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改善这个页面
本作品未分类或分类不佳,请协助将它精确的归类,再移除这个模板。
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4月26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的通知
渝府发〔2021〕37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年)
PDF版本

为推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有关要求,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教育现代化 2035》,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编辑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印发实施《重庆教育现代化 2035》及其实施方案,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工作深入开展,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扎实推进,学校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巩固。

教育整体质量实现新提升。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前三 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9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3%。学前教育一级园(含示范园)占比达到 20.2%,中小学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覆盖率超过 60%。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 2 所、“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 10 所,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成绩全国领先。入选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 198 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1 项,其中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18 项,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体育美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校园足球全国影响力显著提升。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教育公平惠民彰显新成效。教育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失学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全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评估验收,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 88.3%。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7.5%以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市内校园师生零感染。

教育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创新局面。培养各类高校毕业生 110 万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 85%以上。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 34 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 4000 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06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931 项。获国家科技奖励 17 项、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5 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数占全市总量的 60%以上,全市 90%的基础研究项目由在渝高校领衔承担。

教育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已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行政审批服务高效推行。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共建共享能力显著增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 54 个,出国留学和来渝留学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覆盖世界五大洲 15 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

教育保障迈上新台阶。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持续完善,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达到 4184 亿元,年均增长 8.8%,高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 3.6 个百分点;财政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提高到 20%。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化率达 87%,学校宽带网络开通率达100%,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名列前茅。教师队伍规模结构不断优化,中小学特级教师保持在 400 名左右,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达8490 名,在渝高校国家级人才突破 400 人,市级后备人才保持在 2000 人规模,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 50%,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教育面貌持续向上,教育生态持续向好,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下,把握大势,乘势而上,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加剧,教育形态模式重塑,对学习者能力素养和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重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不断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更好机遇,对教育服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重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教育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育人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区域、校际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供需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有待增强;教育领域领军人才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高,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亟待提高;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任务艰巨,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重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把牢定盘星、稳住基本面,服务新格局、解决烦心事,突破卡脖子、抢占至高点,激发新动能、汇聚大合力”的思路,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负重自强,开拓进取,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新局面。

二、总体要求 编辑

(一)指导思想。 编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等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开放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 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原则。 编辑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 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特殊群 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市各项事 业的重要先手棋,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促进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形成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教育与经 济社会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一区两群”教育协调发展、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统筹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

(三)主要目标。 编辑

1.“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编辑

到 2025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处于中西 部前列,为重庆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公平普惠、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健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 通高中教育更加公平优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新生态基本形成。

——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 展契合度持续提高,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吸纳能力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校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教育系统思想库和新型智库作用充分发挥。

——教育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 化,教育评价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走出去”能力有效提升,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广度不断拓展,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多元开放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备。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 系更加健全,政府依法行政、统筹管理、科学决策、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各类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激发,多元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基本形成。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2.2035 年远景目标。 编辑

到 2035 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建成教育强市,推动重庆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市和人才强市。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