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近報叢譚平虜傳
◀上一回 奴酋陷順義良鄉縣(邸報) 下一回▶

  奴賊犯我天朝,督師袁崇煥,亦帥兵萬餘,前來征剿。

  奉旨屯紮薊州城內。奴兒拔營而西,住紮通州地面。富豪村、上村,離通州止三十里遠近,越薊州直攻順義縣。縣中聞賊插標來寇,紛紛走出城去者,不計其數。待虜賊長驅至城下,城中快役不戰而靡。風聞順義縣官降奴,奴酋遂據順義縣,擄掠一空。一夷道:「今即乘勢由懷柔縣去,先攻破昌平州。」一個道:「也須稟過大都督再去。」

  次日,酋長遂分撥各酋,在通州管押鄉村殺掠。順義有一人,姓蔣名玉的,同三四人從順義城西門騎馬奔出。賊見,大喊追殺。內一人,馬腳被石撞倒在地,賊人趕慌,亦被那人絆了一腳,也翻掀馬下,蔣玉三人,遂得策馬遠走。

  賊起,大怒,遍搜其人身上所帶物件拿去,將來者一刀殺死。時逃民多被擄入虜營,原任山東右布政米萬沖,有一莊客,同在被擄。一賊道:「須把這些人削去頭髮。」一賊道:「待見過大都督,再把來削髮未遲。」遂吩咐所擄人,一半去搬草,一半去運水米,莊客也在那裡搬草料喂馬,時十二月初一日,盡力搬運。各賊見這些人似怕事的一般,不十分提防他。

  次日,米莊客對那些同搬運人道:「不如和你們走了罷。」有幾個膽大的也都道:「走了罷。」有多少膽小的道:「到他曉得,趕來拿住,更死得快些哩!」米莊客自思:「這卻不穩當,我若要走,悄悄走了去,何必與他們商量?一旦被賊看破,真個死得忒快些。」心問口,口問心,同幾個膽大的,只佯云搬草料,乘隙走去京城,報知米爺府內。

  不兩日賊又紮營南海子牆內,紮立十營,約有萬騎人馬,驚動神京。

  聖上震怒,頒下聖諭。詔曰:

    朕惟蠻夷猾夏,自古未無。雪恥除凶,必借群力。朕奉天御極,思與華夏蒼赤,共濟安。奴孽本我命夷,凶特餘惡,憫然不遑,越遼犯薊。我邊城將吏,法遠忘戒,致彼蹂躪,漫薄邦城。已命六師,儆備於內,關寧諸鎮兵馬,堵截於外。蠢爾小丑,尚肆咆哮。凡我臣民,共宜蘊憤。乃八衛兵將,自大同、宣武、保定先至,山東、河南、延綏,已經遣調,尚未速赴,遷延日久,蕩掃無期。赤子虔劉,朕心何忍?茲特詔諭省鎮文武官吏,凡督撫有建牙之責者,聞報即執精銳,整率器甲,簡授良將,星馳急赴應援;近地撫臣,躬提入衛,但以驍勇砍敵為功,不拘部調原定之額。所部人才,有智略出眾,勇力超群,預備設奇衝鋒之用者,即令隨軍省效,疏名奏聞。其道將以下,及夫參遊各官,有志負吞胡,才優克敵,及廢閣將領等官家丁,足備可當一部,撫按驗明,給發前來,立有成功,不次賚擢。京城內外,不論官士軍民,募帶壯士,設奇制勝,或劫賊營,或焚毀攻具,論功敘賞,朕無所靳。若奉調兵將,逗遛不即前進,及與閫秉大臣,坐視寇儆,罔聞急公者,逮問懲處,有祖宗之法在。

  聖諭一頒,天下援兵,遂前後陸續到京,同心滅虜不難者。

  卻說奴賊掠殺通州地方,攻破順義。又分兵一支,插標西抵,攻良鄉縣。一支插標東抵,攻固安縣。良鄉知縣,盡力保守。賊於良鄉城下說曰:「小小城池,豈能死守?不如早早獻城,我兵只拿你城內錢糧,與官民無仇。若待我攻入城中,則是拒我,將寸草不留也。」縣官顧謂快壯百姓曰:「虜情不測,無聽彼話,自取罪戾,今日只有效死一著。我欲叫一的當人齎一個文書進京,討支救兵,此為上策。」內有一快壯曰:「小的願往。」縣官曰:「四面敵賊,如何出得此城?」壯曰:「夜深用繩索弔下城,我自能走脫得。」

  是夜,伺賊休息時,將索弔下快壯二人。二人悄地走入京城。城內把守嚴密,快壯通稟,查驗放入。時十二月初三日,正欲遣兵救衛良鄉,忽報稱良鄉縣已失了。百姓奔命逃生,悲聲載道,正是:

    萬民愁慘詈奴囚,哭泣相連神鬼憂。

    暮雨晚風關地冷,阿誰擒虜覓封侯。

  未知攻打固安縣何知?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近報叢譚平虜傳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