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陰符經》
作者:張宇初 
本作品收錄於《峴泉集/卷01

  史稱黃老者,以黃老之道同也,而黃帝之言未之見焉。若子列子之謂黃帝書曰者,大率與老同。而世傳惟《陰符》一經,為黃帝書,其文質而雅,深而要,非有道者其能是乎。昔唐李荃得之嵩山,云魏大武中寇謙之所藏。荃之言曰: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道者神仙抱一,法者富國安民,術者強兵戰勝。而其句義,三者未嘗不備。邵子以為戰國時書,程子以為非商末則周末,終秦之先有是文也。蓋以其先王之時,聖道既明,人不敢為異說,及周衰道晦,才智之士鮮知所趨,故各以私智窺測而立言。又曰:正言者或駁不純,此獨用反言,而合於正,其必有取。夫大要以至無為宗,以天地文理為數,謂天下之故,皆自無而生有,人能自有以返無,則善矣。而朱子謂或曰此書即荃之所為也,義於荃本非深於道者也,則荃之不能至也,必矣。程、邵以其必商、周之文,非秦之先則唐固所不逮矣。豈非儒者諱言仙,而必以其非黃帝作也。然朱子之疏,正以其詞支而晦,吾恐人見其支而不見其一也。且夫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能若是者,與天地同體,則道在我矣。此為一經之本。天性人心其理一,而見乎機者二焉。立天之道以定其機,過動者變化反覆存焉,則天人合發矣。惟能立道以定之,則萬化定基矣,動靜自得其常矣。雖修煉之道,亦可知矣。若五賊、九竅、三要、生殺、克制,皆盜夫機者使然,其盜既宜,則三才安矣。惟君子則固窮,而不敢妄作,小人則輕命而致患矣。蓋其莫能見莫能知,其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哉。故聖功由是而生,神明由是而出矣。是以三返晝夜,以復其初也。絕利以守其源,則通晝夜一死生矣。以其瞽善聽聾善視,則其心專一而用師十倍矣。故天之大恩生於無恩,至公其存於至私,生死恩害,道無不然,皆理之自然也。惟至樂至靜者,能合三返之道,可以動靜而復見矣。其所見者,天地之文理。人見其為聖也,而我之時物文理,未嘗不同乎天地,所以謂之哲也。此愚人之所以以愚虞聖,以奇其聖,而我獨以不愚虞聖,以不奇其聖也。是以自然之道靜,而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則相推,而變化順矣。且天地以至靜生萬物,其道浸漸而長,則剛柔勝,而陰陽相推,變化無窮矣。此其至靜之中,自然之道。萬物生生之不息,以天地乃奇器也。雖律曆卦爻所不能測,故神機鬼藏也。八卦甲子,即邵子納甲之說,皆陰陽相勝之術,是可以造乎卦象者也。其始末文理,未始不貫通也。然世傳褚氏、蔡氏本,皆止於時物文理哲,而下有二十一句,乃朱子所深取者。則褚氏、張氏本為正也,推是而言之,三章之分雖曰各具一事,然明體達用,以至體立而用行,其非明乎動靜之機死生之說者,所能至哉。非黃帝之書,亦必商周隱君子所作也,信矣。孰可偏於道,偏於法術語也哉。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