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近報叢譚平虜傳
◀上一回 徐氏妻貽虜完節(叢譚) 下一回▶

  卻說奴酋,探知天下四路兵,盡皆赴京,驚慌失措,他心生一計,把那降兵,與那擄去的百姓,已經替他剃了頭,百把個奴酋便統率了三四百個降兵百姓搖旗擂鼓,盡是我這邊降兵,打草運水,盡是我這邊百姓。奴酋思欲逃竄,怕大兵追剿,把這些降兵,曾已依著他裝束,遵著他號令,每數百人,著幾十奴酋管壓住,盡在他後軍揚威耀武,從山東路奔走。山東古青州地,外引江淮,內包遼海,西面以臨中原,而川陸則悉會於德州。風聞得奴酋陸路川路,都向這邊走。奴賊只有萬餘人,被我這裡殺了二三千,止剩得六七千人,那些盡是降兵剃頭的。所擄婦女,盡皆放回,殊色的便也帶幾個去。

  當時薊州管下一個鄉村,有個後生,述事者不記其名,獨聞其姓,曰為「徐氏子」。夫妻甚相愛,舊年十一月廿四日,妻曾為奴所擄,慷慨於邑。一酋長看見其殊色,叫通南音者,謂徐氏妻曰:「寨主見娘子姿色,心愛娘子,為壓寨夫人,同歸建州,作偕老夫婦,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娘子試看營中所擄金銀珍寶,那一件是沒有的。況昨殺擄多人,爾夫早已見戮,恩愛斷絕,何莫同寨主再效鸞鳳,吹簫秦樓,索偶藍橋,豈不美哉!請問娘子意下何如?如不允,這寨中斷不令娘子全節也。」徐氏妻心打一想,暗暗道:「盡說得是,寨中斷不令我全節,不如佯許之,免得彼來窘我成就。」假應曰:「諾。特有一事,恐寨主不能相容矣。」

  虜曰:「何事?」徐氏妻曰:「寨主前後左右羅列麗人,豈獨以賤妾為念?況賤妾與夫逃難訣別時妾誓曰:『苟逢大難,有死無二。』妾夫曰:『婦人女子,自楊花水性矣,予亦何敢信?獨我死爾存,得念以恩愛,得半月向靈魂一致祭,則含笑九冥。』妾夫昨已於寨主所殺,寨主亦當念妾有大孝在身,迫妾孝婦成就,亦為不祥。倘得寬假半月,待妾卸了孝,則寨主之命,妾何敢辭?」虜達其酋長,酋長曰:「也要這樣有義婦人,才作得壓寨夫人。不像我建夷婦,一片只是貪色無義。我這裡就寬容他半月,卸孝也可。」另以一房居之。時有韓氏者,同被擄,吳門之孀婦也。徐氏妻貽虜曰:「若韓氏婦,妾之妯娌也,願得與妾同起居共事,無於他人所污。」

  酋長許之。

  正月初三日,虜東逃,其酋長帶徐氏妻、韓氏同行,道從山東地方單字橋過,當時虜退,放回婦女,各人盡去查尋妻子女兒。徐氏子亦在四面尋覓,亦來單字橋富莊,前後偵探,不識賊亦從此去也,忽看見鄉村百姓,紛紛攘攘,都喊走賊。奴虜一路放火殺人,聲息至近,唬得徐氏子魂不附體,進退兩難,思量無計,只得隨眾奔走,再作區處。

  又走了兩個時辰,約離越三里之地,忽聽得喊聲震地,後面百姓們都號哭起來,卻是韃賊殺來了。眾人先跑得腳軟,奔跑不動,徐氏子望見旁邊一座林子,向刺斜裡便走,也有許多人隨他林子中躲避。誰知韃奴賊有智,慣是四散埋伏,林子內先是幾個韃奴賊殺將出來,眾人正待一齊奮勇敵他,只見那奴賊把個卷葉兒胡笳吹了幾聲,吹得的響,四圍許多奴賊,一個個舞著長槍短刀,洶湧而來,正不知那裡來的。

  有幾個好漢子,平昔間有些手腳的,拼著性命,將手中器械上前迎敵,猶如火中潑雪,風裡揚塵,被奴賊一刀一個,分明砍瓜切菜一般,唬得眾人一齊下跪,口中只叫:「饒命。」奴賊也不盡數殺戮,要拿到行營,也要把來剃頭髮假充奴賊,恐後趕殺,好推他去當頭陣。官軍只要殺得一顆首級,便好領賞。平昔百姓中禿髮,尚然被他割頭請功,況且現在戰陣上拿住,那管真假,定然不饒的。這些剃頭的假奴賊,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著賊勢,還有挨過日子之理,所以一般行兇出力。那些真賊,只等假賊擋過頭陣,自己都尾其後而去,所以官軍每墮其計,殺其賊少,而殺假賊多。這正是:

    虜陣不喧嘩,紛紛正帶斜。

    笳聲飛蛺蝶,魚貫走長蛇。

    扇散全無影,刀來一片花。

    更兼真偽混,駕禍擾中華。

  徐氏和一群百姓,都被奴賊擒了,好似甕中之鱉,釜中之魚,沒處躲閃,只得隨順,以圖苟活。

  卻說奴賊把這擒來百姓,約有四五十人,監作一房。天有數定,事有湊巧,誰知徐氏妻同韓氏共宿一房,正與徐氏子房相連,止隔蘆葦壁一層。徐氏妻胸中自想,日期已近,嚶嚶的痛哭。徐氏子當夜靜時候,聽得婦人哭聲,各人側耳聽著。徐氏妻道:「韓娘子,我某氏,嫁與徐某兩年,因被奴賊擄來,強逼我為壓寨夫人,我曾巧言謊他,道妾與夫同逃難,訣別之時妾誓死節。妾夫曰:『婦人女子,楊花水性,獨我死後,念著恩愛二字,向靈魂一致祭,半月之後,任汝心意。』妾夫昨已被殺,當念有大孝在身,迫妾成就,亦為不祥。寨主見信,容我半月成親。妾念一馬不駕兩鞍,好女不嫁二夫,妾願生為徐門人,死為徐門鬼。妾初意不即死,亦為寬數日之生,訪吾夫音信。今妾算來已十日矣,音信已不可得,且已離吾鄉井,再過五日,定屬他鄉異域,難免奴手,縱如昭君墓,青草生塚,竟亦何補?不如早死為幸。」

  韓氏亦曰:「妾蒙娘子全軀不辱,生死相從,妾之幸也。」說罷,兩個又哭。徐氏子聽得是他妻子聲音,肝腸碎裂。同被擄人也聞得他的說話,個個因他感動,都攘手道:「聽他苦情,透他走罷。」徐氏子見眾人奮臂,泣對眾人曰:「此荊妻也。」眾道:「乘此月夜,我們路熟,夷人生疏,不如同走了罷。」徐氏子曰:「誠如此,感且不朽。」徐氏子在隔壁呼聲妻姓名,徐氏妻認得丈夫聲音,道:「人耶?鬼耶?」徐氏道:「我,人也。今亦被擄。這壁我推開,和你走休。」那蘆葦壁,被他輕輕推開,徐氏妻同韓氏走過丈夫房來,含淚不言。這干人都要避脫,只恐關防得緊,不曉得奴賊入寇時紮營甚緊,今逃回,那裡要人順他,這些人,降也好,走也好,殊無關防,被那起人推開門,悄悄走出,一輪明月照著這起人走。正是:

    天欲全節賜女還,娟娟明月照團圓。

    奴兒為遁片心冷,貪著途次一夜眠。

  及奴兒知,則已走遠,且不識徐、韓二女之亦走也。傳令勿追而止。

  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近報叢譚平虜傳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