,俗呼白澗水。《春秋》襄十六年公會諸侯於氵梁。《爾雅》:「梁莫大於氵梁。梁,水堤也。一出陽城西南山,一出陽城南溪,俱東南流至縣西合白澗水,流經縣城南與氵ζ水會,又東南經孟縣,至溫縣入河。晉永康二年成都王穎起兵鄴城討趙王倫,與倫將孫會等大戰於氵水,會等敗走,穎遂長驅濟河。又隋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并州,其將餘公理屯河陽,與隋將史祥戰於氵水,爲祥所敗。氵,古闃翻。《通典》作洧水,音同。○氵ζ水在縣西四里,東南流,與氵水合。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兩山之間,沁水經焉,謂之沁口。舊以枋木爲門,故名枋口。魏典農中郎將司馬孚表言:「太行以西,王屋以東,層岩高峻,天時霖雨,衆口走水,小石漂迸,木門朽敗,稻田氾濫,歲功不成,請夾岸累石,結以爲門,蓄洩以時,用代枋木。故亦名枋口堰爲石門堰,溉田甚衆。唐太和五年河陽節度使溫造奏復懷州古秦渠及枋口堰,以溉濟源、河內、溫、武陟四縣田,凡五千餘頃。《勝覽》云:「枋口水,隋盧賁、唐溫造俱於此開渠灌田,亦名廣濟渠。《元史》:「中統二年自太行山下因沁口古蹟,置分水渠凡四,溉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五縣民田三千餘頃,亘五百餘里達於河,仍名廣濟渠。未幾堙廢。天歷中,復議疏浚,不果。今俗謂枋口爲五龍口。餘詳河內縣秦渠。
馬頭溪,在縣東北八里。西有千工堰六十餘泉,俱入此溪。○天漿溪,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軹城西南,其水二源各出一溪,東北合流,會泥溝水。泥,一作塗。又東與氵水合。《九州記》謂之玉漿澗。又七谷溝,在縣西百三十里,有七山之水合流於此,因名。
軹關,在縣西北十五里。關當軹道之險,因曰軹關。曹魏景安二年司馬懿時在汲,詔懿自軹關西還長安。晉永嘉二年羣盜王彌寇洛陽,大敗,遂走渡河,自軹關如平陽,歸劉淵。咸和三年後趙石虎自軹關西入,擊趙之河東。永和六年苻健西入長安,遣其弟雄自潼關入,兄子菁自軹關入。太元十九年後燕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以太行道廣,疑垂詭道取之,乃悉斂諸軍屯軹關,杜太行口。又北齊主湛河清二年遣斛律光築勳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宇文周保定四年楊ɡ與齊戰,出軹關,引兵深入,爲齊所敗。又建德四年韋孝寬陳伐齊之策,曰:「大軍出軹關,方軌而進。蓋自軹關出險趣鄴,前無阻險可以方軌橫行云。關今廢。
狐嶺關,在縣西。一名胡嶺關。宋紹定三年蒙古史天澤攻金將武仙於衛州,仙敗走胡嶺關,天澤遂取衛州,是也。○邵原關,在縣西七十里。或曰:「故邵原縣,蓋置於此。今有巡司。
白騎塢,在縣南氵水北原上。氵水東南流至此,有同水會之。塢據二溪之會,北帶深隍,三面阻險,惟西版築而已。東漢末,賊將張白騎據此築塢,因名。宇文泰以權景宣守張白塢,此又白騎所築於崤澠間者,非此塢也。
苗亭,在縣西。《水經注》:「濝水源出王屋西山,徑濝關南,歷軹關、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矣。又東流注河。苗亭蓋在軹關南。濝關,見山西垣曲縣。

修武縣,在府東北百二十里。東至衛輝府獲嘉縣五十里,北至山西陵川縣百四十里。商爲寧邑。周曰修武,秦因之。漢高祖封功臣魏爲寧侯,尋置修武縣,屬河內郡。晉屬汲郡。後魏因之。東魏置廣寧郡。後周郡廢。隋屬懷州。唐初改屬殷州。貞觀初,仍屬懷州。宋熙寧六年省。元初復舊。今縣城,明洪武初因舊址修築,景泰三年重修,周四里。編户舊六十二里,今止十里。

寧城,在縣東。古寧邑。周武王伐紂,勒兵於寧,因曰修武。定元年魏獻子焚於大陸,卒於寧。又《戰國策》,秦攻魏,取寧邑,亦即寧也。信陵君曰:「通韓上黨於共、寧。《韓非書》:「秦昭王越長平,西伐修武。蓋寧與修武通稱矣。漢二年定河內,軍於修武,尋置縣。後漢建武二年幸修武。自是修武縣皆治焉。唐中和二年魏博帥韓簡侵河陽,敗其帥諸葛爽於修武。明年,復侵河陽,爽遣李罕之御之,大敗簡於武陟,是也。共,今見輝縣。○小修武城,在縣東四里。漢三年高祖自成皐北渡河,宿小修武傳舍,既得韓信軍,軍於小修武,即此。
山陽城,縣西北六十里。戰國時魏邑。秦始皇五年蒙驁伐魏,拔山陽城。八年封ぢ爲長信侯,與之山陽地。漢置縣,屬河內郡,在太行山南,故曰山陽。曹丕奉漢獻帝爲山陽公,是也。晉山陽縣仍屬河內郡。後魏屬汲郡。孝昌中,置山陽郡,尋罷。北齊廢山陽入修武縣。
雍城,在縣西。古雍國,周文王子所封。《左傳》:「郜、雍、曹、滕,文之昭也。《後漢志》又有蔡城,蓋蔡叔之采邑。○贊城,在縣西北二十里。周襄王賜晉文公贊、茅之田。《水經注》贊茅,本一城也。或以爲贊城在此地。旁有吳澤,亦曰大陸,今名大陸村。徐廣曰:「修武有茅亭,《括地志》在獲嘉縣東北二十里。今屬衛輝府。又ㄨ城,在縣西北。周蘇忿生封於溫,其田有ㄨ、懷,是也。《左傳》隱十一年桓王與鄭蘇忿生之田,有贊、茅、ㄨ、懷。
南陽城,在縣北。應劭曰:「晉始啓南陽,今南陽城是也。《水經注》:「修武,故寧,亦曰南陽。《戰國策》:「赧王四十二年魏割南陽與秦,實修武然。則南陽其統名,而修武則魏之南陽地也。杜預曰:「晉山之南,河之北,故曰南陽。馬季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爲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爲南陽。《後漢志》修武有古南陽城。
天門山,縣西北四十里。諸山唯此最低,故名天門。其岩下可容百家,亦名百家岩。○溫峪山,在縣北五十里。山北二十里有石峽,峭壁千仞,懸瀑下注,匯而爲潭,曰黑、白二龍潭,亦名溫峪潭。又六真山,在縣北二十里,下有新河,西流入吳澤陂。《水經注》謂之陸真阜。
沁水,在縣西。萬歷中,沁水決於武陟縣東之大樊口,縣首受其患。蓋縣地較之大樊口下十五丈餘,每秋水氾漲,多有溺民田之患。
預河,在縣南五里。積澇而成,東注於衛輝府之衛河。又新河,在縣西北二十里。自六真山下,合黃王母諸泉水,南流入於吳澤陂。唐大中間,趙令所開。《志》曰:「黃母泉,在縣西北十五里黃王母村。又有王烈、巧婦、馬鳴等泉,皆匯於新河。
吳澤陂,在縣北十里。《左傳》定元年魏獻子田大陸,焚焉。杜預曰:「即吳澤陂也。東入獲嘉縣界,爲太白陂,注於清水。又宣王陂,亦在縣北十里。孔子欲北之趙,嘗至此。後人以孔子追封文宣王而名。流合於吳澤陂。
承恩鎮,縣西三十五里。又縣西二十里有待王鎮。皆以武王伐紂時所經而名。○仁亭,在縣境。後漢延熹二年以誅梁異功,封尚書令歐陽參爲仁亭侯,是也。舊《志》:「修武有仁亭。又廢山陽縣有曲亭,是時封尚書令張敬爲曲亭侯處。

武陟縣,在府東一百里。南至鄭州河陰縣五十里,北至修武縣三十五里,西南至河南府鞏縣六十里。漢山陽縣地,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析修武縣置武陟縣。大業初廢。唐初復置,兼置陟州,州旋廢,以縣屬殷州。貞觀初,改屬懷州,移州治此。宋因之。今縣城,明景泰中因舊址增築,天順間重修,周四里有奇。舊編户七十四里,今止二十里。

懷城,縣西南十一里。隱十一年王以ㄨ、懷與鄭,後屬晉。宣六年赤狄伐晉,圍懷。《史記》:「趙成侯四年魏敗我懷。又魏安王九年秦拔我懷。《竹書紀年》:「秦師伐鄭,次於懷。漢置懷縣,爲河內郡治。後漢建武初,幸懷。元和三年北巡,耕於懷。晉初仍爲河內郡治。永嘉四年劉淵遣子聰等圍河內太守裴整於懷,陷之,別將郭默收餘衆自保。建興二年劉曜攻默,默棄懷城,度河走新鄭。自後,郡治野王,而懷屬之。後魏因之。景明三年魏主自鄴還至懷,與宗室近侍習射。東魏改屬武德郡。北齊廢。唐初復置,屬懷州。貞觀初廢。《郡國志》:「懷城在洛陽北百四十里。《水經注》:「懷城東有殷城,劉聰以郭默爲殷州刺史,都督緣河諸軍事,治焉。《元和志》:「殷城,在縣東十里。
濁鹿城,在縣西北。漢山陽縣有濁鹿城,獻帝廢,居於此;帝崩,葬於城西北十里,名曰禪陵。劉昭曰:「濁鹿城,今名漢陵村。《郡志》山陽城在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濁鹿城在修武西北六十里,似皆悞。《舊唐書》:「武德二年李育德以濁鹿城歸順,因置陟州及修武縣於此。四年平王世充,改爲武陟縣,仍廢陟州,修武仍移舊治。貞觀中,復移縣於南境,即今縣也。《志》云:「今縣西四十五里有樊城,相傳樊噲屯兵處。又縣西南三十里有司馬城,相傳司馬故城。
沁河,在縣東一里。自河內縣流入,又南達於河,其入河之處名南賈口。支流復自縣北東引,灌田二千餘頃。後魏主子攸建義初,賊葛榮軍乏食,遣其黨任褒南掠,至沁水。宇文周末,尉遲迥起兵相州,楊堅使韋孝寬討之,軍於武陟,與迥隔沁水相持,蓋在此。明永樂九年沁河溢,淹沒縣境田廬,詔修決口以御之。蓋沁河多沙而橫暴也。又有觀灘,在縣東四十五里沁河之北,舊爲決溢處。○黃河,在縣東南六十里,南岸即鄭州滎澤縣。
蓮花池,在縣東北沁河東岸,地名木欒店。其相鄰者地名金坑朅,東去衛河百里。萬歷十五年沁從此決,衛輝府之獲嘉、新鄉,俱受其患。時有議:「引沁入衛,既以殺黃河之勢,而衛河水盛東注,運河足資其利,當因其決,不必塞也。科臣常居敬言:「沁河身闊里餘,穿太行而南注,濁流湍急,較黃河益甚。衛輝在沁河下流,地形卑下,橫流一發,被災最遠。且臨清運道,不能賴其清流之利,而每遭其淤阻之害,此前事可覆者也。蓋衛小沁大,其勢難容;衛清沁濁,其流必淤。木欒,在沁河北岸,與大樊口相鄰。嘉靖三十五年從此橫決,突入衛河,泥沙瀰漫,至臨清,逆流上擁,運河板閘至磚關七十餘里,淤塞難行。此患不專在於衛輝而更貽患於漕者也。於是復堤塞之,而引沁入衛之議始格。
候人亭,在縣西南。《左傳》成十一年晉至與周爭候田,此也。杜預曰:「懷縣西南有候人亭。
永橋鎮,在縣西。宋白曰:「隋大業十一年移修武縣於永橋。高齊有永橋大都督,蓋地近河陽,設以控三城之險。後入於宇文周。大象二年韋孝寬攻尉遲迥於相州,至永橋城,城爲迥守。諸將請先攻之,孝寬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損我軍威。因引兵壁武陟。武陟,即今縣地。○寧郭鎮,在縣西北二十里。舊有城,崇禎九年通判竇光儀修築,今亦名竇公城。寧郭驛置於此。

孟縣,在府西南六十里。西南至河南府孟津縣四十里,北至山西澤州一百九十里。周武王會諸侯於孟津,是也。亦曰盟津。《左傳》隱十一年王以盟與鄭。後屬晉,爲河陽。戰國屬魏,爲垣雍地。漢爲河陽縣,屬河內郡。高祖封陳滑爲侯國。晉仍屬河內郡。後魏因之,後廢。隋開皇二十六年復置河陽縣,屬懷州。唐武德四年置盟州於此。八年州廢。顯慶二年改屬河南府。建中三年河陽三城節度使治焉。會昌三年置孟州,治河陽縣。宋仍曰孟州,亦置三城節度。金亦爲孟州。元屬懷慶路。明改州爲縣,以河陽縣省入。今縣,城周九里有奇,舊編户三十一里,今止十五里。

河陽城舊城,在今縣西南三十里。春秋時,晉之河陽邑。僖二十年天王狩於河陽,是也。後屬魏。《史記》:「趙惠文王十一年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漢置縣。建武初,帝幸河陽。晉仍爲河陽縣。後魏因之。太和中,築河陽城。北齊置河陽關。後周建德六年滅齊,置河陽總管府,以地臨河津,特爲重鎮。隋置河陽宮於城內。唐仍曰河陽縣。劉昫曰:「河陽城臨大河,長橋架水,古稱設險。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陽,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陽。及雍王平賊,留觀軍容使魚朝恩守之。建中二年遂以河陽爲節鎮。會昌中,中書門下因奏置孟州於此。《元豐志》云:「懷州南至河陽七十里,河陽東南至河陰百六十二里。金大定中,城爲河水所壞,築城徙治,土人謂之上孟州。興定中,復治故城,土人謂之下孟州。元初,復治上孟州,即今治也,而故城爲下孟鎮。
河清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漢平陰縣地。晉及後魏爲河陰縣地。隋省河陰縣。唐武德二年置大基縣,屬懷州。八年省。咸亨四年復置,屬洛州。先天二年改曰河清。會昌三年改屬孟州,後仍屬河南府。宋開寶初,移治於白坡鎮,西去舊城三十里,仍曰河清縣。金人移縣於河南岸,西去舊城又十里,曰孟津。杜佑曰:「縣南臨黃河,城側有野水渡,置戍守之,亦謂之野戍。乾元二年鎮西兵自相州潰還,段秀實時爲行營留後,屯懷,帥將士妻子公私輜重,自野戍渡河,待命於河清南岸,荔非、元禮至而軍焉。又史思明見軍於河清,欲絕李光弼糧道,光弼軍野水渡以備之,因降其將李日越於此。《志》云野戍鎮在今縣西十里,似悞。
柏崖城,在故河清縣西三里。東魏侯景所築。隋末,王世充以懷州僑治此。《唐志》,武德二年於濟源西南柏崖城置懷州,四年移治野王,是也。咸亨四年置敖倉於此,曰柏崖倉,容二十萬石。開元十年廢,二十二年復置。元和十年淄青帥李師道遣盜焚柏崖倉。○集城廢縣,在縣西南。唐初置,屬懷州,尋省入河陽。
中潬城,在今縣西南黃河中郭家灘上。舊曰河中渚。《水經注》:「河中渚上有河平侯祠,河之南岸有一碑,題曰:「洛陽北界。中潬城蓋在河中渚上,東魏元像元年築,歷代爲防拒之所。唐武德三年賊帥李商胡據孟津中潬,爲竇建德所滅。今廢。
無闢城,在縣東南。《南齊書》:「城在河橋北二里。後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廢其太子恂爲庶人,置於河陽無鼻城。《水經注》:「氵水南經無闢邑西,又南注於河。無闢城,亦爲無鼻城。或謂之無比城,又曰馬髀城,皆非也。
紫金山,在縣西八里。地宜麥,亦名麥山。唐太宗嘗獵於此,以其岡嶺稠疊,亦曰嶺山。《輿程記》云:「紫金山,在今縣南三十里,其下即孟津。
黃河,在縣西南三十里,南渡即河南孟津縣,河廣二里。亦曰富平津,亦曰陶渚,自古設險之所。太子賢曰:「孟津在河陽縣南門外。胡氏曰:「河內北有太行之險,南據河津之要。光武初,拜馮異爲孟津將軍,統魏郡、河內兵於河上,以拒洛陽,是也。又有萬艘潭,在舊縣治南,潭水深平,爲舟楫輳泊之所。○氵水,在縣北十五里。《志》云:「水上有旦橋。又縣東三里有東馬橋,亦跨氵河上。
治坂津,在縣東南四十三里。郭緣生《述徵記》:「治坂城,春秋踐土也。《水經注》:「河陽故城,在治坂西北。《魏土地記》:「治坂城,舊名漢祖渡,城險固,南臨孟津。劉宋景平元年魏主嗣寇河南,還至孟津,於栗磾造河橋於治坂津。魏主遂引兵北濟,西如河內。元嘉七年宋人復取河南地,魏遣安頡擊到彥之,彥之遣裨將姚聳夫渡河攻治坂,與頡戰,敗績於此。舊《志》:「治坂津,在洛陽東北四十二里。
黃河關,在縣南黃河北岸。又縣西南有河陽古關。宋白曰:「河陽關,東魏置於中磾城。
白坡鎮,在河清城東。或謂之白坡谷。後漢中平五年黃巾餘賊郭大等起於河西白坡谷,寇太原、河東。胡氏謂孟津河西也,相近有東吳壘。晉永和中,謝施嘗遣軍屯此,北人因以爲名。昇平二年泰山太守諸葛攸帥水陸二萬擊燕,入自石門,屯於河渚,燕將慕容評等與攸戰於東吳,攸大敗,即白坡也。宋紹定四年蒙古攻金汴京,自河中而東,由河清縣白坡渡河,汴京始困。○旦鎮,在縣北十五里。《志》云:「唐初嘗析置旦縣,旋廢。今有旦橋。又沇河鎮,在縣東二十里。《志》云:「在沇水東,金置鎮於此。又河陽馬驛,在縣南十五里。

溫縣,在府東南五十里,又東南至鄭州汜水縣二十五里,西至孟縣六十里。周畿內國。戰國時魏邑。漢爲溫縣,屬河內郡。晉及後魏因之。東魏屬武德郡。北齊廢。隋復置,屬懷州。唐武德四年置平州,尋復舊。顯慶中,改屬洛州。會昌中,又改屬孟州。宋以後因之。明初改今屬。縣城周五里有奇,舊編户三十三里,今止十二里。

溫城故城,在今縣西南三十里。周畿內國。武王時,蘇忿生以溫爲司寇,是也。《春秋》莊十九年王子頹伐王,不克,奔溫。僖十年狄滅溫,溫子奔衛。二十五年襄王與晉溫、原之田。明年,晉會諸侯於溫。文元年晉侯朝王於溫。十六年晉侯會諸侯於氵梁,晏於溫。戰國時爲魏地。《史記•魏世家》:「昭王十年齊滅宋,宋王死於溫。又安王元年秦軍大樑下,予秦溫以和。漢置溫縣於此。後漢初,更始將朱鮪守洛,遣兵攻溫,寇恂擊卻之。唐徙治於李城。文德初,河東帥李克用遣兵攻河陽,朱全忠命其黨丁會等赴救。河東將李存孝分兵逆戰於溫,爲汴兵所敗,即今縣也。
李城,今縣治。戰國時,秦攻趙邯鄲,李同帥其徒赴秦軍,秦軍退。同死,封其父爲李侯,邑於此。《續漢志》平皐縣有李城。晉永和五年石虎沒,其下張豺擅命,虎子遵時出鎮關右,至李城,舉兵趣鄴。城西南有李陂,淹地百餘頃,葭葦生焉。又有鳴雌城,在縣南。《楚漢春秋》:「漢高祖封善相者許負爲鳴雌侯,此其食邑也。
黃河,在縣南二十里。自孟縣流入縣界,與河南府鞏縣接境。
濟水,在縣南。自濟源縣流入,經縣西南虢公檯下,又南注於河。《志》云:「縣西三十里有沇河堤,舊築以防橫溢之患,長七十里,一名小金堤。○氵水,在縣西南,自孟縣流入,達於河。又澇水,在縣北十里,積澇而成,流入氵水。
溫潤渠,在縣東。隋開皇中,刺史盧賁於河內引沁水爲利人渠,又派入溫縣,名溫潤渠,以溉舄鹵之地。
虢公檯,在縣西南,濟水徑其北。相傳亦周封虢仲之地,亦曰虢公塚。俗名賀酒臺。司馬懿過故邑,集父老宴賀於此,因名。
附見
懷慶衛,在府城內。洪武六年建,轄左、右、前、後千户所四及守禦衛輝千户所一。

衛輝府,東至直隸開州二百三十里,南至開封府百七十里,西南至河南府二百六十里,西至懷慶府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澤州四百十里,北至彰德府一百九十里,東北至直隸大名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四百里,至南京一千五百里,至布政司見上。

《禹貢》冀州之域。殷紂所都。周既滅殷,分其地爲比阝、、衛《世紀》:「紂都朝歌,周滅殷,分殷都以北爲,西爲,東爲衛。朝歌,今直隸縣之廢衛縣是。後以衛封康叔,居河、淇之間春秋時,皆入於衛。其後衛爲翟所滅,齊桓公更封衛於河南楚丘見直隸滑縣。而河內殷墟,尋屬於晉。戰國屬魏。秦爲三川郡地。二漢爲河內郡地。曹魏置朝歌郡。晉改置汲郡治汲。後魏因之魏收《志》:「郡治枋頭城。枋頭,見直隸縣。東魏置義州。後周改衛州又分置修武郡。《隋志》:「州郡俱置於朝歌縣。隋初郡廢,仍曰衛州。大業初,復爲汲郡治衛縣,故朝歌也。唐復曰衛州治汲縣。天寶初,亦曰汲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衛州亦曰汲郡。金因之,亦曰河平軍大定二十六年以河患,徙治共城。二十八年復故。貞三年又徙治胙城縣。元曰衛輝路復治汲縣。明爲衛輝府,領縣六。今仍舊。
府南濱大河,西控上黨,稱爲衝要。《戰國策》:「吳起謂魏武侯,殷紂之國,左孟門孟門山,見前太行山,右漳、釜漳、釜,二水也。《史記》作右太行,前帶河,後被山《史記》作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張儀說楚曰:「秦下甲攻衛陽晉陽晉,見山東曹縣。府境即衛地,必大關天下之胸。蘇秦說趙曰:「據衛取淇,則齊必入朝秦。蓋其地在天下中矣。後漢安帝時,朝歌賊寧季等作亂,虞詡出爲朝歌長,謁河內太守馬棱曰:「朝歌者,韓、魏之郊韓界上黨,魏界河內,俱接於太行,故云郊,背太行,臨黃河,去敖倉不過百里在開封府滎陽縣,見河陰縣。而青、冀之民,流亡數万,賊不知開倉招衆,劫庫兵,守成皐,斷天下右臂,此不足憂也。

汲縣,附郭。本殷牧野地。漢置汲縣,屬河內郡。魏屬朝歌。晉爲汲郡治。後魏興和中,爲義州治。北齊置伍城郡及伍城縣。後周郡廢,以伍城縣屬衛州。隋開皇六年改爲汲縣,仍屬衛州。唐初爲義州治。武德四年州廢,屬衛州。貞觀初,徙衛州治此。今府城周六里有奇,有東西北三門,編户四十里。

汲城,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秦紀》:「莊襄三年蒙驁攻魏汲,拔之。又始皇七年驁還兵攻汲,是也。漢爲汲縣治。後漢崔瑗築汲城,即此。東魏興和二年恒農人率户來歸,因置義州於汲縣城中。魏收《志》:「時置義州於汲縣陳城內,領伍城、義寧、新安、澠池、恒農、宜陽、金門等七郡二十八縣,蓋皆僑置於汲縣界。高齊時,悉省入伍城郡。《北史》:「時分河內、汲郡二郡界扶風之地,立義州,以置關西歸正之民。是也。《後周書》云:「魏大統六年陝州行臺宮延和等降於東魏,東魏以河北馬場爲義州以處之。《通典》:「汲郡,古牧野地。後魏太和十七年徙代畜於石濟之西,故有河北馬場。又有懷義等屯,亦高齊於義州置,以給河南之費。蓋其地皆屬義州也。宋白曰:「衛州舊城,隋以前謂之陳城。《郡國縣道記》云:「武王伐紂,於此列陳,故名。陳,俗作陣。隋改伍城爲汲縣,移於今治。
比阝城,在府東北。周武王克商,分其地爲、衛,是也。又城,在府東北十三里。《通典》:「新鄉縣西南三十二里有古國城。○隋興城,在府北二十里。《隋志》汲郡有隋興縣,開皇六年置,尋又析置陽源縣。大業初,以陽源縣併入隋興。唐初,又廢隋興入汲縣。
延津城,在府南。《戰國策》謂之危津。孔穎達曰:「即延津也。漢建安中,曹操遣於禁渡河守延津。晉永嘉中,羣盜汲桑等破鄴,濟自延津,南擊兖州。城蓋後漢末所築,南臨河津,爲戍守處。《一統志》:「延津關,在府東南二十五里,即延津城矣。
蒼山,在府西北四十里。一名蒼峪山,亦曰青岩山。產珉石,上有龍潭。又府西三十里有仙翁山,一名神山。《寰宇記》:「縣東北五十里有博望岡,接內黃縣界。內黃,今屬大名府。
黃河,舊在府東南十七里。東北流,南接胙城縣,北接直隸縣界。宋時,州西南有王供埽。熙寧四年決王供埽,即此。詳見川瀆異同。
衛河,在城北一里。源發蘇門山,經新鄉縣北,又東至城北,又東北入大名府縣界。隋煬帝引之爲永濟渠,亦曰御河。《宋志》衛州東北有御河,直至乾寧軍,於此運軍食饋邊,是也。元人漕江淮之粟達於河,至封丘,陸運一百八十里,至淇門,入御河。永樂初,衛士唐順言:「衛河南距黃河,陸運五十餘里,若開衛河,距黃河百步置倉廒,受南方所運糧餉,轉致衛河,公私兩便矣。乾寧軍,今直隸青縣。餘詳直隸大川。
黑龍潭,在府城西。舊時黃河決溢,瀦而爲潭處也。上有黑龍神廟。宋建炎二年岳飛大敗金人於胙城,又戰於黑龍潭,復大敗之。
衛關,在府南境。舊《志》:「汲縣有衛關,亦大河津濟處。
淇門鎮,城東北五十里。唐大順初,朱溫寇魏博,分遣其將丁會等渡河,取黎陽、臨河,龐師古等下淇門、衛縣。五代梁龍德二年與晉軍夾河相持,戴思遠襲陷衛州,又攻陷淇門及共城、新鄉等縣。《九域志》汲縣有淇門鎮。元人運道,自封丘中欒鎮,陸運至淇門。明初,徐達定中原,規取河北,自中欒渡河,下衛輝,至淇門鎮,是也。黎陽等,見大名府。
杏園鎮,在府城東南。舊爲黃河津濟處,設戍守。唐乾元初,郭子儀討安慶緒於相州,自杏園渡河,至獲嘉,敗賊將安太清之兵。《九域志》汲縣有杏園鎮。○衛源驛,在府城西,明初置。
白公廟,在府東。宋紹定六年金主次於河北,遣其臣白撒攻衛州,不能克而還,蒙古將史天澤追敗之於白公廟。
牧野,在府東北。司馬彪曰:「北去朝歌十七里。周武王伐紂,陳師牧野。《詩》,會於牧野,是也。《水經注》:「自朝歌南暨清水,土地平曠,據皐跨澤,悉牧野矣。又比干墓亦在焉。《水經注》:「朝歌南有比干墓。魏主宏太和十八年自鄴南巡,過比干墓,祭以太牢,是也。

胙城縣,府東三十五里。東北至直隸滑縣九十里,古胙伯國,周公支子封此。春秋時,爲南燕國。戰國屬魏。漢置南燕縣,屬東郡。東漢爲燕縣。晉省。石勒復置燕縣,兼置東燕郡。其後慕容德據之,改爲東燕縣。後魏因之,仍屬東郡。隋開皇十八年始曰胙城,屬滑州。唐、宋因之。金屬開封府,又改屬衛州。貞中,移衛州治此。元還治汲縣,以縣屬焉。今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三十五里。

東燕城,在縣西。春秋時之南燕也。《左傳》隱五年衛人以燕師伐鄭。戰國屬魏。秦始皇五年蒙驁攻魏,拔燕、虛。秦爲燕邑。漢初,盧綰、劉賈與彭越復擊破楚軍於燕郭西。又漢將王武反黃、程處反燕,曹參往擊,盡破之。孔氏曰:「黃,今內黃黃澤;燕,即南燕也。漢置南燕縣。後漢初爲樊封邑。晉省縣而城猶存,謂之東燕城。光熙元年進東嬴公騰爵爲東燕王,東燕國蓋置於此。永嘉二年石勒寇鄴,詔車騎將軍王堪屯東燕以拒勒,既而爲劉淵將劉景敗於延津。大興二年石勒將桃豹屯陳川,爲祖逖將韓潛所逼,退保東燕。昇平二年故趙降將高昌保東燕,慕容雋遣兵攻克之。太和四年桓溫伐燕,不克,自枋頭奔還,以毛虎生爲東燕太守。沈約曰:「東燕郡,江左分濮陽置。《晉志》:「石虎分東燕郡,屬洛州。後魏爲東燕縣,屬東郡。隋始改置胙城縣。《新唐志》:「武德初,於胙城縣置胙州,又析置南燕縣於此。州旋廢,仍以南燕省入胙城。又舊胙城,在縣南。杜預曰:「南燕縣西南有胙亭,古胙國也。隋蓋因以名縣。
新城,在縣西南。《金志》:「大定二十六年衛州避河患,徙治共城。二十八年還治汲縣。貞二年城宜村。三年徙衛州治於宜村新城。五年以胙城爲倚郭縣。正大八年以石新城,是也。元初復還舊治。
桃城,在縣東三十里。戰國魏之桃邑。赧王四十二年楚黃歇說秦拔虛、桃。虛與桃相近也。漢初封項襄爲桃侯,邑於此。又虛城,亦在縣東南,戰國時魏邑也。秦始皇五年蒙驁攻魏,拔燕、虛,此即虛邑矣。或以爲朝歌,悞。
黃河,舊在縣北。自新鄉縣流入境,接汲縣界,又東入大名府縣境。金時黃河屢決,河在縣南。元時自開封府原武縣決而東南流,北道之河遂絕。
文石津,在縣東北。舊爲大河津濟處。胡氏曰,津在東燕之東北,枋頭之東南,是也。晉永嘉四年石勒圍陳留太守王讠贊於倉垣,爲讠贊所敗,退屯文石津。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東燕,將渡河,聞汲郡向冰聚衆數千,壁枋頭,恐邀之,從張賓言,使支雄等自文石津縛筏潛渡,盡取其船。勒遂自棘津渡河,擊冰,破之。今堙。倉垣,見陳留縣;葛陂,見新蔡縣。
棘津,在縣北。黃河自新鄉縣界流經此,亦謂之石濟渠,故南津也。《春秋》僖二十八年晉伐曹,假道於衛,衛人不許,還自南河濟,即此津矣。亦謂之棘津。昭十七年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用牲於雒,遂滅陸渾。晉永嘉六年石勒將圖河北,濟自棘津,擊破向冰於枋頭。永和八年戴施救冉智於鄴,自倉垣徙屯棘津。《水經注》:「河水經東燕故城北,有棘津之名。棘津,蓋石濟南津也。舊有棘津亭。《寰宇記》云:「津在汲縣南七里。
石濟,舊在縣東北。《水經注》:「河水徑東燕故城北,有濟水自北來注之,即石濟也。宋元嘉三十七年王玄謨將兵取河南地,攻滑臺,遣垣護之爲先鋒,帥百舸屯石濟。石濟在滑臺西南百二十里。及玄謨敗退,不暇報護之,魏人連戰艦斷河,絕護之還路,河水迅急,護之中流而下,遇連艦,以長柯斧斷其鐵鎖,魏不能拒。後魏大和十七年將遷洛陽,自河南城如虎牢,舍於石濟。十八年勅後軍將軍宇文福行牧地。福表石濟以西,河內以東,距河凡十里爲牧場,自代徙雜畜置其地。自是常畜戎馬十萬匹。正光以後,始漸衰耗。十九年魏主自滑臺還洛,舍於石濟。又北魏主永熙三年與高歡隙,遣汝陽王暹分兵守石濟,歡使其黨韓賢拒之。宇文周末,尉遲迥以楊堅擅政,起兵相州,招東郡守於仲文,仲文不從。迥遣宇文冑自石濟、宇文威自白馬濟河,二道擊之,既而楊素攻殺宇文冑於石濟。今亦爲平陸矣。白馬,見大名府滑縣。
濮渠,在縣南。《寰宇記》:「渠在城南一里,自酸棗縣流入。《水經注》:「濮渠東北經燕城南,爲陽清湖,又經桃城南,入濮陽縣。濮陽,今直隸開州也。
瓦亭,在縣東北。春秋時衛地。定八年公會晉師於瓦。杜預曰:「燕縣東北有瓦亭。劉昭曰:「縣北又有雍鄉。謝沈《書》:「赤眉攻雍鄉。是也。○萬户營,在縣東南。《志》云:「元末萬户陳榮置營於此,因名。

新鄉縣,府西五十里,南至開封府陽武縣八十里。本漢河內郡之獲嘉、汲二縣地。隋開皇初,於古新樂城置新鄉縣,屬懷州。唐初屬義州,後尋屬殷州。貞觀初,屬衛州。宋因之。熙寧中,省入汲縣。元初,復置。今縣城周九里有奇,編户五十里。

新樂城,今縣治。晉太和五年燕慕容臧所築。元魏嘗以獲嘉縣治此。魏收《志》,太和中,獲嘉縣治新樂城,是也。隋改置今縣。唐武德二年王世充使劉黑闥守新鄉,爲竇建德所獲。朱梁開平五年晉將周德威逼衛州,拔新鄉及共城。新鄉,皆今治也。
獲嘉城,在縣西南十二里。本汲縣之新中鄉。漢武元鼎六年東巡至此,適滅南越得呂嘉首,因置縣。自漢以後縣皆治此。至隋,始遷而北,今獲嘉縣是也。
五陵岡,縣東北二十里。阜之大者有五,因名。又紅土岡,在縣北十里,俗傳爲紂師倒戈血流之所。
黃河,在縣西南。舊自獲嘉縣流入境,又東北經汲縣界。今自縣西南流入陽武縣界。又縣境有漢堤。《志》曰:「自獲嘉西南四十里,至縣南,又東北至胙城縣,又北接汲縣,皆有漢古堤。
衛河,在城北。又東入汲縣界,或謂之清河。又清水,在縣西北。《志》云:「清水出懷慶府修武縣西北,經獲嘉縣北六里,又東至新鄉縣西北侯家橋,而入於衛河。
沁河,在縣西。今涸。《一統志》:「沁河故道,自懷慶府武陟縣入獲嘉縣境,下接新鄉縣,又東北接汲縣界,北抵清河。按:「沁河自武陟而東,從高入卑,勢如建瓴。《府志》稱衛輝浮圖最高,才與沁水平,故萬歷十五年蓮花池之決,爲患甚烈,所當謹杜其端云。詳見武陟縣。
臨清關,在縣東黃河北岸。隋仁壽四年煬帝發民掘塹,自龍門抵臨清關。大業九年楊玄感作亂,自黎陽引兵向洛陽,修武民相率守臨清關,玄感不得渡,乃於汲郡南渡河,是也。《一統志》云:「關,唐所建。悞。
延津關,舊在縣東南,所謂大河北岸之延津也。漢建安五年袁紹以顏良敗於白馬,自黎陽渡河,追操軍,沮授諫曰:「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謂此延津也。《唐志》新鄉縣有延津關。○李臺寨,在縣東南。《志》云:「元末,裡民避兵之處。明改爲李臺驛。永樂中廢。今縣城東有新鄉驛。

獲嘉縣,在府西北一百里。西南至懷慶府修武縣五十里。周之修武地。漢置獲嘉縣,屬河內郡。晉屬汲郡。後魏因之。後周置修武郡。隋開皇初,廢郡,屬懷州。十六年又置殷州於此。大業初,州廢,仍屬河內郡。隋末,王世充復置殷州。唐武德二年李厚德逐其殷州刺史,以城來降,仍置殷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懷州。宋因之。明初改今屬。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二十七里。

北修武城,今縣治。後魏末,分修武縣置北修武縣,以故縣爲南修武縣。後齊省入南修武,復曰修武縣。隋開皇四年移獲嘉縣治此。唐武德五年世民擊劉黑闥軍至獲嘉,黑闥棄相州退保州,是也。○齊州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志》云:「南北朝時,嘗僑置齊州於此,城因以名。今亦名齊州村。
同盟山,在縣東北五里。相傳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處。
黃河,在縣南六十里。自武陟縣流經縣界,又東入新鄉縣界。
清水,在縣北六里。自輝縣流入,又東至新鄉縣而入衛河。○太白陂,在縣西北十里,其上流即吳澤陂也。自修武縣流入境,下流入於清水。
茅亭,《括地志》:「在縣東北二十里,周蘇忿生之邑也。周桓王與鄭贊、茅,襄王又以贊、茅與鄭,即此。徐廣曰:「修武故縣有茅亭。○崇寧驛,在縣治東南。又縣南十里有亢村驛。

淇縣,府北五十里。北至彰德府湯陰縣六十里,東至直隸縣七十里。漢河內郡朝歌縣地。唐、宋時,衛縣之鹿臺鄉也。元初置淇州,又置臨淇縣爲州治,屬大名路。至元三年省臨淇縣,以淇州屬衛輝路。明初,改州爲縣。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二十六里。

朝歌城,在縣東北。杜佑曰:「衛縣西二十里有朝歌古城。《括地志》在衛州東北七十二里,即紂所都也。《左傳》:「齊伐晉,取朝歌。戰國時,屬魏。秦始皇五年拔魏朝歌。漢因置朝歌縣。隋改曰衛縣。今見直隸縣。近《志》云:「縣東二十里有衛縣城,康叔所封。又云:「今縣西南二十里有朝歌寨。
臨淇城,縣西北十里。東魏天平初,置臨淇縣,屬林慮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相州。唐廢。元初,復置臨淇縣,爲淇州治,蓋因舊名也。《志》云:「今彰德府林縣南七十里有臨淇城。又魏德城,在縣東,亦東魏天平二年置,屬林慮郡。北齊廢。《括地志》:「魏德故城,一名晉鄙故城,在衛縣西北五十里,即信陵君矯奪晉鄙兵處。
朝陽山,在縣西十五里。有岩石泉林之勝。又縣西南三十里有青岩山。唐天寶末,甄濟隱此,安祿山闢之不就。其上有水簾洞。又縣西北二十里有靈山,上有黑龍泉。又金牛嶺,在縣西十五里。
淇水,在縣西北三十里。《山海經》:「淇水出沮洳山。《水經》:「淇水出隆慮縣西大號山。杜佑曰,出共縣之共山,是矣。上流自彰德府湯陰縣流入境,又東至大名府縣西而入衛河。淇水亦兼清水之名。○陽河,在縣西南三里,一名太和泉。自輝縣東流,經縣界,東入衛河。相傳紂斫朝涉之脛於此,亦名斫脛河。
肥泉,在縣東。《水經注》:「淇水至朝歌東南,有馬溝水出朝歌城北,東南流合美溝水。美溝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東南流與馬溝水合,又東南注於淇水,爲肥泉。《詩》曰:「我思肥泉。《爾雅》:「歸異出同曰肥。犍爲捨人曰:「水異出,流行合同爲肥。是水異出同歸矣。
淇園,在縣西北,地名禮河社。漢武帝塞瓠子決河,下淇園之竹以爲犍。東漢初,寇恂爲河內太守,講武肄射,伐淇園之竹,爲矢百餘萬。章帝建初七年幸淇園。今廢。瓠子河,見直隸開州。○淇門驛,在縣城西南,明初置。城西北又有淇縣遞運所。
鹿臺,在縣東北。劉向曰:「朝歌城中有鹿臺,大三里,高千尺。《志》云:「今縣之南陽社有鹿臺,縣東北吳里社有巨橋,皆殷紂積粟處。
黃橋,在縣西南。胡氏曰:「朝歌西有黃澤,澤水右入盪陰縣之盪水,謂之黃萑溝。橋當在溝上。晉永康二年成都王穎起兵於鄴,討趙王倫,前鋒至黃橋,爲倫黨孫會等所敗,即此。亦見直隸內黃縣。

輝縣,府西六十里。北至彰德府林縣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陵川縣九十里。本共伯國,春秋時屬衛,戰國時屬魏。漢置共縣,屬河內郡。高祖封旅罷師爲侯邑。晉屬汲郡。後魏因之。東魏改屬林慮郡。後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共城縣,屬懷州。唐武德初,置共州。四年州廢,以縣屬殷州。貞觀初,屬衛州。宋因之。金大定中,徙衛州治此,以避河患。旋復舊,改縣曰河平,又改曰蘇門。貞中,又置輝州治焉。元省蘇門入州。明改州爲縣。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五十二里。

共城,今縣治。春秋時衛邑。《左傳》隱元年鄭公叔段出奔共。《戰國策》:「信陵君曰:「通韓上黨於共、寧;又云河內共、汲者也。秦滅齊,遷王建於共,餓而死。漢置共縣。晉及後魏因之。隋改置共城縣。自唐至宋,因而不改。寧,見修武縣。
凡城,在縣西南二十里。周公子凡伯國。《左傳》:「凡、蔣、邢、毛、胙、祭,周公之胤也。隱七年王使凡伯來聘。唐初,因析共城置凡城縣,屬共州,尋省。○王莽城,在縣西北八十五里。三城如鼎足,相傳王莽所築。又縣西南有鄧城,南北朝時所置城也。
重門城,在縣西北二十里。魏主芳爲司馬師所廢,降爲邵陵公,築宮於河內重門,即此。又劉曜爲石勒所擒,謂勒曰:「頗憶重門之盟否?又有重門山。後魏太和初,懷州民伊祁苟聚衆重山作亂,洛州刺史馮熙討平之,是也。或曰即蘇門山之別名云。○山陽縣城,在縣西南七十里,本修武縣之重泉村也。清水源於此。金興定四年置縣,隸輝州。元省爲山陽鎮。
太行山,縣西五十里,連懷慶府界。有白陘,太行第三陘也。詳見前名山太行。
蘇門山,縣西北七里。一名百門山。有百門泉,泉通百道,《衛風》所詠泉源在左者也。或謂之百泉。《左傳》定十四年晉荀寅、范吉射以朝歌叛,晉人敗鄭師及范氏之師於百泉。宋建炎元年王彥與金人戰敗,保共城西山,即蘇門山云。衛水源於此。○共山,在縣北七里,亦名九峰山,又謂之共北山,蘇門之別阜也。杜佑曰:「淇水源出於此。又方山,《志》云:「在縣西十里,山方正而上下平坦。
白鹿山,縣西北五十里。與太行連接,長泉水出焉。東晉太元十七年丁零翟釗爲慕容垂所敗,自滑臺北濟河,登白鹿山,憑險自守處也。○黑麓山,在縣北四十里。《水經注》謂之黑山,清水出於此云。
黃河,舊在縣南。宋熙寧六年內侍程舫言:「得共城縣舊河漕,若疏導入三渡河,可灌西坑稻田,即此。《志》云:「三渡河,在縣西四里,源出百泉之南,流入衛河。
衛水,在縣城北。源出蘇門山,謂之搠刀泉,南流入新鄉縣境。《宋志》衛河源出百門泉,是也。《漕河考》:「衛河自山東臨清而下,每虞淺澀,蓋因發源之處,建有仁、義、禮、智、信五閘,壅泉灌溉民田,以致水不下流。合於糧運時,將五閘封閉,俾水盡歸運河,餘月或從民便云。
清水,在縣西南七十里。有重泉並註,東流經獲嘉縣境,下流合於衛河。○長泉水,在縣西。出白鹿山,東南伏流一十三里,至鄧城西北,重源浚發,世亦謂之重泉水。南徑鄧城,又謂之鄧瀆。亦謂之白屋水。司馬懿徵公孫淵,還達白屋,即此水也。又東注於清水。
侯趙川,在縣西北三十里,接彰德府湯陰縣界。四面皆山,中甚平曠,即蘇門之北麓本無川也。宋建炎元年岳飛破金人於新鄉,復其城,又敗金人於侯趙川,引軍益北,戰於太行,又敗之。
侯趙川關,縣西北七十里。又鴨子口關,在縣西七十里。俱有巡司。縣西北十里又有馬武寨。蓋皆太行之要隘也。
附見
守禦衛輝千户所。在府城內。洪武二十三年置,屬懷慶衛。

彰德府,東至直隸大名府二百二十里,南至衛輝府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山西澤州三百二十里,西至山西潞安府三百里,北至直隸廣平府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二百里,至南京一千七百里,至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禹貢》冀州之域。殷河甲居相,即此。春秋爲晉東陽地。戰國爲魏之鄴地,後屬趙。秦爲邯鄲郡地。漢爲魏郡治鄴,見臨漳縣。東漢末,冀州徙治焉。曹魏以受封於此,稱爲鄴都。晉仍爲魏郡,屬冀州。後趙石虎、前燕慕容雋,並都鄴苻堅滅燕,亦置冀州,治鄴。後魏仍爲魏郡,兼置相州魏主取河甲居相之義,置州名相。東魏都此,改司州以魏郡太守爲魏尹。北齊又都之改魏尹爲清都尹。後周仍置相州及魏郡周末,移治安陽城。隋初,廢郡,煬帝復改相州爲魏郡。唐仍曰相州。天寶初,改爲鄴郡至德二載,安慶緒據此,偽改安成府。乾元初,復爲相州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軍置昭德軍節度於此。明年,入晉,仍合於天雄。五代晉天福三年置彰德軍兼領澶、衛二州。宋仍爲相州亦曰鄴郡及彰德軍。金爲彰德府。元曰彰德路。明初復爲彰德府,領州一,縣六。今仍曰彰德府。
府山川雄險,原隰平曠,據河北之噤喉,爲天下之腰膂。春秋晉之東陽地也。《左傳》襄二十二年齊侯伐晉,趙勝帥東陽之師以追之杜預曰:「東陽,晉之山東,魏郡廣平以北是也。戰國魏得其地,雄於三晉,後入於趙。范雎謂秦王:「弛上黨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蝨也。又國子曰:「兼魏之河南,絕趙之東陽,則趙、魏亦危矣。其後謂之鄴。燕太子丹曰:「今秦舉兵臨趙,王翦數十萬之衆距漳、鄴,而李信出太原、雲中,趙必不支秦。兩漢以來,魏郡稱爲雄固。袁紹竊據於此,既而曹公擅有之,訓兵積粟,雄長中原。左思《魏都賦》:「爾其疆域,則旁極齊、秦,結湊冀道;開胸殷、衛,跨躡燕、趙;山林幽映,川澤回繚。晉永嘉末,張賓謂石勒曰:「鄴有三臺之固,西接平陽,山河四塞,宜北徙據之時石勒在葛陂,故云北徙。葛陂,見新蔡縣,以經營河北。勒遂引兵渡河勒至鄴,會劉琨兄子纟寅方鎮鄴,保三臺以自固,諸將欲攻之。賓復曰:「三臺險固,攻之未易猝拔。乃進據襄國,今直隸順德府也。其後石虎自襄國徙都鄴,慕容氏亦雄據於此。拓跋孝文之去代遷洛也,經鄴,登銅雀臺,其臣崔光進曰:「鄴城平原千里,漕運四通,有西門、史起舊迹,可以富饒,請都之。及高歡自趙州入鄴,一戰而霸業遂成,既管魏權,挾其主東遷。是時兵力雄盛,十倍於關西矣。周末,尉遲迥舉相州之衆,問罪楊堅,西方震動,韋孝寬僅而克之。及隋末,羣雄角遂,起於河北者,未嘗不急爭相、鄴。蓋馳逐中原,鄴其綰轂之口矣。唐天寶亂起,再犯關、洛,相州每當其衝。安慶緒偷息於此,猶足以抗九節度之師;田承嗣恣睢自擅,天雄兵力爲河北最者,豈非相州形勝有以助之歟?朱梁之季,猶爭相州以圖河北。劉知遠之自立於太原也,契丹亦知置軍彰德以扼要害時契丹猶據汴,乃分屯昭義、彰德、河陽以備太原之師。宋靖康初,女真將粘沒喝犯澤州,種師中議由邢、相捷出上黨,搗其不意,當可以逞,不果。夫相州唇齒澤、潞,臂指邢、,聯絡河陽,襟帶澶、魏,其爲險塞,自關以東當爲弁冕。或以地氣偏殘,人情險而少之,豈篤論哉?又漳水在鄴,富饒所資也。《史記》:「魏西門豹爲鄴令,鑿十二渠以富民鄴西有十二登,亦名西門渠。《漢•溝洫志》:「史起爲鄴令,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內。漢武帝太初二年修理西門豹所分漳水,爲陂流以溉民田。曹公建安十八年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漕白溝,即衛河。見大名府。東魏天平中,決漳水爲萬金渠,亦曰天平渠。唐咸亨三年又引爲金鳳、菊花諸渠以溉鄴南詳見臨漳縣。宋天聖四年王氵公上言:「魏史起爲鄴令,鑿十二渠引漳水溉田,歷漢、魏、齊、隋不絕。唐至德後,其渠遂廢。今相、魏、磁、之田,並漳水者,斥鹵不可耕,又取爲牧地,民益困。請募民復十二渠,渠復則水分,無奔決之患,可以富數郡之民。詔河北漕司規度。而議者謂漳水岸高,難開導,渾濁不可溉田。氵公又奏:「渠田起於戰國魏襄王時,前載但言灌溉之饒,不言疏導之法。唯《相州圖經》載天井堰,魏武所作,凡十二里,分十二登,相距二百步,互相灌注。故《魏都賦》云:「登流十二,同源異口《水經注》:「魏武遏漳水,回流東注,號天井堰,作十二登,一源分十二流,皆懸水門。陸氏《鄴中記》:「水所溉之處,名曰晏陂澤。然則爲渠之法,必就高阜,鑿岸爲渠,截流爲堰,然後行水,數里方至平田。若渠開二十四丈,則作堰之功,可損其半,日役萬人,五十日而罷。若採山之石見大名府縣,取陽之木見林縣,給利成之鐵相州有利成鐵冶,用鄭白渠之法鄭白渠,見陝西西安府,扼中流以作堰,下流大渠,分置斗門,餘水東入於御河,或水盛溢,則下板閉渠以防奔注,復三百年之廢迹,溉數万頃之良田,雖勞不可已也。議卒不行。後沿爲河北轉運使,導相、衛、邢、趙天平、晏陂諸渠晏陂,即天井堰,溉田至數万頃。

安陽縣,附郭。本紂之朝歌地。七國時,爲魏寧新中邑。徐廣曰:「寧,一作曼。秦昭襄王五十年王從張唐拔之,更名安陽。漢省入盪陰縣。昭帝嘗封上官桀爲侯邑。晉始置安陽縣,屬魏郡。後魏又併入鄴,後復置,屬汲郡。後周末,自故鄴城移相州治此,亦曰鄴縣。隋開皇十年復曰安陽。今編户八十四里。

相城,在府西。《帝王世紀》:「河甲居相。今城西北五里洹水南岸有河甲城,一名畿城,即相城矣。隋開皇十年分安陽置相縣。大業初,復廢。唐初仍置相縣。武德五年廢。《志》云:「相城在府西十五里。又有殷太甲舊都,在故鄴城西南。○魏郡城,劉昫曰:「在安陽西北七里,漢郡治此。
安陽城,在府西北。魏寧新中邑也。《史記》:「楚考烈王六年秦圍趙邯鄲,楚遣將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即此。胡氏曰:「故城在今縣西北十里。秦曰安陽。始皇十六年桓攻趙,取鄴、安陽。《晉土地記》:「安陽城,在鄴城南四十里。永安初,東海王越奉乘輿討成都王穎,前鋒至安陽。永和五年後趙石遵舉兵河南,自盪陰進至安陽。太和五年苻堅伐燕,自帥精銳髮長安,趣洛陽,七日而至安陽。太元八年慕容垂謀復燕祚,自河陽趣鄴,至安陽,是也。魏收《志》:「天平初,安陽、盪陰俱併入鄴縣,後復置。《郡志》云:「安陽凡四遷:「秦縣在今府城東南四十三里;晉置縣於今縣西南;隋開皇十年復徙縣於洹水南;大業十年移郡郭內。今府城,宋景德三年築,周十九里。今止九里有奇,門四。
永定城,在府城東四十里,與大名府內黃縣接界。本晉之長樂縣,屬魏郡。高齊廢入臨漳縣。隋開皇八年復置。十八年改曰堯城。唐因之,屬相州。唐天中,改曰永定。朱梁開平中,曰長平。後唐同光初,復曰永定。宋天聖七年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和。熙寧七年廢爲鎮。舊城周三里有奇,洹水環其西南隅。《安陽縣志》云:「永定城東有鯀堤,鯀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河,今謂之三刃城。
防陵城,在府南愁思岡上。相傳紂囚文王於羑里,城此防之。岡亦曰防城岡。戰國時魏邑。《史記》:「趙廉頗攻魏,拔防陵、安陽。孔氏曰:「安陽南有防水,防陵蓋以水爲名。防水,今見湯陰縣。○靈泉廢縣,在府西南。後周置靈泉縣,屬相州。隋因之。唐武德四年廢。靈,《唐志》作零。又頃城,在府西北虎澗南五里,周僅四十步。相傳衛頃公築。
韓陵山,在城東北十七里。相傳韓信嘗屯此,因名。北魏主嗣泰常八年自代至鄴,畋於韓陵山。普泰二年爾朱兆等攻高歡於鄴,歡於韓陵爲圓陳,連繫牛驢以塞歸道處也。俗名七里岡。舊有栗園在山東北。高歡與爾朱兆等戰,高敖曹以千騎自栗園出,橫擊兆軍,是矣。
蒙賚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後魏孝文遷洛陽,於此頒賚從臣。又寶山,在府西南四十里,產白石,陶人取以爲器。山有八峰,峰下有泉,其西北爲清涼、馬鞍諸山,俱高勝。又銅山,在府西北四十里,舊產銅。○龍山,在府西四十里,周十里,高五里,洹水γ流出焉。左思《魏都賦》所云虎澗龍山也。又高望山,在府西北八十里。山最高,可以遠望。
藍嵯山,在府城西。《晉書》注:「安陽境有藍嵯山。杜佑曰:「山在安陽。後漢建安九年袁尚自平原還救鄴,依曲漳爲營,操圍之急,尚遁保藍口,蓋藍山之口也。或謂之祁山。諸葛武侯謂曹操危於祁連者,蓋即藍口之戰云。
愁思岡,在城南十五里。魏曹植嘗悲吟於此,因名。隋文帝改曰崇義岡,俗曰望喜岡。岡周七里,防城在其上。薛居正曰:「岡在湯陰縣界。郭子儀討安慶緒,拔衛州,進軍向鄴。慶緒收餘兵,拒戰於愁思岡。石晉末,契丹入汴,執晉少帝及母后輔臣,尋還北,至此,登岡飲酒,因訛爲愁死岡。○野馬岡,在城北三十三里。岡側有澗曰彪澗,亦曰虎澗。又有黃衣水,在岡東南,注萬金渠入於鸕鶿陂。陂在臨漳縣境。
安陽河,在府北四里。本名洹水。出林縣西北林慮山中,東流經府境,又經臨漳縣西南,達直隸成安縣界,至內黃縣界永和鎮而入衛水。《左傳》叔孫聲伯夢涉洹水,是也。蘇秦說趙肅侯:「令天下將相,會於洹水之上。曹操攻鄴,進軍至洹水。又爾朱兆等攻高歡於鄴,夾洹水而軍。馬燧討田悅,亦夾洹水而戰。一名安陽河。唐乾元二年九節度之師與史思明戰於安陽河北,潰還。石晉開運二年契丹入寇相州境,晉軍陳於安陽水南,是也。既而契丹陳於安陽水北,復逾水,環相州而南,至湯陰,晉軍馳救,乃還。胡氏曰:「洹水經安陽縣而東流,謂之安陽河。
漳水,在府北四十里。自林縣東流經此,又東北接臨漳縣界,清漳水流合焉。《史記》:「趙成侯二十四年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於漳水上。《水經注》:「後漢建安十八年曹公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是也。《郡志》:「漳河舊自安陽豐樂鎮北,東流過臨漳南,又東北至館陶而南入衛。正德十五年漳水溢,南決,自安陽顯王村南流,折而東過崔家橋,又東過永和、呂村入衛,袤百餘里,廣四十里。境內上田,悉成□□。詳見直隸大川。
萬金渠,在府西北二十里。本東魏之天平渠。《鄴都故事》云:「渠自安陽引洹水入鄴,自鄴入臨漳以溉田。唐咸亨三年復濬之,自府城西南寶山而東分注東南,以資灌溉。《唐志》:「堯城北四十五里有萬金渠,引漳水入故齊鎮渠以溉田。宋元以後廢。又縣北三十里有清河渠,高齊清河二年堰漳水爲渠處也。今廢。
高平渠,在府東南二十里。《志》云:「府西三十里有高平村,自此堰洹水入渠。唐咸亨中,相州刺史李景引安陽水東流溉田,入廣潤陂,是也。宋至和中,韓琦判相州再疏之,置二水,改曰千金渠。其水繞城而北,分流入城,以資灌溉。明弘治後,渠流漸淤。《志》云:「廣潤陂,在府東二十二里。隋開皇八年刺史梁士彥引湯陰縣之湯、羑二水,入陂以溉田。今堙。
水冶渠,府西四十里。後魏引水鼓鑄於此,因名。其水東北流十里,入洹水,溉田數百頃。○廣遂渠,在府西南四十里。渠中水湧,四時不竭,亦名珍珠泉,民藉以溉。城西北又有蜀渠,流入高平渠。正德十四年因舊渠開導,又復於東北作堰,障水入城壕,爲灌溉利。又湯池,在府城外。晉太元八年苻堅命慕容垂擊丁零翟斌於新安,垂自鄴行至安陽之湯池,是也。
殷墟,在府城北。《汲冢古文》:「盤庚自奄遷北塚,曰殷虛。虛,與墟同。《國都城記》:「安陽城,一名殷中,即北塚也。《相州圖經》:「安陽,紂都也。《戰國策》曰:「紂聚兵百萬,左飲淇水竭,右飲洹水不流。今邑在二水間。《史記》云:「二世三年項羽與章邯盟洹水南殷墟上。亦即此矣。《水經注》:「洹水東徑殷墟。或以爲即戰國時之虛邑。虛邑,見前胙城縣。奄,見山東曲阜縣。
古壘,在府北十里,南北斜長五里。唐郭子儀等九節度圍安慶緒於相州時,營壘於此。《志》云:「府西□□裡有天禧鎮□□宋天禧中,徙林慮。北齊鎮於此。又回隆水驛,在府東九十里,永樂十六年建。府治西南又有鄴城,永樂十三年建。○石梁驛,在府東北,古驛也。隋大業十年李密從楊玄感之亂,被執至魏州石梁驛,逸去,即此。
安陽橋,在府北四里安陽河上。石晉開運二年契丹犯相州,晉軍陳於安陽河南,既而諸軍東趣黎陽,留步卒五百人守安陽橋。知相州苻彥倫以橋非五百人所能守,召入乘城爲備,至曙,契丹果數万騎陳於安陽水北,是也。歲久橋壞。元至元間,伐石改建,東徙里許。亦曰洹水橋,舊名鯨背橋。

臨漳縣,在府東北九十里。東至直隸魏縣九十里,北至直隸成安縣八十里。漢魏郡鄴縣地。晉建興初諱鄴,改爲臨漳。時鄴已陷於劉聰,石趙仍稱鄴縣。東魏天平初,分置臨漳縣,屬魏郡。唐屬相州。今城周四里,編户三十九里。

鄴城,舊在縣西二十里。春秋時,齊桓公所置。管子曰:「築五鹿、中牟、鄴以衛諸侯。是也。後屬晉。戰國屬魏,文侯二十五年任西門豹爲縣令。安王十九年使晉鄙救趙邯鄲,畏秦之強,止壁於鄴。又趙悼襄王六年魏與趙鄴。九年秦攻鄴,拔之。又秦始皇十一年王翦等攻鄴,取八城。漢高十二年置魏郡,治鄴縣。後漢初,更始將謝躬屯鄴,光武使吳漢等襲鄴,斬躬,悉降其衆。建初七年帝幸鄴。初平二年袁紹自爲冀州牧,鎮鄴。建安八年曹操敗袁譚、袁尚於黎陽,追至鄴,收其麥。九年操攻鄴,爲土山地道以攻之,既而毀土山地道,鑿塹圍城,引漳水灌之,尋拔其城。十五年建鄴都,作三臺。曹丕篡位,號爲五都之一。晉仍爲魏郡治。惠帝時,成都王穎鎮鄴。太安二年自鄴舉兵逼洛陽。永安初,幽州都督王濬討穎,入鄴,大掠而去。永嘉初,羣盜汲桑、石勒等攻鄴,殺新蔡王騰,焚鄴宮,火旬有五日方滅。建興初,勒復使石虎攻鄴,鄴潰,勒使桃豹守之,尋使石虎鎮焉。咸和六年勒營鄴宮。咸康初,石虎徙都焉。昇平初,慕容雋亦都之。苻秦滅燕,仍爲冀州治。太元九年慕容垂叛秦,攻鄴,拔其外城,苻丕退守中城。十年晉將劉牢之等救鄴,尋入鄴城,既而丕復守之,尋棄鄴如晉陽,慕容垂取之。二十一年拓跋遣拓跋儀等攻燕鄴城,慕容德守鄴,魏人不能克。隆安初,魏克中山,益兵攻鄴。慕容麟說德曰:「魏乘勝攻鄴,鄴城大難固,且人心忄匡懼,不如南趣滑臺,阻河爲境,伺釁而動,河北庶可圖也。德從之。拓跋儀乃入鄴,因置行臺於此,尋置相州。太和十七年將遷洛都,因巡省至鄴,築宮於鄴西。十九年復如鄴。孝昌二年鄴城叛降於葛榮,復討平之,既而榮再攻鄴。建義初,爾朱榮擊破榮於鄴北,盡降其衆。永安二年魏主使爾朱世隆鎮鄴。普泰二年高歡起兵信都,進圍鄴,拔之。魏主朗自信都入居鄴,爾朱兆等來攻,歡大敗之於鄴西,遂南入洛陽,還鎮鄴。天平初,歡遷魏主都此。二年作新宮於鄴,築鄴南城,周二十五里。元象二年復城鄴。《北史》:「鄴有南北兩城,高歡遷其主善見至鄴,居北城。明年,改築南城而居之。其後高洋篡位,亦居南城。後周建德六年滅齊,置六府於鄴城。宣政初,移六府於洛陽,以相州爲總管府。大象二年尉遲迥起兵討楊堅,堅使韋孝寬擊平之。乃焚燒鄴城,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里,以安陽城爲相州理所,仍名鄴,而改舊鄴縣爲靈芝縣。隋開皇十年復鄴縣爲安陽,而靈芝仍爲鄴縣,縣治即故鄴都之大慈寺。唐貞觀七年築鄴縣治所小城,仍屬相州。宋熙寧六年省入臨漳。鄴城舊有七門:「南面曰鳳陽門。晉永和五年後趙石遵自河內舉兵趣鄴,入自鳳陽門,升太武前殿,斬張豺於平樂市。明年,趙將孫伏都等起兵誅冉閔,不克,屯於鳳陽門。閔毀金明門,擊斬伏都等。中曰中陽門,亦名章門;次曰廣陽門。二門皆在鳳陽東。東面曰建春門;北面曰廣德門;次西曰厩門,西面曰金明門,亦名白門。晉永和三年石虎命其子宣祈禱山川,戎卒十八萬出自金明門,虎從后宮登凌霄觀望之,即此門也。其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又有宮城,東魏所建也,在南城中,城周六里,正南門曰朱雀門,其內曰閶闔門。天平二年作新宮,既而閶闔門災。武定五年慕容紹宗擒梁蕭淵明至鄴,魏主升閶闔門受俘。又北則云龍門。武定八年魏主禪位於高洋,洋出雲龍門,入北城。《鄴都記》:「魏以閶闔、雲龍爲宮門,皆仿洛陽之舊。是也。其東曰萬春門,西曰千秋門,又有神虎門。武定五年魏主謀誅高澄於宮中,作土山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門,門者覺之,以告澄,澄因勒兵入宮,幽其主於含章堂。齊武平初,高儼斬和士開於神虎門,帥兵屯千秋門。其後莫多、婁敬顯等謀伏兵千秋門,斬高阿那肱不克處也。北門亦曰玄武門。周大象二年悉皆焚廢。今俗名故鄴城曰鄴鎮。《邑志》云:「今縣城,明洪武十八年縣爲漳水沖陷,因移今治。城周四里,西南去舊城十八里,去故鄴城幾四十里。又故鄴都,北城在鄴鎮東南一里有奇,南城在鄴鎮東南三里。
城,在故鄴縣西。《水經注》:「水出武安縣山,東南流,經城北,又東入於漳。顏師古曰:「水在鄴西南。項羽擊章邯,軍於水上,大破之,是也。又司馬彪曰:「鄴西有九侯城,紂三公國於此,一作鬼侯城。《隋圖經》:「九侯城,在磁州境。《括地志》亦云:「滏陽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
平陽城,縣西北二十五里,周四里有奇。《史記》:「秦始皇十三年桓攻趙,敗趙將扈輒於平陽。明年取平陽。漢初,靳歙將兵別下平陽。又袁尚救鄴,循西山來,東至陽平亭,去鄴十七里,即平陽也。《括地志》:「臨漳縣西二十五里有平陽故城。《邑志》作陽矣。又高陵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邑志》云:「在縣東南三里。戰國時,樂毅聘魏,魏封爲岡陵君,即此。後訛爲高陵城。
講武城,在故鄴城北漳水上。磁州南二十里亦有講武城。皆曹操所築也。又操有疑塚,凡七十二處,在漳水上,自講武城外,森然彌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伯陽城,在故鄴城西。戰國時魏邑。《史記》:「趙惠文王十六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十九年趙與魏伯陽。《括地志》:「伯陽城,在相州鄴縣西,即漢之邯會縣也。邯會,今見直隸肥鄉縣。
東譈山,在今縣西南三十五里。東魏高澄鑿池遊玩於此,其後往往爲遊晏之所。亦謂之東山,舊在鄴東也。又《北史》:「武定初,魏主畋於西山。說者曰:「鄴無西山,蓋即邯鄲之西山。
紫陌,在故鄴城西北五里。行旅往來,必經之地也。《水經注》:「漳水東出山,過鄴,又北徑祭陌西。戰國時,俗巫爲河伯娶婦,祭於此陌。田融以爲紫陌。石趙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橋於水上。其後慕容雋入鄴,投石虎屍於漳水,屍倚橋柱不流處也。後魏永安末,高歡建義,克鄴城,爾朱兆等會軍攻鄴,歡出頓紫陌,尋敗兆兵。東魏武定三年高歡自晉陽入朝於鄴,百官迎於紫陌。齊天保七年南巡晉陽,百官辭於紫陌。八年齊主在晉陽,徵其弟上黨王渙於鄴,將殺之。渙至紫陌橋,逸去。後周建德六年伐齊,師至紫陌橋,是也。又有紫陌宮,石虎所建。齊高洋復修爲濟口,巡遊往來,百官祖餞,皆集於此。○顯原陵,在故鄴城西,石虎虛葬處。岡阜陂ヌ,隱然陵麓。《志》云:「高平陵,亦曰西陵,在縣西南三十里,即曹操陵云。
漳水,在縣西。有二源:「一出山西潞安府長子縣發鳩山,曰濁漳。東流入府界,過林縣北,又東經安陽縣北,至縣西而合清漳。一出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樂平縣少山,曰清漳。歷遼州潞安府境,入府界,經涉縣及磁州南,又東南至縣西,合於濁漳。合漳村,在涉縣東南、林縣北。其相合處謂之交漳口,並流而東,至縣南,又東北入直隸廣平府成安縣境。後漢建武二年遣吳漢擊檀鄉賊於鄴東漳水上,大破之。又曹操圍鄴,於城西引漳水,曷以灌城。《魏志》:「操圍鄴,鑿塹周四十里,初令淺狹,示若可越,守者笑之,不出爭利。操一夜濬之,廣深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大困。既而袁尚自平原還救鄴,戰敗,依曲漳爲營,操擊走之。晉太元九年慕容垂攻鄴,亦引漳水灌城。唐郭子儀圍安慶緒於相州,亦筑壘穿塹,擁漳水灌之。又有漳渠,在鄴西紫陌橋下,謂之天井堰,亦曰西門渠,以西門豹所鑿也。其後史起復修之,故《魏都賦》云:「西門溉其前,史起灌其後。漢元初二年復修故渠以溉田。魏武又於鄴西二十八里堰爲渠,東入鄴城,經宮中,又東注爲南北二溝,夾道東出石竇下,注隍水,以水激有聲,名曰長鳴溝。《典略》:「建安十八年曹公作金虎臺,於其下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漕,是也。又東魏都鄴,興和三年築漳濱堰。自隋及唐,皆引漳穿渠以資灌溉。宋天聖末,亦嘗修浚。明洪武十五年漳水決溢,爲民患。永樂九年復決於張固村,北合於滏陽河,尋修塞之。今有晏公堤,在縣南二里,東西長四十五里;又有障城堤,在縣西南十五里:「皆以衛漳水之決溢。
滏水,在縣西十五里。亦曰滏陽河。源出武安縣東滏口山,泉源沸湧,若釜水之湯湯,故以滏名。經磁州而東南流,至縣西北,入漳河。袁尚救鄴,循西山東至陽平,去鄴十七里,臨滏水爲營。胡氏曰:「滏水在鄴北,《魏都賦》所云北臨漳、滏也。永樂中,漳河自張固村決入滏水,暴流洶湧,境內田廬,悉被其患。成化中,漳水復挾而東南出,滏水之舊流幾絕。
洹水,在縣西南四十里。自安陽縣流入縣境。《水經注》:「洹水東北流經鄴城南,又分爲二水,北徑東明觀下,是也。
萬金渠,在縣西南。東魏天平中,浚漳水爲萬金渠以溉田,亦謂之天平渠。○菊花渠,在縣東南四十里,自故鄴縣引天平渠水溉田,屈曲三十里。其北三十里有利物渠,自磁州下流入廣平之成安縣,皆取天平渠水以溉田。唐咸亨四年令李仁綽所開。
金鳳渠,在縣南五里。唐咸亨三年引天平渠下流東至金鳳臺側,又東出以溉田。又有百陽渠,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亦自天平渠引漳水南入安陽縣界,亦曰安陽渠。
石瀆堰,在故鄴城東。魏武引漳水入鄴城,又東出爲石竇堰,是也。晉永和六年冉閔之亂,後趙將張賀度據石瀆,即石竇矣。
三户津,孟康曰:「在故鄴城東北二十三里。《水經注》:「漳水東徑三户峽,爲三户津。秦二世三年楚項羽使蒲將軍引兵渡三户,軍漳南,擊章邯,是也。
蒲池,在故鄴城外。燕慕容雋嘗與羣臣晏會於蒲池。晉太元八年慕容垂謀復燕,舉兵河內,慕容農等自鄴中出,至蒲池,奔列人,是也。列人,見直隸肥鄉縣。又玄武池,在故鄴城玄武苑中。漢建安十三年曹操鑿池以肄舟師。
鸕鶿陂,在縣東北二十里。又縣東北二十里有毛象陂。《隋圖經》:「鄴縣有黃衣水,經安陽縣之野馬岡,東南注萬金渠,入鸕鶿陂,又東北入毛象陂。鸕鶿陂,廣袤各十五里;毛象陂,周五里。洹水漲則入鸕鶿陂,而注於毛象陂。
三臺,在故鄴城內西北隅。因城爲基,巍然若山。漢建安十五年曹公所築,中曰銅雀,南曰金虎,北曰冰井。左思所云三臺列峙以崢嶸者也。晉永嘉二年劉淵遣石勒等寇鄴,殺魏郡太守王粹於三臺。六年石勒自棘津濟河,長驅至鄴。時劉琨以兄子纟寅爲魏郡太守,纟寅保三臺以自固,勒諸將欲攻之。張賓曰:「三臺險固,攻之未易猝拔,舍而去之,彼將自潰。乃進據襄國。咸康初,石虎徙鄴,名銅雀曰鸛雀臺。是年,臺崩,虎修之,倍於其舊。《鄴志》:「舊臺高十丈,虎更增二丈,又築九華宮於其上。永和五年石閔執其主遵於南臺,殺之。南臺,即金虎臺也。繼而石鑑立,居於中臺,復爲閔所殺。八年晉將謝施救魏入鄴,助守三臺。昇平元年慕容雋徙都鄴,復作銅雀臺,以兵亂圮毀也。齊高洋天保七年修廣三臺宮殿,發丁匠至三十餘萬,曆三年乃成。九年更名銅雀曰金鳳,金虎曰靈應,冰井曰崇光。高湛河清二年以三臺宮爲大興聖寺。後周建德六年周主親將兵趣鄴,時齊臣相率出降。高勱言於齊主,請追三品以上家屬置三臺,因脅之以戰,若不捷,則焚臺,可背城一決。不果。周主入鄴,詔毀三臺宮殿。大象二年楊堅焚燒鄴都,樓臺盡毀,唯土阜存焉。李善云:「銅雀園西有三臺:「中央銅雀臺,高十丈,有屋一百一間,亦曰中臺;南有金虎臺,高八丈,有屋一百九間,亦曰南臺;北則冰井臺,亦高八丈,亦曰北臺,有屋一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藏冰及石墨,又有粟窖及鹽窖。《春秋古地》云:「葵丘,今鄴西臺是也。棘津,見前胙城縣。
九華宮,《一統志》:「在銅雀臺之東北,石虎所建,以三三爲位,謂之九華。梁沈約詩:「照耀三雀臺,徘徊九華宮是也。又紫陌宮,見前紫陌。○明光宮,在縣北,石趙所建也。晉永和七年石祗自立於襄國,使其將劉顯攻冉閔於鄴,軍於明光宮,去鄴二十三里,爲閔所敗。又赤橋宮,在今縣東南七里。石虎自襄國至鄴,相去二百里,每舍輒立一行宮,有安陽、湯陰二宮,其臨漳、永樂、黎園、赤橋四宮,皆在今縣界。○清陽宮,在縣東,高齊別宮也。齊主湛出高歸彥爲冀州刺史,勅督將悉送至清陽宮。胡氏曰:「疑在清淇之陽,因名。
華林苑,在故鄴城北。晉永和三年石虎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廣袤數十里,蓋仿洛陽故名也。太元九年慕容垂圍鄴,引漳水灌之,垂行圍,飲於華林園。苻丕密出兵掩之,垂僅免。東魏武定三年高歡自晉陽來朝,魏主晏之於華林苑,即此。
東明觀,在故鄴城東,石虎所立。《水經注》石氏立東明觀於鄴東城上,是也。石虎太子宣賊殺其弟韜於此。晉昇平三年慕容雋發虎墓,購其屍,得之東明觀下。又宛陽觀,在鄴城東北,亦石虎所立。《水經注》:「漳水自西門豹祠北徑趙閱馬臺,臺高五丈,石虎講武於其下,列觀其上以望之。《十六國春秋》,石虎欲擊慕容,因悉括民馬,大閱於宛陽,是也。又鄴城有宣武觀,亦石虎所築。晉建元初,石虎大閱於此。○御龍觀,亦在鄴城中,與三臺相近。晉永和五年石閔以兵守其主鑑於御龍觀,懸食以給之,尋殺之。
榆林店,在縣西南四十里。石晉開運二年契丹入寇,至相州境,晉軍陳於安陽水南。皇甫遇等覘賊,至鄴,將度漳水,契丹數万奄至,遇且戰且卻,至榆林店,布陳力戰,安陽救者至,乃得還。○白沙鎮,在故鄴縣東南。晉成都王穎使孫惠爲白沙督,是也。
長橋,在縣東漳水上。唐建中二年馬燧等討田悅,軍於漳濱。悅遣將築月城以守長橋,燧以鐵鎖連車數百,實以土囊塞其下,水淺,諸軍涉度,進軍倉口,與悅夾洹水而軍。明年,悅將王光進以長橋降於馬燧。倉口,見直隸成安縣。
混橋,在故鄴城東北。冉閔之亂,姚弋仲自灄頭帥衆討閔,軍於混橋。或曰:「即故鄴城東五里之石橋也。橋跨漳水上,長十餘丈。灄頭,見直隸棗強縣。

湯陰縣,在府南四十五里。南至衛輝府九十里。湯,讀曰盪。古羑里地也。戰國爲魏盪陰地。漢盪陰縣屬河內郡。晉屬魏郡。後魏因之。東魏省入鄴縣。隋開皇六年復置湯陰縣,屬衛州。大業末省。唐初,置湯源縣,仍屬衛州,尋改屬相州。貞觀初,復曰湯陰縣。宋宣和初,改屬州,旋復故。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四十三里。

盪陰城,在今縣西南。盪,亦作湯。戰國時魏邑。秦圍邯鄲,魏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湯陰。又晉惠帝永安初,東海王越奉帝討成都王穎,穎將石超將兵犯駕於盪陰,稽紹死難處也。永和五年石虎歿,張豺擅政,虎子彭城王遵自河內舉兵趣鄴,軍於盪陰,尋入鄴。《郡志》:「隋開皇六年徙置縣於今縣治東十七里。十六年又改置於今縣西南三十里。唐武德四年還治古湯陰城,即今治云。○城,在縣東南三十里。相傳殷紂子武庚所封地。又牖城,在縣北九里,北臨牖水,一名防城。相傳殷紂囚文王於此,古羑里也。徐廣曰:「盪陰縣有羑里城。
中牟城,縣西五十里。《齊語》:「桓公築中牟以衛諸夏。《春秋》定九年齊伐晉夷儀,晉車千乘在中牟。衛侯將會齊侯於五氏,過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哀五年晉趙鞅伐衛,圍中牟。又趙襄子時,佛以中牟叛。《汲冢周書》:「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又趙獻侯徙居中牟。《戰國策》:「趙樓緩以中牟反,入梁。所謂河北之中牟也。夷儀,見山東聊城。五氏,見直隸邯鄲縣。○魏將城,在縣東南。相傳魏公子無忌矯奪晉鄙軍於此,亦謂之晉鄙壘。
五岩山,在縣西四十里。山有五穀,故名。又淺山,在縣西南侯兆川,與林縣太行山相接。○西牟山,在縣西五十里,湯河發源於此。《隋志》縣東有博望岡,今見直隸內黃縣,蓋接境處也。
湯水,本名盪水,在縣治北一里。源出西牟山,流經縣東五十里,東過大名府內黃縣界,合洹水,入衛河。《志》云:「唐貞觀初,以水微溫,改曰湯。○防水,出西山馬頭澗,東經防城西南,即防水。又有羑水,出縣西北四十五里之鶴山,流經牖城北而成淵,一名牖水,又東會防水入於湯水。《志》曰:「防水在安陽縣西南二十里,蓋經此而入湯水云。
淇水,在縣西七十里。源出衛輝府輝縣之共山,東北流入林縣境,又東流至縣界,復東南流而入衛輝府淇縣境。
伏道店,在縣東十二里。又縣南二十五里有宜溝驛。隆慶三年嘗移驛於城內,萬歷三年復舊。縣東五十里,又有榻河遞運所。皆往來必經之道。

林縣,在府西百二十里。北至涉縣百五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順縣百十里,戰國時,爲韓之臨慮邑。慮,音廬。漢爲隆慮縣,屬河內郡。高帝六年封周灶爲侯國。後漢避殤帝諱,改林慮。三國魏屬朝歌郡。晉屬汲郡。後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鄴縣。太和二十一年復置。永安初,又置林慮郡。北齊郡廢。後周復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十六年置岩州。大業初,州罷,仍屬魏郡。唐武德初,復置岩州。五年罷,以縣隸相州。宋亦曰林慮縣。金爲林州。明洪武三年以林慮縣省入州,又降州爲縣。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三十五里。

淇陽城,《志》云:「在縣南三十里。隋初置淇陽縣,屬相州。大業初,併入林慮縣。又陽城,在縣西北八十里。或曰:「石趙時置縣於此。有滄溪水,經城西北隅入於漳水。又有石城,《括地志》:「在縣西南九十里。秦惠文王十一年伐趙,拔石城,即此。
輔岩城,在縣東六十里。本安陽縣之水冶村。金興定三年置爲縣,屬林州。元廢。《志》云:「縣東北二十五里有利城,唐置鐵冶處。宋至和中廢。
太行山,在縣西二十里。羣山衿帶,形勢崔巍,其間峰谷岩洞,景物萬狀,在府界者綿亘凡二百餘里云。餘見前名山太行。
隆慮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南負太行,北接恒岳。光武遣更始將謝躬邀擊尤來賊於隆慮山,躬大敗走鄴,即此。後改曰林慮。隋大業十三年汲郡賊王德仁保林慮山爲盜,是也。一名黃華山,有黃華谷,其北岩出瀑布,曰黃華水。劉劭《趙都賦》置酒黃花之館,蓋謂此山。《志》云:「黃花山有三峰,名仙人樓、玉女臺、魯般門,洹水源出於此。《志》云:「魯班門,南去黃華谷二十里,自谷至縣亦二十里。○大頭山,在魯班門西北。《水經》云:「即林慮之嶠嶺抱犢固也。崖谷中斷,以木爲偏橋而行。晉亂,鄉人嘗保聚於此,以避石勒之禍。又馬鞍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周三十里。
倚陽山,縣西北三十里。山勢突聳,而絕頂平坦,周八十里,可以避兵。俗呼爲蟻尖山。金末,置蟻尖寨於此。宋寶慶三年蒙古史天澤攻金將武仙於真定之高公、抱犢諸寨,仙走入汲縣,天澤復取相、衛蟻尖、馬武等寨。明洪武七年設守御林縣中千户所,撥守蟻尖寨;二十四年移入縣城內。或訛爲尾尖寨。建文三年燕兵在大名,南軍據尾尖寨,梗燕餉道,燕王遣兵從間道擊破之,即此。馬武寨,或曰在盪陰縣南。
天平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峰巒泉石,奇勝萬端。其別阜有將軍山。相傳春秋時齊侯伐晉,趙勝率東陽之師追之,駐兵於此。又有撲豬嶺,最高峻,嶺西即潞安府境也。又有流沙嶺,嶺多沙,暴風則飛走如流,至潞安界不過十餘里。二嶺之東,地名草場纏。宋徵河東時,積糧草於此,以兵戍守處。《志》云:「將軍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又天平之南爲玉泉山;又南曰澤陽谷,谷南曰谷,峰岩奇勝,參差相接。○棲霞谷,在縣西南四十餘里。《志》云:「谷在谷南十里,山溪幽險,迤邐與衛輝府輝縣接界。
漳水,在縣北八十里,濁漳水也。自山西黎城平順縣南流入縣境,又東至臨漳縣西,合於清漳。
洹水,在縣西北五里。出隆慮山中,東至安陽縣,名安陽河。又淅水,在縣南,一名三陽河。源自山西澤州陵川縣,東流入縣境,至縣南合於洹水。○淇水,在縣西南七十五里。自衛輝府輝縣東北流經縣境,又東入湯陰縣界。
雞冠寨,縣西北四十五里。元至正中避兵處。又雙泉務,在縣西北二十里。宋端拱初,置陽務於陽城內,又置雙泉務於此,遣使臣採木於林慮之南北兩山。未幾,廢。
附見
彰德衛。在府城內。洪武七年建,轄左、右、前、後千户所四及守御林縣中千户所一。又有常山護衛,洪熙元年爲趙府置,宣德三年革,而改後千户所爲趙府羣牧所。

磁州,府北七十里。東至直隸廣平府邯鄲縣七十里,北至直隸順德府一百八十五里,西至山西潞安府二百六十里。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秦爲邯鄲郡地。漢魏郡地。晉屬廣平郡。後魏仍屬魏郡。後周置成安郡。隋開皇十年置慈州宋白曰:「周武帝以滏陽縣置成安郡,隋廢郡置慈州,而《隋志》不詳。大業初,州廢,仍屬魏郡。唐初,復置慈州。貞觀初廢,仍屬相州。廣德初,復置州相衛節度使薛嵩表置。《舊唐書》:「州以地產石而名。朱全忠改爲惠州。後唐復舊五代梁貞明二年惠州爲晉王存勗所取,復曰州。宋仍曰州亦曰滏陽郡。《宋志》:「政和三年改爲磁。金因之。元初升爲滏源軍節度,屬廣平路,後復爲磁州。明初改今屬,省滏陽縣入焉編户四十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倚太行之險,控漳、滏之阻。戰國時,秦、趙往往爭勝於此。蘇秦曰:「秦甲渡河逾漳,據番吾,則兵必戰於邯鄲之下劉氏曰:「番吾應在州東。《括地志》房山縣東二十里有番吾城,今直隸真定府平山縣也,去邯鄲遠矣。張儀曰:「秦、趙戰於河、漳之上,再戰而趙再胜。是也。是後中原多故,凡出並、鄴之間者,滏口實爲之衝要滏口,見武安縣滏山。慕容垂出,自滏口入天井關關在山西澤州南。或曰:「非也,在武安縣西,滅西燕于長子見山西潞安府。爾朱榮自晉陽討葛榮於鄴西,倍道兼行,東出滏口。高歡自鄴城討爾朱兆於晉陽,引兵入滏口,而分遣庫狄千出井陘見直隸真定府。高齊末,周師克并州,將向鄴,高孝珩請以幽州兵出土門即井陘,趣并州,洛州兵入潼關,而身將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戰。齊主不聽。隋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綦良出滏口,趣黎陽,塞白馬津黎陽,見大名府縣。白馬,見滑縣。唐武德三年突厥謀入寇,欲自幽州會竇建德之師,自滏口西入,會兵於晉絳。又建德救世充,軍虎牢,其妻曹氏亦勸建德自滏口乘唐國之虛。雖成敗逆順,勢各不同,而滏口其必爭之地矣。唐自大歷以後,河北諸鎮角立,磁州當太行之口,恒藉以聯絡邢、,爲昭義之襟要。其後昭義多故,磁州嘗無寧歲。五代周廣順初,以北漢屯兵黃澤黃澤關,見山西遼州,謀犯邢、趙,遣兵屯磁州備之。磁州在山東西間,互爲形援,不獨一面之險而已。
滏陽廢縣,今州治。漢武安縣地。晉爲臨水縣地。後魏因之。後周析臨水置滏陽縣。隋爲慈州治,州廢,仍屬魏郡。唐初復爲慈州治,尋屬相州。乾元初,九節度圍鄴,安慶緒求援於史思明,思明遣將李歸仁軍滏陽,爲鄴聲勢。廣德初,復置州於此。明初縣省。今州城周八里有奇,有門四。
臨水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晉置縣於滏口之右,屬廣平郡。後魏及隋屬魏郡。唐武德六年省。代宗廣德元年薛嵩表於臨水故城置昭義縣,屬磁州。大歷九年田承嗣叛,遣將盧子期攻磁州,官軍破之於臨水,即此。宋省入滏陽縣。
梁期城,在州東南。漢縣,屬魏郡。《風俗記》:「鄴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漢武元鼎五年封任破胡爲侯邑。後漢仍屬魏郡。晉廢。惠帝永興元年王濬自幽州遣烏丸渴末徑至梁期,敗成都王穎將石超於此。俗謂之兩期城。又《水經注》曰:「鄴西有武城,俗謂之梁期城。非也。
臺城,州東北二十里。相傳昔趙王所築避暑臺也。《輿程記》:「臺城罡北去邯鄲五十里,有車時關。又較城,在州之留望裡,俗傳光武擊王郎,較兵於此。又王城裡有王城,周世宗擊北漢時築。岳城裡有岳城,宋建炎初,岳武穆駐兵處也。
山,在州西四十里。《山海經》滏水源於此。今山有黑龍泉,俗以爲滏水源也。環城東流,入於漳水。成化十一年判州事張□疏水北口,邯鄲始無潰決之患。又州西北四十里有賀蘭山,以賀蘭真人居此而名。
漳水,在州南二十里,清漳水也。自山西潞安府流入州境,又東至臨漳縣界,而合於濁漳。漳河在磁州界,其北岸名三臺口,西至講武城,東至孫家莊,約十五里。其岸稍卑,每歲五六月大雨,漳河泛漲,溢岸而流,北至臨漳穀子里分爲三股,二股入鄔米口,在邯鄲縣東十里。口北里許曰漢壩,折而專入肥鄉、曲周。漢壩飛沙堆累,水自南來者阻塞不通,積於二口,水勢浩大,堤岸崩決,邯鄲縣東、肥鄉縣西北、曲周西南。今議者專欲塞二口,但漳水未必起自邯鄲二口,塞則邯鄲獨爲壑矣。今有二計:「自磁州講武城而東,臨漳縣孫家莊而西,築堤以障漳水,使不至橫逆,則三股之水可除,二口亦無衝決之患矣;不然,疏漳河故道,決漢壩而東達蘇胡寨口入於滏陽,庶各縣均受益矣。
滏水,在州城西南。自武安縣流入境,又東入臨漳縣界,復東北流,入直隸邯鄲縣界。《郡縣志》:「滏水出滏山,在州西北四十五里,所謂滏口之險也。亦謂之滏陽河。○五爪渠,在州西十里,引滏水入焉。明洪武中開浚,宣德九年修治,可溉田千頃。
車騎關,在州北三十里。路通直隸邯鄲縣,自鄴趣河北,車騎往來,往往取道於此,因名。今有巡司。又州治東北一里,有滏陽驛。

武安縣,州北百二十里。東北至直隸沙河縣九十五里,西至山西遼州三百里。漢置縣,屬魏郡。曹魏屬廣平郡。晉及後魏因之。東魏改屬魏尹。後周屬州。隋因之,大業初屬武安郡。唐初屬慈州,尋屬州。廣德初,還屬州。宋因之。元初省入邯鄲,尋復舊。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三十五里。

武安城故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戰國時趙邑。《秦紀》:「昭王三十六年趙奢救閼與,秦軍軍武安西,鼓譟勒兵,武安瓦屋皆振。又四十八年王伐趙,取武安、皮牢。皮牢,蓋與武安相近。漢因置武安縣,後移置今治。隋大業初,羣盜張金稱陷武安,即今縣矣。
毛城,在縣西。漢建安九年曹操攻鄴,袁尚使武安長尹楷屯毛城,以通上黨糧道,操擊破之,即此。又陽邑城,《志》云:「在縣南三里。隋開皇十年分武安縣置。大業初,廢。
固鎮城,一作故鎮,在縣西。唐光啓二年李克用將李克自潞州而東,敗邢州孟方立兵,擒其將呂臻於焦岡,拔固鎮、武安諸城鎮。周顯德元年北漢逼潞州,世宗遣天雄帥符彥卿引兵自磁州固鎮出北漢軍後。胡氏曰:「由固鎮西北行至遼州,是出漢軍後也。《里道記》:「固鎮至遼州三百十一里。
粟山,縣東南十二里。相傳秦白起拒趙廉頗於此,趙將絕糧,起命將士以布囊盛粟,積至山巔,趙軍乃退。土人至今呼爲粟山。又磁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產磁石,州名取此。
滏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即滏口,太行第四陘也。山嶺高深,實爲險阨。晉永和六年石趙冉閔作亂,趙將張沈據滏口。太元十九年慕容垂攻西燕,遣慕容楷出滏口,既而垂亦引大軍自滏口出,是也。後魏主子攸建義初,羣賊葛榮圍鄴,爾朱榮自晉陽東出滏口,討平之。永安三年魏主使楊津督並、肆等九州諸軍事,津以兵少,留鄴召募,欲自滏口入并州,不果。既而爾朱兆使高歡統並肆間六鎮降户,歡請就食山東,遂自晉陽出滏口。高乾等聞歡東出,自信都迎謁於滏口。太昌初,高歡自鄴入滏口,擊爾朱兆於晉陽。後周建德五年克晉陽,將趣鄴。齊主遣尉世辨覘周師,出滏口登高阜西望。蓋滏口爲自鄴西出之要道。亦曰鼓山,有二石如鼓,南北相當。俗語云:「南鼓北鼓,相去十五。《冀州圖經》:「鄴城西有石鼓,鳴則兵起。高齊之末,此鼓嘗鳴而齊遂滅;隋末鼓又鳴,聲聞數百里而隋亡。又高歡卒,高澄虛葬歡於漳水西,而潛鑿鼓山石窟佛寺之傍爲穴,納其柩而塞之。《淮南子》亦謂之景山也。餘見前。
閼與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戰國趙惠文王二十九年秦韓相攻而圍閼與,趙將趙奢拒秦軍於閼與,先據北山,大破秦軍於閼與下。北山,即此山之北云。○焦岡,在縣西六十里。唐末,河東將李克修敗邢州孟方立兵於此。
三門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山有三足,峻峙如門。《寰宇記》云:「水所出也。又有天井岩,絕壁四圍,極其險峻,在縣西八十里,爲適晉之要途。慕容垂滅西燕,出滏口,入天井關,當在此地。
河,在縣東北十里。源出遼州太行山,至縣之柏林裡伏流,至遠裡復出,東流入直隸邯鄲縣界,爲廣平府境之大川。縣東北四十五里有響水河,北八里有儒教河,俱流入於河。
滏水,在縣東南。源出滏山,南入磁州界。《水經注》:「滏水出石鼓山南岩下,冬溫夏冷,東流注漳,亦名合河。
新口,在縣西。唐會昌中,討叛將劉稹於澤潞,自遼州開新路達磁州武安,謂之磁州新口。光化五年朱全忠攻李克用,使張文恭引魏博兵入自磁州新口,是也。
固鎮關,縣西五十里,即固鎮城也。今有巡司戍守。

涉縣,州西二百里。西至山西黎城縣八十里。漢置沙縣,屬魏郡。後漢因之,後因漳水溢,人民徒涉,因曰涉縣。建安九年曹操圍鄴,涉長梁岐以縣降。晉屬廣平郡。後魏天賜元年併入臨水縣。隋開皇十八年復於涉城置涉縣,屬潞州。唐初屬韓州。貞觀十七年改隸潞州。宋仍舊。金置崇州。元罷州,復爲涉縣,屬真定路。明初改今屬,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二十四里。

崇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金升涉縣爲崇州,以此山名。山頭青翠,形如螺髻,亦名青頭山。○韓王山,在縣東五里。相傳韓信曾駐兵於此。
漳水,在縣南一里。自山西潞安府流經縣界,東入磁州境。亦曰涉河,縣以此名。
通利渠,在縣西一里。下流入於涉河,居民資以灌溉。
沙亭,在縣東南。因故沙國爲名。晉太元十八年慕容垂遣將平規攻西燕將段平於沙亭。十九年垂自出沙亭以擊西燕,是也。胡氏曰沙亭在鄴西南,恐悞。
偏店關,縣北三十里。舊設巡司,今遷縣西南二十里吾兒峪,與山西黎城縣接界。《志》云:「吾兒峪,地當險要。嘉靖二十一年撫臣李宗樞奏築城,增設官兵守之。
附見
磁州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洪武二十三年建,屬山西潞安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