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8

卷七 貴州通志 卷八 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貴州通志卷八
  營建志序
  城池 公署 學校 貢院書院 義學 壇廟 寺觀
  周禮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城郭溝池之固掌固掌之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司險掌之至於表著之位壇壝之制庠序學校之設領於宗伯載在司徒皆體國經野之洪規也貴州介荒服野處穴居依倚山洞明洪武初始令馬𭨋築貴州城為都指揮治奢香復開九驛厥後設官置署興文教崇祀典規制漸備非榛狉之舊我
  朝聖徳神謨無逺弗届凡扼塞之處皆建築城垣官署以鎮撫之夷民秀者亦得補學官弟子荒村深箐絃誦沸聲開闢郎岱坡貢諸驛易羊腸之險為鴻漸之逵而先農建壇神龍立廟以為民祈禱迓福尤為從古未有之曠典煌煌乎光史册而昭來許矣若夫蠻俗尚鬼信巫浮屠老子之宫所在多有而亭榭樓臺亦古昔望氛祲察災祥之遺意不容畧也述營建志
  營建
  城池
  貴陽府
  貴陽府城洪武十五年都指揮馬𭨋建石城週圍九里七分髙二丈二尺門五東曰昭文南曰迎恩西南曰廣濟西曰振武北曰布徳東北有池西南一帶濵河天啓六年總督張鶴鳴巡撫王瑊於北門外増砌外城六百餘丈設威清六廣紅邊小東四門 國朝順治丁亥年賊毁外城十六年總督趙廷臣巡撫卞三元重修内城増髙三尺康熙十一年總督甘文焜復修外城雍正四年巡撫何世璂十年巡撫張廣泗元展成前後修葺
  貴筑縣城附郭
  定番州城原為程番府城明成化十三年知府鄧廷瓚築土城萬厯十四年改州知州范郴重修砌以石週圍五百一十丈髙一丈五尺門四
  廣順州城明萬厯二十九年設州無城崇禎二年知州李紹沆議請題建工未竣都司陳謙議改建新城於北岡上今州治仍舊城而以新城駐防兵
  開州城崇禎三年建週圍五百一十丈髙一丈二尺門四東曰布徳西曰永迎南曰貴陽北曰茶山 國朝康熙元年知州徐昌重修城樓四
  龍里縣城原為龍里衛城明洪武二十三年建週圍五百三十八丈髙一丈七尺門四東曰朝陽南曰通化西曰威逺北曰鎮靖萬厯二十一年巡撫郭子章増築二百餘丈
  貴定縣城原為新添衛城明洪武二十二年鎮撫王璧建土城正統間指揮孫禮重建萬厯十三年巡撫舒應龍巡按毛在㕘議王恩民甃以石週圍一千七十丈髙一丈一尺門四東曰熙春西曰延秋南曰武陽北曰肅逺城樓四月城西北二座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併縣遷治於此
  修文縣城原為敷勇衛城明崇禎三年建石城週圍七里三分髙一丈八尺門四東曰祥曦南曰迎恩西曰布徳北曰平安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因為縣城
  長寨城 國朝雍正十一年 題建週圍四百八十丈髙一丈
  大塘城在定番州姑盧 國朝乾隆三年 題建週圍二百九十八丈城門四城樓四安順府
  安順府城原普定衛城舊普定府城在今府南四十里元泰定七年創明洪武五年安陸侯吴復建十四年置普定衛始建今城週圍九里三分髙二丈五尺門四東曰朝天西曰懐逺南曰永安北曰鎮夷城樓四水闗三水樓三垜普定府後改為安順府成化中移州於衛萬厯二十年陞州為府遂為府城明末毀於冦 國朝康熙九年知府彭錫纓等捐修完固十一年知府胡宗虞壘石増髙重修四城門傅以鐵
  普定縣城附郭
  鎮寜州城舊安莊衛城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揮陸秉建週圍四百八十丈門四東曰朝陽西曰鎮夷南曰永清北曰迎恩嘉靖十二年改遷州治於此 國朝康熙十一年裁衛併州因為州城
  永寜州城明時建小城一座名查城墻未及肩圍繞僅半里許建東西二門 國朝康熙十二年知州林華皖増築週圍一百八十五丈髙一丈四尺
  安平縣城原為平壩衛城明洪武二十三年築週圍九百丈有竒髙一丈寬六尺門四城樓四月樓一水闗一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因為縣城
  清鎮縣城原為威清衛城明洪武二十六年指揮焦琴築週圍七百九十六丈髙一丈五尺寬一丈城門樓五萬厯十三年副使鄭秉厚重修久圮 國朝康熙十一年重修二十六年裁衛改縣因為縣城
  歸化城 國朝雍正八年 題建石城週圍六百丈髙一丈厚四尺門四
  平越府
  平越府城原為平越衛城明洪武十四年指揮李福建三十四年改甃以石週圍一千四百丈髙二丈二尺廣一丈五尺門四月城三城樓四警舖四十五城内無水正統末苗冦圍城人馬渇死成化間指揮張能建水城於西門外别開一門曰小西門萬厯二十九年設府因為府城三十一年知府楊可陶指揮奚國柱於水城外築外城五十五丈水經城内汲者便之崇禎間知府陳紹英於城北隅建敵臺名雄鎮樓造望樓十二 國朝順治十八年道府徐𢎞業喻全昱前後增修平越縣城附郭
  黄平州城原為興隆衛城明洪武二十六年穎國公傅友徳建指揮張龍築石城週圍五百三十丈髙一丈五尺廣八尺門四東曰豐潤西曰宣威南曰鎮安北曰昭化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併州移州治於衛城乾隆二年 題請修建舊州城同時 題修
  甕安縣城明萬厯三十年巡撫郭子章署府事劉冠南建石城週圍六百九十丈髙二丈廣一丈門四城樓各一座
  餘慶縣城明萬厯三十年巡撫郭子章署府事劉冠南建石城週圍三百一十七丈髙一丈六尺廣一丈城門三東曰来喜西曰太初北曰南薫城樓三後閉北門止行東西兩門 國朝康熙九年知縣陳世任修乾隆二年 題請修建
  湄潭縣城明萬厯三十年巡撫郭子章署府事劉冠南建磚城週圍三百八十八丈髙一丈五尺廣一丈門二南曰久安北曰長治城樓四水洞五月城三今南北二門月城皆廢都勻府
  都勻府城原為都勻衛城明洪武二十七年平羌將軍何福築土城後指揮黄鏞砌以石週圍一千七十二丈髙二丈寬一丈城樓五月城轉閣敵樓八門五東西北各一南二成化間副使李麟濬鑿河引水環城為壕萬厯間副使蘇愚増修 國朝順治十八年都清道僉事姚啓盛新鎮道㕘議徐𢎞業知府龍納銘㕘將龍略中軍守備李子玉重建尋傾數十丈康熙六年副使吴毓龍知府黎際臯㕘將龍畧衛守備崔基重修
  都勻縣城附郭
  麻哈州城原築土墻明嘉靖三十年知州楊敏砌石尋圮萬厯十六年知州胡友祿復砌以石週圍四百丈髙一丈二尺寛七尺門四東西南北各一月城二
  獨山州城原無城明萬厯五年知州歐陽輝諭令南北二街市民各照界限修築土墻髙一丈厚三尺
  清平縣城原為清平衛城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揮司鐸建土城萬厯間巡撫羅瑶請發帑銀五千三百兩委㕘將侯之胄等修砌石城週圍六百六十三丈髙一丈門四乾隆二年 題請修建縣屬凱里城同時 題建
  荔波縣城舊城在穹来里喇軫村明嘉靖間知縣尹東表建萬厯三十五年知縣劉邦徴續修為三門後圮 國朝順治十七年知縣王家正詳請遷於方村莪嶺是為今城去舊城五十里築土垣週圍一百八十二丈髙五尺厚一尺五寸開西南北三門建有草樓歳久廢頺康熙二十年知縣劉棻捐資重建南北城樓乾隆二年 題請改建石城於䝉石里週圍五百二十二丈城門四城樓四
  八寨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十一年奏請改建石城週圍六百四十八丈二尺高一丈一尺門五東曰安定西曰中孚南曰成化北曰威寜又曰思恩
  丹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十一年奏請改建石城週圍六百二十五丈髙一丈四尺門四東曰布徳西曰宣威南曰撫逺北曰向化
  雞講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週圍三百四十丈門四
  小丹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週圍二百六十丈門四
  上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週圍六百三十九丈門四
  鎮遠府
  鎮逺府城明正徳間生苗刦掠知府程㸅於治西木家灣跨江據崖甃城四十五丈髙一丈五尺直至屏山髙低不一共垜口七十有六城樓一萬厯二十一年苗襲府治掠東西二闗巡按馮奕垣捐贖鍰六百兩檄知府張守讓於木家灣城外築石城一百二十丈治右採樵小徑為石圈硐門又於治右老虎衝空凹處壘石塞之崇禎十五年知府張宗煒以施秉苗叛又於西門臨闗磯上砌石為臺髙丈許後東西兩闗門樓傾頺 國朝康熙十年重修乾隆二年 題請修建除臨河岸毋庸建城外於山上隘口要路分築城闗列建炮臺共四百四十四丈零衛城沿河低處多遭水患今將舊城加寛為堤堤上建城垣髙七尺又塞兩北門硐另建樓開門可以永防水患鎮逺縣城附郭
  施秉縣城原為偏橋衛城明洪武二十二年築週圍一千一百二十八丈髙一丈二尺外石内土垜二千二百城樓四西角敵樓一東水闗一萬厯二十七年增建敵樓八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併縣移縣治於衛城乾隆二年題請修建縣屬舊施秉城同時 題建
  天柱縣城原為天柱所𨽻湖廣明萬厯二十八年改縣知縣朱梓增築週圍一百八十丈有竒門四東曰迎恩西曰懐逺南曰迎薰北曰拱極崇禎六年遷於縣東五里之龍塘後以苗亂復還舊治 國朝雍正五年改隸黔屬黎平府十二年改屬鎮逺府
  清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題建土城十一年改建石城週圍七百九十丈髙一丈四尺門四東曰尚徳西曰遵義南曰澄清北曰肅威
  栁羅城 國朝雍正八年 題建土城週圍二百七十丈門二
  稿貢城 國朝雍正八年 題建土城週圍二百八十丈門二
  栁霽城 國朝乾隆二年 題建石城週圍三百四十丈門三城樓三
  台拱城 國朝雍正十一年 題建石城週圍九百四十二丈髙一丈四尺門四城樓四砲臺十二座水闗二
  思南府
  思南府城明𢎞治十四年知府羅璞始築土城正徳間蜀冦至城壊知府甯閲繼修之嘉靖二十八年苗冦印江知府李夢祥重修週圍七百七十丈餘髙一丈五尺寬八尺門五東曰清州西曰清溪南曰清江北曰清泉東北曰遵化城樓五水門城樓一嘉靖間知府宛嘉祥易以磚石知府趙恒重修明季城壊 國朝順治十八年知府葉蕃重修康熙十二年知府陳龍巖修葺安化縣城附郭
  印江縣城嘉靖二十八年鎮筸紅苗猖獗攻刦縣治知縣徐文伯築土城週圍五百一十二丈有竒門四東曰来儀西曰金馬南曰咸寜北曰康阜崇禎十三年改建石城後毁於兵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縣蔣元㨗重修
  婺川縣城明𢎞治二年知縣熊玠築土城四十四年知縣劉敏之重築内外甃以磚萬厯二十二年知縣張仕教以播州兵變増修堅髙週圍五百四十丈門四東曰東平西曰西寜南曰南安北曰北靖城樓四明季兵燹城樓灰燼墻垣頺圯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雷起龍重修石阡府
  石阡府城嘉靖元年知府何邦憲創立土城四十年知府蕭立業甃以石週圍六百六丈髙一丈八尺廣一丈五尺門四東曰對旭西曰澄清南曰迎恩北曰拱極城樓四水闗四四十二年知府王管議増串樓年久傾圯萬歴間巡撫郭子章補修 國朝順治十八年推官陳龍巖重修龍泉縣城明萬厯三十二年巡撫郭子章知縣凌秋鵬建石城週圍三百六十一丈七尺髙一丈八尺門四東曰義陽西曰綏陽南曰明陽北曰大保城樓四水闗二
  思州府
  思州府城永樂十三年知府崔彦俊創築土城隆慶三年知府張子中議遷於平溪衛城萬厯五年復還舊城外砌以石週圍三百二十丈髙一丈五尺門三城樓三十年知府蔡懋昭以後山髙峻俯瞰城中敵至難守乃議築後山石城一百二十丈増築敵臺十二明季毁於兵火 國朝康熙八年知府陳龍巖増修十一年復傾塌四十餘丈知府李敷治重修雍正九年知府褚世晫加修
  玉屏縣城舊為湖廣平溪衛城明洪武二十三年衛指揮使許昇建週圍九里三分髙二丈門五 國朝康熙五十年守備吴丕烈修雍正五年𨽻黔改衛為縣因為縣城乾隆二年 題修青溪縣城舊為湖廣青浪衛城明永樂二十年建週圍九里三分髙一丈一尺門三 國朝雍正五年𨽻黔改衛為縣因為縣城乾隆二年 題修
  銅仁府
  銅仁府城景泰二年知府朱鑑建土城嘉靖二十二年知府李資坤擴大之砌以磚石二十八年思州知府李允簡重修週圍三百六十九丈髙一丈六尺門七東曰景和上南曰来禧南曰文昌下南曰迎薰西曰阜成上西曰賔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北曰拱辰節經兵火樓盡燬 國朝順治七年知府梁懋辰重修上南正南下南諸城樓
  銅仁縣城附郭
  松桃城 國朝雍正十三年 題建石城週圍五百六丈髙一丈廣一丈門四黎平府
  黎平府城原與湖廣五開衛同城明洪武十八年創築週圍一千二百二十四丈髙二丈一尺廣一丈五尺門四東曰青陽西曰永寜南曰迎薰北曰拱辰城樓四角樓五舖樓三十七串樓一千二百一十九間永樂十二年知府司祥正徳間知府祝夀孫繼魯萬厯間知府袁表崇禎間知府熊建相于元葉先後重修
  開泰縣城原為五開衛城𨽻湖廣 國朝雍正五年歸黔改縣附郭
  永從縣城明萬厯二十一年知縣包善始築土城週圍一百五十丈髙七尺寬三尺城東門一知縣李宗周重修明末復圮 國朝康熙初知縣嚴一詔重築知縣王克昌王寜長相繼修葺錦屏縣城原為銅鼔衛城𨽻湖廣明洪武間築週圍六百二十五丈髙一丈三尺寬一丈二尺門四東曰迎暉西曰鎮静南曰定邊北曰雄武後傾永樂元年修 國朝康熙十一年重修雍正五年改衛為縣𨽻黔
  古州鎮城 國朝雍正八年 題建土城週圍七百九十二丈八尺髙一丈二尺基寛七尺頂寬四尺門四
  朗洞城 國朝乾隆二年 題建石城週圍五百三十二丈城門四城樓四
  大定府
  大定府城崇禎九年總兵方國安建明季毁於賊 國朝康熙三年設府即其故址重修週圍九百三十四丈髙一丈五尺門四東曰朝陽西曰寳成南曰来薰北曰拱宸
  平遠州城 國朝康熙三年水西平設平逺府無城竪木為柵週圍七百二十六丈髙一丈五尺門四東曰迎旭西曰来爽南曰毓秀北曰永安敵樓四七年知府丘業總兵劉文進築土城髙八尺週圍七百二十六丈城外鑿濠深一丈寛一丈二尺
  黔西州城原為水西城明洪武間都督馬築週圍九里三分髙一丈八尺東西南北各一門後毁於賊知府王命来總兵李如碧重修國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州何縉副將謝英復修今圯僅存其址雍正五年知州鮑尚忠建土垣並東西城樓
  威寜州城原為烏撒衛城明洪武十四年建週圍一千八十丈二尺城基寛二尺髙一丈二尺門四城樓四 國朝康熙四年増修雍正十年重修
  畢節縣城原為畢節衛城明洪武十六年指揮湯昭始建排柵二十年命指揮李興李隆李煥修築砌以磚石週圍六里二分二十三年増拓二里共八里二分髙一丈五尺城基厚一丈五尺門五東曰武安西曰定西南曰鎮南北曰拱北東南曰通津嘉靖七年副使韓士英於通津門建月城引水入内萬厯六年兵備副使黄鏌於月城外砌石隄二百丈以障河泛崇禎十年水西夷目杓佐化沙叛以城大難守截去正西一壁及南北兩角週圍僅得八百二十丈東南有濠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遂為縣城雍正九年重修
  水城城 國朝雍正十年 題明建築土城週圍共計三百七十二丈髙一丈寛六尺門凡三
  南籠府
  南籠府城原為安籠所城𨽻安順府明永樂二年建週圍共計二百八十七丈一尺髙一丈八尺門四東曰朝陽西曰柔逺南曰雍熙北曰順天久圯 國朝康熙二年重修後復傾圯三十四年裁去所官移安順府通判分駐其地至雍正四年總兵蔡成貴捐修舊城雍正五年設府遂為府城
  普安州城原為普安衛城明洪武二年建週圍四百九十七丈五尺髙一丈八尺寛一丈六尺門四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省衛入州遂為州城
  永豐州城 國朝雍正五年 題明建築土城周圍共計二百五十丈髙七尺厚四尺城門四
  普安縣城原為新興所城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所移縣治於此知縣羅在廷改築週圍一里三分髙二丈門四
  安南縣城原為安南衛城明洪武二十五年指揮梁海建週圍七百九十七丈髙一丈七尺寛七尺門四城樓四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遂為縣城
  遵義府
  遵義府城明萬厯二十九年平播後築西倚崇山東北臨江週圍九百五十丈有竒髙二丈門四東曰景福西曰懐德南曰通貴北曰寧永城樓四 國朝康熙五十八年知府趙光榮知州丘紀重修
  遵義縣城附郭
  正安州城明萬厯間平播州之後卜築於思寧里潏水園後為土冦竊據又遷於三江里至 國朝定鼎之後再遷於德溪里土坪先後皆未建有城垣嗣後吳逆背叛人民避兵至古鳯地方相沿以為州治迨雍正九年 題改建城於土坪其後查得土坪水泉不繼今仍議建州城於古鳯
  桐梓縣城明萬厯間平播州之後築縣城週圍共計三里厚五尺後因河水泛漲及城署縣事合州知州段文郁縮城避水僅及初築之半後攝縣事涪州知州王桂拓増舊基甃以磚石多植𣏌栁以固外堤週圍四百三十丈濶倍之門四東曰東陽南曰南薰西曰西成北曰北拱城樓凡四
  綏陽縣城明萬厯二十九年築週圍四百七十九丈六尺髙二丈三十二年河漲圯百餘丈因疏河流完砌以石 國朝康熙元年知縣鄒宗彦重修設門四東曰熙和西曰清源南曰永定北曰拱極城樓四
  仁懐縣城明萬厯間平播州之後建築縣城週圍共計四百七十五丈八尺髙一丈四尺外環以濠門凡四至 國朝康熙二十年知縣趙洪基重加修葺雍正九年 題請移縣治於生界之亭子壩建立新城週圍共計四百六十三丈門四東曰朝陽西曰豐樂南曰文明北曰永安城樓四
  公署文武彚編
  貴陽府
  總督雲貴部院署在府城内明為總兵署 國朝順治十七年總督趙廷臣改建康熙四年總督卞三元増建十年總督甘文焜重修因移鎮雲南僅存地址今為通衢名曰新街巡撫貴州都察院署在府城内東北明成化十年巡撫朱欽建𢎞治間巡撫鄧廷瓚改建明末圯 國朝順治十八年巡撫卞三元重建康熙四十七年巡撫陳詵修改大門提督學政署在府城南門内 國朝順治十七年僉事趙燾建於城南隅康熙二十三年僉事袁時中遷建於糧驛道舊址工未成二十五年僉事畢忠吉續成之雍正六年 題請遷今地將舊署改為貢院號舍
  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署在府城内貢院右明永樂十一年建於北城外景泰七年布政司蔣雲漢改建明末圯 國朝順治十五年布政使黄中通以城西公館暫建康熙四年布政使董顯忠遷建今地布政使潘超先蔣寅董安國前後増修四十六年布政使張建績重修有改向碑記
  經歴司署
  照磨所署
  庫大使署舊俱在府城中新街今廢
  貴州提刑按察使司署在府城内西貴州前衛舊址舊在城中大街明永樂十八年建明末圯 國朝順治十六年按察使王鍈改建今地康熙八年按察使張文徳重修照磨所署
  司獄司署俱在司署東
  貴州清軍糧驛道署在府城内東南舊貴寜道署原在安平道舊址 國朝順治十八年副使王廷弼建康熙十一年㕘議陳寳鑰重修二十年參議勞之辨遷於今地康熙五十年參議白潢増修
  貴陽府署在府城内西南明隆慶四年建 國朝康熙二年修五十九年知府徐如玉重修雍正十三年知府王玠増修
  經厯司署在府署西
  司獄司署在府署大門内西
  倉大使署在府南城内豐濟倉
  通判署在新城六廣門内為貴州前衛舊址原在舊城内東南隅後改為同知署遷建今地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貴筑縣署在府城内西南隅舊為都司署以八番順元都元帥府改建明末圯 國朝順治十六年重建康熙二十六年裁都司改為縣署五十五年知縣焦延祉重修
  典史署在縣署内舊在城東 國朝雍正八年建今地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撫標左營㕘將署
  守備署俱在府城西門内
  撫標右營逰擊署
  守備署俱在府城東門内
  貴陽營遊擊署
  守備署俱在府城南門内
  定番州署在州城内明洪武間建 國朝雍正四年知州蘇松重修
  吏目署在州城内
  學正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義學内
  州判署分駐大塘 國朝乾隆四年
  定廣協副將署在州城内
  都司署在州城南門内
  守備署分駐大塘 國朝乾隆四年
  廣順州署在州城内明萬厯三十九年建 國朝康熙四年知州韓之屏重修吏目署在州城内
  學正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義學内
  貴陽同知署在長寨舊在府新城内後改為通判署即以通判署為同知署 國朝雍正五年移建今地
  長寨營㕘將署
  守備署俱在長寨城内 國朝雍正五年
  開州署在州城内明崇禎三年建 國朝康熙十年知州王之官修二十五年燬於火知州王永烈重建
  吏目署在州治左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龍里縣署在縣城内舊為推官行署 國朝康熙十一年改為縣署
  典史署在縣署右 國朝康熈五十九年典史丁珏建
  教諭署在學宫左
  訓導署在學宫右
  貴定縣署在縣城内舊為新添衛署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徙縣於衛改縣署典史署在城内西南隅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新添營都司署在縣城内
  平伐營都司署在平伐司
  修文縣署在縣城内舊為敷勇衛署明崇禎四年建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因為縣署
  典史署在城内西南隅
  教諭署在學宫左
  訓導署在學宫右
  安順府
  分巡貴西道署在府城内西南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遷於大定府復遷今治安順府署在府城内西南即舊州署明萬歴二十年改州為府因為府署
  經歴司署在府南四十里舊安順州原在府署内國朝雍正五年分駐今地七年建署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右
  毛口驛驛丞署在毛口 國朝雍正九年移黄絲驛駐今地
  普定縣署在府城内東 國朝康熙十一年改普定衛為縣以原威清道署為縣署典史署在縣署北
  教諭署在學宫後
  訓導署在義學左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東北
  同知署在府治西一百四十五里郎岱 國朝雍正十年
  通判署在府治南一百六十里威逺 國朝雍正十年
  提督署在府城北舊在貴陽府北門外後移鎮安順建於今地
  提標左營㕘將署在府學宫前
  守備署在府城南大街
  提標右營遊擊署在府城内西水闗
  守備署在府城西大街
  提標前營遊撃署在府署右
  守備署在府城許衙街
  提標後營逰擊署在府城北
  守備署在府城東水闗
  安順城守營遊擊署在府城内
  守備署在府城内俱 國朝乾隆二年
  歸化營遊撃署在威逺城南一百二十里擺頂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威逺城東南五十里龍塲 國朝雍正九年
  永安營都司署在安順府城西一百七十七里那當舊為永寜州盤江營 國朝雍正八年改永安營移駐今地新建
  鎮寜州署在州城内西南明嘉靖間知州張邦洙建後燬於兵 國朝康熙五年知州王廷槐重建
  吏目署舊未建署
  學正署舊未建署
  訓導署舊未建署
  永寜州署在州城内舊在安南衛明嘉靖間知州段緣錦建後燬於兵 國朝順治十六年移州治於查城驛知州王燧建康熙四年知州易言翌増修
  吏目署在州城内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坡貢驛驛丞署在坡貢 國朝雍正十二年
  安平縣署在縣城内舊為平壩衛署明洪武間建兵燬 國朝康熙十年重建二十六年裁衛改為縣署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舊俱未建
  清鎮縣署在縣城内北舊為威清衛署明崇禎間建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改衛設縣遂為縣署
  典史署舊未建署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平越府
  平越府署在府城内舊守道署明萬歴二十九年設府以衛署為府署攝府事副使劉冠南修崇禎十二年知府陳紹英重修後圮國朝康熙八年知府蔣䕃修改建今地
  經歴司署在府署左
  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平越縣署在府城内舊為平越衛署 國朝康熙十一年改衛設縣遂為縣署典史署在城内南街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南
  平越營遊撃署在府城内
  守備署在城内北街
  楊老驛驛丞署在楊老
  黄平州署在州城内舊為興隆衛署明洪武二十二年頴國公傅友徳建永樂三年指揮蕭琳重修 國朝順治十八年守備秦傑遷建城西北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州遂為州署吏目署在城内西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州同署在舊州城内
  黄平營都司署在黄平州城内
  重安江驛驛丞署在重安江
  甕安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三十年知縣陳廷範建 國朝康熈十年知縣沈日升重修典史署在縣署内
  教諭署在義學後
  訓導署在學宫内
  餘慶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三十年攝縣事袁尚紀建 國朝康熈十年知縣陳世任金槃蔣深相繼重修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縣署右
  湄潭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三十年知縣黄如桂建 國朝康熙九年知縣張日昇重修二十二年知縣楊玉柱改修
  典史署在縣署左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舊未建署
  都勻府
  都勻府署在府城内明𢎞治六年建 國朝康熙七年知府黎際皥増修
  經歴司署舊未建署
  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都匀縣署在府城内原都勻衛署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遂為縣署典史署在縣城南門内 國朝康熙六十年燬於火後遷建於縣署左
  教諭署舊未建
  訓導署在學宫内
  同知署在府城東九十里八寨國朝雍正九年
  知事署屬都勻府分駐八寨 國朝乾隆二年増設建署
  通判署在府城東一百六十里丹江 國朝雍正九年
  主簿署屬清平縣分駐丹江 國朝乾隆二年増設建署
  通判署在府城東南二百四十里都江 國朝雍正九年
  主簿署屬都勻縣分駐都江 國朝乾隆二年増設建署
  都勻協副將署舊設㕘將署在府城内 國朝雍正八年改協移駐八寨乾隆二年移駐府城即參將署改建
  左營遊擊署
  守備署俱在八寨與副將署同建
  右營遊擊署在府城内
  上江協副將署在都江 國朝雍正九年
  左營遊擊署在都江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都江北十五里打畧國朝雍正九年
  右營遊擊署在古州西二十里髙舊營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古州西十里定旦國朝雍正九年
  丹江營㕘將署在大丹江 國朝雍正八年
  左軍守備署在大丹江 國朝雍正八年
  右軍守備署在八寨東三十里雞講城 國朝雍正八年
  麻哈州署在州城内明𢎞治六年設州建署
  吏目署在州署右
  學正署在舊學内
  訓導署在義學内
  獨山州署在州城内明𢎞治六年設州建署
  吏目署在州署左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學宮内
  都勻協右營守備署在州城小西門外
  州同署在州治東南一百六十里三脚𡉫 國朝雍正十二年
  清平縣署在縣城南門内原在南闗外舊長官司治明隆慶四年知縣楊廣遷於北門内行都司署萬歴二十年知縣楊明禮改遷倉基二十三年知縣魏自强改今地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學宫右
  縣丞署在縣治東五十里凱里國朝雍正十二年
  凱里營都司署在凱里城 國朝乾隆二年増設建署
  荔波縣署在縣城内 國朝順治十七年知縣王家正建康熙間知縣劉芬岳維増修典史署未建
  訓導署未建
  縣丞署分駐舊縣 國朝乾隆二年
  荔波營遊撃署
  守備署俱在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
  鎮逺府
  分巡貴東道署在府城内 國朝雍正七年設道並改協為營即以副將署為道署鎮逺府署在沿江大街明宣徳元年知府顔澤建久圯 國朝康熙三年知府張維堅増修二十七年江溢漂圯二十九年知府陳克大重修
  經歴司署在府署内
  教授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學宫後
  鎮逺縣署在沿江大街舊在江之南明𢎞治十一年建久圯 國朝康熙間知縣洪恩張瑚相繼増修二十八年知縣朱三才改建於江北思石道署舊址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同知署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五里台拱 國朝雍正十二年
  通判署在府治西南一百九十里清江 國朝雍正七年設同知九年建署十二年移同知駐台拱改設通判署仍舊
  知事署在清江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増設建署
  縣丞署在府治東八十里卭水司國朝雍正十二年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
  鎮遠鎮總兵署在府治江之南 國朝乾隆二年改營為鎮即遊擊署改建鎮標中營遊撃署
  守備署
  左營遊擊署
  守備署以上各署俱在府治江之南 國朝乾隆二年改建
  右營遊擊署在台拱城東北十五里下秉 國朝雍正十二年
  守備署在台拱城東北二十七里槁貢 國朝雍正十三年
  清江協副將署在府治西南一百九十里清江國朝雍正九年設鎮建署十二年改協署仍舊
  左營遊擊署在清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清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右營遊擊署在清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清江城 國朝雍正九年
  台拱營㕘將署在台拱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改鎮為營即總兵署改建守備署在台拱城内
  施秉縣署在縣城内舊未設署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知縣楊懋徳以官田易土官李文蔚宅為署
  典史署在縣城東門内 國朝雍正五年知縣沈遴建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治南八十里舊施秉縣城内 國朝雍正七年添設縣丞於舊縣即以舊縣署改建為署
  主簿署在台拱城内 國朝雍正十二年
  天柱縣署在縣城中明萬歴二十五年建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縣署左
  縣丞署分駐栁霽 國朝乾隆二年
  巡檢司署在鎮逺司東一百里八弓
  天柱營都司署在縣城東門内舊為㕘將署 國朝康熙元年雍正八年改㕘將為都司僉書署仍舊
  思南府
  思南府署在府城内明永樂十一年以宣慰司署改建正統間兵燬景泰三年知府何轍重建後知府王南金爵羅璞宛嘉祥陸從平趙恒相繼増修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府陳龍巖重修經歴司署在府署左側東分司舊址
  教授署在學宫内 國朝雍正六年教授宋璟嗣捐建
  訓導署在學宫内
  朗溪長官司吏目署在朗溪司
  沿河長官司吏目署在沿河司
  安化縣署在府城南門外明萬歴二十一年知縣王重巽建三十九年知縣朱凌霄鄒守謙相繼増修 國朝康熙間知縣雍居敬姚夔朱華前後修葺
  典史署在縣署内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
  思南營遊擊署即舊蠻夷長官司署
  守備署在安化縣署前
  印江縣署在縣城内明𢎞治八年廢印江長官司置縣知縣周文以司署改建正徳五年知縣劉燦重建嘉靖元年知縣吴縉増修後燬於兵 國朝康熈間知縣蔣元捷劉名標相繼修葺典史署在縣署前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婺川縣署在縣城内明嘉靖二年知縣熊价建萬歴間知縣姚大受増修明末久圮 國朝順治康熙間知縣胡舜封吴嘉䕃胡英傑楊嗣漢潘樹楠前後修葺雍正五年知縣黄之徴増修典史署在縣署内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縣署左原與教諭同署 國朝康熙五十三年建於今地
  石阡府
  石阡府署在府城内明永樂十一年建正統間兵燬成化間知府楊榮遷建嘉靖間知府蕭立業増修後圯 國朝康熙三年知府劉起復重修
  經歴司署在府署右
  教授署在府學宫後
  訓導署在府署右
  石阡營都司署在府城内即舊守備署
  龍泉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三十二年知縣凌秋鵬建久圯 國朝康熙五十年知縣張其文重修
  典史署在縣署内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城内西隅
  思州府
  思州府署在府城内舊為宣慰司署明永樂十一年知府崔彦後改建正統間冦燬成化間知府王常重修隆慶四年遷於平溪衛萬歴六年復遷於舊址知府楊雲鵾蔡懋昭増修 國朝康熙七年知府陳龍巖重修
  經歴司署在府署右
  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舊在明倫堂右久廢 國朝雍正四年知府張廣泗於學宫東西偏建造兩學署各三楹
  玉屏縣署在縣城東舊為平溪衛署 國朝雍正五年歸黔改衛為縣遂為縣署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青溪縣署在縣城北舊為清浪衛署 國朝雍正五年歸黔改衛為縣遂為縣署典史署在縣城内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縣城内
  銅仁府
  銅仁府署在府城内明永樂十一年建後燬成化三年知府楊顯嘉重建明末圯 國朝康熙四年知府梁懋宸重建
  經歴司署在府署左
  教授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義學内
  省提長官司吏目署在省提司
  平烏長官司吏目署在平烏司
  巡檢司署在正大營
  銅仁縣署在府城内明萬歴二十三年建久圮國朝康熙九年知縣趙景福重建典史署在縣署左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松桃 國朝雍正十二年
  同知署在府治北一百三十里松桃營 國朝康熈四十三年設同知駐正大營雍正九年移建今地
  銅仁協副將署在松桃舊在府署北 國朝雍正九年移建今地
  左營遊撃署在松桃 國朝康熈四十三年設雍正九年以中軍守備署改建守備署在松桃原駐龍頭營 國朝雍正九年移建今地
  右營逰擊署在嗅腦營
  守備署在正大營舊在協鎮署前 國朝雍正九年移建今地
  黎平府
  黎平府署在府城南門内明永樂十年建於城西𢎞治八年知府張綱改建今地經歴司署在府署内
  教授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學宫左
  潭溪長官司吏目署在潭溪
  洪州長官司吏目署在洪州
  開泰縣署在府城内舊為五開衛署 國朝雍正五年改衛為縣遂為縣署典史署舊無署現在議建
  教諭署
  訓導署舊俱無署現在議建
  縣丞署分駐朗洞城 國朝乾隆二年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
  黎平營㕘將署在府城西門内
  守備署在府城東門内
  古州兵備道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乾隆四年
  同知署在府治西一百八十里古州城 國朝雍正八年
  照磨所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雍正十二年
  倉大使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乾隆元年
  古州鎮總兵署在古州城 國朝雍正八年
  鎮標中營遊擊署在古州城南門内 國朝雍正八年
  守備署在古州城西門内 國朝雍正八年
  左營遊擊署在古州城西門内 國朝雍正八年
  守備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雍正八年
  右營遊撃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雍正八年
  守備署在古州城内 國朝雍正八年
  下江營遊撃署在古州城南六十里下江 國朝雍正十年
  守備署在下江 國朝雍正十年
  朗洞營㕘將署在朗洞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
  守備署在朗洞城南 國朝乾隆二年
  永從縣署在縣城内明正統七年建二十九年苗燬三十年重建
  典史署在縣署左
  教諭署
  訓導署俱未建
  縣丞署在古州城南一百四十里丙妺 國朝雍正十年
  錦屏縣署在縣城内舊為銅鼔衛署 國朝雍正五年改衛為縣遂為縣署典史署舊未建
  教諭署在縣署左
  訓導署舊未建
  大定府
  大定府署在府城内西舊署在今署之右 國朝康熈六年知府甯雲鵬建後改府為州遂為州署四十三年改為督學行署知州雷有成别建州署於今地雍正七年改州為府署仍之經歴司署
  司獄司署俱在府城内
  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側
  督學行署在府城内西
  大定協副將署在府城内東北隅舊為總兵署雍正五年改鎮為協遂為副將署左營遊撃署在府城内
  守備署在府城東南隅
  右營遊擊署在府城西北後街
  守備署在府城北街
  通判署在府治西南三百二十里水城舊在威寜 國朝雍正九年移建今地水城營逰擊署在水城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
  守備署在水城城内 國朝乾隆二年
  平逺州署在州城内初為府署 國朝康熈四年建二十三年改府為州因為州署吏目署在州城南舊府經歴司署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州城北 國朝康熈三十六年知州冷宗煜捐建
  平逺協副將署在州城内東舊為總兵署 國朝康煕八年改鎮為協遂為副將署都司署在州城内
  守備署在州城内
  黔西州署在州城内初為府署 國朝康熈五年知府王命来建二十三年改府為州因為州署
  吏目署在州城内東南隅
  學正署在學宫内
  訓導署在義學後 國朝雍正九年知州鮑尚忠捐建
  黔西協副將署在州城内大街舊為總兵署 國朝康熙二十三年改鎮為協遂為副將署
  都司署在州城内中街
  守備署在州城内
  威寜州署在州城内舊為府署 國朝康熙四年知府張英才建雍正七年改府為州因為州署
  吏目署在州署西舊府司獄司署
  學正署
  訓導署俱未建署
  巡檢司署在得勝坡 國朝雍正十二年
  威寜鎮總兵署在州署後舊為總兵署 國朝雍正六年改營為㕘將署九年改協為副將署乾隆二年改鎮仍為總兵署
  左營逰擊署
  守備署俱在州城内
  右營逰擊署在州城内
  守備署在州治北一百里雄所營
  畢節縣署在縣城内舊衛署 國朝康熈二十六年裁衛設縣遂為縣署
  典史署在縣城内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縣城内北街
  畢赤營遊擊署
  守備署俱在縣城内南街
  南籠府
  南籠府署在府城北門外舊為安籠所署 國朝康熙三十四年改設南籠㕔署仍之雍正五年改府因為府署知府黄世文修十一年知府王元烈増修
  經歴司署舊未建
  教授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督學行署在府署右
  安籠鎮總兵署在府城内 國朝康熙二十三年
  鎮標中營遊擊署在府城北門外
  守備署在府城北門内
  右營遊擊署在府城西門内
  守備署在府城北門内
  左營遊擊署在普安州黄平里捧鮓原在黄草壩後移今址
  守備署在府城北門内
  永豐州署在州城内 國朝雍正五年割廣西泗城府西隆州長壩地置永豐州建州署後因其地多瘴移治珉球即今州城九年建
  吏目署在州署右 國朝雍正九年
  學正署在州署右 國朝雍正九年
  長壩營遊擊署在州城内 國朝雍正九年
  守備署在州治西南一百四十里冊亨 國朝雍正九年
  州同署在冊亨 國朝雍正五年
  州判署在州治東四百三十里羅斛 國朝雍正五年
  普安州署在州城内北隅明萬歴十四年知州劉承範建兵燬 國朝康熙八年知州傅春聞重建
  吏目署在州城内
  學正署
  訓導署俱在學宫内
  普安營都司署在城内東隅
  州判署在州治黄平營黄草壩 國朝雍正五年設以舊遊撃署改建
  楊松驛驛丞署在楊松 國朝雍正十二年
  劉官屯驛驛丞署在劉官屯 國朝雍正十二年
  亦資孔驛驛丞署在亦資孔
  普安縣署在縣城内 國朝康熙元年設縣建治於新城所二十二年徙新興即今縣治知縣羅在廷建
  典史署在縣署西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義學後
  罐子窰驛驛丞署在罐子窰 國朝雍正十二年
  安南縣署在縣城内舊為安南衛署 國朝順治十八年守備陳壁建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因為縣署
  典史署在縣署左
  教諭署在縣署右
  訓導署在縣城西門内
  安南營遊擊署在縣城内舊指揮署改建
  守備署在縣城内
  列當驛驛丞署在列當 國朝雍正十二年
  遵義府
  遵義府署在府城内原在宣慰司署遺址明萬歴間平播後建後改為副將署 國朝康熙七年知府郭有龍傅天寵以兵備道舊署改建五十八年知府趙光榮重建
  經歴司署在府署左
  教授署在學宫右
  訓導署在學宫左
  遵義縣署在府治左明萬歴間平播後建
  典史署在縣署左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義學内
  督學行署在府署右
  遵義協副將署在府城内舊府署改建
  左營都司署在府城景福門内
  右營守備署在府城拱極門内
  正安州署原在古鳯 國朝雍正九年 題改州治於土坪今又議歸古鳯仍在舊署吏目署現在議建
  學正署
  訓導署俱現在議建
  桐梓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間平播後知縣何珩建後圮 國朝順治十六年署知縣劉鎮國修康熙四十七年知縣金熊飛雍正四年知縣楊企慎七年知縣丘仲㫜相繼修葺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在學宫左
  訓導署在學宫内
  綏陽縣署在縣城内明萬歴間平播後設縣知縣詹淑建 國朝雍正三年知縣黄燾世増修
  典史署在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俱未建
  仁懐縣署原在舊城内 國朝雍正十一年改建新治城内
  典史署在新治縣署右
  教諭署
  訓導署俱在新城學宫左
  通判署原在府署右後遷東門内 國朝雍正九年移駐仁懐舊城以舊縣署改建仁懐營都司署在舊縣城内
  貴州通志卷八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貴州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