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別集卷第四

別集卷第三 震川先生集 別集卷第四
明 歸有光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康熙刊本
別集卷第五

震川先生别集巻之四

 志


  馬政志

學者論官必本周禮周禮之書世或疑其與周制不

合然文武周公之遺法亦頗可攷至言牧馬之事則


夏官之屬曰校人趣馬巫馬牧師庾人圉師馬質其


辨六馬之屬故為天子十二閑馬六種也其職事有

校左右馭夫至于皂師皆員選頒良馬養乘之駑馬

三其良之數其政則齊其飲食簡其六節春除蓐釁


廐始牧夏庌馬冬獻馬射則充椹質茨墻則翦闔疾


則乘治之牧地則有厲禁有駕税之頒有質馬之量

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禁原蠶凡馬特居四之一


春祭馬祖執駒夏祭先牧頒馬攻特秋祭馬社臧僕

冬祭馬歩獻馬講馭夫佚特教駣攻駒散馬耳焚牧


通淫而吕不韋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仲


春别羣則縶騰駒凡此皆自古以来傳其法所以能

盡物之性者也其稱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


出戎馬一匹四丘爲甸甸六十四井出戎馬四匹天


子畿内方千里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或


謂周葢令民間養馬攷其實不然丘甸之馬葢國有

賦調民自具馬以即戎民之平日養馬官何與焉唯

校人以下之職乃為王馬而天子使人自養之者也


牧師所謂牧地皆在草莽水泉之區若今之苑馬然

其後天子亦不盡如其制而自以其意使人養馬穆

王時造父御八駿孝王命非子主馬汧渭之間皆非


如周禮有一定之官也春秋時魯衛弱國而魯僖公


坰牧之盛衞文公騋牝三千詩人歌頌之秦起西北

牧多健馬其詩曰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又曰騏駵是


中騧驪是驂言秦馬之良也諸侯力政國各有馬至


千萬騎後秦併六國馬皆入之秦及山東豪俊起章


邯以百萬之師數進數却竟以敗降秦馬無聞焉漢


初髙祖與匈奴冒頓遇當是時髙祖被圍白登匈奴

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

方盡騂馬髙祖以故大困時漢馬益乏故用婁敬之


計詘意和親孝文孝景循古節儉廐馬百餘匹孝武


恃中國富盛兩將軍出塞殺敵八九萬而漢馬死者


十餘萬漢亦以馬少無以復往其後天子為伐胡盛

養馬馬之来食長安者數萬匹其後大將軍驃騎將

軍軍益出漢軍馬死者又十餘萬於是令民得畜牧


邉縣官假馬母三歳而歸及息什一其後車騎馬乏

絶縣官無錢買馬乃著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以上


吏以差出牝馬天下亭亭有畜牸馬先是天子發書

易云神馬當從西北来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

天馬云宛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来於是天

子始種苜蓿蒲萄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来衆則


離宫别觀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其後天子下詔深


陳既往之悔修馬復令毋乏武備而已孝昭詔止民

勿共出馬罷天下亭馬及馬弩關孝宣省乗輿馬及

苑馬以備邊郡三輔傳馬至元成之世數詔減乗輿


馬光武中興官皆省併太僕獨置一廐後置左駿令


和帝省減外廐及涼州諸苑馬其後世承華騄驥廐


馬亦萬匹矣漢馬莫盛於孝武之世至以伐胡馬遂

大耗故為假馬毋歸息諸一切法此後世民養官馬


之始也然不久而罷漢太僕所領若車府路軨騎馬


駿馬龍馬閑駒騊駼諸監廐皆内馬也邊郡六牧師

苑及漢陽流馬苑此皆在外而諸牧師苑分在河西


六郡中北地靈州有河竒苑號非苑歸徳有堵苑白


馬苑郁郅有牧師苑襄平有牧師官鴻州有天封苑


太原有家馬官其後又置越嶲長利髙望始昌三苑

益州有萬歳苑犍為有漢平苑皆太僕屬也魏晉以


後迄于隋天下變故多矣兵亟用而馬政未有聞惟


獨魏馬自世祖平統萬乃以秦涼以西水草豐美用

為牧地馬大蕃息至有百餘萬匹髙祖置牧河陽常


畜戎馬十萬匹每歳自河西徙牧并州稍復南徙而


河西之牧愈蕃故天下稱魏馬之盛唐尚乗掌天子


之御左右六閑一曰飛黄二曰吉良三曰龍媒四曰


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總十有二閑為二廐一曰

祥麟二曰鳯苑每歳河隴羣牧進其良以供御六閑

馬其後禁中又増置飛龍廐初得突厥馬二千匹又


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監牧之制始此其


官領以太僕其屬有牧監副監監有丞有主簿直司


團官牧尉排馬牧長羣頭有正有副凡羣置長一人


十五長置尉一人歳課功進排馬又有掌閑調馬習


上初用太僕少卿張萬歳領羣牧自貞觀至麟徳四


十年間馬七十萬六千置八坊岐𡺳涇寧間地廣千


里一曰保樂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閏四曰北普閏五

曰岐陽六曰太平七曰宜禄八曰安定八坊之田千

二百三十頃募民耕之以給芻秣八坊之馬為四十


八監而馬多地狹不能容又析八監列布河西豐曠

之野凡馬五千為上監三千為中監餘為下監監皆

有左右因地為之名當是時天下以一縑易一馬萬

歳掌馬久恩信行於隴右後以太僕少卿鮮于匡俗

檢校隴右監牧儀鳯中以太僕少卿李思文檢校諸

牧監使後又有羣牧都使有閑廐使又立四使南使

在原州西使在臨洮軍東北二使皆寄理原州其後

益置八監於鹽州三監於嵐州有白馬諸坊樓煩𤣥

池天池之監自萬歳失職馬政頗廢開元初國馬益

耗太常少卿姜晦請市馬六胡州王毛仲領内外閑

廐馬稍復蕃息其始二十四萬至十三年乃四十三

萬天子以突厥欵塞於受降城歳與之互市又市之


河東朔方隴右既雜胡馬種馬乃益壯天寳後戰馬


動以萬計遂弱西北蕃安禄山以内外閑廐都使兼

知樓煩監隂選勝甲馬歸范陽故其兵力傾天下肅


宗收兵至彭原蒐平涼監牧猶得馬數萬軍以復振


及吐蕃陷隴右苑牧馬皆没焉其後水草腴田旋以

予貧民及諸賜占幾千頃徳宗命閑廐使張茂宗收

故地民失業愁怨穆宗即位悉復還民太和七年

銀川監大氐無復開元天寳之舊矣他如蔡州龍陂


襄州臨漢淮南臨海泉州萬安皆不足數也漢以来

牧官後世不聞唯唐張萬歳王毛仲此兩人名最著

而馬特盛議者以為唐得人専其職也初置監牧秦

渭二州北㑹州南蘭州狄道西葢跨隴西金城平涼

天水四郡之地漢志云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

屠王地習俗頗殊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

畜為天下饒皆唐之牧地之所苞絡也五代戰争養

馬之政莫紀宋太祖初置左右飛龍二院以二使領

之後改為天廐坊又改為騏驥院以天駟監𨽻焉真

咸平三年置羣牧使景徳二年改諸州牧龍坊悉

為監在外之監十有四置羣牧制置使及羣牧使副

都監判官廐牧之政皆出於羣牧司自騏驥院而下

皆聴命焉諸州有牧監知州通判兼領之先是五代

監牧多廢太祖始置養馬二務又興葺舊馬務四遣

使嵗市邊州馬閑廐始備太宗得汾晉燕薊馬四萬

二千餘匹始分置諸坊國子博士李覺言冀北燕代

馬之所生胡戎之所恃也制敵以騎兵為急議者以

爲欲國之多馬在乎啗戎以利而市其馬然市馬之

費歳益而廐牧之數不加者失其生息之理也且戎

人畜牧轉徙馳逐水草騰駒遊牝順其物性所以蕃

滋其馬至于中國縶之維之飼以枯槁離析牝牡制

其生性𤣥黄虺隤因而減耗宜然矣古者因田賦出

馬馬皆生於中國不聞市之於戎今所市戎馬直之

少者匹不下二千往來資給賜予復在數外是貴市

於外夷而賤棄於中國非理之得也今宜減市馬之

半直賜畜駒之將卒増為月給俟其後納馬則止焉

是則貨不出國而馬有滋也大率牝馬二萬而駒收

其半亦可歳獲萬匹况夫牝又生駒十數年間馬必

倍矣昔猗頓窮士也陶朱公教以畜五牸乃適西河

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間其息無算况以天下

之馬而生息乎太宗嘉之仁宗慶曆中知諫院余靖

言詩書以來中國養馬蕃息不獨出於■狄也秦之

先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養息之周孝王召使主馬

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犬丘今之興平汧渭今之秦

隴州界也衛文公居河之𣾨以建國而詩人歌之曰

騋牝三千衛則今之衛州也詩人又頌魯僖公能遵

伯禽之業亦云駉駉牡馬魯今兖州左氏云冀之北

土馬之所生今鎮定并代也漢太原有家馬廐一廐

萬匹又樓煩𤣥池出名馬即今之并嵐石隰也唐以

沙苑最為宜馬即今之同州也開元中置七坊四十

八監半在秦隴綏銀皆古來牧馬之地臣竊見今之

同州及太原以東衛邢洺皆有馬監其餘州軍牧地

七百餘所乞令羣牧使都監判官分往監牧舊地相

度水草豐茂四逺牧放依周官月令之法務令蕃息


别立賞罰以明勸沮庻幾數年之後馬畜蕃盛皇祐

五年丁度上言天聖中牧馬至十餘萬其後言者以

為天下無事而事虛費遂廢八監然而秦渭環階麟


府州太山保徳岢嵐軍歳市馬二萬二百才能補京

畿塞下之闕自用兵四年而所市馬才三萬况河北

河東京東京西淮南籍丁壯為兵請下令有能畜一

戰馬者免二丁仍不升户等以備緩急如此國馬蕃

矣言不果行至和二年羣牧使歐陽修言今之馬政

皆因唐制而今馬多少與唐不同者其利病甚多不

可槩舉至於唐世牧地皆與馬性相宜西起隴右金

城平涼天水外洎河曲之野内則岐𡺳涿寕東接銀

夏又東至於樓煩此唐養馬之地也以今考之或陷

没■狄或已為民田皆不可復得惟聞今河東路嵐

石之間山荒甚多及汾河之側草地亦廣其間草軟

水甘最宜牧養此乃唐樓煩監地也可以興置一監

臣以謂推迹而求之則樓煩元池天池三監之地尚

兾可得又臣往年奉使河東嘗行威勝以東及遼州

平定軍見其不耕之地甚多而河東一路山川深峽


水草甚佳其地髙寒必宜馬性及京西路唐汝之間


乆荒之地其數甚廣請下河東京西轉運司遣官訪

草地有可以興置監牧則河北諸監有地不宜馬可

行廢罷嘉祐中韓琦請括諸監牧地留牧外聴下户


耕佃遣都官員外郎髙訪等括河北得閒田三千三


百五十頃募佃歳約得穀十一萬七千八百石絹三

千二百五十疋草十六萬一千二百束羣牧司言諸

監牧地間有水旱每監牧放外嵗刈白草數萬束以


備冬飼今悉賦民異時監馬増多及有水旱無以轉


徙牧放詔遣左右廂提㸃官相度除先被侵冐已根

括出地權給租佃餘委羣牧司審度存留有閒土卽


募耕佃五年羣牧司言凡牧一馬往來踐食占地五

十畝諸監旣無餘地難以募耕請存留如故廣平廢

監先賦民者亦乞取還乃詔河北京東牧監帳管草

地自今毋得縱人請射犯者論以違制初眞宗用羣

牧使趙安仁言改牧龍坊為監仍鑄印給之於是河

南為洛陽監天雄軍大名為大名監洺州為廣平監

衞州為淇水監鄭州為原武監同州爲沙苑監相州

為安陽監澶州曰鎮寧滑州舊龍馬監曰靈昌通國

初内有騏驥兩院天駟四監天廐二坊及上下監外


則河南北為監者十四皆掌於羣牧司乾興天聖間

天下兵久不用於是河南諸監皆廢其後議者謂河


南六監廢京師須馬取之河北道遠非便乃詔復洛

陽單鎮以牧河北孳生馬其後復廣平監以趙州牧

馬𨽻之又以原武為單鎮移于長葛葢自宋興以來


至于仁宗天下號稱治平而法度常至于不能振舉


而馬政亦多廢神宗以王安石為相銳然有志于天

下之治遂多所更張熈寧以來乃有保馬戸馬其後


又變而為給地牧馬初神宗患馬政之不善詔曰方

今馬政不修吏無著効豈任不久而才不盡歟是何


監牧之多吏之衆而乏才之甚也昔唐用張萬歲三

世典羣牧恩信行乎下故馬政修舉後世稱為能今


上自提總官屬下至坊監使臣旣非銓擇而遷徙迅


速謂之假道欲使官宿其業而盡其能不可得也今


當簡其勞能進之以序自坊監而上至于羣牧都監

皆課其功而第進之以為任事者勸焉於是樞密副

使邵元請以牧馬餘田修稼政以⿱㳄貝牧養之利而羣


牧司言馬監草地四萬八千餘頃今以五萬馬為率

一馬占地五十畝大名廣平四監餘田無幾宜且仍

舊而原武單鎭洛陽沙苑淇水安陽東平等監餘良


田萬七千頃可賦民以收芻粟從之已而樞密院又


言舊制以左右騏驥院總司國馬景德中始増置羣

牧使副都監判官以領廐牧之政使領雖重未嘗躬

自巡察不能周知牧畜利病以故馬不蕃息今宜分


置官局專任責成乃詔河南北分置監牧以劉航崔

台符為之又置都監各一員其在河陽者為孳生監


凡外諸監並分屬兩使各條上所當行者諸官吏若

牧田縣令佐並委監牧使舉劾專𨽻樞密院不領於


羣牧制置時上方留意牧監地然諸監牧田皆寛衍


爲人所冐占故議者爭請收其餘資以佐芻粟自是


請以牧地賦民者紛然而諸監尋廢廼選其善馬而


以其餘馬皆斥賣收其地租以給市易本錢是時諸


監旣廢仰給市馬而義勇保甲馬復從官給朝廷以


乏馬爲憂先是河北察訪使者曾孝寛言慶曆中嘗

詔河北民戸以物力養馬備非時官買乞𠫵考申行


之於是始行戸馬法元豐三年春以王拱辰之請詔

開封府界京東西河北陜西河東路州縣戸各計資


産市馬坊郭家産及三千緍鄉村五千緍若坊郭鄉


村通及三千緡以止者各養一馬增倍者馬亦如之

至三匹止馬以四尺三寸以上齒限八歲以下及十

五歲則更市如初籍於提舉司於是諸路皆行戸馬

法矣先是熈寧中嘗令德順軍蕃部養馬帝問其利

害王安石謂今坊監以五百緡得一馬若委之熈河

蕃部當不至重費蕃部地宜馬且以畜牧為生誠為

便利已而得駒痺劣亡失者責償蕃部苦之其法尋

廢至是環慶路經畧司復言已檄諸蕃部養馬詔閲

實及格者一匹支五縑鄜延秦鳳涇原路凖此養馬

之令復行於蕃部矣五年詔開封府界諸縣保甲願

養馬者聼仍以陜西所市馬選給之而戸馬更為保


馬六年曾布等承詔上其條約凡五路義勇保甲願

養馬者戸一疋物力髙願養二疋者聽皆以監牧見


馬給之或官予其直令自市母或强予府界無過三

千匹五路無過五千匹襲逐盜賊之外乗越三百里


者皆有禁在府界者免輸粮草二百五十束加給以


錢布在五路者歲免折變緣納錢三等以上十戸為

一保四等以下十戸為一社以待病斃補償者保戸

馬斃馬戸獨償之社戸馬斃社戸半償之歲一閲其

肥瘠禁苛留者凡十有四條先從府界頒焉五路委

監司經畧司州縣更度之於是保甲養馬行於諸路

矣先是文彥博吳充言三代有丘乗出馬有國馬國

馬宜不可闕且今法欲令馬死補償恐非民願而王

安石以為令下之初京畿百姓多自以為便願投牒

者已千五百戸決非有所驅迫力請行之時河東騎

軍有馬萬一千餘匹歲番戍邊率十年而一周議者

以為費廩食而多亡失乃行五路義勇保甲養馬法

繼而兵部言河東正軍馬九千五百匹請權罷官給

以義勇保甲馬五千補其闕合萬匹為額俟正軍不

及五千始行給配事下中書樞密院以為車騎國之

大計不當專以一時省費輕議廢置且官養一馬歲


為錢二十七千民養一馬纔免折變緣納錢六千五


百計折米而輸其直為錢十四千四百餘皆出於民


決非所願若芻秣失節或不善調習緩急無以應用

况減馬軍五千匹卽異時當減軍正數九千九百人


又減分數馬三千九百四十匹邊防事宜何所取備


若存官軍馬如故漸令民間從便牧養不必以五千


匹為限於理為可而中書謂官養一馬以中價率之

為錢二十三千募民養牧可省雜費八萬餘緡且使


入中芻粟之家無以邀厚利計前二年官馬死倍於


保甲馬而保甲有馬可以習戰禦盜公私兩利上從

樞密院議河東騎軍得不減耗而民馬不至甚病六

年提舉河東路保甲王崇極言請令本路保甲十分

取二以教騎戰毎官給二十五千令市一馬限以五

年當得馬六千九百十有八匹為緡錢十七萬二千

九百有五十詔以京東鹽息錢給之令崇極月上所

買數於是保甲皆兼市馬矣七年京東提刑霍翔請

募民養馬蠲其賦役乃詔京東西路保甲免教閲毎

一都保養馬五十匹匹給十千限以京東十年京西

十五年而數足置提舉保馬官京西呂公雅京東霍

翔並領其事而罷鄉村先以物力養馬之令尚養戸

馬者免保馬凡養馬免大小保長稅租支移毎歲春

夫催稅甲頭盜賊備賞保丁巡宿凡七事先是西方

用兵頗調戸馬以給戰騎借者給還死則償直是年

遂詔河東鄜延環慶路各發戸馬二千以給正兵河

東就給本路鄜延益以永興軍等路及京西坊郭馬

環慶益以秦鳳等路及開封府界馬戸馬旣配兵後

遂不復補於是京東西戸馬更為保馬矣公雅又令

毎都歲市二十匹初限十五年乃促為二年半京西

地不産馬民又貧乏甚苦之八年京東西旣更為保

馬諸路養馬指揮亦罷其後給地牧馬則亦本於戸

馬之意云九年提舉開封府界蔡確言比賦保甲以


國馬免所輸草賜之錢布民以畜馬省於輸藁雖不


給錢布而願為官養馬者甚衆請增馬數歲止免輸


藁一百五十束詔毋過五千匹於是京畿罷給錢布


而增馬數矣哲宗嗣位言新法之不便者以保馬為


急乃詔曰京東西保馬期限極寛有司不務循守遂


致煩擾先帝已嘗手詔詰責今猶未能遵守其兩路


市馬年限並加元詔尋又詔以兩路保馬分配諸軍


餘數付太僕寺不堪支配者斥還民戸而責官直翔


公雅皆以罪去而保馬遂罷旣罷保馬於是議興廢


監以復舊制詔庫部郎中郭茂恂視陜西河東所當

置監尋又下河北陜西轉運提㸃刑獄司按行河渭


并晉之間牧田以聞時已罷保甲教騎兵而還戸馬

於民於是右司諫王巖叟言兵之所恃在馬而能蕃


息之者牧監也昔廢監之初識者皆知十年之後天


下當乏馬已而不待十年其弊已見此甚非國之利

也乞收還戸馬三萬復置監如故監牧事委之轉運

官而不專置使今鄆州之東平北京之大名元城衞

州之淇水相州之安陽洺州之廣平監以及瀛定之


間棚基草地疆畫具存使臣牧卒大半猶在稍加招

集則指顧之間措置可定而人免納錢之害國收牧


馬之利豈非計之得哉又况廢監以來牧地之賦民


者為害多端若復置監牧而收地入官則百姓戴恩


如釋重負矣自是洛陽單鎭原武淇水東平安陽等

監皆復初熈寧中併天駟四監爲二而左右天廐坊


亦罷至是復左右天廐坊紹聖初用事者更以其意


爲廢置而時議復變太僕寺言府界牧田占佃之外


尚存三千餘頃議復畿内孳生十監後二年而給地


牧馬之政行矣先是知任縣韓筠等建議凡授民牧


田一頃爲官牧一馬而蠲其租縣籍其髙下老壯毛


色歲一閱亡失者責償已佃牧田者依上養馬知邢


州張赴上其説且謂授田一頃為官牧一馬較陜西


沿邊弓箭手旣養馬又戍邊者為優樞密院是其請


且言熈寧中罷諸監以賦民歲收緡錢至百餘萬元


祐初未嘗講明利害惟務罷元豐熈寧之政奪已佃


之田而復舊監桑棗井廬多所毁伐監牧官吏為費


不貲牧卒擾民棚井抑配為害非一左右廂今歲籍


馬萬三千有竒堪配軍者無幾惟沙苑六千匹愈於


他監今赴等所陳受田養馬旣蠲其租不責以孳息


而不願者無所抑勒又限以尺寸則緩急皆可用之

馬矣殿中侍御史陳次升言給地牧馬其初始於邢


州守令之請未嘗下監司詳度諸路各有利害旣不


可知民居與田相逺者難就耕牧一頃之地所直不


多而亡失責償爲錢四五十千必非人情所願言竟

不行四年遂廢淇水單鎭安陽洛陽原武監罷提㸃


所及左右廂惟存東平沙苑二監同知樞密院曾布


自叙其事曰元祐中復置監牧兩廂所養馬止萬三


千匹而不堪者過半今旣以租錢置蕃落十指揮於


陜西養馬三千五百又人戸願養者亦数千而所存


兩監各可牧萬馬馬数多於舊監而所省官吏之費


非一近世良法未之能及時三省皆稱善其後沙苑


復𨽻陜西買馬監牧司而東平監仍廢大觀元年


書省言元祐置監馬不蕃息而費用不貲今沙苑最


號多馬然占牧田九千餘頃芻粟官曹歲費緡錢四


十餘萬而牧馬止及六千自元符元年至二年亡失


者三千九百且素不調習不中於用以九千頃之田


四十萬緡之費養馬而不適於用又亡失如此利害

灼然可見今以九千頃之田計其磽瘠三分去一猶


得良田六千頃以直計之頃為錢五百餘緡以一頃


募一馬則人得地利馬得所養可以紹述先帝隠兵

於農之意請下永興軍路提㸃刑獄司及同州詳度


以聞俟見實利則六路新邊閒田當以次推行時熈


河路蘭湟牧馬司又請兼募願養牝馬者每收三駒

以其二歸官一充賞詔行之四年復罷京東西路給

地牧馬復東平監政和二年詔諸路復行給地牧馬


復罷東平監宣和二年詔罷政和二年以來給地牧


馬條令收見馬以給軍應牧田及置監處並如舊制


又復東平監給地牧馬始於紹聖至政和時蔡京秉

政行之益力京罷而復廢六年又詔立賞格應牧馬


通一路及三千匹州通縣及一千縣及三百其提㸃


刑獄守令各遷一官倍者更減磨勘年於是諸路應


募牧馬者爲戸八萬七千六百有竒爲馬二萬三千


五百旣推賞如上詔而兵部長貳亦以兼總八路馬


政遷官然北方有事而馬政亦急矣靖康元年左丞


李綱言祖宗以來擇陜西河東河北美水草髙涼之


地置監凡三十六所比年廢罷殆盡民間雜養以充


役官吏便文以塞責而馬無復善者今諸軍闕馬者


太半宜復舊制權時之宜括天下馬量給其直不旬


日間則数萬之馬猶可具也然時已不能盡行其説


矣前史言牧政者唯宋爲詳其出牧上槽芻秣棚井

息耗多與今同以世近也語在兵志故不論獨戸馬

保馬餘地牧馬猶爲後世害故備著焉欲令議馬政


者知其所以利害之實也葢自熈豐變法以至崇宣

小人在位亟復亟變迄無善政而宋隨以亡渡江以

後頗置監牧而江南多水田其後三衙遇暑月放牧


於蘇秀大為民患郢鄂之間亦置監牧然皆不可用


而戰馬悉仰川秦廣三邊焉宋初收市馬戎人驅馬

至邊總数十百為一劵一馬預給錢千官給芻粟續


食至京師有司售之分𨽻諸監曰劵馬邊州置塲市


蕃漢馬團綱遣殿侍部送赴闕或就配軍曰省馬陜


西廣銳勁勇等軍相與為社每市馬官給直外社衆


復裒金益之曰馬社軍興籍民馬而市之以給軍曰


括買宋初市馬唯河東陜西川峽三路招馬唯吐蕃


囘紇黨項藏牙族白馬鼻家保家名市族諸蕃至雍


熈端拱間河東則麟府豐嵐州岢嵐火山軍唐龍鎭


濁輪砦陜西則秦渭涇原儀延環慶階州鎭戎保安


軍制勝闗浩亹府河西則靈綏銀夏州川峽則益文


黎雅成茂䕫州永康軍京東則登州自趙徳明據有


河南其收市唯麟府涇原儀渭秦階環州岢嵐火山


保安保徳軍其後置塲則又止環慶延渭原秦階文

州鎭戎軍而已大氐宋初市馬歲僅得五千餘匹天


聖中蕃部省馬至三萬四千九百餘匹嘉祐以前原


渭徳順凡三歲市馬至萬七千一百匹秦州劵馬歲


置萬五千匹元豐四年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


用自是蕃馬至者稍衆崇寧四年詔曰神宗皇帝厲


精庶政經營熈河路茶馬司以致國馬法制大備其


後監司欲侵奪其利以助糴買故茶利不專而馬不


敷額近雖更立條約令茶馬司總運茶博馬之職猶


慮有司苟於目前近利不顧悠久深害三省其謹守


已行毋輒變亂元豐成法自是提舉茶事兼買馬其


職任始一凡宋之市馬分而爲二其一曰戰馬生於


西陲良健可備行陣宕昌峯貼峽文州所産是也其


二曰覊縻馬産西南諸蠻短小不及格黎叙等五州


所産是也紹興三年卽邕州置司提舉市於羅殿自


杞大理諸蠻然自杞諸蕃本自無馬葢又市之南詔


南詔今大理國也大理地連西戎故多馬雖互市於


廣南其實猶西馬也宋自熈寧未變法以前然苑馬


之政亦未稱善葢世之害馬者有三曰選吏曰繁法


曰易地吏非馬之所宜其害馬一也法非馬之所宜


其害馬二也地非馬之所宜其害馬三也大費佐舜

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其後周孝王封犬丘非子曰


栢翳其後世亦為朕息馬也古有豢龍氏周官服不

氏掌養猛獸而教擾之掌畜掌養鳥而阜蕃教擾之


馬非異獸必有能馴之者非世官不可也羌童胡兒


項髻徒跣隨水草畜牧馬與人意相喻非有書生文


學法度理也法数變馬與人皆不自適何以能遂其


生况置之磽陿無所𣪠畜或禾稼稻秔之田溝塍封


限遊騰莫逞非所以適其走壙之性也昔元魏起代


北故馬為特盛雖唐馬未必能及也故曰馬陸居則


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此馬之真

性也元起于北遂以弓馬之利混一天下沙漠萬里

牧養蕃息太僕之馬殆不可以数計其牧人曰哈赤

哈刺赤有千戸百戸父子相承任事自夏及冬隨地

之宜行逐水草醖都之馬在朝為卿大夫者親秣飼

之車駕行幸上都太僕卿以下皆從先驅馬出建徳

門外取其肥可挏乳者以行車駕還京師太僕卿先

期遣使徴馬五十醖都來京師醖都者承乳車之名

也 皇朝洪武六年置太僕寺於滁州七年設羣牧

監十三年增置滁陽儀眞香泉六合天長五牧監滁

陽羣二十有二儀眞六合羣各七香泉羣八天長羣

四二十三年定為十四牧監九十八羣二十八年廢


牧監始令民間孳牧三十年置北平及遼東山西陜


西甘肅等處行太僕寺是年 太祖以寧遼諸王各

據沿邊草塲收放乃圗西北沿邊自東勝以西至寧


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又東南至

大寧又東至遼東又東至鴨綠江又北不啻数千里


而南至各衞分守地又自雁門闗外西抵黄河渡河

至察罕腦兒又東至紫荆闗又東至居庸闗及古北

口北又東至山海闗外凡軍民屯種田地不得牧放


孳畜其荒閑平地及山塲腹内諸王駙馬及極邊軍


民聽其牧放樵採近邊所封之王不得占為已塲而


妨軍民腹内諸王駙馬聽其東西徃來自在營駐因

而練習防邊敵有占為已草塲山塲者諭之 上又


以朶甘烏思藏長河西一帶西蕃自昔以馬入中國

易茶邇因私茶出境馬之入互市者少於是彼馬日


貴中國之茶日賤命秦蜀二王發都司官軍於松潘

碉門黎雅河州臨洮及入西蕃闗口廵禁私茶之出

境者入遣駙馬都尉謝達徃諭蜀王曰秦蜀之茶自


碉門黎雅抵朶甘烏思藏五千餘里皆用之彼地之


人不可一日無茶邇因邊吏譏察不嚴以致私販出

境為蕃人所賤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則重者茶是也


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其利博矣前代非以此專

利葢制■狄之道當賤其所有而貴其所無耳國家

𣙜茶本資易馬以備國用今惟易財物使蕃夷坐收

其利而馬入中國者少豈所以制■狄哉又命曹國


公李景隆賫金牌勘合直抵諸蕃令其酋領受牌為


符以絶姦欺勅兵部諭川陜守邊衞所廵禁私茶出

境仍遣僧官著藏卜等徃西番申諭之時晉王 成

祖統軍行邊出開平数百里 上聞之遣人以勅徃


諭之云自遼東至於甘肅東西六千餘里可戰之馬


樂元年改北平行太僕寺為北京行太僕寺四年應


天太平鎭江揚州廬州鳳陽州縣各增設判官主簿


一員專理馬政設陜西甘肅二苑馬寺又設北京遼


東二苑馬寺五年增設北京苑馬寺監六年増設甘

肅苑馬寺監


贊曰易稱乾為馬其於繇辭言馬不一馬之用大矣

余從太史問 皇朝馬事自洪武以來畧知其本始


作馬政志


  馬政職官


周禮太僕下大夫二人漢百官表太僕秦官掌輿馬

其屬有六廐及龍馬閑駒槖泉騊駼承華諸監邊郡

六牧師苑皆屬之後漢志太僕掌車馬天子出奉駕

上鹵簿用大駕則執馭其屬有考工車府未央廐而

漢故時六廐省爲一廐後置左駿令别主乗輿御馬

故牧師苑分在河西六郡者皆省唯漢陽有流馬苑

以羽林郎監領永初初越巂置長利髙望始昌三苑

益州置萬歲苑犍爲置漢平苑晉太僕或置或省宋

齊惟郊祀權置太僕執轡事已即罷梁置太僕卿與

太府少府爲夏卿太僕漢爲中二千石梁列爲十二

卿至後魏第二品最髙品矣後與九卿並第三品大

僅得十萬京師河南山東三處馬雖有之若遇赴戰

猝難收集苟事𫝑警急北平口外馬悉數不過二萬


若遇十萬之騎雖古名將亦雖于野戰我馬數如是

緃有歩軍但可夾馬以助聲勢若欲追北擒宼則不


能矣止可去城三二十里往來屯駐遠斥堠謹烽燧

設信砲猝有緊急一時可知胡人上馬動計萬兵勢


全備若欲折衝鏖戰其孰可當方今馬少全仰歩軍

必常附城倘有不測則可固守保全以待援至吾用

兵一世而指揮諸將未甞敗北致傷軍士正欲養銳

以觀胡變夫何諸將日請深入沙漠不免疲於和林

此葢輕信無謀以致傷生數萬今爾等又人廣塞提

兵遠行設若遇敵豈免凶禍自古及今胡■爲中國


患久矣歷代守邊之要未甞不以先謀爲急故朕于

北鄙之慮尤加愼密爾能聽朕之訓明于事勢雖不

能勝彼亦不能爲我邊患矣 太祖旣驅元主還幕

北己無復窮追之意而残元遣孽不能無犯境 諸

王往往輕岀塞 上在兵問久深患馬少遂戒諭云

云故尤留意西蕃茶馬定金牌之制令重臣招諭葢

胡之勝兵在馬中國非多馬亦不能搏胡唯自守則


歩卒可用且驅之岀境而己實帝王禦戎上策也永


氐以後品皆第三時南北二朝南朝有廢置北朝無

廢置隋焬帝省太僕驊騮署入殿内省尚乗局漢以

來太僕置官本末今述其畧其詳具諸史唐六典載

太僕卿之職掌邦國廐牧車輿之政令總乘黄典廐


典牧車府四署及諸監牧之官屬少卿為之貳凡國

有大禮大駕行幸則供其五輅屬車之屬凡監牧所


通羊馬籍帳則受而㑹之以上於尚書駕部以議其


官吏之考課凡四仲之月祭馬祖馬步先牧馬社六


典定於開元中其書訪周官敘太僕之職為詳别有


尚乗局亦具六典及百官志宋初有飛龍廐天廐坊

騏驥院後置羣牧司廐牧之政皆出於羣牧而太僕

但掌天子五輅屬車后妃王公車輅元豐改官制羣


牧之職並歸太僕元祐初令内外馬軍專𨽻太僕直

達樞密院不由尚書省崇寧初詔太僕寺不治外事

如舊制渡江後省寺入兵部其詳具宋史元太僕寺

掌阿塔思馬又有尚牧監尚乗寺具元史余觀漢表


志及唐六典太僕不徒奉乗輿自天子之六閑外至

諸苑皆𨽻之武帝别置奉車駙馬都尉始分乗輿之

事唐因隋尚乗局内廐别設官本朝太僕寺統羣牧

監後廢監令民養馬而太僕專領之内廐自有御馬


監惟或乏馬於太僕取之而鹵簿儀仗陳設大駕駕


部與環衞司也皆不復闗於太僕南京太僕寺故留


京若行太僕寺苑馬寺亦並建無所統一遼東山西

陜西有行太僕遼東陜西又有苑馬甘肅有行太僕


而舊亦有苑馬苑馬之設遼東則有永寧監清河苑


深河苑陜西長樂監則有開盛安定廣寧苑靈武監

清平萬安苑皆前代善水草之地邊於北狄苑馬之


設最盛唯不領於太僕與古異今具洪武以來官制


職分於後


  馬政祀祠

周禮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

天駟也房為龍馬又周禮夏禁原蠶天文辰為馬精


龍與馬同氣古之聖人非通天地萬物之理其孰能


與於此是以制祭祀而國家受福百物皆昌也祭以

剛日用少牢皆於大澤具隋志及唐開元儀祝皆曰

天子遣某官某昭告云余觀秦趙史記自益為朕虞


佐舜調馴鳥獸其後費昌仲衍世為御有功列為諸

侯而造父幸於周穆王得驥温驪驊騮騄耳之駟獻

之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


徐偃王反造父御穆王日馳千里以歸造父由此封

於趙城其後奄父為宣王御而非子以善養馬孝王

封之犬丘豈以栢翳為虞而子孫世世善御能息馬

哉上古聖賢皆神靈通於萬物不可以後世測度也

穆王造父之事奇矣夫社祀以勾龍稷祀以棄若造

父非子豈今所謂先牧耶太僕秦官主奉車又掌馬

事意秦制葢有所本抑周禮軼而不備不然何前世

御者皆能善馬也太僕職兼奉車與馬其出於古非

秦官明矣洪武六年 太祖幸滁學士宋濂從太僕

寺卿唐元亨請置廟祠於滁永樂間北京太僕寺在

通州故建祠如滁其神曰先牧曰馬祖曰馬社曰馬

步曰司馬凡五神位毎歲春秋 天子遣太僕少卿

主其祭而天下凡養馬處處皆有祠遂為通祠𢎞治


二年學士王鏊為建廟記其文曰國家大祀郊祭外

則社稷社祭土稷祭榖皆民所恃以生國之大事在


戎戎政之大在馬馬之生養蕃息在人而亦有人力


所不及則馬神祀固宜居社稷之次天文房為天駟


辰為馬詩云旣伯旣禱周禮春祭馬祖夏先牧秋馬


社冬馬步皇明建都古冀馬之所生而通州為地髙

寒平遠泉甘草豐彌望千里世傳 太宗靖難與南


軍戰於此若有相焉者因詔作馬神廟於其地在今


通州之北地曰壩上鄉曰安德旁為御馬苑凡二十


所春秋二仲則太僕少卿往主祀事其辭曰 皇帝

命某官某致祭往必陛辭返必廷復其嚴如是歴歲


滋久梁桷坼陊藩級䠞圮沮洳穢翳人畜不禁行禮

至結茅以䕃已乃撤去風露横侵星月仰見心虔跡


䙝相顧惋歎而皆重於改作𢎞治八年太僕卿臣禮

始具以聞且乞立石題名以示永久詔可以屬役於


通州等二十五州縣財因歲登力因農隙始九年之

三月十年二月告成湧殿穹堂長廊邃廡齋廬庖湢


完舊增新周垣外繚重門中閌啓閉以時過者祗肅

是役也始前太僕卿臣禮臣鉞成之者今太僕卿臣


琮而少卿臣質臣珩臣纓實相之寺丞臣珪縣丞臣

鐸實敦其事御馬監太監臣春等實佽其費於是翰

林侍讀學士臣鏊再拜稽首書其事於碑古者王畿

千里出車萬乗國初賦地於民而牧之國與民葢兩


利焉及今百有餘年其地固猶在乎然則取之於民


則爲擾牧之於民則又擾是何哉方今 聖人在位

百度具舉而尤垂意馬政琮等旣協力以崇神祠則


在人者其將次第而脩復乎銘曰兟兟國馬于甸之

野渙焉如雲駢焉如雨有廟言言在潞之陽始誰作


之自我 文皇敢有不虔天駟煌煌瞻彼雲漢造父


王良有崇有圮其自人始神斯降祥人維致喜昔在


衞文亦有魯僖心維塞淵思亦無期功以才興亦以


惰毁琢石鑱詞爰告無止 世宗虔事上𤣥嘉靖中


四時遣祭皆以卿行 今上自如常祀馬神祠在通


州北四十里安德鄉鄭村𭐏今太僕寺中亦有馬神


祠寺官到任及朔望如土地祠致拜而已無祭禮祭


則於通州𭐏上𭐏上諸房養馬御馬監掌之以挏乳


天子之玉食資焉

余旣述祠祀如前後問知 皇朝故事者謂洪武二

年築壇於後湖先是詔禮官考定其儀曰周官以四

時分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先牧始養馬者其人未


聞馬社始乗馬者世本曰相士作乗馬馬步神之災


害馬者也隋因周制祭以四仲月唐宋不改今定春


秋二仲月甲戌庚日於是遣官行禮為壇四壇用羊


一豕一幣一其色白籩豆各四簠簋登象尊壺尊各


一樂用時樂獻官齋戒公服行三獻禮祝曰維神始


於天地之物而馬生於世牧養蕃息馭而乗之閑廐

得所歴代興邦戡定禍亂咸賴戎馬民人是安朕自


起義以來多資於馬摧堅破敵大有功焉稽古按儀


載崇明享爰伸報本以昭神功永樂十三年行太僕


卿楊砥請立馬神祠於蓮花池 上命翰林院考古


今儀式翰林院言古者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


社冬祭馬步之神國朝南京止祭司馬之神於是設


馬祖及司馬五神位毎位用羊豕帛各一儀制准南


京洪武本祭四神而永樂儒臣乃謂南京止祭司馬

之神不應失攷如是疑後湖葢始議至滁陽而復改


尚未有攷也天順五年 天子復於𭐏上馬房命别


自建祠而以元旦冬至及聖節遣内侍主其祭光祿


寺具品物不領於祠官

  馬政蠲貸

昔先王之制法一禀於律其意葢使人毫釐不可犯


而法之所不能行亦時有縱舍故君子以赦過宥罪

如天地之解使法一定而不易則人將無所措手足

其勢必至於法不勝法不勝而法窮故聖人通之以


赦至於取民亦然今曰使民有常供之賦而必其一


無所逋亦無有也亦姑以為之法而其終求於天下


常有不盡之意使人無已往之顧則累輕而可勉為


後圗此王者之道也國家責財賦於東南 先皇帝

在位十年間時有赦百姓安生樂業而積逋亦少自


後迄三十餘年不赦而積逋反多使積逋多而不赦


雖戸誅之不能盡也 天子新卽位詔書蠲逋已責


天下鼓舞若更生而奉行者猶加誅求鈎校愈密生


民不能無𡙇望而積逋終不能以有得是何不為之


名以予民乎 祖宗令民戸養馬其初為法至嚴也


豈不欲其馬之善而度不能以盡如其法毎下詔書


必加蠲貸豈非勢之不得不然然亦有以見 天子


仁愛之意終不以馬而病民余故為採歴年蠲令悉


著之


  馬政庫藏

太僕寺掌馬政而庫藏特為寺之大務故有易銀變


馬草塲餘地之租凡賄之入皆以馬也馬不足則令


市之民常以地之宜與年之豐凶而權之而貨賄之


出入上其計於司馬如勞軍繕城府營之製造咸取


給於寺而大司農乏亦時時假諸寺若御馬監邊屯


馬不足來告寺輒予之或予馬或予賄賄與馬一也


故寺之積特饒焉而其出亦倍夫苑馬之政不舉則


邊馬不足太僕不領内廐則内馬無限節故余於秦


漢官制毎有感焉漢母將隆言武庫兵器天下公用


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錢大司農錢自乗


與不以給共養共養勞賜一出少府葢不以本藏給


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費别公私示正路也太僕寺顓


顓為國馬其入又非大農比若為他給及貸用非挈


缾之守矣繫於軍國之大計故特書焉


余攷 祖宗時不置司庫葢時寺顓主馬而積金少


也𢎞治初始置官吏豈非金溢於前耶金日羡而馬


日嬴矣議者又言徴金便如是不已幾無馬矣夫謂


積金以市百萬之騎可立致則内藏之金猶外廐之


馬也是不然往者嘗捐金以購馬當時猶謂擾民而


不可行一旦倉卒括民間馬可得耶如倉庾無積榖

而黄金珠玉饑不可食也冀北之馬稱天下今民歲

俵馬往往市之他郡所謂外廐者果安在哉而邊兵

之求索無厭涓涓之流不足以盈尾閭之洩是不可

不為之長慮也舊刻職官以下四篇别入雜著今以類相從附馬政志之後






震川先生别集巻之四   崑山後學王緝基緝植